丹参制剂的研究现

丹参制剂的研究现
丹参制剂的研究现

(1,2-dihydroanhsinguinone

)、丹参醇I( Tanshinol I)、丹参醇n 、丹参醇川、 3 a 羟

丹参的化学、药理及制剂的研究现状

摘要:总结丹参脂溶性和水溶性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及相应的心脑血管系统的药理作用;

归纳分析丹参制剂品种和制剂工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开发丹参及复方制剂的新思路。

关键词:丹参脂溶性成分 水溶性成分 心脑血管药理 临床疗效 新药开发

丹参是常用的活血化瘀药, 来源于唇形科植物丹参 Salvia miltiorriza Bge.根及根茎⑴。

性味苦、微寒,归心、肝经。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的功效。现代药理、药化

的研究,使人们对丹参药效物质的认识不断深入, 并为开发研制丹参药物新剂型、 新制剂提 供

必要的理论依据。

1 .丹参化学成分的研究[2,3, 4]

丹参主要含有脂溶性的二萜类成分和水溶性的酚酸类成分, 醇等其它成分。

1.1丹参的脂溶性成分

丹参的脂溶性大多为共轭醌、 酮类化合物,具有特征的橙黄色和橙红色。 主要有以下物

质:丹参酮I (Tanshinone I )、丹参酮n A 、丹参酮n B 、丹参酮V 、丹参酮W 、隐丹参

酮 (Cryptotanshione

)、羟基丹参酮(Hydroxytanshinone

)、丹参酸甲酯

(Methyltanshinonate )、次甲基丹参醌( Methylinitanshingwinone (P rzewala nshin gui none A )、紫丹参乙素、戊素、丹参新酮、1,2二氢丹参醌

还含有黄酮类,三萜类,甾

)、紫丹参甲素

基丹参酮n A 、 降丹参酮 (Moranshinone

)、 1,2,15,16 四氢丹参醌

(1,2,15,16-Tetrahydrota nshigui none )、异丹参酮I 、异丹参酮n 、异隐丹参酮、丹参 醌A(TanshipuinoneA)、丹参醌B 、丹参醌 C 、丹参醌 D 、二氢次丹参醌(Dihydromiltirone) 萜萘嵌苯酮(Saloilenone)、丹参螺旋缩酮内酯 (Isocryptotanshinone) 。 部分成分的结构式如下:

O O OH

丹参醌n A

R 1 =CH 3 R 2=H

丹参醌n B

R 1=CH 2OH F2=H 羟基丹参醌n A R 1=CH 3 R 2=OH 丹参酸甲酯 R=COOCH 3 R 2=H

R i O

丹参新醌甲:

丹参新醌乙:

丹参新醌丙:

/CH 3

R =CH -::5

、CH 2OH

/CH 3

R=CH_

7 CH 3

R=CH 3

O

O

O

二氢丹参醌I

O

丹参酮I

1.2丹参的水溶性成分

D(+)-伊(3,4二羟基苯)乳酸、丹参酸乙、丹参酸丙、琥泊酸、丹参酚酸A (Salvianolic acid

A )、丹酚酸

B 、丹酚酸

C 、丹酚酸

D 、丹酚酸

E 、丹酚酸G 、B -谷甾醇、熊果酸、原儿茶醛、 咖啡酸、异阿魏

酸、迷迭香酸、迷迭香酸甲酯等。

部分成分的结构式如下:

COOH

迷迭香酸 (Ros A )

OH

OH

O%H

COOH

CHO

OH OH

OH

OH

丹参的水溶性成分主要为酚酸类物质有:丹参酸甲(

Salia nic acid A )也称丹参素:

原儿茶酸

原儿茶醛

OH

CH COOH

COOH

OH

(Sal C

2 .丹参心血管药理作用的研究 [5,6]

丹参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其制剂成功用于多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在治疗冠心病、心

绞痛等心血管疾病中,丹参的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都有比较明确的药理活性, 有活血化瘀活性的物质基础,即丹参的两类有效部位。

2.1脂溶性有效部位的药理作用

2.1.1丹参的钙拮抗剂作用 近代药理研究表明,冠心病的发病与 Ca 2+

大量进入细胞质有重

要关系,阻滞Ca 2+通道,减少Ca 2+

内流,病症得以控制,这类药物称为钙拮抗剂。丹参酮

COOH

HO

HO

4Z )

CH?——— COOH

HO HO

丹酚酸B

(Sal B

[OH

OH

系丹参具

n A磺酸钠可以抑制心肌收缩力,缩短动作电位时程,而对0相上升速率影响较小,可降低慢反

应电位除极速率,减慢窦房结细胞的自律性,这均提示丹参酮n A磺酸钠可影响钙离子向细胞

内流。由于丹参酮n A磺酸钠有增加冠脉血流量、扩张微血管、减慢心率及降低负性肌力等

作用,具有钙拮抗剂的共同作用特征,因此,普遍认为丹参酮n A 磺酸钠是一种钙拮抗剂,其作

用效果优于异博定。

2.1.2 对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作用

麻醉犬在结扎左前降枝冠脉后,在冠状动脉内注射丹参酮n A 磺酸钠,发现有缩小犬的

心肌梗死范围的作用, 但对心外膜心电图的改变无明显的保护作用。应用冠状动脉结扎所致

家兔及狗的实验性心肌梗死模型,以丹参素10mg/kg ,丹参酮n A 磺酸钠210mg/kg 静注,

可缩小心肌梗死面积及程度。丹参酮n A磺酸钠亦有抗自由基作用,对缺血心肌和再灌注心

脏的具有保护作用。利用结扎狗冠状动脉前降支的心肌梗死模型,静注丹参酮n A磺酸钠,结

果心肌梗死范围缩小,疗效非常显著。冠状动脉内给药后同样显著缩小狗心肌梗死面积,其

效与潘生丁相当。降低心肌耗氧量有利于缺血性冠心病的治疗。阻断狗冠状动脉血流后,

对照组静注生理盐水其左室舒张压上升,而静滴丹参酮n A磺酸钠的试验组则明显降低。说明

丹参酮n A磺酸钠可能通过降低左心室壁张力和心脏体积而降低心肌耗氧量[7]。

2.1.3 抗凝、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作用丹参中的三种提取物均有抗凝作用,其中

丹参酮最强,原儿茶醛次之,丹参素最弱。丹参酮n A磺酸钠对犬血小板粘附、聚集和释放

均有抑制作用。

2.1.4对耐缺氧能力的作用丹参酮n A磺酸钠腹腔注射200 mg/kg,可显著延长小鼠在

缺氧情况下的存活时间, 耗氧速度较对照组稍慢, 小鼠死亡时存余氧含量较对照组低, 小鼠

缺氧达到氧含量的6%,心脏和脑组织中乳酸含量较正常组显著增加,而给丹参酮n A 磺酸钠0.5h 后再进行缺氧实验,组织中乳酸含量不增加,与正常相比,差异不显著,表明丹参

酮n A 磺酸钠与提高小鼠耐缺氧能力,

改善缺氧后引起的心肌代谢紊乱有关。

丹参酮n A 磺

酸钠可使离体兔左心室乳头肌在缺氧条件下,电刺激收缩幅度下降一般所需时间明显延长, 表明其可减少心肌对氧的需求。

2.2 水溶性有效部位的药理作用

2.2.1 对冠状动脉的影响 动物实验表明 ,丹参注射液有舒张冠脉 ,降低冠脉阻力 ,增加冠脉血

流量的作用。在心肌缺血时 ,丹参能开放冠脉间桥式侧支吻合支 ,增加缺血区的血液灌注。

能缩小心梗范围 ,加快心梗后 ST 段的恢复。这种保护作用除了与丹参舒张冠脉 ,增加缺血心

肌的血供有关外 ,还与丹参素 DS — 182 提高机体对缺氧的耐受力和改善缺血后的心肌代谢 紊乱有关。 心肌细胞间有相互连接的闰盘, 闰盘中的桥粒和连络膜分别与心肌细胞收缩张力

的外传、细胞轮廓的维持和细胞间兴奋的传递有关,丹参能减轻缺血心肌的闰盘损伤

以引起心肌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反应 ,影响心肌细胞膜的稳定性 ,增加钙离子内流 ,造成心肌再

灌注损伤和心律失常。 丹参素具有清除 02自由基和-OH 自由基的作用并对大鼠缺血和再灌

胞膜的脂质过氧化反应, 从而减轻心肌膜的损伤 ,阻止钙离子内流 ,这是丹参保护再灌注心肌、

减少异常电活动和心律失常的重要基础。

2.2.3 对心脏舒张和收缩的作用 丹参注射液可提高心室的顺应性 ,改善心脏的舒张功能 ,即

心室在同样的充盈压时 ,可受纳更多的血液 ,通过 starling 定律 ,从而提高心脏的收缩功能。

实验证明 ,丹参素具有抗体外血栓形成、 抗血小板聚

集、抗内外凝血系统功能、减少血小板、 促进纤维蛋白原降解等作用。 丹参素还可抑制血小

板TXA 2的合成与前列腺素类缩血管物质的释放。 家兔实验证实丹参素具有抗体外血栓形成、

2.2.2 对缺血心肌和再灌注心脏的保护作用

丹参水提物对缺血心肌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维持

细胞膜的完整性和心肌组织的正常功能。冠脉再灌注时

,心肌组织产生了大量氧自由基 ,它可

注损伤的心肌线粒体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还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 可抑制再灌注时心肌细

2.2.4 对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功能的影响

丹参制剂的研究现

丹参的化学、药理及制剂的研究现状 摘 要:总结丹参脂溶性和水溶性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及相应的心脑血管系统的药理作用;归纳分析丹参制剂品种和制剂工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开发丹参及复方制剂的新思路。 关键词:丹参 脂溶性成分 水溶性成分 心脑血管药理 临床疗效 新药开发 丹参是常用的活血化瘀药,来源于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iza Bge.根及根茎 [1]。性味苦、微寒,归心、肝经。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的功效。现代药理、药化的研究,使人们对丹参药效物质的认识不断深入,并为开发研制丹参药物新剂型、新制剂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1.丹参化学成分的研究[2,3,4] 丹参主要含有脂溶性的二萜类成分和水溶性的酚酸类成分,还含有黄酮类,三萜类,甾醇等其它成分。 1.1丹参的脂溶性成分 丹参的脂溶性大多为共轭醌、酮类化合物,具有特征的橙黄色和橙红色。主要有以下物质:丹参酮Ⅰ(Tanshinone Ⅰ) 、丹参酮ⅡA 、丹参酮ⅡB 、丹参酮Ⅴ、丹参酮Ⅵ、隐丹参酮(Cryptotanshione )、羟基丹参酮(Hydroxytanshinone )、丹参酸甲酯(Methyltanshinonate )、次甲基丹参醌(Methylinitanshingwinone )、紫丹参甲素(Przewalanshinguinone A )、紫丹参乙素、戊素、丹参新酮、1,2二氢丹参醌(1,2-dihydroanhsinguinone )、丹参醇Ⅰ(Tanshinol Ⅰ)、丹参醇Ⅱ、丹参醇Ⅲ、3α羟基丹参酮ⅡA 、降丹参酮(Moranshinone )、1,2,15,16四氢丹参醌(1,2,15,16-Tetrahydrotanshiguinone )、异丹参酮Ⅰ、异丹参酮Ⅱ、异隐丹参酮、丹参醌A(TanshipuinoneA)、丹参醌B 、丹参醌C 、丹参醌D 、二氢次丹参醌(Dihydromiltirone)、二萜萘嵌苯酮(Saloilenone)、丹参螺旋缩酮内酯(Isocryptotanshinone)。 部分成分的结构式如下: O O O R 1 R 2丹参醌ⅡA R 1=CH 3 R 2=H 丹参醌ⅡB R 1=CH 2OH R 2=H 羟基丹参醌ⅡA R 1=CH 3 R 2=OH 丹参酸甲酯 R 1=COOCH 3 R 2=H O O O H R 丹参新醌甲:R=CH CH 3 CH 2OH 丹参新醌乙:R=CH CH 3 CH 3 丹参新醌丙:R=CH 3

丹参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丹参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谷 雨 谷 巍 (武警吉林省公安边防总队医院?长春?130051) 于淑莲 (吉林人参研究院?通化?134001) 摘 要:丹参提取的化学成分,有脂溶性的二萜醌类和水溶性酚酸类,脂溶性分有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丹参酮ⅡB、隐丹参酮等;水溶性成分有原儿茶醛、丹参素(丹参酸甲)、丹参酸乙、镁-丹参酚性酸B (L SA-R)等。近来对丹参的作用研究主要集中在改善心、肝、肺、脑等脏器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肝细胞的损伤;肝纤维化、肝硬变、肝癌的作用;调节免疫应答;抗感染和抗肿瘤等方面。 关键词:丹参 药理作用 丹参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根。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生产。主产于河北、安徽、江苏、四川等地。秋季采挖,除去茎叶,洗净泥土,润透后切片,晒干。生用或酒炒用。1 天然抗氧化作用 丹参酮ⅡA是一种新的有效的细胞内脂质过氧化产物与DNA相互作用的抑制剂。它对DNA的保护作用很可能是通过消除脂类自由基而阻断脂质过氧化的链式反应,抑制DNA加成物的生成,从而减少了后者的细胞毒性。丹参酮能消除心肌线粒体膜自质过氧化过程中产生的脂类自由基,使线粒体呼吸功能不受影响。 2 对心血管药理作用 211 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探讨了丹参酮ⅡA磺酸钠(简称DS-201)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相关基因c-myc表达的影响,发现巨噬细胞源性生长因子可明显促进平滑肌细胞c-myc高表达,导致平滑肌细胞增殖,而DS-201能阻止这种作用,使c-myc表达水平下降,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提示DS-201可能通过阻止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而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2.2 缩小心肌梗死面积 利用结扎狗冠状动脉前降支的心肌硬死模型,静注DS-201,结果心肌硬死范围缩小,疗效非常显著,冠状动脉内给药后同样显著缩小狗心肌梗死面积,其疗效与潘生丁相当。 2.3 降低心肌耗氧量 降低心肌耗氧量有利于缺血性冠心病的治疗。阻断狗冠状动脉血流后,对照组静注生理盐水其左室舒张压上升,而静滴DS-201的试验组则明显降低。说明DS-201可能通过降低左心室壁张力和心脏体积而降低心肌耗氧量。 2.4 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徐长庆等采用膜片钳全细胞式记录方法,观察了丹参酮ⅡA对豚鼠单个心室肌细胞跨膜电位及L-型钙电流的影响。结果证明,丹参酮ⅡA具有类异搏停样L-型钙通道阻断剂作用,可用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和心律失常的防治。陶军等利用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了缺血-再灌注后心肌2,4 -亚甲二氧苯丙胺(MDA)生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血清肌酸激酶(C K)活性变化及DS-201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缺血-再灌注心肌MDA含量显著升高,SOD活性明显下降,同时血清C K活性显著升高,缺血和再灌注前给予DS-201 (5mg/kg)能显著降低心肌中MDA的生成和减少心肌C K的释放。用化学发光法显示DS-201对超氧阴离子、羟基自由基和过氧化氢有消除作用。由此推测消除氧自由基是丹参酮防治心肌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之一。买长江用离体大鼠工作心模型,研究了丹参酮对心肌保护效果,并与异搏停对比。证实丹参酮心肌保护效果优于异搏停,作用机制与减少氧自由基有 52 人参研究 RENSH EN YANJ IU 2007年第1期

复方丹参制剂治疗冠心病心衰126例

复方丹参制剂治疗冠心病心衰126例 目的:探索复方丹参制剂治疗冠心病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3年1月~2010年1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心衰患者共25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进行临床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复方丹参制剂治疗冠心病心衰的临床效果显著,作为治疗的辅助手段可以长期使用。 标签:复方丹参制剂;冠心病心衰;临床;疗效 复方丹参制剂是由丹参、三七、冰片组成的纯中药复方制剂,其功能为活血化瘀、止痛,具有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管阻力,增加冠脉供血作用[1]。为探讨复方丹参制剂治疗冠心病心衰的疗效,笔者对252例患者进行了分组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3年1月~2010年1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心衰患者共252例,男145例,女107例,年龄54~78岁,平均(67.12±1.23)岁,超过65岁的患者有178例,占70.63%。全部患者均进行了心电图和心肌酶检验,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冠心病的诊断标准,患者均出现心衰现象:呼吸困难、喘息、水肿等。患者情况排除严重心律失常及肝肾功能异常者,心衰均在三级以下。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126例,患者在年龄、身体情况、用药情况、身体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组进行复发丹参制剂的辅助治疗;对照组只采用常规治疗。 1.2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冠心病心衰的常规治疗方法,常规强心、利尿、扩管及抗感染、对症治疗,给予抗血小板聚集、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等药物治疗。同时控制血压和(或)血糖。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制剂进行服用,给予丹参滴丸每次10粒,每日3 次,连服15 d。 1.3疗效评价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评价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的评价标准为心率功能恢复正常指标,心衰症状消失。有效评价标准为心率功能接近正常指标,心衰症状有所缓解。无效为没有明显的治疗效果[2]。 1.4统计学方法

浅谈中药丹参及其制剂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论文 题目丹参综述 学号 201240301077 学生姓名 __ 杨益________ ___ _ 年级 2012级中药3班 学科专业方向中药学 所属院(所) ___ 药学院 _ ___ _

丹参综述 摘要: 丹参是我国常用的传统中药,从70年代开始,国内外学者对丹参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如丹参资源调查、化学成分分离、药理作用、制剂及制剂工艺等。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本文对丹参进行综述。主要介绍丹参资源情况、丹参主要化学成分及其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有效成分提取分离纯化工艺、丹参制剂类型、丹参药材及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关键词:丹参;资源情况;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制剂;提取分离纯化;质量控制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和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之功效。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瘕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等。对冠心病、心血管病、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等病有良好疗效。 1.丹参正品、习用品、伪品及资源开发现代研究情况 1.1丹参正品资源情况 上世纪60年代之前,丹参以应用野生品为主,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野生资源锐减,因此,各地开始对丹参进行引种栽培,获得成功后,种植面积迅速扩大[1]。主产于四川、山东、浙江省等,现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野生丹参与栽培丹参所处的生长环境迥异,野生者多生于林下,阳光遮蔽,植株生长矮小,地上茎分枝少,根条细长; 而栽培丹参则生长在阳光充足,土壤肥沃的丘陵或平原地区,植株高大,地上茎分枝多,根条粗。临床应用常以人工栽培丹参代替野生丹参,但由于生产中长期的只种不选引起品种退化,导致药材产量和品质均有较大程度下降。 1.2丹参习用品及伪品 1.2.1 丹参习用品 (1)南丹参(Sal via bawl eyana Dun):根较小,外皮灰红色。小叶卵状披针形,无毛。花萼筒状或近筒状;花冠筒短,内藏。 (2)甘西鼠尾(S.przewals kii Maxim.):别名甘肃丹参。多年生草本,高达70 厘米,全株密被柔毛。根粗壮,圆锥形,红褐色。单叶,有基生叶和茎生叶两种,均具柄,叶片三角状或椭圆戟形。花序顶生或腋生,总状花序;花萼钟状,2 唇形;花冠紫红色;小坚果,灰褐色。 1.2.2 丹参伪品 非正品未列入药典,不具备正品丹参的各种功效,故不可代替正品丹参入药。 市场上存在丹参伪品,主要有四种:

丹参的药理作用研究

丹参的药理作用研究 (作者: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 ) 【摘要】丹参是具有很多药理作用的活血化瘀药,主 要成份是丹参酮(I、H A、H B)、异丹参酮(I、H )等,对近年来丹参的药理作用研究作一综述。 【关键词】丹参药理作用综述 Abstract:Red sage has many pharmacological fun cti on for activating blood to remove stasis , its main component is tanshinone (I, II A, n B) and iso 拟tanshinone (I, II) , etc.The article makes summary on its pharmacology by differe nt parts. Key words:red sage ; pharmacological function ; review 丹参为中国的传统中药,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并被列为上品。丹参以唇型科鼠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丹参 (SaiviamiltiorrhizaBu nge )的干燥根及根茎入药。为临床之常用 药物,尤以治疗冠心病及缺血性脑血管病最为常用,且疗效颇佳,但 若有出血倾向者应慎用,多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心

动过速、脑血栓等,已被现代临床实验和药理实验研究所证实活血化 瘀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1] 1对心脏的保护作用 丹参可减轻急性心肌梗塞造成的心脏循环障碍,促使冠状动脉间桥式或侧枝血管开放,使梗塞区内毛细血管损伤减轻。心肌梗塞1周的实验犬应用丹参后,梗塞区域内以成熟的肉芽组织为主]2]。丹参组的动物心肌梗塞区内再生的心肌细胞明显增多。姜传仓等报道丹参素能诱导人成纤维细胞LDL受体m RNA水平升高;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血清T C及LD L;1C水平降低,而T C及LDL以C降低在改善血浆粘度中起一定作用。对小鼠缺氧心肌、兔局限性心肌缺血及犬低温停搏全心心肌缺血均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4]。张淑芳等报道,蟾蜍及兔耳血管灌流实验,表明丹参煎剂有扩张血管作用。另据报道, 丹参素有缩小犬冠状动脉结扎后心肌梗塞范围和改善左心室功能的作用。 2对肝脏的保护作用 丹参中主要的水溶性成分一丹参酸乙对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采用体外四氯化碳熏蒸直接造成的肝细胞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能与该成分直接保护细胞膜,影响花生四烯酸级联过程及抗氧化作用有关]5]。丹参单体 IH764拟3可显著减轻大鼠四氯化碳肝纤维化程度,能明显降低肝羟脯氨酸和、型前胶原mRN含量,降低血 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素(LN)水平,改善肝功能。组织学检查也显示

丹参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丹参的药理作用研究 一、总论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操根及根茎,性微寒,味苦,具有活血祛瘀、养血安神、调经止痛、凉血消痛的功效,《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古代广泛用于心血管、血液类的疾病。丹参为常用中药,《中华人民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规定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x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等功效,其有效成分为脂溶性的二萜化合物和水溶性的酚酸类化合物。其化学成分主要包括: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丹参酮ⅡB、隐丹参酮、二氢丹参酮、水溶性成分丹参素、丹酚酸以及脂溶性成分丹参酮,另含丹参新酮及鼠尾草酚等。 二、丹参的化学成分 丹参的有效成分主要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类。脂溶性方面,现已得到40余中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可以分为两类,即丹参酮类和罗列酮类。丹参酮类化合物多数属于二萜化合物,其部分是二萜醌类化合物,如丹参酮I、丹参酮Ⅱ-A、丹参酮Ⅱ-B、丹参酮Ⅲ、异丹参酮、异隐丹参酮、羟基丹参酮Ⅱ-A、二氢丹参酮I、丹参新醌甲、左旋二氢丹参酮I、丹参新醌乙、丹参新醌丙等。另外有新的二萜醌结构的新丹参酮类化合物及其他类型的化合物,如新隐丹参酮Ⅱ,环酚乳酰胺、油酰新隐形丹参酮和油酰丹参新醌A等。丹参的水溶性成分均具有酚酸性结构,其中最早发现的丹山素,化学名称为3,4-二羟基苯乳酸。此后发现了一系列酚酸类化合物,命名为丹酚酸并按照英文字母排序,主要水溶性成分有丹参酚酸A、B、C、D、E、F、H、I、J,四甲基丹参酚酸C,还有迷迭香酸、紫草酸等。丹参的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都是丹参的有效成分。脂溶性的丹参酮类以改善血液循环、抗菌和抗炎为主,而水溶性的丹酚类则以抗氧化、抗凝血、抗血栓形成、调血脂和细胞保护作用明显。 三、丹参的药理作用 (一)对心血管系统的药理作用 1抗心肌缺血 丹参可以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同时促进侧支循环的开放,改善血液流变性,提高缺氧耐受力,抗脂质过氧化,清除有害的自由基,调节血液在心肌重新分布。通过上述综合作用而保护缺血的心肌。丹酚酸 B 在高钾、高钙和组胺刺激的离体冠状动脉环收缩模型中均表现出舒作用,这一作用通过阻断钙通道来实现。丹酚酸B可通过多条通路增加冠状动脉NO生成,扩冠状动脉血管。2抗心律失常作用 细胞钠离子、钾离子失衡及钙超载是引起心律失常的重要因素。丹参酮ⅡA 使正常心肌钙离子降低,明显抑制细胞钙超载,有钙通道阻滞作用。丹参酮ⅡA 对大鼠心室肌细胞上的钾通道具有抑制作,瞬时外向电流主要参与动作电位的复极1期,向整流钾电流主要参与静息膜电位的维持和动作电位复极3期。这两种电流的抑制应使动作电位时程延长。而据报道,动作电位时程是缩短的,这主要是由于丹参酮ⅡA能显著地阻断向钙电流,进而引起动作电位时程缩短。

丹参注射液[参考内容]

丹参注射液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丹参注射液 英文名称:danshen injections 定义:主要成分:丹参。 所属学科:中医药学(一级学科);方剂学(二级学科);中成药(三级学科) 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丹参注射液是活血化瘀的一个主要药物,有许多有益的心血管效应。近年来被广泛用于治疗冠心病等疾病,并取得较好的疗效。该药适用于胸痹血瘀症候,如胸闷、心悸、心绞痛,急慢性心肌梗塞,缺血性脑中风,脑梗塞或中风后遗症。丹参具有扩张冠状动脉,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浆粘度,加速红细胞流速的作用,从而有利于改善微循环和预防血栓的形成。 丹参注射液 丹参注射液 药物组成:丹参 性状:注射液。为棕色至棕红色的澄明液体。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心肌梗塞、肝炎、脑血管意外、慢性肾功能不全、流行性出血热、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病证。 规格:丹参注射液:每ml相当生药1~1.5g。 是否医保用药:医保 是否非处方药:非处方 贮藏:密封,遮光。 生产企业: 北京第四制药厂河北宏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省万荣制药厂 农安县制药厂上海第九制药厂上海长征富民制药厂江苏省国营石山头制药厂台州南峰药业有限公司安徽马鞍山生物化学制药厂嘉华中药有限公司江西余江制药厂责任有限公司南丰县桔城制药厂河南省信阳大别山制药厂长沙市第二制药厂广东永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西安蓝田制药厂 药物制法 (l)取本品0.5ml,加水至500ml,摇匀,照分光光度法(附录Ⅴ A)测定,在281±3nm 丹参注射液 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2)取本品2滴,加水2滴,摇匀,加三氯化铁试液1滴,显污绿色。

浅谈中药复方制剂质量控制中含量测定指标的选择思路

浅谈中药复方制剂质量控制中含量测定指标的选择思路 中药制剂中建立含量测定项的主要目的是对含有此成分的药味、及与此药味以同一工艺制备的制剂进行质量控制。由于中药具有成分复杂、有效成分不够清楚、所含成分含量较低、处方中各药味处理方式不同等特点,复方制剂中如何选择含量测定指标一直难以统一。现围绕中药新药注册中含量测定指标选择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如下建议,仅供研制者参考。 1、含量测定指标应首选已明确的活性成分,确保制剂的有效性。 现有研究基本证实水溶性的酚酸类化合物是丹参活血化瘀的主要活性成分。中药药典2005年版一部已规定丹参药材中丹参酚酸B的含量不少于3%。因此以丹参活血化瘀为主药的制剂中,应测定丹参酚酸的含量,以保证制剂的有效性。 含量测定指标选择是否合适,除了控制制剂的最终产品质量外,还与制剂的剂型选择、工艺路线选择等有着极重要的作用。 如某一申报单位同时申报了一个含丹参的复方注射液和冻干粉(治疗冠心病),在工艺研究中和质量标准含量测项中只考察了丹参素量。经临床试验发现,注射液疗效不如冻干粉,且不稳定。进一步对注射液和冻干粉的工艺和质量分析时发现,冻干粉的工艺过程和最终产品中均能测到丹酚酸,因此,在质量标准中建立了丹酚酸的含测项,稳定性考察证明制剂中丹酚酸基本稳定;注射液因丹酚酸含量低或有的批号测不到则无法建立此项含量测定项,稳定性试验发现丹参酚酸成分含量不稳定。这说明本品更适合制成冻干粉或注射液的制备工艺不太合理。如在研制阶段能以丹酚酸作为指标进行工艺和制剂质量、稳定性考察,即可以发现并避免上述问题。可见,选择一个活性成分作为制剂的质控指标,能对剂型的选择、工艺路线的确定、制剂稳定性均有监控作用,从而保

药学论文 丹参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丹参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摘要:目的:探讨丹参的药理作用新用途,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查阅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归纳。结果:丹参的药理作用及其广泛,包括扩张血管,抗血栓,对心肌的保护,降血脂,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改善外周循环,改善缺血在灌注损伤,保护肝,抗肿瘤,抗氧化,抗菌消炎等作用。结论:丹参的药理作用疗效确切,在临床上有广泛应用,值得更深入研究。 关键词:丹参;植物来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前言丹参为唇形科鼠尾属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的干燥根及根茎[1]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丹参的药理活性主要是对心脑血管系统的作用,如扩张血管加快血流、改善微循环、改变血液黏滞性、抗氧化、抗凝血、增加心肌供血等,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高血脂症、脑血管病[12]。现就丹参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化学成分 丹参的化学成分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部分,前者为丹参酮类,主要有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丹参酮ⅡB、丹参羟甲酯、隐丹参酮、羟基丹参酮、二氢丹参酮Ⅰ以及异丹参酮Ⅱ、异丹参酮、二氢异丹参酮Ⅰ;后者主要为酚酸类,包括丹参素、原儿茶醛、丹参酸甲、已、丙[1]。 2药理作用 2.1心血管系统作用 2.1.1扩张血管的作用陈士良等[2]自制微米缩窄器造成犬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狭窄模型,结果提示,复方丹参注射液有直接扩张冠脉,改善缺血区血供的作用。 2.1.2抗血栓形成的作用白细胞与血栓形成的关系很早就引起极大关注。富血小板栓部位常有白细胞聚集,白细胞通过呼吸爆发产生大量氧自由基及过氧化氢等激活血小板。白细胞与血小板的黏附在炎症、血栓形成、组织损伤及性播散凝血中起重要作用。姜开余等[3]考察丹参素对血小板,白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表达各种细胞黏附分子,包括

丹参的主要化学成分

丹参的主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功效 (1)主要化学成分丹参的化学成分主要有两大类:脂溶性的丹参酮类化合物和水溶性的酚酸类化合物。脂溶性成分属醌、酮型结构的有:丹参酮,隐丹参酮,异丹参酮,异隐丹参酮,羟基丹参酮,丹参酸甲酯,亚甲基丹参醌,二氢丹参酮,丹参新醌A、B、C、D,二氢异丹参酮,新隐丹参酮,去羟新隐丹参酮,代号为Ro-090680的2-异丙基-8-甲基菲-3,4-二酮,去甲丹参酮,丹参二醇A、B、C,丹参新酮,1-氢丹参新酮,1-氢丹参酮,1-氧代异隐丹参酮,3α-羟基丹参酮ⅡA,1,2-二氢丹参醌,醛基丹参酮,亚甲二氢丹参酮,7β-羟基-8,13-松香二烯-11,12-二酮,1,2,5,6-四氢丹参酮,4-亚甲丹参新酮,丹参酚醌,鼠尾草呋萘嵌苯酮,丹参内酯,二氢丹参内酯,丹参螺缩酮内酯,表丹参螺缩酮内酯,丹参螺缩酮内酯Ⅱ,就是丹参隐螺内酯,表丹参螺缩酮内酯Ⅱ,就是丹参隐螺内酯,鼠尾草酮,鼠尾草酚酮,丹参酮二酚。丹参环庚三烯酚酮等;属其他类型结构的有:降鼠尾草氧化物,弥罗松酚,鼠尾草酚,柳杉酚等。 水溶性成分酚性酸化合物有:丹参酸A、B、C,丹参酸A又称丹参素,其结构为D(+)-β-(3,4-二羟基苯基)乳酸,丹参酸B是由3分子的丹参素和1分子的咖啡酸缩合形成的,就是丹参酚酸B;丹参酸C是2分子丹参素的缩合物;丹参酚酸A、B、C、D、E、G;迷迭香酸,迷迭香酸甲酯,紫草酸草酸单甲脂,紫草酸二甲酯,紫草酸乙酯,紫草酸B,原儿茶醛,咖啡酸,异阿魏酸等。还含黄芩甙,异欧前胡内酯,熊果酸,β-谷甾醇,胡萝卜甙,5-(3-羟丙基)-7-甲氧基-2-(3′-甲氧基-4′-羟苯基)-3-苯并[b]呋喃甲醛,替告皂甙元,豆甾醇等。 (2)药理作用和功效丹参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的研究表明,它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 对心血管系统可增加冠脉流量、降低心肌兴奋性和传导性,对急性心肌缺血缺氧所致的心肌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它的抗心肌缺血机制可能是通过保护心肌细胞间盘受损、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对缺血区边缘的毛细血管损害较轻,有利于侧支循环的建立,增加血液供应,因而加快损伤组织的修复和心肌细胞的再生。 丹参还具有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的聚集和血栓形成,并能使血液粘度下降,这些作用有利于改善血液循环,对心肌缺血性损伤的保护有益。其改善微循环和改变血液流变学的作用,也可促进骨折和皮肤伤口的愈合和保护肝细胞损伤的修复和再生。丹参对中枢的作用主要是大脑皮层的抑制,产生镇静作用;对中枢的抑制作用可能与脑组织cAMP磷酸二酯酶的抑制和cAMP水平的提高有关。丹参制剂体内外试验有一定抗肿瘤作用。也有报道,在一定的给药时间和剂量时,对静脉接种的肝癌细胞有促进转移的作用。临床上用丹参和放射治疗合并应用于肿瘤患者,未见有促转移作用发生,但可减轻局部照射处的纤维化和瘢痕形成。丹参的抗肿瘤和促转移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抗菌消炎丹参的各提取物有明显的抗菌消炎作用,如总丹参酮对耐青霉素、金霉素和红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对毛发癣菌也有抑制作用;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及隐丹参酮对人型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对感染性肿胀及炎性肿胀有一定抗炎作用,其抗炎机制可能与影响PGE水平和抑制白细胞趋化性有关。其它:如通过卵巢呈现雌激素样作用,有抗雄激素样活性。抑制cAMP磷酸二酯酶活性。对体液及细胞免疫功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等。 抗氧化作用体外,从丹参中提取的三种水溶性成分丹酚酸A、丹酚酸B和迷迭香酸,对由维生素C-NADPH或由Fe2+-半胱氨酸诱发的大鼠脑、肝、肾微粒体的脂质过氧化都有很强的抑制效应,其作用强弱依次为丹酚酸A、丹酚酸B、迷迭香酸,比抗氧化剂维生素E的作用强百倍至千倍。机制之一是这些成分能有效地清除超氧阴离子。体内,对急性乙醇中毒动物肝脏过氧化脂质生成的抑制作用:给小鼠灌服50%乙醇造成急性乙醇中毒,肝脏脂质过氧化终产物丙二醛(MDA)急剧上升,约相当正常小鼠肝脏丙二醛水平3.5-4倍。在小鼠乙醇中毒后以迷迭香酸(100毫克/公斤)灌服,共3次,则可使肝脏MDA生成明显降低,为乙醇中毒对照组MDA量的54%(P <0.01=。维生素E(100毫克/公斤×3,P.O)组小鼠肝脏MDA生成也显著降低,为乙醇中毒组肝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64例疗效观察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64例疗效观察 王惠敏1李瑞萍1 范新玲1张金娥2 (1.内蒙古自治区医院010017; 2.呼市第一医院010020;) 自1996年2月~1997年12月,我们应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64例,同时与复方丹参片治疗的50例作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我院干部保住所门诊及住院患者,符合世界卫生组织1979年拟订的诊断标准,并具备以下条件①心绞痛,②常规口服硝酸甘油片仍有心绞痛发作,③静息心电图有缺血型ST段改变(抬高或压低>0.lmV)或T波倒置。1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4例,男46例,女18例;年龄58~84岁,平均69.8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20年,平均4.22年。对照组50例,男37例,女13例;年龄59~85岁,平均66.9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16年,平均 4.20年.两级临床资料比较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观察组口服(舌下含服或吞服)复方丹参滴丸,每日3次,每次10粒,一个月为一个疗程。对照组口服复方丹参片,每日3次,每次3片,一个月为1个疗程。服药期间停服其它抗心绞痛药物,如心绞痛不能缓解,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记录服药期间心绞痛发作的诱因、次数、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 3 现实结果 疗效标准:心绞痛、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定。显效:l个疗程后.心绞痛及伴随症状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不用硝酸甘油片;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减少,伴随症状减轻,仍用硝酸甘油片,心电图ST段回升,T波倒置变减超过 50%;无效;心绞痛未减轻或加重,心电图无改善。 心绞痛疗效分析:观察组64例,显效22例(占34.3%),有效37例(占57.8%).无效5例(占7.9%),总有效率92.1%。对照组50例显效12例(占24%),有效23例(占46%),无效15例(占30%)总有效率70%。 心电图疗效分析:观察组64例,显效14例(占21.8%),改善26例(占40.9%),无效24例(占37.3%)。总有效率62.7%。对照组50例,显效4例(占8%),改善16例(占32%),无效30例(占60%)、总有效率40%。两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不良反应:复方丹参滴丸组除有个别患者偶有轻微头胀外,无其它副作用,不影响连续服用。丹参片组患者多有胃肠不适。两级药物对患者的肝肾功能、血压及血糖无明显影响。

丹参类药物的应用_刘增芳

丹参类药物的应用 刘增芳(江苏省洪泽湖监狱医院泗洪223932) 摘要:目的:介绍丹参类药物。方法:通过查阅有关文献进行整理、评述。结论:丹参类药物主要用于心血管系统,也可以用于抗菌治疗,长期应用应当关注其不良反应。 关键词:丹参临床用途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282.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351(2013)04-0018-02 目前,丹参类药物应用较为普遍,而上市的品种也较多,给临床选择带来了一定的困扰,为方便临床选择,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本文对丹参类制剂进行了梳理。 丹参饮片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等功效。用于月经不调,闭经痛经,癥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等。经分离能得到多种有效成分,常见的有丹参素(丹参酸甲),具有降胆固醇,抗凝,扩张冠脉作用;丹参酸乙(丹酚酸B、丹参乙酸)有扩张冠脉,纤溶作用、丹参酮ⅡA有抗结核菌,抗菌,溶血栓作用;隐丹参酮抗菌;丹参酮抗菌、抗炎;原儿茶醛抗菌;迷迭香酸抗血栓、抗氧化。而丹参类制剂的功效与此都有相关性,但不同的制剂工艺和配伍不同而又有一定的区别,本文主要考虑制剂工艺的影响。 1单纯的丹参制剂 1.1丹参的多种口服制剂一般都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用于瘀血痹阻所致的胸痹,症见胸部疼痛、痛处固定、舌质紫暗;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症候者。含量测定对丹酚酸B有要求 1.2丹参膏、丹参注射液提取工艺类似,唯后者经过了精制,质量要求也高,是丹参类制剂中少有的采用指纹图谱进行质量控制的。前者保留了丹参饮片的作用,后者活血化瘀,通脉养心,用于冠心病胸闷、心绞痛。注射液对丹参素钠、原儿茶醛、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都有含量要求。 1.3注射用丹参(冻干粉)活血通脉。用于胸痹血瘀证,症见胸部刺痛、绞痛,痛有定处或有心悸;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含量控制丹参素钠和总酚(以原儿茶醛计)。理论上冻干粉的稳定性应当高于水溶液,但实际上冻干粉采用的质量标准没有注射液的高。 1.4丹参舒心胶囊活血化瘀,镇静安神。用于冠心病引起的心绞痛、胸闷及心悸等。为丹参经水煮后再提取的制剂。 2复方类制剂 2.1复方丹参制剂含丹参、三七、冰片。功能主治: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症见胸闷、心前区刺痛;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症候者。含量测定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但复方丹参含片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用于胸中憋闷、心绞痛。本品每片含丹参以原儿茶醛(C7H8O3)计不得少于0.5mg,以丹参素(C9H10O5)计不得少于5.0mg。滴丸含量测定丹参素。复方丹参气雾剂含量测定丹参酮ⅡA。后三者口腔用药可以快速起效。 2.2香丹注射液含丹参、降香。扩张血管,增进冠状动脉血流。用于心绞痛,亦可用于心肌梗塞等。含量测定原儿茶醛。 2.3冠心丹参片(颗粒、胶囊),丹参、三七、降香油;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闷、胸痹、心悸气短;冠心病见上述证候者。不同剂型质量控制标准略有差别,说明书中的描述也稍有不同。胶囊剂含量测定丹参酮ⅡA。 2.4丹红化瘀口服液;含丹参等七种药物,含量测定原儿茶醛,活血化瘀,行气通络。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视物不清、突然不见症;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症的吸收期见上述症候者。 丹葛颈舒胶囊含丹参等十二种药材。含量测定丹参酮ⅡA。益气活血,舒经通络。用于瘀血阻络型颈椎病引起的眩晕、头昏、颈肌僵硬、肢体麻木等。2.5丹红注射液含丹参、红花,含量测定丹参素和原儿茶醛。活血化瘀,通脉舒络。用于瘀血闭阻所致的胸痹及中风,证见胸痛,胸闷,心悸,口眼歪斜,言语蹇涩,肢体麻木,活动不利等症;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瘀血型肺心病、缺血性脑病、脑血栓。 3成分制剂 3.1丹参酮胶囊抗菌消炎。用于痤疮,扁桃腺炎,外耳道炎,疖、痈、外伤感染,烧伤感染,乳腺炎,蜂窝组织炎,骨髓炎等。含量测定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 3.2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活血、化瘀、通脉。用于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分级为I、II级,心绞痛症状表现为轻、中度,中医辨证为心血瘀阻证者,症见胸痛、胸闷、心悸。主要成分为丹参乙酸镁。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适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脑供血不足,脑血栓形成,脑栓塞;末梢循环障碍疾病,如各种动脉闭塞症,脉管炎,糖尿病引起的微循环障碍。也可用于高血压、高脂血症等疾病的辅助治疗。 4其他 其他一些药物虽然名称中含丹参,但实际上质量控制中丹参并没有提出要求,如三七丹参片、丹参益心胶囊等,这里就不再加以阐述。 以上将丹参类制剂的相关法定标准中的内容进行了叙述,其实临床用途更为广泛,有研究证实,丹参酮类化合物有抗肿瘤[1,2],保护肝损伤的作用[3],保护神经干细胞损伤的作用[4],降血脂[5],缓解吗啡依赖小鼠的戒断症状等[6],临床上丹参类制剂除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以外,还用于治疗耳聋[7],肝病[8],早发型重度子痫[9],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等[10]。 如前文所述,丹参类药物中含有多种有效成分,这些成分多有协同作用。但在法定的药品标准中只要求检测少量的有代表性的成分,这些成分所代表的作用包含于丹参的作用之中。一般可以将丹参的成分简单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类,其中,丹参酮ⅡA为脂溶性代表,丹酚酸B为水溶性代表。因此,我们可以大致通过质量标准推测各丹参类制剂的成分范围,相对而言,复方丹参片、丹参膏等含的成分较为广泛。对于长期用药可能获益更大。中药注射剂容易引起不良反应,相对而言,丹参注射液质量可靠,有效成分较多而明确,应当作为首选。 丹参类不良反应关注注射剂型的较多,但作为可以长期使用的药物,我们更应当警惕其长期口服的不良反应。已知的口服不良反应有[11,12]。消化系统:口干、上腹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药物性肝损害;心血管系统:窦性心动过缓、血压升高;血液系统:血小板减少及过敏性紫癜;代谢性疾病:血钾降低。毒理试验提示,丹参具有抗MMC诱发遗传物质损伤的作用,具有使致癌物质活化的潜在危险。 参考文献 [1]傅慧敏,储婷,李慧,等.丹参酮类化合物对NB4细胞的增殖抑制与构效关系探讨[J].华西药学杂志,2012,27(3):253-256. [2]罗聪,刘加军.隐丹参酮对U937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机制[J].山东医药,2012,52(21):14-19. [3]续洁琨,栗原博,郑洁静,等.丹参酮类化合物对小鼠应激性

浅谈中药的丹参及其制剂

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论文 题目丹参综述 学号 7 学生姓名 __ 益________ ___ _ 年级 2012级中药3班 学科专业方向中药学 所属院(所) ___ 药学院 _ ___ _

丹参综述 摘要: 丹参是我国常用的传统中药,从70年代开始,国外学者对丹参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如丹参资源调查、化学成分分离、药理作用、制剂及制剂工艺等。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本文对丹参进行综述。主要介绍丹参资源情况、丹参主要化学成分及其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有效成分提取分离纯化工艺、丹参制剂类型、丹参药材及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关键词:丹参;资源情况;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制剂;提取分离纯化;质量控制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和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之功效。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瘕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等。对冠心病、心血管病、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等病有良好疗效。 1.丹参正品、习用品、伪品及资源开发现代研究情况 1.1丹参正品资源情况 上世纪60年代之前,丹参以应用野生品为主,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野生资源锐减,因此,各地开始对丹参进行引种栽培,获得成功后,种植面积迅速扩大[1]。主产于、、省等,现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野生丹参与栽培丹参所处的生长环境迥异,野生者多生于林下,遮蔽,植株生长矮小,地上茎分枝少,根条细长; 而栽培丹参则生长在充足,土壤肥沃的丘陵或平原地区,植株高大,地上茎分枝多,根条粗。临床应用常以人工栽培丹参代替野生丹参,但由于生产中长期的只种不选引起品种退化,导致药材产量和品质均有较大程度下降。 1.2丹参习用品及伪品 1.2.1 丹参习用品 (1)南丹参(Sal via bawl eyana Dun):根较小,外皮灰红色。小叶卵状披针形,无毛。花萼筒状或近筒状;花冠筒短,藏。 (2)甘西鼠尾(S.przewals kii Maxim.):别名丹参。多年生草本,高达70 厘米,全株密被柔毛。根粗壮,圆锥形,红褐色。单叶,有基生叶和茎生叶两种,均具柄,叶片三角状或椭圆戟形。花序顶生或腋生,总状花序;花萼钟状,2 唇形;花冠紫红色;小坚果,灰褐色。 1.2.2 丹参伪品 非正品未列入药典,不具备正品丹参的各种功效,故不可代替正品丹参入药。 市场上存在丹参伪品,主要有四种:

30例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原发肾病综合征

30例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原发肾病综合征 【摘要】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原发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57例原发肾病综合征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 泼尼松+复方丹参滴丸; 对照组: 泼尼松;均治疗4周, 观察各项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纤维蛋白原、血胆固醇、尿FD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对照组24 h尿蛋白定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原发肾病综合征疗效值得肯定。 【关键词】复方丹参滴丸;原发肾病综合征 原发肾病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肾脏病。近年来应用活血化淤药物治疗该病屡见报道[1,2]。本 文拟在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在原发肾病综合征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病例全部来源于我院2003年5月2004年4月肾内科住院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 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 男21例, 女9例, 年龄16~52岁,平均(26.2±7.6)岁; 对照组27例, 男19例, 女8例, 年龄14~49岁, 平均(24.7±5.2)岁。两组年龄、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诊断标准原发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 按照1985年南京肾脏病学术会修订的原发肾小球疾病的临床分型标准,排除继发因素引起肾小球疾病。 1.3 方法复方丹参滴丸由天士力制药有限公司提供, 150粒/盒。 治疗组: 复方丹参滴丸10粒3/ d+泼尼松1 mg/kg/d,4周;对照组: 泼尼松1 mg/kg/d,4周; 用药期间禁用潘生丁、肝素、灯盏花等抗凝、调脂药物。 1.4 观察指标治疗4周前后两组24 h尿蛋白定量、血胆固醇、血清白蛋白、纤维蛋白原、尿FDP的变化。治疗前两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5 统计方法t检验数据经我院统计室处理。 2 结果 治疗组30例, 在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胆固醇、纤维蛋白原、尿FD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对照组24 h尿蛋白定量差异有

丹参的作用与功效

一、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1. 强心加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脏功能,不增加心肌耗氧量 2. 对血管作用扩张冠脉,增加心肌血流量;扩张外周血管,血流增加;脑血流量下降 3. 抗血栓形成提高纤溶酶活性;延长出、凝血时间;抑制血小板聚集(提高血小板内cAMP水平抑制TXA2合成);改善血液流变学特性(血粘度降低、红细胞电泳时间缩短) 4. 改善微循环 二、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再生作用 1、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再生丹参制剂治疗:坏死心肌清除快;纤维母细胞分化、胶原纤维形成较明显;肉芽形成比较成熟。局部淤血减轻、血液循环改善,愈合时间缩短。 2、抑制过度增生对过度增生的纤维母细胞有抑制作用。 三、保肝改善肝微循环。 四、抗菌丹参制剂中含有隐丹参酮、二氢丹参酮,对体外的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变性杆菌有抑制作用 食疗价值编辑 唇形科草本植物丹参的根和根茎。产于江苏、安徽、河北、四川等地。春、秋采挖,洗净,晒干。切片、段,生用或酒炒用。 [性能]味苦,性微寒。能活血化瘀,凉血,安神。 [参考]含丹参酮、原儿茶醛、原儿茶酸、丹参素、维生素E等。 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肌缺血、梗塞和心脏功能,调节心律,并能扩张外周血管,改善微循环;能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有抗凝血,促进纤溶,抑制血小板凝聚,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能降低血脂,抑制冠脉粥样硬化形成;能抑制或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及炎症反应,促进肝细胞再生,并有抗纤维化作用;能缩短红细胞及血色素的恢复期,使网织细胞增多,能促进组织的修复,加速骨折的愈合;有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有抗肿瘤作用;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能降低血糖;对结核杆菌等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 [用途]用于血瘀所致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冠心病心绞痛,动脉粥样硬化;慢性肝炎、肝硬化,腹腔包块或肿瘤;慢性肺心病,支气管哮喘;血不养心或心火偏亢,心悸不安,心烦失眠。 [用法]一日5~15g。煎汤,浸酒,泡茶。 [附方] 1,田七丹参:三七100g,丹参15g。水煎取浓汁,加白糖适量,干燥成颗粒。每次20g,温水溶化饮。亦可将二药研为细末,每次10g,加糖适量,泡茶饮。 本方用二药活血化瘀,并降血脂,增加冠脉流量。用于冠心病心绞痛。 2,丹参饮:丹参15g,檀香、砂仁各5g。以水先煎丹参,后下檀香、砂仁煎沸饮。可加适量红糖调味。 源于《时方歌括》。本方以丹参活血化瘀,檀香、砂仁行气止痛。用于血瘀气滞,脘腹疼痛。现亦用于冠心病心绞痛。 3,丹红酒:丹参60g,红花、月季花各15g。以白酒500g浸渍。每次饮1~2小杯。 本方以三者活血化瘀,调经。用于血瘀经闭,月经不调,痛经。亦用于病心病心绞痛。 4,丹参玉楂饮:丹参、玉竹、山楂各15g。煎水饮。 本方以丹参活血化瘀,并同玉竹、山楂降血脂。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

丹参的设计研究进展

丹参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丹参;有效成分;提取分离;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摘要:丹参是我国应用最为广泛的中草药之一,具有多种药理作用,本文综述了丹参的有效成分、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技术和丹参的临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Slavia miltiorrhiza Bunge Key words:Slavia miltiorrhiza Bunge;Effective components ;Extraction and separation ;Pharmacological action ;Research progress Abstract:Slavia miltiorrhiza Bunge is one of the most widely used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It has many pharmacological effects.This paper reviewed the active components of 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 the technology of extraction and separation of the effective ingredients an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effect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 1 前言 丹参(Slavia miltiorrhiza Bunge)为唇形科鼠尾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部位主要为其干燥的根茎,是我国应用最为广泛的中草药之一。主要产于、、、和等地,现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丹参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以后历代本草均有记载,《吴普本草》载:“茎华小,方如茬,有毛,根赤,三月五月采根,阴干。”《本草图经》称:“二月生苗,高一尺许,茎干方棱,青色。叶生相对,如薄荷而有毛,三月开花,红紫色,似花。根赤,大如指,长亦尺余,一苗数根。”《本草纲目》记载,丹参色赤味苦,气平而降,阴中之阳也。《滇南本草》说丹参能“补心定志,安神宁心”。《中华人民国药典》对丹参功效的概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