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的护理

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的护理

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3-04-25T11:29:40.983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8期供稿作者:罗莉张征[导读] 小儿腹泻病是一组多病源、多因素引起的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病,病变的部位以直肠及乙状结肠多见,患儿反复腹泻引超脱水,营养吸收障碍,从而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重度脱水可引起电解质紊乱,而致生命危险。罗莉张征(四川省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四川德阳 618000)

【摘要】为探讨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的有效途径,减少住院时间,我科从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对36位住院及留观腹泻患儿采用补液配合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此方法临床治愈率为100%。小儿保留灌肠治疗的体位、灌肠液的温度、量、插管的深度、操作手法的正确选用是保障治疗效果的关键。【关键词】小儿迁延性腹泻思密达保留灌肠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8-0222-01 小儿腹泻病是一组多病源、多因素引起的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病,病变的部位以直肠及乙状结肠多见,患儿反复腹泻引超脱水,营养吸收障碍,从而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重度脱水可引起电解质紊乱,而致生命危险。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我科采用常规治疗配合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36例小儿迁延性腹泻:临床观察,疗效满意,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资料病例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0—3.5岁,所有病例均有上呼吸道感染史,临床表现主要是低热,咽部充血,咳嗽,大便频数3—10次/天,大便为稀水样便带粘液,大便镜检:稀便,白细胞少许,个别粘液便,红白细胞少许,偶见脓细胞。

1.2方法 36例患儿均采用补液,纠酸,抗炎等常规处理,并加用思密达保留灌肠。方法:将思密达3克溶于30—50毫升生理盐水(37-39摄氏度)中,用30毫升注射器吸入,套12号一次性鼻导管(代肛管)或经消毒处理后的12-16号肛管,患儿排便后取左侧卧位先行清洁灌肠后,再行保留灌肠,插入导管10-12cm,缓慢推入灌肠液后将导管末端抬高,再注入5-10毫升生理盐水冲洗导管,以利药物完全到达肠腔。反折导管缓慢拔出,置于弯盘内。适当抬高患儿臀部,让家长抱起患儿保持平卧体位,使肛门暂时闭合,避免药物流出,使药液保留20-30分钟以达到治疗效果,2次/天,3-5天为一疗程。

2 结果

根据大便性状,次数,临床症状,大便常规检查及大便培养对36例患儿,全部进行复查:32位患儿有显著疗效,治疗3天大便性状渐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大便常规检查正常,大便培养阴性。4例患儿治疗4-5天大便次数小于2次/天,大便常规检查正常,大便培养阴性。

3 讨论

思密达是一种高效消化道粘膜保护剂,它的层纹状结构及非均匀性电荷分布,对消化道内的病毒、病菌及产生的毒素有极强的固定、抑制作用。

思密达对本病发病的主要环节——粘膜损伤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首先,思密达对消化道粘膜有很强的覆盖能力,并通过粘液蛋白相互结合,从质和量两方面修复,提高粘膜屏障功能;其次,思密达有吸附病原体和固定病毒的作用,可防止病源侵入粘膜和减少毒素对肠道的刺激并有助于肠道的修复。

小儿迁延性腹泻病变部位在乙状结肠和直肠,将思密达灌肠液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利于思密达吸附病毒和固定病毒,减少毒素对肠粘膜的刺激,使肠道分泌物减少,腹泻次数减少。我科对36例小儿迁延性腹泻思密达保留灌肠临床观察结果提示:思密达保留灌肠对减轻小儿迁延性腹泻症状,缩短病程方面都有良好的疗效,无不良反应,有值得推广前景。

4 护理

正确使用灌肠方法是取得良好疗效的重要保证。操作时应注意一下几点:1、灌肠前应先将让患儿排便,再用生理盐水清洁灌肠,使肠道清洁,以利药物吸收。2、选用12号一次性鼻导管代替肛管,此管管腔细,质柔软刺激小,可减轻患儿的痛苦,非一次性肛管必须经消毒后使用,避免交叉感染。3、灌肠2次/天,灌肠液温度以37-39摄氏度为宜,温度过低对肠道刺激性大,温度过高易烫伤粘膜。4、插管时检查导管前端有无破损,导管前端凃少许石蜡润滑,操作动作应轻柔,遇有阻力不能强行插入,应转动导管缓慢插入,以免损伤粘膜而至肠穿孔。5、插入深度以10-12cm为宜,推药液应缓慢减轻患儿痛苦和哭闹,以免增加腹压使药物外溢。6、拔管动作要轻柔,拔管后用小纱布堵住患儿肛门,压迫肛门括约肌5-10分钟避免药物外溢,注意家长配合保持患儿平卧体位,使药液在肠道内保持30分钟。7、加强臀部和肛周的护理,每次大便后要用温水清洁。

小儿腹泻护理常规

小儿腹泻护理常规 小儿腹泻主要是大便次数和大便性质改变为特点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严重者可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腹泻病多见于婴幼儿,2岁以下小儿约占75%,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夏季(6.7.8月)及秋冬季(10.11.12)是两个高峰期。小儿腹泻应及时护理治疗,注意了解小儿腹泻护理常规, 1. 腹泻的护理 1.1. 评估相关因素,去除病因。腹泻常见原因是饮食不当及肠内感染,应停止食用可能被污染的食物以及可能引起消化不良及过敏的食物。感染引起的腹泻可按医嘱用抗感染的药物。 1.2. 观察并记录排便次数、性状及腹泻量,收集粪便送检。 1.3. 做好消毒隔离,与其他患儿分室居住。食具、衣物、尿布应专用,护理患儿前后要洗手,对腹泻患儿的粪便,被污染的衣、被进行消 毒处理,防止交叉感染。 2. 体液不足的护理 2.1. 防止体液继续丢失通过调整饮食和按医嘱用药控制感染;呕 吐重者可按医嘱应用止吐药。 2.2. 按医嘱补充液体纠正脱水 2.2.1. 口服0RS液适用于轻、中度脱水而无严重呕吐者。累积损失量按轻度脱水50m1/kg、中度脱水80~100m1/kg喂服,于4~6h喂完;继续损失量根据排便次数和量而定。一般每1~2min喂5ml(约l 小勺),稍大的患儿可以用杯子少量多次饮用。若呕吐,可停10min再喂,每2~3min喂5ml.注意事项:①服用0RS液期间应让患儿照常饮水,防止高钠血症的发生;②如患儿眼睑出现水肿,应停止服用ORS液,改用白开水;③新生儿或心、肾功能不全,休克及明显腹胀者不宜应用0RS 液。 2.2.2. 静脉补液:适用于中度以上脱水的患儿。 ①定量:补液总量包括三部分,即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及每日 生理需要量。以上三部分合计液量,在禁食情况下,入院第一天应供给液体总量为:中度脱水120~150m1/kg;重度脱水150~180m1/kg。上

探讨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

探讨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 发表时间:2015-10-22T15:50:12.123Z 来源:《河南中医》2015年7月供稿作者:刘建英[导读] 湖北省十堰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思密达保留灌肠法治疗小儿腹泻具有疗效好、见效快、使用方便等诸多优点. (湖北省十堰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北十堰 442053) 【摘要】目的:探讨思密达保留灌肠在小儿腹泻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我科2013年2月~2014年12月收治小儿腹泻42例,采用思密达保留灌肠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思密达灌肠治疗可以缩短腹泻病治疗时间,提高疗效。结论:思密达保留灌肠法治疗小儿腹泻具有疗效好、见效快、使用方便等诸多优点,且安全无毒副作用,是目前治疗小儿腹泻的一种较佳治疗方法。【关键词】小儿腹泻;思密达;保留灌肠 【中图分类号】R722.1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7-0340-01 Research of the effect of retention enema treatment of infantile diarrhea Jian-ying liu (Shiyan city, hubei province combine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hospital in 442053)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thought close to retention enema i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effect of infantile diarrhea. Method:in our department from February 2013 to December 2013 were 42 cases children with diarrhea, USES, retention enema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dense enema treatment of diarrhea disease treatment can shorten the time, improve the curative effect. Conclusion:dense of retention enema treatment of infantile diarrhea has good curative effect, quick effect, convenient use, and many other advantages, safe and non-toxic side effects, is a better treatment of infantile diarrhea treatment. 【Key words】infantile diarrhea Think of retention enema 小儿腹泻是婴幼儿时期发病率极高的疾病,也是婴幼儿死亡的原因之一,近年来由于防治方法的不断改进,发病率和病死率逐渐下降。2013年2月~2014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小儿腹泻42例,采用思密达保留灌肠,取得显著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42例腹泻患儿均符合《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的诊断标准[1]。年龄6个月~6岁,平均 2.4岁;病程均在3天以内,排除入院前接受抗生素治疗者;主要临床表现为稀便,黏液便,大便次数每日3~10次。 1.2 方法 42例均行支持疗法及抗炎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行思密达保留灌肠,疗效4~5天。 1.2.1 配制 6个月至1岁,思密达用量1.5~3g加0.9%氯化钠注射液(生理盐水)至10~20ml,1~6岁,思密达用量3~6g加生理盐水至20~30ml,混合后备用。 1.2.2 操作方法(1)根据所需灌肠液量选用一次性注射器(20~50ml),拔出活塞,按上针头部分,向针管内倒入思密达粉剂所需量后,装活塞,同时快速反转针管,注射器乳头向上,以免粉剂在按活塞时推出。排出针管内气体,抽吸生理盐水至所需灌肠液量,将针管内溶液部分浸泡入39~41℃温开水中,使药液加温。(2)患儿侧卧位,暴露并抬高臀部,注射器接10号或13号导尿管(代替肛管),石蜡油润滑前端,注射器内抽1ml空气,然后将肛管轻轻插入肛门约5~7cm,针管乳头向下,使空气向上漂浮,缓慢推注药液后,随之将空气注入,以冲净管内药液,保证剂量准确。 1.3 疗效评价采用1998年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制定的急性腹泻病疗效判断标准[2]。(1)显效:治疗72h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2)有效:治疗72h,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明显改善;(3)无效:治疗72h,粪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状均无好转甚至恶化。 2 结果 显效:29例,临床症状消失,大便常规检查正常,大便性状、次数正常。有效:12例,临床症状减轻,大便常规白细胞每高倍视野5个/HP以下。无效1例,症状轻微减轻或无改善,大便常规白细胞在10个/HP左右。 3 讨论 思密达属双面体蒙脱石,它是一种天然的铝、镁两者的硅酸盐。药效学证明:思密达能抑制轮状病毒的传播,保护肠粘膜免受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组织学变化。思密达对空肠弯曲菌等也有吸附能力,并能使细胞感染程度下降。思密达保护肠壁避免腹泻期间胆汁盐对肠壁引起的损害,同时也能增加粘液厚度及使其韧性增加。 [3,4]小儿腹泻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疾病,多为感染性,严重威胁婴幼儿的健康。思密达对消化道内的病毒、病菌及其他毒素有固定、抑制作用。通过保留灌肠对肠黏膜有直接覆盖能力,并通过与黏液糖蛋白相结合,从质和量两方面修复,提高黏液屏障对病原菌的防御功能,并能把所固定的病原菌随肠蠕动排出体外,思密达经灌肠后,不改变正常肠蠕动和大便颜色,这样不会影响对患儿粪便颜色的观察。由于小儿不易接受口服给药,将思密达粉剂改为汤剂保留灌肠作为辅助治疗小儿腹泻,使用方便,患儿无痛苦,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口服、静脉给药。临床效果满意,无不良反应,且价格便宜,值得推广应用。参考文献: [1]方鹤松.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13(6):381. [2]方鹤松.98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中华儿科杂志,1999,37(4):239. [3]靖立美.不同西药对中药灌肠液直肠保留时间的影响.中华护理杂志,1997,9(9):540. [4]王肇福.儿科护理学.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6,53.

中药保留灌肠

中药保留灌肠法 一、定义灌肠法: 是将一定量的液体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以帮助患者清洁肠道排便、排气或由肠道供给药物或营养,达到确定诊断和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 二、分类: 根据灌肠的目的可分为保留灌肠和不保留灌肠:根据灌入的液体量又可将不保留灌肠分为大量不保留灌肠和小量不保留灌肠。 1、大量不保留灌肠: 目的:①刺激肠蠕动,软化粪便,排除肠胀气,减轻腹胀。②清洁肠道,为手术、检查和分娩作准备。③稀释和清除肠道内有害物质,减轻中毒。④为高热病人降温。 灌肠溶液常用0.1%-0.2%的肥皂液,生理盐水。成人每次用量为500-1000毫升,小儿200-500毫升,溶液温度为39-41摄氏度,降温时用28-32摄氏度,中暑用4摄氏度。筒内液面高于肛门约40-60厘米,伤寒患者灌肠时,灌肠筒内液面不得高于肛门30厘米,液体量不得超过500毫升。成人插入7-10厘米,小儿插入深度约4-7厘米。保留5-10分钟。 2、小量不保留灌肠: 目的:软化粪便,解除便秘,排除肠道积气,减轻腹胀,适用于腹部或盆腔手术后病人及危重病人、年老体弱者、小儿及孕妇等。 灌肠液:按医嘱配制,常用有"1、2、3"灌肠液(50%硫酸镁30ml、甘油60ml、水90ml)或甘油50毫升加等量温开水,各种植物油120-180毫升,溶液温度为38摄氏度。筒内液面高于肛门部超过30厘米,成人插入7-10厘米,小儿插入深度约4-7厘米。保留5-10分钟。保留10-20分钟。 中药保留灌肠:是将中药汤剂自肛门灌入,保留在直肠或结肠内,通过肠粘膜吸收,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此法适用于慢性结肠炎、慢性肾功衰、慢性盆腔炎、慢性痢疾等疾病。 常用溶液,药物及计量遵医嘱准备,灌肠溶液量不超过200毫升,温度:38摄氏度,①镇静、催眠用10%水合氯醛,剂量按医嘱准备;②抗肠道感染用2%小柴碱,0.5%-1%新霉素或其他抗生素溶液。插入肛门15-20厘米。药液注入完毕,在注入温开水5-10毫升,嘱患者尽量保留药液在1小时以上。液面离肛门小于30厘米. 左侧卧位 阿米巴痢疾:采取右侧卧位,病变部位:回盲部 操作流程 评估-解释-准备用物-核对-体位-抬高臀部,臀下用小枕垫高10厘米,垫上橡胶单及治疗巾或卫生纸,注意保暖.- 润滑肛门前端-插管-调整滴数.-拔管-操作后处理。

小儿腹泻的护理常规

小儿腹泻护理常规 腹泻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严重者可引起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主要是肠道内致病性大肠杆菌或喂养不当而致病。6月-2岁患儿多见,夏秋季节发病较高。 一、护理评估 1.健康史:详细了解喂养史;注意有无不洁饮食史和食物过敏史,询问腹泻开始时间、大便性状及量 2.身体状况:评估脱水程度和性质,检查肛周皮肤有无发红、发炎和破损。 3.心理社会情况:家长心理状态,评估患儿家庭居住条件,经济状况。 二、主要护理问题 1.腹泻与感染、喂养不当有关、胃肠功能紊乱等有关 2.体液不足与腹泻、呕吐致体液丢失过多和摄入不足有关 3.体温过高与肠道感染有关 4.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大便刺激臀部皮肤有关 5.营养失调:低于集体需要量与腹泻、呕吐丢失过多和摄入不足有关 6.知识缺乏:家长缺乏喂养知识及相关护理知识 三、护理措施

1.隔离:执行床边隔离,防止交叉感染,督促患儿家属加强患儿手卫生 2.饮食:指导家长合理喂养,注意饮食卫生。按医嘱禁食者,给予口服或静脉补液,禁食。恢复期给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少量多餐,由淡到浓,由稀到稠,逐渐增加。 3.观察病情:密切监测体温、脉搏、呼吸变化,观察并记录粪便的次数,性质和水分的多少,发现粪便性状改变,如腥臭、有粘液、脓血时,立即送粪便常规检查并做培养;观察患儿有无腹痛、呕吐情况,观察有无脱水、酸中毒情况,注意有无低钾低钙表现,及时与医师联系。 6.皮肤护理:嘱家属勤换尿布,每次便后用温水洗臀部,预防红臀。局部可涂紫草药保护皮肤。 8.用药护理:根据病情遵医嘱给予“口服补液”。静脉补液时,掌握“先快后慢,先盐后糖,见尿补钾”的原则,按医嘱及需要量调整速度。详细记录出入量,入量包括补液量及饮食量,准确记录尿量、呕吐物的颜色、性质、量及次数。 四、健康指导 1.宣传母乳喂养优点,指导合理喂养,避免在夏季断奶。 2.注意食物新鲜,清洁和食具消毒,教育儿童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 3.气候变化时防止受凉或过热,夏天多喝水,加强体格锻炼。

20例小儿腹泻临床护理体会

20例小儿腹泻临床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3-05-21T09:27:00.87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2期供稿作者:穆文芹[导读] 在患儿无呕吐的情况下可食用炖苹果,炒米汤,以及维生素B类蔬菜等改善胃肠功能。 穆文芹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 222002)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2-0271-02 【摘要】目的总结腹泻患儿的临床症状及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腹泻患儿20例实施消毒隔离措施,严密观察病情,提供全方位护理。结果20例患儿平均住院六天均痊愈出院。结论对小儿腹泻实施正确诊断,积极治疗,全方位护理是必要的。【关键词】小儿腹泻护理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本科住院腹泻儿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1.8岁,每日腹泻6-30次不等,呈蛋花样或黄色粪质,量约50-300ml,其中有5住院时即出现不同程度脱水症状。 1.2治疗方法控制感染,根据脱水情况补液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对轻、中度腹泻可采用口服补液法,调整肠道菌群失调,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配合饮食调节,脐周热敷、按摩等护理治疗。 2 护理 2.1调整饮食[1]:腹泻脱水患儿除严重呕吐者暂禁食4-6小时外,均应继续进食,以缓解病情,缩短病程,促进恢复,母乳喂养者应继续,暂不添加辅食,应少量多次喂哺。人工喂养者忌生冷、硬、油炸、高脂肪等食物,可喂以等量米汤或稀释的牛奶或其他代乳品,腹泻次数减少后,给予半流质如粥、面条等,少量多餐,随着病情稳定和好转,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在患儿无呕吐的情况下可食用炖苹果,炒米汤,以及维生素B类蔬菜等改善胃肠功能;对少数呕吐频繁或腹泻、脱水加重者应及时改为静脉补液[2]。 2.2补液的护理:静脉补液是适用于严重脱水其目的是通过补充不同种类的液体来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以保证正常的生理功能。在静脉补液的实施过程中需做到三定(定量、定性、定速)三先(先盐后糖、先浓后淡,先快后慢)及两补(见尿补钾、惊跳补钙)。轻度腹泻的患儿无脱水和中毒症状,精神食欲好可让患儿继续进食,可口服补液盐,脱水纠正后可将补液盐用等量水稀释按病情需要随时口服。有明显腹胀、休克、心功能不全或其他严重并发症者及新生儿不宜口服补液盐。静脉补液用于中、重度脱水或吐泻严重或腹胀的患儿。根据不同的脱水程度和性质,结合年龄、营养状况、自身调节功能、决定溶液的成分、容量、滴注持续时间。 2.3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24小时入量包括静脉输液量,口服液体量及食物中含水量;出量包括尿量,呕吐量,大便丢失的水分和不显性失水。计算并记录24小时出入量,在腹泻患儿液体疗法护理工作中尤为重要。 2.4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儿意识、血压、脉博、呼吸、体温的变化。密切观察患儿尿量、大便及呕吐物的次数、性质以及量,以准确估计失水情况。 2.5发热的护理:腹泻起病急,基本无潜伏期,伴有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体温多波动在37.5~39℃,一般持续1~4天。根据情况每四小时测体温,患儿应多休息,病房温湿度适宜,经常开窗通风,低热者嘱其多饮用糖盐水,衣被不宜太紧;多汗时擦干汗液,及时更衣,防治受凉,并做好口腔护理;对高热者给予温水擦洗、头部冰敷等措施。有热惊厥史者,严密观察体温变化,防止体温过高,必要时给予药物降温,烦躁者遵医嘱应用镇静药物。 2.6皮肤护理注意及时更换清洁、柔软的尿布,每次大便后应用温水洗净臀部拭干并吸干涂油。局部皮肤发红处涂以5%鞣酸软膏并按摩片刻,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皮肤溃疡局部可增加暴露或灯泡照射,以促进愈合;避免使用不透气塑料布或橡皮布,防止尿布皮炎发生。 2.7心理护理:患儿精神差、烦躁、苦恼不安,表达能力差,每天腹泻数次甚至数十次,患儿体重明显减轻,患儿痛苦,家长心情焦虑,恐惧。因此在护理过程中要耐心向家长讲解疾病的发展过程,以亲切的话语、娴熟的技术、细心的护理,真诚的态度赢得家长的配合。 2.8健康教育:向家长解释腹泻的病因,潜在并发症及相关的治疗措施;做好护理指导及预防措施;指导家长正确洗手;说明调整饮食的重要性,强调少量多次饮用。适当给患儿增加户外运动,增强机体抵抗力;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服,腹部注意保暖,避免过热或受凉,操作时暴露腹部不宜过久,避免活儿受凉[3];注意饮水卫生、食物新鲜、清洁和食具消毒;教育小儿饭前便后洗手;避免长期滥用广谱抗生素。若长期使用抗生素,不仅导致药品浪费,而且易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引起药物较难控制的肠炎、慢性腹泻,影响小儿生长发育。抗菌药物可直接刺激肠道及植物神经引起肠蠕动增强,葡萄糖吸收减少致腹泻或腹泻加剧[4]。 3 体会 腹泻虽不可怕,可其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对患儿的健康危害大,家长焦虑、恐惧、紧张,通过护理人员认真的观察和细心护理,及时向医生提供准确的信息,有利于控制疾病的发展和恶化,也可减轻患儿的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患儿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崔焱.儿科护理学[M].(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 [2]朱念琼主编.儿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8—135. [3]蓝雪霞,叶萍,张妍燕.外用贴脐膏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河北医学,2008.14(3);346. [4]魏克伦主编.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71—82.

(完整版)小儿腹泻基本常识

小儿腹泻基本常识 腹泻是婴儿常见的病症。婴儿消化功能不成熟发育又快,所需的热量和营养物质多,一旦喂养不当,就容易发生腹泻。常见的原因有: 1、进食量过多或次数过多,加重了胃肠道的负担; 2、添加辅食过急或食物品种过多,使食物不能完全被消化; 3、喂养不定时,胃肠道不能形成定时分泌消化液的条件反射,致使婴儿消化功能降低等; 4、食物或用具被污染,引起胃肠道感染; 5、婴儿患消化道以外的疾病(如:感冒、肺炎等),也可因消化功能紊乱而导致腹泻; 6、环境温度过低、过高时,小儿也可能出现腹泻。 生理性腹泻 生理性腹泻多见于8个月内婴儿,外观虚胖,常有湿疹,生后不久即腹泻,大便次数增多且稀,但食欲好,无呕吐及其它症状,生长发育不受影响,到添加辅食后,大便逐渐恢复正常。生理性腹泻是某些婴儿的正常现象,不属病态,无须用药。 婴幼儿腹泻是婴幼儿最常见的消化道综合症之一,也是影响婴儿健康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种。主要发生在2岁以下的孩子身上,尤以1岁以内的婴儿更为多见,这种病症表现腹泻、呕吐,可伴有食欲不振、腹痛、发热等,主要原因是婴幼儿的消化器官尚末发育成熟,不适应食物的质和量的变化,所以一旦喂养不当、冷热失调或遇到感染时,就容易引起肠道消化吸收功能紊乱而发病。 主要症状有: 1、轻症:每日大便次数在10次以下,粪便呈黄绿色,带粘液,有时有少量水,但量不多,并伴有轻微腹胀,肠鸣音亢进。偶有少量呕吐或溢奶,食欲减退,体温正常或偶有低热,面色稍苍白,精神尚好,无其它周身症状。临床脱水症状不明显,病程约3-7天,预后较好。 2、重症:腹泻频繁,每日排便数十次,呈水样或蛋花汤样,量多,有酸臭味,伴有溢乳或呕吐。重者吐咖啡色物,伴有发热、烦躁、嗜睡、萎靡,甚至昏迷、惊厥等。部分患者可出现明显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如低钾或低钙等。 婴幼儿腹泻的治疗方法 婴幼儿腹泻是致病性大肠杆菌和肠道病毒而引起肠道消化功能紊乱的一个综合征。以大便稀薄,便次增多,或如水样为特征。属中医学“腹泻”、“泄泻”范畴。 一、未病先防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肾衰新法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肾衰新法 *导读:“中药保留灌肠疗法”是将中药汤剂灌注到人体结肠腔内,并利用结肠自身潜在的吸收和排泄功能,清除结肠内和肠粘膜上的有害代谢产物和毒素,以建立起“快速降低血肌酐、尿素氮、血尿酸”、“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的治疗系统,从而达到“非透析疗法”治疗肾衰、尿毒症的目的。……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由于各种慢性肾脏疾病晚期肾功能减退引起的,临床表现是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及由于毒素贮存引起的一系列全身中毒症状,中药灌肠就是针对以上特点在结肠腔内建立起行之有效的“非透析”排毒系统,充分开发和利用肠粘膜的潜在功能,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稳定内环境,提高其对体内有毒溶质和由结肠吸收的“潜在性毒性化合物”的清除率,以达到治疗肾衰、尿毒症的目的。它是继口服、注射外,治疗肾衰、尿毒症的一种全新的给药、治疗途径。 早在东汉时期,医圣张仲景即在《伤寒杂病论》中记载了蜜煎导法、猪胆汁导法,开创了中医直肠给药的先河。唐代以后各代医家沿用和发展了这一给药方法,但主要仍适用于便秘患者的润肠通便。而在近代已出现了用中药灌肠疗法大便不通、肠道寄生虫病、溃疡病、肛门局部病症等。20世纪70年代以后,这一疗法的应用日趋广泛。它不仅可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数百种常见病证的治疗,更因其给药方法不受病人吞咽功能和上消化道的影响,

吸收快、药效发挥迅速,而成为一种中医药常用的治疗手段。特别是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可使血肌酐、尿素氮等通过肠道而增加排泄,在肾病领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极大地发挥了中医保守治疗尿毒症的优势及特色。目前临床常用的方法有中药保留灌肠及中药直肠点滴法两种。 中药灌肠疗法的适应症: 1.早、中、晚期肾功能不全;特别是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肾衰及尿毒症期血肌酐在1000umol/L之上的患者。 2.水肿、腹水;尤其适宜急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引起的重度水肿及肝腹水患者。 3.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引起的恶心、呕吐、腕腹胀满等胃肠功能紊乱患者。 中药灌肠疗法的优势特点: 1.完全符合中医“辨证论治”的要求,并可将不同时间的辨证所选方药,及时注入直肠,直达病所或经吸收后再布散于全身,以发挥整体的治疗作用 2.有利于保持药物性能和疗效的提高,直肠给药吸收与口服给药吸收总量的比值是5:1,与静脉给药吸收的总量无区别。直肠给药的生物利用度较口服给药增加100%。 3.中药直肠给药能加速奏效时间,提高疗效,且药物吸收部分不通过肝脏而直接进入血液大循环,可防止或减少药物在肝脏中发生化学变化而改变药物性能,同时也可减少药物对肝脏的毒性

小儿腹泻护理措施

小儿腹泻护理措施 腹泻是宝宝最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本病四季均可发生,尤其是季节变化时为多。腹泻会影响宝宝的身体发育,使宝宝营养不良,影响宝宝的健康成长。 小儿腹泻常见的类别一般有以下五种: 1.生理性腹泻:有的婴儿出生不久就出现黄绿色的稀便,大便次数也多,但精神很好,没有呕吐,食欲始终很好,随着年龄增长,在添加辅食后腹泻自然消失。 2.饮食不当:由饮食不当导致的腹泻无季节性,是由于婴幼儿的消化系统功能不健全,消化能力低,喂养不当造成的。 3.气候因素:气候突然变化,腹部受凉使肠蠕动增强;天气过热使消化液分泌减少,婴儿吃奶多,又增加了消化道负担,这些均易诱发腹泻。 4.细菌性肠炎或痢疾:是由细菌侵入肠胃道引起的腹泻。轻的常无发热或仅有低热,大便次数增加,混有脓血;重的可突发高热,面色苍白,抽搐,四肢发冷,脉搏摸不到,甚至昏迷不醒。 5.病毒性腹泻:多为轮状病毒所致,大多发生在每年的8~11月,9月为发病高峰,又称“秋季腹泻”。 总而言之宝宝的腹泻多因感受外邪、内伤乳食与脾胃虚弱有关,最多见的当然是伤食。喂养不当,饥饱无度,突然改变食物的性质,进食油腻、生冷、不洁食物均可引起宝宝的腹泻。 那么,小儿腹泻护理措施有哪些呢?推拿穴位及治疗方法如下(推拿时可以用麻油、葱姜水、滑石粉作为介质,宝宝会感觉舒服一些): 〖适宜范围〗 出生后3月(含)至6周岁(含)的婴幼儿、病程≤7天、体温<38.5℃、轻度以下脱水的急性腹泻者。七路彩虹中医辨证属于伤食泻、风寒泻、湿热泻者。 1、补脾经 推拿方法:旋推宝宝的大拇指末节罗纹面就叫“补脾经”,100-300次。 2、清大肠 推拿方法:食指桡侧缘(靠近大拇指的一侧)自食指尖到虎口成一直线即是大肠穴。从虎口向食指尖方向直推100-300次。 3、推板门 用拇指指腹从患儿腕横纹经大鱼际直推至拇指跟100次。 4、运内八卦

小儿腹泻的护理体会

小儿腹泻的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5-0298-01 小儿腹泻是5岁以下儿童的常见病,其发病率仅次于呼吸道感染,长期以来严重危害着儿童的健康。由于小儿年龄小,不能清楚正确的向医务人员表达自己的病情,因此医护人员一定要严密监护,科学合理的做好小儿腹泻患儿的临床护理工作,从而提高临床治愈率。现对腹泻患儿的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表现:①轻度脱水患儿精神好,反应好,眼睑前无凹陷,哭时有泪,口唇湿润。皮肤有弹性,面色红润,无口渴表现,尿量基本正常。一般失水低于体重的3%.②中度脱水患儿精神较烦躁,反应稍差,眼睑、前囱有轻度凹陷,口唇干燥,哭时泪少,面色暗,有口渴表现。皮肤弹性差,用手捏起,回缩慢,尿量减少。有明显吸吮动作,输液时回血较慢。失水约占体重的3%~10%.③重度脱水患儿精神萎靡,反应差,嗜睡,眼睑前囱凹陷,口干舌燥,面色湿冷。极度口渴,乳儿频繁吸吮,年长儿频繁饮水。哭时无泪,皮肤弹性极差,尿量极少,静脉注射时回血极慢或无自动回血,血液黏稠,血色暗。失水大于体重的10%.

2.护理措施 2.1输液护理 2.1.1口服补液:用于轻、中度脱水及无呕吐或呕吐不剧烈且能口服的患儿,鼓励患儿少量多次口服ORS补液。 2.1.2静脉补液:①建立静脉通路,保证液体按计划输入,特别是重度脱水者,必须尽快(30min)补充血容量;②按照先盐后糖、先浓后谈、先快后慢、见尿补钾原则,补钾浓度应小于0.3%,每天补钾总量静脉滴注时间不应短于6~8h,严禁直接静脉推注;③每小时巡回记录输液量,必须根据病情调整输液速度,了解补液后第1次排尿时间,以估计疗效; ④正确记录24h出入量。 2.2饮食护理:由于腹泻患儿在腹泻时会大量排出体内水分、电介质及营养物质,容易造成身体脱水,因此在饮食护理方面,首先要及时补充体液,根据患儿的病情来来调整喂养方法:①单纯母乳喂养的患儿,此时应当缩短每次哺乳时间;②母乳、牛奶及其他乳制品等混合喂养的患儿,此时应当单纯的进行母乳喂养,暂停喂养其他喂养品;③单纯人工喂养的患儿,此时应当减少原来牛奶等乳制品的喂养量、多加水稀释原喂养浓度或单纯喂食温热的米汤;④原已经加喂辅食的应减量或暂停不喂;⑤对于年龄稍大患儿,可选择清淡易消化食物喂养,如面条、米粥等。喂养时,一定要把握好喂养量,遵循由少到多的原则,逐渐过渡到正常的饮食。

思密达保留灌肠法治疗小儿肠炎的疗效观察

思密达保留灌肠法治疗小儿肠炎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5-07-13T09:20:38.013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5年第6期供稿作者:徐红[导读] 早期,临床多给予肠炎患儿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退热等常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徐红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中医院 636600 【摘要】目的:观察应用思密达保留灌肠法治疗小儿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 年9 月至2015 年4 月期间收治的84 例肠炎患儿按照奇偶数字法平均分成灌肠组和常规组,给予常规组患儿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消炎、退热等常规治疗,给予灌肠组患儿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灌肠组患儿的各项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均早于常规组患儿,治疗周期结束后,灌肠组患 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5%,高于常规组患儿的69.0%,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密达保留灌肠法治疗小儿肠炎,可快速缓解患儿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关键词】小儿肠炎;思密达;保留灌肠;疗效;临床症状【中图分类号】R373.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6-226-01 肠炎为婴幼儿常见消化系统疾病,其发病实质为病毒、细菌感染所引起的肠道炎性反应,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发热等,病情严重时,可导致患儿并发痉挛、休克等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1]。 早期,临床多给予肠炎患儿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退热等常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应用思密达保留灌肠法治疗肠炎患儿可获得更为显著的治疗效果[2]。为此,我院对该种治疗方法治疗小儿肠炎的临床疗效进行了研究,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 年9 月至2015 年4 月期间收治的84 例肠炎患儿,84 例患儿入院后经临床检查均被确诊为小儿肠炎。采用奇偶数字法将84 例患儿平均分成灌肠组和常规组。灌肠组中,男患儿23例,女患儿19 例,平均年龄为(2.1±0.3)岁,平均病程为(3.4±0.6)d。常规组中,男患儿22 例,女患儿20 例,平均年龄为(2.4±0.4)岁,平均病程为(3.3±0.6)d。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上存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两组患儿的家属均事先知晓我院本次研究内容,且均已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1. 2.1 常规组给予常规组患儿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退热、消炎等常规治疗。 1.2.2 灌肠组给予灌肠组患儿思密达[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00690;生产单位:博福-益普生(天津)制药有限公司;药品特性:化学药品,3g]保留灌肠治疗,灌肠方法为将思密达溶于38 摄氏度的温开水中,使用肛管插入患儿肛门12~15cm,将溶液缓慢推注到患儿肠内,然后将肛管末端抬高,再灌入3~5ml 溶液后,缓慢将肛管拔出。年龄在4~12个月的患儿用药剂量为1g,每天1 次,1~2 岁患儿用药剂量为1.5g,每天2 次,2~3 岁的患儿用药剂量为2g,每天2~3 次。所有患儿的治疗周期均为3 天。 1.3 对比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1.3.1 对比指标本次研究比较两组患儿的各项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1.3.2 疗效评价标准将1998 年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究会上制定的小儿肠炎疗效判定标准作为评价依据,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显效:发热、呕吐等临床症状消失,大便次数恢复正常。有效:相关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大便次数明显减少。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大便次数增多。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将研究数据输入值统计学软件SPSS19.0 中进行统计学处理,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等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等计量资料采用( x ±s)表示,以x2 和t 进行差异检验,P<0.05 表示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比较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资料发现,灌肠组患儿的各项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均早于常规组患儿,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各项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x ±s,d) 3.讨论临床实践发现常规抗病毒、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消炎等治疗方法虽然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药效起效时间较晚、用药治疗时间较长,给患儿机体造成的不良反应较大[3]。且常规治疗方法所使用的药物多为抗生素类药物,较易产生耐药性[4]。随着临床的不断深入研究,近年来思密达被逐渐应用于小儿肠炎的临床治疗中。思密达即蒙脱石散,主要药物成分为双八面体结构蒙脱石散,在肠炎患儿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可对患儿肠道内多种病原菌的DNA 合成产生抑制作用,且药效不易被肠道细胞吸收,药物不良反应小,临床应用发现保留灌肠给药,药物成分可快速到达患儿病灶,在短时间内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5]。 我院本次对思密达保留灌肠法治疗小儿肠炎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发现,灌肠组患儿各项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均较常规组患儿早,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也较常规组患儿高。该研究结果进一步证明了思密达保留灌肠法在肠炎患儿临床治疗中的重要应用价值,同时也表明该种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小儿腹泻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839231.html, 小儿腹泻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作者:刘春华朱雅媛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12期 【摘 ;要】目的:小儿腹泻在临床工作中较为常见,并且具有一定的季节特点和年龄特点,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究有效的预防措施,将小儿腹泻防患于未然,并且分析针对临床的腹泻患儿进行护理的科学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近一年里收治的10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纠正水,水电解质失衡及对症治疗等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全面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分析患儿的喂养习惯以及季节等因素,发现喂养不当是导致儿童发生腹泻的重要因素,季节、饮食卫生、感染等因素也是诱发小儿腹泻的常见原因。在护理方面,护理人员对患儿加强巡视,有助于避免患儿发生严重水电解质紊乱,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改善家长的喂养习惯,纠正错误的理念是预防小儿腹泻的有效措施。结论:小儿腹泻是影响小儿健康水平的主要疾病,在预防方面,主要加强对家长的小儿保健知识的普及力度,针对小儿腹泻的常见病因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小儿腹泻;水电解质紊乱;病情观察;健康教育;预防 【中图分类号】R473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2-0217-01 在消化科当中,小儿腹泻属于常见疾病,严重的腹泻常会导致患儿出现精神欠佳、食欲减退,甚至会导致水电解质紊乱的发生,严重的脱水和电解质紊乱也是腹泻威胁患儿生命的常见原因。对于儿童而言,一般五周岁以内的小儿罹患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的风险较大,主要由于消化系统的发育尚未完善,抵御病原体的能力相对较差,加之消化功能尚未发育完善,不能适应温度、饮食种类等变化,进而导致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婴幼儿是小儿腹泻的高发群体,特别是气候变化、喂养不当等因素产生时,发生腹泻的风险较大,特别是初次生育的家长,对婴幼儿喂养方面的知识了解有限,导致喂养方式的错误,进而埋下小儿腹泻的隐患。本次研究主要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的方法,找出影响小儿腹泻发生的主要因素,并且针对常见的危险因素制定可行的预防措施。对于临床护理方面,通过分析既往的小儿腹泻的临床病例采取的护理措施,在护理质量方面加以提升,主要目的是改善护理效果,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100例患儿的年龄在0-4岁之间,其中,男70例,女30例,平均年龄 (2.4±1.6)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情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小儿腹泻临床护理措施

小儿腹泻临床护理措施 发表时间:2015-10-08T13:14:36.990Z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3期供稿作者:国红霞 [导读]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人民医院小儿腹泻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病症之一,该病症具有多病原和多因素引发的特点,是一种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 国红霞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人民医院 256400 【摘要】小儿腹泻是临床医学中的常见病症之一,多发于2 岁以下的婴幼儿。由于婴幼儿自身的免疫系统脆弱、自身的抵抗力差,常会出现腹泻,其严重的威胁着婴幼儿的身体健康。本文中,笔者以小儿腹泻的护理措施为中心进行研究,旨在提出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对日后小儿腹泻护理给与一定的指导。 【关键词】小儿腹泻;护理措施 小儿腹泻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病症之一,该病症具有多病原和多因素引发的特点,是一种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出现腹泻的小儿会出现大便次数增多和性状改变的现象,同时还伴有发热、呕吐、腹痛及不同程度的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的症状。小儿腹泻主要是2 岁以下的婴幼儿的常见病症,病原是由于病毒、细菌、真菌或是寄生虫引起的,此外,肠道外感染或是由于滥用抗生素进而导致的肠道真菌紊乱、过敏或是家长喂养不当、气候等都会引起小儿腹泻。 1.小儿腹泻的起因小儿腹泻的起因可以分为感染因素和非感染因素两种。 1.1 感染因素(1)肠道内感染肠道内感染是引发小儿腹泻的原因之一,其可能是由于病毒、细菌、真菌或是寄生虫导致的,从临床医学来看,其中由于病毒和细菌而引发的小儿腹泻的比率最高。 ①细菌感染导致小儿出现腹泻的细菌主要是致腹泻的大肠杆菌、弯曲菌以及其他细菌。致腹泻的大肠杆菌涉及到产毒性大肠杆菌、侵袭性大肠杆菌、出血性大肠杆菌以及粘附-聚集性的大肠杆菌;与肠炎相关的弯曲菌则包括空肠型、结肠型及胎儿型三种;其他的常见细菌有耶尔森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糖菌及变形杆菌等等。受到这些细菌的感染都会是小儿出现腹泻的症状。 ②真菌致使小儿腹泻的真菌只要有念珠菌、曲菌以及毛霉菌,而引发小儿腹泻的主要是白色念球菌。 ③寄生虫寄生虫也是引发小儿腹泻的罪魁祸首之一,常见的寄生虫为阿米巴原虫、隐孢子虫以及蓝氏贾第鞭毛虫等。 ④病毒感染病毒感染主要是多发于寒冷季节,此时小儿受到病毒的侵袭而出现腹泻的症状。致使小儿腹泻的病毒主要是诺如病毒、星状病毒及冠状病毒等。 (2)肠道外感染消化功能紊乱也会导致小儿出现腹泻的现象,而且年龄越小情况越常见,该种腹泻的情况不严重,其大便耳钉性状轻微改变,为稀糊状,未出现大量的水分及脓血。 此外,滥用抗生素也会死导致小儿出现腹泻的病因之一。 其往往表现为慢性及迁延性的腹泻。 1.2 肠道外感染因素饮食护理不当、过敏、气候等因素都会导致小儿出现腹泻。 (1)饮食护理不当而出现腹泻主要发生于人工喂养的小儿。由于喂养不定时、不适当或是食物以淀粉类为主、突然断奶都会引发不同程度的腹泻。 (2)一些婴幼儿对牛奶或是大豆等事物存在过敏的现象,进而会引发过敏性腹泻;(3)小儿自身的免疫力差,时候的突然变化常常会导致小儿腹部的不适,进而诱发消化功能紊乱,导致腹泻的出现。 2.小儿腹泻的护理措施2.1 护理注意事项对于出现腹泻的小儿首先评估相关的因素,进而除去病源。小儿腹泻究其根源主要是由于饮食不当或是场内出现感染导致的,因而应该立即停止可能被污染的所有食物以及会导致消化不良、过敏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对于由于感染引发的腹泻需要严格的按照医嘱使用抗感染的药物;第二就是做好观察和记录工作,及时的记录小儿排便的次数、性状以及腹泻量等数据;第三,做好消毒隔离工作,主要注意的是因为小儿的抵抗力差,需要对其进行消毒隔离,饮食器具、衣物及尿布等物品专用,护理患儿前后注意洗手,腹泻患儿的大便、被污染的衣服、床被依次进行消毒,以免出现交叉感染。 2.2 营养不足的护理患有轻型腹泻的幼儿需要进行日常的饮食护理,但是需要暂时停用辅食;而对于重型的患儿则主要遵照医嘱禁食,等症状好装后及早的喂食,患儿恢复饮食后需要少食多餐,进食量逐渐增多;由于病毒侵袭导致腹泻的幼儿因为双糖酶缺失,需要使用豆制乳品或是发酵乳。当患儿腹泻停止后需要加大营养,每天增加一餐,需要2 周的时间就可以恢复到正常水平。 2.3 皮肤受损的护理措施患儿由于出现腹泻的症状,其局部的皮肤会出现受损的情况,因而在护理过程中需要选用清洁和柔软的尿布进行护理,避免使用塑料布等包裹,同时及时的更换;患儿每次便后使用温水清洗臀部,擦干、涂油,以保持患儿会阴部及肛周的皮肤干燥,预防出现红臀现象。当患儿出现局部发红或是有渗出及潜在溃疡时,需要采用烤灯、理疗床面干燥愈合的方法。 2.4 电解质紊乱的护理对于电解质紊乱的患儿,在进行补液后需要对其进行严密的观察,观察其精神、肌张力及腱反射的变化情况,注意是否伴有低钾血症及低钙血症的症状;与此同时护理人员需要按照的医生嘱托及时的进行采血进行电解质分析。 对于钾、镁、钙等电解质的补充需要遵照医嘱进行。输液后患儿有尿时就可以开始静脉补钾,组要引起注意的时氯化钠的浓度不能超多0.3%,其速度不宜过快,禁止使用静脉推注的方式,以免患儿出现心脏骤停的现象;当患儿在补液的过程中出现抽搐是需要静脉缓注钙剂,时间不能少于10 分钟;而对于镁剂的注射需采取深部肌肉注射的方式。 2.5 对症护理处理(1)眼部护理出现严重脱水的患儿泪液较少,其结膜干燥,昏迷时眼见不能闭合,其角膜暴露在外容易导致感染,因而护理人员需要使用生理盐水浸润角膜,点眼药膏,使用眼罩覆盖;(2)发热护理对于伴有发热现象的患儿时时检测体温变化,体温过高需要使用物理或是药物降温的方式,及时的擦干汗液,更换潮湿的衣物及被子,同时做好口腔及皮肤的护理工作。 3.小结腹泻是小儿常见的病症之一,由于小儿的自身免疫能力和抵抗力差,给患儿带来生理上和精神上的痛苦。因而需要对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保证治疗效果,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1] 戚新玲,张丽.蒙脱石散灌肠治疗小儿腹泻临床观察及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0):1314.[2] 李华英.蒙脱石散灌肠治疗小儿腹泻临床观察与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2010,3(15):25.[3] 杜粉霞.社区医院小儿腹泻的针灸治疗及护理体会[J].中医儿

小儿腹泻的中医护理体会

小儿腹泻的中医护理体会 腹泻是婴幼儿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原因是多方面的,常由多种病因引起,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水样为特征的病症,以6月~2岁发病率最高。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节较多。中医认为:小儿腹泻主要是由于外感六淫,内伤饮乳食或者中土虚弱,导致脾胃运化失常,清浊相干,并走大肠。长此以往不仅会引起电解质紊乱、脱水,如果腹泻时间过久,会导致患者贫血、营养不良以及缺乏各种维生素等。 标签:小儿腹泻;中医护理;体会 其临床辩证有常证和变证之分,常证分为伤食泻、风寒泻、湿热泻、脾虚泻、脾肾阳虚泻五型;变证分为气阴两伤、阴竭阳脱两型,现主要从饮食、补液、环境、健康教育、基础护理等方面对常证患儿进行如下护理。 1 饮食护理 合理的选用能减少肠道蠕动,又易消化吸收,有利于脾胃运化功能恢复的饮食,是饮食护理的重点。除因严重呕吐的患儿需适当禁食外,一般不需禁食,,宜选取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忌食油腻、生冷、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由感受外邪、内伤乳食引起的泄泻,可让患儿服用焦米粥;对脾胃虚弱引起的泄泻,则服用山药链子芡实粥。煮法如下: 焦米粥:将清洁米炒成焦黄色,加水适量煮成粥,服时加食盐少许。焦米粥易于消化,火炒后部分碳化,有吸附止泻作用。适用于各种泄泻初期。 山药莲子芡实粥:山药50g,莲子10颗,芡实20g,加水煮烂,以纱布过滤去渣;在加入糯米适量煮成稀粥,有健脾止泻功能。适用于泄泻迁延不愈、久病体虚患儿。 随着病情的好转可以逐渐过度到正常的饮食,同时要注重患儿的饮食健康和卫生,将患儿奶瓶及日常餐具进行消毒。 2 及时补充液体 由于患儿长期腹泻,体液大量丢失,应及时为患儿补充液体,让患儿多饮水,缓解患儿脱水状况,保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在补充体液的过程中,要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根据医生开的药方,采取正确的给药方法,具体如下:去茯苓、山药、藿香各10g,黄连、黄苓、葛根各9g,再加上川厚补6g,甘草3g,加水150ml,浸泡1h,用文火煎至60~70ml,待过滤后高温消毒备用。待患儿控制大小便后,去左侧卧位,让家属横抱患儿,使臀部暴露,并尽量太高,带导管空气排尽后,将40ml的药汁以5~10min的速度缓慢注入直肠内。待灌汤完毕后,将导管拔出,并用卫生纸轻轻擦净患儿肛门。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