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梳理及经典练习(超详细)1

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梳理及经典练习(超详细)1
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梳理及经典练习(超详细)1

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梳理及经典练习(超详细)1

一、物质构成的奥秘选择题

1.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

B.化学反应中任何离子都不能再分

C.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粒子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答案】D

【解析】

【详解】

A、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说法错误;

B、离子包括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由原子形成的离子化学变化中不会再分,而由原子团形成的离子化学变化中可能再分,比如碳酸钙高温分解中,碳酸根离子分开了,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故说法错误;

C、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的粒子间隔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故说法错误;

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故选项正确。故选D。

2.下列有关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B.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C.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阴离子D.分子大,原子小

【答案】B

【解析】

【详解】

A、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脱离化学变化,原子仍可再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错误;

B、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分子、原子和离子,所以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正确;

C、失去电子带正电荷,属于阳离子,错误;

D、有的分子比有的原子大,有的原子比有的分子大,所以分子和原子不能笼统的比较大小,错误。故选B。

3.某元素R的原子序数为m,能够形成核外有x个电子的R n- 离子,则下列关系式一定正确的是( )

A.m= x B.m = x –n C.m = n - x D.m = x + n

【答案】B

【解析】

【详解】

因为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元素R的原子中质子数为m,R n-离子是表示得到n个电子后形成的阴离子,所以m═x-n。故选B。

4.在宏观和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

A、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正确;

B、在阳光下,湿衣服更容易晾干,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即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正确;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实验室中用化学方法可以得到氧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错误;

D、稀有气体由原子直接构成,因为原子最外层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正确。故选C。

点睛: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

5.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B.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C.原子得到电子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D.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答案】C

【解析】

A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分子式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B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C选项原子得到电子变为阴离子或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是正确的叙述;D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分子一定大于构成其分子的原子;故答案选择C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中

B.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变成离子,但离子不能变成原子

C.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一定改变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电子质量相对于原子核来说很小,因此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上,该选项说法正确;

B、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离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原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该选项说法正确;

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改变,而原子不变,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睛】

原子核中的质子和中子的质量比电子质量大,每个质子或中子是每个电子质量的1836倍。

7.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B.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C.蔗糖溶于水是由于蔗糖分子变成了水分子

D.钠原子的质子数大于钠离子的质子数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根据微粒的特征分析。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但原子仍可以再分,分成原子核和核外电子,错误;

B、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正确;

C、蔗糖溶于水,是因为蔗糖分子在不断运动,并最终进入水分子间,错误;

D、钠原子和钠离子都属于钠元素,故质子数相同,错误。故选B

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点评:理解和熟记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8.为纪念Dmitri Mendeleev (德米特里.门捷列夫)发明的元素周期表诞生150周年,联合国大会宣布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与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

B. Na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99

C.钠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D.在化合物中,钠元素常显-1价

【答案】D

【解析】

【详解】

A、Na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该选项说法正确;

B、钠元素属于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

C、Na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99,该选项说法正确;

D、在化合物中,钠元素常显+1价,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9.科学家已研究出高能微粒N5+,则N5+的结构可能是( )

A.N5+是由5个氮原子构成的单质B.N5+中只有质子,没有中子和电子

C.每个N5+中含有35个质子和34个电子D.N5+中含有35个质子和35个电子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高能微粒N5+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属阳离子,选项A错误;

B、一个氮原子有7个质子,那么N5+中含有35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说明失去了一个电子,那么有34个电子,选项B错误;

C、一个氮原子有7个质子,那么N5+中含有35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说明失去了一个电子,那么有34个电子,选项C正确;

D、一个氮原子有7个质子,那么N5+中含有35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说明失去了一个电子,那么有34个电子,选项D错误。故选C。

10.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

B.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

C.反应物都属于氧化物

D.反应中原子、分子个数都不变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该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CO和NO,生成物

是CO2和N2,故该反应可表示为2CO+2NO=N2+2CO2。

A、由微粒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只有生成物的N2分子是由2个同种原子构成的,故属于单质,正确;

B、由该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将有毒气体CO和NO转化为无毒气体CO2和N2,正确;

C、由微粒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反应物是CO和NO,它们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故属于氧化物,正确;

D、根据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发生改变,错误。故选D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点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且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是单质分子,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是化合物分子。试题通过给出微粒的模型,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以检测考生从微观角度认识化学的意识和能力。

11.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说法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④

A.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B.它们表示四种不同的元素

C.①③④表示的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D.①④表示的是阳离子

【答案】A

【解析】

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可知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表示3种元素的微粒;根据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可知①为阴离子,②为原子,③④为阳离子;由此判断:

A、元素的正化合价数等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由图示可知②所属元素在化合物中常显+2价;故A说法正确;

B、它们分别是四种不同元素的微粒,故B说法错误;

C、①核内有8个质子,原子序数为8是氧元素,为非金属元素,故C说法错误;

D、①为阴离子④为阳离子,故D说法错误.

12.对于图示理解错误的是 ( )

A.原子可结合成分子

B.可用表示氢分子的形成过程

C.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D.化学变化的基础是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上图可知,氢原子可结合成氢气分子,理解正确;

B、可用表示氢分子的形成过程,理解正确;

C、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理解错误;

D、化学变化的基础是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理解正确。

故选C。

13.硒元素具有抗衰老、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功能.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在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硒属于非金属元素B.硒原子核内有34个质子

C.硒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D.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g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硒,属于固态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34,表示原子序数为34;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有34个质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硒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没有单位g,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

14.最近,我国研发出了“发电玻璃”,又名叫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其原理是在绝缘的普通玻璃上涂抹上4微米厚的碲化镉光电薄膜,由此制成可导电、可发电的半导体材料。镉元素的信息如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x=8

B.镉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镉原子的中子数是64

D.镉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2.4g

【答案】C

【解析】由题中信息知,A、图中x=48-18-18-8-2=2,故A错误;B、镉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B错误;C、镉原子的中子数是112-48=64,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在数值上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故C正确;D、镉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2.4,相对原子质量没有单位,故D错误。

点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在数值上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相对原子质量没有单位。

15.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表示三种不同的元素

B.②表示的每个原子在化学反应时通常易得到两个电子

C.①③④表示的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D.①④表示的是阴离子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①和②核内质子数相同,属于同一种元素,图中共表示3种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②的最外层上有2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C、①为阳离子,是原子失去2个电子,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是金属元素;粒子③④为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D、①质子数>电子数,为阳离子,④的核内质子数=电子数,为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

16.2017年5月,中国科学家取得了将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化工原料的重大突破。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制取乙烯,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物分子数之比是1:2:4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数目均不变

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

D.无机物不能转化为有机物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图可知,生成物只有两种,故错误;

B、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改变,故错误;

C、任何化学变化中反应前后的原子的种类、质量、数目都不变,故正确;

D、无机物可以转换为有机物,比如光合作用,故错误,故选C.

17.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体积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分

C.“品红在水中扩散”说明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D.在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核外电子数,但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答案】A

【解析】

【分析】

A、根据分子的性质来分析;

B、根据原子与分子的区别来分析;

C、根据分子性质来分析;

D、根据原子的构成来分析。

【详解】

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间隔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而不是分子体积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故错误;

B、化学变化的过程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可以分,而原子只能重新组合,这是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故正确;

C.“品红在水中扩散”说明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故正确;

D.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但是不一定等于中子数,故正确。

故选:A。

【点睛】

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原子的构成、分子与原子的区别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8.“分子机器”是指在分子尺寸上制造的一类分子器件,其长短仅相当于l纳米左右(1纳米=10-9米)。它的驱动方式是通过外部刺激(如电能、光照等)使分子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对外做功。下列关于分子机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肉眼能直接观察到分子机器

B.分子机器驱动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C.分子机器的驱动不需要能量

D.分子机器“发动机”驱动方式与普通发动机相同

【答案】B

【解析】A、由题可知:“分子机器”是指在分子尺寸上制造的一类分子器件,是说该机器很小,跟分子一样属于纳米级的,并没有标明能直接观察到分子;B决定物质种类的是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分子机器的驱动方式是通过外部刺激(如电能、光照等)使分子结构发生改变,所以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即物质的结构改变,所以物质的种类改变,是化学变化;C. 分子机器的驱动需要能量:电能、光能;D. 由题中信息可知分子机器“发动机”驱动方式与普通发动机不相同;选B

19.下列对相应微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易失电子

B.易形成阴离子

C.带正电荷

D.化学性质稳定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该微粒结构示意图可知,其最外层电子数是1,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选项A正确;

B、由该微粒结构示意图可知,其最外层电子数是6,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选项B正确;

C、由该微粒结构示意图可知,其质子数=9,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带负电荷,选项C错误;

D、由该微粒结构示意图可知,其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8,为原子;且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为稀有气体元素,属于相对稳定结构,选项D正确。故选C。

20.根据下图的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镁离子(Mg2+)核内有12个质子

B.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g

C.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容易失去1个电子

D.镁离子(Mg2+)与氯离子(Cl-)的最外层电子数不相等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由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和与元素周期表相关的知识及题中信息知,A.镁离子(Mg2+)核内有12个质子。故A正确。B.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故B错误。C.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容易得到1个电子。故C错误。D.镁离子(Mg2+)与氯离子(Cl-)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故D错误。

考点∶考查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及与元素周期表相关的知识。

初中教材知识点梳理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备注:红色字体重点记忆 人教版七年级上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一)正数:大于0的数叫正数,为了明确表达意义,正数前面加上符号“+”,这里 的“+”通常省略; 负数:小于0的数叫负数,在正数的前面加上符号“-”。(重点看教材例子) (二)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 1.2.1 有理数 (一)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二)有理数的分类: ① ② 1.2.2 数轴 (一)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二)画数轴的步骤:(1)画直线;(2)在直线上取一点作为原点;(3)确定正方 向,并用箭头表示(4)根据需要选取适当单位长度。 (三)一般的,设a 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在原点的右边,与原点的距离 是a 个单位长度;表示数-a 的点在原点的左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 个单位长度。 1.2.3 相反数 (一)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一般地a 和-a 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二) 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1.2.4 绝对值 (一)绝对值: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与远点的距离叫做数a 的绝对值, ???????????????? ?正整数整数零负整数有理数正分数分数负分数

(二)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即 1.; 2.; 3.。 4.有理数大小比较 (1)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 (2)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3)异号两数比较大小,要考虑它们的正负;同号两数比较大小,要考虑它们的绝对值。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一)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和为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二)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 2. (三)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一)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 (二)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是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是负数。 (三)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因数为0,那么积等于0。 (四)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五)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1.乘法的交换律:; 2.; 3.。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材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材知识点梳理 一、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一)本册教材的内容 专题组织单元:八组。两次综合性学习:“语言的艺术”“走进信息世界”。全册共有课文28篇,精读和略读各14篇。在每组课文之后设有“词语盘点”总计词语334个。其中“读读写写”的词语,是由会写的字组成的,要求能读会写共计 181个;“读读记记”的词语,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共计153个。一些课文的后面还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共安排了五次“资料袋”,两次“阅读链接”。 (二)本册教学目标 1.语文基础知识部分 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200个字。生字表(二)是要求写的150个字。 2.阅读部分 高年级的默读训练既要提高理解水平,又要提高默读速度,一般为每分钟不 少于300字。通过默读,了解课文内容,精读课文的思考练习。理解重点句子3.习作 明确提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习作不少于400字。 4.综合性学习 “信息传递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来说,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从古至今信息传递的方式发生的变化,了解不同的信息传播方式, 让学生学会怎样写研究报告。 (三)高年级段的教学目标 项目具体目标 语文基汉语 拼音 常用汉字3000个 汉字2500个常用字。 区分同音字和多音字,辨析形近字。

础知 识部分 书写规范,行款正确,有一定的速度。词语理解词语意思。 辨别词语感情色彩。 句子理解句子意思。 推想文章中语句的意思,体会表达效果。积累背诵优秀诗文60篇。 积累常用成语。 阅读默读每分钟不少于300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理解、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领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并有自己的独特体验;了解表达顺序,领悟表达方法;说明性文章, 能抓住要点,了解说明方法;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累计 145万字。 习作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分段表述;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能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40 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口语交际能用普通话与他人交流;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能稍做准备,做简单的发言;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 的意见; 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注意使用文明用语。 综合实践活动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资料;能够把搜集的资料进行简单整理,并运用多种形式进行成果展示。 (四)五年级下册教材的习作训练 组别写作内容备注第一组给远方小学生写信应用文

教材知识点梳理解析

九年级化学目录及教材重难点梳理 九年级化学上册目录: 1、化学的魅力 1.1化学使世界更美好 1.2走进化学实验室 1.3物质的提纯 1.4世界通用的化学语言 2、浩瀚的大气 2.1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 2.2神奇的氧气 2.3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守恒 3、走进溶液的世界 3.1水 3.2溶液 3.3溶液的酸碱性 4、燃料及其燃烧 4.1燃烧与灭火 4.2碳 4.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4.4化学燃料

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 第一章、化学的魅力主要重难点 1.1化学使世界更美好 1)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判别,主要依据是有无新的物质生成。 2)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反应体现 出的性质:稳定性,能使指示剂变色,可燃性等。 3)知道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4)化学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用途,来研究新材料,如 光导纤维。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意义。 1.2走进化学实验室 1)认识到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2)了解一些常见的仪器的名称、使用范围、操作要求:试管、酒精灯、广口瓶、细口瓶、 集气瓶、试管夹、托盘天平和砝码、量筒等实验仪器的使用及操作要求、同时学会固体药品和液体药品的取用,等实验室操作规则。 1.3物质的提纯 1)掌握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并且会区分。 2)会物质提纯的方法——过滤、蒸发,掌握过滤分离难溶性固体和液体的操作,明白过滤 的原理,在操作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掌握蒸发的方法。 1.4世界通用的化学语言 1)单质及化合物的概念,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是单质,由不同元素组成的是化合物。单质是 元素的游离态,化合物是元素的化合态。 2)21种常见元素的记忆,地壳中元素的含量为:O 、Si 、Al、Fe 、Ca 、Na,以及元 素表示的意义,①表示某种元素、②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③有些还可以表示单质的化学式(金属和稀有气体)。 3)化学式表示的意义:①表示某物质、②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③表示该物质由何 种元素组成、④表示一个某某分子由几个某某原子构成。 第二章、浩瀚的大气主要重难点

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下册课本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本知识点梳理 Unit 1 What’s the matter? 【重点短语】1、have a fever 发烧2、have a cough 咳嗽 3、have a toothache 牙疼 4、talk too much 说得太多 5、drink enough water 喝足够的水 6、have a cold 受凉;感冒 7、have a stomachache 胃疼8、have a sore back 背疼 9、have a sore throat 喉咙痛10、take risks 冒险 11、hot tea with honey 加蜂蜜的热茶12、see a dentist 瞧牙医 13、get an X-ray 拍X 光片14、take one’s temperature 量体温 15、put some medicine on sth、在……上面敷药16、give up 放弃17、sound like 听起来像18、all weekend 整个周末 19、in the same way 以同样的方式20、go to a doctor 瞧医生 21、go along 沿着……走22、on the side of the road 在马路边23、shout for help 大声呼救24、without thinking twice 没有多想 25、get off 下车26、have a heart problem 有心脏病 27、to one’s surprise 另某人惊讶的就是28、thanks to 多亏了;由于29、in time 及时30、make a decision 做出决定 31、get into trouble 造成麻烦32、right away 立刻;马上 33、because of 由于34、get out of 离开;从……出来 35、keep on doing sth、继续或坚持做某事37、fall down 摔倒 36、put a bandage on sth、用绷带包扎38、feel sick 感到恶心 39、have a nosebleed 流鼻血40、cut his knee 割伤她的膝盖 41、put her head back 把她的头向后仰45、run out (of) 用完;用尽 42、have problems breathing 呼吸困难43、mountain climbing 登山运动44、be used to doing sth、习惯做某事46、so that 以便 47、so、、、that、、、如此……以至于、、、…48、be in control of 掌管;管理 49、in a difficult situation 在闲境中 【重点句型】 1、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 What'the trouble with you? = What's wrong with you? 您怎么了? 2、What should she do? 她该怎么办呢? 3、Should I take my temperature? 我应该量一下体温不? 4、You should lie down and rest、您应该躺下休息一会儿。 5、Do you think it comes from a newspaper or a book? 认为它就是来自报纸还就是书呢? 6、I think I sat in the same way for too long without moving、 我想我以同样的姿势一动不动地坐得太久了。 7、She said that the man had a heart problem and should go to the hospital、她说这个人有心脏病应该去医院。 Unit 2 I ’ll help to clean up the city parks、 【重点短语】 1、Clean-Up Day 清洁日 2、an old people’s home 养老院 3、help out with sth、帮助解决困难 4、used to 过去常常、、、、、、 5、care for 关心;照顾 6、the look of joy 快乐的表情

2019年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知识点梳理

2019年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知识点梳理 一、教材概貌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以专题形式组成8个单元,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细心观察、灿烂的中国文化、壮丽的祖国山河、科学的思想方法、献出我们的爱。每个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与第一学段不同的是,本册教材第一单元和第五单元各安排一次综合性学习,分别是“多彩的生活”、“灿烂的中国文化”。 二、全册教学目标 识字与写字 1、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个字,会写1300个字。 2、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开始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 3、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阅读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的感情;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学习革命领袖、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的思想,增强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4、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5、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6、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7、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10篇(段)。练习复述课文。 8、初步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习作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开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与人商讨。 2、讲述故事努力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综合性学习 1、结合语文学习,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2、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注: 1、本册的目标,有的是在低年级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材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材知识点梳理教材概貌 1、教材的基本结构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我爱阅读,月是故乡明,学习说明性文章,生活的启示,遨游汉字王国,父母之爱,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走近毛泽东。 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与拓展四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遨游汉字王国”单元采取了全新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本册共有课文28篇,其中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4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32篇。教材注意整合性和训练性的循序渐进,将课文分为8组,每组一般有3——4篇课文,在每组课文之前安排了“导读”。在每篇精读课文的前面安排了“预习”,后面编写了“思考与练习”,在略读课文前面安排了“阅读提示”,在每组课文之后编排了“积累。运用”。本册还安排除 2个重点训练项目,《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 2、教材的主要特点 (一)专题组元的角度更加灵活多样 (二)加强整合的编写目的更加明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 2.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整合。 3.单元之间各学习内容的铺垫和照应。 (三)课文既保留传统的优秀篇目,又增加了富有时代感的新课文。 (四)强化导学功能,引导学生思考。 (五)改进“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六)拓展学习资源,加强课内外语文学习的联系 教学目标概述 (一)认字200个,会写150个,会使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 (二)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并体会汉字的优美。

教材知识点梳理

3A Unit1 Hello 学习问候语 你好。:Hi, Hello 早上好。:Good morning. 下午好。:Good afternoon. 向别人自我介绍:Hi, I’m … 学习字母A,B,C,D Unit2 I’m LiuTao 自我介绍:I’m… 询问别人,你是…吗?Are you …? 肯定回答:Yes, I am. 否定回答:No, I’m not. 再见。:Goodbye. 学习字母E,F,G Unit3 My friends 介绍别人:She’s… He’s… 他是我的朋友。He is my friend. 她是我的朋友。She is my friend. 向别人介绍这是….This is … 学习字母:H,I,J,K Unit4 My family 向别人介绍这是我的…This is my….例:这是我的家庭:This is my family. 晚上好。Good evening.

学习单词:father, mother, brother, sister, grandpa, grandma 学习字母:L,M, N Unit5 Look at me 看我的…Look at my… 表示赞美的话:It’s nice. It’s great. How nice! Great! 看我。 Look at me. 询问物品的颜色:What color is +物品名称 回答:It’s +颜色 学习单词:T-shirt, skirt, cap, jacket 学习字母:O,P,Q Unit6 Colors 询问颜色:What color is it?(注意be动词的使用,不能缺少)答句:It’s +颜色 这是什么颜色?What color is this? 询问别人想要…吗?Would you like…? 肯定回答:Yes, please. 学习单词:black, blue, brown, green, orange, red, white, yellow 学习字母:R,S,T Unit 7 Would you like a pie? 介绍这是我的… This is my.. 初次见面用语:Nice to meet you. 询问别人想要…吗?Would you like…? 肯定回答:Yes, please. 否定回答:No, thank you. 询问别人…怎么样?What about…?

小学音乐教材上册知识点的梳理

小学音乐教材上册的知识梳理 一年级上册:(主要是名家名篇)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田汉词,聂耳曲 2、《阴中鸟》(笛子独奏) 3、《鸭子拌嘴》(打击乐合奏) 4、《狮王进行曲》《大象》(管弦乐合奏)法国,圣——桑曲 5、背唱《新年好》,创编歌词 6、为歌曲伴奏,用打击乐器模仿马蹄声,要掌握马蹄声的节奏:X XXI X X X X X 二年级上册: 1、背唱《小红帽》(巴西儿歌) 2、背唱《大鹿》(法国民歌) 3、背唱《小小的船》 4、背唱《大风车》 5、学会几个彝族舞蹈动作 6、用图式表现兔子和乌龟音乐的不同 7、童声二重唱《月亮月光光》,台湾童谣。 8、钢琴独奏《士兵进行曲》(德.舒曼曲) 9、钢琴独奏《雪花飞舞》(法.德彪西曲) 10、《三个和尚》民乐合奏,金复载曲

1、会为歌曲标上换气记号:知道一句一换气的常识 2、用1、2、3三个音创编音乐短句。 3、《哆来咪》是电影《音乐之声》插曲(领唱.童声合唱);根据《哆来咪》创编律动表演。 4、为节奏配上1、2、3 5、歌曲《中国娃娃》中,两条大河是长江与黄河; 四大发明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 五岳是华山、衡山、恒山、嵩山、泰山 6、为歌曲《留给我》设计演唱形式。 7、《森林与小鸟》(管弦乐合奏), 《绿荫》(童声合唱,李众词龚耀年曲) 《种太阳》(童声独唱,王赴戎徐沛东曲) 8、为《健康歌》创编律动表演 9、了解2/4拍的含义和强弱规律 10、《溜冰圆舞曲》(管弦乐合奏), 《跳绳》(钢琴独奏,丁善德曲) 11、《星空》(钢琴独奏)是法国作曲家克莱德曼演奏的,他还演奏过《梦中的婚礼》《水边的阿狄丽娜》《秋日的私语》 12、《我是人民小骑兵》(木琴独奏) 13、背唱《红星歌》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知识点梳理 一、教材概貌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以专题形式组成8个单元,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细心观察、灿烂的中国文化、壮丽的祖国山河、科学的思想方法、献出我们的爱。每个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与第一学段不同的是,本册教材第一单元和第五单元各安排一次综合性学习,分别是“多彩的生活”、“灿烂的中国文化”。 二、全册教学目标 识字与写字 1、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000个字,会写1300个字。 2、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开始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 3、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阅读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的感情;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学习革命领袖、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的思想,增强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4、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5、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6、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7、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10篇(段)。练习复述课文。 8、初步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习作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开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与人商讨。 2、讲述故事努力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综合性学习 1、结合语文学习,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2、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注: 1、本册的目标,有的是在低年级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2、有些目标是从本册开始起步的:

高考语文教材知识点梳理

高考语文教材知识点梳理 必修一字词积累 一、沁园春?长沙 橘子洲jú 百舸gě寥廓liáo 峥嵘zhēngróng遒劲qiú jìng 遏制è分外fèn 逶迤 wēiyí磅礴pángbó 幽燕yān碣石jié 萧瑟sè 二、诗两首 寂寥liáo 彳亍chìchù 颓圮tuípǐ荡漾yàng 青荇xìng 榆阴浮藻zǎo 似的shì满载 zài 斑斓lán 笙箫shēngxiāo琼葩pā 三、大堰河——我的保姆 枯死kū瓦菲fēi典押diǎn 青苔tái 荆棘jí虱子shī火钵bō忸怩niǔní提篮tí冰屑xiè 麦糟zāo团箕jī凌侮wǔ叱骂chì给予jǐ咒语zhòu 飘泊bó 呈给gěi 四、烛之武退秦师 氾南fán 佚之狐yì阙秦quē 杞子qǐ逢孙páng 五、荆轲刺秦王 荆轲kē王翦jiǎn 请谒yè 封邑yì督亢kàng 戮没lù 揕胸zhèn 偏袒扼腕è 拊心f ǔ收盛chéng 淬火cuì濡缕rú 忤视wǔ曲高和寡qǔhè 变徵zhǐ瞋目chēn陛下 bì鄙人bǐ图穷匕见xiàn 惊愕è 创伤chuāng箕踞jījù生劫jié 约契qì目眩xuàn 六、鸿门宴 宴饷xiǎng 美姬jī鲰生zōu卮酒zhī秋毫无犯戮力lù 玉玦jué 樊哙kuài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仆地pū目眦尽裂zì按剑而跽jì参乘shèng 彘肩zhì啖饭dàn 劳苦功 高人为刀俎,我为鱼肉zǔ间行jiàn 揣度duó 杯杓sháo 七、记念刘和珍君 寥落长歌当哭dàng 菲薄fěi踌躇chóuchú 诧异chà 势利广有羽翼桀骜ào 黯然àn 噩耗è 不惮dàn 和蔼ái 无端喋血dié 尸骸hái 转辗屠戮tú 抹杀mǒ寥 寥浸渍zì绯红fēi微漠山阿ē干练gàn 百折不回zhé 殒身不恤yǔnxù 八、小狗包弟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材知识点梳理(比较完整的版本)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材知识点梳理 ●教材概貌 全册共有课文28篇,其中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各14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 篇选读课文,总共36篇。 教材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感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心灵之歌,珍爱我们的家园,初识鲁迅,轻叩诗歌的大门,人与动物,艺术的魅力。全册安排综合性学习两次,“资料袋”三次,“阅读链接”两次。安排“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各七次。“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平台”“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展示台”“成语故事”“课外书屋”“趣味语文”穿插安排,其中,“趣味语文”“成语故事”“课外书屋”各安排了两次,“展示台”安排了一次。 ●学期教学目标 识字与写字 1、会写120个字,掌握词语盘点中的词语。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2、能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 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 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正确地背诵和抄写要求背诵的语段。 2、加快默读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能边读边思考,习得质疑的习惯,能根据句子或不懂的内容提出问题。 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通过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生活实际和时代背景)等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抓住关键词句深入理解课文,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通过联想和想象、环境描写和人物心理描写等初步领悟文章表达方法,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习列小标题,养成独立的概括能力。 5、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文言文,积累中华经典诗文。

6、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能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7、能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0万字。 习作 1、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重点掌握写人记事的文章,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学写演讲稿和建议书,续写故事,根据漫画和图片编写故事。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人交流,修改时能学习他人的方法修改习作,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4、课内习作7次。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口语实际 1、学习演讲、辩论、建议、劝说等基本方法。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2、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做简单的发言。 综合性学习 1、能搜集整理资料,按一定标准给诗歌分类。通过诵读诗歌、欣赏诗歌等,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诗歌的特点及魅力。尝试学写儿童诗。 2、能写简单的活动总结。 具体板块 ·识字写字 附具体字词:

专题1_基因工程_知识点梳理(含教材答案)

专题1 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的概念: 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又叫做DNA重组技术。 ﹡原理:基因重组 ﹡目的: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 ﹡意义:能够打破生物种属的界限(即打破生殖隔离,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在分子水平上定向改变生物的遗传特性。 ﹡操作水平:DNA分子水平 【思考】: (1)基因工程的物质基础是:所有生物的DNA均由四种脱氧核苷酸组成。 (2)基因工程的结构基础是:所有生物的DNA均为双螺旋结构。 (3)一种生物的DNA上的基因之所以能在其他生物体内得以进行相同的表达,是因为它们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子。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1.“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 (1)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2)功能: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因此具有专一性。 (3)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回文结构特点)。 ①在中心轴线两侧将DNA切开,切口是黏性末端。 ②沿着中心轴线切开DNA,切口是平末端。 2.“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

(1)分类:根据酶的来源不同,可分为E·coli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两类 (2)功能:恢复被限制酶切开了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两种DNA连接酶(E·coli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的比较: ①相同点:都缝合磷酸二酯键 ②区别:E.coIiDNA连接酶来源于大肠杆菌,只能使黏性末端之间连接; T4DNA连接酶能缝合两种末端,但连接平末端之间的效率较低。 (3)与DNA聚合酶作用的异同: 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DNA连接酶是连接两个DNA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4)与DNA分子相关的酶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本知识点梳理

八年级语文下册课本知识点梳理 第三单元课本知识点梳理 一.重点字词。 戳chuō穿臆yì断惊愕è门枢shū嗣sì后笃dǔ信臆度duó 充沛pèi 分泌mì并蒂dì花卉huì灼伤zhuó褪tuì色飞甍méng 啁zhōu啾jiū翌yì日宽宥yòu 彗huì星窒zhì息器皿mǐn 箬篷pé ng 睥pì睨nì连亘gèn 毋wú宁阐chǎn释泄气隧道光怪陆离海市蜃楼 优柔寡断单枪匹马渴不可耐欢天喜地汪洋万顷饶有兴味夸夸其谈 迥然不同随心所欲兴致勃勃聊以自娱一语双关人烟市肆历历在 目 万紫千红人迹罕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四.文言文: 《活板》 ㈠.文学常识 作者沈括,字存中,钱塘人,北宋著名科学家、政治家。代表作《梦溪笔谈》,共30卷,内容丰富,包括天文、地理、数学、物理、文艺、历史等各个方面,是包容多种知识的笔记巨著。这部书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誉为“中国科技史的坐标”。 ㈡.重点字词解释 1.板印书籍,尚未盛为之。板:同“版”,名词作状语,用雕版;尚:还;盛:大规模;为:做。

2.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始:才;已:同“以”;为:是。 3.又为活版。为:发明。 4.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为:刻;火:名次作状语,用火;令:使。 5.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以:用;和:混合;之.类:这;冒:蒙、盖;之:代词,代铁板。6.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乃:于是、就;为:成为;就:靠近;炀:烤。 7.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如果;止:同“只”,仅;为:算是。 8.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已:已经;自:另外。 9.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毕:完成;具:准备好;更互:交替、轮流;就:完成。 10.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以:用;帖:用标签标出;为:做;帖:标签;贮:贮存。11.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奇字:生僻、不常用的字;素:平时;旋:随即;成:完成,成功。 12.不以木为之者。以:用;为:刻;者:……的原因。 13.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若:像;讫:终了、完毕;火:名词做动词,用火烧。 14.其印自落,殊不沾污。殊不:一点也不。 15.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为:被;群从:堂兄弟和侄子辈 ㈢.重点句子翻译。 1.板印书籍,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翻译:用雕版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这么做。五代的时候才印刷五经,以后的经典文献就都是雕版印刷的本子了。 2.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翻译:用黏土刻字,字模薄得像铜钱边缘似的,每个字刻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坚硬。 3.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翻译:先设置一块铁板,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着纸灰一类东西覆盖好。 4.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 翻译:便在铁框内密密地排上字模,排满了一铁框就成为一块印版,把它拿到火上烘烤。 5.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翻译:如果只印三两本,不能算是简便;如果印几十本乃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极其快速。 6.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翻译:这一块在印刷,那一块已另外在排字了,这块印刷才完,第二块板已准备好了,两块相互交替使用,很短的时间就能完成。 7.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翻译:不用时,就用纸条给她们作标志,每一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子把它们贮存起来。 8.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翻译: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随即刻制,用草烧火烘烤,一会儿就能制成功。 9.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 翻译:不用木料制作字模的原因,是因为木料的纹理有疏有密,一沾水就会变得高低不平,再加上木刻的字会和药物粘在一起,拆板时拿不下来。 10.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翻译:不像用胶泥烧制的字模,印完后再用火一烤,使药物熔化,用手轻轻一弹,那些字模就会自己掉下来,一点也不会被药物弄脏。 译文刻板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使用它。五代时才开始(用刻板)印刷五经,以后书籍都是刻板印的本子。 庆历年间,有平民毕昇,又创造了活板。它的方法:用粘土雕刻字,(字)薄得像铜钱的边缘,每

高三数学沪教版教材知识点梳理.doc

高三数学知识点梳理 第 14 章空间直线与平面 1、内容要目:平面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平面的基本性质,用“斜二测”方 法画简单的直观图,简单几何体的截面,空间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 公理,等角定理,异面直线的概念,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空间直线与平面的 位置关系,空间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2、基本要求:掌握画空间图形的基本技能,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理解异面直线 所成角的概念,会画简单图形中的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大小。 3、重难点:平面的基本性质和平行线的传递性,空间直线和直线、直线和平面、 平面和平面的位置关系及其各种表示法,用反证法证明两条直线是异面直线,运用平面的基本性质进行说理证明问题。 知识结构图 平面的基本性质 3 个公理及 3 个推论 空 相交 间 直 线 与 两条直线的位置 平 关系 面 直线和平面的位置 关系 平行 平面和平面的位置关系 相交 第 15 章简单几何体 图形的性质 多面体 简单几何体-- 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 旋转体 直观图的画法 1、“斜二侧”画图法:图中的x 轴、 y 轴、 z 轴分别表示现实中的前后方向、左

右方向、铅垂方向。现实中 1cm 长的线段,在 x 轴、 y 轴、 z 轴方向上的直观图中的长度分别是 0.5cm、 1cm、1cm. 2、祖恒定理:用一组平行线去截两个空间图形,若在任意等高处的截面面积相 等,则这两空间图形的体积必然相等。 3、多面体和旋转体共同性质和度量公式: 多面体旋转体主要特征体积柱体棱柱圆柱侧棱或母线平行,两底面平行S h 锥体棱锥圆锥侧棱或母线共点,只有一个底面 1 Sh 3 球球球球面上的点到球心的距离相等 4 r 3 3 4、设几何体的底面周长为c(有两个不同底面时,周长分别记为c1, c2),母线 或斜高长为 h '. (1) 圆柱和直棱柱的表面积分别为S圆柱= c 2 ch', S直ch '+地面面积2 2 (2) 圆锥和正棱锥的表面积分别为S 圆锥 c 2 ch' , S正 1 ch'+底面面积 2 2 (3) 半径为 r 的球的表面积为 S球 4 r 2. 5、球面距离:通过球面上两点的大圆劣弧的弧长。 第 16 章排列组合和二项式定理 1、乘法原理:如果完成一件事需要 n 个步骤,第1步有 m1种不同的方法, 第2 步有m2种不同的方法,??,第n步有m 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 N m1m2 m n种不同的方法。 2、加法原理:如果完成一件事有 n 类办法,在第 1 类办法中有m1种不同的 方法,在第 2 类办法中有m2种不同的方法,??,在第 n 类办法中有m 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 N m1 m2 m n种不同的方法。 3、排列:一般地,从 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m(m n )个元素,按一定的次序 排成一列,叫做从 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m 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4、排列数公式: P n m n(n 1)( n 2) (n m 1).

七年级上册语文 部编教材 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 语文知识: ⑴朱自清《春》、老舍《济南的冬天》、刘湛秋《雨的四季》《古代诗歌四首(曹操《观沧海》、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王湾《次北固山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一般性文学常识(出处、作者):散文、近体诗、散曲的一些必要的文体知识; ⑵修辞方法:比喻、比拟 ⑶词性:名词 ⑷表现手法:联想与想象 ⑸文章开头的结构作用[开篇点题,领起下文]、关键词句以及精彩语句的赏析与理解、人称的变换(《雨的四季》) ⑹朗读的方法:重音与停连 重点词语: 【春】朗润赶趟儿吹面不寒杨柳风酝酿宛转黄晕一年之计在于春花枝招展嗡卖弄喉咙应和嘹亮烘 托静默风筝抖擞健壮呼朋引伴(划线词语在教材中有书下注解)[书下注解中“重音、停连”这两个词语来自课后题题干] 【济南的冬天】响晴镶单单安适着落慈善肌肤秀气宽敞贮蓄澄清空灵地毯 【雨的四季】花苞静谧高邈莅临造访吝啬淅淅沥 沥咄咄逼人蝉娇媚棱镜粗犷睫毛衣裳铃 铛端庄屋檐凄冷化妆淅沥干湿草垛绿茵茵 【古代诗歌四首】临碣石澹澹竦峙星汉幸甚至哉杨花子规龙标五溪夜郎客路潮平两岸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归雁洛阳边昏鸦断肠天涯 (重点在理解含义、掌握字形)

需要背诵的篇目: 春;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后四篇古诗词为课标规定的必背篇目) 写作: ⑴概念是生活中与人沟通、交流、分享信息的一种方式;是表达、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每个人生存发展的基本能力。 ⑵方法的指导:从身边的事写起,写自己做熟悉的事情写自己最想表达的情感与想法;要善于观察、积累,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养成细心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有趣、有意义、印象深刻。 ⑶写作的作用:能训练人的思维。 ⑷写作的要求:内容充实、文从字顺 第二单元 语文知识: ⑴史铁生《秋天的怀念》、莫怀戚《散步》、《散文诗二首(泰戈尔《金色花》、冰心《荷叶·母亲》)》、刘义庆《〈世说新语〉二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一般性文学常识(出处、作者);散文诗、笔记体小说(或曰志人小说)的一些必要的文体知识; ⑵词义和语境 ⑶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 文章语言的品味、关键语句的理解、景物描写及其作用、对称句子的作用、 重点词语: 【秋天的怀念】憔悴瘫痪暴怒沉寂侍弄捶打央 求絮叨诀别淡雅高洁烂漫翻来覆去喜出望外 【散步】信服分歧取决一霎两全粼粼各得其所

教材论知识点整理

教材论(完整修订版) 一、重要概念术语 1.教材(各种定义)(P5-8): 教材是教学过程中教师用来协助学生学习达到教学目标的各种知识信息材料。 2.教科书(P9):是根据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编写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3.教材设计(P86):是在一定深度标准指导下,为完成教材的编制任务而进行的系统工程,一般经历准备、编制和实验三个阶段。(课本) 4.教学内容(P114):是指学习者必须掌握在编制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中所明示了的教学知识信息——物质的或观念的客体中客体化了的人类的本质能力(知识、能力、行为方式) 5.知识点(P122):指教材中首次出现的概念、定义、定理、公式、法则等。 6.教学模式(李秉德P127):教学模式就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着教学活动的某一主题,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范型。 7.教学过程(P135):①是师生双方按教学目标所进行的教学活动的程序,它主要是传授和掌握教材为中心的活动历程,体现了教学情境下特有的主客体关系。②根据预定计划所取定的传授和掌握教材的教育性活动的历程。因此,是教学目标的呈现者和教学效果的实现者。 8.教材宏观管理(P173):指政府有关部门根据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按照教材建设本身的规律性,以政策法令、经济行政等手段组织和协调教材建设的动态管理过程。 9.“七套”统编通用教材:指全国各地中小学使用一套通用教材,称为“统编教材”,而我国自建国以来,共组织编写过七套中、小学统编的通用材料。 10.国定制(P261):它由国家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和选择教材,基本上垄断教材的编写、出版、发行和使用权,实行国营国办的教材经营体制。(课本) 11.审定制(P261):由民间社团组织及个人编写的教材必须经过国家或地方教育行政机构审查合格后,才可以出版发行作为学校的教材。(课本) 12.认定制(P261):由民间社团组织及个人编写的教材必须经过国家或地方教育行政机构认可批准,才可作为地方学区和学校的选用教材。(课本) 13.选定制(P261):由国家或地方教育行政机构选择国内业已出版的若干种学科教材,制成教学用书目录,供全国各地学校选择使用。(课本) 14.自由制(262):即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机构对教材不加任何控制和监督,完全由地方学区或学校自行决定。

(初2020级中考复习资料)《富贵不能淫》知识点梳理(根据最新部编教材和教参整理))

《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一、作家作品: 本文选自《孟子?滕文公下》。 二、课下注释词语: (1)诚:真正、确实。(2)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3)天下熄: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4)焉:怎么、哪里。 (5)冠:行冠礼。(6)命:教导、训诲。 (7)戒之曰:戒:告诫。必敬必戒:戒:谨慎。 (8)往之女家:女,同“汝”,你。(9)夫子,这里指丈夫。 (10)正:准则、标准。(11)广居、正位、大道:分别比喻“仁”“礼”“义”。(12)与民由之:由:遵循。 (13)淫,使惑乱,使迷惑。移,使改变,使动摇。屈,使屈服。 三、其他重点词语: (1)居天下之广居:第一个“居”:居住、住进;第二个“居”:住宅。(2)天下熄:熄:停息、太平。 (3)往之女家:往:去、到。(4)此之谓大丈夫:谓:称作。 四、重点语句翻译: *(1)父命之:父亲给以训导。 *(2)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 *(3)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得志的时候,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4)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他们一生气,诸侯就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太平。 (5)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这怎么能算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6)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到了你的夫家,一定要恭敬、小心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 (7)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以顺从为标准的,是妇女之道。 (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 五、核心问题: 1. 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力面前没有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礼、义的坚守。 2.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不配称为大丈夫?在孟子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大丈夫的三个标准)?(课后习题一) 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既没有独立的人格,也没有独立的判断善恶、是非、曲直的标准,他们所做的一切无非是在迎合君王的喜好,这样的人当然算不上大丈夫。 在孟子看来,大丈夫要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更不能为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因素所迷惑、动摇、屈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 文中作者是怎样向景春解释什么是大丈夫的(论证思路)? 首先,作者以“妾妇之道”来讽刺景春所认为的“大丈夫”形象,以此来阐述公孙衍、张仪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其次,作者明确了大丈夫应该身处“仁”“礼”“义”所在的位置以及应具有胸怀天下、坚守原则的品质;最后,作者以大丈夫面对种种人生境遇应有的表现来阐述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4. 《孟子》文章以雄辩著称,大量使用排比句,气势非凡。从中举一两个例子做具体分析。(课后习题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