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测试(含答案)

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测试卷(满分100分)一、单选题(50分,每空2分)

1.下图为“我国北n加油方及周边地区2019年11月某日某时天气形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与N地比较,M地( )

A.气压高B.温度高C.风力大

D.风力小

2.读下列四图,若只考虑昼夜和云量情

况,下列气温排序正确的是()

A.a>b>c>d B.c>d>a>b C.c>b>d>a D.b>a>c>d

3.“冬季到台北来看雨”,反映的地理知识是

A.台北是地中海气候,冬季降水较多B.台北终年降水较多

C.台北是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冬季D.冬季风经海洋吹向台北,带来较多的降水

4.“山阳薄雾散,山阴白雪密。”对该诗的理解正确的是

A.如果该山在南半球,则“薄雾散”的山坡是南坡

B.如果该山在北半球,则“白雪密”的山坡是北坡

C.与“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所表达的意思相近

D.与“山中岁月无甲子,四月才开二月花”所表达的意思相近5.2019年冬奥会计划于当年的2月7日至23日在索契举行。读“索契区

域示意图”和“索契气候资料图”,索契属于()

A.温带海洋性气候B.地

中海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D.温

带大陆性气候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总结出来的,反映了太阳运行周期的规律,

古人们依此来进行农事活动。“秋”就是指暑去凉来,

立秋意味着秋天的开始。下图示意我国二十四节气时

间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俗话说,“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2019年立秋时间为8月7日21点30分左右,属于晚立秋,此时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大气环流是()

A.江淮准静止锋B.西北季风C.副热带高气压D.东南季风7.立秋时,我国的夏、秋季分界线(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低于或等于22℃为入秋)大致在()

A.秦岭---淮河一线B.祁连山---横断山区一线

C.太行山---燕山一线D.南岭一线

8.考虑“二十四节气”的节气含义,可概括为三类,其中不包括()

A.反映季节时令B.反映月相变化C.反映气候特征D.反映动植物表象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9.上图示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由()。

A.反气旋造成B.气旋造成C.暖锋造成D.冷锋造成10.此天气系统易造成()。

A.我国北方地区的夏季暴雨B.我国南方春季阴雨绵绵的天气C.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D.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

根据含水状态,可将降雪分为干雪和湿雪两大类。干雪含水少,黏性小;湿雪含水多,黏性大。2019年的冬天,我国多地“贫雪”。“2019年伊始,天气局势就有了大变化。我国中东部将迎来今冬范围最大、强度最强的雨雪天气。”假设上述天气预报完全准确,结合图,完成下面小题。

11.京津冀大部分地区“求雪失败”的原因

是( )

A.冷空气势力弱,不能抵达

B.暖空气干燥,水汽不足C.亚洲高压势力强但水汽少

D.冷暖空气“约会”失败

12.影响古城西安的小朋友能否堆成雪人的关键因素是( ) A.是否降雪B.降雪量C.降雪类型D.雪后天气13.堆雪人是一项有趣的活动。推断影响雪人“存活”时间的主要因素为( )

A.温度B.雪量C.风力D.人类活动

下图为扬子鳄生活区北界的历史时期(我国东部地区)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4.从历史时期扬子鳄分布北界的

移动可推测历史时期我国东部地区

气温( )

A.先上升后下降B.先下降后上升

C.①~②变化幅度较大D.②~③变化幅度较大

15.近现代以来,影响扬子鳄分布地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空间分布的变化B.人类活动破坏栖息地

C.外来爬行物种的入侵D.候鸟迁徙侵占栖息地

16.根据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判断图中M地

的气候成因及特征是( )

A.全年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

B.冬季受西风带的影响,寒冷干燥

C.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炎热干燥

D.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炎热干燥

17.下列气候类型与M点气候类型相同的是( )

A B.C.D.

18.目前全球正在变暖,如果21世纪全球气温上升2.5 ℃,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有()

A.海水蒸发旺盛,水循环更加活跃,海洋面积缩小

B.俄罗斯的农田范围将会缩小

C.随着海平面的上升,我国部分沿海有被淹没的可能

D.我国亚热带地区的橡胶种植面积扩大,粮食普遍增产

读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9.非洲被称为“热带大陆”,主要原因是( )

A.非洲地势较高,造成气温较高

B.大部分地区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C.非洲岛屿较少,影响气温分布

D.非洲海岸线平直,海洋气流难于到达20.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沙漠气候C.热带草原气候D.地中

海气候

21.关于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特点的描述,

最恰当的是( )

A.以赤道为轴,呈南北对称分布

B.从大陆中心向沿海四周更替

C.南北延伸,东西更替D.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22.图中反映的全

球性环境问题是

A.洪涝灾害

B.全球变暖C.酸雨D.臭氧层破坏

23.引起该环境问题的原因有

①气候的周期性波动②人口过多,

呼出的二氧化碳太多

③冰箱、空调的大量使用④人类大量使

用矿物燃料

A.①②B.①④C.②③

D . ③④

24.该环境问题对地球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有

A . 全球淡水资源总量会增加

B . 全球森林面积会不断减小

C . 全球极端天气出现频率增加

D . 全球火山地震进入频发期

25.下图为我国某湖泊表层水温7月9、10日的日变化状况。完成下题。若两日水温变化状况不同由天气引起,则 A . 9日阴天,l0日晴天 B . 9日晴天,l0日阴天 C . 9日阴天,l0日雨天 D . 9日晴天,l0日雨天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IPCC(全球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在全球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中指出: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共同驱动,全球气候21世纪会继续变暖。这一评估报告认为,21世纪末全球气温可能升高1.1~6.4℃。 材料二 下图是中国能源消费构成示意图。

(1)根据全球气候变暖成因与危害之间的关系,把下列选项与表格中数码对应。(4分)

A .极冰融化

B .毁林

C .沿海低地被淹

D .燃烧矿物燃料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2) 简要说明我国CO 2排放总量大的原因。(6分)

(3)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有可能上升,将会对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产生影响。为了预防海平面上升所产生的危害,可采取哪些措施?(8分)

27.读北半球1月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每空2分)

(1)填出图中A 、B 气压中心的名称:A ,B 。

(2)A 气压形成的原因是 ,被切断的气压带是 。 (3)受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 点盛行 风,D 点盛行 风。 (4)D 地7月盛行 风,其形成原因是 ,由此可见,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除 外,还有 等。

28.下图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右图为世界海陆分布图的局部。(12分) (1)说出受A 气压带和B 风带交替控制地区的降水特征(2分) (2)说出图中,甲、乙两图气压带风带的位置不同的原因(2分)(3)当

气压带如图中甲所示位置时,简述右图中C 处的气候成因(2分) (4)说出与C 处相对应的同纬度大陆东岸气候类型的名称及成因。(4分) (5)D 大洲的气候类型具有“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的特征,分析

这一特征的形成原因。(2)

参考答案

1.C 2.B 3.D 4.B 5.B 6.C 7.B 8.B 9.C10.B

11.B 12.C 13.A14.C 15.B 16.D17.A 18.C19.B

20.C21.A 22.B 23.B 24.C 25.A

26.(1)①—B②—D③—A④—C

(2)人口和经济总量大,能源消费总量大;化石能源(煤、石油和天然气)占能源消费构成的比重极高。

(3)研究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加强城市规划;加高加固防洪大堤;整治疏浚河道以提高泄洪能力,消除内涝威胁。

27.(1)亚洲高压阿留申低压

(2)气温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副极地低气压带

(3)西北风东北风

(4)西南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

28.(1)有明显的干湿季

(2)随太阳直射点季节移动而移动

(3)高温少雨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4)亚热带季风气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5)赤道横贯中部,南北所跨纬度大致相等气压带和风带对称分布地势起伏和缓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