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滑坡崩塌类型及分布图

中国滑坡崩塌类型及分布图
中国滑坡崩塌类型及分布图

《中国滑坡崩塌类型及分布图》说明书

前言

本图是“中国环境地质图系”灾害地质系列图件之一。本图编制的主要目的是全面反映我国滑坡、崩塌的发生、发育程度及其区域性分布特征,为国土整治和国民经济建设规划提供环境地质依据。

滑坡、崩塌曾给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建设带来严重的危害,并产生了十分严重的社会影响。例如滑坡对铁路的危害就十分严重。据铁道部门统计,仅1978年发生于铁路的滑坡、崩塌约有1700处;1982年,全国铁路沿线分布的大、中型滑坡约1000余处;多年来,平均每年因滑坡中断运输44次,中断行车800多小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数千万元。因此,我们应该正确认识滑坡、崩塌灾害的发生、分布规律,掌握它们的发展趋势,为国家制定合理的减灾对策,提高减灾成效,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编制本图时,在广泛收集、充分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有选择地标绘了400余个有代表意义的、典型的滑坡、崩塌点。选点的基本原则是:规模(以滑动土石的体积计)在10万立方米以上,经济损失较重,人员伤亡较多者。在铁路沿线,考虑到铁路滑坡、崩塌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都比较大;在东南部地区,考虑到人口密度大,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强度高,往往规模不大的滑坡、崩塌也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都适当放宽了规模界线。

本图由地质矿产部环境地质研究所编制,主编:钟立勋,编图组成员有:李媛、张颖。说明书编写:李媛、张颖、钟立勋。

我们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得到了地质矿产部地质环境管理司、各省(市、自治区)地质矿产局及中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院所属单位的领导和同行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一、编图的原则

本图在重点反映我国滑坡、崩塌的类型及分布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岩、土体类型,地形及其切割程度,地质构造、地震,降雨及人类经济活动等多种因素,圈划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发生和发育滑坡、崩塌的多发区,旨在使本图不仅具有科学研究意义,而且力求提高其实用价值。

(一) 滑坡、崩塌类型的划分

我国幅员广大,滑坡、崩塌类型比较齐全。目前已有的滑坡、崩塌分类多种多样,分类的目的、原则以及方法很不一致。我们知道,滑坡发生于不同的地质环境中,并表现为各种不同的形式和特征。滑坡分类的目的在于对形成滑坡的地

理—地质环境和滑坡特征以及产生滑坡的各种因素进行概括,以便正确反映滑坡作用的某些规律性。在实践方面,还可利用滑坡分类去指导滑坡的勘察和防治工作,衡量和鉴别类似地区产生滑坡的可能性,制定保持斜坡稳定的防滑原则及措施。我们在全面了解滑坡、崩塌分类的基础上,考虑本图的特点,对我国滑坡、崩塌进行了具体的类型划分。

我们首先根据世界滑坡联合编目(即建立全世界统一的数据库)的统一要求,选用美国地质调查所D.J.伐尔乃斯(1978)的分类方法。他的分类突出了滑坡体的物质组成和移动特征,已得到国际滑坡学术委员会的公认和采纳。另外,考虑到本图是“中国环境地质图系”的一幅图件,因而从环境的角度对滑坡、崩塌进行了进一步的划分,使滑坡、崩塌与环境因素的关系更显而易见。同时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在形成滑坡、崩塌的时间上又划分了两个阶段,即1949年以前和1949年以后。

从1949年以来我国滑坡成灾频次的年度变化统计图(图1)中可明显看出,1980年以后滑坡成灾十分频繁,充分反映了人为活动对滑坡、崩塌的影响以及合理开发利用国土资源,保护地质环境的重要意义。滑坡、崩塌规模的大小,也是反映滑坡、崩塌的一个重要指标。根据资料情况和我国的习惯,按滑坡、崩塌的规模划分为4个等级。

滑坡、崩塌、泥石流在其发生过程中,往往是相伴出现的。因此,我们把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灾害类型同时发生的,称为混合型(或复杂型)。把某处群发的滑坡、崩塌、称为滑坡群、崩塌群。另外,把尚未全面滑动(崩塌)但已出现滑动(崩塌)迹象的地质体,称为危崖,如长江链子崖危岩体。

遵循上述原则,对滑坡、崩塌具体分类如下:

1. 按滑坡、崩塌体的规模划分以滑动、崩塌土石的体积计,分为:

小型滑坡(崩塌) <10万立方米

中型滑坡(崩塌) 10—100万立方米

大型滑坡(崩塌) 100—1000万立方米

巨型滑坡(崩塌) >1000万立方米

2. 按滑坡、崩塌体的物质组成划分

岩质滑坡(崩塌)

土质滑坡(崩塌)

黄土滑坡(崩塌)

除黄土外不细分土质滑坡(崩塌)

岩性不明滑坡(崩塌)

3. 按滑坡、崩塌的主要诱发因素划分

水库蓄水诱发的滑坡(崩塌)

地震诱发的滑坡(崩塌)

暴雨诱发的滑坡(崩塌)

人为活动(包括矿山开采,道路、桥梁及水渠工程建筑开挖等)诱发的滑坡(崩塌)

诱发因素不明的滑坡(崩塌)

4. 按滑坡、崩塌的发生时间划分

1949年以前发生的滑坡(崩塌)

1949年以后发生的滑坡(崩塌)

时间不明的滑坡(崩塌)

5. 按滑坡、崩塌的类型划分

滑坡

崩塌

滑坡(或崩塌)群

危崖

混合型(即滑坡、崩塌、泥石流混合类型)

(二) 滑坡、崩塌多发区的圈定

圈定滑坡、崩塌多发区是一种定性的区域性预测工作。对于生产实际,它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由于影响滑坡、崩塌的因素众多,有些因素又具有随机变化的不稳定性和难以确定(如降雨)的特点。因而,这种预测带有经验性质,难以量化。本图划分滑坡、崩塌多发区的依据和原则是:进行基本地质条件分析、各种诱发因素的可能性分析和历史成灾特点分析、各种诱发因素的可能性分析的历史成灾特点分析。

二、形成滑坡、崩塌的地质条件及影响因素

滑坡、崩塌是山体斜坡地段的一种表生动力地质作用(现象)。它们的形成需有特定的地质条件,即一定是斜坡临空面,易于滑动的岩、土体,有软弱结构面及地下水沿软弱面不断活动等基本的地质条件。另外,还需有一些常常导致滑坡、崩塌发生的影响因素,如灾害性降雨、地震、人工活动等。滑坡、崩塌的形成则是上述各种因素的不利组合和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 地质条件

滑坡、崩塌的形成有其特殊的地质环境(条件)。其形成条件十分复杂,起主导作用的有以下四个方面:

1. 地形地貌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复杂多样。西部多高原、崇山,东部多丘陵、平原。自西向东地形高度逐级下降,大致构成三级台阶。第一级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其以北以东,下降到海拔2000—1000米以下,山地广布,为第二级;大兴安岭—云贵高原—线以东为第三级,一般海拔500米以下,地形平缓,切割较弱。

我国山区,地形切割强烈,滑坡、崩塌分布较集中,形成规模大,危害也不严重。坡度越大,势能越高,软弱面也越暴露,斜坡易于失稳。而在低山,丘陵区,规模较前者小。特别是在两级台阶的过渡地带,地形相对切割较剧,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分布广泛,灾情也严重。

例如黄河上游青海境内一些峡谷地段,岸壁陡立,高达数百米,又由于河流强烈冲刷,滑坡、崩塌十分发育。

2. 地层岩性

斜坡岩、土体的性质及其结构是形成滑坡、崩塌的物质基础。一般易形成滑坡、崩塌的岩石,大都是碎屑岩、软弱的片状变质岩。岩性多为泥岩、页岩、板岩、含碳酸盐类软弱岩层、泥化层、构造破碎岩层。这些软弱岩经水的软化作用后,抗剪强度降低,容易出现软弱滑动面,形成崩滑体,例如成昆铁路铁西车站南侧牛日河岸坡发生的大型岩质顺层滑坡,滑坡体主要是坚硬的砂岩及软弱的页岩(板岩)。该斜坡三面临空,坡度较陡,滑坡体沿软弱的页岩顺层滑动。

在我国,粘性土滑坡在四川成都平原分布密集,在中南、闽、浙、晋西、陕南、河南等地亦较密集,在长江中下游、东北等地亦有一定分布;半成岩类粘土岩滑坡在青海、甘肃、川滇地带、山西几个断陷盆地中分布密集;黄土滑坡在黄河中游、青海等省较密集;泥岩、千枚岩、砂质板岩形成的滑坡在湖南、湖北、西藏、云南、四川、甘肃等地十分发育。

形成崩塌的岩石多为坚硬的块状岩体,如石灰岩、厚层砂岩、花岗岩、玄武岩等。

以上列举的岩层和土体都是容易形成滑坡、崩塌的。它们的分布控制了滑坡、崩塌的分布。

3. 断裂构造

构造条件是形成滑坡、崩塌的基本条件之一。断裂带岩体破碎,并为地下水渗流创造了条件。此外,活动断裂带上易发生构造地震。因此,断裂带控制着滑坡、崩塌的发育地带的延伸方向、发育规模及分布密度。滑坡、崩塌体成群、成带、成线状分布的特点几乎都与断裂构造分布有关。例如成昆铁路沿线,滑坡常集中分布于与线路近似平行的毕吱山、普雄河和越西河等断裂带及其附近。其中有些地段岩体破碎带宽达200—500米。著名的甘洛滑坡群、乃托滑坡群、尔赛河滑坡、东武一红峰滑坡群等,均与大断裂破碎带密切相关。实例颇多,不胜枚举。

4. 地下水活动

地下水活动也是形成滑坡、崩塌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土质边坡或岩质边坡(含泥质岩层,如页岩、凝灰岩、粘土岩等)受地下水作用时,泥质岩层往往会泥化、软化;另外,地下水使孔隙水压增高,产生浮托力、动水压力,这些都会使岩石抗剪强度降低,容易形成软弱面。例如四川云阳县鸡扒子滑坡明显地受地下水作用的控制。滑坡的发生,是因为西侧石板沟被小型崩塌物堵塞,在其上游形成积水塘,使大量降雨所形成的地表径流无法沿石板沟下泄,而被迫沿泥岩滑面渗透,改变了岩土体的水文地质条件,从而使上部岩土体产生急剧的大规模滑动。该滑坡西部近石板沟的滑体部分呈现饱水塑流状态,充分显示地下水的作用及影响。众所周知,很多滑坡、崩塌发生之后,地下水以泉水形式在滑床面出现或从滑坡破裂壁上渗出,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二) 影响因素

形成滑坡、崩塌的各种影响因素十分复杂。它们为崩滑作用的发生提供了外动力条件或触发条件。本图主要考虑暴雨、地震和人为活动三种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1. 灾害性降雨──暴雨

我国年降水量从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加。秦岭—淮河一线,年总降水量约为800毫米。此线以北,降雨稀少,为半干旱、干旱区;此线以南雨量丰富,为湿润区。我国西部的新疆、青海、甘肃、西藏等广大地区,年降暴雨(指日降雨量≥50毫米或每小时雨量在16毫米以上者)平均日数几乎为0,向东南增加,至东南沿海(如广东、福建沿海区及台湾、海南岛等地)此值最高可达10天。暴雨对滑坡、崩塌形成的影响最大。

降水量多寡决定了水动力作用的强弱。降雨下渗引起地下水活动状态的变化,它可成为滑坡、崩塌的直接诱发因素。因此,每到雨季,滑坡、崩塌频频发

生。而且雨量丰富的南方,因灾害性降雨引起的滑坡、崩塌较北方明显增多。暴雨来势凶猛,积水不易排除,往往带来严重的地质灾害。

暴雨触发滑坡以1982年四川万县地区云阳等县最为典型。1982年7月连降特大暴雨,全地区诱发了数万处滑坡。例如云阳县天宝滑坡,因岩层上覆盖有较厚的老滑坡堆积物、崩积物,疏松易透水,暴雨下渗,汇集在滑体中,使地下水位抬高,最终导致滑坡发生。这充分说明暴雨对于某些老滑坡体重新活动有强烈的诱发作用。1989年7月9日—11日四川华蓥山地区的连续暴雨,诱发数百处滑坡、崩塌和泥石流,也是非常典型的。

2. 地震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国家。它集中分布在:东部的台湾、渤海—鲁中及华北平原地区(其中,台湾地震最为强烈、频繁);北部的祁连山、吕梁山、贺兰山区;西南的云南、西藏及四川西部地区;西北的天山及阿尔泰山地区。从震中分布看,大部集中在挽近地质时期形成的构造带或断裂带上。地震是滑坡、崩塌的最主要的触发因素之一。往往在烈度为Ⅶ度(或震级为6级)以上地震活动地区,尤其在坡度大于25°的斜坡地带,地震诱发的滑坡、崩塌灾害特别严重。例如1973年7月6日炉霍7.9级强震,引发137处滑坡、崩塌①。

3.人为活动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的规模日益增大。城镇、工业、交通、矿山、水电、森林、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工程建设等活动,都与地质环境发生关系,改变了自然环境条件。修建铁路、公路,人为开挖形成边坡加载于斜坡上,造成崩塌、滑坡的现象不胜枚举。例如宝成铁路北段──宝上段(即宝鸡至上西坝)及陇海铁路宝天段(即宝鸡至天水),1981年洪水灾害后共有滑坡99处,其中宝上段84处,宝天段15处。宝上段堆积层厚、地下水丰富;宝天段受渭河冲刷,基岩及黄土边坡不易保持稳定。线路穿越不良地段,由于开挖路堑、修建工程建筑物,破坏了山体自然平衡,上部岩体失稳,形成滑坡多处[4]。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城市发展很多。“向山要地、上山建城”十分普遍。在城镇、工矿企业中,由于修建建筑物、开挖边坡及大量堆载、污水渗入坡体,都可能形成严重的城市地质灾害问题。例如重庆李子坝滑坡则是边岸大量的人工堆载,在雨水等触发因素影响下滑动的。水库库岸的滑塌现象也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除人为开挖及堆载因素外,因水库运营期库水位升降,而斜坡岩、土中的水排除较慢,地下水位下降滞后于库水位下降,形成较大的动水压力,由此造成的岸边破坏比较普遍。此外,水库蓄水浸润库岸也会引起滑塌现象。如1961年3月6日湖南枯溪水库蓄水初期,连降大雨,库水位上升,地下水水面大大升高,滑体容重增加,坡脚处水下岩体重量(受浮托)减轻,抗滑阻力降低,引起大型顺层滑动[6]。此外,还有许多人为因素,如砍伐森林、水土流失、渠道灌溉水渗入等影响边坡稳定,不一一列举。总之,人类对地质环境的不合理、

①据国家地震局

不适当的作用和影响越深刻,对斜坡变形破坏的影响就越大,结果,势必会带来地质灾害。

三、我国滑坡、崩塌的发育、分布特征

滑坡、崩塌在我国分布非常广泛。据统计,自1949年以来,我国东起辽宁、浙江、福建,西至西藏、新疆,北起内蒙古,南到广东、海南。至少有22个省、市、自治区不同程度地遭受过滑坡、崩塌的侵扰和危害。我国地域辽阔,山地占国土总面积的65%以上,崩塌、滑坡绝大部分集中在山地。四川是我国发生滑坡、崩塌次数最多的省,约占全国滑坡、崩塌总数的1/4。其次是陕西、云南、甘肃、青海、贵州、湖北等省,它们是我国滑坡、崩塌的主要分布区域。总的看来,我国滑坡、崩塌的分布受气候和地貌控制。如果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南方多于北方,差异性明显;以大兴安岭—太行山—云贵高原东缘一线为界,西部多于东部,差异性也是很明显的。上述川、陕、滇、甘、青、黔、鄂诸省则是这两条界线共同划分的重叠区(即崩、滑主要分布区)。

滑坡的形成和分布和岩性关系最密切。在岩性条件类同情况下,构造条件是滑坡的控制因素。在岩性和构造条件一致时,山坡的地形地貌和坡体的水文地质特点对滑坡的产生有重要影响。岩性的控制作用表现在滑坡具有区域性分布的特点。在我国被划为“易形成滑坡的地层岩性”有10余种,分布很广泛。在这些易滑坡的岩、土体分布区内,发育的滑坡数占全国滑坡总数的90%。特别是在断裂带上,滑坡分布更密集。大的构造线使滑坡分布又具带状集中的特点。如黄土高原区的滑坡、半成岩区的巨型滑坡、中新生界红层滑坡、粘土滑坡、煤系地层中的滑坡、变质岩地区的滑坡等,都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布特点。从掌握的资料看,中国的滑坡、崩塌以暴雨型为主,暴雨一般是直接的诱发因素。从发生机制来看,在西南地区因地震等级高,特别是在新构造运动发育地段,深切河谷两岸,断断续续地分布着大型岩石滑坡和堆积层滑坡;福建山区,受多次侵入作用的岩体,风化厚度可达80多米,产生在这种风化花岗岩类及其残积土中的滑坡,具有独特的机制。一些地区分布的湖(河)相沉积(如陕西安康盆地、山西省的六个盆地一带)含胀缩矿物的粘土滑坡,都是大面积发育的。在湖南省,前震旦纪冰碛砂岩和页岩组成的山坡地段的岩石,多因采矿挖掘,顶板失稳,长期蠕动,而经常发生崩塌、滑坡。产生在四川雅砻江二滩水库左岸上的滑坡,是玄武岩受岩脉穿插、风化破碎形成软弱带的结果。特别是以薄层粉、细砂与粘土层互层出露于高大斜坡的下部且又渗水时,往往使其上覆的、巨厚的粘土岩形成大的滑坡(如山西的杂色粘土岩滑坡区等)。以上典型实例都具区域分布的特点。

综上所述,中国的滑坡、崩塌主要分布在:(1) 新构造活动的频度和强度大的地区(含强震区);(2) 中新生代陆相沉积厚度大或其它易形成滑坡的岩土体的地区;(3) 地表水侵蚀切割强烈的高中山地区;(4) 人类活动强度大,对自然环境破坏严重的地区;(5) 暴雨集中且具有形成滑坡、崩塌地质背景的地区。

四、我国滑坡、崩塌多发区概述

我们利用所掌握的资料,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考虑到岩性、构造、地震活动、地形地貌、灾害性降雨及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等诸多因素,对滑坡、崩塌的

多发区进行了圈定。这种多发区的意义在于既表示过去、现在滑坡、崩塌发育程度高,也预测未来仍是滑坡、崩塌的多发区,以引起有关部门关注。

在小比例尺图上进行多发区范围圈定,示意性很强,我们的目的只是为宏观决策提供一个方向。具体问题尚需进一步开展工作才能解决。

各区概况分述如下:

1 横断山区

本区指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三江并流区。出露地层主要是古老的变质岩、碎屑岩、燕山期花岗岩和新生代喷出岩。岩体破碎,风化强烈,风化带厚度一般都在30米以上。沿三江发育三大活动性断裂带。晚新生代以来,新构造活动动强烈,火山喷发频繁,地震接连不断。自1400年以来,发生5级以上地震50

余次,5级以下的小震几乎天天都有。地形切割强烈、陡坡发育,梅里雪山主峰为6740米,而怒江谷地高程850米。本区年总降水量1300—1800毫米,多暴雨和较长时间的持续降雨过程。

区内滑坡、崩塌点(约200余处)分布密集,呈带状沿“三江”分布,危害甚大。如原碧江县城旁侧有两处大滑坡,使县城受到滑坡危害,经济损失近亿元,又无合适城址可迁,因此该县建制被撤销。六库地段,面积8平方公里,有滑坡灾害点3处。其中,贵家坟滑坡(怒江西岸)属堆积层滑坡,体积252万立方米,1976年复活滑动,已对东岸的六库镇形成潜在威胁。

整体看来,本区的滑坡、崩塌主要受构造和地震的控制,而暴雨又是直接的重要诱发因子。因此,要特别注意研究灾害性天气(如特大暴雨)对滑坡、崩塌灾害的诱发作用。

Ⅱ黄土高原区

在华北、西北黄土高原,连续地分布着面积达43万平方公里的厚层黄土。在黄土堆积的第四纪时期,由于地壳运动和气候的干湿变化,大约从中更新世开始,曾多次出现过沉积间断,并于间断面上形成多层倾斜不一、厚度不同的古土壤层。全新世以来,在整个黄土地区由于地壳的振荡性上升运动和频繁的地震活动,使黄土继续遭受侵蚀破坏,促使黄土沟谷进一步加深,被纵横沟谷分割的塬、梁、峁形态坦步缩小,在沟谷下游切入下伏基岩达数十米。这样,加大了黄土边坡的天然坡度和边坡土体的临空高度,为黄土滑坡、崩塌的形成和分布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条件和岩性条件。尤其是当冲沟切割至基岩后,一遇暴雨或其它诱发作用,很容易产生滑坡、崩塌。这类滑坡的典型实例有甘肃洒勒山滑坡(1983年3月7日)、宝鸡卧龙寺滑坡(1958年8月18日)等。另一类滑坡是滑动面在黄土层中,或沿古土壤层、砂层顶、底板滑动。这类滑坡颇多,其规模一般较前一类要小。1920年12月16日海原一固原8.5级强震,一举诱发了657处滑坡、崩塌,伤亡惨重。这些滑坡、崩塌多属后一类。黄河上游龙羊峡至刘家峡河段,发育有黄土滑坡23处,岩质滑坡175处。关中盆地周缘的黄土滑坡密集成带状分布,年年发生;沿渭河修建的陇海铁路宝鸡—天水段仅滑坡、崩塌就有200余处,

严重地影响和危害了铁路的安全和运营,被称为“发炎的盲肠”。特别是在丰水年和暴雨季节,经常中断运输[4]。属于频次较高的多发区。

Ⅲ川北陕南山区

本区广泛发育分布的残、坡积层、崩积层,沿其下伏的基岩顶面(常有薄层粘土层),很容易产生滑坡,而且这种滑坡对暴雨特别敏感。陕南、川北广大山区自1981年以来,气候异常,多降灾害性暴雨,因此近10年来滑坡、崩塌连续不断。同时,这种堆积层的滑坡几乎都与不合理的人为活动有关。如在坡地(25 以上的)垦荒、种植,在坡脚开挖等。略阳发电厂建于山前,受到几个堆积层滑坡危害,就是典型的例子。四川南江县白梅垭在暴雨中发生滑坡,后转化为泥石流,造成重大伤亡。

本区分布较广的一套志留纪—泥盆纪浅变质岩系,以灰黑色碳质千枚岩、千枚岩、碳质板岩为主。岩石破碎,遇水易于软化,在暴雨诱发下,很容易形成滑坡、崩塌。有大量的顺层滑坡,也有很多沿缓倾节理面发生的切层滑坡。如陕南略阳、勉县和宁强三县地区,仅1981年8月21日由于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产生降雨型滑坡、崩塌近万起,给宝成铁路和当地人民带来的很大的灾难。仅宝鸡—广元段,滑坡、崩塌就有100多处,而修建之前,该段只有40多处。本区滑坡、崩塌的活动,除受断裂构造、暴雨影响之外,人为活动是个重要因素。由于人为活动引起的滑坡、崩塌几乎年年发生,给铁路运输和人身安全带来危害。

Ⅳ川西北龙门山地区

本区位于四川盆地西北边缘地带,属中高山区。地形切割强烈,山脉呈北东走向,河流多与之垂直,峡谷发育。地质构造上属华夏系北东向龙门山褶皱断裂带,地震活动频繁而强烈,既是历史上的老地震区,又是现今地震活动区。上述地质环境易于促使滑坡、崩塌形成。由于地形高耸于四川盆地西北边缘,阻挡来自东南方向的雨锋西上,容易形成雨区,多暴雨,更易诱发滑坡、崩塌。滑坡、崩塌主要沿着岷江、嘉陵江、大渡河、青衣江、涪江两岸发育,也沿龙门山断裂带密集分布。譬如有名的“雨城”雅安市西北7公里的陆王沟、干溪沟于1979年暴发滑坡—泥石流,使多云、七盘两乡的17个村、4个工厂和一些街道受害,冲毁农田840亩,毁坏房屋361间,死亡牲畜412头,直接损失达数百万元,并使青衣江河床淤高近3米[22]。该区岷江上游茂汶至汶川一带,发育一套志留纪—泥盆纪浅变质岩系,以千枚岩为主,往往形成滑坡、崩塌。1982年6月8日,暴雨诱发的岷江周仓坪滑坡再次滑动,即属此类岩质滑坡。

由于本区为龙门山强震带,因地震诱发的滑坡、崩塌不仅数量多,而且非常典型。有名的迭溪地震(1933年8月25日,7级)诱发滑坡、崩塌数以百计,其中最大滑坡的体积达1.5亿立方米,使千年迭溪古城毁于一旦。这次滑坡在岷江中筑起的三道高约百米的堆石坝,又于同年10月25日溃决,40米高的洪峰倾泻而下,两岸村落被冲毁殆尽,伤亡数百人。近期的松潘地震(1976年8月23

日,7.2级)诱发滑坡、崩塌130余处①。可见地震对滑坡、崩塌的诱发作用在本区十分明显。

Ⅴ金沙江中下游河谷地区

本区为金沙江中、下游,河谷断面呈“V”型,岸坡陡峻。出露震旦纪碎屑岩夹碳酸盐岩,古生代和中生代碳酸盐岩与碎屑岩。断裂发育,沿岸崩塌主要发生在坚硬的碳酸盐岩与厚层砂岩组成的斜坡地段,而滑坡主要发育在碎屑岩风化带和松软岩、土中。

另外,本区的巧家—东川、绥江—永善分属强震带,烈度Ⅵ—Ⅸ度,也常常诱发滑坡、崩塌。如1974年5月11日发生的永善—大关7.1级地震,触发崩塌39处,滑坡28处。

攀枝花市—宜宾市江段长782公里,经调查发现有崩塌465处,滑坡212处,泥石流258处,线密度为0.33处/公里。其形成与河流侧蚀冲刷、地震诱发密切相关。滑坡、崩塌、泥石流堆积物入江后,多形成险滩、暗礁,已成为金沙江通航的障碍。

该段河谷右岸,滑坡、崩塌特别发育,主要集中于四个地带,即:龙川江滑坡、泥石流发育带,普渡河崩塌发育带,小江流域地带及金沙江沿岸地带。其发生频率较高,危害也严重。

Ⅵ川滇南北向条带状地带

本区活动断裂分布集中,以安宁河断裂带为典型,且活动强烈。地震活动频繁,地震烈度Ⅵ—Ⅸ度。河谷下切强烈,谷坡50—80 ,岭谷高差1500—3000米。本区广泛分布古生代变质岩,中生代含膏盐红层及新生代松软岩类,岩体破碎,软硬不一,风化带厚数米至30余米,具备了形成滑坡、崩塌的地质条件。特别是在暴雨诱发之下,很容易形成区域性滑坡、崩塌灾害。比如1981年川西29县,1983年安宁河、黑水河、小江流域,1984年金沙江中下游地带,1985

年大渡河、安宁河、金沙江地带,都发生了严重的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灾害。可见应属于崩滑灾害多发区。

1985年4月18日转龙6.1级地震,造成六库至大油麦地和黑勒白一带22

平方公里范围内形成密集崩塌区。

川滇南北向条带状地带(汉源、米易、攀枝花市三地),半成岩的昔格达组地层容易形成滑坡。上述三地,发育在昔格达组中滑坡数占该地区滑坡总数的20—40% 。其中,攀枝花市区有滑坡42处,米易附近有18处。成昆铁路经凉山州地区时,发生在中生代红层中的滑坡就有46处,可见滑坡密集分布于该区。该线铁西滑坡(1980年7月3日)是我国铁路史上迄今为止最严重的滑坡灾害,滑

①据中国科学院成都地理所资料

坡体积为220成立方米,掩埋铁路长160米,中断行车达40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6]。

1990年7月12日—17日,暴雨在汉源、天全、甘洛、盐边等县和西昌市引发滑坡、泥石流至少8处,造成数十人伤亡,说明该区属频率较高的滑坡、泥石流多发区。

Ⅶ汉江河谷(安康—白河)地段

本区分布一套震旦纪、志留纪—泥盆纪浅变质岩系,其岩性为片岩、千枚岩及板岩,以片岩、千枚岩为主。这是控制滑坡形成的主导因素。同时,降雨又直接导致滑坡发生。安康附近的汉江近岸,1983年7月底的一次暴雨,就诱发滑坡98起。

襄渝铁路白河—安康段受汉江沿江断裂带的影响,在120公里铁路线内有30处滑坡。该区还有分布在汉江二级阶地上的膨胀性粘土滑坡,已成为铁路主要病害之一。

Ⅷ川东丘陵区

本区属川东弧形褶皱带,其北受大巴山弧形构造制约,形成NE-NEE轴向的宽缓向斜与紧闭背斜呈隔挡式排列。地层多为中生代—古生代碎屑岩类,容易产生顺层滑坡、沿节理面的切层滑坡及陡倾或直立岩层(背斜轴部)的崩塌。加之川东是有名的暴雨区,不仅促使滑坡崩塌形成,还导致滑坡崩塌转化为泥石流,造成更大的灾害。如四川华蓥市溪口镇坡—泥石流(1987年7月10日),发育在背斜轴部;四川巫溪县中阳村崩塌滑坡(1988年1月10日,765万立方米)及巫溪县城山崩(1987年9月1日,0.7万立方米),也发育在褶皱轴部四川达县地区万源县、白沙工农区吊板垭崩塌(1988年5月13日,160万立方米)都发育在这类褶皱山区。这些滑坡崩塌除受暴雨影响外,还与人为活动(如采煤、挖坡建筑、工程建设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本区几乎年年都有重大滑坡、崩塌灾害发生,属于滑坡、崩塌多发区。

Ⅸ长江上游河谷(重庆—庙河)地段

本区即三峡水库区干流段,系巴山弧与新华夏构造复合地带,褶皱轴线呈NE-NEE向,主要出露二叠纪—侏罗纪碳酸盐岩及碎屑岩。地形切割强烈,岸坡陡峻,江流与构造线多近于平行。沿江两岸,滑坡、崩塌极为发育,而且规模多在100万立方米以上。大多数大型滑坡都发生在顺向坡岸,奉节以西江段尤其突出。崩塌则多发生在切割强烈,岩层平缓且上部为厚层碳酸盐岩及砂岩高耸的斜坡地带。如新滩广家崖、巫峡的作揖沱、链子崖等。其中,链子崖危岩,体积336万立方米,距三斗坪坝区25公里,一旦失稳,地未来的三峡水利柜纽工程和现在的航运将带来一定的危害。

据三峡水库区调查,在干流库岸,有崩塌77处,滑坡198处,危险变形体5处;在支流库岸,有崩塌28处,滑坡39处。统计结果,平均线破坏密度:全库

岸为0.129个/公里,干流库岸为0.205个/公里,支流库岸为0.074个/公里。在暴雨诱发和人为活动叠加作用下,很容易形成崩塌、滑坡,因此属于多发区。

据云阳县、忠县有关部门报导,1982年7月雨季,云阳县发生滑坡2万多处。以堆积土滑坡为主,体积1万立方米以下的约占95%。1982年7月17日至18

日发生的鸡扒子滑坡,体积在1500万立方米,其中有180万立方米土石推入长江,严重阻碍航行[6]。同期,忠县发生滑坡近3万处,而且体积1万立方米,以下的土质滑坡约占95%。这样大面积的同时发生的滑坡,都是暴雨诱发的。

Ⅹ黔西南山区

本区位于黔西高原面至黔中山地之间的斜坡地带,为地形深切割带,主要出露二叠系至三叠系中统,易滑动岩组以砂页岩、玄武岩为主,间夹石灰岩。本区滑坡多因人为开挖坡脚引起,降雨也对产生滑坡有很大影响。以堆积层滑坡为主,基岩滑坡次之。

1983年8月3日,贵州省盘县境内的嘿社发生了一处体积达810万立方米的巨大滑坡。嘿社地区位于贵州省西部高原和中部山地之间的斜坡地带,斜坡陡峻,冲刷强烈,出露砂岩、泥岩等较软岩石,形成单面山,坡面与岩层层面一致,在连续降雨之后,产生了滑坡。还有兴义地区的筏子河电厂附近的顺层滑坡(体积3000万立方米)也相类似。

在地形陡峭,上部为硬岩,下部为软岩,并在下部软岩中采矿或人工挖掘的地区,往往造成崩塌体。如开阳磷矿马路平矿区青菜冲崩塌(1980年3月20日,5万立方米),发生在板溪群陡山沱组含磷矿的岩层中,与湖北盐池河磷矿开采诱发的岩崩(1980年6月3日,死亡284人)相类似[6]。类似的教训,尤应记取。

Ⅺ湘西山区

本区包括怀化、安化、冷水江、沅陵市等县市。从掌握资料看,本区近年时常发生滑坡。区内分布有早寒武世灰岩、泥质页岩及前震旦纪板溪群变质岩,因而易产生沿基岩软弱层滑动的滑坡。如湖南安化、怀化、沅陵、新化一带,由1990年6月13日—16日的暴雨引发的一批滑坡、崩塌(至少8处)。

1961年3月6日,湖南柘溪水库蓄水初期,连续8天降雨后,近坝训区右岸发生顺层滑坡,165万立方米滑坡体高速滑入水库,激起巨大涌浪。涌浪漫过坝顶,造成重大损失[6]。该水库库区下伏基岩为前震旦系板溪群,以灰绿色细砂岩为主,夹有薄层板岩和较多的泥岩层,基岩强风化带深达20—30米,表部风化裂隙发育,岩体破碎。这是发生在我国的水库诱发型重大滑坡实例,应引以为戒。

Ⅻ赣西北山区

本区基岩为三叠系安源组粉砂岩、泥岩、夹少量的细砂岩,易风化,风化后形成灰黑色粘土,不透水,使上部堆积土体处于饱水状态。连续降雨或人为开挖,

破坏了原有的平衡条件,导致堆积物滑动,产生滑坡。萍乡市东北角的枣木水库,曾因在坝址右岸开挖溢洪道,而发生大面积的滑坡。

X I I I赣东北山区

本区分布有震旦系统源组砂页岩、南沱组砂砾岩夹泥岩、陡山沱组页岩夹白云质灰岩、灯影组磷块岩和白云岩。从岩体上看,除灯影组白云质灰岩及白云岩力学强度较高外,其余均为软弱或软弱岩类,岩石层间裂隙十分发育,风化带深达20—30米,当岩层倾向与山坡坡向一致时,很容易产生滑坡。

该区上饶县下源村,6年之内在同一地点先后发生两次滑坡灾害,就是受上述岩性和构造的控制。1988年6月下旬,上饶地区相继发生50余处滑坡、崩塌。其中,以上饶县下源村徐家山滑坡最典型(为岩质顺层滑坡,6月21日,7.4万立方米,死亡数十人)①。

总之,该区的滑坡、崩塌主要发生在岩浆岩、沉积岩形成的山地丘陵区,多与采矿、削坡不当有关,且易在暴雨激发之下形成群发性灾害,尤其在怀玉山、琥夷山一带较为多见。

结束语

到目前炎止,编制小比例尺大区域的以至全国性滑坡、崩塌类型及分布图,仍然是一种探索性的工作。因此,怎样编制这种小比例尺全国性图件,或者说怎样编更能反映我国的实际,也是我们一直在思考探索的问题。

我们的基本思路是立足于基础资料,反映出滑坡、崩塌发育的控制因素和诱发因素,圈划其多发区。这种多发区具有预测意义,以提醒人们的高度注意。图中多发区以外的地区,是滑坡、崩塌发育程度相对较弱或分布数量较小的地区,不是也不能认为是没有滑坡、崩塌的地区。

图中一定还有许多考虑不周的欠妥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①据江西省地质矿产局资料

崩塌滑坡的形成条件和动力破坏因素

滑坡崩塌形成条件简述 一、形成条件分析 崩塌滑坡是长期地壳运动和地质作用地结果,崩塌滑坡地形成,受各种条件地控制。 ①地形地貌:地形条件地受复杂程度及斜坡坡度控制着岩崩滑坡产生地监空条件.深沟大川强烈地形陡峻切割,悬崖临空高耸地直截了地形条件是崩塌滑坡最有利地发生地段.各级阶地和剥夷面间地斜坡地带,崩塌滑坡也十分发育.上下陡中部缓地折线山坡,当山坡上部成马蹄形地环状地形.且汇水面积大,易产生沿基岩面滑动地土层滑坡.受水流冲刷,淘蚀地山区河流凹岸、黄土地区高阶地前缘斜坡(受水侵湿,土地强度降低)均易发生滑坡。 ②地层岩性:斜坡地地层岩性,是发生滑坡地物质基础.有地斜坡由坚硬地岩石组成,有地斜坡由软弱岩石组成,有地斜坡则由土体组成.由于地层地岩性不同,它们地抗剪强度各不相同,发生滑坡地难易程度也就不同.通常,人们根据土石在剪切力作用下地破坏变形特征,将它们分为脆性和塑性两种类型.石灰岩、花岗岩和石英岩等致密坚硬地块状岩石,都是脆性地抗剪强度很大,能经受很大地剪切力而不变形,完全由这些岩石组成地斜坡高陡而稳定,很少发生滑坡.相反,页岩、泥岩和其他各种地表覆盖层,如粘土、碎石土多是塑性地,这些土石体地抗剪强比较低,很容易变形和发生滑坡.实践证明,在我国,凡是下述地层分布地地区,都是容易发生滑坡地地区:粘性土、黄土、类黄土和各种成因地松散、松软沉积物(崩积、坡积、洪积和人工堆积等);砂岩、页岩和泥岩地互层地层;煤系地层;灰岩、页岩或泥灰岩地互层地层;泥质岩石地变质岩如板岩、千枚岩、云母片岩、绿泥石片岩、滑石片岩等地层;软质或易风化地火成岩如凝灰岩等.所有这些地层,岩性都比较软弱,在构造作用、水、

世界各地的土壤类型和中国主要土壤类型

世界各地的土壤类型 主要土壤类型 一、亚、欧大陆:亚、欧大陆就是最大的大陆。山地土壤占1/3,灰化土与荒漠土分别占16%与15%,黑钙土与栗钙土占13%。地带性土壤沿纬度水平分布由北至南依次为:冰沼土—灰化土—灰色森林土—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荒漠土—高寒土—红壤—砖红壤。但在东、西两岸略有差异:大陆西岸从北而南依次为:冰沼土—灰化土—棕壤—褐土—荒漠土;大陆东岸自北而南依次为:冰沼土—灰化土—棕壤—红、黄壤—砖红壤。在灰化土与棕壤带中分布有沼泽土。半荒漠与荒漠土壤中分布着盐渍土。在印度德干高原上分布着变性土。 二、美洲:北美洲灰化土较多,约占23%。由于西部科迪勒拉山系呈南北走向伸延,从而加深了水热条件的东西差异,因此,北美洲西半部土壤表现明显的经度地带性分布。北美大陆西半部(灰化土带以南,95°W以西,不包括太平洋沿岸地带)由东而西的土壤类型依次为湿草原土—黑钙土—栗钙土—荒漠土;而在东部因南北走向的山体不高,土壤又表现出纬度地带性分布,由北至南依次为冰沼土—灰化土—棕壤—红、黄壤。北美灰化土带中有沼泽土,栗钙土带中有碱土,荒漠土带中有盐土。南美洲砖红壤、砖红壤性土的分布面积最大,几乎占全洲面积的一半,主要分布于南回归线以北地区,呈东西延伸。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土壤类型逐渐 三、转为南北延伸,自东而西依次大致为:红、黄壤—变性土—灰褐土、灰钙土,再往南则为棕色荒漠土。安第斯山以西地区土壤类型就是南北向排列与延伸的,自北向南依次为:砖红壤—红褐土—荒漠土—褐土—棕壤。 四、非洲:非洲土壤以荒漠土与砖红壤、红壤为最多,前者占37%,后两者占29%。由于赤道横贯中部,土壤由中部低纬度地区向南北两侧成对称纬度地带性分布,其顺序就是砖红壤—红壤—红棕壤与红褐土—荒漠土,至大陆南北两端为褐土与棕壤。但在东非高原因受地形的影响而稍有改变。在砖红壤带中分布有沼泽土,在沙漠化的热带草原、半荒漠与荒漠带中分布有盐渍土。 五、澳大利亚:土壤以荒漠土面积最大,占44%,次为砖红壤与红壤,占25% 。土壤分布呈半环形,自北、东、南三方面向内陆与西部依次分布热带灰化土—红壤与砖红壤—变性土与红棕壤—红褐土与灰钙土—荒漠土。 中国主要土壤类型 土壤名称分布地区形成条件一般特征

崩塌与滑坡的区别和联系

〖滑坡与崩塌的关系〗滑坡和崩塌如同孪生姐妹,甚至有着无法分割的联系。它们常常相伴而生,产生于相同的地质构造环境中和相同的地层岩性构造条件下,且有着相同的触发因素,容易产生滑坡的地带也是崩塌的易发区。例如宝成铁路宝鸡至绵阳段,即是滑坡和崩塌多发区。崩塌可转化为滑坡:一个地方长期不断地发生崩塌,其积累的大量崩塌堆积体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滑坡;有时崩塌在运动过程中直接转化为滑坡运动,且这种转化是比较常见。有时岩土体的重力运动形式介于崩塌式运动和滑坡式运动之间,以至人们无法区别此运动是崩塌还是滑坡。因此地质科学工作者称此为滑坡式崩塌,或崩塌型滑坡、崩塌、滑坡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诱发、互相转化:崩塌体击落在老滑坡体或松散不稳定堆积体上部,在崩塌的重力冲击下,有时可使老滑坡复活或产生新滑坡。滑坡在向下滑动过程中若地形突然变陡,滑体就会由滑动转为坠落,即滑坡转化为崩塌。有时,由于滑坡后缘产生了许多裂缝,因而滑坡发生后其高陡的后壁会不断的发生崩塌。另外,滑坡和崩塌也有着相同的次生灾害和相似的发生前兆。 崩塌与滑坡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崩塌发生之后,崩塌物常堆积在山坡脚,呈锥形体,结构零乱,毫无层序;而滑坡堆积物常具有一定的外部形状,滑坡体的整体性较好,反映出层序和结构特征。也就是说,在滑坡堆积物中,岩体(土体)的上下层位和新老关系没有多大的变化,仍然是有规律的分布。 2.崩塌体完全脱离母体(山体),而滑坡体则很少是完全脱离母体的。多属部分滑体残留在滑床之上。 3.崩塌发生之后,崩塌物的垂直位移量远大于水平位移量,其重心位置降低了很多;而滑坡则不然,通常是滑坡体的水平位移量大于垂直位移。多数滑坡体的重心位置降低不多,滑动距离却很大。同时,滑坡下滑速度一般比崩塌缓慢。 4.崩塌堆积物表面基本上不见裂缝分布。而滑坡体表面,尤其是新发生的滑坡,其表面有很多具有一定规律性的纵横裂缝。比如:分布在滑坡体上部(也就是后部)的弧形拉张裂缝;分布在滑坡体中部两侧的剪切裂缝(呈羽毛状);分布在滑坡体前部的横张裂缝。其方向垂直于滑动九向,亦即受压力的方向;分布在滑坡体中前部,尤其是以滑、坡舌部为多的扇形张裂缝,或者称为滑坡前缘的放射状裂缝。

(完整版)崩塌与滑坡的定义及区别(精)

崩塌与滑坡的定义及其特征 一、崩塌的定义 陡坡上被直立裂缝分割的岩土体,因根部空虚,折断压碎或局部滑移,失去稳定,突然脱离母体向下倾倒、翻滚。这一地质现象称为崩塌。 二、滑坡的定义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响,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滑坡的别名叫做地滑,我国许多地方山区的群众,形象地把滑坡称为“走山”。 三、崩塌滑坡的差异性和共同点 (一)差异性 1、滑坡沿滑动面滑动,滑体的整体较好,有一定外部形态。而崩塌则无滑动面,堆积物结构零乱,多呈锥形。 2、崩塌以垂直运动为主,滑坡多以水平运动为主。 3、崩塌的破坏作用都是急剧的,短促的和强烈的。滑坡作用多数也很急剧、短促、猛烈,有的则相对较缓慢。 4、崩塌一般都发生在地形坡度大于50度,高度大于30米以上的高陡边坡上,滑坡多出现在坡度50度以下的斜坡上。 (二)共同点和联系 1、崩塌滑坡均为斜坡上的岩土体遭受破坏而失稳向坡脚方向的运动。 2、常在相同的或近似的地质环境条件下伴生。 3、崩塌、滑坡可以相互包含或转化,如大滑坡体前缘的崩塌和崩塌堆载而形成的滑坡。 四、滑坡的相貌 斜坡产生滑动之后,形成环状后壁、台阶、垅状前缘等特殊的滑坡地貌,外表看去很象一只倒扣过来的贝壳。 滑坡的发生通常分为三个阶段:一是酝酿阶段或蠕动变形阶段。首先山坡上部

出现裂缝,接着裂缝下侧的土体发生缓慢位移,每月仅数厘米。这一阶段历时较长,有的达数年、数十年甚至上百年,常常伴随出现各种异常现象,如地下水增多、山坡坡脚土体变形,以及出现震感和响声等。二是突变阶段或剧烈滑动阶段。当软弱岩层被完全剪断,滑动面或滑动带形成之后,位移速度加快,一般每小时数米至数百米,有时可达数千米,在少数情况下甚至发生急剧快速的滑动。在突变之前,常见泉水变浊,坡脚局部坍塌或掉落土块。三是残余变形或渐趋稳定阶段。这是在突变阶段之后发生的,位移速度减慢,各块间变形逐步停止,滑带在压密下排水而固结,地表无裂缝、沉陷发生,最后完全稳定下来。也有的科学工作者将滑坡的发生划分为六个或四个阶段,对于最后两个阶段(剧烈滑坡和稳定压密),不同的划分大同小异,主要差别在于对蠕动变形阶段的划分。划分四个阶段的人把蠕动变形阶段分为蠕动挤压和滑动两个阶段,在蠕动挤压阶段,滑体只有蠕动变形并受到挤压,没有明显移动,而滑动阶段滑体已有明显位移,滑体上裂缝纵横交错,滑舌出水并发生坍塌。 为了正确地识别滑坡,判定斜坡上有没有滑坡的存在,首先需要知道组成滑坡的不同要素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和位置。一个发育比较典型的滑坡,通常由滑坡体、滑动面、滑坡裂缝、滑坡壁、滑坡台阶、滑坡台阶、滑坡舌、滑坡鼓丘等要素所组成。 滑坡体斜坡边缘与山体(母体)脱离并且向下滑动的那部分土石体,称为滑坡体,或简称滑体。滑坡体上的土石松动破碎,表面起伏不平,裂缝纵横,有些洼地积水成沼泽,长着喜水植物。不同滑坡体的体积差别很大,小型滑坡只有十几到几十立方米,大型滑坡体可达几百万至几千万立方米,特大型的甚至可达几亿立方米或更大。 滑坡周界滑坡体与其紧挨着的周围不动土石体(母体)的分界线,称为滑坡周界,有些滑坡周界明显,有的周界很不明显。只要确定了滑坡周界,滑坡的范围也就圈定了。 滑坡壁滑坡体后部与母体脱离开的分界面露出在外面的部分,在平面上多呈圈椅状或其它形状,其高度视滑动量与滑体大小而定,从数米至数百米不等。陡度多在30°-70°间,似壁状,称滑坡壁或滑坡后壁。一般在新的滑坡壁上,都可以找到滑动擦痕,擦痕的方向即表示滑体滑动的方向。 滑坡台阶由于滑坡体上下各段各块的滑动时间、滑动速度常常不一致,在滑坡体表面往往形成一些错台、陡壁,这种微小的地貌称为滑坡台阶或台坎,而宽大平缓的台面则称做滑坡平台或滑坡台地。 滑动面、滑动带和滑坡床在滑坡体移动时,它与不动体(母体)之间形成一个界面并沿其下滑,这个面就叫做滑动面,简称滑面。滑动面以上揉皱的、厚数厘米至数米的扰动地带,称为滑动带,简称滑带。滑动面以下的不动体(母体),叫做滑坡床。有些滑坡并没有明显的滑动面,在滑坡床之上就是软塑状的滑动带。 滑坡舌滑坡体前面延伸至沟堑或河谷中的那部分舌状滑体,称为滑坡舌,也叫做滑坡前缘、滑坡头部或滑坡鼓丘。在河谷中的滑坡舌,往往被河水冲刷而仅仅残留下一些孤石。称做滑坡鼓丘时,常常是由于滑坡体向前滑动过程中受到阻碍而形成了隆起的小丘。

中国土壤分布表格

中国主要土壤类型 土壤名称分布地区形成条件一般特征 砖红壤海南岛、雷州半岛、 西双版纳和台湾岛 南部,大致位于北纬 22°以南地区。 热带季风气候。年平 均气温为23~26℃, 年平均降水量为 1600~2000毫米。植 被为热带季雨林。 风化淋溶作用强烈, 易溶性无机养分大量 流失,铁、铝残留在 土中,颜色发红。土 层深厚,质地粘重, 肥力差,呈酸性至强 酸性。 赤红壤滇南的大部,广西、 广东的南部,福建的 东南部,以及台湾省 的中南部,大致在北 纬22°至25°之间。 为砖红壤与红壤之 间的过渡类型。 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区。气温较砖红壤地 区略低,年平均气温 为21~22℃,年降水 量在1200~2000毫 米之间,植被为常绿 阔叶林。 风化淋溶作用略弱于 砖红壤,颜色红。土 层较厚,质地较粘重, 肥力较差,呈酸性。 红壤和黄 壤长江以南的大部分 地区以及四川盆地 周围的山地。 中亚热带季风气候 区。气候温暖,雨量 充沛,年平均气温 16~26℃,年降水量 1500毫米左右。植被 为亚热带常绿阔叶 林。黄壤形成的热量 条件比红壤略差,而 水湿条件较好。 有机质来源丰富,但 分解快,流失多,故 土壤中腐殖质少,土 性较粘,因淋溶作用 较强,故钾、钠、钙、 镁积存少,而含铁铝 多,土呈均匀的红色。 因黄壤中的氧化铁水 化,土层呈黄色。 黄棕壤北起秦岭、淮河,南 到大巴山和长江,西 自青藏高原东南边 缘,东至长江下游地 带。是黄红壤与棕壤 之间过渡型土类。 亚热带季风区北缘。 夏季高温,冬季较 冷,年平均气温为 15~18℃,年降水量 为750~1000毫米。 植被是落叶阔叶林, 但杂生有常绿阔叶 树种。 既具有黄壤与红壤富 铝化作用的特点,又 具有棕壤粘化作用的 特点。呈弱酸性反应, 自然肥力比较高, 棕壤山东半岛和辽东半 岛。 暖温带半湿润气候。 夏季暖热多雨,冬季 寒冷干旱,年平均气 土壤中的粘化作用强 烈,还产生较明显的 淋溶作用,使钾、钠、

我国滑坡、崩塌多发区概述

我国滑坡、崩塌多发区概述 各区概况分述如下: 1 横断山区 本区指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三江并流区。出露地层主要是古老的变质岩、碎屑岩、燕山期花岗岩和新生代喷出岩。岩体破碎,风化强烈,风化带厚度一般都在30米以上。沿三江发育三大活动性断裂带。晚新生代以来,新构造活动动强烈,火山喷发频繁,地震接连不断。自1400年以来,发生5级以上地震50余次,5级以下的小震几乎天天都有。地形切割强烈、陡坡发育,梅里雪山主峰为6740米,而怒江谷地高程850米。本区年总降水量1300—1800毫米,多暴雨和较长时间的持续降雨过程。 区内滑坡、崩塌点(约200余处)分布密集,呈带状沿“三江”分布,危害甚大。如原碧江县城旁侧有两处大滑坡,使县城受到滑坡危害,经济损失近亿元,又无合适城址可迁,因此该县建制被撤销。六库地段,面积8平方公里,有滑坡灾害点3处。其中,贵家坟滑坡(怒江西岸)属堆积层滑坡,体积252万立方米,1976年复活滑动,已对东岸的六库镇形成潜在威胁。 整体看来,本区的滑坡、崩塌主要受构造和地震的控制,而暴雨又是直接的重要诱发因子。因此,要特别注意研究灾害性天气(如特大暴雨)对滑坡、崩塌灾害的诱发作用。 Ⅱ黄土高原区 在华北、西北黄土高原,连续地分布着面积达43万平方公里的厚层黄土。在黄土堆积的第四纪时期,由于地壳运动和气候的干湿变化,大约从中更新世开始,曾多次出现过沉积间断,并于间断面上形成多层倾斜不一、厚度不同的古土壤层。全新世以来,在整个黄土地区由于地壳的振荡性上升运动和频繁的地震活动,使黄土继续遭受侵蚀破坏,促使黄土沟谷进一步加深,被纵横沟谷分割的塬、梁、峁形态坦步缩小,在沟谷下游切入下伏基岩达数十米。这样,加大了黄土边坡的天然坡度和边坡土体的临空高度,为黄土滑坡、崩塌的形成和分布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条件和岩性条件。尤其是当冲沟切割至基岩后,一遇暴雨或其它诱发作用,很容易产生滑坡、崩塌。这类滑坡的典型实例有甘肃洒勒山滑坡(1983年3月7日)、宝鸡卧龙寺滑坡(1958年8月18日)等。另一类滑坡是滑动面在黄土层中,或沿古土壤层、砂层顶、底板滑动。这类滑坡颇多,其规模一般较前一类要小。1920年12月16日海原一固原8.5级强震,一举诱发了657处滑坡、崩塌,伤亡惨重。这些滑坡、崩塌多属后一类。黄河上游龙羊峡至刘家峡河段,发育有黄土滑坡23处,岩质滑坡175处。关中盆地周缘的黄土滑坡密集成带状分布,年年发生;沿渭河修建的陇海铁路宝鸡—天水段仅滑坡、崩塌就有200余处,严重地影响和危害了铁路的安全和运营,被称为“发炎的盲肠”。特别是在丰水年和暴雨季节,经常中断运输[4]。属于频次较高的多发区。 Ⅲ川北陕南山区 本区广泛发育分布的残、坡积层、崩积层,沿其下伏的基岩顶面(常有薄层粘土层),很容易产生滑坡,而且这种滑坡对暴雨特别敏感。陕南、川北广大山区自1981年以来,气候异常,多降灾害性暴雨,因此近10年来滑坡、崩塌连续不断。同时,这种堆积层的滑坡几乎都与不合理的人为活动有关。如在坡地(25°以上的)垦荒、种植,在坡脚开挖等。略阳发电厂建于山前,受到几个堆积层滑坡危害,就是典型的例子。四川南江县白梅垭在暴雨中发生滑坡,后转化为泥石流,造成重大伤亡。

地质灾害野外调查细则

地质灾害野外调查细则 第一章调查要点 1、不稳定斜坡 调查的内容包括:构成斜坡的地层岩性、风化程度、厚度、软弱夹层岩性及产状;断裂、节理、裂隙发育特征及产状;风化残坡积层岩性、厚度;山坡坡型、坡度、坡向和坡高;岩土体中结构面与斜坡坡向的组合关系。不稳定斜坡与建筑物的平面关系(如:房屋与高陡边坡的距离)。调查斜坡周围,特别是斜坡上部暴雨、地表水渗入或地下水对斜坡稳定的影响、人为工程活动对斜坡的破坏情况等。对可能构成崩塌、滑坡的结构面的边界条件、坡体异常情况等进行调查分析,以此判断斜坡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及可能的影响范围。斜坡稳定性调查表中有关栏目填写要求如表1。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视为该斜坡具备失稳条件: (1)各种类型的危岩体; (2)斜坡岩体中有倾向坡外、倾角小于坡角的结构面存在; (3)斜坡被两组或两组以上结构面切割,形成不稳定棱体,其底棱线倾向坡外,且倾角小于斜坡坡角; (4)斜坡后缘已产生拉裂缝; (5)顺坡走向卸荷裂隙发育的高陡斜坡或凹腔深度大于裂隙带; (6)岸边裂隙发育、表层岩体已发生蠕动或变形的斜坡; (7)坡足或坡基存在缓倾的软弱层; (8)位于库岸或河岸水位变动带,渠道沿线或地下水溢出带附近,工程建成后可能经常处于浸湿状态的软质岩石或第四系沉积物组成的斜坡; (9)其它根据地貌、地质特征分析或用图解法初步判定为可能失稳的斜坡。 表1 《斜坡稳定性调查表》填写说明

2、滑坡 (1)调查的范围应包括滑坡区及其邻近稳定地段,一般包括滑坡后壁外一定距离(滑坡滑动会影响和危害的区域),滑坡体两侧自然沟谷和滑坡舌前缘一定距离或江、河、湖水边; (2)注意查明滑坡的发生与地层结构、岩性、断裂构造(岩体滑坡尤为重要)、地貌及其演变、水文地质条件、地震和人为活动因素的关系,找出引起滑坡或滑坡复活的主导因素; (3)调查滑坡体上各种裂缝的分布特征,发生的先后顺序、切割和组合关系,分清裂缝的力学属性,如拉张、剪切、鼓胀裂缝等,藉以作为滑坡体平面上分块、分条和纵剖面分段的依据,分析滑坡的形成机制; (4)通过裂缝的调查,藉以分析判断滑动面的深度和倾角大小。滑坡体上裂缝纵横,往往是滑动面埋藏不深的反映;裂缝单一或仅见边界裂缝,则滑动面埋深可能较大;如果基础埋深不大的挡土墙开裂,则滑动面往往不会很深;如果斜坡已有明显位移,而挡土墙等依然完好,则滑动面埋深较深;滑坡壁上的平缓擦痕的倾角,与该处滑动面倾角接近一致;滑坡体的差速裂缝两壁也会出现缓倾角擦痕,同样是下部滑动面倾角的反映; (5)对岩体滑坡应注意调查缓倾角的层理面、层间错动面、不整合面、假整合面、断层面、节理面和片理面等,若这些结构面的倾向与坡向一致,且其倾角小于斜坡前缘临空面倾角,则很可能发展成为滑动面。对土体滑坡,则首先应注意土层与岩层的接触面构成的滑带形态特征及控制因素,其次应注意土体内部岩性差异界面; (6)调查滑动体上或其邻近的建、构筑物(包括支挡和排水构筑物)的裂缝,但应注意区分滑坡引起的裂缝与施工裂缝、填方基础不均匀沉降裂缝、自重与非自重黄土湿陷裂缝、膨胀土裂缝、温度裂缝和冻胀裂缝的差异,避免误判; (7)调查滑带水和地下水情况,泉水出露地点及流量,地表水自然排泄沟渠的分布和断面,湿地的分布和变迁情况等; (8)围绕判断是首次滑动的新生滑坡还是再次滑动的古(老)滑坡进行调查。 表2 古(老)滑坡的识别标志

滑坡与崩塌的主要差别

滑坡、崩塌、泥石流三者除了相互区别外,常常还具有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和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 1、滑坡与崩塌的关系 滑坡和崩塌如同挛生姐妹,甚至有着无法分割的联系。它们常常相伴而生,产生于相同的地质构造环境中和相同的地层岩性构造条件下,且有着相同的触发因素,容易产生滑坡的地带也是崩塌的易发区。例如宝成铁路宝鸡一绵阳段,即是滑坡和崩塌多发区。崩塌可转化为滑坡:一个地方长期不断地发生崩塌, 其积累的大量崩塌堆积体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滑坡;有时崩塌在运动过程中直接转化为滑坡运动,且这种转化是比较常见。有时岩土体的重力运动形式介于崩塌式运动和滑坡式运动之间,以至人们无法区别此运动是崩塌还是滑坡。因此地质科学工作者称此为滑坡式崩塌,或崩塌型滑坡、崩塌、滑坡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诱发、互相转化:崩塌体击落在老滑坡体或松散不稳定堆积体上部,在崩塌的重力冲击下,有时可使老滑坡复活或产生新滑坡。滑坡在向下滑动过程中若地形突然变陡,滑体就会由滑动转为坠落,即滑坡转化为崩塌。有时,由于滑坡后缘产生了许多裂缝,因而滑坡发生后其高陡的后壁会不断的发生崩塌。另外,滑坡和崩塌也有着相同的次生灾害和相似的发生前兆。 2、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的关系

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的关系也十分密切、易发生滑坡、崩塌的区域也易发生泥石流,只不过泥石流的暴发多了一项必不可少的水源条件。再者,崩塌和滑坡的物质经常是泥石流的重要固体物质来源。滑坡、崩塌还常常在运动过程中直接转化为泥石流,或者滑坡、崩塌发生一段时间后,其堆积物在一定的水源条件下生成泥石流。即泥石流是滑坡和崩塌的次生灾害。泥石流与滑坡、崩塌有着许多相同的促发因素。

中国与世界土壤地带性分布规律

世界土壤类型及中国土壤类型分布 一、中国主要土壤类型 土壤名称分布地区形成条件一般特征 砖红壤岛、雷州半岛、西双版纳和岛南部,大致位于北纬22°以南地区。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3~26℃,年平均降水量为1600~2000毫米。植被为热带季雨林。风化淋溶作用强烈,易溶性无机养分大量流失,铁、铝残留在土中,颜色发红。土层深厚,质地粘重,肥力差,呈酸性至强酸性。 赤红壤滇南的大部,广西、的南部,的东南部,以及省的中南部,大致在北纬22°至25°之间。为砖红壤与红壤之间的过渡类型。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温较砖红壤地区略低,年平均气温为21~22℃,年降水量在1200~2000毫米之间,植被为常绿阔叶林。风化淋溶作用略弱于砖红壤,颜色红。土层较厚,质地较粘重,肥力较差,呈酸性。

红壤和黄壤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以及盆地周围的山地。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26℃,年降水量1500毫米左右。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黄壤形成的热量条件比红壤略差,而水湿条件较好。有机质来源丰富,但分解快,流失多,故土壤中腐殖质少,土性较粘,因淋溶作用较强,故钾、钠、钙、镁积存少,而含铁铝多,土呈均匀的红色。因黄壤中的氧化铁水化,土层呈黄色。 黄棕壤北起岭、淮河,南到大巴山和长江,西自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东至长江下游地带。是黄红壤与棕壤之间过渡型土类。亚热带季风区北缘。夏季高温,冬季较冷,年平均气温为15~18℃,年降水量为750~1000毫米。植被是落叶阔叶林,但杂生有常绿阔叶树种。既具有黄壤与红壤富铝化作用的特点,又具有棕壤粘化作用的特点。呈弱酸性反应,自然肥力比较高, 棕壤半岛和辽东半岛。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旱,年平均气温为5~14℃,年降水量约为500~1000厘米。植被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土壤中的粘化作用强烈,还产生较明显的淋溶作用,使钾、钠、钙、镁都被淋失,粘粒向下淀积。土层较厚,质地比较粘重,表层有机质含量较高,呈微酸性反应。 暗棕壤东北地区大兴安岭东坡、小兴安岭、广才岭和长白山等地。中温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5℃,冬季寒冷而漫长,年降水量600~1100毫米。是温带针阔叶混交林下形成的土壤。土壤呈酸性反应,它与棕壤比较,表层有较丰富的有机质,腐殖质的积累量多,是比较肥沃的森林土壤, 寒棕壤(漂灰土)大兴安岭北段山地上部,北面宽南面窄。寒温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为-5℃,年降水量450~550毫米。植被为亚寒带针叶林。土壤经漂灰作用(氧化铁被还原随水流失的漂洗作用和铁、铝氧化物与腐殖酸形成螯合物向下淋溶并淀积的灰化作用)。土壤酸性大,土层薄,有机质分解慢,有效养分少。 褐土、、三省连接的丘陵低山地区,关中平原。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1~14℃,年降水量500~700毫米,一半以上都集中在夏季,冬季干旱。植被以中生和旱生森林灌木为主。淋溶程度不很强烈,有少量碳酸钙淀积。土壤呈中性、微碱性

崩塌滑坡防治的基本方法

整治滑坡的方法,归结起来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消除或减轻水对诱导滑坡的影响;二是改变滑坡外形、增加滑坡的抗滑力;三是改变滑带土石性质,阻滞滑坡体的滑动。所有这些措施,都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使用,才能收到“药到病除”的好效果。例如,对于由地下水作用引起的滑坡,在事先弄清地下水补给来源、方式、方向、位置和数量的基础上,主要采用截水盲沟、盲洞、仰斜钻孔等工程加以排除;对于因江河冲刷引起的滑坡,应着重修筑河岸防护工程;对于因挖方修建铁路、公路,破坏了山体平衡,采用抗滑挡墙、抗滑桩等支撑措施来恢复平衡,效果比较显著,对于因地表渗水或自然沟水补给而引起的滑坡体滑动,则宜采取地面铺砌防渗、地表排水及沟床铺砌等措施;对于因滑动带土质不良而引起的滑动,可考虑采用灌浆、焙烧等改良土质的办法,也可以采用疏干工程来减少水的作用;对于大滑坡或滑坡体连续分布的区段,如果处理起来在技术上还不过关,经济上不合算,可以考虑使工程建筑设施避开滑坡的影响范围;对于中小型滑坡,工程建筑要避工它们正在活动的前部,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也可以将小型滑坡全部清除。 各地防治滑坡的实践表明,凡是采用排除地下水措施的,都收到了效果,凡是采用支挡工程措施的,只要设计无误,而且支挡工程埋基于滑床之下的足够深度,一般也取得了迅速稳定滑坡的效果;凡是单纯采用减重措施的,都不能最终稳定滑坡,减重措施必须与支挡或排水措施相结合才能见到成效。总之,在防治滑坡时,必须牢记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力求根治,不留后患。防治工程一般有以下几种基本方法:

(一)排水工程 1、排除地表水:滑坡的发生和发展,与地表水的危害有密切关系。所以,设置排水系统来排除地表水,对治理各类滑坡都是适用的,对治理某些浅层滑坡,效果尤其显著。常用的地表排水方法,是在滑坡可能发展的边界5 米以外,设置一条或数条环形截水沟,用以拦截普遍引自斜坡上部流向斜坡的水流。通常,沟深和沟底宽度都不小于0.6 米。为了防止水流的下渗,在滑坡体上也应充分利用自然沟谷,布置成树枝状排水系统,使水流得以汇集旁引。如地表条件许可,在滑坡边缘还可修筑明沟,直接向滑坡两侧稳定地段排水。如果滑坡体内有湿地和泉水露头,则需修筑渗沟与明沟相配合的引水工程;地在表水下渗为滑坡主要原因的地段,还可修筑不同的隔渗工程。当地表出现裂缝或滑坡体松散易于地表水下渗时,都要及时进行平整夯实,以防地表水渗入。另外,在滑坡地区进行绿化,尤其是种植阔叶树木,也是配合地表排水、促使滑坡稳定的一项有效措施。 2、排除地下水:地下水通常是诱发滑坡的主要因素,排除有害的地下水、尤其是滑带水,成为治理滑坡的一项有效措施。滑坡地下排水系统包括截水盲沟、支撑盲沟、盲洞、仰斜钻孔、渗管、渗井、垂直钻孔以及砂井与平孔相结合、渗井与盲洞相结合等工程设施。其中的深盲沟和盲洞,由于造价较高、施工困难,效果又不太稳定,一般很少采用。截水盲沟设置于滑坡可能发展范围5 米以外的稳定地段,与地下水流向垂直,一般作环状或折线形布置,目的在于拦截和普旁引滑坡范围以外的地下水。这种盲沟由集水和排水两部分组成,断面尺寸由施工条件决定,

崩塌、泥石流、滑坡区别

崩塌与滑坡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崩塌发生之后,崩塌物常推积在山坡脚,呈锥形体,结构零乱,毫无层序;而滑坡堆积物常具有一定的外部形状,滑坡体的整体性较好,反映出层序和结构特征。也就是说,在滑坡堆积物中,岩体(土体)的上下层位和新老关系没有多大的变化,仍然是有规律的分布。 2、崩塌体完全脱离母体(山体),而滑坡体则很少是完全脱离母体的。多属部分滑体残留在滑床之上。 3、崩塌发生之后,崩塌物的垂直位移量远大于水平位移量,其重心位置降低了很多;而滑坡则不然,通常是滑坡体的水平位移量大于垂直位移。多数滑坡体的重心位置降低不多,滑动距离却很大。同时,滑坡下滑速度一般比崩塌缓慢。 4、崩塌堆积物表面基本上不见裂缝分布。而滑坡体表面,尤其是新发生的滑坡,其表面有很多具有一定规律性的纵横裂缝。比如:分布在滑坡体上部(也就是后部)的弧形拉张裂缝;分布在滑坡体中部两侧的剪切裂缝(呈羽毛状);分布在滑坡体前部的横张裂缝,其方向垂直于滑坡方向,即受压力的方向;分布在滑坡体中前部,尤其是以滑坡舌部为多的扇形张裂缝,或者称为滑坡前缘的放射状裂缝。

什么叫山地灾害?? 山地灾害特指只在山区发生的自然灾害,是山区自然环境发展演化与人类经济活动共同作用的产物。 山地灾害有哪些种类?? 山地灾害的种类有泥石流、滑坡、崩塌、山洪、冰崩、雪崩、水土流失等7种,前6种为突发性山地灾害,水土流失为渐进性山地灾害;也有人称为缓发性山地灾害。泥石流、山洪、滑坡、崩塌是我国主要的山地灾害类型,是本科普专栏介绍的重点。 我国山地灾害的主要分布区域? 我国有灾害性泥石流沟一万多条,滑坡数万处,崩塌数十万处,广泛分布在高原、山地和丘陵地区,主要分布在川滇山地、秦岭、云贵高原、黄土高原、燕山、太行山、长白山、天山和青藏高原等地区。山洪分布更为广泛,除上海市以外,各省、市、自治区的山区都可能发生山洪灾害。 山地灾害的危害? 中国是世界上受山地灾害危害最严重和暴发最频繁的国家之一。山地灾害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毁坏城镇、村庄、农田,破坏工厂、矿山、交通、通讯、电力、水利和国防等各种设施,破坏生态环境。山地灾害每年造成的损失大概占各类自然灾害造成总损失的四分之一。近几年来,全国平均每年因山地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57亿元,死亡和失踪人数达1000到1500人。 山地灾害危害城镇 山地灾害危害交通 山地灾害危害水利水电事业 山地灾害危害工厂、矿山和村庄 山地灾害危害旅游 山地灾害危害农田 山地灾害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崩塌滑坡灾害的应急防治措施

规章制度:________ 崩塌滑坡灾害的应急防治措施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4 页

崩塌滑坡灾害的应急防治措施 由于我国崩塌滑坡灾害发育较为普遍,大多崩塌滑坡灾害接到当地居民报灾后,进行应急调查和采取应急防治措施。崩塌滑坡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宣传、监测、预报、预防、科研及技术交流等内容,只有组织起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统一规划,群策群防,共同努力,有机配合,正常运转,才能达到预防目的。由于我国崩塌滑坡灾害发育较为普遍,大多崩塌滑坡灾害接到当地居民报灾后,进行应急调查和采取应急防治措施,在此情况下,应做到如下几点。 一、视险情将人员物资及时撤离危险区 当崩塌滑坡由加速度变形阶段进入临滑阶段时,崩滑灾害在所难免,不是人力在短时间内可以制止的,此时,应及时将情况上报当地政府部门,由政府部门组织将险区内居民、财产及时撤离险区,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及时制止致灾的动力破坏作用 为争取抢险、救灾时间,延缓崩塌滑坡发生大规模破坏,监测技术人员应立即分析资料,及时制止致灾动力破坏作用,如因采矿而诱发的崩塌,应立即停止采矿活动;如因开挖坡脚而诱发的滑坡,应立即停止采矿活动;如因开挖坡脚而诱发的滑坡,应立即停止开挖活动;如因渠道漏而诱发的滑坡,应立即停止对渠道进行放水。 三、事先有预兆者,应尽早制订好撤离计划 崩塌滑坡灾害在大规模崩、滑前,往往事先有前兆,在此种情况下,当地政府部门应尽早制定好险区人民疏散、撤离计划,以防造成混乱而发生不必要的人员伤亡事故。 第 2 页共 4 页

中国主要土壤类型

中国主要土壤类型 砖红壤海南岛、雷州半岛、西双版纳和台湾岛南部,大致位于北纬22°以南地区。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3~26℃,年平均降水量为1600~2000毫米。植被为热带季雨林。风化淋溶作用强烈,易溶性无机养分大量流失,铁、铝残留在土中,颜色发红。土层深厚,质地粘重,肥力差,呈酸性至强酸性。 赤红壤滇南的大部,广西、广东的南部,福建的东南部,以及台湾省的中南部,大致在北纬22°至25°之间。为砖红壤与红壤之间的过渡类型。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温较砖红壤地区略低,年平均气温为21~22℃,年降水量在1200~2000毫米之间,植被为常绿阔叶林。风化淋溶作用略弱于砖红壤,颜色红。土层较厚,质地较粘重,肥力较差,呈酸性。 红壤和黄壤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四川盆地周围的山地。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26℃,年降水量1500毫米左右。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黄壤形成的热量条件比红壤略差,而水湿条件较好。有机质来源丰富,但分解快,流失多,故土壤中腐殖质少,土性较粘,因淋溶作用较强,故钾、钠、钙、镁积存少,而含铁铝多,土呈均匀的红色。因黄壤中的氧化铁水化,土层呈黄色。 黄棕壤北起秦岭、淮河,南到大巴山和长江,西自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东至长江下游地带。是黄红壤与棕壤之间过渡型土类。亚热带季风区北缘。夏季高温,冬季较冷,年平均气温为15~18℃,年

降水量为750~1000毫米。植被是落叶阔叶林,但杂生有常绿阔叶树种。既具有黄壤与红壤富铝化作用的特点,又具有棕壤粘化作用的特点。呈弱酸性反应,自然肥力比较高, 棕壤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旱,年平均气温为5~14℃,年降水量约为500~1000厘米。植被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土壤中的粘化作用强烈,还产生较明显的淋溶作用,使钾、钠、钙、镁都被淋失,粘粒向下淀积。土层较厚,质地比较粘重,表层有机质含量较高,呈微酸性反应。 暗棕壤东北地区大兴安岭东坡、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和长白山等地。中温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5℃,冬季寒冷而漫长,年降水量600~1100毫米。是温带针阔叶混交林下形成的土壤。土壤呈酸性反应,它与棕壤比较,表层有较丰富的有机质,腐殖质的积累量多,是比较肥沃的森林土壤, 寒棕壤(漂灰土)大兴安岭北段山地上部,北面宽南面窄。寒温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为-5℃,年降水量450~550毫米。植被为亚寒带针叶林。土壤经漂灰作用(氧化铁被还原随水流失的漂洗作用和铁、铝氧化物与腐殖酸形成螯合物向下淋溶并淀积的灰化作用)。土壤酸性大,土层薄,有机质分解慢,有效养分少。 褐土山西、河北、辽宁三省连接的丘陵低山地区,陕西关中平原。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1~14℃,年降水量500~700毫米,一半以上都集中在夏季,冬季干旱。植被以中生和

中国土壤分布规律

分布规律 中国的土壤类型繁多,但它的分布并非杂乱无章,而是随着自然条件的变化作相应的变化,各占有一定的空间。土壤类型在空间的组合情况,作有规律的变化,这便是土壤分布规律。它具多种表现形式,一般归纳为水平地带性、垂直地带性和地域性等分布规律。 1.土壤的水平地带性分布 中国土壤的水平地带性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区域,表现为自南向北随气温带而变化的规律,热带为砖红壤,南亚热带为赤红壤,中亚热带为红壤和黄壤,北亚热带为黄棕壤,暖温带为棕壤和褐土,温带为暗棕壤,寒温带为漂灰土,其分布与纬度基本一致,故又称纬度水平地带性。在北部干旱、半干旱区域,表现为随干燥度而变化的规律,东北的东部干燥度小于1,新疆的干燥度大于4,自东而西依次为暗棕壤、黑土、灰色森林土(灰黑土)、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灰漠土、灰棕漠土,其分布与经度基本一致,故。这种变化主要与距离海洋的远近有关。距离海洋愈远,受潮湿季风的影响愈小,气候愈干旱;距离海洋愈近,受潮湿季风的影响愈大,气候愈湿润。由于气候条件不同,生物因素的特点也不同,对土壤的形成和分布,必然带来重大的影响。 2.土壤的垂直地带性分布 中国的土壤由南到北、由东向西虽然具有水平地带性分布规律,但北方的土壤类型在南方山地却往往也会出现。这是什么原因呢?大家知道,随着海拔增高,山地气温就会不断降低,一般每升高100 米,气温要降低0.6℃;自然植被随之变化,因而土壤化。土壤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变化的规律,叫土壤的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土壤由低到高的垂直分布规律,与由南到北的纬度水平地带分布规律是近似的。 土壤的垂直分布是在不同的水平地带开始的,所以,各个水平地带各有不同的土壤垂直带谱。这种垂直带谱,在低纬度的热带,较高纬度的寒带更为复杂,而且同类土壤的分布,自热带至寒带逐渐降低。 山体的高度和相对高差,对土壤垂直带谱有影响。山体愈高,相对高差愈大,土壤垂直带谱愈完整。例如,喜马拉雅山具有最完整的土壤垂直带谱,由山麓的红黄壤起,经过黄棕壤、山地酸性棕壤、山地漂灰土、亚高山草甸土、高山草甸土、高山寒漠土,直至雪线,为世界所罕见。 3.土壤的地域分布 前面讲的土壤水平地带性分布和垂直地带性分布,都是明显地为生物气候条件所制约。而在同一生物气候带内,由于地形、水文、成土母质条件不同以及人为耕作的突出影响,除了地带性土类外,往往还有非地带性土类分布,而且有规律地成为组合,这便是土壤的地域分布。例如: (1)在红壤地带除了有红壤外,由于人为耕作的影响,往往还有水稻土分布。以江西省新建县的低山丘陵地区为例,红壤只分布在地势高的部位,由于遭受侵蚀,出现了红壤性土(粗骨红壤);由于人为耕作,出现了耕种红壤(或红壤性水稻土)。而地势较低的地方和有些坡地的梯田,大都为水稻土。由于成土母质、地形部位和排灌条件的不同,水稻土中又有二泥田、沉板田、黄泥田、泛田和冷浸田之分。二泥田分布于河谷平原,田块较大,成片分布;沉板田分布于较陡的坡地,田块窄长,为梯田;冷浸田分布于狭谷,田块不大,排水不利,分布零星。

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详细调查规范

https://www.360docs.net/doc/f85726819.html,/shuiyuhuanjing/2007/0 711/content_1076_9.html 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详细调查规范(1)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参考性附录,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提出和归口管理。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部及有关单位共同起草。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殷跃平、张作辰、张茂省、郑万模、魏伦武、吴树仁、张永双、张开军、李晓春、胡瑞林、鄢毅、王军、王治华、李媛、孟辉、杨旭东、侯春堂、杨冰。 本标准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解释。 引言 为规范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工作,指导全国地质灾害高发区1∶5万地质灾害调查工作的开展,制定本规范。 二十多年来,我国先后在全国有计划地开展了1∶50万环境地质调查、大江大河和重要交通干线沿线地质灾害专项调查工作。1999年以来开展了约700个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初步摸清了我国地质灾害分布情况,划分了易发区和危险区,建立了群测群防体系,有效减轻了地质灾害损失。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呈加剧趋势,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亟需系统翔实,尤

其是更大比例尺精度更高的调查资料。 根据国务院颁发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国土资源部《全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将在全国地质灾害高发区开展地质灾害详细调查,进行环境工程地质条件区划,将围绕人民生命、财产、生存环境和国家重大建设工程、重要矿山、国家级或省级旅游景区开展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详细调查工作(比例尺:1∶50000),为各级政府制定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实施地质灾害预警工程提供基础依据。 全文共分十四章,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总则、基本规定、调查分级、区域地质环境条件调查、滑坡灾害调查、崩塌灾害调查、泥石流灾害调查、不稳定斜坡灾害调查、基本调查方法、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基本原则、设计编写和成果报告编制、质量检查与成果验收等内容。 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详细调查规范(1∶50000) 错误!未指定书签。 本标准规定了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详细调查的目的任务、内容、控制精度及基本调查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滑坡崩塌泥石流及不稳定斜坡等地质灾害详细调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GB5002—2001 岩土工程勘查规范 GB/T14158—93 1∶5万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规范 DZ/T0096—1994 工程地质调查规范(1∶10万—1∶20万) DZ/T0097—1994 工程地质调查规范(1∶2.5万—1∶5万) DZ/T 0190—1997 区域环境地质勘查遥感技术规程(1∶5万)

地质灾害崩塌、滑坡、地面塌陷监测

地质灾害崩塌、滑坡、地面塌陷监测 ①绝对位移监测:是基本常规监测方法,用监测点的三维坐标,得出测点三维变形位移量、位移方位与位移速率。崩塌、滑坡的监测点分为地表和地下监测。 ②相对位移监测:是了解灾害体变形部位点与点之间相对位移变化(张开、闭合、下沉、抬升、错动等)的一种常用的监测方法。主要用于裂缝、崩滑带、采空区顶底板等部位的监测。 ③倾斜监测:是对地面及地下(钻孔)倾斜监测。监测地面或建筑物的倾斜方向和倾角变化及崩滑体内(钻孔)倾斜变形。 ④声发射监测:检测岩体破裂时产生的声发射信号。采用声发射仪检测岩音频度[单位时间内的声射事件次数(次/分)]、大事件[单位时间内振幅较大的声发射事件次数(次/分)]、岩音能率[单位时间内声发射释放能量的相对累计值(能量单位/分)],用以判断岩体变形情况及稳定状况,并进行预测预报。 ⑤应力监测:在地表或地下(钻孔、平斜硐内)埋设地应力计,测量灾害体内地应力的变化情况,分辨拉力区、压力区及压力变化,用以推断岩体变形。 ⑥地下水监测:对测区内的地下水露头(人工的和天然的)进行系统的水位、水量、水温、水质等项目的长期监测(有条件可以设置孔隙水压监测)。用以掌握区内地下水变化规律,分析地下水与地表水及

大气降雨的关系,掌握地下水的动态特征,进行其与崩滑体变形的相关分析。当崩塌、滑坡变形破坏与地下水具有相关性时,特别是在雨季或地表水位抬升时,若崩滑体内有地下水时,应予以监测。 ⑦地表水监测:监测崩滑体周围沟谷、溪、河的水位、流速、流量,分析其与地下水的联系和与降雨量的联系、分析地表水冲蚀与崩滑体变形的联系。 ⑧气象监测:利用常规气象监测仪器如温度计、雨量计、蒸发仪等进行以降雨量为主的气象监测。由于降雨是影响崩塌、滑坡、泥石流的主要环境因素,故应进行降雨量监测,并收集气温、河流水位的数据。(2)泥石流监测 泥石流监测内容,分为形成条件(固体物质来源、气象、水文条件等)监测、运动特征(流动动态要素和输移冲淤等)监测、流体特征(物质组成及其物理化学性质等)监测。 泥石流固体物质来源是泥石流形成的基础,应在研究其地质环境和固体物质、性质、类型、规模的基础上,进行稳定状态监测;气象、水文条件监测主要为监测降雨量和降雨历时等,当上游有水库、渠道时,应评估其渗漏危险性;泥石流动态要素监测包括爆发时间、历时、过程、类型流态和流速、泥位、流面宽度、爬高、阵流次数、沟床纵横坡度变化、输移冲淤变化和堆积情况等,并取样分析,测定输砂率、输砂量或泥石流流量、总径流量、固体总径流量。 2、监测技术方法

滑坡崩塌现场鉴别

一、地形地貌特征:崩塌山体坡度为55°以上,且高差大(大于30m),坡体成孤立山嘴、山峰或凹形陡坡。滑坡在斜坡上常成环谷(如圈椅、马蹄状地形)地貌,或斜坡上出现异常台坎及斜坡坡脚侵占河床(如河床凹岸反而稍微突出)。滑坡体上常有鼻状凸丘或多级平台,其高程和特征与外围阶地有差异。在边坡高处的陡坡下部出现洼地、沼泽及其它负地形。滑坡体两侧常形成沟谷,并有双沟同源现象。崩塌滑坡体上有裂缝、房屋倾斜、开裂和出现醉汉林、马刀树等现象。 二、地层岩性特征:崩塌体坡脚有块石大小相差悬殊结构零乱的崩塌堆积物,又叫倒石堆,崩塌体前缘小型崩塌、坠落不断发生。坡体内部裂隙发育,尤其是垂直和平行斜坡延伸方向的陡倾裂缝发育,或顺裂隙、软弱带发育,坡体上部拉张裂缝发育,裂缝不断加长加宽,速度突增,裂缝即将可能贯通,使之与母体(山体)形成分离之势,滑坡体内的岩土常有扰动松脱现象。基岩层位产状特征与滑坡体外产状不连续,有时局部地段新老地层呈倒置现象。常见有泥土,碎屑充填或未被充填的张性裂缝,滑坡体上普遍存在小型坍塌。含有软弱夹层的顺向坡,当坡度角大于岩层倾角,而岩层倾角又大于10°时,常常容易产生滑坡,岩层倾角20°-30°时,滑动者较多,大于30°的一般都会产生滑坡。 三、水文地质特征:斜坡含水层的原有状况常被破坏,使滑坡体成为复杂的单独含水体。在滑动带前缘常有成排的泉水溢出。 四、滑坡边界及滑床:滑坡后缘断壁上有顺坡擦痕,前缘土体常挤出或呈舌状凸起;滑坡两侧常以沟谷或裂面为界。滑坡床常具有塑性变形带,其内多由粘性物质或粘粒夹磨光角砾组成,滑动面很光滑,有擦痕,其擦痕方向与滑动方向一致。 五、与坡积物及断层的区分 (一)土地滑坡与破积物的区分 土体滑坡与坡积物的主要区别是:坡积物在地貌上和周围相协调,斜坡坡脚不侵占河床,坡积物上的平台与外围阶地高程,特征基本一致;滑坡体上有醉汉林、马刀树和出现地面裂缝,房屋倾斜下座开裂等现象。坡积物无滑床等一些滑坡要素。 (二)基岩滑坡与倾向坡脚的断层的区别,野外地质调查中,倾向坡脚的断层容易误认为是基岩滑坡的滑动面(滑床)而将基岩滑坡与断层混淆。 崩塌与滑坡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崩塌发生之后,崩塌物常推积在山坡脚,呈锥形体,结构零乱,毫无层序;而滑坡堆积物常具有一定的外部形状,滑坡体的整体性较好,反映出层序和结构特征。也就是说,在滑坡堆积物中,岩体(土体)的上下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