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第三轮复习策略

高考第三轮复习策略
高考第三轮复习策略

高考第三轮复习策略

甘肃省秦安县一中安红明

伴随着不断攀升的气温,高三最后一轮大复习——第三轮大复习(以下简称三轮复习)如期而至。作为最后一轮复习,三轮复习时间虽然不长,但很重要。

离高考还有整整30天!30天,调整心态,梳理知识,查缺补漏,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考时将成绩提高数十分,也并非是神话,关键是要做到科学备考。

最后30天,最重要的是总结和归纳。不管是哪一门学科,都要注重收集、整理和反思,争取该得的分一分都不丢。

基础最重要,难题敢放弃;不做难题,重回教材

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知识最重要。高考对基础知识的考核占60%~70%。东方高中高三(4)班班主任、化学教师吴琳说:“如果学生能把基础题全部作对,考上三本没有问题。”

“在进行三轮复习时,基础知识依然是最重要的。”市二中高一年级组长、一(12)班班主任张守明说,教师串讲时,照顾的是大部分学生,学生应在紧跟教师的前提下,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查漏补缺,把基础知识补牢,让自己的知识网构建得更加密实。

要学会取舍,吴琳建议学生,不要把大量时间花费在应付难题、偏题、怪题上。尤其是成绩中等的学生,应敢于舍弃难题,把主要精力放在对基础知识的再熟悉、再巩固上。

高考虽然是选拔考试,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但能力是建立在基础之上的,没有稳固的基础也是难以应对高考的。

最后30天内,考生不要再试图做难题。高考试题虽然千变万化,但“根”在教材,对教材和基础知识的熟练程度是制胜的基础。

在复习备考时要坚决克服重资料、轻课本,重解题、轻听课,重深难题、轻基础题的倾向。总的要求是点点落实,板块清晰,网络完善。

回归课本时,也要注重知识的归纳总结,构建学科知识网络。可以说,每一道题都不可能只考一个知识点,而是综合了相关联的几个知识点。因此,复习备考时要特别注意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弄清其来龙去脉,同时注重应用和理解,以及知识的迁移和创新。

反思很关键,总结要及时;收集错题,反思错误

在复习备考时要记住做题重在题后反思。收集整理、反思错误是为了今后少出错误

甚至不出错误。知识掌握越准确、越精细、越深刻,高考取胜的把握才会越大。

反思最好的形式是建立错题本。错题本的建立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分类整理;二是勤于回头;三是整理细节;四是拓展延伸。对每一道错题的整理,至少包括:这是什么问题,我为什么出错,应该怎样做,还会有哪些变化等部分。

如果把会做的题全部作对,分数会更高一些。经常听到学生这样感叹。东方高中高三(5)班班主任、地理教师王辉说:“越是容易的题,学生越容易做错,一定要审清题意再作答。”

在认真审题的前提下,还要学会对做过的题进行反思。王辉认为,很多学生就是为了做题而做题,过分在乎所做题的数量、正确率,不对知识进行反思,缺少对解题思路、解题技巧的总结和归纳,没有构建起自己的解题模式。

教师讲题时,有些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自己的答案和教师的一致了,就高兴,不一致,就沮丧。仅是对照答案,而没有认真理解教师的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

答案只是参照物,题目做错了也没关系,只要能把题目和课本知识相结合,找到题目考核的知识点,分析题目,找出做错的原因,反思出一类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也是一种进步和提高。

看似费时,实则有助进步。王辉建议学生,不要怕耽误时间,一定要用些时间来进行思考、总结。不能只等着教师来“喂饭”,还要学会自己“做饭”。

复习有计划,演练经常化;天天要做题,"手感”不能丢

三轮复习时间虽短,却不能没有计划。有些学生常感高考临近,时间不够用,却又无从下手。

张守明建议学生,列一个时间表,这样就能目的明确,条理清晰,使自己的复习进度和时间同步,心中不慌乱。

去年,有个女生就做得非常好。在距离高考还有35天的时候,她订了自己的复习计划——把知识过三遍。第一遍,用15天时间,第二遍、第三遍各用10天时间。她把复习任务细化到了每一天,列了一个计划表,贴在课桌上。每完成一项,她就画一个“√”。高考前,她顺利完成了自己的复习计划。

三轮复习时,模拟训练是家常便饭。但是,能与高考的时间完全吻合的训练并不多。高考上午考试时间在9点,而高三学生上午的模拟训练时间大多从8点就开始了。

学生最好能利用“高考时间”做高考模拟题。比如做语文模拟题时,时间卡在9点~11点半,在这个时间段内,认真答题,包括作文,要认真写完。

有些学生做模拟题时,喜欢拖拖拉拉,一套题能做3个多小时。还有些学生,只做客观题,不做主观题。这都算不上是真正的模拟。

平时要养成用黑色水笔的习惯。张守明说,有些学生平时喜欢用铅笔、圆珠笔答题,说等高考时再用水笔,这个习惯不好。

去年,有个学生,平时喜欢用圆珠笔,高考时,换成了黑色水笔。因为平时没用习惯水笔,加上高考答题纸又硬,他觉得写起来很费劲,心情立马不好了。心情不好,就影响了考试的发挥。

曾经有个女生,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三轮复习时,把大量时间花费在了文综上,数学题只是看看,想想解题思路,就放一边了。高考后,她只走了一个二本学校,让周围人颇感意外。

看着容易做着难,三天不练会手生。张守明建议学生,在三轮复习时,要保证每天做一定量的题,保证“手热”,不能把一轮、二轮复习时掌握熟练的知识、技能“放凉”或“整丢”。

高考时间紧迫,考场上学生心理紧张,需要有非常熟练的做题“手感”,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考试。没有做题“手感”,在分秒必争的高考考场上,势必影响做题速度,影响考试发挥。

情绪要稳定,不要早回家;规范答题,调整心态

急躁是高三学生在三轮复习时最易出现的情绪。运动可以帮助舒缓情绪,减轻压力。

去年,张守明给学生支出的减压妙方是跑步。男生每天跑10圈,女生每天跑7圈。

跑跑步,聊聊天,喊一喊,蹦一蹦,满身大汗之后,冲个澡。再进教室的时候,个个精神饱满、状态极佳。

不能提早回家复习。家里环境虽好,但是没氛围。

实践证明,提早回家复习的学生,学习效率低下。一会儿喝杯水,一会儿上趟厕所,一会儿吃个苹果,或者干脆躺着看书,看着看着,就睡着了。

一个人在家复习,还会产生孤独感,对学习并没有帮助。张守明建议学生,不要提早回家,应留在学校,紧跟老师的进度,有序复习。

卷面质量不高,潦草、涂改、不条理、不整齐、用笔颜色不美等现象比较突出。失分有时往往不是知识遗漏,而是答题不够规范。不少考生在高考后的估分与实际分数相差较大,就是吃了解题不规范的亏。

规范答题的习惯靠平时养成,考生们可以学习近几年高考评分细则,熟悉各科规范答题的要求。平时答题时要纠正“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快、快而不准”的坏习惯,争取高考时该得的分一分都不丢。

研究表明,影响高考成绩的二十个因素中,学生学习基础的重要性居第四位,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居第三位,考前心态的重要性居第二位,而临考心态的重要性居第一位。由此可见,好心态才会有好成绩。

这段时间,考生应矫正自我认识上的偏差,正确评价自己,提高自信心。同时要树立正确的考试观,确定恰当的考试期望值,以“平常心”对待考试。

瓦伦达是美国走钢索的杂技演员。钢索一般悬在离地几十米的高空,没有任何人身

安全保护措施,还有来自风雨等不利因素的干扰,人在上面行走,其现象可见一般,但他始终能获得成功。对此,瓦伦达说:“我走钢索时从不想到目的地,只想着走钢索这件事,专心专意地走好钢索,不管得失。”后来,心理学上把这种专注于做自己的事情,不为赛事以外杂念所动的心理现象称为“瓦伦达心态。”

面对高考,我们所能做的不是给自己加压,而是减压,既不要考虑高考成功后的鲜花和掌声,也不要过于关注考试的失败,要保持一种稳定的瓦伦达心态,使自己在复习、应考阶段,能够尽可能熟练地掌握所学知识,在高考中高水平发挥,考出理想的成绩。张扬过度的关注成绩和结果反而会适得其反。她可以把今天的自己和昨天的自己做个对比,只要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有收获,那她就是进步的,她就没有虚度光阴。

在这最后的阶段主要是通过做几套高考的真题,准确把握高考的出题方向.注意一下规范的答案,以便自己在高考时能把答案做到规范、简练。我们必须科学、合理的安排好复习时间,当时间的主人。忌为赶进度而“开夜车”“煮生饭”,也忌“老牛拉破车”,考试日期到了还未复习完一个循环;更忌无计划无目的,听其自然,复习到哪里算哪里,我在这里衷心的希望在高考的列车开来时,大家都能搭个顺风车。

题海战术不理智

无数高三学子正在题海中拼杀、苦熬,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效果却不好。如何走出高三习题的“海洋”,提高学习效率?某中学高级教师王中伟根据自己多年高三教学的经验,为高三学子提出了相关建议。

四个误区导致陷入题海

王中伟老师不仅分析了陷入题海的四个认识误区,还对这些误区逐一做了点评:误区1:用在学习上的时间越多成绩越好。

这是最大误区,保证学习时间并不能保证成绩。不在于学了多少时间,而在于学会了多少。不少高三学子“挑灯夜战”,经常熬到凌晨,此时大脑已经很疲劳,效率可想而知。懂得劳逸结合、适时休息和锻炼的人,是高三学子中的智者,也是能否走出题海的标志。

误区2:课堂上听明白了就认为自己会了。

老师讲过的题目,考试时类似,可条件变一变,很多人就又不会了。就像高考题,学生会觉得似曾相识,但不一定能考高分。问题就在于“听明白了”是老师的讲授,学生听课时被动地接受,没有经过自己积极主动的思考。因此,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貌似听明白了,碰到新问题新情境还是不会。

误区3:做习题追求答案,重结果不重过程。

一些学生做题,得出答案就结束了,没有反思,没有归纳,没有总结,没有举一反三,过分追求结果,不重视解题的思维过程。其实,把思维过程整理和展示出来是学习的好方法。要学会用慢镜头展示思维的关键处,学会用放大镜放大思维的细节。平时在这些地方花时间“感悟”一下,使这种思维方法形成习惯,复习效果妙不可言。

误区4:题目做得多收获多,重数量轻质量。

不少学生潜意识中认为习题多做多得,其实不然。反思一下,历届高三学子一年里要做多少题?有多少题目是白做的?这里要学会舍弃,偏题、难题、怪题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要果断抛弃,要重视做题的质量而非数量。

走出题海的六种方法

王中伟老师认为,提高深度思维能力,造就一个有强大分析能力的大脑,不论什么题目,就都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种能力只有在思维训练中才能得到提高。必须自己“悟”。“悟”是一种深度思维的习惯,坚持多想一下,也许就会“顿悟”。不妨从以下六方面尝试:

1、编织知识网络

“悟”的前提和基础是弄清基本概念和规律,编织系统和立体的知识网络,这也是高三复习的首要任务。一道题不会做有两种情况,一是知识点不会,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有漏洞;二是概念和规律都知道,但不会运用,这些都是要在做题中逐步补充完善的。所以复习的第一步是重视看课本或者教辅材料里面对知识点的归纳。

2、研究高考题型

各省高考题目已经定型,研究高考考什么、怎么考,平时复习就不会盲目,复习内容才能学会取舍。拿来几套历年的高考题,周末的时候研究一下,极其必要,这比做多少重复劳动的效果好得多。

3、课上头脑风暴

高效率的复习方法是紧紧抓住课堂,积极开动大脑主动思维,带着质疑听老师的讲解:老师推理严密吗?还有更简单的方法吗?老师是怎么想到的?要大胆参与课堂讨论,勇敢说出自己的想法。只有经历了自己的深度思维,才能对一道题目的来龙去脉了如指掌,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出什么题都会做。?

4、课下独立悟题

精选一道老师所留的高考模拟题,先不动笔,而是先阅读这道题,然后按下面的步骤来“悟”。

(1)悟题意:阅读题目,审题,然后确定题目中的研究对象是谁,找出已知条件,思考有没有隐含条件,未知条件是什么,题目要求什么结果等,判断出题者的考察意图。

(2)悟情景过程:想象题目中叙述的情景,尝试描述这个情景,说出变化的过程。通过这种训练,使题目情景在头脑中像放电影一样清晰,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3)悟解题思路方法,悟一题多解:悟解题的整体思路,找出列方程的依据,总结解题的方法,努力寻求更多的解法及其中最简单的解法,在此环节中充分展开自己的发散思维,形成头脑风暴。

(4)悟题目变式:思考如果改变题目中的条件,题目又该如何解,解法有何不同。通过改变题目的条件、提高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使自己对这一类问题理解更为深刻。

通过思考“改变题目的条件”,此题实质变成了很多道同类型的题,看起来只在一道题上做文章,实质解决了一大类题型的问题,真正实现走出题海的理想。此环节关键是悟“变”,变解法,变条件,一道题,要充分利用它的价值,做到不管以后它穿什么“马甲”出来,都能认识它,都能解决它。

(5)悟解题收获:做完一道题目,还没有结束,还要总结解题的收获,总结解题的方法,重温解题的思路。没有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就没有达到做题训练的最终目的。

5、在错题中淘金

在考试中,做错题很正常,而且暴露出问题是好事,因为这是解决问题的良机。关键要寻找为什么错、错在哪里、正确的思路是什么,要把走过的弯路甚至是错误的道路梳理一遍,在错题中淘金。改错切不可只在卷面上改正答案,那并没有解决问题。

6、及时回顾“三清”

要学会反思和回头看,每天都要花一定的时间复习课堂上讲过的习题,重复老师的思路,自己再把老师讲的题“悟”一遍,穷尽一道题的来龙去脉,当天的问题当天解决,这叫“天天清”;每周六都对这一周的内容回头看,做到没有疑问点,这叫“周周清”;每月再巩固一次,这叫“月月清”。

三轮复习各科关注点---------

语文:重点关注阅读和写作

最后30天,复习要参照考纲,明确复习和训练的具体对象。同时还必须研究近三年的高考语文题,找准高考题型的演变轨迹和发展趋向,以增强训练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对语文学科来说,阅读、写作是重点。阅读鉴赏能力的提高需要循序渐进,先阅读一些鉴赏文章,再尝试答题,总结答题思路,做到有观点有分析,这样就可以尽量避免方向性的错误,保证得分率。

作文方面,可广泛阅读各类文章,大量积累写作素材。在中学生的作文中,存在一种较普遍的不良现象:一味追求选材、手法和语言的新、奇、特,而忽略对文章立意的推敲、斟酌和提炼。要舍得在立意上下功夫,也就是说要仔细揣摩、领会出题人的意图,从而确立最佳的立意角度。

应试技巧:作文减少非智力失分

拿到试题后,可先大致浏览一下,初步摸清题情,估计时间,并认真做好头一两个题目,让思维很快进入最佳状态。在组织答案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句子的简明、连贯、得体,注意保留命题者的原意,注意满足题旨。

值得注意的是,卷面要整洁美观,无把握的主观题须打草稿(或腹稿),严禁在答题卡上乱涂乱改,否则既影响答题空间,又影响卷面。在不违反考纪的情况下,充分利用试题卷,可在上面作一些必要的阅读标记或痕迹,并可直接在相关句子上进行修改、概括等工作。

同时,要尽量减少非智力因素的失分。如有的考生因超过字数而扣分,有的因作文不写标题而扣分,有的因字数不够而扣分等。

英语:后期复习重点是阅读和填空

在最后30天里,要想掌握更多新的知识和大幅提高成绩已不太可能,应做的主要是复习巩固和深化已学知识、熟练掌握应试技巧、调整心理和生理状态。

后期的复习重点应转移到完型填空和阅读理解上来,因为阅读理解和完型填空本身就是对英语知识的综合,通过阅读可以加深理解也可以帮助记忆。

同时还要强化应考能力,建议每周应安排一次时间,每次两个小时,完全模拟高考的形式进行训练。所使用的题目最好以湖北高考英语真题为主,适当搭配其他省市的高考真题。且每周听力训练不能少于三次,每次20分钟左右。

应试技巧:相信第一语感

冲刺最后阶段,要注意生物钟的调节,建议学生每晚11点钟准时睡觉,保证睡眠质量,以确保白天的精力。6月8日下午考英语,学生在6月7日晚上和6月8日午休后考前读两篇文章,这样英语的思维在大脑中热起来,考试就会很快进入状态。

在应考过程中,在阅读上求稳和书写上求清楚,并相信自己的第一语感。考生要养成完成一道大题、填涂一道大题的习惯,避免出现错行或者是漏填涂的情况。

数学:不要强记题型死背结论

截至目前,高三数学复习已经完成了两轮,对整个知识结构已经进行了一个大致的梳理。后期一个月的时间,应进行综合性的练习,查漏补缺,保持状态。

尽管剩下的复习时间已经不多,但仍要注意回归课本。只有吃透课本上的例题、习题,才能全面、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构建数学的知识网络,以不变应万变。

高考数学试题虽然不可能考查单纯背诵、记忆的内容,也不会考查课本上的原题,但许多题目都能在课本上找到“影子”,不少高考题就是对课本原题的变型、改造及综合。

回归课本,不是要强记题型、死背结论,而是要抓纲悟本,对着课本目录回忆和梳理知识,把重点放在掌握例题涵盖的知识及解题方法上,选择一些针对性极强的题目进行强化训练、复习才有实效。

应试技巧:不盲目“贪多求怪”

一般说来,数学考试时首先要调整好心态,不能让试题的难度、分量、熟悉程度影响自己的情绪,然后认真读题,仔细审题,细心算题,规范答题。其次,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讲究快速、准确。

平时做题应做到:想明白,说清楚,算准确,即注意思路的清晰性、思维的严密性、叙述的条理性、结果的准确性。

最后这一段时间,如果抓得好,抓得落实,不盲目的“贪多求怪”,扎扎实实把那些关键的东西弄懂练熟,高考一定能有好的成绩,这也是以前无数学生用实践证明了的。

理综:解题方法应灵活多变

在冲刺阶段复习时,要做到三个回归:一是回归课本,以“本”为主;二是回归考试大纲,以“纲”为导;三是回归高考题,以“练”为辅。抓“主干知识”的运用。

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应注重基础知识的回顾,做题时注重总结,梳理各类题型与老师专题教学的联系,准备错题本,注意查漏补缺,积累灵活多变的解题方法。

最后的复习阶段,考生应高效利用学校组织的适应性训练锻炼自己准确、快速、规范答题的能力。

应试技巧:规范书写,规避不必要丢分

理科综合是150分钟考理化生三科的内容,考生往往都觉得时间不够用,读题不仔细,或只看题一半即开始答题,求快不求准,书写不规范,结果会导致不必要的丢分。

应考时要处理好以下三种关系:①会做与得分的关系:要克服会而不对,保证得分。

②快与准的关系:只有准,才不必再花时间检查,而快是平时训练的结果,适当放慢一些,就会准一点。③难题与易题的关系:遇到难题不打持久战,看到易题不放松,看到难题不胆怯。

同时,平时还要加强基本功训练,规范书写符号,专业术语,以减少不必要丢分。

三轮复习的模拟考试相当于军事演习,模拟高考情境,模题型、模时间、模节奏、模心态,实战演练。因此模考的重要性显而易见,而同学们会紧张,也实属正常现象。但是过于纠结模考的分数,忽视模考的诊断功能和反馈功能,则是兵家大忌。

面对模考,我认为要看分数,找位置,抛开分数,找问题。要通过分数了解自己的成绩排名,前后比较优势和不足,找到的弱学科,也就是木桶原理中的“短板”,重点突破,要扬短避长。要通过冷静客观的试卷分析,认真反思总结问题,是知识方面的问题还是考场技术方面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模考的诊断功能,就好比号脉。

基础知识是否扎实、审题是否严谨、运算是否准确、书写是否规范、涂卡是否标准、答题时间、顺序安排是否合理、考场心态是否稳定、甚至包括草纸运用、检查时间及方式的安排等细节问题都是在模考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反思、总结、梳理,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因此号脉是否准确,诊断是否精当,或者说查缺是否到位,都和我们对模考的认知态度有直接关系。模考之后分享错误、积累错误、总结错误的重要性要远大于模考分数。另外,不是试卷上的每道题都必须会做,试卷按照3:5:2的易中难的比例出题,每个学生对自己的实力都要有一个正确的判断,这样就不会因为在考场上遇到不会、没思路的问题影响考试情绪,影响发挥。

经过充分论证、确诊后的对症下药也就是补“漏”,更有针对性、也更具高效性。比如针对特定题型、特定知识点的专题训练;针对考试技术的限时训练;针对易错考点、高频考点的梳理训练。总复习不等于总做题,千万不要把最后30天就用在考试、做题和讲题的一个循环中。只有建立在反思诊断反馈基础上的考试、讲评、分析才是有意义的高效的。

高考是考察能力、素质、速度和难度的考试,更是心理的考试。只有冷静面对模考,科学备考,才能决胜未来。

2013.5.6

2021年上海市奉贤区高考化学一模试卷

2021年上海市奉贤区高考化学一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明矾可用于水的净化和杀菌消毒 B. 食盐可作调味剂,也可用于某些食物的防腐剂 C. SO2广泛用于食品的漂白 D. 聚乙烯和聚氯乙烯材料均可用于食品包装袋 2.过氧化氢溶液是一种常见的消毒剂,以下对其描述不符合事实的是() A. 外用消毒剂 B. 有漂白作用 C. 需密封保存 D. 有强氧化性,无还原性 3.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冰雪融化时需吸收热量,破坏化学键 B. 酸雨是指pH<7.0的天然降水 C. 常温下水的pH=7.0,显中性,50℃时,pH=6.6,显酸性 D. 重水分子由氘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4.硅可做半导体材料的最主要原因是() A. 硅元素地壳中含量巨大,仅次于氧元素,排名第二位 B. 硅元素位于周期表的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 C. 硅单质性质稳定,无毒无害 D. 硅单质提纯技术成熟,制作成本较低 5.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碳原子的核外电子轨道表示式: B. 甲基的电子式为 C. 丙烷的比例模型: D. 氮分子的结构式: 6.某分子晶体结构模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模型可以表示H2O的分子模型 B. 图中每个线段代表化学键 C. 表示的是非极性分子 D. 空间网状结构,熔沸点高 7.下列生产过程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合成氨 B. 氨碱法制纯碱 C. 接触法制硫酸 D. 工业制盐酸 8.已知硫化氢可在氧气中燃烧,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标准状况下,11.2L氧气中含电子总数为8N A B. 标准状况下,22.4L硫化氢中所含原子总数为3N A C. 常温常压下,3.4克硫化氢中含有极性键的总数为0.2N A D. 若生成3.6gH2O,则硫化氢得电子的数目一定为0.8N A

上海高考英语翻译题与答案(最新整理)

Part 1 Translation Directions: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nto English, using the words given in the brackets. 1、格林先生本周日要去拜访一位朋友,此人精通理财之道。(who) 2、人们是否会推迟退休还有待于讨论(remain)。 3、无论任务多么艰巨,我们都要不遗余力地完成。(However) 4、许多公司在雇佣员工时,相对于能力而言,更看重个性。(emphasis) 5、如果双方在这些事务上能达成共识,就有可能在新的领域进一步合作。(If...) 1、Mr. Green is going to visit\see a friend this Sunday, who knows a lot about money matters. 2 、It remains to be discussed whether people will delay retiring. /Whether people will delay retiring remains to be discussed. 3、However hard the task is, we should spare no efforts to accomplish it. 4 、Many companies put more emphasis on personality than on capability when they employ staff members. 5 、If both the parties can agree on these issues, they are likely to further cooperate(have further cooperation)in the new field. Part 2 Translation Directions: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nto English, using the words given in the brackets. 1.每年圣诞期间百货店里的商品都减价出售。(sale) 2.如今人们非常关注的是食品安全和空气质量。(concern) 3.无论多么艰难,交给咱们的任务都必须按时完成。(however) 4.专家们一入座外语节的演讲比赛就在王校长的主持下开始了。(Hardly) 5.遍布城市每个角落的星巴克(Starbucks) 满足了人们适应快节奏生活的需要。(adapt) 1.The goods in the department stores are all on sale at Christmas every year. 2.Nowadays what people are (very) much concerned about is food safety and air quality. Food safety and air quality are people’s major concerns nowadays. 3.However hard/ difficult it is, the task given to us must/ should be completed/ fulfilled on time. 4.Hardly had the experts sat down/ got seated/ seated themselves/ taken (their) seats when the speech contest of the Foreign Language Festival (that was) hosted by Principal Wang s tarted. 5.The Starbucks in every corner of the city have met/ satisfied/ meet/ satisfy people’s needs/ demands to adapt to a/ the fast-paced life. Part 3 Translation Directions: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nto English, using the words given in the brackets. 1、孩子们总是对周边的一切都非常好奇。(curious) 2、她在比赛中表现出色,给评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which) 3、一进学校,她就意外得知有一所名校录取她了。(No sooner…) 4、奇怪的是,这些年轻人对这些我们都耳熟能详的歌曲却一无所知。(know)

2019年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三)答案

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语文 第三套试题答案 1、C(A真‘其节俗虽地区间各不相同,却是共性大于差异“错,文中为“虽然各地节日习俗各有侧重,但从总体上看,共性大于差异”。B因果关系倒置。D”端午节的周期性讲述”只是其中一个条件) 2、B(“列举端午的多个名称”并不能证明“端午节是中国最古老的节日”) 3、C(“文化延续堤结果不是动因) 4.C(第⑥段中并无心理描写) 5.①一向操心忙碌,突然闲下来的无所事事、百无聊赖。②为自己年迈“不中用”而自责。③为自己要儿女照顾、拖累儿女而不安。(每点2分,答对三点得满分) 6.①结构上,最后一段照应标题和开篇,总结全文。作品围绕“娘弯腰驼背”这一特点选材组材,重点突出,结构紧凑。②人物形象塑造上,“弯腰驼背”恰是“娘”一生辛劳所致,从而突出了“娘”勤劳坚强、无私奉献的美德。③主旨上,最后一段在议论中抒情,强化了感情。在“低头”和“仰望‘看似矛盾的对比中突出了“我”对“娘”的崇敬和礼赞;“把这舒缓甜美的时光拉长侧表达了亲情永存的美好愿望。(每点2分) 7.C(文章并未提到使工匠精神回归老字号的最佳途径) 8.C、D(A材料中的数据并不能直接凸显中华老字号的经济价值。B”是我国固有的‘民以食为天’的传统心理的集中反映“错,文中无据。

E列数据可增强新闻的可信度,体现新闻语言的准确性,但不能使新闻更加生动形象) 9.①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扶持;②质量意识逐步强化;质量标准体系逐步完善:③中华老字号企业自身转变观念,注重培养人才,立足创新;④社会大力宣传,构建老字号的保护、促进和宣传推广体系,营造良好社会氛围;⑤老字号+互联网,线上线下共发展。(每点1分,答出其中四点可得满分。其他答案,依据材料概括合理亦可得分) 10.D(原文标点:诸将战多不利,赞独持重,自秋涉冬,未尝挫衄。及受诏移军,尺椽片瓦,悉辇而行,城中人无敢睥睨者)11.B(“用来防护胸部、四肢的装具‘错,“冑”是用来防护头部的装具)。 12. B(“以与民方便为宗旨”错,文中“居民便之”是“尽去苛政,务从宽简的结果) 13. (1)逢久雨不停,淮水上涨泛滥,濠人图谋乘小舟烧桥,赵赞侦查得知此事,在桥下设伏兵。(得分点:“属”“谋”.“觇知”各1分,句意2,分) (2)并州军趁昏暗偷袭赵赞的营垒,赵赞率领众人攻击他们,(敌军)很久才退去,弓箭射穿了他的脚部。(得分点:“晦”“方”“贯”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赵赞字元辅,幽州蓟人。父赵延寿,娶了兴平公主,官至枢密使、

最新上海市高三一模化学试卷(含答案)

最新高考化学精品资料 高三化学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案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评分。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Ca-40 Fe-56 第I卷(共6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不属于“雾霾”等灾害性天气治理的措施是 A.外出时使用PM2.5口罩,减少有害物质的吸入 B.改燃煤为燃气,可减少废气中SO2等有害物质的量 C.利用太阳能、潮汐能、风力发电,以获取清洁能源 D.使用“乙醇汽油”,减少汽车尾气中有害气体的排放 2.2-氯丁烷常用于有机合成等,有关2-氯丁烷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4H8Cl2 B.与硝酸银溶液混合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C.微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 D.与氢氧化钠、乙醇在加热条件下的消去反应有机产物只有一种 3.在陆地生态系统研究中,2H、13C、15N、18O、34S等常用作环境分析指示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4S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6 B.16O2比18O2沸点更低 C.2H+的酸性比1H+的酸性更强D.13C和15N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相差2 4.某种解热镇痛药的结构简式为: 当它完全水解时,可能得到的产物有 A.2种B.3种C.4种D.5种 5.“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并利用。如可利用NaOH 溶液来“捕捉”CO2,其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2018年高考英语(全国I卷)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版)

绝密★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英语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 A. £19.15. B. £9.18. C. £9.15. 答案是C。 1. What will James do tomorrow? A. Watch a TV program. B. Give a talk. C. Write a report. 2. What can we say about the woman? A. She’s generous. B. She’s curious. C. She’s helpful. 3. When does the train leave? A. At 6:30. B. At 8:30. C. At 10:30. 4. How does the woman go to work? A. By car. B. On foot. C. By bike. 5. 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 Classmates. B. Teacher and student. C. Doctor and patient. 英语试题第1页(共14页)

2018年高考英语全国卷1含答案解析

徐老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英语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 (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 A. £19.15. B. £9.18. C. £9.15. 答案是C. 1. What will James do tomorrow? A. Watch a TV program. B. Give a talk. C. Write a report. 2. What can we say about the woman? A. She’s generous. B. She’s curious. C. She’s helpful. 3. When does the train leave? A. At 6:30. B. At 8:30. C. At 10:30. 第1页

4. How does the woman go to work? A. By car. B. On foot. C. By bike. 5. 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 Classmates. B. Teacher and student. C. Doctor and patient. 第二节 (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at does the woman regret? A. Giving up her research. B. Dropping out of college. C. Changing her major. 7. What is the woman interested in studying now? A. Ecology. B. Education. C. Chemistry.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 8. What is the man? A. A hotel manager. B. A tour guide. C. A taxi driver. 9. What is the man doing for the woman? A. Looking for some local foods. B. Showing her around the seaside. C. Offering information about a hotel.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0至12题。 10.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A. In an office. B. At home. C. At a restaurant. 11. What will the speakers do tomorrow evening? A. Go to a concert. B. Visit a friend. C. Work extra hours. 12. Who is Alice going to call? A. Mike. B. Joan. C. Catherine. 第2页

(完整版)2019年上海高考英语一模翻译汇编.doc

2019 年高三一模翻译汇编 1.上海市黄浦区 2019 年高三英语一模翻译 72. 很多人对他们的潜能一无所知。(ignorant) 73. 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对该地区的经济衰退负有责任。(extent) 74. 自古以来老百姓就希望天下太平,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long for) 75. 青少年问题的发展趋势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也值得整个社会群策群力,共商对策。(which) 72. Many people are totally ignorant of their potential (abilities/talents). 73. These policies are to some extent responsible for the region’ s economic decline. 74. Since ancient times people have longed for a peaceful world to live together in friendship with people from/of all countries. /Since ancient times people have longed for a peaceful world, where people of all/different countries live together in friendship. 75.The developing trend of youth/adolescent/teenager problems deserves our attention and research/ analysis, which also deserves the joint efforts of the whole society to find solutions. 2.上海市普陀区 2019 年高三英语一模翻译 72.晚上别喝太多的咖啡,会睡不着觉的。(or) 73.事实证明,保持快乐的心态会降低得心脏病的风险。(It) 74.乐观的人不会过分怀念美好的旧时光,因为他们正忙着创造新的回忆。(create) 75.追求稳定并不是什么坏事,很多时候这样的态度在促使我们提升自我、挑战难度、攀登高峰。 ( when) 72. Don’ t drink too much coffee at night, or you won ’ t be able to sleep. 1 0.5 0.5 1 73. It is proved that keeping a happy mind reduces the risk of heart diseases. 0.5 1 1 0.5 74. Optimistic people don ’ t miss the good old days too much. 1 1 0.5 75. The pursuit of stability is not a bad thing. (, and 0.5)

全国所名校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语文卷(二)

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 语文卷(二) (150分钟150分)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蟊贼(máo)装载(zǎi)镣铐(1iào) 轻歌曼舞(màn) B.遒劲(qiú)渐染(jiàn)觊觎(jì)喁喁私语(yú) C.粗犷(guǎng)磐石(pán) 奶酪(nào)一脉相承(mài) D.辟谣(pì)炽烈(chì)挣扎(zhá)鹬蚌相争(bà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融洽筹划名信片能曲能伸 B.按语沉湎泊来品直接了当 C.宣泄啜泣炒鱿鱼越俎代庖 D.装帧针砭挖墙角磬竹难书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法制社会要求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该以法律为,不能随心所欲。 ②像刚才他那种蛮横态度,我如果没有,无论如何都会跟他吵起来。 ③在简陋的帐篷里,一群孩子们,在一位教师的带领下, 正地学习。 A.准绳涵养目不转睛

B.准则修养耳不转睛 C.准则修养目不斜视 D.准绳涵养目不斜视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山东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向20多家省直机关、部门发放了l00辆公务自行车,并规定3公里范围内外出公务原则上要骑自行车。有人担心,“公务自行车”能走多远? B.瑞典皇家科学院4日宣布,将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珀尔马特、里斯以及拥有双重国籍的科学家施密特,奖金共l000万瑞典克朗。(约舍l46万美元) C.联合国安理会4日就法国、英国等提交的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进行表决。俄罗斯、中国反对,印度、南非等国弃权,法国、美国等赞成,决议草案未能获得通过。 D.《正视官德缺失之痛》这篇文章摘自《半月谈内部版》,它告诫领导干部:做人要讲道德,做官要讲官德。官德修养对为官者的政治立场、政治态度,都起着积极作用。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共青团北京市委在对该市l2154名农村乡镇青年、大学生、进城务工青年和机关事业企业单位青年中发放调查问卷,对青年的就业现状及需求进行了调查。 B.“五年当选的两院院士里,女院士仅98人,与我国庞大的女科学研究人员群体形成鲜明反差。”这是刚刚出炉发表的《2009中国两院院士调查报告》中透露的。 C.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屈原、宋玉等人咏唱江湖芷兰,铺陈宗教神话,创造了以吟唱诵读为特征的“楚辞”。魏晋时代,对文章的可诵读性的要求进一步提高。 D.根据撑杆从上到下受力的差异和弯曲的弧度来设计不同部位最合理的强度,现代的撑杆制作水平日益优秀,纳米材料的应用能让撑杆跳高“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6.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2018届青浦区高考化学一模

+1 2 8 8 青浦区 2017 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终学业质量调研测试 化 学 试 卷 Q2017.12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 —32 Fe —56 一、选择题(本题共 40 分,每小题 2 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 A .铝 B .青铜 C .不锈钢 D .生铁 2.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物质是 A. H 2 B.MgC12 C.H 2O D.KOH 3.下列表示方法错误的是 A .CO 的电 ‥ ‥ B .Cl 的结构式:Cl -Cl 2 子式O ∷C∷ O 2 ‥ ‥ C .CH 4 的球棍模型 D .Clˉ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4.关于氯化铵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氯化铵溶于水放热 B. 氯化铵受热易分解 C. 氯化铵固体是离子晶体 D. 氯化铵是强电解质 5.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煤的干馏 B .石油的分馏 C .石油裂化 D .石油裂解 6.能通过化学反应使溴水褪色的是 A .苯 B .乙烷 C .乙烯 D .乙酸 7.潮湿的氯气、新制的氯水及漂粉精的水溶液均能使有色布条褪色,因为它们都含有 A. C12 B. HC1O C. C1O ̄ D. HC1

2- + CH 2—CH 3 8. CH 2—CH 2—CH 2—CH —CH 3 的名称是 CH 3 A .1-甲基-4-乙基戊烷 B .2-乙基戊烷 C .1,4 二甲基己烷 D .3-甲基庚烷 9.属于人工固氮的是 A. 工业合成氨 B. 闪电时,氮气转化为 NO C.用 NH 3 和 CO 2 合成尿素 D.用硫酸吸收氨气得到硫酸铵 10.工业生产水煤气的反应为:C(s) + H 2O(g) → CO(g) +H 2 (g) -131.4kJ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反应物能量总和大于生成物能量总和 B. CO(g) +H 2 (g) →C(s) + H 2O(l) + 131.4kJ C. 水煤气反应中每生成 1 L CO 气体吸收 131.4kJ 热量 D. 水煤气反应中每生成 1mol H 2(g)吸收 131.4kJ 热量 11.将锌片和铜片插人同浓度的稀硫酸中,甲中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一段时间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两烧杯中的铜片都是正极 B .甲中铜被氧化,乙中锌被氧化 C .产生气泡的速率甲比乙快 D .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 1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Na 2CO 3 溶液中滴入少量盐酸:CO 3 +2H →CO 2↑+H 2 O B. 铁粉与稀 H 2SO 4 反应:2Fe+6H +→2Fe 3++3H 2↑ C.Cu(OH)2 与稀H 2SO 4 反应: OH -+H +→ H 2O D. 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l 2+2OH ̄→ClO ̄+Cl ̄+H 2O

(完整word版)上海历届春高考英语句子翻译汇编,推荐文档

上海历届春高考英语句子翻译汇编(2000年-----2016年) 2000上海春考 1. 进入大学以后, 他对计算机很感兴趣。(become interested in) He became very interested in computers after he entered college. 2. 集邮几乎占据了他所有业余时间。(occupy) Collecting stamps occupies almost all his spare time. 3. 只要专心学习, 你一定能顺利通过考试。(concentrate) As long as you concentrate on your study, you are sure to pass the exam. 4.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be aware) 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observing traffic regulations. 5. 尽管有很多困难, 我们仍将努力执行我们的计划。(in spite of) In spite of many difficulties/hardships, we will still carry out our plan. 6. 诺贝尔奖金授予那些在某一个领域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be awarded) The Nobel Prizes are awarded to those scientists who have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i n a certain field. 2000上海高考 1. 这张照片是我想起了我们在夏令营度过的日子。(remind) This picture reminds me of the days that we spent in the summer camp. 2. 假如你想从事这项工作,你必须先接受三个月的训练。(take up) If you want to take up this job, you must first receive three months’ training. 3. 你一旦养成了坏习惯,改掉它是很难的。(once) Once you develop a bad habit, it is difficult to get rid of it. 4. 同其他同学相比,那个女孩有更强的英语听,说能力。(compare) Compared with other students, the girl has better listening and speaking skills. 5. 众所周知,成功来自于勤奋,不努力则一事无成。(without) As is known to all, success comes from hard work/diligence, and nothing can be achie ved without efforts/hard work.

上海市2020届高三化学一模试题(含解析)

2021届高三化学一模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2分)做好垃圾分类,推动城市绿色发展。易拉罐应投放到()A.B. C.D. 2.(2分)镆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元素,同位素Mc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和是() A.58 B.173 C.288 D.403 3.(2分)下列物质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是() A.NaCl B.SiO2C.Cl2D.HCl 4.(2分)下列物质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A.硫酸钡B.盐酸C.乙醇D.三氧化硫 5.(2分)(CH3)2C(C2H5)CH(CH3)2的名称是() A.3,3,4﹣三甲基戊烷 B.2,3﹣二甲基﹣3﹣乙基丁烷 C.2,3,3﹣三甲基戊烷 D.2,3﹣二甲基﹣2﹣乙基丁烷 6.(2分)在下列变化过程中,既破坏离子键又破坏共价键的是()A.加热分解KClO3B.NaOH溶于水 C.加热分解HClO D.Na2CO3受热熔化 7.(2分)下列实验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萃取法除去NaCl溶液中的单质I2 B.用过量的氨水除去Al3+溶液中的少量Fe3+

C.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乙烯中的少量SO2 D.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8.(2分)反应8NH3+3Cl2→N2+6NH4Cl的相关描述中正确的是() A.N2的电子式是 B.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C.每生成11.2 L N2,转移电子数为3 N A D.还原剂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3 9.(2分)关于化合物木糖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B.所有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C.与丙三醇互为同系物 D.木糖醇分子式为C5H12O5 10.(2分)常温下0.1 mol/L的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加热到80℃,溶液的pH几乎不变的是() A.硫酸B.氢氧化钾C.氯化钠D.硫酸铵 11.(2分)将SO2气体通入KIO3淀粉溶液,溶液先变蓝后褪色。此过程中SO2表现出()A.漂白性B.氧化性和漂白性 C.还原性D.还原性和漂白性 12.(2分)短周期元素W、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元素Y位于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交界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W X Y Z A.Y的原子半径一定最大 B.X的气态氢化物最稳定 C.Y的氧化物熔点一定高于Z的氧化物 D.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一定最强 13.(2分)合成氨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20上海高考英语翻译短语总结

2020上海高考英语翻译短语总结 目录 常用四字短语 (2) 常用名词短语 (9) 常用动词短语 (11) 常用形容词短语 (16)

常用四字短语 1. 挨家挨户from door to door 例题:医生挨家挨户上门巡访,省去了很多老年人去医院的麻烦.(save) Doctors’ door-to-door visits save many old people’s trouble of going to hospital. 2. 爱不释手 can’t bear standing part with/putting it down /leaving it aside 例题:这部相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小说引人入胜,我简直爱不释手。(so…that) The historical novel about/describing World War I / the First World War is so attractive that I can’t bear (to do …)/stand parting with it / putting it down (back ,aside )/ leaving it aside . 3. 安于现状 be satisfied with reality/ present situation 例题:我们高中生应该有远大的志向,不应该只满足于现状。(satisfy) We senior high students should have great ambition and (should) not be satisfied with reality/present situation. 4. 摆脱烦恼 get rid of/ to be free from worries 例题:得知他心情不好,我建议他与朋友聊聊天,以去除烦恼。(suggest) Knowing (that) he is in a bad mood, I suggest his chatting with friends to get rid of /to be free from worries. 5. 彼此埋怨be to blame each other 例题: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是彼此埋怨,而是相互协助。(not…but) When (we are) in difficulty / When we meet with difficulties, what we need is not to blame each other but to help each other. 6. 别无选择have no choice but to do 例题:当时,那位出租车司机别无选择,只能求助于游客。(choice) At that time the taxi driver had no choice but to turn to the tourist/traveler (for help). 7. 不得而知remain unknown 例题:玛丽是否参加这次英语晚会尚不得而知。(remain) It remains unknown whether Mary will attend the English Evening. 8. 不辞而别leave without saying good-bye 例题:我们对他的不辞而别感到很惊讶。(without) We were greatly surprised that he has left without saying goodbye. 9. 不可估量beyond measure 例题:即使付出的努力不可估量,但那些偏远山城都已通车,这让全国人民感到无比自豪。(accessible) Although the efforts made are beyond measure, those remote mountainous cities have been

2021年上海金山区2020学年高三化学一模试卷

金山区2020学年第一学期质量监控 高三化学试卷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卡上填写座位号、学校和姓名。 3.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所有答题必须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4.注意试题号与答题纸编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 相对原子质量:H-1O-16Na-23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过程可能会引起大气中CO2含量上升的是 A.光合作用B.自然降雨C.煤的燃烧D.碳酸盐沉积2.下列属于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是 A.CS2B.H2O C.NH3D.CH2Cl2 3.碳原子最外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正确的是 A↑↓↑↓B.↑↓↑↓ C↑↓↑↑D↑↑↑↑4.OF22+4N2+6OF232 误的是 A.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18O B.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C.N2的结构式:N≡N D.NF3的电子式: 5.工业上不宜用电解法制备的金属是 A.Na B.Mg C.Al D.Fe 6.将氯气持续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导致溶液颜色先变红后褪色的微粒分别是A.H+、Cl-B.H+、HClO C.HCl、Cl-D.HCl、HClO 7.利用反应:2Na2O2+2H2O→4NaOH+O2↑可制氧气,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1.8 g H2O含N A个质子 B.22.4 L O2含2N A个氧原子 C.每生成1mol O2转移4 mol电子 D.4 g NaOH溶于100 mL水,所得溶液浓度为1mol/L 8.FeS2与酸反应时生成H2S2,H2S2与H2O2相似,易分解。实验室用过量稀硫酸与FeS2颗粒混合,不可能生成的物质是 A.H2S B.S C.FeS D.FeSO4

2018年高考全国卷1英语试题及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英语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 A. £ 19. 15. B. £ 9. 18. C. £ 9. 15. 答案是C。 1.what will James do tomorrow ? A.Watch a TV program. B.Give a talk. C.Write a report. 2.What can we say about the woman? A.She's generour. B.She's curious. C.She's helpful. 3.When does the traif leave?https://www.360docs.net/doc/f86963417.html, A.At 6:30. B.At8:30. C.At 10:30. 4.How does the wonar sRwr?m A.By car. B.On foot. C.By bike 5.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Classmates. B.Teacher and student. C.Doctor and patient.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

2019届上海市徐汇区高三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

2018学年第一学期徐汇区学习能力诊断卷 高三化学 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 2018.1 考生注意: 1、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试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综合题。 2、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运输汽油的车上,贴有的危险化学品标志是 2.某食药监局提供一种家用食品快检试剂盒,试剂盒中涉及的部分检验方法如下。其中不是通过化学原理进行检验的是 A .通过测定大米浸泡液的pH 检验大米新鲜度 B .用含Fe 2+的检测试剂检验自来水中余氯的含量 C .向食盐样品中加还原剂和淀粉检测食盐的含碘量 D .通过观察放入检测液中鸡蛋的沉浮检验鸡蛋新鲜度 3.钛(Ti )常被称为未来钢铁。下列关于Ti 4822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质子数为22 B .质量数为70 C .中子数为26 D .核外电子数为22 4.下列关于NH 4Cl 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只存在离子键 B .属于共价化合物 C .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 .NH 4+的电子式: 5.下列烷烃命名错误的是 A .2-甲基戊烷 B .3-乙基戊烷 C .3,4-二甲基戊烷 D .3-甲基己烷 6.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 A .青铜 B .水银 C .硬铝 D .碳素钢 7.下列关于氯气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无色气体 B .能溶于水 C .有刺激性气味 D .光照下与氢气反应 8.将石墨烯一层层叠起来就是石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自然界中存在石墨烯 B .石墨烯与石墨的组成元素相同 C .石墨烯能够导电 D .石墨烯属于烃 A. B. C. D.

2018年高考英语全国卷1【附解析】

英语试卷 第1页(共22页) 英语试卷 第2页(共22页) 绝密★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英 语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 (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 、B 、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 ? A. £19.15. B. £9.18. C. £9.15. 答案是C . 1. What will James do tomorrow ? A. Watch a TV program. B. Give a talk. C. Write a report. 2. What can we say about the woman ? A. She’s generous. B. She’s curious. C. She’s helpful. 3. When does the train leave ? A. At 6:30. B. At 8:30. C. At 10:30. 4. How does the woman go to work ? A. By car. B. On foot. C. By bike. 5. 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 A. Classmates. B. Teacher and student. C. Doctor and patient. 第二节 (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 、B 、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at does the woman regret ? A. Giving up her research. B. Dropping out of college. C. Changing her major. 7. What is the woman interested in studying now ? A. Ecology. B. Education. C. Chemistry.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 8. What is the man ? A. A hotel manager. B. A tour guide. C. A taxi driver. 9. What is the man doing for the woman ? A. Looking for some local foods. B. Showing her around the seaside. C. Offering information about a hotel.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0至12题。 10.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 A. In an office. B. At home. C. At a restaurant. 11. What will the speakers do tomorrow evening ? A. Go to a concert. B. Visit a friend. C. Work extra hours. 12. Who is Alice going to call ? A. Mike. B. Joan. C. Catherine.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3至16题。 13. Why does the woman meet the man ? A. To look at an apartment. B. To deliver some furniture. C. To have a meal together. ------------在 --------------------- 此--------------------- 卷--------------------- 上--------------------- 答--------------------- 题--------------------- 无-------------------- 效------------ ----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