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上册》九年级下册 第三课 做大自然的朋友 同步测试

第三课做大自然的朋友习题训练

1.国务院印发的《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确提出经过3年努力,大幅减少主要大气污染物放总量,协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进一-步明显降细颗粒物( PM

2.5)浓度,明显减少重污染天数,显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明显增强人民的蓝天幸感。这()

①说明我国环境污染问题难以解决

②需要国科学施策,做到铁腕治理

③是落实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要求

④是走绿色发展新道路的内在要求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经过多年的经济快速增长,我国长期积累的生态环境问题依然严峻,资源环境承载力已接近极限。我国森林覆盖率为21. 66%,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71%,此外全国还有宜林地面积5.9亿亩亟待绿化。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坚持绿色发展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②要坚持先发展经济、后治理环境

③要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④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A.①③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2019年8月24日,由三江源国家公园森林××局牵头,青海可可西里、新疆阿尔金山和西藏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安和综合执法人员开展以巡护查处非法穿越为主要目的的大规模联合巡护执法行动。此举( )

①是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中心的体现

②是依法行政的体现,有利于节约资源

③有利于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④有利于打击非法穿越自然保护区的行为

A.①④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4.2019年8月27日,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着力增强监督实效,构建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保护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全国人大常委会启动海洋环境保护法执法检查。这( )

①表明我国依法治理环境污染

②有利于促进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③有利于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④需要我们中学生放弃学习积极投身海洋环保事业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土地荒漠化既是生态问题,也是社会和民生问题。回答5~6题。

5.曾经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库布其沙漠,几乎寸草不生、动物绝迹。不到20年的时间内,在治沙人的努力下,库布其沙漠森林覆盖率、植被覆盖率大幅提升。如今这里已经被联合国称为“全球治沙样本”。库布其沙漠从“死亡之海”到“全球治沙样本”的变迁( )

①说明我国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②体现了人类能够合理改善自然

③启示我们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④是我国坚持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结果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连续10多年持续减少,但目前,全国仍有4亿多人口受到风沙危害。对土地荒漠化的治理,下列提出的做法可行且有效的是()

①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②实行严格的制度、严密的法治

③鼓励人民群众植树造林

④坚持以保护环境为中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2019聊城18)阅读漫画。“共享快递盒”的应用( )

注:共享快递盒即快递盒被签收后,快递员将其折叠后带回,每个能用上千次。

①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②节能环保,降低了快递成本及物耗

③操作麻烦,耗时费力,不利于快递业发展

④有利于增强环保意识,减少快递包装污染,建设美丽中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2019年第27个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的主题是“实施国家节水行动,让节水成为习惯”。全国近50座城市同步开启2019年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活动。这一主题的确立依据是我国( )

①水资源短缺、损失浪费严重的现状

②大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需要

③坚持节约资源基本国策的需要

④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②③④

9.截至2019年6月底,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全面建立河长制,共明确省、市、县、乡四级河长30多万名,另有29个省份设立村级河长76万多名,打通了河长制“最后公里”。将河流治污当作“一盘棋来下”。河长制的建立( )

①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②是走绿色发展道路的体现

③对保护水环境提供了重要保障

④能够彻底解决水污染问题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0.修订环境保护法、修改土地管理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循环经济促进法...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涉及的这些环境类立法项目占全部立法项目

的18%以上。实施这些立法项目()

①体现了科学立法的方针

②是因为我国目前资源环境形势无法逆转

③是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需要

④有利于建设美丽中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2019年9月1日,新修订的(快递封装用品》系列国家标准生效实施。标准对快递包装提出绿色化减量化、可循环三大新要求,包括:倡导使用生物降解材料,大幅减少油墨的使用;降低快递封套用纸的定量要求,推广低定量、高强度原材料在快递业的应用;鼓励快递包装箱重复使用等。这()

①体现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②是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表现

③有利于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④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 (2019临沂22)2019年5月18至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会议上指出,“像保护眼睛-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就必须()

①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②改变传统的以“高投人、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③依靠科技创新,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④放弃高科技和现代化,回到农耕文明社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2019年9月1日至12月10日,我国开展“绿剑2019”专项行动,重点打击破坏珍贵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等违法犯罪行为。为响应此次行动,我们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应该( )

①不用纸质文件,只用电子文件

②提升自身素养,树立环保意识

③爱护绿地树木,参加植树造林

④增强法律意识,依法自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2019北京17)全球每年生产的塑料袋数量惊人,它们被丢弃在世界各个角落,甚至出现在海底深处、珠穆朗玛峰顶峰、极地冰盖。为了减少塑料袋污染,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①农贸市场向顾客免费提供塑料袋

②个人养成不乱扔塑料袋的习惯

③所有企业都不生产塑料制品

④政府禁止使用超薄塑料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15.感受和谐,保护环境。(10 分)

材料一:2019年8月1日,《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实施,这标志着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开始接受国家监管,保证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有序、绿色发展。

(1)据材料一,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分析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有序、绿色发展将产生怎样的积极影响。(4 分)

材料二:《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白皮书指出: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仍然面临诸多挑战。突出表现在:受全球变化影响,冰川退缩、冻土消融灾害风险加大的威胁依然存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仍然突出。巩固和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任务依然艰巨。

(2)从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看我国能得出什么结论? (2分)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人类应有怎样的反思? (4 分) 16.正视挑战,绿色发展。(12分)

人口现状到2019年底,已有8个省份通过地方立法建立了独生子女家庭老年人护理假制度,包括河南、广西、福建等。比如,河南规定,独生子女护理假每年累计20日,陪护期间工资福利待遇不变。

(1)从上述材料中,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2 分)

环保部署2019年8月23日,河北省政府官方网站发布的《河北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提出,到2020年,全省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减少,全面完成“十三五”环境空气质量约束性目标。

(2)说明我省作出这一部署安排的原因。(4分)

绿色发展2019年6月24日至25日,践行两山理念推进绿色智造”2019中国绿色发展大会在湖州举行。大会通过研究分析绿色发展的深则内涵和实践经验、探讨交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径、新模式,为绿色发展方式寻找“共享”之道。

(3)“践行两山理念、推进绿色智造”对我国社展有什么眼要意义? (4分)

(4)据上述材料及问题,畅想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2分)

17.(14河南郑州)环境保护部昨天发布2019年10月份重点区域和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长三角区域25个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在58.1%~100.0%之间,与去年同期相比,平均达标天数比例由75.8%上升为82.7%,升高6.9个百

分点,空气质量有所改善。与上月相比,长三角区域25个城市平均达标天数比例降低7.3个百分点,空气质量有所下降。

李克强总理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和答记者问中指出,我们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但这不是向老天爷宣战,而是向我们自身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宣战。

(1)为什么要坚决向环境污染宣战?(两个方面即可)

(2)针对当前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请你提出具体改进措施。(请从以下表格中任选三种作答)

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具体改进措施

过度使用农药化肥示例:研制、使用有机农药,发展生态

农业

工厂随意排放废水、废气

大量焚烧秸秆

购物时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废旧电池盒生活垃圾一起丢弃

(3)雾霾天气,人人都是受害者。雾霾笼罩之下,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既然同呼吸,那就共担责。为让雾霾天气尽早远离,请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

参考答案

1--5BCBBD 6--10ACACC 11--14AADC

15.(1)①减少废气排放,减少大气污染,改善大气环境:

②减少因电池回收不当造成的上壤污染。(4分)

(2)我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不协调。(2分)

(3)要增强环保意识,坚持绿色发展,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4分)

16. (1)我国的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我国为保障独生子女家庭老人的养老问题提供制度保障。(2 分)

(2)目前我省大气环境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打赢蓝天保卫战是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的需要等。(4 分)

(3)①有利于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②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③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④有利于在全社会倡导绿色生活理念,提高人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4分)

(4)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2分)

17.答、(1)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或:环境污染危害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我国环境污染形势极为严峻;是建设生态文明(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内在要求;

(2)①普及化肥和农药的相关知识,使农民能够合理、适量使用;②对废气废水妥善处理,做到综合利用;③秸秆还田、气化、发电等;④自备购物袋;⑤废旧电池单独存放,集中处理。

(3)政府部门应该加强规划建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落实环保政策;企业应该减少废气排放;公民应爱护花草,多植树,少开车减少尾气排放等。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

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