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模具型腔数控加工过程优化设计

塑料模具型腔数控加工过程优化设计
塑料模具型腔数控加工过程优化设计

塑料模具型腔数控加工过程优化设计

摘要:塑料模具数控加工指的是按照塑料制品制作需求,将其对应的形状进行

整合,保障在模具形状的整合处理中,能够为整体的模具应用控制奠定基础。以

目标函数优化结合约束条件分析,能够为整个塑料模具加工奠定基础。并且在目

标函数及约束条件分析中,能够对整个塑料模具数控加工过程优化,降低其加工

中的工艺应用投入,为整个工艺应用控制奠定基础,提升整体的工艺应用整合能力。基于此,本文对塑料模具型腔数控加工过程优化设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塑料模具;型腔数控加工;优化设计

引言

模具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大量前一把刀具加工不到位的地方,在这些地方

往往是出现残料地方,这些残余部分在加工过程很容易造成下一把刀具断刀、刀

具磨损加剧、加工不稳定、加工效率慢等情况出现,因此,加强加工过程优化设

计极为重要。

1塑料模具构成及设计走向

塑料模具一般由成型零件、浇注系统、分型抽芯机构、脱模机构、导向零件、温度调节和排气系统等7个部分构成。塑料模具设计的走向为:塑料产品建模→

调入EMX模块→选定塑料的收缩率和计算产品尺寸→制定分型面位置→设计模具

型腔和型芯→决定顶杆形式和位置→决定浇口、流道形式和位置→设计冷却水道。 2型腔数和型腔排列方式的确定

在批量生产时,应保证塑件质量前提条件下,尽量采用一模多腔或高速自动

化生产,以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率,还有应根据客户的选择要求。经过综合

分析,本模具使用一模两腔最合适。如使用一模一腔,不能提高效率;又考虑到

该产品不是很大批量生产,所以也不需要选用一模四腔,而且在同样设计一副模

具的条件下,成本高,时间长。当采用一模多腔时,型腔在模板可以有多种排列

方式,如H形排列、圆形排列、直线排列、复合排列等。在

3塑料模具型腔数控加工过程优化设计

3.1优化数据库设计

按照塑料模具数控加工中的处理需求,对整个模具加工中的模型属性进行了

分析,同时以数据库设计作为整个模型设计中工艺参数优化的关键性优化要点进

行了分析,整个分析结果显示在进行数据系统优化处理中,其对应的数据库模型

优化,应该按照具体模具加工中的处理要求,将对应的数据库加工要点明确,这

样才能保障整体的模具加工优化控制得到保障。主要针对数据库优化设计中的工

件材料、机床、刀具和工艺图片进行了优化处理,保障在优化处理实施中,能够

为整个模型控制淡定基础,提升模型的优化处理能力,为后续的模具数控加工奠

定基础。

3.2切削工艺参数设计

整个塑料模具数控加工处理中,为了将整体的模具加工能力提升,需要按照

模具加工处理中的要求,将对应的切削工艺参数设计优化,保障在切削工艺参数

优化设计处理中,能够为整体的模具设计优化提供保障。在本文研究中主要针对

切削工艺参数优化设计中的数据库系统、数据库查询模块以及对应的参数优化处

理模块进行了分析。并且在本文的研究中,按照对应模块参数优化处理中的要求,对整个模具加工优化控制进行了分析。

3.3UG加工模块

模具加工工艺流程

模具加工工艺流程 [信息来源:2010-2-2] 开料:前模料、后模模料、镶件料、行位料、斜顶料; 开框:前模模框、后模模框; 开粗:前模模腔开粗、后模模腔开粗、分模线开粗; 铜公:前模铜公、后模铜公、分模线清角铜公; 线切割:镶件分模线、铜公、斜顶枕位; 电脑锣:精锣分模线、精锣后模模芯; 电火花:前模粗、铜公、公模线清角、后模骨位、枕位; 钻孔、针孔、顶针; 行位、行位压极; 斜顶 复顶针、配顶针; 其它:①唧咀、码模坑、垃圾钉(限位钉);②飞模;③水口、撑头、弹簧、运水; 省模、抛光、前模、后模骨位; 细水结构、拉杆螺丝拉钩、弹簧 淬火、行位表面氮化; 修模刻字。 模具设计知识 一、设计依据 尺寸精度与其相关尺寸的正确性。 根据塑胶制品的整个产品上的具体要和功能来确定其外面质量和具体尺寸属于哪一种: 外观质量要求较高,尺寸精度要求较低的塑胶制品,如玩具; 功能性塑胶制品,尺寸要求严格; 外观与尺寸都要求很严的塑胶制品,如照相机。 脱模斜度是否合理。 脱模斜度直接关系到塑胶制品的脱模和质量,即关系到注射过程中,注射是否能顺利进行:脱模斜度有足够; 斜度要与塑胶制品在成型的分模或分模面相适应;是否会影响外观和壁厚尺寸的精度;

是否会影响塑胶制品某部位的强度。 二、设计程序 对塑料制品图及实体(实样)的分析和消化: a、制品的几何形状; b、尺寸、公差及设计基准; c、技术要求; d、塑料名称、牌号 e、表面要求 型腔数量和型腔排列: a、制品重量与注射机的注射量; b、制品的投影面积与注射机的锁模力; c、模具外形尺寸与注射机安装模具的有效面积,(或注射机拉杆内间距) d、制品精度、颜色; e、制品有无侧轴芯及其处理方法; f、制品的生产批量; g、经济效益(每模的生产值) 型腔数量确定之后,便进行型腔的排列,即型腔位置的布置,型腔的排列涉及模具尺寸,浇注系统的设计、浇注系统的平衡、抽芯(滑块)机构的设计、镶件及型芯的设计、热交换系统的设计,以上这些问题又与分型面及浇口位置的选择有关,所以具体设计过程中,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以达到比较完美的设计。 三、分型面的确定 不影响外观; 有利于保证产品精度、模具加工,特别是型腔的加工; 有利于浇注系统、排气系统、冷却系统的设计; 有利于开模(分模、脱模)确保在开模时,使制品留于动模一侧; 便于金属嵌块的安排。 四、浇注系统的设计 浇注系统设计包括主流道的选择、分流道截面形状及尺寸的确定、浇口的位置的选择、浇口形式及浇口截面尺寸的确定,当利用点浇口时,为了确保分流道的脱落还应注意脱浇口装置的设计、脱浇装置九章浇口机构。 在设计浇注系统时,首先是选择浇口的位置。浇口位置选择直接关系到产品成型质量及注射过程的顺利进行,浇口位置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浇口位置应尽量选择在分型面上,以便于模具加工及使用时浇口的清理; ②浇口位置距型腔各个部位的距离应尽量一致,并使具流程为最短; ③浇口的位置应保证塑料流入型腔时,对型腔中宽畅,厚壁部位,以便于塑料顺利流入; ④浇口位置应开设在塑件截面最厚处; ⑤避免塑料在流下型腔时直冲型腔壁、型芯或嵌件,使塑料能尽快流入到型腔各部位,并避免型芯或嵌件

模具数控加工技术复习_资料

前者用工具电极为导线,常称为线切割加工,后者称为电火花成型加工。 3、评价电火花成型加工工艺质量的主要指标是哪些? 答:评价电火花成型加工工艺质量的主要指标是:(1)加工 效率:单位时间内工件材料的去除量,单位:mm 3 /min 。(2)加工表面质量:粗糙度、表面组织变化及表面显微裂纹等。(3)加工精度:尺寸、位臵、形状精度。(4)工具电极损耗率:通常用工具电极的何种损耗量对工件材料的何种蚀除之比表示。 4、影响电火花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影响电火花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1)脉冲电源的质量 和加工参数的选择——包括脉冲宽度ti ,放电时间te ,放电周期tp ,放电重复频率f ,峰值电流ie 等。(2)工作液——工作液可以提高放电点的能量密度,增大放电时的爆炸力,使熔化的金属容易排出。(3) 电极材料及电极设计。(4)工艺系统的制造及安装高速的精度和质量。 5、为提高电火花成型加工的效率应调整哪些工艺参数?如果 为了降低表面粗糙度,工艺参数又应如何调整? 答:从电火花加工材料去除率(即加工效率)和表面粗糙度 公式可以看出:为提高电火花成型加工的效率,可以提高放电时间te ,或提高峰值电流ie ,或提高放电重复频率f ;如果为了降低表面粗糙度,则应减小放电时间te ,或减小峰值电流ie 。 6、为了保证电火花成形加工的效率和表面质量往往要牺牲什 么? 答:只增加峰值电流ie ,而减小放电时间te 可保证加工效率 和表面质量但工具电极相对损耗率增大。 7、 什么是电火花线切割加工? 答:在电火花加工中利用导线电电极(钼丝或铜丝)以及电 极与工件间的相对运动和放电对工件进行切割的加工方法叫做电火花线切割加工。 影响线切割加工工艺经济性因素主要有: 1) 电极丝及移动速度2) 工件厚度及材料 3) 预臵进给速度 8、 什么是激光加工? 答:激光是一种高度高,方向性好的相干光,其发散性小和 单色性好,焦点处功率可达107-1011w/cm2,温度可达万度以上,其加工就是利用材料在激光照射下的冲击波使熔化物质爆炸式喷溅去除。 9、金属加工常用的激光器是哪些?它们之间的区别除了在工 件物质以外,还在于什么? 答:金属加工常用的激光器有两种,一种是固体激光器,如 红宝石激光器、玻璃激光器、YAG 激光器和金绿宝石激光器;另外一种是气体激光器:如CO2激光器、氩激光器等。它们之间的区别除了在工作介质外,还在于激光波长、输出功率、应用范围等。 量和模具的使用寿命(3)合理布置凹模型孔位置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具设 计 弯曲是使材料产生塑性变形,将平直板材或管材料等型材的毛 坯或半成品,放到模具中进行弯曲,得到具有一定角度或形状的制件的加工方法。 弯曲分为自由弯曲和校正弯曲 弯曲变形分为弹性弯曲,弹性—塑性弯曲,纯塑性弯曲三个阶 段 弯曲时:内层受压—变厚 外层受压—变薄 回弹的影响因素:①材料的力学性能 ②弯曲角θ ③相对弯曲半径R/t ④ 弯曲方式及模具结构 ⑤弯曲力 ⑥模具间隙 弯曲件要求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塑性、较低的屈服点及较高的弹 性模量。 从工件上被打击下来,虽然每次下打下来的材料很小,但由于每秒种打击16000次以上,所以仍有一定的加工速度。 12、 超声加工的应用 答:超声加工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可以加工金属和非金属等硬脆材料 2)可以对硬脆材料进行型孔和型腔加工 3) 利用超声进行清洗超声波在清洗液(汽油、煤油、酒 精和水等)中传播时,液体分子往复高频振动产生正负交变的冲击波。当声强达到一定数值时,液体中急剧生产微小空化气泡并瞬时强烈闭合,产生的微冲击波使清洗物表面的污物遭到破坏。超声振动可用于喷油嘴、喷丝板、微型轴承、仪表齿轮、印刷电路板等的清洗。 13.电火花加工 加工原理:工具电极与工件电极在绝缘体中靠近达到一定距离时形成脉冲放电,瞬时产生大量热能,使工件溶化,在放电爆炸力作用下,把熔化的金属抛出。 电火花加工设备应具有部分:1、脉冲电源。 2、间隙自动调节器。3、机床本体。 4、工作液及循环过滤系统。 (一)电火花成形加工机床主要组成:脉冲电源、工作液箱和机床本体。 (二)电火花切割加工机床由机床本体、数控装臵、脉冲电源和工作循环系统组成。 (三)电火花加工特点 1、可以加工任何硬、脆、韧、高熔点、高纯度的导电材料。 2、加工时无切削力。 3、加工中几乎不受热的影响。 4、由于脉冲数可调节,在同一台机床上可进行粗、半精、精加工。 5、易实现自动化。 14、超声波加工 (一)超声波加工原理 高频振动的超声波锤击工作表面的磨料,通过磨料把加工区的材料粉碎,并被循环流动的液体带走。 (二)超声波加工机床的组成 ;1、超声电源。2、超声振动系统 。3、超声波加工机床本体。 (三)超声波加工特点 ;1、适用于加工各种硬脆材料。2、易于加工出复杂形状的孔及成型面。 加工过程受力小,适合于加工薄壁件。 三、激光加工 原理;通过一系列装臵把激光聚成一个极小的光斑,在此产生高温,进行加工。主要用于打孔和切割。 (四)激光加工特点 ;1、不受材料限制。2、加工时不需要刀具,属于非接触加工。 3、加工速度极高,热影响区小。4、可通过透明介质进行加工。 第四章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具设计 拉深是指将一定形状的平板毛坯通过拉深模具设计冲压成 各种开口空心件,或以开口空心件为毛坯通过拉深进一步改变其形状和尺寸的一种冷冲压工艺方法 按照拉深件的形状,拉深工艺可分为旋转体件拉深,盒形件 拉深,复杂形状件拉深 旋转体件拉深又可分为无凸缘圆筒形件,带凸缘圆 筒形件,半球形件,锥形件,抛物线形件,阶梯形件和复杂旋转体拉深件等 拉深工艺可分为不变薄拉深和变薄拉深 拉深区域分为平面凸缘部分,凸缘圆角部分,筒壁部分,底 部圆角部分,筒低部分 拉深工序的主要工艺问题:①平面凸缘部分的起皱 ②筒壁 危险断面的拉裂 常见的拉深工艺问题有:①平面凸缘的起皱 ②筒壁危险断 的工位上同时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冲压工序的模具 7复合模是指在冲压的一次行程过程中,在同一工位上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冲压工序的模具 8冲裁是使材料的一部分相对另一部分发生分离,是冲压加工方法中的基础工序,应用极为广泛 9冲裁间隙是指冲裁的凸模与凹模刃口之间的间隙,凸模与凹模每一侧的间隙称为单边间隙;两侧间隙之和称为双边间隙 10尺寸精度是指冲裁件的实际尺寸与基本尺寸的差值,差值越小则精度越高 11合理间隙是指采用这一间隙进行冲裁时,能够得到令人满意的冲裁件的断面质量、较高的尺寸精度和较小的冲压力,并使模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12冲裁件工艺性是指该工件在冲裁加工中的难易程度 13搭边是指冲裁时制件之间、制件与条(板)料边缘之间的余料。搭边的作用是:补偿定位误差,保证冲出合格的制件;保持条料具有一定的刚性,便于送料,避免冲裁时条料边缘毛刺被拉入模具间隙,从而保护模具,以免模具过早的磨损而报废 14侧刃是以切去条料旁侧少量来限定送料进距的 15冲压力是冲裁力、卸料力、推件力和顶料力的总称 16模具的压力中心是指冲压力合力的作用点。 17侧刃的作用是以切去条料旁侧少量的材料来限定送料进距 18模柄的作用是将模具的上模座固定在冲床的滑块上 19排样的方法,按有无废料的情况可分为有废料排样、无废料排样和少废料排样 1导柱导套式冲裁模的优缺点?? 答:1)优点:由于导柱式冲裁模导向准确可靠,保证冲裁间隙均匀稳定,因此,冲裁件的精度比用导板模冲制的工件精度高,冲模使用寿命长,在冲床上安装使用方便(2)缺点:冲模外形轮廓尺寸较大,结构较为复杂,制造成本高 2. 冲裁是分离变形的冲压工序。当凸模、凹模之间的设计间隙合理时,工件受力后的分离变形要进过那几个阶段,分离前在那个阶段的何时将出现微裂纹。 答:三个阶段,即:从弹性变形开始,进入塑性变形后以断裂分离告终。在塑性变形阶段,随着凸模的不断压入,材料的变形程度不断增加,同时变形区硬化加剧,在凸模和凹模的刃口附近,材料就产生微小裂纹,这就意味着破坏开始,塑性变形结束。断裂分离阶段,当刃口附近应力达到材料破坏应力时,凸、凹模间的材料先后在靠近凸、凹模刃侧面产生裂纹,并沿最大切应力方向向材料内层扩展,使材料分离 3普通冲裁件的断面具有怎样的特征?这些断面特征又是如何形成的?答 普通 . . 弹性压边设置分为橡胶垫式,弹簧垫式,气垫式 . 模圆角半径过小,阻力和拉深力太大,表面产生划痕, 危险断面破裂;凹模圆角半径过大,材料在流经凹模圆角时会产生起皱 . 模圆角半径过小,拉深过程中危险断面容易局部变 薄,甚至被拉破,过大,拉深时底部材料的承压面积小,容易变薄。 当拉深件底部圆角半径过小时,应按拉深工艺性要求确定凸模圆角半径 . 间隙取值较小时,拉深件的回弹较小,尺寸精度较高, 但拉深力较大,凸,凹模磨损较快,模具寿命较低 . 末次拉深的凸,凹模工作尺寸,应保证拉深件的尺寸 精度符合图样要求,并且保证模具有足够的磨损寿命 第五章 【其他冷冲压成形工艺昱模具设计】 1.成形工艺:指用各种局部变形的方式来改变零件或坯料形的形成是由于在塑性变形阶段的后期,凸模和凹模的刃口切入板料一定深度时,刃尖部分呈高静水压应力状态,使微裂纹的起点不会在刃尖处产生,而是在距刃尖不远的地方发生。随着冲压过程的深入,在拉应力的作用下,裂纹加长,材料断裂而形成毛刺。对普通冲裁来说,毛刺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可以通过控制冲裁间隙的大小使得毛刺的高度降低。 4什么是冲裁间隙?冲裁间隙对冲裁质量有哪些影响??? 答冲裁间隙是指冲裁凹模、凸模在横截面上相应尺寸之间的差值。该间隙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工件切断面的质量、冲裁力的大小及模具的使用寿命。 合理的冲裁间隙时,凸模与凹模刃口所产生的裂纹在扩展时能够互相重合,这时冲裁件切断面平整、光洁,没有粗糙的裂纹、撕裂、毛刺等缺陷。间隙过小,板料在凸、凹模刃口处的裂纹则不能重合。凸模继续压下时,使中间留下的环状搭边再次被剪切,这样,在冲裁件的断面出现二次光亮带,不平整,尺寸精度略差。 间隙过大时,板料在刃口处的裂纹同样也不重合,但与间隙过小时的裂纹方向相反,工件切断面上出现较高的毛刺和较大的锥度。 5什么叫搭边?搭边有什么作用?答:排样时,工件与工件以及工件与条料侧边之间留下的工艺余料,称为搭边。作用是:补偿送料误差,使条料对凹模型孔有可靠的定位,以保证工件外形完整,获得较好的加工质量。保持条料有一定的刚度,以保证零件质量和送料方便。搭边太大,浪费材料;太小,会降低工件断面质量,影响工件的平整度,有时还会出现毛刺或搭边被拉进凸模与凹模的间隙里,造成冲模刃口严重磨损。影响模具寿命。 6冲裁的变形过程是怎样的? 冲裁的变形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从凸模开始接触坯料下压到坯料内部应力数值小于屈服极限,这是称之为弹性变形阶段(第一阶段);如果凸模继续下压,坯料内部的应力达到屈服极限,坯料开始产生塑性变形直至在刃口附近由于应力集中将要产生裂纹为止,这是称之为塑性变形阶段(第二阶段);从在刃口附近产生裂纹直到坯料产生分离,这就是称之为断裂分离阶段(第三阶段) 7什么是冲模的压力中心?确定模具的压力中心的目的? 答:冲模的压力中心就是模具在冲压时,被冲压材料对冲模的各冲压力合力的作用点位置,也就是冲模在工作时所受合力的作用点位置。目的:(1)使冲裁压力中心与冲床滑块中心相重合,避免产生偏弯矩,减少模具导向机构的不均匀磨损(2)保持冲裁工作间隙的稳定性,防止刃口局部迅速变钝,提高冲裁件的质 第六章 【多位级进模设计】 1.载体的作用:级进冲压时运送冲件至各个工位进行连续冲压,保证冲件在动态中保持稳定准确的定位。 2.搭口的作用:连接载体与冲件或冲件与冲件 3.多位级进模的特点:①冲压生产效率高 ②操作安全 ③冲件质量高 ④模具寿命长 ⑤设计制造难度大,但冲压生产的总成本较低 4.排样设计原则:①尽可提高材料的利用率 ②合理安排工序顺序 ③合理确定工位数 ④保证条料送进步距的精度 ⑤保证冲件形状及尺寸的准确性 ⑥提高凹模强度及便于模具制造 5.排样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①冲件的生产批量 ②冲压力的平衡 ③冲件的毛刺方向 ④成形工序件方向的设置 6.级进模结构设计要点:①能顺利、连续、稳定地工

2019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 “模具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工艺”赛项样卷(八)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模具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工艺”赛项样卷(八) 1. 将姓名、参赛证号,代表队名称、代码及赛位代码准确填写在规定的密封区域内; 2. 仔细阅读赛题内容,在计算机上用电子文件按《竞赛规程》及本子项目附加的要求完 成竞赛内容; 3. 不要在文件资料上涂写、涂画,也不要删除赛卷; 4. 不允许在密封区域内填写无关的内容; 5. 在提交的文件中,不得泄露参赛队信息。 一、竞赛总体要求概述 (一)项目总体要求: 1、依据赛场提供的灯座不完整产品3D模型,产品部分结构图见附图1,将缺少部分设计一个塑料上盖,与提供的模型配合,组成一个完整的产品,该产品整体高度(不包含灯泡)不低于26.8mm,数据线插头处需在塑料零件上设计对应形状的通孔,满足实际使用需要,设计定位与固定结构,需要和现场提供模架及各机构位置相匹配,塑件尺寸公差等级为MT3,符合绿色生产要求。对设计的模型进行优化处理,并描述设计的方案; 2、应用注塑模CAE软件对模具设计方案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进行评价,生成分析报告; 3、根据优化的设计方案完成并细化模具3D结构设计和模具装配2D图、指定零件的2D图绘制; 4、编制产品与模具设计说明书; 5、利用ERP系统制定任务分配计划并输出任务分配计划表; 6、利用ERP系统制定模具BOM表并输出BOM表; 7、利用ERP系统完成零件工艺的编制并输出零件加工工艺卡; 8、根据现场机床刀具条件,完成型芯、型腔以及有关零件的加工制造; 9、根据检测结果(自检后输入系统)在ERP系统中录入检测报告信息并输出加工零件(型芯、型腔)检测报告;

10、根据现场提供的模具零件和模架,完成模具总装配。 (二)竞赛用时间与流程: 本项目竞赛总的时间为6小时,计算机设计和机床实操同时进行。 三人一组,完成产品设计、产品成型工艺方案的制定,模具设计与分析、成型零件的设计和CAM加工程序编制、撰写分析报告与设计说明书以及相关文件制作; 机床实操部分完成零件加工、模具装配。模具装配完成后由裁判工作人员进行制件成型试模,不记入竞赛时间。 (三)特别说明: 赛卷在竞赛平台自动下发、一场一题。竞赛结束后不得修改和删除,不允许参赛选手拷贝夹带离开赛场,也不允许参赛选手摘录有关内容。 二、竞赛项目任务书 (一)产品制件技术要求概要: 1、材料:PS; 2、材料收缩率:0.5%; 3、技术要求:表面光洁无毛刺、无缩痕;符合整个产品的功能要求。 4、原始数据:参阅产品给定部分的2D/3D图及模具装配图、模具零件图。 5、设计的产品制件高度不低于18mm。 (二)模具结构设计要求: 1、模腔数:试样模具一模一腔,企业生产模具按照年产量10万件设计型腔数量,合理布置; 2、成型零件收缩率:0.5%; 3、模具能够实现制件全自动脱模方式要求; 4、以满足塑件要求、保证质量和制件生产效率为前提条件,兼顾模具的制造工艺性及制造成本,充分考虑模具的使用寿命; 5、保证模具使用时的操作安全,确保模具修理、维护方便;

模具制造工艺流程(简易)

模具制造工艺流程(简易) 总的来说模具制作工艺流程如下: 审图—备料—加工—模架加工—模芯加工—电极加工—模具零件加工—检验—装配—飞模—试模—生产 A:模架加工:1打编号,2 A/B板加工,3面板加工,4顶针固定板加工,5底板加工 B:模芯加工:1飞边,2粗磨,3铣床加工,4钳工加工,5CNC粗加工,6热处理,7精磨,8CNC精加工,9电火花加工,10省模 C:模具零件加工:1滑块加工,2压紧块加工,3分流锥浇口套加工,4镶件加工 模架加工细节 1,打编号要统一,模芯也要打上编号,应与模架上编号一致并且方向一致,装配时对准即可不易出错。 2, A/B板加工(即动定模框加工),a:A/B板加工应保证模框的平行度和垂直度为0.02mm,b :铣床加工:螺丝孔,运水孔,顶针孔,机咀孔,倒角c:钳工加工:攻牙,修毛边。 3,面板加工:铣床加工镗机咀孔或加工料嘴孔。 4,顶针固定板加工:铣床加工:顶针板与B板用回针连结,B板面向上,由上而下钻顶针孔,顶针沉头需把顶针板反过来底部向上,校正,先用钻头粗加工,再用铣刀精加工到位,倒角。 5,底板加工:铣床加工:划线,校正,镗孔,倒角。 (注:有些模具需强拉强顶的要加做强拉强顶机构,如在顶针板上加钻螺丝孔)

模芯加工细节 1)粗加工飞六边:在铣床上加工,保证垂直度和平行度,留磨余量1.2mm 2)粗磨:大水磨加工,先磨大面,用批司夹紧磨小面,保证垂直度和平行度 在0.05mm,留余量双边0.6-0.8mm 3)铣床加工:先将铣床机头校正,保证在0.02mm之内,校正压紧工件,先加工螺丝孔,顶针孔,穿丝孔,镶针沉头开粗,机咀或料咀孔,分流锥孔倒角再 做运水孔,铣R角。 4)钳工加工:攻牙,打字码 5) CNC粗加工 6)发外热处理HRC48-52 7)精磨;大水磨加工至比模框负0.04mm,保证平行度和垂直度在0.02mm之内8) CNC精加工 9)电火花加工 10)省模,保证光洁度,控制好型腔尺寸。 11)加工进浇口,排气,锌合金一般情况下浇口开0.3-0.5mm,排气开0.06-0.1mm,铝合金浇口开0.5-1.2mm排气开0.1-0.2,塑胶排气开0.01-0.02,尽量宽一点,薄一点。 滑块加工工艺:1,首先铣床粗加工六面,2精磨六面到尺寸要求,3铣床粗加 工挂台,4挂台精磨到尺寸要求并与模架行位滑配,5铣床加工斜面,保证斜度与压紧块一致,留余量飞模,6钻运水和斜导住孔,斜导柱孔比导柱大1毫米,并倒角,斜导柱孔斜度应比滑块斜面斜度小2度。斜导柱孔也可以在飞好模合 上模后与模架一起再加工,根据不同的情况而定。

模具数控加工技术实训培训方案

模具数控加工技术实训培训方案 一、任务目标 通过培训,让学员熟悉和掌握数控铣削加工在模具制造加工中的作用,数控铣床的操作规程及安全文明生产实训的有关要求。掌握工具量具的使用方法。掌握数控铣削加工的编程及加工方法,常用铣削刀具的种类、用途及使用方法。掌握常用夹具及工件铣削加工时的定位、装卡方法及要求,并能够完成典型型腔类模具零件的加工,为将来从事模具数控加工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培训对象与培训时间 1.培训对象为全省应届毕业、毕业两年内未就业的材料成型技术类相关专业本、专科毕业学生,共20 人。 2.培训时间为2017年7月20日-8月20日,地点为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材料成型技术实训培训基地(丹东市振兴区洋河大街30#)。 三、课程安排与内容标准 1.课程安排

2.内容标准(见附件二) 四、培训要求 1、培训实行注册入学,免收培训费。学员根据报到时间、地点,按时报到。报到时携带本人毕业证、身份证原件和2张二寸蓝底近期免冠照片。 2、培训统一安排在学校学生宿舍住宿,免收住宿费,报到时请自带行李、洗潄用品。就餐统一安排在学生(学员)食堂,费用自理。 3、培训期间必须严格遵守培训纪律,按时上课,坚持始终,有事需与班主任请假,出行注意安全。 4、培训期间必须听从导师指导,严格按操作规程实践操作,保证实训安全。 五、培训班教学与管理 培训班聘请4名校内具备“双师”型素质的教师和3名实践经验丰

富的企业技师组建专业实训培训教师队伍,负责实训培训教学与指导;聘请2名创业导师和1名学生管理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素质教育队伍,负责创业就业素质教育与管理。 设班主任1名,车建明(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材料工程系办公室主任),电话: 六、考核评价及颁发证书 学员培训的结业成绩按照各培训项目考核方案具体执行确定。经培训考核成绩合格,由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颁发的就业创业技能实训培训结业证书。 培训合格后,学校负责向相关企业推荐就业。 附件一模具数控加工技术培训师资一览表 附件二内容标准 模具数控加工技术培训师资一览表

模具加工工艺流程教学文案

模具加工工艺流程

模具加工工艺流程 [信息来源:2010-2-2] 开料:前模料、后模模料、镶件料、行位料、斜顶料; 开框:前模模框、后模模框; 开粗:前模模腔开粗、后模模腔开粗、分模线开粗; 铜公:前模铜公、后模铜公、分模线清角铜公; 线切割:镶件分模线、铜公、斜顶枕位; 电脑锣:精锣分模线、精锣后模模芯; 电火花:前模粗、铜公、公模线清角、后模骨位、枕位; 钻孔、针孔、顶针; 行位、行位压极; 斜顶 复顶针、配顶针; 其它:①唧咀、码模坑、垃圾钉(限位钉);②飞模;③水口、撑头、弹簧、运水; 省模、抛光、前模、后模骨位; 细水结构、拉杆螺丝拉钩、弹簧 淬火、行位表面氮化; 修模刻字。 模具设计知识 一、设计依据 尺寸精度与其相关尺寸的正确性。 根据塑胶制品的整个产品上的具体要和功能来确定其外面质量和

具体尺寸属于哪一种: 外观质量要求较高,尺寸精度要求较低的塑胶制品,如玩具; 功能性塑胶制品,尺寸要求严格; 外观与尺寸都要求很严的塑胶制品,如照相机。 脱模斜度是否合理。 脱模斜度直接关系到塑胶制品的脱模和质量,即关系到注射过程中,注射是否能顺利进行: 脱模斜度有足够; 斜度要与塑胶制品在成型的分模或分模面相适应;是否会影响外观和壁厚尺寸的精度; 是否会影响塑胶制品某部位的强度。 二、设计程序 对塑料制品图及实体(实样)的分析和消化: a、制品的几何形状; b、尺寸、公差及设计基准; c、技术要求; d、塑料名称、牌号 e、表面要求 型腔数量和型腔排列: a、制品重量与注射机的注射量; b、制品的投影面积与注射机的锁模力; c、模具外形尺寸与注射机安装模具的有效面积,(或注射机拉杆内间距) d、制品精度、颜色; e、制品有无侧轴芯及其处理方法; f、制品的生产批量; g、经济效益(每模的生产值)

模具制造技术试题及答案

模具制造技术试题(A卷) 班级,姓名,学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工艺规程是指规定产品和零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的工艺文件。 2、型腔的冷挤压加工分为封闭式冷挤压和敞开式冷挤压两种形式。 3、研磨导柱常出现的缺陷是“喇叭口”(孔的尺寸两端大中间小)。 4、模座的加工主要是平面和孔的加工。为了使加工方便和容易保证加工要求,在个工艺阶段应先加工平面,后加工孔。 5、修整成型砂轮的方法有两种:即用挤压轮修整成型砂轮,用金刚石修整。 6、装配好的推杆及复位杆,当模具处于闭合状态时,推杆顶面应高出型面 0.05-0.10 mm,复位杆端面应低于分型面0.02-0.05 mm。 7、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是通过工具电极和工件电极之间脉冲放电时电腐蚀作用,对工件进行加工。常用钼丝作为电极,且接在脉冲电源的正极。 8、铰孔适用于中小尺寸的孔的精加工,而镗孔适用大尺寸的孔 的加工。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精细车特别适合有色金属的精加工。(√) 2、铰孔是对淬硬的孔进行精加工的一种方法。(╳) 3、在工艺尺寸链中,间接得到的尺寸称为封闭环。(√) 4、按立体模型仿形铣时,仿形销的锥度应小于型腔的斜度。(√) 5、用成形砂轮磨削法一次可磨削的表面宽度不能太大。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轴类零件在一台车床上车端面、外圆和切断。此时工序为 ( A )。 A一个B两个C三个D四个 2、下列不属于型腔加工方法的是(B )

A电火花成形B线切割C普通铣削D数控铣削 3 、下列不属于平面加工方法的是( D ) A刨削B磨削C铣削D铰削 4、某导柱的材料为40钢,外圆表面要达到IT6级精度,Ra.8um则加工方案可选( A ) A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B粗车—半精车—精车 C粗车—半精车—粗磨 5、简要说明零件加工所经过的工艺路线的卡片是( A ) A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 B 机械加工工艺卡C机械加工工序卡 6、铰孔主要用于加工(C ) A 大尺寸孔 B 盲孔、深孔 C 中小尺寸未淬硬孔D中小尺寸已淬硬孔 7、但电极平动法的特点是( B ) A只需工作台平动 B 只需一个电极 C 较轻易加工高精度的型腔 D 可加工具有清角、清棱的型腔 8、关于ISO代码中G00的功能说法正确的是(C ) A是直线插补指令B 是快速移动且加工指令C是快速移动但不加工指令 9、对于非圆型孔的凹模加工,正确的加工方法是:(B) A 可以用铣削加工铸件型孔 B 可以用铣削作半精加工 C 可用成型磨削作精加工 10、对于非圆凸模加工,不正确的加工方法是:( B ) A可用刨削作粗加工B淬火后,可用精刨作精加工 C 可用成型磨削作精加工 四、简答题(共20分) 1、拉深模试模时出现制件起皱的缺陷,找出其产生的原因以及调整方法。(5分)答:产生的原因:(1)压边力太小或不均。(2)凸、凹模间隙太大。(3)凹模圆角半径太大。(4)板料太薄或塑性差。 调整方法:(1)增加压边力或调整顶件杆长度、弹簧位置。(2)减小拉深间隙。(3)减小凹模圆角半径。(4)更换材料。

模具加工工艺流程

模具加工工艺流程 开料:前模料、后模模料、镶件料、行位料、斜顶料; 开框:前模模框、后模模框; 开粗:前模模腔开粗、后模模腔开粗、分模线开粗; 铜公:前模铜公、后模铜公、分模线清角铜公; 线切割:镶件分模线、铜公、斜顶枕位; 电脑锣:精锣分模线、精锣后模模芯; 电火花:前模粗、铜公、公模线清角、后模骨位、枕位; 钻孔、针孔、顶针; 行位、行位压极; 斜顶 复顶针、配顶针; 其它:①唧咀、码模坑、垃圾钉(限位钉);②飞模;③水口、撑头、弹簧、运水; 省模、抛光、前模、后模骨位; 细水结构、拉杆螺丝拉钩、弹簧 淬火、行位表面氮化; 修模刻字。 模具设计知识 一、设计依据 尺寸精度与其相关尺寸的正确性。 根据塑胶制品的整个产品上的具体要和功能来确定其外面质量和具体尺寸属于哪一种: 外观质量要求较高,尺寸精度要求较低的塑胶制品,如玩具; 功能性塑胶制品,尺寸要求严格; 外观与尺寸都要求很严的塑胶制品,如照相机。 脱模斜度是否合理。 脱模斜度直接关系到塑胶制品的脱模和质量,即关系到注射过程中,注射是否能顺利进行:脱模斜度有足够; 斜度要与塑胶制品在成型的分模或分模面相适应;是否会影响外观和壁厚尺寸的精度;

是否会影响塑胶制品某部位的强度。 二、设计程序 对塑料制品图及实体(实样)的分析和消化: a、制品的几何形状; b、尺寸、公差及设计基准; c、技术要求; d、塑料名称、牌号 e、表面要求 型腔数量和型腔排列: a、制品重量与注射机的注射量; b、制品的投影面积与注射机的锁模力; c、模具外形尺寸与注射机安装模具的有效面积,(或注射机拉杆内间距) d、制品精度、颜色; e、制品有无侧轴芯及其处理方法; f、制品的生产批量; g、经济效益(每模的生产值) 型腔数量确定之后,便进行型腔的排列,即型腔位置的布置,型腔的排列涉及模具尺寸,浇注系统的设计、浇注系统的平衡、抽芯(滑块)机构的设计、镶件及型芯的设计、热交换系统的设计,以上这些问题又与分型面及浇口位置的选择有关,所以具体设计过程中,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以达到比较完美的设计。 三、分型面的确定 不影响外观; 有利于保证产品精度、模具加工,特别是型腔的加工; 有利于浇注系统、排气系统、冷却系统的设计; 有利于开模(分模、脱模)确保在开模时,使制品留于动模一侧; 便于金属嵌块的安排。 四、浇注系统的设计 浇注系统设计包括主流道的选择、分流道截面形状及尺寸的确定、浇口的位置的选择、浇口形式及浇口截面尺寸的确定,当利用点浇口时,为了确保分流道的脱落还应注意脱浇口装置的设计、脱浇装置九章浇口机构。 在设计浇注系统时,首先是选择浇口的位置。浇口位置选择直接关系到产品成型质量及注射过程的顺利进行,浇口位置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浇口位置应尽量选择在分型面上,以便于模具加工及使用时浇口的清理; ②浇口位置距型腔各个部位的距离应尽量一致,并使具流程为最短; ③浇口的位置应保证塑料流入型腔时,对型腔中宽畅,厚壁部位,以便于塑料顺利流入; ④浇口位置应开设在塑件截面最厚处; ⑤避免塑料在流下型腔时直冲型腔壁、型芯或嵌件,使塑料能尽快流入到型腔各部位,并避免型芯或嵌件

模具型腔仿真加工说明书模板

11型腔仿真加工 11.1UG数控仿真概况 UG是一个交互式CAD/CAM(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它功能强大,可以轻松实现各种复杂实体及造型的建构。它在诞生之初主要基于工作站,但随着PC硬件的发展和个人用户的迅速增长,在PC上的应用取得了迅猛的增长,已经成为模具行业三维设计的一个主流应用。例如应用在飞机、航天、汽车、家电、等日常用品中。本次毕业设计使用UG NX的CAM模块完成投影仪外壳注塑模具型腔的粗、精加工数控编程与后置处理,利用几何仿真软件完成切削轨迹的运动仿真与虚拟切削。 11.2加工工序制定 在进行型腔数控仿真加工时,有以下几个工序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第一个工序的目的是为了铣削掉大部分的余料。如何提升加工效率是要首先考虑的,可是我们也不能忘了加工费用;而半精加工、精加工是为了保证加工质量,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把加工费用降到最低。进行加工仿真有以下几个参数需要进行确定:切削深度、切削宽度、主轴转速、进给速度。 11.3创建加工工序 11.3.1设置加工环境 打开投影仪外壳型腔零件图,鼠标单击应用模块图标,在菜单栏选择加工选项,此时进入加工环境,进行设置。

11.3.2创建加工坐标系和加工几何体 创建加工坐标系:首先点击创建几何体坐标,在“创建几何体”对话框中选择MCS图标,在“加工坐标系”对话框中选择坐标原点图标,在选择自动判断,点击型腔的一个边角,这样就完成了坐标系的建立。 创建加工几何体:首先创建几何体图标,“父级组”选择MCS,随后创建几何体,再点击加工几何体图标,选择全选,选定要加工的零件,在选定大小合适的毛坯。 11.3.3创建刀具 点击创建刀具图标,在对话框中选择此次所需要的刀具型号和大小,如下图所示。 图11.5创建刀具

模具制作工艺流程

模具制作工艺流程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模具制作工艺流程 总的来说模具制作工艺流程如下: 审图—备料—加工—模架加工—模芯加工—电极加工—模具零件加工—检验—装配—飞模—试模—生产 A:模架加工:1打编号,2 A/B板加工,3面板加工,4顶针固定板加工,5底板加工 B:模芯加工:1飞边,2粗磨,3铣床加工,4钳工加工,5CNC粗加工,6热处理,7精磨,8CNC精加工,9电火花加工,10省模 C:模具零件加工:1滑块加工,2压紧块加工,3分流锥浇口套加工,4镶件加工 模架加工细节 1,打编号要统一,模芯也要打上编号,应与模架上编号一致并且方向一致,装配时对准即可不易出错。 2, A/B板加工(即动定模框加工),a:A/B板加工应保证模框的平行度和垂直度为0.02mm,b :铣床加工:螺丝孔,运水孔,顶针孔,机咀孔,倒角c:钳工加工:攻牙,修毛边。 3,面板加工:铣床加工镗机咀孔或加工料嘴孔。 4,顶针固定板加工:铣床加工:顶针板与B板用回针连结,B板面向上,由上而下钻顶针孔,顶针沉头需把顶针板反过来底部向上,校正,先用钻头粗加工,再用铣刀精加工到位,倒角。

5,底板加工:铣床加工:划线,校正,镗孔,倒角。 (注:有些模具需强拉强顶的要加做强拉强顶机构,如在顶针板上加钻螺丝孔) 模芯加工细节 1)粗加工飞六边:在铣床上加工,保证垂直度和平行度,留磨余量1.2mm 2)粗磨:大水磨加工,先磨大面,用批司夹紧磨小面,保证垂直度和平行度在0.05mm,留余量双边0.6-0.8mm 3)铣床加工:先将铣床机头校正,保证在0.02mm之内,校正压紧工件,先加工螺丝孔,顶针孔,穿丝孔,镶针沉头开粗,机咀或料咀孔,分流锥孔倒角再做运水孔,铣R角。 4)钳工加工:攻牙,打字码 5) CNC粗加工 6)发外热处理HRC48-52 7)精磨;大水磨加工至比模框负0.04mm,保证平行度和垂直度在0.02mm之内 8) CNC精加工 9)电火花加工 10)省模,保证光洁度,控制好型腔尺寸。 11)加工进浇口,排气,锌合金一般情况下浇口开0.3-0.5mm,排气开0.06-0.1mm,铝合金浇口开0.5-1.2mm排气开0.1-0.2,塑胶排气开0.01-

外文翻译-模具型腔数控加工计算机辅助刀具选择和研究

Mould type of numerical control process computer assist the cutter choose and study Foreword Numerical control include cutter production and cutter of orbit choose two key problems process ,. The first problem has been got and studied extensivly and deeply over the past 20 years, a lot of algorithms developed have already got application in commercial CAD/ CAM system. Most CAM systems can produce the cutter orbit automatically after users input relevant parameters at present. Comparatively speaking , it is still not ripe to regard quality , efficiency as the research of choosing the problem of cutter of optimizing the goal correctly, do not have commercial CAM system that can offer the preferred decision support tool of cutter at present, therefore it is difficult to realize the integrating automatically and organically of CAD/ CAM.. The cutter is chosen to usually include cutter type and cutter size. Generally speaking , suitable for one processing cutter of target for much kind , one cutter can finish different processing tasks, so it is easier to only consider meeting the cutter that basically processes the requirement and choose, especially to geometirc characteristics of model such as the hole , trough ,etc.. But in fact, it is common for cutter to choose and sure optimization goal interrelate, for instance most heavy to cut efficiency , process time , minimum process cost , longest service life ,etc. at least, so the cutter is chosen it is a complicated optimization question. Such as mould type one of parts, because the geometirc form is complicated (usually include curved surface of freedom and island), influence geometry that cutter choose it restrains from to be can explicit to say among CAD model, need to design the corresponding algorithm to draw, therefore choose the cutter specification suitable and cutter association , it is not easy things by improving efficiency and quality processed in numerical control.

模具制造技术试题与答案

模具制造技术试题( A 卷) 班级,姓名,学号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20 分) 1、工艺规程是指规定产品和零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的工艺文件。 2、型腔的冷挤压加工分为封闭式冷挤压和敞开式冷挤压两种形式。 3、研磨导柱常出现的缺陷是“喇叭口”(孔的尺寸两端大中间小)。 4、模座的加工主要是平面和孔的加工。为了使加工 方便和容易保证加工要求,在个工艺阶段应先加工平面,后加工孔。 5、修整成型砂轮的方法有两种:即用挤压轮修整成型砂轮,用金刚石修整。 6、装配好的推杆及复位杆,当模具处于闭合状态时,推杆顶面应高出型面 0.5-0.10 mm,复位杆端面应低于分型面0.02-0.05 mm。 7、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是通过工具电极和工件电极之间脉冲放电时电腐蚀作 用,对工件进行加工。常用钼丝作为电极,且接在脉冲电源的正极。 8、铰孔适用于中小尺寸的孔的精加工,而镗孔适用大尺寸的孔 的加工。 二、判断题:(每题 2 分,共10 分) 1、精细车特别适合有色金属的精加工。(√) 2、铰孔是对淬硬的孔进行精加工的一种方法。(╳) 3、在工艺尺寸链中,间接得到的尺寸称为封闭环。(√) 4、按立体模型仿形铣时,仿形销的锥度应小于型腔的斜度。(√) 5、用成形砂轮磨削法一次可磨削的表面宽度不能太大。 (√) 三、选择题(每题 2 分,共20 分) 1、轴类零件在一台车床上车端面、外圆和切断。此时工序为 ( A )。 A 一个 B 两个 C 三个 D 四个 2、下列不属于型腔加工方法的是( B )

A 电火花成形 B 线切割 C 普通铣削 D 数控铣削 3 、下列不属于平面加工方法的是( D ) A 刨削 B 磨削 C 铣削 D 铰削 4、某导柱的材料为40 钢,外圆表面要达到IT6 级精度,Ra.8um则加工方案可选( A ) A 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 B 粗车—半精车—精车 C 粗车—半精车—粗磨 5、简要说明零件加工所经过的工艺路线的卡片是( A ) A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 B 机械加工工艺卡 C 机械加工工序卡 6、铰孔主要用于加工( C ) A 大尺寸孔 B 盲孔、深孔 C 中小尺寸未淬硬孔 D 中小尺寸已淬硬孔 7、但电极平动法的特点是( B ) A 只需工作台平动 B 只需一个电极 C 较轻易加工高精度的型腔 D 可加工具有清角、清棱的型腔 8、关于ISO 代码中G00 的功能说法正确的是( C ) A 是直线插补指令 B 是快速移动且加工指令 C 是快速移动但不加工指令 9、对于非圆型孔的凹模加工,正确的加工方法是:( B ) A 可以用铣削加工铸件型孔 B 可以用铣削作半精加工 C 可用成型磨削作精加工 10、对于非圆凸模加工,不正确的加工方法是:( B ) A 可用刨削作粗加工 B 淬火后,可用精刨作精加工 C 可用成型磨削作精加工 四、简答题(共20分) 1、拉深模试模时出现制件起皱的缺陷,找出其产生的原因以及调整方法。(5 分)答:产生的原因:(1)压边力太小或不均。(2)凸、凹模间隙太大。(3)凹模圆角半径太大。(4)板料太薄或塑性差。 调整方法:(1)增加压边力或调整顶件杆长度、弹簧位置。(2)减小拉深间隙。(3)减小凹模圆角半径。(4)更换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