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操作系统实验4

东北大学操作系统实验4
东北大学操作系统实验4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实验四:

页面置换算法

班级物联网1201班学号20124052

姓名李垠桥

一. 实验目的

进一步加深理解父子进程之间的关系及其并发执行,理解内存页面调度的机理,掌握页面置换算法及其实现方法,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页面置换算法是虚拟存储管理实现的关键,通过本次试验理解内存页面调度的机制,在模拟实现FIFO、LRU等经典页面置换算法的基础上,理解虚拟存储实现的过程。将不同的置换算法放在不同的子进程中加以模拟,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二. 实验内容及要求

1. 实验内容

程序涉及一个父进程和两个子进程。父进程使用rand()函数随机产生若干随机数,经过处理后,存于一数组Acess_Series[]中,作为内存页面访问的序列。两个子进程根据这个访问序列,分别采用FIFO和LRU两种不同的页面置换算法对内存页面进行调度。

2. 实验要求

(1) 这是一个综合性实验,要求在掌握父子进程并发执行机制和内存页面置换算法的基础上,能综合运用这两方面的知识,自行、独立编制程序。

(2) 每个子进程应能反映出页面置换的过程,并统计页面置换算法的命中或缺页情况。设缺页的次数为diseffect。总的页面访问次数为total_instruction。则:

缺页率= disaffect/total_instruction

命中率= 1- disaffect/total_instruction

(3) 将为进程分配的内存页面数mframe作为程序的参数,通过多次运行程序,说明FIFO 算法存在的Belady现象。

三. 程序流程图

四. 程序源代码、文档注释及文字说明

1. 程序语言:c语言

2. 源代码: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

{

//初始化

int pageNum=0;

printf("请输入内存中页面数:\n");

scanf("%d",&pageNum);

printf("请输入访问次数:\n");

int times=0;

scanf("%d",×);

printf("是否随机生成访问页序号?(1为是,其他任意数字为否)\n");

int config=0;

scanf("%d",&config);

pid_t pid1;//子进程1 pid

pid_t pid2;//子进程2 pid

int access_series[times];

int i=0;

int fifoDomain[pageNum];

int fPlace=0;//fifoDomain中指针位置

int afPlace=0;//access_series中指针位置

int fhitNum=0;//命中次数

int lruDomain[pageNum];

int lPlace=0;//lruDomain中指针位置

int alPlace=0;//access_series中指针位置

int lhitNum=0;//命中次数

if(config==1)

{

srand((unsigned) time(NULL));

printf("序列:");

for(;i

{

int temp=rand();

access_series[i]=temp%10;

printf("%d",access_series[i]);

}

printf("\n");

}

else

{

printf("请输入%d个数字(0-9)\n",times);

int o=0;

for(;o

{

printf("第%d个数:",o+1);

scanf("%d",&access_series[o]);

}

printf("序列:");

for(o=0;o

{

printf("%d",access_series[o]);

}

printf("\n");

}

while((pid1=fork())<0)

{

printf("ERROR:生成子进程1失败!\n");

}

if(pid1==0)//当前为子进程1 FIFO

{

printf("生成了子进程1,PID:%d\n",getpid());

int j=0;

for(;afPlace

{

for(j=0;j

{

if(access_series[afPlace]==fifoDomain[j])

{

fhitNum++;

break;

}

}

if(j==fPlace)

{

if(fPlace==pageNum)

{

int m=0;

for(;m

{

fifoDomain[m]=fifoDomain[m+1];

}

fifoDomain[pageNum-1]=access_series[afPlace];

}

else

{

fifoDomain[fPlace]=access_series[afPlace];

fPlace++;

}

}

printf("FIFO:");

for(j=0;j

{

printf("%d,",fifoDomain[j]);

if(j==fPlace-1)

{

printf("\n");

}

}

}

printf("FIFO命中率为:%f\n",(fhitNum*1.0)/times);

exit(0);

}

else if(pid1>0)//当前为父进程

{

while((pid2=fork())<0)

{

printf("ERROR:生成子进程2失败!\n");

}

if(pid2==0)//当前为子进程2 LRU

{

printf("生成了子进程2,PID:%d\n",getpid());

int j=0;

for(;alPlace

{

for(j=0;j

{

if(access_series[alPlace]==lruDomain[j])

{

int temp;

int k;

temp=lruDomain[j];

for(k=j+1;k

{

lruDomain[k-1]=lruDomain[k];

}

lruDomain[lPlace-1]=temp;

lhitNum++;

break;

}

}

if(j==lPlace)

{

if(lPlace==pageNum)

{

int n=0;

for(;n

{

lruDomain[n]=lruDomain[n+1];

}

lruDomain[pageNum-1]=access_series[alPlace];

}

else

{

lruDomain[lPlace]=access_series[alPlace];

lPlace++;

}

}

printf("LRU:");

for(j=0;j

{

printf("%d,",lruDomain[j]);

if(j==lPlace-1)

{

printf("\n");

}

}

}

printf("LRU命中率为:%f\n",(lhitNum*1.0)/times);

exit(0);

}

else if(pid2>0)//当前为父进程

{

wait(0);//父进程进入阻塞状态,直到子进程执行结束

wait(0);

printf("当前为父进程,PID:%d\n",getpid());

}

}

return 0;

}

五. 运行结果及其说明

运行结果:

Belady现象:

页面数变大(由图形2变成图形1),FIFO命中率反而降低(由0.2500变为0.1667)

图形 1 页面数为4时FIFO运行截图

图形 2 页面数为3时FIFO运行截图

六. 程序使用说明

1. 本程序提供对内存中页面数的设置,如图1所示:

图形 3 请输入子进程数量

2. 本程序提供对访问次数的设置,如图2所示:

图形 4 设置访问次数

3. 本程序提供两种产生访问页序号的模式:随机生成和手动输入,随机生成模式如图3所示:

图形 5 随机生成模式

七. 问题

1. 父进程、子进程之间的并发执行过程。

(1) 父进程调用fork函数产生子进程1

(2) 父进程调用fork函数产生子进程2

(3) 父进程调用wait函数等待子进程结束

(4) 某一个子进程结束,激活父进程

(5) 父进程执行,调用wait函数等待剩余的子进程结束

(6) 另一个子进程结束,激活父进程

(7) 父进程执行,程序执行结束

2. 通过完成实验,根据你的体会,阐述虚拟存储器的原理。

虚拟存储器实际上是用来解决作业大而内存小的问题,他通过页面置换算法来提供远大于内存地址空间的地址范围,针对不同的程序将不同的数据页面读取到虚拟存储器中用来实现。

3. 写出FIFO算法中出现Belady现象的内存页面访问序列。

序列:123412512345

内存页面数为3时FIFO命中率为:0.25

内存页面数为4时FIFO命中率为:0.16667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操作系统课设报告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进程管理器 专业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学号xxxx 学生姓名xxxx 指导教师xxxxx 设计时间2014-12-29~2015-1-15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号:学生姓名(签名):设计题目 1、高优先权调度算法的模拟 2、进程管理器的模拟实现 二、主要内容 1、目的: 编程模拟实现进程管理器,加深对进程、程序概念掌握. 2、进程管理器 主界面如下: (1)源代码: <1> Form1.cs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using https://www.360docs.net/doc/f88293856.html,ponentModel; using System.Data; using System.Drawing;

using System.Text; using System.Windows.Forms; using System.Management; using System.Diagnostics; namespace WindowsApplication1 { public partial class Form1 : Form { public Form1() { InitializeComponent(); this.listProcesses.MultiSelect = false; this.listProcesses.View = View.Details; this.listProcesses.Columns.Add("pname",(int)CreateGraphics().MeasureString( "aaaaaaaaaaaaaaaaaaaaaa",Font).Width); this.listProcesses.Columns.Add("pID", (int)CreateGraphics().MeasureString( "000000000000", Font).Width); this.listProcesses.Columns.Add("username", (int)CreateGraphics().MeasureString( "aaaaaaaaaaaaaaaaaaaaa", Font).Width); this.listProcesses.Columns.Add("priority", (int)CreateGraphics().MeasureString( "aaaaaaaaa", Font).Width); this.listProcesses.Columns.Add("Memory usage", (int)CreateGraphics().MeasureString( "000000000000000",Font).Width); } private void Form1_Loa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RefreshList(); } private void RefreshList() { Process[] processes; processes = Process.GetProcesses(); this.listProcesses.Items.Clear(); foreach (Process instance in processes) { ListViewItem lvi = new ListViewItem(instance.ProcessName); lvi.SubItems.Add(FormatProcessID(instance.Id)); lvi.SubItems.Add(GetProcessUserName(instance.Id)); lvi.SubItems.Add(instance.BasePriority.ToString());

东北大学操作系统第一次实验报告

实验1:熟悉Linux系统 一、题目:熟悉Linux系统 二、目的: 熟悉与掌握Linux系统基本命令,熟悉Linux编程环境,为以后的实验打下基础。 1、启动、退出、ls(显示目录内容)、cp(文件或目录的复制)、mv(文件、目录更名或移动)、rm(删除文件或目录)、mkdir(创建目录)、rmdir(删除空目录)、cd(改变工作目录)… 2、C语言编辑、编译 三、内容及要求: 1、熟练掌握Linux基本文件命令; 2、掌握Linux编辑程序、对源代码进行编译、连接、运行及调试的过程; 3、认真做好预习,书写预习报告; 4、实验完成后要认真总结、完成实验报告。 四、内容及要求: 在Linux环境下编制、调试源程序的实际过程(每一步的具体说明)。 实验2:进程状态 一、题目:进程状态 二、目的: 自行编制模拟程序,通过形象化的状态显示,使学生理解进程的概念、进程之间的状态转换及其所带来的PCB内容、组织的变化,理解进程与其PCB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三、内容及要求 1、设计并实现一个模拟进程状态转换及其相应PCB组织结构变化的程序; 2、独立设计、编写、调试程序; 3、程序界面应能反映出在模拟条件下,进程之间状态转换及其对应的PCB组织的变化。 4、进程的状态模型(三状态、五状态、七状态或其它)可自行选择, 5、代码书写要规范,要适当地加入注释; 6、鼓励在实验中加入新的观点或想法,并加以实现;

7、认真进行预习,完成预习报告; 8、实验完成后,要认真总结,完成实验报告。 四、程序流程图 图4、1 进程转换流程五、使用的数据结构及其说明 struct PCB //进程控制块PCB { char name; //名字标识 string state; //状态 int time; //执行时间 }; typedef struct PCB ElemType; struct QNode { ElemType data; struct QNode *next; }; //链式队列结点 typedef struct QNode QNode; //结点 typedef struct QNode *PNode;

40875][东北大学]20年7月考试《数据结构Ⅱ》考核作业(答案)

东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数据结构II 试卷(作业考核线上1) A 卷 学习中心:奥鹏远程教育沈阳学习中心(直属)[32]院校学号:C09024011930344 姓名何家强 (共 6 页) [ A]1.抽象数据类型的三个组成部分分别为 A.数据对象、数据关系和基本操作 B.数据元素、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 C.数据项、数据元素和数据类型 D.数据元素、数据结构和数据类型 [ B]2.要求相同逻辑结构的数据元素具有相同的特性,其含义为 A. 数据元素具有同一的特点 B. 不仅数据元素包含的数据项的个数相同,而且其对应数据项的类型要一致 C. 每个数据元素都一样 D. 仅需要数据元素包含的数据项的个数相同 [ D]3.下列各式中,按增长率由小至大的顺序正确排列的是 A.n,n!,2n ,n3/2 B.n3/2,2n,n logn,2100 C.2n,log n,n logn,n3/2 D.2100,logn, 2n, n n [B ]4. 在下列哪种情况下,线性表应当采用链表表示为宜 A.经常需要随机地存取元素 B.经常需要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 C.表中元素需要占据一片连续的存储空间 D.表中元素的个数不变 [ C]5.设指针p指向双链表的某一结点,则双链表结构的对称性是 A. p->prior->next=p->next->next; B. p->prior->prior=p->next->prior; C. p->prior->next=p-> next->prior; D. p->next->next= p->prior->prior;

[D ]6. 已知指针p和q分别指向某带头结点的单链表中第一个结点和最后一个结点。假设指 针s指向另一个单链表中某个结点,则在s所指结点之后插入上述链表应执行的语句为 A. s->next=q;p->next=s->next; B. s->next=p;q->next=s->next; C. p->next=s->next;s->next=q; D. q->next=s->next;s->next=p; [A ]7. 栈和队列的共同特点是 A.只允许在端点处插入和删除元素 B.都是先进后出 C.都是先进先出 D.没有共同点 [D ]8. 对于链队列,在进行插入运算时. A. 仅修改头指针 B. 头、尾指针都要修改 C. 仅修改尾指针 D.头、尾指针可能都要修改 [B ]9.设有一个顺序栈的入栈序列是1、2、3,则3个元素都出栈的不同排列个数为 A.4 B.5 C. 6 D. 7 [D ]10.设一个栈的输入序列为A,B,C,D,则借助一个栈所得到的输出序列不可能是 A.A,B,C,D B.D,C,B,A C. A,C,D,B D. D,A,B,C [ C]11.表达式a*(b+c)-d的后缀表达式是 A.abcd*+- B.abc*+d- C.abc+*d- D.-+*abcd [B ]12.某二叉树的先序序列和后序序列正好相反,则该二叉树的特点一定是 A. 空或只有一个结点 B.高度等于其结点数 C. 任一结点无左孩子 D.任一结点无右孩子 [ B]13.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1)任何一棵二叉树的叶子结点在种遍历中的相对次序不变。 (2)按二叉树定义,具有三个结点的二叉树共有6种。 A.(1),(2) B.(1) C.(2) D.(1),(2)都错 [ B]14.树有先序遍历和后序遍历,树可以转化为对应的二叉树。下面的 说法正确的是 A.树的后序遍历与其对应的二叉树的先序遍历相同 B.树的后序遍历与其对应的二叉树的中序遍历相同 C.树的先序序遍历与其对应的二叉树的中序遍历相同 D.以上都不对 [D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二又树按某种方式线索化后,任一结点均有前趋和后继的线索 (2)二叉树的先序遍历序列中,任意一个结点均处于其子孙结点前 (3)二叉排序树中任一结点的值大于其左孩子的值,小于右孩子的值 A.(1)(2)(3) B.(1)(2) C.(1)(3) D.都不对 [D ]16. 二叉树的第k层的结点数最多为 A.2k-1 B.2K+1

北京大学操作系统期末试题有答案

操作系统原理试题 一. 名词解释题 1. 中断—— 2. 进程控制块(PCB)――它是进程实体的一部分,是操作系统最重要的记录型数据结构, 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识 3. 虚时钟 4. 段式管理 5. 文件控制块(FCB) 6. 对换(SWAPPING) 7. 系统调用 8. 绝对路径名 9. 特别文件 10.虚设备技术 11.管道 12.中断接收 13.恢复现场 14.页式管理 15.作业步 16.字符流文件 17.通道 18.页面淘汰 19.多道程序设计 20.死锁 21.当前目录 22.快表 23.作业调度 24.原语 25.中断屏蔽 26.地址映射 27.文件目录 28.死锁避免 29.原语 31. CPU 状态 32.虚存

二 . 填空题 1. 分时系统追求的目标是 __及时响应 ___. 2. 用户进程从目态 (常态)转换为管态 (特态)的唯一途径是 ___ 中断 ________ . 3. 从静态的观点看 , 操作系统中的进程是由程序段、数据和 __ 作业控制块 PCB__ 三 部分组成 . 4. 在系统内核中必须包括的处理模块有进程调度、原语管理和 __中断处理 __. 5. 批处理操作系统中 , 作业存在的唯一标志是 _作业控制块 PCB ___. 6. 操作系统中的一种同步机制 , 由共享资源的数据及其在该数据上的一组操作组成 , 该同步机制称为 _管程 ______________ . 7. 在可变分区存储管理中 , 为实现地址映射 , 一般由硬件提供两个寄存器 , 一个是基 址寄存器 , 另一个是 _限长寄存器 ___. 8. 联想寄存器 (相联存储器 ) 的最重要、最独到的特点是 _按内容并行查找 ___. 9. 在虚拟段式存储管理中 , 若逻辑地址的段内地址大于段表中该段的段长 , 则发生 __ 地址越界 __中断 . 10. 文件系统中若文件的物理结构采用顺序结构 , 则文件控制快 FCB 中关于文件的物 理位置应包括 ___ 首块地址和文件长度 _. 11. 在操作系统设计时确定资源分配算法 , 以消除发生死锁的任何可能性 , 这种解决死 锁的方法是 __死锁预防 __. 12. 选择对资源需求不同的作业进行合理搭配 , 并投入运行是由 _作业调度算法 ___来完 成的. 13. 实时系统应具有两个基本特征 : 及时性和 ___可靠性 ___. 14. 磁带上的文件只能采用 _顺序 ______ 存取方式 . 15. 不让死锁发生的策略可以分成静态和动态的两种 , 死锁避免属于 __动态的 ___. 16. 在 UNIX 系统中 , 文件分成三类 , 即普通文件 , 目录文件和 ___特殊文件 __. 17. 在磁盘调度策略中有可能使 I/O 请求无限期等待的调度算法是 __最短寻道时间优先 18. 进程获得了除CPU 外的所有资源,一旦获得CPU 即可执行,这时进程处于—就绪 _ 状态 . 1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实现CPU 与外部设备的并行工作,系统必须引入一通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硬件基础. 20. 操作系统为保证不经文件拥有者授权 , 任何其它用户不能使用该文件所提出的解决 措施是 ___文件保密 __. 21. 两个或两个以上程序在计算机系统中同处于开始和结束之间的状态 , 这就称为 __ 并发 ___. 33. 磁盘调度 34. 缓冲技术 36. 进程调度 37. 虚设备 39. 死锁预防 40. 临界资源 — 42. 交换技术 43. 互斥区 段时间内只允许一个进程访问的资源,也称为独立资源

数据结构实验-互联网域名查询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数据结构 实验项目:实验三互联网域名查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目录一、问题定义及需求分析 (1)问题描述 (2)实验任务 (3)需求分析 二、概要设计: (1)抽象数据类型定义 (2)主程序流程 (3) 模块关系 三、详细设计 (1)数据类型及存储结构 (2)模块设计 四、调试分析 (1)调试分析 (2)算法时空分析 (3)经验体会 五、使用说明 (1)程序使用说明 六、测试结果 (1)运行测试结果截图 七、附录 (1)源代码

一、问题定义及需求分析 (1)实验目的 互联网域名查询 互联网域名系统是一个典型的树形层次结构。从根节点往下的第一层是顶层域,如cn、com等,最底层(第四层)是叶子结点,如www等。因此,域名搜索可以看成是树的遍历问题。 (2)实验任务 设计搜索互联网域名的程序。 (3)需求分析: 1)采用树的孩子兄弟链表等存储结构。 2)创建树形结构。 3)通过深度优先遍历搜索。 4)通过层次优先遍历搜索。 二、概要设计: 采用孩子兄弟链表存储结构完成二叉树的创建; 主程序流程: 创建根节点域名输入域名拆分根据孩子兄弟链表表示的树进行插入调用层次优先遍历输出遍历结果调用深度优先遍历输出遍历结果结束程序 模块关系: 输入域名 创建孩子兄弟树 层次优先遍历输出结果 深度优先遍历输出结果 结束 三、详细设计 孩子兄弟链表结构: typedef struct CSNode{ ElemType data[10]; struct CSNode *firstchild, *nextsibling; }*CSTree;

东北大学操作系统实验三报告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班级物联网1302班 学号 姓名

实验 3 进程同步和通信-生产者和消费者问题模拟 1. 目的: 调试、修改、运行模拟程序,通过形象化的状态显示,使学生理解进程的概念,了解同步和通信的过程,掌握进程通信和同步的机制,特别是利用缓冲区进行同步和通信的过程。通过补充新功能,使学生能灵活运用相关知识,培养创新能力。 2. 内容及要求: 1) 调试、运行模拟程序。 2) 发现并修改程序中不完善的地方。 3) 修改程序,使用随机数控制创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过程。 4) 在原来程序的基础上,加入缓冲区的写互斥控制功能,模拟多个进程存取一个公共缓冲区,当有进程正在写缓冲区时,其他要访问该缓冲区的进程必须等待,当有进程正在读取缓冲区时,其他要求读取的进程可以访问,而要求写的进程应该等待。 5) 完成1) 、2) 、3)功能的,得基本分,完成4)功能的加2 分,有其它功能改进的再加2 分3. 程序说明: 本程序是模拟两个进程,生产者(producer)和消费者(Consumer)工作。生产者每次产生一个数据,送入缓冲区中。消费者每次从缓冲区中取走一个数据。缓冲区可以容纳8 个数据。因为缓冲区是有限的,因此当其满了时生产者进程应该等待,而空时,消费者进程应该等待;当生产者向缓冲区放入了一个数据,应唤醒正在等待的消费者进程,同样,当消费者取走一个数据后,应唤醒正在等待的生产者进程。就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同步。 每次写入和读出数据时,都将读和写指针加一。当读写指针同样时,又一起退回起点。当写指针指向最后时,生产者就等待。当读指针为零时,再次要读取的消费者也应该等待。 为简单起见,每次产生的数据为0-99 的整数,从0 开始,顺序递增。两个进程的调度是通过运行者使用键盘来实现的。 4. 程序使用的数据结构 进程控制块:包括进程名,进程状态和执行次数。缓冲区:一个整数数组。 缓冲区说明块:包括类型,读指针,写指针,读等待指针和写等待指针。 5. 程序使用说明 启动程序后,如果使用0键则运行一次生产者进程,使用'c'键则运行一次消费者进程。通过屏幕可以观察到两个进程的状态和缓冲区变化的情况。 6. 实验流程图 源程序 #include

东北大学数据结构上机实验报告3

实验三树和图应用 一、实验目的 光纤管道铺设施工问题 问题描述 设计校园内有N个教学楼及办公楼,要铺设校园光纤网,如何设计施工方案使得工程总的造价为最省。 二、实验要求 设计校园光纤网铺设的最小生成树模拟程序。 1)采用邻接表或邻接矩阵存储结构。 2)分别采用普利姆算法和克鲁斯卡尔算法实现。 输入形式 对应的教学楼、办公楼数目n,各边权值即每栋楼之间的距离 输出形式 最小生成树,即总路程最小的路 程序功能 设计校园光纤网铺设的最小生成树模拟程序 三、设计概要 流程图 抽象数据类型的定义 class prims { private:

int n; //节点的个数 int graph_edge[99][4]; //图的边 int g; //图中边的个数 int tree_edge[99][4]; //树的边 int t; //树的边的个数 int s; //源节点 int T1[50],t1; // 第一部分 int T2[50],t2; //第二部分 public: void input(); int findset(int); void algorithm(); void output(); }; 各程序模块之间的调用关系 四、详细设计 定义prims类 private中进行对图的创建 public: void input(); int findset(int); void algorithm();

void output(); 开始界面 实现prims类中图的初始化 分别输入图中的顶点个数、图的边及其权值 算法构造 t=0;//初始化边的个数为0 t1=1; T1[1]=1; //资源节点 t2=n-1; int i; for(i=1;i<=n-1;i++) T2[i]=i+1; cout<<"\n\n*****运算开始*****\n\n\n"; while(g!=0 && t!=n-1) { int min=99; int p; int u,v,w; for(i=1;i<=g;i++) { if(findset(graph_edge[i][1])!=findset(graph_edge[i][2])) //如果u和v在不同的部分{ if(min>graph_edge[i][3]) { min=graph_edge[i][3]; u=graph_edge[i][1]; v=graph_edge[i][2]; w=graph_edge[i][3]; p=i; } } } for(int l=p;l

东北大学操作系统第一次实验报告

实验1:熟悉Linux系统 一、题目:熟悉Linux系统 二、目的: 熟悉和掌握Linux系统基本命令,熟悉Linux编程环境,为以后的实验打下基础。 1、启动、退出、ls(显示目录内容)、cp(文件或目录的复制)、mv(文件、目录更名或移动)、rm(删除文件或目录)、mkdir(创建目录)、rmdir(删除空目录)、cd(改变工作目录)… 2、C语言编辑、编译 三、内容及要求: 1、熟练掌握Linux基本文件命令; 2、掌握Linux编辑程序、对源代码进行编译、连接、运行及调试的过程; 3、认真做好预习,书写预习报告; 4、实验完成后要认真总结、完成实验报告。 四、内容及要求: 在Linux环境下编制、调试源程序的实际过程(每一步的具体说明)。 实验2:进程状态 一、题目:进程状态

二、目的: 自行编制模拟程序,通过形象化的状态显示,使学生理解进程的概念、进程之间的状态转换及其所带来的PCB内容、组织的变化,理解进程与其PCB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三、内容及要求 1、设计并实现一个模拟进程状态转换及其相应PCB组织结构变化的程序; 2、独立设计、编写、调试程序; 3、程序界面应能反映出在模拟条件下,进程之间状态转换及其对应的PCB 组织的变化。 4、进程的状态模型(三状态、五状态、七状态或其它)可自行选择, 5、代码书写要规范,要适当地加入注释; 6、鼓励在实验中加入新的观点或想法,并加以实现; 7、认真进行预习,完成预习报告; 8、实验完成后,要认真总结,完成实验报告。 四、程序流程图

图4.1 进程转换流程五、使用的数据结构及其说明 struct PCB //进程控制块PCB { char name; //名字标识 string state; //状态 int time; //执行时间 }; typedefstruct PCB ElemType; structQNode { ElemType data; structQNode *next; }; //链式队列结点 typedefstructQNodeQNode; //结点 typedefstructQNode *PNode; typedefstruct { PNodefrnt; PNode rear;

数据结构实验二-

实 验 报 告 一、实验目的 1) 加深对图的表示法和图的基本操作的理解,并可初步使用及操作; 2) 掌握用图对实际问题进行抽象的方法,可以解决基本的问题; 3) 掌握利用邻接表求解非负权值、单源最短路径的方法,即利用Dijkstra 算法求最短 路径,同时掌握邻接表的建立以及使用方法,能够解决相关的问题; 4) 学会使用STL 中的map 抽象实际问题,掌握map ,List,,priority_queue 等的应 用。 二、实验内容与实验步骤 (1) 实验内容: 使用图这种抽象的数据结构存储模拟的欧洲铁路路线图,通过Dijkstra 算法求出欧洲旅行最少花费的路线。该实验应用Dijkstra 算法求得任意两个城市之间的最少路费,并给出路费最少的路径的长度和所经过的城市名。 (2) 抽象数据类型及设计函数描述 1) 抽象数据类型 class City : 维护一个城市的信息,包括城市名name ,是否被访问过的标记visted ,从某个城市到达该城市所需的总费用total_fee 和总路径长度total_distance ,求得最短路径后路径中到达该城市的城市名from_city 。 class RailSystem : 用邻接表模拟欧洲铁路系统,该邻接表使用数据结构map 实现,map 的key-value 课程名称:数据结构 班级: 实验成绩: 实验名称:欧洲旅行 学号: 批阅教师签字: 实验编号:实验二 姓名: 实验日期:2013 年6 月 18 日 指导教师: 组号: 实验时间:

值对的数据类型分别为string和list<*Service>,对应出发城市名和该城市与它能 够到达的城市之间的Service链表。 class Service: 为铁路系统模拟了两个城市之间的直接路线,包括两个城市之间直接到达的费用 fee,两城市之间的直接距离distance。 部分设计函数描述 ●RailSystem(const string& filename) 构造函数,调用load_services(string const &filename)函数读取数据 ●load_services(string const &filename) 读取传入的文件中的数据并建立上述两个map以模拟欧洲铁路路线图 ●reset(void) 遍历cities图,初始化所有城市的信息:visted未访问,total_distance最大 值,total_fee费用最大值,from_city为空 ●~RailSystem(void) 析构函数,用delete将两个map中所有使用new操作符开辟的空间删除 ●void output_cheapest_route(const string& from, const string& to, ostream& out); 输出两城市间的最少费用的路径,调用calc_route(string from, string to)函 数计算最少费用 ●calc_route(string from, string to) 使用Dijkstra算法计算from和to两个城市间的最少费用的路径 (3)采用的存储结构 1)map > outgoing_services 用来保存由一个城市出发可以直接到达的城市名及这两个城市之间的路径信息。 2)list 以service为指针的list表,保存两城市间的路径。 3)map cities 用来保存所有城市信息,通过城市名查找该城市有关信息。 4)priority_queue, Cheapest> candidates 存储候选的遍历城市,City*是优先队列存储的对象类型,vector是该对象的向量集合,Cheapest是比较规则。 三、实验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8 调试软件: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2 上机地点:综合楼311 机器台号:笔记本

操作系统实验三(题目四)实验报告_李旦兰_20083308

操作系统实验三 实验报告 姓名李旦兰学号20083308 班级软件0802 指导教师那俊 实验名称存储管理 开设学期2010 – 2011第一学期 评定成绩 评定人签字 评定日期 东北大学软件学院2010年11月

实验三_B 一.实验题目 用高级语言编写和调试一个简单的文件系统,模拟文件管理的工作过程。(题目四)二.实验目的 (1)进一步认识虚拟存储器的工作原理; (2)进一步认识文件系统的内部功能以及内部实现; (3)深入理解操作系统中文件系统的理论知识,加深对教材中的重要算法的理解; (4)掌握操作系统的原理及实现方法,提高综合运用各专业课知识的能力。 三.实验内容以及要求 (1)设计一个支持n个用户的简单二级文件系统,每个用户可保存m个文件,用户在一次运行中只能打开一个文件; (2)采用二级或二级以上的多级文件目录管理; (3)对文件应设置存取控制保护方式,如“只能执行”、“允许读”、“允许写等”;(4)系统的外部特征应接近于真实系统,可设置下述文件操作命令:Login 用户登录;Dir 列出文件目录; Create 建立文件;Delete 删除文件; Read 读文件;Write 写文件;Open 打开文件; Close 关闭文件。 (5)通过键盘使用该文件系统,系统应显示操作命令的执行结果。 四.实验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7 开发语言:VC++ 开发工具:Microsoft Visual C++ 2008 Express Edition 五.程序设计思想 通过阅读实验指导书,整理出实验大体的思路,确定实体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实体关系有三张表(主文件目录,用户文件目录以及打开文件目录)、命令服务和用户构成。用户负责输入命令。命令服务实现命令检查以及调用相关模块执行相应的命令功能。 (1)主文件目录(MFD),包括用户名和文件目录指针; struct user MFD[1]={{"0",0}};//MFD(用户名文件目录指针) (2)用户文件目录(UFD),包括文件名、保护码以及文件长度; struct file UFD[10];//用户文件目录(UFD-文件名保护码文件长度) (3)打开文件目录(AFD),包括打开文件名、打开保护码以及读写指针。采用数组形式存储打开的文件,数组每个元素保存一个打开文件的信息 struct file AFD[5]={{"0",0,0,0},{"0",0,0,0},{"0",0,0,0},{"0",0,0,0},{"0",0,0,0}};//运行文件目录(AFD)——一次运行用户可以打开个文件 在此模拟文件管理系统中可以实现的操作有: (1)用户登录:login,用户通过登录从而使用系统功能; (2)创建文件:create,创建一个指定名字的新文件,即在目录中增加一项,不考虑

东北大学 操作系统实验四报告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班级物联网1302班 学号 姓名

实验4 进程的管道通信 1. 实验目的 1)加深对进程概念的理解,明确进程和程序的区别。 2)进一步认识并发执行的实质。 3)分析进程争用资源的现象,学习解决进程互斥的方法。 4)学习解决进程同步的方法。 5)了解Linux系统中进程通信的基本原理。 进程是操作系统中最重要的概念,贯穿始终,也是学习现代操作系统的关键。通过本次实验,要求理解进程的实质和进程管理的机制。在Linux系统下实现进程从创建到终止的全过程,从中体会进程的创建过程、父进程和子进程之间的关系、进程状态的变化、进程之间的互斥、同步机制、进程调度的原理和以管道为代表的进程间的通信方式的实现。 2. 内容及要求: 这是一个设计型实验,要求自行编制程序。 使用系统调用pipe()建立一条管道,两个子进程分别向管道写一句话: Child process1 is sending a message! Child process2 is sending a message! 父进程从管道读出来自两个子进程的信息,显示在屏幕上。 要求: 1)父进程先接收子进程1发来的消息,然后再接收子进程2发来的消息。 2)实现管道的互斥使用,当一个子进程正在对管道进行写操作时,另一子进程必须等待。使用系统调用lockf(fd[1],1,0)实现对管道的加锁操作,用lockf(fd[1],0,0)解除对管道的锁定。 3)实现父子进程的同步,当子进程把数据写入管道后,便去睡眠等待;当父进程试图从一空管道中读取数据时,也应等待,直到子进程将数据写入管道后,才将其唤醒。 3.相关的系统调用 1) fork() 用于创一个子进程。 格式:int fork(); 返回值:在子进程中返回0;在父进程中返回所创建的子进程的ID值;当返回-1时,创建失败。 2) wait() 常用来控制父进程与子进程的同步。 在父进程中调用wait(),则父进程被阻塞,进入等待队列,等待子进程结束。当子进程结束时,父进程从wait()返回继续执行原来的程序。 返回值:大于0时,为子进程的ID值;等于-1时,调用失败。 3) exit() 是进程结束时最常调用的。 格式:void exit( int status); 其中,status为进程结束状态。

东北大学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 /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数据结构班级:实验成绩: 实验名称:顺序表和链表的应用学号:批阅教师签字: 实验编号:实验一:实验日期:2017-11-25 指导教师:组号:实验时间:18:30~22:30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线性表的基本操作(插入、删除、查找)以及线性表合并等运算在顺序存储结构、链式存储结构上的实现。重点掌握链式存储结构实现的各种操作。 (2)掌握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的应用。 二、实验内容与实验步骤 (1)实验内容: 实现约瑟夫环,约瑟夫环(Joseph)问题的一种描述是:编号为1、2、3……n的n个人按照顺时针方向围坐一圈,每人持有一个密码(正整数)。一开始任选一个正整数作为报数的上限值m,从第一个人开始按照顺时针的方向自1开始顺序报数,报到m时停止报数。报m的人出列,将他的密码作为新的m值,从他的顺时针方向上的下一个人开始重新从1报数,如此下去,直至所有人全部出列为止。设计一个程序求出出列顺序。 (2)抽象数据类型和设计的函数描述,说明解决设想。 首先定义一个链表,用其中的data项存储每个人的编号,用password项存储每个人所持有的密码,并且声明一个指针。之后使用CreatList_CL函数来创建一个循环链表,在其中的data和password中存入编号和密码,最后使最后一个节点的next指向L,使其能够形成循环队列。定义了函数Display来显示链表当中的内容,以确定存储的数据没有错误。定义了函数Delete_L来实现约瑟夫环中依次删除的功能,依次比较,如果某个人所持的密码和m值相等,则删除这个结点,并且输出此时该结点的编号和密码,实现出列的功能。 (3)简短明确地写出实验所采用的存储结构,并加以说明。 该实验我主要采用的是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首先定义了链表的结构,其中包括data 项和password项,分别存储每个人的编号和所持密码,还声明了指向下一个结点的指针,该指针可以连接各个结点,并且将最后一个结点的指针指向第一个结点使之成为一个循环链表。 三、实验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7 调试软件名称:Visio Studio2017 上机地点:信息楼B405 四、实验过程与分析 (1)主要的函数或操作内部的主要算法,分析这个算法的时、空复杂度,并说明设计的巧妙之处。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1

操作系统实验一 姓名: 学号: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第一步:目录和文件组织 在您的home目录下有一系列的文件,您决定到时间整理一下了.您计划生成一些新的子目录,然后根据您的计划拷贝和移动这些文件到适当的目录;另外,这些文件不是都有用的,有一些是要删除掉的。 任务: 1.以用户名root密码123456配额的在tty1上登陆。 2.在您登陆系统以后,你将进入您的home目录.你可以使用"打印工作目录"检查这一情况 $ pwd /home/root 3.使用如下每条命令检查您是否还有文件在您的home目录下: $ ls$ ls -a$ ls –al 为什么第一和第二条命令返回不同的文件数? 第三条命令返回的在您当前的home目录下最大的文件是多少?46996

您的home目录下有子目录吗?没有 4.您现在使用touch为以后的步骤建立文件。这种扩展在接下来的命令中是如何工作的,在以后的章节中进行讨论。现在,仅仅按照下面的行键入就行了(在集合与集合之间使用包括花括号{}和下划线的字符) $ touch {report,memo,graph}_{sep,oct,nov,dec}_{a,b,c}{1,2,3}

5.使用命令ls检查最后一条命令的结果,你会发现它在您的home目录下生成了108个新的空文件(您不必数)。这些文件代表了您将使用的在这个步骤中的代表的数据文件。如果没有这些文件,该试验后面的步骤就无法进行。 6.为了组织您的文件,您必须先建立一些新目录,使用mkdir在您的home 目录中直接 建立一些子目录: $ mkdir a_reports $ mkdir september october november december 再使用ls 检查您的工作。

安徽大学计算机操作系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定稿版

安徽大学计算机操作系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精 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安徽大学2011―2012 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是( C ) A、原始操作系统,管理程序,操作 系统 B、原始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管理 程序 C、管理程序,原始操作系统,操作 系统 D、管理程序,操作系统,原始操作 系统 2.用户程序中的输入、输出操作实际上 是由( B )完成。 A、程序设计语言 B、操作系 统 C、编译系统 D、标准库 程序3.进程调度的对象和任务分别是 ( C )。 A、作业,从就绪队列中按一定的调度策略选择一个进程占用CPU B、进程,从后备作业队列中按调度策略选择一个作业占用CPU C、进程,从就绪队列中按一定的调度策略选择一个进程占用CPU D、作业,从后备作业队列中调度策略选择一个作业占用CPU 4.支持程序浮动的地址转换机制是( A、动态重定位 ) A、动态重定位 B、段式地址转换 C、页式地址转换 D、静态重定位 5.在可变分区存储管理中,最优适应分配算法要求对空闲区表项按 ( C )进行排列。

A、地址从大到小 B、地址从小到大 C、尺寸从小到大 D、尺寸从大到小 6.设计批处理多道系统时,首先要考虑的是( 系统效率和吞吐量 )。 A、灵活性和可适应性 B、系统效率和吞吐量 C、交互性和响应时间 D、实时性和可靠性 7.当进程因时间片用完而让出处理机时,该进程应转变为( B )状态。 A、等待 B、就绪 C、运行 D、完成 8.文件的保密是指防止文件被 ( C )。 A、篡改 B、破坏 C、窃取 D、删除9.若系统中有五个并发进程涉及某个相同的变量A,则变量A的相关临界区 是由( D )临界区构成。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10.按逻辑结构划分,文件主要有两类:(记录式文件)和流式文件。 A、记录式文件 B、网状文件 C、索引文件 D、流式文件 11.UNIX中的文件系统采用(、流式文件)。 A、网状文件 B、记录式文件 C、索引文件 D、流式文件 12.文件系统的主要目的是 ( A )。 A、实现对文件的按名存取 B、实现虚拟存贮器 C、提高外围设备的输入输出速度 D、用于存贮系统文档

东北大学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数据结构班级:实验成绩: 实验名称:顺序表和链表的应用学号:批阅教师签字: 实验编号:实验一:实验日期:2017-11-25 指导教师:组号:实验时间:18:30~22:30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线性表的基本操作(插入、删除、查找)以及线性表合并等运算在顺序存储结构、链式存储结构上的实现。重点掌握链式存储结构实现的各种操作。 (2)掌握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的应用。 二、实验容与实验步骤 (1)实验容: 实现约瑟夫环,约瑟夫环(Joseph)问题的一种描述是:编号为1、2、3……n的n个人按照顺时针方向围坐一圈,每人持有一个密码(正整数)。一开始任选一个正整数作为报数的上限值m,从第一个人开始按照顺时针的方向自1开始顺序报数,报到m时停止报数。报m的人出列,将他的密码作为新的m值,从他的顺时针方向上的下一个人开始重新从1报数,如此下去,直至所有人全部出列为止。设计一个程序求出出列顺序。 (2)抽象数据类型和设计的函数描述,说明解决设想。 首先定义一个链表,用其中的data项存储每个人的编号,用password项存储每个人所持有的密码,并且声明一个指针。之后使用CreatList_CL函数来创建一个循环链表,在其中的data和password中存入编号和密码,最后使最后一个节点的next指向L,使其能够形成循环队列。定义了函数Display来显示链表当中的容,以确定存储的数据没有错误。定义了函数Delete_L来实现约瑟夫环中依次删除的功能,依次比较,如果某个人所持的密码和m 值相等,则删除这个结点,并且输出此时该结点的编号和密码,实现出列的功能。 (3)简短明确地写出实验所采用的存储结构,并加以说明。 该实验我主要采用的是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首先定义了链表的结构,其中包括data 项和password项,分别存储每个人的编号和所持密码,还声明了指向下一个结点的指针,该指针可以连接各个结点,并且将最后一个结点的指针指向第一个结点使之成为一个循环链表。 三、实验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7 调试软件名称:Visio Studio2017 上机地点:信息楼B405 四、实验过程与分析 (1)主要的函数或操作部的主要算法,分析这个算法的时、空复杂度,并说明设计的巧妙之处。

东北大学-操作系统实验三分析报告

东北大学-操作系统实验三报告

————————————————————————————————作者:————————————————————————————————日期: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班级物联网1302班 学号 姓名

实验3 进程同步和通信-生产者和消费者问题模拟1. 目的: 调试、修改、运行模拟程序,通过形象化的状态显示,使学生理解进程的概念,了解同步和通信的过程,掌握进程通信和同步的机制,特别是利用缓冲区进行同步和通信的过程。通过补充新功能,使学生能灵活运用相关知识,培养创新能力。 2. 内容及要求: 1) 调试、运行模拟程序。 2) 发现并修改程序中不完善的地方。 3) 修改程序,使用随机数控制创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过程。 4) 在原来程序的基础上,加入缓冲区的写互斥控制功能,模拟多个进程存取一个公共缓冲区,当有进程正在写缓冲区时,其他要访问该缓冲区的进程必须等待,当有进程正在读取缓冲区时,其他要求读取的进程可以访问,而要求写的进程应该等待。 5) 完成1)、2)、3)功能的,得基本分,完成4)功能的加2分,有其它功能改进的再加2分 3. 程序说明: 本程序是模拟两个进程,生产者(producer)和消费者(Consumer)工作。生产者每次产生一个数据,送入缓冲区中。消费者每次从缓冲区中取走一个数据。缓冲区可以容纳8个数据。因为缓冲区是有限的,因此当其满了时生产者进程应该等待,而空时,消费者进程应该等待;当生产者向缓冲区放入了一个数据,应唤醒正在等待的消费者进程,同样,当消费者取走一个数据后,应唤醒正在等待的生产者进程。就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同步。 每次写入和读出数据时,都将读和写指针加一。当读写指针同样时,又一起退回起点。当写指针指向最后时,生产者就等待。当读指针为零时,再次要读取的消费者也应该等待。 为简单起见,每次产生的数据为0-99的整数,从0开始,顺序递增。两个进程的调度是通过运行者使用键盘来实现的。 4. 程序使用的数据结构 进程控制块:包括进程名,进程状态和执行次数。 缓冲区:一个整数数组。 缓冲区说明块:包括类型,读指针,写指针,读等待指针和写等待指针。 5. 程序使用说明 启动程序后,如果使用'p'键则运行一次生产者进程,使用'c'键则运行一次消费者进程。通过屏幕可以观察到两个进程的状态和缓冲区变化的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