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处方复习题

运动处方复习题
运动处方复习题

1、运动处方:是指由医生或体育工作者给锻炼者按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身体锻炼经历和心肺或运动器官的机能水平

等,用处方的形式,制订的系统化、个性化的健身方案。

2、运动能力:是指在进行增强耐力的锻炼时,应达到并保持的运动强度。

3、体适能:指身体有足够的活力和精力进行日常事务,而不会感到过度疲劳,并且还有足够的活力和精力

4、梅脱:每千克体重,从事1分钟的活动,消耗3.5毫升的氧气,其运动强度即为1梅脱。

5、体脂百分比:脂肪组织占总体重的百分比。

6、高血压运动处方原则:运动强度宜小不宜大,强调用中小强度,以放松性质的练习为主。

7、身体成分:是指人体总体重中的脂肪组织和去脂组织重量的百分比。

8、E TT:用来测定机体对运动耐受能力的运动负荷试验,统称为“运动耐量试验”

1、是指由医生或体育工作者给锻炼者按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身体锻炼经历和心肺或运动器官的机能水平等,用处方的形

式,制订的系统化、个性化的健身方案。

2、有氧运动:运动时可以得到充分的氧气供应,功能的主要物质-糖可以完全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岀大量

能量,供给人体长时间运动。

3、肥胖程度:是指一个人的实际体重占其同性别、同年龄组标准体重的百分比。

4、柔韧性的评定法:可分为简易评定法和仪器评定法。仪器评有“坐位体前屈测试仪”、“各种量角器”和等速测试系

统等。

5、功能能力:机体在尽力活动时所能达到的最大MET值。

6、T HR :是指在经过心脏功能能力评定之后确定的,锻炼者在进行锻炼时所应达到和保持的心率。

7、身体成分:是指人体总体重中的脂肪组织和去脂组织重量的百分比。

8、肥胖分为:单纯性肥胖、继发性肥胖和药物引起的肥胖3种。其中单纯性肥胖,为减肥运动处方的适应症。

1、体适能:指身体有足够的活力和精力进行日常事务,而不会感到过度疲劳,并且还有足够的活力和精力

2、有氧运动:运动时以有氧代谢系统供能为主的运动项目。也成为耐力运动。

3、运动成瘾症:是指人对有规律的锻炼生活方式产生了心理、生理依赖。

4、周期性运动:包括走、慢跑、跑、骑自行车(自行车记功器)和上下台阶等。

5、功能能力:机体在尽量活动时所能达到的最大梅脱值。

6、R OM :关节活动幅度。

7、次大强度负荷试验:在测试中采用低于测试者所能承受的最大强度的负荷,然后推测其最大强度的水平。

8、梅脱:每千克体重,从事1分钟的活动,消耗3.5毫升的氧气,其运动强度即为1梅脱。

、判断题

1、小负荷力量练习不能作为耐力锻炼常用的手段方法。()

2、 F.C 是直接反映心肺功能的一个指标,用 F.C 来评价心肺功能,更直观、更具有可比性。()

3、按照运动处方进行锻炼,一般在3-4 周后可以取得明显效果。此时需要再次进行功能评定,检查锻炼的效

果,调整运动处方以进一步提高锻炼效果。()

4、不同强度运动的RPE分值乘以10,大约相当于当时的心率值。()

5、经过ETT确定受试者的F.C后,如果值为8?10,表明该受试者不用监督即可运动。()

6、GXT 是指递增负荷运动实验。()

7、为了正确制定运动处方,一定要对接受运动处方的人进行临床检查。()

8、二次负荷实验采用的是中等强度的负荷,中老年人可以使用二次负荷实验来评定 F.C o()

9、低强度、长时间与较高强度、较短时间比,在提高心肺功能方面,可以收到同样的效果,而后者运动损伤

的发生率可能增加。()

10、杠铃/哑铃锻炼,使用简便易行,是最好的锻炼肌肉适能的器械。()

11、等张收缩练习易引起血压上升,老年人及高血压患者慎用。()

12、肥胖分为单纯性肥胖、继发性肥胖,其中继发性肥胖为减肥运动处方的适应症。()

1 、《国民体质健康标准》各项指标的测定结果分为 1 ?5 分,共5 个级别,凡某项素质没达到5 分者,该项素

质就当被纳入运动处方的锻炼目标之中。()

2、常用的次大强度负荷试验,为持续性、单级、直立位的试验。()

3、负重屈肘是锻炼屈肘肌群的主要方法。()

4、不同强度运动的RPE分值乘以8,大约相当于当时的心率值。()

5、一般要求锻炼时负荷强度达到靶心率后,至少持续40?50分钟以上。()

6、周期性运动是运动处方中常采用的运动类型。()

7、负荷量是运动处方定量化与科学性的核心问题,是锻炼安全与否的关键。()

8、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日历年龄,它能反映一个人实际的生理机能状况。()

9、如果开始锻炼时不能一次完成,可分段进行,只要累加时间相同,锻炼效果是一样的。()

10、肥胖分为单纯性肥胖、继发性肥胖,其中单纯性肥胖为减肥运动处方的适应症。()

11、等长收缩练习的主要缺点是,只能增强所练角度约士15 °内的肌力。()

12、小负荷力量练习不能作为耐力锻炼常用的手段方法。()

1、在运动处方指导下进行锻炼,是健身进入科学化阶段的基本标志。()

2、不同强度运动的RPE分值乘以10,大约相当于当时的心率值。()

3、小负荷力量练习不能作为耐力锻炼常用的手段方法。()

4、体脂百分比是相对于身高的体重,是衡量体重是否超重的常用指标。(

5、经过ETT确定受试者的F.C后,如果值为10?15,表明该受试者不用监督即可运动。()

6、运动处方的根本目标是改变健身锻炼参加者的生活方式。()

7、储备心率的值等于最大心率与安静时心率之差。()

8、重量训练令肌肉绷紧及降低柔韧性。()

9、如果开始锻炼时不能一次完成,可分段进行,只要累加时间相同,锻炼效果是一样的。()

10、肥胖分为单纯性肥胖、继发性肥胖,其中继发性肥胖为减肥运动处方的适应症。()

11、等张练习易引起血压上升,老年人和高血压患者慎用。()

12 、哑铃头后举练习可以锻炼伸肘肌群。()

三、填空题

1 .有氧运动的特点是:低强度、长时间慢速度长距离、周期性运动、全身大肌肉群参加活动。

2.目前,我国有关健康体适能的评价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种:国民体质测试标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普通人群体育锻炼标准和其他。

3.常见的减肥方法包括:节食减肥、药物减肥、手术去脂、运动减肥

4.按照运动处方进行锻炼,一般在(6-8 周)周后可以取得明显效果。此时需要再次进行功能评定,检查锻炼效果,调整运动处方,以进一步提高锻炼效果。

5.按锻炼对象分类,可以把运动处方分成:康复理疗性运动处方、预防健身性运动处方。

6. 运动耐量试验按照试验中负荷强度的大小分类可分为:

7. ROM是指:关节活动幅度。

8.目前力量练习器械分为:大型健身器械、自由重物。

三、填空题

1 .运动处方按锻炼对象分为[ ] 、[ [ ] 和[ ] 。

2.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测定肌力

的指标有

[ ]

(女)。

3. 耐力锻炼常用的手段方

法包括[ ] 、[

4. 运动耐量试验按照试验中负荷强度是否改变可分为

5. 健康体适能包括:

最大强度负荷试验、次大强度负荷测试

]

。按照锻炼的作用分为[ ] 、]

[ ]

心肺耐力、肌肉力量和耐力、柔韧性、身体成

分。

、[ ] 、[ ] 和[ ] 两种

、[] 、[ ]和1min 仰卧起坐

1、运动处方制定程序为:一般体检、机能及身体素质检查(运动负荷试验、体力测验)、运动处方制

定、督促落实锻炼计划、复查及信息反馈、重新修订处方内容

2.表示耐力负荷强度的客观指标是:心率、吸氧量、梅脱

3.健康体适能包括:心肺耐力、肌肉力量和耐力、柔韧性、身体成分

4. 运动耐量试验按照试验中负荷强度的大小分类可分为:最大强度负荷试验、次大强度负荷试验。5.柔韧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年龄因素、缺乏运动。

6.目前力量练习器械分为:大型健身器械、自由负重。

四、简答题1.运动处方的制定程序是什么?

(1)一般体检、机能及身体素质检查(运动负荷试验、体力测验)

(2)运动处方制定

(3)督促落实锻炼计划、复查与信息反馈

(4)重新修订处方内容。2.运动成瘾症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1)运动形式单一,导致每天身体活动有了固定的时间表;

(2)锻炼者为了保证运动,渐渐把锻炼放在了优先于其他事务的突出地位;

(3)锻炼者逐渐对大运动量承受能力的增加,更加导致反复运动的循环;有规律的运动一旦停止,则出现心境状态紊乱的信号;而一旦恢复运动,紊乱现象减轻或消失;“恶性循环”进一步得到巩固;

(4)锻炼者觉得自己非运动不可。那些仅对运动感兴趣,选择独自锻炼,并深信坚持运动会带来某种提高的人,容易发展为“锻炼不成,反成锻炼上瘾

3.提高心肺耐力主要的锻炼手段方法是什么?

(1)有氧运动(2)球类游戏(3)我国传统体育运动项目( 4 )小负荷力量练习

4.运动耐量试验前筛选的意义?

(1)对受试者进行严格的筛选,可除外运动试验的禁忌症,达到以防万一的目的,避免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2)根据筛选结果,选择适当的测试方法,以保证运动处方的科学性和个性化

(3)根据筛选结果可用作为原始材料,确定GXT测试中所需要的医生监护方案。

(4)筛选结果可用作为原始材料,观察按照运动处方锻炼的效果

5. 简述运动不足对健康产生的不良影响?

(1)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体育锻炼可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增强各系统、各器官的生理功能,是中老年健康长寿,青少年健康成长、正常发育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运动处方知识点

第一章 1. 率先提出“运动处方”:卡波维奇 2. 首先使用运动处方:猪祠道夫 3. 库珀:“有氧代谢之父”、“12分钟跑步测试法” 4. 世界上最早的运动处方:战国时期的《行气玉佩铭》 5. 瑞典生理学家Borg首先提出自觉疲劳分级 6. 体育运动处方:是指对从事体育锻炼的人(含病人),有康复医师、体育教师、教练员、社会体育指导员,根据医学检查资料,包括运动试验及体能测试,按其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身体素质、心血管功能状况,结合生活环境和运动爱好或训练条件等主、客观条件,用处方的形式对身体锻炼者制定适合的运动内容、运动量、运动时间及频率,并指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等,以达到健身和康复身体的目的。 7. 运动处方与药物处方的区别: 运动处方药物处方 运动内容药物名称运动量: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锻炼频率剂量/次 次/日 注意事项用药方法及注意事项1)目的不同:运动处方是用来提高体适能、促进健康或防治疾病,药物处方是为了治疗疾病 2)使用终点不同:医药处方在病人痊愈后即停止使用,而运动处方在人的一生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8. 运动处方的分类: 按目的分类:1)健身运动处方2)竞技运动处方3)康复运动处方 按构成体质的要素分类:1)改善身体形态的运动处方2)增强身体机能的运动处方3)增强身体素质的运动处方4)调节心理状态的运动处方5)提高适应能力的运动处方按锻炼的器官系统分类:1)心血管系统的运动处方2)呼吸系统的运动处方3)神经系统的运动处方4)消化系统的运动处方5)运动系统的运动处方 按实施运动处方的环境分类:1)社区运动处方2)健身房健身运动处方3)家庭健身运动处方4)学校健身运动处方 9. 运动处方的主要内容:运动目的、运动种类、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和注意事项等 10. 运动处方的四大要素:运动种类、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 11. 运动处方的目的:1)促进生长发育、增进健康、愉悦身心2)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3)提高身体素质、增强运动技能以提高运动成绩 12. 有氧运动的特点:1)低强度2)长时间、慢速度、长距离3)周期性运动4)全身大肌肉群参加活动 13. 有氧运动的项目:步行、慢跑、走跑交替练习、登山、上下楼梯、游泳、自行车等 14. 评定运动强度的指标:客观:心率(HR)吸氧量(VO2) 梅脱(MET) 主观:自觉用力程度分级(RPE) 15. 最大吸氧量(VO2max):是指极量运动时人所能吸取(消耗)氧的最大数值 16. 靶心率(THR):是指能获得最佳运动效果并能确保安全的运动心率 17. 预期心率(PTHR):通过年龄推算出来的最大心率 18. 梅脱(MET):是指运动时的能耗量与安静时的能耗量的比值 19. 1MET是指每千克体重、每分钟活动|、消耗3.5毫升的氧,表示为3.5ml.kg/分钟

运动生理学习题完整版

运动生理学习题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第九章体适能与运动处方 (一)填空题 1.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再次深化了健康的概念,认为健康应包括、和道德良好。 2. 肌适能主要包括 3. 体适能由和组成。 4. 健康体适能主要包括,,和柔韧素质。 5. 技能体适能主要包括,,,灵敏,协调和反应时间等。 6. 有氧适能是指人体、和氧的能力。 7. 氧的摄取和运输能力取决于呼吸和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具体主要取决于下列因 素: ,,,动脉血管对血液的再分配能力。 8. 肌肉利用氧的能力可用氧的利用率来衡量,其具体数值可由算出。 9. 最大摄氧量的测定方法有直接测定法,间接测定法两类,其中后者有, 10. 有氧适能的影响因素有,,性别,年龄,体脂和等。 11. 30岁以后有氧适能随年龄增长而降低,有一半是由的增加造成的。 12. 测定肌肉力量最容易和最方便的方法是。 13. 美国运动医学会针对普通人群的肌肉耐力标准评价方法是。 14. 依据运动时代谢的特点,将健身活动分。 15. 在运动处方的实施过程中,每一次训练课都应包括三个部分,即, 和。 16. 运动处方四要素包括度,和运动时间。 17. 美国运动医学会(1998)推荐的用于发展和保持健康成年人有氧适能和身体成分的具体运动处方推荐运动频率,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 的持续或间歇有氧活动。 18. 美国运动医学会(1998)推荐采用抗阻训练发展肌肉力量和耐力,其运动处方建议采用每周,一组改善主要肌群的练习,每次练习须完成重 复。

健康体适能及运动处方

伍、健康體適能與運動處方 一、運動處方的意義 運動處方(exercise prescription)是運動指導員、運動教,乃至運動者本身,對所指導的運動者或自己,擬定出的運動內容。運動處方之稱為處方,祈望運動者,能遵循處方內容,持之以恆,獲得預期的訓練效果,就像患者的病痛,因醫師的處方,迎刃而解。運動處方之擬定,須有相當的背景知識;同樣的,運動處方的開立,對於運動者身體狀況,必須正確的把握。 二、運動處方的要素 運動處方的要素是指運動內容的組合,妥善的內容組合,使運動訓練的過程能夠循序漸進,有脈絡可循,確保運動訓練的成果。運動處方之要素,究竟有那些呢? 1.運動強度(Intensity):是指以多強、多激烈的意思,是運動的激烈程度。跑步時,跑多快,每分鐘多少公尺,或每小時多少公里、多少英里。跳繩的話,每分鐘跳幾下,上下台階則指每分鐘上下幾下。 2.持績時間(Duration):是指在強度設定了之後,此強度究竟要持績多少時間,是持續運動時間的長短。運動強度一定的條件下,持續時間增加一倍,則運動負荷量或運動的卡路里消耗量,大致也增加一倍。運動訓練強度強一些時,欲達相同訓練效果,訓練的時間可以短一些。同樣的道理,強度弱時,欲達相同的訓練效果,訓練的持續時間必須長一些。 3.訓練頻率(Frequency):是指每週運動多少天的意思。如運動的強度與持續時間一定,每週運動六天的運動負荷量或運動的卡路里消耗量大致是每週訓練三天的兩倍。 4.運動型式(項目) (Mode):是指選擇的運動種類,如慢跑、快走、游泳、騎車、或足球、重量訓練等的不同運動。由於不同的運動,引起身體不同的反應,訓練效果多少不同。譬如,無氧性運動訓練(如重量訓練)的效果,主要在於肌肉的發達,有氧性運動訓練(如慢跑)的效果,主要的影響,在於心肺耐力的提升。以及卡路里消耗後,體脂肪的減少。可見不是任何運動訓練都會有同樣的訓練效果。 (三)心肺耐力的訓練處方:

2016体育考试试题与答案

下列心率中,符合中小学生体育课胜利负荷要求的是() 70—90次/分 90-120次/分 130-150次/分 160-190次/分 2. 早锻炼运动负荷不易过大,时间不易过长,适宜时间()分钟。 20—30 40—50 30—50 50—60 3. 某同学有轻度扁平足,但功能检查良好,平时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一定的锻炼基础,因此体育课健康分组时要将其安排在() 基本组 准备组 医疗体育组 4. 常用于肢体粗细相差较大部位的绷带包扎法应为() 环形包扎 螺旋形包扎

反折螺旋形包扎 正行包扎 5. 内脏器官损伤时,则出现头晕,脸色苍白、心慌气短、出虚汗、四肢发凉、烦躁不安,甚至()。 休克 头痛 胃痛 腿痛 1. 健身跑运动强度一般属于中等强度。 对 错 2. 神经系统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调节系统,在机体各器官、系统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 对 错 3. 游泳项目在水中进行,机体散热较多、较快,冬泳更是如此。 对 错 4. 主动拉伤是指肌肉突然猛烈收缩,其收缩力超过肌肉本身的承受能力而发生的肌肉拉伤。 对 错 5. 足球是损伤发生率最高的运动项目之一。 对 错 1. 人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环境,它们是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社会 运动 生活 2. 公元前300年,古希腊伟大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提出“()”名言。

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 生命在于运动 活动是生活的基础 3. ()因素是大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成才、成功的重要的非智力因素,更是大学生的健康因素。 形象 气质 性格 4. 大学在校生应按()的要求参加《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 每学年一次 两学年一次 四年一次 5. ()为新中国获得第一枚奥运会金牌。 李宁 许海峰 伏明霞 6. 体育运动在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形态结构和机能方面具有提高心肌用氧能力、()、降低血脂的作用。 防止脑动脉硬化 提高心力储备 促进胃肠蠕动 7. 从健康角度讲来看,()被认为是最佳运动时间。 5:00—7:00 10:00—12:00 16:00—18:00

简述体适能与健康的关系

简述体适能与健康的关系 现代社会人们更加关注健康,而体适能,这一体育健康教育的外来术语,已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融入了我国体育健康教育领域。。对于体适能概念的解释则五花八门。有的认为是“体能”,有人认为是“身体素质”,有的则认为就是“健康”。体适能这一体育健康新概念,已极大地影响了我国体育教育和健康观念,促使人们对体育的观念快速转变。对一般人而言, 他们关心的是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并增进日常生活工作效率所需的体适能, 即健康体适能。以下就简单介绍体适能与健康及其关系,以便人们能更好的理解体适能和健康。 1 体适能 体适能(physical fitness 或fitness), 是指个人能力足以胜任日常工作以外,还能有余力享受休闲,及能够应付突如其来的变化及压力之身体适应能力。也可以说是身体适应外界环境能力之简称。美国运动医学学会认为体适能包括健康体适能和技能体适能。 1.1 健康体适能顾名思义,与健康有密切关系的体适能,它不仅是机体维护自身健康的基础,还是机体保证愉快完成日常工作和降低慢性疾病发生的前提,其主要内容如下(身体成分:即人体内各种组成成分的百分比,身体成分保持在一个正常百分比范围对预防某些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有重要意义,肌力和肌肉耐力(肌力是肌肉所能产生的最大力量,肌耐力是肌肉持续收缩的能力,是机体正常工作的基础;心肺耐力(又称有氧耐力,是机体持久工作的基础"被认为是健康体适能中最重要的要素;柔软素质(是指在无疼痛的情况下,关节所能活动的最大范围,它对于保持人体运动能力,防止运动损伤有重要意义。 1.2 技能体适能包括灵敏、平衡、协调、速度、爆发力和反应时间等,这些要素是从事各种运动的基础,但没有证据表明它们与健康和疾病有直接关系。 1.3 体适能的评价近年来有人提出以体适能商来评价体适能,体适能商是健康体适能商与技能体适能商的综合反映。体适能商的得分是两着之和,即健康体适能和技能体适能各占50%为记分依据,也就是说,手、肌力、肌耐力、柔韧度、心肺耐力及体脂百分比等项健康体能的总分为50,每一个分项的平均得分为10,灵敏、平衡、协调、速度、爆发力和反应速度等6项运动。体能的总分也是50,每个分项的平均得分为8.33,健康体适能商和技能体适能商之和越高,则代表健康与运动的身体机能越好。在运动处方中,体适能商常被用作为安排运动负荷和运动项目的参考。 2 健康 2.1 健康的定义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的解

体能训练试题库

体能训练试题库

《体能训练学》试题库 1.影响有氧耐力因素是什么? 答:氧运输系统的功能水平;骨骼肌的氧利用;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能量供应;年龄与性别;能量利用效率。 2.力量的分类有哪些,其影响因素有哪些,请详细说明神经对力量的影响。 答:(1)分类:等张肌力、等长肌力、等速肌力(2)影响因素:最大肌肉横断面积、肌纤维类型、肌肉初长度、神经因素、年龄和性别、雄性激素水平 (3) 3.速度的分类有哪些,影响反应速度的因素是什么?青少年发展速度素质的敏感期是什么时候? 答:(1)分类:反应速度、动作速度、位移速度(2)影响因素:1、反射活动的复杂程度 2、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状态 (3)反应速度敏感区介于7-11岁,动作和位移速度约9-14岁,总之,7-14岁是速度能力自然发展的敏感区。 4.什么叫柔韧,柔韧又可分为几类,影响柔韧的因素有哪些。 答:(1)柔韧性是对机体单个关节或多个关节活动方位的测度。

(2)分类:从外部运动形式分为动力性柔韧和静力性柔韧;从完成柔韧性练习的表现上看分为主动柔韧性和被动柔韧性;从柔韧性在身体不同部位的表现上分上肢柔韧性、下肢柔韧性、腰部柔韧性、肩部柔韧性等。 (3)影响因素:人体柔韧性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关节的骨结构、关节周围组织的体积和肌肉、韧带组织的伸展性影响,此外还与年龄和体温等有密切的关系。 5.什么是灵敏性,影响灵敏性的因素是什么,如何评价灵敏性? 答:(1)灵敏性是指人体在各种突然变换的条件下,快速、协调、敏捷、准确地完成动作的能力。 (2)影响因素:大脑高级神经活动的灵活性、感觉器官的功能、运动技能的熟练程度、其他(年龄、性别、体重、身体疲劳程度等) (3)评价:快速敏捷的反应速度、高度的自我操纵能力或者迅速改变身体、身体某一部位运动方向 6.请简述高原训练。 答:高原训练是一想直接或者间接利用高原缺氧对机体氧运输和代谢等功能的影响来提高运动能力的有效训练手段。能有效增加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以及血红蛋白的含量,改善心脏的泵血功能,提高骨骼肌的无氧代谢能力

运动处方知识点

第一章 1、率先提出“运动处方”:卡波维奇 2、首先使用运动处方:猪祠道夫 3、库珀:“有氧代谢之父”、“12分钟跑步测试法” 4、世界上最早得运动处方:战国时期得《行气玉佩铭》 5、瑞典生理学家Borg首先提出自觉疲劳分级 6、体育运动处方:就是指对从事体育锻炼得人(含病人),有康复医师、体育教师、教练员、社会体育指导员,根据医学检查资料,包括运动试验及体能测试,按其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身体素质、心血管功能状况,结合生活环境与运动爱好或训练条件等主、客观条件,用处方得形式对身体锻炼者制定适合得运动内容、运动量、运动时间及频率,并指出运动中得注意事项等,以达到健身与康复身体得目得。 1)目得不同:运动处方就是用来提高体适能、促进健康或防治疾病,药物处方就是为了治疗疾病 2)使用终点不同:医药处方在病人痊愈后即停止使用,而运动处方在人得一生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8、运动处方得分类: 按目得分类:1)健身运动处方2)竞技运动处方3)康复运动处方 按构成体质得要素分类:1)改善身体形态得运动处方2)增强身体机能得运动处方3)增强身体素质得运动处方4)调节心理状态得运动处方5)提高适应能力得运动处方 按锻炼得器官系统分类:1)心血管系统得运动处方2)呼吸系统得运动处方3)神经系统得运动处方4)消化系统得运动处方5)运动系统得运动处方 按实施运动处方得环境分类:1)社区运动处方2)健身房健身运动处方3)家庭健身运动处方4)学校健身运动处方 9、运动处方得主要内容:运动目得、运动种类、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与注意事项等 10、运动处方得四大要素:运动种类、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 11、运动处方得目得:1)促进生长发育、增进健康、愉悦身心2)疾病得预防、治疗与康复3)提高身体素质、增强运动技能以提高运动成绩 12、有氧运动得特点:1)低强度2)长时间、慢速度、长距离3)周期性运动4)全身大肌肉群参加活动 13、有氧运动得项目:步行、慢跑、走跑交替练习、登山、上下楼梯、游泳、自行车等 14、评定运动强度得指标:客观:心率(HR)吸氧量(VO2) 梅脱(MET) 主观:自觉用力程度分级(RPE) 15、最大吸氧量(VO2max):就是指极量运动时人所能吸取(消耗)氧得最大数值 16、靶心率(THR):就是指能获得最佳运动效果并能确保安全得运动心率 17、预期心率(PTHR):通过年龄推算出来得最大心率

体育基础理论试题汇总

大学体育第五章题库 一.单项选择 1.属于运动处方的对象是:( A ) A.从事体育锻炼者 B.专业运动员 C.任何人D.残疾人 2.运动处方锻炼主要是采用什么运动:(A ) A.有氧运动 B.无氧运动 C.有氧与无氧相结合的运动 D.什么运动都可以 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体育锻炼的目的:( D ) A.增强体质 B.增进健康 C.提高抗病能力 D.提高运动成绩 4.有氧运动对机体的影响的效果不包括下列哪个方面:(D ) A.生理学的 B.心理学的 C.社会学的 D.体育学的 5.持续5分钟以上尚有余力的运动称为:(C ) A.有氧运动 B.无氧运动 C.恒常运动 D.非恒常运动 6.超量恢复一般在运动后()出现。 A.马上 B.1-2天 C.3-4天 D.5天以后 7.下列属于有氧运动的项目是( D ) A.举重 B.篮球 C.跳远 D.慢跑 8.下列不属于有氧运动的项目是( A ) A.潜泳 B.排球 C.自行车 D.慢跑 9.下列属于无氧运动的项目是( D ) A.橄榄球 B.篮球 C.足球 D.跳高 10.下列不属于无氧运动的项目是( D ) A.举重 B.篮球 C.跳远 D.慢跑 11.下列属于有氧无氧混合运动的项目是(B ) A.举重 B.篮球 C.跳远 D.慢跑 12.下列不属于有氧无氧混合运动的项目是( D ) A.橄榄球 B.篮球 C.足球 D.跳高 13.运动处方中,锻炼者选择运动种类的必备条件是( A ) A.经过医学检查已许可 B.进行运动的环境,就近有场所 C.有同伴 D.有指导者 14.根据运动时心率和强度相关关系标准,心率160次/分钟的锻炼强度大约是( A )A.80% B.70% C.60% D.50% 15.根据运动时心率和强度相关关系标准,心率140次/分钟的锻炼强度大约是( B )A.80% B.70% C.60% D.50% 16.根据运动时心率和强度相关关系标准,心率120次/分钟的锻炼强度大约是( C )A.80% B.70% C.60% D.50%

物理治疗学精华知识点总结

物理治疗学精华知识点总结 康复治疗内容:物理疗法、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语言治疗、心理疗法、康复工程、康复护理、文体疗法、职前训练、社会服务等。 物理疗法定义:研究和运用物理因子预防及治疗病、伤、残的方法称为物理疗法。分类:按物理性能(物理因子)分为人工物理因子(能)和自然物理因子。 人工物理因子:电、光、声、磁、力、热、冷、水。 自然物理因子:空气、日光、气候、泥、沙。 影响物理疗法的因素 (1)刺激强度: 剂量、时间、面积是治疗三要素; 不同强度刺激产生不同的治疗作用; 剂量大、时间长、面积广显示治疗量大,反之治疗量小: (2)应用方法:同强度刺激,使用方法不同,产生反虑亦不同,如并置与对置、移动法与固定法、接触法与非接触法。 (3)刺激部位:同一物理因子相同强度和方法作用于人体不同部位,其反应有差异,如紫外线对暴露部位与非暴露部位。 (4)个体因素:个体差异对PT作用有一定影响,包括年龄、性别、肤色、体质、职业、心理作用、精神状态等,如白人与黑人、脑力与体力、大人与儿童等。(5)外界环境因素:季节、气候、地区、温湿度等不同条件对理疗作用有一定影响,如冬季喜热 (6)其它因素:治疗仪性能、操作者经验、人为错误等。 物理疗法适应症:PT 适应证非常广泛,涉及临床各科炎性疾病、软组织损伤、慢性病等,最为密切的是骨科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特别是有功能障碍的病、伤、残者,如偏瘫、截瘫、肌萎缩、肌力下降、骨折后关节活动障碍、骨关节损伤、脑血管疾病、神经损伤等。 物理疗法的禁忌证:恶性肿瘤、活动性结核、活动性出血、高热、体质虚弱、体内有金属异物(如心脏起搏器、金属内固定)等。有些是绝对禁忌症,有些是相对禁忌症,视情况而定。 电疗法(学)分类:直流电疗法: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低频电疗法:感应电、超刺激、间动电等;中频电疗法:电脑中频、调制中频电疗等: 高频电疗法:超短波、微波、短波疗法等; 运动疗法:又称治疗性运动、医疗体育(体疗)。 是根据病情特点和患者的功能状况,借助治疗器械或治疗者的手法操作以及自身的参与,通过主动或被动运动的方式来改善人体局部或整体的功能,提高身体素质,满足日常生活需求的一种治疗方法 运动疗法的目的:最大限度恢复ADL和劳动运动能力,减少残疾和功能障碍。 运动疗法分类主要按完成动作的主动用力程度分为主、被动两大类。 主动运动:运动时不需助力,亦不用克服外来阻力,整个动作通过主动收缩肌肉来完成。包括随意运动、助力运动和抗阻力运动。 随意运动:无外力参与,完全靠患者主动收缩肌肉完成。如自由活动关节、医疗体操等。助力运动:主动收缩肌肉+外力帮助完成。

体适能与运动处方

第九章体适能与运动处方 (一)填空题 1.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再次深化了健康的概念,认为健康应包括、、 和道德良好。 2.肌适能主要包括和。 3.体适能由和组成。 4.健康体适能主要包括,,和柔韧素质。 5.技能体适能主要包括,,,灵敏,协调和反应时间等。 6.有氧适能是指人体、和氧的能力。 7.氧的摄取和运输能力取决于呼吸和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具体主要取决于下列因 素: ,,,动脉血管对血液的再分配能力。 8.肌肉利用氧的能力可用氧的利用率来衡量,其具体数值可由算出。 9.最大摄氧量的测定方法有直接测定法,间接测定法两类,其中后者有, 等。 10.有氧适能的影响因素有,,性别,年龄,体脂和等。 11.30岁以后有氧适能随年龄增长而降低,有一半是由的增加造成的。 12.测定肌肉力量最容易和最方便的方法是。 13.美国运动医学会针对普通人群的肌肉耐力标准评价方法是和。 14.依据运动时代谢的特点,将健身活动分,及。 15.在运动处方的实施过程中,每一次训练课都应包括三个部分,即, 和。 16.运动处方四要素包括度,,和运动时间。 17.美国运动医学会(1998)推荐的用于发展和保持健康成年人有氧适能和身体成分的具体 运动处方推荐运动频率,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的持续或间歇有氧活动。 18.美国运动医学会(1998)推荐采用抗阻训练发展肌肉力量和耐力,其运动处方建议采用 每周,一组改善主要肌群的练习,每次练习须完成重复。 (二)判断题 1.()目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健康”概念,一个人只要躯体和心理健康就可以 认为是健康的。 2.()人体在运动时,心输出量根据需要分配至各器官,心脏和参与运动的肌肉血流量 明显增加,内脏及不参与运动的肌肉血流量减少。人体安静心输出量则平均分配至各器官。 3.()许多研究证实,心脏的泵血功能是决定氧运输能力高低的主要因素,也是决定有 氧适能水平的重要因素。 4.()心输出量是限制人体劳动和运动能力 (特别是耐力运动)的最重要的因素。换而 言之,发展和提高耐力运动员的心泵功能,是提高运动员耐力的重要方面。 5.()肌肉耐力和肌肉力量高度相关,肌肉力量愈大,则肌肉耐力愈好。

运动处方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运动处方:是指由医生或体育工作者给锻炼者按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身体锻炼经历 和心肺或运动器官的机能水平等,用处方的形式,制订的系统化、个性化的健身方案。 2、运动能力:是指在进行增强耐力的锻炼时,应达到并保持的运动强度。 3、体适能:指身体有足够的活力和精力进行日常事务,而不会感到过度疲劳,并且还有足 够的活力和精力 4、梅脱:每千克体重,从事1分钟的活动,消耗3.5毫升的氧气,其运动强度即为1梅脱。 5、体脂百分比:脂肪组织占总体重的百分比。 6、高血压运动处方原则:运动强度宜小不宜大,强调用中小强度,以放松性质的练习为主。 7、身体成分:是指人体总体重中的脂肪组织和去脂组织重量的百分比。 8、ETT:用来测定机体对运动耐受能力的运动负荷试验,统称为“运动耐量试验” 1、是指由医生或体育工作者给锻炼者按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身体锻炼经历和心肺或运 动器官的机能水平等,用处方的形式,制订的系统化、个性化的健身方案。 2、有氧运动:运动时可以得到充分的氧气供应,功能的主要物质-糖可以完全分解为二氧化 碳和水,并释放出大量能量,供给人体长时间运动。 3、肥胖程度:是指一个人的实际体重占其同性别、同年龄组标准体重的百分比。 4、柔韧性的评定法:可分为简易评定法和仪器评定法。仪器评有“坐位体前屈测试仪”、“各 种量角器”和等速测试系统等。 5、功能能力:机体在尽力活动时所能达到的最大MET值。 6、THR:是指在经过心脏功能能力评定之后确定的,锻炼者在进行锻炼时所应达到和保持 的心率。 7、身体成分:是指人体总体重中的脂肪组织和去脂组织重量的百分比。 8、肥胖分为:单纯性肥胖、继发性肥胖和药物引起的肥胖3种。其中单纯性肥胖,为减肥 运动处方的适应症。 1、体适能:指身体有足够的活力和精力进行日常事务,而不会感到过度疲劳,并且还有足 够的活力和精力 2、有氧运动:运动时以有氧代谢系统供能为主的运动项目。也成为耐力运动。

运动医学样板试题及答案

+ 运动医学试卷样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过度紧张患者若出现口唇青紫,呼吸困难,咯红色泡沫样痰,应立刻让患者采取(B) A.平卧位 B.半卧位 C.头低脚高位 D.侧卧位 2.重力性休克的患者,发病原理是因疾跑后立即站立不动,血液大量积累在(C) A.头部 B.上肢 C.下肢 D.肝脏 3.某运动员游泳时,因水冷刺激引起腓肠肌痉挛,可针刺穴进行治疗。(A) A.承山 B.合谷 C.肾俞 D. 曲池 4.通过调节神经系统机能状态而消除疲劳的方法(A) A.睡眠 B.按摩 C.吸氧 D.理疗 5.测量训练课前和课后的脉搏,其脉搏差值可用来评定课的(A ) A.运动量 B.运动强度 C.运动密度 D.运动时间 6.晨脉突然增加,每分钟增加次以上,提示机能不良。(D) A.6 B.8 C.10 D.12 7.可有效促进人体对食物中铁的吸收的是(D) A.维生素B1 B. 维生素A C. 维生素D D. 维生素C 8.适用于四肢毛细血管及小静脉出血,而在其他情况下仅作为辅助疗法的是(C) A.加压包扎止血法 B.加压屈肢止血法 C.患肢抬高止血法 D.间接指压止血法 9.对于心脏骤停者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应按压的部位是(C) A.患者胸骨体中央 B. 患者胸骨的中上1/3交界处 C. 患者胸骨的中下1/3交界处 D. 患者胸骨剑突处 10.腹部受到钝性暴力打击的病人出现休克,很可能是因为(C) A.腹壁挫伤 B.腹肌拉伤 C.干脾破裂 D.肋骨骨折 11.反折形包扎法适用于(A ) A.前臂 B.额部 C.手腕 D.踝关节 12.肩关节前脱位的典型体征是(A) A.关节功能障碍 B.“方肩”畸形 C.剧烈疼痛 D.明显压痛 13.举重运动员在做挺举的翻腕动作时,出现桡骨小头撕脱性骨折的主要原因是(D) A.应力性骨折 B.间接性骨折 C.直接骨折 D.强烈的肌肉收缩 14.身体健康女子的月经周期一般为28~30天,提前或延后仍属正常。(A) A.7 B.8 C.9 D.10 15.女运动员在月经期情绪异常激动,肌肉发紧、动作僵硬、心率快、呼吸频率增加应属(C) A.正常型 B.抑制型 C.兴奋型 D.病理型 16.1%龙胆紫溶液不适合用于(C) A.前臂伤口治疗 B.手部伤口治疗 C.面部伤口治疗 D.小腿伤口治疗 17.鉴别运动员心脏和病理性心脏最有效的方法是(D) A.运动史 B.运动机能实验 C.自我感觉 D.X线检查 18.精神紧张性晕厥的发病原理是(A) A.畸形广泛周围小血管扩张 B.体内血液重新分配的反应能力下降 C.大量血液积聚在下肢 D.腔静脉血液回流受到妨碍 19.疲劳性骨膜炎早期应先考虑(B)

健康体适能运动处方

健康体适能运动处方 一、体适能的理论基础 有关健康体适能的诠释有许多,如它是身体适应能力,是心脏、血管、肺脏与肌肉效率运作的能力,是指能完成每天的活动而不致过度疲劳,且尚有足够体能应付紧急状况(林正常)。 体适能是指人体组织器官,尤其是指呼吸、循环、心脏、肌肉、骨骼、神经等有效率地执行其机能,发挥其功能的能力;而体适能又分竞技体适能(sport-related phyical fitness)和健康体适能(health related physical fitness)两类。竞技体适能又称运动体适能(motor fitness),这种体适能是运动员追求卓越、超越颠峰,所必备的,其内容包括动作技巧、心肺耐力、身体组成、协调性、敏捷性、反应时间等相关因子;而健康体适能是一般人想要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并增进日常生活工作效率及享受休闲活动所需的体适能,而且也受身体活动习惯的影响(Hastad &Lacy, 1998;吕香珠)。 杨忠祥认为体适能亦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本,有良好体适能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才能应付自如,也才能从中体会生活的乐趣。 方进隆认为体适能为所有活动的基础,包括工作、学习与生活中的必要活动,它也影响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和自我成长。阐述体适能是由身体几种不同特质体能所组成,而这些体能与从事日常生活或身体活动的质量或能力有关,因对象和需求不同,又可以分为:(一)竞技体适能(又称运动适能)往往是体能状况优异者或运动员所追求的体能,(二)健康体适能,是与一般人想要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并与增进日常生活工作学习所需的体能,然竞技体适能与运动体适能有相同的诠释;健康体适能则包括有:有氧适能、肌肉适能、柔软度与身体组成,其解释如下: 1.有氧适能:又可称为心肺适能,指身体肺部吸入氧气,心肺循环系统携带、运送氧 气和肌肉利用氧气产生能量的能力。 2.肌肉适能:肌肉所具有的功能与特质,如从事某一负荷或活动的最大肌力或长久反 复收缩的肌耐力。 3.柔软度:身体于一关节或多关节内所能移动的最大范围。 4.身体组成:只身体内肌肉、脂肪等组织所占的比例。 卓俊辰指出:好的体适能就是人的心脏、血管、肺脏及肌肉组织等都能发挥相当有效的机能,也就是能胜任日常工作,有余力享受休闲娱乐生活,又可以应付突发紧急状况的身体能力。其健康体适能(health-realated fitness)的要素分成有肌肉力量、肌耐力、柔软性、心血管循环耐力及身体脂肪百分比等五大要素。而敏捷性、平衡感、协调能力、速度、反应时间、瞬发力则被列为竞技体适能(skill- realated fitness)要素。 林正常将健康体适能与竞技体适能做简单的比较如下

体育知识点总结1

体育知识大全 1. 从1896年首届现代奥运会的9大项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28大项、302小项,我们足以对运动项目的阵容窥见一斑。 2. 准备活动与整理活动是安全锻炼、科学健身不可缺少的两个环节,他们可以使运动的整个过程首尾呼应,相得益彰。 3. 运动损伤是体育运动中经常发生的事情,掌握运动损伤的防治知识是运动过程中必备的锦囊。 4. 运动处方是指针对个人的身体状况,采用处方的形式规定健身者锻炼的内容和运动量的方法。其特点是因人而异,对"症"下药。 基础归纳 一、启动积极的运动方程式 1、现代奥运会项目 夏季奥运会:28大项--田径、水上项目、举重、自行车、射箭、射击、篮球、排球、足球、手球、乒乓球、网球、羽毛球、棒球、曲棍球、垒球、体操、击剑、摔跤、柔道、跆拳道、拳击、赛艇、皮划艇、帆船、马术、现代五项(射击、击剑、游泳、马术、越野跑)、 铁人三项(游泳、自行车、长跑)。 冬季奥运会:6大项--滑雪、滑冰、冰球、雪橇、冰舞、现代冬季两项(越野滑雪和射击相结合的雪上运动项目)。 2、运动之母--田径运动 田径运动是一切运动的基石,被称为运动之母。国际业余田径联合会章程对田径运动下的定义是:田赛和径赛、公路赛、竞走和越野赛。以时间计算成绩的竞走和跑的项目,叫"径赛"。以高度和远度计算成绩的跳跃、投掷项目叫"田赛"。径赛类 径赛类项目以决赛成绩判定该项目最终名次,而不以预、次、复赛的成绩判定最终名次。名次的判定以运动员躯干(不包括头、颈、四肢)的任何部分抵达终点线后沿垂直面的先后顺序为主。 400米以下各项,运动员应采用蹲距式起跑(正式比赛必须使用起跑器),对运动员第一次起跑犯规给予警告,对第二次犯规的任一运动员取消其比赛规格。 接力跑时,运动员应手持接力棒跑完全程,如发生掉棒,需由掉棒人拾起,如在拾起过程中缩短比赛距离或侵犯其他队员则取消其比赛资格。所有交接棒的过程均必须在接力区内完成。传接棒方法:"上挑式"、"下压式"、"混合式"。 跨栏时,运动员必须跨越10个栏架,除故意用手推或用脚踢倒栏架外,其他部位碰倒栏架不算犯规。跨栏跑比赛项

运动处方简介

你做的运动正确吗? 在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在科技发展进步逐渐改变人们生活方式习惯的今天,亚健康人群也日益增多,人们对于健康的认识也越来越充分,越 来越多人们加入到运动锻炼的队伍中来,比如有的人使用微信计步来衡量运 动量,有的人去健身房找私人教练进行一个规范的运动,然而我们的运动锻炼是正确的吗?是有效的吗? 运动也有处方 与我们服用药物一样,正确的运动是有处方的,它不仅仅局限于一天要走够10000 步,也不仅限于只要运动出汗就好了,它具有完整的体系。 运动处方的概念最早由美国生理学家在20 世纪50 年代提出,20 世纪60 年代以来,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及对一些重大疾病康复训练的需要,运动处方开始受到重视。1969 年,世界卫生组织开始使用“运动处方”一词作为规范术语。简而言之,运动处方是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如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健康水平,体力状况等)来指导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和科学地锻炼。它要具备个体化、合理化、定量化、趣味化和科学化的特点。 运动处方如何制定? 一个基本的运动处方要包括运动项目、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度这四个方面。 运动项目:它是指做什么运动。一般我们把运动分为有氧运动(如慢跑、健步 走、骑自行车、登山、游泳)、抗阻运动(如克服自身阻力的抗阻练习如引体 向上、俯卧撑,器械抗阻练习如卧推、负重深蹲)、柔韧性训练(如静力牵 拉、动态牵拉)、神经肌肉训练(如平衡训练、协调性训练、步态训练、本体 感觉练习、太极拳、瑜伽、八段锦)。 运动强度: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运动量,分为高强度、中等强度、低强度。处 方应明确靶强度或靶强度范围,来表示达到运动目的时有效且安全的运动强 度。有氧运动时常用靶心率表示运动强度,即为了提高心肺机能时有效且安全的运动心率,一般用自己可运动到的最大心率(即用220 减去自己年龄)来衡 量运动强度。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要求靶心率要达到最大心率的40%-60%,高 强度有氧运动要求靶心率要达到最大心率的60%-90%。柔韧性训练的强度要 达到有牵拉感或者紧绷感;神经肌肉训练目前没有推荐的强度。 运动时间:即每次运动所持续的时间,也是达到处方要求强度的持续时间。中等强度的运动每天进行30 到60 分钟或每周进行至少150 分钟;高强度运动每 天进行20 到60 分钟或每周进行至少75 分钟。柔韧性训练要求每个动作持续牵 拉10-30 秒,老年人可延长至30-60 秒;神经肌肉训练要求每天进行20-30 分

2013年体育基础理论课知识点罗列完整版

一、体育功能(详见P5~6) 本质功能:健身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 非本质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情感功能、促进个体社会化功能 二、体育概念(详见P4) 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媒介,以谋求个体身心健康发展、全面发展为直接目的,并以培养完善的社会公民为终极目标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或教育过程。 第二、三讲 三、人体基本生理指标(血糖、血红蛋白、血压、乳酸等)及其医务监督作用 1、血糖:人体运动的能量来源。正常值范围:3.90—6.10mmol/L 2、血红蛋白:红细胞中的主要物质。也是平常所说的血色素 3、血压:血液对血管壁的测压90~120/60~90mmHg 4、乳酸:人体运动时会产生乳酸,乳酸堆积造成疲劳 5、自我医务监督: 是指锻炼者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对自身生理机能和健康状况观察和和评定的一种方法,也是全面体格检查的一种补充。 自我医务监督 (1)有助于及时了解自己在锻炼过程中生理机能变化状况; (2)有助于预防过度疲劳; (3)有助于调整锻炼计划和运动负荷; (4)并为合理安排教学、训练内容和方法提供依据; (5)也为医生体格检查提供参考。自我监督主要包括主观感觉和客观检测。 四、神经系统基本活动方式

五、牵张反射 定义:当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时,该肌就会产生反射性收缩,这种反射称为牵张反射。 分类:1、腱反射: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 2、肌紧张:缓慢持续牵拉肌肉收缩时发生的牵张反射。 六、能量代谢及其应用 定义: 三磷酸腺苷(ATP)是肌肉活动的唯一的直接能量来源。肌肉活动时ATP的再合成磷酸肌酸(CP)的分解--磷酸原系统。CP是贮存在肌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化物,当肌肉收缩时,随着ATP迅速分解,CP即迅速分解放能,使ADP磷化合成ATP。 应用: 1、肌糖原的酵解--乳酸能系统: 在大强度、持续时间较长,机体供氧不足的情况下,运动所需要的能量,只能靠肌糖原的酵解来合成ATP。机体所产生的乳酸在氧供应充足时,一部分氧化释放能量,另一部分合成肝糖原。乳酸是强酸,当它在体内集聚过多时,会使机体工作能力下降。 2、糖和脂肪的有氧氧化--有氧氧化系统: 在氧供应充足下,机体利用糖和脂肪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大量的能量来合成ATP。这种有氧氧化供能过程称为有氧氧化过程。如果持续小强度的运动12分钟以上,就可以消耗储藏在体内的脂肪,达到减肥健美的目的。 七、肌肉收缩基本形式 1、向心收缩:当肌肉收缩时,所产生的张力大于外加阻力负荷后时,肌肉长度缩短。 2、离心收缩:即肌肉虽积极收缩,但仍然被拉长了 3、等长收缩:即肌肉虽积极收缩,但长度不变 八、影响肌肉收缩力量因素 1、肌肉的生理横断面:

教师资格证:体育《运动处方》知识点详解

教师资格证:体育《运动处方》知识点详解 来源:凯程教师资格证,跟着徐影考教师。 处方,在医学上指是医师给病人开的药方。不同的病或同一种病因程度不同,当然会选择不同的处方。体育锻炼也是为了对运动者起到康复、保健的作用,所以在进行锻炼中也要进行科学、系统的安排,从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生理学家卡波维奇就提出过“运动处方”的概念。1960年日本科学家首先使用“运动处方”这一术语。196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使用“运动处方”术语,从而在国际上得到认可。运动处方包括四个方面:运动形式、运动强度、运动频率、持续时间。 一、运动形式 现代新兴的运动处方要求包括三种,即有氧运动、伸展运动及力量性运动,以达到全面锻炼的最佳效果。 (一)有氧运动(耐力性运动处方): 是运动处方中最基本、最主要的锻炼方式。在治疗性和预防性运动处方中,主要用于心血管、呼吸和内分泌等系统慢性疾病的康复和预防。 (二)伸展运动: 可以用于预防、治疗疾病,又可以用于健美和健身,主要功效是能有效放松精神,消除疲劳,改善体形和机体的柔然性,防治高血压,神经衰弱等。 (三)力量性运动: 可以增加肌肉力量,改善神经肌肉协调性,增加关节灵活性,对于骨质疏松和关节运动障碍的人比较适用。 二、运动强度 运动强度是单位时间内完成的运动量。而运动量是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的乘积。 三、持续时间 持续时间是指每次运动所持续的时间,即达到运动要求强度的持续时间。锻炼时间最佳为20分钟,一般情况下,每次锻炼持续时间以20~60分钟为宜,其中保持或维持靶心率的锻炼时间为15分钟左右,其余时间都可以在靶心率一下强度进行锻炼。

大学生健康运动处方复习练习题

大学生健康运动处方复习练习题

《运动处方》复习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3个题,每题5分,合计15分 1、运动处方----由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士)以及体育教师、社会体育健身指导员、私人健身教练等,根据患者或体育健身者的年龄、性别、一般医学检查、康复医学检查、运动试验、身体素质/体适能测试等结果,按其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身体素质,以及心血管、运动器官的功能状况,结合主、客观条件,用处方的形式制订对患者或体育健身者适合的运动内容、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及频率,并指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以达到科学地、有计划地进行康复治疗或预防健身的目的。 2、体适能---指身体有足够的活力和精力进行日常事务,而不会感到过度疲劳,并且还有足够的精力享受休闲活动,和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 3、运动体适能----是运动员在竞赛中,为了夺取最佳成绩所需要的体适能。 4、健康体适能----是一般人为了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提高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效率所追求的体造能。 5、身体成分----是指人体总体重中的脂肪组织和去脂组织(瘦体重)重量的百分比。 6、耐力----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工作(或对抗疲劳)的能力,耐力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7、1梅脱---每千克体重,从事lmin活动,消耗3.5ml的氧气,其运动强度即为1MET。 8、F.C.---称为功能能力,是指机体在尽力活动时所能达到的最大MET值,或在有氧范围内,机体所能完成的最大强度活动的MET值。 9、E.C.--- 称为运动能力,是指在进行增强耐力的锻炼时,应达到并保持的运动强度。 10、THR----称为靶心率,是指在经过心脏功能能力评定之后确定的,锻炼者在进行锻炼时所应达到和保持的心率。 11、ETT----称为运动耐量试验,用来测定机体对运动耐受能力的运动负荷试验。 12、最大强度负荷试验----要求测试终止于受试者所能达到的最大吸氧量和最高心率水平。 13、次大强度负荷测试----在测试中采用低于测试者所能承受的次大强度的负荷,然后推测其最大强度的水平。14、GXT----为最大强度负荷试验。在试验过程中,逐渐增加负荷强度,同时测定某些生理指标,直到受试者达到可能达到的最大强度。 15、开放链运动---为运动时远端环节在空间是游离的,一个环节运动,可以不引起其他环节运动,肌肉收缩发生于一块肌肉,或一组功能相同肌群。

体育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体育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1、体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是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过程和______活动。 A、生产 B、劳动 C、社会文化 2、现代体育的范畴包括竞技体育、______和群众体育三个方面。 A、中学体育 B、大学体育 C、学校体育 3、学校体育是指通过体育课教学、_____和训练以及运动竞赛等形式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与智力发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个性特征的教育过程。 A、早操 B、课间操 C、课外体育锻炼 4、群众体育是指广大国民以锻炼身体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调节精神和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为目的的______活动。 A、经济 B、体育 C、商业 5、体育的功能包括______、教育功能、娱乐功能。 A、健身功能 B、健美功能 C、健康功能 6、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就是以运动和为基本手段,对大学生机体进行科学的培养,在提高人的生物潜能和心理潜能及社会适应潜能的过程中,进得、益智、促美,达到全面发展的教育总目的。 A、合理营养 B、身体练习 C、体育竞赛 7、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是通过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掌握体育三基,培养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来具

体实现的。 A、培养道德品质B、提高运动水平C、提高身体机能 8、高等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有、课余体育活动。 A、体育训练 B、体育竞赛 C、体育课程 9、竞技体育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或集体的运动能力去争取优异成绩而进行的和竞赛。 A、运动训练 B、理论教学 C、基础练习 10、公元前300年,古希腊伟大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提出“”名言。 A、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 B、生命在于运动 C、活动是生活的基础 11、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具有提高心理素质宣泄情绪、调节生活和实现自我价值的作用。 A、增强社交能力 B、解除疲劳和精神紧张 C、完美人格个性 12、心理健康是指人在、认知意志、平衡人际和社会关系等方面处于良好状态。 A、智力 B、兴趣 C、情绪 13、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道德健康。 A、自我实现 B、意识健康 C、社会适应良好 14、人的信仰、品德、情操、人格等处于积极向上、高尚和完善的状态就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