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电机拆装实训报告》

湖南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电机拆装实训报告》
湖南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电机拆装实训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实训成绩:

湖南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一实训目的

1.本次实训为电机绕组实训,通过实训能够进一步的了解电动机的结构组成。

2 通过本次的电机实训,能够更深入的了解电机的运行原理,会对三相异步

电动机的定子绕组进行正确的三角形或者星型连接。

3.加深理解三相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组成结构。并且能够锻炼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4.促进理论学习,为以后的工作学习打下初步的基础知识。

二异步电机的基础理论

2.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种类很多,但各类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它们都由定子和转子这两大基本部分组成。图2.1.1所示为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结构图。

图2.1.1 封闭式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结构图

1—轴承;2—前端盖;3—转轴;4—接线盒;5—吊环;6—定子铁心;

7—转子;8—定子绕组;9—机座;10—后端盖;11—风罩;12—风扇

1、定子和转子

1)转子铁心

是用0.5mm厚的硅钢片叠压而成,套在转轴上,作用和定子铁心相同,一方面作为电动机磁路的一部分,一方面用来安放转子绕组。

2)转子绕组

异步电动机的转子绕组分为绕线形与笼形两种,由此分为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与笼形异步电动机。

①绕线形绕组

与定子绕组一样也是一个三相绕组,一般接成星形,三相引出线分别接到转轴上的三个与转轴绝缘的集电环上,通过电刷装置与外电路相连,这就有可能在转子电路中串接电阻或电动势以改善电动机的运行性能,见图2.1.2:

图2.1.2 绕线形转子与外加变阻器的连接

1—集电环;2—电刷;3—变阻器

②笼形绕组

在转子铁心的每一个槽中插入一根铜条,在铜条两端各用一个铜环(称为端环)把导条连接起来,称为铜排转子,如图2.1,3所示。也可用铸铝的方法,把转子导条和端环风扇叶片用铝液一次浇铸而成,称为铸铝转子,如图2.1.4所示。100kW以下的异步电动机一般采用铸铝转子。

2.1.3 铜排转子 2.1.4 铸铝转子

2)定子

定子是用来产生旋转磁场的部分。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定子主要由机座、定子铁芯、定子绕组三部分组成。

机座是由铸铁或铸钢制成,在机座内装有定子铁芯,铁芯是由互相绝缘的硅钢片叠成。铁芯的内圆周表面冲有均匀分布的平行槽,在槽中放置了对称的三相绕组。

①定子铁芯

定子铁芯是电动机磁路的一部分,由相互绝缘的厚度为0.5mm的硅钢片叠压而成。定子铁芯硅钢片的内圆上冲有均匀分布的槽,槽内嵌放定子绕组,定子铁芯结构和铁芯片形状如图2.1.5所示。

图2.1.5 定子铁芯结构和铁芯片形状

②定子绕组

定子绕组是电动机的电路部分,由三相对称绕组组成。定子绕组一般采用聚酯漆包圆铜线或双玻璃丝包扁铜线绕制,按照一定的空间角度依次嵌入定子铁芯槽内,绕组与铁芯之间垫放绝缘材料,使其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绕组共有六个引线端,固定在接线盒内的接线柱上,按现行国家标准规定,U1、V1、W1表示各相绕组的始端(首端),U2、V2、W2表示末端。旧标准用D1、D2、D3、D4、D5、D6表示绕组的始末端。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在机座接线盒内的接线次序如图2.1.6所示。

定子绕组有星形和三角形两种接法。为了便于接线,将三相绕组的六个出线端引到接线盒中。若把U2、V2、W2接在一起,U1、V1、W1分别接到电源的L1、L2、L3各相电源上,电动机就为星形接法,如图2.1.6(a)所示。如把U1和W2、V1或U2、W1和V2接在一起,再从三个连接端处分别接到电源L1、L2、L3各相电源上,就是三角形接法,如图2.1.5(b)所示。实际接线时究竟采用哪一种接法,要根据电动机绕组的额定电压和电源的电压来确定。

图2.1.6三相异步电动机绕组接线

③机座

机座是电动机用于支撑定子铁芯和固定端盖的。。机座通常为铸铁件,大型异步电动机机座一般用钢板焊成,微型电动机的机座采用铸铝件。封闭式电机的机座外面有散热筋以增加散热面积,防护式电机的机座两端端盖有开封孔,是电动机内外的空气可直接对流,以利于散热。图2.2.5三相定子绕组AX、BY、CZ。

2、其他附件

1)端盖:支撑作用。2)轴承:连接转动部分与不动部分。3)轴承端盖:保护轴承。4)风扇:冷却电动机。

2.2三相交流电机旋转磁场的产生

三相绕组在空间互隔120°排列,现向三相绕组中分别列入三相电流

I u、I v、I w则每个绕组都会产生一个按正弦变化的磁场。分析五个瞬间的合成磁场。为分析方便,规定:电流为正值时,由绕组的首端流入,从尾端流出。

1、基本原理

为了说明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我们做如下演示实验,如图2.2.1所示。

图2.2.1 异步机工作原理

当磁铁旋转时,磁铁与闭合的导体发生相对运动,鼠笼式导体切割磁力线而在其内部产生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感应电流又使导体受到一个电磁力的作用,于是导体就沿磁铁的旋转方向转动起来,这就是异步电动机的基本原理。

2、旋转磁场

1) 图2.2.2表示最简单的三相定子绕组AX 、BY 、CZ ,它们在空间按互差1200的规律对称排列。并接成星形与三相电源U 、V 、W 相联。则三相定子绕组便通过三相对称电流:随着电流在定子绕组中通过,在三相定子绕组中就会产生旋转磁场。

00sin sin(120)sin(120)

U m V m W m i I t i I t i I t ωωω=??=-??=+? 图2.2.2相异步电动机定子接线

当ωt=00时,0A i =,AX 绕组中无电流;B i 为负,BY 绕组中的电流从Y

流入B 1流出;C i 为正,CZ 绕组中的电流从C 流入Z 流出;由右手螺旋定则

可得合成磁场的方向如图2.2.5(a )所示。

当ωt=1200时,0B i =,BY 绕组中无电流;A i 为正,AX 绕组中的电流从A

流入X 流出;C i 为负,CZ 绕组中的电流从Z 流入C 流出;由右手螺旋定则

可得合成磁场的方向如图2.2.5(b )所示。

当ωt=2400时,0C i =,CZ 绕组中无电流;A i 为负,AX 绕组中的电流从X

流入A 流出;B i 为正,BY 绕组中的电流从B 流入Y 流出;由右手螺旋定则

B

可得合成磁场的方向如图2.2.5(c )所示。

图2.2.5三相定子绕组AX 、BY 、CZ

可见,当定子绕组中的电流变化一个周期时,合成磁场也按电流的相序方向在空间旋转一周。随着定子绕组中的三相电流不断地作周期性变化,产生的合成磁场也不断地旋,因此称为旋转磁场。

2) 旋转磁场的方向

旋转磁场的旋转方向与绕组中电流的相序有关。相序A 、B 、C 顺时针排列,磁场顺时针方向旋转,若把三根电源线中的任意两根对调,例如将B 相电流通入C 相绕组中,C 相电流通入B 相绕组中,则相序变为:C 、B 、A ,则磁场必然逆时针方向旋转。利用这一特性我们可很方便地改变三相电动机的旋转方向。 定子绕组产生旋转磁场后,转子导条(鼠笼条)将切割旋转磁场的磁力线而产生感应电流,转子导条中的电流又与旋转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电磁力,电磁力产生的电磁转矩驱动转子沿旋转磁场方向以n 的转速旋转起来。

(a) ωt = 0° (b) ωt = 120° (c) ωt = 240°

X X X

[[[[[2.3 交流绕组的基本知识

交流绕组是把属于同相的导体绕成线圈,再按照一定的规律,将线图串联或并联起来。交流绕组通常都绕成开启式,每相绕组的始端和终端都引出来,以便于接成星形或三角形。

1、绕组的基本术语

1)线圈、线圈组、绕组

线圈也称绕组元件,是构成绕组的最基本单元,它是用绝缘导线按一定形状绕制而成的,可由一匝或多匝组成;多个线圈连成一组就称为线圈组;由多个线圈或线圈组按照一定规律连接在一起就形成了绕组,图2.3.1所示为常用的线圈示意图。线圈嵌放在铁心槽内用,不能直接转换能量,称为端部。

图2.3.1常用的线圈示意图

2)极距τ 极距是指交流绕组一个磁极所占有定子圆周的距离,一般用定子槽数来表示。即τ=p

Z 21 式中:Z 1—定子铁心总槽数; 2P —磁极数;τ—极距。 3)线圈节距y

一个线圈的两个有效边所跨定于圆周的距离称为节距,一般也用定于槽

数来表示。如某线圈的一个有效边嵌放在第1而另一个有效边放在第6槽,则其节距y =6-1=5槽。从绕组产生最大磁势或电势的要求出发,节距Y应接近于极距τ,即: y ≈τp

Z 21= 当y=τ时,称为整距绕组;y <τ时,称为短距绕组;y >τ时,称为长距绕组。

实际应用中,常采用短距和整距绕组,长距绕组一般不采用,因其端部较长,用钢量较多。

4)机械角度和电角度

一个圆周所对应的几何角度为3600角度就称为机械角度。而从电磁方面来看,导体每经过一对磁极N 、S ,电势就完成一个交变周期。对于4电机,P=2这时导体每旋转一周要经过两对磁极,对应的电角度为 2x3600= 7200,若电机有 P 对极,则:电角度=P×机械角度

5)每极每相槽数q

每极每相槽数q 是指每相绕组在每个磁极下占的槽数,可由下式计算: q pm

Z 21= 式中:m —相数。 q个增所占的区域称为一个相带。通常情况下.三相异步电动机每个磁极下可按相数分为3个相带,因一个磁极对应的电角度为1800,故每个相带占有电角度为600称为600相带。

6)相距角α

槽距角是指相邻的两个槽之间的电角度。可由下式计算:α1

360Z p ?=

7)极相组

极相组是指一个磁极下属于同一相的线圈按一定方式串联成的线圈组。

2、交流绕组的基本要求

三相异步电动机交流绕组的构成主要从设计制造和运行两方面考虑。绕组的型式有多种多样,具体要求为:

1)在一定的导体数下,绕组的合成电势和磁势在波形上应尽可能为正弦波,在数值上尽可能大,而绕组的损耗要小,用钢量要省。

2)对三相绕组,各相的电势和磁势要求对称而各相的电阻和电抗都相同。为此必须保证各绕组所用材料、形状、尺寸及匝数都相同且各相绕组在空间的分布应彼此相差1200电角度。

3)绕组的绝缘和机械强度要可靠,散热条件要好。

4)制造、安装、检修要方便。

三相交流绕组在槽内嵌放完毕后共有6个出线端引到电动机机座上的接线盒内。高压大、中型容量的异步电动机三相绕组一般采用星形接法;小容量的异步电动机三相绕组一般采用三角形接法。

3、三相交流绕组的分布、排列与连接要求

三相异步电动机交流绕组的作用是产生旋转磁场,要求交流绕组是对称的三相绕组,其分布、排列与连接应按下列要求进行:

1)各相绕组在每个磁极下应均匀分布,以达到磁场的对称。为此先将定子槽数按极数均分,每一等分代表180°电角度(称为分极);再把每极下的槽数分为3个区段(相带),每个相带占60°电角度(称为分相)。

2)各相绕组的电源引出线应彼此相隔120°电角度。

3)同一相绕组的各个有效边在同性磁极下的电流方向应相同,而在异性磁极下的电流方向相反。

4)同相线圈之间的连接应顺着电流方向进行。

4、交流绕组的分类

按槽内层数来分,可分为单层绕组、双层绕组和单双层混合绕组;按每极每相所占的槽数来分,可分为整数槽绕组和分数槽绕组;按绕组的结构形状来分,可分为链式绕组、交叉式绕、同心式绕组、叠绕组和波绕组等。三电机绕组的嵌线

3.1绕线工具

1、兆欧表

兆欧表用于测量电动机对地的绝缘电阻及检测电动机是否有漏电现象。手摇式兆欧表主要由手摇发电机和表头两部分组成。手摇发电机可产生测量用电压,指针式表头可指示出被测设备的绝缘电阻值。表头内的线框上装有两个互成角度的线圈,其中一个线圈的电流直接来自发电机,另一个线圈的电流也是来自发电机,但中间要经过被测物体。兆欧表的工作原理如图(5),其上有三个接线端子:L、E和G。L端子接被测物体;E端子接地;G端子为保护环。在测电动机的对地绝缘电阻时,其导电部位与L端子相接,接地线或设备的外壳、基座等,与E端子相接。

2、划线板

在下线时可用划线板沿着槽口并顺着金属丝的方向轻轻向下划,使金属丝一点一点进入槽口。

划线板

3、压线板。

压线板是将已下入槽内的漆包线压实,压平线圈的专用工具。其形状如下图,一般的压线板的压脚宽度为槽上部宽度减去0.6~0.7cm为宜,压脚尺寸要合适,以便于封合槽口。当金属丝完全进入槽口后,用压线板使绝缘纸包住金属丝,将压线板压在绝缘纸上沿着槽口向里慢慢推使绝缘纸包住金属丝。

压线板

4、绕线机

绕线机是用来绕制电动机线圈和计数线圈匝数的专用工具.如下图所示:

手摇绕线机

3.2绝缘材料与制作槽楔

1、放置槽绝缘

将已裁剪好的槽绝缘纸纵向摺成"U"形插入槽中,绝缘纸光面向里,便于向槽内嵌线。

2、线圈的整理

1)缩宽

用两手的拇指和食指分别拉压线圈直线转角部位,将线圈宽度压缩到能进入定子内膛而不碰触铁心。也可将线圈横立并垂直于台面,用双手扶着线圈向下压缩。

2)扭转

解开欲嵌放线圈有效边的扎线,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直线边靠转角处,同样用右手指捏住上层边相应部位,将两边同向扭转,使线圈边导线扭向一面。

3)捏扁

图3.2.1 线圈的捏扁梳理示意

右手指边捏边向下搓,使下层边梳理成扁平的刀状,见图3.2.1 所示。如扁平度不够可多搓捏几次。

4)沉边(或下层边)的嵌入

右手将搓捏扁后的线圈有效边后端倾斜靠向铁心端面槽口,左手从定子另一端伸入接住线圈,如图3.2.2所示。双手把有效边靠左段尽量压入槽口内,然后左手慢慢向左拉动,右手既要防止槽口导线滑出,又要梳理后边的导线,边推边压,双手来回扯动,使导线有

图3.2.2 下层边的嵌线方法

5)浮边(或上层边)的嵌入

嵌过若干槽的沉边(或下层边)后,由嵌线规律得知,就要嵌入浮边,当嵌入第一个浮边后,以后再嵌入的线圈就能进行整嵌,而不用吊边。在浮边嵌入前要把此边略提起,双手拉直、捏扁理顺,并放置槽口。再用左手在槽左端将导线定于槽口,右手用划线片反复顺槽口边自左向右划动,逐一将导线劈入槽内。在槽内导线将满时,可能影响嵌线的继续进行,此时,只要用双拇指在两侧按压已入槽的线圈端部,接着划线片通划几下理顺槽内导线,把余下的导线又可划入槽内。也可将压线条从一侧捅入并出到另一侧,再用双拇指在两侧按压压线条两端,按压后抽出压线条,接着余下的导线又可顺利地划入槽内。

上层边的嵌入与浮边雷同,只是在嵌线前先用压线块在层间绝缘上撬压

一遍,将松散的导线压实,并检查绝缘纸的位置,然后再开始嵌入上层边。

6)封槽口

导线嵌入槽后,先用压线块或压线条将槽内的导线压实,方可进行封口操作。 /////3.3 链式绕组嵌线

Z 1=24,P=2,q=2,α= 30°

其线圈分布如下表:

当1=x 时,其嵌线规律为:

嵌1槽,吊1边,空1槽; 嵌1槽,吊1边,空1槽;

嵌1槽,收1边,空1槽; 重复最后这个程序,直到嵌线结束。

当2=x 时,其嵌线规律为:

嵌2槽,吊2边,空2槽;

嵌2槽,收2边,空2槽;重复最后程序,直到嵌线结束。

三相异步电动机单层链式绕组画图步骤:

(1) 划槽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2) 分极

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S N N S

(3) 分相

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S N N S

w2v1u2w1v2u1w2v1u2w1v2

(4)假定电流方向 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S N N S

v1u2v2u1v1u2v2

w2w1w2w1 (5)U 相线圈

V 相线圈

W相线圈

(6)极相组之间的连接U相绕组

1

V相绕组

W

U、V、W相绕组

电机绕组下线实物图

四实训总结及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试验,我们大致认识到电动机的下线绕组的大致程序,虽然做的不是十分完美,老师说,工厂的工人能够很快做出一个电机,是熟能生巧的原因。由于其他因素,本次电机绕组完成之后,没有浸漆,通电,试车。但是还是学习到电机实习的严谨态度。

总之,通过这次实训,我更熟练的掌握了电机绕组的知识,学会了对知识的运用。汗水预示着结果也见证着收获。

】】】】】】】】】】】

绕组的拆除

1、记录数据:拆前应记下铭牌,绕组和铁芯的有关数据,以便制作线模,选用导线,绕线,嵌线和验算线绕组及通电测试时参考。

2、拆除旧绕组:绕组经浸漆,烘烤后已经固化成一个很坚硬的整体,很难拆除,常用有冷,热,拆两种方法。

(1):热拆法:分直接通电加热或电烤箱加热;

(2):冷拆法:有冷冲,冷拉,冷撬,溶剂法四种;

(3):冷冲法:…………现场讲解;

3、拆除旧绕组应注意:

(1)每一完整线圈的确认匝数。

(2)不要损坏铁芯;

(3)测量线径;

(4)清洁槽内一切杂物。

电机绕组的基本参数及常用名词术语

一)绕组的基本参数

1、机械角度与电气角度

电机绕组分布铁心槽内时必须按一定规律嵌放与联接,才能输出对称的正弦交流电或产生旋转磁场。除与其它一些参数有关外,反映各线圈和绕组间相对位置的规律时,我们还要用到电气用度这个概念。从机械学中知道可以把圆等分成360°,这个360°就是平常所说的机械角度。而在电工学中计量电磁关系的角度单位则叫做电气角度,它是将正弦交流电的每一周在横坐标上等分为360°,也就是导体空间经过一对磁极时在电磁上相应变化了360°电气角度。因此,电气角度与机械角度在电机中的关系为:电气角度α=极对数xPx360°。

2、极距

绕组的极距是指每磁极所占铁心圆周表面的距离。一般常指电机铁心相邻两磁极中心所跨占的槽距,定子铁心以内圆气隙表面的槽距计算;转子则以铁心外圆气隙表面的槽距来计算。通常极距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以长度表示;另一种则以槽数表示,习惯上以槽数表示的较多。

3、节距

电机绕组每个线圈两元件边之间所跨占到的铁心槽数叫做节距,也称跨距。当线圈元件节距等于极距对称为全距绕组;线圈元件节距小于极距时则称短距绕组;而当线圈元件节距大于极距时则称长距绕组。由于短距绕组具有端部较短电磁线用料省和功率因数较高等许多优点,因而在应用较多的双层叠绕组中无一例外的都采用短距绕组。

4、绕组系数

绕组系数是指交流分布绕组的短距系数和分布系数的乘积,即

5、槽距角

电机铁心两相邻槽之间的电气角度称为槽距角,通常用a表示,即

6、相带

广东工业大学808电路理论

广东工业大学808电路理论 东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808电路理论广东工业大学 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考试专业课考试大纲 电路理论 基本内容:(300字以内) 一、电路模型和电路定理 1.电路模型; 2.电流电压参考方向; 3.功率计算; 4.电路元件主要特性; 5.电路基本定律; 二、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1.电阻的串、并联和Y-△变换; 2.电源的串、并联; 3.输入电阻计算; 三、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 1.电路的图和独立方程数; 2.支路电流法; 3.网孔电流法和回路电流法; 4.结点电压法; 四、电路定理 1.叠加定理; 2.替代定理; 3.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 五、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 1.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 2.含有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电路分析; 六、储能元件 1.电容元件; 2.电感元件; 3.电容、电感元件的串、并联; 七、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 1.动态电路方程; 2.一阶电路的初始值、稳态值和时间常数的计算; 3.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全响应、阶跃响应和冲激响应; 4.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阶跃响应;

八、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1.阻抗(导纳)的串、并联和等效变换; 2.电路的相量图; 3.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和复功率; 4.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和串、并联谐振; 九、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 1.互感概念和含有耦合电感电路的计算; 2.空心变压器和理想变压器; 十、三相电路 1.对称和不对称三相电路分析; 2.三相电路功率计算和测量; 十一、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和信号频谱 1.非正弦周期电流分解; 2.有效值、平均值和平均功率; 3.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 十二、线性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 1.拉普拉斯变换定义、性质和反变换; 2.运算法分析线性电路; 3.网络函数定义、极点和零点; 4.极点、零点与冲激响应和频率响应; 十三、二端口网络 1.二端口网络的方程和参数; 2.二端口的等效电路和连接; 十四、非线性电路 1.非线性电阻、电容和电感; 2.非线性电路的方程; 3.小信号分析法和分段线性化方法。 题型要求及分数比例:(硕士生满分150分) 1.选择题,共30分; 2.简单计算题,共60分; 3.计算题,共60分。 参考书目 电路(第五版)原著邱关源、修订罗先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浙江工业大学大学物理稳恒磁场习题答案.

2014/08/20张总灯具灯珠初步设想 按照要求: 亮度比例关系:蓝光:白光:红光=1:1:8 光源总功率不超过20W。 一、蓝光光源: 1、光源形式:SMD 2835、芯片安萤11*28mil封装、 2、电路连接:2并20串、 3、光电参数: 单颗光源:IF:60mA、VF:3.0-3.2V、WLD:440-450nm、PO:0.2W、IV:3.5-4lm、 电路总输入:IF:120mA、VF:60-64V、WLD:440-450nm、PO:7.5W、IV:140-160lm、 4、成本:68元/K, πμT; 当cm r 5.45.3≤≤时, 2 1、光源形式:SMD 2835、库存光源第1KK或第2KK光源中正白色温、 2、电路连接:1并20串、 3、光电参数: 单颗光源:IF:20mA、VF:3.0-3.2V、CCT:6000K、PO:0.06W、IV:7-8lm、电路总输入:IF:20mA、VF:60-65V、PO:1.2W、IV:140-160lm、 成本:72元/K,

三、红光光源: 1、光源形式:SMD 2835、芯片连胜红光30*30mil封装、 2、电路连接:1并30串、 3、光电参数: 单颗光源:IF:150mA、VF:2.0-2.2V、WLD:640-660nm、PO:0.3W、IV:40- 45lm、 电路总输入:IF:150mA、VF:60-66V、WLD:640-660nm、PO:9.5W、IV:1200-1350lm、 4、成本:约420元/K, --=-?-=∑πσ r r r r r d d r d I B /4101.8(31.01079(24109(105104(24(234 222 423721222220-?=?--????=--=----πππμT; 当cm r 5.4≥时, 0∑=i I , B=0 图略 7-12 解:(1

广东工业大学电子工艺实习

实习报告 实习名称电子工艺实习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年级班别 17级通信工程4班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8年 12 月 19 日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实验目的: 电子工艺实习是一门考验我们动手能力的课程,它是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对模拟电子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个人专业能力而准备:它促使学生掌握现代化的电子工艺技术,认识和了解电子器件和元件,设计电子产品,完成电子产品制作的全过程;握器件的识别检测以及读懂相对应的电路原理图并进行PCB设计制作,锻炼焊接工艺的基本技能能力。掌握电子电路安装、调试技术等技能并能认识常见故障同时也是为之后更深一步的学习与实验打下不可或缺的坚实基础。 2、实验要求: 此次的电子工艺的的任务为设计并制作一个基于LM317KC、LM337KC范围为1.25-12V的可调稳压源。通过实验,要求一是学生本人对电路的分析,要求我们懂的并掌握对其电路的元件、元件所组成的部分作用及其工作原理的分析;二是对电路的设计要符合实用、美观等定性要求!在满足上述两大定性要求下,还要求学生: 1)掌握专用工具、仪器仪表的正确使用; 2)掌握并使用相关仪器仪表对电路元件好坏的测定; 3)完成稳压源电路的实物线路布置,分析电路图并将其布线焊接出来; 4)能正确使用仪器仪表,完成产品的全部测试,并能排除故障; 5)学习Multisim电路仿真与设计软件的使用,设计电路图并进行仿真; 6)在稳压源电路的基础上,焊接PCB板收音机电路。 二、实习使用的仪器设备、工具及材料: 1、仪器设备:万用表、变压器 2、工具: 1)焊接工具:30W电烙铁、 2)辅助工具:吸锡器、松香、钳子、镊子、剥线钳 3、制作材料:1个LM317集成稳压器,1个LM337集成稳压器1个,B5K电位器,120Ω和1kΩ电阻各2个,1个2200uf/50V有极电容,各2个1000uf/50V、10uf/25V、100uf/25V型有极电容、100pf无极电容,8个1N4007二极管 三、实习产品 1、产品名称:±1.25~12V可调稳压电源; 2、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数分试卷

浙江工业大学数学分析(二)期末试卷(A)09-06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填空题(21%) 1、封闭曲线θ3cos =r ??? ??≤≤-66 πθπ所围的面积是 。 2、反常积分? ∞++02312cos dx x x 是条件收敛还是绝对收敛?答: 。 3、级数ln 1 12n n ∞=∑是收敛还是发散?答: 。 4、幂级数1 (1)2n n x n ∞=-∑的收敛域为 。 5、设)(x f 是以π2为周期的周期函数,在[)ππ,-上22)(x x f -=π,则其Fourier 级数的和函数)(x S 在π27处的值72S π??= ??? 。 6、设()22y x f z -=,其中f 可导,则=??+??y z x x z y 。 7、函数 xyz z xy u -+=32在点)1,1,1(处的梯度为________________;在点)1,1,1(处沿 方向}2,1,0{=l 的方向导数为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16%) 1、若),(y x f z =于点()00,y x 处可微,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 (A )),(y x f 于点()00,y x 处连续; (B) ),(),,(y x f y x f y x 于点()00,y x 处连续; (C ) ),(),,(y x f y x f y x 于点()00,y x 处存在; (D) 曲面),(y x f z =在()),(,,0000y x f y x 处有切平面。 2、二重极限与累次极限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 (A)若二重极限存在,则两个累次极限均存在且相等; (B)若二重极限存在,且其中一个累次极限存在,则另一累次极限存在; (C)若累次极限均存在但不相等,则重极限必不存在;

大学物理试题库 207-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学校 207 条目的4类题型式样及交稿式样 207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和熵增加原理、玻尔兹曼熵关系:选择12 判断17 一、选择题 题号:20712001 分值:3分 难度系数等级:2 1.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 (A) 功可以全部转换为热,但热不能全部转换为功. (B) 热可以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但不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C) 不可逆过程就是不能向相反方向进行的过程. (D) 一切自发过程都是不可逆的.[] 答案:D 题号:20712002 分值:3分 难度系数等级:2 2.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判断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 热量能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但不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B) 功可以全部变为热,但热不能全部变为功. (C) 气体能够自由膨胀,但不能自动收缩. (D) 有规则运动的能量能够变为无规则运动的能量,但无规则运动的能量不能变为有规则运动的能量.[] 答案:C 题号:20713003 分值:3分 难度系数等级:3 3. 一绝热容器被隔板分成两半,一半是真空,另一半是理想气体.若把隔板抽出,气体将进行自由膨胀,达到平衡后 (A) 温度不变,熵增加. (B) 温度升高,熵增加. (C) 温度降低,熵增加. (D) 温度不变,熵不变.[] 答案:A 题号:20713004 分值:3分 难度系数等级:3 4. “理想气体和单一热源接触作等温膨胀时,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对外作功.”对此说法,有如下几种评论,哪种是正确的? (A) 不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但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B) 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但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 (C) 不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也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D) 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也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答案:C

浙江工业大学1011(一)大学物理试卷B卷评分标准

浙江工业大学《大学物理》课程考试试卷卷 [10/11(一)],2011.2 任课教师______________作业(选课)序号______________学院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 1. 磁场的高斯定理??=?0S d B 说明了下面的哪些叙述是正确的? a 、穿入闭合曲面的磁感应线条数必然等于穿出的磁感应线条数; b 、穿入闭合曲面的磁感应线条数不等于穿出的磁感应线条数; c 、一根磁感应线可以终止在闭合曲面内; d 、一根磁感应线可以完全处于闭合曲面内。 (A )ad ; (B )ac ; (C )cd ; (D )ab 。 [ A ] 2. 无限长直圆柱体,半径为R ,沿轴向均匀流有电流.设圆柱体内( r < R )的磁感强度为B i ,圆柱体外( r > R )的磁感强度为B e ,则有 (A) B i 、B e 均与r 成正比. (B) B i 、B e 均与r 成反比. (C) B i 与r 成反比,B e 与r 成正比. (D) B i 与r 成正比,B e 与r 成反比. [ D ] 3. 一弹簧振子,当0t =时,物体处在/2x A =(A 为振幅)处且向正方向运动,则它的初相位为 [ C ] (A ) π3; (B )π 6 ; (C )-π3; (D )-π6。 4. 一束自然光自空气射向一块平板玻璃(如右图所示),设入射角等于布儒斯特角i 0,则在界面2的反射光 [ B ] (A) 是自然光. (B) 是线偏振光且光矢量的振动方向垂直于入射面. (C) 是线偏振光且光矢量的振动方向平行于入射面. (D) 是部分偏振光. 5.已知两个同方向、同频率的简谐振动,π5 1 10cos(61+=t x ),)10cos(72?+=t x 。当 合成振动的合振幅最小时,?等于 [ D ] (A )π; (B )0.2π ; (C )0.5π ; (D )1.2π

《广东工业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审办法》广工大规字〔2018〕37号附件

广东工业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审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大对研究生教育培养的支持力度,调动研究生参与学术研究和科研实践的积极性,激发研究生学习和创新热情,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根据《省财政厅、教育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普通高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粤财教[2014]239号)等文件规定,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设立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为做好我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评审工作,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由省财政厅下拨经费和学校出资共同组成,用于奖励支持我校在读的优秀研究生更好地完成学业。 第三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的安排使用坚持专款专用和公开透明的原则。 第二章奖励标准与申请条件 第四条奖励标准

注:一年级研究生学业奖学金100%覆盖,根据当年招生简章确定等级,不设固定比例。二三年级学业奖学金等级比例从2019级开始执行,2018级及以前研究生按《广东工业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审办法》(广工大规字〔2016〕12号)执行。 第五条申请条件 (一)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二)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高等学校规章制度,未曾受过校纪处分; (三)诚实守信,品学兼优; (四)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五)积极参与学术研究和科研实践; (六)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全日制研究生; (七)学校规定学制内的在校非定向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不含定向、MBA、MEM等有工资收入类型研究生); (八)完成当年度培养方案规定的教学任务(修读完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或完成开题报告、中期检查);当年度无不及格课程;当年度无黄牌警告课程或黄牌警告课程1门。 (九)提交申请前,应缴清学费、住宿费等代收费或者办理贷款手续。 (十)原则上,博士研究生必须有学术科研成果。 第六条直博生和招生简章中注明不授予中间学位的本硕博、硕博连读学生,根据当年所修课程的层次阶段确定身份参与学业奖学金的评定。在选修硕士课程阶段按照硕士研究生身份参与评定,进入选修博士研究生课程阶段按照博士研究生身份参与

广东工业大学传感与检测技术基础复习思考题带答案

第一章传感与检测技术基础 [例题分析] 例题1 一台精度为0.5级、量程范围600~1200℃的温度传感器,它最大允许绝对误差是多少?检验时某点最大绝对误差是4℃,问此表是否合格? 解: 根据精度定义表达式100.??=S F Y A A %,并由题意已知A=0.5%,YF.S=(1200-600)℃,得最多允许误差 △ A=A·YF.S=0.5%×(1200-600)=3℃ 此温度传感器最大允许误差位3℃。检验某点的最大绝对误差为4℃,大于3℃,故此传感器不合格。 [思考题与习题] 1-1 何为传感器静态特性?静态特性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 1-2 何为传感器动态特性?动态特性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 1-3 传感器的线性度的定义?怎样确定? 1-4 传感器的回程误差是怎么定义的?用数学式如何表示? 1-5 何为准确度、精密度、精确度?并阐述其与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关系。 1-6 鉴定2.5级(即满量程误差为2.5%)的全量程为100V 的电压表,发现50V 刻度点的示值误差2V 为最大误差,问该表是否合格? 1-7 为什么在使用各种指针表时,总希望指针偏转在全量程的2/3以上范围使用? 1-8 已知某一位移传感器的测量范围为0~30mm ,静态测量时,输入值与输出值的关系如表1.1所示,试求传感器的线性度和灵敏度。 表1.1输入值与输出值的关系 第二章电阻式传感器 [例题分析] 例题2-1 如果将100Ω电阻应变片贴在弹性试件上,若试件受力横截面积S = 0.5

×10-4 m 2,弹性模量E =2×1011 N/m 2 ,若有F=5×104 N 的拉力引起应变电阻变化为1Ω。试求该应变片的灵敏度系数? 解:由题意得应变片电阻相对变化量100 1 =?R R 根据材料力学理论可知:应变E σ ε= (σ为试件所受应力,S F = σ),故应变 005.0102105.010511 44 =????=?=-E S F ε 应变片灵敏度系数 2005 .0100 /1/== ?= ε R R K 例题2-2 一台用等强度梁作为弹性元件的电子秤,在梁的上、下面各贴两片相同的电阻应变片(K=2)如图2-1(a)所示。已知l =100mm 、b=11mm 、t=3mm ,E=2×104N/mm 2。现将四个应变片接入图(b )直流电桥中,电桥电压U=6V 。当力F=0.5kg 时,求电桥输出电压U 0=? 解: 由图(a )所示四片相同电阻应变片贴于等强度梁上、下各两片。当重力F 作用梁端部后,梁上表面R 1和R 3产生正应变电阻变化而下表面R 2和R 4则产生负应变电阻变化,其应变绝对值相等,即 E bt Fl 242316= =-=-==εεεεε 电阻相对变化量为 ε?=?=?-=?-=?=?K R R R R R R R R R R 44223311 现将四个应变电阻按图(b )所示接入桥路组成等臂全桥电路,其输出桥路电压为 m V V E bt Fl K U K U R R U 8.170178.010 23111008.95.06264 220==????????=??=?=??= εε

浙江工业大学《大学物理A》上模拟试卷09-10(二)

浙江工业大学09级《大学物理》(上)模拟试卷 一、 选择题:(共30分,每题3分) 1.(0908)图(a)为一绳长为l 、质量为m 的单摆.图(b)为一长度为l 、质量为m 能绕水平固定轴O 自由转动的匀质细棒.现将单摆和细棒同时从与竖直线成θ的角度的位置由静止释放,若运动到竖直位置时,单摆、细棒角速度分别以1ω、2ω表示.则: (A) 2121ωω=. (B) 1 = 2. (C) 213 2 ωω=. (D) 213/2ωω= 2.(5541)设某种气体的分子速率分布函数为f (v ),则速率在v 1─v 2区间内的分子的平均速率为 (A) ()? 2 1 d v v v v v f . (B) ()?2 1 d v v v v v v f . (C) ()? 2 1 d v v v v v f /()?2 1 d v v v v f . (D) ()? 2 1 d v v v v f /()?∞ 0d v v f . 3.(4559)下列各图所示的速率分布曲线,哪一图中的两条曲线能是同一温度下氮气和氦气的分子速率分布曲线? v v (a) (b)

4.(4048)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当体积增大时,分子的平均碰撞频率Z 和平均自由程λ的变化情况是: (A) Z 减小而λ不变. Z 减小而λ增大. (C) Z 增大而λ减小. Z 不变而λ增大. 5.(4091)如图所示,一定量理想气体从体积V 1,膨胀到体积V 2分别经历的过程是:A →B 等压过程,A →C 等温过程;A →D 绝 热过程,其中吸热量最多的过程 (A) 是A →B. (B) 是A →C. (C) 是A →D. (D) 既是A →B 也是A →C , 两过程吸热一样多。 6.(1434)关于高斯定理的理解有下面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 如果高斯面上E 处处为零,则该面内必无电荷. (B) 如果高斯面内无电荷,则高斯面上E 处处为零. (C) 如果高斯面上E 处处不为零,则高斯面内必有电荷. (D) 如果高斯面内有净电荷,则通过高斯面的电场强度通量必不为零. 7.所列四图分别表示理想气体的四个设想的循环过程.请选出其中一个在物理上可能实现的循环过程的图的标号.[ ] V

浙江工业大学毕业设计规范

浙江工业大学成教学院 机电专业类毕业设计规范 一、毕业设计目的和程序 毕业设计(论文)是教学中重要的综合性实践环节。通过毕业设计(论文)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程序主要有毕业设计选题,教学委员会审题,指导教师布置毕业设计任务(下达毕业设计任务书),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的工作(包括收集资料、调研、方案拟定,设计和计算,写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最后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答辩。 二、毕业设计的选题原则 做好选题工作是提高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水平的关键。毕业设计题目可以学生自拟或教师指定,但都应该符合下列要求。 (1)、专业性原则。选题必须紧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选择专业关联度高、紧密结合工程实际和科研项目、具有明显现实意义的课题。若内容脱离专业培养目标的,将不宜选作毕业设计题目。 (2)、可行性原则。选题过程中应认真分析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基础以及软硬件条件,以达到综合训练为目的,选择具有先进性,问题复杂性、工作量和难度适中,在规定时间内学生能够取得阶段性成果的课题。特别注意因选题不当使得设计工作量太小及难度过低,导致设计不符合要求。 (3)、培养创新能力原则。选题过程中应避免“依样画葫芦”的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在综合训练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给予学生一定的创造性思维空间。 成教学院的毕业设计题目主要以设计类题目为主,如能保证实验条件也可进行实验论文类毕业论文。 (4)、独立性原则。毕业设计应由每位学生独立完成任务。如果课题较大,需要多个学生共同完成,则必须明确每位学生独立完成的任务。 三、毕业设计选题方式和类型 毕业设计选题方式主要可以有三种形式:指导教师布置课题;学生自拟,指导教师确认。 机电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类型主要分为设计类和论文类。 设计类题目:主要有机械类设计或电控类设计;例如:制造工艺设计(包括夹具设计)、机械装备设计、机械产品设计、电控系统设计、机电系统设计、单片机接口电路设计。 论文类题目:论述性论文或研究性实验性论文。 四、毕业设计工作量要求 毕业设计工作应任务明确,重点突出,使学生能正确把握毕业设计工作的核心内容及工作量。毕业设计任务书应明确指出毕业设计应完成那些图、计算、实验。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

光伏发电开题报告

南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xxxx 学号xxxxx专业电气工程及自动化 课题名称一种聚光式光伏发电装置及其控制器的设计 阅读文献情况国内文献15篇开题日期2013年3月23日国外文献5篇开题地点11#708 一.文献综述与调研报告:(阐述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参考文献) 1.课题研究的背景: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主要物质基础之一,当今社会发展与经济繁荣主要得益于常规化石燃料能源(如石油、煤、天然气、铀等)的广泛应用。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常规能源越来越供不应求,人类将不得不面临无能源可用的能源短缺危机[1]。由能源短缺引发的问题也越来越突显,现代化发展将由于能源中断而在世界范围内出现经济危机,剧烈的矛盾将也应运而生,现代经济可能也随之土崩瓦解。由于能源紧缺问题而引发的战争,在上世纪里常有爆发,比如,在中东有着世界上最大的石油产区,因石油危机常引发几次惨烈的战争[2]。如果新能源不能广泛投入应用,这些由于危机而引发的战争在将来还会出现,甚至因为危机的深化而更加剧烈。 环境污染的加剧也导致了很多新的社会问题的出现。经贸的全球化,废物垃圾越境转移问题表现突出,环境污染呈现国际化的新趋势。大量化石燃料能源的使用,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原因。在常规化石燃料能源使用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CO2、SO2和烟尘等有害物,造成了“温室效应”及大范围的酸雨,使得全球的极地和高山上的冰川积雪融化,海平面上升,大量的森林遭到破坏,建筑被腐蚀,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存发展受到严重威胁[3]。 在这种形势下,只有加紧开发新能源,才能根本解决能源紧缺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以及资源环境的破坏与人类持续发展的矛盾[4]。因此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包括太阳能(光伏、光热和光化学)、风能、潮汐能、生物能、地热能等。在这些新能源中,太阳蕴含巨大的能量,而光伏发电即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开发利用太阳能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太阳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 (1)太阳的储量非常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根据科学家计算,40分钟内辐射到地面上的能量足可以供给人类使用一年。太阳能每年辐射到地球的能量大约为全球人类年用电量的1.5万倍。

大学物理试题库 206-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学校 206 条目的4类题型式样及交稿式样 206 循环过程、卡诺循环、热机效率、致冷系数 15 15 15 10 一、 选择题 题号:20613001 分值:3分 难度系数等级:3 1.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分别经历如图(1) 所示的 abc 过程,(图中虚线ac 为等温线),和图(2) 所示的def 过程(图中虚线df 为绝热线).判断这两种过 程是吸热还是放热. (A) abc 过程吸热,def 过程放热. (B) abc 过程放热,def 过程吸热. (C) abc 过程和def 过程都吸热. (D) abc 过程和def 过程都放热. [ ] 答案:A 题号:20612002 分值:3分 难度系数等级:2 2.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p -V 图上初态a 经历(1)或(2)过程到达末态b ,已知a 、b 两态处于同一条绝热线上(图中虚线是 绝热线),则气体在 (A) (1)过程中吸热,(2) 过程中放热. (B) (1)过程中放热,(2) 过程中吸热. (C) 两种过程中都吸热. (D) 两种过程中都放热. [ ] 答案:B 题号:20612003 分值:3分 难度系数等级:2 3.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起始温度为T ,体积为V ,该气体在下面循环过程中经过三个平衡过程:(1) 绝热膨胀到体积为2V ,(2)等体变化使温度恢复为T ,(3) 等温压缩到原来体积 V ,则此整个循环过程中 (A) 气体向外界放热 (B) 气体对外界作正功 (C) 气体内能增加 (D) 气体内能减少 [ ] 答案:A 题号:20613004 分值:3分 难度系数等级:3 V V

开题报告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 题目:外挂式数控伺服驱动器结构设计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班级:08 级08 班 学号:200802070829 学生姓名:郑迪迪 指导老师:高峰 提交日期:2011 年12 月30 日

题目:外挂式数控伺服驱动器的结构设计 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随着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机械产品日趋精密复杂,且需频繁改型,普通机床已不能适应这些要求,数控机床应运而生。这种新型机床具有适应性强、加工精度高、加工质量稳定和生产效率高等优点。它综合应用了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伺服驱动、精密测量和新型机械结构等多方面的技术成果,是今后机床控制的发展方向。 从数控机床技术水平看,高精度、高速度、高柔性、多功能和高自动化是数控机床的重要发展趋势。对单台主机不仅要求提高其柔性和自动化程度,还要求具有进入更高层次的柔性制造系统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适应能力。 在数控系统方面,目前世界上几个著名的数控装置生产厂家,诸如日本的FANCU,德国的SIEMENS和美国的A-B公司,产品都向系列化、模块化、高性能和成套性方向发展。它们的数控系统都采用了16位和32位微机处理机、标准总线及软件模块和硬件模块结构,内存容量扩大到1MB以上,机床分辨率可达0.1微米,高速进给可达100m/min,控制轴数可达16个,并采用先进的电装工艺。 在驱动系统方面,常用到的伺服驱动部件有以下几种类型:步进电机及其驱动、直流伺服及其驱动、直线电机及其驱动、陶瓷电机及其驱动。 常用到的伺服驱动部件有以下几种类型:步进电机及其驱动、直流伺服及其驱动、直线电机及其驱动、陶瓷电机及其驱动[1~5]。 1.步进电机及其驱动装置常用在一些简易的开环数控系统上,它的价格便宜,组成和接线相对简单。步进电动机是将电脉冲信号转换成相应的角位移或直线位移的电机执行器。按照电动机结构及其工作原理的不同,步进电机分为三类:反应式、永磁式和混合式。步进电机不能直接接到交流电源上,它必须和其专用设备——步进电动机一起使用。步进电动机驱动器完成的基本功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频率,接通和断开步进电动机的励磁绕组,按照要求使电动机停止;提供足够的电功率;提高步进电动机运行的快速性和平稳性[2~6]。图1是步进电机驱动器的组成框图[6]。 图1. 步进电机驱动器的组成框图

开题报告模板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班级 指导教师职称/学位 题目名称 题目类型 题目的意义、目的: 据统计,随着我国车辆保有量逐年稳步的增长,利用车辆进行违法犯罪事件也随之增多,给城市交通安全以及管理部门的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人们在加快城市道路建设步伐的同时,已逐渐意识到实行科学的监管才能解决所面临的交通安全问题。1980年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国家如日本、美国等,有效集成了人工智能、自动控制、信息和通讯、电子技术和系统工程,建立广泛的综合交通管理系统,即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ITS)。它是先进传感技术、电子通信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多学科的有效集成和应用,能够对大范围的道路交通进行准确、有效且实时地监控,从中提取有用信息,实现对道路交通的管理。 车辆,作为智能交通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类型信息已成为公共交通服务、交通运营监督、安全防护等行业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的基础。目前,车辆识别技术已经在公路电子收费、大型停车场管理等领域得到应用。但对于城市交通监控、卡口治安系统以及交管部门在对相关嫌疑车辆信息确认上仍然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例如:对于目前套牌车查处主要依靠人工逐一比对信息,这严重影响工作人员的执行效率。因此在车辆管理方面,车辆品牌及型号识别系统在城市交通安全领域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设计(研究)主要内容及方案: 1.系统需求分析 通过调研和翻阅资料,车型识别系统的定位为交管部门提供帮助的软件,其主要包括以下功能: (1)调用摄像头:JavaCV使用来自计算机视觉领域OpenCV提供的一些实用程序类实现调用并返回数据。

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本科毕业设计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基本要求 2011年10月 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和学校有关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文件精神,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相关要求、为加强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的管理和指导工作,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并通过毕业设计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建立提高我院的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特提出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基本要求如下,供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和同学参考。机械学院将按此基本要求对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进行考核与管理: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及任务下达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本科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必须由具有讲师职称及以上的教师担任,每位教师原则上指导学生不超过4人,并要求1位学生1个题目。如果是一个大题目,则要求每位同学的工作方向有所不同。 1、毕业设计选题 选题工作是提高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水平的关键。本科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应参照《浙江省教育厅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抽评参考标准》,在充分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按照以下原则做好选题工作: (1)、专业性原则。选题必须紧扣本专业方向,选择专业关联度高、紧密结合工程实际和科研项目、具有明显现实意义的课题。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必须有机械设计为基础,可以完全是机械结构设计,也可在此基础上包含机电控制的内容。 (2)、可行性原则。选题过程中应认真分析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基础以及软硬件条件,以达到综合训练为目的,选择具有先进性,问题复杂性、工作量和难度适中,在规定时间内学生能够取得阶段性成果的课题。 (3)、培养创新能力原则。选题过程中应避免“依样画葫芦”的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在综合训练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给予学生一定的创造性思维空间。 (4)、符合本科培养目标的原则。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地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严肃的工作态度。毕业设计(论文)所涉及的主要知识范围应以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本科培养计划为准。对于严重超出本科知识范围的毕业设计和没有设计和实验等技术内容的题目,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系将组织专家重点评审,对该类题目谨慎对待。 同一题目不能重复使用,或必须要有变化。

浙江工业大学物理化学年真题

200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试卷 一.选择题(共计20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选一个你认为最好的答案,注意,只能选一个,多选不得分) 1.对于3A +2B →C ,当A 耗掉0.6mol 时,反应进度改变值为 A 、0.6mol B 、0.2mol C 、0.3mol D 、0.1mol 2.判断某一化学反应绝热恒容条件下能否发生,可以使用的判据是 (W '为除体积功以外的非体积功) A 、A ?≤0 B 、i i μν∑≤0 C 、S ?≥ 0 D 、A ?≤ W ' 3.称作体系中B 物质偏摩尔量的是 A 、,,()C B T p n B U n ≠?? B 、,,() C B T V n B A n ≠?? C 、,,()C B T p n B n μ≠?? D 、,,()C B S p n B H n ≠?? 4.等压下由纯物质构成理想液态混合物时,其热力学函数的改变值应满足: A 、mix H ?=0 , mix G ?=0 B 、mix H ?=0 , mix S ?=0 C 、mix S ?=0, mix U ?=0 D 、mix U ?=0, mix H ?=0 5.惰性气体影响平衡的原因是由于加入惰性气体使反应的 A 、 K a 发生变化 B 、K c 发生变化 C 、K p 发生变化 D 、 K x 发生变化 6.反应CO()g +2H O()g ==2CO ()g +2H ()g 在973K 时压力平衡常数K p =0.71 ,若此时各物质分压为CO p =100Kpa, 2H O p =50kPa , 2CO p =2H p =10kPa 则 A 、反应向右进行 B 、 反应向左进行 C 、反应处于化学平衡状态 D 、 反应进行的方向难以确定 7.某物质的V m (s)< V m (l) ,当外压增大时,该物质的凝固点 A 、升高 B 、下降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8某化学反应速率常数的单位是mol ?dm 3-?s 1- ,则该反应的级数是: A 、零级 B 、一级 C 、二级 D 、三级 9.对双分子反应A(g)+B(g)→ 产物 , 在标准状态下过度状态理论中艾林方程的热力学表示式是: A 、/()A B K c c c ≠≠= B 、k K ν≠= C 、(/)exp(/)exp(/)B r m r m k k T hc S R H RT ≠≠=?? D 、 '(/)k k T h K ≠= (注:k ' 是Boltzmann 常数,h 为普朗克常数) 10.慢反应为速控步骤的复杂反应为: A 、平行反应 B 、对峙反应 C 、连串反应 D 、链反应 11.以银为阳极,Ag-AgCl 为阴极,电解食盐水,已知 E (Ag +|Ag)=0.799V ,E (Cl 2|Cl -)=1.36V ,E (O 2|OH -)=0.401V , E (AgCl|Ag)=0.222V ,则发生反应是:

开题报告 (齐凯翔)

化学制药专业毕业环节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100 T/a别嘌醇车间工艺设计 姓名齐凯翔 学号 200818360214 班级化学制药0802 指导教师饶国武 二O一二年一月

100 T/a别嘌醇车间工艺设计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1.1 产品介绍[1] 结构式: N N N H N OH 产品名称:别嘌醇 药物别称:阿罗嘌呤、别嘌呤醇、塞洛力、羟吡唑嘧啶 化学名:1H-吡唑并[3,4-d]嘧啶-4醇 英文名称:Adenock、Allural、Foligan、Isopurinol、Lopurin、Purinol、Uroquad、Zyloprim 物理性状 分子式:C5H4N4O 分子量:136.11 密度:1.702 g/cm3 熔点:350°C 沸点:423.27°C at 760 mmHg 水溶性:0.35g/L (25℃) C A S 号:315-30-0 生产规模 100吨T/a 1.2 产品概况 别嘌醇自1963年用于临床以来,一直为治疗痛风的主要用药,因为人体内的次黄嘌呤和黄嘌呤在黄嘌呤氧化酶的存在下,会反应生成尿酸,尿酸积累在血液中,过剩时会引起痛风,别嘌醇能通过降低人体内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来抑制尿酸的合成,从而治疗痛风病。 性状及用途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几乎无臭,mp.350℃以上。在碱液中易溶,微溶于水或乙

醇,不溶于氯仿。在pH 3.1~3.4时最稳定,pH值升高,会使本品分解。 别嘌醇主要在痛风发作间期和慢性期使用,适用于尿酸生成过多、对排尿酸药过敏或无效,以及不宜使用排尿酸药物(如有肾功能不全)的原发性和继发性痛风病人,以控制高尿酸血症。本药也可与排尿酸药合用,以加强疗效,特别适用于痛风石严重而肾功能尚好的病人。 用法用量 口服 成人常用量口服 ①治疗痛风,一次0.1g,每日2—3次;或一次0.3g,每日1次;为了减少急性痛风发作,开始用量每日0.1g,以后逐渐增加,直到血清尿酸浓度接近6mgJ100ml,每日最大用量不宜超过0.3g。由于本品代谢产物氧嘌呤醇均由肾脏排泄,肾功能不全时用量可根据肌酐清除率减少,肌酐清除率每分钟10—20ml 时每日用量为0.2g,每分钟3—10ml时,为0.1g,每分钟小于3ml时,则每隔24小时以上给药0.1g。②治疗肾结石,一次0.1—0.2g,每日1—4次;或一次0.3g,每日1次。 小儿常用量口服 限用于恶性肿瘤的继发性高尿酸血症,6岁以内一次50mg,每日3次;6~10岁一次100mg,每日3次,或300mg每日1次。给药48小时后,根据病人反应调整用量。 [制剂与规格]别嘌呤0.1g 1、用于降低血中尿酸浓度,口服,开始每次50mg,一日2-3次,剂量渐增,2-3周后达一日0.2-0.4g,分2-3次服。维持量每次0.1-0.2g,每日2-3次。儿童剂量每日8mg/kg。 2、治尿酸结石,口服每次0.1-0.2g,一日4次,或每日一次300mg. 分类剂量 1.治疗痛风:初始剂量每次0.05g,每日2~3次,2~3周后增至每日0.2~0.4g,分2~3次服;严重痛风每日可用至0.6g。小儿每日8mg/kg。维持量成人每次0.1~0.2g,每日2~3次。 2.治疗继发性高尿酸血症:一般剂量为每日0.1~0.6g,分2~3次。高尿酸血症伴有白血病者,初始剂量每次0.2g,每日3次;维持量每日0.3~0.4g,分次服用。 3.治疗重癫痫:在使用原抗癫痫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每日午后加服本品0.3g(10岁以下小儿每日0.15g)。 本品服初期可诱发急性痛风,增加急性痛风的发作频率及严重程度,故在开始4~8周内应与小剂量秋水仙碱合用。

浙工大-开题报告-模板

浙江工业大学教科学院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设计题目:《软件工程》网络课程的 设计与实现(后台管理)学生姓名:陈凯迪 学号:200907610101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升本) 指导教师:严萍 2011年 2月 25日

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选题的背景 网络课程,顾名思义就是用于网络教育的课程,首先,它是课程,其次我们强调它必须具有网络的特点。按照美国新教育百科辞典“课程”条目说:“所谓课程是指在学校的教师指导下出现的学习者学习活动的总体,其中包含了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乃至评价方法在内的广泛的概念”[1]。网络课程还要考虑到教育信息的传播方式发生了改变,并由此而产生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学方法等的极大改变。网络应用于教育领域,给人们提供了大量便捷的学习机会、丰富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使学习活动更加自主化、个性化,使教育的适应性得以大大加强,网络课程要充分体现网络的这一特点,构建多媒体化的接近真实生活的自主、协作学习情境,能充分利用网络的资源开放性。总而言之,网络课程就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其中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特指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以及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的教学活动[2]。 从宏观来看,网络课程的背景是整个推动教育信息化、构建学习体系的需求.从微观来看,网络课程是网络教育和网络培训的直接需要。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成立了68所网络教育学院并开展学历教育。除了大学,还有相当多的大型企业、中小学、社会机构等都在建立独特的网络教育或培训体系。网络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网络课程的开发正是随着网络教育的发展而显得越来越重要。由于网络教育形式多样,既有以传统学校为依托的学历教育,也有以企业为依托的职业技能培训,因此对网络课程的需求也就呈现出多元化的局面。 1.2 选题的意义 1.2.1.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是教育信息化的一项重要任务。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决定,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通过该工程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_广东工业大学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 第二版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电工电子部 2009年4月1日拟制 2013年5月6日排版

目录 1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目的与意义 (1) 2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1) 2.1设计任务分析 (1) 2.2方案论证 (1) 2.3方案实现 (2) 2.3.1单元电路设计 (2) 2.3.2参数计算 (2) 2.3.3器件选择 (2) 2.3.4安装调试 (3) 3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题目(A-E任选一题) (3) 3.1选题A:功能数字钟的电路设计 (4) 3.1.1设计目的 (4) 3.1.2设计任务与要求 (4) 3.1.3选做 (4) 3.1.4数字钟的基本原理及电路设计 (4) 3.1.5设计要点 (8) 3.2选题B:交通灯控制电路设计 (8) 3.2.1设计目的 (8) 3.2.2设计任务与要求 (8) 3.2.3交通灯控制电路基本原理及电路设计 (9) 3.2.4设计要点 (12) 3.3选题C:简易数字频率计电路设计 (12) 3.3.1设计目的 (12) 3.3.2设计任务与要求 (13) 3.3.3数字频率计基本原理及电路设计 (13) 3.3.4调试要点 (17) 3.4选题D:洗衣机控制电路设计 (18)

3.4.1设计目的 (18) 3.4.2设计任务与要求 (18) 3.4.3洗衣机控制电路原理及电路设计 (18) 3.4.4调试要点 (21) 3.5选题E:四人智力竞赛抢答器 (21) 3.5.1设计目的 (21) 3.5.2设计任务与要求 (21) 3.5.3四人智力竞赛抢答器电路原理及设计 (22) 3.5.4设计要点 (24) 附:课程设计的考核办法(2008-10) (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