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习题3 (含答案)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习题3 (含答案)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习题3 (含答案)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含答案和解析)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杨家将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有800多年,这些故事反映的是澶渊之盟订立前()

A.北宋与金的争战 B.南宋与辽的争战

C.北宋与辽的争战 D.南宋与金的争战

2.对澶渊之盟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没有任何积极意义

B.使辽宋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C.有利于双方开展贸易

D.岁币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3.宋辽和议与宋夏和议的共同点是()

①都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②都加重了少数民族人民的负担

③都有利于北宋边贸的发展

④都是在北宋军队取得重大胜利的前提下订立的。

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

4.历史学习要善于抓住特征和主题。如果你要完成一篇关于“辽、宋、西夏、金时期”的历史小论文,你可以确定的最合适的论文主题是()

A.地方军阀割据的时代B.诸侯交替掌握政权的时代

C.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D.封建国家统一的时代

5.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战争)”这说明()

A.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地打击

B.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

C.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D.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6.下边是某同学整理的学习资料卡片,由于疏忽漏写了标题,请你根据卡片内容,帮他拟一个标题()

A.澶渊之盟B.宋夏议和C.靖康之变D.宋金议和

7.如图所示局面的出现发生在哪一事件后?()

A.唐太宗大败突厥后B.澶渊之盟后

C.靖康之役后

苏辙:《栾城集》D.偃城大捷后

8.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面对辽、西夏与北宋并立局面示意正确的是()

A.B.C.D.

9.下列人物属于古代党项族的杰出统治者的是()

A.完颜阿骨打B.忽必烈C.耶律阿保机D.元昊

10.宋真宗时,针对辽的大举南犯,坚决主战的大臣是()

A.寇准B.宗泽C.岳飞D.于谦

11.某班举行辩论会,同学们的辩论题目中哪一个准确概括了两宋时期的特征()

A.盛世危机B.短暂繁荣C.帝国中兴D.政权并立

12.1005年,辽与北宋订立“澶渊之盟”: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

辽银、绢等钱物,称为“岁币”。史书当中对此事评价不一,下列各项中肯定澶渊之盟积极作用的有()

①澶渊之盟对宋朝是一个屈辱的城下之盟,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②澶渊之盟是宋辽实力均衡的产物,保持了长期相对和平的局面

③北宋大臣说:“虽每岁赠遗,较于用兵之费,不过百分之一”

④“(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3.“统契丹,建政权,都上京,为太祖”这段文字所描述的是契丹历史上的哪一位君主()

A.松赞干布B.元昊

C.阿保机D.阿骨打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4.民族政权,分立更替。

(1)916年契丹首领在上京建立了契丹国。

(2)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发动兵变,建立了宋朝。

(3)1038年族首领元昊自立为大夏王,都城设在兴庆。

(4)1115年完颜阿骨打在称帝建立了金朝,先后灭亡了辽和北宋。15.观察如图,请将民族政权名称填在相应的方框内。

A西夏B南宋C金。

16.如图:把下列字母填在图中的方框里

A:北宋 B 西夏 C 辽。

三.解答题(共3小题)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005年,辽宋议和,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下册》请回答:

(1)材料中的辽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的政权?

(2)根据材料指出,澶渊之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澶渊之盟?

(4)京剧《澶渊之盟》中的剧词“将舟船暂驻中流,寡人要一观黄河夜景”中的寡人是指历史上的哪位皇帝?

18.识图题

(1)填写出辽、北宋、西夏的相应位置:

A.B.C.

(2)填写建立辽、西夏民族的名称:

辽:;西夏:

(3)仔细观察上图,你能看出这一时期政治特点吗?

(4)A和B两国之间连年发动战争,后来两国签订了什么条约?有人说,这是一个屈辱的条约。也有人说,它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你是如何看待这个条约的?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宋皇帝谨致誓书大契丹皇帝

阙下:共遵诚信,虔守欢盟,以风土之宜,

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

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

送至雄州交割。﹣﹣《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死时,辽朝大臣集会致哀,辽道宗说:‘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苏辙《栾城集》

材料三从历史的后端看来,这1005年的协定有它的作用。……这种为和平付出之代价无疑比战费来得低廉。……可是这种看法必须全部放弃当事人的观感……他们无法承认这种妥协为事理之当然。中国历史之中,从无一个统一天下的大帝国卑躬屈节地向一个文化程度低的边区国家进贡。﹣﹣黄仁宇《中国大历史》(1)材料一中的“大宋皇帝”是指谁?“北朝”是指哪一少数民族所建立的政权?(2)材料一中的“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统称为什么?这一规定开始于双方的哪一约定?

(3)链接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4)辨析材料三,请你谈谈黄仁宇先生对“1005年的协定”的评价。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含答案和解析)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2017?莒县模拟)杨家将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有800多年,这些故事反映的是澶渊之盟订立前()

A.北宋与金的争战 B.南宋与辽的争战

C.北宋与辽的争战 D.南宋与金的争战

【考点】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宋辽战争的认识.

【解答】根据“澶渊之盟”的订立可知,宋真宗时,辽大举攻宋,一直打到澶州城下,宰相寇准力劝黄帝亲征、宋真宗抵达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辽宋议和,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杨家将的故事正是反映了北宋与辽的争战,“澶渊之盟”以后,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注意扎实掌握宋辽西夏并立与和战的有关史实.

2.(2017?莒县模拟)对澶渊之盟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没有任何积极意义

B.使辽宋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C.有利于双方开展贸易

D.岁币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考点】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

【分析】本题考查了辽与北宋并立与和战的相关知识,把握对澶渊之盟的正确评价.

【解答】宋真宗时(1004年),辽大举进攻北宋,宰相寇准力劝宋真宗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第二年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朝给辽岁币,史

称澶渊之盟.澶渊之盟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但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有利于双方开展贸易.所以澶渊之盟也不是没有任何积极意义.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辽与北宋的战和的相关史实.

3.(2017春?于都县校级月考)宋辽和议与宋夏和议的共同点是()

①都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②都加重了少数民族人民的负担

③都有利于北宋边贸的发展

④都是在北宋军队取得重大胜利的前提下订立的。

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

【考点】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

【分析】本题以宋辽和议与宋夏和议为依托,考查的是辽、宋、夏、金民族政权并立的知识.

【解答】宋辽和议与宋夏和议都是北宋送给辽和西夏岁币,都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宋辽和议与宋夏和议后,宋辽之间和宋夏之间都出现了较长时间的安定的局面,有利于宋辽和宋夏之间贸易的发展.

故选A.

【点评】本题以宋辽和议与宋夏和议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辽、宋、夏、金民族政权并立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4.(2016?祁阳县一模)历史学习要善于抓住特征和主题。如果你要完成一篇关于“辽、宋、西夏、金时期”的历史小论文,你可以确定的最合适的论文主题是()

A.地方军阀割据的时代B.诸侯交替掌握政权的时代

C.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D.封建国家统一的时代

【考点】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辽宋夏金时期历史特征的知识点.

【解答】辽宋夏金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该时期我国出现了辽、宋、西夏、金等几个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

故选C.

【点评】本题以辽宋夏金时期,中国历史出现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学生总结、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5.(2016春?东坡区期末)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战争)”这说明()

A.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地打击

B.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

C.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D.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考点】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

【分析】本题考查北宋和辽之间的关系,掌握澶渊之盟的影响即可.

【解答】1004年秋,辽军南下,深入宋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宋真宗御驾亲征澶州城督战,宋军士气大振.辽提出和议.1005年1月北宋与辽订立和约,规定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宋、辽边境保持了一百多年的和平稳定,双方互使,贸易发展.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对澶渊之盟的理解和运用,需要掌握宋辽和议的影响.

6.(2016春?昆山市校级期末)下边是某同学整理的学习资料卡片,由于疏忽漏写了标题,请你根据卡片内容,帮他拟一个标题()

A.澶渊之盟B.宋夏议和C.靖康之变D.宋金议和

【考点】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

【分析】本题考查了辽与北宋的关系.

【解答】根据题目给出的时间1004年、政权辽与宋及内容影响,可知是反映的是澶渊之盟.宋真宗时(1004年),辽大举进攻北宋,宰相寇准力劝宋真宗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第二年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辽与北宋关系的相关史实.

7.(2016春?户县期末)如图所示局面的出现发生在哪一事件后?()

A.唐太宗大败突厥后B.澶渊之盟后

C.靖康之役后

苏辙:《栾城集》D.偃城大捷后

【考点】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

【分析】本题考查澶渊之盟,分析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理解澶渊之盟的影响即可解答.

【解答】分析题干材料,“辽与朝廷(即北宋)和好多年,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愿打仗.”体现了辽与北宋的友好关系.结合所学可知,北宋与辽订立“澶渊之盟”后,双方南北贯通,互市不绝,保持了一百多年的相对和平的局面,双方的经济和文化都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澶渊之盟,需要准确理解的影响.澶渊之盟的订立,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但是换来了双方持续百年的和平,有利于双方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所以应该肯定.

8.(2016春?湘潭期末)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面对辽、西夏与北宋并立局面示意正确的是()

A.B.C.D.

【考点】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两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的历史准确识记.

【解答】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辽朝,又称契丹国,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人建立的一个封建王朝,在北宋的东北;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都城在兴庆.夏在北宋的西北,史称西夏.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注意扎实掌握辽、宋、夏、金、元并立时期的主要史实.

9.(2016春?吴中区期末)下列人物属于古代党项族的杰出统治者的是()A.完颜阿骨打B.忽必烈C.耶律阿保机D.元昊

【考点】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

【分析】本题考查了党项族的杰出统治者.

【解答】题目给出的阿骨打是女真族人,忽必烈是蒙古族人,阿保机是契丹族人,元昊是党项族人.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相关人物的民族.

10.(2016春?深圳期末)宋真宗时,针对辽的大举南犯,坚决主战的大臣是()A.寇准B.宗泽C.岳飞D.于谦

【考点】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宋真宗时坚决主战的大臣寇准.

【解答】宋真宗时(1004年),辽大举进攻北宋,宰相寇准力劝宋真宗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第二年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朝给辽岁币,史

称澶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澶渊之盟的时间、经过和影响.

11.(2016春?安庆期末)某班举行辩论会,同学们的辩论题目中哪一个准确概括了两宋时期的特征()

A.盛世危机B.短暂繁荣C.帝国中兴D.政权并立

【考点】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两宋时期的特征.

【解答】两宋时期,契丹人建立辽,党项人建立西夏,女真人建立金,以及汉人建立宋朝.各民族政权并立,互相攻伐,有战有和.因此两宋时期,最显著的时代特点是民族政权并立.

故选D.

【点评】本题以某班举行辩论会为依托,考查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两宋时期的特征.

12.(2016春?海淀区期末)1005年,辽与北宋订立“澶渊之盟”: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物,称为“岁币”。史书当中对此事评价不一,下列各项中肯定澶渊之盟积极作用的有()

①澶渊之盟对宋朝是一个屈辱的城下之盟,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②澶渊之盟是宋辽实力均衡的产物,保持了长期相对和平的局面

③北宋大臣说:“虽每岁赠遗,较于用兵之费,不过百分之一”

④“(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考点】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

【分析】本题考查澶渊之盟的作用.

【解答】肯定澶渊之盟积极作用的有,澶渊之盟是宋辽实力均衡的产物,保持了长期相对和平的局面,北宋大臣说:“虽每岁赠遗,较于用兵之费,不过百分之

一”,“(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消极作用有澶渊之盟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澶渊之盟的作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澶渊之盟是宋辽保持了长期相对和平的局面.

13.(2016春?长春期中)“统契丹,建政权,都上京,为太祖”这段文字所描述的是契丹历史上的哪一位君主()

【考点】契丹的兴起和辽的建立.

【分析】本题考查契丹的兴起与辽的建立.

【解答】辽朝,又称契丹国,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人建立的一个封建王朝,916年3月17日,耶律阿保机登基称帝,国号“契丹”,定都上京.阿保机是辽太祖.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契丹的兴起与辽的建立,属于基础知识.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4.(2014春?淮南期末)民族政权,分立更替。

(1)916年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在上京建立了契丹国。

(2)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了宋朝。

(3)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自立为大夏王,都城设在兴庆。

(4)1115年完颜阿骨打在会宁称帝建立了金朝,先后灭亡了辽和北宋。【考点】契丹的兴起和辽的建立;陈桥兵变和北宋的建立;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

【分析】本题考查辽、宋、夏、金并立时期的史实.结合所学即可解答.

【解答】(1)结合所学可知,辽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在中国北方地区建立的封建王朝.91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在上京称汗,国号“契丹”,后辽太宗改国号为“辽”,1125年为金国所灭.

(2)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做了皇帝,建立北宋,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1127年宋徽宗和宋钦宗被金兵掳走,史称“靖康之变”,北宋灭亡.

(3)1038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在兴庆称帝建国,史称西夏.1227年亡于蒙古政权.

(4)女真是靺鞨部落的一支,居住在黑龙江的中下游地区.女真族首领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在统一女真各部后,1115年于会宁府(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建都立国,国号大金,先后灭亡了辽和北宋.1234年,金在南宋和蒙古政权的南北夹击下覆亡.

故答案为:

(1)耶律阿保机.

(2)陈桥驿.

(3)党项.

(4)会宁.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辽、宋、夏、金四个政权建立的基础知识,需要准确掌握相关知识点.还要认识:陈桥兵变、靖康之变等史实.

15.(2014春?合川区校级月考)观察如图,请将民族政权名称填在相应的方框内。

A西夏B南宋C金。

【考点】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

【分析】本题考查宋、金、西夏的并立与和战.

【解答】11世纪前期,西北地区的党项首领元昊建立西夏,12世纪初,东北地区的女真首领阿骨打建立金,1127年赵构在南方建立南宋,后来定都临安.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宋、金、西夏的并立与和战,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宋、金、西夏的位置.

16.(2014春?合川区校级期中)如图:把下列字母填在图中的方框里

A:北宋 B 西夏 C 辽。

【考点】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

【分析】本题考查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

【解答】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定都开封,史称北宋;91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称汗,国号“契丹”,后改国号为“辽”,都城上京;1038年,党项族元昊建立西夏,都城兴庆.

故答案为:

从上到下:C、B、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图读图的能力和准确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教材基础知识.

三.解答题(共3小题)

17.(2016春?芜湖校级期中)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005年,辽宋议和,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下册》请回答:

(1)材料中的辽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的政权?

(2)根据材料指出,澶渊之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澶渊之盟?

(4)京剧《澶渊之盟》中的剧词“将舟船暂驻中流,寡人要一观黄河夜景”中的寡人是指历史上的哪位皇帝?

【考点】契丹的兴起和辽的建立;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辽政权建立的知识点.

(2)本题考查的是澶渊之盟内容的知识点.

(3)本题考查的是评价澶渊之盟的知识点.

(4)本题考查澶渊之盟订立时期的北宋皇帝.

【解答】(1)由材料“1005年,辽宋议和,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

之盟.”可知题干中的材料反映的是澶渊之盟的历史.与北宋议和,订立澶渊之盟的辽国是由契丹族建立的.

(2)由材料“1005年,辽宋议和,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可知澶渊之盟的内容是: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

(3)据所学知,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但是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4)依据题干信息“澶渊之盟”,结合所学知识:北宋真宗时期,辽军大举进攻北宋,宋辽澶州之战后,北宋与辽签订了澶渊之盟.

故答案为:

(1)契丹族.

(2)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

(3)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但是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4)宋真宗.

【点评】本题以“澶渊之盟”为切入点,考查了辽宋之间的关系,重点记忆澶渊之盟的内容及影响.

18.(2013春?微山县期中)识图题

(1)填写出辽、北宋、西夏的相应位置:

A.辽B.北宋C.西夏

(2)填写建立辽、西夏民族的名称:

辽:契丹族;西夏:党项族

(3)仔细观察上图,你能看出这一时期政治特点吗?

(4)A和B两国之间连年发动战争,后来两国签订了什么条约?有人说,这是一个屈辱的条约。也有人说,它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你是如何看待这个条约的?

【考点】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

(2)本题主要考查建立辽、西夏的民族.

(3)本题主要考查辽宋夏金时期的民族政权并立.

(4)本题主要考查对澶渊之盟的评价.

【解答】(1)由图可知,A为辽政权,B为北宋政权,C为西夏政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定都开封,史称北宋;91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称汗,国号“契丹”,后改国号为“辽”,都城上京;1038年,党项族元昊建立西夏,都城兴庆.

(2)北宋时期,与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有辽、西夏和金.辽是契丹族所建;西夏是党项族建立的政权.

(3)观察右图可知,与北宋并立的政权有辽、西夏等政权.因此可以判断这一时期的政治特点是民族政权并立.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真宗时(1004年),辽大举进攻北宋,宰相寇准力劝宋真宗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第二年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澶渊之盟虽然是一个屈辱的条约,北宋每年向辽国交纳大量岁币,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但是澶渊之盟结束了宋辽之间多年的战争,保持了一百多年的相对和平局面,促进了双方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故答案为:

(1)A.辽;B.北宋;C.西夏.

(2)辽:契丹;西夏;党项.

(3)民族并立或政权并立.

(4)澶渊之盟;澶渊之盟虽然是一个屈辱的条约,北宋每年向辽国交纳大量岁币,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但是澶渊之盟结束了宋辽之间多年的战争,保持了一百多年的相对和平局面,促进了双方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和识读地图的能力.注意掌握辽宋夏金时期的民族政权并立.

19.(2016春?贵港校级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宋皇帝谨致誓书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守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送至雄州交割。﹣﹣《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死时,辽朝大臣集会致哀,辽道宗说:‘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苏辙《栾城集》

材料三从历史的后端看来,这1005年的协定有它的作用。……这种为和平付出之代价无疑比战费来得低廉。……可是这种看法必须全部放弃当事人的观感……他们无法承认这种妥协为事理之当然。中国历史之中,从无一个统一天下的大帝国卑躬屈节地向一个文化程度低的边区国家进贡。﹣﹣黄仁宇《中国大历史》(1)材料一中的“大宋皇帝”是指谁?“北朝”是指哪一少数民族所建立的政权?(2)材料一中的“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统称为什么?这一规定开始于双方的哪一约定?

(3)链接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4)辨析材料三,请你谈谈黄仁宇先生对“1005年的协定”的评价。

【考点】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

【分析】(1)本题考查的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的知识点.

(2)本题考查的是澶渊之盟的知识点.

(3)本题考查的是澶渊之盟影响的知识点.

(4)本题考查的是对澶渊之盟评价的知识点.

【解答】(1)由材料“大宋皇帝谨致誓书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守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可知材料一反映

的是澶渊之盟的历史.“大宋皇帝”是指宋真宗.“北朝”是指由契丹族建立的辽政权.

(2)由材料“大宋皇帝谨致誓书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守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澶渊之盟的历史.澶州之战之后,宋辽议和,辽军撤走,宋朝给辽岁币,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史称澶渊之盟.

(3)由材料“…死时,辽朝大臣集会致哀,辽道宗说:‘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可知澶渊之盟使北宋与辽之间保持了一百多年相对和平的局面,促进了双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使双方的经济文化都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4)由材料“这种为和平付出之代价无疑比战费来得低廉.…可是这种看法必须全部放弃当事人的观感…他们无法承认这种妥协为事理之当然.中国历史之中,从无一个统一天下的大帝国卑躬屈节地向一个文化程度低的边区国家进贡.”可知黄仁宇先生认为一方面澶渊之盟使北宋与辽之间保持了一百多年相对和平的局面,这种用钱物来换和平是值得的、可取的.另一方面他也认为澶渊之盟对北宋来说是屈辱的.

故答案为:

(1)宋真宗.契丹族.

(2)岁币.澶渊之盟.

(3)材料二说明了澶渊之盟的积极影响,它使宋辽保持了一百多年相对和平的局面,双方的经济文化都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4)提示:他认为一方面用钱物来换和平是值得的、可取的,另一方面他也认为此和约对北宋来说是屈辱的.

【点评】本题以宋与辽的和战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澶渊之盟和宋辽和战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第7课 《斜面的作用》教案(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 第7课《斜面的作用》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有了前面三年的科学学习经历,科学探究能力已初步形成,对对比实验模式清楚。教师只要创设好情境,为学生准备好材料,学生就能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获得数据的分析对比,自行得出实验结论。本课是工具和机械单元的第七课,因为前面几节课的内容都是学习简单机械杠杆、轮轴、滑轮的知识,以此作铺垫,学生很容易就能通过对提出的有关斜面的作用问题制订出实验方案,再通过实验对数据的分析得出斜面的作用是省力的结论。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认识像搭在汽车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斜面,斜面可以省力。 过程与方法: 制订一个简单的研究计划并用实验的数据来说明斜面的省力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 积极参与科学实验,愿意与同学进行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 通过设计实验并用实验的数据来验证斜面是省力的。 【教学难点】 知道不同斜面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准备】 铁架台、平木板一块、小车、测力计、A4纸(实验报告设计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第一课中使用工具中应用部分,要将木桶搬运到卡车上面可以用什么方法方便。说说理由。 1认识斜面:看图片人行天桥的斜坡,人推自行车上去是沿着斜坡进行的,还有搭在汽车车厢上的简单机械,我们把它叫做斜面。板书:斜面21世纪教育网 (1)我们把人行天桥上的斜坡,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老师板书:斜面 (2)提问:斜面在这里起了什么作用?请同学猜测一下。这节课我们将研究斜面的作用。老师将课题板书完整:的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和图片、联系第一课的内容,使学生直观感受到斜面的存在,我们不知不觉就应用了斜面。人们为什么要利用斜面工作、生活,斜面能起到什么作用呢?从而激发学生研究斜面作用的热情。】 二、探究斜面有什么作用? 1.斜面能否省力只是我们通过感受得到的一个猜想,是否真的省力要怎样得到证明呢? 2.学生小组交流实验设计方案。 3.请各个小组汇报自己小组讨论后得出的实验设计方案,师提示实验要改变的是什么条件,不变的是什么条件?引起学生思考。 4.师生共同修正实验方案并规范实验步骤。通过大屏幕出示实验步骤和温馨提示,如下: 实验名称:探究斜面的作用 木板,带凹槽的实验小汽车,小木块若干,测力计 实验步骤: (1)搭好实验装置。 (2)先测出直接提升物体的力,再测出沿斜面提升物体的力。 (3)改变物体的重量,按步骤1重复做。 (4)讨论、整理实验发现。 注意事项:

新概念英语第三册课堂笔记:第39课

新概念英语第三册课堂笔记:第39课Lesson 39 Nothing to worry about 不必担心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生词和短语 ●rough adj. 崎岖不平的 ●boulder n. 大石块 ●pit v. 使得坑坑洼洼 ●perturb v. 使不安 ●underestimate v. 低估 ●swerve v. 争转变 ●scoop v. 挖出 ●hammer v. (用锤)击打,锤打 ●ominously adv. 有预兆的,不祥的 ●rip v. 划破,撕,扯 ●petrol n. 汽油 ●stretch n. 一大片(平地或水) ●obstacle n. 障碍 ●clump n. 丛,簇 ●fissure n. (石、地的)深缝 ●renew v. 重复 ●pleading n. 恳求

●gear n. (汽车)排档 ●astride prep. 骑,跨 ●crack n. 缝隙 ●zigzag n. “之”字形 ●shallo w adj. 浅的 ●grind (ground, ground ) v. 磨擦 ●halt n. 停 ●dashboard n. (汽车上的)仪表盘 ■rough adj. 崎岖不平的 Eg:We’d better not take the rough road. be rough on sb. 对某人苛刻,无礼 Don’t be rough on your friends. cut up rough 发脾气 L38-05_39-01 end 9’11” L39-02 begin 9’23” ■boulder n. 大石块 ■pit v. 使得坑坑洼洼 ■perturb v. 使不安 verp upset be perturbed about sth 为…而心神不安 His threats didn’t perturb her in the least

六年级科学上册《斜面的作用》

《斜面的作用》教学设计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7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像搭在汽车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斜面,利用斜面提拉物体上坡时可以省力,且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 过程与方法:制订一个简单的研究计划并用实验数据来说明斜面的省力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参与科学实验,愿意与同学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认识斜面的省力规律。 【教学难点】如何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教具准备】1块搭斜面的平木板,4个不同高度的小物品(橡皮等)、钩码、测力计。 【学具准备】1块搭斜面的平木板,4个不同高度的小物品(橡皮等)、钩码、测力计、实验计划表。 【教学过程】 一、结合影视导入新课 播放学生喜爱的《头文字D》动画片赛车过盘山公路的录像。 提问:虽然动画片很精彩,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山上的公路和平地上的公路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这样修建?” (学生自主思考猜想原因,并当众发表。) 二、探究斜面有什么作用 1.提出一个简单任务:老师要把这个大木桶搬到讲台上来,有什么好方法? (学生拓展思维:滑轮组吊、杠杆撬……) 今天老师就介绍一个更简单的机械叫斜面。(示范用木板把木桶滚上讲台) 2.斜面概念引入:像这样搭在高台边缘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3.提出的问题:为什么用块木板就可以把木桶滚上讲台?利用斜面往上拉物体能省力吗?我们能设计一个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吗? 4.学生设计实验,证明运用斜面往上拉物体可以省力。

5.小组汇报,全班同学完善实验。 6.分组研究斜面是否能够省力。 实验要求: 1)指导学生如何用测力计测斜面上的拉力。(拉动中,当测力计处于匀速运动时,读出其数值。) 2)小组分工后,进行实验,提升不同的物体(每人一次,每次操作3遍) 3)在操作员操作的时候,其他同学注意观察,并取其正确的值,做好记录。 斜面实验记录单一 7.对研究结果做出分析,发现其中的规律。(发现同一物体沿斜面拉上去用的力都小于直接把物体垂直提上去所用的力,所以斜面可以省力) 三、研究不同坡度的斜面 1.拿出两个组的实验数据进一步分析:仔细观察这两组实验数据,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每个小组沿斜面将物体拉上去所用力大小不同)这是为什么?(学生讨论发现各组斜面的坡度大小不同。) 斜面的坡度大小是否影响沿斜面拉动物体所用的力的大小呢?我们能不能设计实验来证明一下? 2.分组设计实验,并分工合作完成实验和记录分析工作 1)制定实验计划表(教师准备)

斜面的作用

《斜面的作用》教学设计 铜山区单集实验小学吴恋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认识像搭在汽车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斜面,斜面可以省力。 过程与方法:制订一个简单的研究计划并用实验的数据来说明斜面的省力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参与科学实验,愿意与同学进行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通过引导学生“探究斜坡坡度大小与拉力关系”,认识斜面是如如何省力的。【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认识斜面的变形螺旋,进一步把学到的知识运用生活中去。【教学准备】1块搭斜面的平木板,4块小木块、钩码、测力计、实验计划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播放故事情境)动物园要举行活动,需要搬运一批大的油漆桶,小动物们听说了,都纷纷赶来帮忙。这不,第一个赶来的是大猩猩,它说:“我力大无穷,一下子就能把它搬上去。”小猴听说了,皱着眉头说:“这么多的油漆桶,直接搬不得累死呀,我想到一个好办法,轻轻松松就能全部搬完。” 师:同学们,你们能猜到小猴想到的是什么好办法吗? (指名发言) 师:看来咱们班同学都跟小猴一样聪明,想到了这样一个好办法,其实,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构成了一种简单机械,我们把它叫做斜面,这也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探究的问题:斜面的作用。(板书课题) 二、探究斜面有什么作用 1.提出问题:请同学们猜一猜,斜面有什么样的作用呢?(指名发言) 那么,斜面能省力吗?我们能设计一个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吗? 2.学生分小组相互讨论,初步制定研究方法。 提示: 3. 组织交流,完善实验设计。 (要研究这个问题首先要搭建一个斜面,会吗?) ①、用什么做斜面?怎样做?(用木板和木块搭成) ②、单单测量出物体在斜面上提升的力就可以证明斜面能省力吗?(不能)

新概念英语第三册笔记第39课

Lesson 39 Nothing to worry about 不必担心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 生词和短语 Rough a崎岖不平的=no smooth 1)not smooth 粗糙的,崎岖的 rough skin rough road We’d better not take the rough road. 2)not exact 大致的 a rough idea 一个大致的想法 a rough drawing 一个草图at a rough guess 我猜,大概是 eg. At a rough guess, he was about forty-five. ~ 3) not gentle 野蛮,激烈,粗鲁的 a rough game a rough man Be rough on sb对某人苛刻、无礼Don’t be rough on your friends. 4) unfair or unlucky 倒霉的 it's rough on sb boulder ['b??ld?] n.大石块(a large stone or piece of rock)(卵石,大圆石(圆形巨石);巨砾) pebble ['peb(?)l] n.小卵石,小石子(a small smooth stone found on the beach or on the bottom of river) eg. You are not the only pebble on the beach! [ (used to say that you are not the only person who has to be considered or deserves attention) eg. You are not the only fish in the sea. cobble ['k?b(?)l] n. for paving the road 大石子(大卵石,中砾) rubble ['r?b(?)l] n.碎石,瓦砾(毁坏后的房屋,或者是铺设在地面最下一层的碎石) pit [p?t] n.坑,地上的洞(1、矿井,矿洞2、(挖出沙砾或黏土后留下的) 大坑3、vt使留疤痕4、vi凹陷) eg. A fall in the pit, a gain in your wit 吃一堑,长一智。 in the pit of your stomach/at the pit of your stomach 心窝,胸口 ^ a knot of fear in the pit of my stomach 心里总觉得害怕 be pitted with 坑坑洼洼的布满,挖坑 eg. The road was pitted after the rain. eg. The moon's surface is pitted with many craters. 月球的表面有许多火山形成的坑洞。 eg. Her eyes were pitted with joy. be littered with 杂乱的堆满 eg. The road is littered with stones and pitted with holes. pittance n.微薄的薪俸或津贴 。 eg. The chicken-food she was given for cleaning that home so beautifully was nothing but a pittance. nothing but 只是,上节课讲到的。她给人家清扫房屋挣到的那点钱连塞牙缝的都不够。 crater ['kre?t?] n.(火山的)喷火口;弹坑 scoop [sku:p] n.凹穴,坑(本意1、vt 用勺子舀2、勺形物(特殊的勺子,比如冰淇淋,奶粉,咖啡)3、独家新闻(勺子舀出来的,挖掘出来的)) Perturb [p?'t?:b] v. 使不安=very upset (vt. 扰乱;使…混乱;使…心绪不宁) Be perturbed about sth

汉语教程第三册上册 第三课 北京的四季

第三课北京的四季 中国的大部分地区,一年都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就拿首都北京来说吧,从三月到五月是春季,六月到八月是夏季,九月到十一月是秋季,十二月到第二年的二月是冬季。 春天来了,树绿了,花开了,天气暖和了。人们脱下冬衣,换上春装。姑娘和小伙子们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他们在湖上划船,在花前照相,公园里充满了年轻人的歌声和笑声。颐和园、北海、香山、长城和十三陵……到处都可以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 夏天来了,天气热了。人们常常去游泳。吃完晚饭,工作了一天的人们喜欢到外边散步、聊天儿。马路边、公园里都有散步的人。他们一边走一边聊,显得愉快而轻松。 北京的冬天比较冷,但是暖气一开,屋子里很暖和。到了冬天,人们喜欢吃“火锅”,一家几口人或三五个朋友,高高兴兴地围坐在火锅旁边,边吃,边喝,边聊,这情景让人羡慕和向往。 北京的冬天不常下雪,但是,要是下了雪,人们就会像过节一样高兴。冬天最美的风光就是雪景了。很多人会带上照相机去外边照相。孩子们一点儿也不怕冷,在雪地上跑呀跳啊,堆雪人,打雪仗,小脸和小手冻得红红的,玩得可高兴了。北京人喜欢雪。瑞雪兆丰年,冬天要是下几场大雪,第二年一定会有好收成。 北京一年中最好的季节要数秋天了。天气不冷也不热,不常下雨,也很少刮风。大街上到处是鲜花,到处是瓜果。每到周末,人们都喜欢到郊外去玩。那满山的红叶是秋天最美丽的景色。爬香山、看红叶,是北京人最喜爱的活动。 国庆节放假期间,正是北京一年中风景最美的时候。每到国庆节,全国各地很多游人都会利用假期到北京来旅游。要是你能到天安门广场去看看,就会知道,这个古老的国家如今显得多么年轻,你就会感到,勤劳善良、热爱和平的中国人是多么热情。也许你会爱上这个美丽的城市,爱上这些热情友好的人们。 亲爱的朋友,愿你们在北京、在中国生活得平安快乐。

斜面的作用 教案

斜面的作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斜面,知道斜面有省力的作用且坡度越小越省力。 2.指导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研究计划并用实验的数据说明斜面省力的规律。 3.使学生乐于运用所学知识尝试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 【教学难点】 怎样把学到的知识运用生活中去。 【教学准备】 师:课件、相关斜面的图片、用三角形纸(斜边涂成宽约2毫米的黑边)卷在铅笔上模拟螺丝钉、等实物。 学生分组:搭斜面的长平木板一块、能装钩码的小车、测力计、实验计划表(记录单),带角度的三角尺。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第一课中使用工具中应用部分,要将木桶搬运到卡车上面可以用什么方法方便。说说理由。 1认识斜面:看图片人行天桥的斜坡,人推自行车上去是沿着斜坡进行的,还有搭在汽车车厢上的简单机械,我们把它叫做斜面。板书:斜面21世纪教育网 (1)我们把人行天桥上的斜坡,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老师板书:斜面 (2)提问:斜面在这里起了什么作用?请同学猜测一下。这节课我们将研究斜面的作用。老师将课题板书完整:的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和图片、联系第一课的内容,使学生直观感受到斜面的存在,我们不知不觉就应用了斜面。人们为什么要利用斜面工作、生活,斜面能起到什么作用呢?从而激发学生研究斜面作用的热情。】 二、实验一:探究斜面有什么作用?

1.斜面能否省力只是我们通过感受得到的一个猜想,是否真的省力要怎样得到证明呢? 2.学生小组交流实验设计方案。 3.请各个小组汇报自己小组讨论后得出的实验设计方案,师提示实验要改变的是什么条件,不变的是什么条件?引起学生思考。 4.师生共同修正实验方案并规范实验步骤。通过大屏幕出示实验步骤和温馨提示,如下:实验名称:探究斜面的作用 木板,带凹槽的实验小汽车,小木块若干,测力计 实验步骤: (1)搭好实验装置。 (2)先测出直接提升物体的力,再测出沿斜面提升物体的力。 (3)改变物体的重量,按步骤1重复做。 (4)讨论、整理实验发现。 注意事项: (1)只能改变物体的重量,不能改变斜面的高度。21世纪教育网 (2)拉测力计的要求是匀速直线,边拉边读。 (3)注重小组合作、边实验边记录。 【设计意图:六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但考虑问题还不是很全面,这里用课件提示学生设计实验时的几个问题,在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方案时起到了必要的指导作用。教师对提升物体的重量做统一要求但对各组搭的斜面坡度不作统一要求,以便自然过渡到研究不同坡度的斜面】 5.各组领取材料,分组实验,做好记录 6.汇报实验情况,板书各组实验数据,指导学生分析实验收集的数据。 斜面的作用 三、实验二:研究不同坡度的斜面 1.通过实验我们已经知道斜面能够省力,那么不同坡度斜面的省力情况是否一样呢? 2.你们认为什么样的斜面更省力? 3.引导学生再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想? 4.组织学生小组交流: ①在实验中,什么条件一定要不同? ②(出示木块和木板)就用这木块和木板,你能搭出几种坡度不同的斜面? ③提示:为了好控制坡度,这个实验最好改变的角度为0度,30度,45度,60度,

新概念英语第三册逐句精讲语言点第39课(5)

新概念英语第三册逐句精讲语言点第39课(5) Nothing to Worry About 不必担心 The rough road across the plain soon became so bad that we tried to get Bruce to drive back to the village we had come from. Even though the road was littered with boulders and pitted with holes, Bruce was not in the least perturbed. Glancing at his map, he informed us that the next village was a mere twenty miles away. It was not that Bruce always underestimated difficulties. He simply had no sense of danger at all. No matter what the conditions were, he believed that a car should be driven as fast as it could possibly go. As we bumped over the dusty track, we swerved to avoid large boulders.The wheels scooped up stones which hammered ominously under the car. We felt sure that sooner or later a stone would rip a hole in our petrol tank or damage the engine. Because of this, we kept looking back, wondering if we were leaving a trail of oil and petrol behind us. What a relief it was when the boulders suddenly disappeared, giving way to a stretch of plain where the only obstacles were clumps of bushes. But there was worse to come. Just ahead of us there was a huge fissure. In response to renewed pleadings, Bruce stopped. Though we all got out to examine the fissure, he remained in the car. We informed him that the fissure extended for fifty yards and was two feet wide and four feet deep. Even this had no effect. Bruce went into a low gear and drove at a terrifying speed, keeping the front wheels astride the crack as he followed its zig-zag course. Before we had time to worry about what might happen, we were

斜面的作用(教学设计)

7.斜面的作用 【教材简析】 《斜面的作用》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工具和机械》单元的第7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杠杆、轮轴、滑轮等简单机械,对简单机械的作用(省力、改变运动方向)已有所了解。本节课要研究斜面的简单机械原理是什么。 聚焦板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情景再现,引出斜面的作用是什么。 探索板块,主要是通过实验,学生会发现,斜面的作用是省力。通过研讨并再次实验,学生可以认识到斜面的坡度越大越不省力,坡度越小越省力。 拓展板块,通过实验所得结果,来举例并解释生活中斜面的应用。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探究能力,能够结合材料设计简单的实验。基于之前学习其它简单机械的基础,学生能主动探究,并在探究中熟练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像斜搭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斜面,斜面可以省力。 2.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 科学探究目标 1.能从日常生活中的斜面应用中提出可探究的问题。 2.能设计实验方案并能通过来收集斜面的作用的证据,通过研讨、对比并再次论证发现斜面的作用的规律。 科学态度目标 1.积极参与科学实验,能分享能交流。 2.能如实地记录和描述有关斜面作用的证据。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解释“斜面的作用”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两组实验发现斜面能省力,并且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省的力越少。 难点:如何将斜面原理运用到生活中去。 同学们!大家喜不喜欢爬山,老师也喜欢,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爬山的视频,大家仔细观察。 课前:学生欣赏视频 (一)引入 1.同学们,如果你来登这座山,你会选择哪种方式,并说说理由? 预设1:我选择第二种,这第一种实在太危险了。 师:你为什么觉得危险呢? 生:要力气大,抓不住就掉下去了…… 师:你观察很仔细,考虑的也很周到。是的,这样垂直攀援上去要用很大力气。 预设2:我选择第一种,这样快! 师:你为什么这样认为? 生:笔直上去距离近。 师:是的,你的想法真不错,距离短了。难度会不会增加呢?

最新精选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7、斜面的作用教科版课后练习第六十八篇

最新精选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7、斜面的作用教科版课后练习第六十八篇第1题【单选题】 螺丝钉上面的螺纹应用了( )原理。 A、轮轴 B、定滑轮 C、斜面 【答案】: 【解析】: 第2题【判断题】 直接上山和绕着盘旋公路上山相比较,前者费力但走的路程短,后者省力但走的路程长。(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3题【判断题】 斜坡上的台阶应用了斜面的原理。(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4题【判断题】 判断题。 我们走比较陡峭的山路时,走“之”字形路线会省力。 A、正确 B、错误 斧头的两个侧面都是斜面,这样在劈木头的时候会省力。 A、正确 B、错误 利用斜面提升物体时,斜面坡度越大越省力。 A、正确 B、错误 直接提升物体和用90。的斜面提升重物效果基本相同。 A、正确 B、错误 斜面是一种变形的杠杆。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5题【判断题】 使用斜面都能省力。(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6题【判断题】 螺丝刀只是应用了斜面的原理制成的。(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7题【判断题】 斜面省力的大小跟该斜面的坡度无关。(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8题【填空题】 当直接垂直提升重物时,相当于坡度______度的斜面,这时用力最______。 A、90 B大 【答案】: 【解析】: 第9题【填空题】 斜面可以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0题【填空题】 斜面的坡度越小越______。 A省力 【答案】: 【解析】: 第11题【填空题】 填空题。 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______。

《汉语教程》全三册重点词汇表

《汉语教程》第一册上: 1.八 2.爸爸 3.白 4.百 5.班 6.办公室 7.包子 8.杯 9.本 10.笔 11.比较 12.别的 13.不客气 14.不 15.茶 16.茶叶 17.车 18.吃 19.出租车 20.词典 21.大 22.大学 23.大夫 24.但是 25.蛋 26.德国 27.的 28.等 29.弟弟 30.点儿 31.电 32.电话 33.都 34.读 35.对 36.对不起 37.多 38.多少 39.二 40.发音 41.法国 42.法语43.饭 44.房间 45.分 46.刚 47.哥哥 48.个 49.给 50.工作 51.公斤 52.公司 53.贵 54.贵姓 55.国 56.还 57.还是 58.韩国 59.汉语 60.好 61.好久 62.号 63.号码 64.喝 65.和 66.黑 67.很 68.红 69.话 70.欢迎 71.换 72.回 73.鸡 74.鸡蛋 75.几 76.寄 77.家 78.见 79.件 80.饺子 81.叫 82.她 83.姐姐 84.介绍 85.今天 86.斤 87.进 88.九 89.酒 90.旧 91.橘子 92.觉得 93.咖啡 94.开 95.开学 96.看 97.客气 98.口 99.块 100.来 101.蓝 102.老师 103.里 104.两 105.辆 106.了 107.零 108.留学 109.留学生 110.六 111.楼 112.律师 113.妈妈 114.马 115.马马虎虎 116.吗 117.买 118.卖 119.馒头 120.忙 121.没 122.没关系 123.美国 124.美元 125.妹妹 126.门 127.米 128.米饭 129.面条儿 130.名字 131.明天 132.哪 133.哪儿 134.那 135.那儿 136.那些 137.男 138.难 139.呢 140.你 141.你好 142.你们 143.您 144.女 145.欧元 146.朋友 147.啤酒 148.苹果 149.瓶 150.七 151.汽车 152.千 153.钱 154.轻 155.请 156.请问 157.取 158.去 159.全 160.人 161.人民币 162.日 163.日本 164.日语 165.容易 166.三 167.商店 168.上午

新概念英语第三册Lesson37_39课文重点精讲解析

新概念英语第三册Lesson37~39课文重点精讲解析 新概念英语第三册Lesson37课文重点精讲解析 1.We have learnt to expect that trains will be punctual. 背诵句型 We have learnt to expect that... : 我们已经习惯于期盼...... 2.After years of conditioning, most of us have developed an unshakable faith in railway timetables. 背诵句型 developed an unshakable faith in :对......产生了......样的信念 Ex:I advise you not to put your faith in such a remedy. 3.Only an exceptionally heavy snow fall might temporarily dislocate railway services. 背诵句型 4.It is all too easy to blame the railway authorities when something does go wrong. too...to句型中,在too前出现了all, only, but, not等词的时候,to就有肯定意义 句子中It 为先行词,在句子中作形式主语,to blame...这一动词不定式短语在句子中作逻辑主语. 比较 too..to .. 太...以致不能做... does 为助动词,这里表示强调,意为"真的""的确" 5.The truth is that when mistakes occur, they are more likely to be ours than theirs. be likely to do 有可能 ...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学期 1.7斜面的作用同步练习B卷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学期 1.7斜面的作用同步练习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学期 1.7斜面的作用 (共9题;共60分) 1. (6分)填空题。 (1)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________。 (2)如图所示,在城市的立交桥和天桥上面常常修建一些斜坡,骑自行车的人在过桥时利用了简单机械________的原理。把自行车沿斜坡推上去会________。 (3)在本单元学过的简单机械中,杠杆、轮轴、________和________是可以省力的机械;定滑轮是可以改变力的________的机械。 2. (5分)连线题。 请将下面的简单机械与其应用的科学原理进行连线。 3. (10分)判断题。

(1)我们走比较陡峭的山路时,走“之”字形路线会省力。 (2)斧头的两个侧面都是斜面,这样在劈木头的时候会省力。 (3)利用斜面提升物体时,斜面坡度越大越省力。 (4)直接提升物体和用90。的斜面提升重物效果基本相同。 (5)斜面是一种变形的杠杆。 4. (6分)选择题。 (1)下面几个斜面中,省力效果最好的是()。 A . B . C . (2)()没有应用斜面省力的原理。 A . 盘山公路 B . 开瓶器 C . 螺母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杠杆、轮轴、动滑轮、斜面都可以省力 B . 坡度为90。的斜面最省力 C . 沿斜面提升重物一定是费力的 5. (5分)简答题。 小鹏的家里来客人了,吃饭的时候,爸爸拿上来一瓶红酒和一个红酒开瓶器,用下图所示的方法把酒瓶口的软木塞取出。爸爸问小鹏在这个过程中应用了哪些简单机械原理。你能

斜面的作用说课稿

《斜面的作用》说课稿 河北省泊头市实验小学张凯一、说教材 《斜面的作用》是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工具和机械单元第七课的内容,是本单元认识的最后一种简单机械。本课是按照“问题――实践――结论――应用”的思路编写的。课文分三部分:1、通过工人利用斜搭的木板往车上搬运重物的实验,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斜面。2、通过实验认识斜面的作用,这部分内容分为两段:首先认识斜面有省力作用,然后认识斜面的坡度越大用力越大;坡度越小用力越小。3、指导学生认识斜面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体现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思想。其中“用实验验证斜面是如何省力的”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运用对比实验进行验证,注意控制变量”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通过本课教学拟达到以下目标: 科学知识方面:认识像搭在汽车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斜面,斜面可以省力。 过程与方法方面:制订一个简单的研究计划并用实验的数据来说明斜面的省力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地科学态度,积极参与科学实验,愿意与同学进行合作交流。 二、说教法、学法 教师要以学生的经验为起点,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本节着重于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课前我仔细研读教材,结合实际对分组材料进行了变通,如斜面坡度的大小改用一个纸盒的几个不同高度的立面来控制,用一厘米宽的纸条来控制塑料板斜面探出部分的一致性,这样一来使学生的操作更规范易行。在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和能力,同时通过小组成员间互动和帮助,实现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为了取得合作的实效性,我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小组分工明确:实验前确定了一名小组长,由小组长协调大家的工作,安排每人实验操作的顺序。这样大家分工明确,操作时既节省了时间,又能取得较好效果。 (2)成员轮流实验:操作时,我建议学生每人操作实验中的一个步骤,这样依次轮换,做到人人有参与,人人有收获。 (3)及时记录:人人有实验记录单,既做观察员又做记录员,防止学生松懈。 三、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汉语教程三册3册14-17课

华茂国际学校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10月月考 韩国中级二班《教程》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出题人:马连帅审题人:石晓帆 姓名:得分: 一、给带点的字注音:(0.5分×20﹦10分) 经.济()勉.强()总.统()劝.说()深刻.()急诊.()由衷.()口头禅.()年龄.()奇.怪()叹.气()爱护.()做事.()强调.()催.促()话.说()石膏.()标.语()顿.时()通.红() 二、看拼音写汉字:(0.5分×16﹦8分) jīngsh?n( ) lǐjiě( ) xìngkuī( ) tōulǎn( ) ch?nzh?ng( ) zhāopìn( ) jízhōng( ) jinzhang( ) chanzǎo( ) dānwù( ) bàoqiàn( ) tíxǐng( ) jiěshì( ) shēnka( ) jiēchù( ) zhìliáo( ) 三、完成词组:(0.5分×16﹦8分) 迎接扛误会照顾 亲眼印象亲耳之分 亲身慢点儿不得了一下子_______ 不知集中小心乐于 四、辨析词义填空:(1分×15﹦15分) 1、千万一定 ①、我要把这个问题搞清楚。 ②、你别把那件事忘了。 2、印象回忆记忆 ①你对桂林的怎么样? ②每当起这段留学生活,他都感到非常兴奋。

○3我和他在一起的时间很短,对他的不深。 3、知道了解认识 我只①他的名字,但是不②他,更不○3他。 4、向来从来 ①这种事我还没有听说过。 ②他办事认真,你跟他合作没问题。 5、如何怎样 ①你这么一说,真叫我不知是好了。 ②人家做我们也做吧。 6、急忙慌张紧张 ①参加这么大的考试,她显得有点_________ ②放下电话,我__________去车站接他。 7、确实实在 ①这次考试他__________做了充分的准备。 ②他这个人很_________,不会说假话的。 五、选词填空:(0.5分×20﹦10分) 1、这是我亲身的一件事,请讲给你听听。 2、他不善于跟别人打交道。 3、你不要相信她的话。 4、她不愿意给人家麻烦。 5、最近天气不好,不是刮风就是下雨。 6、别,你的病很快就会好的。 7、下了一夜雪,路上很,开车一定要小心。 8、你同意不同意? 9、比赛结束后,爱德华代表全班去领奖。 10、不能别人做他不愿意做的事。

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案《斜面的作用》

斜面的作用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对斜面坡度大小与拉力关系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观察记录等。 能够搜集数据并发现斜面坡度大小与拉力变化的规律。 知识与技能: 知道斜面是简单机械,了解斜面的基本组成。 知道斜面坡度大小与拉力变化的规律。 知道斜面的变形螺旋及其作用。 了解斜面及螺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科学研究有兴趣,体验和感受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科学。 体验到亲历科学探究过程的乐趣。 关注身边的简单机械的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探究斜坡坡度大小与拉力关系”,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引导学生认识斜面的变形螺旋,这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三.教学准备: 演示实验器材:测力计、小车、木板、三角形纸片、多媒体课件等。 分组实验器材:测力计、小车、木板、记录图(表)等。 一、引入课题:斜面的作用 师:同学们爬过山吗?回忆一下爬山的过程中,你感觉走那些路段比较累?那些路段比较轻松?你能描述盘山公路的特征码?

学生讨论。 二、投影出示一辆货车或油罐,并提出一个简单任务:如果要把一个油罐搬到货车上来,有什么好方法? 学生回答。 师:今天老师就介绍一个更简单的机械,叫做斜面。 出示教具,并演示搭斜面。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能感觉到利用斜面有什么作用吗? 生: 师:今天我们就来好好的研究一些斜面的作用。(板书) 二、研究斜面的作用: 师:到底斜面的作用是否真的省力呢?我们需要怎样来验证呢?生: 师:请同学们看老师给大家准备的材料,小组内相互讨论一下你们组将怎样利用这些材料去验证这个问题?并将你们讨论的方法填写到研究计划(一)中。 学生讨论,老师巡视指导。 师:那个小组内和大家交流一下你的设计方法? 生:

新概念英语第三册课堂笔记:第35课

新概念英语第三册课堂笔记:第35课Lesson 35 Justice was done 伸张正义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生词和短语 ●justice n. 正义,公正;司法 ●coust n. 法院 ●law n. 法律 ●innocence n. 无辜 ●undertake v. 承担,着手做 ●arduous adj. 艰苦的,艰难的 ●abstract adj. 抽象的 ●concept n. 概念,观点 ●mete out 给予,处置 ●interference n. 干涉 ●accord n. 一致 ●premises n. 房屋 ●convert v. 转变,改变 ●disused adj. 不再用的,废弃的 ●fireplace n. 壁炉 ●muffle v. 捂住,厌抑 ●chip v. 砍,削,凿

●bkacken v. 不变黑 ●emerge v. (从某处)出现 ●justice n. 正义,公正;司法 Justice is done 正义得到伸张 bring justice to the criminal 把罪犯缉拿归案 do justice to sb 公正地对待某人 give oneself up to justice 自首 in justice to sth/ sb. 为了对……公正起见 Eg: They decided to investigate the case in justice to person.为了对这件案件公正起见,他们决定调查这个案件 L34-05_35-01 end 10’59” L35-02 begin 10’07” injustice 不公平,不公正 ●coust n. 法院 ●law n. 法律 take law into one's own hand 无法无天 take the law of sb 控告 at law 在诉讼中 within the law 合法 outside the law 不合法 lawyer 律师

《快乐汉语》第三册 第4课

北京有一个很大的广场 一课型 初级汉语综合课 二使用教材 《快乐汉语》第三册第4课 (李晓琪等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3年1版) 三教学对象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三中文专业班,已学习汉语两年。共35人,全部为泰国本土学生,其中有三人曾到中国云南参加汉语夏令营活动。学生整体汉语水平偏低,学生间汉语水平差距很大,所以课上会适量使用泰语中介语。 四教学内容 1.生词:8个,名词6个,数词1个,连词1个。 2.语法:(1)A没有B 那么+形容词 (2)很+形容词+的 (3)数词+多+量词 (4)“……的时候” 3.课文:北京有一个很大的广场(一)(二) 五教学目标 1.认知领域:通过词汇的学习,能够准确掌握生词中的实物名词、数词和连词的准确意义和用法;通过语法的学习,能够掌握本课四个语法点的语义特征和准确用法,并可以完成语法练习;通过课文的学习,能够理解课文内容,用本课所学语言点和词语描述你所在的城市概况。 2.技能领域: (1)听:能够听懂语速较慢的课文内容。 (2)说:能说出本课重点句型。 (3)读:听完课文后,能够朗读课文,语音、语调基本准确,流畅。 (4)写:能够掌握“博、场、筝、市、展、览”的正确笔顺。 3.情感领域 学生有询问和描述感兴趣的城市概况的愿望。 4.学习策略 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体会合作学习的长处。 六教学重点和难点 1.词汇:数词“多”和形容词“多”的区分;连词“那么”的意义和常用搭配 2.语法:(1)理解并掌握“A没有B 那么+形容词”句式的用法和比较意义 (2)理解“数词+多+量词”的意义,区分与“数词+量词”的不同。 七教学方法

1.课堂教学按照“生词——语法——课文——练习”的顺序,循序渐进。 2.从复习旧课的语言点入手,引出新课内容。 3.运用图片等直观手段,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4.设计互动活动,展示学生主体性。 5.讲练结合,精讲多练,听说领先。 八教学时间 全课分为主讲课和练习课,共四课时,分为两讲。每讲两课时,共110分钟。本教案为主讲课的110分钟。包括生词和语法部分。 九教具 图片、词卡、多媒体 十教学步骤 第一讲 (第一、二课时,110分钟) 教学内容教学行为教学说明 组织教学(1分钟) 师生问候,教师点名,环视全班。教师向学生 传达上课信 息,目的在 于提醒学生 将注意力放 到课堂上。 复习旧课(5分钟) 复习第三课生词以及重点句型。教师拿出生词卡片,没有拼音,请同学们认读。 PPT展示,教师将第三课重点句型例句列出,请学生读,并 让学生说出句型结构: 1.妈妈替孩子买衣服。 2.我替朋友寄信。 3.Mary 替弟弟做饭。 4.哥哥替一个饭馆送外卖。 句型结构:代词/名词+替+代词/名词+动词(pron./n+替 +pron./n.+v.) 1.我们给他打电话吧。 2.我跟你买中文书。 3.妈妈给孩子准备吃的东西。 4.小明给小红写信。 句型结构:代词/名词+给+代词/名词+动词(pron./n+给 +pron./n.+v.) 复习生词有 助于学生牢 记新词,为 准确运用提 供保障。 例句是上节 课接触过 的,学生会 有熟悉感, 能轻松想起 主要句型结 构,并能回 忆起课文中 的句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