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精准扶贫工作汇报

村精准扶贫工作汇报

根据中央和省市要求,由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XX同志,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XX同志挂点联系,市委组织部牵头,市委统战部、市委老干部局、市台办、市工商联、XX新华书店等单位参与组成市委精准扶贫帮扶工作队,于2019年10月进驻XX县XXX开展帮扶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村距莽山瑶族乡政府0.5公里,2016年4月原XX村与刘家村合并,定村名为XX,全村辖13个村民小组,557户, 2293人,其中瑶族人口1375人,占60%,水库移民226户790人。全村有耕地1100亩,旱土520亩,山林面积35500亩(其中公益林26500亩)。主要支柱产业有水稻、茶叶种植、小水电和旅游开发等,农作物以杂交稻、玉米、红薯为主。全村有精准识贫对象276户1055人,五保对象10户10人。2015年脱贫53户208人,2016年脱贫35户154人;目前未脱贫对象188户693人。

二、工作措施

(一)明确扶贫路径,做好一个规划。在深入调研基础上,摸清村情、吃透民情、掌握社情,科学制定XX村总体发展规划、五年帮扶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

1、坚持总分结合,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坚持扶贫开发与区域发展相结合,总体把握、整村推进、分步实施精准扶贫工作。以“一带(黄莽公路产业发展带)两廊(两条水系景观廊道)三区(乡村休闲区、生态农业区、其他服务区)”为核心,强化城乡一体化理念,突出“一村一品”特

—1 —

色,统筹做好全村基础设施建设、主导产业发展、村民建房安置、乡村休闲旅游、瑶族文化传承等发展。坚持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强化村规民约,规范村庄发展。

2、坚持城乡结合,依托旅游、建设乡村。XX是乡政府和机关、单位驻地,与4A级景区莽山国家森林公园接壤,“栏-莽”公路、“黄-莽”二级公路贯穿境内,是乡村旅游规划重要地段,省级特色旅游名村,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瑶族文化源远流长。精准扶贫工作坚持以服务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为重点,大力培植观光旅游、生态度假、瑶族文化和农业休闲产业,引进社会资本,培育、打造一批休闲旅游主题特色村寨,引导村民和贫困农户因地制宜发展民宿和乡村游,建设秀美乡村。

3、坚持远近结合,立足当前、兼顾长远。近期以实现“一有两不愁三保障”为目标,实施“五个一批”精准扶贫工程,采取有效措施多方位、交叉帮扶贫困对象, 确保2018年前分期分批实现脱贫目标。在此基础上,争取一批中长期发展项目,不断巩固扶贫成果,减少贫困发生率和返贫率,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奠定坚实的基础,打造集自然风光、田园体验、主题村庄、瑶族文化一体的山水田园、幸福XX。

(二)加强班子建设,夯实一个基础。突出抓好村支两委干部、农村致富带头人、党员组长“三支队伍”,努力建设一支“永不撤走”的工作队。

1.提高班子服务水平。建强堡垒,把扶贫开发同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抓好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扎实开展“两学一做”专题活动,把村支部建设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配强班子,选好配强公道正派、敢抓敢管的带头人,选派思想好、作风正、能力

—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