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协议对比表

路由协议对比表

RIPv1 RIPv2 IGRP EIGRP OSPF

收敛速度慢慢慢很快快

网络规模小小小大很大

VLAM 不支持支持不支持支持支持

CIDR 不支持支持不支持支持支持

资源占用低低低中高

配置和维护简单简单简单中复杂

类型距离矢量距离矢量距离矢量高级距离矢量链路状态

自动汇总不可关闭可关闭不可关闭可关闭没有自动汇总

手工汇总不支持支持不支持支持支持

路由验证不支持支持不支持支持支持

更新方式周期性广播更新周期性广播更新周期性广播更新触发式组播更新触发式组播更新

主干链路协商表

OFF ON ON and Nonegotiate Dynamic Dynamic desirable

OFF Access 错误错误Access Access

ON 错误Trunking Trunking Trunking Trunking

ON and Nonegotiate 错误Trunking Trunking 错误错误

Dynamic Access Trunking 错误Access Trunking

Dynamic desirable Access Trunking 错误Trunking Trunking

注:Access是指链路协商后,最后成为非主干链路;T runking是指链路协商后,最后成为主干链路;错误时指有故障的链路,一端设成主干,另一端是非主干,两端的认识达不成一致,跨交换机的VLAN通信失败。

转发方式对比表

Cut-through Fragment-free Store-and-Forward 数据帧的转发延时延时最小延时居中延时最大错误检查能力没有检测能力检测能力居中完整检查

收到多少字节开始转发14 64 所有字节

实验7 OSPF路由协议配置 实验报告

浙江万里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及实践 实验名称:OSPF路由协议配置 专业班级:姓名:小组学号:2012014048实验日期:6.6

再测试。要求写出两台路由器上的ospf路由配置命令。

[RTC-rip-1]import ospf [RTC-rip-1]quit [RTC]ospf [RTC-ospf-1]import rip [RTC-ospf-1]quit

结合第五步得到的路由表分析出现表中结果的原因: RouteB 通过RIP学习到C和D 的路由情况,通过OSPF学习到A 的路由信息 实验个人总结 班级通信123班本人学号后三位__048__ 本人姓名_ 徐波_ 日期2014.6.06 本次实验是我们的最后一次实验,再次之前我们已经做了很多的有关于华为的实验,从一开始的一头雾水到现在的有一些思路,不管碰到什么问题,都能够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解决或者有一些办法。这些华为实验都让我受益匪浅。 实验个人总结 班级通信123班本人学号后三位__046__ 本人姓名_ 金振宁_ 日期2014.6.06 这两次实验都可以利用软件在寝室或者去其他的地方去做,并不拘泥于实验室,好好的利用华为的模拟机软件对我们来说都是非常有用的。 实验个人总结 班级通信123班本人学号后三位__044_ 本人姓名_ 陈哲日期2014.6.06

理解OSPF路由协议,OSPF协议具有如下特点: 适应范围:OSPF 支持各种规模的网络,最多可支持几百台路由器。 快速收敛:如果网络的拓扑结构发生变化,OSPF 立即发送更新报文,使这一变化在自治系统中同步。 无自环:由于OSPF 通过收集到的链路状态用最短路径树算法计算路由,故从算法本身保证了不会生成自环路由。 实验个人总结 班级通信123班本人学号后三位__050 本人姓名_ 赵权日期2014.6.06 通过本次实验学会了基本的在路由器上配置OSPF路由协议,组建一个简单的路由网络。想必以后的生活中有可能会用到。

OSPF路由协议综述及其配置常见路由相关知识全解

OSPF路由协议综述及其配置(5) Changing theCost Metric 默认情况下,Cisco根据100Mbps/bandwidth来计算metric,比如64Kbps链路的metric约为1562,T1的为64,100Mbps的链路为1.当链路速率大于100Mbps的时候,应该在OSPF进程下使用如下命令: ?RouterA(config-router)#auto-costreference-bandwidth 在接口自定义cost的命令如下: RouterA(config-if)#ipospf cost [value] 这条命令将使得超越默认的cost计算,具有更高的优先权.value范围为1到65535.值越低,就越优先采用该接口 OSPF RouteSummarizationConcepts OSPF路由汇总可以减少路由表条目,减少类型3和类型5的LSA的洪泛,节约带宽资源和减轻路由器CPU负载,还能够对拓扑的变化本地化 OSPF路由汇总的两种类型如下: ?1.inter-area(IA) routesummarization:发生在ABR上?2.external routesummarization:发生在ASBR上 Configuring Route Summarization 因为OSPF是基于无类的路由协议,它不会进行自动汇总.手动在ABR上做IA ro ute summarization的命令如下: Router(config-router)#area [area-id] range [address][mask] 在ASBR上做external route summarization的命令如下: Router(config-router)#summary-address [address] [mask] [not-advertise][tag tag] 如下图就是一个ASBR上的externalroute summarization的例子:

详细分析动态路由协议原理和特点

随着路由的发展,路由协议的种类也有很多,于是我研究了一下动态路由协议的实际应用和详细的介绍,在这里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对大家有用。顾名思义,动态路由协议是一些动态生成(或学习到)路由信息的协议。在计算机网络互联技术领域,我们可以把路由定义如下,路由是指导IP报文发送的一些路径信息。动态路由协议是网络设备如路由器(Router)学习网络中路由信息的方法之一,这些动态路由协议使路由器能动态地随着网络拓扑中产生(如某些路径的失效或新路由的产生等)的变化,更新其保存的路由表,使网络中的路由器在较短的时间内,无需网络管理员介入自动地维持一致的路由信息,使整个网络达到路由收敛状态,从而保持网络的快速收敛和高可用性。 路由器学习路由信息、生成并维护路由表的方法包括直连路由(Direct)、静态路由(Static)和动态路由(Dynamic)。直连路由是由链路层动态路由协议发现的,一般指去往路由器的接口地址所在网段的路径,该路径信息不需要网络管理员维护,也不需要路由器通过某种算法进行计算获得,只要该接口处于活动状态(Active),路由器就会把通向该网段的路由信息填写到路由表中去,直连路由无法使路由器获取与其不直接相连的路由信息。静态路由是由网络规划者根据网络拓扑,使用命令在路由器上配置的路由信息,这些静态路由信息指导报文发送,静态路由方式也不需要路由器进行计算,但是它完全依赖于网络规划者,当网络规模较大或网络拓扑经常发生改变时,网络管理员需要做的工作将会非常复杂并且容易产生错误。而动态路由的方式使路由器能够按照特定的算法自动计算新的路由信息,适应网络拓扑结构的变化。 动态路由协议的分类 按照区域(指自治系统),动态路由协议可分为内部网关协议IGP(InteriorGatewayProtocol)和外部网关协议EGP(ExteriorGatewayProtocol),按照所执行的算法,动态路由协议可分为距离向量动态路由协议(DistanceVector)、链路状态动态路由协议(LinkState),以及思科公司开发的混合型动态路由协议。 OSPF动态路由协议的特点 OSPF全称为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开放”表明它是一个公开的协议,由标准协议组织制定,各厂商都可以得到动态路由协议的细节。“最短路径优先”是该动态路由协议在进行路由计算时执行的算法。OSPF是目前内部网关协议中使用最为广泛、性能最优的一个动态路由。 采用OSPF动态路由协议的自治系统,经过合理的规划可支持超过1000台路由器,这一性能是距离向量动态路由如RIP等无法比拟的。距离向量动态路由协议采用周期性地发送整张路由表来使网络中路由器的路由信息保持一致,这个机制浪费了网络带宽并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下面对此将作简单的介绍。 路由变化收敛速度是衡量一个动态路由协议好坏的一个关键因素。在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网络中的路由器能否在很短的时间内相互通告所产生的变化并进行路由的重新计算,是网络可用性的一个重要的表现方

TinyOS在windows中安装步骤

1.TinyOS 1.1概要 TinyOS应用程序都是有一个或多个组件链接起来,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可执行程序。组件中实现了功能接口,同时也能使用其它组件提供的接口。 在接口定义中可以申明命令函数和事件函数,命令函数由接口提供者实现,事件函数由接口使用者实现。对于一个组件而言,如果它要使用某个组件接口中的命令,它必须实现这个接口的事件。一个组件可以使用或提供多个接口以及同一个接口的多个实例。 组件有两种类型:模块(module)和配置(configuration)。模块提供应用程序代码,实现一个或多个接口;配置则是用来将其它组件装配起来,将各个组件所使用的接口与其它组件提供的接口连接在一起,进行导通。每个应用程序都由一个顶级配置所描述,其内容就是将该应用程序所用到的所有组件导通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TinyOS应用程序必须包含Main 组件,Main组件是首先被执行的一个组件。确切的说,在TinyOS 中执行的第一个命令是Main.StdControl.init(),接下来是Main.StdControl.start()。 Main组件完成以下功能:芯片初始化,外围电路初始化,操作系统调度数据结构初始化,子组件初始化,启动子组件件,进入调度死循环从而将控制权交给操作系统,一旦没有任务可以调度就进入休眠状态以降低系统功耗。 TinyOS的调度系统是TinyOS系统的核心部分。它采用先进先出的排队策略,任务之间不可以抢占,但是中断可以抢占任务,中断是否可以抢占中断则是应用程序自己控制的。即如果中断处理程序进入中断以后执行了关中断的操作,那么这个中断将是不可抢占的,否则在服务的过程中就有可能被抢占掉。另外还要注意,在中断服务程序里面是可以创建任务的。 1.2在Cygwin下的安装 在/etc/bash.bashrc文件中增加以下内容: export TOSROOT=/opt/tinyos-2.x export TOSDIR=$TOSROOT/tos export CLASSPATH=C:\cygwin\opt\tinyos-2.x\support\sdk\java\tinyos.jar export CLASSPATH="$CLASSPATH;." export MAKERULES=$TOSROOT/support/make/Makerules export PATH=/opt/msp430/bin:/opt/jflashmm:$PATH 安装以下软件包: rpm -ivh --ignoreos c:/downloads/avr-binutils-2.17tinyos-3.cygwin.i386.rpm rpm -ivh --ignoreos c:/downloads/avr-gcc-4.1.2-1.cygwin.i386.rpm rpm -ivh --ignoreos c:/downloads/avr-libc-1.4.7-1.cygwin.i386.rpm rpm -ivh --ignoreos c:/downloads/avarice-2.4-1.cygwin.i386.rpm rpm -ivh --ignoreos c:/downloads/avr-insight-6.3-1.cygwin.i386.rpm

EIGRP 路由协议的配置

EIGRP 路由协议的配置 一.实验目的 掌握路由器EIGRP 路由协议的配置方法。 二.实验要点 通过对路由器A和路由器B启用EIGRP路由协议,使路由器A可Ping通路由器B所连的各个网络, 反之,亦然。 三.实验设备 路由器Cisco 2621两台,交换机Cisco 2950两台,带有网卡的工作站PC 至少两台。 四.实验环境 S0/0:10.0.0.1/24 S0/0:10.0.0.2/24 F0/0:192.168.0.1/24 F0/0:192.168.1.1/24 Host A Host B IP Address:192.168.0.2/24 IP Address:192.168.1.2/24 Default Gateway:192.168.0.1 Default Gateway:192.168.1.1 图13 EIGRP 路由协议的配置 五.实验步骤 1. 如图对路由器A 及路由器B 的各个接口配置好IP地址 l 在路由器A (假设为DCE 端)上 router>en router#conf t

router(config)#hostname RouterA RouterA(config)#int s0/0 RouterA(config-if)#ip add 10.0.0.1 255.255.255.0 RouterA(config-if)#cl ra 64000 RouterA(config-if)#no sh RouterA(config)#int f0/0 RouterA(config-if)#ip add 192.168.0.1 255.255.255.0 RouterA(config-if)#no sh RouterA(config-if)#exit l 在路由器B (假设为DTE 端)上 router>en router#conf t router(config)#hostname RouterB RouterB(config)#int s0/0 RouterB(config-if)#ip add 10.0.0.2 255.255.255.0 RouterB(config-if)#no sh RouterB(config)#int f0/0 RouterB(config-if)#ip add 192. 168.1.1 255.255.255.0 RouterB(config-if)#no sh RouterB(config-if)#exit 实验结果: a. 在路由器A 上是否能ping 通路由器B 的串口S0/0 (10.0.0.2) b. 在路由器A 上是否能ping 通路由器B 的以太口F0/0 (192.168.1.1) 2. 在路由器A 和路由器B 上分别配置EIGRP 路由协议 在路由器A 上: RouterA (config)#router eigrp 100 RouterA(config-router)# net 10.0.0.0 RouterA(config-router)# net 192.168.0.0 在路由器B 上: RouterB (config)# router eigrp 100 RouterB(config-router)# net 10.0.0.0 RouterB(config-router)# net 192.168.1.0 实验结果: a. 在路由器A 上是否能ping 通路由器B 的串口S0/0 (10.0.0.2) b. 在路由器A 上是否能ping 通路由器B 的以太口F0/0

26.路由单区域OSPF协议的配置方法

将路由器连接起来如下图: 接下来是为路由器添加模块(注意要关电添加):

下面配置路由器A的接口IP: Router# Router#config Configuring from terminal, memory, or network [terminal]?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Router(config)#in Router(config)#interface se Router(config)#interface serial 1/1 Router(config-if)#ip ad 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Router(config-if)#co Router(config-if)#cl Router(config-if)#clock ? rate Configure serial interface clock speed Router(config-if)#clock ra Router(config-if)#clock rate 64000 Router(config-if)#no sh Router(config-if)#no shutdown %LINK-5-CHANGED: Interface Serial1/1, changed state to down Router(config-if)# %LINK-5-CHANGED: Interface Serial1/1, changed state to up

03 动态路由协议简介

03 动态路由协议简介 3.1 协议介绍及其优点 3.1.1 前景和背景知识 1、动态路由协议的发展历程 2、认识动态路由协议: 路由协议是用于路由器之间交换路由信息的协议。通过路由协议,路由器可以动态共享有关远程网络的信息,并自动将信息添加到各自的路由表中。 3.1.2网络发现和路由表的维护 1、路由协议的用途如下: 1)发现远程网络 2)维护最新路由信息 3)选择通往目的网络的最佳路径 4)当前路径无法使用时找出新的最佳路径 2、路由协议由哪些部分组成? 1)数据结构(Data structures)-某些路由协议使用路由表和/或数据库来完成路由过程。 此类信息保存在内存中。 2)算法(Algorithm)-算法是指用于完成某个任务的一定数量的步骤。路由协议使用 算法来路由信息并确定最佳路径。 3)路由协议消息(Routing protocol messages)-路由协议使用各种消息找出邻近的路由 器,交换路由信息,并通过其它一些任务来获取和维护准确的网络信息。 3、动态路由协议的运行过程如下: 1)路由器通过其接口发送和接收路由消息。 2)路由器与使用同一路由协议的其它路由器共享路由消息和路由信息。 3)路由器通过交换路由信息来了解远程网络。 4)如果路由器检测到网络拓扑结构的变化,路由协议可以将这一变化告知其它路由器。 3.1.3动态路由协议的优点 1、静态路由的优点: 1)占用的CPU 处理时间少。 2)便于管理员了解路由。 3)易于配置。 2、静态路由的缺点: 1)配置和维护耗费时间。 2)配置容易出错,尤其对于大型网络。 3)需要管理员维护变化的路由信息。 4)不能随着网络的增长而扩展;维护会越来越麻烦。 5)需要完全了解整个网络的情况才能进行操作。 3、动态路由的优点: 1)增加或删除网络时,管理员维护路由配置的工作量较少。 2)网络拓扑结构发生变化时,协议可以自动做出调整。 3)配置不容易出错。 4)扩展性好,网络增长时不会出现问题。 4、动态路由的缺点:

路由协议的分类

路由协议的分类。什么是自治域系统、IGP、EGP。 自治域(自治系统),在同一种路由协议上使用不同的自治域,可以有效的分割 路由信息,即自治域A中的路由器不会与自治域B中的路由器交换路由 信息。一个AS是一组共享相似的路由策略并在单一管理域中运行的路由器的集合。一个AS可以是一些运行单个IGP(内部网关协议)协议的路由器集合。也可以是一些运行不同路由选择协议但都属于同一个组织机构的路由器集合。不管是哪种情况,外部世界都将整个AS看作是一个实体。按照工作区域,路由协议可以分为IGP和EGP: IGP(InteriorGateway Protocols)内部网关协议 在同一个自治系统内交换路由信息,RIP、OSPF和IS—lS 都属于IGP。IGP的主要目的是发现和计算自治域内的路由信息。 EGP(Exterior Gateway Protocols)外部网关协议 用于连接不同的自治系统,在不同的自治系统之间交换路由信息,主要使用路由策略和路由过滤等控制路由信息在自治域间的传播 什么是管理距离,有什么作用。 管理距离是指一种路由协议的路由可信度。每一种路由协议按可靠性从高到低,依次分配一个信任等级,这个信任等级就叫管理距离。对于两种不同的路由协议到一个目的地的路由信息,路由器首先根据管理距离决定相信哪一个协议。 防止环路的方法有哪些? RIP:有六种防止环路的措施:设定无穷大的值(16)路由毒化水平分割毒化反转触发更新抑制计时器 OSPF有哪些状态,在每种状态下进行哪些操作?OSPF有哪三个表?为什么需要DR、BDR,如何选择。 OSPF路由器在完全邻接之前,所经过的几个状态: 1.Down:此状态还没有与其他路由器交换信息。首先从其ospf接口向外发送hello分组,还并不知道DR(若为广播网络)和任何其他路由器。发送hello分组使用组播地址224.0.0.5。 2.Attempt: 只适于NBMA网络,在NBMA网络中邻居是手动指定的,在该状态下,路由器将使用HelloInterval取代PollInterval 来发送Hello包. 3.Init: 表明在DeadInterval里收到了Hello包,但是2-Way通信仍然没有建立起来. 4.two-way: 双向会话建立,而RID彼此出现在对方的邻居列表中。(若为广播网络:例如:以太网。在这个时候应该选举DR,BDR。) 5.ExStart: 信息交换初始状态,在这个状态下,本地路由器和邻居将建立Master/Slave关系,并确定DD Sequence Number,路由器ID大的的成为Master. 6.Exchange: 信息交换状态,本地路由器和邻居交换一个或多个DBD分组(也叫DDP) 。DBD包含有关LSDB中LSA条目的摘要信息)。 7.Loading: 信息加载状态:收到DBD后,将收到的信息同LSDB中的信息进行比较。如果DBD中有更新的链路状态条目,则向对方发送一个LSR,用于请求新的LSA 。 8.Full: 完全邻接状态,邻接间的链路状态数据库同步完成,通过邻居链路状态请求列表为空且邻居状态为Loading判断。

不同路由协议间能够互相通信的路由配置

R0(config)#interface serial 0/0/0 R0(config-if)#ip add R0(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2.2 255.255.255.0 R0(config-if)#no shutdown R0 (config-if)#clock rate 64000 R0(config)#router eigrp 1 R0(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2.0 0.0.0.255 R1(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0 R1(config-if)#ip address 172.16.2.2 255.255.255.0 R1(config-if)#no shutdown R1(config-if)#exit R1(config)#interface serial 0/0/0 R1(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2.1 255.255.255.0 R1(config-if)#no shutdown

R1(config)#router ospf 1 R1(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2.0 0.0.0.255 area 0 R1(config-router)#exit R1(config)#router eigrp 1 R1(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2.0 0.0.0.255 R1(config-router)#exit R1(config)#ip route 0.0.0.0 0.0.0.0 fastEthernet 0/0 R1(config)#router eigrp 1 R1(config-router)#redistribute static R1(config)#router OSpf 1 R1(config-router)#redistribute eigrp 1 subnets //把eigrp注入到ospf中 R1(config-router)#eixt R3(config)#interface serial 0/0/0 R3(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2 255.255.255.0 R3(config-if)#no shutdown R3(config-if)#clock rate 64000 R3(config-if)#exit R3(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0 R3(config-if)#ip address 172.16.2.1 255.255.255.0

各种路由协议的比较

各种路由协议的比较 首先解释一下什么是有类路由协议什么是无类路由协议: 有类路由协议:在发送时不发送子网掩码,所以它不支持VLSM,比如RIPV1,IGRP 无类路由协议:在发送是发送子网掩码,所以它支持VLSM,比如RIPV2 OSPF EGIRP IS-IS BGP 在从多路由协议中RIPV2 RIPV1 IGRP 属于距离失量路由协议,OSPF IS-IS 属于链路状态路由协议, 至于EIGRP是高级距离失量路由协议,含有一些链路状态路由协议的特征,是混合的路由协议。 以下是一些协议的比较: 1、RIPV1,RIPV2所支持的网络规模为中型,IGRP EIGRP为大型网络,而OSPF IS-IS支持极大型网络。 2、度量值(metric) RIPV1,RIPV2为跳数 IGRP,EIGRP 为复合(带宽,延时,负载,可靠性,以及MTU) OSPF,IS-IS为开销(cost cost =10的八次方/带宽) 3、最大跳数的限制 RIPV1,RIPV2为15 跳 IGRP,EIGRP为255 IS-IS为1024 OSPF 没有跳数限制 4、只有ciso的两个私有协议IGRP和EIGRP不但支持在等价的链路上做负载均衡,还支持在不等价

的链路上做负载均衡,其它的只支持在等价的链路上做负载均衡。 5、 RIP依靠UDP进行传输,使用端口号520。 但IGRP,EGIRP,OSPF直接与internet层相连并分别使用IP协议号9,88,89

路由分为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其相应的路由表称为静态路由表和动态路由表。静态路由表由网络管理员在系统安装时根据网络的配置情况预先设定,网络结构发生变化后由网络管理员手工修改路由表。动态路由随网络运行情况的变化而变化,路由器根据路由协议提供的功能自动计算数据传输的最佳路径,由此得到动态路由表。 根据路由算法,动态路由协议可分为距离向量路由协议(Distance Vector Routing Protocol)和链路状态路由协议(Link State Routing Protocol)。距离向量路由协议基于Bellman-Ford算法,主要有RIP、IGRP(IGRP为Cisco公司的私有协议);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基于图论中非常著名的Dijkstra算法,即最短优先路径(Shortest Path First,SPF)算法,如OSPF。在距离向量路由协议中,路由器将部分或全部的路由表传递给与其相邻的路由器;而在链路状态路由协议中,路由器将链路状态信息传递给在同一区域内的所有路由器。根据路由器在自治系统(AS)中的位置,可将路由协议分为内部网关协议(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IGP)和外部网关协议(External Gateway Protocol,EGP,也叫域间路由协议)。域间路由协议有两种:外部网关协议(EGP)和边界网关协议(BGP)。EGP是为一个简单的树型拓扑结构而设计的,在处理选路循环和设置选路策略时,具有明显的缺点,目前已被BGP代替。 EIGRP是Cisco公司的私有协议,是一种混合协议,它既有距离向量路由协议的特点,同时又继承了链路状态路由协议的优点。各种路由协议各有特点,适合不同类型的网络。下面分别加以阐述。 2 静态路由 静态路由表在开始选择路由之前就被网络管理员建立,并且只能由网络管理员更改,所以只适于网络传输状态比较简单的环境。静态路由具有以下特点: ·静态路由无需进行路由交换,因此节省网络的带宽、CPU的利用率和路由器的内存。 ·静态路由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在使用静态路由的网络中,所有要连到网络上的路由器都需在邻接路由器上设置其相应的路由。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 ·有的情况下必须使用静态路由,如DDR、使用NAT技术的网络环境。 静态路由具有以下缺点: ·管理者必须真正理解网络的拓扑并正确配置路由。 ·网络的扩展性能差。如果要在网络上增加一个网络,管理者必须在所有路由器上加一条路由。 ·配置烦琐,特别是当需要跨越几台路由器通信时,其路由配置更为复杂。 3 动态路由 动态路由协议分为距离向量路由协议和链路状态路由协议,两种协议各有特点,分述如下。

安装TinyOS需要六个步骤

安装TinyOS需要六个步骤。 1.Installing a Java 1.5 JDK. 安装java jdk 1.5需要配置环境变量 2.Install Cygwin. 安装Windows下的Linux模拟器,cygwin 3.Installing native compilers. 安装单片机工具,AVR或MSP430,根据自己需要。 4.Installing the nesC compiler. 安装nesC和TinyOS_tool 5.Installing the TinyOS source tree. 安装TinyOS2.0.2主文件。 6.Installing the Graphviz visualization tool 安装Graphviz并配置环境变量 一.安装JDK 1.5 下载JDK 2.5 在SUN的官方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f912804949.html,/. 安装并配置JDK的环境变量。 二.安装Cygwin 下装Cygwin-1.2a于https://www.360docs.net/doc/f912804949.html,/dist-1.2.0/tools/windows/cygwin-1.2a.tgz 这个版本TinyOS官方测试过,和TinyOS兼容度高。 三.安装单片机工具 下载以下五个rpm包 1.avr-binutils- 2.15tinyos- 3.cygwin.i386.rpm(https://www.360docs.net/doc/f912804949.html,/di st-2.0.0/tools/windows/avr-binutils-2.15tinyos- 3.cygwin.i386.rpm) 2.avr-gcc- 3. 4.3-1.cygwin.i386.rpm(https://www.360docs.net/doc/f912804949.html,/dist-2.0.0/t ools/windows/avr-gcc-3.4.3-1.cygwin.i386.rpm) 3.avr-libc avr-libc-1.2.3-1.cygwin.i386.rpm(https://www.360docs.net/doc/f912804949.html,/dist-2.0.0/too ls/windows/avr-libc-1.2.3- 1.cygwin.i386.rpm) 4.avarice avarice-2.4-1.cygwin.i386.rpm(https://www.360docs.net/doc/f912804949.html,/dist-2.0.0/tools/ windows/avarice-2.4-1.cygwin.i386.rpm) 5.insight (avr-gdb) avr-insight- 6.3-1.cygwin.i386.rpm(https://www.360docs.net/doc/f912804949.html,/dist-1.2.0/to ols/windows/avr-insight-6.3 -1.cygwin.i386.rpm) 下载完成之后把五个包都拷贝到Cygwin的tmp文件夹(在Windows操作即可) 依次安装(要按照顺序安装,它们之间有依赖关系),安装命令如下。 cd /tmp

计算机网络实验六rip路由协议配置

计算机网络实验六r i p 路由协议配置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计算机通信网络课程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实验名称 同组人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实验目的 《计算机通信网络》实验指导书 掌握RIP 动态路由协议的配置、诊断方法。 二、实验任务 1、配置RIP 动态路由协议,使得3 台Cisco 路由器模拟远程网络互联。 2、对运行中的RIP 动态路由协议进行诊断。 三、实验设备 Cisco 路由器 3 台,带有网卡的工作站PC2 台,控制台电缆一条,交叉线、V35 线若干。 四、实验环境 五、实验步骤 1、运行Cisco Packet Tracer 软件,在逻辑工作区放入3 台路由器、两台工作站PC ,分别点击各路由器,打开其配置窗口,关闭电源,分别加入一个2 口同异步串口 网络模块(WIC-2T ),重新打开电源。然后,用交叉线(Copper Cross-Over )按图6-1(其中静态路由区域)所示分别连接路由器和各工作站PC ,用DTE 或DCE 串口线………… ……… …… ………… …装 … …… …… …… … …… … … …… …订 … …… … … …… …… … …… … … ……

缆连接各路由器(router0 router1),注意按图中所示接口连接(S0/0 为DCE, S0/1 为DTE)。 2、分别点击工作站PC1、PC3,进入其配置窗口,选择桌面(Desktop)项,选择 运行IP 设置(IP Configuration),设置IP 地址、子网掩码和网关分别为 PC1:/24 gw: PC3:/24 gw: 3、点击路由器R1,进入其配置窗口,点击命令行窗口(CLI)项,输入命令对路 由器配置如下: 点击路由器R2,进入其配置窗口,点击命令行窗口(CLI)项,输入命令对路由器配 置如下: 同理对R3 进行相应的配置: 4、测试工作站PC 间的连通性。 从PC1 到PC3:PC>ping (不通) 5、设置RIP 动态路由 接前述实验,继续对路由器R1 配置如下: 同理,在路由器R2、R3 上做相应的配置: 6、在路由器R1 上输入show ip route 命令观察路由信息,可以看到增加的RIP 路

RIP路由协议配置

. 2.1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学生可以掌握以下技能: 1.路由器基本配置使用方法; 2.配置RIP协议; 3.配置RIPv2协议; 4.查看上述配置项目的相关信息。 2.2实验任务 1.配置路由器端口的IP地址; 配置2.RIP协议; 配置3.RIP v2协议; 使得不同网段的4.PC机能够通信; 2.3实验设备 CISCO2600交换机三台,带网卡的PC机两台,控制电缆两条,串口连接线两条。 交叉线序网线两条以及Consoie电缆; 2.4实验环境 如图所示,用串口连接线把路由器router1的串口s0和router3的串口s0连接起来;把路由器router2的串口s0和router3的串口s1连接起来。PC1与路由器router1的FastEthernet0/1连接,PC2与路由器router2的FastEthernet0/11连接,电缆连接完成后。给所有设备加电,开始进行实验。 文档Word . 2.5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报告信息要求完整,包括学号、、班级、专业、课程名称、教师名称、实验目的、实验任务、实验环境、实验步骤及详细记录、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实验心得体会等内容。

2.6实验步骤通过PC1上的超级终端连接路由器router1,并为路由器命名 Router> enable Router# configure terminal Router(config)# Router(config)# hostname router1 router1(config)# 1.设置路由器router1的Ethernet0端口的IP地址 router1(config)# interface ethernet0 router1(config-if)# ip address 11.168.1.11 255.0.0.0 router1(config-if)# no shutdown 2.设置路由器router1的串口s0端口的IP地址 router1(config-if)# int s0 router1(config-if)# ip address 192.168.1.13 255.255.255.0 router1(config-if)# no shutdown 3.设置PC1的IP地址11.168.1.10,网关为11.168.1.11 文档Word .

常用路由协议的分析及比较

路由分为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其相应的路由表称为静态路由表和动态路由表。静态路由表由网络管理员在系统安装时根据网络的配置情况预先设定,网络结构发生变化后由网络管理员手工修改路由表。动态路由随网络运行情况的变化而变化,路由器根据路由协议提供的功能自动计算数据传输的最佳路径,由此得到动态路由表。 根据路由算法 动态路由协议可分为距离向量路由协议(Distance V ector Routing Protocol)和链路状态路由协议(Link State Routing Protocol)。距离向量路由协议基于Bellman-Ford算法,主要有RIP、IGRP(IGRP为Cisco公司的私有协议);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基于图论中非常著名的Dijkstra 算法,即最短优先路径(Shortest Path First,SPF)算法,如OSPF。在距离向量路由协议中,路由器将部分或全部的路由表传递给与其相邻的路由器;而在链路状态路由协议中,路由器将链路状态信息传递给在同一区域内的所有路由器。 根据路由器在自治系统(AS)中的位置 可将路由协议分为内部网关协议(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IGP)和外部网关协议(External Gateway Protocol,EGP,也叫域间路由协议)。域间路由协议有两种:外部网关协议(EGP)和边界网关协议(BGP)。EGP是为一个简单的树型拓扑结构而设计的,在处理选路循环和设置选路策略时,具有明显的缺点,目前已被BGP代替。 EIGRP是Cisco公司的私有协议,是一种混合协议,它既有距离向量路由协议的特点,同时又继承了链路状态路由协议的优点。各种路由协议各有特点,适合不同类型的网络。下面分别加以阐述。 2 静态路由 静态路由表在开始选择路由之前就被网络管理员建立,并且只能由网络管理员更改,所以只适于网络传输状态比较简单的环境。静态路由具有以下特点: ·静态路由无需进行路由交换,因此节省网络的带宽、CPU的利用率和路由器的内存。 ·静态路由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在使用静态路由的网络中,所有要连到网络上的路由器都需在邻接路由器上设置其相应的路由。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 ·有的情况下必须使用静态路由,如DDR、使用NA T技术的网络环境。 静态路由具有以下缺点: ·管理者必须真正理解网络的拓扑并正确配置路由。 ·网络的扩展性能差。如果要在网络上增加一个网络,管理者必须在所有路由器上加一条路由。 ·配置烦琐,特别是当需要跨越几台路由器通信时,其路由配置更为复杂。 3 动态路由

tinyos编译环境搭建(windows)

将Tinyos2.x移植到cc2530 编译环境的搭建 流程:在windows下建立cygwin平台,并搭建Tinyos的编译环境,然后将基于Tinyos的应用程序编译成hex文件,通过仿真器下载到cc2530片子上运行。 原材料:硬件(cc2530节点,仿真器等)、软件(Cygwin,Keil,TinyOS 2.x,编译环境配置软件包,SmartRF04 Flash Programer等)。注意:硬件是原来在IAR下能正常使用的CC2530开发硬件就OK声明:一.里面很多东西我借鉴了网上的资料,并写在后面的参考文献中。并对一些内容进行了修改和强调,以及我遇到的一些问题的解决方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1.安装Keil (Keil uVersion4) 这些资源网上很多,百度和谷歌都可以搜到(注:一定要下载keil uVersion4,不可以下载4以下的版本,因为要运行的是cc2530,4以下的版本会找不到相关的编译平台环境) 2.安装java 1.5 JDK 我开始用1.6了的,反正一直没成功,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最好就用1.5这个版本吧。安装完了在命令行中:java –verson ,出现“java version “1.5.0”表示是1.5版本了。 3.安装Cygwin (1)下载Cygwin,我是在这里下载的:https://www.360docs.net/doc/f912804949.html,/index.php/Installing_TinyOS_2.0.2#Manual_installation_on_your_host_OS_with_RPMs,在Setp 2: Install Cygwin中第一步有个cygwin-files.zip,点击即可下载。 这个地址好像也可以下载:https://www.360docs.net/doc/f912804949.html,rmatik.uni-freiburg.de/people/aslam/cygwin-files.zip (2)安装时先解压下载的cygwin,点击setup.exe即可,默认安装在c盘下。选项基本上不用变,都是默认选项:”install from Local Directory”->Root Directory: c:\cygwin, Install for: All Users, Default Text file type: Unix/Binary->当问到”Select local Package directory”时,选择自己解压的cygwin目录即可,如:“D:/cygwin-files”,最后等一会时间即可完成安装。 (3)启动桌面上的Cygwin快捷图标,cygwin第一次运行会设置一些东西,并创建一个home目录,里面创建了一个用户,名为windows系统的用户名。 注意:此时自己在cygwi菜单n根目录下创建一个opt目录,后面会用到。(如果你安装cygwin后有这个目录就不同了,反正我安装后没有这个目录,后面的操作会在这个目录下自动放置一些文件) 4.下载Tinyos开发必备的编译工具的安装包(共4个) NesC编译工具:nesc-1.3.0-1.cygwin.i386.rpm TinyOS相关工具: tinyos-deputy-1.1-1.cygwin.i386.rpm tinyos-tools-1.3.0-1.cygwin.i386.rpm tinyos-2.1.0-2.cygwin.noarch.rpm 这些东西在这里能够找到(呵呵):https://www.360docs.net/doc/f912804949.html,/dist-2.1.0/tinyos/windows/ 5.安装上面的rpm包 (1)在/home目录下是你的主目录,我的是.Adminstrator将刚才的那4个rpm包拷贝到\home\Adminstrator下(即C:\Cygwin\home\john下),进入到该目录:cd /home/Adminstrator,ls一下可以看见这4个文件。 (2)安装rpm包 rpm -ivh nesc-1.3.0-1.cygwin.i386.rpm rpm -ivh tinyos-tools-1.3.0-1.cygwin.i386.rpm

四种路由协议比较

内部网关协议RIP: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协议。(1)仅和相邻路由器交换信息,交换的信息是自己的路由表。(2)按固定的时间间隔交换信息。RIP协议用UDP报文进行传送。 RIP实现简单,但它能使用的最大距离为15,16是不可到达,所以RIP只适用于小规模网络。RIP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好消息传播的快,坏消息传播的慢。 RIP为了防止成环:可以用水平分割的方法,即从本端口接收到的路由,不再从本接口发送出去。 内部网关协议OSPF:使用分布式的链路状态协议。(1)向本自治系统内的所有路由器发送信息,用洪泛法。,路由器向所有相邻的路由器发送信息,这个相邻的路由器再向所有它相邻的路由器发送信息。(2)发送的信息是与本路由器相邻的所有路由器的链路专题。(3)只有链路状态变化时,才用洪泛法发送信息,OSPF没有RIP那样坏消息传播的慢的问题。而不像RIP那样每隔30s交换一次路由信息。OSPF协议知道全网的拓扑结构图。OSPF更新收敛的快是重要特点。OSPF不用UDP而是直接用IP数据报传送。OSPF的数据包很短,这样可以减少路由信息的通信量。 注:RIP交换的是路由表,即到目的网络的最短距离,RIP就是根据最短距离选路的。OSPF发送的信息是与本路由器相邻的链路状态,即与本路由器都和哪些路由器相邻以及该链路的度量,如距离,费用带宽。所以交换完路由信息以后,形成数据库,然后利用SPF算法(如Dijkstra静态路由算法)再算出路径,形成SPF树。每个路由单元根据SPF树生成自己的路由表。对OSPF而言,主要的消耗就在SPF的算法处理中,最常用的是Dijkstra静态路由算法。当一条链路down,每台路由器都会获得变化的信息,在网络拓扑更新之后,每台路由器就会重新计算SPT。这样计算SPT的计算量特别大,消耗CPU。。在目前的实际应用中,重新计算SPT就是删除当前的SPT,调用最短路径优先算法重新构造SPT。所以需要提出一种快速收敛的算法,来消除冗余存储或冗余计算。如下图我们只需要计算第二张图中区域的节点,即只对部分变化的节点重新计算路径,大大减少了计算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