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教育的当代挑战、研究边界及本土实践

多元文化教育的当代挑战、研究边界及本土实践
多元文化教育的当代挑战、研究边界及本土实践

在新自由主义、民粹主义和恐怖主义交杂的国际背景下,世界主要大国更加趋向保守并将精力转向国内,但在国内这些政府也同时面临着经济和社会地位愈发不平等的局面。倡导平等、社会正义和公平的多元文化教育,虽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得到了客观的发展,特别是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多元族裔和多元文化国家,但在当前国际经济普遍衰退、逆全球化回潮的背景下也面临着许多困境和挑战。在这样一个时刻,我们有必要思考:多元文化教育意味着什么,是否需要调整其定义和定位;多元文化教育如何能够从理论更好地走向实践;多元文化教育如何情境化和本土化,特别是在中国如何情境化、本土化?带着这些问题,本文作者选择在“多元文化教育之父”詹姆斯·班克斯(James A. Banks)教授荣休之际,对其进行了专访。

班克斯教授自1969年起在华盛顿大学从教,在种族隔离废除不久的背景下,他成为了教育学院第一位非裔美国人教授。他于20世纪70年代起创生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并于1992年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中心,被誉为“多元文化教育之父”。班克斯教授曾经担任美国教育研究学会(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简称AERA)主席,国家社会课协会(National Council for the Social Studies,简称NCSS)主席和国家教育科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Education,简称NAE)院士。他的研究主要关注多元文化教育的课程与教学变革、公民教育、移民教育与社会融合。他在多元文化教育和社会课程领域发表过100多篇文章,撰写或编写过20余本著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中心的创设也为多个国家和组织所借鉴,包括中国、韩国、英国、加拿大等。

2018年4月底,华盛顿大学为班克斯教授举办了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中心26周年纪念论坛暨班克斯教授荣休仪式,回顾了班克斯教授治学从教50载以来的成就和贡献。5个国家约150位教育专家和学校代表参加了此次论坛,这其中就包括了琳达·达琳哈蒙德(Linda Darling-Hammond)、吉内瓦·盖伊(Geneva Gay)等著名学者。参会的门生中有不少在如加州洛杉矶分校、范德堡大学、多伦多大学等知名高校和教育部门中工作,并获得了美国教育研究学会荣誉会士(AERA Fellow)等称号。多位学生近年来在《美国教育研究》(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教育研究者》(Educational Researcher)、《教育研究评论》(Review of Research in Education)等多份顶级学术期刊上频繁发文,形成了求实严谨的多元文化教育研究共同体。本文作者曾追随班克斯教授学习和工作5年有余,在其荣休教职专注学术写作和交流、步入学术生涯新阶段之际,邀请他就多元文化教育进行了回顾和展望,以期对多元文化教育乃至课程与教学领域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有所助益,对思考当前教育领域的多样性和不公平现象有所帮助。

一、多元文化教育的当代挑战

王涛:您在这个领域从事研究已经快50年了,在当前的政治、社会和国际环境下,您最关心和担心的问题是什么?

班克斯:我最大的担忧是民主的脆弱性,关心民主是如何在欧洲、美国和全球范围内受到挑战的。当权的领导人变得越来越独裁,鲜有信奉社会正义,却总是在宣扬民族主义与社会同化并批评移民。这样的局势在世界范围内蔓延,不仅是美国,法国也是如此。我们还看到瑞士和英国的领导人也在批评移民,批评多元文化群体。他们在推动民族主义和民族同化的同时,也在挑战着民主。玛德琳·奥尔布赖特(Madeleine Albright)在她的新书《法西斯主义:一个警告》[1]中告诫全世界:民主是非常脆弱的。

所以,我最关心的是我们如何真正推动领导人和公民去支持和包容多元群体和多元文化,认可他们为民族和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可能性。长久以来我一直坚信,国家要想强大,就要真正推进包容,不去强迫任何群体放弃他们的身份。例如,我可以是美国的黑人,我可以美国的华裔,我不需要为了融入这个国家而放弃普通话或者放弃我们的本土文化。所以,我认为国家需要构建一种包容的意识形态,推崇民主、包容和社会公正。

“民主”一词可能不是适用于每一个社会的最佳术语。有些社会不提民主,而是提社会正义和平等,所以我们需要为这些社会找到合适的术语。我认为大多数国家都能认可和追求社会正义和平等。这些术语可能比“民主”更容易跨越国界。“民主”一词很可能被认为是美国或者“美国的”术语。所以我想找到一个跨越不同社会和国界的词,也许是“社会正义和平等”,也许是“人权”,亦或是一个更好的词汇。当然“人权”一词也有可能颇具争议,因为这个词常常和西方联系在一起。因此,社会正义和平等可能是能跨国界代表民主的最佳术语。

王涛:是的,选择适切的词汇来推动社会民主和社会公平,是个非常实际的好主意。当我们谈论您的担忧时,我意识到,这些担忧似乎并不是新出现的问题。事实上,不少是老问题,这些问题在某一点不停地打转。

班克斯:亚瑟·施莱辛格(Arthur Schlesinger)有一本书叫做《美国历史的循环》[2],他提到在上世纪初,霍瑞斯·卡伦(Horace Kallen)[3]和尤里乌斯·德雷斯乐(Julius Drachsler)[4]谈论美国的文化民主,他们支持犹太人和东欧人的权利。我们称这场运动为“多元文化教育”,但他们称之为“文化民主”。这也是多元文化教育这一概念的早期表现形式。回到施莱辛格的观点,《美国历史的循环》说的是我们如何在循环往复中,变得保守并陷入保守主义。但琳达·达琳哈蒙德在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中心第30届研讨会上也提到:我们美国现在所呈现出来的这种消极主义将会给未来的抵抗埋下种子,这些抵抗将带来新一轮的平权运动。美国现在正面临排斥、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等问题,在欧洲我们也看到相似的问题,英国脱欧就是一个例证,还有法国的勒庞(Le Pen)。这些局势可能会让人们清楚地认识到,民主、自由和公正是如何受到威胁的。当人们意识到这些时,也就会产生反抗,从而推动追求平等和自由的运动。

王涛:那么这样的一种循环是怎么产生的呢?背后的因素是什么,是经济原因吗?

班克斯:经济确实是其中一个因素。让我们来看看美国正在发生什么?我们可以看到,占主导地位的白人群体感觉到自己的控制结束了。当然这只是他们的感觉,事实上这并没有发生。他们觉得黑人、亚洲人正在威胁他们的政权和统治地位。例如,在美国,白人男性现在必须与女性还有亚裔美国人竞争。亚裔美国人在哈佛、斯坦福、伯克利等名校与他们展开激烈的竞争。所以白人觉得他们正在失去美国,这对他们而言是个挑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领导人会说“让美国再次伟大起来”之类的话,这实际上是说让白人再次占据绝对统治地位。所以,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想英国可能也正在发生类似的情况。在脱欧公投中,他们觉得那些即将到英国的外来者将埋下祸根。他们坚持认为这些外来者将削弱他们的主导地位。

这种消极的反应当然不是解决办法。我认为,解决的办法是包容这些新群体,构建一个新的国家视角。在旧的视角中,当人们说“让美国再次伟大”时,这个“伟大”是对谁而言的?这个“伟大”对经历了奴隶制和种族主义的黑人来说可并不好,对于华裔美国人和日裔美国人来说

也并不好。我们要认识到“让美国再次伟大”这句口号是很有诱导性的。回到你的问题,这些循环是如何产生的?我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经济危机。全球化也是一个因素。我刚收到一本新书,叫《资本主义能在全球化中生存吗?》[5]。同理,社会正义能在全球化中生存吗?我认为世界范围的迁徙、全球化、经济危机、身份缺失都是回答你这个重要问题的答案。是什么导致这一循环?这很复杂,非常值得思考。进一步讲,白人身份认同的缺失,民族主义的迷失,来自外来者的挑战,觉得外来者正在取代我们的位置。如今,白人男性不得不与白人女性、黑人女性、亚洲人、墨西哥裔美国人竞争。他们以前需要与这些群体直接竞争吗?

二、多元文化教育的学科定义、边界及研究方法

王涛:当我们谈论“包容”这一观点时,我们其实是面临着不少挑战的,而这也正意味着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和理论是多么必要。从您的角度来看,我们在当前的环境中应该如何定义甚至是重新定义多元文化教育呢?比如说,当我们把多元文化教育放在中国的语境中,一些学者可能会认为,多元文化教育最初源自民族研究和黑人研究,中国或其他一些国家并没有这样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再比如,墨西哥也是一个没有种族隔离或奴隶制的国家。故而他们认为,多元文化教育研究可能无法应用于这些国家和情境。您是如何看待“不兼容”这一观点?

班克斯:首先,我想讲讲我是如何定义多元文化教育的,以及这对中国来说意味着什么。在我看来,多元文化教育有三重含义:一种理念、一场教育改革运动和一个过程。首先,我认为,你可以把它看作一个观念、一个概念,一个能够带来社会正义的理念。尽管不同的(国家和文化)情境有不同的内涵,但多元文化教育作为一个概念和观念,我不认为它是局限于特定的应用情境的,相反它可以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中穿梭和应用。比如说,这一概念的目标之一就是社会正义。我想,即便是在中国,社会正义也没有得到完全实现。中国可能会有收入不均,特别是社会阶层之间的不均。除此之外,中国也可能存在着性别差异、城乡差异、外来务工人员与本地市民的差异。所以,多元文化教育,这一理念本身是通用的,是能够运用到不同国别情境中的,尽管它起源于美国的非裔美国人运动。如果你去过北爱尔兰,你会在贝尔法斯特市看到马丁·路德·金的壁画,因为那里的天主教徒认同我们在美国的抗争,它意味着天主教徒的民权运动。我们还可以在不同的群体情境中来看这个问题,比如女性群体、不同的社会阶层、残障人士等。当然,在我们一开始研究多元文化教育时,不会将它的边界拓展得那么宽。

王涛:您刚刚提到在研究初期您不想将多元文化教育的边界拓展得太宽。您能讲讲,当时您是如何看待以及控制研究的边界的吗?

班克斯:首先得承认我们能做的只有这么多,所以我们的研究始于非裔美国人。那时社会上正兴起各种革命,像民权运动等,我刚刚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本书《族裔研究教学:概念和策略》(Teaching Ethnic Studies:Concept and Strategies)。当我1969年接受华盛顿大学的教职时,也同时被邀请加入加利福尼亚州教科书委员会。威尔斯·莱尔斯(Wilson Riles)当时负责审核加利福尼亚州的教科书,他亲自任命我、杰克·福布斯(Jack Forbes)、卡洛斯·科尔特斯(Carlos Cortez)、埃莉诺·布鲁曼伯格(Eleanor Bloomingburg)等来自不同族裔的专家担任委员会成员。从那时起,我意识到种族主义不只是黑人的问题。当我遇到拉美裔美国人卡洛斯·科尔特斯、美国印第安人杰克·福布斯、犹太人埃莉诺·布鲁曼伯格和一位华裔专家时,我发现这个领域更广阔了,这也成为了我第三本书的由来。在这本书里,我开始广泛地关注

各个族裔,从黑人到其他族裔。多年以后,妇女运动兴起并对我产生了影响,因此我们开始研究性别。当残障团体形成他们的运动后,我吸纳了残障群体作为研究对象。最后,我们纳入了不同性向的群体以及不同的宗教群体。

王涛:正如您刚刚所说,多元文化教育是一项通用的理念,随着多元文化教育的研究内容的拓展,您也开始接触不同学科和领域的学者。请问您是如何与他们沟通、协商,从而形成一个更广阔的跨学科多元文化研究共同体的呢?

班克斯:我认为这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时间。如果多元文化教育试图把每一个群体都带回家,它很可能会失去其本质。所以我认为它需要时间来发展它的理论,发展它的概念、研究,从而使其更加精致。要知道,这是一个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新领域。随着多元文化教育的概念和理论不断发展,它也变得更加复杂和精致,变得足够强大从而能够容纳其他被排斥的群体。所以在这些关于多元文化教育的书中,我们试图提出一系列的概念,这些概念如偏见、歧视、社会抗争可以囊括并应用于每一个群体。我们也试着提出一个概念框架来包罗不同的群体。在多年的研究中,我们也看到了这些概念和框架是如何在不同的群体中表现出来的。

王涛:如果我理解正确的话,要容纳其他学科,多元文化教育首先需要保留自己的本质和精华,让自己更加精致、更加强大,并建构自己的概念和框架。这样的一种框架拥有独立的、核心的价值追求。

班克斯:这正是我所建构的多元文化教育的五个维度[6]。这一理论框架颇受欢迎,我构建这一框架的目的在于,通过一个普适性的框架来帮助教师和研究者,并容纳不同的群体。这五个维度分别是内容整合(content integration)、知识建构(the knowledge construction process)、平等教育学(an equity pedagogy)、消除偏见(prejudice reduction)以及赋权的学校文化和社会结构(an empowering school culture and social structure)。这个理论框架之所以能产生巨大的影响,是因为它不局限于某个特定群体。所以多元文化教育必须继续发展其理论框架,特别是当它开始吸纳不同学科和不同群体的时候。

王涛:我非常同意您关于学科边界的观点。您1969年开始在华盛顿大学工作时的教职是在课程和教学系,研究是从社会科起步的。而在中国谈论多元文化教育,特别是大家谈到您颇具影响力的理论和框架时,通常以为您的领域只属于少数民族教育。如果想要突破这一点,让多元文化教育在课程与教学论,乃至更广阔的领域拓展,您有什么主意和想法?

班克斯:其中一个有用的框架就是在课程领域吸取智慧,比如希尔达·塔巴(Hilda Taba)的课程思想。在我的第一本书《族裔研究教学:概念和策略》中,我试着寻找课程领域的概念框架,并探索多元文化教育能够如何运用这些概念。例如,“课程开发”是一个课程概念,塔巴就独有一套课程开发体系,而我所做的就是运用她的课程开发框架,在课程和教学中融入多元文化教育的关键思想和理念。又比如,我们可以在课程评价这一环节,融入“多样性”这一多元文化教育的核心概念,从而提供一种更为多样化的课程评价。

王涛:是的,我和吉内瓦·盖伊(Geneva Gay)教授交谈时说起一个观点。盖伊教授说,在某种程度上,你可以把多元文化教育看作一个方法论的学科。通过多元文化教育这一方法和工具,将社会文化背景及相关因素融入对教育领域的思考,融入对课程和教学的改进。

班克斯:这确实是一种可行的路径,分析教育的社会文化基础,并将其融入教学的设计中。其实课程领域已经有许多理论可供我们参考,如刚刚讲的希尔达·塔巴,还有拉尔夫·泰勒、杜威等诸多课程专家。

王涛:关于多元文化教育这一领域的另一个问题是,在试图发展多元文化教育时,我们谈论了很多相关的定义和内容。那么研究方法呢,多元文化教育采用的是哪种方法论?

班克斯:我曾经为美国教育研究学会写过一篇关于方法论的文章,我称之为“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我在那篇文章里主要想说的是,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想做的是让那些研究对象发声,而不是研究者主观地用文字来阐述研究对象的故事。社会科学领域有两个术语,“emic”和“etic”,分别指的是在田野研究中的主位和客位立场。所谓“主位”(emic)指的是试图从研究群体的内部进行阐释,调查他们的群体、文化、功能和关系。例如,多元文化教育研究者会从非裔美国人、华裔美国人的立场出发,来观察他们的生活,帮助他们解除压迫,促进他们的群体解放。

王涛:您的文章和报告中谈到过研究者作为局内人和局外人的差异和分类,分别是内行的局内人(indigenous insider)、内行的局外人(external insider)、外行的局内人(indigenous outsider)以及外行的局外人(external outsider)。

班克斯:这正是我要讲的核心观点。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正是要从“主位”以及内行人的角度去对抗不平等,反对那些支持不公的研究,如阿瑟·詹森(Arthur Jensen)关于黑人和白人智力水平的研究,以及荷恩斯特(Herrnstein)和默里(Murray)对黑人和白人智力差异的钟型曲线研究。多元文化教育研究的贡献在于解放、自由而不是去压迫。

但在强调“主位”的同时,我们也要坚持研究本身的客观性。桑德拉·哈丁(Sandra Harding)一直强调我们要反思“客观性”。她所指的“客观性”是指多元群体如黑人女性要参与到经典理论和论述的建构中去。这样一来,经典理论不再只是白人男性的立场(虽然他们认为这些理论和立场已经是客观的),而是吸收了多个群体的声音,故而也能更加客观,她把这个立场称之为“强客观性”(strong objectivity)[7]。

多元文化教育必须时刻保持“主位”和“客观性”的协调,否则它就无法获得合理的学科地位以及同行的尊重。我们必须记住,任何一种非主流的研究中,它的合理性都会不断受到质疑。特别是我们这些身处局外的多元文化研究者,我们无法摒弃已经建立的经典理论,我们必须非常清楚地理解经典,并从新的角度来重构和改进这些经典。

王涛:您刚刚谈到了在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中,研究者的定位(positionality)、关系结构及客观性。那么多元文化教育是否有什么特有的研究方法来收集和分析数据?

班克斯:我不认为具体的研究方法跟其他学科会有什么不同。在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中,我们大多会使用定性的研究方法,当然多少也会用到问卷调查及一些定量的方法。我不认为我们需要摒弃这些经典的、标准的研究方法。我们应该做的是在新的概念和理念的引领下去使用这些方法。

王涛:也就是说,当我们想到多元文化教育和它的研究方法时,我们需要考虑的更多的是视角、研究者的定位、客观性,而不是特定的研究方法。它的研究方法与其他特定学科或其他特定研究领域没有太大区别。

三、多元文化教育:从理论到实践

王涛:现在让我们进入多元文化教育的第三部分,关于它的应用与实践。您在这个研究领域已经做了几十年,这个领域也获得了很大发展,但是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仍然面临着挑战,从理论到实践仍然有很长一段距离。您认为多元文化教育研究如何才能更好地影响和服务教育实践者?

班克斯:我想你问的实际上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研究如何影响实践。不仅仅是多元文化教育,大多数理论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影响实践。从我个人的经历来讲,从理论的提出到理论占据主流学术圈,这花费了10—20年的时间。如果再从学术圈进入学校,这恐怕是一个更加困难、漫长和复杂的过程。研究者的理论时常与政策制定者的理念背道而驰,因而研究常常被他们忽视。我不认为有什么灵丹妙药可以让你立马从研究到实践,但我认为也有一些因素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融入和影响决策者。

首先,我们可以同政策制定者一道起草一些共识报告,并将其发表在《美国教育研究》《教育研究者》等最具影响力的刊物上,让决策者和研究者能共同参与。第二,我们真的需要多实践。我们必须要让老师和校长等实践者也参与其中,否则我们的研究不会走得太远。因此,我们需要有策略地开展教师教育和校长培训。第三,我们需要发展一种课程监督机制,能够让我们清楚多元文化课程和教学是否有效。这是我们在多元文化教育中遇到的真正问题之一。多元文化教育在实践中经常被扭曲,比如在美国黑人纪念日和原住民纪念日,我们仍然只是肤浅地庆祝,简单地回忆马丁·路德·金。总的来说,从理论到实践,这是一个非常难的问题。任何一个教育领域,从理论到实践都会碰到问题,只是这可能对于多元文化教育研究而言更加困难。

王涛:在最近几年我们可以看到,计算机科学或其他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和突破更快更新了,他们也能更快地把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面对这样的情况,您会担忧吗?因为很多人都在质疑研究人员:你的这项研究没有什么用处,至少是短期内难以发挥作用。您会如何回应这些挑战?

班克斯:老实讲,我认为很难将社会变革和技术变革进行比较。当我们回看多元文化教育,它涉及的是人的价值观和思想的转变,而价值观是社会化的产物,这可比换一款新电脑要难多了。转变人的观念是一项漫长的过程,这或许能回答你的问题。当然我们也需要做好准备,随时投入到巨变之中,能够应对内心的改变、思想的改变、人们思考方式的改变。当我们的领导人说“让我们让美国再次伟大起来”(并受到支持)时,尽管我们作为研究者很无奈,但我们要认识到这一说法在现实中与多数美国人被社会化的方式是吻合的。应对这种变化,我们更加需要提供一个为多数美国人和多数欧洲人所忽视的视角,即美洲有几千年的人类历史(而不只是美国短短的200多年历史)。但这一观念的转变是缓慢的,至少需要一代人的努力。它当然不会在两三年内发生,因为我们学校的老师当时从课堂上学到的便是“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美国是世界的救世主”。关于学习,我们不仅要关注学什么,更需要考虑不学什么(unlearning)。

王涛:从理论到实践,一个相关的挑战是剧变的时代。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的时代变化如此之快。在中国,去年和今年的城市和学校就会大不相同。我们也面临着不同的学生,起码与10年前的学生大不相同。他们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电脑,他们使用社交媒体进行更多的在线交流。不少人都说,学生和社会变得不同了,社会变化得太快了。这样的一个时代,您认为从理论到实践会面临更大的挑战吗?

班克斯:嗯,他们可能会使用iPhone,但他们的基本价值观是什么?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学会了使用iPhone,但是最基本的价值观改变了吗?我对于社会正义和平等的根本愿景会改变吗?在我看来,技术的变化和价值观的变化是不同的。当然,我们看到学生们的确发生了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手机或许也会带来意识形态的变化。技术的革新让他们能够有更多获取信息的渠道,而不只是听领导人说了什么。比如,孩子们可以通过iPhone看到印度的抗议活动。但我仍然不确定,技术的变化能否在当前真正改变人的基本理念和价值观。这是一个需要我们继续探索和思考的问题。

王涛:是的,就技术变革的硬件部分而言,学生使用电脑和手机的方式不会真正改变他们的价值观。但我们是否也应看到软件部分,看到技术变革所带来的社会形态的变化?智能手机和社交软件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加原子化、个体化。这样的社会环境里,学生们更多是独处,而不是像原来那样聚集在一个社区里、学校里或是操场上。

班克斯:是的,他们变得更加独立、更加个人主义,这可能会挑战传统东方文化中的集体主义倾向。

王涛:是的,这正是我们在当前价值观教育中面临的一项挑战。让我们继续说回多元文化教育对实践的指导和影响。您曾经参加过多个教科书编写组,就您的经验而言,如何在教科书编写以及相关政策制定中实践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呢?

班克斯:我认为我们在这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首先需要了解,在美国,这些课程指导纲要往往是州一级而不是国家颁布的。如果你去研究加州社会课的指导纲要或是国家社会课协会颁布的纲要,你会发现它们相当综合,也回应了各方需求,很好地融入了民权运动、多元文化运动这些内容。

王涛:当您参与到这些委员会之中,您是如何界定自己的专业身份的呢?

班克斯:这就需要说到威尔逊·莱尔斯纲要了,卡洛斯·柯蒂斯(Carlos Cortes)也曾谈到过这段1970、1971年左右的经历。当时威尔逊·莱尔斯邀请了我们这一群人,成立了社会课纲要的咨询专家组。这个咨询专家组都是致力于文化多样性的学者、实践者和社区服务者。这段经历也为我后来撰写关于社会课教学策略的专著,以及加入国家社会课协会奠定了基础。

王涛:您刚刚提到,在撰写这些纲要时,你们邀请了父母以及当地社区参与其中。他们作为利益相关者,具体扮演的是什么样的角色呢?

班克斯:在美国,父母和当地社区是探寻改革指导方针的驱动力,也是推动变革的重要力量。他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发出自己的声音,甚至是抗议和抵制的声音,而学校则不得不回应这

些诉求。例如,家长要求教科书中有更多的关于黑人或是亚裔的内容,学校就不得不加以回应。比较著名的就有1968年在纽约市布朗斯维尔海洋山(Ocean Hill Brownsville)社区爆发的抗议游行[8],时间长达一个月。在此期间,教师罢课、学校停课,很多父母也参与其中。

当时的情况是,社区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要求改变教育内容,因而也就带来了种族隔离的废除和受教育群体的多元化。还有就是学生的抗议,带来了非裔美国人研究的发展,其中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当时旧金山州立大学的学生抗议。

王涛:您刚刚提到的这些,多为社会和民众追求正义的正面案例。那么在当时有没有反对的声音?比如是否有父母参加游行表示反对?

班克斯:是有的,比如波士顿公立学校废除了种族隔离之后,很多家长参加游行反对这一举措[9],这一反对声音自20世纪70年代起,持续了十几年之久。在抗议者和支持者都参与进来之后,最终靠的是最高法庭的判决。布朗案(Brown v. Board of Education of Topeka)的裁决对美国生活各方面的种族隔离提出了挑战,也为解决我们刚刚所说的种族争议提供了法律依据。不过,这其中的过程非常曲折,在波士顿如此,在西雅图也是如此。

四、多元文化教育的本土化:愿景及挑战

王涛:最后一个问题是关于多元文化教育的本地化和情境化。让我们来想象一下,如果10年、20年、30年以后,您的理论、想法、研究为更多的中国学者所熟知和接受,您认为哪些应该保持不变,哪些更适合本地化和情境化?

班克斯:我曾经主编过一本书,专门讲的是世界各国的多元文化教育,其中一章是由万明刚教授完成的[10]。用他的话来讲,中国已经有不少民族融合和民族教育的理论,只是可能实施得不好。在他看来,中国的少数民族需要学自己的民族语言、历史和文化,可是当前的“民考汉”考试用语是普通话,这带来了一定的困扰。相似的还有白杰瑞(Gerard A. Postiglione)研究的内地西藏班[11],理想的情况是他们能够主要学习自己的文化,同时也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这样他们既能传承自身的文化也能融入主体社会。本土化过程中要保留的一个关键理念是,少数群体的文化可以对主流文化形成重要贡献。成功的教育应该是弱势群体和主流群体都能获得好的教育成就。

王涛:是的,这正是多元文化教育在宏观层面的诉求。如果我们要进一步发展这一理念,有没有一些关键的领域需要关注?

班克斯:我认为是学术成就和文化赋权(cultural empowerment)。要让大家认识到,文化赋权是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业成就的。正如盖伊所讲的,文化回应式教学(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12]建立在孩子的文化之上并回应他们的文化,这样不仅不会影响教学质量,反而会提升学生的学业成就。再者,就是要让孩子们具备全球意识,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全球社会中去。要想在另一个环境中发展和实践多元文化教育,需要的更多的是宏观的目标和理念。一项重要的理念便是,多元文化教育需要让孩子们能够去认知、去关心、去行动(to know, to care, and to act)。

王涛:您觉得,多元文化教育在中国的本土化及发展会有哪些挑战,将有哪些可能?

班克斯:这个你可能比我要更清楚些。我作为一个旁观者来看,我会说中国将面临的挑战其实也是世界的挑战,这一点我在一开始就谈到过。当代世界民族主义势头日益高涨,这一点在美国、英国等各个国家都能看到。这样的情势下,对社会正义的追求常常受到阻碍。

当然,作为教育者,我们真的应该保持一颗积极乐观的心。当我一个多月前离开英国时,我跟大卫·吉尔伯恩(David Gillborn)教授也谈到过相同的话题。吉尔伯恩教授当时讲到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年轻人站出来抗议枪支泛滥。我说,我们应该保持积极乐观,想想民权运动时期的那段历史,学生们站出来要求平权。大卫·哈尔伯斯坦(David Halberstam)的《孩子》[13]对那段历史有着精彩的描述,你也可以去找南部贫困法律中心(Southern Poverty Law Center)出版的专题光碟。我想说,看看这一代年轻人,我们仍然还是要有信心和希望的。我们看这一代的中国年轻人,他们有着强烈的民主观念,他们可以跟世界上任何国家的青年一样,跟佛罗里达的学生一样,跟当年民权运动时期的学生一样,对社会正义满怀愿景。现在世界各国的这些年轻人,接触到iPhone,接触到社交媒体,他们能够快速积极地通过社交媒体来表达他们对社会系统和社会结构的诉求。在中国、在英国、在美国,这些年轻人积极地站出来对抗逆全球化、反对民族主义。这正是我在这群使用iPhone的年轻人身上所看到的——希望。

正如班克斯教授所说,多元文化教育经历了近50年的发展,其学科边界不断拓展,关注对象愈发多元,理论框架逐步丰富完善,与实践更加紧密结合,影响范围扩展到全球。但在世界经济低迷、逆全球思潮抬头、民族民粹主义回潮的时代,多元文化教育也面临着诸多理论和现实层面的挑战。这些挑战为多元文化教育研究者乃至广大社会科学研究者提供了反思和深思的机会。进一步纵观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历程,有上升有螺旋,在社会迈向更加公平和幸福的进程中,有稳健的进步和可喜的成就,也有持续的抵抗和短暂的倒退。我们一方面要在年轻一代身上看到希望和潜力,另一方面更要认识到当前的回潮和倒退,可能也是在为下一轮的长足进步蓄积力量。

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论文摘要】“软实力”思想源头,公认来自中国的先哲老子,作为国际关系中的一种理论,又被公认是当代西方思想的产物。这种历史吊诡恰好暗喻了中国面对的一种特殊困境:我们究竟是以传统文化为软实力呢,还是要以融入全球社会的价值和规则为软实力?所谓中国的崛起或者说中国的世界影响力,到底如何呈现? 【论文关键词】中国;文化软实力;挑战 一、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及意义 (一)软实力、文化软实力的内涵 冷战结束后,国际格局发生了深刻变革。就其本质而言,国际政治的性质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使其无形的力量变的更加重要”,全球权力的强制性因素在减少,软性因素在逐步增加。最早明确提出“软实力”(soft power)概念的是美国著名学者、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约瑟去?奈。他认为软权力是通过吸引而非强制的方法使他者满足自己欲达到的目的的能力。软实力与硬实力不同,硬实力是一种对抗性权力,是建构在具体的物质资源之上的硬命令式权力,软实力是一种吸引力而非强制力,它通过让他人做想做的事情而达到预期的结果,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软实力包含三方面内容,即文化吸引力,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念的吸引力,以及塑造国际规则和决定政治议题的能力。软实力的运用,则表现为通过自己的思想的吸引力或者决定政治议题的能力,让其他国家自愿效仿或者接受体系的规则,从而间接地影响他人决定自身的偏好。 在软实力三个方面中,文化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奈认为,文化是“一种相对廉价和有用的软实力资源”,并以美国文化为例论证,认为美国文化虽非万能,但是“蕴藏在产品和交流中的美国流行文化具有广泛的吸引力”。奈指出了文化在软实力中的重要地位,却没有明确界定文化软实力的边界,没有很好地解释什么样的文化在怎样的条件下能够被转化为软实力。关于文化,至今没有统一的界定。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则排除了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和结果,专注于人类的精神财富,包括语言、电影、价值观念、传统习俗、文学作品等方面。“文化并不都是软实力,也并不是所有文化都已经成为或可以成为软实力”。本文认为,软实力中的文化

“挑战杯”作品申报书样本

附件2 (作品申报书样本) 序号: 编码: “挑战杯”湖南省直高校创新创业创效大赛 作品申报书 作品名称: 学校全称: 申报者姓名 (集体名称): 类别: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科技发明制作A类 □科技发明制作B类 竞赛组委会制 年月

说明 1.申报者应在认真阅读此说明各项内容后按要求详细填写,表格各项内容不得为空。 2.申报者在填写申报作品情况时,需根据个人项目或集体项目情况填写A1或A2表,根据作品类别(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分别填写B1、B2或B3表(作品类别必须细化到最末一级类别标题)。所有申报者可根据情况填写C表。 3.表内项目填写时一律用钢笔或打印,字迹要端正、清楚,此申报书可复制。 4.序号、编码由第十届“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组委会办公室负责填写。 5.学术论文、社会调查报告及所附的有关材料必须是中文(若是外文,请附中文本),请以4号楷体打印在A4纸上,附于申报书后,学术论文及有关材料在8000字以内,社会调查报告在15000字以内(文章版面尺寸14.5×22cm)。 6.参赛作品(一式四份)须由各高校按要求于2015年4月15日前统一寄送至湖南省第十一届“挑战杯”竞赛组委会办公室(设湖南科技大学团委)。 7.其他参赛事宜请向本校竞赛组织协调机构咨询。

A1.申报者情况(个人项目) 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按要求填写,申报者情况栏内必须填写个人作品的第一作者(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工作者);

A2.申报者情况(集体项目) 说明: 1.申报者代表必须是作者中学历最高者,其余作者按学历高低排列;2.本表中的学籍管理部门签章视为申报者情况的确认。

少数民族文化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对策

少数民族文化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对策 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 2012-4-9 14:34:30 来源:《中国民族》(京)2011年10期内容摘要:少数民族文化是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和宝贵资源。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得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特别是自2005年以来,胡锦涛、温家宝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做出重要指示,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央领导的指示和国务院出台的文件,为推进少数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指明了方向。同时,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正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期。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全面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与创新,是我国民族文化工作者的重大历史责任。 少数民族文化发展面临的机遇 经过60多年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完成了工业化的主要任务,许多制约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正在发生整体性转变。特别是伴随着成功实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伟大创举,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新阶段,民族地区正在从我国工业化资源基地的身份中解放出来,获得了更加公平的发展条件,制约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诸多因素正在全面缓解。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与其相适应的新型文化管理体制,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体制环境发生了重大转变。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民族地区各族群众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文化市场不断发展,文化产业也不断孕育和壮大,民族地

区文化发展的基本体制环境逐步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机制的转变有效地保障了少数民族群众文化权利的全面落实。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全方位地融入新一轮全球化进程,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国际环境也在发生重大变化。特别是我国正式加入WTO之后,国家发展战略也进行了重大调整。在这一背景下,民族地区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正在被重估和转移,民族地区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在下降,多样性的文化资源优势正在显示出巨大的潜在经济价值,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是民族地区今后一段时间的重大发展机遇。 我国确立了科学发展观,文化建设领域逐渐形成了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导向,以解放文化生产力为手段,以发展文化产业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为基本途径,以落实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目标的新的文化发展理念,为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确立了全新的发展道路。 少数民族文化发展面临的挑战 由于经济基础、区位条件、人口素质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民族地区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了很大进步,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有显著的差距,甚至低于西部地区的平均水平。受收入水平制约,全国民族自治地方城乡居民文化教育娱乐服务消费支出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经济发展滞后也使民族地区教育、科学事业长期处于投入不足的状态,从根本上制约着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 民族地区教育与科技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导致民族文化活力和竞争力不足。

多元文化教育的背景和概念

多元文化教育是20世纪后50年代,在英美等西方国家首先兴起并迅速在全球普及的一种思潮和社会与学校教育改革运动。究其社会历史背景,是由于20世纪的移民潮,以及由此引起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直接的导火索则是由于美国的民族复兴运动。多元文化教育风潮形成的理论基础则是美国的社会民族理论,如文化多元理论;英美文化人类学中的文化传承理论、文化相对论;心理学的社会学习理论;教育学的教育机会均等理论等。 (一)多元文化教育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 19世纪、20世纪初和20世纪后50年世界范围性的三次移民浪潮导致的社会变革就是多民族国家格局的形成。目前,单一民族国家在世界上已不多见。由于在一个国家范围内,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几种、几十种甚至上百种不同族群共同生活,不同族群在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提出代表本族群利益的理想与诉求。特别是那些处于主流社会边缘的少数民族,他们对本族群语言与文化的保护意识、社会政治、经济与教育权力的意识的觉醒,直接对西方国家20世纪初形成的同化主义和融合主义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国家制度与政策提出了挑战。20世纪后50年,文化多元主义逐渐形成了一股社会思潮,并由此引发了20世纪60年代以黑人为代表的美国民族复兴运动。 美国著名的多元文化教育学者班克斯(James A.Banks)将西方国家的民族复兴运动的发展概括为四个主要阶段。 (1)前期阶段(The Precondition Phase) 班克斯认为,民族复兴运动一般发生在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政治上实行种族歧视的国家社会中。在这些国家里,因国家的政治法律制度有利于统治族群,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与文化教育等社会领域受到歧视与雅致。随着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与实行种族歧视社会的日益瓦解,这些国家的少数民族出现了反对种族歧视,在各个领域争取平等待遇与公平发展机会的呼声,政府在社会的舆论压力下也实施了一定的改革措施,以缓和社会统治民族与少数民族日益紧张的关系。 (2)初期阶段(The First or Early Phase) 在民族复兴运动的初期阶段,首先,种族偏见与歧视的讨论公开化、社会化,统治民族与少数民族的族群边界意识强化,往往以“我们与他们”来加以区分。其次,少数民族在抗议统治民族的示威与活动中,在寻求新的族群自我认同的过程中,形成了强烈的民族自我意识,在强化的民族自我意识的支配下,少数民族开始寻求复兴本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并设法使其合法化。但在这一过程中,少数民族也容易将本民族的历史、语言与文化加上一些虚构的幻想,并从某种单一的原因,一些极端的观点、立场来阐释复杂度政治、经济、文化与教育等社会历史与现状,认为种族主义是导致族群关系紧张的唯一原因。

企业文化论文开题报告

企业文化论文开题报告 一、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课题来源 企业文化做为一门新兴的科学,其传入我国不过30多年。2005年3月16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了“关于加强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各种理论方兴未艾。然而,到目前为止,这些理论均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一个统一的、权威性的企业文化理论能成为主流。 我在党群部门就工作了10多年,近几年开始参与本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经过这一年多对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理论和文献的研读,加之实际工作中的切身体会,感觉到目前一些企业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和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一些误区。所以,将自己的论文确立为“国有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困境与路径探索”。 研究目的 本课题研究拟从目前国有企业企业文化存在的企业文化表面化、标签化的认识误区和在企业文化建设中重视程度不够、需求欲望不强烈、具体措施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入手,提出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应采取适合国有企业特点的主要方法,将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相融合,确保企业文化的方向性和长期建设的有效性;各级管理人员的管理方法、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秉承本企业企业文化的精髓,才能保证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推动力,才能使企业文化发挥聚集一个志同道合团队的作用,进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研究意义 目前国内在企业文化研究方面,阐述概念的多,实证研究的少,系统性、层次性、可操作性不强。本课题研究通过对国有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现状的分析,结合国有企业的特点,讨论国有企业企业文化应有的内容,着重讨论了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具体方法,对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丰富了企业文化研究理论。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3000字左右)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的企业文化研究则主要是以介绍和探讨企业文化的意义及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与企业创新等的辨证关系为主,真正有理论根据的定性研究和规范的实证研究为数甚少,这也与当前我国企业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乃至建设方法有很大关系。在没有实践做基础的研究,自然难以产生对企业发展有推动力的科学理论,更谈不上有实践指导意义。 国外研究现状 从企业文化研究三十年的迅猛发展来看,尤其是国外的学者,他们走的是一条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道路。 八十年代中期,在对企业文化的概念和结构进行探讨之后,国外学者便马上转入对企业文化产生作用的内在机制,以及企业文化与企业领导、组织气氛、人力资源、企业环境、企业策略等企业管理过程的关系的研究,进而对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业绩的关系进行量化的追踪研究。定量化研究是在企业文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用于企业文化测量、诊断和评估的模型,进而开发出一系列量表,对企业文化进行可操作化的、定量化的深入研究。

大挑(“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申报书

附件三: 序号: 编码: 第四届“挑战杯”湖南科技大学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 赛 作品申报书 作品名称: 学院全称: 申报者姓名 (集体名称): 类别: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科技发明制作A类 □科技发明制作B类

说明 1.申报者应在认真阅读此说明各项内容后按要求详细填写。 2.申报者在填写申报作品情况时只需根据个人项目或集体项目填写A1或A2表,根据作品类别(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分别填写B1、B2或B3表。所有申报者可根据情况填写C表。 3.表内项目填写时一律用钢笔或打印,字迹要端正、清楚,此申报书可复制。 4.序号、编码由湖南科技大学第四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组委会填写。 5.学术论文、社会调查报告及所附的有关材料必须是中文(若是外文,请附中文本),请以4号楷体打印在A4纸上,附于申报书后, (文章版面尺寸14.5字数在8000字左右(社会调查报告为15000字), ×22cm)。 6.作品各一式四份(含电子文档和纸质文档)分别按组委会规定的时间送交组委会指定地点。 7.其他参赛事宜请向校竞赛组织协调机构咨询。 8.作品报送地址:湖南科技大学团委社团实践部办公室。

A1.申报者情况(个人项目) 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按要求填写,申报者情况栏内必须填写。 个人作品的第一作者(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工作者); 2.本表中的学籍管理部门签章视为对申报者情况的确认。

A2.申报者情况(集体项目) 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按要求填写; 2.申报者代表必须是作者中学历最高者,其余作者按学历高低排列; 3.本表中的学籍管理部门签章视为对申报者情况的确认。

多元文化教育的特征相关论文(共篇)

多元文化教育的特征相关论文(共2篇)第1篇:多元文化教育的特征及其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 多元文化教育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民权运动,不仅对美国,也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教育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当时很多国家和民族在此方面提出了许多要求,包括学校设计的课程应该能反映不同的文化观点以及历史,要求学校聘请有色人种的管理人员和教师让学生看到本民族人中的榜样等。针对这一现象,不同国家的政府、学校工以及相关学者共同开展了多元文化教育的实践和研究,在此过程中形成了多元文化教育理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与实践逐渐成熟,被广泛传播于欧洲等西方国家,并发展成为西方教育的一种潮流。 随着国际交流和全球化的日益深入,在我国高等教育中,不同国别、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种族、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共同参与教育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尽管我国高等教育表现出来的教育多元化同美国和一些西方国家的多元文化教育在背景和具体内容上有所不同,但发展多元文化的教育理念、实施多元文化教育实践的总体思路和内容是一致的,发展多元文化教育既是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艰巨任务,也是我国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本文叙述了多元文化的特征,对多元文化诸多范畴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在此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将如何从中获益。 一、多元文化教育的特征及诸多范畴的比较分析 多元文化教育指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将各个民族的发展以及文化传承作为重点关注的问题,从而使各个名族的人民都能拥有平等享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多样化、多变性的文化背景是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前提条件,而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目标是使受教育者能够在此背景下形成对于不同文化的广泛认可和尊重,从而实现对不同文化的接受、选择、融入,提高评价能力,这最终有助于建立更加包容与和谐发展的多元共生社会。

中国文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形势与政策 中国文化面临的机遇 与挑战 二○一二年四月十日

前言: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在全球化这柄双刃剑面前,中国的传统文化承受着它狂风暴雨般的洗礼。在这场文化较量中,对于我们这个一向以自己五千年文明历史而自豪的中华民族,必须认真思考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措施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一、什么是软实力 在分析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的构成要素时,通常将之分为有形力量与无形力量,或硬实力与软实力;硬实力是指支配性实力,包括基本资源(如土地面积、人口、自然资源)、军事力量、经济力量和科技力量等而软实力则分为国家的凝聚力、文化被普遍认同的程度和参与国际机构的程度等。相比之下,硬实力较易理解,而软实力就复杂一些。软实力概括为导向力、吸引力和效仿力,是一种同化式的实力--一个国家思想的吸引力和政治导向的能力。 “软实力”作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指一个国家依靠政治制度的吸引力、文化价值的感召力和国民形象的亲和力等释放出来的无形影响力。它深刻地影响了人们对国际关系的看法。“软实力”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内容:一是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二是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的吸引力。三是外交政策的道义和正当性。四是处理国家间关系时的亲和力。五是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的吸引力。六是对国际规范、国际标准和国际机制的导向、制定和控制能力。七是国际舆论对一国国际形象的赞赏和认可程度。其中,文化软实力,指一国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和传播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中国目前的文化软实力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括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建设,以及孔子文化号召力,当然也包括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符号影响力。目前,中国的软实力不是最强的,最强的时候在宋代。 综上所述,硬实力是指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力量;软实力所指的就是精神力量,包括政治力、文化力、外交力等软要素。两者既紧密联系,又互相区别。它们不是简单的加减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和协调。硬实力是软实力的有形载体、物化,而软实力是硬实力的无形延伸。在当前全球化浪潮、信息革命和网络时代的大潮下,硬实力的重要性显而易见。软实力则具有超强的扩张性和传导性,超越时空,对人类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产生巨大的影响。

中国文化输出的现状及挑战-100分

您本次的作业的正确率100%。祝贺您!您已顺利完成此项学习任务。 《中国文化输出的现状及挑战》 单选题: (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在最佳答案前点击选择。) 1.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正确答案是:(B) A 社会主义文化 B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C 经济发展观 D 科学发展观 2.近年来,文化事业费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一直在()以下,且不断降低。正确答案是:(B) A 0.1 B 0.4 C 0.6 D 0.9 3.美国学者雷默在()中提到:“国家形象问题是中国当前最棘手的战略难题。”正确答案是:(D) A 《中国思想的底线》 B 《中国学研究:现状、趋势与意义》 C 《国家力量与中国经济的历史变迁》 D 《淡色中国》 4.“中国不可能成为超级大国。因为今天中国向外输出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 此话出自()。正确答案是: (C) A 克林顿 B 布莱尔 C 撒切尔 D 默克多 多选题: (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在答案前点击选择。少选、多选、错选,该题均为不通过。) 1.下列选项中,对孔子学院的情况描述正确的是()。正确答案是:(A,B,C,D)

A 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 B 非营利性的社会公益机构 C 一般设在国外的大学和研究院之类的教育机构里 D 分布在全球96个国家(地区) 2.下列属于文化事业的有()。正确答案是:(A,C,D) A 党和国家重要的新闻媒体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 B 电影电视剧的拍摄 C 面向大众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D 九年义务教育 是非题: 1.文化建设问题是中共第十七届六中全会的重点研究问题。正确答案是:(A) A 是 B 否 2.中国文化“走出去”既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外交关系中的重要内容。正确答案是:(A) A 是 B 否 3.事实表明,日本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流行文化的接受度几乎是一样的。正确答案是:(B) A 是 B 否 4.日本在开发文化产品时,排斥多元要素,不注重加强跨文化贸易的亲和性和相融性。正确答案是:(B) A 是 B 否

挑战杯申报书参考范例

序号: 编码: 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作品申报书 作品名称:基于zigbee的家居水电气安防监控系统 学校全称:华东交通大学 申报者姓名 (集体名称):追梦者 类别: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科技发明制作A类 B类 报送方式: □省级报送作品

说明 1.申报者应在认真阅读此说明各项内容后按要求详细填写。 2.申报者在填写申报作品情况时只需根据个人项目或集体项目填写A1或A2表,根据作品类别(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分别填写B1、B2或B3表。所有申报者可根据情况填写C表。 3.表内项目填写时一律用钢笔或打印,字迹要端正、清楚,此申报书可复制。 4.序号、编码由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组委会填写。 5.学术论文、社会调查报告及所附的有关材料必须是中文(若是外文,请附中文本),请以4号楷体打印在A4纸上,附于申报书后,学术论文及有关材料在8000字以内,社会调查报告在15000字以内(文章版面尺寸14.5×22cm左右)。 6.发起高校的三件直送作品和各省(区、市)通过初评的作品(数量参照“作品数额分配方案”)各一式四份分别按全国组委会规定的时间用特快专递寄至全国竞赛组委会办公室。 7.作品申报书须按要求由各省或各校竞赛组织协调机构统一寄送。 8.其他参赛事宜请向本校竞赛组织协调机构咨询。

A2申报者情况(集体项目) 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按要求填写; 2.申报者代表必须是作者中学历最高者,其余作者按学历高低排列; 3.本表中的学籍管理部门签章视为申报者情况的确认。

幼儿园多元文化教育活动的实践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91300532.html, 幼儿园多元文化教育活动的实践研究 作者:孟玫瑰 来源:《小学科学·教师版》2017年第04期 当今,多元文化越来越成为幼儿园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幼儿园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幼儿家长的热切愿望。多元文化的开展有助于幼儿园克服文化独尊和盲目文化自傲,也有助于幼儿园克服文化自卑和文化盲从,有利于提高幼儿园文化软实力,维护文化安全,形成积极、正面的教育心态。 一、多元文化的内涵 所谓多元文化,是指一定社会历史时期的文化,在性质、形态等方面所具有的多样性。多种经济形式是多元文化的基础。各种文化具有相同的源头和一个类似的发展历程。文化的形成是基于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基础之上的。 二、幼儿园多元文化教育活动实施的意义 (一)有利于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进行思维和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人类保存认识成果的载体。在当今信息时代背景下,各种不同的语言文化接踵而来,例如“萝莉”、“思密达”、“肯德基”等等,这些来自外部的语言使得幼儿的语言功能更为丰富,幼儿能够愉快、自主、快速并成功地融入语言符号的学习中来。另外,由于幼儿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性油然而生,在外来语言融入中更快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语言的听说读写能力。 (二)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 民族文化就是民族生存发展的“文化基因”,通过“文化基因”的排列组合变化,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创新、发展,推动民族存活、发展乃至壮大下去。文化不仅是人类生存性的写照,也是不同文化创新的源泉。文化深藏在民族的传统、信仰、习俗以及社会心理之中,构成了民族特性的一部分,对各自民族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多元文化的引入并不会削弱本族文化对幼儿的影响,反而更能够融合其他民族的文化,加强对民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推动多民族文化进幼儿园,进课堂,进教材,从而使得幼儿更加热爱自己的文化、民族和国家。通过不同文化的磨合与碰撞,对幼儿未来的成长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 (三)有助于幼儿文化价值观的形成 我国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多元化的文化价值观念也对幼儿文化价值观的践行带来一定的挑战。当前我国的文化价值观念总体上呈现出日益多元化的趋势,不仅有传统的、保守的文化价值观念,而且有全新的、外来的、开放的文化价值观念的生成与发展。幼儿应该对不同文

1.中国文化输出的现状及挑战考试答案

中国文化输出的现状及挑战考试答案 单选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在最佳答案前点击选择。) 1.党的()报告中提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新理念。正确答案是:(D) A 十四大 B 十五大 C 十六大 D 十七大 2.美国学者雷默在()中提到:“国家形象问题是中国当前最棘手的战略难题。” 正确答案是:(D) A 《中国思想的底线》 B 《中国学研究:现状、趋势与意义》 C 《国家力量与中国经济的历史变迁》 D 《淡色中国》 3.上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提出了软实力理论。正确答案是:(D) A 保罗·克鲁格曼 B 托马斯·萨金特 C 克里斯托弗·西姆斯 D 约瑟夫·奈 4.近年来,文化事业费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一直在()以下,且不断降低。正确答案是:(B) A 0.1 B 0.4 C 0.6 D 0.9 多选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在答案前点击选择。少选、多选、错选,该题均为不通过。) 1.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媒介,它必然会对(),乃至文化本身产生影响。正确答案是:(A,B,C,D) A 政治 B 经济 C 社会 D 科技 2.“软实力”包括()。正确答案是:(A,B,C,D) A 外交影响力 B 意识形态影响力 C 文化影响力 D 制度影响力 是非题:1.从竞争优势的角度看,日本文化比较容易进入美国、西欧、俄罗斯、沙特阿拉伯、韩国、新加坡等市场。正确答案是:(A) A 是 B 否

2.近年来,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上海对外文化贸易逆势上扬,连年保持顺差。正确答案是: (A) A 是 B 否 3.《朝鲜日报》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历史最悠久的报纸。正确答案是:(B) A 是 B 否 4.经贸合作并不能解决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政治互信和文化互信问题。正确答案是:(A) A 是 B 否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参考题

附件1: 历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参考题 为引导参赛作品能够更好地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积极研究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特 请有关专家拟定了这份参考题总目。这个总目,供学生选题、 构思、调研参考。有些题目较大,可灵活掌握,分解细化。总 的要求是: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理论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调查 研究新问题,总结概括新经验,以小见大,从实际上升为理论,加深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把握,牢固树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远大理想,培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艰 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赛作品论文类每篇在8000字以内,调查报告类每篇在15000 字以内。为党政领导部门、企事业单位所做的各类发展规划、 改革方案和咨询报告已被采用者亦可申请参赛,同时附上原件 及采用单位使用证明的复印件和有关鉴定材料。 重点方向: 1.科学发展观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3.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4.社会医疗保险 5.“三农”问题 6.环境保护与发展 7.教育消费与教育公平 8.和谐社会建设 9.食品安全

10.社会公共安全 一、哲学类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唯物史观的发展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与实践 3.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重要作用的典型调查 4.社会转型期人们思想观念嬗变的调查与分析 5.在发展市场经济中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调查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研究 7.网络社会中人们交往关系的变化与伦理道德的新课题研究 8.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发展先进文化问题研究 9.封建迷信在一些地方泛滥的表现及其原因的调查与分析10.加强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教育经验和做法的调查研究 11.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的调查分析 12.当代青年个性化发展的调查与哲学思考 13.坚持群众观点,贯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宗旨的典型调查 14.关于“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的哲学分析 15.科学发展观落实制度和机制研究 16.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调查 二、经济类 1.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调查研究 2.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问题研究 3.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调查研究

多元文化与教育

办好异彩纷呈的教育 —论多元文化视域下教育的应对摘要:人类在繁衍的过程中创造了多种的文化,并由此形成了今天这个异彩纷呈的世界。作为传承和发展人类文化的重要途径——教育,正越来越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为落实多元文化的理念,促进多种文化的发展,需要开展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论研究,树立多元文化的教育观,开设多元文化的学校课程。 关键词:文化;多元文化;教育 “把整合中的经济、民族与文明管理起来,使每一种都保持独有的身份和文化——这是我们这个时代面临的巨大挑战,也是我们这个时代做出的伟大承诺”(雷纳托·鲁杰罗,WTO总干事,1997)[1]。在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文化多元化是世界发展变化的重要趋势,多元文化间的交流、碰撞和融合已成为社会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生产力的发展,以及伴随生产力发展的文化产业的发展,成为文化多样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科技的迅速发展,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和大众传媒的发展,为多样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便捷而迅速的交流载体。社会经济形式、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关系和社会分配方式的日趋多样化,直接导致和引起了社会精神生活也即文化生活的多样化。多元文化并存是一个社会文化发展与繁荣的表现,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必然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巨大的冲击。与此同时,作为人类社会的永恒的主题——教育,势必会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 一文化

文化的界定对于整个研究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文化的概念取向可以影响到多元文化的概念范围,进而影响到多元文化教育的价值定位,所以对文化的概念和范围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明确的界定是非常必要的。从词源上看,在西方,“文化”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原义具有“耕种”、“栽培”等含义,是指人在改造自然界的实践过程中对土地的耕耘及对植物的种植、栽培等活动。后来“文化”一词的含义逐渐扩大,从植物转移至人,具有受过教育的、有教养的等意义。在哲学上,文化是同“自然”相对立的概念,相对于“自然”,文化是非自然界(在这里,非自然界就是特指人类本身)提供的,由人类创造的一切成就,文化又使人在思想和行为方面区别于动物,区别于其他自然界的生物或非生物。当今文化这一术语所具有的多种内涵与解释几乎全部是转义或引申而来的。 英国人类学之父爱德华·泰勒在其名着《原始文化》中定义“文化”:“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其他人类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种种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复合整体”[2]。 由于泰勒的文化定义太宽泛,没有明确的范围,且缺少“物质文化”的内容,后来美国一些社会学家、文化人类学家对泰勒的定义进行了修正。美国着名的教育家、华盛顿大学多元文化教育中心主任J.A.班克斯认为:“文化可界定为一个社会团体的生活方式或整体的人为环境”。“文化本身是无形、象征性和观念化的”[3]。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柯柔波和克拉克洪对文化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定义。他们认为

中国海洋文化的现状-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中国海洋文化的现状\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摘要:随着对海洋资源、海洋权益的重视以及“海洋强国”的提出,海洋文化研究日趋重要。在21世纪“海洋世纪”的背景下,本文从中国海洋文化的现状入手,分析了中国海洋文化的现有成绩和主要问题,通过探讨中国海洋文化面临的挑战,阐释了海洋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确立海洋文化在海洋强国建设中的地位,并提出发展中国海洋文化的几点对策建议。 关键词:海洋文化中华文化海洋强国 中国作为一个海洋大国,有着一万八千公里的大陆岸线、一万四千公里的岛屿岸线,6500多个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和300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灿烂的大陆文化,同时也孕育了辉煌的海洋文化。在21世纪我国海洋事业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深入研究和探讨我国海洋文化的现状、面临的挑战和对策,对于实施我国海洋强国战略、建设海洋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海洋文化的现状 关于海洋文化的概念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提法众多,尚未达成共识。借鉴中国海洋大学教授金曲良在《海洋文化概论》作出的定义:“海洋文化,就是和海洋有关的文化;就是缘于海洋而生成的文化,也即人类对海洋本身的认识、利用和因有海洋而创造出的精神的、行为的、社会的和物质的文明生活内涵。”[1]笔者认为海洋文化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认识、把握、

开发、利用海洋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具体表现为人类对海洋的认识、观念、思想、意识、心态,以及由此而生成的生活方式,包括经济、科技、文学、艺术、教育、宗教、风俗等等。 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是独立存在的,中国海洋文化作为世界海洋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国滨海地域及海岛的劳动人民在生存发展过程中以海洋为实践对象所创造的一切成果的总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颇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和平性、进取性、开发性、兼容性和探索性等特点。 1、中国海洋文化的现有成绩 在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数千年中,由于种种原因,海洋文化基本上是一种处于自然状态的潜文化。新中国成立以后,才有人陆续开展了一些海洋文化工作,到20世纪90年代初,渐渐开始了比较系统的海洋文化研究,对海洋文化的理论也有了较多的探论。1997年,中国海洋大学成立了海洋文化研究所,这是全国高校中最早成立的专门从事海洋文化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学术机构。此后,浙江海洋学院、湛江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也相继成立了海洋研究机构。山东、广东、浙江、福建、江苏、辽宁、台湾等省都召开了不同规模的海洋文化研讨会,并且出版了一些海洋文化方面的刊物、专著和文集,其中较有影响的有:《东方蓝色文明—中国海洋文化传统》、《海洋文化概论》、《中国海洋文化研究》、《海洋文化与社会》、《海洋文化论集》、《海洋中国与世界》等等。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活动简介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活动简介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主办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中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竞赛活动,每两年举办一届。 竞赛的宗旨: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竞赛的目的:引导和激励高校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多出成果、提高素质,并在此基础上促进高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发现和培养一批在学术科技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 竞赛的方式:高等学校在校学生申报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类作品参赛;聘请专家评定出具有较高学术理论水平、实际应用价值和创新意义的优秀作品,给予奖励;组织学术交流和科技成果的展览、转让活动。 参赛资格与作品申报:凡在举办竞赛终审决赛的当年7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各类高等院校的在校中国籍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均不含在职研究生)都可申报作品参赛。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距竞赛终审决赛当年7月1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可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 挑战杯竞赛分类: 第一类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宗旨是“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迎接挑战”。每单数年举办一届自

1989年以来已分别在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南京理工大学、重庆大学成功的举办了六届,其涉及内容分三类: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科技发明制作。 第二类是“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俗称“小挑战杯”),每双数年举办一届。1999年试点性的在清华大学举办了第一届,2000年11月已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第二届全国性创业计划竞赛,这是一项在全国刚刚兴起的全新的竞赛,对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发挥了积极作用。参赛作品将涉及生物医药、电子通讯、互联网技术、加工制造、金融服务、日常生活、家用电器、食品加工、林业农业、教育文化、旅游娱乐等传统经济和新型经济等各方面。

论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新挑战

论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新挑战 张伟刚 企业文化是以企业价值观为主体的价值取向,它是指企业内部的绝大多数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念,是由企业和员工的需要构成的价值体系,是企业文化的基础、价值核心和实质。企业文化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有力保证,就是用文化力激活生产力,增强凝聚力,执行力和创造力,进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是一种微观的、无形的文化,伴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而形成的。“人类因梦想而伟大,企业因文化而繁荣。”一个成功的企业,必须致力于企业文化的建设,必须千方百计的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如此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才能实现全面、快速、可持续的发展。 一,现代企业文化的发展状况与形势 (一),现代企业文化呈现出多元化性。就目前现代企业文化发展的现状来说,现代企业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复杂性、与碰撞性。这种企业文化局面的形成,主要是由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企业的内部员工的形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员的流动与变化,一部分原有的传统企业文化,表现出了诸多的不适应性。从国企发展的历史轨迹来说,国企强大的企业文化高峰期应该是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这种企业文化的形成,促进了企业全面、快速的发展,随后现代企业文化的发展又经过融合与自我修正期。在当前现代企业文化的多元发展仍是今天或者今后一段时期的主流。这种多元文化的形成,其主要原因是企业文化中重要的核心因素人发生了变化。主要

表现在;新老员工的交替发展。还有一些人员的流动给企业文化发展、培育、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与碰撞。使现代企业文化发展建设也遇到了严峻的挑战。员工年龄结构也呈现阶梯化的趋势,80后90后员工的增多,一些新的思想,一些带有院校色彩的文化,融入到现代企业文化之中,并与现代企业文化产生震荡融合。 (二),时代网络信息文化直接影响到企业文化的建设发展。网络信息的迅猛发展,使我们企业员工的每一个人都受得了深刻的影响。网络信息的发展伴随各种微博、博客、论坛、QQ、微信。及手机网络信息等出现,已渗透到企业员工的日常生活中,这就为员工提供更多信息文化有了广阔的渠道。同时,也为现代企业文化的建设提供了新的课题、新的挑战。 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要逐渐成为一种企业的自觉文化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已离不开网络文化信息这种平台的构建,也是保证企业文化发展活力的必需条件。企业文化要在兼收并蓄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内涵广泛、底蕴深厚的现代企业文化。 (三),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建设急需加强。在生产诸多要素中,人是最活跃的因素,由于目前多元化思想的存在,就必须有一支素质高。作风硬的政工干部队伍。企业在生产经营转型中,目前存在政工干部的不平衡,专业性不强,有效培养后备干部的渠道被堵塞等现象。造成了企业政工干部队伍不能适应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需要。这一被动局面直接给企业有很大的影响,企业文化建设变得举步维艰、捉襟见肘。

多元文化教育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多元文化教育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摘要:20世纪60年代,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在美国形成,引起了多民族国家和地区的关注。我国因教育改革的需要引入该理论,本研究旨在研究多元文化教育内涵,从教育的需要性出发,探索我国民族教育改革路径。 关键词:多元文化教育;民族教育;教育改革; 我国社会转型引起相应的知识转型,作为一种正在形成的后现代知识型,它更为突出知识概念和认识标准的多样性。多元文化教育“假定种族、文化和语言的多样性是一个积极的社会要素,因为它丰富了这个国家的内涵,丰富了公民看待和解决个人与社会问题的方式和途径。”①,它对我国的教育改革有着借鉴意义。 一、多元文化教育的相关概念 (一)文化的概念 大多数社会科学家却认为文化主要是由人类社会象征性的、观念的和无形的内容构成,是动态的、复杂的和不断变化的,且形成系统具有完整性。也就是说,文化是人类在特定时空条件下,因生存所需而创造出来的生产、生活经验的总和,经由漫长的历史积淀,由意义性符号标示。因此,在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经验时须注意文化的生成和发展。 (二)多元文化教育的内涵 多元文化理论家展望的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即来自不同文化、民族、语言及其社会阶层群体的个体,都有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并发挥作用的机会。在这个社会中,任何一个人都能在保留他们独特的种族和文化特征,全面参与社会生活,最大限度地自愿与他人交往,而无须考虑民族、性别、阶层等方面的限定。多元文化教育是以一种包容的态度为受教育者构建广阔发展空间的教育。它体现出尊重主流文化及其非主流文化;尊重主导群体及其重非主导群体,尤其是被边缘化群体。 上述观点表明,教育作为促进人的人会性发展与传承文化的重要手段,其改革需要考虑教育的民族性、地方性,以及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性。在施行多元文化教育改革过程中,明确一点,不能将多元文化教育与民族教育划等号。二、多元文化教育使命与教育改革 (一)教育的需要性与多元文化教育 教育的需要性作为教育人类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詹栋梁老先生从三个方面

传统文化在现代文化中面临的挑战

传统文化在现代文化中面临的挑战 前言 所谓的中国传统文化,指的是历史传承下来的民族文化内容。和外来文化相比较,指的是本土文化,也就是民族文化。和现代文化进行对比,指的是历史流传的文化内容。我国的文化积淀了几千年,有着比较悠久的历史,其中虽然存有较多的糟粕内容,但是更多的是文化的光耀和典范。本文所探讨的中国传统文化属于文化中的闪光点。在面对外来文化以及现代文化的挑战中,需要理性并且谨慎的认识我国的传统文化,并且进行重塑。 一、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的在现代文化中挑战 (一)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不利 传统文化具有多种载体,需要给予必要的保护和弥补,比如民间谚语、民间习俗、传统节庆、文物古迹以及经典文本等等,这些都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失的瑰宝。但是现实情况是,我们缺乏对于这

些实体的保护,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流失到国外:我国的传统文化 物品出现在其它国家的博物馆中,我们自己的节日被别的国家注册等。比如韩国的江陵端午祭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人类的非物质文 化遗产,端午节被韩国抢先进行了申遗,对此我们需要反思自身在这 方面所存有的缺失与不足,同时避免传统文化的消亡和流失。 (二)外来现代文化带来冲击 全球化的深入以及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为我国带来了一定的社 会财富及其发展机遇。与此同时,强势文化也进入了我国,并且影响 着我们的传统文化。如果从意识形态方面进行分析,外来文化对于我 国的传统文化是一种打击,严重影响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地位。一 些学生轻贱自己的民族和国家,并且持续西化自己的思想意识,严重 影响了我国主流文化的发展。外来文化严重冲击了我们的大众传媒, 导致我们的大众传媒迷失了自我,这在娱乐传媒方面的体现最为明显。中国的影视文化往往缺乏自信,而且娱乐节目也是跟风,美国出现了 美国偶像,我国的娱乐文化则是被超级女声所覆盖,后来还出现了超 级少年和超级男声等等,PK和海选成为了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词汇,各 类选秀节目中更是出现了各式各样的选手,致使我们的传统文化在这 些娱乐文化的冲击下难以得到生存与发展。 (三)本土现代文化带来冲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