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安理会改革及其发展趋势

联合国安理会改革及其发展趋势
联合国安理会改革及其发展趋势

2005年9月第21卷第5期

唐都学刊

Tangdu Journal

Sep.2005Vol.21No.5

收稿日期:2005-05-15

作者简介:宋黎磊(1981-),女,甘肃兰州人,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硕士研究生。

洪邮生(1959-),男,江苏扬州人,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法学博士。

①有关开放系统的论述参见:Jeffrey Pfetter and G erald Salanick.The External Control of Organization :A Resource Depen 2

dence Perspective.New Y ork.Harper and Row ,1978.

联合国安理会改革及其发展趋势

宋黎磊,洪邮生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江苏南京 210093)

摘 要:作为典型的开放系统的联合国安理会,其改革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其实质性改革受到它原有权力结构与外界环境因素的制约。根据2004年12月联合国名人小组改革报告和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于2005年3月向第59届联大提交的改革报告中关于否决权、扩充安理会两方案和侯选国标准三个问题的有关内容,以及现任常任理事国、主要候选国、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性大国对报告的几项建议的态度,安理会进行第二次正式调整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联合国;安理会改革;高级别名人改革小组报告;安理会否决权中图分类号:D52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300(2005)05-0056-06

一、作为一个开放系统

的联合国安理会改革

联合国安理会是一经典的开放式系统,①它所处的外部环境是国际政治、军事、经济体系,包括所有的国家、个人、非政府组织、以及其他“威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力量”。它对外部环境非常敏感且高度依赖于环境。安理会需要从外部环境中获取资源(如各国对于其合法性的认同,对其有效行动的支持等),它必须及时对国际体系的变化作出反应,保持动员国家和其他行为体的能力以应对环境中出现的各种危机,如采取维和行动制止地区性的暴力和冲突。

但自成立之日起,安理会的作用、威望、乃至合法性就不断受到质疑和批判。在广大发展中国家看来,安理会的决定缺乏合法性,决议制定者并没有充分考虑它们的观点和利益。新兴发达国家认为拥有否决权的5个常任理事国是在1945年联合国成立时支配世界的二战战胜国,他们代表的是已经落伍

的世界权力的建构。[1]

20世纪60年代三次修正《联

合国宪章》,虽是安理会进行的首次正式调整,也仅

仅是增加四个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席位,并未改变

《宪章》规定的安理会宗旨、原则和基本结构。

[2]

近十多年来,安理会所处的外部环境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安理会的构成体系不再反映实际的国际体系的权力分配,未能体现国际社会与世界政治的广泛代表性,安理会面临大幅调整的压力。联合国成立之初的51个会员国现已增加到了191个。非常任理事国的席位要很久才能轮到一次,远远不能满足许多国家参与国际事务的热情与需求。安理会势必要进行再调整以适应新环境。

值得关注的是:十多年来安理会运行并没有停滞,效率并没有明显的降低。这是因为安理会作为一开放式系统,不断地通过非正式调整以适应新环境。这些非正式调整包括:(1)冷战结束后的五大常任理事国逐渐在一系列他们所关注的国际问题上加强了彼此间的协调,安理会中的否决票出现大幅减少。从1946到1990年,否决票出现过193次,而从

1991年到2003年,只用过12次。[2]

五大国的一致性大大增强。(2)安理会成员国特别是五大国在正

?

65?

式会议或做出重大决定前,向一些非安理会成员国征求意见,这些咨议国往往会代表非成员国的言论与观点,相当于被纳入的“非正式的安理会成员”。

(3)由于会前的咨议,这些国家往往能阻止安理会成员国通过某项决定。而这被称为“非正式否决权”。

这些非正式调整都是卓有成效的,但还远不能满足外在环境的变化,安理会还需要进行大幅度的正式调整。正如高级别名人改革小组于2004年12月1日向安南和联大提交的研究报告《一个更安全的世界:我们的共同责任》中指出,安理会需要更大的合法性、代表性和信誉。[3]

二、改革的症结:如何寻求利益平衡点

2003年9月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提出“大幅度改革建议”,并成立他亲自挑选和任命的高级别名人改革小组对改革进行研究,该小组于2004年12月向安南和联大提出他们的改革建议。2005年3月安南向第59届联大提交了在此基础之上拟定的改革报告,敦促各国考虑高级别名人小组提出的两个扩充安理会的方案,建议接受其中一个方案。[4]名人小组的报告关于安理会改革部分的陈述主要有三层含义:(1)保留五大常任理事国的否决权,不将否决权扩大到新纳入的成员国;(2)纳入新成员的两种具体方案:成员国以梯度排列:有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没有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或任期较长可连选连任的非常任理事国)、非常任理事国(两年任期);(3)候选国名单未定但参选标准已确定。

12年中围绕安理会改革,联合国内外展开了积极讨论,提出了许多方案,由于各国的利益和立场不同,安理会扩大到什么程度、以什么标准选定新的安理会成员国、哪些国家有资格成为常任理事国等问题一直没能出现一方案得到多数会员国的认可的状况。想让改革建议不要成为空谈,191个会员国中获得2/3国家认可,而且“五常”中没有否决票出现,就必须关注常任理事国、主要候选国、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性大国对报告的几项建议的态度,寻求各国的利益平衡点。

(一)否决权问题

五个常任理事国对安理会改革的态度具有决定性作用。它们之间有共识也有分歧。其共同立场是:强调否决权的合理性。美国联合国协会全球政策项目执行主任苏珊?德麦基欧认为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能接受的底线是允许一些候选国加入安理

会常任理事国,但是不会在“否决权”问题上妥协。五大国既不愿意放弃自己手中的否决票,也不愿意让新来的成员享有这项权利。因为拥有否决权的成员越多,自己现有的权威就越少。[5]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杰尼索夫强调:包括否决权在内,现任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享有的特权和权力,绝对不能受到侵犯。[6]

国际舆论普遍认为,对常任理事国的改革应当慎重,充分发挥现有常任理事国机制才是联合国改革的正确方向。名人小组的报告体现了这一普遍认识。报告建议不论采取何种方案,都不要将目前常任理事国享有的否决权扩展到其他新增成员。[3]安南的改革报告没有就新增安理会成员是否应该拥有否决权发表评论,但赞成名人小组报告中关于安全理事会改革所提出的立场,强调改革不应损害安全理事会的效力。

德、日、印巴四大候选国口头表态很强硬,“只想当有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但它们的底线,都是先当上没有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再说,只要先取得外交上的重大突破,日后总有慢慢熬成有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的那一天。所以没有否决权的常任国方案如被表决通过加以实施,它们还是乐于接受的;同时几大候选国不得不考虑与本地区其他大国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关系。为避免各持己见、僵持不下,它们可能会退而求其次;毕竟安理会是世界上最有权威的国际决策实体,只要能参与其间的讨论,长久地坐到谈判桌前就是重要成员国地位的体现,并且只有加入五大国的谈判,才能知道其中的决策信息,同时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声音。

在否决权问题上,改革方案是妥协的产物,会对安理会原有的权力结构带来挑战,但尚不至于从根本上动摇五个常任理事国的地位。五大国地位在《联合国宪章》中得到了法律认可,五大国享有的否决权,在改变它们地位的任何问题上都仍有否决作用。正如名人小组的报告中指出的:“我们看不到有什么实际可行的办法来改变现有成员的否决权。”[3]现在的常任理事国不愿把手中的“否决权”与新来者分享,新的地区性强国仍无法彻底动摇安理会的结构模式,而是屈从于这种旧有的权力分配。

(二)扩充安理会的两种方案

对于扩充安理会成员,报告给出两种方案:方案一是新增6个没有否决权的新常任理事国和3个任期2年的非常任理事国。方案二是新增8个任期4年、且可以连选连任的非常任理事国,另外新增加1个任期2年,并不可连任的非常任理事国。两种方

?

7

5

?

案都按照非洲、亚洲和太平洋、欧洲和美洲四个主要区域分配席位。尽管同一地区会有两个或更多相互竞争者,鉴于没有更好的选择,推选地区性代表的建议仍然可行。[7]

首先,德国反对新增可连选连任的非常任理事国的方案。德国表示,这实际上是让一些非常任理事国在安理会的临时存在转变为长期逗留,这种“轻微”的改革只会使德国受到损害。作为现在夺标呼声最高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候选者,德国肯定会首批成为可连选连任的非常任理事国,但4年之后,就不能保证德国会获得足够的多数票而立刻重返安理会,其他欧盟国家如意大利、西班牙等都可能尽力去谋求这个“四年席位”,如果等所有的欧盟国家都完成其任期,德国以前获得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资格的时间间隔不到10年,而将来可能超过10年,15年甚至20年。德国可能退而求其次,接受方案一。最近日本、巴西、印度和德国发表四国联合声明,支持方案一,要求增加3到4个安理会非常任席位和6个常任席位。

其他一些地区强国可能支持方案二,由巴基斯坦、意大利、加拿大、西班牙、阿尔及利亚、墨西哥、阿根廷和肯尼亚等12个国家组成的“咖啡俱乐部”(即团结谋共识组织)反对增加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数量,它们只希望增加非常任理事国的数量,以使安理会更加民主和透明。另外,从自身利益的角度考虑,方案二会有很多支持者,尤其会得到像意大利、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和阿根廷这样一些国家的支持。他们会积极争取成为4年任期的非常任理事国,因为他们几乎不可能作为常任理事国进入安理会,但有了这样一个向上看齐的机会,他们就不会担心由于邻国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而自己被排挤在门外了;许多较贫弱的发展中国家也会对这种设想感兴趣,因为较强的竞争对手都去争夺4年任期的非常任理事国席位,那么他们获得2年任期的非常任理事国席位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强。

目前两种方案胜负还难以定夺。四大候选国为争取成为常任理事国耗费了大量精力,一旦方案得不到广泛支持,即191个会员国中获得2/3国家认可,它们的努力也可能付诸东流。但四大国还有一个机会:从实力政治的角度考虑,联合国全体大会的191个成员中有53个是非洲国家。安理会改革提案要在全体大会上获得2/3多数的支持,如果非洲各国不能就一个代表他们的候选国达成一致,并因此导致许多乃至全部非洲国家不支持方案一,那么这四国就难以在全体大会上得到必需的至少126张赞成票。如果四大侯选国做通了非洲国家工作,力争让非洲国家一致支持南非、埃及和尼日利亚这三国中的一个担任常任理事国,方案一通过的可能就大大增加。但要53个非洲国家达成支持某国的一致,恐怕前景还不那么乐观。

(三)对候选国成员的争议

按照方案一,美洲的席位将由巴西担任,欧洲是德国,亚洲是日本和印度,非洲现有埃及、尼日利亚和南非竞争,埃及与南非当选的可能性较大。但“名人小组”报告给出的是选择而不是答案,安南在改革报告中也未表明个人立场。所以,谁能进入安理会的外交斡旋将非常激烈。

1.四大候选国的联合

德、日两国在联合国缴纳的会费之和已占总额的28%,高出美国6个百分点。特别是日本的会费占联合国预算的20%,超过中、法、英、俄4国会费的总和。德国还曾率北约在阿富汗的国际援助部队为阿重建做过贡献。因此,“出钱、出兵、贡献大”便成了德日两国申请“入常”中使用的共同武器。名人小组的报告中也强调:“让那些在财务、军事和外交方面———具体而言,在联合国分摊预算的缴款、参加已获授权和平行动的经验,赞助联合国在安全和发展领域开展的自愿活动和支持联合国的目标和任务规定的外交活动方面对联合国贡献最大的国家更多地参与决策。对发达国家,实现把国产总值0.7%用于官方发展援助的商定目标或在这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应是这种贡献的一个重要标准。”[3]尽管没有提到任何具体的国家,但据此参选标准,无论是实施两套方案中的哪一种,日本和德国,都极有希望在安理会中占据一个席位。

印度人口全球第二,国土面积世界第七,又加上自联合国成立至今,一直是联合国“蓝盔”维和部队主力军,对第三世界有不俗的影响力。目前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已有三个美欧发达国家,印度和巴西的加入不仅符合地域平衡原则,也符合报告提出的改革原则:将能代表广大成员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成员国纳入决策过程。

日、德、印、巴4国在联合国改革问题上互相支持对方加入常任理事国。彼此支持谋求常任固然能壮大声势,但一利带来一弊,4国各有自己的地域性,不会变成竞争对手,但当竞争进入白热化,4国很可能自顾不暇,身处联盟之中反而限制了各国争取支持国的游说与活动空间,每一国也因此得罪了其他3国的竞争对手。要德国的对手意大利、印度的对手巴基斯坦和巴西的对手墨西哥投日本一票,

?

8

5

?

恐怕不太容易。同时,这也与美国的立场产生了冲突:美国政府官员多次重申只支持日本一国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四国集团”属于因利益驱使而临时结合的小集团,缺乏长远性与凝聚力。其中的日本由于近年来在对待二战历史态度认识上的严重倒退,以及对国内右翼势力否认战争罪责的纵容,已招致其周边邻国的强烈不满,因而有国家已经对日本因缺乏正确历史认识态度而招致众怒产生不满,担心本国“入常”计划可能因日本牵连而失败。德国总理施罗德曾指出,日本“应该勇敢地面对过去。只有这样,一个人才可能克服过去,并交到朋友。”足见这些国家对日本在“入常”问题上可能造成麻烦的忧虑。

2.五大常任国的态度

美国对大幅增加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持消极态度。如果迫于形势,美国可能支持日本和德国,前提是不损害自己的否决权。美国不会支持印度或巴西,在美看来,这些发展中国家并没有为联合国贡献什么,美不愿因为支持他们让安理会扩充得太大,同时削弱美国的权威。[5]但自德国在安理会内与法国联合反对美国对伊拉克动武,力阻授权美国对伊拉克动武的安理会决议草案获得通过,美国在此问题上对德国的态度就变得暧昧起来,甚至采取双重标准。最近,美国国务卿赖斯在访问日本期间表示,美国支持日本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而布什不久前访问德国,被问及美国对德国希望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持何种态度时,则宣称不想抢在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出台有关报告前做任何表态。

中方立场是安理会的改革要优先考虑扩大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中国赞成德国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而中国接受日本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最大心理障碍在于历史问题。中国人民坚决反对一个对侵略历史持不认罪态度的国家成为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孔泉表示:中方理解日本方面希望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的愿望。但欲在国际事务中负责任的大国需对涉及自身的历史问题有清醒认识。印度谋求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努力得到了中国的支持。中国驻印大使孙玉玺称中国将优先支持印度加入常任理事国行列,充分表明了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安德列?杰尼索夫在第59届联大会议上发表讲话时宣布:德国、日本、印度和巴西是联合国安理会补充常任理事国的合适候选国。[8]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访问巴西时表示,俄支持巴西谋求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的努力。而印度尤其得到俄罗斯的强烈支持,俄政府发言人曾表示将把印度作为第一号候选国加以考虑。

法国为了协助德国圆其“常任”梦,而把日本也纳入在一揽子构想中“配套促销”。法国外长巴尼耶表示:“我们建议联合国安理会进行常任理事国和非常任理事国的双重扩大,我们支持德国、巴西、日本和印度争取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努力。”[8]而英国与法国呼应表示支持4国成为常任理事国,是因为英法两国都清楚,目前要求欧盟作为一个整体在安理会占据一席的提议呼声很高。两国都不愿放弃他们在最有影响力的安理会中的常任理事国席位,所以他们宁愿现在就打破僵局,接纳德国和另外几个候选国,而不是等到愈发壮大的欧盟若干年后在安理会设立欧盟席位。

3.其他地区强国的反对

这些国家来自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背景和目的,其相同之处是:它们的影响与实力比不上四大候选国,常任理事国扩大与他们无缘;他们害怕因安理会扩充而被边缘化,所以阻止他们的竞争对手———那些实力更强的地区大国获得常任理事国席位;他们支持扩大非常任理事国,以便本国有更多参与安理会决策的机会。韩国与朝鲜反对日本,意大利和西班牙反对德国,巴基斯坦反对印度,阿根廷和墨西哥反对巴西,希望成为常任理事国的四大候选国在各自的地区都有反对者。

其中意大利最具代表性,意政府认为,联合国安理会改革应追求民主、透明、多边主义、广泛代表性和有效决策的目标,“四国方案”是“历史倒退”,不仅无助于改善联合国的运作机制,且有在会员国中造成摩擦、分裂的危险,甚至可能导致一些国家放弃对联合国承担的义务。随着四大候选国联合“争常”,意大利开始组织与之对抗的“联盟”。西班牙、埃及、阿尔及利亚、摩洛哥、阿根廷、塞尔维亚等25国都支持意大利的立场。日前,韩国联合对常任理事国扩大持反对意见的国家组织———咖啡俱乐部,并针对发展中国家积极展开“阻日常任外交”,以期彻底打破日本的“常任梦”。按照联合国宪章的规定,改革决议案须得到2/3成员国的同意方可通过。也就是说,意大利至少要争取到70个国家的支持,才能阻止四大候选国担任常任理事国的提案。而韩国至少要拉到64张(成员国的1/3)弃权票或反对票,才能使日方提交给联合国大会的决议案不能获得通过,而目前的态势并不明朗,所以,这两个反对联盟的影响力还值得怀疑。

?

9

5

?

三、改革的可行性与长期性

安南秘书长2005年3月在名人小组报告的基础上提出的改革报告《大自由:为人人共享安全、发展和人权而奋斗》中敦促各国考虑名人小组提出的扩充安理会成员两方案,要求会员国最好能以协商一致方式做出这项决定。希望各国领导人在9月份的联合国首脑会议上通过改革报告的一揽子方案,并在9月以前就安理会扩大问题达成一致。但成员国普遍认为改革程序不可操之过急,并质疑安南为改革设置最后期限的做法。

首先在否决权问题上,名人小组向五大常任国做出了明智妥协,维护五大国现有的否决权,不将其扩大到新增成员国。这一提议澄清了改革之路上的最大分歧,使推动改革方案得到五大国支持;五大常任理事国的否决权是历史形成的,反映了集体安全决策机制中理想的规范和国际政治现实之间的妥协,是一种兼顾公平与效率的折中措施。从联合国集体安全决策机制的历史沿革来看,以否决权保证“大国一致原则”的实现有一定的合理性。这种机制对处理当今国际社会中存在的许多复杂、尖锐的矛盾,应对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挑战具有重大意义。从这个角度看,现行的否决权机制应该保持不变。同时报告指出应设立一“意向性表决”制度,使五大国对动用否决权功能更加负责,并敦促五大国只在真正涉及重大利益时才使用否决权。这可以视为在某种程度上对否决权的限制,名人小组也强烈要求取消否决权的其他国家的立场。

其次,对于候选国的争议问题报告也找到了平衡点。安理会的扩充,不是一个简单的数量变化,而是一种权力再分配。发达国家认为不应以主权平等原则而应以实际影响力(经济、军事实力和对维护和平做出贡献的能力),来选择新的安理会成员国。而发展中国家则强调主权平等和地域均衡分配原则。名人小组和安南的报告指出对联合国的财政、军事和外交做出较大贡献的国家应参与安理会的决策,同时又强调发展中国家应在安理会有更广泛的代表性,可以说是一种二者兼顾的调和论,即增加发达国家是为了增加安理会的资源,而接纳发展中国家是为体现安理会的公正性,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要求都有所体现。

最后,提高安理会决策效率与效力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大多数国家希望安理会能做出及时明智的决定,并能获取所有联合国成员国必要的经济军事和外交支持以贯彻其决定。[9](P155)这种决策效率必须以较少的成员国参与决策为保证。参与者数量越多,就越难以统一意见。但要提高安理会决策的有效力,增强联合国成员对安理会决策的信任,又必须扩大参与决策的范围。为代表性、公平性和公正性而进行的改革可能不利于有效利用资源、提高效率;而为扩大资源、提高效力而采取的措施可能有悖于平等、公正的原则。[9](P19)这一悖论早在国联中就存在:“增加成员国,将优势赋予那些次等强国,那么这个机构就更有代表性,但丧失了一政治机构应有的效率。”[10](P39)名人小组和安南的报告都提出成员扩大不应损害安理会的工作效率,同时又应增加安理会的民主和信誉。

根据目前“四国集团”与“咖啡俱乐部”(团结谋共识组织)及其支持者之间的严重对立状况,在9月各国就报告内容达成一致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安南认为,在各方无法就安理会扩大问题达成共识的情况下,可由联大就有关方案进行投票表决,以便尽快解决这一问题。“四国集团”支持这一意见并将于6月中旬向联大提交一份框架方案,提出新安理会的结构,推动联大强行表决,这引起了其他国家的反对。

包括美国、俄罗斯和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对安南为改革进程设定时限的做法表示了异议,主张稳妥推进联合国改革,反对躁进。美国表示安理会改革应在达成广泛共识、不设定时限的基础上进行。2005年4月6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在第59届联合国大会讨论时表明了中方的审慎态度:中国支持对安理会进行改革,但在各方对改革方案还有明显分歧的情况下,不宜为改革设定时限,也不宜强行推动表决。任何改革方案若无法争取到90%或更多成员国的支持、认可,很难称之为协商一致的方案。[6]而“咖啡俱乐部”在纽约召开“团结一致大会”,115国派员参加,大部分与会国反对安南提出的年内确定安理会改革方案的倡议,认为“设定时限不妥”,安理会进行改革应在联合国成员国协商的基础上进行。可见,目前对于安理会改革的分歧主要集中在扩大安理会的“程序和方式”上,即坚持协商一致的方式与采用大胆的强行表决方式的分歧。换言之,改革短期见效与长期求稳之间的分歧。

名人小组的报告以及安理会即将做出的反应,将是一种对安理会是否有能力应对自身处理问题的方式变化的检验。[11]安理会改革前景取决于“四国集团”与“咖啡俱乐部”各自内部是否始终能够保持团结一致,取决于二者及其支持者之间的力量对比,取决于安理会现任五大常任国的政策走向。笔者认

?

6

?

为安理会改革只是联合国改革的一部分。其他领域的改革也同等重要。因安理会改革而导致联合国成员国的分裂,以及由此影响、耽搁甚至淹没掉联合国在发展领域改革的当务之急,就背离了安理会改革本身的意义。总之,以改革报告为讨论平台,安理会改革还是具有可行性。但安理会改革涉及所有国家的切身利益,不应躁进。安理会改革的目的在于:增加代表性,增加安理会的权威性,提高安理会的工作效率,这些目的的达成需要较长时间的各国磋商与协调。

[参考文献]

[1]Brian Urqubart.The United Nations Rediscoverd?[J].

World Policy Journal,2004.

[2]Thomas G.Weiss.The Illusion of UN Security Council Re2

form[J].The Washington Quarterly,2003.

[3]一个更安全的世界 我们的共同责任[EB/OL].A/59/

565https://www.360docs.net/doc/f914326735.html,.[4]大自由:为人人共享安全、发展和人权而奋斗[EB/OL].

https://www.360docs.net/doc/f914326735.html,/largerfreedom/contents.htm

[5]纸上空谈安理会席位扩充迷雾重重[N].Washington

Observer weekly,2004-09-29.

[6]Fifty-ninth G eneral Assembly Session:Plenary[EB/OL].

https://www.360docs.net/doc/f914326735.html,/News/Press/docs/2004/ga10274.

doc.htm

[7]Maria Mikhailtchenko.Reform of the Security Council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global peace and security[J].Journal of Military and Strategic Studies Fall,2004.

[8]Fifty-ninth G eneral Assembly Session:Plenary[EB/OL].

https://www.360docs.net/doc/f914326735.html,/News/Press/docs/2004/ga10261.

doc.htm

[9]Bruce Russett.The Once and Future Security Council[M].

New Y ork:St.Martin’s Press,1997.

[10] E.H.Carr.The Twenty Y ear’s Crisis[M].London:

Macmillan,1942.

[11]Brian Urqubart.The United Nations Rediscoverd[J].

World Policy Journal,2004.

[责任编辑 朱伟东]

R eforms and Developent T rend of Security Council of the U nited N ations

SON G L I-lei,HON G Y ou2sheng

(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N anji ng U niversity,N anji ng210093,Jiangsu)

Abstract:As a typical open system,the security council of the United Nations has made some achievements in reforms which are actually restricted by its internal power structure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Reports of both the Secretary-G eneral’s High-Level Panel and Secretary-G eneral K ofi-Annan on veto power,SC expan2 sion and standard of candidate countries as well as attitude of permanent members,main candidate countries, medium-sized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feasibility of SC’s second reform.However,it is imposseble to reach an agreement on SC expansion within the expected time advanced in UN Secretary-G eneral K ofu-Annan’s re2 port.

K ey Words:SC of UN;reform;report of the Secretary-G eneral’s High-level Panel;veto power of SC

?

1

6

?

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历程回顾

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历程回顾 一,20世纪80年代:引进市场经济金融体系的基本结构 20世纪80年代是我国国民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早期,金融市场领域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引进市场经济金融体系的基本结构。 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大一统”的金融体系中只有人民银行一家。当时金融体系最明显的特征是,人民银行既管宏观平衡,又提供商业性金融服务。80年代金融改革的一项主要内容就是改变这一金融组织体系结构,通过建立一些新的金融机构,将中央银行和商业性金融体系分开,构建一个所谓双层银行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中央银行专注于宏观调控、金融监管和为银行提供支付清算等金融服务;商业性金融机构则从人民银行独立出来,面向企业和居民提供商业性金融服务。具体而言,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以及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都是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建立或恢复建立的。建设银行过去服务于财政功能;中国银行在恢复设立之前实际上是人民银行内部的国际局(对外加挂一个牌子);农业银行当时是一块虚的牌子;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过去只做进出口方面涉及的货运险,是人民银行和财政部的下属机构。 与此同时,80年代还在探索证券交易。当时没有成立股票交易所,80年代后期有个别证券营业部试点开展了证券交易。 二,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和中期:建立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基本框架 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和中期,金融改革发展以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为根据,与国家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框架相平行,主要特征就是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的金融市场和组织结构的基本框架。 首先是专业银行转向商业银行。当时,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四大国有银行和交通银行都已经成立了,但四大行还是专业银行,分别服务于工商业、农业、国际业务和项目建设等行业或领域,相互之间没有充分的竞争。这显然不符合竞争性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同时也难以进行调控。并且,如果国家在某一领域有政策性要求,如有企业发不出工资,国家要求给予支持,那么四大行也必须负责自己领域的政策性业务。这不仅不利于银行业的发展,也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市场主体的健康发展。基于这种考虑,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成立三家政策性银行,即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专门承担政策性服务,四大行只承担商业性业务,同时四大行不再按专业领域划分业务,相互之间可以交叉、竞争,以便改进服务。 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的另一重要背景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国有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即建立以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基本特征的公司组织结构和初步的治理框架。当时就有一个问题,如果现代企业制度也适用于这些大型国有银行,那么这些专业银行也要像国有企业改革一样,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改变专业银行的性质,变为市场竞争主体,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来运营管理。 其次,这一时期建立了证券市场。1990年底,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建立,国家层面成立了证券委和证监会,后来证券委的发行审核功能合并进了证监会。 再次,保险业取得较快发展,特别是寿险开始初步发展。1998年,专门成立了中国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有企业改革三十年回顾与发展趋势展望

国有企业改革三十年回顾与发展趋势展望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号角,也拉开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序幕。众所周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初期存在着两种改革思路的争论:一种是从宏观体制改革入手,即所谓先按照一定的目标建立和完善宏观经济体制,然后再“开闸放水”;另一种则是从改革微观机制的企业改革入手,即“企业本位论”的思想。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增强企业的活力,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决定》肯定了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现实意义,开启了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中心环节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新航程。 毫无疑问,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的国有企业改革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这都清晰地体现在党的方针、政策和历次党中央的决议,以及一系列法律法规中。国有企业改革也因此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30年的国有企业改革不仅使国有小企业转换机制,焕发了勃勃生机与活力,也使国有大中型企业实现了脱困目标,初步建立了符合市场经济体制客观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特别是使一些大型骨干企业真正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开始担负起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家竞争力的重任,并逐步在国际竞争中崭露头角。国有企业改革成效的取得与最初的改革思路设计密不可分。因此,在国有企业改革30周年之际,抚今追昔,回顾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之路,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展望未来,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一、国有企业改革历程回顾 (一)扩权让利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一直采取的是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企业成为行政机构的附属物,没有任何经营自主权;而统收统支的分配关系又限制了对企业和职工的激励,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最终导致整个国家经济活力不足、甚至停滞不前。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自主权,最初的改革思路是要通过“放权让利”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在这种背景下,四川省率先进行了扩大企业自主权和利润留成试点。随后,国务院于1979年7月先后颁布了《国务院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若干规定》、《关于国营企业实行利润留成的规定》等五个文件,肯定了四川省放权让利的改革经验,并对扩权的主要内容、让利(利润留成)的方式等作出了规定,使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正式踏上了漫漫征途。 以扩权让利为主要特征的改革,虽然从微观层面上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带来了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但是只负盈不负亏的“利润留成”在宏观层面上却给国家财政收入计划的完成带来了一定困难。为此,在总结山东等地试行利润(亏损)包干和工业企业经济责任制经验基础上,1981年10月国务院转发国家经委、国务院体改办《关于实行工业生产经济责任制若干问题的意见》,提出在国家给予企业自主权同时,要求企业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经济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促进了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改善。 由于实行经济责任制产生的部门、行业各方利益的冲突难以协调,以及政府与企业讨价还价产生极高的交易成本等原因,经济责任制又逐步被利改税政策所取代。1983年和1984年先后进行了两步利改税。与此同时,扩大国营企业自主权的改革继续进行,1984年5月10日,国务院颁发《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给予企业10项经营自主权。两步利改税进一步理顺了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对于提高企业积极性和保证国家财政收入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当时的“利改税”并不能保证企业在平等有序的竞争环境下进行生产经营,企业的激励机制问题仍然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国有企业对行政机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一)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培养个性相结合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着眼点和目标,强调学生是能动实践的主体。“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也是未来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这种趋势将使学习者有更多机会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甚至学生可以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内容的安排程序,充分激发出学习主体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注重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与个体差异相统一的课程。提高人的创新能力,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同时又承认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开发和发展。 (二)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课程的社会化、生活化和能力化,加强实践性,由“双基”到“四基”) 在课程改革中,基础教育课程十分注重加强课程与社会、生活和自然的联系,增加学生的实践性学习环节,改变理论脱离实际的现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仅仅坚持“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与教学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基本能力,如求知的能力、共处的能力、在应变中做事的能力、做人的能力和基本观念态度以应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提出的挑战。这就意味着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不仅要巩固现有的教育基础,培养学生的基础性学力,还要进一步加深基础教育,提高学生的发展型学力和创造性学力。 (三)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加强课程科学性与人文性融合 道德教育如何才能在学校课程中更好地体现并融为一体,产生有效的德育效应和氛围,是未来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问题。道德教育绝不只是政治思想品德课的责任,而是各科教学和活动都应承担的责任;不仅要重视正式课程的作用,也要重视非正式课程即隐性课程潜移默化的作用,进而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局面。 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创造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于人类也可能给我们带来难以预料的问题甚至灾难。如何让科学技术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这就需要人文学科的指引。我国学校课程中数理学科比例大、人文学静分量偏低,如何平衡科学技术课程与人文学科课程是我国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问题。 (四)加强课程综合化 综合化课程既是为了避免增设新学科造成学生课业负担,也是学生认识和把握科学知识基础的需要。学生在学习综合化课程中不仅可以初步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而且可以养成综合思维能力,培养自主创新的品质。一般说来,年级越低,综合的程度越高,特别是科学教育科目应该适当加以综合。 (五)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加强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 小学课程既要体现共同性,又要体现差异性、层次性,也即个性。课程的个性化实际上就是因材施教的问题。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在学校教育中的普遍运用,为课程个性化和教学过程的因材施教提供了技术支持。 个性化的课程必然带来多样化的课程,多样化的课程是我国未来的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但并不是说不要统一性,多样化是统一性前提下的多样化,它是与特色化、层次性、可选择

XX行业改革与发展未来方向工作方案

XX行业改革与发展未来方向工作方案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为加快推进行业协会的改革和发展,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职能作用,更好地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根据《xx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行业协会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浙政发〔〕57号)和《杭州市行业协会管理办法》(市人民政府令第24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推进我市行业协会改革与发展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行业协会改革与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总体目标。按照市场化原则推进行业协会改革与发展,争取用5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形成适应我市产业特点和企业发展需要,布局合理、覆盖面广、功能完备的行业协会结构体系;初步形成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国际惯例的行业协会的组建、发展、运作和退出机制;初步形成保障行业协会健康有序发展的规范和管理体制。 (二)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化原则。建立健全市场竞争机制,改革政府管理方式,规范政府监管行为,推进政会分开,确立行业协会的独立法人地位,实现行业协会依法设立、民主管理、自律发展的市场化运作模式。 ——坚持规范发展的原则。以发展为主线,以规范为手段,通过法律规范、政府监管、政策引导和行业自律,促进行业协会提高服务水平,增强自律能力,推进行业协会规范有序健康发展。 ——坚持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改造原有的行业协会,发展新的行业协会,优化行业协会结构,协调行业协会改革发展进程中的各种关系,做到行业协会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相结合,行业协会内部机制转换与优化行业协会发展环境相结合,加强监管与政策引导相结合,推进行业协会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行业协会改革与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推进政会分开 机构分设,行业协会应设独立的办公场所,不得与行政机关合署办公;人员分离,公职人员不得在行业协会兼职;职能分开,行业协会不具有任何行政职能;财务分开,行业协会不得与行政机关会计合账或实行财务集中管理。 (二)落实行业协会职能 1.行业自律职能。根据行业发展的要求制定行规行约并组织实施;依据有关法规规章和政策,按照协会章程制定相应质量规范、服务标准;组织贯彻实施有关地方或国家标准并进行监督,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中国金融改革发展趋势探讨

中国金融改革发展趋势探讨 【摘要】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中国的金融体系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从对中国金融改革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所需要的坚实基础出发,我们分析了目前,中国金融改革需要在监测预控、利率调控、汇率杠杆和货币政策方面加强管理。 【关键词】金融;改革;趋势 发达国家金融风暴的经历历在目,为了应对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防止金融改革发展过快导致高风险和高危机,中国金融改革应充分考虑中国的经济现状,通过发展基础的坚实奠定,促进重要任务的建立与完成,来修正中国改革发展的趋势,帮助整体发展平稳有效。 一、中国金融改革发展面临的问题 中国近几年来经济快速发展,获得了全球发展及发达国家的高度关注,但是由于经济增速过激,也给我国展现了发展中存在问题,这些问题将给中国经济带来巨大的风险和危机,将会对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影响。 1.消费水平人均值涨幅缓慢 我们虽然经济快速发展,但是因为人口基数过大,人均消费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是趋于较低水平。这一水平的

指数过低,会导致资本市场货币流通市场扩张和物资融通发展的不匹配,同时也限制了中国投行业的发展,带来一系 列的不均衡,如货币资金与市场发展的不均衡、通货膨胀的形成,恶性的高度竞争等。 2.过度竞争引起的金融风险 我国在快速的金融改革发展中,常到了竞争带来的积极效益,但是过度的竞争,会让整个金融主体的偏好倾向于高收益,即时同时伴随着高度的风险。在过度的竞争中,金融主体因利益转让,效益降低,应对风险能力也从而降低,不利于中国整体金融的发展。 3.金融主体发展不均衡 因为缺乏有利的对中型及小型金融主体的国家扶持,以及激励的方式不够有效,我国目前的金融主体发展不够均衡,制约了我国金融改革发展的趋势。 二、中国金融改革发展的基础 随着国际和国内经济趋势的变化,中国的金融系统还需要进行不断的变化和改革。良好的发展,需要坚实的基础。 1.体系结构的完善 理论上,金融系统分为两种,一种是由金融市场主导的系统,在美国英国出现普遍;一种是银行主导的,主要出现在欧洲国家和亚洲发达国家。目前,我国的金融体系倾向于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两种体系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进程、特点以及趋势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这是与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政策取向及其践履分不开的。在我国由封闭经济逐步走向开放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实质上也同时演绎着由经济内向发展向经济外向发展转变的独特发展过程。经过中国28年的改革开放,尽管目前经济理论界仍然依稀存在所谓“外向型经济”与“开放型经济”概论之争,尽管绝大多数的人们都意识到开放经济比外向型经济具有更多的内涵和外延[1]。但人们对中国经济的外向发展却取得了几乎一致的看法,都认识到如果没有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长达28年的外向发展,就没有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今天。那么,中国经济外向发展是如何推进的,具有什么特点,今后又向何方向发展?弄清这个问题,对促进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外向发展和经济发展的政策选择具有重要影响。 二、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进程分析 (一)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初级阶段(1979-1992年) 经济外向发展的初级阶段指一国开始打破封闭状况,以“出口导向”战略代替“进口替代”战略,以出口“量”的扩张促进经济增长。这一阶段主要依靠政策的推进,在吸收外资、出口贸易、对外直接投资、金融的国际化等几个方面具有明显的初始性和粗放性。一些学者也称之为外向型经济的初级阶段[2]。 1、以区位的开放和出台大量鼓励发展外贸的政策为主要特征。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打破了中国经济封闭发展的状况,走向了开放发展的新的道路,经济外向发展非常明显。地理区位的渐次开放成为政府政策的首选,1979年中央批准成立深圳、厦门为经济特区,1980年8月又增加了珠海、汕头二个经济特区,成立之初的经济特区要求产品都要出口,具有明显的外向发展特征。1984年把天津、上海、大连等14个城市设为沿海开放城市,扩大经济管理自主权实行对外开放。1985年2月又进一步把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地区的51个县开放为沿海经济开发地带。1988年3月沿海经济区扩展到辽东、山东半岛。并于同年4月成立海南经济特区。至此,沿海293个县市2.8亿人口、42.6万平方公里都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区。1991年以后,相继在上海外高桥、深圳福田、沙头角和天津港等沿海重要港口内设了15个保税区,区内鼓励出口加工及转口贸易。1992年4月中央决定开发上海浦东。1992年后开放从沿海向内地纵深推进,形成了“沿海”、“沿边”、“沿江”及内地省会的开放格局。中国在这个时期,也出台了大量鼓励发展外贸的政策(见表1),外贸政策由“出口导向”取代了此前的“进口替代”,经济外向发展受到了有力的政策推动,这期间,一系列探索性的“试点”与“暂行办法”也凸显了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初级性。 2、出口贸易量化扩张迅速。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利用国际产业大转移和升级的有利时机,利用国内劳动力成本优势,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进行出口创汇。使我国出口额由1979年的136.6亿美元迅速增加为1992年的849.4亿美元(见表2),增长了6倍,年均增长16%,出口额占GDP的比重也由1979年的5%增到1992年的17.5%,出口依存度也接近世界正常25-30%的水平。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由1980年的第26位上升到1992年的11位,提前8年实现了预定的2000年出口额达到1600亿美元的战略任务,出口贸易成绩与过去

事业单位改革的发展方向

事业单位改革的发展方 向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事业单位改革的发展方向 乔世珊 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十六大精神,必须认真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 规定》,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以人为本,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过程中各种利益关系,尤其要充分认识到深化行政单位体制改革,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的迫切性和加速推进中国现行事业单位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极其广泛深刻的社会影响。 一、事业单位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1998年底的统计资料,我国现有事业单位约131万个,人员约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713万人,占全国国有单位专业技术人员 2860万人的%。事业单位主要集中分布在科研、设计、教育、文化、新闻及体育部门,其从业人数约占事业单位人员总数的43%。事业单位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从业人员数量仅次于企业,是我国第二大社会组织,集中了我国大部分专业技术人才。事业单位已覆盖各个行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传统的事业单位是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相

适应的,为推动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发挥过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和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一样,我国传统的事业单位也存在着一些严重的弊端。 1.管理体制不顺,缺乏生机和活力 长期以来,事业单位被看成是政府行政部门的附属物,事业单位多由各级政府主办,许多行政职能延伸到事业单位,以事代政,混淆事权。同时,应属于事业单位的事务又拿到机关,政事合一,导致政事职责不分,职能交叉,机构重叠,关系不顺。与此同时,政府各部门对事业单位控制死,管得过多过细,管理方式和手段单一,使事业单位缺乏生机和活力。政府包揽过多,从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社会、民间多渠道办事业。例如我国的科研事业单位主要由政府承办,企业对科技的投入只占国家全部科技投入的%,而经济发达国家如美国和日本早已超过60%。 2.财政负担沉重,事业单位面临生存困境 财政包揽项目过多,对事业单位 承担无限责任,导致财政负担沉重,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中事业费比例都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同时,事业单位本身支出范围过大,经费供给渠道有限,该由财政予以保障的却力度不足。加之历年物价上涨、人员超编和事业单位自身发展需要,财政对事业单位的支持强度逐年减少等因素,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经费紧张的困难。从事业单位的角度来看,财政供应资金大多被“人头”吃掉,事业单位只有“吃饭钱”没有“干活钱”,不少事业

国农业改革发展的趋势及策略(1)

国农业改革发展的趋势及策略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废除了人民公社制度,突破了计划经济模式,初步构筑了农村新经济体制框架。这些根本性改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结束了主要农产品长期短缺的历史,基本上解决了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农民收人有较大幅度增加,农民生活正在实现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带动农村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变革和小城镇发展,开创了一条有特色的农村现代化道路。农民的思想观念顺应时代要求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村改革的成功,为改革、发展、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农村仍然存在以下问题:土地承包依然缺乏长期、完整。有法律保障的土地使用权;对农村乱收费和农民不合理负担的问题仍然缺少治本之策;农民一家一户的小规模分散生产、势单力薄,谈判地位低,信息不灵,在交替出现的“买难”和“卖难”中,难以承受市场风险和利益损失;在世界农产品贸易日益自由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农业正面临着市场竞争的考验;乡镇企业面临着产业结构升级的市场压力;农村工业化过程中城镇化滞后的问题日益突出;城乡分割体制依然没有彻底冲破,等等。在本文中,我们着重对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中的一些关键性问题进行探讨。] 一、食品政策:从自给自足到适度进口? 中国农业资源紧缺、人口众多,努力增加粮食有效供给,始终是农业发展的头等大事,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中国农业生产长期发展中面临的严峻问题是,粮食生产将难以满足需求的增长,粮食的供需缺口将进一步扩大,未来的粮食进口量将逐步上升。?在实现中国粮食中长期供求平衡的战略选择上,存在两种不同的思路:一种思路主张必须把粮食自给作为目标。另一种思路主张,在国内农产品价格逐步达到国际市场价格水平的时候,尽可能地利用国际市场,利用相对廉价的进口粮,弥补近期内中国因无法大量增加农业投入而可能出现的粮食供给不足,同时节省下宝贵的资源用于非农产业的发展和实现农业人口的产业转移,不能片面地强调粮食的“自给自足”。??我们认为,从中长期看,保证粮食的供求平衡,既不能过份强调自给自足,也不能过度依赖国际市场,而只能选择“立足自给,适度进口调剂”的战略。 坚持粮食自给自足是不必要的,也是行不通的。近年来,中国粮食生产的要素边际生产率呈递减现象,由此导致粮食生产成本和价格不断攀升,目前,中国粮食的市场价格已高出国际市场的价格。 在这种背景下,为了实现粮食自给,就必然要求:大量使用耕地;大量增加对粮食生产的投入,以挖掘粮食的资源潜力和技术潜力;不断提高粮食价格;对国外廉价粮食的进口通过采取关税和非关税的措施进行限制,等等。这些措施,或者是难以行得通,或者要付出很高的代价。例如,过分强调粮食自给,土地和资本两项要素的机会成本将会很高,这不但影响农民增加收入,也会损害非农业的发展;不断提高农产品价格,不但会成为国内通货膨胀的潜在因素,而且会推动工业劳动成本的提高,影响整个经济比较优势的发挥;在经济日益国际化、贸易日益自由化的条件下,过份限制国外粮食进口,会遇到贸易伙伴的反对和报复,同样要付出代价。

中国金融结构的改革与变迁

中国金融结构的改革与变迁 经济运行与金融活动相伴而行,经济的发展必然伴随金融的发展,金融的发展又反过来成为推动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力量。深入了解一国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水平对研究整个金融体系及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下从对中国金融结构的历史回顾到现状分析,最后对中国金融结构的未来进行展望,系统地对中国金融结构的改革与变迁做出详细分析。 一、中国金融结构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发展,与之相对的,中国的金融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与发展。金融体系从改革开放前的“大一统”转变为现在多种金融工具共存的全方位金融体系,金融机构也从单一银行制逐步发展为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多行业的结构体系。过去三十多年的发展中,我国形成了以间接融资为主导的金融格局,这种格局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特点: (一)银行业是整个金融体系的主体 在改革开放前的“大一统”金融体系中,国家银行垄断了整个金融市场。经过改革,金融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分离,股份制银行逐步设立,证券、保险等新型机构开始出现,我国资本市场也实现了从无到有,迅速发展。但是,我国金融市场以银行业为主导的结构仍未改变,间接融资仍然是我国主要融资方式。据统计,1995年,我国间接融资10568亿元,直接融资仅有1380亿元,间接融资占比达88.4%。到2003年,我国间接融资比例仍保持在85.1%左右。在此期间银行存贷款也是我国金融资产的主要部分,如1978年,我国存款类金融机构资产占全部金融机构总资产的93%,1986年存款类金融机构资产占全部金融机构总资产87%,1991年,该比例仍维持在较高水平,达到84%。同样地,银行信贷融资成为我国企业获取外源融资的主要形式,整个银行业为非金融企业提供的正式渠道信贷资金比重一直处于平稳高位状态,1993年该比例为96.31%,2003年98.26%,平均保持在98%左右。 (二)中国银行业主要以国有性质为主,政府为实际控制者 经过不断改革,我国银行业体系逐步出现多样化构成,股份制商业银行、城

当代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当代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冯冬雯 摘要:通过比较分析,当代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呈现以下发展趋势:在课程政策上,注重国家课程统一性与学校课程灵活性的动态平衡;在课程结构上,注重课程类型、课程内容和课程形态等方面的调整和完善,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和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在课程实施上,注重教师和社会参与、政策支持以及质量监控;在课程评价上,评价功能由侧重甄别与选拔转向侧重发展,评价标准由刚性的单一化标准走向弹性的多元化标准,评价对象从过分关注结果逐步转向对过程的关注,评价主体上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评价方法从过分强调量化逐步转向关注质的分析与把握,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关键词:课程改革;课程政策;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趋势 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实施学校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综观当前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课程改革可以说是一个核心。课程改革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受着多种因素的制约,因此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和特点。然而,通过比较和分析,我们仍然可以从中找到一些具有普遍性的规律和总体趋势。 一、课程政策的发展趋势 课程政策是“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一定社会秩序和教育范围内,为了调整课程权力的不同需要,调控课程运行的目标和方式而制定的行动纲领和准则。”[1]它作为一国课程改革指南,着重要解决“由谁来决定我们的课程”或课程权力的分配问题。从世界范围来看,大体上有三种课程政策的类型: 中央集权型、地方分权型和学校自主决策型,分别以法国、美国和英国为最典型。目前,无论是采取哪一种类型课程政策的国家,都逐渐认识到对课程统得过死和放得过宽都不是明智之举,各国课程政策均注意在“集权──分权、政府──市场、标准化──多元化、学术发展──个人发展”之间寻求动态平衡,努力谋求“国家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协调与统一。 一方面,许多原先实行课程分权管理的国家都把推出强有力的“国家课程”视为迎接21世纪挑战的重要举措。如美国一向实行地方分权的行政管理体制,州自为政,在同一州范围内,不同社区的课程设置也有一定区别。而英国政府一向对学校课程不加干涉,基本上由学校自主决定课程。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英两国都趋向于建立全国统一的课程标准,试图突破教育行政地方分权的历史传统,加强国家对教育宏观调控的职能,以确保基础教育的质量。在课程政策上有明显强调集权、政府、标准化和学术发展的倾向。[2]另一方面,许多原先实行中央集中统一的“国家课程开发”的国家都注意到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面向21世纪的课程改革政策,从课程管理的集权和控制走向分权和校本,从课程内容的标准化、高负担走向多样化、灵活性,从课程评价的统一、严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新中国成立50多年,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和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的基础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基础教育课程也在不断改革。但是,众多的教育工作者,经过与外国的对比.发现现行基础教育的课程.存在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1)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需求。(2)课程目标注重知识技能取向。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学习态度的培养和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养成,忽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3)部分课程内容陈旧,课程结构过于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以致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了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4)课程实施过程基本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5)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 (6)课程评价过分强调教育的选拔功能,过于强调学生学业考试成绩,评价标准单一.忽视了评价的检查、诊断、导向、促进发展等功能。(7)课程管理过于集中,课程管理缺乏灵活性、开放性.不能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多样发展的需求等等。另外,推行素质教育也遇到很大困难.许多地方“素质教育喊得震天动地,应试教育抓得扎扎实实”。教育与时代的要求差距很大。二、我国基础教育课

程改革的目标(一)指导思想基础教 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总体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全面推进素 质教育的重大举措。“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价值追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是:要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三)具体目标 1.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重建新的课程结构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

事业单位改革的发展方向

浅谈事业单位改革的发展方向 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以人为本,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过程中各种利益关系,尤其要充分认识到深化行政单位体制改革,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的迫切性和加速推进中国现行事业单位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极其广泛深刻的社会影响。这就要求我们深入研究了解事业单位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选择比较适当的措施加以解决。 一、我国事业单位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1998年底的统计资料,我国现有事业单位约131万个,人员约2919.8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713万人,占全国国有单位专业技术人员2860万人的59.9%。事业单位主要集中分布在科研、设计、教育、文化、新闻及体育部门,其从业人数约占事业单位人员总数的43%。事业单位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从业人员数量仅次于企业,是我国第二大社会组织,集中了我国大部分专业技术人才。事业单位已覆盖各个行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传统的事业单位是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为推动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发挥过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和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一样,我国传统的事业单

位也存在着一些严重的弊端。 1.管理体制不顺,缺乏生机和活力 长期以来,事业单位被看成是政府行政部门的附属物,事业单位多由各级政府主办,许多行政职能延伸到事业单位,以事代政,混淆事权。同时,应属于事业单位的事务又拿到机关,政事合一,导致政事职责不分,职能交叉,机构重叠,关系不顺。与此同时,政府各部门对事业单位控制死,管得过多过细,管理方式和手段单一,使事业单位缺乏生机和活力。政府包揽过多,从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社会、民间多渠道办事业。例如我国的科研事业单位主要由政府承办,企业对科技的投入只占国家全部科技投入的13.8%,而经济发达国家如美国和日本早已超过60%。 2.财政负担沉重,事业单位面临生存困境 财政包揽项目过多,对事业单位承担无限责任,导致财政负担沉重,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中事业费比例都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同时,事业单位本身支出范围过大,经费供给渠道有限,该由财政予以保障的却力度不足。加之历年物价上涨、人员超编和事业单位自身发展需要,财政对事业单位的支持强度逐年减少等因素,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经费紧张的困难。从事业单位的角度来看,财政供应资金大多被“人头”吃掉,事业单位只有“吃饭钱”没有“干活钱”,不少事业单位甚至连“吃饭钱”也难以为继,导致其目标和行为偏离事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和规范,过分突出小群体利益,巧立名目乱收费的现象时有发生。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 教育具有活动性的特点。以课题覆盖大纲的策略就是英国数学教学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教师以教学目标的某一项及学习大纲的某个水平为出发点,组织学生学习活动,这类活动针对性强,内容集中,便于教学组织,能使较多学生达到某个水平的学习要求。教师也可以提出开放性课题任务,进行开放性教学活动,往往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多个教学目标,涉及多个学习水平。教师对学习情况进行记录,以评价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水平。 (三)计算机与数学教育相结合 近年来,世界各国纷纷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教育,十分重视计算机辅助教与学的研究与实施。例如,英国国家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给学生提供适当的机会来发展并应用信息技术学习数学的能力。美国2000年标准明确提出了“技术原则”也反映出这种趋势。2000标准最大的特点也许是强调科学技术在数学课程中的重要地位,强调科学技术与数学教学过程相结合,并提供大量的形象化电子版中的数学例子,使得教师懂得怎样在教学实践中去运用信息科技。 数学教育的技术化趋势,也成为近年来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引人注目的特点,而且日趋活跃。各种现代意义上的数学教学已经出现:结合具体数学内容编制各类软件,借助计算机快速、形象与及时反馈等特点,配合教师教学,使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更好的发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机交互作用,从ICAI(智能型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及融声、图、文于一体的认知环境更趋自然的MCAI(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随着数学教学中的技术含量的提高,电脑、网络技术等成为学生学习手段之一,学生可以自己通过各种现代化手段和媒介获得信息,进行数学思考活动。 (四)目标的个性化与差别化 目标的差别化和弹性是目前国际小学数学教育设计的一个重要动向。英国国家数学课程由学习大纲和教学目标两部分组成。其中教学目标按照五个知识块展开,学习大纲则按照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发展被划分为八个水平。国家数学课程明确规定每个水平的学习要求。体现了统一要求又具有弹性的结构。 (五)数学与其他学科的综合 数学教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综合也是一个重要的趋势。这是近二十年来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个值得注意的特点。这一趋势在英国数学课程标准、日本的课题综合学习中体现尤为清楚。国外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对我国的启示总之,国际数学教育改革上述趋势给我们多方面的启示。第一,目前国际小学数学出现一些共同的趋势,如个性化、活动化和实践性,注重学生个人的感受和差别化的数学教育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在我国小学数学改革的实践中应该注意到这些趋势。第二,我国不少数学教育工作者总是存在一些担心,深怕一旦计算机器或计算机应用于小学数学教育就会削弱学生的运算能力。上述国家改革的经验表明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计算器(机)是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有力工具。我们应该努力提高电脑技术应用于数学教育的水平,增加我国数学教育的技术含量,这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第三,我国小学数学教育改革在吸收国际经验的同时,必须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实际上,在我国小学数学教育中有许多优势,例如,我国的方块字中存在着许多几何图形,小学中的乘法口诀,古代的数学蕴含了丰富的思想和方法,都体现了我国数学的民族特色。又如,我国小学生基本知识和能力相对比较好。我们在小学数学教育改革中,应该发扬我们的优势,克服我们的不足。因此,在吸收国际数学教育改革有益经验的同时,充分考虑我国的文化特点,努力构建具有时代特色和中国特点的小学数学教育体系。 第二节我国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发展的回顾与分析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数学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周代的学校教学科目“六艺”中

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方向共20页

我来回答一下,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优缺点吧。 自从马克思出现以来,资本主义就知道其缺点并在改良。共产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最高阶段。 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方向 添加时间:2010-12-9 21:20:29 作者:邵宁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大中小】浏览次数: 12 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方向 国有企业改革在1998年之前做了很多工作,基本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真正的攻坚碰硬是从1998年三年改革脱困开始的。到目前为止,已经推动的改革是两组:第一组改革包括国有中小企业改革和国有困难企业的关闭破产;第二组改革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针对国有大企业的特定改革。 中共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明确要求,要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加快国有大型企业改革、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因此,国有企业改革今后的发展方向值得深入研究和思考。 一、关于国有企业改革方向的争论 经过几年的改革和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结构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中小企业层面基本没有国有企业,主要是民营企业,国有经济主要布局在大企业层面,未来的改革将是以国有大企业为主要内容的改革。

(一)国有大企业大体分为两种情况 1.功能性的国有大企业。主要有三种类型: 第一,基础设施和公共产品的供给。如供水、供电、供油、供气、公共交通等。这个领域公益色彩很重,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有时候是冲突的,尤其是当市场信号波动很剧烈的时候。为减少对社会的冲击,企业在某种特定的阶段要承受亏损。比如中石油、中石化在成品油价格严重倒挂的情况下要保证市场的供应,其他所有制企业则可能很难接受,也很难承受。 第二,重要资源的开发。企业的经济利益和资源环境目标有时是不一致的,而现实的情况是企业自律不足、政府监管能力不足。有一组煤炭行业的数字:全国煤炭回采率小型煤矿15%-20%,大型煤矿45%;国外发达国家是60%-80%;目前中央企业有两家,都在70%以上。很多小型煤矿基本上采一吨浪费两吨资源,造成非常大的资源浪费。如果企业缺乏自律、政府监管能力不足的状况没有实质性的改变,重要资源开发由国有企业控制,会更好地平衡企业的经济利益和资源环境的目标。 第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企业。比如军工企业、大飞机等战略性产业,带有特殊社会功能或者经济功能,需要承担特定的社会、产业目标,国有经济需要继续保持控制力。 对这类国有企业下一步怎样改革,笔者认为主要是市场化的内部改革加上完善出资人管理,

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21世纪的世界,将是一个高度科技化、国际化、民主化与多元化的脑力密集时代,将是科技发展一日千里、国际间关系更加密切的发展时代;将是一个变动急剧,充满竞争与挑战,也充满机遇与希望的社会。因此,在未来社会中,世界各国只有让自己的人民能够大量而快速地吸收日新月异的新知识,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5.1各国课程发展的主要趋势 5.1.1 强调课程的人性化 课程的人性化是在批评和总结了六十年代以来的教育发展中,因过分重视课程的现代化与结构化,而导致教育流于主智主义和科学主义,忽略了情意教育和审美教育,不利于培养健全个性公民的经验教训而产生的一种课程改革思潮,这是近年来世界各国课程发展的共同趋势之一。它强调课程改革的实施,应精减课程、减少教学时数、改变教学型态等,以有效协助学生"实现自我"为目标。同时讲究课程的乐趣化,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进而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 实践表明:课程呈现方式并非一定要刻板、单一、乏味,才能收到好的效果,事实上,课程的呈现若能做到生动活泼而有趣,让学生有"寓教于乐"的感觉而乐于学习,更有利于学习的顺利进行。否则,尽管课程编订有实用价值,但过于生涩艰深,则不易引起学习动机,难达到课程的预期目标。如日本、南朝鲜等国均以"快乐的学校"、"欢欣的教室"、"宽裕的课程"为其教育改革的前提。美国所提倡的所谓"个别处方学习",则是强调依据学生个别的起点差异,设计不同的课程教学内容,让学生按自己的实际进行个别化的学习,之后,通过对学生进行个别诊断,再根据实际情况实施补救性质的教学活动,这种形式反复进行,最终达成学生有效学习的目标。 可见,重视学生个体需要的满足,提倡人文化的陶冶,处处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让学生在最合理的环境下学习,是当今各国强调课程人性化的具体表现。 5.1.2 力求课程的生活化 课程内容应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的需要,这是近年来课程发展的另一主调。随着社会的变迁,信息爆炸及知识技术的迅速推陈出新,传统的靠背诵知识为主的教育模式已经落后,为了适应快速的变迁,人们在学校除了学得基本知识外,更需要有学以致用,将知识转化为解决各种生活挑战及工作所需的能力[9]。正如英国哲学家怀德海认为的教育中的任务不是把死知识或"无活力的知识"灌输到儿

改革的发展道路及未来方向

中国推进、深化改革的方向和领域及当前进展 摘要: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要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任务仍相当艰巨。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必须以更大决心加快推进改革。第一,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这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证。第二,企业改革。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是自主创新、优化结构、节约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第三,农村改革。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着力增强乡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第四,文化改革。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要根据现有文化事业单位的性质和功能,区别对待、分类指导,明确不同的改革要求。第五,财税、金融、投资改革。完善财税、金融、投资体制和政策,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六,民生领域的改革。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要求。 总之,最近的国际局势再一次证明,中国的改革开放是正确的。改革开放及其带来的发展,为中国的政治社会稳定创造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和物质基础。让我们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与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注意把握改革的节奏和改革措施的出台时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又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35年改革实践,我们党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高超的智慧不断探索改革路径,积累了宝贵历史经验,创造了推进中国改革大业的方法论。改革是当今中国最鲜明的特征,今天中国改革所处的历史方位,已经今非昔比;今天中国改革所要解决的问题,必须攻坚克难。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全面深化改革,将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建等各方面统筹推进。 一、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深远影响,目前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增速减缓、结构转型、竞争加剧的时期。国际金融危机的倒逼机制等因素,使我国进入了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阶段,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成为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近几年,我们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下了很大功夫,也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发展过多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等深层次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制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弊端还没消除。从微观主体看,国有企业治理结构还不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体制环境有待改善;从市场体系看,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程度有待提高,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还没理顺;从宏观管理体制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体制、金融体制不完善,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从分配制度看,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还不完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和再分配调节机制都有待健全。深化改革处于攻坚阶段,要有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动这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并取得实质性进展。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这就告诉我们,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围绕如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来推进。这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