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师电子备课要求及管理办法

关于教师电子备课要求及管理办法

关于教师电子备课要求及管理办法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普及,学校设立了电子阅览室和电子备课室。为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交流教学经验,实现资源共享;有效的利用网络资源;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空间和精力用于钻研教材、辅导学困生,我校鼓励部分教师备电子文档教案,将传统的备课方式与现代教学技术相结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制定《教师电子备课要求与管理办法(试行)》:

一、方案执行对象:

我校教龄10年以上且教学年段考核连续3年优秀教师

二、备课要求:

1.集体研讨

以学科、年级为单位成立备课组,选出学科组长及为备课组长。每单元教学之始,备课组长组织组内教师在集体备课时间内,设计本单元教学,确定教学重难点、教学措施(包括教学手段运用)等,并针对本单元教案进行研讨,撰写者谈撰写意图,其他教师谈对教案可行性的看法。

2.独立分担

备课组长将本学期备课任务按单元分配到各教师,各教师按其所担任务,独立查找资源,撰写电子教案。

3.二次备课

在集体研讨基础上,每位教师针对个人及本班学生实际,对电子教案文本进行修改,添加自己对电子教案的个性化处理。

4.课后反思

建立课后反思制度,培养反思习惯,是提高教师个人教学研讨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坚持教学反思,35周岁及以下教师每学期至少完成30篇教学反思,36至45周岁教师至少完成20篇教学反思,每篇不少于60字。

5.格式要求

电子备课教案采用流程式备课格式,统一用A4纸,WORD文档。封面统一用黑体二号字,第一行书写“乐安初中电子备课教学案”,第二行书写年级和学科,第三行书写教师姓名,第四行书写学年和学期;电子教学案具体内容分课题、教学总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时间、教学准备、课时目标、教学反思、作业设计、板书设计。

二、管理办法:

1.完全抄袭网络教案,无二次备课者视作无教案。

2.学校对实行电子备课的学科进行随时检查,发现备课的不及时或不规范,将终止其备课组电子备课,重新进行抄写备课,并作为教学常规检查进行记录。

3.每月28日前上传当月教案至学校网站指定文件夹,学期结束后备课组汇总一份电子教案上报到教导处,以便电子备课的资源积累,实行共享。

教导处

二〇一〇年五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