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试题-综合全练全测B卷∣教科版含答案

一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试题-综合全练全测B卷∣教科版含答案
一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试题-综合全练全测B卷∣教科版含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学期期末综合全练全测B卷

「.一J货栗上的商晶是

J ——

2. 加右:

〔蜗半是?春

f 二食的,它

I有甘音. 」

3.

4.

r娄A二种二

瞬比动初酌

,1雄本方法■ —

、选择题。

、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笔圈出相应的答案。

5.比较物体轻重时,不会使用( )。

A.

41

—- 亠匸B. :―ZT

-

C.二

6. 与()饼干的形状相似。

A. I

B.

C.

7. 下列动物体内没有骨骼”的是()。

A. 鸡

B. 金鱼

C. 蜗牛

8. 蜗牛能在小棒上爬行,是因为()。

A.身体柔软,有黏液

B. 身体轻

C. 有爪子

9.填图题。

"把形戕梢问

砖、

bail

10.探究

题。

(1)①狗尾草③小狗」

id

⑦蜗牛

⑤三叶草

亠雹-?朵朵给以上生物进行分类:①、④、⑤、⑧是

-4

(2)以下哪项是植物和动物的共同特征,请在括号里画“V。

(),②、③、⑥、⑦是()。

A.动物

B.植物

C.非生物

a.植物和动物都是有生命的。

b.植物和动物都生长在水中。

C.植物和动物都需要水和空气。■()

d.植物和动物都会运动。()

e.植物和动物都能生长、变化、死亡。

f.植物和动物都能繁殖后代。

答案解析部分

、判断题。<卩>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笔圈出相■应的答案。v/p>?

1. 【答案】V

【解析】【解答】货架的第一层是水果,第二层是蔬菜,第三层是学习用品。

2. 【答案】X

【解析】【解答】金鱼的呼吸也是需要空气的,只不过金鱼呼吸的是溶解在水中的空气。

3. 【答案】X

【解析】【解?答】蜗牛是牙齿最多的动物,有两万多颗牙齿。

4. 【答案】V

【解析】【解答】分类是科学活动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可以方便我们的研究。

、选择题。

5. 【答案】C

【解析】【解答】比较物体的轻重时,可以用手掂,也可以用仪器测量,但是不会用到尺子。

6. 【答案】B

【解析】【解答】图中的物体是梯子,与B饼干的形状相似。

7. 【答案】C

【解析】【解答】蜗牛是软体动物,体内没有骨骼。通过生活经验我们知道鸡和鱼是有骨骼的,由此也可以推断出正确答案。

8. 【答案】-A

【解析】【解答】蜗牛依靠腹足爬行,蜗牛的身体会分泌黏液,既可以保护腹足不被划伤, 也可以使自己在各种复杂的环境下爬行。

9. 【答案】长方体:2、8、11、12正方体:I、7、9|圆柱:4、5、6、15球:3、10、14

【解析】【解答】将这些物体分类时,要按照编号的顺序进行分类,避免重复和遗漏。

10.【答案】(1)AB

-【解析】【解答】动植物的共同特征是能生长发育、繁殖后代、衰老死亡;需要水、空气和营养物质;需要一定的生存环境。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最新整理)

2018 学年洒坪中心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经过一个寒假,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环境、老师、同学、课堂、学习、学校的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同时他们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入学时,40 分钟的课堂学习 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 一年级下册科学在小学六年科学学习中具有特殊的意义。课程的含义是具有 明确的教学目标和系统的设计,但绝不是说不再“有意思”,不再令人“感兴趣”,不再 有孩子们的“个人看法”和“探索空间”。恰恰相反,好的科学课应该是属于“儿 童的科学”。 二、教材解读 “科学家这样做”诸如此类的问题,无法也不应该教给孩子们,而是让他们 在科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通过与之交融的探究活动逐渐体验和理解。因此,一 年级下册科学的主要功能是为六年的科学学习打基础。 1.内容分析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内容由“我们周围的物体”和“动物”两个单元组成。其中“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有 7 个教学内容,“动物”单元有 6 个教学内容, 总计 13 个教学内容,原则上每个教学内容需 1 课时来完成教学。另外每个单元最后都有“科学阅读”内容。 (1)“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是小学生物质科学领域学习的开篇,指向“组 成世界的物质能够依照它们的性质进行测量、分类和描述”这一科学核心概念。 物体在一年级学生的生活中最为常见,一年级学生对其有直观感受,他们对物体 性质的理解又将为他们持续建立材料和物质的概念打下基础。为此,“我们周围的 物质”单元,从具有固定形状的物体到一瓶水和洗发液再到一袋空气,循序渐进地 带领学生们展开一系列的探索活动,以加深他们对物体具有质量、形状等特征的理解。 (2)“动物”单元同一年级上册的“植物”单元一样,指向“地球上生活 着不同种类的生物,生物有基本的生活需求”这一科学核心概念。给一年级学生 设计的“动物”单元,主要是为他们提供探索动物的机会,使他们认识到动物是

一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试卷及答案(标准测试卷-直接打印)

2017-2018学年下学期一年级科学期末检测试卷 一年级科学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 { 得分 【卷首语】亲爱的孩子们,人要不断地学习才有进步,在学习中不断地总结,才能获得更大的进步。让我们来对本学期的知识做一个总结吧,我相信你会仔细审题,开动脑筋,认真答题,我期待你的出色表现!加油! $ 一、填空题(15分)。 ① ②③ ④ ⑤ 1.上面五种物体中,可以流动的是_______。 2.上面五种物体中,按照形状分类,_____和_____可以归为一类。 3.上面五种物体中,_____最小。 4.上面五种物体中,③和④相比,______比较轻。二、选择题(20分)。 : 1.我们可以用()感知物体的颜色。 A.眼睛 B.鼻子 C.耳朵 2.闻不明物体的正确方法是()。 A.凑近闻 B.戴口罩闻 C. 3.在观察一些较小的物体时,我们可以借助()来观察。 A.放大镜 B.望远镜 C.眼镜 4.玲玲将少许盐倒入水中,盐消失了,她用()的方法发现盐溶解在了水中。 《 A.搅拌 B. 观察 C.品尝 5.采用()平铺方式,能在盒子里装得更多。

A. B. 6.下面判断物体轻重最准确的是()。 A.猜想 B.用手垫 C.用天平秤 7.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水是()。 A.透明的 B.有颜色的 C.不会流动的 , 8.鱼在水中靠()游动。 A.鱼头 B.鱼鳍 C.鱼尾 9.蜗牛靠()运动。 A.壳 B.腹足 C.触角 10.下面属于动物的共同特征的是()。 A.都有翅膀 B.都有触角 C.都能自己运动 三、判断题(20分)。 1. 乒乓球和小木块的形状是相同的。() 2. 水具有流动性,无固定形状。。()】 3. 由于污染,我们吸入的空气有时候有些刺鼻。() 4. 把物体装进盒子,不同的平铺方法,装的数量是一样的。() 5. 动物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保护他们。() 6. 我们的生活能离开水和空气。() 7. 石头能够溶解在水中。() 8. 在观察动物时,我们要注意不要伤害它们,不损坏它们的家。() 9. 鱼生活在水中,不需要呼吸。() 10.为了方便研究,我们可以对动物进行分类。() 四、连一连。 1.把谜语中所描述的特征与相应的动物连线(15分)。 。 翅膀一展亮晶晶,红眼睛,没胳膊没腿,说它是头牛,头戴大红帽,整天飞舞花丛中,白皮袍。从来不离水。不会拉犁头,身披五彩衣, 手足不闲爱劳动,短尾巴,走路不用脚,说它力气小,好像小闹钟, 酿造蜜糖好过冬。长耳朵。摇头又摆尾。却能背屋跑。清早催人起。 五、解答题。(30分)。 · 1.空气有什么特征你是通过什么方式怎样知道的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

一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检测试卷 (考试时间:40 分钟满分100分) 题目一二三四五六七合计 得分 一、选择(30分) 1.塑料花是植物。() A.对 B.错 2.叶子都是绿色的。() A.对 B.错 3.下面两片子是同一植物的叶吗?() A.是 B.不是 4.我想知道一株植物是什么颜色的,我需要用到() A、耳朵 B、手 C、眼睛 5.到校园里观察和认识植物,要及时进行() A、采摘 B、拔下来 C、记录 6.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植物?() A、大树 B、房屋 C、小草 7.下面的图中,哪个拃是不标准的() A. B. C. 8. 比一比,下面哪只恐龙最高() ① ②

第3页,共10页 第4页,共10页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9.为了比赛的公平,在纸青蛙跳远比赛时,我们需要将纸青蛙放 到同一起点( ) A.对 B.错 10.要测量我们的科学课本,可以利用( )来测量。 A.小棒 B.橡皮 C.扇子 D.铅笔 二、比较(20分) 以上几幅图中,数量最多的是( ),数量最少的是( ) 三、 画一画 (30分) 1、画一片叶。(15分) ③ ④

2、画一棵你喜欢的植物。(15分) 四、思维拓展你准备种一棵什么植物?怎样种植呢?用文字记录下来,或者用图画表示出来。(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20分)

第7页,共10页 第8页,共10页 1、三人行,必有我师。20.12.1012.10.202006:4506:45:11Dec-2006:45 2、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二〇二〇年十二月十日2020年12月10日星期四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06:4512.10.202006:4512.10.202006:4506:45:1112.10.202006:4512.10.2020 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12.10.202012.10.202006:4506:4506:45:1106:45:11 5、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Thursday, December 10, 2020December 20Thursday, December 10, 202012/10/2020 6、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6时45分6时45分10-Dec-2012.10.2020 7、山不在高,有仙则灵。20.12.1020.12.1020.12.10。2020年12月10日星期四二〇二〇年十二月十日 8、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06:4506:45:1112.10.2020Thursday, December 10, 2020 亲爱的读者: 春去燕归来,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 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感谢你的阅读。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解读 一年级下册由“我们周围的物体”和“动物”两个单元构成。“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有7个教学内容.分别是《1.发现物体的特征》.《2.谁轻谁重》.《3.认识物体的形状》.《4.给物体分类》.《5.观察一瓶水》.《6.它们去哪里了》.《7.认识一袋空气》。“动 物”单元有6个教学内容.分别是《1.我们知道的动物》.《2.校园里的动物》.《3.观察一 种动物》.《4.给动物建个家》.《5.观察鱼》.《6.给动物分类》。两个单元总计13个教学内容.原则上每个教学内容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另外每个单元最后都有“科学阅读”内 容。 “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是小学生物质科学领域学习的开篇.指向“组成世界的物体能够依照它们的性质进行测量.分类和描述”这一科学核心概念。物体在一年级学生的生活中 最为常见.一年级学生对其有直观感受.他们对物体性质的理解又将为他们持续建立材料和物质的概念打下基础。为此.“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从具有固定形状的物体到一瓶水和洗发液再到一袋空气.循序渐进地带领学生们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索活动.以加深他们对物体具有质量.形状等特征的理解。 “动物”单元同一年级上册的“植物”单元一样.指向“地球上生活着不同种类的生物.生物有基本的生活需求”这一科学核心概念。给一年级学生设计的“动物”单元.主要是为 他们提供探索动物的机会.使他们认识到动物是有生命的。像所有的生物一样.动物具有独特的外部结构.能帮助自己实现生命的功能.感知周围的生活环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动 物”单元首先从唤醒学生们的生活经验开始.经过寻访校园里的动物.对动物形成初步的认识.然后通过对蜗牛和鱼的身体结构.运动方式和生存环境的细致观察.丰富对动物某些共同特征的理解.最后一课给动物分类的活动.则是从研究方法上给学生们以启示。 这两个单元从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都强调了在比较中观察.以及对观察对象的描述和记录。另外.分类和识别在两个单元中也都处在重要的位置。尽管这些活动主要是从运 用感官及简单工具的层面上展开的.但对小学生理解什么是科学.科学家如何做科学都十分重要。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大多为六.七岁.他们对物体的认识主要围绕质量.体积.状态等表观特征展开。在面对一个物体时.一年级学生大多可以说出其最明显的特征.如黄色的橡皮.透明的玻璃。但是学生大多不会描述那些不显著的特征.如与质量和体积相关的特征。通常.只有当描

科教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科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卷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找一找。 1.将下列词语的序号填到横线上。 ①重②三角形③光滑④流动⑤透明 (1)金属螺母用手掂着比较________。 (2)玻璃珠摸起来比较________。 (3)牛奶是可以________的。 二、判一判 2.我们可以通过对比认识物体的特征。() 3.由于污染,我们吸入的空气有时候有些刺鼻。() 4.把物体装进盒子,不同的平铺方法,装的数量是一样的。() 5.观察动物时,我们借助工具可以观察到更多。() 6.为了方便研究,我们可以对动物进行分类。() 三、连一连 7.把谜语中所描述的特征与相应的动物连线。

8.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描述水的特征?把观察的方法和观察到的特征连起来吧。 颜色气味光滑度形状 无色光滑无固定形状无味 四、选一选 9.采用( )平铺方式,能在盒子里装得更多。 A. B. 10.( )测量物体的重量更准确。 A. B. 11.当用棉签轻轻碰触蜗牛身体时,蜗牛( )。

A.缩进壳里 B.没有反应 五、想一想、答一答 12.空气有什么特征?你是怎样知道的? 13.画一种你知道的动物,确保你的图画能回答这些问题:你所画的动物需要怎样的生存条件?它属于哪一种类的动物? 14.导盲犬可以帮助盲人安全地走路、乘车和传递物品;蚯蚓可以使土壤疏松,利于植物的生长;蜣螂以粪便为食,它是大自然的“清洁工”……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想一想,你能为动物做些什么呢?写出来吧。

答案与解析 一、找一找。 1.【答案】(1)① (2)③ (3)④ 【解析】 二、判一判 2.【答案】正确 【解析】 3.【答案】正确 【解析】 4.【答案】错误 【解析】 5.【答案】正确 【解析】 6.【答案】正确 【解析】 三、连一连 7.【答案】 【解析】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教科版 20xx年春季

、教学进度表

1 .《发现物体的特征》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起始课,是小学物质科学领域学习的开篇。本课的学习主要分为两个活动:1.观察一个物体;2.对比观察两个物体。通过这两个活动,一方面使学生认识物体具有颜色、形状、气味、粗糙程度、轻重等特征,另一方面使学生初步学习科学的观察、描述、记录方法,为后面学习物体的特征奠定基础。教材中观察的这些物体都是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物体,这一课将引导学生利用眼、鼻、手等感官和两两对比观察的方法来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学习如何用科学词汇更全面、更准确地描述物体的特征。 【学生分析】 学生每天都会和各种各样的物体打交道,所以,对这些物体他们已经积累了许多感性认识。同时,他们也能够用一些简单的词汇或短语描述这些物体的特征,如颜色、气味、轻重、形状等。但是,学生在全面地描述物体、科学地运用词汇方面,仍存在很多困难。比如,怎样比较不同物体的轻重、如何描述形状、什么是粗糙或光滑……在对物质世界进行科学认识的初始阶段,学生出现的困难和产生的问题,就需要科学课堂提供一些研究方法来帮助他们克服和解决。另外,一年级小学生在行为能力上比较弱,课堂上不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在学习中自我意识较强,团体合作意识较弱。因此,他们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倾听习惯等都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概念目标 1.我们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物体,这些物体都具有一定的特征。 2.可以用一些科学词汇来描述物体的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 1.用各种感官观察和描述不同的物体。 2.用两两对比的方法对物体进行观察。 科学态度目标

2020科教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科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学期 期末测试卷 (时间:40分钟总分:100 分)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座号 ________ 一、填空题 1.我知道,找出水和牛奶的相同与不同,就是在(_______)。 2.将“能“”不能“”溶解"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妈妈把二勺白糖放在水杯里,又往杯里倒了一些热水,杯里的白糖立刻不见了,我喝了一小口,杯里的水甜甜的。妈妈告诉我,白糖________被水________。 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把5粒小石子放在水杯里,也往杯里倒了一些热水,可是过了很长很长的时间,我发现小石子还在水底,没有变化。我对妈妈说,小石子________被水 ________。 3.蜗牛生活在(__________)的地方,往往在(_________)后出现。 4.水没有 _______,具有______性。 5.观察动物,不(________)、不(_________)动物,不损坏它们的“(_______)”。6.将“掂一掂”“称一称““天平”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小明的爸爸送给小明两个大小相同的小球,这两个球一个是铁做的,一个是塑料做的。小明要想知道哪个重,可以先________,如果估测不准,再用________来________,就知道两个球谁轻谁重了。 7.影响物体轻重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8.水的特点是:水没有(_________),没有(_________),没有固定的(_________),(_________)流动。 9.说出你知道的动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10.校园里的动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二、选择题 11.鱼在水中靠()游动。 A.鱼头 B.鱼鳍 C.鱼尾

最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学期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 1、发现物体的特征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概念目标 1.我们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物体,这些物体都具有一定的特征。 2.可以用一些科学词汇来描述物体的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 1.用各种感官观察和描述不同的物体。 2.用两两对比的方法对物体进行观察。 科学态度目标 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感受到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物体,它们具有一定的特征,可以满足不同的需要。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观察和比较的方法对物体的特征进行描述。 难点:学会用两两对比的方法进行观察,学会用科学词汇描述物体特征。 【器材准备】 玻璃珠、螺母、乒乓球、橡皮、泡沫块、纸片、木块、一次性塑料杯、学生活动手册、班级记录单、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导言:同学们,你们喜欢玩猜谜语的游戏吗?那我来说你来猜。(出示谜语:体形有圆又有方,皮肤有白又有黄,发现哪个字写错,马上摇头来帮忙。谜底:橡皮) 2.你为什么猜它是橡皮呢? (学生可以从橡皮的颜色、形状、用途来表述自己的理由。) 设计意图:表述理由是为了让学生初步感知每种物体都有自己的特征,同时培养学生说话时要有理有据。

3.每个物体都有它不同于其他物体的特征,我们要学会发现。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物体,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它的特征,再让别人猜猜它是什么吗?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描述来了解学生对物体的观察、比较和描述能力,为教师后面的教学调整提供借鉴。 4.我们怎样才能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而且还能把它准确地描述出来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板书:发现物体的特征) 设计意图:明确本节课的研究主题。 二、观察物体 (一)观察一个物体 1.我们如何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呢? (要认真观察) 2.应该怎样观察呢?回忆一下我们在上学期学习过的观察植物的方法,谁来说说。 利用眼、鼻、手等多种感官进行细致观察(特别提醒学生在未经教师允许的情况下,不能用嘴接触任何物体)。(板贴:眼睛看、鼻子闻、手摸,同时进行闻和摸的安全教育)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上学期的内容,让学生进一步熟悉观察方法。 3.教师出示要观察的物体,逐个认识8种物体:玻璃珠、螺母、乒乓球、橡皮、泡沫块、纸片、木块、一次性塑料杯。 4.现在,我们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物体来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物体的特征。 5.学生汇报,教师总结出描述物体特征一些科学词汇记录在班级记录单上。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先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看到了什么,力求引导学生调动所有感官来观察物体的特征,如用眼看颜色或形状、用手摸软硬、用鼻子闻到气味,这样可以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哪些描述性词汇,同时为下面的“两两对比观察法”活动埋下伏笔。 (二)对比观察两个物体 1.刚才大家发现了物体的一些特征,你们想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吗? 2.例如:我们要观察木块有什么特征,可以先将木块与乒乓球对比,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木块是正方体,乒乓球是球形,它们的形状不同,所以说形状就是物体的一个特征。 这种方法叫两两对比观察法。然后把木块再分别与螺母、橡皮、泡沫块、纸片、一次 性塑料杯依次比较观察,看你能不能发现木块更多的特征。 3.随机抽取学生表述如何去做。 4.4人一组,通过小组合作,将物体进行两两比较,看看有没有更多的发现。

一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 带答案

一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带答案 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 期末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5题,每题6分,合计30分 1、要测出水桶一圈的长度我们应该选择()来测量更方便。 A 小棒 B 测量纸带 C 小立方体 2、松树的叶子是() A 细长的 B 爱心形 C 圆形的 3、下面选项中哪一项是不是植物() A 柳树 B 蒲公英 C 蚂蚁 4、下面哪一项是牵牛花的叶子() A B C 5、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我们一般要测量()。 A 1次 B 2次 C 3次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共5题,每题6分,合计30分 1、我们在做比较时要按照同一个标准进行比较。() 2、一拃是指张开大拇指和中指,两端的距离。() 3、塑料花是植物。() 4、我们吃的蔬菜、水果和鸡肉都是植物。() 5、我们在校园里观察植物时可以将我们喜欢的花摘下来。() 三、连线题。(将叶子和对应的植物用直线“—”连起来)合计8分 A B C D 杨树柳树法国梧桐(悬铃木)松树 四、下面是制作纸带的过程,请将正确图片下的字母填到括号里合计8分 A B C D )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 五、画图题(合计8分) 六、这些工具你认识吗、选择正确的名字填上吧(填字母即可)合计8分

2/ 3 名称()名称()名称()名称()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每题6分,共5题,合计30分) 1、 B 2、 A 3、 C 4、 C 5、 C 二、判断(每题6分,共5题,合计30分) 1、√ 2、√ 3、× 4、× 5、× 三、连线题(4题,每连对一题2分,合计8) A B C D 杨树柳树法国梧桐(悬铃木)松树 四、下面是制作纸带的过程(合计8) 五、画图题(合计8分) 画出的植物有根、茎、叶三部分,同时还要有地面,正确标出三部分的名称即可给8分 六、这些工具你认识吗、选择正确的名字填上吧(填字母即可)合计8分 A卷尺B测距车C软尺D卡尺E折叠尺 名称(E )名称( C ) 名称( D )名称(A ) 第 3 页共3 页

科教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一年级下册科学 《发现物体的特征》 教学目标 1.我们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物体,这些物体都具有一定的特征。 2.可以用一些科学词汇来描述物体的特征。 3.用各种感官观察和描述不同的物体,感受到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物体,它们具有一定的特征,可以满足不同的需要。 4.用两两对比的方法对物体进行观察,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重点 用观察和比较的方法对物体的特征进行描述。 教学难点 学会用两两对比的方法进行观察,学会用科学词汇描述物体特征。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导言:同学们,你们喜欢玩猜谜语的游戏吗?那我来说你来猜。(出示谜语:体形有圆又有方,皮肤有白又有黄,发现哪个字写错,马上摇头来帮忙。谜底:橡皮) 2.你为什么猜它是橡皮呢? 3.每个物体都有它不同于其他物体的特征,我们要学会发现。在

我们身边有许多物体,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它的特征,再让别人猜猜它是什么吗?

4.我们怎样才能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而且还能把它准确地描述出来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板书:发现物体的特征) 二、观察物体 一)观察一个物体 1.我们如何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呢? 2.应该怎样观察呢?回忆一下我们在上学期学习过的观察植物的方法,谁来说说。 3.教师出示要观察的物体,逐个认识8种物体:玻璃珠、螺母、乒乓球、橡皮、泡沫块、纸片、木块、一次性塑料杯。 4.现在,我们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物体来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物体的特征。 5.学生汇报,教师总结出描述物体特征一些科学词汇记录在班级记录单上。 二)对比观察两个物体 1.刚才大家发现了物体的一些特征,你们想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吗? 2.例如:我们要观察木块有什么特征,可以先将木块与乒乓球对比,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木块是正方体,乒乓球是球形,它们的形状不同,所以说形状就是物体的一个特征。这种方法叫两两对比观察法。然后把木块再分别与螺母、橡皮、泡沫块、纸片、一次性塑料杯依次比较观察,看你能不能发现木块更多的特征。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卷

一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质量检测卷班级姓名得分 一、我会选 1.下面两种叶子是同一种植物的叶子吗?() A.是 B.不是 2.银杏叶像() A.手掌 B.爱心 C.扇子 3.下面哪一个选项不来自于植物?() A.玉米 B.黄瓜 C.猪肉 4.下面的拃(zhǎ)哪个不标准?() A B C 5.到校园里观察植物,要及时() A.记录 B.摘下来 C.拔出来

6.下面四只恐龙,哪只最高?() A B C D 7.为了公平,在塑料青蛙跳远比赛时,我们要将青蛙放在同一() A.起点 B.终点 C.距离 二、我会连 1.我知道每一周的植物生长情况。 第二周第三周第一周 2.我知道一株植物的根、茎、叶、花。 花 叶 茎 根

3.看一看,连一连。(8分) 冬 春 夏 秋

4.我知道大蒜的生长情况。 第七天第一天第十天 三、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塑料花不是植物。() 2.叶子都是绿色的。() 3.小明说:“跳远比赛,我们必须在同一起点线起跳。”() 4.植物的生长只需要水分。 5.在生活中,只能用尺子充当测量工具。() 6.植物对人类很重要,有的植物可以吃,有的植物可以建房屋,有的植物可以当药材。() 7.同一种植物的叶子颜色可能不一样。() 8.观察一颗植物不可以用嘴巴尝。() 9.松树的叶子是心形的。() 10.我要观察植物的颜色,我需要用到眼睛。()

1、三人行,必有我师。20.12.1012.10.202006:5606:56:29Dec -2006:56 2、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二〇二〇年十二月十日2020年12月10日星期四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06:5612.10.202006:5612.10.202006:5606:56:2912.10.202006:5612.10.2020 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12.10.202012.10.202006:5606:5606:56:2906:56:29 5、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Thursday, December 10, 2020December 20Thursday, December 10, 202012/10/2020 6、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6时56分6时56分10-Dec -2012.10.2020 7、山不在高,有仙则灵。20.12.1020.12.1020.12.10。2020年12月10日星期四二〇二〇年十二月十日 8、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06:5606:56:2912.10.2020Thursday, December 10, 2020 亲爱的读者: 春去燕归来,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感谢你的阅读。

科教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发现物体的特征 教学目标 1.我们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物体,这些物体都具有一定的特征。 2.可以用一些科学词汇来描述物体的特征。 3.用各种感官观察和描述不同的物体,感受到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物体,它们具有一定的特征,可以满足不同的需要。 4.用两两对比的方法对物体进行观察,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重点 用观察和比较的方法对物体的特征进行描述。 教学难点 学会用两两对比的方法进行观察,学会用科学词汇描述物体特征。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导言:同学们,你们喜欢玩猜谜语的游戏吗那我来说你来猜。(出示谜语:体形有圆又有方,皮肤有白又有黄,发现哪个字写错,马上摇头来帮忙。谜底:橡皮) 2.你为什么猜它是橡皮呢

3.每个物体都有它不同于其他物体的特征,我们要学会发现。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物体,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它的特征,再让别人猜猜它是什么吗 4.我们怎样才能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而且还能把它准确地描述出来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板书:发现物体的特征) 二、观察物体 一)观察一个物体 1.我们如何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呢 2.应该怎样观察呢回忆一下我们在上学期学习过的观察植物的方法,谁来说说。 3.教师出示要观察的物体,逐个认识8种物体:玻璃珠、螺母、乒乓球、橡皮、泡沫块、纸片、木块、一次性塑料杯。 4.现在,我们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物体来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物体的特征。 5.学生汇报,教师总结出描述物体特征一些科学词汇记录在班级记录单上。 (二)对比观察两个物体 1.刚才大家发现了物体的一些特征,你们想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吗 2.例如:我们要观察木块有什么特征,可以先将木块与乒乓球对比,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木块是正方体,乒乓球是球形,它们的形状不同,所以说形状就是物体的一个特征。这种方法叫两两对比观察

一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 带答案

2017—2018学年度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 期末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5题,每题6分,合计30分 1、要测出水桶一圈的长度我们应该选择( )来测量更方便。 A 小棒 B 测量纸带 C 小立方体 2、松树的叶子是( ) A 细长的 B 爱心形 C 圆形的 3、下面选项中哪一项是不是植物( ) A 柳树 B 蒲公英 C 蚂蚁 4、下面哪一项是牵牛花的叶子( ) A B C 5、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我们一般要测量( )。 A 1次 B 2次 C 3次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共5题,每题6分,合计30分 1、我们在做比较时要按照同一个标准进行比较。 () 2、一拃是指张开大拇指和中指,两端的距离。 () 3、塑料花是植物。 () 4、我们吃的蔬菜、水果和鸡肉都是植物。 () 5、我们在校园里观察植物时可以将我们喜欢的花摘下来。 () 三、连线题。(将叶子和对应的植物用直线“—”连起来)合计8分 A B C D 杨树 柳树 法国梧桐(悬铃木) 松树 四、下面是制作纸带的过程,请将正确图片下的字母填到括号里合计8分 A B C D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五、画图题(合计8分)

2/ 3 密 封 线 内 不 准 答 题 六、这些工具你认识吗、选择正确的名字填上吧(填字母即可)合计8分 名称( ) 名称( ) 名称( ) 名称( )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每题6分,共5题,合计30分) 1、 B 2、 A 3、 C 4、 C 5、 C 二、判断(每题6分,共5题,合计30分) 1、√ 2、√ 3、× 4、× 5、× 三、连线题(4题,每连对一题2分,合计8) A B C D 杨树柳树法国梧桐(悬铃木)松树 四、下面是制作纸带的过程(合计8) A D 五、画图题(合计8分) 画出的植物有根、茎、叶三部分,同时还要有地面,正确标出三部分的名称即可给8分 六、这些工具你认识吗、选择正确的名字填上吧(填字母即可)合计8分 A卷尺B测距车C软尺D卡尺E折叠尺 名称(E )名称( C ) 名称( D )名称(A ) 第3页共3页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班级 姓名 二、按轮子出现的先后顺序,在 里填序号。 (10分)

三、判断题。(20分) 1、古时候人们吃肉可以生吃,而现代人都要把肉做熟吃。 ( ) 2、人们为了满足生活需要,常常利用自然材料制造物品。 ( ) 3、人们可以借用轮子来搬动较重的物体,使物体轻松移动。 ( ) 4、所有的树木冬天都会落叶子。 ( ) 5、小明用放大镜看太阳。 ( ) 6、世界上还有许多问题到目前为止都没有能够找到答案。 ( ) 7、我就用眼睛看看,就可以全面认识一个事物了。 ( ) 8、在生活中,不知道的东西不能随便闻和尝。 ( ) 9、使用放大镜时,要来回移动,直到看清楚为止。 ( ) 10、建筑物、纺织品、交通工具都是自然的。 ( ) 四、让小球从1点和2点滚下来,标出它停止的位置。(4分) 木片轮 滚木 铁皮轮 橡胶轮 空心轮 1 2

五、将下列观察工具图片与对应的名称连起来。(10分) 显微镜 后视镜 单筒望远镜 双筒望远镜 放大镜 六、把下列指纹图片与名称连起来。(6分) 斗形纹 弓形纹 箕形纹 七、 给古代人要用的生活用品打“√”。(16分)

八、 这些自然材料可以制造成什么物品,请在空白处写上或画出来。(12分) 皮毛 皮衣 连衣裙 草裙 生肉 粥 馒头 野果 山洞 别墅 茅草屋 楼房 骑马 开车 木舟 游艇

小学一年级科学参考答案 一、工程师的杰作有: 轮船、航天飞机、机器人、电脑、高铁、冰箱、飞机、 中国体育馆鸟巢 二、按轮子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序: 滚木1、木片轮2、空心轮3、铁皮轮4、橡胶轮5. 三、判断:1、√ 2、√ 3、√ 4、× 5、× 6、√ 7、× 8、√ 9、√ 10、× 四、画出1号球比2号球滚得远就正确。 五:略 六、把下列指纹图片与名称连起来 斗形纹弓形纹箕形纹 七、古代人用的生活用品: 1、衣:皮毛、草裙 2、食:生肉、野果 3、住:山洞、茅草屋 4、行:骑马、木舟。 八、略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2018学年洒坪中心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经过一个寒假,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环境、老师、同学、课堂、学习、学校的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同时他们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 一年级下册科学在小学六年科学学习中具有特殊的意义。课程的含义是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系统的设计,但绝不是说不再“有意思”,不再令人“感兴趣”,不再有孩子们的“个人看法”和“探索空间”。恰恰相反,好的科学课应该是属于“儿童的科学”。 二、教材解读 “科学家这样做”诸如此类的问题,无法也不应该教给孩子们,而是让他们在科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通过与之交融的探究活动逐渐体验和理解。因此,一年级下册科学的主要功能是为六年的科学学习打基础。 1.内容分析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内容由“我们周围的物体”和“动物”两个单元组成。其中“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有7个教学内容,“动物”单元有6个教学内容,总计13个教学内容,原则上每个教学内容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另外每个单元最后都有“科学阅读”内容。 (1)“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是小学生物质科学领域学习的开篇,指向“组成世界的物质能够依照它们的性质进行测量、分类和描述”这一科学核心概念。物体在一年级学生的生活中最为常见,一年级学生对其有直观感受,他们对物体性质的理解又将为他们持续建立材料和物质的概念打下基础。为此,“我们周围的物质”单元,从具有固定形状的物体到一瓶水和洗发液再到一袋空气,循序渐进地带领学生们展开一系列的探索活动,以加深他们对物体具有质量、形状等特征的理解。 (2)“动物”单元同一年级上册的“植物”单元一样,指向“地球上生活着不同种类的生物,生物有基本的生活需求”这一科学核心概念。给一年级学生设计的“动物”单元,主要是为他们提供探索动物的机会,使他们认识到动物是

最新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学期教学计划

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的学习以观察和描述为主,如何运用感官进行观察并对自己观察到的结果进行描述是教学的一个重点。要从一开始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正确认识、理解和必要的科学素养,为后面的科学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材解读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基础课程、实践性课程与综合性课程。本教材依据教育部2017年最新颁布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教科书采用了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双螺旋(科学态度和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为辅线)协同发展的编写理念模型,表现为“大单元”的组织形式和“四个板块”的呈现方式。 一年级科学设置两大单元,分别是“我们周围的物体”和“动物”。 “物体”单元下设:1.发现物体的特征2.谁轻谁重3.认识物体的形状4.给物体分类5.观察一瓶水6.它们去哪里了7.认识一袋空气。 “动物”单元下设:1.我们知道的动物2.校园里的动物3.观察一种动物4.给动物建个家 5.观察鱼6.给动物分类2 这两个单元从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都强调了在比较中观察,以及对观察对象的描述和记录。另外,分类和识别在两个单元中也都处在重要的位置。尽管这些活动主动是从运用感官及简单工具的层面上展开的,但对小学生理解什么是科学、科学家如何做科学都十分重要。 “四个板块”分别是聚焦、探索、研讨、拓展。在充分体现科学特质的同时,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的需要。具体说明如下:21 (1)聚焦板块:一般以陈述句的形式描述问题情境,以疑问句的形式提出1-2个学生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以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语句与前一课的学习内容进行联系,体现课程的连贯性。2 (2)探索板块:包括前概念测查、预测、探究计划的制订、收集信息、组织和呈现证据以及形成初步解释。这一板块通常以陈述句的形式出现,列出可供选择的观察和实验方法、有关的第二手资料和数据呈现所需要的方法和工具等。2

一年级上册科学试题 - 期末测试卷 人教版 (含答案)

第一学期期末一年级科学测试题 一、卷面书写。(5分) 请同学们认真书写,做到规范、端正、美观,让你的试卷拥有一张清秀、漂亮的面孔! 二、我填一填。(每空1分,共15分) 1.我们身体的五个感觉器官是眼睛、鼻子、耳朵、()和()。 2.我们校园里的建筑有()、()、()等等。 3.我知道的生活中常见工具有()、()和()。 4.()可以吸引铁制品。 5.餐巾纸的吸水性()。 6.一年有四季,分别是()()()() 7.可以用()观察细微的物体。 三、认真选一选。(每题2分,共10分) 1.花的颜色是()观察知道的。 A.耳朵 B.手 C.眼睛 D.鼻子 2.不容易搭高的物体是()。 A.球体 B.圆柱体 C. 长方体 D.正方体 3.塑料的优点是()。 A.很重 B.轻巧 C.怕高温 D.容易碎 4.蝴蝶在()飞行很轻松。A.大雾天 B.下雪天 C.下雨天 D.晴天 5.钉子要钉在木板上使用的工具是()。 A.镊子 B.锤子 C.剪子 D.刀子 四、当好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10分) 1.不要乱抠鼻子、耳朵。() 2.蚂蚁是植物。() 3.塑料袋不怕水。() 4.塑料瓶可以装热水。() 5.不要拿着剪子和刀具打闹。() 五、科学与生活(每题2分,共10分) 给它们分类,属于有生命的画圆圈,没有生命的画三角。 1、___________ 2、_________ 3、______ 4、_______ 5、_________ 4、___________ 5、___________ 6、 ___________

第一学期期末一年级科学测试题答案 二、 1.嘴巴,眉毛 2.教学楼,升旗杆,操场 3.剪刀,刀子,锤子 4.磁铁 5.很强 6.春夏秋冬 7.放大镜 三、C A B D B 四、√×√×√ 五、△○△○△○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将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物体(固体、液体、气体)进行观察、比较和描述,对观察到的物体特征进行讨论和分析,并试着根据物体的一些特征给物体分类。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会加强对物体特征的认识,还将在反复探究中提高对物体属性的理解。这将为学生以后理解物体具有一定的特征,材料具有一定的性能、水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单一物质、空气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混合物质等主要概念奠定基础。 科学概念目标 ●物体的轻重、颜色、形状、薄厚、表面粗糙程度等特征可以被我们观察和描述。 ●不同的物体有许多相同和不同的特征,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征对它们进行分类。 ●水和空气具有无色、无味、会流动等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 ●能运用多种感官和简单的方法观察和描述事物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能以讨论、绘画、书写等形式进行描述和交流。 ●尝试以图表的形式组织信息。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类。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回顾和反思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科学态度目标 ●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 ●乐于在情境中学习,保持对一个问题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 ●乐于小组合作探究,能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 ●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 ●具有分析、反思探究过程的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水和空气是重要的资源,需要珍惜和保护。 ●知道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特征,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学情分析 学生每天都会和各种各样的物体打交道,所以,对这些物体他们已经积累了许多感性认识。同时,他们也能够用一些简单的词汇或短语描述这些物体的特征,如颜色、气味、轻重、形状等。但是,学生在全面地描述物体、科学地运用词汇方面,仍存在很多困难。比如,怎样比较不同物体的轻重、如何描述形状、什么是粗糙或光滑在对物质世界进行科学认识的初始阶段,学生出现的困难和产生的问题,就需要科学课堂提供一些研究方法来帮助他们克服和解决。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概念目标 1.我们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物体,这些物体都具有一定的特征。 2.可以用一些科学词汇来描述物体的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 1.用各种感官观察和描述不同的物体。 2.用两两对比的方法对物体进行观察。 科学态度目标 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感受到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物体,它们具有一定的特征,可以满足不同的需要。 教学准备 玻璃珠、螺母、乒乓球、橡皮、泡沫块、纸片、木块、一次性塑料杯、学生活动手册、班级记录单、课件等。

一年级科学期末测试题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密 封线内不要答题////////////// 第1页(共2页) 第2页(共2页) XXXXXX 小学校 2018-2019 学年度上期期末质量检测 一年级科学试题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5题,每题6分,共30分) 1.下面哪一种不是植物 ( ) A .菊花 B.塑料花 C.枫树 2.银杏叶是什么形状 ( ) A.扇形 B.针形 C.椭圆形 3.测量水桶一圈的长度时,选用的工具是 ( ) A.小立方体 B.小棒 C .测量纸带 4.比较要公平,必须确立同一个 ( ) A.起点 B.终点 C.距离 5.测量时,为了保证测量结果准确,一般要测量( ) A.1次 B.3次 C.5次 二、判一判。(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1.秋天到了,枫树的叶子会变黄 ( ) 2.到校园里观察植物时,要爱护植物,不能踩、拔。 ( ) 3.植物的生长需要水、阳光和营养。 ( ) 4.一拃的长度是大拇指和中指伸直的长度。 ( ) 三、连一连。(共35分) 1、将树叶和名称连起来(15分) 松树叶 银杏叶 枫树叶

第3页(共4页) 第4页(共4页) ///////////////密封 线内不要答题 ////////////// 2、将制作测量纸带的顺序连一连(20分)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四、我是绘画小能手。(共2题,每题5分,共10分) 2 、画一棵有根、茎、叶的植物。(5分) 五、说一说这学期你种植的植物(是什么植物?生长过程中根、茎、叶有什么变化?可以画图表示,不会写的也可以写拼音)。(5分)

最新小学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解读 一年级下册由“我们周围的物体”和“动物”两个单元构成。“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有7个教学内容,分别是《1.发现物体的特征》、《2.谁轻谁重》、《3.认识物体的形状》、《4.给物体分类》、《5.观察一瓶水》、《6.它们去哪里了》、《7.认识一袋空气》。“动物”单元有6个教学内容,分别是《1.我们知道的动物》、《2.校园里的动物》、《3.观察一种动物》、《4.给动物建个家》、《5.观察鱼》、《6.给动物分类》。两个单元总计13个教学内容,原则上每个教学内容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另外每个单元最后都有“科学阅读”内容。 “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是小学生物质科学领域学习的开篇,指向“组成世界的物体能够依照它们的性质进行测量、分类和描述”这一科学核心概念。物体在一年级学生的生活中最为常见,一年级学生对其有直观感受,他们对物体性质的理解又将为他们持续建立材料和物质的概念打下基础。为此,“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从具有固定形状的物体到一瓶水和洗发液再到一袋空气,循序渐进地带领学生们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索活动,以加深他们对物体具有质量、形状等特征的理解。 “动物”单元同一年级上册的“植物”单元一样,指向“地球上生活着不同种类的生物,生物有基本的生活需求”这一科学核心概念。给一年级学生设计的“动物”单元,主要是为他们提供探索动物的机会,使他们认识到动物是有生命的。像所有的生物一样,动物具有独特的外部结构,能帮助自己实现生命的功能,感知周围的生活环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动物”单元首先从唤醒学生们的生活经验开始,经过寻访校园里的动物,对动物形成初步的认识,然后通过对蜗牛和鱼的身体结构、运动方式和生存环境的细致观察,丰富对动物某些共同特征的理解,最后一课给动物分类的活动,则是从研究方法上给学生们以启示。 这两个单元从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都强调了在比较中观察,以及对观察对象的描述和记录。另外,分类和识别在两个单元中也都处在重要的位置。尽管这些活动主要是从运用感官及简单工具的层面上展开的,但对小学生理解什么是科学、科学家如何做科学都十分重要。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大多为六、七岁,他们对物体的认识主要围绕质量、体积、状态等表观特征展开。在面对一个物体时,一年级学生大多可以说出其最明显的特征,如黄色的橡皮、透明的玻璃。但是学生大多不会描述那些不显著的特征,如与质量和体积相关的特征。通常,只有当描述物体特征的任务明确指向与质量或体积相关的特征时,学生才能说出哪个更大、哪个更重。尽管一年级学生掌握的词汇有限,不知道如何描述物体的特征,但是他们认识物体的主要困难并不在于不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