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防火安全措施方案.docx

消防防火安全措施方案.docx
消防防火安全措施方案.docx

泮塘五约微改造工程(一期)施工专业承包——消防防火安全措施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2)

1、项目概况: (2)

二、组织指挥机构 (3)

三、报警处置程序 (3)

四、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3)

五、义务消防队组织管理制度. (4)

六、建立防火安全制度 (4)

七、动火审批制度 (5)

八、电气设备、电源管理制度. (5)

九、火险隐患整改制度 (6)

十、消防器材管理制度 (6)

十一、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和措施 (6)

十二、扑救初起火灾的程序和措施 (7)

十三、注意事项 (7)

为了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施工现场和职工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及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相关法规,特制定本方案。

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1、项目概况:

本项目为微改造项目,改造内容包括修缮建设各项基础和生活配套服务设施,改造和活化公产建筑,结合立面整饰和街巷景观设计,整体提升五约村的风貌。

工程范围:微改造内容包括泮塘五约地块仁威庙以西、三官庙前街以东、泮塘直街以南、涌边街以北范围内部分已征收房屋的外观、

结构和空间布局改造,针对历史建筑线索(保护与修缮类)、危房(抢险类)、具有传统价值部位的建筑(改造类)、临建违建及其他等(拆除类)四种类型的现有建筑。立面改造内容包括上述范围内的泮塘直街、涌边街等重要街巷沿街现有建筑立面整饬。

二、组织指挥机构

火场总指挥:

灭火行动组:

疏散引导组:等 ( 协调人员疏散、现场秩序维持、警戒工作)

安全救护组: ( 携带急救箱急救设施,在生命安全得到保证的前提下,负责火场现场人员与物资的抢救)

通讯联络组: ( 现场报警,通知主要领导和各小组成员,了解各

区域火势和人员疏散情况,传达灭火和疏散指令)

各小组依照上述要求,合理安排轮班同事,确保24 小时均有符合规定的相关人员当班,并切实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三、报警处置程序

火警电话: 119

1、严禁乱报警,避免不必要的恐慌。

2、所有报警信号无论真假,均以真火警处理。

3、确认是误报的信号时,应立即解除警报并报相关部门与人员。

4、任何现场施工人员发现火灾及时通知现场管理人员或直接报警。

5、火灾发现者根据火势判断采取适当的报警方式,如未发现浓烟

应立即通知现场管理人员,如火势已经较大立即拨打119 火警电话同时通知现场管理人员。

6、报警时沉着冷静,向接警人详细提供火灾的准确位置、什么物

质着火、有无人员受困、目前火情火势情况等相关信息。

四、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1、施工现场全体员工进行培训。

2、新上岗和进入新岗位的员工须进行上岗前的消防安全培训。培

训内容:

a、有关消防法规、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

b、各部门、各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c、有关消防设施的性能、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d、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以及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

e、组织、引导在场人员疏散的知识和技能。

五、义务消防队组织管理制度

1、贯彻执行消防安全规章制度,做好消防宣传工作。

2、定期进行防火安全检查,消除火灾隐患。

3、熟悉现场的消防重点部位和各种消防器材的摆放位置和操作规程。

4、积极参加扑救火灾和疏散人员工作并保护好现场。

5、积极参加现场有关单位组织的各项消防培训。

六、建立防火安全制度

1、控制火源

A、严格执行动火审批制度。

B、严禁乱拉乱接电源电器,严防电器线路引起火灾。

2、按防火平面布置图,落实消防器材,挂设防火标志。

3、木工加工场的电锯旁必须每班清扫木屑、刨花,运到地面指定地点堆放。

4、建立一支由项目经理、技术人员、施工员、工人组成消防组。

5、加强防火安全教育,并在宣传发生火灾事故的教训。

6、建立定期防火检查,更换灭火器。

7、施工现场明确划分用火作业,易燃材料堆积处、仓库等区域。

8、施工现场夜间配有照明设备,并保持消防通道畅通。

9、同各班组签定防火安全协议书。

10、施工现场用电,严格执行《施工现场电气安全管理规定》,加强电源管理,防止发生电气火灾。

11、禁止在高空架空线下面搭设临时性建设物或堆放可燃物。

七、动火审批制度

1、施工现场各种生产用火事先办理申请手续,经现场专职监理同意,签发用火证后才能用火。现场电焊工、气焊工从事电气设备安装

和电、气焊切割作业都持有操作证和用火证。用火前对易燃、可燃物

清除,采取隔离等措施,落实看火人员和配备灭火器具,作业后确认

无火源隐患后离去。

2、在脚手架上进行焊接和使用明火作业时,用盖石棉布和使用接

火盘,堵塞空洞,并备好灭火器,在用火和焊接过程中随时检查,在

用火和焊接地点周围进行仔细检查,确认无明、暗火种后离开。

3、施工现场不使用电热器具、明火取暖。

八、电气设备、电源管理制度

l、各种用电设备、照明线路的安装、使用、管理,按操作规范规

定执行。

2、施工现场电器设备的安装,暂设电源和线路的架设、维修、拆

除必须由专业电工进行。

3、在施工现场不使用电炉、电饭锅,电炒锅、电饭煲、电褥子和100瓦以上的大灯泡。

4、施工现场不使用超负荷使用电气设备,不使用明露高热强光源

灯具。各种电闸箱加盖上锁,闸箱内及周围不存放杂物,架空线路按

规范绑扎。

九、火险隐患整改制度

火险隐患通过现场管理单位在防火安全检查中及施工人员在日

常工作中发现的。存在火险隐患的施工现场,对隐患的整改在人力,

物力、财力上给予保证,确保火险隐患及时整改。

1、边查边改,对查出的不需动用较大人力、物力、财力的火险隐

患立即整改。

2、对监理部下的火险隐患通知书逐件登记、定人员、定时间、定

措施,进行整改。

十、消防器材管理制度

l、施工现场、仓库、作业区等处都按照规定配备消防器材。要害部位配备不少于4 具的灭火器,有明显的防火标志,并经常检查、维护、保养,保证灭火器材灵敏有效。

2、非灭火时不随便拿用或移动消防器材或设施。

3、定期组织人员对现场灭火器材进行检测、维护保养,确保完整

好用。

4、消防设施、器材的周围,不得堆放物品,要便于提取使用。

5、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擅自挪动或动用消防器材。

6、消防器材使用后立即进行维护保养、更新。

7、非正当使用损坏消防器材的,追究当事人责任。

十一、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和措施

1、火灾发生地附近工作人员在保证个人人身安全的前提下有义务

对受火势威胁并有可能导致火势进一步扩大或爆炸的物品、重要的文件档案、受困人员进行紧急疏散。

2、着火区域疏散小组人员根据火场情况,迅速作出立即进行应急

疏散或等待值班领导的疏散命令的决定。

3、单位负责人在得知火场的情况以后,立即作出是否进行应急疏

散和进行部分区域或全部区域疏散的命令,并尽快传达给疏散区域疏散小组人员。

4、各区域疏散小组成员沉着冷静,按照指示的疏散次序引导区域

人员有序的从出口疏散,对受伤和情绪不稳定的人提供帮助,到达安全地点时清点人数。安全救护小组对受伤的人员进行救护,情节严重的立刻送去附近医院。

5、疏散区域外部疏散小组成员清理疏散通道上的障碍物,携带应

急照明设备指引疏散方向。

十二、扑救初起火灾的程序和措施

1、火灾发生地附近工作人员在保证个人人身安全的前提下有义务

就近使用消防设施、器材展开初起火灾的扑救工作,尽力控制火灾的蔓延,保持对现场项目部的联系,等待相关人员的到来。

2、灭火行动组接到联络电话后立即携带所配备的灭火设施赶赴火

场,了解事故的详细情况,在事故发生区域人员的协助下展开灭火自

救工作。

3、灭火行动组有供应水及其它所需灭火器的专门人员。

4、接到撤离的命令后,灭火行动小组协助疏散小组进行人员的疏

散,并一起撤离火灾现场。

5、消防部队赶到火场后,灭火行动组配合消防队进行供水、灭火。

十三、注意事项

1、火灾发生时,所有现场人员保持镇定,听从指挥,依照项目部

紧急处理程序处理。

2、一切自救本着先救人后救物的原则,不作个人冒险。

3、在生命安全未受到威胁时,坚守各自的岗位,尽力控制火灾的蔓延直到相关部门人员到达事发现场,并详细汇报最新的进展情况。

4、火灾伴随有浓烟时采取低姿势行走或匍匐穿过浓烟区,或以湿布等捂住口鼻。

5、疏散时身上着火时,切记不可奔跑,应立即脱掉着火衣物或就地翻滚,或由身边的同事以湿衣物包住或扑打或泼水浇灭。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