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方言语音的特点课件

现代汉语七大方言复习课程

现代汉语七大方言 方言区用语言来化分,可以分为,北方方言区,吴方言区,湘方言区,赣方言区,客家方言区,粤方言区,闽方言区,其中,北方言区,还可以划出,东北方言区,中原方言区,北河言区,西北方言区,西方南方言区,按官方对方言细化解释。1.北方方言北方方言,也叫官话方言,是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基础方言,以北京话作为代表,通行地域最广,占汉语通行区域的四分之三,使用人口最多,也占汉语使用人口的四分之三,达七亿多人。北方方言内部一致性比较强,语法结构上差别较小,词汇方面的一致性也很强,语音方面的分歧也不是很大,从东北的满洲里到西南地昆明,直线距离约三千公里,从西北的酒泉到东南的南京,直线距离约两千公里,在这样大的范围内,互相通话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这样大面积范围内语言如此高度一致,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北方方言在语音方面的主要特点是没有浊塞音、浊塞檫音声母,古代汉语中的这些浊音声母都变成了清音;辅音韵尾很少,只有舌尖前鼻音韵尾和舌尖后鼻音韵尾两个辅音韵尾;声调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入声消失。根据特点,一般把北方方言分为华北方言、西北方言、西南方言、江淮方言四个次方言。2.吴方言吴方言主要通行在江苏南部地区、上海市、浙江省、江西东北部、福建西北角和安徽南部地区,代表点是上海话和苏州话,使用人口约七千万。吴方言在语音方面的突出特点是:有一整套浊音声母浊塞音和浊塞檫音;没有舌尖后音声母;韵尾较少,普通话前鼻音韵尾一律读做后鼻音韵尾,普通话复韵母的韵尾脱落变成单

元音韵母;有七-八个声调。3.湘方言湘方言主要分布在湖南省的大部分地区,以长沙话为代表,使用人口在三千万以上。主要的语音特点是:部分地区有比较完整的浊塞音、浊塞檫音和浊檫音声母;声母h、f不分;声母n和l混用;入声调没有塞音尾。4.赣方言赣方言主要通行在江西省大部分地区和湖北省的东南角,以南昌话为代表,使用人口也在三千万以上。赣方言最大的特点是没有其它方言那样突出的特点。从方言地图上看,赣方言处于北方方言、吴方言、闽方言、客家方言、湘方言的四面包围之中,这种地理位置是汉语所有方言中最为独特的,正因为如此,赣方言受其它方言的影响很大,四面的界线非常不明显,与吴方言接近的地区,像吴方言,与闽方言接壤的地区像闽方言,与客家方言接触到地区又像客家方言,等等,以致有学者主张取消赣方言的独立,把它合并归属到周边不同的方言区。赣方言语音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古代的浊塞音和浊塞檫音声母全部变成了同一发音部位的送气清音,而不是像普通话那样平声送气,仄声不送气。5.客家方言客家方言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使用人口约三千七百万。客家方言主要通行于广东东部和北部地区、广西和江西南部、福建西部,以及湖南、四川、台湾省的部分地区,海外华侨有很多使用客家方言。主要的语音特点是:古代浊塞音和浊塞檫音声母大部分变成同部位的送气清音声母,这一点与赣方言一致;舌尖后音声母读作舌尖前音;g、k、h和z、c、s可以同齐齿呼韵母相拼;没有撮口呼韵母;声调有六个。6.粤方言粤方言主要通行于广东省朱三角、广西东南部地区和香港、澳门特区,以广州话为代表,也

中国七大方言概述

汉语汉字——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之一 语言是文化的基石,一切文化活动首先都是一种语言交流。因此,语言的世界深不可测,它的内部积淀着整个民族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历史与现实。 一、汉字的起源及发展 汉字是记载汉语的符号,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汉字是中国古代先民的杰出创造,至尽已有6000年的历史。《易·系辞》下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以书契。”结绳记事的传说,还见于 许多先秦古籍,表明结绳确实曾是先民用来记事的方法,但后来则将之 线条化,遂演变为文字。传说黄帝的史官仓颉作书。汉代许慎的《说文 解字序》说:“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 观鸟兽之文,与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垂宪象。 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 见鸟兽踢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这段话说明了造字之 源为八卦与结绳,至黄帝时,始由仓颉创具规模。其实,最初的文字, 决不可能出于一时一人之手,它是在漫长的岁月里由为数众多的人通过 劳动和生活实践共同创造的。仓颉虽不必肯定是唯一创造文字的人,但 至少从中也反映了早在4000年前已经使用汉字的史实。经过不断改进到 商代,汉字已经比较完善和确定。今天出土的卜辞中的甲骨文和青铜器 上的铭文(金文)就是绝好的证明。后来,又经过大篆、小篆、隶书、 楷书、行书、草书几个阶段,到汉、晋时期,汉字遂完全成熟和定型。 因为汉字有一个方型结构,所以汉字的书写、篆刻成为一门艺术,书法、篆刻。 书法形式:甲骨文、金文、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二、汉字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 第一、汉字记载了中华民族的文明成果,在保存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功绩卓著;第二、汉字对于中国十分复杂的方言具有规范作用, 从而对语言的统一具有促进作用;第三、汉字对于增强中华民族 的凝聚力,维系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统一,产生了并且 继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 多民族聚居,方言方语极其复杂多样,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很 不平衡的国家里,如果没有汉字加以维系,中国在几千年间能够 如此统一和发展,恐怕是不可想象的。秦始皇统一中国,“车同轨, 书同文,行同伦”,文字、文化统一。 三、汉字的构造方法——汉代许慎《说文解字》提出“六书”

陕北方言的一些现象

陕北方言的一些现象 1、人称代词曲折变化 在陕北某些地区,人称代词用上声表示主宾格,用入声表示属格,比如“我和我妈”,两个“我”的发音完全不同。 但这些变化是怎样起源的呢?从古到今没有出现“我的妈”这种说法,所以不是“我的”合音的结果。这些曲折变化也不应该自主产生,因为这种变化对意思的表达并没有帮助,只是一种形式。那么最大的可能是,这些曲折变化是自古就有的。提出一种猜想:古代汉语可能普遍存在着人称代词的曲折变化,只不过没有用汉字区别而已,后来这些曲折变化逐渐消失,只在陕北部分偏远地区时代流传了下来。 2、指示代词的曲折变化 有五个词尾,用-e(上声)时只能做主语和宾语,用-ei(去声)时必须跟量词,用-e(入声)时表示属格,用-ar(上声)表示地点,用-ou(上声)表示方式。“这”声母是zh,“那”声母是n。 这些曲折变化的使用相当严格,但它们是怎样起源的呢?注意无论是人称代词还是指示代词,入声都表示属格,说明入声是个语法规则。在上古时期,汉语不用“这”“那”作为指示代词,那么陕北方言中指示代词的曲折变化来源于何处呢?也许是个千古之谜。 3、分音词 陕北方言中大量存在分音词,比如“绊”发为blan,“棒”发为blang,等等,就是在声母韵母中插入l,形成复辅音bl、gl、dl、kl等,我们父母辈口语中的分音词比我们这辈多很多,而祖父母辈口语中的分音词更多。 这些分音词来源于何处呢?如果古代声母韵母中间没有l,人们为什么会在中间插入l呢?人们在声母韵母中间插入l的动机是什么呢?口语中会自然产生这种现象吗?音理肯定无法解释这种现象。我认为最大的可能是这些字在上古时本来就是复辅音,只不过写成一个汉字而已,陕北方言只是残余了当时的复辅音而已。 4、时态系统 时态系统是陕北方言最显著的特征,句末附加着种种时态助词、体态助词,几乎句句都加,而且时态和体态严格区分开来,用法也类似西方语言。 这些时态,我认为是口语在长期的进化中出现的。我个人的感觉是,时态系统使得在口语中可以随心所欲地省略时间状语,给对话带来了莫大的方便。上古汉语肯定没有这么严格的时态体态助词,那么陕北方言的时态系统起源于何时呢?是不是中古时期口语中也有类似的时态系统。

陕北话大全

陕北土话 一:常用口语: 洪水叫“山水”,土块叫“土疙瘩”,去年叫“年是”,现在叫“尔格”,什么时候叫“多乎”,玉米叫“金稻黍”,高粱叫“红稻黍”,高粱秆叫“棒棒”,自生的叫“柳生”,树干叫“树不浪”,牲口叫“牲灵”,牛犊叫“牛不老”,公羊叫“羯羝”,公猫叫“儿猫”,母猫叫“女猫”,公猪叫“羯猪”,公狗叫“伢狗”,蚜虫叫“油汉”,窑顶叫“脑畔”,门坎叫“门限”,台阶叫“圪台”,耳光叫“屄斗”,劳动叫“受苦”,害病叫“难活”,叫干饭为“捞饭”,叫猪羊内脏为“下水”,小孩过生日叫“过啐”,参加红白大事叫“寻门户”或“赶事情”,债务叫“饥荒”,叫小为“猴”,连说带骂叫“谴葬”,挨批评叫“挨头子”,巴结人叫“溜尻子”,派遣叫“打发”,完蛋叫“毬势”,热闹叫“红火”,茂盛叫“葱”,不端叫“咻”,不直叫“圪柳”,疲劳叫“熬”,害羞、丢人叫“背兴”,蔬菜放时间长不新鲜叫“死蔫”,住、闲呆叫“盛”,支持不住叫“立不定”,坏人坏事叫“儿人儿事”,全部叫“一满”,拉、握叫“动”,知道叫“解下”(读haiha),不知道叫“解不下”,拾、拣叫“乱”,身体曲叫“骨敛”,互相说话叫“拉话”,抗叫“掏”,光屁股叫“赤独子”,赶叫“断”,够不着叫“探不见”,煤渣叫“兰炭”,拿叫“撼”,中间叫“当旮旯”,塞叫“擩”,头摇摆叫“卜唻”,帮忙叫“相红”,快叫“欢”,跑叫“杠”,调皮叫“缶古”,许多叫“一圪堆”、“一坬”。 二:人称: 叫连襟为挑担、两挑,叫妻子或结过婚的女人为婆姨,叫青年男子为后生,叫青年女子为女子,叫丈夫为汉,叫妯娌为先后,叫小孩为猴娃、碎脑娃娃,叫小男孩为小子、猴小小,叫媳妇为媳(xiu)子,叫没对象的男子为光棍,叫姑表兄弟为姑舅,姨表兄弟为两姨,叫朋友为拜识,叫妻子偷汉的丈夫为盖老,叫和儿媳发生不正当关系的人为炒面神,叫不务正业的人为二打流或二流子,叫不精明的人为八成、半吊子、二百五、胡脑松,叫到处寻事的人为搅茅棍,叫太忠厚的人为瓷脑,叫顽固不化的人为牛脑,叫乱搞两性关系的人为嫖脑。 三:四字成语: 昏三葫芦:形容比较晕,摸不着头脑的状态。 黑天打动:形容天很黑,黑的很。 日毛古怪:形容出人意料。 雪明瓦亮:很亮,亮亮地亮。 毛拈拾掇:呃,形容一个人对另一个动手动脚,举止比较轻浮的样子。 憨溜不几:字面意思。形容人比较傻呆。 鼻塌憨水:憨水就是口水的意思,即东北话中的“哈喇子”。就是说,留着鼻涕和口水,形容人...(想不到一个形容词了) 鬼谷兰谈:这个,呃,是说一个人做事情神神秘秘的吧。 淡咪脱笑:形容老是面带笑容 哇咪二道:形容脏。但好像一般是说一个人的脸脏。 猛个拉擦:忽然间,猛然。 急克半死:说话结巴。 黑眼定性:看某人不顺眼。 黑里倒正:迅速,立马。 撇必害裁:意思大致同上。 死烟各处:没有阳光之气。 忽腥打扇:不整洁,邋遢。 突鼻囊桑:同上 赤脚打片: 光脚 灰眉腔眼:形容灰流流的样子。 丢眉样眼:向二流子。 瞎眉腔眼(瞎眉超眼):有眼和没有眼一样。

现代汉语习题

《现代汉语》第一次作业 一、填空题 1.在汉语各方言中,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最多的是方言。 2.最小的语音单位是。 3.普通话韵母中,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是。 4.按汉字笔画规范,“乘”字的第四笔是。 5.词在构成上有单纯词与合成词之分,“葡萄”属于。 6.成语有不同的来源,“愚公移山”源自。 7.现代汉语有七大方言,长沙话属于。 8.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到阻碍而形成的音叫。 9.普通话韵母中,舌面、后、高、圆唇元音是。 10.按汉字的笔画规范,“凸”字的第三笔是。 11.单纯词在构成上有双声和叠韵之分,“灿烂”属于。 12.成语有不同的来源,“闻鸡起舞”源自。 13.现代汉语有七大方言,广州话属于。 14.音强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 15.普通话韵母中,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是。 16.按汉字的笔画规范,“母”字的第四笔是。 17.单纯词在构成上有双声词和叠韵词之分,“惆怅”属于。 18.成语有不同的来源,“夜郎自大”源自。 19.现代汉语有七大方言区,南京话属于 ________。 20.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是______。 21.普通话韵母中,舌面、前、高、圆唇元音是_______。 22.按汉字的笔画规范,“出”的第三笔是______ 。 23.“蜻蜓”属于联绵词中的 ______ 。 24.成语有不同的来源,“图穷匕见”来源于________。 25.现代汉语有七大方言区,南昌话属于______。 26.音强是由发音体_______大小决定的。 27.普通话韵母中,舌面、后、半高、不圆唇元音是_____。 28.按汉字的笔画规范“臼”的第三笔是______。 29.词在构成上有单纯词与合成词之分,“哥哥”属于______。 30.成语有不同的来源,“锲而不舍”来源于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音节,含有三个音素的是。 ①脚②修③古④羊 2.下列韵母属于中响复韵母的是。 ①ai ②uai ③ei ④ua 3.普通话有四种基本声调,其中上声的调值是。 ①35 ②55 ③214 ④51 4.下列汉字属于象形字的是。 ①雨②刃③森④河

七大方言分别是指

七大方言分别是指官话、赣语、吴语、湘语、粤语、闽语、客家话。也有人把中国汉语划为八大方言、九大方言。其实,我们所说的“八大方言”、“九大方言”都是指汉族方言,如果加上少数民族的语言,中国的方言还可以划得更多、更细。如八大方言就,把闽方言分成了两种不同的方言,闽南话和闽东话。 中国七大方言 ?粤语?赣语?北方话?闽语?吴语?客家方言?湘语 目录 官话 赣语 粤语 吴语 闽语 湘语 客家话 展开 官话 赣语 粤语 吴语 闽语 湘语 客家话 展开 编辑本段官话 概述 以北京话为标准,中国大陆使用人数超过70%,通行于中国北方地区各省区,贵州、四川、云南以及华中地区的部分县市。 分布情况 (1)华北方言,通行于京津两市及东北三省,河北、山东及河南(除信阳地区)六省。其中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方言最接近北京话。 (2)西北方言,通行于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宁夏一部分、青海一部分及新疆等六省一区。

(3)西南方言,通行于四川、贵州、云南重庆三省一市及湖北大部分。湖南、广西北部边沿地区。 (4)江淮方言,俗称下江官话,通行于长江、淮河中下游,包括湖北、安徽、江苏、江西部分沿江地区。 此外,晋语在山西大部以及陕西北部、河北西部及南部、河南北部、内蒙古中西部使用,以太原话为代表,有入声韵。其白读系统与典型的官话截然不同。有不少学者将其归于官话,有人认为应当独立,不过晋语与其它官话的差别比起闽语中相邻两县甚至两镇的差别都甚小。 编辑本段赣语 概述 赣语又称江右语,是汉藏语系汉语族下的一门声调语言,为中国日常生活中主要运用的汉语七大方言之一,主要通行于江西大部、湖南东部、湖北东南部、安徽西南部和福建的西北部等地区,是该些地区事实上的公用语。使用赣语的人口在6000万,约占中国人口的6%左右,世界排第三十位。 起源 赣语历史悠久,其源头可追溯到吴城文化,江西在上古时期曾经有过“干越国”和“艾国”等非华夏族国家。史载干越国在春秋时期为吴国所灭,其中心地带可能位于今余干一带,而艾国则位于今修水、武宁一带,后其被楚国并吞。至春秋时代,江西地方经常被称为“吴头楚尾”,是因为江西曾迭为吴、楚、越的争雄之地。公元前473年越灭吴,公元前306年楚灭越。处于“吴头楚尾”的江西和各方都有大量关系,而赣语中至今依旧保存著一些很有特色、很常用的古吴语和古楚语词的积淀,西汉扬雄在其著作《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中,提到“南楚”方言达85次,其中单言“南楚”、不并引其他地名有42次,提到“南楚之外”、“南楚之南”10次。而《史记·货殖列传》中则注明道:“衡山、九江、豫章、长沙,是南楚也。”同时,《方言》中提及的吴越、吴杨越、吴楚等地亦被认为包括江西的部分地区,该时期的江西话[span]是似吴类楚的一种独具特色、有别于周畿雅言的语言。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南下。据《淮南子·人间训》所载:“其一军守南野之界,一军结余干之水”。用来对付当时福建的东越与广东的南越的两支军队给江西带来了部分的中原人。 汉高帝初年(公元前202年),汉朝在江西设置豫章郡(赣江原称豫章江,因此而得名),郡治南昌,下辖十八县,管辖区域遍布今江西四方。豫章郡人口由西元2年的将士35万余人猛增至公元140年的167万余人,净增近132万人。在当时中国一百多个郡中,豫章郡的人口名次由53位跃居第四位。在扬州的六个郡中,由第五位跃居第一位。当时,扬州总人口的

浅析《平凡的世界》语言特色

浅析《平凡的世界》语言特色

目录 摘要 (2) Abstract (2) 前言 (2) 正文 (3) 一、朴素平淡的语言色 (3) 二、幽默俏皮的语言风格 (4) 三、富于哲理的语体韵味 (5) 四、富有陕北风情的乡土语言 (5) 结语 (8) 参考文献 (8) 致谢 (9)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摘要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有着鲜明独特的语言特色:一方面在小说创作中巧妙融入大量陕北方言,形成浓厚的地方色彩。其二,凭借路遥本身深厚的基础文化和知识,对陕北语言的深入研究及实地考察,经过全力的锻造与筛选,使小说既摒弃了方言土语低俗落后的元素,又保留了原始经典的风格,呈现给读者一种全新的阅读享受。路遥以《平凡的世界》为代表的小说既促进了陕北方言的宣传和传承,又展现了陕北的人文风情,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 关键词:《平凡的世界》;语言特色;陕北方言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Abstract Lu Yao's ordinary world with distinct linguistic characteristics: on the one hand in the novels cleverly integrated into a large number of Northern Shaanxi dialect, forming a strong sense of local color. Secondly, by virtue of Lu Yao's own rich cultural and knowledge-based, language-intensive research and fieldwork in northern Shaanxi, after fully forged and screening, the novel is both abandoned the backwardness of vulgar dialect in a dialect element, preserving the original classic style, presented to the reader a new reading experience. Lu Yao's novels, as represented in the ordinary world, both contributed to advocacy and heritage of Northern Shaanxi dialect, humanistic style demonstrated in northern Shaanxi, has a very important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of the ordinary world; language features; In northern Shaanxi dialect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前言 路遥小说语言具有自己独特的特色。其中最大的特色是对陕北方言的恰当利

陕北方言

陕北方言 陕北方言的属晋语,至今保留入声。共有24个声母,比普通话多了个声母,即有全浊声母V,Z和次浊声母η。方言词汇也有自己独特之处。 古代词语 陕北方言保留不少古代词语。如“逍遥散诞”、“贱脏(去声音,买完东西后结账)”、“鼻子A”、“A”(多),“过啐”、“身子”、“植”、“樨”等。 独特词语 有不少独特的甚至为外地人所不可理解的词。 星星为“星宿”,雷击为“龙抓”, 顶风叫“戗风”,洪水叫“山水”, 土块叫“土疙瘩”,去年叫“年时”, 现在叫“儿歌”,什么时候叫“多乎儿”, 玉米叫“金稻黍”,高粱叫“红稻黍”, 高粱秆叫“棒棒”,自生的叫“柳生”, 树干叫“树不浪”,牲口叫“牲灵”, 牛犊叫“牛不老”,公羊叫“羯羝”, 公猫叫“狼猫”,母猫叫“米猫”, 公猪叫“羯猪”,公狗叫“伢狗”, 蚜虫叫“油汉”,窑顶叫“垴畔”, 门坎叫“门限”,台阶叫“圪台”, 耳光叫“屄斗”,劳动叫“受苦”, 害病叫“难活”,叫干饭为“捞饭”, 叫猪羊内脏为“下水”,小孩过生日叫“过啐”, 参加红白大事叫“寻门户”或“赶事情”,债务叫“饥荒”, 叫小为“猴”,连说带骂叫“谴葬”, 挨批评叫“挨头子”,巴结人叫“溜尻子”, 派遣叫“打发”,强迫人做事叫“罟”, 完蛋叫“毬势”,热闹叫“红火”,茂盛叫“葱”, 不端叫“俅”,不直叫“圪柳”, 疲劳叫“熬”,害羞、丢人叫“背兴”, 蔬菜放时间长不新鲜叫“死蔫”,粮食变质叫“耨”, 住叫“身”、闲呆叫“含身着了”, 支持不住叫“立不定”,坏人、坏事叫“儿人、儿事”, 全部叫“一满”,拉、握叫“动”,知道叫“咳哈,不知道叫“咳不哈”, 拾、拣叫“乱且”,身体曲叫“骨敛”,

现代汉语复习资料-吐血整理

现代汉语 第一章绪论 一、现代汉语 1现代汉语指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现代汉语这个词通常有广义与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解释指现当代以来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包括民族共同语一一普通话和方言;狭义的现代汉语则仅指普通话 二、现代汉语七大方言 北方(北京话)、吴(苏州话)、湘(长沙话)、赣(南昌话)、客家(广东梅县话)、闽(福州话)、粤(广州话) 三、现代汉语的特点 1语音方面:音节界限分明、乐音较多,加上声调高低变化和语调的抑扬顿挫,因而具有音乐性强的特点。具体表现如下: (1)没有复辅音 (2)在音节中元音占优势 (3)有区别意义的声调 (4)音节总数有限,简短而明确 2、词汇方面 (1 )1?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 (2)广泛运用复合法构成新词 (3 )双音节词占优势 3、语法方面:汉语是分析性的语言,缺乏表示语法意义的词类标志和词形变化,这就使现代汉语呈现出一系列的特点 (1)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 (2)语法(词法、句法)结构具有一致性 (3)词具有多功能性:某一类词往往可以充当多种句子成分 (4 )词语组合受语义、语境的制约 (5)量词、语气词十分丰富:不同的名词所用的量词往往不同,语气词常出现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的细微差别 第二章语音 一、人的发音器官 肺和气管、喉头和声带、口腔和鼻腔 二、语音的物理性质(四要素) 1、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声波的频率。音高在汉语里的作用非常重要。声调主要由音高构成,声调的高低能区别意义 2、音强就是声音的强弱,决定于声波的振幅。振幅大,声音就强。而振幅的大小取决于发音时用力的大小 普通话里的轻声与音强有关 3、音长就是声音的长短,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时间。音量与音高、音强、音长有关。(汉语

现代汉语练习 第1章 绪论(附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汉语作为一种语言,具有一切语言共有的属性。从结构上说,语言是以,以,以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2、汉语从结构上说,它是一种;从功能上说,它是 3、现代汉语有和两种不同的形式。是民族共同语的高级形式。 4、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又叫,它以为,以为,以为的普通话。 5、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的基础上形成的。汉族早在先秦时代就存在着古代民族共同语,在春秋时代,这种共同语被称为,从汉代起被称为,明代改称为。到了现代,即辛亥革命后又称为,新中国成立以后则称为。 6、汉语方言大致可以分为七大方言,即北方方言、闽方言、、、、、。 7、汉语是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另外五种是语、语、语、语和语。汉语在国际交往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8、广义的现代汉语包括现代汉民族使用的和方言。 9、我国20世纪的三大语文运动是、、。 10、是在2000年10月31日由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并于起实施。 11.卢戆章的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拼写方言的拉丁化拼音方案。 12、在俗文学中,民歌、传说和民间故事是和最强的文学样式。 13.方言有双重含义,一般所说的方言,主要是指。 14、客家方言以为代表,海南岛属于方言区。 二、选择题(带﹡的为多选) 1、汉语方言之间的差异,突出表现在()方面。 A、语音 B、词汇 C语法D、词汇和语法 2、现代汉语书面形式的源头是() A、文言文 B、官话 C、白话 D、近代汉语 3、就与普通话的差别来说,七大方言中()与普通话距离最大。 A、吴方言 B、闽、粤方言 C、湘、赣方言 D、客家方言 4、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主要方式是() A、形态 B、虚词C词序D、虚词和词序 5、通行地域最广、使用人口最多的一种方言是() A、北方方言 B、吴方言 C、湘方言 D、粤方言 6、现代汉语词汇中占绝大多数的是() A、单音节词 B、双音节词 C、三音节词 D、多音节词 ﹡7、现代汉语方言大体可分为官话区和非官话区两大类,下列方言属非官话区方言的是() A、济南话 B、长沙话 C、昆明话 D、南昌话 E、苏州话 8、普通话的语法规范是() A、规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 B、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 C、典型的现代白话文著作 D、典范的现代白话文法 ﹡9、不属于联合国工作语言的是() A、西班牙语 B、意大利语 C、葡萄牙语 D、阿拉伯语 E、德语 10、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和方言的关系是() A、互相排斥 B、互相依存,方言从属于汉民族共同语 C、方言是从民族共同语中分化出来的

七大方言

首页 编辑词条 七大方言 1. 北方方言:北京话为标准语(影响力强) 2. 粤方言:广州话为标准语(影响力强) 3. 吴方言:苏州话为标准语,今多以上海话为其代表。 4. 闽南方言:厦门话为标准语,但影响力不强 5. 湘方言:长沙话为标准语,影响力不强 6. 客方言:梅州话为标准语,在广东省的梅州、惠州、河源、龙川、紫金等客语区影响力比较强。 7. 赣方言:南昌话为标准语 1、北方方言 以北京话为代表,通行语中国北方地区各省区,贵州、四川、云南以及华中地区的部份县市。北方方言分为四个次方言区: (1)华北方言,通行于京津两市几东北三省,河北、山东几河南六省。其中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方言最接近北京话。 (2)西北方言,通行于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宁夏一部分、青海一部分及新疆等六省一区。 (3)西南方言,通行于四川、贵州、云南三省及湖北大部份。湖南、广西北部边沿地区。 (4)江淮方言,俗称下江官话,通行于长江中下游,包括安徽、江苏、江西部份沿江地区。 2、粤方言 粤方言,又称粤语,俗称广东话,当地人称白话,英文叫Cantonese,是汉语七大方言中语言现象较为复杂、保留古音特点和古词语较多、内部分歧较小的一个方言,通行于广东省大部分地区,广西自治区的东南部,港澳地区及海外华人区。以广州话为代表。粤方言内部被分为4个片,但语音与标准粤语广州话相对来说差别不大。 广东省境内纯粹属粤方言或以粤方言为主的县市有47个,占全省面积的1/3以上,即广州、佛山、肇庆、江门、深圳、茂名、中山、珠海、南海、番禺、东莞、顺德、龙门、佛冈、增城、从化、花县、清远、连县、阳山、连山、怀集、广宁、四会、三水、高要、云浮、高明、新兴、鹤山、封开、郁南、德庆、罗定、阳春、阳江、信宜、高州、化州、吴川、台山、开平、新会、恩平、斗门、香港、澳门。此外,惠州、韶关、湛江、海丰、博罗、惠阳、惠东、仁化、乐昌、英德、宝安、电白、遂溪、海康、徐闻、廉江等16个县市也有部分地区讲粤方言。 广西壮族自治区通行粤方言的县市有23个,即南宁、横县、贵县、桂平、平南、藤县、梧州、玉林、北流、容县、博白、陆川、钦州、合浦、浦北、灵山、北海、苍梧、岑溪、昭平、蒙山、贺县、钟山。此外,海外华侨及华裔中以粤方言为

现代汉语题1

《现代汉语》练习题 一 一、填空题 1.在汉语各方言中,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最多的是方言。 2.最小的语音单位是。 3.普通话韵母中,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是。 4.按汉字笔画规范,“乘”字的第四笔是。 5.词在构成上有单纯词与合成词之分,“葡萄”属于。 6.成语有不同的来源,“愚公移山”源自。 7.现代汉语有七大方言,长沙话属于。 8.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到阻碍而形成的音叫。 9.普通话韵母中,舌面、后、高、圆唇元音是。 10.按汉字的笔画规范,“凸”字的第三笔是。 11.单纯词在构成上有双声和叠韵之分,“灿烂”属于。 12.成语有不同的来源,“闻鸡起舞”源自。 13.现代汉语有七大方言,广州话属于。 14.音强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 15.普通话韵母中,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是。 16.按汉字的笔画规范,“母”字的第四笔是。 17.单纯词在构成上有双声词和叠韵词之分,“惆怅”属于。 18.成语有不同的来源,“夜郎自大”源自。 19.现代汉语有七大方言区,南京话属于 ________。 20.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是______。 21.普通话韵母中,舌面、前、高、圆唇元音是_______。 22.按汉字的笔画规范,“出”的第三笔是______ 。 23.“蜻蜓”属于联绵词中的 ______ 。 24.成语有不同的来源,“图穷匕见”来源于________。 25.现代汉语有七大方言区,南昌话属于______。 26.音强是由发音体_______大小决定的。 27.普通话韵母中,舌面、后、半高、不圆唇元音是_____。 28.按汉字的笔画规范“臼”的第三笔是______。 29.词在构成上有单纯词与合成词之分,“哥哥”属于______。 30.成语有不同的来源,“锲而不舍”来源于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音节,含有三个音素的是。 ①脚②修③古④羊 2.下列韵母属于中响复韵母的是。 ①ai ②uai ③ei ④ua 3.普通话有四种基本声调,其中上声的调值是。 ①35 ②55 ③214 ④51

现代汉语考卷绪论部分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普通话是__________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又是国家法定的__________。 2、广义的现代汉语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 3、方言是_ ________的地方分支,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民族共同语是在__ ________基础上形成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_________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形成过程中,_________有着特殊的地位。 4、现代汉语有___________和__ ________两种形式。 5、汉族早在先秦时代就存在着古代汉民族共同语。在春秋时代,这种共同语被称为 ______。从汉代起称为,明代改称为______。到了现代,即辛亥革命后,称为 __________。新中国成立以后,则称为__________普通话。 6、汉语方言的差异性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等各个方面,其中________差异最大, ________的差异次之,的差异最小。 7、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中将现代汉语方言分为了北方方言区、吴方言 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七大方言区,北方方言区又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个次方言区,武汉属于北方方言中的_____________次方言区 8、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当前语言文字工作中最重要 的两项工作。 9、普通话是以____________为标准音,以____________为基础方言,以____________为语法规范的____________。 10、现代汉语课是高等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课,系统地讲授这门课为学生 将来工作、工作和工作打好基础。 11、普通话水平测试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推广普通话工作逐步走 上、、的重要举措。 二、是非判断题 1、方言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它是独立民族之外的另外一种语言。() 2、推广普通话,以方言的消亡作为前提,从而消除不同方言的隔阂。()

现代汉语绪论及答案

绪论·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现代汉语”通常有两种解释,狭义的解释指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____________,广义的解释还兼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我们这里讲述的是__________。2.汉语做为一种语言,具有一切语言共有的性质。即从结构上说,它是一种__________;从功能上说,它是___________。 3.现代汉语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不同的形式。___________是民族共同语的高级形式。 4.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又叫____________,它是以_____________为____________,以 _____________为_____________,以____________为______________的。 5.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_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形成的。汉族早在先秦时代就存在着古代民族共同语,在春秋时代,这种共同语被称为______________,从汉代起被称为___________,明代改称为_______________。到了现代,即辛亥革命后又称为_____________,新中国成立以后则称为_______________。 6.现代汉语的地域分支是_______________。 7.共同语是_____________的语言,方言是____________的语言。 8.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形成过程中,_____________有着特殊的地位。 9.现代汉语七大主要方言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我们了解和研究汉语方言,其目的之一就是要找出方言与普通话的______________,有效地______________。 11.现代汉语的特点:语音方面(1 )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词汇方面(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语法方面(1)(2)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 。 12.______________语、______________语、______________语同汉语关系尤为特殊,它们都吸收过汉语大量的词,甚至在汉语的基础上产生了很多新词。 13.汉语是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另外五种是______________语、______________语、______________语______________语、______________语和______________语。汉语在国际交往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14.在当前语言文字工作的主要任务中,最重要的两项工作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15.推广普通话并不是要人为地消灭______________,主要是为了消除______________,以利社会交际。 16.新时期推普工作应努力做好以下四点:第一,各级各类学校使用普通话进行教学,使之成为______________。第二,各级各类机关工作时一般使用普通话,使之成为______________。第三,广播、电视、电影、话剧使用普通话,使之成为______________。第四,不同方言区的人在公众场合交往时,基本使用普通话,使之成为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里) 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和方言的关系是() A、互相排斥 B、互相依存,方言从属于汉民族共同语

中国八大方言

中国八大方言,看看你说的是哪种鸟语 最近对各地的方言产生了兴趣,到网上搜索了一下才发现原来大家说的普通话居然还不是正宗的国语,郁闷。现在说的国语其实是以前胡人说的语言,古时候的人说的是现在的广东话。黄瓜把搜索出来的结果整理了一下,给大家交流交流。 一、普通话 汉语自古以来有方言同时也有共同语。根据历史记载,春秋时候孔夫子时代管共同语叫雅言。雅言以洛阳雅言为标准。孔夫子有三千多徒弟来自当时的各地,古代也有方言,各地的学生都讲自己的方言,孔夫子讲课的时候怎么能够让来自各地的学生都听得明白呢?因为当时有共同语叫雅言,所以孔夫子在讲学的时候用雅言,这样交际没有什么障碍。 在汉代,共同语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当时管共同语叫做通语。各地讲不同方言的人可以用通语进行交际,这是古代的情况。 晋代五胡乱华、衣冠南渡以後,中原雅音南移,作为中国官方语言的官话逐渐分为南北两支。北方以洛阳雅言为标准音,南方以建康雅言为标准音。洛阳雅言属于中原话,建康雅言属于吴语。主流上以南方的建康雅言为正统。隋朝统一中国定都长安,编著《切韵》,音系为金陵雅音为主,参考洛阳雅音的综合系统,因以南朝为正统政权。隋朝末期,扬州成为中国经济最繁荣的地区,因此,扬州吴音也曾成为南方雅言的代表,但是,没有得到官方语言的地位。 降及唐宋,即使在北方,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差别显著增大了。富丽堂皇的唐诗中,已经采纳了一些当时的口语。唐朝开始,江南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因此江南的苏州吴音也成为南方雅言的一种通行语。由于政治中心在长安,长安话属于中原话。因此,长安雅言也是北方雅言的标准音。到了宋代,汉文更出现了口语化的倾向。著名的大思想家朱熹的弟子所编的《朱子语类》,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朱熹使用宋代口语讲授和谈话的原貌。这证明即使像他那样文化修养很高的士人,尽管还是用古文写作,但平日的言谈,甚至讲授儒家经典,也已经不可能像六七百年前的北方庶民那样,“其辞多古语”,但他作为“读书人”,说的还是洛阳话。及至南宋,首都建在临安,因此,临安雅言也成为标准音的一种。临安雅言属于吴语,但是临安雅言中有很多中原话的痕迹,直至今天的杭州话也有中原话的痕迹。 元代时,首都在大都,因此,大都话也是一种通行语。由于元朝的统治者是蒙古人,不熟悉汉族文化,汉语的通行语继承了宋代的南方雅言。 明代的时候,南京由于战争等动乱,南京话从吴语(南方雅言)转变为江淮官话。明代以南京话为正统,南京话也是南方官话的代表。后来迁都北京,北京话也有一定通行度。明代北京话是在元大都旧北平话的基础上,和移居北京的南京移民的南京话融合后形成,到清代又受到满语的影响。江南的吴音开始以苏州白话为主要代表。吴音继承了南方雅言的地位,并且以当地强大的经济实力成为中国通行的语言之一。王士性在《广志绎》中说:“善操海内上下进退之权,苏人以为雅者,则四方随之而雅,俗者,则随而俗之。”,吴音最流行的时候,上至士大夫,下至歌妓以说苏白为荣。和官方“普通话”京白相对而言,苏州白话在当时社会地位相当于民间的“普通话”。当时越剧、昆曲、评弹都以苏白为标准音,甚至一开始的京剧都曾使用过苏白。 清代一开始,仍然以南京官话为正统。雍正年间(1728年)清设正音馆,确立北京官话为官方地位。到了19世纪末也就是清朝末年,中国的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受到西方学术思想的影响,特别受到日本的影响。日本在明治维新前后大力推广日本语的共同语,日本人把日本语的民族共同语叫做国语。国语这个词本来是中国古代一本书的名字,日本人把国语当做民族共同语的名称。19世纪末中国的文化生活发生很大变化,国语这个名词得到传播。由于太平天国的战争,江南经济开始衰落,吴音开始失去了标准音的地

陕北方言(西北官话)

陕北方言也属北方方言的西北官话,方言受山西影响较大,也杂入一些蒙语,至今保留入声。共有24个声母,比普通话多了个声母,即有全浊声母V,Z和次浊声母η。方言词汇也有自己独特之处。 目录 古代词语 独特词语 称谓方言 双音节词 俗语谚语 编辑本段古代词语 陕北方言保留不少古代词语。如“逍遥散诞”、“贱脏(去声音,卖东西)”、“鼻子A”、“A”(多),“过啐”、“身子”、“植”、“樨”等。 编辑本段独特词语 有不少独特的甚至为外地人所不可理解的词。星星为“星宿”,雷击为“龙抓”,顶风叫“戗风”,洪水叫“山水”,土块叫“土疙瘩”,去年叫“年是”,现在叫“尔格”,什么时候叫“多乎”,玉米叫“金稻黍”,高粱叫“红稻黍”,高粱秆叫“棒棒”,自生的叫“柳生”,树干叫“树不浪”,牲口叫“牲灵”,牛犊叫“牛不老”,公羊叫“羯羝”,公猫叫“儿猫”,母猫叫“女猫”,公猪叫“羯猪”,公狗叫“伢狗”,蚜虫叫“油汉”,窑顶叫“脑畔”,门坎叫“门限”,台阶叫“圪台”,耳光叫“屄斗”,劳动叫“受苦”,害病叫“难活”,叫干饭为“捞饭”,叫猪羊内脏为“下水”,小孩过生日叫“过啐”,参加红白大事叫“寻门户”或“赶事情”,债务叫“饥荒”,叫小为“猴”,连说带骂叫“谴葬”,挨批评叫“挨头子”,巴结人叫“溜尻子”,派遣叫“打发”,强迫人做事叫“罟”,完蛋叫“毬势”,热闹叫“红火”,茂盛叫“葱”,不端叫“咻”,不直叫“圪柳”,疲劳叫“熬”,害羞、丢人叫“背兴”,蔬菜放时间长不新鲜叫“死蔫”,粮食变质叫“A”,住、闲呆叫“盛”,支持不住叫“立不定”,坏人坏事叫“儿人儿事”,全部叫“一满”,拉、握叫“动”,知道叫“解下”(读haiha),不知道叫“解不下”,拾、拣叫“乱”,身体曲叫“骨敛”,互相说话叫“拉话”,抗叫“掏”,光屁股叫“赤独子”,赶叫“断”,够不着叫“探不见”,煤渣叫“兰炭”,拿叫“撼”,筛、拣叫“唼”,搀扶叫“A”,揪叫“”,中间叫“当旮旯”,塞叫“擩”,头摇摆叫“卜唻”,帮忙叫“相互”,快叫“欢”,跑叫“杠”,调皮叫“缶古”,许多叫“一圪堆”、“一坬”。编辑本段称谓方言 称谓方言中,叫连襟为挑担、两挑,叫妻子或结过婚的女人为婆姨,叫青年男子为后生,叫青年女子为女子,叫丈夫为汉,叫妯娌为先后,叫小孩为猴娃、碎脑娃娃,叫小男孩为小子、猴小小,叫媳妇为媳(xiu)子,叫没对象的男子为光棍,叫姑表兄弟为姑舅,姨表兄弟为两姨,叫朋友为拜识,叫妻子偷汉的丈夫为盖老,叫和儿媳发生不正当关系的人为炒面神,叫不务正业的人为二打流或二流子,叫不精明的人为八成、半吊子、二百五、胡脑A,叫到处寻事的人为搅茅棍,叫太忠厚的人为瓷脑,叫顽固不化的人为牛脑,叫乱搞两性关系的人为嫖脑。 编辑本段双音节词 陕北群众爱给原来的单音节词加一些毫无意义的字,使其变成双音节词,如圪蹴,格枝,格台,格生,圪峁,圪梁,圪洞,圪楞,圪钵,还有绿格茵茵,干格巴巴,齐格争争,慢格腾腾等,陕北方言中还有丰富多彩的摹拟词,如笑格盈盈,苗格条条,俊格丹丹,稳格堰堰,直格挺挺,端格争争,湿格淋淋,笑格迷迷,红格丹丹,黑格褚褚,白格生生,新格崭崭,白格醵酥,薄忽闪闪,生格巴巴,清格啦啦,嫩格蛋蛋等。陕北人忌讳说别人是盖佬、炒面神、嫖脑,忌讳别人说自己八成、二百五、半吊子、胡脑髁、搅茅辊、瓷脑,忌讳说儿人、儿事、儿话、儿路、毯势等不吉利话,人死后不说死,该说老去了,殁下了,失觉了,忌说别人的孩子胖。 编辑本段俗语谚语 陕北俗语、谚语颇有特色,举例如下: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柱棍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