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几千年来积淀下来的丰富文化遗产,包括思想、哲学、文学、艺术、礼仪等方面的传统。下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论:

思想和哲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思想和哲学思想,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墨家思想等。这些思想注重个人修养、家庭伦理、社会秩序和治理原则,强调和谐、忍耐、平衡和中庸之道。

文学和诗词:中国的文学作品源远流长,包括诗词、小说、戏剧等形式。诗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诗人通过诗歌表达情感、抒发思想,如李白、杜甫等诗人的作品广为传诵。

经典和典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许多重要的经典和典籍,如《论语》、《道德经》、《史记》等,这些著作包含了丰富的思想和智慧,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美学和艺术:中国传统文化注重美学和艺术的培养,包括绘画、音乐、舞蹈、剧院等艺术形式。中国绘画以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等闻名于世,中国音乐注重和谐与平衡。

礼仪和道德: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仪和道德观念对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起着重要作用。孝道、礼貌、忠诚、诚信等价值观念被广泛传承和弘扬。

中医和养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中医理论和养生观念被广泛应用和传承。中医强调整体观念,注重平衡和和谐,通过调

理身体的阴阳、气血、经络等来维护健康。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不仅为中国人民提供了道德准则和生活指南,也为世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

2021年《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读后感(共2篇汇总)

第1篇《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读后感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读后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整理的《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假期中,我阅读了《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一书,受益匪浅。什么是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 “文化”一词早在中国古代就已经有之。“文”的本义,是指各种教材哦的纹理。“化”,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至十五形态活性质的改变。文化的实质含义是“人话”或“人类化”,是指人类主题通过社会实际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的过程和一切物质与非物质成果。也就是说,自然界本无文化,自从有了人类,凡经人“耕耘”的一切均为文化。 文化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运动过程。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都有它发展的历史,都有它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本书的重点在中国文化的“昨天”,指184年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文化,即中国传统文化。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系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哲学思想、法律制度、文化艺术、宗教传统、科学技术、民间习俗,增强对国情的理解。第二,增强民族自豪感、爱国情怀以及全世界华人的凝聚力。第三,辨别中国传统文化的良莠,抛弃其糟粕,集成优秀文化传统、建构具有现代意识的新文化。第四,把我民族文化的精神和特点,在世界之林中保持民族特色。第五,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提高个人的修养和培育人文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格调高雅,哲理深邃,意境高远,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学习他有助于矫正现代学科分类过细所带来的知识结构单一问题。 我是一名三年级学生,没有理由不学习中国这么丰富多彩的文化,没有理由不传承中国文化. 第2篇 传统文化留给今天的痼疾 -----------读《丑陋的的中国人》有感 中国文化传承数千年,可谓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不可计数,它的伟大是不容质疑和抹杀的。但是文化有其精华必有其糟粕,而又由于文化的传承的连续性,在精华的到发扬的同时,糟粕也随之深入人们的骨髓当中。 《丑陋的中国人》系台湾作家柏杨先生于2多年前所作。其实是一部他在各

中国文化概论 教学大纲

中国文化概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背景 1.1 课程意义 中国文化概论是一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价值的综合性课程。通过学习本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特点和发展历程,增进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1.2 课程定位 本课程为普通高等教育中的一门重要选修课,旨在为各专业的学生提供一定的人文素养和文化背景知识,拓宽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视野,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品位的提高。 二、课程内容 2.1 中国文化的基本概念 2.1.1 文化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2.1.2 中国文化的特点及其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 2.2 中国古代文化 2.2.1 先秦文化 2.2.2 儒家文化 2.2.3 道家文化 2.2.4 儒家与道家的并称 2.2.5 唐宋文化 2.3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 2.3.1 中华礼仪之美 2.3.2 传统节庆文化 2.4 中国传统艺术文化 2.4.1 中国绘画、书法、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的基本特点 2.4.2 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和特色 2.5 中国传统文学 2.5.1 古代诗词及其韵律美

2.5.2 传统戏曲艺术 2.6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2.6.1 儒家思想 2.6.2 道家思想 2.6.3 佛家思想 2.7 中国现代文化 2.7.1 近现代中国的文化变革 2.7.2 当代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开放性 三、教学目标 3.1 知识与技能 3.1.1 掌握中国文化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3.1.2 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演变过程 3.1.3 熟悉中国传统礼仪、艺术、文学和思想的基本特点 3.1.4 了解中国现代文化的多样性和发展趋势 3.2 情感态度价值观 3.2.1 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和热爱 3.2.2 增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3.2.3 培育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的情感态度 3.3 实践能力 3.3.1 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和文化自觉 3.3.2 培养欣赏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实际能力 四、教学安排 4.1 教学方式 4.1.1 理论教学 4.1.2 实践教学 4.1.3 讨论交流 4.1.4 多媒体辅助教学 4.2 课程设计 4.2.1 开设讲座、展览等形式丰富的教学活动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资料整理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文化的核心问题是人。 2.文化的三层次说:广义,狭义,专义的文化 〔1〕广义的文化又称大文化,即主文化是涵盖人类所有文明成果的大文化观。〔2〕狭义的文化又称小文化,主要指人类精神文化方面的创造性成果,不包括物质生产及其器物性,实体性成果。 〔3〕专义的文化是指沿袭传统和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文化的直观理解,即将文化理解为文学,艺术,音乐,戏剧,舞蹈等为主的艺术文化。 3.文化的本质是自然的人化或人化自然。 具体包括: (1)文化的核心问题是人。 (2)自然包括两个局部: A.人之外的自然。即不依赖于人存在的自然界;"无机身体〞 B.人自身的自然。即人的"有机身体〞 〔3〕自然的人化包括两个方面: A.人类对外在自然的能动的现实的改造。 B.人自身躯体的全部的感觉〔在自然〕发生属人的变化。 说到底,文化就是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实体而逐步满足自身需要〔包括肉体和精神需要〕的过程。 4.文化的一般特征 〔1〕从文化的形成上来看,文化具有超生理性和超个人性。 〔2〕从文化的容构成上来说,文化具有复合性。 〔3〕从文化的表现上来说,文化具有象征性。 〔4〕从文化的影响来说,文化具有传递性。 5.文化的功能 定义:文化的功能是指文化系统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中,能适应和满足个人与社会多种需要的重要作用。 〔1〕记录功能:口头语言,文字,物质型文化

〔2〕认知功能:人类总是不断地通过文化来认识自然,社会,自身,世界。〔3〕传播功能:言语和文字,实物 〔4〕教化功能:文化不仅自觉地教化人,而且更多时候是潜移默化的教化人,使之社会化。 〔5〕凝聚功能:在民族群体中表现的尤为明显。中华民族文化的凝聚功能主要表现为爱国主义;文化层次不同,文化凝聚围,程度,层次也不同。 〔6〕调控功能:主要依靠精神型文化和制度行为文化来实现。 6.文化形态学角度将广义文化分为四个层次: 〔1〕物态文化;是指人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 〔2〕制度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起来的各种社会规的总和。 〔3〕行为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风俗习惯,行为礼仪,交往方式等〕; 〔4〕心态文化:〔是文化的核心局部〕相当于精神文化或社会意识的概念,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又包括基层意识形态和高层意识形态〕。 7.什么是中国文化?如何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实际谈谈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中国文化的含义:是指中华民族及其祖先在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上创造出来 并且传播到世界各地的文化总和。中国文化是一个历史的,开展的概念。中国文化根生土长,多源一体。 ●中国传统文化含义:指在长期的历史开展过程中形成和开展起来的,保存在 中华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诸多层面的容。 ●理解【从时间维度理解】: 〔1〕传统文化指文化的过去式。 〔2〕传统文化又指文化的现在式或正在进展式,即从过去一直延伸到现在的文化观念。 〔3〕传统文化也可能指文化的将来式,即对未来的文化建构产生影响的文化观念,它们将成为未来文化的重要组成局部。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简答题(详细版)

儒家思想是孔子在继承和发展周公姬旦的思想基础上形成。1、殷文化到周文化(从神本到人本):①巫史影响早期文化:学术政治纠缠、神学科学交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混杂、社科出现文史哲的汇通;②周文化对儒家学说影响:i.周文化观念创新:天命靡常、敬德保民ii周文化制度创新:宗法建构iii.周公政治思想(明德慎罚敬德保民、周公制礼):儒家文化的直接源头。儒家文化倡导的中庸精神、仁爱精神、礼让精神以及自强精神等,奠定了我们民族精神的基调,成为中国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相区别的根本性标志。孔子的伦理思想的形成和特点儒家的创始人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末年,他特别向往西周时代的政治秩序,崇拜西周时代制礼作乐的典范人物,仰慕西周时代盛极一时的礼制和文化,并在继承西周时代伦理观念的基础上,建构起了我国文化史上第一个究整的遵循规范体系,形成了相对系统的以“仁、义、礼”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思想。哲学思想既有唯心主义成分,也有唯物主义因素,是西周天命观向战国唯物主义自然观转变的过渡环节。继承传统的原始宗教的天命观,有时把天视为人世间的主宰者和人格神关于知识论孔子就知识的来源和对待知识的态度,把人分为四等: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矣;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强调后天的学习不学习,人身上应当具备的仁、智、信、直、勇、刚等品质就会被六蔽吞没,九思,学以致用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的显著特色①注重人的因素,重视“人生”的价值,提倡人的道德修养,主张“仁者,爱人”。②具有积极的入世精神,关注现实,关注社会问题,希望社会上下和谐。③希望实行“仁政”,爱惜民力,关心人民生机,有一定的民本主义色彩。④孔子主张“敬鬼神而远之”,有显著的人文主义精神。⑤提倡“中有”、“中和”,不仅注重人际和谐、社会和谐,更注重天人和谐、人生自身的和谐。儒家的义利观义利关系问题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的重要命题。儒家学者对"义"进行评价时,往往把"利"作为它的对立面,在义刊之辨中反映出重义轻利的思想观念。"利"是物质利益,对物质利益的追求,须以人为前提,"利"合于"义"则取之,违于义则去之。君子看重的是自己的行为是否合乎道义,小人看重的则是个人的利害得失。重义者荣,重利者辱。董仲舒在这方面有进一步的发展,故至后代的宋明理学产生了天理人欲之辩,儒家的义利观为了强调义的重要性,而过分地抑制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这种倾向曾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过不良影响,但是,如果剔除其中的消极因素,从中提取先义后利,以义制利的合理内涵,就可以看到中华民族崇尚道义,不重私利的传统美德。儒家文化的主要内容1儒家的思想核心是“仁”,“仁”的含义在孔子的言论中并未给出明确的定义,但通观《论语》及其他儒家文献,“仁者,人也”的说法最为基本。他人也是人,所以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应该是“仁者,人也”的最基本的要求。2孔子也很看重“礼”,并反对把“礼”看成“钟鼓玉帛”的形式,而是维系社会和谐、上下关系的保障物,实际也关乎人的生存,所以他强调人们应当用真诚之心去尊礼。“人而不仁如礼何”即是这样的意思。孔子特别强调为政者的道德感化力,如果上层人物以仁道治理社会,就会像天上的北辰那样,成为世人道德的方向。3孔子“仁”的观点,由孟子发展而为“仁政”,就是要求君主“制民之产”。孟子面对的现实与孔子不同,孔子时代是旧贵族普遍地堕落,而孟子面对的是残暴嗜杀的新贵,所以”救弊“方略有不同。但他们都把救世的理想,与掌权者的道德觉悟连在一起考虑。这是儒家学说中“救时弊”的内容,它基本是后代描绘社会蓝图的价值尺度,也是思想家社会批判的思想武器。(4)儒家学说还有关于人生理想的内容。孔子不谈超越形上问题。用仁道仁心善待他人就是道德就是善,儒家认为这种善、道德根源于”天地之大德“。孟子认为人性是善的,即人是天地创生的,含有天地之德。但这种德,只是一种根芽,需要加以培养,才能得到充分发展,最终成贤成圣。这就是儒家”修身之学“。另一部儒家重要的典籍是《大学》,认为最有价值的人生是从“修身”开始,一直到“治国”、“平天下”。儒家的人生哲学,是伦理的也是宗教的,对中国人的人生观有莫大的影响。“仁”的主要内容孔子提出了一个能够将诸德统摄起来、具有普遍性和一般性的最高的道德范畴就是“仁”。孔子认为“仁”是调节一切社会关系的道德基础,因此孔子学说的思想核心就是“仁学”。“仁”的基本含义是“爱人”,它至少包含两层意义:一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二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把“仁”作为人生追求的最高理想,提出“杀身成仁”的观点,成为士大夫阶层以及许多封建知识分子自我完善的神圣节操。还包含着爱惜劳动者的观点,主张“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孔子主张实行德政。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即经济上实行惠民政策,政治上对民宽刑罚而重教化。经济上惠民,使民足食。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反对无节制地剥削人民,认为过分剥削会造成不均;不均是有国有家者的大患。政治上宽民,反对不教而杀,反对单纯使用刑罚的苛政,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反对道之以政,齐之以刑。为了实行德政,孔子主张举贤才。孔子的功绩创立了儒家学:首先,它注重人的因素,主张“仁者,爱人”。2具有积极的入世精神,关注社会问题3希望实行“仁政”,一定的民本主义色彩4孔子主张“敬鬼神而远之”,有显著的人文主义精神5提倡“中有”、“中和”,注重天人和谐、人生自身的和谐。推动了平民教育的发展孔子兴办私学,培养了第一批儒家弟子,并奋力宣传和实践自己的思想主张。孔子作为从贵族阶级没落而来的下层的“士”,他首先揭起私学的旗帜,招收弟子,推动了学术下移。的思想初步形成以后,他的一生都在为宣传和实践自己的学说而努力。整理了古代文化遗产。中庸说孟子对孔子的伦理思想的发展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对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进行了丰富和发展:①孟子将孔子的“三母德”(“仁、义、礼”)发展为四母德——“仁、义、礼、智”;②孟子将具体的人际关系归纳为“五伦”,即父子、夫妇、兄弟、君臣、朋友;②孟子为“五伦”中的每种社会角色规定了行为规范: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即所谓“五伦十教”。儒家思想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抱负,甚至“知其不可而为之”;道家思想则强调“道法自然”、“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追求精神世界的“逍遥游”,主张“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苦命”对儒、道思想的理解和看法。 1儒家思想的特点: 重血亲人伦、重实用理性、重道德修养,以“仁”为思想核心,以“义”为价值准绳2联系实际谈个人对儒家思想的看法3道家思想的特点:主张“天道”、“无为”,“超世”、“顺世”、“游世”4、联系实际谈个人对道家思想的看法5对中国文化中的儒道合流进行自己的论述和评价。理学,称新儒学。之所以称其为新儒学,是因为理学虽以儒家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但其张扬的孔孟传统已在融合佛,道思想精神中被加以改造,具有一种焕然一新的面貌。程朱理学与王阳明心学的异同:程朱理学:“理本论”,尤其是程颐的理气论,认为理或天理是宇宙的本源或根本,天地,人,物都是因“天理”而存在都是由最根本的理所产生,所承载。王阳明心学:高扬人的主体性观点的唯心主义的哲学。作为理学家,王阳明与朱熹同样以建立伦理学主体性的本性为目标,同样喜欢鼓吹“明天理,去人欲”。而二者思维走向却大不一样:前者以理为本体,充分肯定理的客观性与人的理性认识客观的理的可能性,人是受外部的天理或自身的人欲支配的客体,而不是具有自主能动性的主体;后者以心为主体,从而导出了人的主体性这一主调。评析宋明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伦理理论:二程和朱熹将理视为绝对的具有道德意义的天理,表明了它是一种道德本位(体)的伦理哲学和政治思想。二程说:“‘人心’,私欲也;‘道心’,正心也。”又说:“人心,私欲,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灭私欲,则天理明矣。”朱熹继承和发展了二程的人心、道心二分说和理欲对立说。他虽然肯定人心是人正常的生理需求,“虽圣人不能无人心,如饥食渴饮之类”,但是,又强调人心的危害性,说:“人心者,人欲也。危者,危殆也。”又说,“人心”出之于“形气之私”,“人心易动而难反,故危而不安”;“人心既从形骸上发出来,易得流于恶”。然而,“道心则是义理之心”,“道心是本来禀受得仁义礼智之心”,因此,道心是至善的。由于人心是恶,是危殆,所以,人君必须要正心,以此去人心及私欲,这样才能明道心和天理,才能为圣为王。质言之,不正心(去人心和私欲),就不能存道心和明天理。故此,朱熹十分赞成孟子“天理人欲,不容并立”的观点。换句话说,这里的天理是指那些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或事,而人欲则指人的私欲或说不好的,不道德思想。所以,宋明理学之所以推崇“存天理,灭人性”这句,就是告诫人们在内在道德品质的修养上合乎义理,不要因为一己之私而害了别人。儒学为什么带有宗教色彩1先秦儒家“天命观”的宗教色彩。孔子不抛弃“天”与“天命”在《论语》中有许多“天命观”的内容。认为统治者是按天意、或者天命行事,来治理天下的。可见先秦儒家的“天命观”虽不是宗教,但却有宗教的色彩2董仲舒的阴阳五行说与今文经师的谶纬使儒家宗教化。汉武帝即位后独尊儒术,董仲舒的《春秋公羊》,认为天地的精气合起来成一,分开成阴阳,再分成四季,配列五方成五行,得出“道之大原出于天”的结论,使儒学走向神秘。谶纬是谜语式预言。董仲舒用阴阳五行推论灾异,为儒生造谶开了先路,西汉末造谶成了儒生的专业。两汉使儒学宗教化到了严重地步3宋明理学的宗教功能。三教的融合造就了新儒学---宋明理学,此学把佛道的许多思想内在化了,因而具备了一定的宗教功能。摄取佛教的心性理论融合到自己义理之中。理学家强调坐禅、主静可以看出宗教的意识。宋明理学宗教功能宋明理学的宗教功能。三教的融合造就了新儒学---宋明理学,此学把佛道的许多思想内在化了,因而具备了一定的宗教功能。1)宋明理学摄取佛教思想。儒家本来也是讲心性的,隋唐佛教吸收了心性说。宋明理学将隋唐佛教的心性理论融入自己的义理中,表明这种义理的实质是儒学化的理论,因而带有明显的宗教功能。(2)宋明理学要达到的目的是“存天理、灭人欲”为此提出的修行方法更是由“修心养性”转向禅宗的“明心见性”,所以主张坐禅、主静。这种目的和方法,也是将宗教意识和功能注入其中儒家思想的三个发展阶段1)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仁、义、礼,这三个方面可以视为三母德。在此之外,他还提出了孝悌、忠恕、恭敬、诚信等德目,把人们之间的道德规范具体化。2)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对儒家的伦理思想进行了丰富和发展。他的的四母德:“恻陷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这四母德是与生俱来的。 3)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基义》把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伦理关系视为“王道之三纲”,明确规定了他们之间的尊卑和隶属关系。他还提出了“五常之道”。在孟子四母德之上,加了一个“信”,形成了五母德。这些思想的发展,使家国一体的宗法社会政治结构得到了强化。儒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是什么?如何为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赋予新的内涵?是圣贤。圣贤包括两个层次的人格追求,即圣和贤。圣指圣王,主要是最高统治者追求的人格目标,其典范人物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等;贷指道德修养较高的人,是一般士大夫和普通百姓肪追求的人格目标。由于圣王是一般人所难以企及的,所以儒家的理想人格更例重于适合广大民众的贤人。贤人在儒家经典中通常是用“君子”一词来表示的。与其说儒家的理想人格是圣贤,不如说儒家的理想人格是圣贤身上所具有的那种仁爱礼让、真诚有信、胸怀坦荡、光明磊落、坚毅顽强、重义轻利、团结他人而不结党营私、身处逆境而固守节操、好学自强、严于律己的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优秀的个人家养。对我们现在纳入来说,我们的理想人格应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志存高远、胸怀宽广、不谋私利、乐于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英雄模范人物以及那些可以作为效法榜样的人道家文化创始人贡献《老子》(《道德经》)宇宙观:宇宙本源论“道生万物”;宇宙法则论“道法自然”。辩证法:“反者道之动”揭示事物运动变化的动因、事物运动的规律性(对立面的相互依存与相互转化;返本复初的循环运动)。处世方法:贵柔守雌。政治观、人生观“清静无为”:政治观“无为而治”(统治者少私寡欲;实行“清静”“无事”的政治);人生观“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把道当作世界的本原,提出一个以道为中心的宇宙本体论哲学。这是道家哲学最主要的思想,也是对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贡献。道家的道来自天道,又与天道不同。天道一般指日月星辰等天体运行的轨道或法则,道则是天地万物的本原。这个思想经老子提出后,成为道家思想最核心的内容之一。道家各派都强调无为是道的主要性质。作为治国方法,无为要求君主舍弃自己的意志欲望,听任百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使百姓处于自然状态。作为生活态度,无为就是逍遥,是一种自由自在的生命感受。老子强调身体重于名和货,要求统治者重身贵身。道家要处理的问题主要包括治身与治国两个方面即《庄子·天下》篇说的内圣外王。内圣就是内备圣人之至德,强调治身问题;外王就是外施王者之仁政,强调治国问题。道家各派虽追求内圣外王的统一,但思想都带一定偏向性。老子和黄老学派更关心外王,即治国方面,杨朱、列子、庄子学派倾向内圣,即治身方面。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道天下万物都来自道,道是世界的根本,世界万物从道产生,最后又回复到道,道自身则是永恒的。关于道大致有三方面的含义1.道为无形无象的无2.道是普遍的法则3. 道为混成之物。前两个含义体现出客观唯心主义意义,而后一个含义又表明唯物主义倾向。道的提出是为现实生活中的君主提供一种有效的统治方法。这种方法体现在无为的观念中。《老子》说: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就是辅助万物按固有的规律发展,而不敢有所作为。《老子》体系中,无为与自然是关系密切的概念。无为是对道或君主的要求,自然指道或君主无为下万物或百姓的自主状态。统治者无为,百姓生活就自然。无为表现的是柔弱的态度。一般人视刚强为美德,老子却发现柔弱的价值。《老子》说:弱者道之用。把柔弱视为道的性质和作用。老子认为,与刚强相比,柔弱是生命的象征。老子贵柔说是道家哲学的重要思想。老子的道论: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第一个宇宙观“道”的形而上特征“道”之所以能够作为老子哲学的核心概念,关键就在于它所独具的形而上的特性。“道”没有具体的形象,也没有任何规定性,因而人们无法用感官来感知它,也无法用语言来描述它,只能运用理性的力量来认识它的存在。“道”作为万物始基的特性老子的“道”具有独特的超越性,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是万物的始基。它“先天地生”,是一切存在的始基和根源(“万物之宗”、“天下母”),万物都是“道”创生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的“三”,从动态上来看,是指阴阳两种对立势力的相互作用;从静态上来看,是指阴阳二气相互作用所生成的和合之气。阴阳二气交感氤氲的和合之气所含能量的释放,其结果便是万物的生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还是万物存在的根据和最终归宿。“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所以受万物尊崇,就在于它是“自然”的,从不对万物发号施令,从不对万物进行丝毫的限制与干扰,完全顺其自然地任万物自我化育、自我完成。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辩证法“反者道之动”核心原初的“道”在自身中潜在地蕴含有两种对立相反的力量——“阴”和“阳”,正是由于这种内在的活跃机制的作用,才使得“道”具有了运动的本性。正是由于这种内在作用的存在,才使得“道”能够循环不止、化生万物。事物向对立面转化,往往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近及远、由易而难、由弱变强、由柔变刚的变化发展过程。老子的人道观:清静无为“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政治主张“自然无为”是老子哲学所要表达的最重要的观念,其中包含着“自然”与“无为”两层内容。“自然”是一种观念、态度和价值,也是一种状态和效果,“无为”则是一种行为,是实现“自然”的手段和方法。“无为”的确切含义,是指顺任事物之自然,排除不必要的作为或妄为。顺其自然不妄为,实际上也是“为”。老子“无为而治”政治观的具体内容①统治者要“少私寡欲”。只要统治者减少私心,降低欲望,就能恢复清静无为的政治,人民自然就会安居乐业,社会自然就会走上正轨。②实行“清静”、“无事”的政治。“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清静无事的具体要求,包括轻徭薄赋,减轻人民的负担;谨慎用兵,不要发动不义的战争;减轻刑罚,删简法令,不要用高压政策对付老百姓。小国寡民表达了老子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实质上是一种相当激进的政治思想。“见素抱朴”的人生观比喻不加任何人为的巧饰、拘束与扭曲的人心的自然状态。在老子看来,有出自人类朴素无性的自然的道德,也有矫揉造作、被人利用的人为的道德。正是由于这种自然道德的失落,才有了人为提倡的道德。老子主张人心应该向真朴的自然之性复归。返朴归真、回归自然,是人生修养的终极目标。还有一个生动形象的说法,即“复归于婴儿”。婴儿象征着纯真,老子认为,具有高尚道德修养的人,其内心就如婴儿般纯洁天真,没有半点虚饰和杂念。联系实际说道家的现代意义道家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巨大影响,这可以从它的命运中清楚地看到。人们都知道,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学术思想十分活跃,当时著名的显学有所谓儒、墨、法、道等等,这些派别各执其说,互不相让。但就是这些各不相同的学派,却都受到过道家学派的影响。时至今日,在弘扬东方传统文化的热潮中,《老子》一书已经引起了海内外的普遍关注和推崇。在政治领域,科学界,生态界,思想文化和学术界都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当前,世界性的"老子热"、"大道热",的确是汹涌澎湃,大势之所趋,不是出于人力的所为,而是人类历史的命运所内蕴的自身要求,即从对自然、对自身本性的异化,而复归于自然、复归于道的内在的不可抗拒的要求,也即是历史必然性的作用。一部《老子》,字数不过五千,却拥有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其内容涉及自然、社会、人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故历来受到社会的重视。中国人性格有许多最吸引人的因素都来源于道家思想,中国如果没有道家思想,就会像是一棵某些深根已经烂掉了的大树,道家对中国传统文化乃至国民心理影响既深且广;《老子》所注重的直觉认识方法论,受到了诸如爱因斯坦、彭加勒、波普、汤川秀树等世级科学家的充分肯定,认为是现代物理学乃至哲学思想的重要方法;环境学家也把《老子》的思想作为他们注重生态平衡、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依据。此外,《老子》所阐发的和平主义、清静无为的思想对于处理当代国际政治乃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具有可贵的启迪意义。《老子》这部凝结着中华民族深邃智慧的不朽之作,必将在新的时代闪耀出更加夺目的光彩。春秋战国时期道家思想的主要特征老子的“无为”、“道法自然”和庄子的“齐特”,他们提倡追求个体精神解放的观点。简述道家文化的主要内容道家先秦道家重要的人物是老子、庄子,老、庄之间在思想倾向上有相当大的差异。1老子①在人生观上,“清虚自守,卑弱自持”②在政治上崇尚“无力而无不为”。即以“无为”的状态达到“无不为”的效果。“无为而无不为”的最高境界是天地自然,所以老子说“道法自然”。取法“自然”,就需要“治心”,需要“清虚自守,卑弱自持”。只有摆脱一己的成见,矜持、私心等主观的障碍,才可以全面地认识外物,不受蒙蔽,才可以有效地驾驭臣民,照自己的意志行事。2庄子①庄子哲学的宗旨重在个体精神解放,这种宗旨的最高表现是“逍遥”,即无矛盾地生存于世界之中。庄子的解放,是主观形态的解放,他并不否认矛盾,他只是强调主观上对矛盾的摆脱;他也不否认客观现实,只是强调超越的生活。摆脱、超越的方法就是“齐物”,即避免用是非、大小、好坏等主观倾向看外物,实际也就是打破人以自我为中心的精神限制。②庄子有着强烈的现实感,对生活中各种欺压、纷争、污浊,有着深切的感受和极端的无奈。因此他的人生哲学特别容易为后代那些现实的失败者所接受。③庄子哲学积极的影响在于艺术精神的培养。他那打破小我与天地自然合一的超越精神,特别能涤荡人的心胸,以审美的意态观照世界,对中国的诗歌、绘画等,有重要的影响.老子和庄子哲学思想有共同点①宇宙观方面:均认为道乃宇宙之根,是衍生万物的本体。其特性是超乎物外的,并超越时间、空间而无所不在,而且超乎一切认知绝对性的,即本性是人的五官所不能认知的。因而这个本体是绝对的无差別的。②认识论方面:均认为要放弃知识。认为知识文明是使人丧失自然本性的根源,故此反对一切后天知识的追求。③处世态度上:均主张无为而治、顺应自然,反等级、反宗法、反专制,崇尚个体精神的自由和超越,均幻想社会向原始纯朴状态的回归。④相对性问题:均认为現象界的事物是相对的。老子认为事物由矛盾对立的要素构成,矛盾对立的要素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庄子则把这种相对性绝对化了。佛教(释迦牟尼)基本要点:四圣谛简称“四谛”,是佛教关于人生为什么会有痛苦和烦恼的“四条真理。”谛为真理之意,“四谛”分别是苦、集、灭、道四条真理。苦谛:指社会人生充满各种痛苦,人的生命与各种烦恼痛苦相始相终。苦谛把世俗社会生活看成一场永恒的苦难,表明佛教对现世人生持悲观消极态度。集谛:“因谛”,指造成人世苦难的原因,是佛教对人生痛苦原因进行探讨的真谛。造成人生痛苦的原因,在于人的贪欲,是人性贪婪造成自身的种种烦恼。集是苦因,苦是结果,这个真理叫做集谛。灭谛:指消灭烦恼与痛苦,获得彻底解脱与自由的真谛。灭的意思是指欲念的寂灭。消灭欲念途径:用佛教修行方式保持内心的平静,断灭引起烦恼苦的各种心理欲望,使心灵处于熄灭一切烦恼的“涅槃”状态。道谛:指灭除烦恼的修行之道,是揭示灭苦的具体方法即通向涅槃或达到涅槃境界的正道。灭除烦恼必须修道,这个真理叫做道谛。佛教“戒、定、慧”三学的基本认识释道安《比丘大戒序》:“世尊立教法有三焉,一者戒律也,二者禅定也,三者智慧也”。戒:指佛门僧人的自我节制或强制性约束,包括用戒律戒条对僧人的行为、语言、思想进行种种规范。戒律分类:按数目分类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等;按修行对象分类:居士戒、沙弥戒、比丘戒、比丘尼戒等等。定:指禅定,是一种要求修行者思虑集中,凝心入定,以消除内心杂念烦恼的具体修行方法﹙这种方法的外在表现形式是“打坐”﹚。慧:是指通过守持戒律,修习禅定而获得体悟佛理的智慧。佛门僧人从其独特的宗教立场出发,用理性的态度,对世俗生活,对人生因果关系以及大千世界本来面目进行观察思考,从而达到一种洞察世俗人生、洞察宇宙世界的宗教理性认识。小结:一切佛教的教理教义,其核心本旨,是教人如何解脱人生苦海,而“戒定慧”三学,则是具体解脱的理论方法或实践修行途径之一。佛教的影响哲学方面:中国传统哲学对世界本原、宇宙本体之类的哲学探讨非常薄弱,对人死后灵魂的去向或灵魂的安顿问题缺乏神学论证。佛教传入中国,其哲学体系中的宇宙无限、时空无限、四大皆空、生死轮回、灵魂转世等系列概念,弥补了中国哲学关于宇宙本体、灵魂安顿研究方面的天然欠缺和不足。此外,佛教的般若学理论被魏晋玄学吸收,丰富了魏晋玄学的思想内容。佛教的心性学说与传统儒家伦理思想相结合,促进了宋明理学的发展完成;文学艺术方面:无论是文学、诗歌还是书法、绘画,都打下了佛教的深刻印痕。中国评话、评书、戏曲、俗文学等深受其影响;石窟壁画艺术也受到佛教艺术的影响。中国古代诗、书、画都很注重“境界”,与佛教的“禅机”多有相通之处。中国的建塔造像也起源于佛教。如《西游记》就是以佛经故事为题材的经典文学作品。语言学方面:我们平常许多用语都来自佛教语汇,丰富了中国的词汇。中国古代的音韵学也是因佛教而发展起来。社会民俗方面:饮食方面,佛教戒杀生,提倡吃素,大力开发植物饮食品种,推动传统素餐饮食的发展。丧葬方面,佛教提出火葬,有助于火葬习俗在古典民间社会的推行。婚姻方面,佛教禁婚,把信佛出家男女变为非婚姻人口,对传统生育文化及社会人口的增减,产生了一定程度影响。此外,佛教形成的节日如“盂兰盆节”、“佛诞节”、“腊八节”等等,成为古典民间重要的宗教民俗节日。其他如求神拜佛、超度亡灵、慈悲放生等等活动,都是佛教影响民间社会的重要内容。怎样演变为另化的佛教:佛教是在东汉明帝永平十年正式传人中国的。佛教传人中国后,由于受中国经济、政治条件及传统文化的影响,逐步走上中国化的道路。隋唐之后,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遂演变为中国化的佛教。这一演变过程的主要环节有:在汉代,佛教在宗教观念上依附道术,在政治伦理观念上迎合儒学;在魏晋时,佛教则着重依附玄学,由此而扩大传播,并对中国传统文化发生影响。唐宋之际,佛、道、儒三教在“修心养性”上形成大体一致的看法。三教之间的关系,也由魏晋时斗争激烈,到唐太宗年间实行三教并行的政策,三教并行的趋势又推动了三教在思想上的合流,促使佛教成为中国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学院《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编码及课程名称 课程编码:3281103612 课程名称:中国传统文化概论(General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二、学时及学分 总学时数:36 学分:2 三、适用专业及开设学期 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开设学期:第5学期 四、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是思想政治专业的素质拓展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达到以下目标: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中国悠久而丰富的文化内容,扩展知识,理清脉络,进一步认识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在了解、认识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引发学生思考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创新问题;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大学生对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灿烂文化成就有一个宏观的、明确的把握,从而引发他们关心和思考对中国文化的继承、创新和发展问题以及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五、课程的基本要求 在知识方面,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中华先民创造出的历史悠久、成就灿烂的文化,以补充学生知识链条的缺失,使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正确理解和分析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文明的渊源,提高自身文化创新的信心和本领;掌握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大势,领悟中国文化主体精神。在能力方面,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中国文化的发展历史,认识中国文化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具备从文化角度分析问题和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能力;学生能够对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进行比较,具备全人类文化的眼光来看待各种文化现象的能力。 六、课程教学内容 导言(共2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理解文化的涵义和特征,掌握中国文化的概念、涉及范围、功能作用,以及学习的目的、意义和方法,充分认识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从而端正学习的态度,为以后该课程内容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 1. 文化的涵义 2. 文化的分类 3. 文化的特征 4.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中国文化概论 绪论 一、文化的涵义 1、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 “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 《周易》:“物相杂,故曰文”。 在此基础上,“文”字又有许多引申意义。 其一,引申为文字、文章。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诗词曲赋。 其二,引申为古代的礼乐制度,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法令条文。 其三,引申为精神修养,即文明,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文彩。 “文”在古人心目中,起初指纹理,后来又引申出近十几种引申义。其中,文字、文章和文明与现在人们理解的“文化”一词的意义最为接近。 “化”主要指事物动态变化的过程。本意有三:一是变化,二是生化,三是造化。 《庄子·逍遥游》中的“化而为鸟,其名曰鹏”,中的“化”即指变化。 《周易》中“男女构精,万物化生”,雌雄构精,于是生成各种动物及某些植物。“化”即生成,化生也是生成。 《易·贲卦》:“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这是“文”与“化”最早并联使用的记录。 日月往来,阴阳并陈,刚柔交错成文,这就叫作“天文”。文化教育旨在使人行当所行,止当所止,这就叫做“人文”。治国者观察天文,用以认识自然界的变化规律;观察人文,用以教化,造就天下的人。 “天文”,指自然变化规律,也指人对自然变化规律的认识。 “人文”,指社会变化规律,也指人对社会变化规律的认识 “天文”、“人文”大致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2、把“文化”作为一个内涵丰富,众多学科探究的对象,实际上发源于近代欧洲。 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作了系统阐释: “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的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泰勒强调了文化作为一个精神文化的综合整体的基本含义,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对文化概念进行了详细考察和整理的是美国文化学者克罗伯和克拉克洪,他们于1952年发表了《文化的概念》,对西方当时搜集到的160多个关于文化的定义做了梳理与分析,指出:文化既是人类行为的产物,又是决定人类行为的某种要素。 据当今学者的不完全统计,在中国自“五四”前后至今,关于文化的定义,几乎有260多条,我们一般采用冯天瑜先生的说法:“文化是人与自然、主体和客体在实践中的对立统一物”。 3、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化”或“人类化”,是人类改造自然界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 简言之,“自然的人化,也即人化自然是文化的本质。” 文化:自然人化的过程与结果。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选修课笔记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选修课笔记 文化研究的价值 课程基本介绍 文化的本意是以人为本,“文”包括了天文、地文、人文三个方面的内容。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重新解读的核心为:“易”、“道”。其中该观念的典型表述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以及“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此外中国传统文化还包含了阴阳对立同一观,同时其同一建立于中庸、中和。 文化的三种属性及其价值 认知价值。文化问题实际上是国情问题。 教育功能。文化问题就是人文素质问题。文化就是以文教化。 应用功能。文化是一种潜力巨大的社会资源。资源是一切有使用价值的东西。 《文化经济学》–“文化是明天的生产力”–文化营销孔府家酒,红豆服装。 文化精神的概念: 文化:人们约定俗称的思想观念的总和。文化精神是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基本思想和观念。或者说是文化传统的主流。

文化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 文化精神是指一个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和挂念,是属于事实判断范畴。民族精神是文化中优秀的部分,是属于价值判断中的内容。 以人为本 核心概念:以人为尊,以民为贵,以仁为本–人与动物的区别是人有道德而动物没有?如何看出个人局限性下的道德。 儒家学说认为人在天地万物中占主导地位,而道家学说认为人在天地万物中占重要地位–齐万物。 凭什么说以人为尊?并不赞同,更认为是齐万物的思想是可取的。 个人主义:自由民主博爱人权 中国的人文主义以伦理为基础,西方的人文主义以法制为基础。 崇德重义 仁,人心也;义,人路也。 持中贵和 中庸之道是实现和谐的根本途径。中庸是不走极端,两端的融合。 中庸使中华民族缺少了一种竞争、冒险的元素。直接体现在“君子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之上。 中国古典文学和西方文学有一个比较大的差异是中国古典文学强调有一个圆满的收尾,而西方文学则多产出悲剧。这和持中贵和的根本思想是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课程的教学大纲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课程的教学大纲 《传统文化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性质:公共选修课程代码:08040107W402 学分:4学分总学时:48学时 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文教育专业 一、课程性质、目的及任务 《传统文化概论》是全日制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文教育专业开设的一门专 业选修课。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在全面准确了解传统文 化的基础,培养起他们的现代人文精神,弘扬中华文化。这门课的中心任务,是通过学习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爱国主 义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与综合素质。二、教学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讨论、思考、研究,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1、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面貌基本特征和主体品格有初步的、比较全面的、正确的 了解。通过学习这门课程,要求学生比较系统的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与精神,从 总体上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特性及其与现代化的关系,从而更深刻的了解民族文化 的历史与现状,认识我国的国情。 2、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伦理、宗教、教育、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史学和 科学技术的文化传统的发展历程有初步的了解。 3、基本掌握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进程中,起关键作用的人物、流派和他们的贡献。 4、能比较准确地叙述最能揭示传统文化特征的最基本的命题、概念。 5、能联系现实,深入思考,把学习的归宿点落实到开掘传统文化现实意义上去。运 用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来分析中国文化的精华与糟粕,以现代化为参照系,对中国传统 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的开发利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6、以这门课程教学为基础和依托,进一步拓展文化素质教学领域的深度与广度,弘 扬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三、教学内容 引言:“文化”与“文明” 【教学内容】一、文化的内涵二、文化的特点三、中国文化与文化中国【教学要求】了解:文化的内涵掌握:文化的特点和定义理解:中国文化与文化中国之别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儒学的启迪 对于现代知识分子来说,儒学可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说其熟悉,在于儒学早已在过去的时代里内化于中国人的家庭生活、社会规范、政治结构和人生信念中。作为一个中国人,不论是否信奉、是否认真阅读品鉴过相关书籍,都必然在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上与儒学有所交织;说其陌生,在于近代以来,由于各种原因,传统文化遭受了种种的批评与抨击,民众对其不甚了解,知识分子也因外界看法对儒学失去兴趣,使得儒学渐渐淡离人们的视野、消逝在人们的脑海,仅仅成了记忆中那曾经绽放过无限光彩的神话。然而,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代中国,人们日益醒悟,中华民族精神、东方智慧和优秀的传统文化才是现代中国人的文化之根,儒学这一千百世来未曾断绝的文化必定有着其不朽的魅力。 一、儒学在政治方面的影响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孔孟之道”,即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和统治思想,是用以维护封建统治和宗法家长制的腐朽思想,予以猛烈的抨击。然而,在维系整个社会安定和谐方面,孔孟开创的儒学,可以说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社会、政治哲学之一。 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强调治理国家,首先,最根本的是要对人民实行“德政”,“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来造福黎民百姓。他倡导的仁学就是要“爱人”,博爱于民、施爱于民是他“德政”的思想理论基础。孔子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反对死板的利用强制性的政策法令和刑罚奖惩来治理国家,强调更为重要和根本的是要对人民进行礼义教化,即政治和思想品德教育,使人民在思想上明辨是非,自觉遵从法令制度。

在处理外邦事务中,儒学也发挥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儒家认为,人类的仁爱应该是编辑“四海之内”、“六合之内”、“天地之间”的。天地是没有边界的,它会随着人们对世界认识的加大而加大。更重要的是,儒家思想中的这种“天下主义”并不是四海之内唯我独尊的狂妄自大,或是凌驾于其他国邦之上的超然物外,儒家从来都反对对外邦进行武力的征服。儒学提倡的是使人心悦诚服的德化策略。“远人不服,则修文的以来之”,《国语?周语》中提到:有不王,则修德。 综上所述,儒学中的“德治”强调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充分运用思想、道德的力量感化教育人民,较之单纯依赖行政、刑法的力量,可以更好的调动人民的自觉性和自律性,加强并优化社会管理和社会秩序;强调民众和民众利益应放在首要和最重要的位置,执政者应时时处处想着民众,并为民众做好事、实事等。这些都显示了儒家“德治”思想的特色和优越性,至今仍在社会、政治生活中表现出生命力和活力,表现了中国古代哲人高度的政治智慧~二、儒学在家庭伦理方面的影响儒学发展了有着其独有的特色的“父慈子孝,夫义妇贞,兄友弟恭”等一系列家庭伦理思想。这些思想尽管有着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但其依旧是本着建立积极良好的群体关系,注重家庭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发展。 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协调家庭伦理观念的矛盾的主要思想观念和理论依据是“孝”、“悌”观。“孝”、“悌”是什么,孔子的弟子有若说:“孝悌也者,其为人本与~”大体上来说,孝悌是人在家庭中的行为规范、准则(类似学生在校的“尊重师长”、“认真听讲”等要求的作用)。“孝”规范小辈对长辈,主要是子女对父母的言行,“悌”则规范同辈人(主要是兄弟)之间的言行。 “孝”不仅指对在世父母的孝,也包括对去世父母、先祖的孝。对在世父母的孝,要求奉养、尊敬和服从。子女对父母的服从是被强调的,包括婚姻关系的确立,都必须告知父母,甚至由父母安排,而不可自作主张。对已去世父母和先祖的孝又称为“追孝”。追孝的目的和作用在于表示子孙继承祖先事业的决心,并按祖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