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积水调查报告1

####煤电集团¥¥¥山煤电有限公司

****@@@@煤矿采(古)空区积水、积气及火区

调查报告

调查单位:!!!!省煤炭地质………勘查院(公章)

矿井:####煤电集团¥¥¥山煤电有限公司****@@@@煤矿(公章)时间:2011年3月

####煤电集团¥¥¥山煤电有限公司

****@@@@煤矿采(古)空区积水、积气及火区调查报告

调查人员表

####煤电集团¥¥¥山煤电有限公司

****@@@@煤矿采(古)空区积水、积气及火区

调查报告

####煤电集团¥¥¥山煤电有限公司****@@@@煤矿为2010年批准重组整合煤矿。为了详细了解整合前原矿井的实际开采情况,本次工作在煤矿有关人员的积极配合下,对各煤矿的生产基本情况进行了认真调查。

一、煤矿生产情况

(一)原@@@@煤矿

原@@@@煤矿始建于1990年,1991年投产,开始为@@@@村村办煤矿,后属&&&镇镇办煤矿,设计能力5万t/a,实际能力3万t/a。2002年11月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接管。现采9号煤层。

1、井巷工程

井巷工程量累计完成2759m。已施工完成的主要井巷工程有:主立井、副立井、回风立井井筒,井底车场巷道,主变电所、主排水泵房、水仓、井底煤仓及装卸载硐室、消防材料库等硐室,皮带运输大巷、轨道运输大巷、回风大巷,顺槽巷道。

2、土建工程

土建工程累计完成建筑面积9862m2。已施工完成的主要土建工程有:主副井井口房、提升机房、主通风机房、35KV变电所、锅炉房、热风炉房、二级泵站、油脂库、矿办公楼、单身宿舍、食堂、洗衣房、机电设备库、材料库房、机修车间、主井提升机房、翻矸车。

3、井田开拓与开采

该煤矿为竖斜井混合开拓方式,主井为斜井,回风井(副井)为竖

井,采煤方法为单一长壁高档式。采用1台1.2M55KW单滚筒绞车,“U”型矿车提升,另安装1台1.6M95KW绞车备用;大倾角皮带运输;中央并列式通风,通风设备为2台高效节能矿用对旋式通风机,型号为BDK618—6—N020,其中1台备用;供电方式采用农用电源和自备电源供给式。井下采用集中排水,用水泵直接向地面抽排。水泵型号为D280-45*3型离心式水泵。矿井涌水量35m3/h,水泵排水。矿灯、防爆灯照明。

经过现场实际测定及计算,@@@@矿回风立井风洞测点瓦斯绝对涌出量为1.30m3/min,相对涌出量为0.38m3/t;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为3.05m3/min,相对涌出量为0.90m3/t。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133条规定,@@@@矿属于低瓦斯矿井,且无高瓦斯区域。

该煤矿井口坐标为:

主斜井:X=4169053.72,Y=19509740.28,H=1067.26;

回风立井(副井):X=4168912.82,Y=19509606.54,H=1067.69。

(二)原%%%%煤矿

位于@@@@煤矿南部扩区内,2000年12月29日!!!!省国土资源厅发放采矿许可证,证号1400000041662,批准开采4号煤层。井田范围由以下拐点圈定:

点号纬距经距

1 X=4168000 Y=19508350

2 X=4165500 Y=19508350

3 X=4166500 Y=19510910

4 X=4168000 Y=19509660

井田东西长2.56km,南北宽2.50km,面积4.837km2。

%%%%煤矿为……市煤炭综合劳动服务公司开办煤矿,属集体企业。该矿从2001年至今因故一直停产。2003年省煤矿整顿领导组批准

该矿进行整顿,等待验收,属待验矿井。该矿于1994年开始建井,1998年2月投产。批准开采!!!!组4号煤层。矿井设计生产能力21万吨/年,实际生产能力21万吨/年,设计资源回收率80%,实际回收率80%。

该矿采用斜、竖井混合开拓,主井为斜井,担负提升兼作进风井;副井为竖井,负责下料、人员上下和回风任务。主井提升方式为STD 8002/755型皮带输送机;副井采用1吨单车普通防坠罐。大巷用GPJ—80型皮带输送机运输;顺槽用SSJ—650型可伸缩皮带输送机及桥式转载机运输;工作面采用SGB—420/40T型刮板输入机运输;回风大巷、采区回风巷采用1吨矿车、平板车、架子车配600mm轨距轨道及调度绞车运输。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抽出式。副井口安装55KW轴流式风机2台,风机型号为BDK54-6—N015型,1台工作,1台备用。井下采用水泵直接向地面抽排水,水泵型号为DM46—30×8型离心式水泵。顶板支护方式为:巷道采用木棚架支护,井筒用片石砌旋。采煤方法为短壁式,炮采落煤,人工装运,全垮落法管理顶板。供电采用10KV农电电源,备有450KW柴油发电机组。井下照明用防爆灯和矿灯。

该矿属低瓦斯矿井,井下涌水量5.6 m3/h。

该矿各井口坐标如下:

主斜井:X=4165982.103 Y=19508905.957 H=1073.860

副立井:X=4165985.252 Y=19508941.460 H=1074.357

该矿2001年前已在井田南部进行了部分巷道掘进,巷道掘进范围930×1000m。该矿在停产阶段,各种证照已全部吊销。

二、采空区、古空区分布情况

本地区开采历史悠久,因而存在大小不等的采空区。@@@@煤矿开采9号煤层,开采地段为井田北部,分布有3处面积不等的采空区,面积分别约为7200、24000、37500m2;%%%%煤矿开采4号煤层,开采地段为井田南部,分布有1处面积约为9500m2的采空区。4处采空区总面积约

为78200m2。

三、采空区、古空区积水情况

根据本次调查情况并参考以往矿井地质报告资料,对照@@@@煤矿9号煤层开采情况,矿井各种相关资料证实,井田内9号煤层3处采空区中,最北面采空区内煤层倾斜低处有积水,积水面积7500m2,预计积水量为12750m3。

根据调查,原%%%%煤矿从2001年至今因故一直停产,2001年前已在井田南部进行了部分巷道掘进,工作面顺槽巷道已长期处于密闭状态,矿井回风大巷仍有新鲜风流供给,井底设有水仓,并安排专人定时下井排水。查明井田内4号煤层1处采空区,煤层倾斜低处虽有巷道与顺槽联通,一部分采空区积水沿顺槽巷道渗出流入大巷后被排出地面。但仍旧存在少量积水,积水面积1950m2,预计积水量为3020m3。

从目前矿井开采中观测来看,井下水量不大,井田内及周围矿井在现有的排水、泄洪措施保护下没有受到水害的影响。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必须时刻保证安全生产,做到防患于未然。

上部煤层采空区积水对下部煤层开采的影响分析:

2、3、4、4下号煤层顶板为泥岩、砂质泥岩,老顶为细砂岩,全部冒落管理顶板时,根据《三下采煤规程》,冒落带(H1)、导水裂隙带(H2)的高度可用下式计算:

H1=A1±2.2

H2= 20∑M+10

9、10号煤层老顶为石灰岩,全部冒落管理顶板时,根据《三下采煤规程》,冒落带(H1)、导水裂隙带(H2)的高度可用下式计算:H1=A2±2.5

H2= 30∑M+10

式中,A1=100∑m/(4.7∑m+19.0),A2=100∑m/(1.6∑m+3.6),∑m为开采煤层累积厚度,本矿2号煤层最大采空高度为1.00m,3号煤层最大采空高度为1.57m,4号煤层最大采空高度为2.02m,4下号煤层最大采空高度为1.00m,9号煤层最大采空高度为4.27m,10号煤层最大采空高度为6.52m。

可采煤层特征及顶板冒落带、导水裂隙带高度表表1-1

求得2号煤层顶板冒落带高度6.42m,导水裂隙带高度30m。3号煤层顶板冒落带高度8.15m,导水裂隙带高度42.1m。4号煤层顶板冒落带高度9.29m,导水裂隙带高度38.4;3、4号煤层间距为10.45~18.82m,平均13.68m。因此,对上部3号煤层采空区积水如不及时探放,会随顶板垮落而下泻,形成灾害。

求得4下号煤层顶板冒落带高度为6.42m,导水裂隙带高度为44.8m。

4、4下号煤层间距3.72~9.21m,平均6.15m。开采4下号煤层的顶板导水裂隙高度会上延至4号煤层采空区,积水会下渗到4下号煤层巷道,对4号煤层开采造成影响。因此建议矿井开采4下号煤层时应对上部4号煤层采空区积水进行探测和排放,以保证安全生产。

求得9号煤层顶板冒落带高度为19.6m,导水裂隙带高度为72m。4 9号煤层间距为43.21~67.17m,平均56.34m。开采9号煤层的顶板下、

导水裂隙高度在有些地段会上延至4下号煤层采空区,其积水会下渗到9号煤层巷道,对9号煤层开采造成影响。因此建议矿井开采9号煤层时应对上部4下号煤层采空区积水进行探测和排放,以保证安全生产。

求得10号煤层顶板冒落带高度为21.96m,导水裂隙带高度为108.5m。9、10号煤层间距为0.70~25.10m,平均6.40m。开采10号煤层的顶板导水裂隙高度会上延至9号煤层采空区,其积水会下渗到10号煤层巷道,对10号煤层开采造成影响。因此建议矿井开采10号煤层时应对上部9号煤层采空区积水进行探测和排放,以保证安全生产。

四、采空区、古空区积气情况

井田内4、9号煤层已进行了小面积开采,分布有4处面积不等的采空区。由于采空区长期处于封闭状态,采空区内残存煤柱、顶底板岩石裂隙中残存的瓦斯、二氧化碳气体会不断释放和疏散到采空区内,采空区内应存有一定量的瓦斯和二氧化碳气体。因此在临近采空区开采时应防范采空区积气外泄造成危害。

五、火区情况

井田内4号、9号煤层自燃倾向性均属自燃煤层。经本次调查和参考以往矿井地质报告资料,煤矿在开采生产过程中均未发生过煤层自燃现象,井下无火区分布。

六、周边矿井积水、积气、火区情况和对本矿开采的影响分析

1、!!!!¥¥¥西蜀巴~~~煤业有限公司

~~~煤矿位于井田外南部,批准开采!!!!组4号煤层。矿井设计生产能力9万吨/年,实际生产能力9万吨/年,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抽出

式,该矿属低瓦斯矿井,井下涌水量5~30 m3/h,未发现越界开采情况。

~~~煤矿开采4号煤层,其采空区范围调查确定,该矿排水系统运行良好,有1处积水,积水面积3.08万m2,积水量1.82万m3,本区积水目前对@@@@煤矿的开采无影响。

2、!!!!………%煤矿有限责任公司

…%煤矿开采4、9(9+10)号煤层,井下涌水量不大,低瓦斯矿井。未发现越层越界开采情况。

…%煤矿西部的4号煤层古空区根据……详查报告划定,估算其积水面积18.72万m2,积水量3.52万m3。采空区据调查确定,圈定积水2处,积水面积14.53万m2,积水量6.82万m3。

9(9+10)号煤层采空区据调查确定,圈定积水2处,积水面积8.98万m2,积水量15.78万m3,本区9(9+10)号煤层积水距@@@@煤矿边界580m,对@@@@煤矿的开采无影响。

3、!!!!¥¥¥~~~~煤业有限公司

开采3、4号煤层,生产能力45万t/a,为集体所办煤矿采用斜立井混合开拓方式,井下涌水量不大,低瓦斯矿井。未发现越界开采情况,据调查该矿采空区距离本井田边界较远,其采空区积水对本井田的开采没有太大影响。

~~~~煤矿开采3、4号煤层,其采空区范围由矿方提供的采掘图确定,据调查,该处有2处积水,积水面积10.43万m2,积水量4.90万m3。

4、…%……煤矿

…%……煤矿始建于1972年,1973年投产,现采2、3、5号煤层。现进行技改,拟2007年6月技改完成,生产能力可达150万t/a。该矿批准开采2、3、5、8、9、10号煤层,现采2、3、5号煤层,矿井正常涌水量为120—147m3/h,最大涌水量280m3/h,水泵排水。低瓦斯矿井。

采空区积水距@@@@煤矿边界2000m,距离较远,目前其积水不会对@@@@煤矿形成威胁。

周边矿井积水量表表1-2

七、结论

经详细调查,查明了本井田及周边矿井采(古)空区范围及其积水、积气、火区情况。

八、存在问题和建议

由于采空区积水为一动态变化过程,本次调查的采空区积水情况只反映矿井目前积水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开采范围的扩大,采空区积水范围会不断扩大,积水量也会不断增加。采空区造成的地面塌陷形成的地裂缝,可能会使地面水流进入采空区内,对井田的生产造成影响;同时下部煤层采空区也可能会通过裂隙带导通上部煤层采空区,使上部煤层采空区积水进入下部煤层,对本井田下部煤层的开采造成影响。因此建议该矿在今后开采中应随时调查探测本矿和邻矿采空区积水、积气情况,以便针对性地采取各种防范措施。

9

觉光寺煤矿水患灾害调查报告1

兴源矿业有限公司觉光寺煤矿水患灾害调查报告 编制:雷爱国 总工程师: 安全矿长: 矿长: 二零二零年度

目录 一、目的与任务 (1) 二、矿井概况 (1) 三、矿井水文地质情况 (4) (一)水文地质情况 (4) 二)矿井水文地质特点、水患类型及威胁程度分析、可能发生突水的地点和突水量预计。 (8) 三)矿井水文安全条件评价 (9) 第二章矿井水害调查报告 (10) 一、调查时间: (10) 二、参加调查人员: (10) 三、调查范围: (10) 五、调查情况 (10) 六、矿井水患分析 (12) 七、目前矿井需防范的水患 (12) 第三章矿井防治水措施 (13) 一、矿井开拓开采所采取的安全保证措施 (13) 三、探放水、安全措施 (16) 四、井下排水 (17) 五、安全出口设施 (17) 六、地表水防治 (17) 七、小窑、老窑水防治 (19) 第四章存在的问题 (19)

第一章矿井概况及水文地质情况 一、目的与任务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防治水细则》要求,为进一步查清本矿区范围内的水害情况,为矿井防治水工作提供可靠的资料,为探放水设计提供科学依据,确保采掘活动的安全。我矿组织有关人员对矿区范围内的水害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细致的调查,通过在2019年5月~12月份对矿井水文地质资料的搜集、历年采空区的统计调查测绘、矿井涌水量的调查分析,相邻矿井的资料搜集,编写此报告。 二、矿井概况 1、交通位置 矿区交通主要为公路,有1.5km水泥公路与蔡伦竹海大道和107国道相通。运输以铁路为主,公路为铺,有耒新铁路专线在矿井伍家村集中煤仓车站转运,往耒阳与京广铁路相通。 2、矿区范围与相邻关系:

采空区积水报告

山西襄矿新庄煤业有限公司 年度采掘区域采空区 积水调查报告 二O一三年

年度采掘区域采空区积水调查报告 山西襄矿新庄煤业有限公司是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批复的整合保留矿井,由水碾沟煤矿、崇梁煤矿 (2009年12月政策性关闭)、西营煤矿(2009年12月政策性关闭)组成。 按要求2011年3月25日晋煤办基发【2011】488号:关于山西襄矿新庄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复;2011年12月30日晋煤办基发【2011】1759号:关于山西襄矿新庄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开工建设的批复;2013年5月21日晋煤基局发 【20131114号关于山西襄矿新庄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延长建设工期的批复。目前,矿井处于停工状态,井下通风、排水正常。 一、兼并重组前各矿开采情况 1、水碾沟煤矿 水碾沟煤矿始建于1966年,1968年投产,是下良镇镇办集体煤矿,原批采3号煤层,年生产能力为5万t/a,开采深度20-50m,房柱式采煤,爆破落煤,一次采全高,木柱支护,经多年开采,3号煤层已枯竭,2002年6月停采闭坑。 2003年7月经长治市煤炭工业管理局批准(长煤局生字[2003]14 号文)2003年2月,该矿在井田东南新建一主井,并构造生产153号煤层采掘生产系统,兼并重组前正进行机械化升级改造建设。 2、崇梁煤矿

崇梁煤矿为襄垣县下良镇梁庄村村办煤矿,该矿于1984年建井, 1986年投产,开采153号煤层,开采生产21年多,(于2009年12月政策性关闭)。 3、西营煤矿 西营煤矿为襄垣县西营镇西营村办集体企业,该矿于1984年建成投 产,开采3号煤层,生产近23年。(于2009年12月政策性关闭) 4、老窑港煤矿 老窑港煤矿:为襄垣县二轻局下属集体煤矿,开采3号煤层,井田面积1.553km2。开采3号煤层,生产能力为9万t/a。该矿于1980 年建成投产,到2009年开采近30年。(于2009年12月政策性关闭) 二、采空区积水对矿井充水的影响 兼并重组整合前井田内的西营煤矿、老窑港煤矿、原水碾沟煤矿3号煤层已采空,水碾沟煤矿、崇梁煤矿分别开采15-3号煤层(2009 年12月政策性关闭)。 根据地质报告,3#煤层采空区有积水。其各矿井的3号、15-3号煤层采空区内存在一定量的积水(详见各煤层采空区积水量统计表)。 3煤层:井田西南部原水碾沟煤矿有一处采空区积水,面积约45839吊,积水量约8581用;井田中部原老窑港煤矿有2处采空积水,分别面积约47008吊、18311吊,积水量分别为8800用,3428用。井田北部原西营煤矿有2处采空积水,面积分别约39127吊、33752吊,积水量约7324用、6318用。井田内3号煤层共有积水面积184037用,共有积水量34451昭。

金鸡岭煤矿水害调查报告

金鸡岭煤矿水害调查报告 矿井水害调查人员:欧财政 安全监督办公室:黄高魁 生产副矿长:谢小明 安全副矿长:刘少强 总工程师:袁模清 矿长:李述红 调查时间:2011年2月

金鸡岭煤矿水害调查报告 一、矿井位置及交通 金鸡岭煤矿位于郴州市以东50KM,资兴市以13KM,行政区划隶属资兴市三都镇管辖,属集体所有制企业。矿井地理坐标东经113O18/01//—113O19/00//,北纬26O01/18//—26O01/10//。矿区面积1.964平方公里。矿山至三都政府有砂石、水泥公路4公里,距三都铁路支线贷站2.5公里,离S322线省道1.1公里,交通方便(见交通位置图) 根据郴州市人民政府郴政函[2011]174号文件的通知,资兴市三都镇金鸡岭煤矿与大坪头煤矿、天鹅堂进行资源整合,整合后资兴市三都镇金鸡岭煤矿名称,利用原资兴市三都镇金鸡岭煤矿主井作主井,原大坪头煤矿主井作副井,原天鹅堂煤矿主井作风井,关闭原金鸡岭煤矿老主井。金鸡岭煤矿办理了新的《采矿许可证》,证号为C43000002010111120084734,有效期至2012年11月。 该矿于2012年8月委托郴州市煤矿设计院编制了资源整合初步设计,2012年元月17日郴州市煤炭局以郴煤管字[2012]7号文件确认生产能力为60kt/a,实际生产能力达60kt/a。矿井煤层南北走向,平均走向长约1.60km;采矿许可证许采标高+200~

+700m,其中600m以上为采空区,+200~+700m东西倾斜宽度约1.3km,矿区面积1.964km2,许可开采C3、C-3两层煤。 金鸡岭煤矿工业广场布置在井田的西北面,三面环山,处于比较低洼的地带.矿井现在所进行的采掘工作分别在+500水平以上,矿井地面设施和井下工作地点都不同程度受到水害威胁。因而,加强对水害的调查工作尤其重要,为彻底解决水害威胁,减少或避免因水害给我矿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保证在制定防范措施具有针对性.因而,矿组织人员于2013年2月20日对矿井的水害情况进行调查。 二、矿井水文地质情况 1、地表水体 本区主要由唐垅组地层组成的低山丘陵地貌,整个地势为东高西低,最高标高+780m,最低标高为+360m,相对高差420m,地形坡度一般30°,有利于地表水的排泄,地表无大的水体和水系。 2、气象 本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雨水较多,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8℃,极端最高气温38℃,极端最低气温-10℃,年平均蒸发量为1191.3mm,年降雨量为899~2043mm,降雨多集中在7~9月份。 3、矿井地层的含水及隔水性、断层含(导)水性、老窑水及矿井涌水量 ⑴、含水层:本矿区共有含水层八层,由新至老为: ⒈第四系(Q) 由粘土、细砂和砾石组成,为孔隙含水层,由大气降水补给,平常无水。厚0~2m。

井田范围内及周边矿井采空区位置和积水情况调查报告及安全技术措施

前言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和《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的有关规定,我矿每季度结合本矿实际采掘布置情况,对矿井的水文地质、排水设施、涌水点情况、水源井、井筒、矿井采空积水、积气以及火区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 对井田周边矿井(关闭或生产矿井)情况调查时充分利用查阅资料、图纸分析、走访调查等手段进行分析是否对我矿有威胁。 将调查结果形成书面报告,报告编写人、地测防治水科长、地测副总、矿总工程师、矿长签字后,存档备查。并将调查结果标注在矿井充水性图和采掘工程平面图上。

井田范围内及周边矿井采空区位置和积水情况 调查分析报告及安全技术措施 一、基本概况 山西柳林xxxxxx焦煤有限公司是山西xxxx焦煤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的主体矿井之一,位于柳林县城东南方向,距县城***km的**村,行政区隶属于柳林镇。柳(林)—石(楼)公路从井田内工业广场边通过,和1.5公里外的307国道连接。工业广场距孝(义)—柳(林)铁路穆村站约3km,交通便利。 矿井井田面积*******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东经*********,北纬**********。批准开采4-10号煤层,现开采4号、5号煤层。生产能力120万吨/年。为证照齐全有效的合法生产矿井。 二、矿井采掘布置情况 目前,我矿采掘布置主要集中在轨道下山大巷北翼及南行人大巷以东。矿井在4号煤层集中轨道下山北翼布置一个*****综采工作面;5号煤层三采区布置一个******综采工作面和两个掘进工作面。 三、水文地质简述 1、水力性质 井田边界为人为划定,地表大部被黄土覆盖,沟谷有上石盒子组零星出露。井田地质构造简单,沿边界无自然河流及构造,采掘揭露的F1断层,落差约8m,近东西走向,东延伸到东边界,并且沿西南方向落差逐渐减小,并逐步消失。因其落差小,不致沟通各含水层之间水力联系。 地表水系属黄河水系。三川河是区内最大的一级黄河支流,它的上游是北川河、东川河和南川河,据井田以西的后大成水文站1956~1980年观测资料,三川河平均年径流量2.88亿m3,平均径流模数2.23L/s·km2,洪水期最大流量为2260m3/s。此外,尚有多条北西—

积水、积气调查报告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梅花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周边矿井积水积气 调 查 报 告 调查单位: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梅花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时间:二〇一六年五月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梅花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周边矿井积水、积气调查报告 一、本矿有害气体及水患情况 1、采空区积水情况 本井田2、3号煤层为古窑采空区,随着下部煤层的开采,2、3号煤层采空积水呈疏干状态,井筒揭露2、3号煤 层采空区时,未发现有采空积水;4号煤层已采空,当时开采时涌水量很小,随着下部煤层的开采,该层所积存的采空积水也呈疏干状态;7号煤层为不稳定煤层,基本呈实煤状态;8号煤层南部有一处积水区,积水面积约20000 m2,积水量约7800 m3;9号煤层不可采;10号煤层根据地面物探 成果,现采煤层11#首采工作面上覆10#煤层有积水异常区,针对此成果,我矿进行了钻探验证,该区域无积水现象。 11号煤层南部推测有一处积水区,积水面积约40000 m2,积水量约8500m3;12号煤层目前为实煤状态;14号煤层南部(原常圈沟煤矿南部)巷道有积水,积水标高为1018m,巷道积水约7000 m3,推测南部低处采空区积水约46000 m3。 2、矿井各煤层采空区积水、积气情况 8号煤层南部有一处积水区,积水面积约20000 m2,积水量约7800 m3,该处积水离现开采范围距离较远,且地势较低,对开采范围无影响。在现开采范围,8号煤层部分采空,根据地面物探成果有少量采空积水异常区,现矿井已编

制有针对性的上探8号煤层采空积水、积气探放方案,准备施工,实施钻探验证。 10号煤层大部分采空,原调查结果为无积水、积气。2015年梅花沟煤业委托黑龙江省煤田地质物测队对现开采区域进行了地面物探,根据地面物探成果,现采煤层11号首采工作面上覆10号煤层有积水异常区,针对此成果,我矿于2015年底进行了钻探验证,该区域无积水、积气现象。 11#煤层为现采煤层,在井田中部地势最低处有一处积水,现已排完。目前,其他地方采空区无积水、积气。 3、以往水患情况 在过去开采过程中,矿井的涌水量一直很小,在开采过程中除部分地区顶板有少量淋水外,在开采过程中井下没有出现过出水情况。 4、火区、积气区分布情况 本矿井田内无火区,只是在井田西南部和原矿务局劳动服务公司砂子沟煤矿相邻处,在2006年12月,出现CO气体,经调查砂子沟煤矿井下出现火区,CO气体通过采空区进入我矿202盘区回风巷,现202盘区已于2008年7月进行密闭,其它地点没有再发现CO气体,密闭至今,再未发现CO气体及其他发火征兆。 二、矿井周边煤矿隐患情况 1、鹊儿山精煤公司

矿井水患补充调查报告

矿井水患补充调查报告 篇一:矿井水患调查报告 宽城升金矿业有限公司矿井水患调查报告 编制:马玉超 编制日期:XX年5月20日 第一章矿井概况及水文地质情况 一、目的与任务 根据《非煤矿山安全规程》和《非煤矿山治水规定》要求,进一步查清本矿区范围内的水害情况,为矿井防治水工作提供可靠的资料,为探放水设计提供科学依据,确保我矿采掘活动的安全。经公司研究决定组织技术人员对矿区范围内的水害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细致的调整,XX年5月份通过对矿井水文地质资料的搜集,矿井涌水量的分析,相邻矿资料的搜集,编写此报告。 二、矿井概况 1、交通位置 宽城升金矿业有限公司刘海鹏采区位于宽城满族自治县孛罗台乡白草林村秋子沟,距县城30KM,承唐、承泰公路从矿区附近通过,交通方便。矿区中心地理坐标:东经118°25′12″,北纬40°27′29″。

2、矿区范围 矿区面积㎡ 3、周边矿井情况 矿区周边存在一处采空区,目前没有积水,对我矿井没影响。矿区附近有村庄、厂矿、公共设施,当地人文环境,可能导致生产不能正常进行。对我矿构成伤害的如:悬崖峭壁、高度较大的土坎等因地震、降水、风蚀等自然因素出现坍塌。 4、矿井开采情况 矿井为合法的保留矿井,矿区内主开采铁矿石,采用竖井—平硐开拓式。该矿已开采多年,现有一个平硐、一个斜井和两条竖井,编号分别为PD1、XJ1、SJ1和SJ2,平硐PD1和斜井XJ1分别用于顺风。两条竖井分别用于提升,竖井SJ1井筒直径,井深38m,装有绞车一台,竖井SJ2井筒直径,井深62m后,装有绞车一台。325m水平以上已基本采完,局部存在采空区。保有储量为58万吨,生产规模4万吨每年,设计服务年限年。 三、矿井水文地质情况 矿区内没有常年地表水体,沟谷切割深度不大。矿体围岩为变质岩类,主要地下水类型为基岩裂隙水,属裂隙含水层。虽然浅部岩石裂隙较为发育,但富水性不强,补给来

相邻矿井及采空区积水情况的调查报告

山西中阳沈家峁煤业有限公司 相邻矿井及采空区积水情况调查报告 一、概况: 山西中阳沈家峁煤业有限公司隶属于山西中阳钢铁有限公司,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重组办发[2009]45号《关于吕梁市中阳县、兴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山西中阳沈家峁煤业有限公司由原山西祥荣煤业有限公司煤矿、原山西一恒煤业有限公司煤矿、原山西钢原煤业有限公司煤矿兼并重组整合而成。生产规模90万t/a,批准开采4号-10号煤层,井田面积.695km2,开采深度:由1220m至830m标高。我矿奥灰水位标高为+803m-+809m,不受奥灰水威胁。排水系统为:水泵房安装有D155—30×10型排水泵3台,主排水泵1台工作,1台备用,1台检修,电机为YB2-4501-4型电动机,可满足矿井生产需要。调查时井下排水一直在进行,该矿生产能力为90万t/a,现矿井井下正常涌水量6-8m3/h,雨季最大为10m3/h。 二、井田周边生产矿井建设现状: 井田北邻山西桃园腾阳容大煤业有限公司及山西中阳张子山煤业有限公司,南邻山西中阳联盛苏村煤业有限公司,西邻离柳朱家店煤矿,东部无矿。见井田四邻关系示意图(图1-1),现将现将井田周边生产情况分述如下:

(一)、山西中阳张子山煤业有限公司 1、简要概况: 由原山西晶鑫盛煤业有限公司煤矿、原山西易航煤业有限公司煤矿、原山西大土河永华煤业有限公司煤矿、原山西中阳昶昊煤业有限公司煤矿整合而成,兼并重组整合主体为地方骨干企业山西中阳钢铁有限公司。 与本矿井相接壤的是整合的四个矿井中的山西中阳昶昊煤业有

限公司。即原中阳县古家岭煤矿南侧生产坑口,始建于1997年,2001年11月投产,设计生产能力6万吨/年,经多年建设和采煤方法改革,2007年核定生产能力为15万吨/年。现有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于2007年3月颁发的第1400000711838号采矿许可证,有效期自2007年3月至2011年3月。批准开采井田内4、10号煤层,井田面积为1.6302km2,证载生产能力15万吨/年,批准开采标高为980m-790m。2008年经机械化升级改造后能力达30万吨/年,股份制经济。 矿井核定生产能力30万吨/年,4号煤层已基本采空,现开采4号煤层,进入大巷煤柱回收阶段。矿井正常涌水量为96m3/d,最大涌水量为144m3/d,主排水泵3台,型号为D25-30×9配用电机37KW。无越层越界开采。 2、该矿采空区积水情况: 经本次调查,该矿井4号煤层已基本采空,10号煤层局部采空,现在进行6、10号煤层基建工程,无越层越界开采现象,井田内4号煤层存在积水区8处,积水量约835610m3,其4号煤层采空区积水位于井田南部,对本我矿开采北部6、10号煤层有一定影响,须引起足够重视。 (二)、山西桃园腾阳容大煤业有限公司 该公司由山西永平煤业有限公司、山西桃园腾阳煤业有限公司、山西峰达煤业有限公司整合而成。井田面积6.3375km2,储量5160.1万吨,批采4号、6号、10号煤层,生产能力90万吨/年。 矿井正常涌水量为70m3/d,最大涌水量为130m3/d,与雨季有关。无越层越界开采。山西中阳腾阳桃园容大煤业有限公司现处于基建阶

井田范围内及周边矿井采空区位置和积水情况调查报告及安全技术措施

矿井及周边矿井调查报告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和《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的有关规定,我矿每季度结合本矿实际采掘布置情况,对矿井的水文地质、排水设施、涌水点情况、水源井、井筒、矿井采空积水、积气以及火区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 对井田周边矿井(关闭或生产矿井)情况调查时充分利用查阅资料、图纸分析、走访调查等手段进行分析是否对我矿有威胁。 将调查结果形成书面报告,报告编写人、地测防治水科长、地测副总、矿总工程师、矿长签字后,存档备查。并将调查结果标注在矿井充水性图和采掘工程平面图上。

井田范围内及周边矿井采空区位置和积水情况 调查分析报告及安全技术措施 一、基本概况 山西柳林xxxxxx 焦煤有限公司是山西xxxx 焦煤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的主体矿井之一,位于柳林县城东南方向,距县城***km 的** 村,行政区隶属于柳林镇。柳(林)—石(楼)公路从井田内工业广场边通过,和1.5 公里外的307国道连接。工业广场距孝(义)—柳(林)铁路穆村站约3km,交通便利。 矿井井田面积******* 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东经********* ,北纬********** 。批准开采4-10 号煤层,现开采4 号、5 号煤层。生产能力120 万吨/年。为证照齐全有效的合法生产矿井。 二、矿井采掘布置情况目前,我矿采掘布置主要集中在轨道下山大巷北翼及南行人大巷以东。矿井在4 号煤层集中轨道下山北翼布置一个 ***** 综采工作面;5 号煤层三采区布置一个****** 综采工作面和两个掘进工作面。 三、水文地质简述 1、水力性质井田边界为人为划定,地表大部被黄土覆盖,沟谷有上石盒子组零星出露。井田地质构造简单,沿边界无自然河流及构造,采掘揭露的F1 断层,落差约8m,近东西走向,东延伸到东边界,并且沿西南方向落差逐渐减小,并逐步消失。因其落差小,不致沟通各含水层之间水力联系。 地表水系属黄河水系。三川河是区内最大的一级黄河支流,它的上游是北川河、东川河和南川河,据井田以西的后大成水文站1956~1980 年观测资料,三川河平均年径流量2.88 亿m3,平均径流模数 2.23L/s ·km2,洪水期最大流量为2260m3/s 。此外,尚有多条北西— 南东向沟谷有季节性水流汇入三川河或直接注入黄河。

煤矿积水调查报告1

####煤电集团¥¥¥山煤电有限公司 ****@@@@煤矿采(古)空区积水、积气及火区 调查报告 调查单位:!!!!省煤炭地质………勘查院(公章) 矿井:####煤电集团¥¥¥山煤电有限公司****@@@@煤矿(公章)时间:2011年3月

####煤电集团¥¥¥山煤电有限公司 ****@@@@煤矿采(古)空区积水、积气及火区调查报告 调查人员表

####煤电集团¥¥¥山煤电有限公司 ****@@@@煤矿采(古)空区积水、积气及火区 调查报告 ####煤电集团¥¥¥山煤电有限公司****@@@@煤矿为2010年批准重组整合煤矿。为了详细了解整合前原矿井的实际开采情况,本次工作在煤矿有关人员的积极配合下,对各煤矿的生产基本情况进行了认真调查。 一、煤矿生产情况 (一)原@@@@煤矿 原@@@@煤矿始建于1990年,1991年投产,开始为@@@@村村办煤矿,后属&&&镇镇办煤矿,设计能力5万t/a,实际能力3万t/a。2002年11月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接管。现采9号煤层。 1、井巷工程 井巷工程量累计完成2759m。已施工完成的主要井巷工程有:主立井、副立井、回风立井井筒,井底车场巷道,主变电所、主排水泵房、水仓、井底煤仓及装卸载硐室、消防材料库等硐室,皮带运输大巷、轨道运输大巷、回风大巷,顺槽巷道。 2、土建工程 土建工程累计完成建筑面积9862m2。已施工完成的主要土建工程有:主副井井口房、提升机房、主通风机房、35KV变电所、锅炉房、热风炉房、二级泵站、油脂库、矿办公楼、单身宿舍、食堂、洗衣房、机电设备库、材料库房、机修车间、主井提升机房、翻矸车。 3、井田开拓与开采 该煤矿为竖斜井混合开拓方式,主井为斜井,回风井(副井)为竖

矿井采空区积水及火区调查报告

采空区积水、积气及火区调查报告 山西阳泉盂县辰通煤业有限公司由原盂县古咀接替井煤矿、盂县南娄煤矿和盂县东方振兴煤业有限公司及盂县东星煤业有限公司重组整合而成。重组整合前,各煤矿对各原井田内9、15 号煤层已进行了大片开采。为了详细了解各煤矿的实际开采情况,本次工作在煤矿有关人员的积极配合下,对各煤矿的生产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 一、各煤矿生产情况 1、古咀接替井煤矿:于1984年建井,1986年投产,采用斜井开拓,矿井生产能力150kt/a,批准开采8 9、15号煤层,其中9、15 号煤层为可采煤层,8号属零星可采煤层。该矿重组整合前已对原井田范围9、15号煤层进行了部分开采。该矿井下涌水量10-20m3/h,先用水泵由工作面抽至井底东场附近水仓,再用水泵由水仓抽排至地面。主水仓处水泵房安装有三台型水泵,一台工作,一台检修,一台备用。沿主斜井铺设有二趟排水钢管至主井井口。 2、南娄煤矿:于1985年建井,1 988年投产,采用一对斜井开拓,矿井生产能力150kt/a,批准开采9、15号煤层,重组整合前原井田内9号煤层已全部采空,并已在原井田范围对15号煤层进行了大片开采。该矿井下涌水量3-5m3/h,先用水泵由工作面抽至井底主水仓,再由主水仓向地面抽排。主、副水仓设在回风斜井井底。在水仓附近设有水泵房,安装3 台水 泵,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 沿回风斜井铺设有排水钢管至井口

3、东方振兴煤业有限公司:1983年建井,1984年投产,采用一对斜井开拓,矿井生产能力150kt/a,批准开采15号煤层。本次重组整合前已在原井田范围对9、15号煤层进行大片开采。该矿风井底设有主、副水仓,主水仓容积250 m3,副水仓容积200 m3,水仓北侧设有水泵房,安装有三台潜水泵,一台向地表抽排,一台备用,一台检修。回风斜井井筒内铺设有排水管道直通地表。 4、东星煤业有限公司:1984年建井,批准开采15 号煤层,采用一对斜井开拓,矿井生产能力150kt/a。本次重组整合前已对原井田内15 号煤层进行大片开采。该矿井底设有主、副水仓,并布置有水泵房,安装有三台水泵进行抽水,其中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 二、采空区分布情况 据矿方提供采掘图, 重组整合前各煤矿已在原井田内对9、15号煤层进行了大面积开采, 分布有多处大小不等积水区, 其中古咀接替井煤矿分布9号煤层采空区3处,面积73125 m2,分布15号煤层采空区6处,面积414250卅,南娄煤矿原井田内部9号煤层已全部采空,并分布15号煤层采空区8处,面积253543卅,东方振兴煤业有限公司原井田内部9号煤层已基本采空,并分布15号煤层采空区7处, 面积596375m2,东星煤业有限公司原井田内部9号煤层已大部采空,采空面积约149300 *,分布15号煤层采空区1处,面积为28400 三、采空区积水情况 根据本次调查,整合各矿井下涌水量不大,井田内大多数采空区水均

矿井水情水害调查分析报告

神达栖凤煤业有限公司矿井水情水害调查 分 析 报 告 2013年3月

矿井水情水害调查分析报告 第一章矿井概况及水文地质情况 一、目的与任务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防治水规定》要求,进一步查清本矿区范围内的水害情况,为矿井防治水工作提供可靠的资料,为探放水设计提供科学依据,确保我矿采掘活动的安全。经矿委研究决定组织技术人员对矿区范围内的水害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摸底。本季度通过对水文地质资料的搜集、我矿老井采空区清查,与历史老窑调查,相邻矿井的采掘情况进行整理上图,特编制本报告。 二、矿井概况 1、地理及交通位置 山西忻州神达栖凤煤业有限公司位于宁武县城西北直距约3km处,行政区划属宁武县凤凰镇管辖,西南与石碣上煤矿相接,东部有宁苛、朔黄铁路通过。井田东部有水泥路通往宁武县城,交通较为方便。北纬:39°00′18″─39°02′01″,东经:112°14′57″─112°16′53″。 2、地形地貌 井田地处宁武轩岗矿区(北部),井田内地形起伏较大,总体地形为西高东低。井田最高处位于井田西北部,海拔为1798m,最低处位于井田内东部的沟中,海拔为1447m,最大相对高差351m,属中高山区。区内局部地段被黄土覆盖层受到强烈的侵蚀、切割、多形成土梁、峁地形,一般呈南北向展布,同时发育近东西向冲沟,冲沟两侧分支沟谷发育,沟谷底大部分比较开阔,多呈“U”字型,部分地段狭窄,呈“V”字型

出现。 3、地表水 区内无大的河流。矿区内无地表水体,有季节性溪沟,但对矿床充水性影响较小。 4、气象 井田属于暖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燥,昼夜温差较大,四季分明。全年气温最低在1月份,为-27.2℃;最高34.8℃,在7月份,年平均气温 6.2℃。春季干旱多风,冬季寒冷少雪,年平均降水量为468.1mm,降水量最少在1月份,平均为15mm,年平均蒸发量为1902.3mm,最大在5、6月份,最小在1月份。霜冻期为11月上旬至次年3月上旬,无霜期约189天。 5、矿井范围与相邻关系 本矿矿界范围为7.2336平方公里,南翼与衡腾煤业相邻,其它为空井田。 6、矿区范围内小窑、老窑情况 矿区内煤质较好,因此曾有小煤窑开采。多分布在煤层露头一带,根据这段时间对当地人的调查走访,小煤窑开采范围和深度很小。 由于矿区内因存在过去采煤时形成的采空区,由此,本矿必须立即弄清小窑积水情况,要注意探放水工作,特别是在采空区附近采煤时,防止采空区积水及老硐积水的突然涌出。另外,还要注意在巷道中尚未查清的断层可能切穿上下含水层对开采的影响。 a)矿井开采情况 我矿1957年建矿,历年均为上山开采,1520水平以上有较大范围的采空区。

米脂煤矿透水事故调查报告

米脂煤矿透水事故调查报告 各市应急管理局(地方煤矿安全监督管理局): 2022 年7月26日,陕西省米脂县龙镇煤矿芦则沟矿井发生透水事故,3人被困,目前正在紧张救援中。事故原因初步分析为:11503运输顺槽掘进至井田边界附近时,综掘机导通相邻的子洲县候石畔茂源煤矿老空水。事故暴露出主要问题:一是老空水致灾因素不清,在接近井田边界时,盲目掘进施工;二是未按规定要求进行探放水;三是在发现透水征兆后未及时撤人,继续安排掘进作业。为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就强化煤矿防治水和雨季三防工作提出以下要求: 一、不断加强汛期煤矿安全风险研判和隐患排查治理。各级应急管理(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和煤矿企业要认真吸取省内外煤矿水害事故教训,坚持问题导向,举一反三,突出矿井老空、采空区及周边废弃老窑(井筒)、封闭不良钻孔,地表水体、地下水体及断层、陷落柱、导水裂缝带,以及现生产系统与井田周边小煤窑废弃井巷贯通区段密闭等重点部位,加强汛期煤矿安全风险研判和隐患排查,采取有力措施把水害重大风险隐患发现和处置于萌芽状态。市县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要结合日常检查、专项检查、专家会诊组织开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回头看”,凡是发现工作不认真、走过场、隐蔽致灾因素未查清的要推倒重来,重新补充勘探、重

新编审报告。 二、切实加强汛期煤矿安全防范工作。煤矿30km范围内没有气象台(站),气象资料不能满足安全生产需要时,要建立降水量观测站,提升煤矿灾害防范基础保障能力。采掘、巷修工作面应制定汛期顶板管理专项措施,对断层破碎带、煤质疏松地段加强支护,严防冒落和垮塌。要严防地质异常体引发水害事故,对开采后可能与地表水、老空水、强含水层、离层水、松散层水导通的一律严禁采用放顶煤开采。主汛期期间要加强重点部位、关键环节巡视检查,接到有关预报预警信息后,要对井田范围内废弃老窑(井筒)、地面塌陷坑、采动裂隙、封闭不良钻孔、煤层露头区,以及可能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河流、山谷、湖泊、水库、涵闸、堤防工程等实施24小时不间断巡查。矿井在矿区遇暴雨时和暴雨后,要及时安排专业人员观测矿井涌水量变化情况,并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附近河流、水库出现超警戒水位或进行泄洪时,严禁安排人员入井作业。露天煤矿要加强汛期边坡监测监控,发现滑坡征兆,立即组织撤人,暴雨、洪水期间必须加强防排水设施巡查管理和地表水的疏干,严格控制地表水流入采场。同时,要加强对主井、副井、风井井口、主扇风机房、瓦斯抽放泵房、主提升绞车房、压风机房、机修厂房、办公楼、供电线路等的巡视检查,防范极端天气引发各类煤矿事故和灾害。 三、严格落实“五必须”、“六严禁”防治水措施。深入开展煤矿防

煤矿排水调研报告

煤矿排水调研报告 煤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产业,在煤矿开采过程中,排水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为了了解煤矿排水的情况,我进行了一次调研,并撰写了以下报告。 调研时间:2022年11月 调研地点:河南省一座大型煤矿 一、调研目的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 1. 了解煤矿排水的日常运作流程; 2. 理解煤矿排水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3. 提出改善煤矿排水的建议。 二、调研过程 1. 面访 调研团队首先进行了面访,与煤矿工程部和排水部门的相关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从他们口中了解到了关于煤矿排水的基本情况、工作流程和存在的问题。 2. 实地考察 随后,我们对煤矿进行了实地考察。通过观察、拍照和测量,我们了解了煤矿排水的实际运行情况。我们发现,煤矿排水主要依靠抽水机和管道进行排水,排水量较大,但排水设施存在老化和损坏的问题。 三、调研结果

1. 工作流程 煤矿排水的工作流程大致如下: (1)开采区域抽水:通过抽水机抽取开采区域的积水并排放至指定地点; (2)收集排水:将排放的积水收集到大型水池中; (3)处理排水:对收集到的积水进行处理,去除其中的污染物; (4)排放处理过的水:处理过的水重新排放到环境中。 2. 困难和挑战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煤矿排水面临以下困难和挑战:(1)排水管道老化:由于长期使用和煤矿开采的震荡,排水管道出现了多处老化和损坏的情况,影响了排水效果; (2)排放标准不达标:煤矿排放的水质未达到相关标准,存在一定的污染问题; (3)运维成本高:煤矿排水需要大量电力和人力资源,运维成本高。 四、改善建议 针对煤矿排水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改善建议: 1. 加强设施维护:煤矿应加强对排水设施的定期检查和维护,解决老化和损坏问题,确保排水设施的正常运行; 2. 技术改造:引进先进的排水技术和设备,提升排水效率和水质处理能力,同时降低运维成本; 3. 加强监管:加强对煤矿排水的监管力度,确保排放水质达到相关标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1603采煤工作面出现涌水情况分析报告(1)

XX煤矿 采煤工作面出现涌水情况分析报告 XX煤矿1603采煤工作面于2012年1月29日早班10时10分采空区底板出现涌水。出现水情后,矿井高度重视,立即成立1603工作面防治水领导小组,组织防治水专业人员进行跟踪监测,对出水工作面水情调查,对出水水源、水质及充水因素等进行初步分析,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并及时向煤炭局进行了汇报。现形成水情分析报告如下: 一、1603工作面出水情况分析 (一)1603工作面概况 该工作面井下位于-620米轨道巷东翼,该面断层不发育,仅有一条落差0.7米正断层。该工作面为对拉工作面,倾斜长壁布置,下材料巷长270米,运输巷长310米,上材料巷长300米,工作面切眼长158米,三巷均采用架棚支护,工作面于2011年11月13日开始推采,截止2012年1月29日,工作面已推采了110米。 (二)工作面出水观测情况 1603下面于2012年1月29日早班10时10分,采煤工区区长倪星军向调度室报告1603下面溜子头向下28米处发现底板出水异常,水质清澈,口尝无味。接着由生产技术科

防治水人员观测出水量达到2.3 m3/h。 1603上面溜子头向上40米处出现底板渗水异常,水质清澈,口尝无味。接着由生产技术科防治水人员观测出水量达到1.3m3/h。 1603上材料巷出水点观测涌水量为2.1 m3/h。 通过实测,三巷涌水量为5.7 m3/h。1月30日至2月5日,涌水量保持在5.2-6.3 m3/h之间,其中1月30日1603上材涌水最大,水量为3.7 m3/h,2月5日逐渐下降到2.0 m3/h;下面出水点保持在1.3 ~2.4m3/h之间;上面出水点涌水量稳定在1.2m3/h。2月6日至2月11日,涌水量保持在6.5-7.5m3/h之间,其中1603下面出水点涌水变化较大,2月6日增至4.0 m3/h,2月9日增至5.4 m3/h,2月11日又减少至3.5 m3/h;上材涌水量由2月6日2.8 m3/h逐渐减少至目前的2.1 m3/h;上面出水点涌水量由2月6日的2.3 m3/h逐渐减少至2月8日的1.2 m3/h,自2月9日至目前已无涌水。 1603采煤工作面涌水量总体趋于稳定。 (三)出水水量分析 根据1603工作面现场水量观测数据,出水量由1月29日的5.7m3/h到2月6日的6.5 m3/h ,再到2月11日的5.4 m3/h,总体呈下降趋势,且水量趋于稳定。 (四)水源分析

关于煤矿水害隐患调查报告

关于煤矿水害隐患调查报告 一、煤矿水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p (一)直接原因。 1.对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了解不清、盲目开采。一些矿井在水文地质条件没有查明的情况下,盲目开采,引发透水事故。 2.在水体下采煤防治措施不落实。一些煤矿违反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在防隔水煤柱中进行采掘活动;有些在水体下开采急倾斜煤层的煤矿,未按三下采煤的规定进行试采,超强度开采,煤层连续冒落,导致透水事故。 3.超层越界开采,破坏防、隔水煤柱。部分乡镇煤矿经过多年的开采,资基本枯竭,为维持生产,违法超(深)层越界开采甚至开采防、隔水煤柱,由于不清楚相邻矿井的地质资料,也不进行探放水,盲目进入积水老空区,发生突水;还有一些矿井,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弄虚作假,将井下超层越界开采区域和存在水患的采掘工作面进行封闭伪装,掩盖真实采掘活动,逃避监管。 4.防治水技术力量及从业人员相关知识匮乏。多数老空透水在事故发生前,均有明显的透水预兆,但由于煤矿地质和水文地质人员缺乏,矿井没有防治水害的专业知识,不能识别明显的透水预兆,使本可避免的重特大透水事故在同一地区或不同地区重复发生。 5.对已有水患未采取有力措施。有的矿井在水体下或冲积层下采煤留设的防水安全煤柱不合理;有的煤矿对地面的塌陷坑、废弃的小煤矿充填不实,使地表水溃入井下,导致事故发生。 6.雨季暴雨期井上下水情监测不够。有的煤矿井口标高低于历史最高洪水位;一些煤矿对断层水、底板水、溶洞水认识不足,未引起高度重视,不认真编制防治水措施,导致突水。 7.未进行或者违章探放水。我国乡镇煤矿经多次治理整顿、资整合和关闭,许多废弃老窑没有留下详细的地质资料,其开采边界、分布范围、积水空间不清楚,已成为正在开采煤矿的主要水害隐患。大多数乡镇煤矿没有防治水专业人员和

关于煤矿水害隐患调查报告

关于煤矿水害隐患调查报告 煤矿水害是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五大灾害之一,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加大,煤矿的水害威胁越来越严重,曾多次发生重特大突水淹井事故,尤其近几年来,全国相继发生了多起特别重大水害事故,__年3月28日,山西省王家岭煤矿发生重大透水事故,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为认真吸取事故教训,从分析水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入手,并针对事故原因提出对策措施。 一、煤矿水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 (一)直接原因。 1.对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了解不清、盲目开采。一些矿井在水文地质条件没有查明的情况下,盲目开采,引发透水事故。 2.在水体下采煤防治措施不落实。一些煤矿违反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在防隔水煤柱中进行采掘活动;有些在水体下开采急倾斜煤层的煤矿,未按三下采煤的规定进行试采,超强度开采,煤层连续冒落,导致透水事故。 3.超层越界开采,破坏防、隔水煤柱。部分乡镇煤矿经过多年的开采,资源基本枯竭,为维持生产,违法超(深)层越界开采甚至开采防、隔水煤柱,由于不清楚相邻矿井的地质资料,也不进行探放水,盲目进入积水老空区,发生突水;还有一些矿井,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弄虚作假,将井下超层越界开采区域和存在水患的采掘工作面进行封闭伪装,掩盖真实采掘活动,逃避监管。 4.防治水技术力量及从业人员相关知识匮乏。多数老空透水在事故发

生前,均有明显的透水预兆,但由于煤矿地质和水文地质人员缺乏,矿井没有防治水害的专业知识,不能识别明显的透水预兆,使本可避免的重特大透水事故在同一地区或不同地区重复发生。 5.对已有水患未采取有力措施。有的矿井在水体下或冲积层下采煤留设的防水安全煤柱不合理;有的煤矿对地面的塌陷坑、废弃的小煤矿充填不实,使地表水溃入井下,导致事故发生。 6.雨季暴雨期井上下水情监测不够。有的煤矿井口标高低于历史最高洪水位;一些煤矿对断层水、底板水、溶洞水认识不足,未引起高度重视,不认真编制防治水措施,导致突水。 7.未进行或者违章探放水。我国乡镇煤矿经多次治理整顿、资源整合和于,许多废弃老窑没有留下详细的地质资料,其开采边界、分布范围、积水空间不清楚,已成为正在开采煤矿的主要水害隐患。大多数乡镇煤矿没有防治水专业人员和探放水队伍,在掘进和采煤过程中,不进行探放水,或者违章用煤电钻代替专用探水钻机进行探放,导致事故发生。 (二)间接原因。 1.防治水工作管理滑坡。企业受经济利益驱动、技术力量限制等,对防治水工作管理松懈、投入不足,没有认真落实水害防治责任制。主管部门或者监管部门疏于对煤矿水害的日常监管工作以及重大水害隐患的跟踪督促和落实。 2.煤矿水害防治监管制度不落实。煤矿超层越界和非法开采活动,未按照规程落实水害防治措施,没有建立水害隐患排查制度、制定水害

山西玉泉煤业防治水调研报告

盂县玉泉煤业防治水工作调研报告 盂县玉泉公司即将投入生产,该公司井田围老窑采空区较多,积水情况不清,井田存在陷落柱。如何进行矿井水害防治,大屯公司管理经验不足。为保证玉泉公司安全正常生产,根据大屯公司领导安排,4月10日至16日地质测量部主任工程师袁秋冬带领公司地测部、玉泉公司、咨询公司相关技术人员一行4人,就玉泉公司小窑老空水害防治、陷落柱水害防治、井上下物探技术手段等,前往玉泉公司本部、煤业集团、平朔公司、金海洋公司、中煤进出口公司东坡矿、省矿井地质工程分公司等煤矿生产企业、物探单位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玉泉公司基本概况 (一)企业概况 玉泉煤业位于省盂县县城南8km处观沟村南部,行政区划属盂县路家村镇管辖。玉泉煤业以玉泉煤矿为整合后主体,兼并整合万泉煤矿、兴寨煤业、东庄头煤矿、龙凤煤矿、大花沟煤矿。矿区面积6.5818km2,井田原开采8、9、15号煤层,整合后开采15号煤层,开采标高:939.89-819.89m,煤层埋深约40m-200m。 (二)自然地理 本矿区位于太行山脉西侧,黄土高原东部,属低山丘陵地貌。井田总体地势西高东低之势,地形最高点位于井田西北部,海拔1179.2m,最低点位于井田东部招山河河谷,海拔957.0m左右,最大相对高差222.2m。 (三)开采条件

玉泉煤业属2009年省兼并整合煤矿,矿井初步设计能力120万吨/年。矿井采用主斜井、副斜井、回风立井开拓、一个水平开拓方式(水平标高+854m),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抽出式。采煤方法: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顶板管理为自然垮落法,采煤方法采用综采放顶煤。目前属基本建设阶段,现主、副斜井已到设计水平,井口暂时被地方煤监部门关闭。 (四)矿井地质 井田位于沁水煤田东北部边缘,受区域构造影响,本井田构造以宽缓褶曲为主,发育有2条轴向北东东的背向斜构造和1条近东西向的背斜构造。井田地层比较平缓,倾角3~7°。根据地表出露和井下巷道揭露,发现了2条落差20~50m的断层和30个陷落柱。 井田可采煤层共3层,分别为8、9、15号煤层,均为组地层,其中8号煤层已全部采空或破坏、9煤已基本采空,15煤部分采空。详见可采煤层特征表。 可采煤层特征一览表 (五)水文地质条件

矿井水文地质调查报告1

赫章县青松煤矿 矿 井 水 文 地 质 调 查 报 告 编制人:吴学品 2011年5月10日

赫章县青松煤矿水文调查报告 一、概况 1、我矿为煤矿资源整合矿井,由原青松煤矿、拉苏煤矿、 宏达煤矿、郑兴煤矿、大山煤矿整合为赫章县青松煤 矿,设计能力为30万吨/年,矿井设计服务年限为12.5 年,开采煤层为K1、K2、K3三层煤。开采标高为 +2150m至+1800m水平,分为一、二两个采区,井田 范围为1.9327km²。 二、水文地质调查小组 组长:黄永成(法人) 副组长:吴学品(工程师)、黄辅伦(矿长) 成员:周康民、陈光鹏、刘子祥、李学军、王阳、黄训伦、韩峰、周指远。 三、水文地质存在的隐患情况 1、自燃地理: 矿区地形呈近东西走向排列,地势北低南高,海拔高程2372.8—2100m,相对高差272.8m属高原中山地貌,气候属北亚温带高原气候。每年6-7月为雨季,降雨量为全年降雨量的60%,年降雨量最大降雨量为1647.5mm,最小降雨量为391.7mm,平均降雨量为1438.4mm5—6月天气较热(平均气温22.8—26°C)。11月中旬开始降雪,至次年为霜冻期,最低气温在-10°C左右。

2、矿区水文地质 (1)含水层 基岩裂隙含水岩组: 由龙潭组、长兴组及飞仙组的砂岩,灰岩等组成,含浅部风化裂隙水,有泉水点露出地表,越往深部含水性越微弱。 井下煤层巷道中,底板常见淋水现象。 松散岩类孔隙水: 主要为第四系堆积物,残堆积物等组成,厚度一般为0—20m,透水性强,含水性中等,主要受大气裂隙水的控制。 (2)隔水层 主要是含煤岩组及上伏地层的灰岩和粘土岩、砂岩。 (3)地表水 矿区内地表水不发育,泉点水为季节性泉水,矿区范围内有五条冲沟谷,平时无水,雨季有水,主要为大气降水补给,汇集于六冲河、六冲河距矿区北东方向2km左右,属二叠系矛口组灰岩,井下开采为对矿上水源造成影响,矿上供水来自于周边泉水。 (4)地下水 主要为煤系地层含水及断层含水,裂隙水,因矿区老窑开采历史较长,经实地调查了解,近几年关闭的煤矿井口有七条巷道,多开采K3、K2煤层,规模较大,最深井达250m左右,范围大,关闭后未进行排水,地表水大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