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教案:苏教版高一数学向量的数乘3

高一数学教案:苏教版高一数学向量的数乘3
高一数学教案:苏教版高一数学向量的数乘3

第五课时向量的数乘

教学目标:

掌握实数与向量的积的运算律,理解实数与向量积的几何意义,理解两个向量共线的条件,能够运用两向量共线条件判定两向量是否平行并能熟练运用教学重点:

实数与向量积的运用? 教学难点:

实数与向量积的运用?

教学过程:

I ?复习回顾

上一节,我们一起学习了实数与向量的积的定义及运算律,并了解了两向量共线的条件这一

节,我们将在上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具体运用

n ?讲授新课

[例1]已知口ABCD , E、F分别是DC和AB的中点,求证:AE// CF.

证明:因为E、F为DC、AB的中点,

??? DE = 1 DC, BF = 2 B A ,

由向量加法法则可知:AE = AD + DE = AD + 2 D C ,

1

C F = CB + B F = CB + 2 E BA.

???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AD = - CB, DC = - BA,

-> -> 1 -> -> 1 -> ->

? AE=- CB-2 BA =- (CB+ 2 BA) = - CF

? At// CF, ? AE // CF

[例2]已知二ABCD的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0,证明AO = OC , BO= OD.

分析:本题考查两个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实数与向量积的运算以及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综合应用?

证明:??? A、0、C三点共线,B、0、D三点共线,

???存在实数入和卩,使得A0 = ZAC, B0 = 0D.

设AB= a, AD = b,则AC= a+ b, BD = b- a

? AO = Z a+ b), B0= p(b-a).

又??? A B + BO=A O ,

? a + K b—a)=入(a+ b),即

(1 —[i—为a+ (卩一?)b= 0, 又??? a与b不共线,

由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1 1 1

-==2 , 二AO= 2 AC, BO = 2 BD ,

即AO = OC, BO= OD.

1 [例3]已知G ABC的重心,P为平面上任一点,求证:PG = - (FA + PB+ PC).

3 证明:如图,设△ ABC三条中线分别为AM、BK和CL,则易知AM = 3GM,由向量中线公式有:

GM = 2 (GB+ GC),A M = 2 (A B+AC),

??? GB + GC=3(A B+ AC)①

A

同理可得GA+ GB = - (C A+ CB)②

3

-> -> 1 -> ->

GA+ GC= § (BA + BC) ③

由式①+②+③得:2(GA + Gfe+ GC)

=-(A B + BA+ AC + CA+ Cfe+ BC)= 0 3

?- GA + GB + GC = 0

? 3P G=P G + P G + P G

=(PA+ AG)+(P B + BG)+ (PC+CG)

=(PA+ PB+ PC)+ (A G+B G + CG)= P A+PB+ PC

1

? PG = - (PA + PB + PC).

[例4]AD、BE、CF 是厶ABC 的中线,若直线EG // AB,FG // BE.

求证:AD // GC.

证明:如图,因为四边形BEGF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FB = GE

又因为D是BC的中点,所以BD = DC ,

所以AD - A B=AC - AD,

所以AD = 1 (AB+ AC) = F B + EC = GE + EC = GC

所以AD = GC.

1 [例5]设四边形ABCD的两对角线AC、BD的中点分别是E、F,求证:步I AB—CD |

1

壬F ^2 (AB + CD).

证明:如图,??? EF = EA + AB + BF ,

EF = EC+ CD + DF ,

??? 2E> = (EA+ EC)+ (AB + CD) + (BF + DF)

?/ E、F 分别是AC、BD 的中点,? EA+ EC = 0, BF + DF = 0,

-> 1 -> ->

?- EF = 2 (AB+ CD)

~--> —> —> 又V|| AB | — | CD II W| AB + CD | <| AB | + | CD | ,

? 2 | | A B | — | CD || W| EF | 冷(| A B | + | CD | ),

1 1 即

2 | AB —CD | 壬F ^2 (AB + CD).

川.课堂练习

课本P68练习1, 2 , 3.

IV.课时小结

通过本节学习,要求学生在理解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基础上,能掌握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

简单应用.

V.课后作业

课本P69 习题9, 10, 12, 13

向量的数乘

1已知二ABCD中,点E是对角线AC上靠近A的一个三等分点,设EA= a, EB = b,则向量BC等于( )

A. 2 a+ b

B.2 a- b

C.b—2 a

D. —b—2a

2.若A B= 5e i, CD = —7e i,且|AD|= |B C|,则四边形ABCD是( )

A.平行四边形

B.等腰梯形

C.菱形

D.梯形但两腰不相等

3. 设D、E、F分别为△ ABC的边BC、CA、AB的中点,且BC = a, CA = b,给出下列命

题:① A B = - 1a —b ②B E= a + 2 b ③C F =- 2 a+ 1b ④AD + B E + C F = 0?其中正确

的命题个数为( )

A.1

B.2

C.3

D.4

4. 若0为平行四边形ABCD的中心,AB= 4e i, BC = 6e?,贝V 3e? —

2e i等于( )

A. AO

B. BO

C. CO

D. DO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向量a, b不共线,实数x, y满足等式3x a+ (10-y)b= 2x b+ (4y+ 7) a,则x= ________________ ,

y=__________.

6. 在△ ABC 中,A E = 1A B , EF // BC 交AC于点F,设AB = a, AC = b,用a、b 表示向量B F

5

为_______________ .

7. 若k e i+ e2与e i + k e2共线,则实数k的值为 ___________ .

&已知任意四边形ABCD中,E为AD中点,F为BC的中点,求证:EF = - (AB+ DC).

9. 在△ OAB中,C是AB边上一点,且B C =入(入>0若OA= a, OB = b,试用a, b表示OC.

向量的数乘答案

47 16

1 ,

1. D 2? B 3? C 4. B 5.

6? - a + b 7.土 1

11

11

5

1

&已知任意四边形 ABCD 中,E 为AD 中点,F 为BC 的中点,求证:EF = - (A B + DC )

10?如图,OA = a , OB = b , AP = tAB (t € R),当 P 是(1)

A 近的一个)时, 分别求OP.

证明:??? EF + FC + CD + DE = 0, EF + FB + BA+ AE = 0

??? EF = ED + DC + CF, EF = EA+AB+BF

两式相加,

2EF = ED + EA+ DC + AB + CF + BF

?/ ED + EA= 0, CF + BF = 0

? EF = 1 ( A B + DC).

9.在△ OAB中,C是AB边上一点,且CC =入(入>0若6A= a, OB = b,试用a, b表示OC. 解:

OC =(b+Za)

10. 如图,OA = a, OB= b, AP = tAB (t € R),当P是(1) AB中点,(2) AB的三等分点(离A近的

一个)时,分别求OP.

1

解:(1)V p 为AB中点,??? AP = 2 ( b- a)

_ 1 1 --OP = a+ 2 (b- a)= 2 (a+ b).

(2) ?- AP =1 (b-a)

_ 1 1

二OP= a+ 3 ( b- a) = 3 (b+ 2a).

苏教版数学高一苏教版必修42.5向量的应用

高中数学-打印版 最新版高中数学 2.5 向量的应用 一览众山小 诱学导入 材料:向量作为一种重要的工具,除了在数学中有广泛的应用之外,在物理学中也有广泛的应用,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工具之一,如力、速度、加速度的合成与分解都与向量的合成与分解有关,由上节学习数量积的过程可知,功是力与位移的数量积.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有好多问题都可以用向量知识来解释.如“两个人同提一桶水,或共同提一个旅行包,夹角越大就越吃力”“在单杠上做引体向上时,两臂的夹角越小就越省力”等. 问题:你能用你所学解释这些现象吗? 导入:为了确切地描述这一问题,就需要将这一物理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不考虑物理因素,只考虑向量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力的平衡及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即可解决问题. 温故知新 1.什么是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答:对于两个不共线的非零向量a 、b 分别作出OA =a ,OC =b ,以OA 、OC 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OABC,则以O 为起点的对角线OB 就是向量a 与b 的和,这种求两个向量和的方法叫做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2.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内容是什么? 答:如果e 1、e 2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一向量a ,有且只有一对实数λ1、λ2使a =λ1e 1+λ2e 2. 3.直角三角形中锐角三角函数是怎样定义的? 答:在初中我们利用直角三角形定义了锐角的三角函数,如图2-5-1,在Rt △ABC 中,锐角A 的三角函数定义如下: 图2-5-1 sinA= 斜边的对边A ∠;cosA=斜边的邻边A ∠;t a nA=邻边 的对边A A ∠∠.

高一数学向量几何人教版

高一数学向量几何人教版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向量几何 【典型例题】 [例1] 已知向量与反向,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C ) -=- -=+ -=+ +=+ 解:利用向量加、减法的法则,当a 与b -为a 与b 长度之和。 [例2] 已知非零向量、、,条件甲:=++,条件乙:、、 组成三角形ABC ,则甲是乙的( B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和Q 使,用向量的方法证明P 、A 、Q 三点共线

一. 选择题 1.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若AB 和>,且AB 与同向,则> B. =,则a 与b 的长度相等且共线 C. 对于任意向量a 、b +≤+ D. 不能与任何向量平行 2. 下面有四个式子:① =--)( ② =+ ③ -=-+)( ④ 0=- 则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3. 如图,点M 是ABC ?的重心,则-+为( ) A. B. ME 4 C. MB 4 D. MF 4

7. 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a AB =,b BC =,c AC ==++b ( ) A. 0 B. 3 C. 2 D. 22 8. 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设a AB =,b AD =,c AC =,d BD =,则下列等式不

9. 向量、 8= 12= +的最大值、最小值分别为 。 10. 设a 表示向正西北走10km ,b 表示正东北走5km ,c 表示正东南2km ,则c b a 52++

试题答案 一. 1. C 2. A 3. D 提示:2=+ 22-== 4. C 提示:与共线的有:、、 5. B 提示:=-=- 6. D 7. D 8. B 二. 9. 20、4 10. 向东北走10km 提示:222)5(=+=++ 三. 11. 解:)(6 1 6131-+=+=+ =+= )(61-+=6 5 61+= OD OD CD OD CN OC ON 6 1 213121+=+=+= )(3 2 )(3232+=+==

高中数学《向量的线性运算》教案8 苏教版必修4

2.2.3 向量的数乘(1) 一、课题:向量的数乘(1) 二、教学目标:1.掌握实数与向量的积的定义; 2.掌握实数与向量的积的运算律,并进行有关的计算; 3.理解两向量共线(平行)的充要条件,并会判断两个向量是否共线。 三、教学重、难点:1.实数与向量的积的定义及其运算律,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 2.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及其应用。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 已知非零向量a ,求作a a +和()()a a -+-. 如图:OB a a =+2a =,()()CE a a =-+-2a =-. (二)新课讲解: 1.实数与向量的积的定义: 一般地,实数λ与向量a 的积是一个向量,记作a λ,它的长度与方向规定如 下: (1)||||||a a λλ=; (2)当0λ>时,a λ的方向与a 的方向相同; 当0λ<时,a λ的方向与a 的方向相反; 当0λ= 时,0a λ=. 2.实数与向量的积的运算律: (1)()()a a λμλμ=(结合律); (2)()a a a λμλμ+=+(第一分配律); (3)a b λλλ+(a+b )=(第二分配律). 例 1 计算:(1)(3)4a -?; (2)3()2()a b a b a +---; (3) (23)(32)a b c a b c +---+. 解:(1)原式=12a -; (2)原式=5b ; (3)原式=52a b c -+-. 3.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 定理:(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向量b 与非零向量a 共线的充要条件是有且只有一个实数 λ,使得b a λ=. 例2 如图,已知3AD AB =,3DE BC =.试判断AC 与AE 是否共线. 解:∵333()3AE AD DE AB BC AB BC AC =+=+=+= ∴AC 与AE 共线. 例3 判断下列各题中的向量是否共线: a - E a a a O B A C D a - A B C D E

高一数学向量练习题

高一数学《平面向量》单元测试 姓名: 班级: 一、 选择题(共8小题,每题5分) 1. 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 A .单位向量都相等 B . 任一向量与它的相反向量不相等 C .平行向量不一定是共线向量 D .模为0的向量与任意向量共线 2.已知向量a =(3,4),b =(sin α,cos α),且a ∥b ,则tan α等于( ) A .34 B .34- C .43 D .43- 3.在以下关于向量的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 ) A .若向量a =(x ,y ),向量b =(-y ,x )(x 、y ≠0),则a ⊥b B .四边形ABCD 是菱形的充要条件是=D C ,且||=|| C .点G 是△ABC 的重心,则GA +GB +CG =0 D .△ABC 中,AB 和的夹角等于180°-A 4.设P (3,-6),Q (-5,2),R 的纵坐标为-9,且P 、Q 、R 三点共线,则R 点的横坐标为 ( ) A .-9 B .-6 C .9 D .6 5.若||1,||2,a b c a b ===+,且c a ⊥,则向量a 与b 的夹角为( ) A .30° B .60° C .120° D .150° 6.在△ABC 中,A >B 是sin A >sin B 成立的什么条件( ) A .充分不必要 B .必要不充分 C .充要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7.若将函数x y 2sin =的图象按向量平移后得到函数)4 2sin(π-=x y -1的图象,则向量a 可以是: ( ) A . )1,8(-π B . )1,8(π- C . )1,4(π D .)1,4 (--π 8.在△ABC 中,已知S ABC ?===?则,3,1||,4||的值为( ) A .-2 B .2 C .±4 D .±2 二、 填空题(共4小题,每题5分) 9.已知向量、的模分别为3,4,则|-|的取值范围为 . 10.已知e 为一单位向量,a 与e 之间的夹角是120O ,而a 在e 方向上的投影为-2,则 a = . 11.设21e e 、是两个单位向量,它们的夹角是 60,则=+-?-)23()2(2121e e e e 12.在?ABC 中,a =5,b=3,C=0120,则=A sin

高一数学教案:苏教版高一数学向量的概念及表示2

说明: (1) 具有方向的线段叫有向线段。有向线段的三要素:起点、 (2) 向量AB 的长度(或称模):线段AB 的长度叫向量 方向和长度; AB 的长度,记作 |AB|. 3.单位向量、零向量、平行向量、相等向量、共线向量的定义: (1) 单位向量:长度为 1的向量叫单位向量,即* | AB ; (2) 零向量:长度为零的向量叫零向量,记作 0 ; 呻彳呻 (3) 平行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叫平行向量,记作: 斗a//b// c ; (4) 相等向量:长度相等,方向相同的向量叫相等向量。即: a 二b ; (5) 说明: 共线向量: (1)规定:零向量与任一向量平行,记作 0//a ; (2)零向量与零向量相等,记作 0 =0 ; (3)任意二个非零相等向量可用同一条有向线段表示,与有向线段的起点无关。 4 .例题分析: 例1如图1,设O 是正六边厶ABCgEF 的中心,分别 写出图中与向「OA , OB , 00_相等的向量。 解:OA=CB=DQ =西;OB 二 DC 二 EO 二 OC =AB =ED =FO . 例2如图2,梯形ABCD 中, E ,三学别是腰A 空DC 的三等分点, 且|AD|=2 , |BC|=5,求|EF|. 解:分别取BE , CF 的中点分别记为 M , N , 1 | MN | (| EF | ■ BC) 1 ―* 1 -------- * 1 - (AD |EF | | BC |)B 2 2 9 4 由梯形的中位线定理知: 1 | EF | (AD MN ) 3 ?- 3|EF|」(2 5) 4 2 2 例3在直角坐标系 xoy 中,已知|OA| = 5 , OA 与x 轴正方向所成的角为 30,与y 轴正方向所成的角为 120 , 、课题:向量 、教学目标:1.理解向量的概念,掌握向量的二要素(长度、方向) 2.能正确地表示向量,初步学会求向量的模长; 3?注意向量的特点:可以平行移动(长度、方向确定,起点不确定) 三、教学重、难点:1 .向量、相等向量、共线向量的概念; 2 .向量的几何表示。 四、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老鼠由A 向西北方向逃窜,如果猫由 (二)新课讲解: 1. 向量定义: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做向量。 2?向量的表示方法:(1)用有向线段表示; (2)用字母表示:a 试作出 2. 1.向量 B 向正东方向追赶,那么猫能否抓到老鼠?为什么? .?B (终 点) A 1 ) (图2)

高一数学平面向量练习题

高一平面向量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向量组中能作为表示它们所在平面内所有向量的基底的是 ( ) A .)0,0(=a ρ )2,1(-=b ρ B .)2,1(-=a ρ )4,2(-=b ρ C .)5,3(=a ρ )10,6(=b ρ D .)3,2(-=a ρ )9,6(=b ρ 2.已知向量)3,2(=→a ,)2,1(-=→b ,若→→+b n a m 与 →→-b a 2共线,则 n m 等于( ) A .21-; B .21; C .2-; D .2; 3.已知两个非零向量22),2,3(),6,3(,--=--=+则与=( ) A .-3 B .-24 C .21 D .12。 4. 在四边形ABCD 中,2+=,--=4,35--=,则四边形ABCD 的形状是( )A .长方形 B .平行四边形 C.菱形 D.梯形 5.已知向量a =(x ,y), b =( -1,2 ),且a +b =(1,3),则a 等于( ) A . 2 B . 3 C. 5 D. 10 6.已知向量a = (-3 ,2 ) , b =(x, -4) , 若a//b ,则x=( ) A 4 B 5 C 6 D 7 7.下列式子中(其中的a 、b 、c 为平面向量),正确的是 ( )A.=- B.a (b ·c )= (a ·b )c C.()()(,)a a λμλμλμ=∈R D .00=? 8. 已知向量b a b a b a b a 与则满足,37|2|,3||,2||,= +==的夹角为( ) A .30° B .45° C .60° D .90° 9.已知向量等于则垂直与若a b a n b n a ρρρρ,),,1(),,1(-==( ) A .1 B .2 C .2 D .4 10.(2,1),(3,4)a b →→==,则向量a b →→在向量方向上的投影为 ( ) A . B . 2 C . D .10 11.,,3AB a AC b BD DC ===u u u r r u u u r r u u u r u u u r ,用,a b r r 表示AD u u u r ,则AD =u u u r A B C D

高一数学教案:苏教版高一数学向量的数乘4

第四课时向量的数乘 教学目标: 掌握实数与向量积的定义,理解实数与向量积的几何意义,掌握实数与向量的积的运算 律,理解两个向量共线的条件,能够运用两向量共线条件判定两向量是否平行教学重点:实数与向量积的定义;实数与向量积的运算律; 教学难点: 对向量共线的理解? 教学过程: I ?复习回顾 前面两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向量加减法运算?这一节,我们将在加法运算基础上研究相 同向量和的简便计算及其推广? n ?讲授新课 在代数运算中,a+ a+ a = 3a,故实数乘法可以看成是相同实数加法的简便计算方法,所以相同向量的求和运算也有类似的简便计算? 已知非零向量a,我们作出a+ a + a和(一a) + (-a)+ (—a). 亠 A 5C ■崛?■?p N M Q 由图可知,OC= OA + AB+ BC= a + a+ a,我们把a+ a+ a记作3a,即OC = 3a,显然3a 的方向与a的方向相同,3a的长度是a的长度的3倍,即丨3a |= 3 | a | . 同样,由图可知,PN = PQ + QM + MN = (—a)+ (—a) + (—a),我们把(一a) + (—a)+ (—a)记作一3a,即PN = —3a,显然一3a的方向与a的方向相反,一3a的长度是a的长度的3 倍,即|— 3 a | = 3 | a | . 上述过程推广后即为实数与向量的积? 1?实数与向量的积 实数入与向量a的积是一个向量,记作扫,其长度和方向规定如下: (1) | 扫 | = | 入 || a | (2) 当X>0时,入a与a同向;当X< 0时,入a与a反向;当入=0时,^a= 0. 根据实数与向量 的积的定义,我们可以验证下面的运算律 2?实数与向量的积的运算律 ⑴入([B.)=(入?a (2) ( W?a = ?a+ ?a (3) 入(a+ b)= ?a+ 血 说明:对于运算律的验证要求学生通过作图来进行

高一数学向量的线性运算练习题

平面向量及其线性运算 (一)基础知识: 1.向量的定义: 既有_____又有_____的量叫做向量.向量的______也即向量的长度,叫做向量的_____. 2.零向量: 模长为_____的向量叫做零向量,记作_______.零向量没有确定的方向. 3.单位向量: 模长等于________________的向量叫做单位向量,记作_______. 4.共线向量(平行向量):方向______________的非零向量叫做共线向量. 规定:_______与任意向量共线. 其中模长相等方向相同的向量叫做____________;模长相等且方向相反的向量叫做___________; 5.向量的运算: 加法、减法、数乘运算的运算法则,运算率,及其几何意义. 6.向量共线定理:向量b 与非零向量a 共线的充要条件是:有且只有一个实数λ,使得___________. 7.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如果21,e e 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一向量a ,有且只有一对实数21,λλ,使a =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三点共线定理:平面上三点A,B,C 共线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α,β,使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α+β=____, O 为平面内任意一点. 9.①中点公式:若M 是线段AB 的中点, O 为平面内任意一点,则OM =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ABC 中, 若G 为重心,则CA BC AB ++ =_________,GC GB GA ++ =____________. (二)例题分析: 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若c b b a //,//,则c a // B .对于任意向量b a ,,有b a b a +≥+ C .若b a =,则b a =或b a -= D .对于任意向量b a ,,有b a b a -≥+ 2.已知O 是ABC △所在平面内一点,D 为BC 边中点,且2OA OB OC ++=0 ,那么( ) A.AO OD = B.2AO OD = C.3AO OD = D.2AO OD = 3.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C 与BD 交于点O ,E 是线段OD 的中点,AE 的延长线与CD 交于点F. 若a AC =, b BD =,则=AF ( ) A .1142a b + B. 2133 a b + C. 1124a b + D. 1233 a b + (三)基础训练: 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 --AB =→ --DC ; (B )→--AD +→--AB =→--AC (C )→--AB -→--AD =→--BD ; (D )→--AD +→--CB =→ 0. 2.若O 、E 、F 是不共线的任意三点,则以下各式中成立的是( ) A .EF OF OE =+ B. EF OF OE =- C. EF OF OE =-+ D. EF OF OE =-- 3.已知四边形ABCD 是菱形,点P 在对角线AC 上(不包括端点A 、C ),则=AP ( ) A .)1,0(),(∈+λλAD AB B .)22, 0(),(∈+λλBC AB C .)1,0(),(∈-λλAD AB D .)2 2,0(),(∈-λλBC AB 4.已知O ,A ,B 是平面上的三个点,直线AB 上有一点C ,满足20AC CB += ,则OC = ( ) A .2OA O B - B .2OA OB -+ C .2133OA OB - D .1233 OA OB -+ 5O 是平面上一定点,A B C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 满足 [)(),0,,A B A C O P O A P A B A C λλ=++∈+∞ 则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 ) (A )外心 (B )内心 (C )重心 (D )垂心

高一数学教案[苏教版]平面向量基本定理1

第六课时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教学目标: 了解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掌握平面里的任何一个向量都可以用两个不共线的向量来表示,理解这是应用向量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思想方法,能够在具体问题中适当地选取基底,使其他向量都能够用基底来表达;事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教学重点: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教学难点: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理解与应用. 教学过程: Ⅰ.复习回顾 上一节,我们一起学习了实数与向量的积的定义及运算律,并了解了两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 这一节,我们将在上述知识的基础上学习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其应用. Ⅰ.讲授新课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如果e 1、e 2是同一平面内两个不共线的向量,那么对这一平面内的任意一个向量a ,有且只有一对实数λ1、λ2,使a =λ1e 1+λ2e 2. 说明:(1)我们把不共线向量e 1、e 2叫做表示这一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基底; (2)基底不唯一,关键是不共线; (3)由定理可将任一向量a 在给出基底e 1、e 2的条件下进行分解; (4)基底给定时,分解形式唯一; (5)一个平面向量用一组基底e 1、e 2表示成a =λ1e 1+λ2e 2的形式,我们称它为向量的分解。当e 1、e 2互相垂直时,就称为向量的正交分解。 [例1]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 →=a ,AD →=b ,H 、M 是AD 、DC 之中点,F 使 BF =13 BC ,以a 、b 为基底分解向量AM →与HF →. 分析:以a ,b 为基底分解向量AB →与HF →,实为用a 与b 表示向量AM →与HF →. 解:由H 、M 、F 所在位置有: AM →=AD →+DM →=AD →+12 DC →=AD →+12 AB →=b +12 a , HF →=AF →-AH →=AB →+BF →-AH →=AB →+13 BC →-12 AD →=AB →+13 AD →-12 AD →=a -16 b [例2]如图,O 是三角形ABC 内一点,PQ ⅠBC ,且 PQ BC =t ,OA →=a ,OB →=b ,OC →=c ,

2013白蒲中学高一数学教案:平面向量:05(苏教版)

第五教时 教材:实数与向量的积 目的:要求学生掌握实数与向量的积的定义、运算律,理解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 过程:一、复习:向量的加法、减法的定义、运算法则。 二、1.引入新课:已知非零向量a 作出a +a +a 和(-a )+(-a )+(-a ) OC =BC AB OA ++=a +a +a =3a PN =MN QM PQ ++=(-a )+(-a )+(-a )=-3a 讨论:1?3a 与a 方向相同且|3a |=3|a | 2?-3a 与a 方向相反且|-3a |=3|a | 2.从而提出课题:实数与向量的积 实数λ与向量a 的积,记作:λa 定义:实数λ与向量a 的积是一个向量,记作:λa 1?|λa |=|λ||a | 2?λ>0时λa 与a 方向相同;λ<0时λa 与a 方向相反;λ=0时λa =0 3.运算定律:结合律:λ(μa )=(λμ)a ① 第一分配律:(λ+μ)a =λa +μa ② 第二分配律:λ (a +b )=λa +λb ③ 结合律证明: 如果λ=0,μ=0,a =0至少有一个成立,则①式成立 如果λ≠0,μ≠0,a ≠0有:|λ(μa )|=|λ||μa |=|λ||μ||a | |(λμ)a |=|λμ|| a |=|λ||μ||a | ∴|λ(μa )|=|(λμ)a | 如果λ、μ同号,则①式两端向量的方向都与a 同向; 如果λ、μ异号,则①式两端向量的方向都与a 反向。 从而λ(μa )=(λμ)a 第一分配律证明: 如果λ=0,μ=0,a =0至少有一个成立,则②式显然成立 a a a a O A B C a -a -a -a -N M Q P

高一数学向量知识点

高一数学向量知识点 Last updated on the afternoon of January 3, 2021

第五章知识点回顾 一、本章知识 1.本章知识网络结构 2.向量的概念 (1)向量的基本要素:大小和方向.(2)向量的表示:几何表示法 AB ;字母表示:a ; 坐标表示法 a =xi+yj =(x,y). (3)向量的长度:即向量的大小,记作|a |. (4)特殊的向量:零向量a =O ?|a |=O .单位向量a O 为单位向量?|a O |=1. (5)相等的向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同(x1,y1)=(x2,y2)???==?2 12 1y y x x (6) 相反向量:a =-b ?b =-a ?a +b =0 (7)平行向量(共线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向量,称为平行向量.记作a ∥b .平行向量也称为共线向量. 3. 向量的运算 运算类型 几何方法 坐标方法 运算性质 向量的 加法 1.平行四边形法则 2.三角形法则 向量的 减法 三角形法则 AB BA =-,AB OA OB =- 数 乘 向 量 1.a λ是一个向量,满 足:||||||a a λλ= 2.λ>0时, a a λ与同向; λ<0时, a a λ与异向; λ=0时, 0a λ=. 向 量 的 数 量 积 a b ?是一个数 1.00a b ==或时, 0a b ?=. 2.00||||cos(,) a b a b a b a b ≠≠=且时, 4.重要定理、公式 (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e 1,e 2是同一平面内两个不共线的向量,那么,对于这个平面内任一向量,有且仅有一对实数λ1, λ2,使a =λ1e 1+λ2e 2. (2)两个向量平行的充要条件 a ∥ b ?a =λb (b ≠0)?x 1y 2-x 2y 1=O. (3)两个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 a ⊥ b ?a ·b =O ?x 1x 2+y 1y 2=O. (4)线段的定比分点公式 设点P 分有向线段21P P 所成的比为λ,即P P 1=λ2PP ,则 OP =λ+111OP +λ +112OP (线段的定比分点的向量公式) ???????++=++=.1,12121λ λλλy y y x x x (线段定比分点的坐标公式) 当λ=1时,得中点公式: =21(1+2OP )或??? ????+=+=.2,22121y y y x x x (5)平移公式 设点P (x ,y )按向量a =(h,k)平移后得到点P ′(x ′,y ′), 则P O '=+a 或???+='+='.,k y y h x x

江苏省白蒲中学2020高一数学平面向量教案22苏教版

江苏省白蒲中学2020高一数学 平面向量教案22苏教版 教材:复习一—向量、向量的加法与减法、实数与向量的积 目的:通过复习对上述内容作一次梳理,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过程: 一、 知识(概念)的梳理: 1. 向量:定义、表示法、模、几种特殊向量 2. 向量的加法与减法:法则(作图)、运算律 3. 实数与向量的积:定义、运算律、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义 二、 例题: 1.若命题M AA' = BB';命题N:四边形ABB A'是平行四边形。 则M 是N 的 (C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D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若 AA'=BB',则 | AA'|=| BB'|,且 AA', BB'方向相同 ??? AA' // BB 从而ABB A'是平行四边形,即: M N 若ABB A 是平行四边形,则| AA |=| BB |,且AA // BB 设x 为未知向量,a 、b 为已知向量,解方程 2x 5. 1 AB BC CD 2 DB AC BD 3 OA OC OB CO 解: 1原式=(AB BC) CD AC CD AD 2原式= (DB BD) AC 0 AC AC 3原式= (OB OA) (OC CO) AB (OC CO) AB 0 AB 3. a ="向东走 5 km ” ,b = “向西走 12km\ 试求a +b 的长度与方向。 D O 是平面上的任意五点,试化简: 设 A 、B C 2. 解: ? I AA'|=| BB'| 从而 AA' = BB',即:N M 如图:|OB| 52 122 13( km ) tan AOB= 12 , 5 AOB= arctan ? a + b 的长为13km 方向与OA 成arctan 4.如图:1已知a 、b 、c 、d ,求作向量a 2已知a 、b 、c ,求作a + c < .a b 12 5 12 的 角。 5 c d o b 、 b a a+ , a b

高中数学向量基础知识

高中数学的平面向量知识 向量的概念 既有方向又有大小的量叫做向量(物理学中叫做矢量),向量可以用a, b, c, .............................................................. 表示,也可以用表示向量的有向线段的起点和终点字母表示。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叫做数量(物 理学中叫做标量)。在自然界中,有许多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如力、速度等。我们为了研究这些量的这个共性,在它们的基础上提取出了向量这个概念。这样,研究清楚了向量的性质,当然用它来研究其它量,就会方便许多。 向量的几何表示 具有方向的线段叫做有向线段,以A为起点,B为终点的有向线段记作ABo(AB是印刷体, 也就是粗体字母,书写体是上面加个f) 有向线段AB的长度叫做向量的模,记作| AB| o 有向线段包含3个因素:起点、方向、长度。 相等向量、平行向量、共线向量、零向量、单位向量: 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叫做相等向量。 两个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叫做平行向量或共线向量, 向量a、b平行,记作all b,零向量与任意向量平行,即0〃a, 在向量中共线向量就是平行向量,(这和直线不同,直线共线就是同一条直线了,而向量共线就是指两条是平行向量) 长度等于0的向量叫做零向量,记作0。(注意粗体格式,实数“ 0”和向量“ 0”是有区别的) 零向量的方向是任意的;且零向量与任何向量都平行,垂直。 模等于1个单位长度的向量叫做单位向量。 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 在直角坐标系内,我们分别取与x轴、y轴方向相同的两个单位向量i、j作为基底。任作 一个向量a,由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知,有且只有一对实数x、y,使得 a=xi +yj 我们把(x, y)叫做向量a的(直角)坐标,记作 a= (x,y), 其中x叫做a在x轴上的坐标,y叫做a在y轴上的坐标,上式叫做向量的坐标表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每一个平面向量都可以用一对实数唯一表示。 注意:平面向量的坐标与点的坐标不一样,平面向量的坐标是相对的。而点的坐标是绝对 的。若一向量的起点在原点,例如该向量为(1,2)那么该向量上的所有点都可以用(a,2a)

高一数学向量知识点

第五章知识点回顾 一、本章知识 1.本章知识网络结构 2.向量的概念 (1)向量的基本要素:大小和方向.(2)向量的表示:几何表示法 AB ;字母表示:a ; 坐标表示法 a =xi+yj =(x,y) . (3)向量的长度:即向量的大小,记作|a | . (4)特殊的向量:零向量a =O ?|a |=O .单位向量a O 为单位向量?|a O |= 1. (5)相等的向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同(x1,y1)=(x2,y2)?? ?==?2 121y y x x (6) 相反向量:a =-b ?b =-a ?a +b =0 (7)平行向量(共线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向量,称为平行向量.记作a ∥b .平行向量也称为共线向量. 3.向量的运算 运算类型 几何方法 坐标方法 运算性质 向量的 加法 1.平行四边形法则 2.三角形法则 向量的 减法 三角形法则 AB BA =-,AB OA OB =- 数 乘 向 量 1.a λ是一个向量,满足:||||||a a λλ= 2.λ>0时, a a λ与同向; λ<0时, a a λ与异向; λ=0时, 0a λ=. 向 量 的 数 量 积 a b ?是一个数 1.00a b ==或时, 0a b ?=. 2.00||||cos(,) a b a b a b a b ≠≠=且时,

4.重要定理、公式 (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e 1,e 2是同一平面内两个不共线的向量,那么,对于这个平面内任一向量,有且仅有一对实数λ1, λ2,使a =λ1e 1+λ2e 2 . (2) 两个向量平行的充要条件 a ∥ b ?a =λb (b ≠0)?x 1y 2-x 2y 1=O. (3) 两个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 a ⊥b ?a ·b =O ?x 1x 2+y 1y 2= O. (4) 线段的定比分点公式 设点P 分有向线段21P P 所成的比为λ,即P P 1=λ2PP ,则 OP = λ+111 OP +λ +112OP (线段的定比分点的向量公式 ) ??? ????++=++=.1, 12 12 1λ λλλy y y x x x (线段定比分点的坐标公式 ) 当λ=1 时,得中点公式: OP =21(1OP +2OP )或??? ??? ?+=+=. 2,2212 1y y y x x x (5)平移公式 设点P (x ,y )按向量a =(h,k)平移后得到点P ′(x ′,y ′), 则P O '=OP +a 或?? ?+='+='. ,k y y h x x 向量 一、平面向量的加法和乘积 1、向量加法的交换律:a b b a +=+r r r r 2、向量加法的结合律:()()a b c a b c ++=++r r r r r r 3、向量乘积的结合律:()()a a λμλμ=r r 4、向量乘积的第一分配律:()a a a λμλμ+=+r r r 5、向量乘积的第二分配律:()a b a b λλλ+=+r r r r 二、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

2013白蒲中学高一数学教案:平面向量:22(苏教版)

1 第二十二教时 教材:复习一——向量、向量的加法与减法、实数与向量的积 目的:通过复习对上述内容作一次梳理,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过程: 一、知识(概念)的梳理: 1. 向量:定义、表示法、模、几种特殊向量 2. 向量的加法与减法:法则(作图)、运算律 3. 实数与向量的积:定义、运算律、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义 二、 例题: 1. 若命题M :'AA ='BB ;命题N :四边形ABB ’A ’是平行四边形。 则M 是N 的 ( C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若'AA ='BB ,则 |'AA |=|'BB |,且'AA , 'BB 方向相同 ∴AA ’∥BB ’ 从而ABB ’A ’是平行四边形,即:M ?N 若ABB ’A ’是平行四边形,则|AA ’|=|BB ’|,且AA ’∥BB ’ ∴|'AA |=|'BB | 从而'AA ='BB ,即:N ?M 2. 设A 、B 、C 、D 、O 是平面上的任意五点,试化简: 1?CD BC AB ++ 2?BD AC DB ++ 3?CO OB OC OA -+-- 解:1? 原式= AD CD AC CD BC AB =+=++)( 2? 原式= AC AC AC BD DB =+=++0)( 3? 原式= AB AB CO OC AB CO OC OA OB =+=+-=--+-0)()()( 3. a =“向东走5km ”,b =“向西走12km ”,试求a +b 的长度与方向。 解:如图:13125||22=+=OB (km ) tan ∠AOB = 5 12 , ∴∠AOB = arctan 5 12 ∴a + b 的长为13km ,方向与OA 成arctan 5 12的角。 4. 如图:1?已知a 、b 、c 、d ,求作向量a -b 、c -d 。 2?已知a 、b 、c ,求作a + c - b A O B a b a+b a a a a b b b b c c c c c - d d d a -b a+c -b a+c

新人教版高一数学《向量的概念》市公开课教案

向量的概念 教学目的: 1.理解向量的概念,掌握向量的几何表示; 2.了解零向量、单位向量、平行向量、相等向量等概念,并会辨认图形中的相等向量或出与某一已知向量相等的向量; 3.了解平行向量的概念. 教学重点:向量概念、相等向量概念、向量几何表示 教学难点:向量概念的理解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内容分析: 向量这一概念是由物理学和工程技术抽象出来的,反过来,向量的理论和方法,又成为解决物理学和工程技术的重要工具,向量之所以有用,关键是它具有一套良好的运算性质,通过向量可把空间图形的性质转化为向量的运算,这样通过向量就能较容易地研究空间的 向量不同于数量,它是一种新的量,关于数量的代数运算在向量因此,本章在介绍向量概念时,重点说明了向量与数量的区别,然后又重新给出了向量代数的部分运算法则,包括加法、减法、实数与向量的积、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法则等之后,又将向量与坐标联系起来,把关于向量的代数运算与数量(向量的坐标)的代数运算联系起来,这就为研究和解决有关几何问题又提供了两种方法— 第一大节是“向量及其运算”,内容包括向量的概念、向量的加法与减法、实数与向量的积、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线段的定比分点、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运算律、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 本节从帆船航行的距离和方向两个要素出发,抽象出向量的概念,并重点说明了向量与数量的区别,然后介绍了向量的几何表示、向量的长度、零向量、单位向量、平行向量、共线向量、相等向量等 在“向量及其表示”中,主要介绍有向线段,向量的定义,向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量,其中一些量在取定单位后用

一个实数就可以表示出来,如长度、质量等.还有一些量,如我们在物理中所学习的位移,是一个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这种量就是我们本章所要研究的向量. 向量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向量和数一样也能进行运算,而且用向量的有关知识还能有效地解决数学、物理等学科中的很多问题,在这一章,我们将学习向量的概念、运算及其简单应用.这一节课,我们将学习向量的有关概念. 二、讲解新课: 1.向量的概念:我们把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向量 注意:1?数量与向量的区别:数量只有大小,是一个代数量,可以进行代数运算、比较大小;向量有方向,大小,双重性,不能比较 2?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向量就成为一套优良通性的数学体系,用以研究空间性质 2.向量的表示方法: ①用有向线段表示; ②用字母a、b等表示; ③用有向线段的起点与终点字母:; ④向量AB的大小――长度称为向量的模,记作|AB|. 3.零向量、单位向量概念: ①长度为0的向量叫零向量,记作的方向是任意的 注意0与0的区别 ②长度为1个单位长度的向量,叫单位向量. 说明:零向量、单位向量的定义都是只限制大小,不确定方向. 4.平行向量定义: ①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叫平行向量; ②我们规定0与任一向量平行. 说明:(1)综合①、②才是平行向量的完整定义; (2)向量a、b、c平行,记作a∥b∥c. 5.相等向量定义: 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叫相等向量. 说明:(1)向量a与b相等,记作a=b; (2)零向量与零向量相等; (3)任意两个相等的非零向量,都可用同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

苏教版数学高一数学苏教版必修4作业向量平行的坐标表示

课下能力提升(十九) 向量平行的坐标表示 一、填空题 1.若向量a =(-2,4),b =(3,-6),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a 与b 共线且方向相同 ②a 与b 共线且方向相反 ③a 与b 是相反向量 ④a 与b 不共线 2.已知M (3,-2),N (-5,-1)且MP =12MN ,则P 点的坐标为________. 3.已知向量a =(3,1),b =(1,3),c =(k,7),若(a -c )∥b ,则k =________. 4.若三点A (2,2),B (a,0),C (0,b )(ab ≠0)共线,则1a +1b 的值等于________. 5.已知A (-2,3),B (3,-1),点P 在线段AB 上,且|AP |∶|PB |=1∶2,则P 点坐标为________. 二、解答题 6.平面内给定三个向量a =(3,2),b =(-1,2),c =(4,1). (1)求3a +b -2c ; (2)求满足a =m b +n c 的实数m ,n ; (3)若(a +k c )∥(2b -a ),求实数k . 7.已知直角坐标平面上四点A (1,0),B (4,3),C (2,4),D (0,2),求证:四边形ABCD 是等腰梯形.

8.已知a =(1,2),b =(-2,1),x =a +(t 2+1)b ,y =-1k a +1t b ,是否存在正实数k ,t 使得x ∥y ?若存在,求出它们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 案 1.解析:∵a =(-2,4),b =(3,-6),∴a =-23 b . 又∵-23 <0,∴a 与b 共线且方向相反. 答案:② 2.解析:法一:设P (x ,y ),则MP =(x -3,y +2), 12MN =12 (-5-3,-1+2)=????-4,12.

高一数学教案[苏教版]向量小结与复习1

第十一课时小结与复习(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本身知识网络结构; 2.向量概念; 3.向量的运算律; 4.重要的定理、公式. (二)能力目标 1.了解本章知识网络结构; 2.进一步熟悉基本概念及运算律; 3.理解重要定理、公式并能熟练应用; 4.加强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认识事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2.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突出本章重、难点内容. ●教学难点 通过例题分析突出向量运算与实数运算的区别. ●教学方法 自学辅导法 在给出本章的知识网络结构后,列出复习提纲,引导学生补充相关内容,同时加强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运算律、重要定理、公式的熟悉程度. ●教具准备 投影仪、幻灯片(三张) 第一张:本章知识网络图(记作§5.13.1 A) 第二张:向量运算法则(记作§5.13.1 B) 第三张:本节例题(记作§5.13.1 C) ●教学过程 Ⅰ.复习回顾 [师]前面一段,我们一起学习了向量的知识以及解斜三角形问题,并掌握了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一节,我们开始对本章进行小结与复习. Ⅱ.讲授新课 [师]首先我们通过投影屏幕来看向量知识的网络结构(给出幻灯片§5.13.1 A)

1.本章知识网络结构 2.本章重点及难点 (1)本章的重点有向量的概念、运算及坐标表示,线段的定比分点,平移、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及其在解斜三角形中的应用; (2)本章的难点是向量的概念,向量运算法则的理解和运用,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斜三角形等; (3)对于本章内容的学习,要注意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 3.向量的概念 (1)向量的基本要素:大小和方向. (2)向量的表示:几何表示法:,a ;坐标表示法:a =x i +y j =(x ,y ). (3)向量的长度:即向量的大小,记作|a |. (4)特殊的向量:零向量a =0?|a |=0. 单位向量a 0为单位向量?|a 0|=1. (5)相等的向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同(x 1,y 1)=(x 2,y 2)????==21 2 1y y x x (6)平行向量(共线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向量,称为平行向量.记作a ∥b .由于向 量可以进行任意的平移(即自由向量),平行向量总可以平移到同一直线上,故平行向量也称为共线向量. 4.向量的运算 (给出幻灯片§5.13.1 B ) 运算类型 几何方法 坐标方法 运算性质 向 量 的 加 法 1.平行四边形法则 2.三角形法则 a +b =(x 1+x 2,y 1+y 2) a + b =b +a (a +b )+c =a +(b +c ) AC BC AB =+ 向 量 的 减 三角形法则 a -b =(x 1-x 2,y 1-y 2) a - b =a +(-b ) BA AB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