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员工职业倦怠问题成因及对策分析

企业员工职业倦怠问题成因及对策分析
企业员工职业倦怠问题成因及对策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92290648.html,

企业员工职业倦怠问题成因及对策分析

作者:闫春凤刘洲

来源:《人力资源管理》2015年第07期

摘要:我国正处于社会与经济转型期,职业倦怠已成为企业员工越来越普遍的现象,职业倦怠影响员工身心健康,并给员工和企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本文从企业员工职业倦怠问题产生的原因着手分析,阐述了职业倦怠带来的危害,并就如何应对企业员工职业倦怠问题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职业倦怠成因对策分析

随着社会的转型,职业倦怠这一盛行于西方上世纪70年代的现象在我国已经逐步显现出来。职业倦怠最早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弗鲁顿伯格于1974年提出,他认为职业倦怠是指个体因为不能有效应对工作上连续不断的各种压力而产生的一种长期性反应。职业倦怠由情绪衰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减低这三个维度构成。其中,情绪衰竭是这一系列症状的主要方面,它指一种过渡的付出感以及情感资源的耗竭感。对人格解体的进一步描述是对他人消极、冷淡、过分隔离、愤世嫉俗以及冷淡的态度和情绪。自我成就感丧失是指自我能力感降低,以及倾向于对自己做出消极评价,尤其在工作方面。

职业倦怠因工作而起,直接影响到工作准备状态,然后又反作用于工作,导致工作状态恶化,职业倦怠进一步加深,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如何有效地消除职业倦怠,对于稳定员工队伍、提高工作绩效具有重要意义。

一、职业倦怠成因分析

1.工作责任及压力过大。研究发现,关键岗位和骨干员工更容易发生职业倦怠。主要是因为这部分员工承担着对企业具有较大影响的工作,责任重大,受企业各层面关注度高,导致个体心理压力不断积聚,这种压力如果长期积聚而无法及时有效排解,就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2.工作创新性不足或职业发展通道狭窄。随着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各岗位工作内容的划分也越来越单一。对于大部分员工来说,工作岗位的内容都是固定单一且重复性较高的。重复性是人产生倦怠感的重要原因,体现在工作中,工作内容的不断重复则直接带来职业倦怠;另一方面,人对职业的发展存在内在需求,但对于晋升渠道来说,越往上空间越小,这就更延长了同一岗位的工作时间,加大了职业倦怠发生的可能性。

3.长期高强度工作。随着现代社会竞争的加剧,不少员工都处于超负荷状态,加班属于常态。由于加班多,业余时间越来越少,有限的时间往往也用来休息与调整,导致业余生活单调,用于调节和缓解工作压力的渠道比较少,容易对工作产生厌倦。

我国导游职业倦怠成因分析

我国导游职业倦怠成因分析 【摘要】职业倦怠已成为我国导游行业中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影响着我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除却个体特征和人口变量外,工作特征、组织管理和其他因素是导游职业倦怠产生的根本原因。对此,应引起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并获得企业和社会的广泛支持。 【关键词】导游;职业倦怠;成因 一、职业倦怠及其成因 (一)职业倦怠概念界定 作为一个心理学概念,职业倦怠(job burnout)由美国精神病学家Freudenberger(1974)最早提出,用以描述工作中个体所体验到的诸如情感耗竭、身心疲劳、工作投入度降低、工作成就感下降等消极状态[1]。根据Maslach(1981)的定义,所谓职业倦怠就是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由于长期遭受到情绪和人际关系紧张源而产生的反应,主要表现为情感耗竭(emotion exhaustion)、去人性化(dehumanization or depersonalization)和成就感降低(diminish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等症状[2]。 总体来看,职业倦怠有以下特点:(1)职业倦怠与工作紧密相关;(2)职业倦怠是由于工作负荷过度或应激持续进行而出现的一种身心状态;(3)职业倦怠的典型症状是疲劳、工作兴趣缺失、负性情感增加、工作动力不足等;(4)职业倦怠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非典型的身体症状,但其产生没有精神病理学基础;(5)职业倦怠所产生的负面心理状态,会带来对工作对象的冷漠、工作效能感降低以及自我消极

评价增长。 (二)职业倦怠成因分析 关于职业倦怠的成因,有各种不同解释,其中最著名的有两大派别:人职匹配论和资源保存论。人职匹配论反对只从工作环境层面上解释倦怠,认为个体并不只是对环境做出被动反应,主张个体和环境的交互作用。Maslach 和Leiter (1997)等人认为,职业倦怠是由于个体与工作不匹配所导致的,不匹配程度越高,个体体验到的倦怠就越严重[3]。资源保存论认为当个体失去特定的资源,工作要求无法充分满足,或是无法得到预期的回报时,就会产生职业倦怠。归纳不同派别的观点,影响职业倦怠的因素,可分为四大类:一是工作和职业特征因素;二是组织管理因素;三是个体特征;四是人口统计变量。 1.工作特征:(1)工作超负荷。工作超负荷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它与工作倦怠存在高相关关系。几乎所有研究结果都显示,工作超负荷会导致个体产生职业倦怠,尤其是对情绪衰竭和去个性化的影响最为显著。(2)角色模糊与角色冲突。角色模糊是指个体在工作中缺乏清晰明确的工作责任、权力、目标、标准等;角色冲突是指承担某角色的人需要面临彼此不相容或者彼此矛盾的多种需求。研究表明,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与职业倦怠存在中等或高强度的相关性。(3)控制感。如果某个职业的从业者对工作中所需资源没有足够的控制,或者个体对使用他们认为最有效的工作方式上没有足够的权威,则容易产生无力感,并最终导致职业倦怠。(4)职业特征。Schaufel & Enzmann对美国和荷兰所做的五个行业(教师、医务人员、社会工作

公务员职业倦怠调查问卷---参考

公务员职业倦怠调查问卷 尊敬的女士 /先生: 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填写本问卷,向您致以万分的谢意。这是一份纯学术性的问卷,旨在了解公务员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的关系。 此问卷共分为五个部分,为了保证调查的质量,请根据您在工作中的实际感受对下列问题进行相应选择。本问卷采用匿名填写方式,答案没有对错之分,问卷所得信息仅供学术研究使用,资料绝对保密,请放心填答。 由衷感谢您的支持与协助,祝您身心愉快、工作顺利!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2014年2月第一部分工作压力 本部分问卷描述您的工作压力状况。请您根据实际感受作答,选择最符合您情况的一栏,并

第二部分职业倦怠 选择最符合您情况的一栏,并 本部分问卷描述您的职业倦怠状况。请您根据实际感受作答,

第三部分应对方式 本部分问卷描述您在面对工作压力时的应对方式。请您根据实际感受作答,选择最符合您情 第四部分社会支持 本部分问卷反映您在社会中所获得的支持,请您根据实际,选择最符合您情况的一个选项,并在相应位置划“√”。 1.您有多少关系密切、可以得到支持和帮助的朋友?(只选一项) A一个也没有 B 1一2个 C 3一5个 D 6个或6个以上 2. 近一年来,您:(只选一项) A远离家人,且独居一室 B住处经常变动,多数时间和陌生人住在一起 C和同学、同事或朋友住在一起D和家人住在一起 3. 您与邻居:(只选一项) A相互之间从不关心,只是点头之交B遇到困难可能稍微关心 C有些邻居很关心您D大多数邻居都很关心您 4. 您与同事:(只选一项)

A相互之间从不关心,只是点头之交B遇到困难可能稍微关心 C有些同事很关心您D大多数同事都很关心您 5.从家庭成员得到的情感支持和照顾:(只选一项) A无B极少 C一般D全力支持 6.过去,在您遇到急难情况时,曾经得到的经济支待或解决实际问题的帮助的来源有: (1)无任何来源。 (2)来自下列来源(可多选) A.配偶 B.其他家人 C.朋友 D.亲戚 E.同事 F.工作单位 G.党团工会等官方或半官方组织 H.宗教、社会团体等非官方组织I. 其它(请列出) 7.过去,在您遇到急难情况时,曾经得到的安慰和关心的来源有: (1)无任何来源。 (2)来自下列来源(可多选) A.配偶 B.其他家人 C.朋友 D.亲戚 E.同事 F.工作单位 G.党团工会等官方或半官方组织 H.宗教、社会团体等非官方组织I.其它(请列出) 8.您遇到烦恼时的倾诉方式:(只选一项) A从不向任何人诉述。 B只向关系极为密切的1一2个人诉述。 C如果朋友主动询问您会说出来。 D主动诉述自己的烦恼,以获得支持和理解。 9. 您遇到烦恼时的求助方式:(只选一项) A只靠自己,不接受别人帮助。 B很少请求别人帮助。 C有时请求别人帮助。 D有困难时经常向家人、亲友、组织求援。 10.对于团体,(如党团组织、系、队等)组织活动,您:(只选一项) A从不参加。 B偶尔参加。 C经常参加。 D主动参加并积极活动。 第五部分基本情况 本部分是关于您个人的基本信息,请在相应选项划“√”。 1.您的性别:A男B女 2.您的年龄:A 30岁以下B 31-40岁C 41-50岁D 51以上 3.您的学历:A大专及以下B大学本科C硕士及以上 4.您的婚姻状况:A未婚 B已婚(育有子女)C已婚(未育有子女)D离异或丧偶 5.您的岗位级别:A普通公务员B 副科级C正科级D副处级E正处级F正处级以上 6.您的职位类别:A 综合管理类B专业技术类C行政执法类 7.您的工作年限:A 1-5年 B 6-10年C 11-15年D 16-20年E 20年以上 8.您所在单位的性质:A 中央部委直属单位 B 省、自治区、直辖市直属单位 C 地级市、 自治州直属单位D县(或县级市)、区、自治县直属单位 E 乡、镇、街道办事处直属单位

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在现实生活中,常常听到许多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的教师感慨:刚开始时热血沸腾、豪情壮志,可时间一长,就变得安于现状、平淡无为、还有得过且过的想法;原先可爱的学生似乎都变得令人生厌;走进课堂的神圣感没了,无奈当老师的感觉却增强了。实际上,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尤其是山村小学教师,不断经历着身心疲惫、心力交瘁的感觉,不断感受到工作热情的减退以及自我评价的降低。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教师职业倦怠。教师倦怠现象如今非常的普遍,给社会、学校、学生,甚至教师自身都带来了重要的影响。现就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成因及对策谈谈个人肤浅的看法。 一、何谓教师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弗鲁顿伯格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的一个概念。“职业倦怠症”又称“职业枯竭症”,它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是工作者在工作的重压之下所体验到的身心俱疲、能量被耗尽的感觉,这和肉体的疲倦劳累是不一样的,而是缘自心理的疲乏。具体表现为:工作能力下降,工作热情衰退,对他人逐渐冷漠,自我成就感降低等等。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成人群,山村中小学教师尤甚。 教师职业倦怠的危害是明显的。它不仅会影响教师工作状况和学生的发展,还会影响教师本人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职业倦怠已经成为困惑教育界的一个社会热点问题。 二、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 1、社会舆论及期望值过高 社会一面赞誉教师的“红烛精神”、“春蚕精神”,一面又要求教师“恪守师道”,若有半点闪失,便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使得学校成了“无限公司”,教师也成了“无限责任人”。在急剧变化的当今社会,教师不得不面临着包括价值观在内的各种冲突,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同时还承担着为国家培养下一代的历史重任,这种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和职业的要求又促使教师必须承受着比普通的社会成员更大的心理负担、精神负担。在这种情形下,教师被放逐于尴尬的境地,忍受着多方面的烦扰。 2、经济收入偏低 近年来,国家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使得教师的经济地位有了显著的提高。但同其他吃财政饭的行业相比,教师的收入仍然是偏低的,尤其是小学教师。持续的物价上涨,使生活在城镇的小学教师入不敷出。低微的经济收入使一些教师对自己的社会地位产生焦虑,心理失衡,有的感到心力交瘁,有的则心绪不宁。乡镇山村的教师,普遍工资不高,存在着购房、赡养老人、子女上学等生活压力,使家庭生活处于困境中,从而失去了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而产生倦怠。 3、工作强度过大

职业倦怠心理的产生及应对方法

科技信息2013年第7期 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0引言 “职业倦怠症”(burnout )又称“职业枯竭症”,最早由F reudenberger 于1974年提出,他认为职业倦怠是一种最容易在助人行业中出现的情绪性耗竭的症状。随后Maslach 等人把对工作上长期的情绪及人际应激源做出反应而产生的心理综合症称为职业倦怠。它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是上班族在工作的重压之下所体验到的身心俱疲、能量被耗尽的感觉,这和肉体的疲倦劳累是不一样的,而是源自心理的疲乏。 一个人长期从事某种职业,在日复一日重复机械的作业中,渐渐会产生一种疲惫、困乏,甚至厌倦的心理,在工作中难以提起兴致,打不起精神,只是依仗着一种惯性来工作。因此,加拿大著名心理大师克丽丝汀?马斯勒将职业倦怠症患者称之为“企业睡人”。据调查,人们产生职业倦怠的时间越来越短,有的人甚至工作半年到八个月就开始厌倦工作。 日前,国内一人力资源服务商发布万人调查结果,调查显示:近80%的职场人感到精神紧张和压力;2/3的职场人感到压抑和焦燥;超过70%的职场人对工作产生倦怠,表示“不喜欢现在的工作”。这就是随着就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和职场人自身健康的退化,悄然来袭的“职业倦怠”。 1 表现症状 1.1 对工作丧失热情,情绪烦躁、易怒,对前途感到无望,对周围的人、事物漠不关心 1.2工作态度消极,对服务或接触的对象越发没耐心、不柔和,如教师厌倦教书,无故体罚学生,或医护人员对工作厌倦而对病人态度恶劣等等 1.3对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评价下降,常常迟到早退,甚至开始打算跳槽甚至转行 2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 2.1主观原因 2.1.1工作压力或挫折打击的长期叠加 35岁左右的职场人经过多年打拼,在事业上小有成就,在一定程度上“位高权重”,工作压力日渐加大,加上新人不断涌现对“高位”造成一定压力,使得“白骨精”们尤如穿上了“红舞鞋”。一些心理脆弱的“职场老人”抱着严防死守的心态,许多事情亲力亲为或将所有事情揽在自已手下。繁复杂的事情接踵而来,打乱了原来有序的工作节奏,改变了原来干净利落的工作风格。工作的不顺利,会不断给人不同程度的挫折和打击,令人怀疑自身的能力,自信逐渐降低,产生疲乏和焦虑。 2.1.2攀比心态 35-40岁的职场人士,往往会期望得到比其他人高的待遇。工作时间长了,工作伙伴、合作伙伴甚至竞争对手之间的交流、对比也会增加。见到经历和能力和自己相似的人职高薪厚,往往会觉得没面子、不平衡,失去了平常心,抱怨越来越多,心态逐渐由波动发展到失衡、抑郁,失去工作热情。 2.1.3工作多年进步不大或出现发展瓶颈 随着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前业绩优秀的员工,一方面还沉浸在过去的豪情与骄傲,另一方面要面对如今能力无法提升、工作力不从心的落差与困惑。面对过去的辉煌业绩和如今的发展瓶颈,面对企业(社会)和家庭的多重压力长期难以调 整,感身心俱疲。2.2客观原因 2.2.1重复的工作内容 重复的工作内容上缺乏新意,每天用同一种思考模式、同一种方法处理问题,工作变得枯燥无味,对已取得的成绩不再兴奋。另外,如果长期从事自己能力过剩的工作,也会使人心生厌倦。 2.2.2操作、管理上的负面因素长期存在和一些遗留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由于沟通、理解以及思想工作的不畅、不到位,员工逐渐认为单位的制度不利于自己的发展;领导的某些处事原则、行为作风使自己的工作环境越来越差,而且看不到改善的迹象,从而对自己的职业选择产生怀疑,长期得不到的心理缓解和满足引发心理失衡,造成焦虑或抑郁情绪。 3应对方法 职业倦怠一方面来自于自我内部心理的压力,另一方面也来自于工作的外在环境,因此面对职业倦怠的问题,职场人可以对自己的心理和情绪做一些调整,同时也需要管理者采取积极的措施,帮助员工走出职业倦怠期。3.1健康心理调整 3.1.1竞争中心态更重要 环境的变数太多,我们应该带着自信去学习别人,带着自卑去超越自己。社会总是在进步,企业也总是在发展。每个企业都会争取大量的“新鲜血液”———无论是技术资源、环境资源还是人力资源,作为职场的精英和骨干,更应该主动接受新事特,与新员工沟通磨合,这不但会给大家留下好印象,给部门和企业营造好氛围,而且新人的新思维也会激发你的工作活力;同时,培养出能力强的新人也会有助于精英们将来更高、更长远的发展;职场精英对待新人应该以帮助辅导为主,最基本就是团队合作,如果抱着严防死守、倚老卖老的心态与同事相处,时间长了难免会让人反感,企业也不见得会喜欢这样的员工,长期这样将会把自已的“后路”堵死。 3.1.2认识“职业发展规划不会一次完成” 我们的无力感通常来自于我们总是希望一步解决自己的所有问题,而事实上,职业规划并非一次就能完成,我们要不断调整规划目标,来一步一步接近我们的目标。3.1.3充电补习,增强职业资本 如果职场的压力是来源于对自身的不自信,那充电补习就是最佳选择。接受新的学习计划、关注专业前沿、保持职业和专业敏感不仅有助于工作、活跃思维,更重要的是增强了自己的职业资本,这将大大提高个人的职场竞争力,遭遇职业危机或职场机会来临时能从容面对。3.2人力资源管理支持3.2.1岗位轮换 岗位轮换是克服重复工作的单调性、遏制“职业倦怠”的疲钝倾向、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方法。岗位轮换可以通过工作的新鲜感重新唤起“职场老人”新的工作热情,产生新的动力,不断保持对工作的激情和创造性、开拓性,提高工作满意度和工作效率。3.2.2管理革新 对于员工,管理方法没有绝对的先进与落后,所谓管理革新,也就是千方百计和持续不断地唤起员工的激情与活力。新管理方法的引进与管理革新,有助于克服工作中长期存在的操作、管理上的负面因素和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遗留问题,也有利于借助外力促使员工用不同的思维、不同的模式、不同的方法解决同样的问题,从而(下转第228页) 作者简介:皮翠萍(1982—),女,汉族,山东济宁人,硕士,菏泽学院教育科学系,助教,从事基础心理学研究。 职业倦怠心理的产生及应对方法 皮翠萍 (菏泽学院教育科学系,山东菏泽274015) 【摘要】职业倦怠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一般认为,职业倦怠是个体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个体伴随于长时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本文介绍职业倦怠的表现症状、产生原因和相应的应对方式。 【关键词】职业倦怠;原因分析;表现症状;应对方式 ○高校讲坛○235

关于公务员职业倦怠问题的调查报告

调查提纲 一、调查目的:了解公务员职业倦怠问题,更好的解决公务员为 社会服务提供参考。 二、调查对象:闽侯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及周边机关部分公 务员。 三、调查内容: 1、公务员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主要困难。 2、公务员的压力状况。 3、公务员的身体和心理状况。 4、公务员的工作态度。 四、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法 2、访谈法 3、观察法

为了了解公务员职业倦怠问题,使公务员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本人于2012年03月01日-03月26日期间,通过发放问卷,走访闽侯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及周边机关单位,比较客观的掌握了公务员职业倦怠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解决这一些问题的粗浅看法,现将调查报告如下: 一、问卷及访谈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90份,收回90份,有效回收率100%。此外,还召开了4次座谈会对公务员职业倦怠进行了调查。 根据我对闽侯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及周边机关单位的调查显示,有57%的人还没有患上职业倦怠症,工作状态不错。有21%的人已经开始出现了职业倦怠症的前期症状。有12%的人很危险,工作状态很不佳,职业倦怠状况严重。这些倦怠者的主要表现为:在别人眼中他们是白领一族,是很多人羡慕的对象。但其本人却对职场“索然无味”,对工作失去兴趣,认为工作毫无意义,毫无价值,只是枯燥乏味的机械重复的烦琐事务。感到前途暗淡,毫无希望而言。在情感方面,由于对工作感到厌倦,情绪上波动很大,会产生压抑、苦闷、怨恨、忧郁、多疑等多种消极因素。在意向方面,疏远工作,无心投入。对工作敷衍了事,应付差使,得过且过,没有任何抱负,个人发展停滞,行动无常等。但他们原有的自身素质、工作经验、社会影响等都有较好的基础。

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成因分析

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成因分析 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成因分析 摘要:部分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存在着职业认同感不高的现象,他们在工作过程中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进而造成负面情绪的传染,从而对其服务对象以及工作效率都造成不良影响.剖析了当前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倦怠成因,并提出加强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激发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认同感,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业务能力等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倦怠;行政管理人员 近年来,在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很多高等职业院校实际上也面对着很多管理问题,如学生管理难度大,因此不少行政管理人员产生了职业倦怠,进而影响了学校的日常运转与发展.职业倦怠是个体无法及时有效缓解长期高张度工作而产生一系列负面症状:丧失工作热情、对他人冷淡、获得较低的职业成就感等生理、心理的倦怠感.事实上,高职院校行政人员职业倦怠现象已严重制约了行政管理队伍的稳定,从而影响了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分析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倦怠的成因并提出消解对策,对于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促进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1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现象及危害 1.1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现象

高等职业院校的基层行政管理工作,往往没有得到高职院校领导层的重视,从而影响了行政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导致他们产生心理上的倦怠感.这种职业倦怠,首先表现工作态度消极、被动,缺乏活力和激情;其次,可能导致行政管理工作人员出现简单应付或者避重就轻的工作状况,没有严格要求自己,工作效果较差;此外,还表现在服务意识差,对服务对象态度比较傲慢,举止比较漠然,而且性情急躁、易怒. 1.2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的危害 职业倦怠严重地影响了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与学校的正常运作,也会影响到行政管理人员的生活状态.他们往往有情绪低落、低成就感、不愿意与他人合作等特点.他们有时忙碌得像机器一样高速运转,有时又会出现空虚寂寞现象,缺乏精神上的寄托,导致他们慢慢地缺乏对身边人和事情的兴趣,呈现比较麻木或是孤僻的状况.这直接造成了紧张的人际关系,进而影响到日常行政管理工作的高效、顺利开展.由于长期从事重复且单一的劳动,很多行政管理人员缺乏工作成就感,对自身的工作能力评价较低,不愿接受挑战,也不愿意承担责任,将极大地影响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工作朝着创新的方向发展. 2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的成因 2.1外部成因 首先,行政管理工作比较繁琐,特别是基层行政管理工作单调且乏味,工作程序刻板.与此同时,部分教学岗位的人员对行

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应对策略

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应对策略 职业倦怠又名工作倦怠,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费登伯格在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的,它是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出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症,是一种个体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或是一种心理枯竭的现象。 教师职业倦怠现象不但极大地危害了无数教师的身心健康、教师专业发展,而且严重影响教育事业、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了解教师职业倦怠的形成原因及探讨教师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刻不容缓。为此我采用了访谈交流的调查方式与泸水县老窝中学的教师进行交流,了解了老窝中学教师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一些看法,并探讨了相应的应对策略。现将调查的结果总结如下: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症状 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由于精神和精力变得枯竭,而对教育教学工作产生的消极和疏离状态。教师职业倦怠主要表现为: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以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教师职业倦怠的具体表现为: 1、对工作失去了兴趣,对缺乏热情和创新力,开始认为自己的工作毫无意义。对学生失去了耐心和责任心,对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违规违纪现象要么听之任之,任其发展,要么将问题夸大化,对学生采取严厉的惩罚手段。对于学生所犯的错误采取了两个极端措施,而不是对学生进行悉心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2、疏于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只是为了应付,抱着“混饭吃”的心态进行工作,不知道将来会怎样,对未来没有信心。工作过程中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在教学工程中遇到困难时不愿意接受同事和领导的建议。永远停留在现状,无法在工作上取得明显的进步。 3、工作过程中容易产生厌倦情绪,教学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情绪波动,经常带着情绪上课,动辄对学生乱发脾气,甚至还会将生活中或工作上的不满发泄在学生身上。 4、在人际交往上逐渐疏远他人,经常与人发生争执。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形成原因 教师职业倦怠不是某件事或某些事引发的,教师职业倦怠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初期,教师对工作充满热情,工作过程中讲的是奉献,认为自己有社会意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压力逐渐增多,自我成就感得不到满足,工作得不到认可,逐渐就

教师个人职业倦怠的现状、主要原因和调节策略

1、请结合专题所讲述内容,分析个人职业倦怠的现状、主要原因以及最有可能采用的调节策略。 教师个人职业倦怠的现状、主要原因和调节策略 “职业倦怠是以个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感衰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症状”。职业倦怠包含了三个概念上的区别但实际上互相联系的成分:情感衰竭、个人成就感降低和去人性化。情感上过度投入和情感资源的严重消耗。对自己的工作能力和获得成功的信心下降。在态度上消极、冷酷以及对自己的服务对象过于冷漠。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有关职业倦怠的研究都是在这个界定的基础上完成的。 “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所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此时的教师一般表现为疲劳、烦躁、过敏、情绪紧张。教师一旦发现他们的职业为他们提供较少的反馈时,就会对工作不满意,不再做出努力,进而在生活方面体现出失败感,容易引发教师离职、旷职及退缩行为。并且对工作懈怠应付、与学生联系减少、无法细致的备课,更不愿与学生交流,从行动上、心理上渐渐远离学生,甚至对学生发火、谩骂和体罚学生。 职业倦怠的现状具体表现为:生理衰竭: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食欲不振、睡眠质量下降、活动力缺乏等,严重还会出现嗜睡或者失眠、吃不下饭甚至肠胃不适、神经衰弱、机能性工作障碍等症状,饮食习惯或体重突然改变。情感衰竭:对工作失去兴趣、厌倦,对工作满意度低,热情与奉献减少。情绪波动大,对学生缺乏同情感和支持,无法忍受学生在学校的捣乱行为,经常感觉抑郁、焦虑和烦恼等;表现在意志方面在工作中碰到困难就躲,不愿钻研。认知衰竭:表现为教师明显感到空虚,感到自己的知识无法满足工作需要,因此难以胜任一些变化显著的工作。不能适应知识的不断更新和教学要求的变化,怀疑自己,感到无能和失败。价值衰竭:表现为教师的价值观和信念突然改变,个人成就感降低,认为工作是一项枯燥乏味的繁琐事务,对工作缺乏进取心,无心投入过多的精力,纯粹是为了工资而来上班的。人性衰竭:表现为以消极否定、麻木不仁和冷漠态度去对待学生、同事、家长或家人,对任何人都不信任,缺乏同情心,冷嘲热讽,贬低学生,甚至暴力或者体罚学生。导致人际关系恶化。 形成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一是自我发展的困惑,个人因素与教师职业倦怠有着密切的联系。性格内向、安静少言的教师与性格开朗、活泼好动的教师相比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个体期望值:教师职业倦怠与教师的某些高级需要有很大的关系,这些高级需要包括: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包括成功需要、成就需要以及在工作中发挥自己全部潜能的需要。教师在工作中体验的满足感越多,就越倾向于认为自己适合这个工作,从而更倾向于认同该工作对于个人发展的价值。从而减少职业倦怠发生的概率。年龄与倦怠相关,多项研究发现年轻教师比年长教师表现出更高水平的情绪衰竭。随着教龄的增长,教师的倦怠感也随之迅速增长。性别方面,女教师的

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家逐渐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收入水平,教师社会地位有所提高,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但由于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受学校社会家长和学生等多方面的影响,仍然有相当数量的教师存在着职业倦怠心理,具体表现为:焦虑缺乏精力自我评价降低失败感厌倦目前工作等.职业倦怠不仅严重影响着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而且对他们的身心发展亦会造成很大危害.尤其是我们农村教师,由于我们的工作条件差,这一现象表现得更为明显. 那么,职业倦怠到底是如何产生的?我想从我的经历和从在的问题应如何克服职业怠倦两个方面加以阐释: 一.客观原因 (一).来自社会的压力.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重视的程度越来越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凰更是每一个家长的迫切希望,因此高水平高质量的教育成为家长们追求的目标.这一想法表现在行动上,无形中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面对这一形势,有的教师由于适应得比较慢,加上自身知识更新的速度较慢,就形成了一种压力.如果对这种压力调整不好,时间一长,压力加大,就会达到压力的最高阶段----倦怠,从而对我个体产生负面影响. (二).学生学情的复杂化.我认为学生纪律问题对我实施教学产生很大影响,管教学生困难已成为我职业倦怠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我国,这样的情形同样存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都在发生着变化,不少传统美德正在经受着考验和冲击,加上影视网络书刊中不良信息的影响,使学生的思想认识道德水准常常发生偏差,这给我的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同时,我尽管花费大量精力用在教学管理上,但有时收效甚微.我自然会感到心力交瘁,难以适应,职业倦怠也就随之而生. (三).工作环境的不适,加剧了职业倦怠.首先,相对于城市学校而言,恶魔农村学校教学设施还很落后,多数学校还维持着一本教材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上课的现状,这在专业角度上,给我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不利于我创造性的发挥.在生活上,由于学校办公经费投入不到位,们生活条件异常艰苦,有的学校教师办公室连开水风扇煤炉等最基本的必须品都没有,这必然会影响到教师的工作情绪.其次,由于人际关系复杂,学校用人机制不健全,导致我们学校管理水平低下. 二.主观原因 (一).缺乏成就感,滋生职业迷茫.作为历史悠久的职业,我们职业既是神圣的,又是普通的.而我们把自己定位为”神圣”的工作,忽视了其普通性,在工作中渴望成功,渴望成就感.然而,对于我们农村教师来说,由于环境条件所限,要想取得突出的成绩,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因为它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加上社会上其它行业的收入逐渐增加,而我们收入相对而言还不是太高,同付出的劳动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如果我们不能及时调整自我,必然会产生内心的迷茫,进而出现职业倦怠的现象. (二).缺乏进取意识,工作得过且过.拿破仑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由于种种原因,实际工作中,有不少教师在工作中却不愿当一个”好士兵”,有”抱残守旧”的思想,认为教师职业很难有大的作为,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工资一样多,这样势必会影响工作积极性的发挥,时间一长,必将产生职业倦怠. (三).我自身人格因素. 做为一个社会人来访问演出,首先要有健全的人格.但是就像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人.对于我职业而言,既有共性原因,也有个性差异.有时我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和交流,有时存在着怯懦胆小狭隘等问题,遇到困难不善于排解和沟通,久而久之,职业倦怠也就随之而生了. 面对我职业倦怠,需要采取哪些措施进行预防甚至解除它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

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浅析

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浅析 标签:公务员;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 公务员职业倦怠是指公务员个体长期工作在压力较大的情境下,逐渐形成的情绪衰竭、非人格化和成就感低落的一组综合症状群,是一种非正常的行为和心理[1]。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曾经联合国内众多知名媒体通过分析近4000份问卷后发表了《中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结果》,指出职业倦怠现象在我国普遍存在,有70%的职业人士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工作倦怠,“职业倦怠”已成为职业人士的“通病”。在被调查的15种行业中,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在职人士工作倦怠情况最为严重,倦怠程度为46.4%,其中公务员工作倦怠程度最高,达到了54.88%[2]。这表明我国公务员职业倦怠问题已不容乐观。基层公务员的工作倦怠直接影响其工作质量与效率,同时也严重影响着我国政府的形象,严重阻碍服务型政府建设,更对普通群众的服务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探究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和解决之道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基层公务员职职业倦怠成因分析 1.传统文化因素 我国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学而优则仕”,凡是优秀人才都以进入仕途为第一正途。十年寒窗苦读,古人都期盼中科举,将才干卖与帝王家。这种思想延续到现在,在普通老百姓眼中,依然很有市场。近几年,公务员考试热持续升温,外加经济环境不理想,就业形势严峻,公务员这个职业被许多人当成“金饭碗”,原因在于公职人员的职业稳定性强、待遇福利处于社会平均水平之上,当下社会地位较高,尤其是三线以下城市,人情往来时存在感比较强,这些都导致公务员考录竞争激烈,往往出现千人争夺一个岗位的现象,每年国家公务员热门岗位备受媒体关注。但是,党和政府在招录公务员时多偏向基层岗位,在政府职能转变与全面从严治党的大环境下,基层岗位事务烦琐,权责不一。同时,好多考生不顾兴趣、专业,随大流进入公职人员队伍,缺乏正确的理想信念,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坐不住冷板凳,在烦琐的工作环境中,消耗了激情,职业倦怠感也就悄然而生。 2.社會环境因素 当前我国社会生产力逐渐提高,发展已进入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改革进入逆水行舟、爬坡过坎的攻坚期,这为基层公务员展示才华、获取信息、提高自身能力提供了很多机会,但是,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对基层公务员的工作方式提出很大挑战。 而在政府管理条块分割的当下,许多基层公务员官小事多、权小责大,外加自身发展空间有限,发展前景外在影响因素过多,自身无法左右晋升空间,许多基层公职人员心理调适能力低,自我价值取向出现偏差,发展方向缺乏及时调整,学习能力不足,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懈怠情绪蔓延,

简述公务员职业倦怠与压力管理(一)

简述公务员职业倦怠与压力管理(一) 论文关键词:公务员职业倦怠压力管理调适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竞争和压力也正在逐渐影响到政府或公共事业的各个部门各种层级的公务员。由环境中产生的紧张性刺激,引起个体的心理和生物反应称为压力反应,职业倦怠就是工作压力达到一个临界程度的状态。公务员职业倦怠程度最高,如果对之不能很好调适,对公务员自己及其家庭和单位会产生许多消极影响,危害极大。所以,有必要从以下方面克服公务员的职业倦怠:组织干预;行为调适;情绪调适;心态调整。 温家宝总理曾经说:“人内心和谐,就是主观与客观、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都要和谐。个人要能够正确对待困难、挫折、荣誉。”有了这种心态,就能从工作中发现若干的意义,对工作产生出强大的动力和主观的自觉能动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竞争和压力也正在逐渐影响到政府或公共事业的各个部门各种层级的公务员。适度的压力让人们满怀希望,朝气蓬勃,这是一种健康的心理。但是,如果对压力处理不当,也容易使人在长期的紧张生活中产生焦虑,出现心理失衡、情绪紊乱、身心疲劳等问题。尤其是对心理素质欠佳者,由于主观愿望与客观满足之间出现巨大差距,加上没有足够的能力和策略来应对,就会引起当事人消沉、行为退缩、逃避责任、工作上听之任之,信仰丧失,甚至出现精神变态、犯罪或自杀。 公务员的压力通常是指当其察觉到环境对他们的要求超过其能对付的能力,或者被迫以某种不喜欢的工作方式在不适应的环境里工作,在环境中失去对工作或人际关系的把握感、控制感时所产生的一种生理的和心理的状态。这种由环境中产生的紧张性刺激,引起个体的心理和生物反应称为压力反应。职业倦怠就是工作压力达到一个临界程度的状态。职业倦怠又称职业枯竭(JobBurnout),是一个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现象。根据国际上的分类,一般把职业倦怠分为3个方面:情绪衰竭、玩世不恭和成就感低落。有研究表明,有三分之二的疾病和绩效降低与不能有效适应压力有关。 但是,如果工作和生活中没有任何压力,人的免疫系统也会出现功能降低,也非常容易导致疾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留意到有些人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压力太小,导致对工作和生活方式改变的不适应,其免疫能力降低,最后得了严重的疾病。所以,要让公务员处于合理的压力水平状态下,调整好生活和工作、个人和组织、现实和理想的关系,对个人、组织和国家都是大有益处的。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李超平博士指出:虽然不同行业之间倦怠发生率有差别,但现在社会所有行业发生倦怠的可能性都很高。事实上,只要与人打交道多的群体,都存在职业倦怠高发的问题。当人们对自己不再充满信心,对工作不再兴致勃勃时,就会产生职业倦怠。职业倦怠不是说来就来的,而是由日常工作中的挫折、焦虑、沮丧日积月累而形成的。 调查结果显示:在所有职业中,公务员中有高达54.88%的被调查者出现了工作倦怠,是工作倦怠比例最高的职业,而人力资源从业者则是倦怠程度最低的人群,仅为30.53%。出现工作倦怠的被调查者中有20.90%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不能获得提升,而未出现工作倦怠的被调查者中只有2.8%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不能获得提升。从这一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在工作中能否获得提升与是否出现工作倦怠有着明显的关系。职业倦怠的发生率和工作性质、工作要求有很大关系。公务员则是因为工作性质以执行为主,自主性差,即使自己有不同意见,也要服从上级安排,久而久之其积极性和成就感就会降低。而且,类似公务员的职业,发展机会只能靠提升,而升迁的职位有限,竞争激烈,导致很多人难以获得升迁,这种一元化发展的途径也导致倦怠。 另据数据显示:政府、公共事业为工作倦怠出现比例最高的行业,工作倦怠比例达到52.0%,专业服务、财会、法律为工作倦怠出现比例最低的行业,仅为27.2%。

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成因及应对策略

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成因及应对策略 摘要、中小学教师是极易产生职业倦怠的职业。职业倦怠是指对长期的工作压力作出反应的心理综合症状,其存在严重地影响着教师身心健康和学生。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主要有社会、学校组织、职业、个人等四个方面的因素。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策略也应从这四方面入手。作为教师个体,当发现自己有职业倦怠的征兆时,应勇于面对现实、正确认识职业倦怠的症状,查处自己的压力来源,主动寻求帮助,设法加以化解。教师应学习一些应对压力的方法,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及时疏导、排解不良的情绪和心理困扰。 关键字、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对策 一、引言 职业倦怠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已经明显影响到中小学教师的精神状态 和工作效果。因而,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越来越引起管理人员和教育研究人员的关注,研究和消除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已成为当前教师管理中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职业倦怠是指对长期的工作压力作出反应的心理综合症状。最早把倦怠引入临床心的研究领域,用以描述生理和心理枯竭的助人者,后来有关职业倦怠的涵义扩展到一个更广泛的领域,包括教育行业。将倦怠定义为一种心理的综合

症状,主要由三个维度组成: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以及降低的自我成就感。情绪衰竭是指个体的情绪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去个性化是指个体以消极否定的态度对待学生;自我成就感是指个体对自身工作意义的肯定。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产生的一种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 (1)中小学教师是极易产生职业倦怠的职业。国内研究表明:我国中小学教师普遍存在职业倦怠问题,其中情绪衰竭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 (2)教师出现职业倦怠后,常感到工作没意义、没价值,工作目标渺茫,对教育教学工作失去应有的兴趣,日感焦虑与烦恼,有无助感,缺乏工作自信,缺乏进取心,工作中易躲避困难,敷衍工作,被动应付。 (3)这些表现已对教师的身心健康、教学质量及教师队伍的稳定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对教师教学与学生发展造成了直接的负面影响。“倦怠的感受正在打击着无数有爱心、有理想、乐于奉献的教师们——教师们已在逐渐地放弃他们的专业工作。” (4)因此,为了教师的身心健康,学校的教育质量,学生的未来,预防和缓解教师职业倦怠刻不容缓。基于此,本文从教师角度出发,分析了造成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种种压力,提出了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教师职业倦怠一般表现

教师职业倦怠一般表现(总2 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教师职业倦怠一般表现为:工作缺乏激情,消极敷衍,丧失职业理想,无成功追求,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情绪上常常表现为焦躁不安、紧张、萎靡不振,效能感降低,猜疑、自责等等。 作为学校一名中层管理者,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我深深感受到教师职业倦怠在许多教师身上都有所表现。如:总有少数教师无视学校的规章制度,迟到早退;部分教师对待问题学生缺乏应有的耐心,简单粗暴;对学校安排的公开课、竞赛任务,认为是给自己找麻烦,不愿意接受;要求撰写业务学习笔记,下载敷衍;不种好自己的责任田,乐意办有偿培训班;对待绩效考核,毫不在乎…… 教师职业倦怠带来的影响肯定是负面的,需要我们从多方面寻找原因,以便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结合文章中的观点,加上自己的思考,我认为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至少有以下几方面。 一、教师职业收入过低。 一谈到职业倦怠,几乎所有的中小学教师都会这样讲:“一个月就那么点工资,强勉养家糊口,还要求你做这做那,老师们不烦才怪呢!能敷衍去完成就不错了。”这话说的一点都不过分。自古以来,教师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并被定下了“乐守清贫、甘于奉献”的行为准则。在世人眼中,教师就应该是精神上的富有者,物质上的贫困者。然而,教师是人不是神,需要物质生活,有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权力。特别是当今物质横欲的社会,看到别人有房和车,腰缠万贯,教师心理难免失衡,心想自己从事的是培养祖国未来和希望的职业,有什么理由独守清贫?于是,当面对国家发放的不到2000元的工资,面对日益增长的物价时,对生活前景充满忧虑,对从事的教书育人工作也就失去了信心。 二、教师多重角色,身心疲惫。 在学校从事高强度的脑力劳动,大量付出自己的体力、脑力、情感。回到家里还要处理家务,照顾家人,这让许多教师感到体力不支,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整天和几十个学生打交道,有些教师难免将工作中的情绪带回家中,对家人大发脾气,牢骚满腹,影响家庭和睦。更有少数家人,不理解当教师的家属在学校辛苦付出,不愿意让其为那么点成绩“拼命”,为了家庭团结,一些教师尤其是女教师宁愿选择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做贤妻良母足矣。 三、应试教育导致精神压力大。 素质教育喊了十几年,但对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方式仍然没有变革。考试仍然是以卷面分数论英雄。而学生的分数又与教师的众多利益挂钩,如:绩效工资、职称晋升、评优表模等等。中考和高考的升学压力让老师们喘不过气,如今,这种升学压力又蔓延到小学,导致为了综合指数和名次,教师不得不加班加点,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师生都苦不堪言。 四、行政干预过多,教师工作压力大。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从事教育教学研究也是教师份内的事。“备课、教学、批改作业、辅导差生、讲公开课”这些常规工作何尝不是教师们梦寐以求的事?然而如今教师们平日忙碌的事务并不是那么单纯。许多行政部门都可以向教育安排工作,而这些工作都需要教师去办理。例如办理学生保险、代收各类费用、整理迎检档案、分发学生奶、对家长进行培训、参加文体竞赛

推荐-浅谈当前国家公务员职业倦怠的原因及解决新思路 精品

浅谈当前国家公务员职业倦怠的原因及解决新思路 第一章引言 第一节选题背景与意义 现代社会是一个残酷的竞争社会,为了谋一席之地,人的三分之一时间都要在工作中度过。工作是一个晴雨表,时有晴来偶有雨。日趋激烈的竞争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但却会使人们过上时有雨来偶有晴的工作生涯,难免会让人在工作上透不过气,感觉压力大过动力。长此以往,对职业人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进而导致工作效率降低、人际关系紧张、家庭危机、身心疾病等。于是,“职业倦怠”这一现代社会的一种职业疾病便因运而生。饮食变得无味,工作生活变得无趣,生理、心理完全处在不佳状态。 职业倦怠是指人们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因为长期处于一种稳定的职业中,渐渐地对自己的职业产生不了新的兴趣从而缺乏职业目标,对人生不能很好规划,工作上不能好好表现,最后连带出现的一系列生理、心理上等方面的倦怠及不适。 目前已出版的《职业倦怠自治手册》显示,中国已有70%的从业人员表现出了各种程度的倦怠症状,其中最严重的是政府公务员、教师、医护人员、企业职员。 公务员无疑是一个让很多人羡慕的群体。在智联招聘进行的一项职业吸引力调查中,有32%的公众表示:“如果有机会,一定去做公务员”。据人事部统计,20XX年公务员报考与录取比例约为156:1。与高考、研究生考试等相比,公务员考试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第

一考。但与此同时,却出现了“围城内外两重天”的现象。 20XX年12月6日公布的一份由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主持完成的题为《中国职业倦怠指数调查结果》的调查报告却显示:在接受调查的群体中,公务员是职业倦怠比例最高的职业,占54.9%,炙手可热与倦怠感最强,为何公务员职业能集这两者于一身呢?反差如此巨大,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因为,职业倦怠虽然不是病,但是对人仍然是有很大负面作用。轻则对工作失去兴趣,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重则带着无限的不满意进入家庭,弥散在家庭氛围中就成为各种冲突的隐性导火索。随着越来越多的上班族出现职业枯竭,整个社会的工作与生活质量必将受到严重影响。而公务员职业倦怠不单是个人或组织的问题,而是一个涉及政府运行效率和纳税人在享受公共服务质量上投入与产出比例的大问题。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广大人民对政府执政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公务员队伍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直接决定政府机关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关系到各级政府的执政水平和行政管理能力。公务员的职业倦怠问题直接影响到公务员的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公务员职业倦怠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阶段,经济快速发展,组织变革速度加快,职业不稳定加剧,使得人们对工作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面对职场枯竭凶猛来袭,如何“工作着,更快乐着”成为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 正是基于以上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选择公务员职业倦怠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