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全册备课计划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全册备课计划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全册备课计划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全册备课计划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备课时间:xxxx、8、30

一、教材简析:

一年级上册教科书一共编排十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这些内容大致能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单元到第三单元,依次是“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分别让学生在具体情境里数物体的个数,比物体的长短(高矮)或轻重,把若干物体按比较明显的特征进行分类。这三个单元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起步,之所以编排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开头,主要原因有三个:①“数”“比”“分”都是学生在幼儿时期进行过的活动,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学前教育时往往要进行这些活动,已经有了最初步的活动经验。把“数”“比”“分”等活动作为教材的起始内容,有利于数学学习和幼儿活动的衔接,实现从幼儿到学生的过渡。②观察、计数、比较、分类是数学教学经常开展的活动,是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常用方法。学生具有这些活动的经验与能力,将对他们的数学学习产生长远的影响。把这些活动编排在小学数学教学之初,是开发并积累学习资源,有利

于主动、积极的学习方式的形成。③在这三个单元里没有需要记忆的数学知识,没有读、写、算的练习任务,寓数学思想方法于有趣的学习活动之中,学生可以轻松愉快地学习数学,有利于形成学习数学的热情。第二部分是第四单元到第十单元,本学期要新授的数学知识都在其中。在“数与代数”领域,主要教学20以内的数、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在“图形与几何”领域初步教学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关系,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简单几何体。在“统计和概率”领域教学简单的分类,包括分类的作用和方法。在“综合和实践”领域安排了“有趣的拼搭”和“丰收的果园”两次活动。第三部分是第十一单元,在期末有重点地整理一学期所教学的数学内容,帮助学生在复习中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

二、教学要求:

1、经历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并学会读写;初步理解20以内数的组成,认识符号<、=、>的含义,会用符号或语言描述2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2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与事物的顺序和位置;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经历探索一位数加法和相应减法的口算方法的过程,能熟练地口算一位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

减法;初步学会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感受并认识一些物体的长、短、大、小和轻、重、,能判断一些常见物体的大小、长短、轻重。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上、下、前、后、左、右,初步具有方位观念;通过具体物体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认识这些形体相应的图形,通过实践活动体会这些形体的一些特征,能正确识别这些形体。

2、初步学会从数学思维的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如事物的多少,简单物体的长短、大小、轻重等;在数的概念形成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如在认识20以内数时通过比较、排列发现这些数之间的联系,在学习“分与合”时发展学生的有序思考和分析、推理等能力;能用“分”与“合”的思想进行初步的数学思考,能联系具体情境探索一位数加、减的算法,并经历与同伴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正确地、有条理地说明自己的算法;对估计的过程能作出自己的解释;在探索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之间位置关系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用具体的数描述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事物,并进行交流;能用长短、大小、轻重说明和交流一些简单物体的特征;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

问题,并能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解决问题,包括用分析或计算的方法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与结果;能对简单的几何体进行简单的分类,能联系实际情境描述一些物体的相对位置。

4、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了解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描述某些现象,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产生好奇心,有学习数学的热情,有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通过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在经历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和与他人合作、交流中,体会学习数学的过程,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初步萌发探究数学问题的意识;能在老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感受,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经历发现和改正数学活动中错误的过程,愿意在他人的帮助、指导下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三、教学重点:

1、经历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并学会读写;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经历探索一位数加法和相应减法的口算方法的过程,能熟练地口算一位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初步学会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感受并

认识一些物体的长、短、大、小和轻、重、,能判断一些常见物体的大小、长短、轻重。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上、下、前、后、左、右,初步具有方位观念;通过具体物体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认识这些形体相应的图形,通过实践活动体会这些形体的一些特征,能正确识别这些形体。

2、初步学会从数学思维的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如事物的多少,简单物体的长短、大小、轻重等;在数的概念形成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如在认识20以内数时通过比较、排列发现这些数之间的联系,在学习“分与合”时发展学生的有序思考和分析、推理等能力;能用“分”与“合”的思想进行初步的数学思考,能联系具体情境探索一位数加、减的算法,并经历与同伴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正确地、有条理地说明自己的算法;对估计的过程能作出自己的解释;在探索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之间位置关系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四、教学难点:

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用具体的数描述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事物,并进行交流;能用长短、大小、轻重说明和交流一些简单物体的特征;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

题,并能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解决问题,包括用分析或计算的方法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与结果;能对简单的几何体进行简单的分类,能联系实际情境描述一些物体的相对位置

五、教学措施:

1、吸引学生进入问题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重视学生数感的培养,注意联系实际理解数的意义,引导学生用学到的数描述身边的事情和用数交流信息,鼓励学生为解决问题选择适当的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3、教材注意引导学生开展观察、实验、操作、推理、交流等学习活动,把动手实践、独立探索、合作交流看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形成数学学习的积极感情。

六、课时安排:

一数一数……………………………1课时

二比一比……………………………1课时

三分一分……………………………1课时

四认位置……………………………1课时

五认识10以内的数…………………10课时

六认识图形(一)……………………1课时

有趣的拼搭………………………………1课时

七分与合………………………………7课时

八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9课时

丰收的果园………………………………1课时

九认识11~20各数……………………4课时

十20以内的进位加法…………………10课时

十一期末复习…………………………4课时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小学数学备课基本要求修订稿

小学数学备课基本要求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小学数学备课基本要求为使广大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做到有章可循,我们根据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基本程序及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课程理念,结合学科特点制定此要求。 一、备课 备课是教师上课前要做的教学准备工作,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备课的过程,实际上是对学生培养的设计,是一项艰苦的创造性劳动。要使自己在教学中有创新、有特色,必须从备课做起。 (一)备课原则 备课要本着实效性、可行性的原则,坚持做到六备、五有、五忌。 六备: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教学具。 五有:有三维目标设计、有教学过程设计、有练习设计、有板书设计、有课后反思。 五忌:忌追求形式忽略效果,忽视备课的实效性;忌只备知识,忽视能力发展;忌只备例题不备练习,忽视教学的针对性;忌抄教材、教参、旧教案,忽视学生的差异性;忌只备新授课忽视练习课、复习课、实践活动课等内容。 (二)备课要求

1.备课标:备课要体现新课标理念,注重落实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目标。(每单元备课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课标要求)2.备教材 (1)正确把握教材的内在联系。安排教学内容要把握教材的编排体系,明确编排意图;既要注意沟通学生已有知识与新知识的联系,又要沟通同一知识领域的知识之间的纵向联系,形成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具有结构化和开放性的教学内容体系。 (2)创造性地使用数学教材。 要充分用好教材已有的课程资源,既要充分发挥这些内容的育人功能, 提高教学效率,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上的课程资源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将可用的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更加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3)精心选择设计练习。 根据教材编制的各类题型的要求,进行筛查分析,设计与新课相仿的基本题,加深理解的变式题,概括提高的综合题,思维训练的思考题。体现练习层次性、趣味性和开放性,注重练习的实效性。

2018年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任教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 任教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 任教学期___________________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二、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会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五、教学措施 1、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1)注意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以帮助学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户孔完全小学 姚丽新

20XX年9月1日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年级有学生 22人。一年级上学期的学生是在经过一年的学前教育后进入小学的,成为一名正式的小学生,当然也还处于启蒙阶段,学生在学前教育的基础以及个人的接受能力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接触和了解,所以在数学教学中主要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这就是关键,再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有了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也就使学生迈向了数学学习成功的第一步。 二、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准备课;2、位置; 3、1--5的认识和加减法;4.认识图形(一);5.6--10各数的认识和加减;6.11--20各数的认识;*数学乐园;7.认识钟表;8.20以内

的进位加法;9.总复习 2、教学目标 ①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②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③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④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⑤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⑥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本文由方案范文库为您搜集.整理,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⑦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⑧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方案范-文库_为您搜集整理学习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⑨培养学生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⑩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

2018数学备课组计划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数学备课组工作计划 一、基本情况 1、教师:高三数学备课组共有11名老师,每个老师一个班。老教师6个,年轻教师5个。在职称方面,中学高级教师5人,中学一级教师3人。 2、学生:本年级共11个班,其中文科班共5个,理科班共6个。 二、教学目标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含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三、教学措施 单凭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融合了备课组的集体智慧才能把高考考好。这就要求全组教师加强团结,通力协作,共同努力,加强备课组内的合作,落实集体备课和分配任务的按时完成,这些都是高考能否完成任务的必要条件,具体的教学措施如下:1、学习新课程,建构新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是创新的源泉,是新课程改革的灵魂。面对新一轮的高中新课改,我们只有改变旧传统,建构新理念,才能有效地实施新课程。2、钻研新课程,掌握新内容。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是教师在具体实施新课程教学内容是首先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充分了解这一问题,设计出更加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3、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 4、坚持集体备课,发挥团队作用。5、组织相关的教研活动,互相交流、互相学习。6、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的方法,学习他人之长,吸收他人经验。 四、教学要求 整体把握课程指导思想,理清贯穿教材的主要脉络,反映和揭示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展示重要概念的来龙去脉。各班级学生必须完成课堂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渗透高考要求,对平行班和文科班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倡导自主学习方式,逐渐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五、具体工作 1、开学第一周,组织本备课组教师开展南京市期初培训内容的学习,明确课标的具体要求,并制定计划,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在大家的共同探讨下,备课组共分为5个组,每组两人,第一组是李定谷、叶必松,第二组是张应玲、蔡红艳,第三组是王泽会、朱德江、第四组是翁兴超、李春兰,第五组是蒋晓明、陈祖明。总体指导是杨兴茂主任。 2、开学后,从第二周开始,就按每周周三上午第三节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按照教学进度的要求,探讨一周来的得与失,主讲下一周的知识体系与内容。 3、教学进度力求一致,每周出两次午练题,外加6个班多一次午练,每周出一次周测。 4、提倡互相学习,平时11位老师多交流听课,多交流教研,初定每两周一次推磨听课,时间定在周,三上午第三节课,要求全体老师去听课,并于第四节课集体讨论。 5、组织好学生的扶优补偏工作,每位教师尽量在自己所带班级发现一些优秀生与困难生,力求尽可能的做扶优补偏。 6、结合学校要求,鼓励备课组的老师开展教学法研究,改革课堂教学法方式,引导学生主

小学数学备课的基本要求

小学数学备课的基本要求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如何备好每一节数学课,使学生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掌握知识,提高数学教学成果,确实需要我们精心设计。 教学是一门艺术。不管你是个人备课还是集体备课,都必须经过周密思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充分细致地做好准备工作,才能更好地提高40分钟的教学效率。有的教师上课目的不明确,重点不突出,语言不准确,都是备课不过关造成的。那到底怎么备好数学课呢我认为首先必须从下面三方面下手。 一、要备好教材 1、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把握建材,明确教学目的 教学目的是一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工作的灵魂,也是教学评价的依据。评价一堂课,应该首先看这堂课目的定得是否合适,为完成目的所采取的教学措施是否得当,教学目的完成情况如何。这就是说,一个数学老师备课时首先要确定教学目的,再考虑为完成教学目的应采取哪些措施。要明确教学目的,就必须学习并钻研课程标准。 2、从整体出发,系统分析和研究教材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所以,数学老师要按照“整体-部分-整体”的原则认真备课,吃透教材。这就要求教师掌握小学数学教材的整体结构和编排体系,掌握“部分”在“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各部分知识的相互关联,吃透重点、难点和关键,精心设计教案。如果在教学中备一节,教一节,不了解这一节在整体中的地位与其它章节的联系,就很难谈上吃透教材和融会贯通。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不仅要全面,而且要深刻,要深刻领会编者意图。能否领会编者的意图,是衡量教师理解教材深浅的一个重要标志。 3、抓住重点,找准难点 一节数学课,不管你是用传统的眼光,还是用新的教学理念去评价,有没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没有达到教学目标,都是衡量一节课成功与否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所以我们备课时,一定要注意抓住重点,找准难点。 重点往往是新知识的起点和主体部分。备课时要突出重点。一节课内,首先要在时间上保证重点内容重点讲,要紧紧围绕重点,以它为中心,引导启发学生加强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做到心中有重点,课中出重点,才能使整堂课有个灵魂。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备课

《课标》修改稿---学段目标之第一学段 (1-3年级) 知识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了解估算。 2、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掌握初步的测量、识图和画图的技能。 3、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数学思考 1、能够理解身边有关数字的信息,会用数(合适的量纲)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发展数感。 2、再讨论简单物体性质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对简单的调查数据归类。 4、会思考问题,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讨论问题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结论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问题解决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4、初步学会整理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情感态度 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务(现象)有好奇心,能够参与数学活动。 2、在他人帮助下,体验克服数学活动中的困难的过程。 3、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询问“为什么”的习惯。

第一单元:单元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第1——2页)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第2——5页的内容,第2、3页是一幅美丽的画面,图中有教师、学生、鲜花、树木、楼房,人和物的数目注意用到10以内的各数。新教材丰富的教学资源,不仅将数扩展到20,而且画面中,每个数量出现了多种角度数的话,还会数出很多,这就给予学生创设了充分观察、探究的空间。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数画中的事物,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的能力,并不要求都数到,只要教师心中有数,在学生数出以后能给及时正确的评价即可`。 单元教学目标: 1、在和谐愉悦的探讨氛围中,了解学生的数数和认数情况。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 3、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使学生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分利用材料资源,渗透思品教育。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学生数数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的数感。 2、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爱数学的情感。 3、引导组织好学生小组学习,使学生初步感知合作学习的快乐及要求。 单元课时安排:约1课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教师:乐姣梅 一、班级情况分析 这一学期我担任一年级2班数学课的教学任务。学生在幼儿园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养成不够好。刚跨入小学,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但他们天真、活泼,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所以这一学期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工作重心,要让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 二、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准备课:数一数,比多少;位置:上、下、前后、左右;1-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一);6-10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数学乐园;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总复习。 2、教材编写特点: (1)根据《标准》调整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更丰富的知识。 (2)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己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3)认数与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是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4)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 (5)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6)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7)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8)安排实践活动,是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9)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创造性,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方面。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 (二)能力方面。 1、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感、符号感和初步的数学思想。 4、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养成认真完成作业、书写工整的良好习惯。

五年级数学集体备课计划

五年级数学集体备课计划 一、工作目标。 五年级数学教研组本学期将紧紧围绕中心校教学工作计划、教导处工作计划、教研室工作计划,认真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并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树立科学发展观,转变教学行为,求真务实地开展集体备课活动研究,实践新课程的理念,确保备课质量的稳步提高,并依此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工作思路。 1、组织全组教师认真学习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教导工作计划的相关内容,制定本组活动计划,明确目标,落实任务。 2、按教导处、教研室的要求,本学期活动18次,原则上每周活动一次。 三、工作措施。 1、严格按照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教研室工作计划、备课组工作计划开展本组的备课研究,并做好相关备课资料的积累。 2、严格按学校的规定,认真钻研教材,尽心设计教学方案,力争高效率地完成备课任务。精心写好备课材料,尽力做到高质量地备课。 3、备课探讨时,用心听,多提出修改意见,着重提出值得探讨的问题,“不客气”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倡多写课堂教学随笔、反思或案例。

4、集体备课的教案,只是作为参考样本,每一位老师要根据自己理解、班级学生实际,本校教学条件,作出相应的修改,防止两种情况:①把集体备课的教案“冷”在抽屉,凭“经验”上课。②“死记硬背”,全盘照搬。 5、提倡教学相长,平时多开展个人间的合作研讨,交流教学经验,讨论教学问题,努力提高备课质量。 6、提倡多阅读各类教育教学报刊资料,努力汲取先进的教育思想、高效率的教学设计,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备课。 四、备课流程 1、个人主备 主备人在集体备课前要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反复阅读教学参考书及有关资料钻透教材。确定本单元三维目标,明确重难点,并指出突破重难点的方法,课时分配及单元过关测试题等。设计出本单元课时详细的教学设计。 2、集体研讨 主备教师陈述自己的教学设计程序,并说明设计的理由,备课组的其他几位教师围绕主讲辅导情况,以新课标理念为依据,对主讲辅导内容进行分析研究,结合自己所准备的钻研材料,提高补充、修改意见,同时主讲人认真做好记录。并根据集体研讨结果,结合本组其他教师的意见,取长补短,补充完善原先的设计方案,撰写每一课时科学使用的教案。 3、反思修改 每位教师在上课前必须熟悉教案,领会教案的精神实质,然后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学生的年龄特点,个人的教学风格,对教案的教学内容、教法学法、教学环节进行修改、调整、备出自己的特色的教法、

小学数学备课要求

小学数学备课要求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小学数学备课要求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市教育局对小学教学常规的若干规定,为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规范我校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全面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小学数学备课要求。望全体数学老师认真贯彻执行! 教学计划 一、课标对本册教材的教学要求(参见教师教学用书) 1、知识与技能。 2、数学思考。 3、解决问题。 4、情感与态度。 二、教学本册教材要采取的教学措施(参见教师教学用书中的教材的编写特点,再加上自己对每一个知识点要采取的教法。) 三、教学本册教材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参见教师教学用书) 四、课时安排(参见教师教学用书)(具体到每一节课) 全册备课 一、课标对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参见教师教学用书) 1、知识与技能。 2、数学思考。 3、解决问题。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教材简析(参见教师教学用书) 1、教学内容。 2、教学重点、难点。 3、知识结构。 三、教学中要采取的教学措施。

四、本班学生学习数学的现状分析(主要从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几个方面来分析。) 五、课时安排(参见教师教学用书)(具体到每一单元就可以) 单元备课 一、教材简析(参见教师教学用书) 1、教学内容。 2、教学重点、难点。 3、知识结构。 二、本单元教材的教学目标(参见教师教学用书) 1、知识与技能。 2、数学思考。 3、解决问题。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教学本单元要采取的教学措施。 四、课时安排(参见教师教学用书)(具体到每一节课就可以) 五、单元自测分析(主要从本单元测试的基本情况、教学的成功之处、不足之处、典型解剖、补救措施这几个方面来分析。) 课时备课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备课

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备课 (自己备) 一、课程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 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具体阐述如下:(一)知识与技能 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掌握空间与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经历提出问题、收集和处理数据、作出决策和预测的过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二)数学思考 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推断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三)解决问题 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四)情感与态度 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以上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其中,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20以内的数和最基础的加、减法口算,几何形体、简单的统计、认钟表等教学内容。本册教科书以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在认识10以内的数之前,先安排数一数、比一比、认位置等内容的教学;在10以内加、减法之前,

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两个班一共78人。学生进入小学学习,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对环境、对老师、对同学、对课堂、对学习、对学校的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但也有个别孩子在新生训练时就表现出对新环境的不适应,想回家。同时他们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入学时,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 且一年级学生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小朋友更擅长思考比较具体的问题。除此之外,大部分学生对语音的记忆要优先于图像记忆,很多学生对于一些口令倒背如流,但是真正做题时可能比较薄弱。 还有学生刚刚结束幼儿园生活,迈进小学,对课堂学习还不适应,容易疲劳,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观察能力有限。在观察教材插图时,往往只对期中的色彩、人物等感兴趣。知觉发展不够充分,做作业时往往看错题,或者把方位搞错。在观察顺序性方面,他们显得杂乱无章,观察事物零乱,不系统,没头没尾。他们对能引起自己兴趣和关心的事物,注意力就能保持相当长的时间,如收看电视中的动画故事片,能看到最后,叫他的名字,他都没反映。这说明他们在一定条件下,注意力集中相当长时间。他们注意力的特点之一是,一旦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个感兴趣的问题上,就记忆了他,而忘记了别的事情,他们注意力范围狭窄。 最重要的是新一年级的小朋友在“听”的方面也相对教弱,他们可能会习惯听一半,或者别人说,我不听等情况。 不得不说,必须根据学生和学习内容的改变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做到“因材施教”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 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实践主题活动。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的立体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位置,以及初步认识钟表等。虽然每一单元的内容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会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数学备课组工作计划

数学备课组工作计划 数学备课组工作计划 篇一:数学备课组工作计划范文 一、指导思想 研究新教材,了解新的信息,更新观念,探求新的教学模式,加强教改力度,注重团结协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全力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二、基本情况 本组有教师4人,1名老教师,两名新教师,年龄结构比较合理。承担高三年级6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其中有一人担任了学校数学科组长,本年级学生数学成绩在区里中等,数学基础较差,加之各班学生人数多,学生基本素质又较差,教学与管理均有一定难度。每个教师都面临要尽快熟悉、掌握新考纲的艰巨任务。 三工作目标 高三教学任务繁重,我们做到了早计划、早安排,现已把高中教材的教学内容提前完成,如何有针对性地、科学合理地安排下阶段的复习教学进度,保证教学的深度与广度,是每个教者所必须面对的课题。常规教学注重落实,加强团结协作,充分发挥备课组各位成员的特点和作用;争取学生数学素质不断提高,争取高考考出优良成绩。 四工作要点(具体措施)

1、在教导处的领导下,以教学工作为中心,明确任务,加强管理,务求高效。积极宣传并坚持五个一工程。组织教学工作的自查、互查、抽查,尝试平时查与突击查,认识基础是备课,重点是上课,落实是辅导,并能坚决、坚持、深入贯彻执行。 2、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接受市、区教研部门的指导,及时掌握教学新动态; 3、加强备课组内的交流,每周二下午为集体备课时间,注重相互协作,强化集体备课,做好每单元的教学进度、内容、深度、广度统一,资源共享;同时,组内应加强相互听课,评课落在实处,改革课堂教学,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新教材教法。 五、各轮复习的侧重点与要求 第二阶段[在3月初~4月初]为重点复习,再现发展能力阶段。要求构造网络,重点复习,归纳迁移,发展能力。一般以重点知识板块为主,分专题复习。选定的专题可从 重点知识板块、重点题型板块、学习薄弱环节、热点问题、数学思想方法中选定。 ①要集中精力攻下常考的知识板块,同时又要善于找出各部份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如:方程、导数、不等式,三位一体的运用)。力求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综合应用,开拓思路,发展思维。 ②复习应异(忌)于面面俱到,贪多求全,平均用力。要精选题目,大胆删减,不可陷入盲目的题海战术。针对性要强,不能变成第一阶段复习的机械重复,也

小学数学课备课要求

一、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 1.准确把握不同学段的课程目标 数学课程目标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它对我们确定教学目标有明确的要求。课程目标包括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总体目标涉及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四个方面的要求。就每个学段的要求而言,总体目标中提出的几个方面的内容,在学段目标中都分为相同或相似的几个方面阐述,但随年级提高要求有所不同。以“解决问题”能力为例,第一学段的要求是: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第二学段的要求是: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具有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由此可见,《数学课程标准》对各项要求是一个分层次、分项目、纵横联系紧密,逐渐提升的目标和要求体系。我们只有细心研读课程目标,才能深入领会其中的要义。只有领会了其中的要义,才能明确每一个阶段的工作方向,确定好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 2.准确把握不同领域的内容标准 课程标准将数学学习内容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并按学段分别阐述。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

“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和“重要的”;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应当是“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的。课程标准这样的陈述,不但将数学学习“过程化”,而且让我们明确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而“内容”就是“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我们只有明确了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过程,是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围绕着数学教材这一“文本”进行平等“对话”的过程,才能准确、科学的定位学生的学习目标。 二、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准确规范地表述教学目标 在日常调研中,我们发现教师备课中对于教学目标的制定及表述均存在问题。 1.在教学之前未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部分教师不理解制定教学目标的重要意义,认为讲完规定的教材内容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就达到了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仅作为教案中的一种备查形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只凭经验操作,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教学过程没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形同虚设。 3.有些教师备课的时候,先写好了教学过程,反过来写教学目标,甚至于有的教学过程是自己原创的,但是教学目标却复制了教学参考书上的。显然这样的教学目标既没有计划性,又没有可评价性。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班级概况分析: 学生刚入校,对学校的常规不了解。年纪小,自律性差。但都比较懂礼貌,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个别学生不懂得执笔方法,需要老师不断纠正、督促。学生在学前对数学中的加减、简单的图形等已经有了初步的接触和了解,但这种了解是不深刻的,还需进一步系统学习,学生能借助手指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但能运用数的组成来计算的几乎没有,计算的速度还很慢,等等。总之,刚入学的孩子不是一张白纸,也不是已经写满文章的纸。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的内容有:数一数;比一比;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总复习。 三、教材分析 一共分为十个单元:数一数、比一比、1----5 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6-----10 的认识和加减法、 11-----20 的认识、认识钟表、20 以内的进位加法及总复习和二个数学活动(数学乐园和我们的校园)。10 以内的加减法和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知识与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除了认数和计算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虽然每一单元内容都不多,但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分单元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数一数”教材设计了一个“美丽的校园”情景,一方面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另一方面初步感知 10 以内各数,体会数存在于我们生活当中,使教师初步了解学生数数、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情况,为以后教学做好准备。本单元教学重、难点是使学生充分感知 10 以内的数,关键是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和生活情境让学生充分数数。 第二单“比一比”是学习认数、计算和量的准备性知识,重点是初步感知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计划方案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计划方案 2013-8-28 15:53|发布人: y355356475|阅读: 45 | 一、集体备课的指导思想 教师集体备课制度,是指教师在课堂讲授之前,由本备课组集体研究、讨论教师讲课内容,帮助教师提高备课质量,进而提高教学质量的制度。集体备课要理论联系实际,有现实感和创新性,以澄清教师的种种困惑为目的。集体备课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科学的教法和程序,是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集体备课就是为了充分发挥集体智慧,通过相互借鉴,相互启发,相互互惠,相得益彰,优化教学方案,减轻教师负担,增强课堂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师自我成长的有效途径。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使全体教师能从单元整体上驾驭教材。 二、开展“集体备课”活动的意义和作用 “一种思想与另一种思想交换,可以形成更新的多元思想”。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成为日渐兴起的一种教研新模式,更成为学校教研活动的亮点。集体备课的目的是让教师就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与研究,发挥集体的智慧,预期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更多的火花,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分析理解,拓展教学思路。最终希望每位教师都能自觉把个体纳入到群体中去,集思广益,个人素质得到充分的展现与提高。每次集体备课都有目的性、针对性、实效性。既发展了学生,又成长了教师。 三、集体备课的主要内容 1.讲授的理论框架、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应突出的重点、新意,应解决的难点。 2.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的针对性和现实性。 3.教学方法,讲课艺术,逻辑结构。 4、寻找现行教材与现数教材的最佳结合点。 四、集体备课的具体要求 三定:定单元集体备课课题,定中心发言人,定单元教学进度。 五统一:统一单元教学目的,统一教学重点、难点,统一课时分配和进度,统一作业布置和三维训练,统一

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有效备课

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有效备课 教学是一门艺术。不管你是个人备课还是集体备课,都必须进行周密思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充分细致地做好准备工作,才能更好地提高40分钟的教学效率。有的教师上课目的不明确,重点不突出,语言不准确,都是备课不过关造成的。那么怎样备好我们的数学课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钻研教材 1、吃透教材 首先,数学教材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就需要在课前对教材有全面、系统的解读,深入研究教材,充分挖掘涵在数学知识中的数学思想。 其次,钻研教材还要钻研练习题,练习题是数学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新知识的学习起着巩固,提高的作用,并有助于技能的形成,智力的发展,以及数学能力的培养。所以备课时首先要把课本中习题都看一遍,以此分清哪些题是与新课相联系的基本题,哪些是加深理解的变式题,哪些又是综合题。另外,还根据班级学生实际情况,适当补充一些题目,以提高练习效果。 2、活用教材 知识无处不在,教学的阵地也可以无处不在。教学时,可以把教材中提供的静止的教学资料转变成现实生活中真实的活生生的教学素材,给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充分去感受知

识。让数学知识转化成实践知识,通过实践知识进一步深化数学知识,让教材的内容情景化、动态化、生活化。 二、了解学生 1、备课时要思考的问题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因此,备课时教师要能想到以下几个问题:(1)、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 (2)、学生自己已经解决了什么? (3)、学生还想知道什么? (4)、要解决的这些问题,学生是否能通过小组合作来完成?(5)、哪些问题还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 这些问题想清楚了,也就明确本节课教学如何切入和要完成的教学目标了。 2、备课要考虑到每一个学生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围绕它进行。学生作为个体,他们的数学基础和数学能力也不尽相同。因此备课时,要明确备课的对象,因为有的学生只要老师稍一点拨,就可以理解;有的学生需要老师讲解,才能理解;还有的学生需要老师多次讲解才勉强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数学基础:包括知识、能力和思维习惯等,同时要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数学学习能力,设计一定的问题,在某些情况下甚至详细到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问题。

人教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一)

人教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的孩子。虽然大部分入学前,接受过学前教育,但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特别有少数几个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而且学生在幼儿园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养成不好。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天真可爱,对学校的一切都觉得好奇,从“游戏”到“学习”的转变,使他们对“学习”这回事更是似懂非懂,特别是在新鲜感过后,同时也对学习存着一种压力。他们有着儿童散漫、好动的天性,有着极强的可塑性。这些孩子大部分家里都很宠爱,养成了他们的任性、自私、娇气、自我等一些不良习惯。大部分孩子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行为习惯比较随意,有的上课把脚放在凳子上的。因为是刚进入一年级进行学习,课堂常规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陌生的过程,怎样收拾书包、怎样摆放上课用的学习用品、怎样举手回答问题、什么是课堂作业、什么是家庭作业、怎样记家庭作业,上课什么时间能交流等等,都是需要孩子在这个学期里所掌握的,所要形成习惯的,特别是良好的听、说、读、写和独立思考的习惯,都是需要我们开始进行引导和培养的。这些孩子对数学有很强的学习欲望的,有较好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这一学期以在课堂上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动静结合,多表扬鼓励,不断强化学生的课堂常规,保护、发展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工作重心。 二、知识结构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数学乐园、总复习。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以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的立体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位置,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虽然每一单元的内容都不

六年级下册数学集体备课计划

六年级数学集体备课计划 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落实区教研室《一个意见两个规》,结合我校“自主互助,快乐高效”学习型课堂实施方案。教导处领导下,积极开展教研工作,积极发挥集体的力量,进行集体备课。全面推动教学改革。利用集体备课,充分提高本组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备课中努力做到四备: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并且在精心设计教学目标、精心创设情景、精心选择例题,精心选择教法上做文章,在这里老师们进行交流,努力创设高质高效的数学课堂,让每个孩子在快乐种享受数学,在享受数学中学到有价值的数学。 集体备课安排 根据学校教研活动安排,单周为集体备课时间,根据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的编写特点,以及我们作为第一批课改实验班级,教材给了老师很大的发挥空间,如果不能深刻领悟教材编写意图,很难做到灵活运用教材,所以集大家的集体智慧,通研教材。结合学校的教研活动安排,我们制定了本学期的备课安排:

第一次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准备:每个老师通读教材,自己提出对教材的看法和认识,然后研读新课标,为集体备课作好准备。 集体备课过程: 今天是第一次集体备课的日子,3:30还没到,我们就开了。 一、我们就本学期的备课、开课、听课作了商议。备课继续按上学期先五人分单元侧重备,而后利用教研活动时间集中研讨,并力争每一节课的预案在上课的前一天下午再次梳理。在此基础上,每个单元抽一、二两堂课重点研讨。平时多走入同伴日常课堂,互听互学,听课后立足于学情就教学中的真实性问题与困惑进行讨论与交流,形成日常研究的习惯。 二.通研教材,确定本册教学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

小学数学备课编写要求

××区小学数学备课的基本要求 (一)制订学期教学计划的要求 学期教学计划是对一个学期的教学内容作一个科学的整体规划,这就是全学期的总备课。制订学期教学计划的目的,要求教师能够纵观全局,科学地安排全学期的教学工作,保证全学期的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 1.符合学期教学计划的结构。 学期教学计划的结构一般由学期教学的目的要求、班级情况分析、教学的具体措施和教学的进度表等几部分组成。 2.制订学期教学计划前要先同级组教师集体讨论,确定学期教学要求和教学进度,再根据本班情况制订教学的具体措施。 (二)制订单元教学计划的要求 单元教学计划是对本单元的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作全面考虑,包括分析知识的前后联系、教材的知识结构、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划分课时、确定各课时的课型等。 1. 符合单元教学计划的结构。 单元教学计划一般由单元教学目的要求、单元教学重点和难点、单元知识的前后联系、单元知识结构、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和教学进度表等几部分组成。 2.制订单元教学计划也要先同级组教师集体讨论,确定学期教学要求和教学进度,分析单元教学重点和难点、单元知识的前后联系和单元知识结构,划分单元各种课型课时内容,再根据本班情况制订教学的具体措施。 (三)编写课时教学计划(教案)的要求 课时教学计划就是通常所说的教案,它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具体依据.编写教案是备课全过程的归结点,是教师精心备课的结晶。 1. 符合三种主要课型教案的结构。 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小学数学课的类型可分为: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测验考查课、试卷分析课、实习作业课、综合课等。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和其它课型课时数量的比一般为:5:3:1:1。新授课、练习课和复习课这三种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