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一历史教案新部编本:近代强国之梦——“顺乎世界之潮流,走西方道路”

人民版高一历史教案新部编本:近代强国之梦——“顺乎世界之潮流,走西方道路”
人民版高一历史教案新部编本:近代强国之梦——“顺乎世界之潮流,走西方道路”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教师学科教案

[20 -20学年度第—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r \?

高一历史教案:近代强国之梦一一“顺乎世界之潮流,走西方道路”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和掌握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资产阶级维新派思想主张变法建立君主立宪的主张。通过对改革派、维新派思想形成背景的分析,逐渐掌握综合分析重大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材料的研读分析,学会论从史出的读史方法,透过现象看实质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综合比较归纳思想家主张共性的学习品质。

(3)人生价值观

体会思想家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人生理想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感受先辈们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与富强,前赴后继的,不怕流血牺牲的大无

畏精神和勇气体会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通过学习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追求真理,克服困难,实现

、学情分析:初衷教材对本单元的知识叙述比较详细,但18班提前招生未经考试历练

掌握肤浅。通过必修一和必修二的相关内容,同学们已经对中国近代史有了一定了解,为学习本节课内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个多学期的学习,高一学生已经基本上适应了高中历史

学习的习惯,搜集、整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大大提高;同时高中生活跃的思维、强烈的参与意识,为本节课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提供了可能。本节课内容内容多,理论性强,学生的学习有一定难度。

、本课重点:林则徐、魏源的主要思想和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主要主张

本课难点:林则徐、魏源思想和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在中国近代化发展过程中的影响

四、课前导学材料

近代中国在鸦片战争后,西学东渐的背景下,一些进步有识之士的强国之梦是救亡图存,他们探索救国之路,走西方道路有一个在学西学中反思,在反思中前进,渐行渐明的过

程。出现了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民主激进派等思想派别,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造中国社会的的不同主张,形成了思想解放的强大潮流。正是这些先进的中国人不懈

地的追求推动着近代中国从器物一一制度一一思想艰难地发展,古老中国在痛苦中渐渐融入浩浩荡荡的世界近代化洪流中去。

1 ?近代中国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是__________ ,在他的主持下,《 _________ 》、《华事夷言》相继问世,《四洲志》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______________ 。

2?魏源编写了《》是当时第一部由中国人编写的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书中

明确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3. 1898年, __________ 出版了《孔子改制考》一书,打着孔子的旗号宣传维新变法理论;

4 ?梁启超发表了《_________ 》宣传__________ 提倡维新变法,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

然;

5.维新派中的激进派是谭嗣同,对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和___________________ 进行了大胆的批判。

6?维新理论宣传上贡献最大的是 _,他翻译了《天演论》,他提倡____________________ 思想增强了无数志士仁人救亡图存的信心。

7?为什么说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是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结合时代背景评价维新派思想的影响。

&比较林则徐魏源思想与洋务派维新派主张。

五、多媒体课件(略)

六、教学目标达成的预设

(一)展示课标要求:

了解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严复康有为梁启超等中国有识之士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

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学业考试要求①林则徐和魏源的主要思想②维新变法代表人物、主要主张及其影响。)

(二)学生展示课前自主学习的成果

(一)填空:

1 ?近代中国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是林则徐,在他的主持下, 《四洲志》、《华事夷言》相继问世,〈〈四洲志》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

2?魏源编写了《海国图志》是当时第一部由中国人编写的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书中明确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3. 1898年,康有为出版了《孔子改制考》一书,打着孔子的旗号宣传维新变法理论;

4?梁启超发表了《变法通议》宣传民权学说、提倡维新变法,指岀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5 ?维新派中的激进派是谭嗣同,对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进行了大胆的批判。

6?维新理论宣传上贡献最大的是严复,他翻译了《天演论》,他提倡进化论思想增强了

无数志士仁人救亡图存的信心。

7 ?为什么说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是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结合时代背景评价维新派思想的影响。

&比较林则徐魏源思想与洋务派维新派主张。

(三)学生点评

(四)寻根溯源,探究学习

A、出示材料一::

“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我炮不能及,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连声不断,我放一炮后,须转展移时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林则徐

B、学生问答:

①材料中作者的观点是什么?言语中体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 先进。探索、爱国、勇敢等精神,言之成理即可)

②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理由是什么?

(西方的军事技术比中国(①重视收集西方信息,打探

西方情报;②设译馆,编译外国书籍和报刊如《四洲志》、《华事夷言》等;③仿制西方战舰;④最先冲击贵华夏、贱夷狄”的思想藩篱,以新的眼光审视世界。)

C、出示材料二:"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

夷而作。”—— <<海国图志?序>>

D、请学生回答:(1)材料反映出作者的一种什么样的思想(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2)“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这一主张的提出有什么重大意义?(含义:学习西方的长处;抵抗西方侵略,战胜敌人。目的:维护清朝统治。意义:成为近代学习西方的口号,同时也是对千年传统心态的一次挑战,迈出了近代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E、出示材料三:第八卷《孔子为制法之五考说:孟子大义云:民为贵,但以民义为主,

其能养民,教民者则为主,其残民、贼民者,则为民贼。”又说:“一画贯三才谓之王,天下归往谓之王,天下不归往,民皆散而去之,谓之匹夫。以势力把持其民谓之霸 . 。夫王不王,专视民之聚散与向背名之,非谓其黄屋左,威权无上也

F、学生思考回答①:康有为为什么要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思想?(康有为主观上想减小维新变法的阻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充分导致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始终弱

小;与康有为的个人经历、学问素养也有一定的关系。)

②思考有哪些核心因素推动了维新思想的深入发展?(社会因素:甲午战争失败,《马关条约》的签订加剧了民族危机。经济政治: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使19 世纪末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思想文化:早期维新思想的兴起。)

G、出示材料四:《天演论》于1896年译成,……他(严复)说,达尔文的书,在欧美两洲,几乎家置一编,妇孺皆知,其学说最要有二,一曰物竟,一日天择。此外,严复还把《天演论》译稿给梁启超等人看过。因此,《天演论》正式出版虽在1898 年,但其物竞天择的理论在此以前早已在思想界传开。

H、材料反映出严复的主张是什么?在当时中国有什么影响?

(五)教师点拨、总结提升。

师说:

19 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西方国家以坚实的政治保障、雄厚的经济实力发动了鸦片战争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中国人“唯我独尊”、“天朝上国”的精神支柱受到极大冲。面对着千年未有之奇变,一些有识之士站在时代的前列,睁眼看世界,深

刻反省,寻求救国救民之策,涌现出林则徐、魏源、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陈独秀、李大钊等时代的弄潮儿,正是这些先进的中国人不懈地的追求推动着近代中国从器物——制度

――思想艰难地发展,古老中国在痛苦中渐渐融入浩浩荡荡的世界近代化洪流中去。

(五)课后自测:(见作业本)。

七、教学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