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突变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

天气突变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
天气突变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

天气突变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9-04-01T10:32:21.140Z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1月1期作者:周丽[导读] 现如今,我国的发展十分迅速,为做好公共气象疾病指数预报服务,以重庆市近2009-2018年共8677例心脑血管疾病住院患者为样本,分析了心脑血管疾病住院人数与气象因素关系周丽(重庆市巴南区第二人民医院社区服务中心;重庆 400054)

【摘要】现如今,我国的发展十分迅速,为做好公共气象疾病指数预报服务,以重庆市近2009-2018年共8677例心脑血管疾病住院患者为样本,分析了心脑血管疾病住院人数与气象因素关系,重点分析了11月至次年2月天气突变对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住院人数与气压、风速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分别为0.949和0.933;与月平均气温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0.922),均通过了0.0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且冬季心脑血管病住院人数大于夏季;②冷锋、气旋、寒潮和大风等突变气象条件与心脑血管疾病住院人数呈正相关。该分析结果可作为日常公共气象疾病指数预报的科学依据,当预报出现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天气条件时,及时通过手机短信、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提供给广大公众,有利于预防和减轻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关键词】气象因素;心脑血管疾病[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9)01-0350-01

引言心脑血管疾病包括心脏疾病、血管疾病以及脑血管疾病等。《国际疾病分类》(ICD-10)中心脑血管病的编码为100-199,分属于循环系统及神经系统疾病。一般心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病、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高脂血症、心律失常)等;脑血管疾病分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出血性脑血管病;其中对人类健康危害最为严重的是高血压病、脑卒中、冠心病。我国心血管病总死亡率从2004年的240.03/10万升至2010年的268.92/10万;从2009年起,中国心血管病死亡率的上升趋势明显趋缓,有形成平台期态势;2012年心血管病死亡率为255/10万,每5例中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每年约350万人死于心血管病,每天9590人,每小时400人,每10秒有1人死于心血管病。2008年—2012年西安地区心脑血管病死亡人数逐年增加,心脑血管病死人数占总死亡人数比的5年平均值为0.51%,所占比重呈逐年增加的趋势。2008年—2012年西安地区因心脑血管病死亡率为各种死因死亡率的第1位,2008年和2009年心脏病是各种死亡原因的第1位;2010年—2012年脑血管病上升为死因的第2位。心脑血管病中脑血管病、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高血压病是最主要的死亡病种。 1天气寒冷易发心脑血管疾病天气寒冷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季节。目前,这种疾病已出现了年轻化的趋势,三四十岁的中青年人也会成为猝死的牺牲品。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1、身体在低温状态下,外围的血管会收缩,造成血管阻力及血压的上升,而且心脏负荷增加,增加脑溢血和心肌梗塞发作的机会。2、由于寒冷,身体需要消耗能量以产生热量,心脏必须作更大的功能,增加了心肌梗塞发作的机会。3、寒冷的时候,活动减少,包括脑、心肌、内脏血液灌流也相对减少。4、天冷因排汗减少,饮水量减少,尤其老年人口渴的感觉较差,水分摄取不足,血液黏稠度增加,血管阻力及血压上升,容易形成血栓,也增加了脑梗塞和心肌梗塞发作的机会。5、天气寒冷的初期,人们容易患呼吸系统疾病,例如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气喘,都会加重原有心脏血管疾病的病情。因此,天气转向寒冷的季节时,患有心脑血管疾病人应给以足够的注意。 2结果分析 2.1突变天气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心脑血管疾病和天气的转变有密切的关系,气象因素中的气温、气压、空气湿度、风速等因素都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有关。重庆地处黄海北部、鸭绿江河床边缘,11月至次年2月影响重庆天气突变的主要天气系统有冷锋、气旋、寒潮、大风等。

2.2冷锋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由弱低气压控制时,风速较小,常有逆温天气出现,降温幅度通常在3~5℃之间,将导致高血压患者血压略有上升。冷锋影响时气温逐渐下降,血管受冷也随之慢慢收缩变细,同样管腔也会被压缩变小。特别是高血压、高血糖(糖尿病)和高脂血患者,由于血管弹性差,管壁厚,管腔细,血管可以随之膨胀或缩小,当外界气温突然降低时,血管管腔将被挤压变细,血液的分子运动也随之减缓,血液更粘稠,血流更慢,其后果是患者全身的血液循环系统都会供血不足,严重时可以造成血管栓塞,甚至危及生命。动脉硬化或高血压患者的手脚等末梢毛细血管基本闭塞,血液所携带的热量难以达到,身体有怕冷感觉,手脚冰凉,同时患者的血压也会升高,所以,在秋冬季节特别是当寒潮来临时发生心脑血管意外情况就会增加。

2.3医疗健康预报为了解各地气候及气象条件与心脑血管病之间的关系,开展医疗健康预报,我国各地都进行了气候因素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研究,建立了预报模型及心脑血管疾病气象预报等级指标。早在2004年就对北京冠心病发病率和气象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筛选出气压、风速、气温、水汽压等可能诱发冠心病发病的气象因子,采用逐步回归和多元回归法建立四季代表月的评估模型,预测北京不同季节冠心病的发病率。经过检验模型能较好地拟合和预测发病率实况,准确和比较准确的比例达75%以上。相继利用南京市心脑血管疾病逐日就诊人数与气温、气压、相对湿度等气象因子进行分析,筛选出与心脑血管疾病就诊人数相关的气象因子,采用支持向量机(SVM)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心脑血管疾病预报模型,将心血管病就诊人数分为5个等级,模型经过检验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经分析吉林省气象因子对心脑血管病例的影响发现:气温、气压、相对湿度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加重关系密切。通过调查病人对天气条件的敏感度建立了长春市冬夏各半年心脑血管疾病预报概念模型;并采用气象倾向估价方法分析发病人数与气象要素的关系,建立了辽源市心脑血管疾病指数预报模型及医疗气象预报等级指标。虽然因为地域差异、研究方法及选取资料不同,可能导致研究结果存在分歧,但各地陆续开展气象因素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研究,进行气象健康预报,预测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对预防疾病发生、发展,改变易患病人群生活方式有指导意义。结语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