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培育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19-2022年)

广东省培育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19-2022年)
广东省培育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19-2022年)

广东省培育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行动计划(2019-2022年)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制造强省建设的工作部署,加快培育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促进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工作目标

选准“五项”主攻方向,实施“八大”重点工程,力争到2022年,将广东建设成为世界高端集成电路重要基地、世界超高清视频行业先行区、国际新型智能终端制造高地、全球新一代通信设备产业集聚区。

(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电子信息产业创新体系逐步完善,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到2019年,初步建成国家级创新中心1个,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500家,专利授权量超过2万件。到2022年,建设2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高新技术企业达到7000家,专利授权量超过3万件,重点龙头骨干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超过6%。

(二)产业规模持续增长。到2019年,电子信息制造业总产值突破4万亿元,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业务收入突破1.1万亿元。其中新型显示产值超4000亿元,集成电路产值超1500亿元,超高清视频(4K/8K)相关产业产值超5000亿元。到2022年,电子信息制造业总产值达到5万亿元,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业务收入超过1.4万亿元。其中新型

显示产值超4000亿元,集成电路产值超2000亿元,超高清视频(4K/8K)相关产业产值超8000亿元。

(三)产业布局更加完善。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为指引,重点打造珠江东岸电子信息产业带,带动区域产业协调发展。到2019年,建成全国领先的超高清视频产业基地1个、集成电路设计基地2个、智能终端产业基地2个。到2022年,建成全球重要的超高清视频产业基地3个、集成电路设计基地3个、智能终端产业基地5个。

(四)骨干企业竞争力增强。培育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行业领军企业,具有创新引领作用的独角兽企业,打造细分行业领域“单项冠军”企业。到2019年,电子信息产业领域超千亿、百亿企业分别达6家、45家。到2022年,电子信息产业领域超千亿、百亿企业分别达8家、50家。

二、重点任务

(一)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以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为契机,做强珠江东岸高端电子信息产业带,带动粤东粤西粤北协同发展。以广州、深圳为主引擎,借助香港、澳门优质资源,推进珠三角核心区深度一体化。以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为依托发展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区,以广州、深圳、惠州为依托打造超高清视频产业集聚区,以广州、深圳、惠州、东莞、河源为依托建设高端化智能终端产业集聚区。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主动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粤东地区重点承接珠江东岸电子信息产业带辐射,发展电子信息上下游配套产业;粤西地区重点加强与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的

配套协作,打造原材料、基础件和设备制造集聚区;粤北地区重点打造珠三角电子信息产业装备配套产业基地。(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配合)(二)发展核心技术和重点产品。鼓励龙头企业、研发机构和高等院校加快突破核心电子元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关键基础材料等领域的核心关键技术、先进基础工艺,着重解决“缺芯少核”问题。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多方合作建设联合实验室。推进全球科技成果交易转化,探索支持境内外机构和个人在广东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推动传统产品高端化智能化,支持有条件的地市布局新型电子信息产业,推动电子信息与文化、教育、娱乐、医疗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传统电子信息制造企业转型开发5G、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新型电子产品。(省科技厅、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卫生健康委、文化旅游厅配合)(三)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集群。壮大龙头骨干企业实力,支持骨干企业开展强强联合、上下游整合等多种形式的产业合作,形成以大企业集团为核心的产业组织形态。支持龙头企业与境外及港澳台地区技术先进企业、高校、研究机构建立战略联盟,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引进国际领军企业,举办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等国际交流活动,积极引进集成电路先进制造工艺、超高清视频前端摄录设备、新型显示等重点企业、重大项目落户。对大型国际领军企业迁入或设立新公司,采取“企业直通车”制度。培育具有创新引领作用代表新经济发展的“独角兽”企业,打造行业领域“单项冠

军”和“小巨人”企业。支持上下游成长型企业发展,提高专业化生产、服务和协作配套能力。(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商务厅配合)

(四)加快构建创新型公共服务平台。支持龙头企业和研发机构牵头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承担产业链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依托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研究机构,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前沿,组建面向基础理论研究的公共平台,重点突破产业链关键共性核心技术。依托产业基地和专业园区,加强电子信息产业聚集区配套服务体系建设。依托行业组织和产业联盟,鼓励各类主体参与建设电子信息产业专业公共服务平台,提供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标准制定、产品检测、人才服务和品牌推广等专业服务。(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市场监管局配合)

(五)推动建立完善产业生态。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千兆光网城市建设,推进“千兆光纤进小区、百兆光纤进家庭”。围绕珠三角区域打造连接粤港澳的世界级无线城市群,加快5G商用步伐,统筹推进4G、5G无线宽带网络发展,逐步实现全省深度覆盖。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在传统制造企业广泛开展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创新试点,推动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构建产业创新生态体系,引入“揭榜挂帅”机制,发挥我省智能终端市场优势,开展芯片设计企业与终端应用企业对接合作,打造“芯屏

器核”的全产业生态体系。(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配合)

三、重点工程

(一)半导体芯片工程。做大做强集成电路设计业和封装测试,发展相关装备和原材料产业,打造国际领先的集成电路产业基地。支持广州、深圳、珠海等开展“芯火”双创基地建设,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组建省集成电路产业联盟,成立半导体芯片专家委员会,推进产学研深度合作。建立集成电路重点项目库,跟踪服务广州“粤芯”、深圳“中芯国际”、珠海英诺赛科氮化镓芯片、赛格潼湖国际半导体产业基地、珠海富士康半导体全产业链等重大项目建设落地。加大手机CPU、5G基带芯片、射频芯片、AI芯片、车规级SOC汽车电子芯片等关键技术研发和制造,提升核心芯片自主化水平。(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配合)(二)超高清视频工程。建设全国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示范省,支持广州、深圳、惠州等地建设超高清视频产业基地,推动超高清面板、芯片和整机制造、内容制作产业集聚发展,打造全球领先的超高清视频创新应用产业基地。支持广州市创建国家级超高清视频制造业创新中心、演示展示中心,打造全球知名的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大会。组建省超高清视频产业联盟,推进产业上下游协同发展,建设协同创新平台。推进在超高清视频的SoC芯片、数据传输芯片等核心元器件、超高清节目内容制作、音视频编解码、信号传输、终端显示及监测监管等关键技术环节取得突破,形成一批拥

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推动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技术落地应用和产业化试点应用。加快推动4K电视频道建设,提升电视台节目制播能力,支持制作、引进高质量4K 节目内容,加快丰富内容供给。推进5G网络+4K、8K超高清视频,在安防、交通、教育、医疗、娱乐等行业领域开展试点应用。(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省教育厅、科技厅、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局、广电局、通信管理局配合)(三)新型显示工程。建设全球和全国显示产业重要的生产制造、创新研发和应用拓展集聚区,打造广州“世界显示之都”,提升深圳高世代TFT-LCD面板生产技术和能力,发挥惠州电视机生产制造集聚地和AMOLED产业基地优势,推动东莞在上游原材料、OLED装备和面板制造环节系统布局。加快推进广州富士康10.5显示全生态产业园、乐金8.5代OLED项目、深圳华星光电第11代TFT-LCD及AMOLED 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项目、柔宇国际柔性显示基地、惠州TCL集团整机模组一体化智能制造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国家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建设,突破印刷显示关键材料和工艺、开发柔性TFT背板、柔性显示驱动与模组等柔性印刷显示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构建完整的印刷及柔性显示技术创新体系。(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配合)

(四)新一代通信与网络(5G)工程。加快建设新一代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推动IPv6应用服务建设,开展网络体系架构、安全性和标准研究。在珠三角城市群启动5G网络部

署,加快5G商用步伐,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万亿级5G 产业集聚区。省市共同推进省级5G产业园区建设,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创建各具优势的5G产业园区。支持组建5G产业发展联盟,积极参与全球5G标准制订,开展技术攻关、产品研发和网络试验。培育壮大5G企业,制定全产业链骨干企业目录,建立5G重大项目库,实行跟踪服务。推进5G 核心器件研发和产业化,优先发展光交换、基带、射频、图像处理等5G高端芯片,大力发展面向5G网络全系列网络产品。推进NB-IoT、5G网络及相关技术在制造企业深入应用,构建生产装备、生产线、控制终端集成互联的工业互联网完整产业链。(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通信管理局配合)

(五)智能终端工程。支持广州、深圳、东莞、惠州、河源等有条件的地市建设智能终端产业基地,鼓励龙头企业牵头组建产业联盟、构建日益完善的软硬件开发环境、技术标准、业务模式。持续举办中国手机创新周等活动,引导国内外优质资源集聚;推动智能手机核心技术中央研究院建设,支持开展前沿先导技术研发和重大战略产品研发;推动建设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和新模式应用项目,提升智能终端产业聚集水平和整体协作能力。加快人机交互、生物特征识别、计算机视觉、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关键技术在手机、平板、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网联汽车等消费类终端的应用,推进智能终端与信息消费、大数据的紧密结合。(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配合)

(六)安全可靠工程。支持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加快研发应用安全可靠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办公软件等基础软件,提高产品兼容性、用户体验和量产能力。推进计算机外部设备及耗材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大力发展浏览器、输入法、即时通讯软件、外设驱动软件等基于安全可靠芯片的集成适配辅助软件,完善安全可靠应用生态环境。加快安全可靠产品应用推广,鼓励党政机关、国有企业等率先试点应用安全可靠产品。建立安全可靠技术和应用展示中心。发布安全可靠产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目录,引进重大项目落地建设,建设3-5个产业集聚区,打造千亿级安全可靠产业集群。(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省委网信办、机要局,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配合)(七)软件信息服务业工程。支持推动广州、深圳两大中国软件名城创建国际软件名城。以软件名城为核心,依托特色软件名区、软件园等平台,打造世界级软件产业集群。进一步发展壮大软件服务外包,加大软件业务出口。支持软件、信息技术、互联网等大型企业搭建国内领先的软件开发平台,向开发者开放开发能力和资源,提升软件开发水平。支持软件企业向网络化、服务化、平台化转型,形成大企业建平台搭平台、中小企业上平台用平台的软件产业生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配合)(八)人工智能工程。重点依托珠三角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智能制造示范基地等载体,建设10个省级人工智能产业园区。建立全省人工智能百强企业库,分类培育一

广东省特色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试点2020年工作方案

广东省特色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试点 2020年工作方案 为加快推动特色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培育特定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引导产业集群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微企业上平台,以区域整合产业、以行业聚合应用,按照“一行一策,成熟一个、试点一个”的集群试点原则,制定2020年工作方案。 一、组织实施 (一)组建产业联合体 1.服务商牵头。由深耕垂直行业领域的第三方工业互联网服务商牵头会同行业设备商、本地产业链变革型企业等组建产业联合体,深入调研产业集群,科学确定集群试点的垂直行业领域范围和起步区域。起步区域原则上应为产业聚集的专业镇、工业园区或县区,且起步区域数量原则上为1个,服务商以牵头方式只能参与1个集群试点,以参与方式的不作限制。 2.平台商牵头。由广东省内的国家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商牵头,市场化机制自主严格筛选优秀服务商组建产业联合体,开展特色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原则上平台商每年牵头试点不超过3个集群,每个集群试点的起步区域要求与服务商牵头方式相同。 (二)制定实施方案 产业联合体基于垂直行业领域的产业变革与升级方向,

筛选基层政府思路清晰和集群企业积极踊跃的起步区域,与集群基层政府、产业链变革型企业等深入合作,系统研究集群产业现状、问题与原因,摸清集群企业分布、集群短板突破实施计划、集群转型整理路径路线图、集群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区域转移方式等,提出针对性的产业升级路径,明确重点任务、实施目标、时间计划、投资预算、保障措施等,推动集群试点工作做实做深。起步区域取得良好效果好后,再向全省其他产业集聚区域快速复制推广。 (三)成立工作组 每个特色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试点对应成立一个专门的工作组,进一步完善省、市、县区、专业镇(工业园区)与产业联合体单位的工作组机制,对接聚合省、市、县区、专业镇(工业园区)各级各类产业政策和保障措施,聚力打造集群试点区域样板。工作组加强日常协调、及时解决试点过程中的问题,组织打造标杆案例,精心组织开展走进产业集群活动,定期开展集群试点阶段小结和绩效评估,适时优化调整实施方案和配套措施。 二、保障措施 (一)创新投资模式,建设共享制造平台 鼓励产业联合体依托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试点培育发展共享制造平台,包括共享工厂、共享产业园、区域运营平台等。创新投资建设模式,坚持以市场投入为主,支持多元主体参与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强化服务。推动共享制造平台深度整合多样化制造资源,输出融合型的行业团体

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趋势

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趋 势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关于《中国产业集群高层论坛》的报告——中国产业集群现状、趋势及招商建议报告 一、中国产业集群现状 1、中国产业集群类型和形成机制 ◆资源驱动型产业集群:如广东的五金、家电产业集群、山西的煤炭产业集群 该产业集群包括社会资源驱动型和自然资源驱动型两类,前者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依靠当地的工商业传统、文化等社会资源;后者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依靠当地的矿产、农副产品等自然资源。 ◆贸易驱动型产业集群:如温州打火机产业集群、中山古镇灯饰产业集群 以本土企业为主的国内贸易和出口贸易带动的产业集群。特点是小规模企业成功创业后,迅速带动其他企业的跟进,并有相应的配套企业共同成长,最终形成面向全国和全球市场的产业集群。 ◆外商直接投资型产业集群:如昆山台资企业群 外商直接投资产业集群以以IT产业为典型,主要有两类:一是围绕个别外商投资的龙头企业形成众多企业配套的产业集群,如北京以诺基亚为龙头的移动通信产业集群;二是全球行业内大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齐聚的产业群,如苏州昆山的2583个外商投资企业集群。 ◆科技资源衍生型产业集群:如中关村产业集群 形成以科研资源为依托,科技创新为重点,技术推广应用为内容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大企业种子型产业集群:如青岛家电产业集群 大企业专注于某一环节的核心能力建设,将其他业务外包出去,吸引了众多中小企业依附在周边,提供配套服务。

◆产业转移型产业集群:东部劳动密集型、土地等资源依赖型的产业集群转 移,如成都女鞋产业 此类产业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在资金、技术、市场、人才、对外贸易等方面处于弱势,但在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等方面具有优势。随着东部地区产业容量的缩小,劳动密集型、土地等资源依赖型产业进行产业转移。 2、中国产业集群的宏观特点: ◆产业集群分布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尚处于培育期 ◆东部地区的产业集群对市场环境依赖性高,外向型和创新型产业集群所占比 例较大;中西部地区以资源依赖性为主 ◆产业集群的主导产业以制造业为主,尚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其中技术、 资源和市场对产业聚集的影响程度依次降低; ◆产业集群主体以中小企业为主,少数大型企业正在引领产业集群发展 ◆近年来,产业集群的现象在服务领域中日趋突出,文化创意、金融服务、商 务服务、物流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集群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逐步壮大起来,现代服务业集群保持较快的发展。 表1:典型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区域分布

【精品】广东省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广东省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粤府〔2009〕154号 (2009年12月18日印发)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推动广东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国民经济发展的质量,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国发〔2009〕7号)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及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特编制本规划。本规划所指的电子信息产业包括电子信息制造业和软件产业,重点考虑2009~2011年的工作安排。 一、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 广东是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基地,产业规模连续18年居全国首位,总产值约占全国的1/3 和全省工业总产值的1/5。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广东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2008年,全省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为2810.6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8.4%,占地区生产总值的7.8%;软件业务收入1414.9亿元,比2002年增长6.6倍,年均增长40.1%。全省电子信息产品出口额1310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3.4倍,年均增长超过30%;占全省外贸出口总额的32.3%。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拉动广东外贸出口的重要力量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产业。 虽然广东电子信息产业对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但仍存在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核心关键技术匮乏、进口依赖和市场对外依存度高、抗风险能力差以及产业结构不合理、层次偏低等问题。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电子信息产业销售值和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增速均大幅下滑,利用外资额明显减少,形势严峻。与此同时,世界产业竞争格局的巨大变化,也为广东电子信息产业充分利用全球核心技术和专利等战略资源,积极开拓全球市场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电子信息产品和技术加快推广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已初步形成配套较为 完整的产业体系和较为完善的市场体系,涌现出一批适应市场竞争要求的现代企业和人才队伍,为调整和振兴电子信息产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全球产业竞争格局变化的机遇,以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为核心,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坚持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自主创新与国际合作相结合,突出扶持支柱产业、骨干企业、自主技术和自主品牌,加快实现全省电子信息产业由大到强的战略性跨越。 (二)发展目标。 到2011年,力争实现以下目标: ——电子信息产业增速比工业增速高1~2个百分点,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8%以上;争取产业规模占全国的比重不下降,占全球的比重略有上升;产品出口占全省外贸出口的比重争取保持在

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的国际经验

目前,我国许多地方一方面新的产业集群正在不断产生,另一方面现有的产业集群面临转型升级。在这种新形势下,如何正确认识创新型产业集群,如何借鉴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的国际经验,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 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的国际经验 李佐军 创新型产业集群是以创新为主要特征的产业集群,是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第一,在利用市场的基础上,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国外绝大多数创新型产业集群是依靠市场,通过企业的衍生与扎堆自发形成的。因此,国外都强调市场在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但同时也强调政府的引导作用。 据波特的简单统计(波特,2003),在世界范围内许多国家、州和城市都有明确的产业集群发展计划,如在国家层面有加拿大、新西兰、印度、马来西亚与埃及等29个;在省/州/地区层面有美国的麻州、加拿大的魁北克与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等14个;在都会城市层面则有包括硅谷在内的11个。 例如,韩国政府为促进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发展,颁布了《研究合作促进法》和《合作性研究行为促进法》,制定了改善国家优势政策、发展企业间网络政策、区域发展政策和产业研发集聚政策等四类政策,建立了供应链协会和区域研发中心。 第二,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产业集群是企业和产业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分工协作不断深化的产物,行业协会是维护企业间分工协作关系的重要手段。因此,国外创新型产业集群离不开行业协会及相关组织的支撑。

意大利对外贸易协会、地区商会和产业区俱乐部等在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皮安蒙特是意大利最为重要的汽车及其零部件产业区,为了促进产业区的持续发展,由都灵商会和皮安蒙特商会联合推广实施了“从概念到汽车”的项目。意大利产业区俱乐部是一个民间组织,其宗旨是与政府有关部门协调产业政策,增强产业区之间的相互交流,加强产业区的学习和研究,树立意大利产业区的整体形象,促进产业区之间的合作。美国加州议会中的酒业委员会对加州葡萄酒产业集群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三,强调教育培训、金融等各类服务机构的作用。教育培训、金融等各类服务机构在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许多产业集群发达的国家政府都非常强调教育培训、金融等各类服务机构的作用。 意大利政府为促进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出资设立各类不同层次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对就业对象进行无偿培训。意大利各类服务中心为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在美国“硅谷”发展过程中,风险投资公司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在美国加州葡萄酒产业集群中,就有世界著名的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葡萄栽培和葡萄酿造研究机构为其配套。 第四,重视中小企业的作用。许多创新型企业都是中小企业,即使是创新型大企业也是从中小企业发展而来。一个国家欲获得国际竞争优势,不能只靠本国的全球性大企业,还要靠那些扎根于本土的中小企业集群。因此,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美国中小企业管理局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组织中小企业出国参展与考察,增进中小企业对国外市场的了解,制定人才引进措施等。 第五,培育鼓励创业和创新的区域文化。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形成离不开区域文化的作用,因此,许多国家将培育有利于创新的区域文化作为促进创新型产业集群的重要举措。美国“硅谷”的诞生就归功于斯坦福大学鼓励学校师生创业的全新理念。 例如,上个世纪60年代,加利福尼亚州出台了支持大学研发和个人创业的政策。“硅谷”培育了勇于冒险、不断进取和宽容失败的区域文化,逐步形成了支持生产性试验的合作传统。日本东京大田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逐步培育了

广东省培育食品饮料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19—2025年)

附件2 广东省培育食品饮料产业集群行动计划 (2019—2025年)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制造强省建设的工作部署,加快培育食品饮料产业集群,提升我省食品饮料产业在全国的优势地位,促进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工作目标 到2025年,我省食品饮料工业规模化、智能化、安全绿色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行业整体水平显著提升。 (一)产业规模持续壮大,集聚水平不断提升。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万亿元,年均增速达到7%左右,带动食品工业化相关产业达到万亿元级规模。培育和创建一批空间集中开发、资源集约利用、产业集聚发展、服务汇聚配套的食品饮料工业园和产业集聚发展区域,形成4-6个百亿元级食品产业集聚区。 (二)产业结构持续优化,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完善我省食品饮料产业结构,推动我省大宗农副食品加工领域持续壮大发展,推动凉茶饮料、酱油等优势领域以及即食食品等

潜力新兴领域规模水平显著提升,推动广州、东莞、佛山、中山、江门、潮州等地特色食品进一步发展,完善生产、仓储、运输、销售、配送等食品饮料配套产业领域。培育壮大4-5家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龙头企业,10家以上超20亿元的骨干企业,形成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食品饮料品牌。 (三)研发创新能力增强,智能化生产水平不断提升。规模以上食品饮料企业研发机构基本健全,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建设一批智能化生产、包装、物流设备研发制造平台和冷冻食品等即食食品产地建设冷链物流设施,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四)保障食品安全生产,绿色化水平不断提高。建立完善食品饮料生产及安全的地方团体标准,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食品安全追溯体系进一步健全,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零发生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稳步提升。绿色制造水平显著提升,水循环新技术广泛应用,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进一步提高。 (五)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提升,食品文化内涵不断丰富。持续推进广式月饼、凉果、肉制品等“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我省企业在全球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品牌全球知名度不断提升。加强宣传我省岭南特色食品文化,培育一批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老字号”为代表的特色美食品牌,打造一批特色食品文化标的、特色工业旅游路线、特色美食文化节等特色美食文化示范项目,再塑岭南特色美食的新风采。

珠江三角洲电子信息产业带发展规划

珠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带发展规划 电子信息专题规划 (二零零三年九月) 2003年4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广东考察工作时强调,“要紧紧抓住和用好本世纪头20年这个重要战略机遇期,乘势而上,加快发展。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地发挥排头兵作用。” 他还指出,“广东要依托雄厚的经济和科技实力,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和知识创新体系”、“逐步使广东成为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研究基地、成果转化基地”、“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一、背景与发展现状 (一)背景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电子信息产业为我省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 根据广东省经贸委和广东省统计局统计数据,2002年广东最大50家工业企业营业总收入达5085.69亿元,比2001年增长20.88%。从行业看,信息产业有20家,所占席位最多。其利润增幅均在30%以上。 珠江三角洲的电子信息产业相互配套,层次多、程度深、链

条长。可以说已经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产品等为主体的信息产业带,正在成为世界信息产业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 珠江三角洲高新产业带是由科技部批准的三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带之一,是一个依托交通干线融合、集散人口、产业、城镇、物流、能流、信息流的线状空间地域综合体。珠三角高新产业带范围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相同,包括: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江门市、中山市、东莞市,惠州市区以及惠阳、惠东、博罗,肇庆市的端州、鼎湖区等。总面积4.17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077万。 信息产业区的延伸已经突破了市、县(区)、镇的行政范围,成为由真正的电子信息产业带(包括一个产业的上、中、下游,产供销、科工贸之间的衔接,三次产业间的联系等)。例如:中部信息产业带以广州、东莞、深圳、香港为关键节点,主要从事计算机、网络、通信产品的研发、制造、营销和各种层次的人才培养(见图1,p3)。珠江东岸电子信息产业带以佛山、中山、肇庆、江门、珠海、澳门为关键节点,主要从事信息家电研发、制造和电子信息服务业。西岸电子信息产业带以广州、惠州为关键节点,重要从事信息家电、通信、机械工业信息化产品的研发和生产。

中国的产业集群发展特征、类型及案例分析

《中国的产业集群发展特征、类型及案例分析》试卷及答案 《中国的产业集群发展特征、类型及案例分析》试卷本试卷共有单选题10 道,多选题10 道,判断题10 道,总分100 分,60 分及格。 所属课程《中国的产业集群发展特征、类型及案例分析》 一、判断题(10 道) 1. 产业集群的空间尺度和范围取决于发展集群的地方经济的能力,没有固定的规定。 正确 2. 市场驱动型集群所包含的外源企业内部的网络化程度比较高。 错误 3. “三来一补”指的是来料加工、来件加工、来样加工和补偿贸易。 正确 4. 中国发现地质储量50亿-300亿立方米的中型气田64个。 错误 5. 事实上,产业集群可能是单一的横向关联,也可能是单一的纵向关联。 正确 6. 湖北十堰汽配城是一种典型的销地驱动型产业集群。 正确 7. 产业的纵向关联是指围绕一个企业,从原材料的筛选、加工、制造、组装到精深加工、产品的多元化等方面的延伸。 正确 8. 产业关联分为两类,分别是横向关联和纵向关联。 正确 9. 中关村科技园是一类技术转化型产业集群。 错误 10. 中国发现地质储量大于300亿立方米的大型气田64个。 错误 二、单选题(10 道) 1. ()的烟草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 B. 云南省 2. 广西的铝资源没能形成有规模的产业集群,关键原因是() B. 资源数量不能够适应大规模工业化的要求 3. 知识技术研发产业集群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瓶颈因素是()。 A. 产品生命周期相对短 4. 在我国从研发到产业化投资强度大约为()。 A. 1:50 5. 产业集群的第一特征是()。 A. 产业关联 6. 以下各项属于知识技术型产业集群的是()。 D. 美国微软 7. 我国煤炭产业集群最有代表性的地区是()。 A. 山西省

关于产业集群和创新型产业集群的描述

关于产业集群和创新型产业集群的描述 产业集群:从广义上讲在指在某一特定领域(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主)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 更具体地讲,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不同产业集群的纵深程度和复杂性相异。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 产业集群的核心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产业的高集中度,这有利于降低企业的制度成本(包括生产成本、交换成本),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提高产业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从产业集群的微观层次分析,即从单个企业或产业组织的角度分析,企业通过纵向一体化,可以用费用较低的企业内交易替代费用较高的市场交易,达到降低交易成本的目的:通过纵向一体化,可以增强企业生产和销售的稳定性;通过纵向一体化行为,可以在生产成本、原材料供应、产品销售渠道和价格等方面形成一定的竞争优势,提高企业进入壁垒;通过纵向一体化,可以提高企业对市场信息的灵敏度;通过纵向一体化,可以使企业进入高新技术产业和高利润产业等。 创新型产业集群是指以创新型企业和人才为主体,以知识或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品牌产品为主要内容,以创新组织网络和商业模式等为依托,以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和文化为环境的产业集群。与模仿型产业集群相比,其创新程度较高;与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相比,它属于知识或技术密集型产业集群;与传统产业集群相比,它属于现代产业集群。 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基本特征有:一是拥有大批致力于创新、不断开展创新活动的创新型企业、企业家和人才,这里的企业包括供应商、用户企业、竞争企业和相关企业(互补性企业、关联企业)等。二是集群内的主要产业是知识或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如高新技术产业和知识或技术密集的其他产业(甚至包括正在转型的传统产业)。三是具有创新组织网络体系和商业模式,在产业集群内和周边地区有较多较好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行业组织(协会和商会等)、中介机构(律师、会计、资产评估等)、金融机构、公共服务机构(政府和事业单位)、市场组织(要素市场)和技术基础设施(通讯等)等,拥有不断创新的商业模式,拥有一个或若干在国内外市场上较有影响的品牌产品。四是具有有利于企业创新的制度和文化环境,如鼓励企业创新的法律和政策环境,鼓励创新、相互学习、容忍失败的文化氛围、致力于创业和创新的企业家精神等。

广东产业集群升级的路径与对策

广东产业集群升级的路径与对策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摘要】本文通过对广东产业集群的现状和特征分析,从产业体系优化的角度,对广东产业集群困境与问题等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产业集群升级的基本路径与对策。 【关键词】产业集群产业升级区域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以地理区位和工艺传统优势,逐渐形成了一些在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已成为广东工业的特色和优势之一,有力地支撑了全省工业的快速发展。产业集聚是决定区域竞争力的主导力量,其程度决定了区域发展的速度。 一、广东产业集群发展 2008年广东全省完成生产总值35696亿元,比上年增长%。广东已经形成的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电子信息、电气机械及专用设备、汽车制造、纺织服装、建筑材料、金属制品、食品饮料等行业,其中60%左右的产业集群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广东珠三角地

区有400多个建制镇,目前已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由这一产业集群形成的九大支柱产业占全省工业比重的73%。2007年广东具备一定生产规模和能力水平的产业集群共123个,已经认定36个示范区,而其中规模较大、水平较高、产业配套较完善、有一定知名度的有75个之多。从集群的规模来看,年产值10亿元以上的有91个,年产值50亿元以上的有45个,年产值100亿元以上的有24个。 近年来,广东省产业集群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以新兴支柱产业为代表、以传统产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发展迅速,产业集群规模不断扩大,有力地推动了广东省电子信息、电器机械、石油化工、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材、造纸、医药、汽车九大支柱产业的迅猛发展。二是在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400多个镇中,以产业集群为特征的专业镇约占四分之一。以专业镇为龙头的产业集群,从珠三角地区向东西两翼和山区扩展,成为拉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形式。三是一些企业在专业镇的周边落户,产业逐步超出镇域范围。同时出现了跨镇域的分工格局,各地政府对产业集群的扶持,从政策优惠的简单扶持逐步向提供品牌、技术、信息、市场、融资扶持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转变。

产业集群发展工作方案

产业集群发展工作方案 一、充分认识加快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意义 产业集群是相互关联的企业在同一区域形成产业链接和聚集发展,并形成一定规模和竞争优势的经济群体,现代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形态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助推器”近年来,市已在机械制造、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发展形成了产业集群的雏形,呈现出龙头企业快速发展、集聚效应开始显现的特征,石化装备制造产业已连续5年纳入全省重点扶持产业集群范畴水产品加工园区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二十个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之一但与省内外先进地区相比,市产业集群发展水平还较低,主要是规模小,企业个数和知名品牌少,产业链短、市域内配套率低。加快产业集群发展,有利于发挥全市工业优势,实现资源配置优化和生产要素有效集中,促进企业集聚、行业整合、产业集中,推动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发展产业集群的重要意义,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加快产业集群发展。 二、加快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企业主体和市场导向,围绕我市主导产业,优化资源配置,延伸产业链条,培植骨干企业,加速生产要素集聚和产业升级,引导产业聚集,不断提升全市工业发展水平和竞争能力。 (二)主要目标。期间,按照“规划科学、主业突出、特色明显、竞争力强”要求,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资源整合,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整合优势人

力和技术资源,发展壮大石化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汽车零部件、纺织服装和医药化工五大产业集群,力争机械制造、农产品加工两大产业纳入全省重点扶持的产业集群范畴。末,力争我市机械制造业和农产品加工行业总产值均达到100亿元,成为全国石化设备重要制造基地和主要研发基地,全国农产品加工大市。 三、工作重点 (一)科学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布局合理、适度超前”原则,以政府为主导,龙头骨干企业为主体,遵循产业集群形成、演进、升级的内在规律,与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相结合,对产业集群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充分发挥行业龙头骨干企业、行业高层次专业人员的作用,把产业集群规划编制的过程作为政府、企业、协会和专家等各方资源综合和融合的过程,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行动指南。 (二)加强产业聚集区的建设。经济开发区、临港工业园是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载体,要采取产业链带动、品牌带动、市场带动等多种模式,搞好产业园区的规划发展。充分利用工业园区的资源,进行整合、优化、提升。不断提高投资强度和土地集约化程度,促进产业集聚升级。加强产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科学确定园区主导产业,引导龙头企业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实现聚集。 (三)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积极培育产业集聚中关联度高、主业突出、创新能力强、带动作用大的龙头企业,发挥其产业辐射、技术示范和销售网络中的龙头作用。推动龙头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提升产品档次,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有力促进生产要素向优势骨干企业集中。期间,重点支持产值过亿元的10家骨干企业。 (四)突出抓好产业链条延伸。以产业集群主导产业为基础,明确产业延伸的方

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统计报表

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统计报表1. 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产业链情况

统计负责人(A004):填表人(A005):联系电话(A006):报出日期(A007):年月日 单位负责人签字 调查单位(加盖公章): 20 年月日

表JQ-01 指标解释 集群企业数是指产品与集群主导产品相关联的所有企业的总和。 高新技术企业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机构认定并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证书且在有效期内的企业。 营业收入指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和其他业务所确认的收入总额。营业收入合计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根据会计“利润表”中“营业收入”项目的本期金额数填报。 境外控股企业指港澳台商控股和外商控股企业的总和。 1.港澳台商控股包括:(1)在企业的全部实收资本中,港澳台商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拥有的实收资本(股本)所占企业全部实收资本(股本)的比例大于50%的港澳台商绝对控股。(2)在企业的全部实收资本中,港澳台商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拥有的实收资本(股本)所占比例虽未大于50%,但相对大于其他任何一方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所占比例的港澳台商相对控股;或者虽不大于其他经济成分,但根据协议规定拥有企业实际控制权的港澳台商协议控股。 2.外商控股包括:(1)在企业的全部实收资本中,外商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拥有的实收资本(股本)所占企业全部实收资本(股本)的比例大于50%的外商绝对控股。(2)在企业的全部实收资本中,外商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拥有的实收资本(股本)所占比例虽未大于50%,但相对大于其他任何一方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所占比例的外商相对控股;或者虽不大于其他经济成分,但根据协议规定拥有企业实际控制权的外商协议控股。 拥有科技机构的企业指建有研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研究生工作站、研究院所、知识产权办公室等研发、科技服务机构的企业的总和。 上市企业指企业的股票已在国内和境外股票交易市场正式挂牌交易(不包含挂牌“新三板”的企业)。 挂牌“新三板”企业指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的企业。 在孵企业数指本统计年度末,科技企业孵化器内在孵企业的总数。 毕业企业数指符合《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和管理办法》中毕业企业标准的孵化毕业企业数。 集群人员数指集群内企业和服务机构所有从业人员总和。 大专及以上指拥有国家承认的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从业人员总数。 硕士指拥有硕士研究生学位或学历的从业人员总数。 博士指拥有博士研究生学位或学历的从业人员总数。 留学归国人员指出国学习、取得学位的归国人员总数。 集群日常管理机构人员指集群管理机构中从事集群日常管理工作的人员总数。 工业总产值(当年价格)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最终产品和提供工业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 营业收入指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和其他业务所确认的收入总额。营业收入合计包括“主营业

中国产业集群名单

中国产业集群名单 一、浙江省 温州鹿城区 1、中国皮鞋产业集群 2、中国打火机产业集群 温州龙湾区 3、中国人造革产业集群 瑞安市 4、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产业集群 5、中国休闲鞋产业集群 苍南县 6、中国印刷产业集群 温州瓯海区 7、中国锁具产业集群 乐清市 8、中国中低压电器产业集群 永嘉县 9、中国拉链产业集群 平阳县 10、中国塑编包装产业集群 嘉善县 11、中国木业及家具产业集群

12、中国皮革加工产业集群桐乡市 13、中国毛衫产业集群 平湖市 14、中国光机电产业集群海盐县 15、中国紧固件产业集群湖州市吴兴区 16、中国童装产业集群 安吉县 17、中国竹加工产业集群杭州市萧山区 18、中国钢结构产业集群桐庐县 19、中国制笔产业集群 富阳市 20、中国白板纸产业集群宁波市 21、中国西服衬衣产业集群余姚市 22、中国模具产业集群

23、中国家用小电器产业集群宁海县 24、中国文具产业集群 义乌市 25、中国小商品产业集群 东阳市 26、中国木雕产业集群 永康市 27、中国五金产业集群 诸暨市 28、中国制袜产业集群 玉环县 29、中国中低压阀门产业集群台州市路桥区 30、中国金属固废处理产业集群温岭市 31、中国注塑鞋产业集群 黄岩区 32、中国塑料模具产业集群 台州市 33、中国缝纫机产业集群

34、中国轻纺产业集群 嵊州市 35、中国领带产业集群 舟山市 36、中国渔业加工产业集群 二、广东省 深圳市 37、中国通信电子产业集群 广州黄埔区 38、中国日用消费品产业集群广州市增城市 39、中国牛仔服装产业集群 广州市 40、中国汽车制造产业集群 广州市番禺区 41、中国珠宝首饰加工产业集群广州市花都区 42、中国皮具产业集群 广东汕头市澄海区 43、中国玩具礼品产业集群 东莞市

在创新型产业集群中打造区域个性

在创新型产业集群中打造区域个性 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席卷世界,在经历了前两次以制造业和以服务业为主的全球化浪潮后,世界经济进入了以创新要素流动为核心的“创新全球化时代”。审时度势,在创新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甚至于成为经济交往的核心形式的新时代,打造“创新型产业集群”无疑是为顺应经济潮流的度势之举。而对于区域来讲,要想谋得“在扁平世界创造出全球‘尖峰’”,因地制宜地打造区域个性,又是其必然路径。 2011年科技部提出实施“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工程”之后,大批区域纷纷申报以争取试点。创新型产业集群,缘何如此吸引了各区域踊跃申报?这其中固然有获得试点后能得到从国家层面大规模的科研资源、创新资源配置的利益之考虑。但在我看来,更大原由在于我国相对发达地区的经济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传统的产业集群模式已难以满足经济进一步集约发展的需要。而在“创新全球化”的大趋势下,紧抓机遇,转变“集群模式”,走创新型产业集群的道路便是顺理成章了。创新型产业集群与传统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区别在于“创新”二字。传统产业集群是一种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是以高新技术创新链条为依托而形成,两者要么是产业的量的堆砌、要么是创新概念的狭隘理解,前者显然无法满足我国目前经济集约化发展的需求,而后者则无法诠释创新的真正含义。在创新全球化时代,创新无所不有、无处不在,它不仅仅存在于技术创新当中,从创意到创业再到技术、产品、商业模式、品牌、渠道等等,无不闪烁着创新的影子。“创新型产业集聚工程”就是要把“创新”的含义高度突出,使产业集群的模式建立在“创新”的基础上,在创新全球化时代打造一片片勃勃生机的“创新型产业集群”。 在创新全球化时代,世界是扁平的,一片片“创新型产业集群”要想成为勃勃生机的一座座扁平世界里的“尖峰”,必然是要充分发挥各区域个性,避免一窝蜂、同质化。而对于区域自身来讲,必然是要打造自身区域个性。其中典型案例莫过于厦门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国家海洋与生命科学产业集群”。从全球范围来看,具有国际影响力、个性鲜明区域的崛起,往往是因为抓住了新兴产业的崛起机遇,硅谷、新竹、班加罗尔成为“尖峰”无不是如此。海洋产业、生命科学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是创新创业诞生的最佳温床,厦门选择“海洋与生命科学”来打造“创新型产业集群”,抓住了产业发展的前沿趋势。而从厦门、台湾丰富的海洋资源切入,充分突出自身海洋资源优势,同时,又把海洋和生命科学相结合,则区别于其它地区、避免了同质化,强势突出了厦门的区域个性。 期待厦门“海峡西岸经济区国家海洋与生命科学产业集群”在扁平世界里创造出“尖峰”!期待中国创新型产业集群在扁平世界里创造出一座座“尖峰”。

中国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趋势.docx

关于《中国产业集群高层论坛》的报告 ——中国产业集群现状、趋势及招商建议报告 一、中国产业集群现状 1、中国产业集群类型和形成机制 ◆ 资源驱动型产业集群:如广东的五金、家电产业集群、山西的 煤炭产业集群 该产业集群包括社会资源驱动型和自然资源驱动型两类,前者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依靠当地的工商业传统、文化等社会资源; 后者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依靠当地的矿产、农副产品等自然资源。 ◆ 贸易驱动型产业集群:如温州打火机产业集群、中山古镇灯饰 产业集群 以本土企业为主的国内贸易和出口贸易带动的产业集群。特点是小规模企业成功创业后,迅速带动其他企业的跟进,并有相应的配套 企业共同成长,最终形成面向全国和全球市场的产业集群。 ◆ 外商直接投资型产业集群:如昆山台资企业群 外商直接投资产业集群以以IT 产业为典型,主要有两类:一是围绕个别外商投资的龙头企业形成众多企业配套的产业集群,如北京 以诺基亚为龙头的移动通信产业集群;二是全球行业内大企业和产业 链上下游企业齐聚的产业群,如苏州昆山的2583 个外商投资企业集群。

◆ 科技资源衍生型产业集群:如中关村产业集群 形成以科研资源为依托,科技创新为重点,技术推广应用为内容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 大企业种子型产业集群:如青岛家电产业集群 大企业专注于某一环节的核心能力建设,将其他业务外包出去,吸引了众多中小企业依附在周边,提供配套服务。 ◆ 产业转移型产业集群:东部劳动密集型、土地等资源依赖型的 产业集群转移,如成都女鞋产业 此类产业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在资金、技术、市场、人才、对外贸易等方面处于弱势,但在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等方面具有优势。随着东部地区产业容量的缩小,劳动密集型、土地等资源依赖型产业进行产业转移。 2、中国产业集群的宏观特点: ◆ 产业集群分布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尚处于培育 期 ◆ 东部地区的产业集群对市场环境依赖性高,外向型和创新型产 业集群所占比例较大;中西部地区以资源依赖性为主 ◆ 产业集群的主导产业以制造业为主,尚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其 中技术、资源和市场对产业聚集的影响程度依次降低; ◆ 产业集群主体以中小企业为主,少数大型企业正在引领产业集群

“优新高基”引领广东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发展

“优新高基”引领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发展 (2010年8月26日) 高端新型电子信息是省政府部署近期重点突破的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作为电子信息大省,推动产业的高端化、新型化发展,保持电子信息产业大省地位乃至发展成为占绝对优势的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势在必行。为此,记者就我省发展高端新型电子信息的情况采访了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建初。 ■核心提示 高端新型电子信息是我省锁定的重点突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今天省政府召开全省促进高端新型电子信息发展现场会,全面部署我省发展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的工作。 通过发展高端新型电子信息,意在实现全省电子信息产业由大到强的战略性跨越,继续保持在全国的绝对优势地位,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超大规模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群,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为此,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科学选择确定了优势产业、新型业态、高端环节和基础产品(简称“优新高基”)四大领域共十三个方向作为发展重点。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介绍,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依据《省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等,我省正在编制《省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省是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制造基地,总产值约占全国电子信息产业的三分之一,连续19年居全国首位。近年来我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09年,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增加值3053.5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18.9%;同比增长10.3%,比规模以上工业高出1.4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我省产业高端化趋势明显提高。我省通过实施平板显示产业和现代信息服务业专项,加快了电子信息产业向高端领域迈进的步伐。在液晶显

改革开放40周年:打造创新型产业集群和2025示范区

打造创新型产业集群和2025示范区 顺义区是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三城一区”主平台中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和2025示范区,承担着首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职责。顺义区从服务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助力国家建设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高度,高起点、高站位编制“一区”规划,高标准、高效率推进“一区”建设,努力将“一区”打造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区、技术创新示范区和高精尖产业主阵地。顺义区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先后培育了临空经济、高端制造、产业金融三大支柱产业,拥有国航、北汽等知名企业,初步形成了以绿色制造、智能制造为基础,临空经济、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科技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截至目前,全区聚集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95家,上市企业75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93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连续三年保持50%以上的高位增长;聚集生产性服务业企业120家,全区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18%以上。 顺义“一区”高精尖产业有三大特征: 一是产业基础坚实。形成了以汽车、航空两个千亿级产业为基础,以电子信息、都市工业、装备制造、基础与新材料等4个百亿级特色产业和生物医药等一批几十亿级产业为支撑的发展格局,集聚和培育了北汽集团、江河创建等一大批在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和竞争力的重

点骨干企业。 二是产业布局合理。形成了“一轴、两带、四园、五基地”的高精尖产业总体空间布局,带动了全区实体经济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均衡发展。其中,围绕三大科学城,依托京承高速产业走廊,重点打造北部高技术制造发展带;围绕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沿六环路与京平高速沿线区域,着力打造高技术服务发展带。 三是产业要素齐全。拥有国家地理信息产业园等7个转化和产业化基地,以及新三板加速器等9个总孵化面积30万平方米的创新创业基地。拥有各类人才33.4万人,其中各类工程师以及高技能人才1.4万人,共有院士工作站5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3个、北京市首席技师工作室10个、校企合作职业技能实训基地12个。产业链完整,主导产业集群上下游产业聚集度达到85%,汽车、航空等产业配套的科技中小企业超过300家,形成了研发设计、中试测试、系统集成、成果转化、市场推广、上市融资等全产业链体系。 顺义区立足建设“一区”重要使命,以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重要承载区为发展方向,明确目标、理清思路、找准路径,梳理举措,聚焦重点产业集群,加大高精尖项目培育引进力度,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扎实推进“一区”各项工作开展。 明确产业方向。结合北京市发展十大高精尖产业指导意见,对全区产业项目进行全面摸底,确定了“高精尖”产业发展方向,聚焦发展“智能新能源汽车、第三代半导体、航空航天”三大千亿级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智能装备、医药

东莞产业集群

东莞产业集群“独中三元” 2011年12月22日08:22 阳光财经网 备受关注的广东商品国际采购中心(以下简称“采购中心”)评定,已基本尘埃落地,目前进入公示阶段。根据日前省经信委公布的结果,东莞的厚街家具市场集群拟认定广东家具国际采购中心,虎门、长安分别为服装、模具国际商品采购中心重点培育对象。由此,在此轮全省范围内的商品国际采购中心选秀中,东莞独中三元,仅次于广州,位列全省第二。 东莞产业集群入选数居全省第二 今年8月2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建设广东商品国际采购中心的实施意见》,根据意见,我省将建设一批以广东省优势产业的产品为主要交易对象的龙头性现代交易平台。按一个产业培育一家省级国际采购中心的原则,到2012年,认定5家广东商品国际采购中心和一批培育对象,到2015年,建成并认定20家广东商品国际采购中心。 由此,我省拉开了广东省国际商品采购中心认定的首场争夺战。经过几个月的专家评审和现场评定,省经信委日前公布了广东省国际商品采购中心的评定结果,目前已进入公示阶段。记者从省经信委拟认定的广东商品国际采购中心及重点培育对象名单观察发现,此次广东省认定为广东商品国际采购中心的仅有6个,我市的厚街家具市场集群突出重

围,成功入选广东家具(厚街)国际采购中心。 而在广东商品国际采购中心重点培育的对象中,我市传统优势产业中的虎门服装市场集群、长安五金机械市场集群也携手入围。通观整个广东省国际商品采购中心及重点培育名单,记者发现,广州以5个产业集群入列位居此次评定中的第一位,而东莞以三个产业集群入选位居全省第二,省内的深圳、江门、惠州等城市各有一个产业集群入选。 中山大学珠三角研究中心主任林江分析认为,此次东莞在评定中能够一举拿下3个名额,体现了东莞产业集群的实力。“东莞产业集群一直都是在业界闻名,但是,过去的名气是一种自发的传播,而此次政府层面的认定,将更好地促进产业集群走向规范化,高端化。” 大朗毛织拟三年争创国家示范基地 “28条”中第18条提到,要“争创国家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支持大朗毛织、 松山湖电子、厚街鞋业、大岭山家具、长安模具等产业集群组织申报商务部和省外 经贸厅的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支持我市为外贸企业提供公共服务的平台 申报商务部和省的专项扶持资金。” 记者从市外经贸局获悉,目前大朗毛织服装基地、松山湖电子信息基地已成为 “首批省级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大朗镇副镇长傅秩恩接受采访时进一 步透露,大朗计划用三年时间打造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 莞两产业集群获批省示范基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