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整理整理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整理整理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整理整理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整理

一、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语气词,了。)

2.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

3.夫晋,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4.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

5.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

二、古今异义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2.行李

..之往来,共其乏困古:使者,出使的人;今: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3.微夫人

..之力不及此古:那个人;今:尊称一般人的妻子。三、词类活用(例句)

(一)名词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夜.,缒而出(表时间,在晚上)

②朝.济而夕.设版焉(表时间,在早上,在晚上)

③既东.封郑(表处所,在东边)

2.名词作动词

①晋军.函陵 / 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②既东封.郑(封:名作动,把……作为疆界)

③越国以鄙.远(鄙:名作动,把……当作边邑)

3.名词的使动与意动

①阙秦以利.晋(利:名词作使动,使……得利)(二)动词的活用

1.动词作名词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动词作名词,恩惠)

2.动词的使动

①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动,使……灭亡)

②烛之武退.秦师(使动,使……退却(撤兵))(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越国以鄙远.(远,远地)

②共其乏困

..(乏困,缺少的东西)

2.形容词作动词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邻之厚.,君之薄.也(厚,变雄厚;薄,变薄弱)(四)数词活用

且贰.于楚也(数词“贰”活用为动词,从属二主)

四、重要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连词,因为)

②敢以烦执事(介词,拿,用)

③越国以鄙远(连词,表目的,来)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连词,表目的,来)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介词,把)

⑥以乱易整(介词,拿,用)

2.而

①今急而求子(连词,表承接,才)

②夜,缒而出(表修饰,连词)

③朝济而夕设版焉(连词,表承接)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句末语气词,啊)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代词,怎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句末语气词)

4.其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代词,指代“行李”)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代词,指代“那件事”)

③失其所与,不知(代词,自己的)

④吾其还也(语气词,还是,表商量)

5.之

①子犯请击之(代词,他们,指秦军)

②是寡人之过也(结构助词,的)

③臣之壮也(主谓间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④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⑤辍耕之垄上(动词,往、到)

⑦邻之厚,君之薄也(主谓间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⑧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结构助词,的)

⑨因人之力而弊之(结构助词,的/代词,他)

五、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是寡人之过也(用“也”表判断)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 失其所与,不知 / 以乱易整,不武(通过语意直接表判断)

(二)倒装句

1.宾语前置句

夫晋,何厌之有(“之”作宾语前置的标志,正常语序:有何厌)

2.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①以其无礼于晋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③佚之狐言于郑伯

(三)省略句

1.省主语

①(晋惠公)许君焦、瑕

②(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③(烛之武)夜,缒而出

④(烛之武)许之

2.省宾语

①敢以(之)烦执事(省略介词宾语,指灭郑之事或退兵之事)

②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之:指郑国)

3.省介词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略介词“于”)

六、重要实词

1. 辞曰:“臣之壮也,;……”(辞:推辞)

2. 犹不如人(犹:尚且)

3.且君尝为晋军赐矣(为:给予)

4.朝济而夕设版焉(版:筑土墙用的夹板)5.又欲肆其西封(肆:扩张、延伸)

6.不阙秦(阙:侵损)

7.惟君图之(句首语气词,表示希望)

8.乃还(于是撤军)

9.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假如没有)

10.因人之力而敝之(因:依靠;敝,损害)

11.失其所与,不知(与:结交,亲附)

12.亦去之(去:离开)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