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数据的收集教案

课题:数据的收集

教材: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P157———P160

授课教师: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八中学吴海鹰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会采取合理的调查方法收集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加工、整理.

2.进一步了解、掌握抽样调查与普查各自的优、缺点.

(二)过程与方法

1.初步经历数据的收集、加工与整理过程.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

能力.

2.通过调查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统计作为处理现实世界数据的一个重要数学分支,必然要求素材本身的真

实性,以培养学生求真的科学态度.

2.通过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大家的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数据的收集

教学难点:如何确定调查范围与对象,合理收集数据是否具有代表性与广泛性.三、教学过程:

活动三:随堂练习

1.下列调查中,取样合适的是()

A.在运动场调查当代青年业余时间娱乐的主要方式

B.在大学文学院了解市民对古典名著的理解程度

C.在北京市调查我国公民的受教育情况D.调查班级学号是奇数的学生,以了解全班同学的课外阅读情况

2.为了调查全校同学的近视率,小明在校园内调查了4名同学,结果有一名同学近视,由此得出,全校同学的近视率是25%,小明的判断正确吗?(填“是”或“否”). 原因是 .

3.一电脑生产厂家在某城市三个经销本厂产品的大商场调查,产品的销量占这三个大商场同类产品销量的40%.由此在广告中宣传,他们的产品在国内同类产品的销售量占40%.请你根据所学的统计知识,判断该宣传中的数据是否可靠: ,理由是 .

4.为了解“十一”黄金周期间游客在南宁旅游满意率,小王在多家旅游公司共调查了100名导游,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左图;小张到一个景点调查了6名游客,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右图.

你认为应该怎样收集数据?

【教学设计说明】

这节课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下)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第二节.根据国家新制订的《数学课程标准》理念,将其设计成一节活动课,变学生的接受性学习为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我按以下框架设计本节课:

1、创设一个有关时事的知识问答,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复习旧知识,而且清楚了本节课的任务,同时将学生们关心的实际问题合理地转化为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的有趣和有益.

2、通过学生身边的例子来说明问题,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从错误的方案入手,很快激起学生纠错的热情使之顺利的参与到讨论中来.同时,在进行方案优化的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动口、动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在改善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总结出抽样调查时样本选取的要求,这样就突破了本节课的一个难点.随堂练习中,问题的设置从单一到多元,从简单到复杂,从知识应用到能力的培养,可以将学生对本课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进一步得到提升.

3、设计一个方案,调查大家对本节课的满意度.这个环节的设计,旨在营造本节课的一个高潮,教师完全脱离,放手由学生对教师进行评价应该是一个大胆的尝试,可以产生瞬间的轰动效应,让学生乐此不疲.通过学生分组自己设计方案,可以建立学生合作的学习态度和自主探索的能力.同时,在轻松的氛围中,可以激发绝大多数学生参与的欲望,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各尽所能,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宗旨”.

4、通过对罗斯福当选的课外阅读,让学生体会大样本不一定准确这样一个事实.这个环节的设计将我们对本课的理解得以升华,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同时,形成我们这节课的完整结构,以连战访华的时事问题切入,从罗斯福当选总统的时事

问题导出,真正做到了首尾呼应,深入浅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