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科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试题重点

青科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试题重点
青科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试题重点

1、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如以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作为举例)P48

(1)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对立性就没有统一性,对立性寓于统一性之中,没有统一性就没有对立性。在事物的矛盾中,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2)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既有斗争性,又有同一性。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是两种本质上截然不同的社会形态。这两种制度间是存在明显的分歧与矛盾的,如社会意识,社会矛盾等,也曾有过意识领域和军事领域的斗争,而这正是矛盾斗争性的体现。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又具有同一性。二者并不是完全隔绝的。二者间仍有频繁的经济、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借鉴,这是同一性的表现。

2、量变质变以及相互转化P51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发生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不会发生。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到达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总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就只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量变与质变相互依存、相互贯通,量变引起质变,新质的基础上又发生新的量变,形成质量互变的规律性。

3、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P39(如果说明这一原理对搞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

(1)发挥主观能动性,就是发挥人的意识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的能动作用。尊重客观规律,就是指人们在实践活动中要正确地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第一,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只有尊重规律,才能正确得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第二,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要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规律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

(2)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把科学态度和革命热情结合起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一方面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按照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办事,反对唯意志论、“精神万能论”;另一方面,又要有革命的热情,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反对机械决定论和唯心主义宿命论。掌握这一原理对于贯彻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对于克服“左”或“右”的错误倾向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P65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A、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正如恩格斯所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B、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C、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D、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实践和认识是相互作用的,认识特别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具有极大的指导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会使实践顺利进行;错误的实践指导实践,就会使实践失败,无法实现预期的目的。

5、真理与价值辩证关系原理P80

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价值则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同时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

(1)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两者有机的统一起来的结果。

(2)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备价值的。实践中的价值目标的确立是以对主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的真理性认识为依据的,没有这种真理性的认识就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目标,就不会有成功的实践。

(3)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理和价值的相互制约表现在:一方面,价值的实现有赖于对相关真理的把握,真理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价值实现的程度;另一方面,真理在实践中被验证的过程,则有赖于价值在实践中被实现的状况。

相互引导表现在:一方面,实现价值是人们追求真理的目的,满足人们需要的价值追求引导着人们去探索相关真理,所以认识活动的指向是受价值追求的指向规定的;另一方面,真理的不断发展也引导着人们进一步提出新的价值追求,人们在获得的真理越多的领域中提出更多的价值目标。

真理和价值的相互促进表现在:一方面,真理的发展促进价值的实现,真理的发展可以促使人们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其生活条件和发展方向,从而使人们的价值追求更合理,更符合人类自身发展的必然性;另一方面,价值的实现又推动着真理的发展。

6、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原理——社会改革的理论依据P101,108 (1)体现出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在二者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是居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方面。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各种生产关系都是适应一定的生产力发展需要而产生的。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当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人们就要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期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一方面,生产力的状况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及其变化发展的方向和形式;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对生产力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反之将起着阻碍作用。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首先,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其次,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最后,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着其变革的方向、

第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首先,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得以确立统治地位并巩固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政治思想条件。其次,当上层建筑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会成为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经济基础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决定上层建筑相应的调整或变革,而不允许上层建筑长时间落后于或不适应自己的发展;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也必须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的客观要求,而不允许上层建筑脱离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和水平。

(4)生产及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生产关系的总和就是经济基础,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上层建筑有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之分,其中,观念上层建筑指导政治上层建筑的建立。而政治体制就是观念上层建筑的一种。所以,如果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就会阻碍经济基础即生产关系的发展,从而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有可能造成社会倒退,进而引起社会的动荡。

7、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P124

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都不同程度地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和社会的巨大进步。

首先,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其一,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提高,使劳动者的智能迅速提高,使劳动力结构向着智能化趋势发展。其二,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由机械自动化走向智能自动化、由局部自动化走向大系统管理和控制自动化的根本性变革。其三,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革。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日益提高,从事第三产业的人数比例迅速增高,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比例日益增长。

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伴随科技迅速发展而来的是“知识爆炸”,要求人们不断更新和充实知识,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学习已日益成为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现代信息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处理、储存和传递信息的手段,给学习、工作带来极大便利。现代化的交通、通讯等手段,为人们的交往提供了方便。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人们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增多,为人们全面自由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会,使人们能更多地从事科学、艺术、文化、教育等事业的创造性活动。

最后,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引起思维变化的最切近的基础是实践。科技革命首先通过改变社会环境来促使思维方式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新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通过影响思维主体、

思维客体和思维工具,引起了思维方式的变革。在现代科技革命条件下,人们具有了新的知识理论结构和社会组织结构,能够运用新的理论工具和现代化技术手段,去研究一系列新现象、新领域、新课题。

总之,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若能在科学技术上不断进取,就可能实现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事实表明,我国制定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鼓励自主创新,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促进科技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蓬勃发展,是正确的战略决策。

8、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P131

人民群众,简单的来说是指那些推动历史发展的社会成员的总和。从事物质资料生产和精神资料生产的劳动者,始终是人民群众的主体。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国家或统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创造的社会物质财富,是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保障。人民群众的这一创造作用同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一原理具有逻辑上的一致性,因为作为人民群众主体的劳动群众,乃是生产力的体现者。(2).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首先,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科学、文化、艺术的惟一源泉;其次,劳动群众为人们从事精神文化活动提供了一切物质手段和物质条件;再次,劳动知识分子在精神财富的创造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既是社会革命的决定力量,又是社会改革的决定力量。社会变革、社会改革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不可能自发地起作用,必须通过人民群众这一社会变革的主体才能实现其作用。

(4)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经济调价、政治制度、精神文化条件等等。

总而言之,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社会变革的主体,同时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9、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以及作用的原理。P148

(1)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发展规律,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

(2)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由于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商品价格总是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不停地围绕价值这个中心上下波动。从较长时间来看,价格高于价值的部分和价格低于价值的部分能够相抵,商品的平均价格和价值是一致的。(3)作用:第一,自发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为了进行生产和再生产,生产资料与劳动力在各个部门之间的分配,都应该遵循一定的比例。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按比例合理分配社会劳动的客观要求,是价值规律自发作用实现的。

第二,自发的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是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社会价值进行交换的劳动生产率较高。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

时间,从而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生产者,可以获得较多收入。反之,只能获得较少收入。从而生产者会改进技术,提高生产率。

第三,自发的调节社会收入分配。在实际生产活动中,生产者由于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不同,实际耗费的劳动时间不一样,生产条件好、技术水平高的生产者,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耗费较少,仍按照较高的社会价值出卖,可以获得较多收入。反之,收入较少。10、运用劳动二重性学说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P145

(1)劳动二重性原理: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马克思也称之为有用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消耗。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有事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

(2)剩余价值是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另一方面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即价值增殖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3)生产商品的劳动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以后,就可以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区分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作为劳动过程,工人的具体劳动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作为价值增殖过程,工人的抽象劳动一方面创造了劳动力自身的价值,另一方面也为资本家创造了剩余价值。根据劳动二重性理论,可以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就是由具体劳动转移的生产资料价值的资本;可变资本就是转化为劳动力并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抽象劳动能使价值增殖的资本。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更重要的是价值增殖过程,即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雇佣工人受雇于资本家,为资本家劳动,雇佣工人的劳动一方面作为具体劳动,创造了新的使用价值并保存和转移了生产资料的旧价值,另一方面作为抽象劳动创造了新价值,在雇佣工人新创造的价值中,超过劳动力自身价值的部分,就是增殖了的价值,即剩余价值. 由此可见,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创造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只有依据马克思劳动二重性的理论,才能科学地阐明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11、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原因、实质以及影响P196

(太多了不想打了)

12、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内容、原因、实质P200-207

(1)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

A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资本所有制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

B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采取一些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促使工人自觉地服从资本家的意志。职工参与决策;终身雇佣;职工持股。

C.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

一是传统的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资本家最终成为以剪息票为生的食利

者。

二是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

三是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

D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资产阶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不断增强。国家承担起了提供财产保护、增强国家竞争力、实现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保持经济稳定、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以及维护竞争秩序等重要职能。

在经济调节机制变化的同时,经济危机形态也发生了变化。

E政治制度的变化

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加强。

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力有所扩大。

重视并加强法制建设。

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成为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生活中非常引人注目的现象。

(2)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A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B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

C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

D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3)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首先,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其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并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统治的根基与性质,也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的真理性。

细胞生物学试题整理

细胞生物学与细胞工程试题 一:填空题(共40小题,每小题分,共20分) 1:现在生物学“三大基石”是:_,__。 2:细胞的物质组成中,_,_,_,_四种。 3:膜脂主要包括:_,_,_三种类型。 4:膜蛋白的分子流动主要有_扩散和_扩散两种运动方式。 5:细菌视紫红质蛋白结构的中部有几个能够吸光的_基因,又称发色基因。6:受体是位于膜上的能够石碑和选择性结合某种配体的_。 7:信号肽一般位于新合成肽链的_端,有的可位于中部。 8:次级溶酶体是正在进行或完成消化作用的溶酶体,可分为_,_,及_。 9狭义的细胞骨架(指细胞质骨架)包括_,_,_,_及_。 10:高等动物中,根据等电点分为3类:α肌动蛋白分布于_;β和γ肌动蛋白分布于所有的_和_。 11:染色质的化学组成_,_,_,少量_。 12:随体是指位于染色体末端的球形染色体节段,通过_与_相连。 13:弹性蛋白的结构肽链可分为两个区域:富含_,_,_区段。 14:细胞周期可分为G1期,S期,G2期,G2期主要合成_,_,_等。 二:名词解释(每个1分,共20小题) 1:支原体 2:组成型胞吐作用 3:多肽核糖体 4:信号斑 5:溶酶体 6:微管 7:染色单体 8:细胞表面 9:锚定连接 10:信号分子 11:荧光漂白技术

12:离子载体 13:受体 14:细胞凋亡 15:全能性 16:常染色质 17:联会复合体 18组织干细胞 19:分子伴侣 20:E位点 三:选择题(每题一分,共20小题) 1:细胞中含有DNA的细胞器有() A:线粒体B叶绿体C细胞核D质粒 2:细细胞核主要由()组成 A:核纤层与核骨架B:核小体C:染色质和核仁 3:在内质网上合成的蛋白质主要有() A:需要与其他细胞组分严格分开的蛋白B:膜蛋白C:分泌性蛋白 D:需要进行修饰的pro 4:细胞内进行蛋白修饰和分选的细胞器有() A:线粒体 B:叶绿体 C:内质网 D:高尔基体5微体中含有() A:氧化酶 B:酸性磷酸酶 C:琥珀酸脱氢酶 D:过氧化氢酶6:各种水解酶之所以能够选择性的进入溶酶体是因为它们具有()A:M6P标志 B:导肽 C:信号肽 D:特殊氨基序列7:溶酶体的功能有() A:细胞内消化 B:细胞自溶 C:细胞防御 D:自体吞噬8:线粒体内膜的标志酶是() A:苹果酸脱氢酶 B:细胞色素 C:氧化酶 D:单胺氧化酶9:染色质由以下成分构成() A:组蛋白 B:非组蛋白 C:DNA D:少量RNA

1998-2016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841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汇编

2017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841细胞生物学》全套考研资 料 我们是布丁考研网中科大考研团队,是在读学长。我们亲身经历过中科大考研,录取后把自己当年考研时用过的资料重新整理,从本校的研招办拿到了最新的真题,同时新添加很多高参考价值的内部复习资料,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希望能帮助大家成功考入中科大。此外,我们还提供学长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服务,适合二战、在职、基础或本科不好的同学,可在短时间内快速把握重点和考点。有任何考中科大相关的疑问,也可以咨询我们,学长会提供免费的解答。更多信息,请关注布丁考研网。 以下为本科目的资料清单(有实物图及预览,货真价实): 全套资料包括以下内容: 一、中科大《细胞生物学》考研内部信息汇总 “备考篇”主要汇总了考中科大生物专业必备的一些信息,主要包括:历年复试分数线,本专业报考难度及竞争情况分析,根据历年真题的考察范围而归纳的考试大纲,学长对于政治、英语等公共课及本专业课的复习策略等。掌握初试必备的信息,才可安心复习。 二、中科大《细胞生物学》历年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注:后期真题及答案均免费更新,请在备注处留下邮箱,更新后会第一时间将电子档发给大家。 2016年中科大《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15年中科大《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14年中科大《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13年中科大《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12年中科大《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11年中科大《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10年中科大《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9年中科大《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8年中科大《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7年中科大《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6年中科大《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5年中科大《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4年中科大《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3年中科大《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2年中科大《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1年中科大《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0年中科大《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1999年中科大《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1998年中科大《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三、2017版精品复习笔记(高分版)

细胞生物学考研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蛋白质分选与膜泡运输【圣才出品】

第11章蛋白质分选与膜泡运输 11.1名校考研真题 一、选择题 1.蛋白酶在高尔基体内水解的底物不包括()。[南开大学2011研] A.含不同信号序列的蛋白质 B.没有生物活性的蛋白原 C.含多个重复序列的多肽 D.被泛素化的蛋白质 【答案】D 【解析】很多多肽激素和神经多肽转运到高尔基体的TGN或者TGN形成的分泌小泡时,可以经过特异的水解最终形成有活性的多肽,主要包括:①没有生物活性的蛋白原;②含有多个氨基酸序列的前体,经过加工后形成有活性的多肽;③一个蛋白质分子的前体中含有不同的信号序列,最后加工成不同的产物。 2.内吞泡的形成需要()。[中山大学2007研] A.细胞质膜中有受体,并且细胞外基质中存在与膜受体特异结合的配体 B.衔接蛋白(adaptor protein) C.网格蛋白(clathrin) D.发动蛋白(dynamin) E.上述条件都存在 【答案】E

二、填空题 1.将核输入信号与核输出信号序列重组到同一个基因中,其表达的蛋白质在细胞内将会定位到______。[中山大学2017研] 【答案】细胞质 2.在细胞分泌活动中形成的组成型分泌泡的包被是______蛋白,调节型分泌泡的包被是网格蛋白。[中山大学2017研] 【答案】接合素 3.某些特殊的氨基酸序列可以作为分选标记影响蛋白质的定位,C端具有序列的蛋白质通常驻留在内质网腔,而带有______序列的蛋白质则会被输送到______。[南京师范大学2008研] 【答案】RGD;细胞外 【解析】含有RGD序列的蛋白多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如纤连蛋白、层粘连蛋白等,其能与膜上整联蛋白结合,介导细胞与胞外基质的黏着。 4.指导分泌性蛋白在粗面内质网上合成的决定因素有:______、______和______。[中科院-中科大2006研] 【答案】信号肽;信号识别颗粒;信号识别颗粒受体(停泊蛋白) 5.细胞分泌化学信号的作用方式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化学突触传递神经信号。[郑州大学2006研] 【答案】自分泌;内分泌;旁分泌

细胞生物学试题

细生大礼包第三弹 第六章、线粒体与细胞得能量转换 PART1教学大纲 1、教学内容 第一节线粒体得基本特征 第二节细胞呼吸与能量转换 第三节线粒体与疾病 2。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线粒体就是由双层单位膜套叠而成得封闭性膜囊结构,线粒体得化学组成(尤其就是各区间标志酶),细胞呼吸得概念与特点,细胞能量得转换分子-—ATP,丙酮酸在线粒体内生成乙酰辅酶A,三羧酸循环就是各种有机物进行最后氧化得过程,也就是各类有机物相互转化得枢纽,呼吸链概念,氧化过程中伴随磷酸化得藕联,1分子葡萄糖完全氧化释放得能量,化学渗透假说。 熟悉:线粒体得形态数量与细胞得类型与生理状态有关,线粒体得遗传体系,核编码蛋白质向线粒体得转运,葡萄糖在细胞质中得糖酵解,三羧酸循环,一分子葡萄糖经过三羧酸循环得总反应式,呼吸链与ATP合酶复合体就是氧化磷酸化得结构基础,根据结合变构机制ATP得合成。 了解:线粒体得起源与发生,NADH+H+ 通过线粒体内膜得穿梭机制,F0基片在ATP合成中得作用,与细胞死亡有关得线粒体机制,线粒体控制细胞死亡得假说,疾病过程中得线粒体变化,mtDNA突变与疾病。 3。重点与难点 重点:线粒体得组成结构,细胞呼吸与能量转换。 难点:电子传递链,氧化磷酸化,ATP生成。 Part 2 题库 一。填空题 1.线粒体就是细胞得基地,其主要功能就是。(七) 2.线粒体得嵴由向内腔突起而成,其上面得带柄结构就是 , 由、与三部分组成,该结构具有活性。功能就是。(七) 3.线粒体各部分结构中有各自特殊得标记酶,它们分别在外膜就是________,外腔就是________ ___,内膜就是__________,膜间腔就是______________。(七) 4.线粒体基因组共由个碱基组成,含个基因,可分别编码rRNA、tRNA与蛋白质。(七) 5.细胞氧化得过程包括三个步骤:①;②; ③。(七) 答案 :1、生物氧化与能量转换营养物质在线粒体内氧化并与磷酸化藕联生成ATP 2.内膜基粒头部炳部基片酶催化ADP磷酸化生成ATP 3.单胺氧化酶细胞色素氧化酶腺苷酸激酶

细胞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1.肌醇磷酸信号途径产生的两个信使? 产生:1、4、5-肌醇三磷酸(IP3)和二酰甘油(DGA)两个第二信使.IP3刺激细胞 内质网释放Ca2+进入细胞质基质,是细胞内Ca2+浓度升高,DGA 激活蛋白激酶C(PKC),活化的PKC进一步使底物蛋白磷酸化,以磷酸肌醇代谢为基础的信号通路的最大特点是胞外信号被摸受体接收后,同事产生两个胞内信使,分别激活两个不同的信号通路,即IP3/Ca2+和DGA/PKC途径实现细胞对外界的应答,因此这一信号系统有称为“双信使系统” 2.根据其溶解性,化学信号分为哪几种?(P220) 根据其溶解性,化学信号分为亲脂性和亲水性两类 A.亲脂性信号分子,主要代表甾类激素和甲状腺素,这类亲脂性分 子小,疏水性强,可穿过细胞质膜进入细胞,与细胞内受体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近而调节基因表达, B.亲水性信号分子,包括神经递质、局部介质和大多数肽类激素, 他们不能透过靶细胞质膜,只能通过与靶细胞表面受体结合,经信号转换机制,在细胞内产生第二信使或激活蛋白酶活蛋白磷酸酶的活性,引起细胞的应答反应 C.NO是迄今在体内发现的一种气体信号分子,他能进入细胞直接激 活效应酶,参与体内众多的生理或病理过程 3.广义和狭义的细胞膜骨架 A.广义的细胞膜骨架:细胞质骨架、细胞膜骨架、细胞核骨架和

细胞外基质 B.狭义的细胞膜骨架:微丝、微管、中间丝三部分 4.溶酶体酶的特异性标志 溶酶体酶是在糙面内质网上合成并经过N-链接的糖基化修饰,然后转至高尔基体的顺面膜囊中寡糖链上的甘露糖残基被磷酸化形成M6p;在高尔基体的反面膜囊和TGN膜上存在M6P的受体,溶酶体的酶与其他蛋白质区分开来,最后以出牙的方式转运到溶酶体 5.含有(不含)DNA细胞器 含有DNA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质粒 不含DNA的细胞器:高尔基体、内质网、溶酶体、中心体、核糖体 6.细胞内膜系统的构成(P175) 细胞内膜系统是指在结构、功能上相互关联、由膜包被的细胞器或细胞结构,主要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胞内体和分泌泡 7.生物膜流动的镶嵌模型的要点 (1)膜的流动性,膜蛋白和膜脂均可侧向运动 (2)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有的襄在膜表面,有的嵌入或横跨脂双分子层 8.染色体DNA的三种功能原件 在细胞时代中确保染色体的复制和稳定遗传,染色体应具有三种3

中科大电磁学期末复习答案

期末复习 一、填空题 1.电荷q均匀分布在半径为r的圆环上,圆环绕圆环的旋转轴线以角速度ω转动,圆环磁矩 =ωqr2/2。轴线上一点A与圆心相距x,则A点磁场强度=ωqr2(r2+x2)?3/2/(4π)。 2.一电子在0.002T的磁场里沿螺旋线运动,半径为5.0mm,螺距20mm。则电子速度的大小 为2.08×106m/s,与磁场的夹角为arctan(π/2)或57.5°。 3.利用霍尔效应可判断半导体载流子的正负性。 4.空心螺绕环的自感为L0,加入铁芯后自感为L1,在铁芯上锯开一个断口后自感为L2,则 这三个自感的大小关系为L0

细胞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填空题 1 细胞就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就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就是生长与发育的基本单位,就是遗传的基 本单位。 2 实验生物学时期,细胞学与其它生物科学结合形成的细胞分支学科主要有细胞遗传学、细胞生理学与细胞化 学。 3 组成细胞的最基础的生物小分子就是核苷酸、氨基酸、脂肪酸核、单糖, 它们构成了核酸、蛋白质、脂类 与多糖等重要的生物大分子。 4 按照所含的核酸类型,病毒可以分为D、NA、病毒与RNA、病毒。 1、目前发现的最小最简单的细胞就是支原体,它所具有的细胞膜、遗传物质(D、NA、与RNA、)、核糖体、 酶就是一个细胞生存与增殖所必备的结构装置。 2、病毒侵入细胞后,在病毒D、NA、的指导下,利用宿主细胞的代谢系统首先译制出早期蛋白以关闭宿主细 胞的基因装置。 3、与真核细胞相比,原核细胞在D、NA、复制、转录与翻译上具有时空连续性的特点。 4、真核细胞的表达与原核细胞相比复杂得多,能在转录前水平、转录水平、转录后水平、翻译水平、与翻译 后水平等多种层次上进行调控。 5、植物细胞的圆球体、糊粉粒、与中央液泡有类似溶酶体的功能。 6、分辨率就是指显微镜能够分辩两个质点之间的最小距离。 7、电镜主要分为透射电镜与扫描电镜两类。 8、生物学上常用的电镜技术包括超薄切片技术、负染技术、冰冻蚀刻技术等。 9、生物膜上的磷脂主要包括磷脂酰胆碱(卵磷脂)、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肌醇、磷脂酰乙醇胺与鞘磷脂。 10、膜蛋白可以分为膜内在蛋白(整合膜蛋白)与膜周边蛋白(膜外在蛋白)。 11、生物膜的基本特征就是流动性与不对称性。 12、内在蛋白与膜结合的主要方式有疏水作用、离子键作用与共价键结合。 13、真核细胞的鞭毛由微管蛋白组成,而细菌鞭毛主要由细菌鞭毛蛋白组成。 14、细胞连接可分为封闭连接、锚定连接与通讯连接。 15、锚定连接的主要方式有桥粒与半桥粒与粘着带与粘着斑。 16、锚定连接中桥粒连接的就是骨架系统中的中间纤维,而粘着带连接的就是微丝(肌动蛋白纤维)。 17、组成氨基聚糖的重复二糖单位就是氨基己糖与糖醛酸。 18、细胞外基质的基本成分主要有胶原蛋白、弹性蛋白、氨基聚糖与蛋白聚糖、层粘连蛋白与纤粘连蛋白等。 19、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就是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伸展蛋白与蛋白聚糖等。 20、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完成细胞间的通讯联络。 21、通讯连接的主要方式有间隙连接、胞间连丝与化学突触。 22、细胞表面形成的特化结构有膜骨架、微绒毛、鞭毛、纤毛、变形足等。 23、物质跨膜运输的主要途径就是被动运输、主动运输与胞吞与胞吐作用。 24、被动运输可以分为简单扩散与协助扩散两种方式。 25、协助扩散中需要特异的膜转运蛋白完成物质的跨膜转运,根据其转运特性,该蛋白又可以分为载体蛋白与 通道蛋白两类。 26、主动运输按照能量来源可以分为A、TP直接供能运输、A、TP间接供能运输与光驱动的主动运输。 27、协同运输在物质跨膜运输中属于主动运输类型。 28、协同运输根据物质运输方向于离子顺电化学梯度的转移方向的关系,可以分为共运输(同向运输)与反向 运输。 29、在钠钾泵中,每消耗1分子的A、TP可以转运3个钠离子与2个钾离子。 30、钠钾泵、钙泵都就是多次跨膜蛋白,它们都具有A、TP酶酶活性。 31、真核细胞中,质子泵可以分为三种P型质子泵、V型质子泵与H+__A、TP酶。

中科大概率论期末考试

2012–2013第一学期概率论期末考试试卷 一.判断选择题(每题3分,答题请写在试卷上): 1.设A ,B ,C 是三个随机事件,则在下列不正确的是 .(A)A ∪(B ∩C )=(A ∪B )∩(A ∪C ) (B)(A ∪B )∩C =A ∪(B ∩C ) (C)A ∩(B ∩C )=(A ∩B )∩C (D)A ∩(B ∩C )=(A ∩ˉB )∪(A ∩ˉC )2.设事件A 与自身独立,则A 的概率为 .(A)0 (B)1(C)0或1(D)1/23.设f (x )和g (x )为两个概率密度函数,则下述还是密度函数的是.(A)f (x )/g (x ) (B)f (x )?g (x )(C)(f (x )+g (x ))/2 (D)(1+f (x ))(1?g (x ))4.随机变量X 和Y 独立,Y 和Z 独立,且都有期望方差,则必有.(A)X 和Z 独立 (B)X 和Z 不相关 (C)X 和Z 相关(D)Cov (X ,Y )=05.设0

细胞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细胞生物学与细胞工程试题一:填空题(共40小题,每小题0.5分,共20分) 1:现在生物学“三大基石”是:_,__。 2:细胞的物质组成中,_,_,_,_四种。 3:膜脂主要包括:_,_,_三种类型。 4:膜蛋白的分子流动主要有_扩散和_扩散两种运动方式。 5:细菌视紫红质蛋白结构的中部有几个能够吸光的_基因,又称发色基因。6:受体是位于膜上的能够石碑和选择性结合某种配体的_。 7:信号肽一般位于新合成肽链的_端,有的可位于中部。 8:次级溶酶体是正在进行或完成消化作用的溶酶体,可分为_,_,及_。 9狭义的细胞骨架(指细胞质骨架)包括_,_,_,_及_。 10:高等动物中,根据等电点分为3类:α肌动蛋白分布于_;β和γ肌动蛋白分布于所有的_和_。 11:染色质的化学组成_,_,_,少量_。 12:随体是指位于染色体末端的球形染色体节段,通过_与_相连。 13:弹性蛋白的结构肽链可分为两个区域:富含_,_,_区段。 14:细胞周期可分为G1期,S期,G2期,G2期主要合成_,_,_等。 二:名词解释(每个1分,共20小题) 1:支原体 2:组成型胞吐作用 3:多肽核糖体

4:信号斑 5:溶酶体 6:微管 7:染色单体 8:细胞表面 9:锚定连接 10:信号分子 11:荧光漂白技术 12:离子载体 13:受体 14:细胞凋亡 15:全能性 16:常染色质 17:联会复合体 18组织干细胞 19:分子伴侣 20:E位点 三:选择题(每题一分,共20小题) 1:细胞中含有DNA的细胞器有() A:线粒体B叶绿体C细胞核D质粒 2:细细胞核主要由()组成 A:核纤层与核骨架B:核小体C:染色质和核仁

最新细胞生物学部分考研真题整理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细胞社会学(07中科) 超微结构(07中科) 细胞学说(03北师) 细胞重建(04夏大) somatic protoplast(05武大)(西北大学05)(西北大学03) 二、简答及问答 1. 简述02年到04年诺贝尔奖有关细胞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主题(05武大) 2. 谈谈如何理解目前生物学研究中分子生物学向学细胞生物学回归的现象。(04武大) 3. 如何理解“一切生命的关键问题都要到细胞中去寻找”——Wilson,1925. (05夏大) 第二章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一、名词解释 液泡(03北师) prokaryotic cell(05武大) (04夏大) 真细菌(西北大学04) (西北大学03) 圆球体(西北大学04) 逆转录病毒(西北大学03) 质粒(西北大学03) 朊病毒(05山师) 细胞器(05曲师大) 古核细胞(07东北师大) 二、简答及问答 1.试述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03北师)(05曲师大) 2.比较三种类型细胞的区别(07华中师大) 3. 氯霉素等抗生素具有广谱杀菌作用,其原因是什么?(03武大) 4. 试述植物细胞的特有结构及其功能。(03武大) 5.分析逆转录病毒的侵染机理及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价值(04西北大学) 6.与原核细胞相比,真核细胞结构功能的复杂化主要体现在那些方面(04曲师大) 7. 为什么说支原体是最小、最简单的细胞?(05夏大) 8. 细菌等原核生物以单细胞形式存在有何优点?而许多真核生物以多 第三章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 一、名词解释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术(06中科) 绿色荧光蛋白(03北师)(04武大) (西北大学03) 基因敲除(03北师)(西北大学05) 原位杂交(04北师)(04曲师大) 免疫共沉淀(05北师) RT-PCR(06北师) 细胞原代培养(06北师)(07华中师大) 细胞融合(06北师)(浙江师大07) 显微镜分辨率(07华中师大)(西北大学04)

中科大细胞生物学试题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细胞生物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4/40) 1.脂质体 2.吞噬作用 3.磷脂转位因子 4. 微管骨架装备 5.原初反应 6.核基质 7.细 胞周期 8.细胞决定 9.细胞编程死亡 10. 细胞通信 二.填空(3/30) 1.用于透射电镜观察的生物样品应具备几 点特殊要求:1)________2)________3)____ ________ 2.通道蛋白参与细胞质膜的_________运输. 3.线粒体增殖是通过__________进行的,且 不同步于________. 4.叶绿体的电子传递体和光合磷酸化酶系统,定位于叶绿体的_________. 5.根据DNA复性动力学的研究,真核生物DN A序列可分为3种类型:1)______2)_______ 3)_____. 6.染色体要确保在细胞世代种的稳定性起 码应具备3个结构要素,那就是___________ ______. 7.减数分裂过程中,第一次分裂后期是____ _染色体分离,而第二次分裂后期是____染 色体分离. 8.细胞分化是由于基因选择性表达的差异 造成的.而基因表达的差异又是由于______ __造成的. 9.生长因子受体和胞外生长因子选择性结 合是通过受体的_________作用,把信号传 递到胞内. 10.促使细胞融合的试剂是_____,促使细胞 骨架中微管解聚的试剂是_____,促使细胞 排核的试剂是_____. 三.问答题(10/30) 1.简述细胞内结构区室化的生物学意义. 2.简述染色体骨架-发射环四级结构模型. 3.酵母细胞中SPF如何调节G1期进入S期, MPF如何调节G2期进入M期? 1. 细胞倍增与细胞周期 2. G0期和G1期 3. P34cdc2&CDK2 4. SPF&MPF 5. Cyclin 6. Ubiquitin 7. Cdc25&Weel gene 8. Thr161,Thr14,Tyr15 9. 细胞分裂极性 10. 卵列 问答题 1. 在酵母细胞周其中如何调节G1到S,G2到M的运转? 2. P53和Rb在镇喝多细胞生物中的作用是什么? 练习二 名词解释 1. 细胞膜受体 2. G蛋白 3. 第二信号 4. 双信号系统 5. 接头蛋白 6. NFKB/IKB 7. Ca++泵ATP酶 8. CaM 9. 信号反馈系统 10. 蛋白激酶与磷酸酶 问答题 1. 试比较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通讯途径与肌醇磷脂通讯途径的特点 2. Ca-CaM通讯与cAMP通讯有何联系? 名词解释 1. 细胞全能性 2. 细胞决定 3. 细胞分化 4. 顶体反应 5. 皮层反应 6. 调整发育与镶嵌发育 7. 克隆 8. 干细胞 9. 染色质重组 10. 基因差异表达 问答题 1. 是从发育和遗传的两个角度分析细胞分化的原因 2. 果蝇圆盘实验说明什么?你认为是什么机

细胞生物学试题与答案

生命科学系生物技术专业2004级技术班姓名: 学号: 课程代码:12100320课程:细胞生物学 一、名词解释(20分,每个小题4分) 1、细胞识别: 2、第二信使: 3、异染色质: 4、Hayflick界限: 5、染色体(chromosome): 二、填空题(20分,每个空1分) 1、细胞连接可分为封闭连接、锚定连接和通讯连接。 2、DNA的二级结构构型可以分为三种,B型、A型、Z型。 3、微管特异性药物中,破坏微管结构的是秋水仙素,稳定微管结构的是紫杉酚。 4、核小体是染色质包装的基本单位。 5、由G蛋白介导的信号通路主要包括:cAMP信号通路和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 6、引导蛋白到线粒体中去的具有定向信息的特异氨基酸序列被称为导肽。 7、叶绿体在显微结构上主要分为叶绿体膜、基质、类囊体。 8、目前发现的最小最简单的细胞是支原体,它所具有的细胞膜、遗传物质(DNA 与RNA)、核糖体、酶是一个细胞生存与增殖所必备的结构装置。 9、真核细胞核糖体由大小两个亚基形成,在核糖体发生过程中大小亚基所需时间 不同,在胞质中最早出现的是小亚基。 三、是非判断题(10分,每个小题1分,Yes or No) 1、每个病毒都含有一个或多个DNA或RNA分子。N 2、蛋白聚糖是由氨基聚糖与核心蛋白共价连接形成的巨大分子。Y 第- 1 - 页共-5- 页

生命科学系生物技术专业2004级技术班姓名: 学号: 3、协同运输是一种不需要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N 4、协同扩散是一种不需要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Y 5、核糖体的大小亚基常游离于细胞质中,以各自单体的形式存在。Y 6、细胞中N-连接的糖基化修饰起始于内质网中,一般完成于高尔基体。Y 7、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一般都不会引起细胞的炎症反应。N 8、协同运输是将物质从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的区域中,需要消化能量。N 9、细胞外被是指与细胞膜中的蛋白质或脂类分子共价结合的糖链。Y 10、原核细胞中的核糖体都是70S的,而真核细胞中的核糖体都是80S的。N 四、选择题(15分,给出答案仅有一个是对的,每小题1分) 1、原核细胞不具备下列哪种结构(C) a 环状DNA b 核糖体 c 核小体 d 核外DNA 2、与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特有的结构包括(C ) a 内质网 b 核仁 c 中心体 d 溶酶体 3、能特异显示核酸分布的显示剂是( A ) a 希夫试剂 b 中性红试剂 c 詹姆斯绿B d 苏丹黑试剂 4、能特异显示线粒体的显示剂是( C ) a 希夫试剂 b 中性红试剂 c 詹姆斯绿B d 苏丹黑试剂 5、在简单扩散的跨膜转运中,下列物质按扩散速度由快到慢依次应为 (B) a 乙醇、硝酸钠、甘油、葡萄糖 b 乙醇、甘油、葡萄糖、硝酸钠 c 乙 醇、硝酸钠、葡萄糖、甘油 d 甘油、乙醇、硝酸钠、葡萄糖 6、指导蛋白质转运到线粒体上的氨基酸序列被称为(A) a 导肽 b 信号肽 c 转运肽 d 新生肽 7、指导蛋白质转运到叶绿体上的氨基酸序列被称为(C ) a 导肽 b 信号肽 c 转运肽 d 新生肽 第- 2 - 页共-5- 页

(整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历年考研真题

出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97到2011年生化,细胞真题及答案,2012有真题没有答案,另附科大历年期末期中试题及答案(课件也有,但本人觉得一点用没有,还浪费大量时间看)。本人亲身2013经历考研,总分400左右(不好报出具体分数,请谅解),绝对有用,试题重复率达到每科30分左右(有的年份会远高于这个数),信不信由你,有意者联系qq824538346 发邮件即可,QQ常年不在线,价钱所有资料40元,只为赚回当年买资料花的近400元。。。。如果想咨询考研经验也可联系,有时间的话乐意回答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院 2005--2006 学年第 2 学期考试试卷 (2006年6月28 日) 考试科目: 生物化学得分:__________ 学生所在系: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一、填空题:(50分,每空1分) 1.蛋白聚糖通常位于________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脂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类化合

物的总称。 3.脂类在血液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式运输。 4.真核生物的染色质DNA缠绕在组蛋白上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5.请写出肽平面的共价结构(包括6个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水溶性球状蛋白的内部主要为____________________氨基酸。 7.同源蛋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高浓度的硫酸铵而使蛋白质________的方法被称为___________。 9.许多酶需要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辅助因子。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抗体酶的产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11.一个酶催化反应的k cat是30.0S-1, Km是 5 mM, 当底物浓度为______________, 反应速度可达最大反应速度的1/4。 12.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是水溶性的重要电子载体。 13.柠檬酸是磷酸果糖激酶1(PFK-1)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胰高血糖素(Glucagon)通过__________果糖2,6-二磷酸的浓度升高血糖。 15.糖原生物合成的前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胰高血糖素与受体结合,通过信号转导产生二级信使cAMP,cAMP激活蛋白激酶A,进而激活其它与糖原降解有关的酶。这一过程被称为激素调节的________________。 17.脂肪酸彻底氧化产生ATP的三个阶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三羧酸循环中,_________________生成草酰乙酸。

中科大量子历年期末考试题

说明,这些都是个人搜集到的历年题目,把每道题的出现的年份题目都标注了。可能有遗漏,但是老大尽力了。。。比如,07-08-1,就是07-08年的第一题。07-08-1,09-10-1,就是说这道题在07-08年的第一题,09-10年的第一题都出现了。一次类推。求轻拍。 07-08-1,09-10-1,13-14-1 1. 么正算符在什么情况下也是厄米算符?x?p 是否为厄米算符?利用对偶空间的概念说明厄米算符的本征值为实数。 (5分) 答:若U 为幺正算符,则有1-+ =U U ,而任意厄密算符P 应有P P =+。所以当算符U 满 足1 -=U U 时,它也是一个厄密算符。 (1分) p x *不是厄密算符:p x x p x p p x *≠*=*=*+++ )( (1分) 设 a 为态矢|a >在厄密算符A 作用下得到的本征值,则 *||,||A a a a a A a a >=><=< (1分) *||||a A a a a a a a a ∴<>=<>=<> (1分) 也即* a a =,a 为实数。 (1分) 07-08-2,13-14-3 2设方势阱中运动粒子的能量本征态波函数为n x 'φ() ,求* n n n dx x x ∞ =''''φφ∑?() () 解: *n n n dx x x ∞=''''φφ∑?() () = ∑?∞ =>''><'<0 ' ||n n x x n dx =>'''<'? x x x d | = )(x x ''-'δ 07-08-3,09-10-2,10-11-1,13-14-3 3求对易关系2 ,()ax bp e e x p ??++??,其中,a b 为常数 解: 对)(),(→ →x F p G 做幂级数展开, l k m j n i l m n l m n l k m j n i l m n l m n x x x b x F p p p a p G ∑∑= = → → ,,,,,,,,)(,)( 由基本公式],[],[],[],[D A BC CD B A BCD A i p x +==, αββαδ 可得: l k m j n i i l k m j n i l k m j n i i l k m j n i i l k m j n i l k m j n i i x x x x i x x x i x x x p p p p p i p p p ni p p p x ??-=-=??==-- 1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细胞生物学试题库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细胞生物学试题库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细胞生物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4/40) 1.脂质体 2.吞噬作用 3.磷脂转位因子 4.微管骨架装备 5.原初反应 6.核基质 7.细胞周期 8.细胞决定 9.细胞编程死亡 10.细胞通信 二.填空(3/30) 1.用于透射电镜观察的生物样品应具备几点特殊要求: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____ 2.通道蛋白参与细胞质膜的_________运输. 3.线粒体增殖是通过__________进行的,且不同步于________. 4.叶绿体的电子传递体和光合磷酸化酶系统,定位于叶绿体的_________. 5.根据DNA复性动力学的研究,真核生物DNA序列可分为3种类型:1)______2)_______3)_____. 6.染色体要确保在细胞世代种的稳定性起码应具备3个结构要素,那就是_________________. 7.减数分裂过程中,第一次分裂后期是_____染色体分离,而第二次分裂后期是____染色体分离. 8.细胞分化是由于基因选择性表达的差异造成的.而基因表达的差异又是由于________造成的. 9.生长因子受体和胞外生长因子选择性结合是通过受体的_________作用,把信号传递到胞内. 10.促使细胞融合的试剂是_____,促使细胞骨架中微管解聚的试剂是_____,促使细胞排核的试剂是_____. 三.问答题(10/30) 1.简述细胞内结构区室化的生物学意义. 2.简述染色体骨架-发射环四级结构模型. 3.酵母细胞中SPF如何调节G1期进入S期,MPF如何调节G2期进入M期? 中国科技大学细胞生物学部分章节课堂练习题 练习一名词解释 1. 细胞倍增与细胞周期 2. G0期和G1期 3. P34cdc2&CDK2 4. SPF&MPF 5. Cyclin 6. Ubiquitin 7. Cdc25&Weel gene 8. Thr161,Thr14,Tyr15 9. 细胞分裂极性 10. 卵列 问答题 1. 在酵母细胞周其中如何调节G1到S,G2到M的运转? 2. P53和Rb在镇喝多细胞生物中的作用是什么? 免费下载更多资料

细胞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填空题 1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生长与发育的基本单位,是遗传的基本单位。 2实验生物学时期,细胞学与其它生物科学结合形成的细胞分支学科主要有细胞遗传 __________ 化学。 3组成细胞的最基础的生物小分子是核苷 ________ 它们构成了核酸、蛋白质、脂类和多糖等重要的生物大分子。 4按照所含的核酸类型,病毒可以分为 D.NA.病毒和RNA.病毒。 1. 目前发现的最小最简单的细胞是支原体,它所具有的细胞膜、遗传物质( D.NA.与RNA.)、核糖体、酶是 一个细胞生存与增殖所必备的结构装置。 2. 病毒侵入细胞后,在病毒D.NA.的指导下,利用宿主细胞的代谢系统首先译制出早期蛋白以关闭宿主细胞 的基因装置。 3. 与真核细胞相比,原核细胞在D.NA.复制、转录与翻译上具有时空连续性的特点。 4. 真核细胞的表达与原核细胞相比复杂得多,能在转录前水平、转录水平、转录后水平、翻译水平、和翻译________ 后水平等多种层次上进行调控。 5. 植物细胞的圆球体、糊粉粒、与中央液泡有类似溶酶体的功能。 6. 分辨率是指显微镜能够分辩两个质点之间的最小距离。 7. 电镜主要分为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两类。 8. 生物学上常用的电镜技术包括超薄切片技术、负染技术、冰冻蚀刻技术等。 9. 生物膜上的磷脂主要包括磷月 __________ 10. 膜蛋白可以分为膜内在蛋白(整合膜蛋白)和膜周__________ 11. 生物膜的基本特征是流动性和不对称性。 12. 内在蛋白与膜结合的主要方式有疏水作用、离子键作用和共价键结合。 13. 真核细胞的鞭毛由微管蛋白组成,而细菌鞭毛主要由细菌鞭毛蛋白组成。 14. 细胞连接可分为封 ______ 15. 锚定连接的主要方式有桥粒与半桥粒和粘着带和粘着斑。 16. 锚定连接中桥粒连接的是骨架系统中的中间纤维,而粘着带连接的是微丝(肌____________ 17. 组成氨基聚糖的重复二糖单位是氨基己糖和糖醛酸。 18. 纟田胞外基质的基本成分主要有胶 _______ 19. 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伸展蛋白和蛋白聚糖等。 20. 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完成细胞间的通讯联络。 21. 通讯连接的主要方式有间 _______ 22. 细胞表面形成的特化结构有膜骨架、微绒毛、鞭毛、纤毛、变形足等。 23. 物质跨膜运输的主要途径是被 ________ 24. 被动运输可以分为简单扩散和协助扩散两种方式。 25. 协助扩散中需要特异的膜转运蛋白完成物质的跨膜转运,根据其转运特性,该蛋白又可以分为载体蛋白 _________ 和通道蛋白两类。 26. 主动运输按照能量来源可以分为 A.TP直接供能运输、A.TP间接供能运输和光驱动的主动运输。 27. 协同运输在物质跨膜运输中属于主动运输类型。 28. 协同运输根据物质运输方向于离子顺电化学梯度的转移方向的关系,可以分为共运输( __________ 向运输。 29. 在钠钾泵中,每消耗1分子的A.TP可以转运3个钠离子和2个钾离子。 30. 钠钾泵、钙泵都是多次跨膜蛋白,它们都具有 A.TP酶酶活性。

细胞生物学试卷试题包括答案.docx

填空题 1 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生长与发育的基本单位,是遗传的基本单位。2实验生物学时期,细胞学与其它生物科学结合形成的细胞分支学科主要有细胞遗传学、细胞生理学和细胞化学。 3组成细胞的最基础的生物小分子是核苷酸、氨基酸、脂肪酸核、单糖,它们构成了核酸、蛋白质、脂类和多糖等重要的生物大分子。 4按照所含的核酸类型,病毒可以分为.病毒和 RNA.病毒。 1.目前发现的最小最简单的细胞是支原体,它所具有的细胞膜、遗传物质(.与 RNA.)、核糖体、酶是一个细 胞生存与增殖所必备的结构装置。 2.病毒侵入细胞后,在病毒 .的指导下,利用宿主细胞的代谢系统首先译制出早期蛋白以关闭宿主细胞的基因 装置。 3.与真核细胞相比,原核细胞在 .复制、转录与翻译上具有时空连续性的特点。 4.真核细胞的表达与原核细胞相比复杂得多,能在转录前水平、转录水平、转录后水平、翻译水平、和翻译 后水平等多种层次上进行调控。 5.植物细胞的圆球体、糊粉粒、与中央液泡有类似溶酶体的功能。 6.分辨率是指显微镜能够分辩两个质点之间的最小距离。 7.电镜主要分为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两类。 8.生物学上常用的电镜技术包括超薄切片技术、负染技术、冰冻蚀刻技术等。 9.生物膜上的磷脂主要包括磷脂酰胆碱(卵磷脂)、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肌醇、磷脂酰乙醇胺和鞘磷脂。 10.膜蛋白可以分为膜内在蛋白(整合膜蛋白)和膜周边蛋白(膜外在蛋白)。 11.生物膜的基本特征是流动性和不对称性。 12.内在蛋白与膜结合的主要方式有疏水作用、离子键作用和共价键结合。 13.真核细胞的鞭毛由微管蛋白组成,而细菌鞭毛主要由细菌鞭毛蛋白组成。 14.细胞连接可分为封闭连接、锚定连接和通讯连接。 15.锚定连接的主要方式有桥粒与半桥粒和粘着带和粘着斑。 16.锚定连接中桥粒连接的是骨架系统中的中间纤维,而粘着带连接的是微丝(肌动蛋白纤维)。 17.组成氨基聚糖的重复二糖单位是氨基己糖和糖醛酸。 18.细胞外基质的基本成分主要有胶原蛋白、弹性蛋白、氨基聚糖和蛋白聚糖、层粘连蛋白和纤粘连蛋白等。 19.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伸展蛋白和蛋白聚糖等。 20.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完成细胞间的通讯联络。 21.通讯连接的主要方式有间隙连接、胞间连丝和化学突触。 22.细胞表面形成的特化结构有膜骨架、微绒毛、鞭毛、纤毛、变形足等。 23.物质跨膜运输的主要途径是被动运输、主动运输和胞吞与胞吐作用。 24.被动运输可以分为简单扩散和协助扩散两种方式。 25.协助扩散中需要特异的膜转运蛋白完成物质的跨膜转运,根据其转运特性,该蛋白又可以分为载体蛋白 和通道蛋白两类。 26.主动运输按照能量来源可以分为直接供能运输、间接供能运输和光驱动的主动运输。 27.协同运输在物质跨膜运输中属于主动运输类型。 28.协同运输根据物质运输方向于离子顺电化学梯度的转移方向的关系,可以分为共运输(同向运输)和反 向运输。 29.在钠钾泵中,每消耗 1分子的可以转运 3个钠离子和 2个钾离子。 30.钠钾泵、钙泵都是多次跨膜蛋白,它们都具有酶酶活性。 31.真核细胞中,质子泵可以分为三种P型质子泵、 V型质子泵和 H+酶。 32.真核细胞中,大分子的跨膜运输是通过胞吞作用和胞吐作用来完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