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教案

新加坡教案
新加坡教案

Unit 9 have you ever been to a museum?

Section B Reading

Singapore----a place you will never forget?

Chengguanzhen No.1 Middle School Jiao Xiaoli Learning aims:

1.Find out and master the key words and phases:

three quarters,have problems in doing sth.,whether...or...

2.Learn more about Singapore culture

3.Create mind map and make a poster

Learning key points: Learn Singapore culture

Learning difficulty: Make a poster

Teaching steps:

Step1: Lead -- in(Sing a song: Big Bib World)

T:The world is so big.Have you ever been aboard?

Today we’ll travel to Singapore by Unit9.

Step2: Before reading

T: What do you know about Singapore?

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Singapore?

Let’s watch some beautiful pictures.

Step3: while reading

1.read the article for the first time, summary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

2.read again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Where is Singapore?

2.What languages do people speak in Singapore?

3.What kinds of food can we eat in Singapore?

4.What is the best time to watch animal?Why?

5.Why is the temperature almost the same all year round? Step4:After reading

https://www.360docs.net/doc/f979930.html,plete 2c,2d in the book.

2. Role play the conversation in 2d.(Pair work)

3.create the mind map and make a poster of Singapore. Step5:Homework and summary

Introduce China with the mind map.

Read ten thousand books,travel ten thousand miles. Blackboard design:

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全册-第四章区域经济 发展 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综合考虑哪些因素。 2.通过阅读地形和气温、降水分布图,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 3.通过对比和分析,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并深入探讨东北地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色。4.结合具体发展模式,分析东北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教学重点: 1.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 2.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深入探讨东北地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色。 3.分析东北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 教学难点: 1.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综合考虑哪些因素。2.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

教具准备: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 教学方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图示法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 1.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区位、市场等各种因素确定区域农业的大方向 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条件,适合发展不同的农业。同一区域的自然条件往往适合发展多种农业,所以还要根据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市场需求,发展本区域有生产优势的农业。 2.根据区域内部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一个区域在确定农业发展方向的前提下,再根据区域内部的地理分异特点,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布局,使区域的农业发展与区域内特定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具有特色的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系统,实现区域内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如: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东北地区 该区自然地域完整,农业生态类型多样,生产部门齐全二、地理条件 1.范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2.地位: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

(完整版)高考地理复习东南亚和新加坡

教案目的: 1、东南亚地理位置的特点 2、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自然地理特征及其区域差异性 3、东南亚的物产及其经济的总特征 4、新加坡经济发展的特点 教案重、难点:同教案目的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知识体系 东南亚 一、位置和范围 1、位于亚洲东南部;处于赤道两侧,100S—250N之间,主要位于热带。 2、范围 包括:中南半岛(“中南”即位于中国以南,北部与中国陆地相连)和马来群岛中南半岛处于南海与印度洋之间,南部一直伸到赤道附近,半岛上的半岛是马来半岛。中南半岛上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有三个(越南、老挝、缅甸),此外还有柬埔寨、泰国,其南端的马来半岛是马来西亚的一部分。马来半岛南端的岛国是新加坡。 马来群岛位于中南半岛的南部,包括菲律宾群岛等两万个岛屿,我国习惯上称“南洋群岛”,包括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和马亚西亚的另一部分。其中印度尼西亚

面积最大,简称“印尼”,领土由13000多个岛屿组成,有万岛之国之称,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其实“印尼”就是“海岛”之意。 3、“十字路口”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 (1)“十字路口”的地理位置 东南亚处于亚欧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之间,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2)世界海运、航空运输的枢纽 这种有利的地理位置使得此地自古以来成为东西方各国人民相互交往的要道。五百年前我国郑和下南洋、下西洋,到西亚、北非,东南亚为必经之路,增进了我国与海外各国的文化交流。现在东南亚更是世界海运、航空运输的枢纽。 (3)马六甲海峡 马六甲海峡是“十字路口”的咽喉。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过印度洋,经马六甲海峡,进入南海到日本,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最短航线。日本的工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海上贸易,从国外进口资源,出口产品,其中最大的贸易对象是美国,其次是亚洲和西欧,马六甲海峡航线是日本与南亚、西亚、非洲、欧洲各国进行海上贸易的必经之地。因此,日本称马六甲海峡为“海上生命线”。 二、中南半岛地形与河流 1、地形特征: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1)1957年陈毅“赠缅甸友人”的诗句,“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我吸川长流,君喝川下水”;“彼此地相连,依上复靠水”;“山山皆向北,条条南流水”。这些诗句可以说明中南半岛与中国山水相连的密切关系。 (3)中南半岛上的山脉是我国西南南北走向的横断山系向南的自然延伸,与我国西南地区的山水相连。 (3)中南半岛上的河流及流经的国家 中南半岛上的河流具有的共同特点:山山皆向北,条条南流水,都是由北向南流,上游流经山区,相间排列,落差大,切割成“V”形谷,水利资源丰富。中下游地区多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新加坡 - 初中一年级地理教案

新加坡- 初中一年级地理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新加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了解新加坡的领土组成和居民特点,新加坡经济迅速发展的条件和发展途径。 2、初步学会读图分析新加坡的位置及其重要性,初步学会正确评价新加坡发展经济的条件。 3、通过自学、讨论、讲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4、树立“发展经济应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独立自主、对外开放”的观点。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培养学生努力学习,借鉴新加坡成功经验,振兴中华的思想。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第一段对新加坡作了简介。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的南面,是著名的城市岛国。新加坡的字面意思是“狮子城”-因为岛的形状像狮子。华侨又称它“星岛”或“星洲”,意思是岛小如星。新加坡是世界上人口很稠密的国家,居民中约四分之三是华人,其次是马来人,印度人。新加坡位于马六甲海峡的东口,处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航运要道上。新加坡海港是天然良港,可停泊许多艘大型轮船。简介中提出:城市岛国、人口稠密、天然良港是新加坡的基本国情。 “利用有利条件,迅速发展经济”这一段是本节的教学重点。教材首先分析了新加坡发展经济的不利条件,回顾了新加坡的殖民地历史和建国后经济发展的历程。然后,探讨了新加坡发展经济的重要突破点:(1)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积极发展转口贸易、对外贸易和航运业;(2)在发挥本国技术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外资和技术,发展炼油、造船、电子电器等工业;(3)利用本国的自然、交通优势,积极发展旅游业。 “花园城市”从合理布局产生和规划绿地两个角度分析了新加坡“花园城市”美称的由来。 教法建议 1.从观察新加坡岛的形状入手,说出它像什么动物的形态,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再指导学生读图,了解新加坡的领土的组成,北面靠近什么半岛,南邻什么岛,处于什么海峡东口,从而认识新加坡交通位置上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查阅新加坡的面积、人口数字,得出它面积狭小、人口稠密的特点。

街头见闻作文300字

街头见闻作文300字 【街头见闻】 祝杨宇涵 周日,我和妈妈去逛东大街,街上有很多人。 有的在卖衣服,有的在卖烧羊肉,有的在卖玩具 我是一只小小小鸟突然,前方传来一阵悠扬的 歌声。那歌声是那么动听,是那么悦耳,像百灵 鸟在齐唱。我循声望去,心想:今天街上怎么有 这么多人?过去这可冷清了。于是我飞快地跑过去,钻进人群里,踮着脚尖。只见一位街头歌手,他身穿红色外套,坐在那一动不动,抱着心爱的 吉他,眼睛里充满了泪水,却一脸陶醉。观众们 纷纷被吸引过去。 我是一只小小小鸟这样的要求算不算太高。唱 完歌曲,街头歌手微笑着开始说话:我出生在云南,三岁开始学唱歌,十三岁的时候学吉他,十 六岁我来到这里,希望这里可以找到我的梦想。

说完,他就哭了。眉毛弯成月牙,眼睛眯成一条线,鼻子红红的,脸成了一个苦瓜。 听完这段惨痛的身世,有人开始哭了,人们议 论纷纷: 他到底是不是孤儿? 他有家人吗? 看他这么可怜,帮帮他吧! 观众们纷纷向破碗里投钱,我摸摸空空的口袋,我心想:以前妈妈给我了一些零花钱,但是我都 花光了,这次怎么帮助他呢?我上去跟他说:千 万不要放弃梦想,加油! 感恩的心歌声响起,响彻云霄。 【街头见闻】

孙爱英 雨后的清晨,空气清新。繁华的州城路上,晨练的,上学的不约而同,穿梭在车水马龙之中。私家车,出租车,摩托车,还有城市环保的便利自行车川流不息,眼前的一幕暮 的灵动画面,构成一幅生机勃勃的美好景象。 穿过州城路东,在红绿灯的转弯处,老远看到阳光花园门前,有个女人正在大声呵斥一个骑自行车的男孩子:谁家的野孩子,怎么搞的,你没长眼睛吗,撞了人连声道歉都不说,就想走? 随着女人言语犀利的吼叫声,不断引来了路人回头翘望。当我走进后,才看清楚,发怒的人是一位中老年的时尚女人,一身乳白色的练功服装扮,肩上挎着双肩包,不用问就明白她是赶去晨练的运动大妈。 撞她的人,正是一个鲁莽的中学生,现在的孩

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全册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目的: 1.举例说出区域的特征 2.以两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以某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重点: 1.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 1.区域的特征 2.以两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具准备: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 教学方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图示法等 教学过程: 一、区域1.概念: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2.特征:(1)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有差异,人类活动也有差异。同一区域,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如湿润区的多年平均降水量都在800毫米以上。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着其他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2)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①有的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②有的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 (3)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如,东北平原既是东北地区的一部分,又可划分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等。 3.划分: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不同,人们划分出的区域类型也不同。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 人们生产、生活特点差异 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差异 思考 1.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点拨:从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方面思考回答。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各呈现什么规律?形成这种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点拨:长江三角洲的年降水量大致和我国降水量的普遍规律一致,原因从该地地形为平原,降水主要来自东南季风等方面分析;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由于受东面有长白山的阻挡,降水较少,基本呈现从东向西递减的规律。 3.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河网密度的差异,对农业生产会产生哪些影响? 点拨:长江三角洲地区因河网密布,湖泊众多,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松嫩平原地区河网密度小,导致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

新加坡地理经济文化英语介绍-Singapore

新加坡地理经济文化英语介绍 新加坡共和国Republic of Singapore Singapore, officially the Republic of Singapore, is an island country located at the southern tip of the Malay Peninsula. It lies 137 kilometres (85 mi) north of the equator, south of the Malaysian state of Johor and north of Indonesia's Riau Islands. At 707.1 km2 (273.0 sq mi), Singapore is one of four remaining true city-states in the world. It is the smallest nation in Southeast Asia. Prior to European settlement, the island now known as Singapore was the site of a Malay fishing village at the mouth of the Singapore River. Several hundred indigenous Orang Laut people also lived along the nearby coast, rivers and on smaller islands. In 1819 the British East India Company established a trading post on the island, which was used thereafter as a strategic trading post along the spice route.[4] Singapore would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mmercial and military centres of the British Empire, and the hub of British power in Southeast Asia. The city was occupied by the Japanese during World War II, which Winston Churchill called "Britain's greatest defeat".[5] Singapore reverted to British rule immediately postwar, in 1945. Eighteen years later the city, having achieved independence from Britain, merged with Malaya, Sabah and Sarawak to form Malaysia. However, less than two years later it seceded from the federation and became an independent republic on 9 August 1965. Singapore joined the United Nations on 21 September that same year. It is also a member of the Commonwealth of Nations. Since independence, Singapore's standard of liv ing has been on the ris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a state-led drive to industrialisation based on plans drawn up by the Dutch economist Albert Winsemius have created a modern economy focused on electronics manufacturing, petrochemicals, tourism and financial services alongside traditional entrep?t trade.[citation needed] Singapore is the 5th wealthiest country in the world in terms of GDP (PPP) per capita.[6] This small nation has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of more than US$177 billion.[7] The population of Singapore is approximately 4.84 million.[2] Though Singapore is highly cosmopolitan and diverse, ethnic Chinese form the majority of the population. English is the administrative language of the country.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Republic of Singapore established the nation's political system as a representative democracy, while the country is recognised as a parliamentary republic.[8] The People's Action Party (PAP) dominates the political process and has won control of Parliament in every election.

地理教案新加坡

地理教案新加坡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教学目标 1、了解新加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了解新加坡的领土组成和居民特点,新加坡经济迅速发展的条件和发展途径。 2、初步学会读图分析新加坡的位置及其重要性,初步学会正确评价新加坡发展经济的条件。 3、通过自学、讨论、讲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4、树立“发展经济应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独立自主、对外开放”的观点。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培养学生努力学习,借鉴新加坡成功经验,振兴中华的思想。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第一段对新加坡作了简介。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的南面,是著名的城市岛国。新加坡的字面意思是“狮子城”因为岛的形状像狮子。华侨又称它“星岛”或“星洲”,意思是岛小如星。新加坡是世界上人口很稠密的

国家,居民中约四分之三是华人,其次是马来人,印度人。新加坡位于马六甲海峡的东口,处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航运要道上。新加坡海港是天然良港,可停泊许多艘大型轮船。简介中提出:城市岛国、人口稠密、天然良港是新加坡的基本国情。 “利用有利条件,迅速发展经济”这一段是本节的教学重点。教材首先分析了新加坡发展经济的不利条件,回顾了新加坡的殖民地历史和建国后经济发展的历程。然后,探讨了新加坡发展经济的重要突破点:(1)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积极发展转口贸易、对外贸易和航运业;(2)在发挥本国技术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外资和技术,发展炼油、造船、电子电器等工业;(3)利用本国的自然、交通优势,积极发展旅游业。 “花园城市”从合理布局产生和规划绿地两个角度分析了新加坡“花园城市”美称的由来。 教法建议 1.从观察新加坡岛的形状入手,说出它像什么动物的形态,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再指导学生读图,了解新加坡的领土的组成,北面靠近什么半岛,南邻什么岛,处于什么海峡东口,从而认识新加坡交通位置上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查阅新加坡的面积、人口数

地理亚洲教案

地理亚洲教案

第4节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编制人:李学进审核人:高二地理组 一、学习目标 1. 识记亚洲的位置、分区及主要国家。 2. 掌握亚洲的自然地理特征 3. 知道亚洲人口、文化及经济发展的差异 教材分析 本章是我们学习区域地理的第4节,将高二年级学习的地形、河流、气候等知识运用于具体的区域,同时也为继续学习下面的其它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基本的方法和策略。 这一节主要从亚洲的位置和范围学起,使学生学会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半球位置来分析归纳某一大洲位置的特点。了解亚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环境特征。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能使用地图等相关资料,描述亚洲的位置、濒临大洋、相邻大洲及分界线 难点 学会归纳出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地形特点。 教学方法: 探究学习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展示图集(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温带大陆、贝加尔湖) 简单介绍图片,这些都在我们居住的大洲——亚洲。 它们在亚洲的什么地方呢? 亚洲有在世界的什么位置呢?亚洲的范围有多大呢? 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亚洲的位置和范围。 探究拓展(一) 想一想、你所知道的亚洲有哪些世界之最? 2、讲授新知: (1)大家还记得上册,我们学过的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吗?对于一个区域,我们可以用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来了解它。

(2)展示“东西两半球图”。 要明确亚洲的位置,我们先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看看。 观察地图:亚洲位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中的哪个半球? 各学习小组进行自主学习,讨论出问题答案。 小结: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3)展示“亚洲经纬度地图” 观察地图,找到亚洲东西南北四至点的经纬度? 各学习小组自主学习,讨论得出答案。 小结:亚洲的经纬网位置( 26°E-170°W,81°N-11°S) (4)展示“亚洲的范围图” 观察地图,根据上册学习的大洲和大洋 ①观察亚洲周围的大洋,各位于亚洲的什么方位?亚洲周围的大洲,各位于亚洲的什么方位? ②说说亚洲与邻近大洲的分界线? 各学习小组自主学习,讨论结果。 小结:(播放亚洲与邻近大洲分界线的地图图片。) 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分界;西南临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洲界; 东北隔着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东南与大洋州隔海相望。 探究拓展(二) (2011年上海卷)

街头见闻优秀作文5篇

街头见闻优秀作文5篇 篇一:街头见闻 炎炎夏日,太阳如同一个大火球般挂在天空,似乎有一种不把地球烤熟了就誓不罢休的样子。这时,我正躲在凉爽舒适的空调屋里躲避太阳的攻击。 就在我专心地构思一篇文章是,有一阵“又香又甜的糕点嘞!卖糕点嘞!”的叫卖声打断了我的思路。我起身向阳台走去,发现有一位大概五十岁的老伯正在我们这一圈转悠,寻找做生意的机会,这位老伯蹬着一辆有些旧的三轮车,边骑边叫卖,只见那辆三轮车的后坐上,有一筐糕点,馋的我口水滴答。我返身回屋,从存钱罐里拿出十元钱,想去买些糕点解解馋。 我来到楼下,仔细地上下打量这位老伯,只见他身上的那件白衬衫早已被汗渍染得不像样子了,那双扶着车把的手,那长长的指甲里不知藏了多少污垢。这时,他把车停在了一个公用水龙头旁,拧开水龙头,一把抓起那个盖在糕点上的毛巾,淋湿后,连水龙头也不拧,直接就“吧嗒”一声,就盖在了他的脸上,还不停地擦洗,然后又将毛巾淋湿,又开始才擦洗他的身子,一边擦洗一边自言自语:“好爽!好爽!”然后,更让我吃惊的是,他居然不把毛巾重新洗干净,就有盖在了糕点上,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一定不会相信这是事实,一种像吐的感觉涌上我的心头。我连忙转身回屋了。

唉——也难怪爸妈不让我在外面买那些零食,原来真的那么不卫生,现在打死我,我也不会再去买那些零食吃了。我想对各位做生意的大叔们、大婶们、叔叔阿姨们说几句话,我想说:“大叔大婶们和那些叔叔阿姨们做任何职业都应该有一个职业最基本的诚信啊!只有这样,才能把生意做大,做红火啊!”各位商贩们,你们听到这个来自一个十一岁孩子最真实的心声了吗? 篇二:街头见闻 分针带动时针不住的转着,人们的脚步踱来踱去,搞的我眼睛都花了。干脆,走路好了。 快走到体育馆附近的时候,一阵刺耳的铁皮碰撞地面的声音传入我的耳朵。本来想看看是怎么回事儿,可一走近又没了。只见一辆简陋的,破损的,历经沧桑的木板车停靠在路旁。这辆车有两层,下层躺着一位断腿的老人,而上层,则是放了一张可以透过它看清一切的被单。正同情于这位老人悲惨的命运,一位小男孩更是让我揪心,他捧着着一个铝罐,一个补了又补的铝罐,在向路人乞讨。 他看到了我,马上向我跪下,双手捧着那个铝罐,眼巴巴的看着我。我着实惊了一下,但又马上回过神来,开始仔细打量起这个小男孩。一双破烂不堪的运动鞋,一条穿的发白的牛仔裤,一件发黑的好在能看出是黄色的毛衣。脸,黑漆漆的,在阳光的照射下越发的黑亮。他没有说一句话,但我知道他想说什么。于是便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块钱,放进了他的那个铝罐。他冲我笑了笑,又连忙跑向那个躺在木板车上的人。他解开挂在木板车上的绳子,把它扛在肩上,用自己微弱

新加坡地理与气候

地理与气候: 新加坡是一个热带岛国,由一个本岛和60个小岛组成。它的气温变化不大,降雨量充足,动植物繁衍,体现了热带岛屿的特征。新加坡地处热带,常年气温变化不大,雨量充足,空气湿度高,气候温暖而潮湿,年平均温度在 23和 31摄氏度之间,温差很小。对于那些喜爱日光浴、游泳、航海以及其他水上运动的人来说,新加坡可称得上是天堂。 新加坡出关手续: 带出新加坡的物品不收取出口关税。需出口许可证才能携带以下物品出关:武器、炸药、动物、成形金制品、宝石、珠宝(私人财产除外)、毒药、毒品。 飞往任何国家的航班对乘客均收取15元乘客服务费,其费用包含在机票费中(包括非新加坡售出的机票)。 海关相关规定: 关税条例:携带货币的数量无限制;交税商品为酒类(包括葡萄酒、啤酒、淡色啤酒、烈性啤酒和波尔多红葡萄酒),香烟和雪茄;免税商品为电子和电器商品,化妆品,相机、时钟和手表,珠宝、珍金和珍石,鞋类,艺术和手工艺品玩具;所有带入新加坡的商品征收3%的消费税;价值低于规定数额的新商品、纪念品、礼物和特色小吃有免税特许(如果旅客在新加坡停留少于48小时为200新元;如果旅客在新加坡停留为48小时或以上,为400新元);超出免税特许以外的商品须缴纳消费税和关税,过境旅客可在 Custom Bond(海港担保函)下保留额外商品;仓库租赁需付费。 违禁物品: 用于出口而标有"Singapore Duty Not Paid""未付新加坡税"标记的烈酒、香烟和烟草和标有以"E"开头标记的香烟仅限制在新加坡外消费;禁止再次进口;受控药品和刺激药品;爆竹;手枪或左轮手枪形状的香烟打火机;玩具铸币和玩具货币票据;盗权出版物、音像磁带、光盘;珍贵野生动物及其副产品;其他禁携物品还有淫秽物品、出版物、音像和软件;煽动和暴乱材料;口香糖。 需控制物品(须出示入口许可证或相关权力机关发出的其他授权书方准入境):

新加坡文化特色简介

新加坡文化特色简介 新加坡的华人主要来自广东、福建、上海和海南等地。新加坡籍商人一向有勤奋、诚实、谦虚、可靠的美德。与新加坡人谈判,不 仅必须以诚相待,更重要的是考虑给对方面子,不妨多说几句“多 多指教”、“多多关照”的谦言。值得一提的是,与海外华人进行 贸易,采用方言洽谈,有时可以起到一种独特的作用。碰上说潮州 话的商人,首先献上一句“自己人,莫客气”的潮州乡音,给人一 种宾至如归的感觉,其他象粤语、滇语等同样有助于谈判的进行和 成功。 在新加坡,进清真寺要脱鞋。在一些人家里,进屋也要脱鞋。由于过去受英国的影响,新加坡已经西方化。但当地人仍然保留了许 多民族的传统习惯,所以打招呼的方式都各有不同,最通常的是人 们见面时握手,对于东方人可以轻轻鞠一躬。 新加坡人接待客人一般是请客人吃午饭或晚饭。和新加坡的印度人或马来人吃饭时,注意不要用左手。到新加坡人家里吃饭,可以 带一束鲜花或一盒巧克力作为礼物。谈话时,避免谈论政治和宗教。可以谈谈旅行见闻,你所去过的国家以及新加坡的经济成就。 由于新加坡居民中华侨多,人们对色彩想象力很强,一般对红、绿、蓝色很受欢迎,视紫色、黑色为不吉利,黑、白、黄为禁忌色。在商业上反对使用如来佛的形态和侧面像。在标志上,禁止使用宗 教词句和象征性标志。喜欢红双喜、大象、蝙蝠图案。数字禁忌4、7、8、13、37和69. 新加坡独立前,四面野草丛生,蚊蝇遍地。26年后的今天,被 誉为“美丽的花园城市”。旅游业十分发达,每年到这里观光的游 客达四五百万。在高层建筑物之间,都留有较大的空地布置绿化, 设有花架、花坛,并广植花草。因此,市区地面除了柏油马路和铺 砖的便道以外,均以花草木覆盖,可以说做到了“黄土不见天”。 北京商务旅游品牌服务提示新加坡除了园林绿化举世瞩目外,城市

新加坡地理环境

新加坡地理环境 利用地理位置发展经济的典型国家——新加坡 新加坡是东南亚的一个岛国,梵文意为狮子城,又因国土小如星斗,故称星洲、星岛。新加坡国土总面积618平方千米,人口约有270万,其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高这4369人。是世界上面积最小、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1965年独立后,立足本国实际,因地制宜,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究其发展的根本原因,主要是充分发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这个有利因素,成为世界上利用地理位置发展经济的典型国家。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最南端,领土由新加坡岛和附近54个小岛组成,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向称“东方十字路口”。北面与马来半岛隔着宽仅1.2千米的柔佛海峡,西边有长堤相连,交通便利;在南面隔着新加坡海峡同印度尼西亚相望,海峡长105千米,宽1.7千米,扼守着马六甲海峡入口处的航行要道。 二、利用地理位置发展经济 新加坡地狭人稠,资源贫乏,依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发展经济,成为东南亚的经济中心,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国际航运、航空和贸易中心新加坡港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和水文条件十分理想,港口货物年吞吐量达1亿吨以上,居世界前列,国际航空客运周转量仅次于美、英、法、日居世界第5位。新加坡以此为基础,从邻国大量进口各类初级产品,汇总、分级、包装后再行出口,形成了以转口贸易和航运业为主体的独特经济类型。 2、工业和技术服务中心新加坡四面环海,以炼油和造船为核心的工业部门具有世界意义。全国建有五大炼油厂,年加工能力达4290万吨,成品油出口额仅次于荷兰居世界第二位。造船业为传统的优势部门,不仅能修造繁多的各项船舶,还是世界上海洋石油钻井平台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工业以制造业为中心转向技木密集型部门,大力发展电子工业,电视传真设备、按钮式电话、光纤光缆、电脑化列车控制系统等均进入世界先进行列。近年来,发展重点又转向新科技园地的建设上,大力培养科技人才,发展尖端技术,以适应改革工业结构的需求。 3、投资和金融中心新加坡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方便快速的通讯,政局的稳定,国民素质较高等特点,使外国资本大量投入,推功了新加坡经济的腾飞。同时,各国银行云集新加坡,银行总数仅次于伦敦、纽约和香港,成为世界第四大金融中心。 4、国际旅游和会议中心就自然和历史文化条件而言,新加坡并不具备发展旅游业的突出优势,但利用其适中的地理位置,大力发展基础设施,美化城市环境,提供优质服务,简化出入境手续,开展各种旅游“外交”活功,从而吸引大量外国游客旅游及大批国际会议在新加坡召开。目前,旅游业已成为新加坡外汇的重要来源之一。 总之,新加坡利用本国特殊的地理条件,扬长避短,引进和运用外国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

东南亚地理教案

7.2xx 教材解析】 我所讲的内容是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的《东南亚》,本章节注重国家地理的学习,对学生了解世界国家地理分布和自然特征有重要意义,为学习后面的知识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说明东南亚“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 2、根据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分析东南亚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了解东南亚主要农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 二、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运用地理和相关资料说明一个地区特殊地理位置的方法。 2、学会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归纳某一气候类型特点的方法。 3、学会分析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树立各国发展经济必须因地制宜的观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世界的优良品质。 【重点难点】 一、重点 “十字路口”位置、热带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二、难点 通过分析东南亚自然条件对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分析世界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

【教学方法】 活动探究法、多媒体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 【学情学法】 初一的学生,读图、识图能力的基础弱,学生不一定能适应探究式的教学。设计畅所欲言、答疑解惑很必要,灵活教学,带动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学习地理的乐趣和意义。 【教学资源】 教材、多媒体、地图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 老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日本的工业发展和文化,那么请同学回答一下日本的工业分布? 学生:XX沿岸和XX沿岸。 老师:日本的工业发展对外依赖性强,商品对外出口率高的原因是什么呢?学生:日本的地域狭小,资源贫乏。日本的生产率高,国内市场需求小,开拓国外市场是重要的举措。对外出售商品是经济发展必要的,所以商品率高。 老师:XX 的文化有什么特征呢? 学生:日本文化具有浓郁的大和民族文化,又有强烈的西方文化。 导入新课: 老师:说到芭提雅、巴厘岛和马六甲这些地方,同学们会想到什么地方呢?也许有同学不熟悉,那么马来西亚呢?曼谷哪?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新部编本(前三章)_教案新部编本.docx

教师学科教案[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 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高中地理 (中图版 )必修二 2.1 城市的空间结构(一 )教案 1 2. 1 城市的空间结构(一 ) [教学目的 ]: 使学生能够分析城市内部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重点难点 ]: 1、城市的空间结构分析 2、形成城市不同空间结构的原因 [讲授过程 ]: 导入:人口最集中的场所就是城市,而城市同时也是人类对自然环境改变最深刻的地方。 本单元即学习城市,主要介绍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城市化(即乡村聚落转变为城市聚落的过程) P26,探索活动: 阅读: [ 问题 ]1 、从市中心与外围的交通运输有何差异?(市中心交通更方便) 2、为什么外围的住宅区具有明显的东西部差异?(风向)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由于某些条件(风向)的影响,城市内部形成不同的功能分区,同一分 区也可能形成不同的等级分化。 例如:济南市分区:文化区,商业区、工业区、居民区等。 第一节城市的空间结构 一、城市的空间结构:构成城市的各要素在空间上的位置及其组合状况。 要素:商业网点,人口分布、工厂、医院、行政部门等等。 它些要素并不是杂乱无章地混在一起,而是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如:工厂一般不会与大商场在 一起。 城市中往往形成不同的功能小区,这些小区有规律的结合,从而构成城市的空间结构。 例:城市中心,交通发达,大商场,大银行,大型娱乐设施特别多,形成城市的中心商务区 (CBD ),而中心商务区的外围,又依据其不同要素组合形成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等。 城市空间结构一般包括以下八方面: [ 阅读城市的空间结构,思考问题] [ 问题 ] 各分区的位置、特点和交通状况有何不同? 1、中心商务区: 位置:城市中心部位 特点: 1、体现商业和服务职能; 2、交通便利,通信发达; 3、人口流动量较大,人口昼夜差异大。 2、工业区: 位置:城市边缘 特点: 1、体现工业生产特征:工业门类分区和污染。 2、交通:便利,有河流或铁路通过。 [ 问题 ]CBD 也是交通便利,这里的便利与CBD 的便利有何区别:交通运输方式:CBD :公路(灵活)和航空(便捷) 3、大型工业区往往包括职工住宅区及各种服务设施。 3、商业区: 位置:城市中心区(中心城市,原因:无中心商务区)或中心区附近。 特点: 1、由商业街和大商场组成。(点状或线状分布)2、交通便捷。

第三节 新加坡2(选学)_高中地理教案

第三节新加坡2(选学)_高中地理教案 第三节新加坡(选学) 教学目标 1.了解新加坡的位置特点、领土组成及居民构成,并了解新加坡的经济特点及发展原因。2.通过对新加坡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3.通过学习新加坡经济迅速发展的事实,结合我国国情对学生进行教育,增强学生的责任心。 教学重点 新加坡的经济特点与发展原因。 教学方法 谈话法和讲授法。 教学媒体 东南亚图、新加坡图、热带经济作物及新加坡城市风光景观图。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经过前面的学习,我们较全面的了解了东南亚的位置、居民特点、自然环境及经济状况。但是各个国家之间又有不同,今天我们来学习东南亚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新加坡。【板书】第三节新加坡 一、位置,领土和居民 【导学】引导学生观察“东南亚地形图”,让大家观察新加坡在位置上区别于东南亚其他国家的显著特点是什么。 整个国家位于马来半岛南端,扼守马六甲海峡东端,处于太平洋与印度洋的航运要道上地处赤道附近。位置特别突出。该国和日本近似的是资源贫乏。 【板书】1.位于马六甲海峡东端 阅读课本中“城市岛国”,请同学们说出新加坡在领土和居民上的特点。 【学生总结】新加坡是由新加坡岛和附近一些小岛组成,人口270万,面积600多平方千米,平均每平方千米高达4000人以上,是世界人口稠密区之一。居民以华人为主,约占3/4。【板书】2.东南亚面积最小的岛国 【板书】3.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国家 这样的环境条件,对新加坡的经济发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啊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板书】二、东南亚的新兴工业国 1.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 请同学们分成若干个小组,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1)新加坡发展经济有哪些优越条件? (2)新加坡发展经济有哪些不利条件? (3)新加坡经济是如何发展的? 同学们积极发言各抒己见,总结大家的发言: 新加坡经济发展的优越条件有:地理位置优越、有天然良港、劳动力众多、民族独立等。新加坡经济发展的不利条件有:领土狭小、资源贫乏、粮食进口等。 【指导学习】向同学们提供以下资料: 新加坡利用自己的优势条件,采用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措施,保持和发展传统的转口贸易和海上运输,利用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和天然良港的优势,增加商品进出口量和港口吞吐量。

城市化教案3(高一地理)

2.3 城市化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城市化的概念、主要标志,了解哪些主要因素推动城市化发展。 2.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 3.解释城市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改变,不合理的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如何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措施。 教学重点: 1.城市化的概念、主要标志及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 2.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 教学难点: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 教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电视录像机 教学方法:比较法、列表分析法、图示法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城市化的含义 1、城市化定义:指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2、城市化含义: (通过P31图2.17分析城市化的内涵,本部分可以采取学生讨论-学生讲解- 教师评价—教师总结的程序进行) ①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农村人口转化为非农业向城镇集聚,农村地区转化为城镇地区,城镇数量增加的过程。 ②城市化对一个城市而言,就是城镇等级升级的过程; ③城市化对一个地区而言,就是城市等级体系的形成过程。 你是从哪些方面来看城市化的呢?

点拨城布人口数量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图中哪些城市等级升级了,哪些是新增加的城市。然后引 导学生思考这些变化的结果) 3、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动力 (学生讨论结合图2. 18城乡人口迁移的驱动力示意分析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有哪些?然后采取学生讲解-教师评价-教师总结的程序进行) (1)拉力:指那些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 如工作机会多;赚钱机会高;医疗服务与社会福利水平高;受教育与升迁机会高;现代建筑居家舒适;社会地位提高等 (2)推力:指那些使得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 如维持生计困难(劳动力过剩等);就业机会不足;就医不便、公共设施不足;升学与升迁不易;生活品质低;贫困与社会地位低等。 总之,人口由乡村流向城市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不平衡。这是国内人口迁 移的方式之一。 (3)主要原因:经济发展不平衡 4、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标准——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过渡:城市化是工业革命的产物,世界范围的城市化进程也是从工业革命以后开始的。(本部分整体思路:先进行图2 . 20内容的教学,同时结合P34案例4完成P35 活动题。然后依据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划分,对图2. 19和图2. 21进行分析,使学生明确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过程和城市化水平存在的差异。)(一)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一一稍被拉平的“ S”形曲线(图2. 20)讨论:|请同学们读取图2 . 20每个阶段的城市化水平的起止数值,观察曲线的倾斜程度,明确城市化进程中各阶段的特点。 点拨初级阶段的城市化水平低于25%—30% ;加速阶段的城市化水平是从25 %?30%增长到60%?70%,增长迅速,此阶段容易出现环境恶化等城市问题;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高于

地理环境为新加坡经济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导学案

课题:地理环境为新加坡经济发展提供 了哪些条件 学习目标: 1. 知道新加坡的地理位置信息; 2. 探究分析新加坡经济迅速发展的条件; 3. 通过新加坡的经济结构,分析其主要的经济支柱及 其发展条件。 学法指导: 查阅关于新加坡的课外资料,运用本章的课本区域理论,来分析新加坡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难点: 从地理条件分析,新加坡发展工业的有利和不利条件,试着提出合理化建议。 预习案 一﹑教材助读 (一)新加坡的基本信息 1. 自然地理:位于______,是马来半岛最___端的一个 热带城市岛国。面积为647.5平方公里,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为邻,有长堤与马来西亚的新山相通,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地处_______与__________航运要道—_________海峡的出入口,由50多个海岛组成,新加坡岛占全国面积的9 1.6%。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常年___________,年平均气温24-27℃。自然资源______. 2. 人文地理:321.75万(1999年6月),其 中华人占77.2%;马来人占14.1%;印度人占7.4%,其余为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人。国语为马来语。英语为行政用语。地窄人稠,人口密度_______。 (二)新加坡工业的发展 新加坡原是个商业城市,1960年工业只占国内生产 总值的18%。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新加坡推 行________战略,并大力引进外国资金和技术,重 点发展与_______和__________相关的炼油、石油化 工、修造船、钻井平台制造等工业。至1980年,工 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升到28%。工业的迅速发 展还带动了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新加坡是世 界三大炼油中心、炼油、造船、钻井平台制造都达 到世界先进水平。近些年来,新加坡的_______发展 迅速。 (三)新加坡其他产业简介 ________是新加坡经济增长的龙头产业,主要包括 零售与批发贸易、饭店旅游、交通与电讯、金融服 务、商业服务等,2006年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________。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不到______。 粮食全部靠进口,蔬菜仅有5%自产。新加坡是世界 重要转口港及联系_____________的航海和航空枢 纽;旅游业发达,是外汇的主要来源之一;是世界 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亚洲主要的美元市场。 二﹑预习自测 下图是新加坡地理位置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新加坡的气候类型是,其主要特征是 2.新加坡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体现在 。 3.分析新加坡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 我的疑惑: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解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探究案 1 /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