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引导孩子学会尊重

1如何引导孩子学会尊重
1如何引导孩子学会尊重

如何引导孩子学会尊重

尊重是人际关系的起点,也是人际关系的要点。自古至今,“尊重”一直被人们所称颂。刘备三顾茅庐,请得卧龙出山;杨时程门立雪,只为老师不被打扰;孟子曰:“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而如今独生子女家庭较多,祖辈对小孩过分宠爱,导致孩子只顾着自己的喜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丝毫没有要顾忌他人的念头。这些习以为常的细节,纵容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潜移默化中使孩子养成了自私的性格,又怎么谈得上尊重别人?因此,让孩子明白尊重他人就等于尊重自己,培养孩子的尊重意识尤为重要。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引导孩子养成尊重他人的良好行为习惯呢?我认为可以试试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父母要有尊重孩子的意识

家庭是孩子与社会接触的第一站,父母尊重孩子,是孩子学会尊重他人的前提。孩子只有受到尊重,才能从中学会尊重。假若父母经常对孩子大声斥责,孩子便会在潜移默化中学会用同样的语调回应父母;假若父母经常数落孩子,孩子终究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他人。这正如英国著名教育家赫伯特?斯宾塞所说: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因此,要培养孩子的尊重意识,首先应是父母尊重孩子。

1.与孩子交朋友。

想要更多的了解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与孩子以朋友的方式进行交流。平时可以多与孩子聊聊天,说说学校发生的有趣的事情、与小伙伴们的相处情况,以及对一些事情的想法、困惑等等,耐心地指导、帮助孩子,引导他们正确思考该怎么办。

2.尊重孩子的意愿,多商量、少命令。

耐心地倾听孩子的想法,与孩子平等交流,也是尊重孩子的一种具体表现。有些父母觉得孩子比较小,就不认同孩子的想法,不赞同他的意愿,一切都得听自己的安排。其实,无论孩子多小,他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应该被尊重,而且应多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判断问题,不要轻易打压他的想法与见解。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希望孩子做什么事情的时候,应该尽可能与孩子以商量的口吻交流。比如:提醒孩子做作业,可以说:“到时间了,是不是该做作业了呀?”让孩子帮忙拿一下碗,可以说:“你能帮妈妈拿一下饭碗吗?”孩子帮忙后要及时说“谢谢”,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对自己的尊重,同时孩子也能在得到别人的帮助后主动感谢对方。

3.教育孩子应多鼓励、少斥责。

孩子渐渐长大,会害羞、难为情,知道自己犯了错等等,因此当孩子做了不当的事情,父母不能一味地板着脸指责孩子,要有心了解孩子的意图,委婉地指出不当之处、耐心指导,避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比如:有的孩子为了多争取一些玩的时间,作业写得比较马虎,父母可以温和地说:“你作业速度比较快,不过,如果能把字写得认真一些就更好了。”孩子听了肯定更乐于接受父母的建议。

二、身教重于言教

尊重意识是要从小开始培养的。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父母有很多机会可以引导孩子理解什么是尊重,并利用自己平日里的一言一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因此,父母要做到处处尊重他人,用您的行为去引导孩子,成为孩子尊重他人的榜样。

比如:有的父母喜欢在背后议论别人的闲事,嘲笑他人的短处或过失,给孩子留下不尊重别人的印象,孩子自然也会学会说长道短。若父母待人真挚、诚恳,孩子待人接物自然也会彬彬有礼;父母遇人亲切问候,孩子便也主动热情地问候。

孩子的内心是纯真的,可塑性较强。我平日里总能做到与人主动打招呼,儿子的小嘴自然也比较甜,有一次小家伙与人打招呼的时候,只是随口叫一声,并没有目视对方,我趁机告诉孩子:“与人说话、打招呼,要看着对方的眼睛,这是对他人最起码的礼貌与尊重”。后来有一天早晨刚出门,遇到邻居家的老太太,我主动打过招呼后却迟迟没有听到儿子的招呼声,后来问其原因,他理直气壮地说:“我还没来得及看到太太在哪里,你就已经开走了……”呵呵,原来不是不懂礼貌,而是想着应该看着对方。

三、借助人生经验,适当引导

孩子限于人生的经验不足,需要父母适当地引导孩子去尊重别人。如:叫别人的外号;对人缺乏礼貌等等,父母要平心静气地向孩子了解为什么会这么做,然后有针对性地指出孩子这样做的不当之处。父母可以让孩子设身处地体会一下不受别人尊重的感觉,让孩子明白,即使是开玩笑也要讲究场合,要有分寸。

父母可以告诉孩子一些必要行为要求背后的原因。比如:可以给孩子解释为什么在还有人没吃完之前不能离开饭桌;为什么别人说话时,孩子不能打断别人的话;老师上课、同学发言或者谈话时,要注意倾听等等,让孩子明白这些都是对对方表示尊重的一种表现。

四、让孩子学会用尊重的语气说话

善用文明礼貌用语,听起来是外在行为的一种表现,而实际上它反映了一个人的内心修养,体现出一个人尊重他人的文明意识。如果父母时时刻刻都注重讲礼貌、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孩子在潜移默化中自然能够学会用尊重的语气进行表达。固然,在充满尊重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大多数都能够懂得礼貌待人。

平时请儿子帮我一个忙,我总不忘跟他说一声“谢谢”,小家伙习以为常。不过我偶尔因为忙于做事,在他帮忙之后居然没有意识到要对他说声“谢谢”,小家伙可不含糊,站在旁边等着呢!“妈妈,你忘记什么了?”他细声细气地逗我。等我表达了谢意,他才会笑嘻嘻地离开。当然,我帮了他的忙,也会听到“谢谢”二字,此时,应不失时机地给予肯定:“我家宝贝儿可真棒,是个懂礼貌的好孩子。”这样及时的肯定与赞美,有助于让孩子享受到礼貌带来的喜悦,更好地帮助孩子学会通过尊重的语气表达对他人的尊重。

当孩子不经意间出现了无礼的行为后,父母应明确地向孩子表达“应尊重他人”的想法,告诉孩子“你应为你自己说过伤人的话而道歉。”

五、养成尊重他人的习惯

在教育孩子尊重他人的时候,父母也应帮助孩子养成尊重他人的习惯。例如:不妨碍他人的习惯,当别人在休息或工作的时候,孩子不要打扰别人。

尊重他人,不仅要尊重他人的想法、人格,还应包括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比如:在学校里,值日生把地扫干净时,孩子是否懂得爱惜?在客车上,当乘客把座位让给你时,孩子是否懂得感谢?面对弱势群体时(如乞丐、残疾人),要教导孩子真心帮助他们,而不仅仅是怜悯和施舍。

六、自尊自爱

要学会尊重别人,必须先学会尊重自己。一个人只有懂得自尊自爱,才会在他人心中树立威严,赢得他人的尊重。试想,连自己都不尊重的人又怎么会去尊重别人,又有谁会尊重你?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就体现了自我尊重。

总之,“爱人者,人爱之,尊人之,人尊之。……人心与人心之间,像高山与高山之间,你对对方的大山呼喊,我尊重你……那么,对方心灵高山的回音便是,我尊重你……你喊我恨你,对方决不会回答我爱你。”——特级教师魏书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