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的小故事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的小故事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的小故事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的小故事

【篇一: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的小故事】

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荣立三等功以上指战员302724名,荣立集体三等功以上的单位5953个,其中被授予英雄、模范称号和

特等功人员502名,分别为:特级英雄两名(杨根思、黄继光),

一级英雄50名,一级模范4名,二级英雄286名,二级模范75名,特等功85名(同时被授予称号并立特等功者未计。

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授予各种勋章、奖章23万余枚。其中,同时被

授予“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英雄”称号及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的

共12人。

杨根思(1922--1950)江苏泰兴人。1944年参加新四军,1945年加入

中国共产党。在国内革命战争中他多次立功受奖,曾两次被评为战

斗模范,荣获“爆破大王”、“华东一级人民英雄”、“华东三级人民英雄”等称号,并光荣地出席了1950年召开的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同年他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担任志愿军第20军58师172团3连连长。

在1950年11月29日第二次战役中,杨根思奉命率领一个排的战士,坚守在长津湖地区下碣隅里外围制高点--小高岭,这是敌人南逃的必

经之地。战斗打响后,他率领全排先后连续打退了敌人在飞机、大

炮掩护下的8次疯狂进攻。此时,阵地上只剩下他与两名伤员,并

且弹药用尽。当美军发起第9次进攻时,危急关头杨根思抱起最后

一个5公斤重的包,毅然冲入敌群,与4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用自

己的血肉之躯保住了阵地,完成了切断敌人退路的阻击任务。战后

志愿军领导机关为杨根思追记特等功,追授特级战斗英雄称号,并

将他生前所在连命名为“杨根思连”。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

授予杨根思“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一级国旗勋章、

金星奖章。朝鲜政府还在他牺牲的地方建立了“杨根思英雄纪念碑”。邱少云(1931年--1952年)四川铜梁人。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第15军29师87

团9连战士。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曾参加了第五次战役、1952年秋

季战术性反击作战。

1952年11月11日,邱少云所在连队在朝鲜平康前线反击391高地

作战中担负突击任务,并奉命于夜间在距敌60米的山脚下潜伏,以

待次日傍晚发起突袭。12日11时,他的潜伏地不幸被敌盲目发射的

燃烧弹击中。为了不暴露部队的整个行动计划,邱少云忍受烈火烧

身的巨痛,在5个小时的时间里一动不动,直至牺牲。他以自己的

生命换取了此次作战的胜利。当晚反击部队顺利攻占391高地,全

歼守敌1个加强连。战后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志愿

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朝鲜政府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及金星奖章、

一级国旗勋章。英雄的名字被永远镌刻在391高地主峰的石壁上万

古留存。

曹玉海(1923--1951年),山东省莒县人943年6月参加革命,中国

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第114师第342团第l营任营长。

1951年2月12日,在朝鲜第四次战役汉江南岸坚守防御作战中,

美军1个团在24架飞机、52辆坦克和大量火炮配合下,向他们营

守卫的京安里以北350.3高地凶猛进攻。他勇敢机智,靠前指挥,

组织部队打退敌人3次进攻。当一部分敌人突人阵地时,他带领部

队英勇反击,不幸中弹牺牲,时年28岁。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

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

曹庆功(1925--1951年),云南省武定县人,1948年10月参加革命,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0军第119师第356团第l连

任副班长。

1951年2月18日,在朝鲜第四次战役运动防御战斗中,他带领一

个战斗小组在洪川江北岸望日里附近286高地执行阻击敌人的任务。他们打退敌人多次冲击后,阵地上只剩他1人,他因右臂被炸断流

血过多昏了过去。当他苏醒过来时,敌人又冲上来了,他用尽全力

拉响最后3枚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时年26岁。中国人民志愿

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的

光荣称号。

王学凤(1926-1951),安徽小砀山县人,1948年参加革命,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0军第120师第358团第3连副班长。1951年4月初在朝鲜第四次战役中,他带领的战斗小组在华岳山前

沿阵地抗击敌人,战斗中,他的右手、腮帮、头部和胸部先后负伤,昏倒在工事里。当他在昏迷中听到敌人的嘈杂声知道敌人冲上来时,便支撑起负伤的身体,把枪摔坏,投出最后一颗手榴弹,跳下悬崖

壮烈牺牲,时年25岁。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

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

王学凤(?--1951年),吉林省敦化市人,194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

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7军第141师第422团第5连任连长。1951年10月1日,在秋季防御战役坚守天德山阵地的战斗中,他

指挥全连与敌军激战8个小时,打退敌人11次冲击,歼敌300余人。次日拂晓前,他又带领40多战士出其不意地袭击敌人,歼灭敌人80余名。10月3日,敌人又发起更为疯狂的进攻。最后,他在全连人

员大部分伤亡、弹药耗尽的恶劣情况下,销毁文件,砸坏手枪,抱

起石头砸向敌群,只身与敌激战,壮烈牺牲。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

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的光荣

称号。

孔庆三(1926--1950)山东历城县人。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担任志愿军第27军80师炮兵团5班班长。

1950年11月27日第二次战役中,他所在的部队参加了围歼咸镜南

道长津郡新兴里之敌的战斗,5班担负掩护突击部队前进的任务。激

战中,在地面结冰,无法构筑炮阵地的情况下,他毫不犹豫、奋不

顾身地用自己的肩膀顶住火炮架,命令助手开炮,及时摧毁了敌人

的火力点,打开了突击部队前进的通道。但他自己却因火炮后座力

的撞击、腹部又被迸回的弹片击中而壮烈牺牲。为表彰他的英雄事迹,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并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他的名字被镌刻在朝鲜长津湖畔志愿军烈士纪念塔上与世长存。

孙占元(1925年--1952年)河南林县人。194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第15军45师135团7连班长、排长。在入朝作战作战中,

先后参加了第五次战役、1951年阵地防御作战和1952年秋季战术

性反击等作战。在战斗中他机智勇敢,多次立功。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打响后,597.9高地炮火冲天、弹

片横飞,孙占元奉命带领全排担任夺取2号阵地的突击任务。在冲

锋至半山腰时部队受阻,他的双腿被炸成重伤,但他仍忍着巨痛爬

行向前,亲自用手雷炸毁敌火力点,占领了敌阵地。随后,他又指

挥全排连续击退敌军连级规模的两次反扑,并用缴获的两挺机枪轮

流射击,歼敌80多人。当子弹打完后,他拿起最后一颗手雷滚入敌群,炸死8名敌人,自己也壮烈牺牲。为表彰他的英勇事迹,志愿

军领导机关给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

朝鲜政府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及金星奖章、

一级国旗勋章、英雄奖状。

黄继光(1930年--1952年)原名黄继广,四川中江县人。1949年参加

革命,1951年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15军45师135团2营通信员、代理班长。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曾参加了第五次战役、1952年秋季战术性反击和上甘岭战役。由于多次出色完成任务,他两次被评为工作模范并荣立三等功。

在1952年10月19日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所在的营奉命再次反击597.9高地。当连续攻下敌人数处阵地后,部队在零号阵地半山腰被

敌机枪火力点压制,前进受阻。危急中,他挺身而出主动承担爆破

任务。他勇敢地冲向敌地堡,用手雷炸毁敌几个火力点后,敌一残

存的火力点还在顽抗,部队前进依然困难。此时,黄继光身上已经7

处负伤,手雷也已全部用光。为了完成任务,减少战友的伤亡,他

忍住巨痛英勇地扑向敌人的火力点,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正在扫射的

敌机枪射孔,为反击部队扫清了前进的道路。在黄继光壮烈献身精

神的鼓舞下,反击部队迅速全歼美7师5个连,夺回阵地。战后部

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青年团中央授予他“模范青年团员”称号。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

英雄”称号。朝鲜政府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英雄”称号及金星

奖章、一级国旗勋章。为缅怀英雄,他的名字及英雄事迹被镌刻在

上甘岭北面的五圣山石壁上,其家乡中江县兴发乡也改名为继光乡。立特等功,获特级英雄称号,并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

称号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

胡修道(1932年--)四川金堂县人。1952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

作战,任志愿军第12军31师91团5连战士,1955年加入中国共

产党。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先后参加了1952年秋季战术性反击、上

甘岭战役和朝鲜东海岸反登陆防御作战。

1952年11月上甘岭战役进入了决定性的反击阶段。5日,胡修道所在的连在上甘岭右侧的597.9高地连续敌军由排到两个营规模的41

次反扑,歼灭了大量的敌人坚守住了阵地。在一天的激战中,特别

是阵地上只剩下两个人的情况下,他一人坚守3号阵地,英勇机智

地打退了敌人的10多次进攻,并创造了志愿军战士一人一天歼敌

280余人的记录。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

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称号。朝鲜政府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

国英雄”称号及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胡修道入朝参战,首战立

功当英雄,被大家传为“神话”。

员宝山(1930-1951年),河南海上安阳县人,1949年5月参加革命,中国亿志愿军第42军第125师第375团第9连卫生员。

1951年9月7日,在朝鲜中马山战斗中,他奋勇抢救伤员,臀、臂、腿先后负伤,坚持不下火线。在腹部受重伤、肠子流出的严重情况下,仍忍受剧痛,爬上山头救护3名伤员,终因伤热时而是光荣牺牲,时年仅21岁。部队党委根据他生前的申请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他“中国人民志

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并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一级战士”荣誉勋章。

高成山(1922-1951年),河北省易县人,1940年6月参加八路军,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8军第204师第612团第6连任连长。

1951年10月19日,他带领全连在坚守朝鲜平安南道金化郡938.2

高地战斗中,打垮敌军有敌机每天在40余架次配合的两个团的进攻。他组织7次较大的反击,打退敌人大小百余次冲锋,杀伤敌人1800

余名,坚守阵地5昼。最后全连只剩几个人,他临危不惧,沉着指挥,完成了坚守任务,坚持到增援部队上来,打垮了进攻的敌人,

直至壮烈牺牲,时年29岁。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

倪祥明(1925-1952年),河南省杞县人,1949年参加革命,中国共

产党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9军第115师第343团第7连任副班长。

1952年7月,在朝鲜涟川西222.9高地防御作战中,他在子弹打光后,冲入敌群,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时年27岁。中国人民

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1952年9月5日,他所在部队党委根据他本人生

前的申请要求和表现,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李家发(1934-1953年),安徽省南陵县人,1951年6月参加中国人

民志愿军,第67军第199师第595团第1连战士。1952年加入中

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1953年7月13日,在朝鲜金城战役反击轿岩山的战斗中,他所在

的连队,担负主攻轿岩山西峰的战斗任务。当部队顺鱼脊脊形山梁

前进时,被敌人铁丝网挡住了,他主动请战,拖着受伤的双腿,先

后炸掉了铁丝网和3个地堡。这时他受重伤昏倒了。当部队继续发

起冲击时,敌1个暗堡又响起了枪声。在多次爆破未成,部队冲击

受阻的情况下,他从昏迷中惊醒,忍着7处伤痛的身体朝着敌人机

枪扑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眼,为部队扫除了前进的障碍,使红旗插上了轿岩山,而他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时年仅19岁。

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

级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并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

号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

伍先华(1927--1952)四川遂宁市人。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12军34师100团2连3班战士、班长。先后参加了第5次

战役、1952年春、夏季巩固阵地作战和1952年秋季战术性反击作战。

1952年9月29日秋季战术性反击战中,他所在的部队参加歼灭江

原道金城郡官岱里之敌的作战。战斗中,他机智灵活地指挥3班迅

速完成了攻占敌720阵地的任务。当我突击队正向敌纵深发展时,

敌坑道内一火力点吐出条条火舌将前进道路封死。伍先华又奋勇当先,率3名战士前去爆破敌火力点,途中3名战士相继负伤和牺牲,在此情形下,他毅然抱起包冲进敌人的坑道,与4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为部队打开了前进的通道。他的英雄行为惊天地、泣鬼神,志

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并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爆破英雄”称号,追认其为模范共产党员。朝鲜政府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

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及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英雄奖状。

牛保才(1927--1952)山西壶关县人。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

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第15军45师135团1

营营部电话班副班长。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参加了第五次战役和阵

地防御战役。

1952年10月14日“联合国军”为夺取上甘岭,在志愿军防线的中部

打开缺口,发起“金化攻势”。战斗异常激烈,597.9高地半小时就落

下7、8万发。牛保才冒着猛烈的炮火抢接电话线,他的左腿不幸被

敌军炮弹弹片打断,血流入注。但他忍着巨痛,拼尽最后的力气爬

到断线的地点,用嘴咬住一个线头,又用一只手拉住另一个线头,

让电流通过自己的身体接通线路,保证了部队的通讯联络,直至壮

烈牺牲。志愿军领导机关为这位英雄的电话兵追记特等功,并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二级英雄”称号。

杨春增(1929--1952)河北沙河县人。1945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第12军35师104团4连3排副排长。先后参加了第五次战役、1951年阵地防御作战和1952年巩固阵地作战。

1952年8月,杨春增所在部队奉命参加朝鲜江原道金城座东南无名

高地的进攻战斗。战斗中他率领1个班迅速攻占了541阵地后,为

巩固阵地,又从早上激战到下午。激战中他身边的战友不断倒下,

在连续打退敌军多次进攻、歼敌100余名后,阵地上只剩下了他和

卫生员。敌人又发起了疯狂的进攻,面对蜂拥而上的敌人,杨春增

抱起最后一颗反坦克雷冲入敌群,与30多名敌人同归于尽,用自己

的血肉之躯保住了阵地。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中

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称号,追认他为模范共产党员。朝鲜政

府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英雄”称号及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

章和英雄奖状。

杨连第(1919年--1952年)天津市人。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铁

道兵,195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抢修陇海路8号高桥时,因机智勇敢表现出色,荣获“登高英雄”称号。1950年9月光荣出席

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

同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铁道兵1师1团1连

副连长。战斗中他所在的部队在朝鲜前线各铁路大桥间进行抢修,

多次出色完成修桥任务。特别是1951年7月,在参加朝鲜评安南道

清川江大桥抢修任务中,他带领一个排11次搭设人行便桥,并创造

性地铁轨架浮桥,保证了正桥施工和顺利通车,有利地支援了前线

的作战。1951年8月,他回北京出席志愿军铁道兵首届庆功大会,

并当选为志愿军国庆归国观礼代表,还出席了全国铁路劳动模范代

表会议。

杨育才(1926年--)陕西勉县人。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

军第68军203师607团侦察排副排长、排长。

在入朝作战中,曾参加了1951年阵地防御作战、1952年秋季战术

性反击和金城战役。1953年7月13日,志愿军发起金城反击战役,杨育才所在部队急速向敌纵深插入。战斗中他奉命率侦察班11名战

士和两名朝鲜联络员,机智勇敢,克服重重困难,化装深入敌后,

出其不意地将南朝鲜军号称“白虎团”的首都师1团团部全部歼灭,

共毙俘敌团长以下官兵70多人,缴获了大量的军用物资,打乱了敌

人的作战部署,为我军全歼守敌创造了有利条件。为表彰他的功绩,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称号。朝鲜政府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英雄”称号及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英雄奖状。

张积慧(1927年--)山东荣成县人。1945年参加八路军并加入中国共

产党,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空军第4师

12团3大队飞行大队长、副团长、团长。

在抗美援朝作战中曾10多次参加空战,击落击伤敌机5架。1952

年2月10日,在反美军凭借其空中优势,对朝鲜北方的交通要道进

行封锁的“绞杀战”中,张积慧和战友们一道并肩作战,并由他一举

击落美国空军英雄、少校中队长、号称“空中一霸”的“王牌飞行员”

乔治-阿-戴维斯,从而打破了“美国空军英雄不可战胜”的神话,引起

美军,特别是美国空军的巨大震惊。对于他的出色表现,志愿军空

军为他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称号,并被

誉为“空中英雄”、“空中突击手”。朝鲜政府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

民共和国一级、二级自由独立勋章、军功章。

孙生禄(1928年-1952年)河北定兴县人。1945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空军第3师9团飞行员、飞行中队长。

在入朝作战的日子里,他英勇机智,曾数十次参加空战,击落敌机6架,击伤敌机1架,被人们赞誉为“空中突击手”。1952年12月2日,在与企图偷袭的敌机激战中,为掩护长机组,他果断地架机冲

向敌机群,将敌注意力吸引到自己的方向。在击落敌两架飞机后,

他沉着地驾驶着受重伤20多处的战机返回基地。次日,他又升空作战,并击落1架敌机。返航时被从后方突袭的4架敌机击中,光荣

牺牲。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

战斗英雄”称号。朝鲜人民军空军也为他追记特等功,追授“朝鲜人

民军空军英雄”称号,并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勋章。

罗盛教(1931年-1952年)湖南新化县人。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第47军141师侦察队文书。在朝鲜他曾参加

了1951年阵地防御作战。

1952年1月2日,在朝鲜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里,为营救落水的朝

鲜儿童,他冒着零下20℃的严寒先后3次跳入冰窟中,拼尽全力,

救出因滑冰落入水中的朝鲜少年崔莹,自己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他“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爱民

模范”称号,青年团中央追认他为“模范青年团员”。朝鲜政府授予他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一级战士荣誉勋章。为了

纪念英雄,朝鲜人民把石田里和罗盛教牺牲的河流及安葬他的山分

别改名为“罗盛教村”、“罗盛教河”、“罗盛教山”。

许家朋(1931-1953)安徽省绩溪县人,1951年5月参加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员,志愿军第23军第67师第200团第9连战士。1953年7月6日夜,在反击石砚洞北山战斗中,他所在的突击排突

入敌阵地后,为敌暗堡猛烈的机枪火力所阻,爆破手爆破未成,英

勇牺牲。许家朋从牺牲的爆破手身边拿起包向敌暗堡扑去,在距敌

10余米处两腿负伤,就夹着包爬行。在逼近敌暗堡后,发现包受潮

失效,他猛然挺立起来,扑向敌碉堡机枪眼,双手紧抱敌机枪脚,

胸膛紧抵枪口,整个上身都钻进了枪眼,阻止了敌人机枪发射,保

证了攻击部队迅速攻占主峰,全歼守故100余人。立特等功,获一

级英雄称号,并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朝鲜民主

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

【篇二: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的小故事】

舍身堵枪眼----特级英雄黄继光

(2000.10.19 11:02:04)

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四川省中江县人.1931年1月8日出生在一个

贫农家里.他幼年丧父,家境贫苦.1949年他的家乡解放了,他积级参加

农协会和民兵,工作非常积极,两次揭发地主谎报土地和偷改佃约,并活

捉了一个逃亡地主,收缴了伪保长隐藏的两支手枪.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黄继光于1951年3月毅然参加了中国人民志

愿军.当要离开家乡的时候,母亲高兴地把一朵大红花带到了他的胸前,

并对他说:“到了朝鲜,要多多杀敌,报答祖国和人民.”带着母亲的嘱托

和人民的期望,黄继光来到了朝鲜前线,被分配到志愿军第15军第45

师第135团第2营当通信员.虽然是当通信员,他时刻想着要多学本领,刻苦地锻炼自己.他工作积极,学习认真,进步很快.1952年7月25日

光荣地加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1952年10月14日,美国侵略军开始向上甘岭597.9和537.7北

山高地发动疯狂进攻.上甘岭位于朝鲜中部五圣山上,它是志愿军中线

的大门,也是扎进敌人心窝的一把钢刀.尤其是上甘岭地区北山的两个

高地,像楔子一样打入敌人阵地前沿,给敌人造成极大威胁.敌人在这不

到4平方公里的上甘岭小高地上,动用了两个多师的兵力,在大量的飞

机、坦克和大炮配合下,连续向537.7高地和597.9高地疯狂进犯,月夜炮声隆隆,硝烟弥漫,志愿军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黄继光在战斗打响后,担负在炮火下送信,传达命令,接电话线,背伤员的任务.连续在敌人的炮火封锁下度过了4天4夜.

10月19日晚.黄继光所在营奉命向上甘岭右翼597.9高地反击.第6连奉命事先夺下6号阵地,再夺取5号、4号阵地,必须在天亮以前拿下0号阵地,为整个反击战的胜利奠定基础.战斗开始后,进展情况比预想的要顺利.这时,突然发现山顶上有一个敌人的集团火力点,使志愿军部队受到压制不能前进.营参谋长立即命令第6连必须炸掉它,同时组织爆破组.从黄昏7时30分到夜晚10时30分,6连已经向敌人发起了5次冲锋,仍未催毁敌人的火力点,许多战士都壮烈牺牲.这时离天亮只有40多分钟了,不拿下0号阵地,就等于没有按计划完成战斗任务,整个反击战的胜利就会受到影响.在这关键时刻,站在参谋长身旁的黄继光站出来坚定地要求:“把任务给我把,只要我有一口气,我保证完成任务.” 参谋长非常信任地说:“黄继光,这次任务就交给你,现在

我命令你为第6连第6班代理班长.一定要完成任务!” 接受任务后,他立即提上手雷,带领两名战友向敌人的火力点爬去.他们趁照明弹的亮光巧妙地前进,开始敌人没有发现他们,当离敌人火力点只有30多米的时候,两名战友相继倒下了.黄继光的左臂和左肩中了两弹,血流如注,但他仍然一步不停地向敌人中心火力点前进.只剩下八九米的时候,他挺起胸膛,举起右手向敌人投去手雷,但由于火力点太大,只炸毁了半边,未被炸毁的两挺机枪,又从残存的射击孔里伸出来,死命地吼叫着,志愿军的冲锋又受到阻止.黄继光再次受伤倒下.这时天就要亮了,40分钟的期限就要到了,黄继光跃身而起,冲着那狂喷火舌的枪口,冲着那侵略者的顽固堡垒,挺起胸膛,张开双臂,扑了上去……正在喷吐的火舌突然熄灭,正在死命吼叫的机枪哑然失声,黄继光用他那年轻的生命,开辟了志愿军胜利前进的道路.

刹时,但任攻击任务的战友们,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高声呼喊“冲啊!为黄继光报仇”!他们踏着黄继光爬行的道路,很快占领了0号阵地,守在高地上面的敌军两个营——1200多人,全部被歼灭.

为了表彰黄继光的伟大精神和不朽功勋,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发布命令,为黄继光追记特等功一次,并授于“ 特级英雄”称号.中国共产党志

愿军第15军委员会在追认他为“模范团员”的同时,追认黄继光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

黄继光“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追授他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

黄继光的名字和光荣事迹铭刻在上甘岭背后的五圣山上,英雄的壮举和不朽的业绩,像巍然屹立的五圣山永世长存

永恒

献给黄继光

在那千钧一发的时刻,

你的胸膛是一道胜利的高墙.

敌人的罪恶的枪口被堵住了,

你生命的火花像长虹一样闪耀.

你死得那样年轻,

却活得那样久长.

谁说庄严的刹那不就是永恒!

……

你响亮的名字永远不会磨灭,

和平塔将刻下你不朽的功勋.

你生命的火花,

在人类的历史上,

也同那些辉煌的名字一起

放射光芒!

——严辰

电影《上甘岭》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上甘岭精神曾感染和鼓舞了新中国几代人.在那场残酷的战役中,志愿军涌现出众多的英雄,黄继光又是两名特级英雄中的一位.在战斗的关键时刻,他扑向敌人地堡,用血肉之躯堵住机枪射孔,奏响了一曲惊天动地的革命英雄主义赞歌.

生平

■志愿军在中江县征集新兵,黄继光在村里第一个报了名,因身材较矮开始未被选中

■当攻击部队受阻、伤亡较大时,已任营通讯员的黄继光主动请战.

■弹药用光了,他毅然用胸膛堵住敌人枪眼.其壮举赢得抗美援朝最高荣誉——特级英雄

黄继光,1930年出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一个山村.他自幼家境极为贫寒,六七岁时父亲因受地主欺压,病恨交加而死.黄继光从小就给地主扛长工、割草放牛.1949年冬,家乡解放,村里组织起农会,黄继光不但成为农会第一批会员,积极斗争地主,还当上了村里的民兵.

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国内停止复员并大量征兵.1951年3月,中江县征集志愿军新兵时,黄继光在村里第一个报了名.体检时,他因身材较矮开始未被选中.来征兵的营长却被黄继光参军的热情所感动,同意破格录取.

到朝鲜前线后,黄继光被分配到第十五军第一三五团二营六连任通讯员.1952年4月,部队到五圣山前沿阵地接防,本想杀敌立功的黄继光却被分配到了连队后勤.经过副指导员细致的思想工作,黄继光明白了后勤工作的重要性,样样工作都干得很出色.经上级批准,他荣立三等功一次,还加入了共青团.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10月19日夜,黄继光所在的二营奉命反击占领597.9高地表面阵地之敌.当攻击部队受阻、伤亡

较大时,已任营通讯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主动请战,消灭敌人火力点.在战友负伤牺牲、自己所携弹药用光的情况下,黄继光毅然用自己的身躯堵住了敌人枪眼,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通路,牺牲时年仅22岁.

黄继光的英雄壮举,获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最高荣誉——他被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称号(另一特级英雄是杨根思);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朝鲜政府授

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黄继光最后长眠于沈阳市北陵烈士陵园.

背景

■上甘岭战役的火力密度在战争史上是空前的;志愿军获“朝鲜英雄” 称号的12人中,上甘岭占4人——黄继光、邱少云、胡修道、孙占元

■一些西方军事家认为,只有弄清楚上甘岭防线为何突不破,才能真正了解中国军队

空前惨烈的上甘岭战役,在当时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火力密度的最高纪录.

在仅4平方公里的阵地上,“联合国军”先后投入6万人的兵力,倾泻了190万发炮弹和5000枚航弹,最多的一天达30万发.志愿军也陆续投入兵力4万余人,发射炮弹40万发.阵地上草木荡然无存,岩石构成的山头被打成半米多深的粉末堆.

在这样的常人难以想象的火海弹雨中,志愿军能够打退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火力的以美国为首的侵略者,主要原因在于有无数黄继光这样的英雄.

在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战争中获得“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的12人当中,参加上甘岭战役的就有4人,他们是黄继光、邱少云、胡修道、孙占元;此外,还有数以千计的功臣和英雄集体.在这种氛围中,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时刻激励和感染着参战的同志们,创造出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

黄继光虽然入伍仅一年多,但在党组织的教育以及老战士们的言传身教下,很快学到了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及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在短时间内成长为一名优秀战士.关键时刻他能舍身堵枪眼,正是人民军队培养和党教育的结果.一些西方军事家认为,只有弄清楚上甘岭防线为何突不破,才能真正了解中国军队.五十多年来,“上甘岭”一词已成为我军英勇顽强的代名词,上甘岭精神永远值得发扬光大!

故事

■由于黄继光工作出色,人又机灵, 营长点名调他到营部当通讯员

■黄继光扑向敌地堡前,腿已被打断,身上有七处重伤,身后有一道十多米长的血印,其惊人的毅力令人赞叹

在家乡当民兵时,黄继光就曾机智勇敢地抓获过一名逃亡地主,轰动全村.他从参军的第一天起,就要求杀敌立功.他除了干好通讯员工作,还经常到班里向战士们学习手榴弹、手雷、自动步枪等武器的使用方法,多次受到连长表扬.由于他工作出色,人又机灵,营长点名调黄继光到营部当通讯员.

在1952年10月19日那个弹雨纷飞的夜晚,黄继光跟随营参谋长指挥六连在上甘岭进行反击.当时,营参谋长和连长、指导员焦急万分,如果天亮前攻不下敌阵地,一夜的战果将付诸东流.在紧要关头,黄继光挺身而出,与连里两名通讯员一起请战.不久,两名战友相继中弹倒下,黄继光也负了伤.当他爬到离敌人中心火力点十余米时,用力扔出了最后一颗手雷,只炸塌了半个地堡,敌人的机枪仍在喷出火舌.黄继光此刻身上已没有任何武器,仍然向前爬去.趴在后面的战友们,借着照明弹的亮光,突然看到了气壮山河的一幕:黄继光摇晃着站起身,张开双臂,向敌机枪射孔扑去……

战友们冲上“零号”阵地时发现,黄继光敦实的身躯仍然压在敌人的射击孔上,他的手还牢牢地抓着周围的麻袋,宽阔的胸膛还紧紧地堵着敌人的枪口……人们看到,黄继光的腿已被打断,身上有七处重伤,他的身后有一道十多米长的血印.可以想见,在最后时刻,黄继光是以何等坚强的毅力,拖着重伤的身躯,爬到敌人的地堡前,又一跃而起的.

■令人遗憾的是,由于黄继光从小家境贫寒无钱照相,他没有留下一张照片,牺牲后拍下的照片又极其惨烈,且面部形象难辨

■如今上甘岭战役留下唯一的有形纪念物,就是黄继光烈士纪念碑, 这是根据金日成的指示建造的

令人遗憾的是,由于黄继光从小家境贫寒,从来没有去照过一次相.牺牲后虽有人拍照过遗体,形象却十分惨烈且面容难辨.在宣传英雄事迹的时候,因找不到一张可用的照片,只好用一幅舍身堵枪眼的素描画来代替.后来,杭州美院的老师们根据黄继光的连长万福来的回忆,经反复琢磨画出了黄继光的正面标准像.上甘岭战役胜利10周年时,雕塑专家根据这张画像铸造了三尊铜像,分别珍藏在部队和中江县的黄继光纪念馆以及他生前所在连俱乐部.

1953年4月,黄继光的母亲邓芳芝作为代表出席了全国妇女大会.毛泽东还请邓芳芝到中南海自己家中做客,表示了对英雄的敬意.

战役结束后,中朝两国战士在五圣山主峰背后一块高大的石壁上,刻下了黄继光的名字.如今,上甘岭战役留在阵地上唯一的有形纪念物就是黄继光烈士纪念碑,这是根据金日成的指示建造的.这块大理石纪念碑的旁边,保留着烈士用胸膛堵过的地堡枪眼,周围盛开着美丽的金达莱.

【篇三: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的小故事】

在1953年朝鲜战场夏季反击战中,志愿军某部三连接替了友军的防务,上了938.2高地主峰的前沿阵地,对面不到百米处就是美国鬼子。美军不甘心938.2高地被我友军夺取,天天向我方阵地前沿和纵深实施狂轰滥炸,隔一两天就以数十人或百余人的规模,在炮兵和坦克掩护下向刚接防的三连等阵地反击。那时,处在山沟里的炊事班送饭到前沿阵地,即使在夜间,也是三天两头有伤亡。不要说一天三餐,一天一餐也难保证,两三天才能送上一次饭。战友们回忆说:吃饭难,还有压缩饼干可以啃几口,抵一阵子饥饿,但饮水难时刻威胁着战士的生命。

接防上阵地那天早晨,每人都背了一壶水。有的战士在通过炮火封锁区时,水壶就被敌人机枪打中,水漏光了。多数人在炎热的夏天打了一天仗,没到下午,一壶水早已喝光。到了晚上,大家渴得唇干舌燥。上阵地第四天,天刚黑下来,指导员余发荣跑到三排十班的猫耳洞,对班长钟樟彩说:“没有水,战士们快渴死了,有的人已经接小便喝了。你负责的活动小分队,除了到敌前侦察敌情抓‘舌头’(俘虏)外,要加一项任务,就是到山沟里找水源。只要找到了... 抗美援朝的故事

畲族战士钟樟彩抗美援朝的故事

出处:金华日报

背水

在1953年朝鲜战场夏季反击战中,志愿军某部三连接替了友军的防务,上了938.2高地主峰的前沿阵地,对面不到百米处就是美国鬼子。美军不甘心938.2高地被我友军夺取,天天向我方阵地前沿和

纵深实施狂轰滥炸,隔一两天就以数十人或百余人的规模,在炮兵

和坦克掩护下向刚接防的三连等阵地反击。那时,处在山沟里的炊

事班送饭到前沿阵地,即使在夜间,也是三天两头有伤亡。不要说

一天三餐,一天一餐也难保证,两三天才能送上一次饭。战友们回

忆说:吃饭难,还有压缩饼干可以啃几口,抵一阵子饥饿,但饮水

难时刻威胁着战士的生命。

接防上阵地那天早晨,每人都背了一壶水。有的战士在通过炮火封

锁区时,水壶就被敌人机枪打中,水漏光了。多数人在炎热的夏天

打了一天仗,没到下午,一壶水早已喝光。到了晚上,大家渴得唇

干舌燥。上阵地第四天,天刚黑下来,指导员余发荣跑到三排十班

的猫耳洞,对班长钟樟彩说:“没有水,战士们快渴死了,有的人已

经接小便喝了。你负责的活动小分队,除了到敌前侦察敌情抓‘舌头’(俘虏)外,要加一项任务,就是到山沟里找水源。只要找到了水,拼上命也要把水背上来。”钟樟彩时年24岁,入朝后在烟台峰打坑

道中光荣负伤,刚立过功。

指导员走后,他随即就叫战士到各班收集了30多个军用水壶,背上

冲锋枪和水壶,离开猫耳洞奔往前沿阵地的山沟。在泛着少许白光

的小路上,他仔细辨认路痕,确认没有埋着地雷后,加快速度走几步,又低下头仔细查看一段再走几步,就这样辨认一段走一段。

当跑下80余米时,山坡上已逐渐有些灌木和青草了,他放慢了速度,仔细搜索,特别注意听水流声音。猛然间,他发现不远处的小树丛

里横着两段似原木一般的东西……他猫着腰手提冲锋枪警惕地向那

两段东西走去。待走近了,才看清那是两具尸体,仔细一看,在紧

靠上面那具尸体边的岩缝里,向上喷涌着一股清水,水量还不小。

他高兴极了,随即将靠近泉边的尸体移开几步,看清楚了那是个穿

志愿军服装的年轻战士,身上背着枪和一些水壶,手里拿着一个军

用水壶伸向喷涌的泉水。他判定这两个战士是到这里灌水时,遭敌

人封锁水源的机枪扫射而牺牲的。

他怕美军机枪再次射击,不敢怠慢,连忙趴下喝饱了泉水,又急速

卸下身上背着的全部水壶,很快将所有水壶灌满。水背回之后,看

着连里战士轮流传递水壶,喝着那甘甜泉水时的高兴劲,钟樟彩也

乐了。

自从那天背水成功以后,他又每隔一两天去背过三次水。每次都遇

到定向、定点打到泉水附近的机枪子弹和炸弹,但钟樟彩都根据美

军打枪打炮的规律避过去了。他也因背水荣立了三等功。

抓俘虏

1953年朝鲜战场夏季反击战斗中,7月初起,志愿军某部三连在938.2高地的前沿阵地执行防御任务。指导员余发荣根据上级指示,在上阵地的第三天,便组建了连队的敌前活动小分队,由三排副排

长陈旭文任组长,十班班长钟樟彩为副组长,抽十班江西省吉安县

的战士罗元礼和官三立参加,为小分队调整了武器。待准备就绪,

指导员召集小分队交代任务,他说:第一,要摸清上敌方阵地时能

避开敌人火力封锁的隐蔽道路;第二,要在敌人晚上8点定时打照

明弹前到达沟底,尽量靠近敌人前沿阵地,把敌人阵前障碍物(地

雷区和铁丝网)和火力点搞清楚;第三,见机行事?抓一两个俘虏回来。

7月7日晚7时,小分队出发了。越过山脚灌木丛后,钟以木棍不断往地上戳戳,往路旁钩钩,生怕弄响了地雷,因而前进的速度很缓慢……十几分钟后,第一道敌人铁丝网的铁丝全被剪断了,他又协

同罗元礼在敌人第二道铁丝网中隐蔽地开辟了通道,钻了进去。他

们慢慢地再往上摸去,发现山坡的树桩上横七竖八拉了不少有刺铁丝。罗元礼将铁丝刚搭上去就劈啪作响,电光四闪。两人会意,只

能用炸药了。

炸药爆炸后,钟、罗静卧在那里,又观察了20多分钟,未发现敌人

阵地上有什么异常。钟下决心摸上去,他轻手轻脚地接近敌人堑壕

外沿,赶紧趴下往堑壕里面看。不一会,从堑壕东头走过来一个怀

里抱着枪的美国鬼子。待他走到面前,钟看准了起身一跃,跳进堑壕,扑过去将其摁倒在地,一把抓住美国鬼子的后领拎了起来。随

后接应的罗元礼接过俘虏夹在左肋,顺手往他口里塞进一块毛巾,

翻出堑壕就往铁丝网口子猛跑。钟提枪紧跟在后,两人动作迅速,

几分钟就将俘虏带到第一道铁丝网外。

第一次抓来那个美国俘虏送交团部的第二天上午,传来团长刘正昌

的命令,要三连再去抓俘虏,最好是两个。指导员余发荣说:“那个

俘虏是个新兵,知道情况很少,团长要求再去抓两个,最好是老兵。”

钟樟彩回去后,随即通知罗元礼和官三立,以及杨芳田参加小分队

行动。晚上7时出发,他们下山速度很快,半个小时多一点,10人

的小分队已跑到沟底。

随后,钟樟彩带着小分队往敌人阵地的重机枪班摸去。当快靠近敌

人前沿堑壕时,钟向后示意停止前进,招手让罗元礼跟着自己,向

敌人堑壕匍匐前进,一点一点移上去,没发现什么异常。一探头借

着微微的光亮看到敌人的重机枪,枪后一个戴着钢盔的美国鬼子,

是个机枪手。钟摸出匕首握在手上,向身边的罗元礼一挥手,立马

跃起,猛地跳进堑壕扑向那个美国鬼子。罗元礼伸手抓过俘虏,右

手往他脖子上一夹,左手撑住壕沿一翻身出了堑壕,半提半拖着俘

虏飞速往下跑去,交给了已经前来接应的师部侦察班长,让他快些

带下去,自己又马上向堑壕冲去。

就在罗元礼夹住俘虏翻出堑壕时,钟樟彩两步就跨到敌人重机枪班

猫耳洞口。看洞口内侧有一个在打盹的美国鬼子,左手一伸就拎了

起来,右手一拳对准俘虏头上砸过去。没待喊出声来,鬼子已被罗

元礼夹住脖子拖了下去。钟见猫耳洞里还有几个美国鬼子,正在发呆,就掏出手雷一拉栓丢进了猫耳洞,自己立即闪身避开洞口。只

听轰的一声,猫耳洞炸塌了,钟樟彩忍不住哈哈哈大笑。敌人重机

班被抓来两个,剩下的都炸死了。

照理,钟樟彩只要翻出堑壕,迅速下山,与小分队一起将两个俘虏

带回阵地,交给连部就圆满完成任务了。但是,钟樟彩看着敌人重

机枪上长长的子弹带接在那里,在一种强烈的复仇心态驱使下,把

战场纪律忘得干干净净。他两手端起敌人重机枪掉转头,朝向敌人

阵地,扣下扳机猛烈地射击起来,没几分钟,那条长长的几百发子

弹带都打光了,他嘘出一口积在胸中的闷气,往山下跑去。

待钟樟彩跑到沟底,正欲向自己阵地上去时,敌人的炮火、机枪已

猛烈地射向山谷和我方阵地前沿的山坡上,持续了数十分钟。钟樟

彩趁敌人火力间隙跑跑停停,先看到已经负重伤的杨芳田,左右两

手自大拇指到中指的六个手指都炸没了,旁边血流了一地。他马上

边劝慰边把他的左右手都包扎好,然后搀扶着杨芳田往自己阵地上

走去。

在敌人的机枪又一次射击时,钟樟彩连忙摁倒杨芳田,自己也卧倒,猛地感到右腿内侧似蜜蜂蛰了一下,不太在意,不一会又继续前进。在爬上去的七八十米途中,连续看到师部侦察班四个战士的尸体,

在牺牲的班长身旁,躺着那个美国俘虏,他也死了。自己班的罗元礼、官三立还有另一个美国俘虏都看不见了。

快天亮时,钟樟彩带杨芳田回到阵地,见到了指导员。他已听过罗元礼等人的汇报,板着脸对钟樟彩说:“你不用回班里去了,准备到军法处接受审判吧。”过不久,团部朱德甫参谋长打电话给指导员,又让钟樟彩听电话,问了许多具体情况,再与指导员讲话时,同意钟仍回班里去,并表示不再追究责任。

钟樟彩回到班里后,心情郁闷,感到自己图一时痛快,使师部侦察班遭受重大伤亡。虽然消灭了一个敌人重机枪班,但功不抵过,太对不起牺牲的战友了。

停战之夜

1953年7月27日晚上8时,朝鲜战场“三八线”附近东部鱼隐山地区志愿军181、185团的防御前沿阵地上,美军的各种炮弹连续不断地爆炸,比平时更为猛烈。坚守在938.2高地主峰前沿阵地的181团三连战士,既警惕又镇静地等待着那盼望已久的停战时刻到来。到了9时整,隆隆炮声戛然而止,停战协定果然生效,战争真的结束了。

没过几分钟,战士们根据指导员的通知,从各自隐蔽藏身的狭小潮湿又闷热的猫耳洞里跑到表面阵地。为防美军趁刚停战这一刻突然反击,战士们仍然是全副武装地站在深不及腰的堑壕里。几个小时窝在猫耳洞里、已腰酸背痛的战士,在堑壕里用劲地活动着身体,呼吸着24天来第一次没有火药味的空气,感到格外的清新和舒服。再看南边相距不到百米的美军阵地上,人影晃动,他们正在跳舞,不断传过来叽哩咕噜的嘈杂声音,看那样子正高兴着呢。时不时从远方阵地上传过来几声冷枪,提醒战士们这还是战场。

几分钟前还炮弹呼啸,大地震颤,硝烟笼罩着整个高地,但片刻之间四周群山都宁静无声了,和平突然来到面前,战士们的心态各种各样。十班战士王水根、骆文华高兴地说:“这下好了,可以回家看父母了。”也有些还想打的战士,不怎么高兴地说:“好什么?我们连上阵地后牺牲了那么多人,仇还未报,停战了,哪还有机会为战友报仇?”更多的战士念叨那些同一天上阵地、同时窝在一个猫耳洞里、共同战斗过的战友名字,为他们没能活到停战这一天而惋惜、抽泣,甚至哭出了声。因停战带来的欢乐很短暂,更多的是忧伤和悲愤的情绪。

指导员余发荣见战士们情绪变化较大,命令战士们回到猫耳洞去好

好睡觉,天亮以后准备接受新任务。已被指定为代理三排长的钟樟

彩跟着指导员进了连部猫耳洞,见他一屁股坐到地上,从口袋底翻

出点烟末,用破纸卷好猛吸起来。他边吸边对钟樟彩说:“我们连在

24天防御战斗中坚守阵地,完成了任务,歼灭了270多个敌人,击

毁了5辆坦克,取得了与美军作战的经验,锻炼了部队,为红军连

队增了光。但是,连队的伤亡毕竟很大,上阵地时180多人,如今

只剩下不到100人,我心里很难过。你要做好排里战士的思想工作,稳定大伙的情绪。”钟樟彩见指导员如此,应了一句“你放心,我会

做好工作的”,就告辞退了出来。回到自己的猫耳洞后,也不由想起

自己班上阵地时有9个同志,到停战只有4个人了。同乡(武义邵

宅乡人)的韩根洪班12个人,只剩了韩一个。钟樟彩一一怀念起那

些牺牲的战友来,特别惋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个师长才17岁的儿

子李富玉,和一对江西籍的亲兄弟李元坤、李元轮。不知牺牲的战

友的父母,知道朝鲜停战了,而永远盼不到儿子回家团聚时,有多

么的伤心。就这样一个晚上心潮起伏,思来想去,到了天亮也没睡

着一分钟,“停战之夜”就这样过去了。

抗美援朝感人故事

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 1952年1月2日(农历一九五一年十二月初六)清晨,罗盛教和战友宋惠云一起去河边练习投掷榴弹。正值隆冬季节,河面已被厚厚的冰雪盖住,几个儿童正在滑冰,笑声阵阵。忽然,传来了呼救声,有人掉进冰窟窿了!罗盛教抓起自己的帽子,往地上一扔,一弯腰,直冲过去。他一边跑一边飞快地脱掉身上的衣服,接着跳进了冰河里。过了好一会,罗盛教才浮出河面,深深吸了口气,又钻进水里。又过了一会,罗盛教终于将落水的孩子托出水面。当那少年两臂扒住冰面往上爬时,突然,哗啦一声,冰又塌了,少年连人带冰又落入水中。这时罗盛教全身已冻得发紫,体力已快消耗殆尽,但他却又一次潜入水中,好久,才用头和肩将少年顶出水面。这时宋惠云已将一根电线杆拖到河边,少年抱住电线杆被拉上了岸。人们急切地等待着罗盛教,然而,他却再也没有上来。为了救落水的朝鲜儿童,罗盛教英雄献身。 上甘岭战役 上甘岭战役是抗美援朝中最为著名的一仗。“联合国军”在上甘岭这个不足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先后投掷炸弹190万发。展厅里一截取自上甘岭的布满弹片的树干和一堆掺杂着弹片的碎石向人们讲述着当时战斗的激烈和残酷。当年参与指挥上甘岭战役的志愿军15军参谋长张蕴钰回忆说:“在战场上,已经没法用数字来显示部队的战斗力。一个人坚守阵地,硬是能把成排成连的敌人打下去;一个人在一次战斗中就可以消灭100多个敌人,这在上甘岭战役中算不得奇迹。” 排长孙占元,在战斗中两腿被炸伤,仍顽强指挥战斗,并用缴获的两挺机枪轮流射击,毙伤美军80余人,当子弹打完,敌人再次涌上来时,他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在反击中,通信员黄继光所在连冲到半山腰,突遭敌火力点阻拦,危急时刻,黄继光奋勇冲上前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眼…… 在上甘岭战役中,一次黄继光所在的营奉命去夺取被敌人占领的一个高地。当冲锋队遭到敌人火力阻击时,黄继光挺身而出,冲向敌人地堡,他用手榴弹炸掉敌人几个火力点,但还有一个火力点仍在喷射火舌,严重阻碍战友前进。这时,他已经受伤,手榴弹也用完了。为了部队的前进,他忍着伤痛,奋不顾身的冲了上去。 邱少云 1952年10月,邱少云所在的连队接受消灭平康和金化之间的三九一高地的敌军的任务。深夜,五十多名身披伪装茅草的战士,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在那蒿草丛生的开阔地埋伏了下来。次日中午,敌人的燃烧弹引燃了他身边的草丛,这时,他只须打滚翻身即可避免烧身。但为了避免暴露目标,他严守潜伏纪律,忍受着烈火烧身的剧痛,坚持一动不动,像一块巨石。直至壮烈牺牲,保证了整个战斗的胜利。 战斗结束后,同志们在邱少云潜伏的位置上,看见他用双手在地上抠出的深深的土坑…… 王海 王海,这位在抗美援朝空战中击落击伤9架敌机的“一级战斗英雄”,站在挂有他和他的战友的巨幅照片的展板前向人们介绍说:“在抗美援朝中,志愿军空军共击落击伤敌机330架,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战绩,连时任美国空军参谋长的范登堡都惊呼:"共产党中国几乎一

抗美援朝英雄事迹

中国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的战争,曾组织了一队志愿军帮助朝鲜对抗美国,而出现在抗美援朝的英雄人物更是数不胜数,而牺牲的革命烈士就有几百人。抗美援朝战争最后的胜利更是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正义与力 量,也让后人铭记曾在战争中牺牲的革命先驱们。 抗美援朝的英雄人物---彭德怀彭德怀简介彭德怀,原名得华,号石穿,湖南省湘潭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 大元帅之一。 彭德怀于1898年10月24日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石潭镇乌石寨彭家围子,按族谱所排,彭德怀取名清宗, 字怀归,号得华。 彭德怀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之一;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50年10月,当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严重威胁中国边境安全时,他坚决拥护抗美援朝的决策,出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指挥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人民军一起,在七个月内连续进行五次战役,把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赶回到“三八”线,迫使其转入战略防御,接受停战谈判。 彭德怀抗美援朝的故事在朝鲜战争第五次战役中,当战局形势逆转时,金日成为保存实力,不顾全局下令北朝鲜军队撤退,结果被美军所乘,致使不少志愿军陷入敌后。其中,战斗力较弱的六十军一八零师被俘 七、八千人,造成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中的最惨重损失。 彭德怀的战役企图是在西线主要突击,分割歼灭北汉江以西美军三个师,南韩两个师及英国、土耳其军三个旅。中朝联军掌握战役突然性,本来以第六十三、六十五两个军吃掉英军二十九旅,以六十四军穿插断敌退路,美军第二十四、二十五师就会被三个兵团包围。北韩第一军团则应乘虚而入,经开城、汶山、高阳直取汉城,几十公里的轻车熟路,原是彭德怀关照金日成的一番无产阶级国际主义。 而到了4月底,却出了意外,第六十三、六十四军未完成穿插任务,敌军迅速撤退,志愿军失去歼敌战机。受阻的六十四军在临津江南岸,火速增援的六十五军挤上来也没出路,二十平方公里的绝地成了敌机及长程炮火的极好目标,志愿军5个师6万多人被连续狂轰滥炸三天三夜,死伤无数。 后来得知原来是朝鲜第一军团顶不住敌军反击,为保存实力临阵逃脱,没有通知志愿军。后来彭德怀大骂 金日成不顾大局。

抗美援朝英雄传(转载)

抗美援朝英雄传(转载) 454抗美援朝特等功:赵先有 赵先有 河北省乐亭县人,一九二八年出生,一九四七年参加革命,中国共产党党员,志愿军第六十五军第一九四师第五八二团第六连副政治指导员。在一九五二年十月开城67高地防御战斗中,他带领连队与敌人顽强搏斗,先后5次负伤,双目失明,仍坚持不下火线。在仅剩两人的情况下,仍坚守阵地。全连先后打退敌人29次进攻,歼敌810余人,最后他壮烈牺牲。立特等功。 追寻英雄的足迹——怀念“王成”原型、乐亭籍战斗英雄赵先有 王海静、徐梦梅、檀咏 根据著名作家巴金撰写的小说《团圆》改编的革命影片《英雄儿女》,曾使千百万中华儿女热血沸腾。每当《英雄赞歌》响起,耳畔总会传来那声震颤寰宇的呼喊声:“为了胜利,向我开炮!”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在王成原型——赵先有的故乡乐亭县采访,我们强烈感受到,王成的形象并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淡化,而是成为代代效仿的人生楷模,王成精神已然成为故乡的育人之魂。 英雄血染战旗红 1947年10月,赵先有告别已有身孕的妻子及家人,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谁也不会想到,这次离别竟成永别! 在部队,赵先有苦练杀敌本领,在新保安、太原、兰州等几十次战斗中曾三次荣立战功。1949年1月,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又荣升排长。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次年2月,赵先有奉命入朝参战。1952年10月,为配合板门店谈判,志愿军总部做出决定,在开城一带展开反击作战。其中,攻防“六七”高地是最激烈的一场战斗。 “六七”高地因海拔高67公尺而得名,距离板门店谈判地点只有5公里,是一个咽喉要道。10月2日,65军194师582团2营5连夺取“六七”阵地后,由6连负责坚守。当时,赵先有任6连副指导员。 2日上午,丢失阵地的敌人向“六七”高地发起多次进攻,均被6连指战员打退,但6连也付出了伤亡代价。此时,赵先有凭借多年的战斗经验找到连长:“现在敌人火力太猛,为减少伤亡,不如将大部队撤回,留少量人员坚守。”他的建议得到团长张振川的同意。就这样,赵先有率领1排和2排4排留了下来。晚上,他对战友们说:“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我们要像钉子一样钉在阵地上,誓与阵地共存亡!”4日凌晨到午后,敌方以飞机57架次实施轰炸,6连先后打退敌人5次冲锋,而6连也仅剩下20人,赵先有将其编为一个加强班,继续坚守。 10月5日,一个惊天动地的日子。敌人动用飞机32架次,与大炮和坦克一起对“六七”高地进行地毯式轰炸,山头被炮火削下1米。上午11时20分,敌

关于抗美援朝的感人故事

关于抗美援朝的感人故事 1952年1月2日清晨,罗盛教和战友宋惠云一起去河边练习投掷榴弹。正值隆冬季节,河面已被厚厚的冰雪盖住,几个儿童正在滑冰,笑声阵阵。忽然,传来了呼救声,有人掉进冰窟窿了!罗盛教抓起自己的帽子,往地上一扔,一弯腰,直冲过去。他一边跑一边飞快地脱掉身上的衣服,接着跳进了冰河里。过了好一会,罗盛教才浮出河面,深深吸了口气,又钻进水里。又过了一会,罗盛教终于将落水的孩子托出水面。当那少年两臂扒住冰面往上爬时,突然,哗啦一声,冰又塌了,少年连人带冰又落入水中。这时罗盛教全身已冻得发紫,体力已快消耗殆尽,但他却又一次潜入水中,好久,才用头和肩将少年顶出水面。这时宋惠云已将一根电线杆拖到河边,少年抱住电线杆被拉上了岸。人们急切地等待着罗盛教,然而,他却再也没有上来。为了救落水的朝鲜儿童,罗盛教英雄献身。 上甘岭战役是抗美援朝中最为著名的一仗。“联合国军”在上甘岭这个不足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先后投掷炸弹190万发。展厅里一截取自上甘岭的布满弹片的树干和一堆掺杂着弹片的碎石向人们讲述着当时战斗的激烈和残酷。当年参与指挥上甘岭战役的志愿军15军参谋长张蕴钰回忆说:“在战场上,已经没法用数字来显示部队的战斗力。一个人坚守阵地,硬是能把成排成连的敌人打下去;一个人在一次战斗中就可以消灭100多个敌人,这在上甘岭战役中算不得奇迹。”

排长孙占元,在战斗中两腿被炸伤,仍顽强指挥战斗,并用缴获的两挺机枪轮流射击,毙伤美军80余人,当子弹打完,敌人再次涌上来时,他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在反击中,通信员黄继光所在连冲到半山腰,突遭敌火力点阻拦,危急时刻,黄继光奋勇冲上前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眼…… 其实,何止在上甘岭,又何止是黄继光、孙占元,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这样的激烈的战斗随时都在发生,这样英雄的壮举几乎在每一次战斗中都会涌现。 王海,这位在抗美援朝空战中击落击伤9架敌机的“一级战斗英雄”,站在挂有他和他的战友的巨幅照片的展板前向人们介绍说:“在抗美援朝中,志愿军空军共击落击伤敌机330架,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战绩,连时任美国空军参谋长的范登堡都惊呼:‘共产党中国几乎一夜之间变成了世界空军强国。” 当有人问:刚刚建立不久的志愿军空军,能打败号称世界头号空中强国的美国,主要靠什么?王海不加思索地回答:“靠人的精神!” 长征时期,发生了一个又一个动人、感人的故事,我较为了解的一个故事叫《一袋干粮》。它讲述了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冲走了。她为了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坚持没告诉他们。为了装成没事发生一样,她拔了许多野菜塞入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体就不行了,在护士长发现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粮”的事后,大家才知道事情的真相,于是大家每人分了一点干粮给她,让她体会到了家的温暖……故事虽小,内涵不小。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小故事却能够反映红军战士们的优秀品质——不怕苦、坚强、无私、热心……小兰,她只是一个13岁的小女孩,却有男孩一样坚强的意志;却知道体谅他人。在她没有粮食之际,她大可伸出双手向战友们要一些,她没有这么做,她选择沉默,不告诉任何人,自己吃苦,此刻,她脑海里想的只有战友的利益,而忽略了自己的困难;而对伤势严重的伤员们,她大可丢下他们,让他们自生自灭,可她没这么做,她细心照料一个伤员,没有怨言,没有后悔。一个小兰尚且如此,可想而知,我伟大的红军整支队伍的品质了。

一些关于朝鲜战争的电子书籍介绍

一些关于朝鲜战争的电子书籍 电子书, 朝鲜战争 都是传到51oK网络硬盘的(感谢"士大夫惹是非"筒子提供信息 ),偶把链接地址给出来, 需要的自己去下就可以了 先传些关于朝鲜战争的吧,另外加一个"中央集团军群"要的<注意!黑豹> PDF,EXE,DOC等各种格式的都有 抗美援朝战争史 PDF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著,咱们的官方版本,厚厚的三卷本 人民志愿军战史简编 PDF 国防大学《战史简编》编写组编著 抗美援朝战争画卷 PDF 徐焰吴少京编著图片集,不过PDF的压缩后,清晰度大打折扣了 朝鲜战争:俄国档案文件 DOC 沈志华编著 朝鲜战争揭密 PDF 沈志华著港版繁体竖排 毛泽东、斯大林和朝鲜战争 EXE 沈志华著 朝鲜战争研究文集 EXE 沈志华著 沈志华李丹慧个人网站

https://www.360docs.net/doc/f98596863.html,/index.htm 朝鲜战争五十年祭 PDF 钱文军著 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 EXE [美]贝文·亚历山大著 长津湖血战实录 EXE [美]Russell A著 朝鲜战争中美军总结的中国军队特点 PDF [美]S· L· A· Marshall著出自《中共部队的攻击战斗》 朝鲜战争-李奇微回忆录 DOC 麦克阿瑟回忆录 PDF 韩国战争史 PDF [韩]金洋明著,韩国人自己编的战史教材 日本人眼中的朝鲜战争(上下) PDF 摊牌——争夺上甘岭纪实 EXE 张嵩山著记实文学 上甘岭战役 EXE

记实文学 错觉--180师朝鲜受挫记 CHM 徐一朋著记实文学 远东朝鲜战争 EXE 王树增著记实文学 朝鲜战争(上下) PDF 解力夫著记实文学 注意!黑豹 PDF 压缩的比较厉害,好多图不清晰了 说明一下,所有书籍均收集自网络,书籍版权属原所有者,发布的目的是研究电子书籍的制作,请下载后自觉在24小时内删除,如果喜欢请去书店购买正版书籍. 有多个链接的书籍,请全部下完后再放到同一个目录下解压,单独的RAR文件无法解压的.

抗美援朝英雄事迹精神五篇1200字

抗美援朝英雄事迹精神五篇1200字 在朝鲜战争中,中朝以一百一十万人打败了联军一百二十万超级大军。说到朝鲜战争,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士兵。每一个都那么年轻,却牺牲得惊天动地。正因为他们,三年后,战争终于停止在了它发生的地方。接下来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抗美援朝英雄事迹精神,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 抗美援朝英雄事迹精神1 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是对那些试图包括使用军事手段在内的所有方式来遏制中华民族崛起的国家发出了这样清晰而明确的警示,一切试图阻止中华民族崛起的妄想,都是徒劳的。 上个星期藉着学院开展形势教育的契机,我们观看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纪录片》,让我对于这场伟大的抗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体会。这台节目再现抗美援朝历史,留给观众深刻的印象。过了60多年,再看朝鲜现状,百姓们以前一直议论,这场援朝战争就不该打!档案节目给了很好的解说回答。毛主席说:这是三把尖刀插在我们身上,1,朝鲜这把刀插在我们头上。2,台湾这把刀插在我们腰上。3,越南这把刀插在我们脚上。美国当年对中国军事上包围,外交上孤立,经济上封锁,政治上颠覆。和日本,南韩,台湾,越南,印度联手形成了包围圈。“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毛主席的战略决策是英明的。这场战争打出了军威,打出了国威!换来了60年的和平,让不可一世的美国和西方诸国明白,中国人民是不好惹的。这也是美军建

军史上第一次没有取得胜利签署的“停战协定”。 抗美援朝战争及取得的伟大胜利,不仅使朝鲜免遭了侵略者铁蹄的践踏、保卫了世界的和平,同时也有力地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打出了新中国应有的的国际地位,而且更主要的是新中国通过抗美援朝向世界宣告了,世界的事务、尤其是亚洲的事务没有新中国的参与,是无法解决的。但是,抗美援朝战争的最伟大意义并不仅仅在于中华民族在这场反击侵略、维护世界和平与正义的战争中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也不仅仅在于中华民族通过这场战争实现了自身的崛起,甚至抗美援朝战争的最伟大意义都不在于中华民族自身。抗美援朝战争的最伟大意义就在于它撬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形成的美苏两个大国主宰世界的格局,在于它以实际行动向世界宣告了大国主宰世界时代的结束,在于它彻底颠覆了几百年来在全世界已经形成了的世界上的事务只能由少数几个西方大国来主宰的传统认识,在于它给全世界注入了小国要敢于反抗大国的欺凌、弱国能够战胜强国的压迫、各国的事务只能由各国人民来管,世界的事务必须由世界人民来管、世界是世界全体人民的世界而不是少数几个西方大国的世界这样一种全新的理念,在于它开启了国家不分大小、民族不分强弱而一律平等的这个人类历史上的崭新时代,在于它为全人类开辟了一条可以通过以战止战的方式来求得共存共生的未来道路。 抗美援朝的胜利固然是伟大的,值得歌颂的。但我觉得更应该值得铭记的是那些为了中国的安全和尊严,不惜倾其所有在前线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战士们。最惨烈的是1952年11月25日上甘岭之战。

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感人故事三则

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感人故事三则 钟樟彩的故事 在1953年朝鲜战场夏季反击战中,志愿军某部三连接替了友军的防务,上了938.2高地主峰的前沿阵地,对面不到百米处就是美国鬼子。美军不甘心938.2高地被我友军夺取,天天向我方阵地前沿和纵深实施狂轰滥炸,隔一两天就以数十人或百余人的规模,在炮兵和坦克掩护下向刚接防的三连等阵地反击。那时,处在山沟里的炊事班送饭到前沿阵地,即使在夜间,也是三天两头有伤亡。不要说一天三餐,一天一餐也难保证,两三天才能送上一次饭。战友们回忆说:吃饭难,还有压缩饼干可以啃几口,抵一阵子饥饿,但饮水难时刻威胁着战士的生命。 接防上阵地那天早晨,每人都背了一壶水。有的战士在通过炮火封锁区时,水壶就被敌人机枪打中,水漏光了。多数人在炎热的夏天打了一天仗,没到下午,一壶水早已喝光。到了晚上,大家渴得唇干舌燥。上阵地第四天,天刚黑下来,指导员余发荣跑到三排十班的猫耳洞,对班长钟樟彩说:“没有水,战士们快渴死了,有的人已经接小便喝了。你负责的活动小分队,除了到敌前侦察敌情抓‘舌头’(俘虏)外,要加一项任务,就是到山沟里找水源。只要找到了水,拼上命也要把水背上来。”钟樟彩时年24岁,入朝后在烟台峰打坑道中光荣负伤,刚立过功。

指导员走后,他随即就叫战士到各班收集了30多个军用水壶,背上冲锋枪和水壶,离开猫耳洞奔往前沿阵地的山沟。在泛着少许白光的小路上,他仔细辨认路痕,确认没有埋着地雷后,加快速度走几步,又低下头仔细查看一段再走几步,就这样辨认一段走一段。 当跑下80余米时,山坡上已逐渐有些灌木和青草了,他放慢了速度,仔细搜索,特别注意听水流声音。猛然间,他发现不远处的小树丛里横着两段似原木一般的东西……他猫着腰手提冲锋枪警惕地向那两段东西走去。待走近了,才看清那是两具尸体,仔细一看,在紧靠上面那具尸体边的岩缝里,向上喷涌着一股清水,水量还不小。他高兴极了,随即将靠近泉边的尸体移开几步,看清楚了那是个穿志愿军服装的年轻战士,身上背着枪和一些水壶,手里拿着一个军用水壶伸向喷涌的泉水。他判定这两个战士是到这里灌水时,遭敌人封锁水源的机枪扫射而牺牲的。 他怕美军机枪再次射击,不敢怠慢,连忙趴下喝饱了泉水,又急速卸下身上背着的全部水壶,很快将所有水壶灌满。水背回之后,看着连里战士轮流传递水壶,喝着那甘甜泉水时的高兴劲,钟樟彩也乐了。 自从那天背水成功以后,他又每隔一两天去背过三次水。每次都遇到定向、定点打到泉水附近的机枪子弹和炸弹,但钟樟彩都根据美军打枪打炮的规律避过去了。他也因背水荣立了三等功。 罗盛教的故事 罗盛教,湖南省新化县相子村人,1931年生在一个贫苦农民的家里,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1年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任志愿军47军第141侦察队文书。他高举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旗帜,昂首挺胸踏上了朝鲜的土地,一直向南急行军,迎接战火的洗礼。当年,他参加了阵地防御作战。

朝鲜战争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朝鲜战争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摘要:朝鲜战争是现代史研究中的一个热门论题,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取得了很多成就。研究者们利用前苏联解密档案和中国档案文献,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但是在研究中仍有值得深入探究的地方,有些方面还有待去进一步挖掘。 关键词:朝鲜战争;档案文献;中国现代史 关于朝鲜战争的研究是中国现代史和国际冷战史的热门话题,保持了持久的热度。从上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出现了又一次研究热,究其原因是苏联的解体使得大量的前苏联档案公之于众,学者们有了利用第一手文献做研究的前提,与此同时中国也开始大量公布与此有关的档案文献,一些战争亲历者的回忆录也不断问世。相比此前意识形态色彩较浓的研究,这一时期的研究由于有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故学者们可以在研究史料的基础上做出比较客观的研究。 国内学者中利用解密的前苏联档案资料和国内的文献,在这一领域研究成果比较多的是沈志华先生。他通过对大量的原始档案文献的解读,在朝鲜战争爆发的背景、斯大林改变对朝政策、美国卷入朝鲜战争、台湾问题与朝鲜战争、中国被迫出兵朝鲜、中苏同盟与朝鲜战争等方面均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其所著的《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就是利用档案文献所做出的典范之作,对年轻一代的历史研究者有很大的启示、指导意义;由其主编、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出版的三卷本《朝鲜战争:俄国档案馆的解密文件》则为广大的没有条件亲自前往阅读第一手档案的研究者提供了便利,可以轻松的寻找到几乎所有在苏联档案馆保存的与朝鲜战争有关的档案文献。杨奎松教授在这一方面也有比较独特的研究成果,军事史专家曲爱国、齐德学等也均是这一领域内的重要研究者,邓峰教授在停战谈判问题上也有重要成果。 从现在的研究状况看,取得的成果是显著的:关于朝鲜战争的爆发,学者们普遍都认为是斯大林和金日成密谋了战争,而斯大林何以会在1950年初改变对朝鲜的政策,支持金日成的军事计划,是目前研究所讨论的重要问题;关于中国出兵朝鲜也是关注度很高的论题,尤其是中共中央决策出兵的过程更是讨论的重点,而1950年10月2日的两份意思根本相反的电报则使研究者可以更深刻的体会中国出兵朝鲜的决策出台的艰难;关于志愿军入朝作战的情况,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编著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史》和《抗美援朝战争史》利用第一手文献资料,对战争中历次战役的策划、战斗进展情况、部队伤亡、后勤补给保障、中朝军队的联合作战等问题都作了详细的记述,是了解志愿军入朝作战情况的最全面、最权威的著作。 目前看来,关于朝鲜战争的研究虽然成果丰富,仍有一些值得探索的问题。相对而言,关于朝鲜停战谈判的研究显得比较缺乏,研究出来的成果也都较为分散,缺乏系统性,对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的过程还有待做进一步详细的梳理。相较于对停战谈判的研究,战俘问题很少有人关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寥寥无几。战

革命先辈的感人事迹材料

革命先辈的感人事迹篇1 我们现在的生活多么美好呀!要知道是那些革命先烈们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让我们快乐地依偎在祖国的怀抱里。 那些革命烈士令我感动,他们每一位都是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 邱少云,抗美援朝战争期间,邱少云在一次执行潜伏任务时,不幸被敌人燃烧弹击中,全身被火焰燃烧,虽然旁边有条小河,但邱少云为了不暴露目标,影响整体战斗部署,始终趴在火中,纹丝不动,直至光荣牺牲,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了整场战斗的胜利。 黄继光,抗美援朝时期,黄继光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进攻部队受到机枪巢火力压制的时候负责爆破任务,为了使得后续部队能够攻下高地。最终他用身体挡住了机枪枪口,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自己的战友得以击败敌人。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就如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有“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还有伟大的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 生的叶挺;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他们为了挽救国家的危亡,为了实现国家的富强,这些爱国志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可他们的精神却永远让我们铭记在心中;尽管先烈们每一个人的生命在历史长河中,都是平凡而渺小的。但当这 平凡而渺小的生命,义无返顾地将自己的每一个细胞、每一滴鲜血都交付于国家的兴旺、民族的振兴,交付给正义、真理,交付给历史发展必然的民主;当其为 这一切,不惧地狱烈火的煎熬,虽九死而不悔,这平凡而渺小的生命就由此而燃烧并发出永不熄灭的光华。这难道不令人感动吗? 革命烈士们,多么伟大呀!他们用鲜血,把五星红旗染得鲜红。他们用生命,换来现在的和平时代。他们的身体倒在了通往胜利的道路上。他们用自己的躯体,建造了成功的大厦。他们的英雄事迹,记录了革命的艰辛,可他们没有放弃,他们用坚定的信念,赢得了胜利女神的眷顾,在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我还听爷爷讲过红军长征的故事,在电视上看过铁道游击队英勇抗日的事迹,那飘扬的军旗鼓舞、号召了多少热血青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革命先烈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我们后人砸烂了黑暗的旧世界,创造了一个幸福光明的新世界。

抗美援朝涌现英雄事迹900字

抗美援朝涌现英雄事迹900字 二0二0年十月迎来一个重要的纪念日,即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七十周年。一九五0年,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将战火燃烧到鸭绿江边,开国领袖一声令下,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国鸭绿江。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战胜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侵略者。接下来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抗美援朝涌现的英雄事迹,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 抗美援朝涌现的英雄事迹1 在这个寒冷的假期,我读了一本厚厚的书—《朝鲜战争》,读完后,我觉得这个冬天更冷了。 面对二十一世纪,人类们追求和平,可是战争却每一天都在发生,小到同学之间的分歧,邻居间的争吵;大到将一亿人送入天堂的二战,这也包括一九五零年在世界最不适合大兵团作战的朝鲜爆发的战争,主角就是中国和美国。 在朝鲜战争中,中朝以一百一十万人打败了联军一百二十万超级大军。说到朝鲜战争,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士兵。志愿军虽然衣着简陋,饥肠辘辘,但就是这样,他们往往能够穿着单衣,在大雪地中埋伏数天,然后徒步追击美军的坦克;能够冒着无数飞机大炮穿过死亡屏障,用胸膛将手榴弹顶进敌人的枪口;能够在大冰河上一个接一个用身体滚过雷区,为部队开路……每一个都那么年轻,却牺牲得惊天动地。正因为他们,三年后,战争终于停止在了它发生的地方。

其次,在志愿军的背后,还有成千上万的人民群众时刻支援他们:在前线,朝鲜人民顶着炮火为志愿军送食物,把他们当自己的儿子看待,拿起斧头,木棒,甚至菜刀冲向联军,保卫祖国;在祖国的东北,无数人民,志愿军家属在家里做炒面,支援志愿军。志愿军四十二军就是从我们齐齐哈尔出发的,我们的祖先,可能就在他们的队伍中,一家人一起努力,打走美军,这样才体现出我们中国人民的团结一致。 最让我感动,也最让我难忘的,是战争的最后时刻。停战谈判结束,距最后时刻两小时前,一个士兵冒着炮火将停战的消息送往前线,一个个炮弹在他身旁爆炸,他刚把消息送到就牺牲了,仅差两小时。最后两小时,双方把所有的弹药尽力打出,证明自己的强大,好像又发生了一场大战。停战的那一刻终于来了,那是成千上万人民以及军队一直盼望的事,没想到一盼就是三年。那一刻,没有一丝动静,一种奇特的寂静后,双方他探了头,让后一起欢呼,庆祝,赠送礼品,他们之间拼过命,有分歧,语言不通,但他们都懂得和平,盼望和平。 抗美援朝涌现的英雄事迹2 坐在宽敞舒适的车里,我的心情格外激动,不停地催问着爸爸:“到了吗?快到了吗?”突然,一辆辆威猛帅气的陆战式坦克展现在我的眼前。紧接着,一架架排列整齐的火炮、米格式战斗机也依次闪亮登场。“哦,抗美援朝纪念馆到了!”我兴奋地大喊起来。车刚一停下, 我就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冲进了纪念馆的大门。

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录片《为了和平》观后感5篇

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录片《为了和平》观后感5篇 大型电视纪录片《为了和平》纪念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不知道大家看了没有呢?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为了和平纪录片,为了和平纪录片观后感,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20为了和平纪录片观后感一 他们,战无不胜;他们,毫不畏惧。把生命的滴滴鲜血点缀在伟大的祖国母亲身上;他们,永远把祖国放在第一位;他们,战胜了叫做“纸老虎”的困难。 他们就是抗美援朝的志愿军战士们。 战争,永远是残酷的。我们的亿万同胞们,经历了多少困难,才能赢得一点点生存的希望,和生命的曙光。 食物,对于他们来说,吃到一碗米饭。就是他们最大的奢望了。听着曾爷爷在我们讲他过去打土匪、打日军、打美军的故事。曾希贤爷爷作为部队的大当家,想想当时的战友们吃的是什么?玉米粥。玉米粥听起来还不错,但事实上却是少许的玉米和熙熙攘攘的野菜。每一个人也吃不到多少。即使这样艰苦的生活,曾

希贤爷爷照样带领部队的几十名战友英勇战斗。来到了土匪的领地,曾希贤爷爷把战友们分成了三排。“一排上!从东北方攻进寨里。二排上!主攻大门。三排上!来掩护所有成员。”他们毫不畏惧,冲锋在前。最后把那些烧杀抢掠的土匪们打的落花流水,为人民立了功。 曾希贤爷爷如今85岁了。他还与我们分享了许多伟大的,感人的故事。生命垂危的战士,在临死的时候,都还想着任务,想着祖国。最后曾希贤爷爷还告诉我们要好好学习,争做四有新人。我联想到我的期中考试,对于抗美援朝的战士们所面临的困难。我是微不足道的,我要继续努力。 曾爷爷还说:我们小学生是祖国的接班人,现在没有战争了,但是我们要努力学习,要把自己学习中的困难当做敌人。你战胜了困难就等于战胜了敌人。听了曾爷爷的话,我满怀信心,也希望自己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明白如今我们的幸福生活是曾爷爷他和他的战友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虽然现在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但,我们始终不会忘记你们:那些用生命来捍卫祖国的战士们! 2020为了和平纪录片观后感二 朝鲜战争原是朝鲜半岛上的朝鲜、韩国之间的民族内战,后中、美等分别支持朝韩双方的多个国家不同程度地卷入这场战争。1950年6月25日,朝鲜得到苏联默许不宣而战入侵韩国,

抗美援朝-论文

论抗美援朝战争的深远影响 潘思岑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20111151121 [摘要]抗美援朝战争的深远影响,可以概括为:激起全国人民的护国之心,提高中国 国际地位,打击美国嚣张气焰,鼓励相同处境国家斗争,但也有不可忽略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抗美援朝,美国,负面,影响 朝鲜战争的爆发不过是冷战的一种激烈对抗的方式,是冷战的合乎逻辑的发展结果。美苏支持的两个对立的政权都想以武力实现半岛的统一,双方在边界地带的冲突可以说从未间断。从本质上说,没有美苏冷战,也不可能有朝鲜战争的爆发。 一、抗美援朝战争激起了全国人民保家卫国的决心,从民族安全立场出发, 巩固民族团结和正义。 抗美援朝战争,是美帝国主义逼出来的。早在志愿军入朝鲜之前,美国已经把第七舰队开进了台湾海峡,企图把台湾当作他们在太平洋前线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美国不仅妄想永久霸占我台湾海峡,而且不断扩大对我国的包围圈,把战火从东南沿海烧到鸭绿江边,对我国边境城镇和机场进行轰炸,我们危险极了。毛主席指出:美国"三把刀插在中国身上,朝鲜一把刀插在我们头上,台湾一把刀插在我们的腰上,越南一把刀插在我们脚上,天下一变,从三方面向我们进攻,我们就被动了。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我们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既是为了朝鲜也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国家。美国作家越翰托兰也认为:"中国人进入朝鲜冲突是被迫的,是为了保护自己免遭使用核武器的强大敌人的入侵,中国不得不出兵朝鲜,这是出于对国家利益的考虑,是不得已的。周恩来总理更是代表中国政府阐明中国的严正立场:“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1]。这是一场保卫祖国、履行国际主义义务、为世界和平进行的正义战争。 二、抗美援朝战争,打击美国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嚣张气焰,极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狠狠地教训了美国人。朝鲜停战后,美国人不得不认真对待我国在亚洲和世界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美国人的地面部队在越南战争期间,也未敢越过17°线。另外。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因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不但震动了美国,也震动了世界,各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都对中国刮目相看了。在1954年日内瓦会议和1955 年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到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前夕,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甚至绝大多数国家都与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包括西欧的主要国家。1971年10月25日,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关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第2758

第2课抗美援朝

第2课抗美援朝 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知道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掌 握中朝人民反侵略战争的胜利。通过阅读课本第10页《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3次战役示意图》,知道志愿军入朝路线、三次战役的推进情况及“三八线” 的位置,培养读图、识图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本、地图及网上查询,获取有效信息,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总结思考历史问题的方法;通过原始资料再现、了解史实的真实性与可靠性,掌握获取历史信息的有效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原因,培养学生不畏强权、敢于挺身与侵略者斗争的优秀品质。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学习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抗美援朝的基本信息;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身上所体现的精神。 教学难点:面对朝鲜半岛燃起的战火,中国为什么要出兵。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唱战歌,在彭德怀司令员的指挥下,雄赳赳,气昂昂,跨 过鸭绿江,奔赴朝鲜前线。今天,让我们一起翻开历史,去重温当时志愿军战士的英勇、豪迈, 能打仗、打胜仗的钢铁意志和坚强信念。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2课《抗美援朝》的内容。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一)朝鲜战争爆发的背景 1.史料解读: 材料: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立即操纵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在 中国和苏联没有代表出席的情况下,通过了“谴责北朝鲜侵略”和“紧急制裁”两个决议。7月7日,美国又操纵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其组成所谓“联合国军”,对朝鲜进行大规模侵略战争。 2.教师提问:根据课本,结合材料,说说中国抗美援朝的历史背景。 提示: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悍然派兵侵略朝鲜,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轰炸扫射中 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3.教师提问:在美军介入朝鲜战争后,朝鲜内战局势急转直下,中国政府作出了怎样的决 定? 提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二)中国出兵朝鲜 1.史料解读:

抗美援朝英雄胡修道的事迹

抗美援朝英雄胡修道的事迹 1952年11月5日,美军第八集团军司令官范佛里特和李承晚,发动了上甘岭战役中最猛烈的进攻。胡修道和班长李锋、新战士滕土生负责坚守3号阵地。 由于是第一次与敌人真枪实弹地干,年轻的胡修道起初还有些心跳。当敌人第一次向阵地冲来时,胡修道紧握爆破筒的手渗出了汗水。眼看着敌人越来越近,班长一声令下,胡修道就没命地往敌群中扔手榴弹、手雷、爆破筒,直到班长抓住胡修道的手腕,他才知道敌人早已被打退了。 不久,两个多排的敌人在炮火的掩护下又发起了第二次进攻。这次,胡修道和班长先集中火力向分散的敌群两边打,迫使敌人往中间挤,再往前面猛打一阵,让前面的敌人爬不起来,后面的往前拥,等敌人挤到一起时,突然向敌群投手榴弹,直打得敌人丢盔弃甲,四散逃命。 胡修道和滕土生会进攻后,班长就被调去支援9号阵地,他们俩又连续击退了几个排的敌军多次疯狂反扑。 他们刚想停下来喘息一会儿,这时,连指挥所传来紧急战报:10号阵地没人了,敌人攻得正急!这时,连长朝他们一挥手,他们立即又突破敌人几道火墙,来到10号阵地,发现守在10号阵地上的只有一个已经受伤的战士,而旁边的0号阵地正是几天前黄继光舍身堵枪眼的地方。带着一腔怒火,胡修道和战友又击溃敌人的多次进攻。 这时,排长郭三旦过来支援,可就在刚进洞的一瞬间,一发炮弹在他身边爆炸了。“死也要守住阵地!”这是排长牺牲前留给他们唯一的话。

排长牺牲了,负伤的战友滕土生又被调走执行其他任务,阵地上只留下了胡修道一个人。正当胡修道感到身体极度虚弱,准备停下来时,正前方一大群敌人又蜂拥而至。胡修道炸雷般地吼了声:“还我排长!”兜头就是一阵手榴弹。扔完后,几个战友过来支援,说:“连长命令你速回3号高地!” 为了尽快结束战斗,敌人把坦克开了过来,几百门火炮齐射过来,头顶上的飞机开始狂轰乱炸。胡修道依靠着所剩不多的弹药,在3号、10号高地间来来回回地打,竟奇迹般地打退了敌人十几次进攻。 黄昏的时候,敌人又一次漫山遍野地挤压过来。胡修道扔完最后的一颗手榴弹、手雷后,抓起自动枪,跳上阵地,大叫一声:“敌人上来了,冲啊,为战友们报仇,为祖国人民争光!”随着这一声怒吼,周围阵地同时响起了撼天震地的杀声。千钧jūn一发的时刻,志愿军的大部队赶到了,敌人再次溃逃,战斗胜利结束了。 这一天,他们打退了美军、李承晚军在坦克、大炮掩护下,从排到两个营规模的进攻40多次,创造了志愿军战士一人一天歼jiān敌280余人的记录,守住了阵地。

慰问抗美援朝老战士

悠悠爱国情感动你我心 ——生科院09级1班开展“慰问抗美援朝老战士”主题团日活动2011年5月26日星期四下午12:45,生科院09级1班全体同学聚集在南京学则路地铁站,集体前往南京浦口区慰问抗美援朝老战士刘爷爷。此次主题团日活动旨在通过倾听老战士的亲身经历,向老战士学习爱国主义精神,并学习、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不畏苦难、英勇无畏的精神,从而提升自身的人生价值、完善自己的人生观。 经过一个小时左右的路程,在下午2点整,大家到达了老战士所在的敬老院。敬老院给人的印象是荒芜和空洞,但大家仍旧热情洋溢,在团支书和班长的带领下开始打扫卫生。不一会儿,抗美援朝老战士刘爷爷在同学们的搀扶下缓缓走了出来。他并不如同学们想像中的那么高大,他佝偻着背,步履蹒跚,心中似乎承载着满满的故事。刘爷爷和敬老院的其他几位老人在同学们搬出的长椅上坐下,开始给同学们讲抗美援朝的故事。“死的死、伤的伤”“我们自己挖的防空洞只装的下两三个人”“走了两三天的路却没有吃任何东西”……虽然是朴实无华的语言,但随着刘爷爷的描述,大家的脑海里呈现出一幅幅战火风飞、硝烟四起的战争场面:无数的伤员从前线被运下,在战斗打响的前夜战士们紧张地挖着地道做着战前准备,由于没有足够的粮食储备大家忍饥挨饿的前行着……这些画面一幅幅地划过脑海,那些感人至深的为国战斗的勇士们的故事再一次在脑海中浮现。大家在刘爷爷缓缓的叙述中被深深感动,并对刘爷爷的大无畏精神感到无比的敬佩。多少的苦难、多少的牺牲才换回今天的幸福生活。最可耻的不是挨打,而是挨打过后却忘记那段挨打的历史。 刘爷爷讲完抗美援朝的故事后,同学们给予了最为热烈的掌声。接着,我班的靳情同学进行了诗朗诵,用生动的语言又一次再现了抗美援朝时的惊心动魄、壮烈无比的场面。在精彩的朗诵过后,由20名同学组成的合唱队演唱了“雄赳赳气昂昂跨国鸭绿江”的歌曲。大家的歌声嘹亮、坚定,正如我们心中的信念般坚定不可动摇。最后,我们在祝愿老战士长寿健康的同时送上了我班同学送给老战士的礼物。 此次活动历时两个多小时,在这两个多小时内,同学们的心被一次又一次的唤醒,被一次又一次的感动,那是怎样的大无畏牺牲精神才换回了我们现在健康幸福的生活啊。大家更坚定了信念,一定要在以后的学习中坚持努力、刻苦奋斗,为祖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把祖国建设成为综合实力更强的国家而不懈努力!(生科院供稿)

试析抗美援朝的军事斗争艺术

试析抗美援朝的军事斗争艺术 ●韩永要 卓爱平 抗美援朝是50年代初中美之间进行的一场全方位较量。在这场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人以敏锐的政治智慧和高超的斗争艺术,打败了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赢得了抗美援朝斗争的胜利,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树立了中国反对霸权主义的形象,谱写出新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的光辉篇章。 一、把美国出兵朝鲜,侵略台湾、轰炸东北和远 东问题连成一体来看待,决策抗美援朝 从朝鲜战争是重要的国际斗争问题这一判断出发,作出援助朝鲜,暂时搁置解放台湾计划。 二战结束后,美国一跃成为主宰远东命运的超级大国。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强国,美国的对外政策是欺侮别人的政策。在其称霸全球的战略中,朝鲜半岛被纳入远东战略的视野中,并在美国的一手操纵下,人为地分裂成南北两部分,南朝鲜成为美国在东亚实施反共的政治冷战、军事遏制和经济封锁的桥头堡。1950年6月25日,朝鲜南北围绕国家统一问题爆发内战,美国决策层从称霸全球战略和遏制苏联的全球眼光来分析朝鲜战争,认为战争直接触动了美国在远东的战略利益,南朝鲜在军事上的价值或许不重要,但作为美苏在远东冷战对峙的焦点,政治地位不容忽视。此外,美国还认为台湾、印度支那和菲律宾也是亚洲有可能出问题并危及其远东战略的地区。为此,27日,杜鲁门发表声明,作出了介入朝鲜战争、封锁台湾海峡的决策。7月7日,在以麦克阿瑟为总司令的联合国军陆续赴朝参战的同时,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美国空军也开始侵扰中国东北。 中共中央、毛泽东冷静地分析朝鲜局势,敏锐地觉察到,自1945年以来一直担心

的美国军事干涉终于发生了。显然,朝鲜战争和美国出兵台湾、轰炸东北是一种互动关系,揭开遮掩在美国这一举措上的帷幔,可以清楚地看到,美国在远东所要遏制的对象是中国。尽管出于种种考虑,美国拒绝了蒋介石提出派志愿军到南朝鲜参战的动议,反对蒋介石卷入朝鲜战争,但是,第七舰队北上台湾海峡的作法,无疑是在“利用日本的基地,继承日本军国主义的衣钵,沿袭着甲午战争以来的历史,走吞并中国必先占领东北,占领东北必先占领朝鲜的老路。”美国介入朝鲜战争、任意侵犯中国领土和主权的错误决策和野蛮行径,不仅把朝鲜内战国际化,“连带的是台湾问题”。①美国粗暴干涉中国内政的行径,预示着中美之间的较量不可避免。美国的侵略政策无疑激怒了中国共产党人,中国政府明确指出,美国的武装干涉使朝鲜战争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美国“企图在朝鲜打开一个缺口,准备作为世界大战的东方基地。因此,朝鲜战争确实成为目前世界斗争的焦点,至少是东方斗争的焦点。现在我们对于朝鲜不仅看作是兄弟国家的问题。”②唇亡齿寒,户破堂危。由对朝鲜战争性质和战争发展趋势的判断出发,中央迅速作出了反应。6月30日,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发表声明指出:“朝鲜打起来了,杜鲁门政府不仅宣布派兵入侵朝鲜,侵略台湾,而且对进一步侵略亚洲作了全面布署。他们把朝鲜问题同台湾问题和远东问题连结在一起。”③从朝鲜在东方的地位和朝鲜战局对中国影响的展望来说,出兵朝鲜无疑对中国和促进远东和平具有重要政治意义。 鉴于国内正处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新中国的财力、物力状况无力同时解放台湾和在东北开辟战场。为避免两线作战,党中央权衡利弊,从战略全局出发,在确保东南沿海无虞的情况下,将军事斗争准备的重心北移,全力以赴解决“新的课题———支援朝鲜人民,推迟解放台湾”④。8月4日,中共中央举行政治局会议,毛泽东在会上一针见血地指出:“如美帝得胜,就会得意,就会威胁我。对朝不能不帮,必须帮助,用志愿军形式,时机当然还要选择,我们不能不有所准备。”周恩来也强调说,朝鲜“要争取胜利,一定要加上中国的因素”⑤。 未雨绸缪,作出暂时搁置解放台湾的既定计划,组建东北边防军,是中国准备援助朝鲜的实质性措施。朝鲜战争之初,人民军在战场上胜利地向南挺进,金日成信心十足地宣布8月份完全解放朝鲜国土。但中共中央认为,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插足朝鲜战争,决不会轻易退出,战局前景不容乐观。中央强调“我们宁可把情况估计得复杂一点”⑥,作最坏的打算,做好应战准备,不要等局势完全紧张,措手不及。7月13日,中央军委下达成立东北边防军的命令,确定了“边防军所辖部队人数、指挥机构、人选、部署调整、车运计划、后勤保障、集结时间等。”鉴于第4野战军主力入关南下,决定调集作为战略预备队的第38、39、40军“共约二十五万五千人左右”,“限八月五日前到达指定地区”⑦,与留守东北的第42军,合并组建东北边防军。8月底,中央决定进一步加强东北边防军的力量,再抽调集结在华东地区包括原准备用于解放台湾的第9兵团的3个军,周恩来说,宁可“备而不用”⑧。 朝鲜战局的发展,证明了中央的决策是英明的。9月15日,美军在仁川登陆后,朝鲜战局急转直下,出兵援朝成为当务之急。为了保卫中国大陆的安全和反抗美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