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辨图像眼睛精确定位方法

2019-2020年高中美术鉴赏1.2图像与眼睛公开课教学设计

2019-2020年高中美术鉴赏1.2图像与眼睛公开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美术作品中形式构成的基本要素(图像)以及根据图像的特点而划分的三大类别(具象,意象,抽象) 掌握这三类图像类型的特征,理解三种类型美术作品的内涵并初步掌握欣赏的角度和方法 二:重难点 重点:了解美术语言,学习对意象和抽象作品的欣赏,打破只能欣赏具象美术的局限,了解美术形象的基本种类,理解三类美术作品的内涵并初步掌握欣赏的方法。 难点:如何了解抽象的艺术语言 根据美术作品的图像特征来划分三种美术形态 从形象入手来理解三种美术形态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出示两幅图片,罗中立的《父亲》和毕加索的自画像《我是一个魔术师》。提问:同样是两幅中年男子的画像,观察它们,这两幅画给人的感受是一样的吗?学生:不一样 教师:(请学生说说两幅画的区别在哪里?)有人说,一幅画画的跟真的一样,就是好画,也有人说,看不懂的才是艺术,其实,为什么会有这样截然不同的说法呢,其原因就在于每幅画其反映的客观物象是不同的,根据这个特点,我们可以将美术作品大致分为具象美术,意象美术和抽象美术。 二)展开 1.首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图像的构成要素,包括点,线,面,体积,色彩,明暗,构图,肌理。(主要介绍一下肌理,肌理是指物体表面的纹理结构,即各种纵横交错,高低不平,粗糙平滑的纹理变化。) 2.介绍具象美术:课件展示图片《写生珍禽图》,安格尔的《贵妇人像》,并给学生展示细节部分;中国写实油画和水彩画作品,让学生在强烈的视觉冲击下感受具象美术的特点。提问学生具象美术作品的定义(见课件和书本)

3.根据定义可以得出,具象美术作品和现实看到的情形基本一样,那为什么照片,摄影技术没有取代绘画呢?以罗中立的《父亲》说说。(画面给人以动人心魄的震慑力,他古铜色的脸,艰辛的岁月耕耘出的一条条车辙似的皱纹,粗糙的双手,缺了牙的嘴,手中破旧的茶碗……这些形象已经超出了生活原型,他所代表的是中国千千万万的农民,正是他们的辛勤,才换来了中国世世代代的儿女。) 4.意象美术作品定义:意象美术作品不拘泥于客观物象的真实再现,美术家的主观认识和情感渗透所占的成分要多一些,美术家往往采用夸张,变形,重组等手法。作品中常常有象征和讽刺的意义。 中国传统写意画都是意象美术作品。课件展示梁楷《李白行吟图》和朱耷《安晚贴》(朱耷作品中白眼向人的特点) 夏加尔《生日》(生日的喜悦和亲密的感情),王冕《墨梅图》和郑板桥的《竹子》(作者的气节) 5.抽象美术作品中的图像不能对应于客观事物,它的形成主要来源于美术家的主观世界。 抽象美术作品一定没有具体的形,只有点,线,面,色彩等独立要素。 不管是西方绘画还是中国绘画,都经历了从具象到抽象的过程,从刚开始的追求细致入微开始分别走向了抽象艺术和写意画的道路,但两者追求的,都不再是完美的呈现事物现实的样子,而是追求事物所蕴含的意味,或是称之为神韵。 课件展示蒙德里安《红黄蓝灰构成》。康定斯基的即兴作品。 中国书法也是抽象艺术,因为没有可参照的对象,不存在像不像的问题,在欣赏这类美术作品时,要注意的是纯粹形式方面的问题,如点画的轻重,结体的疏密,线条的快慢节奏等。 三)总结 具象美术———具体而精确的再现,逼真,写实 意象美术———画家主观情感成分较多 抽象美术———以直觉和想象力为创作的出发点,没有具体的形。 以树为例,观察提炼的过程。(形的变化) 四)课件出示各种作品图片,请学生说说分别是哪一类美术作品 五)结束:从具象,意象到抽象美术作品,画面中画家的主观情绪越来越多,而

《图像与眼睛》教案

《图像与眼睛》教案 教学目标 1、拓展学生的审美观念,使学生理解美术作品包括具像作品、意象作品和抽象作品着三大类。 2、理解具像作品、意象作品和抽象作品的内涵并初步掌握欣赏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突破只能欣赏具像作品的局限,了解美术形象的基本种类。 2、理解三类美术作品的基本内涵并初步掌握欣赏的方法。 3、具像作品、意象作品和抽象作品的内涵并初步掌握欣赏的方法 4、理解三类美术作品的基本内涵并初步掌握欣赏的方法。 5、具像作品、意象作品和抽象作品的内涵并初步掌握欣赏的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引入课题 今天的社会,网络信息无处不在影响着人们与社会,大量的图像信息无时无刻地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你想躲避都可能无济于事。下面来考考同学们的眼力。 教师解说:刚才的图片,需要我们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每个人都有一双眼睛,但是,有的人却有一双审美的眼睛,他

能够通过这双审美的眼睛产生思维和发现美感,并能够在此作用下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启迪。 下面进入我们今天的课题:图像与眼睛 教师解说:人类最早的记事方式便是图画。在许多史前的遗迹中,可以发现早期人类留下的壁画。在法国南方拉斯科洞穴中,发现了一幅彩绘在石灰岩壁上的兽类图画,画中所有动物都栩栩如生;尽管至今人们尚未搞懂这些壁画的真正涵义,但可以肯定的是传达信息是其主要目的。 二、探求新知 (一)美术作品最直接的反映是视觉图象 欣赏《丢勒的自画像》、《生日》、(书法)感受美术作品的视觉形象 (二)美术作品的的分类教师解释,设疑:各种美术作品,形象特征多样性。那么,能不能用“像不像某种事物”这种简单的方法来评价作品? 教师解释:根据作品中的形象特征,我们把它划分为具像作品、意象作品和抽象作品三大类:具象美术、意象美术、抽象美术。 1、具象美术作品:它所表现的形象来自于现实世界,因此观众在观看的时候可以很清楚地了解艺术家要表现的内容,甚至那些没有经过欣赏训练的观众也可以看得懂。书本中列举了东西方的三件绘画作品来帮助学生理解具象美

图像真实性鉴别方法

图像真实性鉴别方法 摘要通过从图像检验的原理入手,对常见的伪造图像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介绍了照片的质量检验、照片重复区域法检验、数字图像与数码相机本底噪声一致性检验、图像内容间景深关系的检验、光照方向一致性的检验、照片中成像透视比例的检验、模拟摄影法检验和实物对照检验等方法,检验图像的真实性。 关键词伪造图像检验鉴定 伪造照片在其伪造过程中使用的素材、工具、材料等十客观存在的,同时拍摄过程中的构图,用光、调焦以及各种景物的透视关系和照片后期制作中的色彩矫正、反差控制等,无不反映出照片是否一体性的特征,它们为检验鉴定提供了可行性,由于科技发展变化迅速,电脑制作出鉴定计算机伪造照片的标准和数据,目前也非常困难。本文从鉴定照片原理入手,介绍照片检验的常用方法。 1 检验原理 1.1 摄影成像的景深 我们在拍照时要对拍摄主体进行调焦,使主体清晰成像在焦平面上,而且景物空间中位于调焦无平面前后一定距离内的景物,也能结成人眼视觉上相对清晰的影像,人们常将调焦物前后相对清晰成像的景物空间距离称为景深。景深现象的产生是由于人眼存在最小分辨角的缘故,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从景深产生的原理可知,照片上景深范围内的物体的清晰程度是不一致的,成渐变趋势,越靠近对焦平面,影像的清晰度越高;此外,前景深小于后景深。这一成像特性对添加性伪造照片的鉴别停工了理论根据。 1.2拍摄成像的透视原理 物体通过光学镜头成像在焦平面上时符合物体成像的透视原理。物体在照片上成像后虽然从三维空间转变到二维平面上,但照片中物体位置的关系还是符合空间中的透视规律的。 物体在照片中成像的透视的规律如下: (1)凡是兑换面平行的直线、平面,在画面上就没有变化,仍保持它原有的方向。 (2)不平行画面的平行直线要消失到一点,这个点叫消点。 (3)近大远小。是因为看近的物体所用视角大,看远的物体视角小。视角大的透视图就大,是较小透视图就小。 (4)平面要消失到一条直线上,这条直线就是消线。消线就是平面的方向,消线不同就是平面的方向不同。 透视原理为判断照片中人物身高和检验拼接伪造照片提供了依据。 1.3用光及光照均匀性 摄影是用光成像,光在摄影中同时起到照明和造型两种作用。不同的打光角度和方向,在照片上形成各自不同的光线线条和影调。在照片检验中,光线线条和影调的一致性可以判断照片的真实性。 镜头成像时,相面照度的不均匀性决定了图像中通以色块的亮度是变化的,也就是说不管物体表面多么均匀,照片上都没有完全相同的成块空间。利用该原则可以检验通过克隆法进行伪造的照片。 1.4数码相机的本底噪声 数码相机的成像元件(CCD或CMOS)一般有数百万个感光单元,如果其中某个感光单元损坏,不能成像,即成为坏点——DEAD PIXEL。数码摄影和传统相机不同,传统相机拍摄时很少因电子零件产生环境就复杂多了,从操作过程中机体升温效应,CCD上的残留能量一致于机身零件本身,甚至来自外界的电磁波干扰都有可能会在画面上形成杂色的斑点,

湘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案第一单元第二课图像与眼睛

湘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案第一单元美术与眼睛 第二课图像与眼睛 一、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美术作品中形式构成的基本要素(图象、美术语言等),以及根据图象的特点而划分的三大类别:具象美术、意象美术、抽象美术;掌握这三种图象类 型的特征。理解三种类型美术作品的内涵并初步掌握欣赏的角度与方法.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美术语言;学习对意象和抽象作品的欣赏,打破局限于只能欣赏具象美术作 品的局限,了解美术形象的基本种类;理解三类美术作品的内涵并初步掌握欣赏的方法。 难点:如何形象生动的讲授抽象的艺术语言。根据美术作品的图象特征来划分三种美术 形态(具象、意象、抽象美术);从形象入手来理解三种美术形态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具象美术、意象美术、抽象美术图片若干;多媒体课件以及相关资料 四、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1、直接导入:图片展示对比:委拉斯开支(1650)《宫女》毕加索(1957)《宫女》 因两幅画所用美术语言等不同,所以我们对毕加索的画难以看懂。 (教师板画--具象画面和抽象以及意象画面,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判断,教师进行引导 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导出课题《图象与眼睛》 人类最早的记事方式便是图画。在许多史前的遗迹中,可以发现早期人类留下的壁 画。在拉斯科洞穴中,发现了彩绘在岩壁上的兽类图画,画中所有动物都栩栩如生;尽 管至今人们尚未搞懂这些壁画的真正涵义,但可以肯定的是传达信息是其主要目的;图 像一直就是人类最简单、最直接的认知方式。 艺术家总是通过视觉图象与欣赏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而交流的内容则是艺术家的 情感世界和世界观、艺术观等。而交流的视觉图像的构成单元就是美术语言。 2、美术语言——特殊语言 “人有人言鸟有鸟语”海军通信兵(旗语)哑巴(哑语)

图像真实性鉴定技术规范

.2015-11-20实施 2015-11-20发布图像真实性鉴定技术规范司法鉴定技术规范 SF/Z JD0302001——20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司法鉴定管理局发布

目次 前言.........................................................................................................................................................................I 1范围 (1) 2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设备和工具 (2) 5鉴定步骤 (2) 6记录要求 (3) 7鉴定意见 (4)

前言 本技术规范旨在确立声像资料司法鉴定实验室进行图像真实性鉴定应当遵循的方法和步骤等方面的要求,确保相关鉴定活动的规范有序。 本技术规范按照GB/T1.1-2009规则起草。 本技术规范由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提出。 本技术规范由司法部司法鉴定管理局归口。 本技术规范起草单位: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 本技术规范主要起草人:施少培、杨旭、陈晓红、卞新伟、卢启萌、李岩、孙维龙、奚建华、曾锦华。

图像真实性鉴定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技术规范规定了声像资料鉴定中的图像真实性鉴定的方法和步骤。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声像资料鉴定中的图像真实性鉴定。 2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技术规范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技术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技术规范。 SF/Z JD0300001-2010声像资料鉴定通用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技术规范。 3.1 图像Image 特指利用光学成像原理和设备,对客观场景拍摄形成的影像。包括模拟照片、数码照片和视频帧。 3.2 图像真实性鉴定Forensic Authentication of Image 特指运用元数据分析、成像分析、处理痕迹分析、图像信号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图像是否经过后期加工(或篡改)处理所进行的科学判断。 3.3 元数据Metadata 描述图像数据及其属性的数据。图像元数据包含EXIF信息。 3.4 EXIF Exchangeable Image File Format 可交换图像文件格式的缩写,记录了数码照片的属性信息和拍摄参数。 3.5 写保护Write Block 存储介质接入到计算机时,保证计算机无法修改存储介质中数据的防护设备或措施,可以通过软件或硬件方式实现。 3.6 数字水印Digital Watermark 嵌于数字图像中,用于标识或校验的特定信息。 3.7 完整备份Integral Duplication 通过对存储介质进行逐比特复制及校验,获得与被复制数据完全一致的数据。

湘美版高中美术《美术鉴赏》1.2 图像与眼睛 教案-

第一单元第二课图像与眼睛 教学目的: 1、拓展学生的审美观念,使学生理解美术作品包括具象作品、意象作品和抽象作品的三大类。 2、理解具像作品、意象作品和抽象作品的内涵并初步掌握欣赏的方法。 教学重点:突破只能欣赏具像作品的局限,了解美术形象的基本种类,理解三类美术作品的基本内涵并初步掌握欣赏的方法。 教学难点:具像作品、意象作品和抽象作品的内涵并初步掌握欣赏的方法。 讲课类型:欣赏技能课 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学生用具:美术鉴赏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准备工具的情况,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师:今天的社会,网络信息无处不在影响着人们与社会,大量的图像信息无时无刻地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你想躲避都可能无济于事。下面来考考同学们的眼力。 尝试练习一:认真观察一下图片,看完之后在一分钟内把它大的形体画出来。 (提高眼睛的观察力,激发学生对图象的兴趣。) (三)讲授新课:

师:刚才的图片,需要我们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每个人都有一双眼睛,但有的人却有一双审美的眼睛,他能够通过这双审美的眼睛产生思维和发现美感,并能够在此作用下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启迪。下面进入我们今天的课题:《图像与眼睛》。 1、美术作品最直接的反映是视觉图像。 欣赏以下三张作品《拾穗者》、《奔马》、《百老汇的爵士乐》,感受美术作品的视觉形象。 师:各种美术作品,形象特征多样性。那 么,能不能用“像不像某种事物”这种简单 的方法来评价作品? (很多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在欣赏美 术作品的时候,往往喜欢用“像不像某种 事物”这种简单的方法来评价作品,把作 品中的物象与现实世界中的物象一一“对 号入座”,似乎不能对号入座的就不是好 作品。这种看法有部分的道理,因为它涉 及的只是具象美术这种类型。实际上,美术作品中的图像除了可以表现我们眼睛所见的事物之外,还可以表现我们的幻想、梦境乃至我们的内心感受。) 2、美术作品的的分类:根据作品中的形象特征,我们把它划分为具象作品、意象作品和抽象作品。(让学生并初步认识三大类的美术作品) 尝试练习二:观察以下的三张作品,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书本P4的图片《重屏会棋图》、《贵妇人》,《刘胡兰就义》) (同学们阅读书本上关于具象美术的内容。对于具象美术作品,它所表现的形象来自于现实世界,因此观众在观看的时候可以很清楚地了解艺术家要表现的内容,甚至那些没有经过欣赏训练的观众也可以看得懂。书本中列举了东西方的三件绘画作品来帮助学生理解具象美术作品。) 学生回答:它们在人物神态、气氛渲染、衣服的质感或空间的暗示上都显得很真实,仿佛我们可以走进画面。 (1)具象美术作品的特点:图像对应于客观物象,客观物象的细微之处都描绘得非常充分,

图像真实性鉴定技术规范

. 司法鉴定技术规范 SF/Z JD0302001——2015 图像真实性鉴定技术规范 2015-11-20发布2015-11-20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司法鉴定管理局发布

目次 前言.........................................................................................................................................................................I 1范围 (1) 2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设备和工具 (2) 5鉴定步骤 (2) 6记录要求 (3) 7鉴定意见 (4)

前言 本技术规范旨在确立声像资料司法鉴定实验室进行图像真实性鉴定应当遵循的方法和步骤等方面的要求,确保相关鉴定活动的规范有序。 本技术规范按照GB/T1.1-2009规则起草。 本技术规范由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提出。 本技术规范由司法部司法鉴定管理局归口。 本技术规范起草单位: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 本技术规范主要起草人:施少培、杨旭、陈晓红、卞新伟、卢启萌、李岩、孙维龙、奚建华、曾锦华。

图像真实性鉴定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技术规范规定了声像资料鉴定中的图像真实性鉴定的方法和步骤。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声像资料鉴定中的图像真实性鉴定。 2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技术规范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技术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技术规范。 SF/Z JD0300001-2010声像资料鉴定通用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技术规范。 3.1 图像Image 特指利用光学成像原理和设备,对客观场景拍摄形成的影像。包括模拟照片、数码照片和视频帧。 3.2 图像真实性鉴定Forensic Authentication of Image 特指运用元数据分析、成像分析、处理痕迹分析、图像信号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图像是否经过后期加工(或篡改)处理所进行的科学判断。 3.3 元数据Metadata 描述图像数据及其属性的数据。图像元数据包含EXIF信息。 3.4 EXIF Exchangeable Image File Format 可交换图像文件格式的缩写,记录了数码照片的属性信息和拍摄参数。 3.5 写保护Write Block 存储介质接入到计算机时,保证计算机无法修改存储介质中数据的防护设备或措施,可以通过软件或硬件方式实现。 3.6 数字水印Digital Watermark 嵌于数字图像中,用于标识或校验的特定信息。 3.7 完整备份Integral Duplication 通过对存储介质进行逐比特复制及校验,获得与被复制数据完全一致的数据。

高中美术 鉴赏第一单元第二课《图像与眼睛》教案 湘教版

高中美术鉴赏第一单元第二课《图像与眼睛》 教学目标: 这一单元是美术鉴赏的入门课程,在学生初步学会了用审美的眼光去看美术作品及日常生活中和美术相关的事和物后,本课在此基础上拓展学生的审美观念,了解美术作品的不同的形态特征,并针对不同形态的美术作品初步掌握不同的欣赏方法。 教学的重点、难点: 让学生了解美术形象的基本种类,理解具象、意象、抽象美术作品的基本内涵,突破只能欣赏具象美术作品的局限,并初步掌握欣赏的方法。 教学准备: 媒体播放工具。 把班级同学分成几个小组,一般以4——6人为一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美术作品所展现的主要内容就是图像,也就是我们可以用眼睛感知的各种形象。形象各不相同,今天,我们就来辩别这些形象以帮助我们欣赏美术作品。 (出示课题:图像与眼睛) 二、讲授新课 1、出示图片《勃罗日里公爵夫人像》 提问:这件作品有什么特点?对于这一类作品,你的印象是什么?

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总结 出示:具象美术作品 出示图片:《重屏会棋图》、《刘胡兰就义图》 提问:这三件作品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总结 欣赏图片:《韩熙载夜宴图》、《父亲》、《教皇》 请同学们思考:美术除了能够表现我们眼睛所看到的事物,还能表现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引出意象和抽象美术作品 2、出示图片塞尚的《圣维克多山》和夏加尔的《生日》 提问:1、你从作品中观察到了什么?2、你觉得艺术家要表现什么内容?3、你在什么情况下会感受到这些形象? 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总结 继续分组讨论:我们欣赏意象美术作品能否用欣赏具象美术作品的方法来欣赏,为什么? 教师总结意象美术作品的特点及欣赏方法 欣赏图片:《李白行吟图》、《荷石水禽图》、《恋人》 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这三幅作品分别运用了哪些手法? 3、出示图片康定斯基和蒙德里安的作品讲授抽象美术作品。 学生讨论并回答:你们从作品中看到了什么?这些作品令你们联想到了什么?它们带给我们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教师总结抽象美术作品的特点

第二课图像与眼睛教学设计

第二课图像与眼睛 教学目标: 了解美术作品中形式构成的基本要素,以及根据图像的特点而划分的三大类别:具象美术、意象美术、抽象美术;掌握这三种图像类型的特征。 学习活动分析: 本课的“活动建议”主要是让学生根据美术作品的图像特征来划分三种美术形态,即具象美术、意象美术和抽象美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归纳要比较的内容,并制成图表。

(也可以主要从形象入手来理解三种美术形态的特点,把比较的重点放在人的形象上。) “思考与交流”实际上也是对比三种美术形态。只是,在“活动建议”中,相同的因素是人这个形象主题,我们可以看到,从据想到意象再到抽象,人也慢慢变得不好辨认,最后完全人不出来了。而在“思考与交流”中,相同的因素是水果,左边是具象作品,苹果和葡萄都很容易辨认;中间是桃子,已经有些变形;右边的水果虽然也可以辨认,但画面强调的是它们的色彩和形体,实际上是在抽象语言的意义上来运用它们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这些活动来导入,让学生对这类美术形式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教学。 教学基本思路: 我们通常把美术作品所展现出来的各种形象称之为“图像”,但是这些图像并不全是对现实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描摹,而是有着不同的特征。为了便于理解美术作品中的各种形象,人们根据作品中形象的特点,把他们划分为三种类别,即具象美术、意象美术以及抽象美术。在这三类作品中,相同种类的作品虽然表现的内容甚至所用的材料不一定相同,但是艺术家在创作时所遵循的观念大致相同。所以在教学中首先要帮助学生从形象的不同特点入手,对这三类作品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然后再逐步对每一类作品进行分析,让学生理解各类型作品的创作观念和审美机制。 教学材料分析:

图像真实性鉴别技术规范 图像JPEG压缩检测(标准状态:现行)

I C S13.310 A9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G A/T919 2010 图像真实性鉴别技术规范 图像J P E G压缩检测 T e c h n i c a l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o f d i g i t a l i m a g e a u t h e n t i c i t y 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 I m a g e J P E Gc o m p r e s s i o nd e t e c t i o n 2010-12-02发布2010-12-02实施

前言 本标准按照G B/T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三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三 本标准由全国刑事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照相检验分技术委员会(S A C/T C179/S C5)提出并归口三 本标准起草单位: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二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许小京二黎智辉二李志刚二彭思龙三

图像真实性鉴别技术规范 图像J P E G压缩检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图像真实性鉴别技术中图像J P E G压缩检测的基本要求三 本标准适用于我国司法机关在刑事二民事二司法活动和国家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以及处理事故事件等活动中的图像J P E G压缩检测工作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三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三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三 G A/T592 2006刑事数字影像技术规则 I S O/I E C10918 D i g i t a l c o m p r e s s i o na n d c o d i n g o f c o n t i n u o u s-t o n e s t i l l i m a g e s多灰度静止图像的数字压缩编码(J P E G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三 3.1 图像压缩i m a g e c o m p r e s s i o n 减少表示图像所需数据量的方法或过程三 3.2 J P E G图像J P E Gi m a g e 按照I S O/I E C10918的规定进行压缩的图像三 3.3 二次J P E G压缩d o u b l e J P E Gc o m p r e s s i o n 对图像数据进行两次J P E G压缩三 4仪器设备 4.1图像检验和分析系统 4.1.1能打开至少B M P二T I F F二J P E G三种通用格式的数字图像,能够打开未压缩A V I格式的视频文件并将视频转换为连续静止图像三 4.1.2能够对分辨率为128d p i?128d p i以上的标准测试图像集检测二次J P E G压缩特性三4.1.3能够将二次J P E G压缩特性以数值或图谱的形式表现并保存三 4.1.4提供二次J P E G压缩特性判断阈值三 4.1.5能够将检测操作过程和对应参数记录下来并重现操作过程三

湖北省云梦县梦泽高中高中美术 图像与眼睛教案

湖北省云梦县梦泽高中高中美术图像与眼睛教案 一、引入课题 图像信息无时无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下面来考考同学们的眼力。 学生边看图片边思考。 刚才的图片,需要我们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而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眼睛, 下面进入我们今天的课题:《图像与眼睛》 二、探求新知 (一)美术作品最直接反映的是视觉图像 欣赏《贵妇人像》、《生日》、《红黑黄蓝灰的构成》 艺术家就是通过视觉图像与欣赏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展示作品安格尔油画《贵夫人像》 提问:图中美术作品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对具象美术的认识 具象美术作品所表现的形象来源 于现实生活,它不同于照片,它是艺术家根据绘画的内容进行观察而创作出来的视觉图像。在这里艺术家追求的就是“真实”。 提问:美术作品除了能够表现我们眼睛所看到的事物,还能够表现什么事物? 美术作品除了能够表现我们眼睛所看到的事物,还能够将我们的幻想、梦境、以及我们的内心感受表现到作品中。 2、展示作品山迪斯科格兰(美国)《狐狸的游戏》 提问:从这些作品中你看那到了什么?你觉得在什么情况下会看到这些形象? 对意象美术的认识 意象美术作品不拘泥于客观事物的真实再现,它主要体现的是艺术家的想象力和感受。

提问:美术作品可不可以不表现具体的形象? 例如中国的书法。 3、展示作品张旭(唐)《古诗四帖》 提问:从作品中你看到什么?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感受? 对抽象美术的认识 抽象美术作品虽没有具体的形象,但是它能够传达给我们独特的感受。比如,同学们想象一下,从飞机上俯瞰城市,看到的景物像不像抽象画?或者从宇宙中看地球,地球只是一个点。 (二)美术作品的分类具象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三大类意象美术作品 抽象美术作品 三、知识巩固 类别基本概念关键词如何鉴赏 具象对客观事物的真实表现真实,象关注艺术家所表现的具体内容 意象艺术家把现实事物进行了情感 化] 打破常规关系解读作品表达的情感 抽象作品强调的是独立的审美价值形式美感受形式美 四、课堂习题 选择多幅典型美术作品,由学生选择展开讨论分析,将作品分为具象作品、意象作品和抽象作品三种类型。 五、课堂小节 我们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同学们认识到美术作品的表现内容和表现方法是多方面的,所以不能用“像不像某种事物”的标准来欣赏一切美术作品。 六、教学反思 通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做出总结和思考。 1、在教学过程中要突破传统美术鉴赏“讲授式”的教学,通过媒体,小组活动的形式去欣赏、观察、了解作品,让同学们自己去研究不同美术类型的含义、特点,并归纳自己的欣赏方法。 2、在同学们认识的基础上加以适当的总结。让学生对美术形式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3、对于意象美术和抽象美术较难理解的作品形式,在教学过程中也可着重进行启发与引导,使学生意识到美术除了可以表现我们眼睛所见的事物,还可以表现我们的幻想、梦境乃至我们的内心感受。

湘版美术《图像与眼睛》(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第二课《图像与眼睛》 教学设计 湖北省钟祥市实验中学徐友军 一、教材分析 很多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在欣赏美术作品的时候,往往喜欢用“像不像某种事物”这种简单的方法来评价作品,把作品中搞得物象与现实世界中的物象一一“对号入座”,似乎不能对号入座的就不是好作品。这种看法有部分的道理,因为他涉及的只有具象美术这种类型。实际上,美术作品中的图像除了可以表现我们眼睛所见的事物之外,还可以表现我们的幻想、梦境乃至我们内心的感受。 对于具象美术,教材分析了它与客观物象之间的关系,重点强调艺术家追求的“真实”;意象美术作虽然与客观事物有着潜在的联系,但更主要的是艺术家对客观形象进行了主观化、情感化的处理;抽象美术是完全不可辨认的图像,源于艺术家的主观世界,脱离了客观形象的束缚,主要强调艺术家个人情感的表达。 教材在列举抽象美术作品的时候分为两类:一是书法作品,二是西方现代派的抽象画。因此教学中可以融化传统教育内容。 本课的基础性是非常明显的。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类型分类没有明确的认识,停留在初期的“像不像”评价认识上,所以重点采用比较、观察和引导上。尽可能多的从美术作品比较中获得认知。 二、学情分析 鉴于学生的年龄和知识面特点,以及本课为《美术鉴赏》的基础知识,因此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不宜过高。教师需要做的是提供或准备多一些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感受美术作品的丰富多彩,观察作品形象要素的种类和变化。 三、教学目标 1、拓展学生的审美观念,使学生理解美术作品的类型包括具象美术、意象美术、抽象美术。 2、理解具象作品、意象作品、抽象作品的内涵并初步掌握鉴赏的方法。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突破只能欣赏具象美术作品的局限,了解美术形态的基本种类。 2、理解三类美术作品的基本内涵并初步掌握鉴赏的方法。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作品观察)、草稿纸、笔。

高中美术鉴赏第一单元第二课图像与眼睛.doc

高中美术鉴赏第一单元第二课《图像与 眼睛》 教学目标: 这一单元是美术鉴赏的入门课程,在学生初步学会了用审美的眼光去看美术作品及日常生活中和美术相关的事和物后,本课在此基础上拓展学生的审美观念,了解美术作品的不同的形态特征,并针对不同形态的美术作品初步掌握不同的欣赏方法。 教学的重点、难点: 让学生了解美术形象的基本种类,理解具象、意象、抽象美术作品的基本内涵,突破只能欣赏具象美术作品的局限,并初步掌握欣赏的方法。 教学准备: 媒体播放工具。 把班级同学分成几个小组,一般以4——6人为一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美术作品所展现的主要内容就是图像,也就是我们可以用眼睛感知的各种形象。形象各不相同,今天,我们就来辩别这些形象以帮助我们欣赏美术作品。 (出示课题:图像与眼睛) 二、讲授新课 1、出示图片《勃罗日里公爵夫人像》

提问:这件作品有什么特点?对于这一类作品,你的印象是什么?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总结 出示:具象美术作品 出示图片:《重屏会棋图》、《刘胡兰就义图》 提问:这三件作品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总结 欣赏图片:《韩熙载夜宴图》、《父亲》、《教皇》 请同学们思考:美术除了能够表现我们眼睛所看到的事物,还能表现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引出意象和抽象美术作品 2、出示图片塞尚的《圣维克多山》和夏加尔的《生日》 提问:1、你从作品中观察到了什么?2、你觉得艺术家要表现什么内容?3、你在什么情况下会感受到这些形象? 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总结 继续分组讨论:我们欣赏意象美术作品能否用欣赏具象美术作品的方法来欣赏,为什么? 教师总结意象美术作品的特点及欣赏方法 欣赏图片:《李白行吟图》、《荷石水禽图》、《恋人》 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这三幅作品分别运用了哪些手法? 3、出示图片康定斯基和蒙德里安的作品讲授抽象美术作品。 学生讨论并回答:你们从作品中看到了什么?这些作品令你们联想到了什么?它们带给我们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教师总结抽象美术作品的特点

《图像与眼睛》说课稿

《图像与眼睛》说课稿 开场白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图像与眼睛》这一课题,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教学评价和反思等五个方面来阐述说明我的教学构思与设计。 一、说教材: 说教材地位: 本课是出自湖南美术高中美术新课程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一单元第二课《图像与眼睛》。此课介绍了美术作品形式构成基本要素,如:点、线、面、明暗、肌理、体积等,但主要内容是美术作品的一种最基本的分类方法,即根据图像反映物象的不同特点而分成的具象美术、意象美术、抽象美术三种类型。因此,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打破那种以“像不像某物”来衡量作品的欣赏方法,使学生意识到美术除了可以表现我们眼中所见之物,还可以表现我们的幻想、梦境乃至内心感受。 说教学目标: 综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初步了解并熟悉美术作品分类的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学生学会并能运用观察,逐步培养和提高美术鉴赏的学习技能。 2、过程与方法:学生使用判断思考,回答问题,比较分析等学习方法,按感受——分析研究——理解接受——审美获取——主动表现的学习过程,完成三种美术形态划分的学习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理解各类型作品的创作观念和审美机制。 重点难点: 1、突破只能欣赏具象作品的局限,了解美术形象的基本种类。 2、理解三类美术作品的基本内涵并掌握初步的欣赏方法。 根据教学进度,教学容量和课时安排的需要,我将采用一个课时完成教学任务,以下我将向各位评委老师阐述说明这个课时的教学设计 二、说教法、学法: 说学情: 经过初中三年的学习,高一年学生已有一定的美术感受力,对美术作品形式构成基本要素有初步了解,能欣赏一些具象和意象的美术作品,但是对于“肌理”的认识,对抽象美术的理解还相当有限,应该在本课教学中逐步启发。 本课的活动安排与课本及教参不大相同,一是通过让学生记忆并默写一张简单的图片来引入课题,二是通过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来加深对具象、意象、抽象的理解,三是指导学生画出简单的意象和抽象图像。

大数据时代下的身份识别技术

上海海事大学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计算机安全与密码学 课程论文 题目:大数据时代下的身份识别技术 专业:计算机技术 年级:2014 学号:201430310030 姓名:袁逸涛 信息工程学院 2015年5月18日

大数据时代下的身份识别技术 袁逸涛 (上海海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上海201306)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数据正以指数速度迅速膨胀,这些 海量的数据包括敏感数据、隐私数据等。但目前大数据在收集、存储和使用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安全风险。大数据所导致的网络安全问题为用户带来严重困扰。作为网络安全的重要构成元素,身份识别技术是一种有效保护重要信息的手段。本文介绍了传统的身份识别技术,分析了身份识别技术的现状,并讨论了了身份识别技术的发展方向,最后介绍了一种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个人身份信息自动识别模型。 关键词:网络安全,数据挖掘,身份识别 The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of big data Yuan Yi-tao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ollege,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Shanghai201306, 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Internet technology, the data is rapidly expanding exponentially,the vast amounts of data including the sensitive data,privacy data,etc.But we face many security risks during the collection,storage and use of the big data.Security problems caused by Big data network trouble the user very much.As an important form of network security elements,identity recognition technology is a kind of effective means to protect the important information.Traditional identity recognition technology has been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the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dentity recognition technology,and discusse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in of identity recognition technology,and finally introduce a model for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al identity information based on data mining. . Keywords: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Internet security,Data mining

高中美术《图像与眼睛》教案教学设计

第二课:《图像与眼睛》 教学目标: 1、拓展学生的审美观念,使学生理解美术作品包括具象作品、意象作品和抽象作品这三大类; 2、理解具象作品、意象作品和抽象作品的内涵并初步掌握欣赏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突破只能欣赏具象作品的局限,了解美术形象的基本种类; 2、理解三类美术作品的基本内涵并初步掌握欣赏的方法。 教具与学具: 实物投影仪、画册、多媒体、作业纸和笔。 教学过程: 一、具象作品: 1、展示《贵妇人像》并做简单的介绍(创作者、创作时代等),并提问:这件作品有什么特点?学生分小组讨论。 2、点明:美术作品所展现的主要内容就是图像,也就是我们可以用眼睛感知的各种形象。而像《贵妇人像》这种作品是属于具象美术作品。提问:对于具象作品,你的印象是什么?学生讨论分析归纳: ①、具象美术的作品对应于客观物象; ②、它不同于照相机拍摄的照片,而是艺术家根据绘画的主题观察并创作出来的。 3、同时展示作品《重屏会棋图》、《贵妇人像》、《刘胡兰》,让学生分析此三幅作品有什么共同点?请学生发言。 4、思考、提问:美术除了能够表现我们眼睛所看到的事物,还能表现什么事物?(还能够将我们的幻想、梦境乃至我们的内心感受表现到作品中去)。 二、意象作品: 1、意象作品展示《狐狸的游戏》、《生日》。提问:①、你从这些作品中观察到了什么?②、你觉得艺术家要表现什么内容?③、你觉得你在什么情况下会感受到这些形象? 2、学生发言。归纳指出,这类作品体现的是艺术家的想象力和感受,所以不能用欣赏具象作品的方法来欣赏。 3、观看教材5页上的内容与图片,归纳出意象作品特点:①、意象作品不拘泥于客观事物的真实再现,美术家的主观认识和情感的渗透要多一些;②、创作手法不同于具象美术。 4、这5幅作品分别用了哪些手法?(如朱耷的水禽图用了夸张的手法) 5、美术作品可不可以不表现具体的形象?例如中国的草书,它被称为抽象美术作品) 三、抽象美术作品: 1、作品展示《红黑黄蓝灰的构成》、《即兴之三》,提问:①、从作品中看到了什么?②、令你联想到了什么?③、它们带来我们的感受有什么不同?指出:抽象作品虽然没有具体的形象,但是也不难欣赏。它能够传达给我们独特的感受。 2、观看图片,总结:我们可以从形式角度来理解艺术家的情感和抽象作品的内涵。 四、小结和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1、完成教材第6页的活动建议; 2、让学生能够正确区分具象作品、意象作品、抽象作品,并能简单予以欣赏; 3、作业点评及总结。

JPEG图像压缩实验.

JPEG 静态图像压缩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多媒体通信中图像压缩技术 2.熟悉JPEG图像压缩编码过程 3.掌握二维DCT变换算法 二、实验原理 JPEG(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 是一个由ISO和ITU-T两个组织机构联合组成的一个图像专家小组,负责制定静态的数字图像数据压缩编码标准,这个专家组开发的算法称为JPEG算法,并且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标准。JPEG是一个适用范围很广的静态图像数据压缩标准,既可用于灰度图像又可用于彩色图像。JPEG不仅适于静止图像的压缩,电视图像的帧内图像的压缩编码,也常采用此算法。 JPEG标准定义了多种工作模式,其中最基本的是基于8×8块的DCT顺序编码,将一帧图像分为8×8的块,然后按照从左至右、自上而下的顺序,对块进行DCT、量化和熵编码。其编、解码框图如下: 图1 基于DCT的顺序编码框图 DCT解码器 图2 基于DCT的顺序解压缩框图

JPEG压缩编码算法的主要计算步骤: 1)正向离散余弦变换(FDCT)。 2)量化(quantization)。 3)Z字形编码(zigzag scan)。 4)使用差分脉冲编码调制(differential pulse code modulation,DPCM) 对直流系数(DC)进行编码。 5)使用行程长度编码(run-length encoding,RLE)对交流系数(AC)进行 编码。 6)熵编码(entropy coding)。 三、实验内容 按照上述压缩过程实现一幅图像的压缩,生成符合JPEG标准的图像文件JPEG图像编码流程如下: 图3 JPEG图像编码流程 1.DCT变换 对8×8的图像数据块进行二维DCT的变换,把能量集中在少数几个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