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长江

河流-长江
河流-长江

《河流--长江》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中学地理组___号考生。

下面开始我的说课。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我对《河流》这节课的教学设想。根据新课标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分析教材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条件。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地理第二章第三节,长江是世界第三、亚洲第一长河;同时,它在自然环境、水文特征以及治理与开发等方面均具有代表性。

接下来,我对学情做简单分析:

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区域地理的基础,基本掌握了认识和分析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而且七年级学生对于新鲜事物的兴趣很高,这将有助于学习活动的进行。

根据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结合单元要求和本节课特点,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地图,了解长江的发源地及最终注入的大洋,分析长江的水文特征;

2、通过对地图和材料的分析,培养从地图和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通过本节课学习,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基于以上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为:

重点:了解长江的水文特征;

难点:清楚长江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决定在教学中采用谈话法、直观教学法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法和手段,指导学生运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进行学习,引导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学习体会,并于他人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

下面,我重点谈一谈对本课教学过程的设计:

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更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几个环节: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这里,我将利用多媒体播放《长江之歌》视频资料,让学生对长江有感性的认识,通过欣赏长江壮美的景观,激发对长江的赞美和热爱之情。这样不仅有利于营造快乐的课堂气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顺利进入到下一个环节:

环节二:新课教学

在这一环节中,我将从长江的概况、长江的水文特征以及长江的开发与治理三个部分展开教学:

第一部分:长江的概况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在这里我将采用地图法。学生通过观察课本45页“长江流域水系图”,找到长江的起源地,注入的海洋,上、中、下游的分界点,流经的省区、地形区,流域面积,长度以及主要的支流等,进而得出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最终注入东海,以宜昌、湖口两地作为上中下游的分界线,流经包括青海、四川等11个省区。通过这样一个过程,锻炼了学生从地图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并让学生认识了长江的概况。那么,长江支流众多,在上中下游各有什么样的水文特征呢?以此进入第二部分的学习:第二部分:长江的水文特征

通过前面的学习,了解了长江的概况,长江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千米,约占我国陆地面积的20%,是我国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请学生结合课本45页,找到长江主要的支流,并以湖口、宜昌为界,分别分析上游、中游、下游的水文特征,并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完成这部分内容,并请各小组学生代表进行发言,陈述观点,展示学习成果。通过这样一个过程,锻炼了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巩固了知识,拓宽了思维,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三部分: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我将通过多媒体呈现“长江航运图”,请学生以地理小组为单位,分别解释“水能宝库”、“黄金水道”以及“九曲回肠”所代表的含义。进而师生共同总结出长江水能资源丰富,并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对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同时,长江作为我国东西运输的大动脉,机构同内地与沿海,也联系南北广大地区。在长江的治理方面则是重点治理了滩多流急的川江和九曲回肠的荆江。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了感受到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了主动学习的态度。

环节三:检测反馈强化提升

通过学习,了解了长江的水文特征以及对于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但是长期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人与水争地的矛盾十分的突出。针对这样一个问题请学生以地理小组为单位谈一谈有哪些具体的治理措施,给作答合理并且条理清晰地小组颁发“环保卫士”小勋章。通过这样一个环节,提高了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环节四:归纳总结布置作业

我将鼓励学生以“小讲师”的身份,开办一期“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专题讲座,给大家介绍长江流域的水文特征与开发治理的实例,在帮助大家梳理知识网络的同时,实现知识的内化。

最后,说一下我的板书设计:我采用知识树的形式来设计板书,这样能够形象生动的展示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便于学生把握本节课重难点,再结合版图的运用,给学生更加直观的视觉体验。

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各位老师!

中国的河流长江

第二单元第三节中国的河流导学案班级姓名小组学号 一、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长江的源流概况(发源地、注入的海洋、干流长度、流经省区、地形区、主要支流和湖泊等)和长江各段的水文特征。 2、了解长江在水能、灌溉、航运方面的巨大作用及其开发利用的状况。 3、知道长江是世界著名的大河,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二、学习过程 (一)自主探究,剖析知识 一)、长江的源流概况 ⑴源头:山 ⑵注入海洋:海 ⑶长度:约6300千米, 亚洲最长,世界第三 ⑷流量:10000亿立方米(年净流量) ⑸流域面积:180万km2 ⑹结合课本第7页政区图,找出长江沿途流经省区11个:青、、藏、、 渝、、、赣、皖、、。 ⑺结合课本第23页中国地形图,找出长江干流依次流经的地形区:、 、、。 ⑻找出长江干流上重要的城市:宜宾、重庆、武汉、南京、上海,其中长江上最大的内河港口是。 ⑼上、中、下游划分:源头至为上游;至为中游; 至入海口为下游。 二)、长江的主要支流 北:自西向东:雅砻江、、嘉陵江、。 南:自西向东; 、湘江、。其中长江上最长的支流是。 主要湖泊:、。最大的湖泊是。三)、河段特征 上游:落差大,多峡谷,水能丰富 中游:地势低平,河道蜿蜒,水面宽阔,流速锐减。其中湖北至湖南的荆江河段有“”之称。 下游:地势更趋低平,江面更为开阔,水网如织,水乡泽国。

四)、水能资源: ⑴读长江干流纵剖面分析: 从上、中、下游来看,长江 干流落差最大的是哪一段, 尤其是从源头到水能最丰富。 ⑵分析: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就丰富。 这句话对吗? 。 ⑶熟悉长江上著名的大峡谷:虎跳峡和三峡的位置,找出长江上著名的水利枢纽: 三峡和葛洲坝。 ⑷自学课本第48页“长江三峡工程”, 说出三峡工程在此选址的原因以及它的综合效益:选址原因 ;综合效益: 。五)、治理:首要任务是。 六)、巨大的航运价值: 干流横贯东西,江阔水深,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四季通航,干支流通航里程达7万多千米,占全国内河通航总里程的2/3,有“”之称。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针对自主学习部分自己不能理解的知识问题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记出来让其他小组同学帮助解答。小组内经过充分讨论交流,派代表进行展示。其他小组可对答案进行补充。 (三)精讲点拨,突破疑难:教师对学生讨论展示的内容进行适当点拨,对疑难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帮助学生把答案弄明确。 (四)巩固记忆:学生巩固以上基础知识,达到熟练掌握。 (五)巩固检测 1、长江正源称() A. 通天河 B. 沱沱河 C. 卡日曲 D. 金沙江 2、长江被称为“水能宝库”,其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 A. 上游 B. 中游 C. 下游 D. 三峡 3、三峡水利枢纽位于() A. 长江上游 B. 长江中游 C. 长江下游 D. 黄 河上游 4、长江水能极其丰富,90%集中在() A. 宜宾至宜昌 B. 源头至宜昌 C. 源头至宜宾 D. 三峡地段

长江河流径流量

长江河流径流量 1 概述 长江全长6300余km,流域面积180万km2,多年平均入海水量约9600亿m3,是中国第一大河,按长度和年径流量均占世界大河第三位。干流宜昌站悬移质多年平均输沙量为5.3亿t。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山西南侧,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个省(自治区、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支流还伸展至甘肃、陕西、贵州、河南、广西、广东、福建、浙江等8个省(自治区)(见长江水系及流域规划示意图)。 长江在江苏镇江以下因古代有扬子津和扬子县(今扬州),故名扬子江。国际上普遍使用英文译名Yangtze River。 2 水系组成和湖泊 2.1 干流长江干流宜昌以上为上游,长4504km,占全江长度的70.4%,控制流域面积100万km2。宜昌至湖口为中游,长955km,流域面积68万km2;湖口以下为下游,长938km,流域面积12万km2。长江上游从源头至当曲口称沱沱河,长346km,从当曲口至玉树巴塘河口称通天河,长828km;巴塘河口至宜宾称金沙江,长2290km。宜宾至宜昌的1040km河段又称川江,从枝城至城陵矶的一段长339km,又称荆江。 2.2 主要支流长江水系发育,由数以千计的大小支流组成,其中流域面积在1000km2以上的支流有437条,1万km2以上的有49条,8万km2以上的有8条。其中雅砻江、岷江、嘉陵江和汉江4条支流的流域面积都超过了10万km2。支流流域面积以嘉陵江最大,年径

流量、年平均流量以岷江最大,长度以汉江最长。长江主要支流(流域面积在1万km2以上)见长江主要支流水文特性表。 (1)雅砻江。雅砻江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南麓,于渡口市注入金沙江。流域面积约13万km2,干流长1637 km,河口多年平均流量1914m3/s。全流域水能理论蕴藏量3372万kW,可开发的水力发电装机容量2494.1万kW,甘孜以上称上游,长约610km,落差1330m,平均比降2.18‰。甘孜至大河湾为中游,长约600km,落差1790m,平均比降2.98‰。大河湾以下为下游,长约360km,落差750m,平均比降2.08‰。全流域可开发水能资源2494万kW,多年平均发电量1525亿kW?h。 (2)岷江。岷江发源于岷山南麓,流经四川盆地西部,穿越成都平原,至乐山接纳大渡河,于宜宾注入川江。干流全长735km,灌县以上称上游,长340km,落差约3000m,平均比降8.82‰;灌县至乐山称中游,长约232km,落差372m,平均比降1.6‰;乐山至宜宾为下游,长约163km,落差97m,平均比降0.59‰。流域面积13.3万km2,多年平均流量2850m3/s,总落差3560m。水能蕴藏量为4886.6万kW,可开发量为3056万kW。多年平均发电量1672亿kW?h。大渡河是岷江最大的支流,发源于青海省果洛山东南麓,于乐山汇入岷江。流域面积9.1万km2,干流全长1062km,多年平均流量1570m3/s。水能资源主要蕴藏在双江口至铜街子河段,该段河道全长600km,天然落差约1800m,水能资源蕴藏量达1748万kW。在河口段有青衣江汇入。 (3)沱江。沱江发源于岷山山系九顶山南麓,于泸州市注入川江。流域面积2.78万km2,干流全长702km,多年平均流量519m3/s。水能理论蕴藏量为152万kW,可开发的为26万kW。干流金堂以上称上游,长约200km,落差210m,平均比降1.07‰;金堂至内江为中游,长约300km,落差147m,平均比降0.49‰;内江以下为下游,长约202km,落差67m,平均比降0.33‰。

中国河流知识梳理(1——长江)

中国河流知识梳理(1——长江)[高二(文科)地理]

一、长江源区生态现状 长江源区涉及青海省玉树、果洛、海西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州所辖的八县一市,地域辽阔,人烟稀少。长江流域在青海主要包括干流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境内干流长1206公里,流域面积16.57万平方公里,占长江流域总面积的9.2%,占全省总面积的23%,年径流量为179.4亿立方米。区域内集水面积在3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34条;有湖泊1.1万个,总面积达855平方公里;区内孕育冰川总面积1247平方公里,湿地面积1.5万平方公里。 长江源区是全国大江大河、冰川、雪山及高原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也是我国影响范围最大的生态功能区,对世界气候也有着重要影响。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受人为活动加剧和全球气候干暖化影响,生态环境逐步恶化,主要表现在: (一)水土流失严重。长江源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是最严重的土壤风蚀、水蚀、冰融地区之一。据第三次土壤侵蚀遥感普查结果,长江源区水土流失面积为5.64万平方公里,占境内流域面积的34%,年输入长江的泥沙量由70年代的871万吨增至现在的1613万吨,年均土壤侵蚀模数650.6吨/平方公里。 (二)草场退化与沙化加剧。根据上世纪90年代末卫片解译数据,源区90%以上的草地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退化总面积达562.7万公顷。源区沙化面积高达1942平方公里,而且每年仍以20%的速度在扩大。原生生态景观破碎化,植被演替呈高寒草甸-退化高寒草甸-荒漠化地区的逆向演替趋势。 (三)草原鼠害猖獗。三江源区鼠害发生面积达644.4万公顷,占三江源区总面积的17%,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33%,草原鼠兔、鼢鼠、田鼠数量急剧增多。严重地区有效鼠洞密度高达80个/亩。长江源区有近一半的黑土型退化草场是因鼠害所致,造成大片牧草枯死,草皮脱落,也丧失了涵养水分的能力。 (四)气候变暖产流减少。据气象资料显示,1963年—2002年的40年间,长江源区气温每10年以0.19℃的速率升高,而降水以每10年0.78毫米的速

初中地理_中国的河流——滚滚长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在地图中找出长江发源山脉、注入海洋、流经的地形区、省区,知道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 2、能够初步知道长江各河段的水文特征。 3、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用图的能力,提升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难点: 1、长江的源流概况,七大支流为难点。 2、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及各河段的水文特征。 教学流程: 1新课导入:播放《长江之歌》,学生仔细聆听,认真揣摩歌词含义。 2、学生自告奋勇朗读学习目标,教师解读学习目标,并进入“长江知识知多少”环节,勾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3、学生带着浓厚的求知欲,进入“观视频寻答案”环节,通过观看大气磅礴又与课本内容及其吻合的长江纪录片,在精力高度集中的状态下,初步的记忆长江基本知识;继而进入“静心冥想忆知识”环节,对视频中出现的知识,进行及时回顾,在本环节中,学生要牢记口号“脑子要静,姿势要正”,让课堂充满仪式感,更便于初中学生的学习。 4、初步了解长江知识以后,进入“按图索骥找知识”环节,进一步加深印象。学生在地图中寻找长江发源山脉、注入海洋、流经省区、地形区、分界点城市等知识,并让学生到前面进行指图、圈图展示,其余同学认真观看,评判对错,对部分知识的记忆,老师进行方法指导。 5、对于学生较难记忆的“长江支流”,利用微课的形式解决,在微课堂中,学生跟着视频画一画,手脑结合进行识记。老师利用谐音,创设情境“雅砻江的山民,骑着嘉陵摩托去乌汉买香干”,同时让学生充当小老师,进行讲解,来帮助学生巧秒记忆,继而进入长江各河段水文特征的学习。 6、关于长江各河段的水文特征,设计了“角色扮演”的环节,通过游客绘声绘色的演讲,学生初步了解长江各河段特征,在此过程中,老师对重点知识进行穿插讲解。

初中地理_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2)滚滚长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三节中国的河流(2) 滚滚长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 2.识记长江干流长度和主要支流、流经省市区和地形区及上中下游的特征。 3.理解长江对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意义;分析长江在综合开发利用的问题。 4.学会阅读长江干流剖面图,并根据河流落差分析水能丰富的河段;学会在地图上查找长江干支流;学会绘制长江干流示意图。【过程与方法】 1.利用查找地图熟悉的地理事物,建立空间概念; 2.分析长江水能丰富的原因及河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讲述我国在长江水利建设上取得的成就,加强对学生的进行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 【重点和难点】: 重点:长江源流概况 难点:长江的开发利用和治理

【教具】: 有关图片。 【教学方法】: 探究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讲述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多媒体播放视频或图片展示第五套人民币10元背面风景,询问知不知道这是哪个地方?(学生会回答长江。进一步询问知不知道这是长江的哪个景点?学生基本都会说三峡。教师再进一步询问这是三峡的哪个峡?这时学生一般都不知道了,进而揭晓谜底——瞿塘峡的夔门。) 教师:生活处处是学问,希望同学们能多留心生活中的事物。而对于长江三峡,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三峡水利枢纽了(同时多媒体展示三峡水利枢纽图片)。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学习长江。 板书:滚滚长江 二、讲授新课 1、读图2-32“长江水系” (1)、在图2-32中找出长江的河源、流经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注入的海洋。 (2)、找出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地点,看看他们分别属哪一个省区? (3)、找出长江的主要支流: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

长江流域水系划分与河流分级初步研究

长江流域水系划分与河流分级初步研究 董耀华汪秀丽 摘要: 将推荐的水系划分与河流分级Horton 法相结合,通过合理选取最小河流(流域) 单元、科学制作河流树状图表,初步研究了长江流域(不含太湖水系) 的河流分级。研究结果显示: ①推荐将长江水系划分为干流水系与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洞庭湖、汉江、鄱阳湖、太湖8 个支流水系; ② 581 条河流基本特性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表明长江流域河流的河长与流域面积约为0.5次方关系,选取流域面积不小于2 000 km2或河长不小于100 km的河流为最小河流(流域) 单元,确定长江流域(不含太湖水系) 河流总数为374 条; ③以岷江水系为例,精心制作了长江流域各水系的河流树状图表,树状图显示了河流隶属关系、分级数、河长、流域面积等特性; ④长江流域(不含太湖水系) 最高河流分级数为6 级。按河流统计: 6 级1 条(0.3%),5级3条(0.8%),4级6 条(1.6%),3级14 条(3.7%),2级71 条(19.0%),1级279 条(74.6%); 按水系统计: 岷江、嘉陵江、鄱阳湖为5 级,干流、雅砻江、洞庭湖、汉江为4 级,乌江为3 级。 关键词: 长江; 水系划分; 河流分级; Horton 法; 最小河流(流域) 单元; 河流树状图表 中图分类号: TV2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5485(2013) 10-0001-05 Preliminary Research on Watershed Division and Stream Order Classifica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DONG Yao-hua1,WANG Xiu-li2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recommended watershed division and by means of the Horton method,we preliminarily researched the stream order classifica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exclusive of the Taihu Lake watershed sub-basin) by properly choosing the minimum stream.Tree diagrams and tables were obtained.Results show that: (1) The Yangtze River is recommended to be divided into main channel watershed basin and 8 tributary watershed sub-basins inclusive of Yalong River,Minjiang River,Jialing River,Wujiang River,Dongting Lake,Hanjiang River,Poyang Lake and Taihu Lake.(2) Statistic and regressive analysis of 581 streams of the Yangtze River shows that stream length is about 0.5 power related to watershed area.Streams with watershed area no less than 2 000km2 or stream length no shorter than 100km are selected as the minimum stream.Thereupon based on the minimum stream,the total number of streams of the Yangtze River is determined to be 374.(3) With Minjiang River watershed sub-basin as an example,tree diagrams and tables of streams for all watershed sub-basins of the Yangtze River are elaborately fabricated.The diagrams and tables illustrate the basic information such as river kinship and affiliation,stream order,basin area,and river length.(4) The highest stream order of the Yangtze River is the 6th order.In regard to streams,there are 1 or 0.3% 6th-order stream,3 or 0.8% 5th-order streams,6 or 1.6% 4th-order

《中国的河流》(滚滚长江)导学案

课题 §2-3中国的河流(滚滚长江) 日期 2012.10.23 课型 新知探索课 主备人 王雷 审核人 房晓娜 【学习目标】 1、读图说出长江的发源地、流经省区、注入的海洋、长度和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2、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长江各段的水文特征,了解长江开发利用的现状及潜力(重点); 3、根据长江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初步提出长江各河段的开发治理措施(难点)。 【自主互助合作学习】 一、课前延伸 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河湖知识,阅读《地理图册》P23“长江流域”,完成下表下图: 项目 长江 源地和源头 注入海洋 流经省市(区) 流经主要地形区 长度 中国第一大河 世界第三大河 流域面积 年径流量 主要支流、湖泊 上、中、下游分界 主要城市 水电站 长江:唐古拉山、东海、宜昌、湖口、玉树、宜宾、重庆、武汉、南京、上海、洞庭湖、鄱阳湖、沱沱河、通天河、金沙江、雅砻江、岷江、大渡河、嘉陵江、乌江、沅江、湘江、汉江、赣江、二滩、三峡、葛洲坝、五强溪、隔河岩、丹江口、龚嘴、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二、课内探究

1、长江各河段及水文特征 上游:至为上游河段,从河源往下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自四川省_____以下始称长江,上游多,落差,水流,资源十分丰富 中游:至为中游游河段,中游地势,河道,水面,流速,湖北____至湖南的_______的荆江段有“__________”之称 下游:至为下游游河段,地势,江面,水网,被称做“” 2、水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读课本图2—37 ①水能丰富(水能资源两要素:、) 长江水能资源丰富,蕴藏量占全国,可开发利用的占全国水能,主要集中在河段,最丰富的位于一段,长江流至四川盆地以东,深切巫山,形成由、、组成的长江三峡,主要的水利工程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长江三峡位于阶梯过渡处,首要目标是,竣工于年,使大型船只可直达,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 ②黄金水道 量占全国内河航运量的,有的美誉,居第二位的是 3、长江的综合治理 长江主要灾害,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主要措施有: 4、长江之最 ①长江长度居世界第位,流域面积居世界第位,流量居世界第位 ②长江最长的支流是 ③长江流域内面积最大的湖泊是 ④长江上最大的内河港口是 ⑤长江是我过年径流量最的河流,年径流量占全国总量的 ⑥长江是我国流域面积最的河流,流域面积打180余万平方千米

(名师整理)最新湘教版地理8年级上册第2章第3节《中国的河流:滚滚长江》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反思)

第三节中国的河流 主备人用案人授课时间年月总第课时课题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记住长江的源流概况。 2、阅读长江水系图和干流剖面图,记住长江水能最丰富的河段,水利枢纽的名称、 位置和意义。 重点 1、长江的源流概况。 2、长江水利枢纽的名称、位置。 难点长江的源流概况。 教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 教学内容个案调整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 动 一、板书课题 滚滚长江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自主学习 (1)读图2—32“长江水系图”,完成P46“活动1—4”。 (2)用蓝色笔描出长江的干流,注意看它的发源地、流经 哪11个省市区、注入海洋。 (3)用蓝色笔描出长江的八大支流(或编号1—8,从北到 南,自西向东。)注意北岸支流分别在哪四个城市汇入长江 干流?南岸的湘江和赣江经什么湖汇入呢? (4)用红笔描出上中下游的分段地点:宜昌、湖口两个分 段城市。 (5)指图说出长江各段的名称。 学生自主学 习并填图,然 后组内检查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个案调整 学生主体活 教师主导活动 动

教学过程2、小组交流提出质疑 3、合作探究 (1)为什么说长江是中国的第一大河吗? (2)读图2—37“长江干流纵剖面图”,长江各段的水文特 征是什么? (3)完成P47“活动2” (4)完成P47“活动3” (5)长江对人类的作用主要有哪些? (6)阅读“P48长江三峡工程”,该水利枢纽的重要作用有 哪些? (7)为什么长江的航运价值这么大,被称为“黄金水道”? 三、课堂小结 四、当堂训练 做地理填充图册 小组交流讨 论后回答 小结

做练习 板书设计 中国第一大河——长江 一、源流概况 1、源远流长 2、支流汇集 3、分段地点 4、别称众多 二、上中下游的特征 1、上游:落差大,多峡谷,多急流,多水能。 2、中游: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 3、下游:水流平稳,江阔水深。 三、利用和保护 1、“水能宝库” 2、“黄金水道” 3、防洪是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 教学札记

初中地理《中国的河流-滚滚长江》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滚滚长江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一、能在长江水系图上指出长江的源地,长度,流经的省区,地形区,入海以 及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和主要的支流湖泊,能会分析长江上中下游的特征。二、 能会阅读长江水系干流剖面图,了解长江水能资源的的分布。三、了解长江在水能,灌溉,航运方面的巨大作用,及开发利用的现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 山的情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学习重难点】 长江的源地,长度,流经的省区,地形区,入海以及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和主 要的支流湖泊。长江上中下游的特征。 【学法指导】如何学习一条河流?一般思路:发源地、流经地、注入地河流概况长度、流域面积、流量支流、分段、分界点名称上游河流特征中游下游河流的开发利 用水能的开发航运、灌溉 【自主学习识长江】 请同学们在右面“长江水系图”中完成以下问题 1、用黑笔描出长江的干流,注意看它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流经哪些省级行政区? 2、对照课本24页的“中国地形图”,找出长江干流流经的主要地形区。 3、在图中找出长江上中下游的分段城市:宜昌、湖口,并说出它们所属的省区。 4、用蓝笔描出长江的支流和湖泊: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赣江和汉江,鄱阳湖和洞庭湖。 5、用红笔描出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等沿江城市。

【过关斩将学长江】 第一关:读课本50 页长江水系图,学习长江的源流概况长江的发源于高原的山脉,流入,全长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世界第三长河。 思考:为什么说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 第二关:长江流经的省级行政区;自上游到下游依次为西藏云南重庆江西江苏记忆小窍门:(青川藏云渝鄂,湘赣皖苏与沪) 第三关:长江流经的地形区有:高原、山区、高原、盆地、平原 第四关: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点是:上中游A 在省,中下游分界点B 在省;兼跨长江上中游的省区是湖北,兼跨中下游省区是江西. 第五关:.长江主要的支流有: _①②③④⑤⑥⑦其中最长的支流是湖泊C D

长江中游水系河流特征年

长江中游水系河流特征_年_ 长江中游水系河流特征 (2003年) 提要 本文为韩承荣统墓,喻学山主编的长江志水系篇的一部分,全文经过多次集体讨论修改补充后完成.内容包括 长江中游宜昌至湖口间的河湖水系的河流形态.水文特征和开发条件,对于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都阳湖和洞庭湖考证论 述其历史形成的演变.流域内各著名的大小支流皆列出河长.面积.坡降以及已发生过大洪水水位,可作为河流基本特征 描述的依据. 长江中游水系系指长江宜昌至湖口间的河湖水系,包括长江中游干流、洞庭湖、汉江、都阳湖水 系和其他分布两岸的湖群以及直接汇入长江的一些支流。区间流域面积约68万km z。下荆江裁弯后 干流河段长955km。流域内除各支流上游为山丘区外,平原区面积占较大比重,因此是防洪重点地 区。每年春季南方暖湿气流逐渐向北输送,区域南部4月甚至更早就开始进入汛期:6-7月梅雨雨 区广阔,雨量集中;7-8月上游洪水频发,中游干流汇集上游及中游各支流来水,常在这一时期出 现年最高水位,成为长江中游干流的主汛期;10月以后,汛期基本结束。 长江中游的年径流和洪水径流主要来自长江上游,其余主要来自洞庭湖、汉江、都阳湖三大支 流水系。洞庭湖“四水”多年平均来水量约1700亿m3,为各支流首位。都阳湖五河来水量约1470亿 m3,居第二位。 在一般情况下,长江洪水在流域内发生的时间规律是:中下游早于上游,江南早于江北,各支 流汇集到干流的洪水先后错开,使中下游干流洪水历时较长而稳定。如都阳湖水系及湘江洪水多发 生在4-6月;资水、沉水、澄水的洪水多发生在5-7月,而长江上游及汉江洪水大致是7-9月。 由于各地的降雨及来洪时间错开,一般年份不致造成灾害性洪水。但如遇大气环流反常年份,洞庭、 都阳两湖雨季持续延后,宜昌以上及汉江洪水提前,遭遇组合即可发生如1931年、1954年以及1998 年全流域型大洪水。 长江中游地区是全流域湖泊最集中的地区,都阳湖和洞庭湖分别是全国最大和次大的淡水湖,

河流知识

有关长江的知识 一、知长江——长江的概况 1、发源地,注入的海洋,全长千米。 2、流经省区的简称。 3、流经的地形区:高原、山脉、盆地、山、平原 4、上中下游的划分:上中游的分界点是,中下游的分界点是。 5、主要支流: 二、赞长江——长江的开发利用 1、游水能资源丰富,可以建水电站,被称为“”。 长江上的水电站和水利枢纽重点:二滩、三峡、葛洲坝 2、航运价值大,被称为。 荆江的治理:为防洪减灾,采取①裁弯取直②修荆江大堤 三、忧长江——长江存在的问题、原因 1、存在的问题:中下游的洪涝灾害 2、原因:自然原因:①流经地区,降水丰沛 ②中游支流南北对称分布 人为原因:①上中游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 ②中下游围湖造田,减弱了湖泊调蓄洪水的能力 、救长江——治理洪涝的措施 1、治理措施:①上中游植树造林 ②中下游退田还湖 讨论:从哪方面开发和利用长江? 1、精华区域、鱼米之乡 2、黄金水道 3、水能宝库 一:长江的概况发源地 流经的省,市,区 注入的海洋 长度 二:各河段的特征上游——多峡谷急流,多水能 中游—多曲流,多支游,多湖泊 下游——水流平稳,江阔水深 三:防洪是目前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加固防洪大堤,营造防护林,三峡工程,荆江分洪工程)请你从长江的水系特点,流域内的降水特点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等方面说明特大洪水产生的原因 (1)长江流域广,支流多. ( 2 )流域内降水丰富,干流汛期长,水量大,有些年份上中下游,南北两面同时来水。(3)上中游森林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下游泥沙沉积,河道变浅排洪能力下降。(4)中下游地区大面积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使湖泊调蓄洪水的能力减弱。 应采取的措施:(1)加强中上游的水土保持工作,多植树造林。(2)中游河段“裁弯取直”,疏浚河道;(3)中下游退耕还湖,修建水利工程,加固防洪大堤;(4)提高人们的防洪意识和自救能力。

滚滚长江导学案 湘教版

滚滚长江导学案湘教版 2、3 中国的河流滚滚长江总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长江水系概况,知道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学会分析并掌握长江各段的水文特征; 2、通过讲述长江是世界著名大河及其流域丰富的水利资源,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加强建设祖国的责任感与积极性;3通过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灾害的了解分析,针对长江含沙量有增长趋势的事实,唤起学生对保护长江环境,保护长江流域生态平衡的主人翁责任感。重点各段的水文特征;长江的开发利用及治理保护。难点读、析长江干流剖面图;河流特征与地形、气候、植被关系的分析;教具计算机辅助教学课标对该课内容的要求长江上、中、下游不同的水系水文特征,是由于处在不同的地形和气候、植被等条件下形成的,通过鲜明的对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地理要素之间制约和依存的辩证关系;通过讲述长江是世界著名大河及其流域丰富的水利资源,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加强建设祖国的责任感与积极性;板书设计中国第一大河长江母亲河概况 1、源远流长 2、支流汇集 3、分段地点 4、别称众多

二、上中下游的特征 1、上游:落差大,多峡谷,多急流,多水能。 2、中游: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 3、下游:水流平稳,江阔水深。 三、利用和保护 1、“精华区域”、“鱼米之乡” 2、“黄金水道” 3、“水能宝库”教后小结第1 页〔引入新课〕(先放映有长江风景的《长江之歌》,师生一齐卡拉OK)师: 这是一首什么歌?对!《长江之歌》抒发了中华儿女对母亲河长江的无限赞美之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祖国的第一大河长江。(边放CAI封面课题)〔学法指导〕(老师边放CAI课件:“学习一条河流的一般思路”边启发讲解)学习一条河流的一般思路发源地、流经地、注入地河流概况长度、流域面积、流量支流、分段、名称上游河流特征中游下游开发利用人河关系治理保护〔学习新课〕下边我们首先来了解母亲河的概况。 一、长江概况 二、 1、源远流长 2、支流汇集 3、分段地点

《中国的河流》综合版(第2课时)

《中国的河流》(第2课时) 滚滚长江 教学目标: 1.指图说明长江的基本概况。 2.解释长江“水能宝库”、“黄金水道”的原因。 3.从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分析长江洪水灾害的成因。 重点、难点 1、长江概况 2、长江洪水多发的原因和治理措施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中国的长江》 今天,我们先来领略一下中华第一条大河“长江”的风采。 二、新课教学 (一)地理概况 1.引导学生阅读地图《中国地形的分布图》《中国陆上主要山脉的分布图》《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域图》《长江流域水系图》,仔细观察,教师提问: (1)长江发源于我国什么地形区,什么山脉的什么雪山? (2)它的源头叫什么? (3)长江曲折东流注入什么海洋? (4)其干流形如哪两个英文字母的组合? 学生讨论后,老师明确: (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峰西南侧。 (2)长江的正源叫沱沱河。 (3)长江曲折东流注入太平洋边缘海东海。 (4)其干流形如英文字母“V + W”。 2.长江干流自西向东依次流经我国哪些省级行政区?并说出它们的简称。 青、藏、川、云、渝、鄂、湘、赣、皖、苏、沪共11个省区。 3.长江自西向东依次流经我国哪些地形区?三峡位于哪两个省级行政区交界处?它自

西向东由哪些峡谷组成? 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巫山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三峡位于渝鄂交界处。它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 4.在《长江流域水系图》上,找出长江的主要支流有哪些?并判断:划分长江上、中、下游三大河段的宜昌、湖口各在哪个省?(宜昌在湖北、湖口在江西) (二)水能宝库 过渡:长江不仅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世界著名的大河之一,而且还是一个“水能宝库”。 1.设疑导读 (1)哪些数据或事实可以说明长江是一个“水能宝库”呢? 长江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1/3,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约占全国的一半。因而长江堪称我国的“水能宝库”。 (2)长江巨大的水能资源分布在它的哪两个具体河段呢?这两个具体河段都位于长江的上、中、下游哪一河段中呢? 长江巨大的水能资源分布在它的源头至宜宾段和四川盆地以东的三峡段。这两个河段都位于长江的上游河段中。 (3)长江上游源头至宜宾和四川盆地以东的三峡河段中哪个河段水能资源最为丰富呢?为什么? 根据《长江干流剖面示意图》《长江流域水系图》和《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引导学生读图、观察、计算并判断: ①长江自源头至入海口,落差(即河面高差)约多少米?(约6700米。) ②长江自源头至宜宾,河长约多少千米?落差约多少米?(河长约3200多千米;落差约6000多米。) 通过读图、观察、计算可以看出,长江干流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的源头至宜宾段。因为长江从青藏高原奔腾而下,流经横断山区的高山峡谷,陡然降落到四川盆地,河流落差很大,虎跳峡落差甚至达到200米,因而成为长江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 2.课外延伸 为了开发利用长江的水能资源,新中国成立以来,在长江支流上建起了许多座水电站,并已在干流上建成了规模宏大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其每年的发电量相当于1949年全国发电量的3倍。规模更大的长江三峡工程建成后,其发电量为葛洲坝水电站的6倍。

中国的河流 滚滚长江公开课导学案教学设计(带达标测评带答案)

7年级上册第3节《中国的河流》 第2课时滚滚长江学案 学习目标:1.了解长江的源流概况和各段的自然特征; 2.了解长江在水能、灌溉、航运方面的巨大作用及其开发利用的现状; 3.学会阅读长江水系和干流剖面图,了解长江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段。 教学重点:记住长江的发源地、长度、注入的海洋、流经的省区和地形区、上中下游的划分、主要支流和湖泊、三峡水利工程。 教学难点:培养查阅各种地图、分析地图的能力,以及归纳总结和表达能力。 学习过程设计:⊙知识点1 长江源流概况 【问题情景】新华社南京11月21日电长江全长6300余公里,是我国第一、世界第三大河。长江水运货运量已经超过了美国的密西西比河和欧洲的莱茵河,成为目前世界上内河运输最繁忙、运量最大的通航河流。那么,长江为什么会称为“我国第一大河”呢? 观察感悟读下面两幅图,填表: ⊙【经典例题1】下列四组河流中,符合“长江支流且由西向东排列”条件的是()A.金沙江、雅砻江、岷江、汉江 B.雅砻江、岷江、嘉陵江、赣江 C.岷江、乌江、嘉陵江、汉江 D.赣江、湘江、乌江、雅砻江 【解析】长江支流众多,自西向东依次是: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汉江、赣

江。【答案】B⊙触类旁通1 兼跨长江中、上游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A.湖北省 B.江西省 C.湖南省 D.四川省 【解析】长江中、上游的分界城市是湖北省的宜昌市,因此湖北省兼跨长江的中、上游地区。【答案】A⊙知识点2 长江各段的特征及开发、利用 【问题情景】“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结合下图思考:我国的两座大型水电站葛洲坝水电站和长江三峡水电站为何在此建设呢? 【提示】除了地形因素外,这里是我国第二、三阶梯的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1)水能的开发利用 宜昌以上为上游段,从源头至宜昌,落差很大,几乎占长江总落差的90%,水力资源极其丰富;尤其是源头至宜宾河段落差最大,是长江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长江是中国的“水能宝库”,水能资源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占全国的一半。建国后已建成葛洲坝、丹江口、龚嘴、二滩等水利工程,举世瞩目的三峡水利枢纽也已完成。(2)长江的航运 宜昌至湖口段为中游,河道曲折,其中从枝城到城陵矶荆江河段有“九曲回肠”之称,是曲流最多的河段。中游地区总的特征是:河道弯曲,湖泊众多。水流平稳,易发洪水;湖口以下为下游段,江宽水阔。长江有“黄金水道”之称。 ⊙【经典例题2】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的原因是( ) A.年径流量大 B.水力资源丰富 C.航运价值高 D.流域内多矿产 【解析】长江沿线工农业发达,人口稠密,城市众多,流域内降水多、水量大,尤其是下游江阔水深,利于航运,因而有“黄金水道”之称。 【答案】C⊙触类旁通2 下列关于长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我国对长江水能的开发利用率很高 B.干支流通航里程近6万千米 C.货运量占全国内河货运量的60% D.长江干流冬季有结冰现象 【解析】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水能资源丰富,但现在的开发利用率仍然很低。长江干流主要流经亚热带季风区无结冰现象;长江航道,干流横贯东西,支流南北分布,形成一个纵横广阔的水运网,是中国内河运输的大动脉,通流里程达7万千米,货运量占全国内河货运量的60%。【答案】C 长江的隐患与治理长江最大的危害是洪水。洪水的来源有三:宜昌以上的干支流、汉江、洞庭湖和鄱阳湖水系。长江流域夏季暴雨集中,再加上水土流失、天然湖泊面积减少,蓄洪能力下降等因素的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洪灾频发。其主要治理措施是:中上游地区植林种草,保持水土;中下游地区退耕还湖、疏通河道,多建分洪,蓄洪工程。 【例题】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 A.防洪 B.大力开发水能C.发展灌溉事业 D.防止水土流失 【解析】长江流域夏季暴雨集中,再加上水土流失、天然湖泊面积减少,蓄洪能力下降等因素的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洪灾频发。因此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防洪。 【答案】A

长江是世界上形成最早的河流

长江是世界上形成最早的河流 世界上的河流都没有准确的形成时间,所以那条河流是世界上形成最早的河流就更无从谈起。而地球膨裂说认为,长江是世界上形成最早的河流。 关于长江形成的时间地质学家们一直没有给出个准确时间。有的地质学家说形成于1.4亿年前,有的地质学家说形成于2亿年前,而且这些说法也没有确凿的证据。我根据我提出的地球膨裂说认为,长江形成于8亿年前。 1922年,A.W.葛利普根据中国地质调查所的建议,在其《震旦系》一文中,将震旦一词明确为系一级的年代地层单位名称,并作为古生界的第一个系,其范围包括泰山群或五台群变质地层之上、寒武系之下的一套不变质或仅轻微变质的地层。1975年在北京召开的中国震旦系讨论会,建议以李四光、赵亚曾1924年建立的湖北西陵峡东部震旦系剖面为其标准剖面。1982年7月,中国全国地层委员会在北京召开晚前寒武纪地层分类命名会议,讨论了震旦系的涵义和使用范围,基本肯定了中国震旦系讨论会的意见。并明确指出,震旦系是上前寒武系最上部的一个系一级的年代地层单位,代号为“Z”,其范围限于湖北长江三峡东部剖面为代表的一段晚前寒武纪地层。 根据用铷-锶、铀-铅、钾-氩等方法测定的震旦系的同位素年龄值,一般介于7.98~8.74亿年之间。晚元古代晚期震旦纪地层分布广泛,构成扬子地台的典型盖层,以长江三峡一带为典型,下统为莲沱组和南沱组,分别为陆相砂岩和冰碛岩。三峡震旦系剖面的莲沱组上部层凝灰岩中锆石的铀-铅年龄为 7.48±0.12亿年。根据上述同位素年龄资料,震旦纪的下限推定为距今8亿年左右。 “莲沱组”为一套含凝灰质成分较多的粗碎屑岩组。下部为紫红、灰绿色粗-中粒长石石英砂岩及长石砂岩;上部主要为紫红色及灰白色晶屑、玻屑凝灰岩、凝灰质砂岩及岩屑砂岩。交错层发育,厚50—260m。产微古植Leiopsophosphaera sp., Trematosphaeridium holtedahlii, T. Minutum 以及Taeniatum sp., Laminarites sp. 等。莲沱组为以河流相为主的陆相沉积。形成于晋宁运动之后的古侵蚀面上。各地厚度不同。张惠民等(1982)测得莲沱组形成时的地理位置平均为古纬度25 。康普斯顿(W. Compston)用离子探针方法测得该组中上部层凝灰岩锆石年龄为(748±12)Ma (赵自强等,1985)。

河流-长江

《河流--长江》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中学地理组___号考生。 下面开始我的说课。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我对《河流》这节课的教学设想。根据新课标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分析教材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条件。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地理第二章第三节,长江是世界第三、亚洲第一长河;同时,它在自然环境、水文特征以及治理与开发等方面均具有代表性。 接下来,我对学情做简单分析: 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区域地理的基础,基本掌握了认识和分析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而且七年级学生对于新鲜事物的兴趣很高,这将有助于学习活动的进行。 根据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结合单元要求和本节课特点,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地图,了解长江的发源地及最终注入的大洋,分析长江的水文特征; 2、通过对地图和材料的分析,培养从地图和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通过本节课学习,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基于以上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为: 重点:了解长江的水文特征; 难点:清楚长江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决定在教学中采用谈话法、直观教学法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法和手段,指导学生运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进行学习,引导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学习体会,并于他人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 下面,我重点谈一谈对本课教学过程的设计: 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更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几个环节: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这里,我将利用多媒体播放《长江之歌》视频资料,让学生对长江有感性的认识,通过欣赏长江壮美的景观,激发对长江的赞美和热爱之情。这样不仅有利于营造快乐的课堂气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顺利进入到下一个环节:

《滚滚长江》教案公开课

湘教版八上第二章第三节中国的河流 《滚滚长江》 一、教材设计说明 本节教材分为两大部分,首先以活动题的形式指出了长江的源流概况,包括源头、流经省区、注入海洋、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流经地形区、主要支流等,接着分析长江上中下游各河段的水文特征,并由此引出长江的水能资源及著名的水电站,最后分析了长江作为“黄金水道”的通航价值。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从多角度引导学生分析长江的基本概况和开发利用,并讨论今后的开发利用方向及措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索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完成由感性知识到理性知识的升华。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说出长江的基本概况:发源地、流经省区、流经的地形区、注入的海洋、长度和上中下游的划分。 (2)通过学习理解长江各河段的水文特征是由于各河段的地形等差异而形成的,初步学会综合分析河流水文特征的能力。 (3)了解长江在水能、灌溉、航运等方面的巨大水利作用长江开发利用状况。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学会用地图等资料,说明长江的基本概况; (2)能初步提出长江开发利用的方向及措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理了解长江开发,帮助学生初步形成因地制宜、兴利除弊的观念,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了解长江的基本自然地理概况 (2)运用资料分析探究长江作为“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的含义,今后开发利用方向及措施。培养根据长江特征寻求开发治理措施的能力。 2、教学难点 运用资料分析探究长江作为“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的含义,今后开发利用方向及措施。 四、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视频《长江之歌》,同学们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么? 生:《长江之歌》 师:多么雄壮的旋律.多么深情的赞歌,它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中华儿女对母亲河长江的依恋和赞美。长江流域优越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古代中国的文明,孕育了中华民族,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之一,是我们祖国的母亲河。那今天就让我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