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论》读书报告

《人论》读书报告
《人论》读书报告

卡西尔《人论》读书报告

卡西尔的《人论》是他生前发表的最后一部著作,是继《符号形式的哲学》之后的论著,此书分为上篇和下篇两部分,主要围绕“人是什么”问题展开论述,上篇主要是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对于“人是什么”的各种观点,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是什么”问题的探究上即人对自己的认识上出现了危机,从而卡西尔提出他自己的主张:人是符号的动物,亦能用符号创造文化,下篇就是注重于对人类用符号创造出的文化——宗教、神话、语言、艺术、历史、科学,给我们的进一步展示。

纵观当代诸多哲学思想,卡西尔是具有百科全书知识的一位学者。在人类知识发展的初级阶段,人的能力有限、科技尚不发达的时候,卡西尔已经开始根据新的眼光在不同的角度和方面来看待人。从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到卡西尔指出认识自我是哲学最高的目标。也正是这些先驱者的探讨,我们更加注重人的价值。从希腊哲学家只关心宇宙到现在开始关心人生的意义。今天所面临的问题,归根到底就是人类生存的问题。卡西尔在此书中还力图论证一个思想,就是:人只有在文化活动中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也只有在文化活动中,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在他看来,人并没有什么与生俱来的抽象本质,也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永恒人性,人的本质是永远处在制作之中,它只存在于人不断创造文化的辛勤劳作之中。卡西尔对人的诠释——人的

劳作和人的本质具有一致性,人的创造性和人性的面貌具有共同性,科学、艺术、语言、神话等都是人类文化的一个方面、一个部分,因此,它们内在地相互联系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人类文化。“如果有什么关于人的本性或‘本质’的定义的话,那么这种定义只能被理解为一种功能性的定义,而不能是一种实体性的定义。我们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来看待人性和人的本质,我们不能以任何构成人的形而上学本质的内在原则来给人下定义;我们也不能用可以靠经验的观察来确定的天生能力或本能来给人下定义。人的突出的特征,人与众不同的标志,既不是他的形而上学本性也不是他的物理本性,而是人的劳作。正是这种劳作,正是这种人类活动的体系,规定和划定了‘人性’的圆周。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历史,都是这个圆的组成部分和各个扇面。虽然他们在表现形式上是不一致、不可调和的。但是他们各自发挥着作用,作为组成文化的部分,这些功能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各自开启了一个新的地平线并且向我们现显示了人性的一个新的方面。因此,一种‘人的哲学’是这样一种哲学:它能使我们洞见这些人类活动各自的基本结构,同时又能使我们把这些活动理解为一个整体。”

整体中的核心就是符号,因为人的本质和文化的本质是一致的,只要找到人和文化的中介就可以理解人与文化之间的关系,那么,中介就是符号。卡西尔把符号作为他全部哲学体系的核心,也就成了“符号哲学”。一切在某种形式上能为知觉揭示出意义

的现象都是符号,是有关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历史各个扇面的人类哲学。人不仅生活在一个物理世界,而且生活在自己所编织的符号世界之中,符号是文化意义的载体,是文化得以存在和传播的关键。在卡西尔的眼里,人和文化是联系在一起的,人的符号活动就是人对文化的创造,因此这符号活动本身就既成了人的本质,又成了文化的本质,但他又不认为人和文化是完全相同的东西,而是认为人是符号活动的主体,是符号的本体;而文化则是符号活动的结果,是符号的形式。卡西尔清晰的地明人——符号——文化三位一体的关系。

在此书中,卡西尔的理念中仍然具有美学思想,在这里可以将其看作符号中的美学。

卡西尔认为:“艺术可以被定义为一种符号语言,但这只是给了我们共同的类,而没有给我们这种差。”显然,卡西尔不满足于停留在仅把艺术定义为一种文化符号形式的一般层次上,而要深究艺术符号的特殊本质和规律。

美论,卡西尔认为没丝毫不神秘,无需依靠高深的形而上学理论来解释。他说:“美看来应当是最明明白白的人类现象之一”,“美就是人类经验的组成部分”。并认为,“美并不是事物的一种直接属性,美必然地与人类的心灵有联系”。卡西尔这种观点的重要意义在于肯定了美的主体性和社会性,但是并不是任何这种关系都构成美,也并非任何人类经验都是美的。“美不能根据它的单纯被感知而被定义为‘被知觉的’,它必须根据心灵的能动

性来定义,根据知觉的功能并以这种功能的一种独特倾向来定义。它不是由被动的知觉构成,而是一种知觉化的方式和过程。但是这种过程的本性并不是纯粹主观的,相反,它乃是我们直观客观世界的条件之一。”卡西尔的意思是,要定义美,不能只从被动感知对象入手,而必须由知觉的能动性出发,把美看成人的知觉能动地构成对象世界的直观方式和过程。这样,美就是一种主体客体间的构造(构形)活动。所以,卡西尔说:“艺术家的眼光不是被动地接受和记录事物的印象,而是构造性的,并且只有靠着构造活动,我们才能发现自然事物的美。”正因为这样,在卡西尔看来,美与美感乃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东西,并无严格的界限:美就是知觉的构形(美感),美感就是审美的敏感和体验(美)。他说:“美感就是对各种形式的动态生命力的敏感性,而这种生命力只有靠我们自身中的一种相应的动态过程才可能把握。”这里,卡西尔又追随康德,进一步提出美在形式,美感是对形式的动态感受。他以自然事物的美与风景画(艺术美)为例,把美分成囿于实在事物的“机体的美”和“审美的美”认为自然风景“机体的美”不一定具有审美品性,因为它是“活生生事物的领域”,而非单纯形式的领域,一旦我们面对的是艺术家的风景画,或当我们用艺术家眼光观看风景时,那么我们就进入审美的“活生生的形式”的领域,“我们不再生活在事物的直接实在性之中,而是生活在诸空间形式的节奏之中,生活在各种色彩的和谐和反差之中,生活在明暗的协调之中。审美经验正是存

在于这种对形式的动态方面的专注之中”。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卡西尔的美论又回到了康德那里,即把美看成对象超功利的“活生生的形式”与主体知觉能动的构形作用的协调一致的直观状态,这时候就构成了“审美的美”,同时,也就形成了美感。

综上,只是本人对卡西尔《人论》的粗浅认识,此书中引古论今,其睿智的语言、精深的文化及精辟的阐述都能让读者深刻的感受到这位西方哲学大家的魅力所在,在沉浸于其独特而又富有哲理性的文字的同时,也会引人深思。望在今后的阅读中,本人仍将继续深入钻研发掘其中的精髓。

社会契约论 读书报告

刺向封建专制的利刃 ——《社会契约论》读书报告 一、《社会契约论》创作背景 14、15世纪,欧洲的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封建经济开始逐步瓦解;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天主教实力被削弱,适应资产阶级需求的新教形成,17世纪,英国爆发了著名的“光荣革命”,推翻了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随后英国便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工业革命,这股“工业化风暴”迅速席卷了整个欧洲,并且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社会的面貌;另外,人文主义成为当时社会思潮的主流,人们意识形态领域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种种因素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形成了一股时代的洪流。 在这样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诞生了很多大师,这些大师也创作了很多优秀的著作,它们反映了历史发展的新方向,适应了社会变革的新需求,提出了新观念、新思想和新理论,给我们的留下了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时至今日,大师们的作品仍然对我们的思想产生深刻的影响,《社会契约论》就是其中之一。 二、《社会契约论》主要类容: 《社会契约论》分为四卷,每卷论述的主题都不同。 1.第一卷论述了社会结构和社会契约: 社会结构是由人与人之间的契约决定的,不是天生的,这从根本上驳斥了“有些人生来就是被奴役”这一观点。同时社会也不是建立在强力的基础上,因为绝对的强力是不存在的,所以没有哪种强力可以迫使人一直服从,除非它可以使人自愿服从。 社会契约是最原始的约定。自然状态下侵害人类生存的力量超过了个人的限度,于是人类就要改变生存状态,转而走向联合,这样集体的力量便可以战胜、破坏力量,这是社会契约产生的原因。形成了约定后,每个人都在一个“主权体”的指导下共同平等地生活。这个“主权体”可以称为国家,而缔约者就是最初的

最新人间草木读书心得800字范文5篇

最新人间草木读书心得800字范文5篇 #人间草木读书心得1# 看汪曾祺的《人间草木》,惹起我无尽乡思。 他说:“莫碰臭芝麻,沾惹一身,嗐,难闻死人。”小时,上学前,放学后,就爱在乱草丛中钻,有时会不小心,沾惹上那些臭兮兮的臭芝麻,粘在衣服上怎么也挥扫不去,有时竟就带着那身臭气进学堂,好在那时有几个孩子没这样被臭芝麻沾惹过呢,倒也没觉得与众不同。 他说捉天牛,他们也以为天牛头上的触须有一节就有一岁。想其小时,捉到天牛,用绳子系在触须上,我们也是数它的触须有几节就认为它是几岁,如果刚好是十节的话,那是很高兴的事情,我们会很隆重的给它过生日,用很多的青草叶嫩树叶来做生日礼物。天牛是童年时期的好伙伴呢。 他说:“我每天醒在鸟声里。我从梦里就听到鸟叫,直到我醒来。我听得出几种极熟悉的叫声,那是每天都叫的,似乎每天都在那个固定的枝头。”我有何尝不是呢,清晨在有鸟鸣做背景音乐的梦里醒来,听着熟悉的啄木鸟清脆的“笃笃”声,喜鹊的叽叽喳喳声,其它鸟儿婉转的歌唱声,一天就从此明快起来。尤其是早春时节,当几天连绵

的冷雨后,一清早能听见窗外婉转清脆的鸟鸣,就知道窗外肯定是一个阳光的明媚,心情一扫几天的阴霾,仿佛所有的好心情都是鸟鸣所赐,听着就是那般的喜悦。 他说:“我爱逗弄含羞草。触遍所有叶子,看都合起来了,我自低头看我的书,偷眼瞧它一片片的开张了,再猝然又来一下。”似乎就是我小时逗弄含羞草的一幅白描,舅公家在阳台上养的一盆含羞草,每次去时,就会粘住不走,一遍又一遍用手指轻触柔嫩的叶,看她含羞的低头,不胜的娇羞,竟怔怔。 他说昆明人家喜欢在门头上摆放一盆仙人掌以辟邪。我想起了我家门头上那一盆长得极肥大的仙人掌,倒垂着披挂下来,肥绿的掌叶,猝然开出极灿烂极艳丽的黄花,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那一片明黄,给游子一种熨贴的温暖。 他说雨季在小酒店里,看着“酒店有几只鸡,都把脑袋反插在翅膀下面,一只脚着地,一动也不动地在檐下站着。”想起连绵的雨天,站在檐下,手指上百无聊赖地缠着一根草茎,身边的几只鸡以汪曾祺笔下同样的姿势和我站在一起,也是百无聊赖地咪着双眼,似睡非睡,不知它的思绪是飞到了那阳光下尘土飞扬的泥坑,还是草垛上剩余的稻谷香,或者它就像是一个智者哲人,可惜它太矮了。屋檐上的雨滴滴成一朵朵雨花,而世界似乎在雨花的灿烂开放瞬间凋落中沉寂。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2000字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2000字 导读:读书笔记《人间词话》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20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2000字: 人间词话是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著的一部词学批评著作,也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论词著作之一。 其中最重要的概念就是境界。王国维开篇即讲: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称高格,自成名句。可以说,弄懂了境界二字,就抓住了本书的牛鼻子。 不过,这句话说的很含糊,和古人常说的气象、格局一样,听起来很有道理,但真要追问概念,又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 王国维在第六则补充了一句: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有了这句注解,我们就可以把境界隐藏的内涵挖掘出来,也就是一个字“真”。你或许会觉得,真有什么难得?不就写大实话吗!小学老师教作文,第一条就是要有真情实感。其实不然,你所感所想和你真正传达出来的效果是有差别的。就好像很多人通过话筒讲话,会发现自己的声音有“失真”的现象。 我们一般人看到春天里娇红的花朵,赶紧拍照,然后发朋友圈:“这一树红花开的真美啊。”这句话很真诚、很真实,但无法传递给

其他人。其他人无法通过这句话,复原当初的画面和心情。那么词人怎么处理呢? 宋祁的朋友圈是这样的:“红杏枝头春意闹”。看看,画面感不一样了吧。王国维在下面点赞:“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这个闹字,让我们感觉到了一种热烈的气氛,甚至好像听到蜜蜂在花心震动翅膀的声音。 再加上后面一句,“长恨浮生欢愉少,肯爱千金轻一笑”,更有一种及时行乐的潇洒感觉了。其实,诗人词人的努力,无非是更明白的再现自己的观感,同时让每个字都能向读者传递出更丰富的物象和可能。 这种真实和丰富,就是境界。按照王国维的分类,境界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造境”和‘写境’。 写境比较好理解,就是把看到的事情,原原本本写下来,也就是说自然本身就构成了境界。 造境就比较微妙了。有的时候,心里细微的感觉,客观世界的景物是不足以安放的,这就需要词人创造出超自然的境界。比如,李商隐的“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这句话本来是描写一个美女化妆,但仅仅如此吗?其实从整个词里面,我们可以读出一种感受:美人不得君王喜爱,但让然庄重梳洗,不肯自暴自弃。 这种感受不只是美人的感受,更是温庭钧对自己仕途不顺,却依然不肯自暴自弃的写照,但他却没有直说,而是创造了这样一个闺房

医学文献读书报告

医学文献读书报告 医学文献读书报告 部分均要求宋体小四号,西文字体要求Times Ne Roman。总字数 以2500~3000字为宜。 附件b: 读书报告PPT制作要求 1、PPT报告的内容应与读书报告原文内容一致,按照题目与关键 词、前言、文献查证、结论、参考文献五个部分的内容进行汇报。 2、PPT中需标注出对应的参考文献(如下图所示),且序号与读 书报告中的参考文献一致。 3、可以在PPT中适当添加相关的图片、图表或超链接内容。 4、报告内容重点突出。 附件: 读书报告评价标准 姓名: 科室: 工号: 入院题目: ? 附件4 寻找“最美护士”摄影比赛方案 值201X年“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医院决定在全院范围 内寻找我院最美护士、捕捉护士最美瞬间摄影比赛,旨在倡导、弘扬

我院护理人员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勇于献身的人道主义精神,具体 活动方案如下: 一、参选方式: 科室、同事、个人自荐。 二、报名要求: 1.参赛人员可用数码相机、高像素手机进行拍摄; 摄影作品应贯穿活动精神、主题突出、角度独特、积极、健康、 真实; 3.摄影作品内容为护士日常工作(如: 为患者提供治疗、宣教、评估、生活照护、进社区等服务); 4.每张摄影作品附参赛宣言。 三、报名请参选人员于201X年4月18日(周五)17:00前,将 电子版摄影作品发送至邮箱jfzmhs@16 3.。 四、评选方式:由医院宣教处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评选,评选出济 医附院“最美护士”摄影作品设臵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 名,优秀奖若干名。 附件5 以“护患手牵手爱心在行动”为主题征文 比赛的通知 为进一步拉近我院护患之间的距离,充分体现我院护士与患 者之间和谐的护患关系,值“ 5.12国际护士节”到来之际,现面向全院范围内征集以“护患手 牵手、爱心在行动”为主题的文章,具体方案如下: 一、征文主题:护患手牵手爱心在行动。

《“封建”考论》读书报告

渤海大学硕士研究生读书报告 学院:政治与历史学院年级:2015级专业:世界史 姓名:李月明学号:2015030062 密封线 报告题目:《“封建”考论》读书报告 一、书目信息: 书名《“封建”考论》 作者冯天瑜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号978-7-5004-8815-6 出版时间2010年10月 字数110千字开本16开 页数445 价格57.00 二、评分要求 全书内容提要不能超过全文三分之一。报告内容语言流畅、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观点和论述要完全一致,行文简洁明了。心得真实,无抄袭与剽窃现象,如发现抄袭与剽窃现象,取消成绩。总分为100分。 三、教师评语 请根据写作内容给定成绩,填入“成绩”部分。 阅卷教师评语 成绩 评阅教师签字:20 年月日 注1:本页由报告题目、书目信息有学生填写,其余由教师填写。提交试卷时含本页。学生从第二页开始写作,要求见蓝色字体部分。 注2:“阅卷教师评语”部分请教师用红色或黑色碳素笔填写,不可用电子版。无“评语”视为不合规范。注3:不符合规范试卷需修改规范后提交。

密封线 《“封建”考论》读书报告 李月明 提要《“封建”考论》探讨了“封建”的本义,介绍了中国、日本和西欧“封建”社会的 发展情况,体现出他们之间的共性和个性;着重指出“封建”一词在中国的适用范围,近 代以来历史学家们展开激烈讨论,最终以郭沫若的五种社会形态说占据主流。但这种说法 现在已经遭到批判,本书从“名辨”的角度重新探析中国的“封建”社会。其中曾学习中 国传统文化的日本,在“封建制”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与中国社会有着质的不同,这与当时 日本的社会发展趋势有着必然联系。 关键词封建制泛封建化名实错位 一、作者简介 冯天瑜,1942年出生于湖北红安,现为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1986年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同时也是“汉水文化”文化研究的开创者之一。他主要从事思想文化研究,探讨中国文化史的框架体系和明清文化史,研究成果颇丰,主要著作有《中华文化史》、《中华元典精神》、《明清文化史散论》、《张之洞评传》、《辛亥武昌首义史》等书。现在还从事“中、日、西文化互动与近代术语形成”研究,以术语为切入口,探讨近代中国与欧美、日本间文化复杂的三边互动关系,从文化传播学和文化发生学角度,考察中国近代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二、《“封建”考论》的主要结构和内容 (一)主要结构 目录:题记 第一章古义演绎 第二章中外通约 第三章名实错位 第四章正本清源 第五章制名指实 结语 (二)主要内容

最新《人间草木》读书笔记.doc

【个人简历范文】 范文一 在读《人间草木》之前可谓是对汪曾祺先生毫无所知,如果搜索记忆中姓汪的名人大概只能说出汪精卫来,《人间草木》读书笔记。读罢此书想出两个字最能代表我的感受“用心”和“生活”。俗话说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酱醋茶来之不易。细一想所谓“柴米油盐酱醋茶”全都指着人的那张嘴,这些也全都出现在了汪曾祺先生的散文之中。 以前读季羡林先生的散文里面多是对大自然的歌颂,现读汪曾祺先生的散文里面多是对生活的感触,纵使是游记也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与人贴的很近不是像纯粹歌颂自然之美的文章那般孤冷。汪曾祺先生对吃是很有造诣的,在文章中有专门的一辑介绍各种各样的吃食,我是个饕餮客什么都是胡乱的扒拉到嘴里,往往是肚子已经填饱而饭菜的味道还毫无所觉。关于吃,让我回忆的话我第一想起来的便是小时候母亲每天都要煮的面条如果幸运的话还能加上一盘醋溜白菜,再回忆便能想起红烧肉,小时候家里比较困难很少吃肉,所以现在如果别人问我最喜欢吃什么菜我可能会回答红烧肉的。 如果让我回忆各种吃食的美好滋味我根本就回答不上来,我是对生活不用心的人,所以很多事情在我身边发生了又在我记忆中消失了。散文集中最让我喜欢的是对西南联大的回忆,其中对西南联大老师学生还有抗战间生活状态的回忆让我着迷,由书中我得知为什么那时候的学生比现在的学生要优秀何止千倍万倍,谁能冒着生命危险穿越大半个中国到达昆明仅为了考取西南联大求得学问。西南联大为什么会在八年的时间里比北京大学三十年时间出的人才都多,原因就是汪曾祺先生说的那句话“自由”,资料共享平台《《人间草木》读书笔记》(他也在文中说之所以考西南联大是因为那里的学生“潇洒”。 范文二 看汪曾祺的《人间草木》,惹起我无尽乡思。 他说“莫碰臭芝麻,沾惹一身,嗐,难闻死人。”小时,上学前,放学后,就爱在乱草丛中钻,有时会不小心,沾惹上那些臭兮兮的臭芝麻,粘在衣服上怎么也挥扫不去,有时竟就带着那身臭气进学堂,好在那时有几个孩子没这样被臭芝麻沾惹过呢,倒也没觉得与众不同。 他说捉天牛,他们也以为天牛头上的触须有一节就有一岁。想其小时,捉到天牛,用绳子系在触须上,我们也是数它的触须有几节就认为它是几岁,如果刚好是十节的话,那是很高兴的事情,我们会很隆重的给它过生日,用很多的青草叶嫩树叶来做生日礼物。天牛是童年时期的好伙伴呢。 他说“我每天醒在鸟声里。我从梦里就听到鸟叫,直到我醒来。我听得出几种极熟悉的叫声,那是每天都叫的,似乎每天都在那个固定的枝头。”我有何尝不是呢,清晨在有鸟鸣做背景音乐的梦里醒来,听着熟悉的啄木鸟清脆的“笃笃”声,喜鹊的叽叽喳喳声,其它鸟儿婉转的歌唱声,一天就从此明快起来。尤其是早春时节,当几天连绵的冷雨后,一清早能听见窗外婉转清脆的鸟鸣,就知道窗外肯定是一个阳光的明媚,心情一扫几天的阴霾,仿佛所有的好心情都是鸟鸣所赐,听着就是那般的喜悦。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人间词话》读书笔记 篇一:《人间词话》读书笔记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 文学院 杨钟沛 阅读书名:《人间词话》 版本信息:施议对译注王国维原著长沙:岳麓书社,20XX 年 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在高中的时候读过,不过那时候由于课业的负担,对于这些课外书也是“好读书,不求甚解”。到了大学,选了“民国学人与学术”这门选修课,老师讲到了王国维;又学了宋元文学,才加上开始学习文学批评,于是又开始重读这本好书。相较于中学时候的随意翻阅,此时的阅读除了会有理性的思辨,也会查阅一些相关的研究著述,获得更深厚的知识。 在阅读完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我真的觉得很畅快;其体例很有趣,不是非常严谨的成体系的清晰的大篇幅的学

术论著,而是采用了“则”的形式,每则里面,少则几句话,多则一两段话,论述一个词学乃至文学问题。这样散金碎玉式的文学评论方式,也和我们所学到的中国古代文学评论的方式如出一辙。那时正在复习教师资格证,我常常是边记诵繁杂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一边读读王静安的《人间词话》,真的是一种调剂。我阅读的是岳麓书院的版本,挺喜欢这版的,这本里面的主题部分是王国维《人间词话》的四卷(卷一:人间词话本编;卷二:人间词话删稿;卷三,人间词话附录;卷四,人间词话补录)。在四卷里面,针对王国维的写的文学批评,施议对现实都有注解,难能可贵的是,王静安在每一则文学批评里面涉及到的词,大部分施议对先生都在注释里面有全词的收录,方便了我们的阅读,于是,获取知识,有一种从点到线的感觉。另外虽然已经学过了宋元文学,不得不说,因为《人间词话》里面涉及到的主要都是大家,所以里面的许多词真的很优美,很有意境,读起来感觉很诗意。 学术界里面关于《人间词话》的研究有很多,其中有一个非常大的研究热点就是在《人间词话》当中所提到的“境界说”。在《人间词话》的开篇第一则,便是开宗明义式地提出了这个观点: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

重症医学科读书报告

重症医学科读书报告 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 一、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 根据国际AP专题研讨会2012年修订的AP分级和分类系统(美国亚特兰大),结合我国具体情况,规范AP的分类。AP按照临床表现和预后的不同,可分为三类。 1.轻症AP(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具备AP的临床表现和生物化学改变,不伴有器官功能衰竭及局部或全身并发症,通常在1~2周内恢复,不需反复的胰腺影像学检查,病死率极低。 2.中度重症AP(moderately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MSAP):具备AP的临床表现和生物化学改变,伴有一过性的器官功能衰竭(48 h内可以恢复),或伴有局部或全身并发症。对于有重症倾向的AP患者,要定期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并持续评估。 3.重症AP(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具备AP的临床表现和生物化学改变,必须伴有持续(>48 h)的器官功能衰竭,如后期合并感染则病死率极高。危重急性胰腺炎(critical acute pancreatitis,CAP)是由SAP的定义衍生而来,伴有持续的器官功能衰竭和胰腺或全身感染,病死率极高,因此值得临床关注。基于决定因素的分类(determinant-based classification,DBC)方法与修订的亚特兰大分类(revision of Atlanta classification,RAC)标准同年提出,后续相关研究也提示器官功能衰竭和感染可能是决定AP预后的两个独立危险因素。但是关于AP 应采用三分类还是四分类标准目前国内外尚未统一,最新的证据表明仅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是病死率直接相关的危险因素,但该研究的CAP例数过少,因此四分类原则在AP严重程度判断上尚未显现出显著优势。国内相关研究比较了RAC和DBC对AP的分类效力总体相仿,在判断住院时间延长方面DBC略优。 二、急性胰腺炎的病因 胆石症仍是我国AP的主要病因,其次是酒精性AP。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ABP)诊断和处理时机至关重要,尤其应注意胆道微结石。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高三酰甘油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ypertriglyceridemic pancreatitis,HTGP)日渐增多,且呈年轻化、重症化态势,有超越酒精性AP成为第二大病因的趋势,需引起重视。其机制可能与三酰甘油分解的游离脂肪酸对胰腺本身的毒性作用及其引起的胰腺微循环障碍有关。当血清三酰甘油≥11.3mmol/L时,极易发生AP;当三酰甘油<5.65mmoL/L时,发生AP的危险性减少。 三、急性胰腺炎的诊断 (一)AP的临床表现 腹痛是AP的主要症状,多为急性发作,呈持续性,少数无腹痛。典型的腹痛位于上腹或左上腹,可放射至背部、胸部和左侧腹部。多为钝痛或锐痛。但腹痛的程度和部位与病情严重度缺乏相关性。其他伴随症状包括恶心和(或)呕吐、黄疸、腹胀及发热等。 (二)AP的并发症 1.局部并发症 急性胰周液体积聚(acute peripancreatic fluid collection,APFC)、急性坏死物积

在人间读书笔记

在人间读书笔记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在人间读书笔记(一) 这是19世纪德国作家高尔基的一部著作。这本书就是他对自己最苦难的下层生活的记录。读了这本书,让我第一次深入的接触到了在高尔基时的社会和人们是怎样的。 之前读过的《童年》就让我知道,高尔基的童年是不幸的,由于四岁丧父,她的母亲便改嫁了,他住在了外祖父的家里。11岁时,母亲去世,外祖父也破产,外祖父既自私又势利,可是外祖母却很疼爱自己的外孙,之后,她就和祖父分了家产。 于是,高尔基走向了“人间”,他当过学徒、在轮船上洗过碗碟、在码头上搬过杂物,还干过铁路工人、面包工人、看门人、脚夫、锯木工、园丁。年满十八岁以前,小小的高尔基便从事各种事业,幼小的他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受尽了种种虐待和压迫。后来还遇到了被他称为玛格特王后的优雅美丽的女人。 在高尔基的一生中,我似乎隐隐约约的看到了什么,是坚强?是刻苦?这一切都是,至少,他是个“大写”的人。或许,我也应该从他身上学到些什么,如:像他一样乐观面对困苦的生活,对读书的痴迷,对学习的渴望。

面对现实的生活,我们更加应该好好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这一切来得多么不容易,公主皇帝的家庭、设施齐全的学校、和睦相处的社会……我们现在还小,也不能对社会、对国家做出什么巨大的贡献,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在人间读书笔记(二) 有这么一个男孩,他的命运是如此的悲哀——他的童年经历了丧父,丧母,外祖父破产的沉重打击。他就是俄国大作家高尔基。高尔基只是他的笔名,他的真名叫阿列克塞。而“高尔基”在俄语中的意思是“苦,痛苦,苦呀”的意思。 随着凶狠的外祖父破产,经历了那么多痛苦的阿列克塞年仅11岁就走向了社会,来到了他所描绘的“人间”。他在外四处流浪,到处找工作来养活自己,他做过仆人,洗碗工,学徒工,监工……也正是他艰苦的生活,使他在生活中认识了许多形形色色的人。阿列克塞在船上做洗碗工时,遇到了一个叫斯穆雷伊的厨师,他不停地借书给他看,斯穆雷伊叫阿列克塞以后不管怎样都要读书,学好知识,拯救祖国。阿列克塞从此牢牢记住了这句话,后来,他想尽一切办法到处借书。坚持阅读各种书籍,丰富的生活阅历,扩展了他的视野。在非常贫困的生活环境中,阿列克塞下定决心要跨进校门专心学习。于是,他不顾其他人的阻止,奔赴喀山,考进了喀山大学,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5篇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5篇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人间词话读后感1 读第一版的时候,这本书给我的印象只是王国维的一段段评论,正文下面一条条平息、注释里一首首词作、一位位词作家和词评论家----完全凌乱的文字,“花非花、雾非雾”,所谓此话,在水一方,只能遥望。再读几遍就会发现,此书形散而神不散,果然“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辞脱口而出而无娇柔装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言气质神韵不如言境界”。例如王伟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国维谓之“此等境界,可谓千古壮语”。 王国维还指出,境界有理想和写实之分,又有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之分。“有造境,有写境,次理想与现实二派所之由分。然二者偏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比合乎自然,所写之境,必邻于现实之故也。”就像冯延巳的《醉花间》词“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俊朗清雅,能够感动别人的永远是对真实的升华,而不是纯粹的虚构与写实,这正是美的根基所在。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这,罔不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王国维所谓的三种境界,第一种即入门前茫无头绪,求索无门的

疑惑与痛苦,第二种是叩门时以苦作舟、以勤为径、上下求索的执着与忍耐。第三种则是功夫到家参透真谛的喜悦与释然。王国维这段话鞭辟入里,假使晏、欧诸公在世,想也不得不叹服王氏的才情与睿智吧。 只是,这三种境界又有几人能够通通尝遍呢?有的人未上高楼,就已经先叹息驻足了,更何消说为伊憔悴、蓦然回首呢? 学术知识如是,人生目标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为了寻找、追求人生目标,先迷茫、后奋斗,继而反思,最后达目标,然后接着进行下一次的追寻。人生目标并不唯一,但无论多少,成功的人生旅途中都交织着矛盾、执着与喜悦。用王老的话:给自己一个定位。我们现在处于上下求索的阶段,或曰“潜龙勿用”。希望有一天,我们会乘千里风破万里浪。 人间词话读后感2 《人间词话》宛若月下纷扬的落花,华美绝伦却又悲喜交集。----卫琪 《人间词话》以小段形式呈现,甚至是只言片语,但其间不断流露出作者犀利见解的睿智。那些诗文的巨匠所创造的千古绝句与王国维的深刻见解穿过历史合二为一。那宛若天成时而震撼人心的诗句加之王国维的唯美语句使《人间词话》散发出一股沁人心脾的幽香。平静了那些在喧嚣尘世中躁动的心灵。让那些被光明与黑暗折磨的筋疲力尽的人们找到了一处歇脚之地。 想要全面的了解《人间词话》就必须了解作者王国维。王国维给

读书报告模板

硬膜下血肿 病因 急性和亚急性硬膜下血肿一般为加速性暴力引起皮质与静脉窦之间的桥静脉撕断或是 脑挫裂伤皮质血管破裂引起出血,多发生在着力点的对冲部位。慢性硬膜下血肿绝大多数 有轻微头外伤史,尤以老年人额前或枕部着力。小儿慢性硬膜下血肿双侧居多,常因产伤 引起。 临床表现 1.急性硬膜下血肿 临床症状较重,并迅速恶化,尤其是特急性血肿。中间清醒期较少见,昏迷程度逐渐 加深。颅内压增高症状出现较早,脑疝症状出现较快,局灶症状如偏瘫、失语多见。 2.慢性硬膜下血肿 病史多不明确,可有轻微外伤史。慢性颅内压增高症状常于伤后1~3个月后出现如 头痛、视物模糊、一侧肢体无力等。精神智力症状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智力迟钝、精神失 常等。局灶性症状表现为轻偏瘫、失语等。 检查 1.X线平片检查 部分急性硬膜下血肿病人伴有颅骨骨折,慢性硬膜下病人可显示脑回压迹、蝶鞍扩大 和骨质吸收。 2.头部CT扫描 急性硬膜下血肿在脑表面呈新月形或半月形高密度区。而慢性硬膜下血肿在颅骨内板 下可见一新月形、半月形混杂密度或等密度阴影,中线移位、脑室受压。 3.头部MRI扫描 亚急性或慢性硬膜下血肿MRI的T1和T2均表现为高信号。 诊断 急性硬膜下血肿根据外伤史、颅高压增高情况、伴有局灶体征,结合头颅CT扫描即 可明确诊断。慢性硬膜下血肿多发于老年人及小儿。一般在伤后3周至数月出现慢性颅内 压增高症状,多数经头颅CT扫描即可明确。 治疗 1.急性硬膜下血肿 出血量较少,无进行性意识恶化,血肿厚度<10mm,中线移位<5mm的急性硬膜下血肿,可暂行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采用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和/或去骨瓣减压术。 2.慢性硬膜下血肿 首选颅骨钻孔冲洗闭式引流术。对于血肿囊壁肥厚伴钙化须行骨瓣开颅清除血肿术。

教学论读书报告

《教学论》读书报告 《教学论》既不是一本系统阐述教学理论的教科书或者专著,也不是关于教学问题的随想,而是8篇围绕心智发展与教学之间关系,内容各异的文章,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教学如何采用多种方式来适应心智的发展、促进心智发展,使心智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布鲁纳认为从根本上来说,教学就是试图促进学生成长或者塑造学生的成长的活动,而教学理论实际上就是如何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帮助人们成长和发展的理论,所以他所阐述的是在这种理论框架下所进行的一系列实践活动。 在论述学习机制问题时,布鲁纳认为,不应将异常的学习机制视为正常学习活动的畸变形式,只是因为他们所专注于解决的哪些问题与学校为其设定的问题是不同的,应该把解决问题所需要的行为与妨碍问题解决的另类行为加以区分。这种观点对于我们如何正确看待问题学生或者学困生、如何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在论述表征问题时,布鲁纳认为人们通过三种方式来达到目标:第一种通过动作来建立表征为动作性表征;第二种表征系统则依赖于视觉或者其他感觉组织,依赖于概要性的图像的使用,是映像性表征;第三种是用词汇和语言形式建立的表征,是符号性表征。这三种表征系统沿着各自的路径发展着,直到能够完全掌控这三者的活动。心智发展中的自我意识包含着对符号的意识,而这个符号是基于我们对经验的编码而产生的。在教育过程中要为受教育者提供帮助和对话的机会,以促使他们将经验转化为更为强有力的符号系统和秩序系统。 在论述学习动机时,除了兴趣和主动探究外,布鲁纳特别强调胜任感、自我身份认同等极为重要的内在学习动机,突出了学习活动中社会性发展于认知成分间的密切联系。由于受到维果斯基观点的影响,布鲁纳对社会文化元素给予了充分认可和重视,强调学习共同体在人类文化传承和儿童心智发展中的作用。但是布鲁纳不仅强调研讨。合作,更看重共同体中每个个体的独特发展,看中共同体为学生多元发展所提供的资源与机会。虽然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观点:“可以按照某种方式把任何学科的知识教给任何年龄阶段的儿童。”但是我们可以发现潜台词是:应该根据儿童心智发展的顺序、已有经验、发展阶段、个体特点和兴趣、材料性质等设计不同的学习活动,没有适用于所有学习者的唯一的学习序列。 在课程内容方面,布鲁纳明确指出,课程不仅反映知识本身的性质,而且反映学习者的特征以及知识获得的过程。教授一门学科并不是要在每一个学生头脑中建立一个学科方面的小型图书馆,而是让他们参与到知识建构的过程中来,让他们掌握思维方式。此外,布鲁纳贬斥了简单地将学科知识与儿童熟悉的情景联系起来的狭隘、庸俗化的实用取向,主张从具体的熟悉事例中形成更加概括化的认识和更为深刻地体验。这些观点对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极具警示意义。 此外,在其他主题上,布鲁纳的观点也具有引领性。他主张过程性评价和应用取向的评价,建议课程设计者、教师、学生、心理学家等参与到课程开发和评价活动中来。他的很多观点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深刻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有关《汪曾祺散文》的读书笔记5篇

有关《汪曾祺散文》的读书笔记5篇 周六,我在朋友圈发了一条微信:“在家傻待,谁约我”结果本来在和同学约会的女儿放弃约会,给我回了条微信:“我约你”就和女儿来到东方广场。来到东方书城一个新开的书吧。买了杯饮料开始了我们的周末约会。当时女儿拿起一本汪曾祺散文《随遇而安》说:“我喜欢看汪曾祺的散文”,“为甚”?女儿说:“他有几本是全是写吃的”——汗,又暴露了我的女儿是个吃货。顺着女儿的推介我就拿汪曾祺散文《随遇而安》看起来。 看了几页就吸引了我,他的文字里透着浓浓的“中国味”不乏味,且蕴含着民主心灵和性灵的美质。却又淡淡的,时而把带进了北京的四合院大街小巷;时而把我带回了童年月光下妈妈在大树底下给我们讲述那些年她做过的“牛鬼蛇神”;时而又把我带进了舌尖上的中国那大川南北的中国民间美食景象。看他书令你身在烦嚣的闹市却犹如穿越到另一个世界。——其实我也挺喜欢这样写作风格。我自己一直也有像他这样写写自己的生活,写写自己的感想以及看到一些事的所见所闻。但当我看到同事们在博客上写的都是专业的,高水平的大作,总觉得自己的文章不适合登大雅之堂。所以一直不敢在这大雅之堂丢人,但为了——你懂的。 表面上看这书其实是一本茶余饭后的消遣书籍,但慢慢品味却也从中得到人生的感悟。书中我感受到了他从容,他淡然,他身处逆境却不以为苦,他达观潇洒,随遇而安!其中我最喜欢他的这一段:“丁玲同志曾说她从被划为右派到北大荒劳动,是”逆来顺受“。我

觉得这太苦涩了,”随遇而安“,更轻松一些。”遇“,当然是不顺的境遇,”安“,也是不得已。不”安“,又怎么着呢?既已如此,何不想开些。如北京人所说:”哄自己玩儿“。当然,也不完全是哄自己。生活,是很好玩的。 随遇而安不是一种好的心态,这对民族的亲和力和凝聚力是会产生消极作用的。这种心态的产生,有历史的原因(如受老庄思想的影响),本人气质的原因(我就不是具有抗争性格的人),但是更重要的是客观,是”遇“,是环境的,生活的,尤其是政治环境的原因。中国的知识分子是善良的。曾被打成右派的那一代人,除了已经死掉的,大多数都还在努力地工作。他们的工作的动力,一是要实证自己的价值。人活着,总得做一点事。二是对生我养我的故国未免有情。但是,要恢复对在上者的信任,甚至轻信,恢复年轻时的天真的热情,恐怕是很难了。他们对世事看淡了,看透了,对现实多多少少是疏离的。受过伤的心总是有璺的。人的心,是脆的” 所以说做人一门学问,做事更是一门学问。很多人之所以一辈子都碌碌无为,那是因为他活了一辈子都没有弄明白该怎样去做人做事。看了这本书似乎令我有所感悟。 放下书,天已黑了,找吃的,谢谢女儿给了我一个充实的周末! “把感情放在一粒尘埃上。”我想,用这句话来形容我合上书的心情,实在是再好不过的了。洁白的封面略是一点粗糙,点点红粉染缀其中一角,几根粗细不一的黑色水墨枝条穿插其间,轻轻抚摸,仿佛梅香已然。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一) 王静安的《人间词话》问世以来,一直脍炙人口,他的词话所标举的“境界”一词,文学评论者多奉为圭臬。“境界”一词的提出,盖欲取代严羽的“兴趣”,王士祯的“神韵”,王静安并自负此为“探其本”的发现。 《人间词话》卷上云: 然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 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末也;有境界,而二者随之矣。 其实,这里的意境一词,依旧是沧浪所谓的兴趣,阮亭所谓的神韵,只不过说法不同而已。而王氏的境界说,以为词之有无境界的关键,便是自然,也就是真。 前人有言:论词者之所谓自然,盖有二义。如王灼《碧鸡漫志》所主的自然,是不待锤炼之自然,他举《敕勒歌》和《易水歌》为例来说明自然是“变徵换羽于立谈间”,是出口成章,挥笔成文的;这和刘勰的“感物吟志,莫非自然,”钟嵘《诗品序》所标举的“思君如流水,既是即目;高台多悲风,亦惟所见”等说法较为近似,这是一类;另如彭孙遹、王鹏运、况周颐等所主张的自然,而是绚烂之极复归平淡的自然。前者主吟咏情性,不待雕饰,故特别注重天才;后者因主“自然从追琢中来,”所以除了天才,他们还重视学识,甚至于认为学识可以弥补天才之不足。而王静安的境界说,可肯定是属于前者,是重视天才,主创造而不主因袭的,即“其辞脱口而出,无娇柔妆束之态,”“不使吏事之句,不用粉饰之字。” 《人间词话》卷上云:

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照此一说,可知“自然”也是“真”的含义之一,并为达到“真”的必备条件。则王静安以为纳兰词的好处,是在自然也就是像李后主一样,都是阅历浅而有赤子之心的人。所谓赤子之心,其含义究竟如何?王静安在《人间词话》中并没有明确的界说,但他在《叔本华与尼采》一文中曾引尼采《察拉图斯德拉》的一段文字,“赤子若狂也,自然之轮也,第一运动也,神圣之自尊也。”如是,王氏所谓的“赤子之心,”似乎是一种纯依智力不受意志左右,纯依主观不受客观影响,纯依直观不杂概念的心理状态;但就艺术而言,唯有天才具备此种心态。具备此种纯真无染的赤子之心,则诗人词人,就能“以自然之眼观物,”以直观去领受这个世界,做到妙手造文,能使纷沓之情思,以极自然之表现,望之不啻真实之暴露,而修辞的自然,也就成为理所当然,不待追琢锤炼了。 其实,以上的“自然”一论,在王静安的境界说中,是就写作技巧而言,是说表现要恰到好处,不可过于雕琢;而所谓真,是就作品内容而言,是要感情真挚,不可虚浮。 谈到这里,就要说一说境界的内容。《人间词话》卷上云: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据此,我们晓得所谓境界是统意与境二者而言的,境界也就是情趣和意象。情趣是属于情感的,而意象是属于景物的,因此境界有造境与写境之分。《人间词话》又说: 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宝帘闲挂小银钩”,何遽不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也。 可见,据王静安的看法,境界又有大小之分。但我们细读全书,可以发现这和他所说的造境、写境与有我之境、无我之境深相关联。盖据康德说,优美乃无我之境所表现的形式,往往确定而有限;而壮美乃有我之境因只存于我们

护理札记读书报告

读护理札记 护理的价值 南丁格尔著《护理札记》,在我看来是我们护理人员最早的课本,这本书里简述了“护理”这个单词的来源,且竭尽全力地从患者本身出发,并没有各种疾病和复杂的并发症,但却是真正的从患者角度设身处地的再着想。 书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悉心的护理能不能使患者不再痛苦,是不是真的可以修缮疾病,答案是:不知道,人们对医学有一个根深蒂固的想法,觉得它能够起作用,甚至是无所不能,给与新鲜的空气、适当的温度、舒适的环境都不重要,而且于事无补。但是事实是很多疾病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法,而且现有的治疗方案还有待商酌,这个时候悉心的护理在此却非常的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控制疾病的流行。 在工作中,忽略我们护士工作价值的有很多,相信很多同事都有这样的经历:入院时,向你抱怨怎么抽这么多血,需要化验这么多吗……查房时,医生怎么还不来,查房还没到这儿,每天早上就来看我一眼,这就是看病呀……手术时,等了一天了,我们什么时候做呀?按顺序?你不知道,你们护士长知不知道……出院时,小结还没写?医嘱还没开?带药还没来?你们干什么吃的,早上医生就和我说出院了……但是无论和我们护士如何吵,看见医生的时候都是xx医生好,xx医生谢谢,前后的反差让我觉得护士的价值是不是就是这些琐事。 但是每天下班回家后我都会想想自己今天有没有和患者聊聊天,了解了解他们最近身体有没有好一点,答案是没有。《护理札记》这本书全文讲的都是基础护理,书中第一章就是在讲述开窗通气对患者及治疗的害处,窗户的发明就是为了打开。南丁格尔说的没有错,我为什么没有注意到呢? 从这本书中,我思考过,在我踏上临床还没有太长时间的时候尽早的转变,从病人的角度出发让我意识到很多平时会忽略或想错的细节,比如“病人对那些走起路来响动大的护士比较反感;”比如说“我们应该坐在病人能够看到你的地方,这样当你和他说话的时候,他才可以不用费力地转动他的头来看你。任何人都会下意识地看着对他们说话的人。如果你和他说话的时候不坐在适当的地方,就会让他非常劳累,从而对他的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比如说“不管你是离开一天、一个小时还是十分钟,你都应该事先告诉你的病人,什么时候你会走开,

方法论读书报告

《矛盾论》读书报告 毛泽东同志于一九三七年八月发表了《矛盾论》,全文两万多字,表述了他对于矛盾论的见解。而之所以提出矛盾论的说法,正是为了对抗当时党内的教条主义。《矛盾论》作为毛泽东在延安时期两篇重的哲学论文之一,主要是在抗战的大历史背景下,为了清算党内的“左”的冒险主义和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思想,从而统一全党思想,有利于革命形势的转变,争取抗战的胜利而作。当时,共产党在经过长期的革命实践,已积累了丰富的成败经验,加上抗战时的延安相对远离战火,使得毛泽东有条件和可以完成这样的哲学总结。《矛盾论》的发表,使全党从哲学的高度认识了当时的革命形势,即抗日压倒一切,成为主要任务。也为延安整风运动作了理论上的准备,为抗战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文章中也提及“德波林的唯心论在中国共产党内发生了极坏的影响,我们党内的教条主义思想不能说和这个学派的作风没有关系。因此,我们认为现在的哲学研究工作,应当以扫除教条主义思想为主要的目标。” 花了一些时间阅读完了全文,文章充满了哲学思辨,围绕唯物辩证法中的矛盾观点展开。文章最开始是这样一段话:“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列宁说:“就本来的意义讲,辩证法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列宁常称这个法则为辩证法的本质,又称之为辩证法的核心。因此,我们

在研究这个法则时,不得不涉及广泛的方面,不得不涉及许多的哲学问题。如果我们将这些问题都弄清楚了,我们就在根本上懂得了唯物辩证法。这些问题是: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 “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这六个问题正是这篇文章在主要论述的内容。文章接下去以这里个问题分为了六部分,分部论述。 第一部分:两种宇宙观 文章写道宇宙发展法则的两种见解,一种是形而上学的见解,一种是辨证法的见解,形成了互相对立的两种宇宙观。形而上学的世界观就是用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和形而上学的宇宙观相反,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主张从事物的内部、从一事物对他事物的关系去研究事物的发展,即把事物的发展看做是事物内部的必然的自己的运动,而每一事物的运动都和它的周围其他事物互相联系著和互相影响著。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就是用联系,发展和矛盾的观点去看世界,最为重要的是矛盾(即对立统一)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 第二部分: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的普遍性或绝对性这个问题有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说,矛盾存

读《知行合一》有感2000字

读《知行合一》有感2000字 尊敬的公司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下午好! 我是来自城建大厦项目部的张玉姣,很高兴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本读过的好书——《知行合一》。接下来我将从王阳明简介、心学精髓、现实意义三个方面对《知行合一》进行阐述。 说到《知行合一》大家自然想到的是圣人王阳明先生,其原名王守仁,浙江余姚人,因晚年居住于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王阳明出生于世代为官的书香门第,由于从小就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博览群书,尤其是各种圣贤书,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他树立了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的崇高理想,从而创建了东方哲学史上五百多年来最具影响力的一个流派——心学。 《知行合一》这本书的作者度阴山是通过讲述王阳明先生辉煌传奇的一生,从而向大家深刻的的剖析"知行合一"的无穷智慧,即是"宁静于内,无敌于外",王阳明先生的内心也经历了从"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到"知行合一"的一个过程。而我在读完这本书之后,同样也悟到了"读圣人书,学圣贤智慧,直面人生困惑,悟内圣外王之道。" 说到"完人",不得不提的是历史上曾经产生过两个半完人,一个当然是万世师表的孔夫子,另外一个就是开创了心学的王阳明,还有半个,即后来晚清实学的代表人物曾国藩。而王阳明的"心学",五百年来折服无数中外名人,包括曾国藩、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等均对其称佩不已。 那么究竟什么是"心学"呢? 《知行合一》则是用非常浅显有趣的语言,不但讲述了王阳明精彩的一生,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将"心学"作了清楚的介绍,其精髓在

于:"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心即理:真理就在你心中,应该向内去求。每个人生活的世界,实际上是由你的内心创造的,这个世界的意义是由你的心赋予的。 曾有弟子问王阳明:用兵是不是有特定的技巧?王阳明回答:哪里有什么技巧,只是努力做学问,养的此心不动;如果非要说有技巧,那此心不动就是唯一的技巧。大家的智慧都相差无几,胜负之决只在此心动与不动。 为什么"此心不动"是唯一的技巧呢?因为心不动才能冷静,冷静才能沉着,沉着才能在危机面前正常甚至超常发挥,这就是所谓的急中生智。事事讲技巧,似乎看着聪明,其实都是投机者的小聪明。只有真正的智者,才会从大本大源上找依靠,老老实实做功夫,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大巧若拙". 知行合一:知行合一的"知",指的是"良知",是每个人内心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找到并遵循内心的良知,复杂的外部世界就将变得格外清晰,致胜决断,了然于心。现实社会中,许多人仅仅理解为先知而后行,这就彻底理解错了王阳明大圣贤的思想和意思。多年以来,究竟有多少人做到了"知行合一"?由于许多人理解错了古人的思想,都在"有选择地知,有选择地行",因此真正做到的人寥寥无几。"知"和"行"是"行"就是"知","知"就是"行"的关系,分开了就是空想不干和苦干不思的人,这是许多人不能成功的原因所在。 做到这两点,即是"致良知".良知是何物,良知既是道,是人对善恶的批判,是恒定的世界观。 王阳明在庐陵担任县令时,抓到了一个罪恶滔天的大盗。这个大盗冥顽不灵,面对各种讯问强烈顽抗。王阳明亲自审问他,他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说:"要杀要剐随便,就别废话了!"王阳明于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