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12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12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12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广东省东莞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12月月考试题

【说明】

1.全卷满分为120分。考试用时为120分钟。

2.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一、基础(24分)

(1)子在川上曰:“□□□□□,不舍昼夜。”沙场秋点兵(《<论语>十二章》)

(2)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寄友情于月亮,表达对朋友的不舍和关心的一句是:□□□□□□□,□□□□□□□。

(3)静以修身,□□□□。(诸葛亮《诫子书》)

(4)自古逢秋悲寂寥,□□□□□□□。晴空一鹤排云上,□□□□□□□。

(5)默写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旁边还有一座教堂,钟楼也已经tān tā()。

(2)冬天的早晨,门口quán fú()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

(3)不管是那只家养的白鸭还是麝香鸭,都和真正的水鸭长得dà xiāng jìng tíng()。(4)对于一班jiàn yì sī qiān()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3、下列各项中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春日的午后,我们一起去郊外踏青,享受大自然的天伦之乐。

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数学老师幽默风趣的话语让同学们忍俊不禁地笑了。

D.每一个革命先烈的背后都有一些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4、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宁市快速公交的正式运营,极大地缓解了市内交通拥堵。(在“交通拥堵”后加上“状况”)

B.我国人工栽培牡丹的历史大约有三百年左右。(删去“大约”或者“左右”)

C.在那壮美的青藏高原上,是我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删去“在”和“上”)

D.作为新时代的公民,我们要养成并且提高认真阅读的习惯。(将“并且”改为“和”)

5、仿造例句,仿写两句话,要求内容相关,句式整齐。(4分)

例句:我喜欢蓝色,我愿我的胸怀像蓝色的天空一样宽广;

我喜欢白色,,

我喜欢红色,,

二、阅读(46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6.解释文中加点词语(3分)

(1)顾野有麦场( ) (2)一狼洞其中()( )

(3)止有剩骨( )

7.翻译下列句子(4分,每题2分)

(1)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2)禽兽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聊斋志异》是清代蒲松龄写的一部文言文短篇小说集,“志”是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事,多为鬼狐的故事。

B.“暴起”“劈”“转视”“断”等动词表现了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

C.本文故事情节生动曲折,语言简练传神,主要通过心理描写刻画了屠户和狼的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启发。

D.最后一段以议论为主,点明了全文的主旨,包含着讽刺的味道。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9分)

赵简子①之子,长日伯鲁,幼日无恤②。将置后③,不知所立。乃书训诫之词于二简④,以授二子,日:“谨识之。”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词问其简已失之矣。问无恤,诵其词甚习固。问其简,出诸袖中而奏之。于是简子以无恤为贤,立以为后,是为赵襄子,而果昌赵。

(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

【注释】①赵简子:春秋后期著名的政治家。②长日伯鲁,幼日无恤:大儿子叫伯鲁,小儿子叫无恤。③置后:选立继承人。④二简:两片竹简。

9.下面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谨识之识:记住 B.已失之矣失:丢失

C.伯鲁不能举其词举:说出

D.而果昌赵昌:昌盛

10.用三条“/”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3分)

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词问其简已失之矣

11.说说文中的赵简子是个什么样的人。(3分)

(三)课内阅读(10分)

①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②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③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灰色树影。

④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12.下列句子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他的代表作品有《骆驼祥子》《茶馆》等。

B.“响亮的天气”中的“响”指风声,“亮”指阳光。

C.本文在描写景物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以美的享受。

D.“济南真得算个宝地”是因为济南的冬天天气温晴。

13.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抓住了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描绘出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美景。

B.文中描绘了如下几幅图画:阳光下济南全景,冬日山景,清亮的水色。

C.作者在描绘济南冬天具有代表性的几种事物时,巧妙地运用表示色彩的词语和贴切地比喻、拟人,描绘出济南冬天的景色,流露出自己的赞美之情。

D.文章开头,作者以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三组对比,反衬出北平、伦敦、热带三处令人讨厌的气候。1.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联系下文来看,妙处有三点,请写出这三点妙处。(3分)

14.第②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17分)

对一只蝴蝶的关怀

李汉荣

①初夏的一个上午,我去河边散步,看见河湾的岸边一个小男孩和小女孩神情紧张专注,好像在讨论一件重要的事情。我轻轻走近他们,才看见他们正在营救一只在水面上盘旋挣扎着的花蝴蝶。那蝴蝶也许翅膀受伤了,跌入水中又使翅膀过于沉重而无法飞行。小男孩将一枝柳条伸向水面,但柳条太短,小女孩又折了一枝柳条,解下自己的红头绳将两根柳条接起来,终于够着那只蝴蝶了,然而它仍然不配合,不知道赶快爬上这小小“生命线”。小女孩急忙摘下头上的蝴蝶形发卡,系在柳条的一端,让小男孩投向水面的蝴蝶附近,示意它:这是你的同伴来搭救你了,你不认识我们,你总该认识你的同伴吧。果然,那弱小的蝴蝶扇动几下翅膀,缓缓地挨近这一只“蝴蝶”,缓缓地爬上这只“蝴蝶”结实的翅膀,小男孩慢慢地将柳条移向岸边,蝴蝶终于上岸了,两个孩子快乐得又说又笑起来。

②我以为事情到此结束了,然而,两个孩子又商量起了这只蝴蝶今后的生活。他们小心地把蝴蝶放在阳光下的草地上正开放着的一丛野蔷薇花上,让它一边晒太阳,一边汲取花蜜。但是,他们仍觉得这种安排不到家,他们担心贪嘴的鸟啄食了这需要安静疗养的可怜蝴蝶,就采了几片树叶搭起一

个简易的绿色“避难所”,将蝴蝶护在里面。他们相信,待它安静休息一些时候,伤口愈合,体力恢复,它就能重新飞舞在春天的原野上。

③今天上午我本来是不准备出门的,想待在家里读书或写作。不知道什么原因我还是出门了。多亏我走出了门,在书本之外,我读到了春天最纯洁、最生动的情节。在我小小的文字之外、在生硬的键盘之外,两个孩子和那只蝴蝶、那片水湾,组合成真正满含温情和诗意的意象。在我的思路之外,孩子们的思路才真正通向春天深处,通向万物深处,通向心灵深处。

④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了许多。首先我觉得我的善心比孩子们淡漠得多也少得多,或许我更关心的是自己的生存、利益、脸面、尊严,而对其他生命和生灵的生存处境及他(它)们所受到的伤害,并不是太关心,即使关心,也不是感同身受和倾力相助,即使关心了,也并非完全不求回报。总之,我觉得,仅就善良、纯洁这些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而言,我们不是与日俱增,而是与日俱减。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人性中的“水土流失”也会逐渐加剧,而流失的,恰恰是善良、纯洁这些人性的好水土,内心的河流渐渐变得混浊,泥沙俱下。细想来,这是多么可惜的事情。人性的好水土流失了,纯真情怀少了,实用理性多了,率真少了,算计多了,在这一多一少的增减过程里,人们的情感和心灵,就渐渐出现轻度或重度的“荒漠化”了。由这样荒漠化的人组成的人群和社会,岂不是大沙漠?那时不时呼啸着扑面而来、飞沙走石、遮天蔽日的,莫不是人性和人心的沙尘暴?

⑤那两个可爱的孩子,他们是这个早晨的天使。他们对一只蝴蝶的同情、对事物的爱,是真正出自善良的天性和纯洁的内心。除了爱,他们没有别的动机,爱在爱中满足了。不求回报的爱,才是大爱、真爱。不求回报的爱,也许才会获得事物本身乃至整个大自然更丰厚的回报。

(选自《读者》2016年第3期,有删改)

15.文章中小男孩和小女孩对一只蝴蝶的关怀体现在三件事上,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①用柳条营救花蝴蝶→②→

16.文章第①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17.文章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18.读了这篇文章后,小男孩和小女孩对一只蝴蝶的关怀,以及这件事带给作者的深思等内容,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三.作文

19.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在你成长的道路上,有很多人给予你帮助、理解和支持,给你带来快乐、幸福、成功等感受,感恩生活,需感谢的人很多,有父母、老师、同学、伙伴、朋友等,请以

“,有你真好”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

(2)自选文体;

(3)不少于5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四.附加题(10分)

阅读下列名著,回答问题

真个光阴迅速,不觉七七四十九日,老君的火候俱全。忽一日,开炉取丹。那大圣双手侮着眼,正自揉搓流涕,只听得炉头声响,猛睁睛看见光明,他就忍不住将身一纵,跳出丹炉,唿喇一声,蹬倒八卦炉,往外就走。慌得那架火看炉与丁甲一班人来扯,被他一个个都放倒,好似癫痫的白额虎,风狂的独角龙。老君赶上抓一把,被他一摔,摔了个倒栽葱,脱身走了。即去耳中掣出如意棒,迎风幌一幌,碗来粗细,依然拿在手中,不分好歹,却又大乱天宫,打得那九曜星闭门闭户,四天王无影无形。好猴精!有诗为证。诗曰:混元体正合先天,万劫千番只自然。渺渺无为浑太乙,如如不动号初玄。炉中久炼非铅汞,物外长生是本仙。变化无穷还变化,三皈五戒总休言……这一番,那猴王不分上下,使铁棒东打西敌,更无一神可挡。只打到通明殿里,灵霄殿外。幸有佑圣真君的佐使王灵官执殿。他看大圣纵横,掣金鞭近前挡住道:“泼猴何往!有吾在此,切莫猖狂!”这大圣不由分说,举棒就打,那灵官鞭起相迎。两个在灵霄殿前厮浑一处。好杀——

1、节选文字所属的名称是______,该书的作者是_________。(2分)

2、文段刻画了主人公怎样的性格特征?(4分)

3.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文中主人公的故事,把故事简要写一下来。(4分)

1.(1)逝者如斯夫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转舵

(3)俭以养德

(4)我言秋日胜春朝便引诗情到碧霄

(5)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坍塌,蜷伏,大相径庭,见异思迁。

3.D

4.D

5.例句:我喜欢白色,我愿我的心灵像白色的雪花一样纯洁;

我喜欢红色,我愿我的情感像红色的火焰一样炽热。

6.看,视;打洞;只

7.略

8.C

9.D

10.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词/问其简/已失之矣

11.有政治远见,同时也是爱护孩子的父亲。

12.B

13.D

14.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用“卧”字来写村庄、写雪,描绘它们的状态、情态,仿佛它们是活物,具有活灵活现的情态美。

15.帮助蝴蝶晒太阳、汲取花蜜;搭建“避难所”保护蝴蝶。

16.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作用:表现了小男孩和小女孩的机智、善良、纯真。

17.议论;作用:赞美了小男孩和小女孩的善良与纯真,揭露了美好的人性日益流失的社会现状,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18示例:关爱弱小的生命,爱护生存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多一点关爱,少一点淡漠,多一点善良,少一点算计。

19略

1.孙大圣大闹天宫吴承恩

2.具有反抗精神,勇敢。

3.说出故事起因经过结果即可满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