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年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统计(1953-2014)(二)

中国历年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统计(1953-2014)(二)

19913386.621090.812295.8119923742.201170.442571.7619934642.301312.063330.2419945792.621754.434038.1919956823.721995.394828.3319967937.552151.275786.2819979233.562532.506701.06199810798.183125.607672.58199913187.674152.339035.34200015886.505519.8510366.65200118902.585768.0213134.56200222053.156771.7015281.45200324649.957420.1017229.852********.897894.0820592.81200533930.288775.9725154.31200640422.739991.4030431.33200749781.3511442.0638339.29200862592.6613344.1749248.49200976299.9315255.7961044.14201089874.1615989.7373884.432011109247.7916514.1192733.682012125952.9718764.63107188.342013140212.1020471.76119740.342014151785.5622570.07129215.49一五时期1320.52966.85353.67二五时期2238.181047.151191.031963-19651185.81701.34484.47三五时期2510.601530.07980.53四五时期3917.942123.641794.30五五时期5282.442625.342657.10六五时期7483.183725.643757.54七五时期12865.674420.278445.40八五时期24387.467323.1317064.33九五时期57043.4617481.5539561.91十五时期128022.8536629.8791392.98十一五时期

318970.83

66023.15

252947.68

注:1.中央.地方财政支出均为本级支出

.

2.2000年以前.财政支出不包括国内外债务还本付息支出和利用国外借款收入安排的基本建设支出.从2000年起.

支出中包括国内外债务付息支出

.

全国中央

地方

中国历年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统计

(1953-2014)(二)

财政支出(亿元)年份

历年参加高考人数和录取人数统计

全国历年参加高考人数和录取人数统计(1977年~2010年) 参加高考人数(万人)录取人数 (万人) 录取率 (%) 197757027% 1978610% 197946828% 198033328% 198125928% 198218732% 198316739% 198416448% 198517662% 198619157% 198722862% 198827267% 198926660% 199028361% 199129662% 199230375% 199328698% 199425190% 199525393% 199624197% 1997278100% 1998320108% 1999288160% 2000375221% 2001454268% 2002510320% 2003613382% 2004729447% 2005877504% 2006950546% 20071010566% 20081050599% 20091020629% 2010947657%全国各地高考报考人数及录取率汇总(陆续更新中)

2012年广西高考报名人数约万人 从当天召开的2012年广西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的报考总人数约为万人,较上年减少近8000人。今年高考(微博)广西仍然采用教育部统一命制的试题,实行“3+小综合(文/理)”模式,并继续采取平行志愿投档和录取模式。 广西招生录取率逐年提高 据悉,近年来我区高考报名人数逐年减少,2008年是近年来高考报名人数最多的一年,约为万人。从2009年开始,考生人数略有减少,接下来的两年,依旧保持减少趋势,今年广西将有万人报名参加高考,报考人数比去年减少近8000人。其中文史类考生约万人,理工类考生约万人,其他考生约7000人。 与高考报名人数逐年减少相对应的是,我区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率则逐年提高。2011年,全国共有1535所区内外院校在我区招生,实际录取总人数218607人,录取率为75%,比2010年提高了5%,比2006年提高了15%。 据悉,为便于考生备考,今年我区普通高考方案继续保持稳定,即科目设置为“3+小综合(文/理)”模式,采用教育部统一命制的试题,采用原始分录取,本专科招生统考合一,英语(论坛)科包含听力考试,所有试卷科目实行网上阅卷,公布成绩后填报志愿,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和录取模式。 60%的考场将有视频监控 2011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开展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建设的文件,对广西划拨4240万元用于专项建设,自治区财政也按比例安排了专项配套资金5400万元用于我区标准化考点建设。目前,我区标准化考点建设工作已经全面展开。 按要求,我区今年上半年要建设自治区考务指挥中心和14个市级考务指挥中心,以及覆盖全区14个市共6430个考场的视频监控系统,力争在6月普通高考招生考试中,全区60%左右的考场视频监控系统能够试运行。下半年,建设覆盖全区14个市共4143个考场的视频监控系统,基本上完成全部考点的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同时还要建设考生身份证系统和作弊防控系统等。 自治区招生考试院院长黄雄彪在会上要求,已安排建设任务的市级指挥中心和考点学校,必须保证在高考中投入试运行。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现状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现状 1.财政资金供给范围不规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统收的局面已被打破,但传统的国家包揽一切的分配思想和财政统支的局面仍保持着。财政资金的供给范围未能做出大的调整,缺乏明确、科学的界定。一方面财政支出严重越位,即支出范围过宽,包揽了许多既包不了又包不好的事务,如经营性投资支出过大、各种补贴过滥、各类事业费庞杂、财政供养人员过多、负担过重等。另一方面,财政支出又严重缺位,即财力过于分散,支出重点不明确,使得在应由财政供给的市场失灵的领域出现保障不足和无力保障的情况,如对社会保障的支持严重不足。2011年中央财政对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403.16亿元,占全国财政支出的8.1%,但这与发展中国家的25%-30%、发达国家的30%-50%差之甚远。对社会文教、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投入也不足,2011年在文化体育支出380.52亿元,仅仅占全国财政支出的0.7%。这不仅使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和力度弱化也不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对社会文教、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投入也不足。这不仅使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和力度弱化也不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2.经济建设支出比重偏高 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追求纯而又纯的公有制经济发展,因此经济建设方面的支出占财政支出总量的50%以上。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经济体制的转变,投资主体日趋多元化,国家经济建设方面的支出有所减少。但在“十一五”期间,仍达到38.5%,高居各项支出之首,从构建公共财政的要求看,其比重仍然偏高。同时必须注意到,我国经济建设支出的内部结构也不尽合理,在很长

时期内,政府参与竞争性、经营性项目过多,用于生产性的支出偏多,而用于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方面的支出不足。近年来这方面情况有所改变,但由于管理方面的疏漏,经济建设支出的总体效益仍不理想。 3.行政管理支出比重逐年上升 我国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一直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而且呈逐年上升态势。行政管理支出增长率为年均17.7%,与财政支出平均增长率12.3%相比,高出5.4个百分点。行政管理支出的增长有随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而增长的合理性一面;但也有着由于机构膨胀、人员编制过多、经费增长迅速、服务效率低下而不合理的一面。1978年全国财政供养人员为2015万人,到2008年增长至5802万人,增长88.7%。如果把办公设施和公费医疗、离退休保障的因素考虑进去,财政负担更重。现在许多地方政府已成了“吃饭财政”,财政支出大部分用于支付人员工资,有的甚至收不敷出,连工资发放都有困难。 4.社会文教支出比重偏低 我国社会文教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1981年的18.5%上升到2000年的27.6%,到2011年教育支出2989.82亿元,总体呈增长态势,这是可喜的现象。但其增长速度远低于行政管理支出的增长速度。其中教育费占GDP的3.66%,而世界教育支出水平平均占GDP的4%以上。我国科技事业支出的比重也一直只占财政支出的4%以下,而且还有缓慢下降的趋势。这不仅与发达国家相比处于极低水平,也与我国的经济增长极不适应。在医疗卫生支出上,我国也处于程度较低的水平。社会文教事业大多数属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应成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

历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与录取率

历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与录取率 2011-05-31 10:31 来源:中国台湾网 由图1-1-1可以看到,从1999年起高考报名人数出现了近10年的快速增长,1999年正是中国高考扩招元年。自1998年起,高考录取人数同步走高,至今已连续13年快速增长,2011年高考计划录取人数为675 万人,较2010 年再度增长2.7%。 自2008年起高考报名人数出现下滑,高考录取率近两年呈现快速攀升的态势。2010年全国高考录取率高达69.5%。如果2011年高考报名人数继续保持5%~10%的降幅,2011高考录取率甚至可能突破80%

2010年高考录取率居前的地区分析 2010 年,录取率超过80% 的省份达到10 个,而2006 - 2009 年中,每年超过80% 录取率的地区最多仅为4 个。 根据黑龙江教育考试院网站公布的数据,2010年黑龙江省高招录取率高达90.77%,成为我国第一个高招录取率突破90% 的地区。 2011年各地高考报名人数普遍下降:安徽下降10%、北京下降6%、上海下降12%……但各地招生规模变化不大,预计2011年会有更多地区高考录取率超过80%。而海南、辽宁、北京、上海四地非常可能在2011 年进入“90% 俱乐部”。 注:以上数据来并非本网观点,如有变动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数据分析 高考报名人生下降,实际只是教育系统生源下降的一方面,从小学到高中,最近10年,我国教育系统经历了生源的整体下降。中小学校总数从上世纪末的70万左右,下降到了目前的40万左右,在校中小学生总数从2.7亿下降了2亿左右。 小学在校学生数量从1998年的13953.8万人缩减到2009年的10071.5万人,幅度达30%。小学在校生总量最近10几年在持续下降,但入学率却在稳步提高,并已经逼近极致,达到99.54%,这就意味着,小学生总总量已经达到了增长极限,没有任何潜在生源。小学生源的急速减少也令我国小学数量在11年内减少了54%。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分析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分析(变化情况和原因)一、引言 财政支出结构是指各类公共支出占总公共支出的比重,它直接关系到政府动员社会资源的程度,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社会经济结构各个方面,包括社会总供需结构、产业结构、社会事业各个方面构成等,其对市场经济运行的影响可能比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更大。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公共支出的侧重点不同,所以应随经济的发展而不断调整,进行财政支出结构优化。 一般按照政府职能对财政支出结构进行分类,并按照其分类指标进行研究:一是经济建设费,它是一种生产性支出,为私人部门的经济活动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可以提高私人的产出能力;二是社会文教费,形成了政府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三是国防费,该支出可满足全体社会成员对于安全的消费需要,是保卫国家安全及形成和平建设环境所不可或缺的支出;四是行政管理费,是一种纯消耗性的支出,增加政府消费性支出能扩大社会总需求,提高现有生产能力的利用,进而提高利润率,对经济增长产生一定的拉动作用;五是其他支出,包括政策性补贴支出、车辆税费支出、债务利息支出、专项支出等 二、变化情况 随着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政府对经济的管理也逐步从过去直接、微观管理向间接、宏观管理转变,与此相适应,财政支出的重点逐步由偏重经济建设转向公共事业和服务方向。 附表1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变化

从上表可以看出: 1.经济建设支出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比重仍然偏高。经济建设费所占比重从1978年64.1%降至2006年的26.6%。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仍很薄弱,而通讯、能源、交通等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根本保障,需要政府大力投入。所以,经济建设支出比重偏高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经济建设支出内部结构不合理,其中基本建设支出比重呈下降趋势。 2.社会文教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逐年增长,但增长速度过慢。1978年该项支出所占比重为13.10%,到2006年则达到26.83%,超过了经济建设支出所占比重26.56%,首次成为财政支出中所占比重最多的一项,这说明我国对教育、文化和社会服务事业发展越来越重视。 3.国防支出比较稳定,并有所下降。1980年国防支出曾达到15.77%,但由于国防支出受国际、国内形势的影响较大,从2000年以来,一直维持在8%以下。在和平发展时期,国防费所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相对稳定,并以适当的比例下降,有力地支援了经济建设。4.行政管理费增长迅猛。从1978年的4.71%增至2004年的19.38%,增长了近4倍。这与我国政府机构膨胀、公共部门的行政效率低下有关。但2006年有所下降,从2005年的19%降到了18.73%,可见政府机构改革略有成效。 5.其他支出比重也呈上升趋势,尤其是90年代后期开始,升幅明显增加。1997年用于其他支出达10.24%,是1980比重的3倍;2002年更是从2001年的12%突增到17%,到2006年是20.51%,增长趋势相当明显。近些年,国家财政用于政策性补贴、科研经费等支出也逐年增加。 附表2 各个时期财政分类支出结构 以上各类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是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变化而相应产生的: 1998 年中国政府提出建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 这意味着政府职能由生产建设向公共服务转型, 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对财政支出结构提出了重大的改革要求。多年来经济建设费的持续下降( 由1994年占全部政府支出的41.3%下降到2005年的27.5% ),相应反映了这一改革趋势。不过, 由于期间适逢亚洲金融危机, 对我国出口需求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政府于1998年下半年不得不扩大公共投资以保持经济社会形势稳定, 使得财政支出改革主要停留在规范支出管理方面, 而财政职能的调整则被相应推后了。

中国高校历年招生人数一览

中国高校历年招生人数一览! 中国高等教育招生政策年表——1977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 自此,中国正式恢复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的制度。据统计,当年的报考人数570万,录取人数27万人,录取率4.8%。——1983年,教育部正式提出“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方法。 规定在中央部门或国防科工委系统所属的某些院校,按一定比例实行面向农村或农场、牧场、矿区、油田等艰苦行业的定向招生。——1985年,教育部规定:可以从参加统一高考的考生中招收少数国家计划外的自费生。 一向由国家“统包”的招生制度,变成了不收费的国家计划招生和收费的国家调节招生同时并存的“双轨制”。1985年,从美国引进标准化考试,并于当年首先在省进行了英语、数学两科的试点。1985年以后,高考改革的总体趋势向减少高考科目方向发展。 先是将理科7门、文科6门各减为3+2共5门;则实行3

+1方案。同年,国家教委决定在大学等43所高等学校进行招收保送生的试点。——1989年8月,国家教委决定将标准化考试逐步在全国推行。——1996年,中国高等教育试行并轨招生,高校学费开始增加。 后续几年中,高校学费年增长幅度达到了30%,甚至50%。——1999年,教育部开始推行“3+X”科目考试方案。 省率先开始在高考科目设置和考试容上进行改革。1999年,全国高校扩招了48%,其中,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规模从1998年的108万人扩大到160万人。在大规模扩招的决定出台前,本来已经有一个扩招计划,即增扩普通高校22万人。 但国务院立足于现代化建设的全局,科技和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作出了“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重大决策。——2000年,一直由国家“全包”的师专业也实行收费,招生并轨改革完成。——2001年4月2日,教育部宣布取消对高考考生年龄和婚姻的限制。——2002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进入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2003年,北大、清华等22所高校被赋予5%的自主招生权。——2005年,全国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2300万人,规模居世界第一;

全国历年高考人数和录取人数

全国历年高考人数和录取人数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人才十分缺乏,高等教育很不发达,当年的高校毕业生仅有2.1万人。1952年,教育部决定所有高校实行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当年共录取新生6.6万人。1965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达到16.4万人。1966年到1970年,高校没有招收新生。1971年到1976年,推荐工农兵学员上大学。1977年,高考报考人数570万人,录取27万,录取比例为29∶1,约4.8%。1978年,610万人报考,原计划招生29.3万人,后增加近11万人,共录取40.2万人。新生当年秋入学。1979年,全国高考首次统一在7月7—9日三天进行,共有468.5万人参加高考,录取了28.4万人,录取率为6.1%。1980年,当年高考共有333万人报考,共录取28万人。一些省、市、自治区扩大招收自费走读生7000多人。1981年,理工农医类加考生物,按30%计入总分。当年高考共有259万人报考,共录取28万人。1982年,共有187万人报考,共录取32万人。1983年,全国统考时间调整为7月15—17日。当年高考共有167万人报考,共录取39万人。1984年,全国统一考试时间恢复为7月7—9日。当年高考共有164万人报考,共录取48万人。1985年,176万人报考,共录取62万人。

1986年,191万人报考,共录取57万人。1987年, 228万人报考,共录取62万人. 1988年,272万人报考,共录取67万人。1989年,266万人报考,共录取60万人。1990年:参加高考人数283万,录取60万1991年:参加高考人数296万,录取62万1992年:参加高考人数296万,录取75万1993年:参加高考人数286万,录取92万1994年:参加高考人数251万,录取90万1995年:参加高考人数253万,录取93万1996年:参加高考人数241万,录取97万,当年毕业的学生不再由国家”包分配”。1997年:参加高考人数278万,录取100万1998年:参加高考人数320万,录取108万人,“80后”进入大学校园。1999年: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始自1999年。按当年统计, 全国普通高校招生160万人,比1998年增加了52万人,增幅高达48%. 总体录取率首次突破50%。2000年:参加高考人数375万,录取221万2001年:参加高考人数454万,录取260万人,这一年开始, 高考取消了年龄限制,25周岁以上公民均可参加高考。2002年:参加高考人数510万,录取320万人2003年:参加高考人数613万,录取382万人, 扩招之后的第一批大学生离开学校,走向社会。根据外国媒体报道, 2003-2009年, 中国农民工的

1978年—2013年我国财政支出分析

1978年—2013年我国财政支出分析

1978年—2013年我国财政支出分析

1978年—2013年我国财政支出分析 3

一、该期内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变化的趋势。 1、经济建设 由上述表格和图表可知从1987年到1990年我国经济建设费用占总支出比重有大幅度下降,1991年到1999年我国经济建设费用占总支出比重较为平缓,2000年到2005年经济建设费用占总比重逐年下降,2005年到2010年又逐年上升并与2000年大体保持水平。 2、社会文教育 由上述表格和图表可知从1978年到1991年我国社会文教育占财政总支出比重有较大幅度的增高,1991年到2001年我国社会文教育占财政总支出比重由小幅度增长,2001年到2009年有小幅度波动,2010年又有较大幅度增加。且2010年社会文教育是1978年以后所占比重最大的一年。 3、国防 由上述表格和图表可知从1978年到1985年我国国防费用占财政总支出比重有较大幅度的下降,1985年到1992年有小幅度上涨,1992年到993年有有较大幅度下降,1994年到2010年以2000年为分界点有小幅度波动,其波动趋势是先下降在上升又下降且2010年国防费用是1978年以后最小的一年。 4、行政管理费用 由上述表格和图表可知从1978年到1990年我国行政管理费用占财政总支出比重有较大幅度的增加,1990年到1999年有小幅度波动,较为平缓,1999年到2001年有较大幅度的增加,2001年到2006年变化比较平缓,2006年到2008年有非常大幅度的增长,2008年到2009年又一较大的趋势下降,2009年到2010年又有小幅度增加。5、其他支出 1978年到1993年我国其他支出费用占财政总支出逐年增加,1993年到1994年有较大幅度下降,1994年到2001年缓慢增长,2001年到2006年有较大幅度增长,2006年到2007年有较大幅度的下降,2007年到2010年较为平缓,除了2009年。 6、总结 总之,1978年-2010年,从总体上来说,我国经济建设费用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是呈下降趋势的,而社会文教育费用却是呈上升趋势的,国防费用总趋势是下降的,行政管理费用的总趋势是上升的,其他支出的总趋势也是呈上升趋势的。 二、财政支出结构变化与经济体制和社会经济财政变化的关系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变化的总趋势首先是与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相联系的,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换而变化的,同时也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转变而变化的,虽然不同时期的经济形式以及政府采用的

全国历年高校招生人数

全国历年高校招生人数 1977年恢复高考,当年考生570万,录取新生27万。录取比例仅为4.7%。 1978年有570万人参加了高考,录取了27万人,录取比例为27:1 1979年,全国高考首次统一在7月7—9日三天进行,共有468.5万人参加高考,录取了28.4万人,录取率为6.1%。 1990-2007全国高校招生人数: 1990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为60.89万, 1991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为61.99万, 1992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数75.15万, 1993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为92.4万, 1994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为89.98万, 1995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为92.59万, 1996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为96. 58万,其本科生50.53万, 1997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为100.04万, 1998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为108万, 1999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为160万, 2000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为220万, 2001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为260万, 2002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为320万,(全国网上录取新生率达到了85%。)2003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为382万, 2004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为420万, 2005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为504万, 2006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为530万,其中本科260万人。 2007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计划招生567万 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计划599万人 2000年-2008年历届毕业生人数: 年毕业人数(万)同比上年增长(万) 2008 559 64 (12.9%) 2007 495 82 (19.8%) 2006 413 73 (21.5%) 2005 340 60 (21.4%) 2004 280 62 (29.2%) 2003 212 67 (46.2%) 2002 145 30 (26.1%) 2001 115 8 (7.4% ) 2000 107

从历年高考录取率看中国本科学历的含金量变化分析

从历年高考录取率看中国本科学历的含金量变化分析 2010-07-29 都说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本科生是天之骄子,现在就从历年高考录取率分析中国本科学历的含金量 (转载,不代表作者观点,仅供参考) 1977年:录取27万,报考人数570万,录取率约4.8%。 1978年:610万人报考,原计划招生29.3万人,后增加近11万人,共录取40.2万人。录取率约6.6%。 1979年:录取28.4万,报考人数468.5万,录取率约6.1%。 1977-1979年间录取率很低,是因为累积了很多文革期间的复读生的缘故,而且当时的中学教学还处于不正常状态,许多考生英语只懂得26个字母和少量的单词,所以考试能力含金量并不像想象的那么高,但许多考生经过了社会的磨炼,特别勤奋吃苦,尤其是77-78级的,深受大学老师们的好评。 1980年:录取28万人,报考人数333万,录取率约8.4%。 (预选制后,大约只有40%的学生有资格参加高考报考本科院校,考生外语成绩按30%计入总分。考试成绩只通知考生本人,不张贴公布。取消考生查阅试卷的规定。一些省、市、自治区扩大招收自费走读生7000多人) 1981年:录取28万人,报名人数259万,录取率约10.8%。

(理工农医类加考生物,按30%计入总分) 1982年:录取32万人,报考人数187万,录取率约17.1%。 1980-1982年间录取率也较低,是因为高中学制延长同龄考生分为2次录取,以及还有延续下来的小部分复读生,其中1982的复读生可能更多。实际可比录取率大约是29%。估算过程如下:基于83-84级的报考人数估计为170万,85级为176万,估计81-82级的合计可比报考人数为165万。据本人了解,81-82年的应届生应该占录取人数的80%左右。那么81-82年的可比录取人数为(28+32)x80%=48万人。由此,81-82级的可比录取率为48/165=29%,与86级相当。 1983年:录取39万人,报考人数167万,录取率约23.4%。 (这年全国统考时间调整为7月15-17日) 1984年:录取48万人,报考人数164万,录取率约29.3%。 (这年全国统一考试时间恢复为7月7-9日) 1983-1984年间录取率也较低,是因为初中学制延长同龄考生分为2次录取,可比录取率大约是40.91%。估算过程如下:基于85级的招生人数为176万,86级为197万,估计83-84级的合计可比招生人数为170万,考虑到那段时间高中的在读人数出于增长阶段适当减一点。初略了解了一个81级的同学,那时在读的重点大学生中往届生的比例不到20%,因此估计83-84级的应届生应该占录取人数的80%以上。由此,83-84级1966年龄段的可比录取率应该是:(39+48)x80%/170=40.91% 1985年:176万人报考,共录取62万人,录取率约35.2%。

财政支出与GDP的规模和结构关系的研究

. 财政支出与GDP的规模和结构关系的研究——基于我国1978~2005样本数据的实证分析 摘要:从世界各国的实践考察中可以发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国家职能呈现日益扩张的趋势,社会共同需要的范围与总量也在不断增长,在质的方面已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导致了政府财政支出规模的扩张,并表现为公共支出不断增长的特征。 关键字:财政支出增长;规模;结构;实证分析 一、引言: 就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财政支出增长的趋势具有普遍性。各国财政支出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特别是财政支出绝对数量于动态相对量的名义增长和实质增长比较明显。例如美国的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1935年的 9.3%到1990年的21%:财政支出总量,1935年的64.12亿美元1990年的11518.48亿美元,除去物价因素财政支出绝对增长为180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财政支出也呈现出快速上涨趋势(图一所示)。财政支出额从改革开放初的1122.09亿元,到2004年的28486.89亿元,绝对规模增长了近26倍,平均每年增长1052.49亿元,特别是1996年后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名义年均增长超过10%(1991-1996的高增长是由于高通货膨胀率导致的)。于同期的GDP名义增长率相比,平均高出7.3个百分点,其中1999年最高,高达17.3个百分点。为了消除支出增长种的价格因素对变化的影响,通过GDP缩减指数对名义GDP进行了通胀缩减,从缩减后的增长率看,财政支出的增长也是快速的。1998-2002年期间财政支出平均实际增长率高达19%。

图一 二、理论回顾: 为了寻求影响公共支出规模不断扩大的原因,一个多世纪以来,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其中一些有代表性的理论成果对各国人士与研究财政支出规模的确定具有长期的影响,并已成为财政支出规模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1、瓦格纳法则: 瓦格纳最早对公共支出规模不断扩大、数额不断增长进行研究,并提出这种现象已具有一定规律性的是19世纪德国的社会政策财政论的代表人物瓦格纳。瓦格纳在对当时欧洲许多国家及美国、日本的公共部门进行调查的基础上,从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两方面进行了公共支出不断增长的原因。他认为,公共支出不断增长的政治因素是国家活动规模扩大的结果,而工业化、城市人均收入的提高是公共支出增长的经济因素。在此基础上,他指出公共支出呈现出一种总不断上升的长期性趋势,并认为其中最基本的原因是工业化中的社会进步对政府活动规模扩大的需要,表现在对政府保护与管理服务方面的需求的豁达,对政府干预经济及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的扩大,以及对具有极大的外部经济效益,但由于种种原因,私人企业不能或不愿进行经营的建设项目,也要求政府接管或直接进行经营,这些都将引起公共支出的增长。同时,随着国民收入的改善,人们对文化、教育、卫生、福利等公共产品及混合产品的需求会上升,这也将促使公共支出的增长。尽管瓦格纳并未对公共支出总量增长与规模确定的全部原因进行分析,但一个多世纪以来,瓦格纳的研究成果已为众多国家的财政支出实践所证实,并被称为“瓦格纳法则”,这一法则对以后的经济学家对公共支出增长规律的研究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2、发展阶段增长论

我国历年高校招生人数(1949-2010)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历年高校招生人数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人才十分缺乏,高等教育很不发达,当年的高校毕业生仅有2.1万人。 1952年,教育部决定所有高校实行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当年共录取新生6.6万人。 1965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达到16.4万人,是1950年的2.8倍。 1966年到1970年,高校没有招收新生。 1971年到1976年,推荐工农兵学员上大学。 1977年,高考报考人数570万人,录取27万,录取比例为29∶1。约4.8%。 1978年,610万人报考,原计划招生29.3万人,后增加近11万人,共录取40.2万人。新生当年秋入学。 1979年,全国高考首次统一在7月7—9日三天进行,共有468.5万人参加高考,录取了28.4万人,录取率为6.1%。 1980年,预选制后,大约只有40%的学生有资格参加高考报考本科院校的考生外语成绩按30%计入总分。考试成绩只通知考生本人,不张贴公布。取消考生查阅试卷的规定。当年高考共有333万人报考,共录取28万人。一些省、市、自治区扩大招收自费走读生7000多人。 1981年,理工农医类加考生物,按30%计入总分。当年高考共有259万人报考,共录取28万人。 1982年,高考共有187万人报考,共录取32万人。 1983年,全国统考时间调整为7月15—17日。当年高考共有167万人报考,共录取39万人。 1984年,全国统一考试时间恢复为7月7—9日。当年高考共有164万人报考,共录取48万人。 1985年,共有176万人报考,共录取62万人。 1986年,共有191万人报考,共录取57万人。 1987年全国高考共有228万人报考,共录取62万人 1988年,高考共有272万人报考,共录取67万人。 1990年:60万 1991年:录取62万人 1992年:75万 1993年:92万 1994年:90万 1995年:93万 1996年:97万 1997年:100万 1998年:录取108万人 1999年,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始自当年开始,按当年统计,全国普通高校招生160万人,比1998年增加了52万人,增幅高达48%。 2000年:录取180万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分析.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变动分析 会计3班文松 2012124333 摘要:财政支出作为政府分配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维持政府职能的财政基础,也是市场经济下政府活动的范围和内容的总体概括。它在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对我国财政支出进行研究的意义重大。现在主要是对财政支出的结构进行分析。 关键词:财政支出结构变动 一、财政支出结构的含义 财政支出结构指站在不同的角度,或者基于不同的分类标准,财政支出各个部门之间的相对关系。也就是说,各类公共支出占总公共支出的比重,它直接关系到政府动员社会资源的程度,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社会经济结构各个方面,包括社会总供需结构、产业结构、社会事业各个方面构成等,其对市场经济运行的影响可能比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更大。 二、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趋势 1.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变化情况 随着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政府对经济的管理也逐步从过去直接、微观管理向间接、宏观管理转变,与此相适应,财政支出的重点逐步由偏重经济建设转向公共事业和服务方向。 表2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变化 年份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其他支出 1978 64.8 13.1 14.96 4.71 3.16 1980 58.22 16.2 15.77 6.15 3.66 1985 56.26 20.38 9.56 8.53 5.27 1990 44.36 23.92 9.41 13.44 8.86 1991 42.18 25.09 9.75 12.22 10.75 1992 43.1 25.92 10.1 12.38 8.5 1993 39.52 25.38 9.17 13.66 12.26 1994 41.32 25.92 9.51 14.63 8.61 1995 41.85 25.74 9.33 14.6 8.47 1996 40.74 26.21 9.07 14.93 9.04 1997 39.5 26.74 8.8 14.72 10.24 1998 38.71 27.1 8.7 14.8 10.7 1999 38.4 27.6 8.2 15.3 10.5 2000 36.19 27.6 7.6 17.42 11.19 2001 34.22 27.6 7.6 18.6 12 2002 30.26 26.87 7.74 18.6 16.53

中国研究生历年招生人数一览(1978―2012)

中国研究生历年招生人数一览(1978—2012)2012年01月26日星期四下午9:292012年1月7日,全国 165."6万考生参加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北京共有近12万名考生在雪中走进考场。 这是全国考研人数连续第三年增幅超过10万人。 今年考研大军达到 165."6万,比2011年增加 9."6%;其中专业学位报考人数达 43."7万。 这是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连续第8年达到100万以上,也是连续第三年以超过10万人的幅度增长。 其中,报考北京地区高校的考生约为27万,为全国最多;北京地区考生则达到将近12万。 三年前,受经济危机、就业紧张等因素影响,考研成为很多学生的就业“避风港”。 今年就业形势虽相对乐观,但考研人数增幅仍居高不下。 与此同时,教育部近年开始对研究生教学进行改革,大力扩招专业学位研究生。 2007年,全国研究生招生人数为 36."4万;2011年这一数字增至 49."5万。 自2008年以来,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录比大体稳定在3:1左右。多家教育机构预测,今年的考录比例也在3:1左右。

虽然考研大军越来越庞大,但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酱油党”,他们大多数已经有了就业选择,更多将考研看作一种体验和尝试,并不看重结果得失。也有一些“酱油党”将今年的考试看作一次练兵,寄望于来年。 这些考生往往“裸考”,并不作很多考前复习。 连续3年报考增幅超10万人分数线区划调整加剧竞争 除了报考人数的大幅增长之外,今年考研复试分数线区域划分调整也将使部分院校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12年全国研究生招生简章,原来的全国复试分数线 一、"二、三区调整为两个区,原 一、"二区合并为一区,三区变为二区。从2012年起国家将按照新的一区、二区确定考生参加复试的基本分数要求。 专家分析,招生区域调整后,会导致准备报考原二区学校的考生顿时失去低分优势,可能改报原一区的院校,一区中位于北京、上海的热门高校将越来越热,竞争更激烈。从数据上看,今年有269555名考生报考北京的研究生招生单位,比2011年增加5800余人,同样创造了历史纪录,北京地区考研竞争的激烈程度继续加大。 民办高校首获研招资格经管类初试科目有变化 就招生变化来说,一批民办高校首次获得研究生招生资格。 这也是民办高校首次获得研究生招生培养资格,成为今年研究生招考的一大亮点。 今年招收研究生的5所民办高校分别是: 北京城市学院、河北传媒学院、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黑龙江东方学院和陕西西京学院。 其中,北京城市学院今年计划招收30名社会工作专业硕士。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变化分析

社会保障尤扬 20111624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变化分析 目前,中国的财政支出按国家职能可分为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和其他支出五大类。 从上表可以看出: (1)经济建设费支出的占比不断下降。这一变化趋势反映了政府经济管理的职能逐渐弱化,而财政逐渐减少对经济建设领域的投入从总体上看来是符合市场经济客观要求的。 (2)社会文教费支出的占比总体呈上升趋势。在2002年达到峰值后有所下降,后又有所回升。政府越来越重视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的发展。 (3)国防支出呈大幅下降趋势。这充分表明中国政府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同致力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决心。 (4)行政管理费支出呈迅猛增长趋势。至2004年到达峰值后开始下降。其快速增长,暴露了我国政府机构管理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机构重复设置、人员臃肿、行政效率低下等。现在,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开始致力于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减少行政管理支出。 表2 各个时期财政分类支出结构

以上各类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是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变化而相应产生的: 1998 年中国政府提出建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 这意味着政府职能由生产建设向公共服务转型, 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对财政支出结构提出了重大的改革要求。多年来经济建设费的持续下降( 由1994 年占全部政府支出的41.3% 下降到2005 年的27.5%, ) 相应反映了这一改革趋势。不过, 由于期间适逢亚洲金融危机, 对我国出口需求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政府于1998年下半年不得不扩大公共投资以保持经济社会形势稳定, 使得财政支出改革主要停留在规范支出管理方面, 而财政职能的调整则被相应推后了。 2003年,真正引起政策上对中国财政支出结构重视的公共事件, 要追溯到春天暴发的SARS 疫情。以此为契机, 社会上对于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障与就业等社会性支出不足的呼声渐成声势,也使得政府在支出管理改革之外, 对政府职能的调整和财政支出结构的完善给予了更切实的关注。 2006 年, 中国政府的社会文教费支出首次取代经济建设费, 成为全部财政支出中占比最大的一项开支。这一年召开的十六届六中全会, 提出走共同富裕道路, 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这标志着公共政策格局由经济政策向社会政策的正式转型。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阐述了我国社会政策的基本内容和目标, 以及落实社会政策的制度保障。 2007 年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进一步阐述了我国社会政策的目标, 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更加注重社会建设,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推进社会体制改革, 扩大公共服务, 完善社会管理,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2008 年以来, 中央政策的重心定位于如何全面落实此前提出的社会政策目标上,由此,十一五时期的财政支出结构发生了许多值得关注的变化。其中最突出的一点是,在经济建设支出比重持续下降的同时, 各级财政部门支出重点向三农和民生领域倾斜, 并配合以社会安全网的制度建设, 致力于建立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 表3 2010年中央财政支出结构

历年各地高考报名人数及录取率完整版

历年各地高考报名人数 及录取率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历年各地高考报名人数及录取率地区 08年报名数 08年录取率 07年报名数 07年录取率 河南 90.5万 40% 87.88万 52.3% 山东 80万 55% 77.75万 61.5% 广东 61.4万 55.38万 69.3% 安徽 61万 56.4万 51.4% 河北 57.48万 56.18万 53.2% 湖南 54万 51.88万 54.9% 湖北 52.5万 59% 56.18万 53.2% 四川 51.76万 49.88万 江苏 50.8万 53万 陕西 41.4万 50.5% 41.17万 江西 38.44万 62% 38.43万 57.5% 山西 37万 41% 33.1万 44.1% 浙江 36.44万 73% 35.88万 72.5% 福建 31.2万 56% 30.93万 59.6% 广西 30.4万 30万 54.2% 辽宁 30万 29万 75.0% 甘肃 29万 42% 11.69万 43.0% 内蒙古 27万 23.9万 57.9% 云南 26万 20万

贵州 24万 22.57万 43.0% 黑龙江 22.8万 22.4万 吉林 20.8万 20.1万 68.7% 重庆 18.6万 17.73万 69.6% 新疆 17万 15.41万 56.6% 上海 13.4万 67% 11.05万 84.1% 北京 10.37万 74% 10.99万 73.6% 天津 8.85万 72% 8.85万 宁夏 5.8万 33% 5.65万 青海 4.1万 3.8万 64.3% 西藏 1.5万 1.5万 65.1% 海南 4.23万 85.1%

中国的财政支出结构

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C 【解析】年名义利率=1.2%×12=14.40%,年有效利率=(1+1.2%)12-1=15.39%。 2.D 【解析】利率的高低首先取决于社会平均利润率的高低,并随之变动。金融市场上借贷资本的供求情况、借出资本的风险、通货膨胀、借出资本的期限长短等都是影响利率的因素。 3. B 4.C 【解析】A选项是财务可持续的基本条件,而财务生存的必要条件是“在整个运营期间,允许个别年份的净现金流量出现负值,但各年累计盈余资金不出现负值”。 5.D 【解析】经济效果评价的基本方法包括确定性分析评价方法和不确定性评价方法。 6.C 7.B 8.B 【解析】财务净现值必须首先要确定一个符合经济现实的基准收益率。

【解析】根据我国企业历史数据统计分析,一般情况下,利息备付率不宜低于2,偿债备付率不宜低于1.3。 10.C 【解析】计件工资属于可变成本。 11.D 【解析】投资、经营成本、营业收入和税金是构成技术方案现金流量的基本要素。 12.B 【解析】以工业产权和非专利技术作价出资的比例一般不超过技术方案资本金总额的20%。 13.B 14.A 【解析】设备的经济寿命是由设备维护费用的提高和使用价值的降低决定的。 15.B 【解析】承租人对租用设备无所有权,只有使用权,故不能用于抵押贷款。 16.C 【解析】双向型指在提高产品功能的同时,又降低产品成本,这是提高价值最为理想的途径。 17.C 【解析】在保证工程和质量、不违反劳动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原则下,经济合理是选择新技术方案的主要原则。 18.D 【解析】C甲=400+0.6×800=880(万元),C乙=5004-0.4×800—820(万元),C甲>C乙,选费用小的方案,故应引进乙生产线。

历年高考人数和录取率统计

历年高考人数和录取率统计(1977-2020年) 序号年份高考人数 (万人) 录取人数 (万人) 录取率招生高校数备注 1197757027.3 4.79%404 2197861040.2 6.59%598 3197946828 5.98%633 41980333288.41%675 519812592810.81%704 619821873217.11%715 719831673923.35%805 819841644829.27%902 919851766235.23%1016 1019861915729.84%1054 1119872286227.19%1063 1219882726724.63%1075 1319892666022.56%1079 1419902836121.55%1075 1519912966220.95%1075 1619923037524.75%1053 1719932869836.76%1065 1819942519035.86%1080 1919952539336.76%1054 2019962419740.25%1032 21199727810035.97%1020 22199832010833.75%1022 23199928816055.56%1071 24200037522158.93%1041 25200145426859.03%1225 26200251032062.75%1396 27200361338262.32%1552 28200472944761.32%1731 29200587750457.47%1792 30200695054657.47%1867 312007101056656.04%1908 322008105059957.05%2263 332009102062961.67%2305 34201094665769.45%2385 35201193367572.35%2487 36201291568574.86%2442 37201391269475.00%2622 38201493969774.23%2529 39201594270074.31%2553 40201694070575.00%2595 41201794070074.47%2631 422018975790.9981.13%2663 432019103182079.53%2688 442020107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