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实习报告

测量实习报告
测量实习报告

测量实习报告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工程测量技术报告(工程测量实习报告)

系、专业:

班组: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4年 7月9日~ 23日

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

·四川峨眉·

目录

第1章工程概况

实习任务介绍

控制测量阶段

四等水准测量:

路线:校内五板楼门前的H22(经一、二板楼)——铁路实习基地——主楼停车场——图书馆——杨华讲堂——名山电影厂——校南门控制点H06。(及其返测)四等水准测量用XX仪器

附和导线测量:

路线:校内欧尚美食城停车场控制点H41——XX——XX——名山电影厂控制点

H07

附和导线测量用南方全站仪S97164。

施工放样阶段

虚拟项目: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B-3-06-1栋工程。该建筑位于西南交大峨眉校区铁道实习基地内,尺寸51×。本组测设第三单元14个未知点,已知1-1-A、1-2-G、3-9-A点坐标,使用导线测量已测得的ZP1106及控制点H28两点,计算其余点的坐标,用极坐标法及距离交会法测设未知点。检核无误设定标志,记录放样数据,求放样误差。

控制点

控制测量已知点坐标

H41-H42——H11-H07。放样阶段已知点坐标

第2章施工测量方案

平面控制测量

1)踏勘选点:在测区内进行踏勘,了解测区地形条件,选择控制点并建立标志。

2)水平角观测:用测回法观测导线转折角两个测回,要求半测回较差不超过±18”,两测回角值之差不超过±15”。

3)导线边长测量:用全站仪往、返丈量导线各边边长,其相对误差不超过

1/15000。

4)平面坐标计算: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1/15000。根据起始数据和观测数据,计算各平面控制点的坐标。

导线形式:在测区实地踏勘,布设一条附合导线。

等级:导线等级为一级

限差要求:(根据)

精度要求;

测回法测角要求:半测回较差不超过±18”;测回角值之差不超过±15”。

距离测量要求:每边两测回,一测回读数较差≤10mm;单程各测回较差≤15mm;往返测距较差≤2(a+b×D)。(a=2mm,b=2ppm)

布点方法:

1、相邻导线点间通视良好,以便于角度和距离的测量;

2、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并便于保存之处;

3、在点位上,视野应开阔,便于测绘周围的地物和地貌;

4、导线点的布置除满足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外,应便于施工放样

5、导线点不可选在主干道上,选定点以后,要用红漆标注,中心点d=3mm;

6、导线点统一编号ZP11 ,字体高度5cm,方便测量应用和资料整理。

仪器选用 : DJ2经纬仪、南方全站仪

(小组资料)

导线测量要求

A.导线边长测量应附合下列要求:

1.导线边长采用全站仪测量,要求每边两进行测回,一测回读数较差≤10mm;单程

各测回较差≤15mm;往返测距较差≤2(a+b×D)。(a=2mm,b=2ppm)

2.当用光电测距仪或全站仪测量导线的边长时,可以直接测量导线的水平距离

B.导线转角测量应附合的要求:

1.导线转折角用DJ2经纬仪测量,采用测回法观测两个测回

2.导线测量的外业和计算精度应满足工程测量相关的精度要求

C.导线的内业计算应注意:

1.导线的内业计算前,应全面检查导线测量的外业记录,有无遗漏或记错,是否附合

测量的限差要求

2.绘制导线略图,在图上注明已知点的点号、坐标、坐标方位角、各导线的点号、边

长和角度计算值

3.导线数值计算时,角度值取至秒,长度和坐标值取至毫米。

高程控制测量

高程控制点可布设突出的、稳定的点上,形成一条水准附和路线,经过观测、计算获得控制点的高程。

A.踏勘、选点:突出的、稳定的点

B.水准测量:使用水准仪,给出起终点高程,测量水准点高程,路线自定,分段往返施测。水准测量等级为四等。

C.高程计算:根据起终点高程,调整高差闭合差,计算出未知水准点的高程。

路线形式:附和水准仪测量

等级:四等

限差要求:

1.相邻水准点间通视良好,以便于角度和距离的测量;

2.应选在土质坚实并便于保存之处;

3.在点位上,视野应开阔,便于测绘周围的地物和地貌

4.水准点与一起之间的视距应小于100

5.水准点的布置除满足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外,应便于施工放样

6.水准点应选在避免影响交通的路上,选定点以后,要以红漆标注

7.水准点统一编号,以便于测量应用和资料整理

仪器选用:DS3水准仪

(小组资料)

建筑物测设

建筑物测设方法

根据工程设计和施工的特点,确定放样方法,利用控制测量的成果进行工程放样,检核无误后定设标志,记录放样数据,绘草图。根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之8.3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测量规定,虚拟项目“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B-3-06-1栋工程”,该建筑尺寸51×,选择的平面控制网为一级,高程控制网等级为四等。

计算方法:利用计算机绘图软件CAD,根据已知点坐标和建筑轴网尺寸,计算待测点的二维坐标。(精确到毫米)

测设方法:经现场勘测得知点3-6-G被已有建筑遮挡,因此利用点3-6-F、3-7-G 两点采用距离交会法测设,其余点均使用极坐标法。

计算结果:

备注:计算机计算于人工计算小数点后取舍不同,因此保留小数后两位,测设时再次根据所取位数,按“4舍6入,5前奇进偶舍”的规则进行凑整。

精度要求()

仪器选用:南方全站仪S97164、棱镜、名义尺长为50m的钢尺。

放样成果检核

施工管理

控制测量阶段,分成两组人员,一组三人参加平面控制测量,一组四人参加四等水准测量;内业计算共同完成,每人都参与计算;施工放样阶段,集体计算并用全站仪放样。

每次出门带测量仪器要精确到个人;测量时不违规操作,转站时将仪器取下脚架提在手中,测量过程中不打闹;测量完毕清点仪器,高程测量用到的相关仪器由女生保管,其余拿回男生寝室。

A.. 在测量记录之前,准备好硬芯(HB)铅笔,同时熟悉记录表上各项内容及填写、计算方法。

B. 记录观测数据之前,应将记录表头的仪器型号、日期、天气、测站、观测者及记录者姓名等填写齐全,不得事后补记。

C. 记录时要求字体端正清晰,数位对齐,数字对齐。字体的大小一般占格宽的

1/2 ~1/3,字脚靠近底线;表示精度或占位的“0”(例如水准尺读数1500,度盘读数093°04′00″)均不可省略。

D. 观测者读数后,记录者应随即在测量记录表上的相应栏内填写,并回读以资检核。不得另外用纸记录事后转抄。

E. 数据运算应根据所取位数,按“4舍6入,5前奇进偶舍”的规则进行凑整。

F. 数据记录错误,严禁擦除掉,用斜线划掉错误数据。

G. 应该保持测量记录的整洁,严禁在记录表上书写无关内容,更不得丢失记录表。

A.注意随手关闭仪器箱盖,防止灰尘和湿气进入箱内。严禁坐在仪器箱上。

B.仪器安置之后,不论是否操作,必须有人看护,禁止无关人员摆弄,防止行人、车辆碰撞。

C.每次使用仪器之后,应及时清除仪器上的灰尘及脚架上的泥土。

D.钢尺的使用:应防止扭曲、打结和折断,防止行人踩踏或车辆碾压,尽量避免尺身着水。携尺前进时,应将尺身提起,不得沿地面拖行,以防损坏刻划。

E.人身安全、仪器安全。严禁打闹。

第3章 施工测量成果

平面控制测量成果

(附表1)

测量路线为H41——H07,所测角度均为左角。

高程控制测量成果 控制测量成果检查

角度闭合差"+=19f β;容许闭合差

"

±="±=371410F β ;ββF f <

坐标增量闭合差017.0-f x =,047.0f y +=;050.0f f f 2

y 2

x =+=;

K =1/19614

m m 5-f h =;

m m 35L 30F h ±=±=; h h F f <

建筑测设成果

H28点坐标计算表(附表3)

第4章施工测量技术总结

技术总结

水准测量原理: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借助于带有分划的水准尺,直接测定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然后根据已知点高程和测得的高差,推算出未知点高程。

本次四等水准测量,用DS3水准仪和双面尺(,)进行,主要注意:

A.观测顺序为:后黑—前黑—前红—后红;

B.四等水准尺的技术限定规定要符合;

C.每站读取8个数,各项计算值应该满族限差要求后才能迁站,否则返工;

D.整个路线所测的高差闭合差不应超过高差闭合差准许值±20√L mm,否则返工。

附合导线是的一种,通过测量夹角和边长计算点的的方法称为导线测量,它还包括和支导线。附合导线是由一个已知点出发开始测量,经过若干未知点,到达另一个已知点,然后通过平差计算得到未知点平面坐标的。附合导线平差的一般步骤:1.绘制计算草图,在图上填写已知数据和测量数据。2.的计算与调整。3.按新的角值,计算各边。4.得计算与调整。5.根据计算坐标。

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测角,量边等。

A.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在选点前,应先收集测区已有地形图和已有高级控制点的成果资料,然后拟定导线布设方案,最后到实地踏勘,核对、修改、落实导线点的位置,并建立标志。

选点时应注意下列事项:相邻点间应相互通视良好,地势平坦,便于测角和量距;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便于安置仪器和保存标志的地方;线点应选在视野开阔的地方,便于碎部测量;导线点应有足够的密度,分布均匀,便于控制整个测区。

B.测角:导线转折角的测量采用测回法观测用DJ2经纬仪测两测回,当盘左、盘右两半测回角值的较差不超过±40″时,取其平均值。

C.量边:用全站仪测量两导线点之间平距

导线测量内业计算的目的就是计算各导线点的平面坐标X、Y,计算之前,应先全面检查导线测量外业记录、数据是否齐全,有无记错算错,成果是否附合精度要求,起算数

据是否准确。根据导线坐标计算表计算相关数据。

1. 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其主要有三个方面:

(1)仪器误差(仪器本身所决定,属系统误差来源)。

(2)观测误差(由于人员的技术水平而造成,属于偶然误差来源)。

(3)外界影响误差(受到如温度、大气折射等外界因素的影响)

2. 减少测量误差的方法:

(1)在仪器选择上要选择精度较高的合适仪器。

(2)提高自身的测量水平,降低误差水平。

(3)通过各种处理数据的数学方法如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来减少误差。

个人总结

测量是一项精度要求较高,作业环节较多,组织管理较为复杂的工作。实际生产中的地形测量作业步骤与课本所学的基本一致,只是在控制测量中,由于精度要求不同,仪器过于陈旧引起误差,所以作业内容有所变化。当然,不同的项目也有不同的过程,但是大致是不会变的。测量过程中需要测量人员与记录人员细心。即使某个点的精度要求不高,也不应该放松警惕,对于测站设置,仪器对中整平要仔细对待,尽力减少外界因素给测量带来的负面效应。

对于各项误差的来源,通过本次测量实习的几次重测和数据检矫,也深有体会。误差主要有仪器误差(系统误差),棱镜竖立有偏差,观测者视觉误差(偶然误差),立尺者的竖尺不稳造成的误差(偶然误差),外界影响误差(温度、大气折射等外界因素),其中外界温度气压对全站仪的影响甚为严重,导致两次重测距离。除了了解如何避免误差的产生,还掌握了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要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的工作原则,以及对细节的把握,仪器操作的熟练程度都有所提升。

在内业计算时,也收获了很多的经验教训:水准测量和水平角测量均需检查闭合差,超过差限一定要重新测量;导线测量坐标计算过程中,由于数据量较大,一点要小心计算。在本次的内业计算中,深刻认识到计算机辅助计算在内业计算中有很大的优势,应该多加利用,但要注意计算机的取舍误差,绘图坐标与测量学坐标的区别。的小组成员的合作很重要,实习小组的气氛很大程度上影响测量的进度。

此外,对于仪器的管理,要养成每天开工前检查仪器设备,当天任务当天完成、并

检查仪器(如:全站仪充电)的习惯,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全班的互相礼让和容忍,也让此次实习更加有意义。

为期两个星期的施工测量学习已经结束了,通过这次测量学习,我们不仅仅将书本上的知识用于了实践,更重要的是我们知道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通过这次实际的测量实习,我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测量仪器的操作更加熟练,学会了碎部的测量、导线的测量和桥梁施工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学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的交际、合作的能力。这次实习任务的完成都倾注了我们小组7人的大量心血,一次测量实习做完整做好,单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长时间的协调配合,让我们的团队更加的团结,也锻炼了自己再团队中的角色扮演能力。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