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五章综合测试(含答案与解析)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五章综合测试(含答案与解析)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五章综合测试(含答案与解析)

第五章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中个体微小生物的总称。土壤微生物对气候、土壤、植被的变化非常敏感,不同树种组成的森林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有较大的差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是指土壤微生物所含的生物总量。下图为湘中丘陵区4种森林类型在土层0~15厘米厚度范围内不同季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分布图,杉木人工林属人工针叶林,其他三种为天然次生林。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当地的地带性植被是

()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针叶林

2.图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季节变化特点是

()

A.夏高冬低

B.大致为“单峰曲线形”

C.秋高春低

D.各季节几乎没有差异

3.一年中杉木人工林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小于其他三种森林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拔较高

B.纬度较低

C.树种单一

D.植被密集

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统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

4.当地的自然植被属于

()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针叶林

植被覆盖度反映植被的茂密程度。华北地区生态区可划分为森林生态区、草原生态区和农业生态区。图a示意华北地区的三类生态区分布,图b示意植被生长期内华北地区三类生态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5.图a中代表森林生态区、草原生态区和农业生态区的分别是

()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乙、丙、甲D丙、乙、甲

6.与其他生态区相比,图b中I曲线代表的生态区突出的气候特征有

()

A.积温高

B.年降水量多

C.年平均风力小

D.年太阳辐射总量大

7.与I、Ⅲ曲线相比,Ⅱ曲线变化趋势明显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

A.草场过度放牧

B.作物成熟收割

C.副高逐渐北移

D.夏季降水增加

土壤水分状况是干旱河谷植被恢复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同时植被也影响着土壤水分状况。读我国西南地区某干旱河谷地带不同海拔段土壤含水量变化图,回答下面两题。

8.据图分析土壤水分随海拔的变化情况

()

A.各月土壤含水量随海拔上升整体呈上升趋势

B.雨季土壤含水量随海拔升高变化较大

C.旱季土壤含水量随海拔升高差异较小

D.土壤含水量低海拔地区高于高海拔地区

9.与其他月份相比,4月份不同海拔段土壤含水量普遍偏低的原因是

()

A.植被覆盖率高

B.降水少,蒸发旺盛

C.地下水水位较高

D.土壤疏松,透气性好

牙刷草是找铜矿的指示植物。“牙刷草,开紫花,哪里有铜,哪里就有它”,这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广为流传的谚语。完成下列各题。

10.牙刷草生长所需的铜元素主要来自

()

A.生物

B.气候

C.地形

D.成土母质

11.有关土壤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候和地形是比较稳定的影响因素

B.成土母质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

C.陡峭的山坡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D.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风化物厚度逐渐加厚

土壤的淋溶作用是指土壤中的可溶性物质随下渗水流向下淋洗转移的过程,下表为某土壤剖面的四项营养元素指标。读下表,回答下面两题。

()深度(cm)N(mg/kg)P(mg/kg)Na(mg/kg)Mg mg/kg

0 128 340 30 10

20 91 265 45 10

50 84 283 56 8

12.表中受淋溶程度最高的元素是

()

A.N

B.P

C.Na

D.Mg

13.土壤淋溶作用的增强可能会导致

()

A.地下水水位下降

B.水土流失加剧

C.土壤肥力下降

D.土壤盐渍化加剧

下图中a、b、c分别表示土壤中固态、气态、液态成分的体积分数,①②③④表示四种土壤。读图,回答下面三题。

14.表示理想土壤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5.④土壤

()

A.是植物生长最为旺盛的土壤

B.缺水、干旱植物不能正常生长

C.水分过多,植物缺氧,不能正常生长

D.有机质过多植物不能正常生长

16.关于土壤肥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土壤肥力是土壤特有的本质属性②土壤肥力的高低,取决于土壤中养分的多少③土壤肥力是人类从事农业生产最基本的自然资源④农业生产中,土壤肥力越来越高

A.①②

B.②③

C.①③D②④

腐殖质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在微生物分解作用下可形成无机质。读我国某地土壤腐殖质层级土壤剖面图(局部),完成下面两题。

17.该地区土壤表层黑色腐殖质层厚度小,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植被稀疏

B.气温较高

C.降水量大

D.地下水丰富

18.该图体现的物质循环有

()

①水循环②生物循环

③地质循环④大气三圈环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读下列材料和图,回答下面三题。

材料一土壤是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不同土壤可以反映出不同的气候、地表物质、地形、水文条件、生物及人类活动情况。

材料二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

19.下列有关生物与土壤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是土壤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

B.生物作用与土壤肥力的产生关联密切

C.绿色植物促进了耕作土壤的形成

D.树木根系很深,提供土壤表层有机质多

20.关于地形与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陡峭的山坡上,地表疏松物质迁移速度较快,逐渐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B.阳坡的蒸发量大,水分状况较阴坡好

C.阳坡吸收太阳辐射多于阴坡,热量状况比阴坡好

D.地形是土壤形成中比较活跃的影响因素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亚热带森林地区温度高,植物生长量大,但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温带草原地区

B.湿润地区微生物分解快,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干旱地区

C.江南丘陵水热条件好,红壤有机质含量高于黄河三角洲冲积土

D.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青藏高原寒漠土

CO的交换量。这是陆地土壤呼吸年通量是指一年中垂直地面单位面积上土壤与大气之间

2

CO的主要来源。下图生态系统最主要的碳释放过程。植物根系和微生物的呼吸是土壤中

2

示意我国两个不同年份北方某山地三种典型森林的土壤呼吸年通量。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22.影响森林土壤呼吸的直接自然因素是

()

A.地形高度与坡向

B.土壤温度与水分

C.日照时间与风速

D.土壤矿物与微生物活性

23.1990—2010年,白桦林土壤呼吸年通量增长较快,其主要原因是

()

A.地势平坦,光照条件好

B.晴天较多,日照时间长

C.气温较低,冬季风强劲

D.土壤肥沃,有机质丰富

“墒”指土壤的水分状况,受土壤水运动影响,“墒情好”有利于种子发芽和作物生长。土壤在过水后会形成更多通往地表的毛细管,下层土壤水分主要沿毛细管运动到表层。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24.《齐民要术》中有“锄不厌数,勿以无草而中缀”,“锄”的核心作用是

()

A.清除杂草

B.松动表土,截断土壤毛细管,减少蒸发

C.增加土壤透气性

D.松动表土形成保温层,提高地温

25.陇中地区农民在谷子春播浇水后往往采取压实表土层的方法提高出苗率,原因是

()

A.增加土壤毛细管,促进下层水分向表层运动

B.加快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地温

C.增加土壤水分下渗,提高土壤含水量

D.减少大风对土壤的侵蚀

二、综合题(共4题,共50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8分)

华北地区传统民居大多坐北朝南,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树,而不植四季常绿的松柏等针叶树(如下图)。

解释华北地区传统民居的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树,而不植松柏的地理原因。

27.下图为土壤与成土母质、气候、生物的关系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填写图中数码①②代表的地理含义。(2分)

①表示绿色植物的________作用;②表示绿色植物从土壤中吸收________。

(2)气候对土壤形成的影响主要是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来实现的。(2分)

(3)简要分析成土母质与生物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14分)

阿尔梅里亚省位于西班牙南部,面积仅为8 774平方千米,山地较多,土质瘠薄。自20世纪60年代末起,当地人民在山坡和沿海沙石滩上,将土壤改良成表层为沙土、中间层为有机肥、下层为黏土的“三明治”结构,引水灌溉,建设塑料大棚生产蔬菜,成为“欧洲蔬菜之都”。为了提高蔬菜产量,有的温室农业还使用了无土栽培法(即人工配制的营养液放在塑料袋内作为植物生长的“土壤”,俗称水栽农业),无土栽培消耗大量的水和排放大量的废物,导致土壤退化。

阿尔梅里亚气候统计资料

春季夏季秋季冬季

日均最高气温(℃)19 27 28 18

日均最低气温(℃)10 18 19 10

平均降水总量(mm)19 8 14 25

平均降水天数(天) 4 1 2 5

(1)分析阿尔梅里亚的气候对当地土壤的影响。(4分)

(2)“三明治”结构土壤能很好地调节水、肥、气、热,请说明“三明治”土壤的优点。(6分)

(3)分析当地无土栽培导致土壤退化的原因。(4分)

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某考察队到素有新疆“湿岛”之称的伊犁河谷进行了野外调查,通过对不同植被下土壤剖面的采样,分析了伊犁河谷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见下图)。研究还表明,气候条件和人类干扰强度影响了土壤有机碳的输入量以及微生物对土壤有机碳的分解转化,从而影响了土壤有机碳的含量。

(1)比较典型草原与落叶阔叶林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变化的异同点。(6分)

(2)推测伊犁河谷研究区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随海拔变化的总体特点并解释其自然原因。(6分)

(3)考察队发现,与同纬度的内蒙古草原相比,伊犁河谷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明显偏高,试分析其原因。(6分)

第五章综合测试

答案解析

一、

1.【答案】A

【解析】该地位于湖南,湖南的典型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2.【答案】B

【解析】从4幅图中可以看出,每一种植被土壤微生物生物量都是夏季较冬季多,南酸枣落叶阔叶林和石栎 青冈常绿阔叶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秋高春低,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季节变化特点大致为“单峰曲线形”。

3.【答案】C

【解析】从题干中可知,杉木人工林属人工针叶林,其他三种为天然次生林,故一年中杉木人工林的土壤徽生物生物量小于其他三种森林的主要原因是树种单一。

4.【答案】B

【解析】一般杂树是在当地气候、土壤等条件下自然生长的植被,属于当地的地带性植被,“拍摄当日”为3月25日,正值春季。“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说明杂树冬季落叶,此时开始长出新叶,则当地杂树不可能是常绿树种,据此可排除A、C两项。从图中树型看,也不可能是针叶林,故为落叶阔叶林。故B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

5.【答案】C

【解析】华北平原西部、北部为山区,森林分布广,则代表森林生态区的是乙。从森林区向内陆,降水减少,则丙为草原生态区;平原地区对应的甲是农业生态区。

6.【答案】D

【解析】由图b可知,冬季林地植被覆盖度较草地高,可判断I曲线是草原生态区、Ⅲ曲线是森林生态区,Ⅱ曲线是农业生态区。草原生态区气候干旱,则年太阳辐射总量大。

7.【答案】B

【解析】Ⅱ曲线(农业生态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明显不同,在6月份出现低值。结合华北平原农业类型,6月份正是农作物成熟时期,因农作物被收割而植被覆盖度下降。

8.【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各月不同海拔段土壤含水量随海拔上升整体呈上升趋势,A项正确。雨季土壤含水量随海拔升高变化较小,B项错误;旱季土壤含水量随海拔升高差异较大,C项错误;土壤含水量低海拔地区低于高海拔地区,D项错误。

9.【答案】B

【解析】4月份为春季,此时气温回升快,而雨季尚未到来,降水少,蒸发旺盛,导致不同海拔段土壤含水量普遍偏低,B项正确。

10.【答案】D

【解析】成土母质是地表岩石经风化作用使岩石破碎形成的松散碎屑,物理性质改变,形成疏松的风化物,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除氮外)的最初来源。故D 选项正确。

11.【答案】C

【解析】陡峭的山坡受重力影响,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速度快,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故C选项正确。土壤形成过程中,气候和生物是比较活跃的影响因素,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演变而不断变化,故A选项错误。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故B选项错误。由低纬度向高纬度,气温降低,风化物厚度逐渐变薄,故D选项错误。

12.【答案】C

【解析】由表中各个元素在不同深度的指标变化看:N元素、P元素和Mg元素的表层含量比深层大,淋溶程度不太大;Na元素由表层到深层含量逐渐升高,说明由表层通过淋溶作用转移到深层的Na元素的程度最高,C选项正确。

13.【答案】C

【解析】随着淋溶作用的进行,土层逐步酸化,D选项错误;地下水水位下降与淋溶作用关系不大,A选项错误;水土流失是外力作用导致土体及营养物质的减少,淋溶作用是土体内部物质的迁移,B选项错误;在湿润地区的土壤剖面上部,由于长时间水分自地表向下淋溶,使上部土层中的可溶性物质和细微土粒遭到淋洗,并逐渐形成土色变浅、质地变粗、酸度加大、肥力较低的土层,C选项正确。

14.【答案】C

【解析】理想土壤中矿物质占45 %左右,有机质占5 %左右,空气和水分各占20 %~30 %。结合下图分析可知①的空气所占比重太低,水分所占比重太高,有机质和矿物质所占比重太低,故A选项排除:②空气所占比重太高,水分所占比重太低,故B选项可排除;④空气所占比重太高,水分所占比重太低,故D选项排除;③各成分所与比重符合理想土壤的构成,C选项正确。可用下图帮助分析理解:

15.【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④土壤水分比重低,空气比重高,有机质比重高,故不是理想的土壤,A、C选项错误;④土壤缺水、干旱,植物不能正常生长,B选项正确。有机质多是优点,

D选项错误。

16.【答案】C

【解析】土壤具有肥力是其特有的本质属性。土壤肥力的高低取决于水、肥、气、热的协调程度,土壤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人类生存离不开农业,而农业生产首先是绿色植物的生产,其与土壤肥力密切相关,可以说现阶段没有土壤就没有农业。人类农业生产过程中,如果合理经营管理,做到用养结合,土壤肥力会逐渐提高;如果利用不当,则会引起土壤肥力减退。

17.【答案】B

【解析】土壤中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可以分解成无机质。该地区土壤表层黑色腐殖质层厚度小,最主要的原因是气温较高,微生物活跃,有机质分解多,积累少,B项正确。

18.【答案】A

【解析】该图有降水、径流,体现了水循环,①正确;有植物、腐殖质,体现了生物循环,②正确;没有岩石转化,不能体现地质循环,③错误;不能体现大气三圈环流,④错误。故A项正确。

19.【答案】B

【解析】成土母质是土壤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生物作用与土壤肥力的产生关联密切;人类长期耕作和培育促进了耕作土壤的形成;树木根系很深,提供土壤表层有机质少,B项正确。

20.【答案】C

【解析】在陡峭的山坡上,地表疏松物质迁移速度较快,不利于发育成深厚的土壤;阳坡的蒸发量大,水分状况较阴坡差;阳坡吸收太阳辐射多于阴坡,热量状况比阴坡好;地形是土壤形成中比较稳定的影响因素。C项正确。

21.【答案】A

【解析】土壤有机质多少与枯枝落叶多少及热量条件有关。温度较低的地方,微生物作用慢,有机质积累多,高温湿润的地区虽然生物的生长量大,但由于微生物活动旺盛,故土壤积累的有机质少,A项正确。

22.【答案】B

【解析】土壤呼吸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部分,影响土壤呼吸的主要因素包括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底物供应(枯枝落叶层)、养分供给、土壤pH和微生物活性等。其中,土壤温度和水分是影响土壤呼吸的直接自然因素,在土壤温度高、水分充足的区域,土壤呼吸相对较旺盛。

23.【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白桦林地处西北坡山坳,为阴坡地带,水分条件好,光照弱,土壤肥沃,有机质丰富,有利于白桦林生长,土壤呼吸年通量增长较快。

24.【答案】B

【解析】结合材料信息知,锄地是不论次数的,没有草也要锄下去。锄地的核心是“松土保

墒”。土壤在过水后会形成更多通往地表的毛细管;“松土”,就是切断毛细管,抑制水分沿毛细管上行至地表蒸发。因此“锄”的核心作用是松动表土,截断土壤毛细管,减少蒸发。

25.【答案】A

【解析】陇中地区地处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且蒸发旺盛。农民在谷子春播浇水后,土壤中会形成更多通往地表的毛细管促进下层土壤水分向表层运动,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出苗率。

二、

26.【答案】华北地区夏季炎热,与松柏(常绿针叶树)相比,落叶阔叶树夏季冠广叶密,遮阴取凉效果更好;冬季寒冷,太阳高度较低,落叶阔叶树落叶后,可让阳光充分射入室内,提高室内温度(松柏等常绿针叶树会遮挡阳光)。

【解析】注意文字材料提示,民居大多坐北朝南,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树,而不植四季常绿的松柏等针叶树。华北地区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与四季常绿的松柏等针叶树相比,落叶阔叶树夏季冠广叶密,遮阴取凉效果更好;冬季寒冷,太阳高度较低,落叶阔叶树落叶后,可让阳光充分射入屋内,提高室内温度,而四季常绿的松柏等针叶树会遮挡阳光。27.【答案】(1)光合矿物养分

(2)气温降水

(3)成土母质:决定土壤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状,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生物:决定土壤肥力的大小。

【解析】(1)根据图示:①表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②表示绿色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矿物养分。(2)气候对土壤形成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气温和降水来实现的。(3)成土母质在土壤形成过程中决定土壤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状,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决定土壤肥力的大小。

28.【答案】(1)当地年降水量小,植被稀少,土壤有机质含量低。

(2)上层沙土透水通气性好,可迅速接纳水肥,防止土壤水分很快蒸发,减少用水量;中间层有机肥,可改良土壤结构,保持土壤水分,提升土壤肥力,利于作物根系生长;下层黏土,可保水托肥,避免养分和水分下渗,防止盐分上升。

(3)无土栽培法大量消耗该地区的地下水,使土壤盐分增高以至退化;排放大量废物,尤其是化肥和杀虫剂的化学残余物,使土壤进一步退化。

【解析】(1)土壤肥力的高低主要与土壤中的有机质、矿物质、水分、空气等有关。据气候资料可知,该地年降水量较小,不利于植被的生长发育,地表植被覆盖率较小,导致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较低,土壤较贫瘠。(2)土壤肥力的高低主要与土壤中的有机质、矿物质、水分、空气等有关。结合“三明治”结构来说明其优点。(3)结合材料给出的无土栽培技术的生产特点分析回答。

29.【答案】(1)相同点:土壤有机碳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

不同点:典型草原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下降幅度大,落叶阔叶林下的

土壤有机碳含量下降幅度较小。

(2)特点:土壤有机碳含量大致随海拔升高而增加。原因: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下降,微生物分解动植物残体的速度变缓使土壤中有机碳含量较高。

(3)与内蒙古牧区相比,伊犁河谷受地形影响降水丰富,植被茂盛,土壤有机碳的输入量多;伊犁河谷海拔高,人类活动干预少,植被破坏少,土壤有机碳的流失少。

【解析】(1)根据图示图例及坐标信息可知,典型草原与落叶阔叶林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不同点是典型草原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下降幅度大,而落叶阔叶林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下降幅度较小。(2)根据横轴的植被类型判断海拔,纵轴表示有机碳含量,图中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总体变化趋势是随山地海拔升高而增加。这是因为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下降,微生物分解动植物残体的速度变缓使土壤中有机碳含量较高。(3)与内蒙古牧区相比,伊犁河谷受地形影响,降水丰富,植被茂盛,土壤有机碳的输入量多;伊犁河谷海拔较高,受人类活动影响小,植被破坏少,土壤有机碳的流失少。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地月系(课本P3图1.2) 太阳系 银河系其他行星系总星系 总星系其他恒星世界 河外星系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课本P4图1.4) 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八大行星分类(课本P5图1.5)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课本P6)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8图1.7) ⑴提供光热资源;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11) ⑴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黑子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课本P11活动); ⑵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⑶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⑷两极地区产生极光;⑸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二、太阳直射点移动23°26′N ★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如图示 0° ★2..地球公转过程中两分两至点的判断23°26′S 依据:看日地球心连线和赤道的位置关系——连线在赤道以北说明太阳直射23°26′N,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夏至点;连线在赤道以南说明太阳直射23°26′S,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冬至点 简便方法:看地轴——地球逆时针公转时,地轴左偏左冬,地轴右偏右冬。如下图 3..地球公转过程中速度变化的判断 依据:1月初,地球运行至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地球运行至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二、昼夜交替和时差 ★㈠昼夜交替 1.⑴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不透明、不发光;⑵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地球自转。 2.晨昏线的判读:在晨昏线上任找一点,自西向东越过该线进入昼半球,说明该线是晨线,反之是昏线。3.晨昏线与赤道的关系:相交且平分,因此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 4.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垂直且相切,因此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度。 5.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变化范围:0°~ 23°26′ 6.太阳高度的分布:昼半球上>0°,夜半球上<0°,晨昏线上=0°。 7.昼夜交替的周期:一个太阳日=24小时 ★㈡地方时的计算 1.地方时计算原理: ①地方时东早西晚(同为东经,经度越大越偏东;同为西经,经度越小越偏东;一东一西,东经偏东时间早) ②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③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既1°=4分钟) 2.地方时计算方法: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一考点复习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地月系(课本P3图1.2) 太阳系 银河系其他行星系总星系 总星系其他恒星系 河外星系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课本P4图1.4) 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课本P6) 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8图1.7) ⑴提供光热资源;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11) ⑴特点:周期性(约11年)、整体性。(课本P11活动); ⑵影响:①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②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③两极地区产生极光;④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地球自转地球公转运动方式围绕地轴转动在椭圆轨道上围绕太阳转动 运动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南极 上空为顺时针。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 运动速度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点为零。 角速度:除两极点外各地相等(15°∕h)。 近日点(每年1月初),速度快 远日点(每年7月初),速度慢 运动周期真正周期:一个恒星日=23时56分4秒 昼夜交替周期:一个太阳日=24时 真正周期:一个恒星年=365日6时9分 10秒 直射点回归周期:一个回归年=365日5 时48分46秒 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 2.地方时 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1.昼夜长短的变化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3.产生四季和五带 二、太阳直射点移动23°26′N ★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如图示 0° ★2..地球公转过程中两分两至点的判断23°26′S 依据:看日地球心连线和赤道的位置关系——连线在赤道以北说明太阳直射23°26′N,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夏至点;连线在赤道以南说明太阳直射23°26′S,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冬至点 简便方法:看地轴——地球逆时针公转时,地轴左偏左冬,地轴右偏右冬。如下图 3..地球公转过程中速度变化的判断 依据:1月初,地球运行至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地球运行至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二、昼夜交替和时差 ★㈠昼夜交替 1.⑴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不透明、不发光;⑵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地球自转。 2.晨昏线的判读:在晨昏线上任找一点,自西向东越过该线进入昼半球,说明该线是晨线,反之是昏线。 3.晨昏线与赤道的关系:相交且平分,因此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 4.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垂直且相切,因此晨昏线上太阳高度 为0度。 5.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变化范围:0°~23°26′ 6.太阳高度的分布:昼半球上>0°,夜半球上<0°,晨昏线上 =0°。 7.昼夜交替的周期:一个太阳日=24小时 ★㈡地方时的计算 1.地方时计算原理: ①地方时东早西晚(同为东经,经度越大越偏东;同为西经,经度 越小越偏东) ②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③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既1°=4分钟) 2.地方时计算方法: 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两地经度差 说明:①式中加减号的选用条件:东加西减 ②经度差的计算:同减异加——两地同为东经或同为西经相减;一为东经一为西经相加。 ③计算步骤:确定两地经度差;换算两地时间差;判断两地东西方向;带入计算。 3.昼夜长短的计算 ⑴昼弧:任一纬线落在昼半球内的部分。 ⑵夜弧:任一纬线落在夜半球内的部分。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图文版,最全面最详尽

习一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大小: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3、赤道的周长约40000千米,经线圈长约40000千米 二、地球仪 ㈣经纬网的常见形式 N S 纬线是直线,经线连接南北纬线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同心 圆,经线是由极点向四周呈放

★三、经纬网的应用 1.确定地理坐标 方法:⑴确定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间隔,一般情况俯视图是45°,侧视图是30° ⑵从已知经线开始沿自西向东的方向,依据东经增大,西经减小,标出各条经线的度数 2.利用经纬网确定方位 (1)位于同一条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或正北的关系,位于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或正西的关系。 (2)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的方位,既要判定两点间的南北方向,又要判定两点间的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的判定:北半球纬度越高越偏北,南半球纬度越高越偏南 东西方向的判定:①两地都为东经,度数大的偏东,②两地都为西经,度数小的偏东。③一东一西,当二者经度和小于180度,东经偏东,当二者经度和大于180度,西经偏东。(在已知各地经纬度的情况下,用此规律最简单) 【说明】在经纬网图中判定东西方向,只要保证两点间的经度间隔小于1800 ,均可按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方向确定东西方位. 3.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 (1)经线上1°对应地面上的弧长(即经线长度)大约是111km (2)赤道上1°对应地面上的弧长大约也是111km,由于各纬线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其他纬线上l °对应的实际弧长大约为111×cos 纬度km 。 4.两地间最近航线方向的判断----球面上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通过这两点的大圆的劣弧部分长度 ⑴同一经线圈上的两点,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就在这个经线圈上. ⑵出赤道外,同一纬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向较高纬度凸. ⑶晨昏线是大圆,处在晨昏线上两点的最短距离就是两点之间的最短晨昏线 复习课二 地 图 一、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1.比例尺 ①概念: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120°E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总结1 本部分内容主要考点有:大气受热过程;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锋面系统(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低压、高压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等。 常见考点考法 运用等值线分布图(如等温线、等压线、等高线等)考查地面状况对气温、气压的影响,以及对风向、风力大小及天气状况的影响。20l1年高考大纲全国卷9—10题以坐标图为切人点考查了热力作用的时空差异及其影响等方面的知识和相应的读图能力;提供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或表格数据、文字、坐标图等材料,考查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成因、分布规律、特征等的影响。20l1年高考福建文综10—12题通过提供北极地区等压线分布图的形式综合考查了风向判别、海陆分确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等;以图像或等压线分布图为载体,考查锋面或低压(高压)过境时的天气变化特征。2011年高考江苏地理5-6题、安徽文综第34题、北京文综第7题、广东文综第6题和天津文综地理部分lO—11题都侧重考查了锋面、低压、高压等主干知识和天气系统图的分析判读能力

常见误区提醒 通过绘制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和散射等削弱作用;大气保温作用原理重在理解大气逆辐射的意义;热力环流的成因要注意理解大气受热差异与气压差异、气流运动之间的关系;风向的判断要掌握一定的技巧;通过绘图的方法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利用读图分析法掌握主要气候类型分布的规律;熟悉气候类型的判读方法,并注意通过分析统计数据理解和掌握各气候类型的特征;通过列表比较的方法,理解气旋和反气旋、各气压带之间、风带之间、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之问的异同高中地理必修一总结2 1、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原因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空间运行轨道 地球适宜的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体积质量适中,地球内部物质运动促进海洋的形成 2、太阳活动标志:黑子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对地球气候的影响、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对地球磁场的影响。 3、自转地理意义: ①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②产生地方时差异;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全套练习

第一章地球光照图的判读专题 基础巩固 一、单项选择题 读图(图中经线的经度间隔是均匀的),回答1~3题。 1.读图(图中经线的经度间隔是均匀的)图中C点的昼长为( C ) A.24小时B.12小时 a C.20小时 a D.10小时 2.图中所示日期,下列各地白昼最长的是( B ) A.太原 a a B.长春 a a C.南昌 a a D.昆明 3.图中C点在半年后的夜长为( C ) A.4小时 a a B.10小时 C.20小时 a a D.24小时 【解析】第1题,从图中的信息可知,图中C点所在的纬线上昼弧与夜弧的比例是,昼夜之和是24小时,所以其昼长约是20小时。第2题,图中所示日期为北半球夏至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时间达到一年中最大值,且位置越往北,白昼时间越长。第3题,半年后,时间为北半球冬至日,C点的夜长等于其在夏至日时的昼长。 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完成4~6题。 4.四幅图中所示季节相同的是( C ) A.甲、乙B.甲、丁 C.乙、丁D.丙、丁 5.四幅图中,北京昼长与夜长差值最小的是( C ) A.甲B.乙

C.丙D.丁 6.四幅图中,反映一年中上海的日落时间最早的是( A ) A.甲B.乙 C.丙D.丁 【解析】从各图中晨昏线与经纬线的位置关系可推知,甲图表示12月22日即北半球冬至日,北半球白昼最短,上海日落时间最早;乙图表示北半球夏季,北极有极昼出现,丙图表示春分日或秋分日,全球昼夜等长,昼长与夜长差值最小,丁图表示北极有极昼,北半球昼长夜短,为北半球夏季。 二、综合题 7.下图是一幅“以极地为中心的光照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的是__夏至__(节气)日的光照情况。 (2)此时,A点是__15__时(地方时),A、B、C三点中白昼最长的是__B__,昼长是__18__小时。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23°26′N,45°W)__。 (4)图中ED表示__昏__线,DC表示__晨__线。(填“晨”或“昏”) (5)此时,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__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__。 (6)A点的地理坐标是__(23°26′N,0°)__,B点的日出时间是__3:00__。 综合提升 一、单项选择题 下面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左图中阴影部分又表示西半球,P地日期为某月22日,据此完成第1~2题。 1.昏线所在的经线是( B ) A.0°经线B.160°E经线 C.180°经线 a D.20°W经线 2.此刻,地球位于上面右图中公转轨道的位置和北京时间分别为( D )

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知识总结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系统 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总星系其他恒星系其他行星系 河外星系 2、太阳系概况: 1)八大行星: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 2)行星分类: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 3)公转运动: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3、★地球——一颗特殊的行星:存在生命 存在生命的条件:①适中的日地距离→适宜的温度; ②适中的体积和质量→适宜生命的大气;③液态水。 4、★太阳辐射: 光、热;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大气、水、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5、★太阳活动: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干扰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 ②磁暴:扰乱地球磁场,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③极光;④引发自然灾害。 6、★A自转: 1)周期:恒星日:23时56分4秒→真正的自转周期 太阳日:24时→昼夜交替的周期 2)速度:①线速度: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②角速度:15°/h ③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南、北两极点 3)方向:自西向东。①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 ②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 ★B公转:

1)方向:自西向东(逆时针) 2)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 3)周期:365日6时9分10秒(1恒星年) 4)速度: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慢 5)二分二至的判断:①地轴北极倾向太阳时,夏至; ②地轴南极倾向太阳时,冬至。 7、★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晨昏线的画法(与南北极圈相切,经过圆心) 2)时差:24时区;国际日界线;时差的算法(例如下:)。 +8-(+9)=-1 → 北京比东京晚(少) 1小时 +9-(-5)=+14 → 东京比纽约早(多)14小时 3)地转偏向力:①南半球(左手):向左;②北半球(右手):向右;③赤道:无偏转 8、★公转的地理意义 1)黄赤交角: 23°26′→决定着回归线的纬度 2)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周期:1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N 0° S ①直射2次:南北回归线之间; ②直射1次:南北回归线上; ③直射0次:回归线至极点之间 赤道:昼夜差距最小,12-12= 0; ——永远为昼长12小时;夜长12小时。 两极:昼夜差距最大,24- 0=24。 ——极昼时,昼长24小时,夜长0小时。 ——极夜时,夜长24小时,昼长0小时。 冬至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必背版(完整版)

1 第一章行星地球 2 第一节宇宙中地球 3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4 1.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5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6 ★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地月系(课本P3图1.2) 太阳系 7 8 银河系其他行星系总星系 9 总星系其他恒星世界 10 11 河外星系 12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课本P4图1.4) 13 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14 星、海王星。 2.八大行星分类(课本P5图1.5) 15

16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课本P6) 17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18 19 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 20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8图1.7) 21 ⑴提供光热资源;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 22 要动力;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23 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24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11) 25 ⑴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黑子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课本P1126 活动); 27 ⑵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⑶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⑷两极28 地区产生极光;⑸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29 30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31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32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材料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恒星、星云、行星、流星、彗星,其中恒星和星云是最基本的天体。 恒星特点:①自身可以发光、发热;②体积、质量巨大;③距离遥远。 彗星哈雷彗星 76周年 比较: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金星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 2.天体系统:运动中的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河外星系 地球 3.天体系统:总星系地月系月球 太阳系 其他行星系 银河系 其他恒星系 4.八大行星名称: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星(距日远近) 5. 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分类巨行星木星土星 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6.共同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日地距离适中,形成了适宜生物生长的温度条件 内部条件体积和质量适中,吸引大气聚集,形成了适宜生命物质呼吸的大气 地球上有液态水 7.存在生命安全的宇宙环境 的行星外部条件 稳定的光照条件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概况: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其表面温度约为6000K. 2.太阳能量的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 3.太阳辐射的影响:①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 ②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 ③直接、间接地为地球上提供了能源 4.太阳辐射的分布: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5.太阳的结构:由内向外,分别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6.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光球层;耀斑---色球层---太阳活动最激烈(剧烈)的显示周期约为11年

7.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影响地球的电离层,使无线电通信受到影响甚至中断 ②影响地球的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③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 ④影响地球气候,发生异常。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1.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备注: 1. 地球自转时,最北端(北极)永远指向北极星附近。 2. 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俯视图中,从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 3.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南北纬60°的线速度约为赤道的1/2。 4. 南北极点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1) 黄赤交角 自转 → 赤道(平)面 黄赤交角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公转 → 黄道(平)面 (23°26′) 限制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 变大,热、寒带面积变大, 变小,热、寒带面积变小, 温带面积变小 温带面积变大 (2)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示意图 1.移动方向 夏至日→冬至日 向南移动 冬至日→次年夏至日 向北运动 2.直射次数: 南北回归线上,一年各只有一次 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 南北回归线以外的地区,无直射 3.周期:回归年 365日5时48分46秒 3.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_必背版(完整版)

第一节宇宙中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地月系(课本P3图1.2) 太阳系 银河系其他行星系总星系 总星系其他恒星世界 河外星系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课本P4图1.4) 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八大行星分类(课本P5图1.5)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课本P6)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8图1.7) ⑴提供光热资源;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11) ⑴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黑子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课本P11活动); ⑵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⑶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⑷两极地区产生极光;⑸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二、太阳直射点移动 23°26′N ★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如图示 0° ★2..地球公转过程中两分两至点的判断 23°26′S 依据:看日地球心连线和赤道的位置关系——连线在赤道以北说明太阳直射23°26′N,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夏至点;连线在赤道以南说明太阳直射23°26′S,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冬至点 3..地球公转过程中速度变化的判断 依据:1月初,地球运行至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地球运行至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二、昼夜交替和时差 ★㈠昼夜交替 1.⑴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不透明、不发光;⑵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地球自转。 2.晨昏线的判读:在晨昏线上任找一点,自西向东越过该线进入昼半球,说明该线是晨线,反之是昏线。3.晨昏线与赤道的关系:相交且平分,因此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 4.晨昏线与太线的关系:垂直且相切,因此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度。 5.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变化围:0°~ 23°26′ 6.太阳高度的分布:昼半球上>0°,夜半球上<0°,晨昏线上=0°。 7.昼夜交替的周期:一个太阳日 =24小时 ★㈡地方时的计算 1.地方时计算原理: ①地方时东早西晚(同为东经,经度越大越偏东;同为西经,经度越小越偏东;一东一西,东经偏东时间早) ②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③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既1°=4分钟) 2.地方时计算方法: 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两地经度差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全册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 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能源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尝试评价山西资源开发条件 3.通过图表和文字资料分析,了解山西能源基地建设和能源综合利用的具体措施与发展方向 4.结合具体事例,了解山西能源资源的开发过程中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方法与手段。 教学重点: 1.评价山西资源开发条件 2.山西能源基地建设和能源综合利用的具体措施与发展方向 教学难点:山西能源资源的开发过程中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方法与手段。 教具准备: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图示法、启发讲述法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能源的分类和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1.能源的分类 ⑴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等 ⑵非可再生能源:主要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特点:①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形成的 ②有限的 ③开发利用不当,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2.充足的能源供应是保证区域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条件。 3.煤炭资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我国更突出 ⑴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也是世界最大的煤炭基地之一。 ⑵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直接影响到山西省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 二、资源开发条件 1.能源资源开发原则: 因地制宜:①考虑区域的资源状况, ②考虑市场和交通条件。 2.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分析 ⑴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①储量丰富 山西省已探明的煤炭资源储量为2 700亿吨,按2018年生产规模(4.8亿吨)计算,可开采560年。 ②分布范围广: 全省4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图3.1)。 ③煤种齐全: 全国10大煤种,山西省都有分布。 ④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大同煤田是全国极为宝贵的低硫、低灰、高发热量的优质动力煤(主要用于燃烧发电)产地,河东煤田则是世界少有、国内罕见的优质主焦煤(主要用于冶炼钢铁)基地。 ⑤开采条件好,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 除煤炭资源外,煤田的煤层中还含有丰富的煤层气一种清洁燃料,储量占全国煤层气总储量的1/3。 ⑵市场广阔 ①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且消费量大于生产量。 如:2018年的消费量接近15亿吨标准煤,而生产量约14亿吨标准煤。 ②随人口增加、生活水平提高和国民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量增加,能源缺口扩大。 ③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全章节教案分解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教学目的]: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天体和天体系统的概念 2.了解宇宙的主要组成物质、天体及其类型 3.了解宇宙中一些天体的特征和区别,初步认识各类天体系统之间的层次关系,从而加深对地球的宇宙环境的理解 4.理解地球上存在生物的原因 二、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分析教材,使学生具有归纳整理知识、提取重点和找出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自学能力。 2.通过阅读图片、画图和思考等活动,提高学生从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通过了解宇宙的物质组成,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正确的宇宙观,并注意识别和抵制伪科学。[教学重难点]: 1天体系统的层次; 2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的含义 3理解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 [教学媒体与教具]: 地球仪、地球的卫星照片,星云和星系幻灯片,天文挂图,多媒体、“太阳系模式图”挂图,录像机及自行剪辑九大行星概况、彗星录像节目,投影片或月貌图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讲授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同学们,通过我们初中地理学习,我们已经初步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但对其只是作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我们高中阶段继续对其作进一步的介绍。 【板书】第一章行星地球 初中地理的研究范围还只是地球表面,再加上太阳。不过我们知道,我们的世界却不仅限于此。现在我们就面向整个宇宙,来介绍地球的有关知识。 【板书】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介绍】人们对宇宙的探索早在人类文明初期就开始了。那时人们用肉眼进行观天,看到日月星辰,而星星又各有不同,有看起来不动的,人称其为恒星;有移动的行星;还有彗星、流星等。后来,人们借助于光学天文望远镜,又发现了星云和星系。再后来,加上射电望远镜,人们还发现了中子星、类星体和黑洞等。所有这些都是宇宙中存在的物质形式,人们通称天体。 【讨论】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2阅读材料,并结合学生自己平时的生活所见,谈谈你在天空中可以看到的星星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略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1.3地球的运动第三课时 周宁一中郑正宝 355400 【教学内容分析】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地理教科书?地理(1)》(人教版),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三课时“地球公转与季节”。 课程标准: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标准解析:要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需要认识地球的运动规律。地球自转和公转形成黄赤交角,决定了地球表面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导致一系列地理现象的发生。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主要包括昼夜交替和地方时、地表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的偏转(以上主要是由地球自转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五带等(以上由地球自转与公转共同所致)。而这些现象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以及对人类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这部分内容针对的是高一新生,他们具有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天性。其认知水平处于以抽象思维为主的发展初级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特别是对天文知识,但空间想像能力差,对于天体位置、运动等天文知识的理解有难度。 【设计思想】 本节课的设计以地理课程标准“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作为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大量运用多媒体动画,直观教具,学具,遵循了(从)感知--(经)表象--(到)理论这一认知规律,逐步归纳出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规律,及四季的形成原因。同时根据杜威的“从做中学”的教育思想及新课标中“合作学习”的理念,让学生分组合作制作学具。通过完成学具,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由于黄赤交角引起的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规律,理解四季的形成和划分。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各种类型的地理图象和多媒体动画,采用比较和综合分析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从时空的角度归纳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时间变化规律。提高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一

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一 作业要求:以高中地理教材某一册书为例,梳理该册书中的核心概念,并绘制概念框架图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天体系统: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光年:计算天体间距离的单位,1光年为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约为94605亿千米。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太阳源源不断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种现象被称为太阳辐射。 太阳活动:太阳大气经常发生大规模的运动。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自转: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 公转: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黄赤交角: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的夹角。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震波: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势向四周传播。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从高气压去流向低气压区的力。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大气环流:全球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 气团: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 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暖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准静止锋:冷暖气团势力相当,使锋面来回摆动的锋。 气旋: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的大气水平涡旋。 反气旋: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的大气水平涡旋。 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循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洋流: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 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水资源:广义上包括水圈内的水量总体。通常所说的水资源主要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水平运动:指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

(完整word版)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知识结构框架图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水平运动 高空风 近地面的风 季风移动 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 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 大气的水平运动 环流的形成 水平运动成因 垂直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 三圈环流 地转偏向力 地面冷热不均 最终结果 热力环流 季风环流 局部环流 能量来源 地面状况 大气环流 太阳辐射 相互联系的水体 现象 反气旋 气旋 因素 因素 现象 天气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作用 大气环流 冷热不均引起 的大气运动 常见天气系统 气候 现象 全球气候变化 原因 策略 影响 气候分布 规律 成因 人类活动 影响气候因素 自然因素 锋的形成 锋面系统 锋的分类 高低气压系统 气流环流 气压状况 水循环 宇 宙 天体系统 大气运动 太阳 地球 太阳辐射 自转 公转 生物圈 水圈 大气圈 自转 中心 方向 周期 速度 公转 五带 四季 意义 意义 周期 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为地球提供能量 太阳大气的圈层结构 太阳活动现象 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因素及动力 人类生产生活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地球内部圈层 地球外部圈层 其它天体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黄赤交角 赤道平面 黄道平面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 地震波 圈层划分及其依据 大气的垂直分层 底层大气组成成分 能量来源 地 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整体性 差异性 四季更替 回归年 恒星日 太阳日 五带划分昼夜长短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昼夜更替 地方时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 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各要素进行着物质与能量交换 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海洋与陆地 水平分异 垂直分异 赤道到两极 沿海到内陆 山地 意义 类型 环节 地标形态的塑造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山地 河流地貌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种类 种类 结果 岩浆活动 地壳运动 变质作用 堆积 侵蚀 风化 搬运 岩浆岩 变质岩 沉积岩 岩石圈物质循环 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河流地貌的发育 对聚落的影响 山地的形成 火山 断块山 褶皱山 堆积地貌 侵蚀地貌 冲(洪)积平原 河漫滩 三角洲 河谷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水循环的过程 动力 维持全球水量平衡 更新陆地淡水资源 调节全球热平衡 塑造地表形态 世界表面洋流的分布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成因 类型 分布规律 水资源及其分布 水资源与人类社会 合理利用水资源 运动的基本形式 高中地理(人教版) 必修一 知识结构图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011级师范三班第二学习小组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知识点(2016整理)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1.人口自然增长的影响因素:①出生率和死亡率;②人口基数; 自然增长=出生人口—死亡人口 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死亡率 注意:某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由正数变为零时,人口总数达到最多。 2.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不断增长的。 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差异 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特点增长很快增长缓慢 影响①加大经济、就业、资源和环境压 力; ②不利于提高人口素质。 ①劳动力不足;②国防兵员不足; ③青壮年负担重。 原因①政治独立,民族经济发展; ②医疗进步,死亡率下降。 ①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原 因; ②人口老龄化严重。 措施控制人口增长鼓励生育和接纳海外移民 变化趋势人口增长趋缓人口数量比较稳定,甚至负增长4.人口增长模式: (1)构成指标: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 (2)类型及特点: 原始型(“高高 低”)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传统型(“高低 高”)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现代型(“低低 低”)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3)现阶段,判断“三率”高低的参考数值,如下: 人口金字塔图的类 型 年轻型成年型老年型 主要特点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大,老年 人口比重小 各年龄组人口比重 大致均衡 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小,老年 人口比重大 金字塔形状 人口增长趋势迅速增长缓慢增长呈负增长,人口缩减人口增长模式传统型现代型 △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 ....:生产力水平。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 5.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1)由原始型转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过渡。 (2)发达国家: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已经进入现代型。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没有完成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全世界: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中国:目前已基本实现了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讲义土壤

第二节土壤 学习目标:1.观察、了解土壤的构成及特点。2.掌握理解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重点)3.理解土壤的功能及常见的养护措施。(重难点) 一、观察土壤 1.土壤概念: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2.物质组成: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 3.野外观察内容: (1)土壤颜色:如黑土、红壤等是以颜色来命名的。 (2)土壤质地: 按不同粒级的矿物质在土壤中所占的相比比例,可分为如下三种类型: ①砂土:通气透水性强,保肥性能弱,易耕作。 ②壤土:蓄水、保肥性能强,是农业生产理想的土壤质地。 ③黏土:通气、透水性差,保肥性能好,但质地黏重,不易耕作。 (3)土壤的剖面构造 1.成土母质:是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决定了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影响土壤的质地。 2.生物:影响土壤发育的最基本也是最活跃的因素。为土壤提供有机质,通过生物循环使营养元素在表层富集。 3.气候:(1)岩石风化的强度和速度与温度、降水量呈正相关。 (2)气候的分布规律影响和控制了土壤的分布规律。 4.地貌:多方面影响土壤的发育。 5.时间:时间越长,土壤层越厚、土层分化越明显。 6.人类活动:影响极为深刻。

1.功能 (1)联系了四大圈层,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关键环节。 (2)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扎根立足的条件,改变了地理环境。 (3)具有重要的蓄水、保水功能。 (4)是人类可以利用的珍贵自然资源。 2.利用与保护 (1)对不能满足耕作需要的土壤进行改良或改造。 (2)对优良的土壤要注重种养结合,以保持土壤持续提供高效肥力的能力。 (1)我们到田地中观察到的土壤都是自然土壤。() (2)黄土高原的土壤名称是黄土。() (3)耕作土壤没有有机层。() (4)土壤中的矿物质、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成土母质。() (5)下列土壤类型中,发育程度较好的是() A.江南丘陵红壤B.青藏高原寒漠土 C.西北地区的风沙土D.东北平原黑土 提示:(1)×我们在田地中观察到的土壤多属于耕作土壤。 (2)×一些土壤是用土壤的颜色来命名的;但黄土高原的土壤不是用颜色来命名的。 (3)√耕作土壤主要分为耕作层、犁底层、自然土层,不存在表层的有机层。 (4)×土壤中的有机质主要来源于生物,而不是成土母质。 (5)D[高寒荒漠土与红壤、风沙土有机质含量少,发育程度较低。东北平原黑土富含有机质,有机质层比较厚,土壤发育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全套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二 1.1 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数量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 2、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其转变。理解二战以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 3、掌握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不同时期人口增长的特征和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 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 2、讲解人口增长模式含义,借助图表案例等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 特征及差异,引导学生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二、教学重点 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 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转变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通过世界60亿人口日和中国13亿人口日图片导入第一个标题—人口的自然增长。板书: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教师展示材料一,让学生明确自然增长数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材料一:人口出生率=出生人口/总人口 人口死亡率=死亡人口/总人口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教师讲解:当人口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当人口死亡率大于出生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因此,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过渡:下面我们从时间角度分析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趋势是怎样的呢?为什么会这样呢? 板书:1、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 (引导学生读课本图1.2和图1.3,让学生分析) 教师首先让学生说出阅读地理曲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然后总结归纳: 1、读图名。 2、读各个坐标分别表示什么变量(两图横坐标均表示时间,纵坐标均为相应时期人口数)。 3、判读图形变化特征(两图中曲线曲率的变化反映对应时段内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大小)。 4、思考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两图均反映不同历史时期世界人口数量增长的不同特点)。问: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什么? (让学生结合课本P2读图思考题,分析回答同时让学生阅读课本图1.3,在图1.2中找出图

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

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地理组郑海森 ?课程标准 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课标解读 “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宇宙环境是以地球为中心事物,周围的太空环境,指的是整个宇宙,但“重点是太阳系”。要初步了解宇宙是什么?宇宙中有什么?静止还是运动?掌握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对这些了解、掌握后还要有条理地“描述”出来。

“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首先要了解什么是行星,而“普通”是指地球与太阳系中其他行星的共性,“特殊”是指地球与太阳系中其他行星比较而具有的个性,“说明”是要说出理由,要体现理解的思维过程。“运用资料”则是对认知过程要求从感性材料再到理性认识,中间自然要有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的过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理解天体系统的层次,知道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知道太阳系的成员,运用资料认识行星绕日公转的运动特征、结构特征,从中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3.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1.阅读图1.1“部分天体”一组图文信息,认识各类天体的主要特征;利用网络等媒体,收集天文信息及图片,丰富对宇宙环境的认识。 2.通过阅读图1.2“天体系统的四个层次”,设计相应的简明框图,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3.阅读图1.3“太阳系模式图”和表1.1“行星轨道倾角与偏心率”,归纳九大行星公转运动的共同特点;并依据思考归纳三类行星的结构特征。从上述过程中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的普通行星。 4.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从宇宙环境及地球本身的温度条件、大气成分和水等方面,分析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并以此推测火星等其他大行星,以及太阳系范围之外的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