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小知识

医学科普小知识
医学科普小知识

1、正常成人的体温就是36-37 ℃;

2、正常成人脉搏60-100次/分,均匀有力;

3、正常成人呼吸16-20次/分,一呼一吸时间均等;

4、正常成人血压界于140/90mmHg(18、6/12kpa)-90/60mmHg(12/8kpa)之间。

5、在4-6分钟内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率为50%。

6、怎样拨打急救电话(120)?

A、病人姓名、性别、年龄。

B、病人目前最危急的状况。如昏倒在地、心前区剧痛、呼吸困难、大出血等,

发病的时间、过程,用药情况,过去病史及与本次发病有关的因素。

C、病人家庭或发病现场的详细地址、电话以及等候救护车的确切地址,最好选择有明显醒目标志处、

7、急性腹痛忌服用止痛药:以免掩盖病情,延误诊断,应尽快去医院查诊。

8、腹部受伤内脏脱出后忌立即复位:脱出的内脏须经医生彻底消毒处理后再复位。防止感染造成严重后果。

9、使用止血带结扎忌时间过长:止血带应每隔1小时放松1刻钟,并作好记录,防止因结扎肢体过长造成远端肢体缺血坏死。

10、昏迷病人忌仰卧:应使其侧卧,防止口腔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引起窒息。更不能给昏迷病人进食、进水。

11、心源性哮喘病人忌平卧:因为平卧会增加肺脏瘀血及心脏负担,使气喘加重,

危及生命。应取半卧位使下肢下垂。

12、脑出血病人忌随意搬动:如有在活动中突然跌倒昏迷或患过脑出血的瘫痪者,很可能有脑出血,随意搬动会使出血更加严重,应平卧,抬高头部,即刻送医院。

13、小而深的伤口忌马虎包扎:若被锐器刺伤后马虎包扎,会使伤口缺氧,导致破伤风杆菌等厌氧菌生长,应清创消毒后再包扎,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14、腹泻病人忌乱服止泻药:在未消炎之前乱用止泻药,会使毒素难以排出,肠道炎症加剧。应在使用消炎药痢特灵、黄连素、氟哌酸之后再用止泻药,如易蒙停等。

15、触电者忌徒手拉救:发发现有人触电后立刻切断电源,并马上用干木棍、竹竽等绝缘体排开电线。

16、中暑的紧急救护

将患者迅速移至阴凉或有空调处,用凉水或冰水毛巾敷于患者头部、颈部、腋下、大腿根部,有条件者还可以用冰袋、冰枕或冰块为患者冷敷;

用冷水或30%的酒精擦浴,直到皮肤发红,以促使热量散发;冷水擦身加电风扇吹风;

饮用含0、3%淡盐水或其她清凉饮料,防止肌体水盐的过量丢失。但要注意,短时间内不要饮水过多,一般1小时内不超过1000毫升水;

同时可用清凉油、风油精涂抹人中穴、后脑窝处,并让患者内服十滴水、仁丹、藿香正气水(丸、散)等防暑降温药物,这些都就是紧急救治中暑的好办法、

17、冻伤的急救措施

保护冻伤部位:冻伤发生后,应迅速用棉被保护受冻部位,并迅速将患者护送到室温20℃—30℃的室内。冷温水交替复温用10℃的冷水与38℃的温水交替浸泡受冻部位20—30分钟, 直至受冻部位恢复感觉,皮肤转为红紫、变软为止。如果鞋袜、手套与手足冻结在一起,应一同浸入温水内,待受冻部位恢复感觉后再用剪刀进行分离。

涂抹冻伤药膏:冻疮尚无水泡糜烂时,可用樟脑醑、冻疮酊、辣椒酊涂于患处;有溃疡的重伤号,首先应用生理盐水反复清洗创面,外涂新霉素霜,然后用无菌纱布包扎。

18、鼻出血的处理

1.捏紧鼻腔,安静地伸长下巴用口进行呼吸,数分钟后便可停止。

2.用冷水在鼻以上的额头部位进行冷敷。

3.不要用脱脂棉花或草纸等堵塞鼻腔,因为使用这些多纤维质的东西堵塞时,

会因鼻中留下的纤维质,引起再度出血的现象,所以最好用卷扎好的纱布

塞入。

4.止血后不要在短时间内再大力地捏擦鼻腔,以免再度流血。如双鼻腔流血,

将双手举起,如左鼻腔流血,将右手举起;如右鼻腔流血,将左手举起。此种方法可迅速止血。

19、一氧化碳(CO)中毒(有害气体中毒)

1、打开门窗或脱离现场,呼吸新鲜空气;解开衣扣,使呼吸道通畅,有条件吸

氧、注意保暖;

2、昏迷病人头偏一侧,出现抽搐针刺人中合谷穴;

3、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术(CPR),呼叫120。

4、把病人送到高压氧舱,以促进碳氧血红蛋白离解与一氧化碳排出体外。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