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学生思维的生长点,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度

读懂学生思维的生长点,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度

读懂学生思维的生长点,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度

现代课堂内容及学生学习方式的开放,使得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理念更是成为现代教育的焦点问题。课堂上很多学生能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书本知识,但他们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数学不能只是获得表象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数学的本质,理解数学思想和方法。因此,课堂上教师要读懂学生思维的生长点在哪里?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进而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度。例如:学生在学习2、5的倍数特征时,通常是先出示一列数:2的倍数:20、12、24、36、28、40。5的倍数:5、10、15、20、25、30。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交流,知道判断2、5的倍数特征是看个位上的数。如果教学到此为止,学生的思维就只是停留在表面层次,只是掌握了数学知识,而没有越过这些表面知识,深入数学的核心问题—知识的内在联系、数学思想、方法。这样学生在学习3的倍数特征时,要从观察个位上的数到观察各个数位上的数之和的思维跨度太大,学生就很难独立探究出3的倍数特征。假如教师能在学生学习了2、5的倍数特征后再追问一句:“为什么2、5的倍数特征只与它的个位数有关?”从而引导学生从简单的拆数开始研究,如:18=10+8 35=30+5每个数都可以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整十数当然是2、5的倍数,所以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的倍数只看个位数字就可以了。这样学生不仅知道了2、5的倍数特征,也掌握了“拆数”的方法,在学习3的倍数特征时,自然会想到“拆数”的研究方法。又如,很多学生在学习小数的加减法时,早已会了小数加减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如果课堂上还是仅仅让学生学习这些知识,难免显得课堂太低效。学生只知小数加减的计算方法,但对于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并不能解释清楚,教师如果再追问一句:“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把学生的思维再引入更

深的层次,让学生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就更好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