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20-2021版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上海市2020-2021版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上海市2020-2021版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上海市2020-2021版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6题;共32分)

1. (2分) (2019高三上·蚌埠期中) 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新型水溶液锂电池,采用复合膜包裹的金属锂作负极,锰酸锂(LiMn2O4)作正极,以0.5 mol/Li2SO4 水溶液作电解质溶液。电池充、放电时,LiMn2O4与Li2Mn2O4可以相互转化。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该电池放电时,溶液中的SO42-向电极b移动

B . 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Li+2H2O=2LiOH+H2↑

C . 电池充电时,外加直流电源的正极与电极a相连

D . 电池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2Mn2O4-e-=LiMn2O4 +Li+

2. (2分) (2018高二上·临川期末) 已知H2(g)、C2H4(g)和C2H5OH(l)的燃烧热分别是285.8kJ·mol-1、1411.0 kJ·mol-1和1366.8 kJ·mol-1 ,则由C2H4(g)和H2O(l)反应生成C2H5OH(l)的△H为()

A . -44.2 kJ·mol-1

B . +44.2 kJ·mol-1

C . -330 kJ·mol-1

D . +330 kJ·mol-1

3. (2分) (2016高二上·方城开学考) 在一定温度下,向2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X和2mol Y,发生如下反应:X(g)+2Y(g)?2Z(g),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 . 容器内气体混合物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

B . 容器内X、Y、Z的浓度之比为1:2:2

C . 单位时间内消耗0.1mol X,同时生成0.2mol Y

D . 单位时间内消耗0.1mol X,同时生成0.2mol Z

4. (2分) (2015高二上·岳阳期末) 室温下,下列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一定大于7的是()

A . 0.1mol/L的盐酸溶液和0.1 mol/L的NaOH溶液

B . pH=1的盐酸溶液和pH=13的Ba(OH)2溶液

C . pH=4的醋酸溶液和pH=10的NaOH溶液

D . pH=4的盐酸溶液和pH=10的NH3?H2O溶液

5. (2分)在相同温度下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4种稀溶液:①Na2SO4②H2SO3③NaHSO3④Na2S,所含带电微粒的数目由多到少的顺序是()

A . ①=④>③=②

B . ①=④>③>②

C . ①>④>③>②

D . ④>①>③>②

6. (2分) (2018高二上·北仑开学考) 用指定材料做电极来电解一定浓度的溶液甲,然后加入物质乙能使溶液恢复为甲溶液原来的浓度,则合适的组是:()

A . A

B . B

C . C

D . D

7. (2分)25℃、101kPa下充分燃烧一定量丁烷气体放出的热量为xQ kJ,用5mol/L的KOH溶液100mL完全吸收生成的CO2 ,并与之生成正盐,则丁烷的燃烧热的数值是()

A . 16xQ

B . 8xQ

C . 4xQ

D . 2xQ

8. (2分)(2017·绍兴模拟)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X(g)+Y(g)?Z(g)△H=﹣197kJ?mol﹣1 ,若将2mol X和1mol Y充入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10min,测得X的物质的量为1.4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10min内,反应放出的热量为197kJ热量

B . 10min内,X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6mol?L﹣1?min﹣1

C . 第10min时,Y的反应速率小于0.015mol?L﹣1?min﹣1(假如体系温度不变)

D . 第10min时,Z浓度为0.6mol?L﹣1

9. (2分) (2018高二上·北京期中) 醋酸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A . 0.1mol/L醋酸溶液的c(H+)约为1×10-3mol/L

B . 醋酸能与水以任何比例互溶

C . 10mL 1mol/L醋酸恰好与10mL 1mol/L NaOH溶液完全反应

D . 醋酸溶液的导电性比盐酸溶液的弱

10. (2分)下表是25℃时某些盐的溶度积常数和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相同浓度CH3COONa和Na2CO3的混合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关系有:c(Na+)>c(CO32﹣)>c(CH3COO ﹣)

B . 向0.1 mol?L﹣1 CH3COOH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溶液pH=5,此时 c(CH3COOH):c(CH3COO﹣)=9:5

C . 少量碳酸氢钠固体加入到新制的氯水中,c(HClO)增大

D . 向浓度均为1×10﹣3 mol?L﹣1的KCl和K2CrO4混合液中滴加1×10﹣3 mol?L﹣1 的AgNO3溶液,CrO42﹣先形成沉淀

11. (2分)下列各溶液中,相关微粒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高()

A . 0.1 mol·L-1NH3·H2O溶液中: c (NH4+) < c (OH-)

B . 0.1 mol·L-1NH4Cl溶液中:c(NH4+)+c(H+)=c(Cl-)+c(OH-)

C . 0.1 mol·L-1Na2CO3溶液中:c((HCO3-)+c(CO3-)+ c (H2CO3)= 0.1 mol·L-1

D . 浓度均为0.1 mol·L-1的NH4Cl、CH3COONH4、NH4HSO4溶液,c(NH4+)大小顺序:CH3COONH4>NH4Cl >NH4HSO4

12. (2分) (2015高二下·乐山期中) 已知在100℃,水的离子积Kw=1×10﹣12 ,本题涉及的溶液温度均为10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0.005 mol/L的H2SO4溶液,pH=2

B . 0.001 mol/L的NaOH溶液,pH=11

C . 0.005 mol/L的H2SO4溶液与0.01 mol/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的pH为6,溶液显酸性

D . 完全中和pH=3的H2SO4溶液50 mL,需要pH=9的NaOH溶液100 mL

13. (2分) (2016高二上·天津期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常温下,pH=3和pH=5的盐酸各10mL混合,所得溶液的pH=4

B . 当温度不变时,在纯水中加入强碱溶液不会影响水的离子积常数

C . 液氯虽然不导电,但溶解于水后导电情况良好,因此,液氯也是强电解质

D . 溶液中c(H+)越大,pH也越大,溶液的酸性就越强

14. (2分)下列溶液,按pH由小到大顺序排列的是

①0.1mol/LHCl溶液②0.1mol/LH2SO4溶液

③0.1mol/LNaOH溶液④0.1mol/LCH3COOH溶液

A . ①②④③

B . ②①④③

C . ③④①②

D . ④③②①

15. (2分)有四种混合溶液,分别由等体积0.1mol·L-的2种溶液混合而成:①CH3COONa与HCl;②CH3COONa 与NaOH;③CH3COONa与NaCl;④CH3COONa与NaHCO3。下列关于该四种混合溶液的各项排序正确的是()

A . pH;②>③>④>①

B . c(CH3COO-):②>④>③>①

C . c(H+):①>③>②>④

D . c(CH3COOH:①>④>③>②

16. (2分) (2019高三上·嘉兴期中) 25℃时,下列有关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 pH=1的NaHSO4溶液:c(H+)=c(SO42-)+c(OH-)

B . 0.1mol/LNH4Cl与0.1mol/L氨水等体积混合(pH>7):c(NH3·H2O)>c(NH4+)>c(Cl-)>c(OH-)

C . 0.1mol/LNa2C2O4与0.1mol/LHCl溶液等体积混合(H2C2O4为二元弱酸):2c(C2O42-)+c(HC2O4-)+c(OH -)=c(Na+)+c(H+)

D . 0.1mol/LNa2CO3与0.1mol/L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3c(Na+)=2[c(CO32-)+c(HCO3-)+c(H2CO3)]

二、非选择题 (共10题;共36分)

17. (6分)在一定温度下,将2molA和2molB两种气体混合放入体积为2L的密闭刚性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D(g);2min末反应达到平衡,生成0.8molD,并测得C的浓度为0.4mol?L﹣1请回答:

(1) x的值为________;

(2) A的转化率为________;

(3)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

(4)若在同样的条件下,开始时加入C、D 各 mol,要使平衡时各物质的百分含量与上述平衡相同,则还要加入________ mol________物质.

(5)保持温度不变,往同一容器中通入A,B,C,D各1mol,该反应向________方向移动.

18. (2分) (2016高三下·即墨月考) 实验室用加热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氯气,离子方程式________若生成标况下2.24L Cl2 ,则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19. (1分) (2015高二上·兰考期末) 常温下若将0.2mol/L MOH溶液与0.1mol/L HCl溶液等体积混合,测得混合溶液的pH<7,则说明在相同条件下MOH的电离程度MCl的水解程度________.(填“>”、“<”、或“=”)

20. (1分)体积相同、pH均等于1的盐酸和CH3CO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m倍、n倍,溶液的pH都变成3,则m与n的关系为________ .

21. (2分) (2017高二上·双流期中) 加热蒸干并灼烧AlCl3溶液的产物是________;加热蒸干并灼烧FeCl2溶液的产物是________.

22. (1分) (2017高二上·九江期末) 在K2CO3的溶液中,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23. (5分) (2016高二上·辽源期中) T℃、2L密闭容器中某一反应不同时刻各物质的量如图(E为固体,其余为气体).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 反应开始至3min 时,用D 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mol/(L?min). (3

) T℃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__.

(4) 第6min 时,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体积缩小至原来的一半,重新达到平衡后,D 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

物质

A B D

E

物质的量mol 0.8 1.0 0.4 0.2

(5) 另有一个2L 的密闭容器,T℃、某一时刻时,容器中各物质的量如表所示:此时v (正)________v (逆)(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

24. (8分) (2018高三上·海淀期末) 实验小组探究铝片做电极材料时的原电池反应,设计下表中装置进行实验并记录。

【实验1】 装置

实验现象

左侧装置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灯泡亮

右侧装置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镁条、铝条表面产生无色气泡

(1) 实验1中,电解质溶液为盐酸,镁条做原电池的________极。 (2) 【实验2】

将实验1中的电解质溶液换为NaOH 溶液进行实验2。

该小组同学认为,此时原电池的总反应为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据此推测应该出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

(3) 实验2实际获得的现象如下: 装置

实验现象

i中铝条表面放电的物质是溶解在溶液中的O2,则该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4) ii中“电流计指针逐渐向零刻度恢复”的原因是________。

(5)【实验3和实验4】

为了排除Mg条的干扰,同学们重新设计装置并进行实验3和实验4,获得的实验现象如下:编号装置实验现象

实验3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铝条表面有气泡逸出,铜片没有明显现象;约10分钟后,铜片表面有少量气泡产生,铝条表面气泡略有减少。

实验4

根据实验3和实验4可获得的正确推论是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A . 上述两装置中,开始时铜片表面得电子的物质是O2

B . 铜片表面开始产生气泡的时间长短与溶液中溶解氧的多少有关

C . 铜片表面产生的气泡为H2

D . 由“铝条表面气泡略有减少”能推测H+在铜片表面得电子

(6)由实验1~实验4可推知,铝片做电极材料时的原电池反应与________等因素有关。

25. (5分) (2017高一下·淮北期中) 在体积为2L密闭容器中加入反应物A,B,发生如下反应:A(g)+2B (g)?3C(g),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经2min后,A的浓度从开始时的1.0 mol?L﹣1降到0.8 mol?L﹣1 .已知反应开始时B的浓度是1.2 mol?L﹣1 .则2min末B的浓度为________,C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2min内,用A 物质的浓度变化来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即v(A)=________.当反应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平衡将________,若通入0.5L氩气,平衡将________.(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不移动”)

26. (5分) (2018高二上·儋州期中) 已知水在25℃和100℃时,其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1)100℃时,水的离子积KW =________,0.01mol/L NaOH溶液的PH =________,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应为________(填“A”或“B”)。

(2)25℃时,将pH=9的NaOH溶液与pH=4的H2SO4溶液混合,所得混合溶液的pH=7,则NaOH溶液与H2SO4溶液的体积比为________

(3)25℃时,若100体积pH1=a的某强酸溶液与1体积pH2=b的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前,该强酸的pH1与强碱的pH2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6题;共32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二、非选择题 (共10题;共36分) 17-1、

17-2、

17-3、

17-4、

17-5、

18-1、

19-1、

20-1、

21-1、

22-1、

23-1、

23-2、

23-3、

23-4、

23-5、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5-1、

26-1、

26-2、

26-3、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