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资本流动性现状与趋势分析

我国资本流动性现状与趋势分析
我国资本流动性现状与趋势分析

我国资本流动性现状与趋势分析

资本在国际间大规模地频繁流动已成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全世界范围内倡导金融自由化政策,广大发展中国家也逐渐加大了金融市场开放的力度。直观地看,资本的跨国流动对国际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通过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提高了各国福利。

同样,资本流动对我国经济增长、技术进步、弥补储蓄投资缺口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是一个对资本进行管制的国家,20世纪80年代以来,资本流入主要通过FDI(外商直接投资),很多资本交易受到限制。20世纪末期我国出现了严重的资本外逃,近年来又由于人民币的升值因素,国际资本又通过各种方式进入我国。进入我国的长短期资本导致了外汇储备的急剧增长,加大了人民币潜在升值的压力,影响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特别是,流入我国的投机资本并没有真正融入到我国经济发展之中,因此对提高我国资本使用效率的贡献并不大。

可以说,资本流动程度对一国稳定政策的短期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扩张性财政政策在多大程度上挤出私人投资以及货币政策影响总需求的程度大小都与一国的资本流动程度有关。基于此,如果对国内外金融市场联系的强弱程度知之甚少,那么对经济运行就有可能做出一些自相矛盾的经济分析和政策决策。因此,评估资本流动程度对于决策者制定政策和预测政策效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我国资本流动的基本态势

我国是一个转型国家,金融制度一直处于变革之中,这种变革无疑会对资本流动性产生影响。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资本流动性一直比较低,但在1992年以前有一个明显的较快的上升趋势,在1992年之后出现了一个非常微小的下降阶段,至1995年又呈现一个稳定的缓慢上升趋势。这种变化反映了我国渐进式改革进程对资本流动的影响。改革前,我国基本是一个封闭的经济体,随着20世纪80年代后对资本账户进行了有限度、有选择的开放,所以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之前我国资本流动性出现了较快的上升。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除了1994年实现了汇率并轨、1996年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等措施外,1998年以后只是在原有法规基础上进行规范和完善,金融体制未见较大的改革措施,而且对资本的流出和短期资本的流入采取的以计划审批、数量控制为主的严格的直接管理措施一直没有放松,限制外国对华证券投资和国内对外投资,所以资本流动性仅呈现一种稳定的缓慢的上升过程。即便是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我国对资本流动的监管也没有明显的加强。其中主要原因是我国政府一直对资本的流出和短期资本的流入限制措施本来就很严格,在内外经济均衡发生较大冲突时期,监管当局只是对个别以前已经放松的资本项目重新实行严格管制。例如,2002年以来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刺激了大量国际资本流入我国,为了控制国内金融机构和外商投资企业的短期对外负债,监管当局对借入外债开始实行规模管理,2004年6月监管当局制定了将外资银行和中资银行短期债务规模限制在经营资本5倍以内的限制措施。另外,尽管对资本账户采取较为严格的管制措施,但是,在国际交易活动中,一些企业采取隐蔽的、非法的措施规避政府资

本项目管制,使我国政府所采取的资本管制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失效或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另一方面,在1982-1986年间,我国直接投资指标稳步缓慢上升,在1986-1996年期间急剧上升,1997年以后逐步下降,这表明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国际资本开放程度迅速提高。实践表明,在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方面,我国的开放程度甚至超过了一些OECD国家。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不完善,证券投资所占比重不高,却一直比较稳定,并在总体资本流动性指标中所占的比重逐步增加。1982-1996年期间其他投资所占比重比较稳定,1997年后波动程度较大。同时,从数据可以看出,直接投资所占比重从1994年开始逐步下降,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比重逐步上升,这种变化与我国资本项目管制逐步放松直接相关。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资本账户开始了有限度、有选择的对外开放。从交易项目看,我国允许外国投资者在境内购买B股,以及我国在境外上市H股、B股等外币股票和境外发行的外币债券,但限制外国投资者在境内购买A股、债券和货币市场工具。同时居民在境外购买、出售或发行货币市场工具、居民向非居民提供商业信贷、金融信贷、担保、保证和备用融资便利等交易活动经济基本不受限制或较少限制,这些不受限制或较少限制的项目占我国资本交易项目的一半左右,居民在境外购买、出售或发行资本市场工具、衍生工具等仍受较多限制,但仅占资本交易项目的4成左右,严格管制项目仅占1成。可见我国资本项目开放的速度加快了,开放的程度明显提高。

从统计结果来看,1992年之前我国的资本外逃规模较小,不超过GDP的2%,1992年以后,随着我国经济进一步对外开放和各种外汇管制的放松,

1994年人民币在经常项目的部分到1996年底全部可兑换,为资本外逃提供了便利,资本外逃的数量快速增加,1998年达到高峰。近年由于我国经济强劲增长以及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资本大量回流,使我国资本外逃规模逐步回落。我国对资本管制的措施主要是直接的行政管理,对不同的资本流动实行非对称性的管制。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官方统计数据体现的资本流动在下降,非官方统计的资本外逃所体现的资本流动份额在增加。

我国资本流动性的比较分析

我国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以来,资本流动规模越来越大。通过与其他亚洲新兴国家比较,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不论是否考虑资本外逃数额,除了印度以外,其他亚洲新兴国家在1997-1998年间总量资本流动性都急剧上升,然后下降。一方面,这反映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国际游资对亚洲新兴国家资本流动规模的巨大影响;另一方面,亚洲金融危机后部分国家采取严格措施控制资本流动,所以金融危机后其资本流动性下降就在情理之中。

2.在不考虑资本外逃的情况下,在测度资本流动性的各分指标中,我国和马来西亚的直接投资指标在总量资本流动性指标中占据了绝对优势,而其他国家的其他投资占较大的比例。另外,几乎所有样本国家在考察期内证券投资指标所占比重都比较小,但是都呈现出一种稳步增长的趋势,这表明亚洲新兴国家资本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还不发达,正处于逐步完善、不断发展过程中。

3.如果考虑非官方统计的资本外逃数量,那么可以发现,所有国家资本外逃所占比重都非常大,这说明尽管亚洲新兴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实行了较多的资本管制,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这些管制措施效果不容高估。

4.单纯从占GDP的比重来看,我国、印度、韩国大致处于同一水平,均远远低于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如果考虑到我国对外商直接投资的依赖性,那么我国的资本流动性低于印度和韩国。

5.静态分析结果表明,在1982-2004年间,我国、印度、韩国资本流动性水平较低,其中我国最低。菲律宾、新加坡、泰国稍高,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最高。显然,这一统计结果与这几个国家金融自由化进程密不可分。印度尼西亚是这几个国家中资本项目自由化改革最先完成的国家,自1970年开始进行资本项目开放以来,到1971年就对资本流出几乎没有什么管制,而资本流入管制在逐步放松;马来西亚在1968年11月成为第八条款国后就实现了外汇交易的自由化,1986年7月,马来西亚进行了一系列重要的金融改革,在采取利率自由化、减少信贷控制、强化金融体系的竞争和效率等措施的同时,进一步放开了对资本账户的控制;新加坡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资本项目开放的进程,逐步放松外汇管制,直到1978年取消全部限制。菲律宾、泰国的资本项目开放进程则较晚,菲律宾和泰国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开始开放资本项目,菲律宾对资本账户的开放采取了一定的限制和审批措施,泰国对资本流出采取了一定的管制措施;印度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将资本项目开放摆上政府的议事日程;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就对资本账户进行了有限度、有选择的开放,采取了渐进式改革措施,资本项目开放进程相对较为缓慢,1994年实现了汇率并轨,1996年12月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对长期的资本流入管制较松,但是严格限制资本的流出和短期资本的流入;尽管韩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了金融改革,但是一直采取谨慎措施放开对外资流动的管制,而且严格管制中长期外债,直到1994年,为了加入经合组织,韩国才加快了

资本账户开放进程。所以,中、印、韩三国资本流动性较低就可以理解了。

可以看出,印度尼西亚、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等国资本流动性在2004年以前比1997年前有较大程度的降低,其中韩国降低最多,这表明1997年以后资本流动性有所下降。考虑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大多数亚洲国家放慢了金融和资本市场开放的力度,甚至进一步加强了资本管制,以及亚洲金融危机后外国企业在亚洲的直接投资减少,出现这一统计结果也比较正常。

政策建议

1.在进一步对外开放我国资本市场和引进国外资本的同时,适时鼓励国内企业对外投资,形成资本双向流动的合理格局。从我国资本流动性的总量指标(资本流入流出的平均值占GDP的比重)以及4个分量指标(外商对华投资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平均值占GDP的比重、证券投资平均值占GDP的比重、其他投资平均值占GDP的比重及非官方统计资本外逃占GDP的比重)来考察,可以发现,1997年以前,从总量规模上看,我国资本流动性一直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在1997年以后,资本流动性呈下降趋势。同时,在资本流入和流出的各分量指标中,直接投资所占比重一直较大,1996年后所占比重逐步下降,证券投资及其他投资所占比重则开始上升。直接投资所占比重徘徊不前甚至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外商直接投资占到一半左右的港澳台投资经历1991-1993年的高速增长后,基本达到自身的最大投资能力,港澳台投资基本保持稳定,从1991年开始持续增长的发达国家对华直接投资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增速明显放慢。并且,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对外商投资实行国民待遇等等,进一步使外商直接投资增速放慢。同时,我国证券市场在逐

步规范、完善和发展之中,证券投资比率必然逐步增加。但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证券投资及其他投资所占比率仍然较低,这与我国采取渐进式开放资本市场的政策相适应。与我国对外开放资本市场和大力引进国际资本形成反差的是我国企业对外投资规模很小,适时鼓励国内企业对外投资,不但有助于改善国际收支结构、降低保持巨额外汇储备的风险和减轻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同时也有助于形成资本双向流动的合理格局,协调内外经济的均衡。

2.尽管我国的资本管制是有效的,但是难度正在加大,部分政策逐步失效,管制成本逐步上升,因此应该尽早探索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组合。总体上看,我国的资本流动性非常低,这是我国政府在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开放过程中政策实施的直接结果和体现,也表明资本管制确实对资本流动性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是,从国际经验来看,一国在实现经常账户完全可兑换以后若继续对资本账户进行管制,则资本外逃就难以控制。从总量资本流动性的分析也可以看出,自从1996年人民币在经常账户可以自由兑换后,非官方统计的资本外流急剧上升,甚至在一段时间内远远超过此前一直占较大比重的FDI;而且,研究过程中并没有找到在1997年后我国资本管制加强对我国资本流动性影响的证据,这表明我国目前的资本管制效力已经下降。考虑到资本监管的成本正处于上升之中,所以逐步放松资本管制就成为不可回避的政策选择。因此,应尽快构建在较高资本流动性条件下的应急机制,降低金融风险、防范金融危机,以及探索在资本流动性逐渐增大条件下财政、货币政策的有效选择和合理搭配的机制。

3.必须坚持资本项目的稳步开放。出于深化金融改革、完善金融监管机制、融入金融全球化、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化解贸易中的冲击与摩擦、提高资本管制有效性等方面的考虑,我国资本项目开放具有其必然性。但是,对于资本项目开

放到底应该采取激进方式还是渐进方式,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在所有亚洲新兴国家中,我国的资本流动性是最低的(国内市场利率大概只有12%左右由国际市场利率变化引起,相对来说资本流动性很低);除了韩国以外,其他国家国内利率的变化既不是完全由国内货币市场决定,也不是完全由国际货币市场决定。在亚洲金融危机中深受其害的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和韩国资本流动程度远远高于我国,这显然跟当时各国资本市场开放程度有密切的关系。在金融危机爆发前,韩国实行“先短后长”的资本账户开放次序,短期外债过快的开放速度使韩国资本流动性高于我国。泰国于1996年前几乎取消所有对资本流入的管制,印度尼西亚选择“先资本账户,后经常账户;先资本流出,后资本流入”的相对激进的资本账户开放模式,这些激进措施必然使其资本流动性较高。我国的资本账户开放基本遵循“先经常账户,后资本账户;在资本账户内部,先长期资本流动,后短期资本流动;在长期资本的范围内,先直接投资,后证券投资;在所有形式的资本流动中,先资本流入,后资本流出”的渐进开放次序,其结果是较低的资本流动性。

当资本流动性较高时,迅速流入一国的大量国外资本会增加该国货币供给,短时间内使本币面临强大的贬值压力,在固定汇率制下,该国必须保持名义汇率不动,这会导致本币高估,危害贸易及国内资产价格,进而影响经常项目的贸易收支,从而导致国际投机资本的进攻,如果在攻击中政府无法保持汇率不变,汇率狂泻,那么国外资本会大量撤出,其后果可能是一系列的债务危机、货币危机以及金融危机。采取渐进式改革方式的我国对资本的流出管制严于流入、对短期资本流动的管制严于长期资本使我国保持了较为合适的外资存量结构,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受短期资本流动的冲击较小;而采取激进式改革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

亚、泰国等国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受到短期资本的强力冲击,无一幸免。这也从侧面说明我国对资本账户进行管制起到了“防火墙”的作用,因此,发展中国家的资本项目开放应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不能一蹴而就。

商业银行流动性评价的主要指标

1.商业银行流动性评价的主要指标 (1)资产负债结构。由于“短借长贷”的资产负债结构引起到期日缺口,而银行资产产生的现金流量在极少情况下能够正好弥补因支付负债而引致的现金流出,从而产生流动性问题。 (2)央行货币政策。央行的货币政策与商业银行的流动风险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如央行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商业银行向央行借款受到控制,由于整个社会货币数量和信用总量的减少,资金呈紧张趋势,存款数量减少,挤兑的可能性增加,贷款需求增高,同时商业银行无法筹集到足够资金满足客户需求,从而造成流动性风险。 (3)金融市场发育程度。由于金融市场包括存款市场、贷款市场、票据贴现市场、证券市场等,其发育程度直接关系商业银行资产的变现能力和主动取得负债的能力,从而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大小。 (4)信用风险。信用风险的发生往往打乱商业银行资金的运用计划,引发流动性危机。 (5)商业银行对利率变化的敏感度。利率变化会影响银行流动资产的变现价值和增加外部筹资成本,利率预期的上升与下降均会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产生影响。 (6)银行信用。银行的信用主要取决于净资产状况、稳定的收入、向外披露信息质量和政府的保证,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比率居高不下,之所以未发生流动性问题,很大程度上源于政府信用。 (一)综合指标分析 1.存贷比分析:比值逐渐下降,但是仍显过高。 存贷比是发放贷款与吸收存款之间的比例,即贷款总额/存款总额,它是评判商业银行流动性的总指标。贷款被认为是商业银行中流动性最低的资产;而存款则是商业银行主要的资金来源,是保持商业银行流动性的重要因素。存贷比值越大,即发放贷款占吸收存款的比例越高,就预示着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越差,因为不具流动性的贷款占用了更多稳定的资金来源。近几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存贷比不断下降,从1998年的90%左右下降到2004年的74%左右,存贷比的不断下降有利于改善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存贷比下降的同时,绝对比值仍显过高。我国的商业银行法规定,存贷款的比例不能高于75%,尽管我国商业银行的存贷比在2004年降到了75%以下,但这与2004年的货币政策趋紧,银行放缓贷款的发放速度有关,一旦货币政策有所放松,存贷比难保不会再次超过警戒线。存贷比过高,使我国商业银行依然面临者严峻的流动性风险。 2.存贷款的期限结构分析:期限结构失配现象严重。 合理的存贷款期限结构是商业银行良好流动性的重要保证。但从近几年我国存贷款增长趋势来看,我国商业银行存贷款期限结构失配的现象日益严重。从商业银行存贷款的余期结构来看,余期一年以上的中长期贷款的比例不断上升。2002 2003年,余期一年以上的定期存款所占比重稳定在45%左右;但是,余期一年以上的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重却发生重大变动,其当年新增量占比由2002年的51%上升至2003年的94.5% ,其占贷款余额的比重则从89%上升至90.3%。商业银行存贷款期限结构失配,将导致其流动性缺口加大,潜在的流动性风险上升。

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研究.docx

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研究近年来互联网金融风起云涌,对商业银行形成了巨大冲击。以百度、阿里巴巴、腾讯(BAT三大网络运营商,从支付平台的余额理财入手,利用第三方支付或社交平台拥有的庞大客户资源,让互联网金融在我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如何应对这场史无前例、看不见硝烟的激烈竞争?笔者认为:商业银行要主动调整自己的战略部署、发展思路、运营模式、营销理念,充分了解和认识互联网金融。主动融入互联网金融中,与其携手并肩共同发展,才不会被历史淘汰。 1现状分析 从2011年以来,网络第三方支付平台获得官方许可,银行卡收单、货币兑换、网络支付、数字电视支付、预付卡发行与受理等多种类型网络金融业务相继出现。第三方支付平台逐年大量兴起,使得商业银行独有的支付结算功能变得不再独有。长期以来,商业银行大约10%的利润来源于支付结算,近年来支付结算业务收入不断下滑。商业银行面临诸多挑战。 1.1商业银行传统金融服务模式 发生改变互联网金融的崛起,客户接受金融服务的方式发生了改变,同时也改变了商业银行金融服务理念。比如曾经用于拉存款的“四千精神(千家万户、千言万语、千辛万苦、千方百计)”,面对互联网金融业务,基本派不上用场。在网络科技信息飞快发展的今天,客户更多地是选择各自偏好的终端,方便快捷地完成各种交易。 1.2颠覆了商业银行金融中介地位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颠覆了商业银行长期不变的金融中介地位。客户供需双方利用互联网金融模式,可以直接在互联网上进行方便、快捷、高效的资金供需信息匹配。第三方交易平台在时空上的便利,提高了客户资金使用效率,带来直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造成客户对商业银行粘性下降,完全可以不需要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中介涉及和参与。商业银行金融中介的垄断地位受到严重威胁。商业银行手中掌握的大量客户(特别是大客户)的资金信息、账户资源、性格偏好等优势,逐步演变成客户资源闲置、客户关系脱媒。 1.3带来商业银行传统业务和中间业务收入逐年下滑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润来源仍然为利差收入和中间业务收入。利差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大约占总收入的70%。中间业务收入因其少风险和无风险性,正在被各家商业银行作为发展方向大力拓展。然而互联网金融的崛起,使得商业银行这两块主业遭受重创。 (1)商业银行靠传统利差收入的利润空间在逐步变小。我国商业银行利润主要来源于利差收入。在世界经济逆行和我国经济深化变革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对企业的各项贷款正在收紧,作为利差收入主要来源的大客户效益的利润空间正在变小。小微企业贷款本该成为商业银行重新拾起并引为重视的一项业务,但因为前怕狼后怕虎错失时机,而被互联网金融经营得红红火火。 (2)对商业银行的传统中间业务形成了严峻挑战。中间业务收入为非利息收入,不受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的影响。中间业务收入的低风险和无风险性,给商业银行带来了稳定地低成本的收入来源。与

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现状与对策_李玉婷

经济研究导刊 ECONOMIC RESEARCH GUIDE 总第90期2010年第16期Serial No.90 No.16,2010流动性风险是指金融机构的流动性来源不能满足流动性需求,从而引发清偿问题的可能性。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最主要的风险之一,在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流动性风险一直是存在的。流动性问题是当今世界金融领域中尚未解决的主要难题之一,对金融机构尤其重要。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而言,流动性风险是小概率事件,但一旦出现,则又可能给商业银行带来灭顶之灾,因此,对于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学界和业界经过了多年的探讨,已经取得了重要的理论成果,但是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函待解决。 一、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现状分析 1.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意识有待提高。从商业银行的角度看,流动性风险管理的主体是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应该具有主动性。而目前中国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尚处在资产负债管理的初级阶段,内部缺乏加强和完善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有效动力机制,同时也缺乏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监管意识。 这导致目前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只注重流动性监管指标的良好表现,对流动性管理能力的提高重视不够,更谈不上对资产管理策略和负债管理策略的完善。此外,公众普遍认为银行是以政府信用为支撑,其倒闭的可能性较小,即使出现流动性不足,政府也不会置之不理,最多也是同业间的兼并重组,使得中国的商业银行无流动性危机之忧。另外,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公众对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的数目和比例缺乏充分地了解。因此,即使银行经营效益不高,甚至亏损,也不会发生挤兑现象,这使中国商业银行缺乏流动性风险的危机感。 2.中国商业银行的存款额度大于贷款额度,不良贷款率高,资金回收困难。截至2008年末,中国金融机构各项存款 总额为46.62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9.73%,各项贷款余额为30.35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76%,各项存贷差额为16.27万亿元,占存款余额的35%,这一比例是2001年的4.4倍。对四家国有商业银行而言,不良贷款余额为20770.3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6.12%。值得注意是在20770.36亿元的不良贷款中,次级类为3781.43亿元,占18.2%;可疑类10529.68亿元,占50.7%;损失类6459.25亿元,占31.1%。这些数据显示,中国商业银行的存款额度大于贷款额度,不良贷款率高,资金回收困难。 3.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隐患过多。目前,国有商业银行资金来源主要是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目前,贷款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在70%以上,作为第二储备的可随时变现的金融债券相对不足。 持有国债很难成为国有商业银行调节流动性需求的手段,银行主要靠在中央银行保持一定比例的存款准备金来满足流动性需求。由于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较低,银行从自身利益出发,超过法定准备的备付金存款极少,应付流动性风险的能力相对有限。 4.缺乏对流动性风险的动态监控和预警机制。目前,中国中小商业银行使用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指标,比如流动性比例、法准备金率、存贷款比例等都属于静态指标,只能反映某一时点的流动性状况,这种事后反映和控制,缺少动态的、事前的管理手段,特别是没有建立起预先计算流动性需求与供给的技术和方法,不能准确把握银行流动性的供给、 需求及缺口变化。从根本上说,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处于不停的动态变化之中,不同的时点,同一银行的流动性状况可能相差很大,所以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应该是动态的。同时,中小商业银行缺乏流动性风险的全程监控机制,不具备在复杂环境下调动银行资源对风险进行识别和消除的能力。 收稿日期:2010-04-02 作者简介:李玉婷(1968-),女,安徽颖上人,处长,高级经济师,从事金融财务管理研究。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李玉婷 (国家开发银行新疆分行,乌鲁木齐830000) 摘要:商业银行的 “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中,流动性是商业银行的生命,是三性的前提和基石,保持适度的流动性对维护商业银行资产的安全,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流动性管理因此也就成为银行经营管理的首要任务和核心目标。通过分析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现状,提出相应的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建议和对策,以期对今后工作提供一些有利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对策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 (2010)16-0066-02 66——

2016—2017年最新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分析报告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分析报告 1.1商业银行流动性现状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出现到2008年的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对现代商业银行的冲击和影响无疑是巨大的。美国次贷危机已经从简单的信贷危机演变为波及面更广、涉及主体更多的“次级债风爆”。这次危机对那些国际上实力雄厚和管理先进的大型金融机构也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如花旗银行等这样的金融巨擘也同样未能幸免。截至目前美国已经有超过39家银行倒闭,并且银行倒闭潮已蔓延到欧洲。而流动性作为影响商业银行经营的主要风险之一,次贷危机使得本身宽松的资金环境突然收紧,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迅速显现。流动性风险又成了商业银行,其他金融机构和中央银行面前的重大难题。 据统计,美国存款机构的非借入储备总量由2007年的271.17亿美元迅速下降到2008年4月的-919.4亿美元1。美联储通过再贴现和定期拍卖短期内为市场紧急注入了1354亿美金的资金,才使得恐慌的市场情绪得以暂时稳定。作为世界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的中国,人民银行坚定的推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大幅度的提高存款准备金。这项猛烈的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使得各商业银行过剩的流动性骤然消失,流动性风险日益加重。 流动性问题一直是次贷危机爆发以来最为主要的市场压力。面临市场的流动性紧张,各国政府已经采取了多项措施。但第二波金融危机仍有可能发生。届时,国际金融市场还将持续动荡,由实体经济衰退带来的工业贷款、个人信用贷款违约率会飙升,未来还会有众多中小银行破产、大量的对冲基金关闭。另有加拿大皇家银行旗下的资本市场公司预计,未来3到5年内,还将有1,000多家美国银行倒闭。也就是说,未来数年内每8家美国银行中就将有一家倒闭。 虽然目前世界各大资本主义国家的商业银行面临着巨大的困境,中国的商业银行同样也面临着艰巨的挑战。幸运的是,国内的流动性也随着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而得到缓解。同时在中国的金融机构中,虽然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和中信银行等6家金融机构购买了部分次级按揭贷

商业银行八大风险

八大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国家风险、流动性风险、声誉风险、战略风险 一、信用风险 1.定义:是指交易对手未能履行约定契约中的义务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即受信人不能履行还本付息的责任而使授信人的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发生偏离的可能性,它是金融风险的主要类型。 2.形成原因:信用风险是借款人因各种原因未能及时、足额偿还债务或银行贷款而违约的可能性。发生违约时,债权人或银行必将因为未能得到预期的收益而承担财务上的损失。信用风险是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①经济运行的周期性;在处于经济扩张期时,信用风险降低,因为较强的赢利能力使总体违约率降低。在处于经济紧缩期时,信用风险增加,因为赢利情况总体恶化,借款人因各种原因不能及时足额还款的可能性增加。 ②对于公司经营有影响的特殊事件的发生;这种特殊事件发生与经济运行周期无关,并且与公司经营有重要的影响。 3.应对措施:传统的方法是贷款审查的标准化和贷款对象多样化;较新的方法是资产证券化和贷款出售。 二、市场风险 1.定义:是由于利率、汇率、股票、商品等价格变化导致银行损失的风险。

2.形成原因:在经济运行中的任何一项交易中,如果交易双方所拥有的与该项交易有关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则会引起逆向选择,它是引起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的重要根源。 3.应对措施:①构建独立、高效的市场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②营造良好的市场风险管理文化 ③实现现代市场风险管理技术与IT技术的有机结合 三、操作风险 1.定义:操作风险遭受潜在损失的可能,是指由于客户、设计不当的控制体系、控制系统失灵及不可控事件导致的各类风险。损失可能来自于内部或外部事件、宏观趋势以及不能为公司决策机构和内部控制体系、信息系统、行政机构组织、道德准则或其他主要控制手段和标准所洞悉并组织的变动。 2.形成原因:①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一是所有者虚位,导致对代理人监督不够。二是内部制衡机制不完善。三是存在“内部人”控制现象。由于国有商业银行所有者虚位,很容易导致银行高管人员利用政府产权上的弱控制而形成事实上的“内部人”控制,进行违法违纪活动。四是内部控制能力逐级衰减。 ②内控制度建设尚不完备。一是没有形成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控制不足与控制分散并存,业务开拓与内控制度建设缺乏同步性,特别是新业务的开展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风险较大。二是内控制度的整体性不够。对所属分支机构控制不力,对决策管理层缺乏有效的监督。

商业银行流动性分析

商业银行流动性分析 商业银行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满足存款人提取现金、支付到期债务和借款人正常贷款需求的能力。商业银行提供现金满足客户提取存款的要求和支付到期债务本息,这部分现金称为“基本流动性”,基本流动性加上为贷款需求提供的现金称为“充足流动性”。保持适度的流动性是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所追求的目标。流动性被视为商业银行的生命线。流动性不仅直接决定着单个商业银行的安危存亡,对整个国家乃至全球经济的稳定都至关重要。 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目前商业银行的数量呈上升趋势,商业银行经营业务不断得到拓展,越来越宽泛,与之而来的更是风险的加剧,商业银行经营风险体现在各个方面,其中涉及到的重点之一就是流动性风险。 1.商业银行流动性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数量,规模经营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尤其是流动性风险体现的也渐入视界。我们可以从影响银行流动性的各因素分析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具体包括央行货币的发行量与存款准备金率两大重要因素,还有央行信贷政策的松紧度等。 首先是针对近年来我国货币发行量的分析。货币发行量的高低直接决定银行各项资金的多少,通过当局对货币发行量的控制我们可以看出银行的流动性管理风险的大小,从图中可以看出,2010年至2011年底我国的货币发行量M1与M2均保持增长趋势,且M2的增长速度要高于M1的增长速度,存在明显的剪刀差效应,说明这段期间市场活跃度不是很高,而且居民与企业偏向于储蓄与定期存款,银行系统存在大量的流动性。银行在这期间对于货币的拥有量是比较充足的,应付较大情况的挤兑或其他意外是具有一定的能力的,此时的流动性风险相对来说处于较低水平。 单位:亿元人民币 我国货币供应量趋势(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产生的原因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产生的原因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来源于两个方面:负债方和资产方。由负债方引起的流动性风险主要源于商业银行很难在不受损失的情况下变现资产或者被迫以较高成本融入资金来满足负债持有人即时提取现金的需求;资产方引起的流动性风险是指表外业务的贷款承诺。考虑到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本文主要分析由负债方引起的流动性风险。 (一)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期限不相匹配 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即资金的主要来源有存款、同业拆借、央行存款、从国际货币市场借款和发行金融债券等,其中具有短期性质的存款占了绝大部分比重;而商业银行的资金主要运用于贷款、贴现、证券投资、中间业务、表外业务等,其中贷款业务在商业银行资产构成中占了绝对比重,而这些贷款以盈利性较高的中长期贷款为主。在这种资产负债结构下,当市场发生突然变动,客户大量提取额度的情况下,如果其它要素不变,银行便很难在不受损失的情况下将其资产变现而满足其流动性需求,从而产生流动性风险,因为银行流动性保持是一个在时间上连续的过程,现期的资产来源和运用会影响未来的流动性需求和供给,靠短期拆借来维持流动性只能产生恶性循环。 (二)经济环境的变化 1、中国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控制的影响。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中国资本市场得到了迅速发展,而在这其中,无论是从市场规模还是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来看,股票市场都居于领先地位。因此我们主要分析股票市场的发展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 首先,从总体上看,我国股市的发展还很不成熟,经常大起大落,当熊市转为牛市时,大量的短期性银行存款便从居民的存款账户上转到居民的证券账户,使短期内银行的流动性需求激增,在流动性供给不能相应增加的情况下,便产生了流动性风险。而在牛市转熊市时,银行短期存款大量增加,不仅增加了银行的经营成本,而且这种存款很不稳定,易带来流动性风险隐患。 其次,众所周知,我国的新股发行一向一本万利,因此常常获得超额认购。许多企业和机构出于追逐利润的目的,在新股发行时将大量资金在企业存款账户和证券公司间来回转账,随着股市的大起大落,来回转账既造成了银行资金来源的不确定性,又扩大了流动性负债的波动性,使银行流动性风险增加。 第三,股票市场的发展改变了很多企业的融资方式,那些经营良好、效益突出的企业为了降低筹资成本,纷纷改制上市,从证券市场吸收资金获得发展,而这些企业很多是银行的优质客户和贷款对象,当这些企业改变融资方式,资金需求从长期性贷款需求转向短期性的周转性贷款之后,从总体上说,银行的贷款质量下降,流动性风险增加。 2、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随着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展,利率水平逐步由市场的资金供给和需求决定。利率市场化将对企业和居民的融资和理财行为产生深刻影响,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例如,当预期利率要下降时,为了减少财富的损失,此时居民储蓄存

商业银行流动性指标分析

商业银行流动性指标分析和比较 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面对着各种各样的风险,而流动性风险是其中的最为基础和重要的一环。可以这样认为,流动性是保证商业银行生存和持续经营的关键。 为了有效监管流动性风险,商业银行设置了很多指标。这些指标从不同角度衡量了流动性问题,但是每一个指标的侧重都有所不同。并且随着认识的深化和计量技术的提高,指标本身存在问题也暴露出来。 本篇文章选取了三个从过去到现在较有代表性的指标进行分析,并通过比较它们的优点和缺点,评估这些指标的优劣。然后,我们对银行的流动性指标选择给出自己的建议。 一、流动性指标分析 贷存比(静态指标) 指标构成:贷存比=客户贷款/客户存款*100%。 指标解释:贷存比越高,贷出去的资金就越多,银行面对的流动性风险可能也就越高;同样,贷存比越低,贷出去的资金就相对较少,银行面对的流动性风选也相对较低,但是资金的利用效率也会相对较低。中国的法定的贷存比上限为75%。 指标分析: 优点:贷存比指标的计量十分简单,可以很容易统计出来;其所包括的内容很多,反应的是一个总体的情况;同时,贷存比还反映了银行的资金利用情况。所以贷存比是一个较为多面的指标,也因此作为了国家法定指标。 缺点:1)存贷比只反映了存款和贷款在数量上的关系,并没有描述这些贷款存款的性质。其中有两个特别重要的因素没有细分出来:一是存款贷款的期限结构。如果存款贷款的期限结构匹配的较好,那么就算贷存比数值较高,银行的流动性也是较好的。反之,哪怕贷存比较低,如果存款贷款的期限结构不匹配,

还是会有流动性风险。二是贷款的信用程度。如果贷款的信用程度较高,那么就算贷存比数值较高,银行到期的资产业务还是可以提供预期的流动性,来支付匹配的银行负债。反之,哪怕存贷比较低,如果贷款的信用程度低,发生违约的话,银行还是会有流动性风险。所以,贷存比所表征的流动性情况很笼统。2)贷存比只涵盖了银行的存款放贷业务,忽略了其他的资产业务,是不全面的。比如,银行可能还在货币市场上开展同业拆借业务和债券的买卖、回购业务。这些业务资产的流动性也要计入分析。 ●流动性比例(静态指标) 指标构成:流动性比例=流动性资产/流动性负债*100% 指标解释:流动性比例越高,流动性资产就越多,将流动性资产变现以支付流动性负债的能力也就越好,或者说拓展新的资产业务的能力越好;反之,支付流动性负债的能力就较低,拓展新的资产业务的能力也越低。中国监管的标准为不低于25%。 指标分析: 优点:直接分析流动性供给储备和流动性需求,在偿还能力的层面上做出评估会更有针对性;撇开了中长期负债和资产的干扰。 缺点:1)不同流动性负债的期限存在差异,流动性负债并没有评估未来某一时间段的现金流出情况,而这恰好是我们关注的;2)流动性资产是以当前的市场价格估算而来的,但是未来的资产价格会因为市场变化有所不同,所以变现能力可能要打折扣,实际的流动性比例要偏低。 ●流动性覆盖率LCR(动态指标) 指标构成:优质流动性资产储备/未来30日的现金流出量*100% 指标解释:该指标评估了商业银行在未来30天满足流动性需求的能力。是个更加具体、更加严格的指标。流动性覆盖率越高,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就越小;反之,流动性风险就越大。中国监管的要求是不低于100%。 指标分析: 优点:该指标更具体。直接考虑了银行未来30天的流动性需求满足能力,这是银行正常经营的根本关注点;该指标更严格。流动性供给从一般的流动性资产变为了优质流动性资产储备,要求变现的无障碍和低损失。

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监管贝塔值

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监管贝塔值: 金融危机后我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研究【摘要】 2007年开始的金融危机对全球金融经济造成了巨大破坏,再一次引发了政府管理层和经济学家对系统性风险的思考。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欧盟、英国和IMF都提出了系统性风险分析报告,并且在各国金融监管改革方案中均体现了对系统性风险监管的高度重视。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同样也引起我国监管层的高度重视,次贷危机爆发后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等金融高层在不同场合表示,今后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监管将是金融监管中的重中之重。那么什么是银行系统性风险,银行系统性风险是如何形成的,金融风暴后我国银行业存在多大的系统性风险,以及如何来监管,这都是目前面临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在此,本文对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进行了测度,并提出了一些防范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政策建议。本文以2007年金融危机为背景,从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内涵出发,阐述了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形成机理和表现特征。然后对次贷危机下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表现和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形成原因从宏观层面、微观层面和监管层面三个层面进行了分析。接着从我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触发和我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传染两个方面来探讨了我国银行系统性风险可能产生的原... 【关键词】商业银行; 系统性风险; 监管; 贝塔值;

摘要5-6 Abstract6-7 插图索引10-11 附表索引11-12 第1章绪论12-18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12-13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13-15 1.2.1 系统性风险的定义13 1.2.2 系统性风险的形成13-14 1.2.3 系统性风险的特征14 1.2.4 系统性风险的测算14-15 1.3 研究方法和结构15-18 1.3.1 研究方法15-16 1.3.2 论文结构16-18 第2章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理论分析18-26

商业银行流动性分析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流动性分析摘要:近几年, 随着”入市”的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和管理理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金融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触发银行流动性危机的概率明显增大,流动性风险管理日益受到银行业的重视。本文认为, 解决流动性管理缺陷的对策应从创造良好的外部监管环境、切实实施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保全信贷资产、合理追求利润最大化以及针对不同流动性需求采取不同的弥补措施等方面子找途径。 关键词:流动性风险, 商业银行, 资本市场 一、引言 银行的流动性一般是指商业银行满足存款者提现、支付到期债务和借款者的正当贷款需求的能力, 它对商业银行尤其重要,是商业银行的生命线。流动性问题解决不好, 就有可能转化为流动性风险, 酿成支付危机, 引发大规模的挤提风潮甚至大批银行的倒闭, 最终以金融危机的形式爆发出来.因此,流动性是银行稳健经营的前提, 也是银行流动性、赢利性、安全性的"三性原则"中的首项。由此可见, 相比银行运作中的其它风险, 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力更大, 并且是长期存在的。流动性风险指的是商业银行缺乏足够的流动性储备来应付即期负债的支付或者满足贷款需求, 从而引发的挤兑风潮或银行信誉度丧失的可能性。 我国主要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 以及中国建设银行。在1994年, 我国建立了以中央银行, 也就是中国人民银行为核心, 商业性金融银行与政策性金融相分离, 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 其它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并存的银行体制。并为此制定了总量控

制, 比例惯例, 分类知道, 市场通融的银行信贷资金管理方法。在1998年, 中国人民银行取消了对国有商业银行贷款限额的控制, 在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的基础上, 对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增加量的管理方面, 取消指令性计划, 改为指导性计划, 实行计划知道, 自求平衡, 比例管理, 间接调控的新的管理体制. 从而,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开始了在没有限额控制, 资产负债管理的环境下的探索。 本文首先将会提供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部分数据( 比如贷存比率, 资金流动率, 等等), 对这些数据进行一些比较, 试图找出银行流动性的发展趋势。并且进一步讨论国有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问题,并提出的符合国家现状的对策和建议。 二、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现状 根据数据显示, 从2004年到2006年, 中国金融机构的贷存比率为57.7%, 其中,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以及中国交通银行占了55.8%. 但是, 其它的9所股份制银行加上中信银行和中国光大银行, 贷存比率为66.2%, 相比而言, 国有商业银行的贷存比率要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 另一方面, 在2006年, 在人民币流动资金比率方面, 除了中国银行和中国招商银行, 其它银行的流动资金率都要高于2005年, 而在外币流动资金方面, 除了中国银行和中国民生银行, 其它银行的流动 资金也都要高于2005年. 由此可见, 就整体而言, 和200年相比,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流动资金比率是逐渐增加的. 对于更久之前的数据, 可以见 表1 表1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流动性综合性指标测算表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特点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特点: 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我们说一个银行具有流动性,一般是指该银行可以在任何时候以合理的价格得到足够的资金来满足其客户随时提取资金的要求。银行的流动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资产的流动性,二是负债的流动性。资产的流动性是指银行资产在不发生损失的情况下迅速变现的能力;负债的流动性是指银行以较低的成本适时获得所需资金的能力。当银行的流动性面临不确定性时,便产生了流动性风险。 1.流动性缺口客观存在。从商业银行近年来经营的实际情况看,流动性供给无法充分满足流动性需求,客观上已经存在一定程度的流动性缺口。 2.资本杠杆比率偏高。近年来,由于各商业银行资本金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存款的增长速度,资本杠杆比率越来越高,近两年均超过50%。自有资金抵御流动性风险的能力逐年下降。即便如此,随着近年来金融机构所处的社会制度背景、经济金融环境及其影响的广度和深度等方面的变化,经营的安全性已不能用单一的资本充足率来衡量,在国内外金融市场日益发达从而金融风险日益增加的情况下,即使资本充足率达到警戒线以上也已不足以保证银行经营系统的安全和经济的稳定发展。 3.资产形式单一,变现能力较差。按照现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标准衡量,合理的资产形式及其结构应该是多元化的。但是,目前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着资产形式单一的问题,资产的大部分被贷款所占据。贷款受合同期限等因素的影响,流动性较差,属于固态资产,其在资产结构中的高占比,必然限制了整个资产的流动性。 4.信贷资产质量低,资金沉淀现象严重。目前信贷资产质量低已成为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流动性的主要因素,不良贷款形成的风险成为流动性风险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不良贷款占比较高,使得占全部资产较大比重的信贷资产缺乏流动性,从而影响了资产的总体流动性。 5.流动性负债比例上升,潜在风险加大。目前各商业银行流动性负债比例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加大了各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难度和潜在的流动性风险。 影响中国2013年6月流动性危机的因素:

商业银行监管指标共13页

附件一

《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口径说明 一、风险水平 (一)流动性风险 1、流动性比例 本指标分别计算本币及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流动性比例=流动性资产/流动性负债×100% ●指标释义:

流动性资产包括:现金、黄金、超额准备金存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同业往来款项轧差后资产方净额、一个月内到期的应收利息及其他应收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合格贷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债券投资、在国内外二级市场上可随时变现的债券投资、其他一个月内到期可变现的资产(剔除其中的不良资产)。 流动性负债包括:活期存款(不含财政性存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定期存款(不含财政性存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同业往来款项轧差后负债方净额、一个月内到期的已发行的债券、一个月内到期的应付利息及各项应付款、一个月内到期的中央银行借款、其他一个月内到期的负债。 2、核心负债依存度 本指标分别计算本币和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核心负债依存度=核心负债/总负债×100% ●指标释义: 核心负债包括距到期日三个月以上(含)定期存款和发行债券以及活期存款的50%。 总负债是指按照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编制的资产负债表中负债总计的余额。 3、流动性缺口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流动性缺口率=流动性缺口/90天内到期表内外资产×100% ●指标释义: 流动性缺口为90天内到期的表内外资产减去90天内到期的表内外负债的差额。

(二)信用风险 4、不良资产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不良资产率=不良信用风险资产/信用风险资产×100% ●指标释义: 信用风险资产是指银行资产负债表表内及表外承担信用风险的资产。主要包括:各项贷款、存放同业、拆放同业及买入返售资产、银行账户的债券投资、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承诺及或有负债等。 不良信用风险资产是指信用风险资产中分类为不良资产类别的部分。不良贷款为不良信用风险资产的一部分,定义与“不良贷款率”指标定义一致;贷款以外的信用风险资产的分类标准将由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银监会,下同)另行制定。 4.1 不良贷款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不良贷款率=(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各项贷款×100% ●指标释义: 贷款五级分类标准按照《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银发[2001]416号)及《关于推进和完善贷款风险分类工作的通知》(银监发[2003]22号)文件)及相关法规要求执行。 正常类贷款定义为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没有足够理由怀疑贷款本息不能按时足额偿还。关注类贷款定义为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次级类贷款定义为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会造成一定损失。可疑类贷款的定义为借款

商业银行八大风险完整版

商业银行八大风险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八大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国家风险、流动性风险、声誉风险、战略风险 一、信用风险 1.定义:是指交易对手未能履行约定契约中的义务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即受信人不能履行还本付息的责任而使授信人的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发生偏离的可能性,它是金融风险的主要类型。 2.形成原因:信用风险是借款人因各种原因未能及时、足额偿还债务或银行贷款而违约的可能性。发生违约时,债权人或银行必将因为未能得到预期的收益而承担财务上的损失。信用风险是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①经济运行的周期性;在处于经济扩张期时,信用风险降低,因为较强的赢利能力使总体违约率降低。在处于经济紧缩期时,信用风险增加,因为赢利情况总体恶化,借款人因各种原因不能及时足额还款的可能性增加。 ②对于公司经营有影响的特殊事件的发生;这种特殊事件发生与经济运行周期无关,并且与公司经营有重要的影响。 3.应对措施:传统的方法是贷款审查的标准化和贷款对象多样化;较新的方法是资产证券化和贷款出售。 二、市场风险 1.定义:是由于利率、汇率、股票、商品等价格变化导致银行损失的风险。

2.形成原因:在经济运行中的任何一项交易中,如果交易双方所拥有的与该项交易有关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则会引起逆向选择,它是引起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的重要根源。 3.应对措施:①构建独立、高效的市场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②营造良好的市场风险管理文化 ③实现现代市场风险管理技术与IT技术的有机结合 三、操作风险 1.定义:操作风险遭受潜在损失的可能,是指由于客户、设计不当的控制体系、控制系统失灵及不可控事件导致的各类风险。损失可能来自于内部或外部事件、宏观趋势以及不能为公司决策机构和内部控制体系、信息系统、行政机构组织、道德准则或其他主要控制手段和标准所洞悉并组织的变动。 2.形成原因:①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一是所有者虚位,导致对代理人监督不够。二是内部制衡机制不完善。三是存在“内部人”控制现象。由于国有商业银行所有者虚位,很容易导致银行高管人员利用政府产权上的弱控制而形成事实上的“内部人”控制,进行违法违纪活动。四是内部控制能力逐级衰减。 ②内控制度建设尚不完备。一是没有形成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控制不足与控制分散并存,业务开拓与内控制度建设缺乏同步性,特别是新业务的开展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风险较大。二是内控制度的整体性不够。对所属分支机构控制不力,对决策管理层缺乏有效的监督。对业务人员监督得多,而对各级管理人员监督得较少、制约力不强。三是内控制度的权威性不强。审计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稽核审计职能和权威性没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分析报告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分析报告 1 引言 1.1 商业银行流动性现状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出现到2008年的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对现代商业银行的冲击和影响无疑是巨大的。美国次贷危机已经从简单的信贷危机演变为波及面更广、涉及主体更多的“次级债风爆”。这次危机对那些国际上实力雄厚和管理先进的大型金融机构也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如花旗银行等这样的金融巨擘也同样未能幸免。截至目前美国已经有超过39家银行倒闭,并且银行倒闭潮已蔓延到欧洲。而流动性作为影响商业银行经营的主要风险之一,次贷危机使得本身宽松的资金环境突然收紧,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迅速显现。流动性风险又成了商业银行,其他金融机构和中央银行面前的重大难题。 据统计,美国存款机构的非借入储备总量由2007年的271.17亿美元迅速下降到2008年4月的-919.4亿美元1。美联储通过再贴现和定期拍卖短期内为市场紧急注入了1354亿美金的资金,才使得恐慌的市场情绪得以暂时稳定。作为世界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人民银行坚定的推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大幅度的提高存款准备金。这项猛烈的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使得各商业银行过剩的流动性骤然消失,流动性风险日益加重。 流动性问题一直是次贷危机爆发以来最为主要的市场压力。面临市场的流动性紧张,各国政府已经采取了多项措施。但第二波金融危机仍有可能发生。届时,国际金融市场还将持续动荡,由实体经济衰退带来的工业贷款、个人信用贷款违约率会飙升,未来还会有众多中小银行破产、大量的对冲基金关闭。另有加拿大皇家银行旗下的资本市场公司预计,未来3到5年内,还将有1,000多家美国银行倒闭。也就是说,未来数年内每8家美国银行中就将有一家倒闭。 虽然目前世界各大资本主义国家的商业银行面临着巨大的困境,中国的商业银行同样也面临着艰巨的挑战。幸运的是,国内的流动性也随着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而得到缓解。同时在中国的金融机构中,虽然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和中信银行等6家金融机构购买了部分次级按揭贷款,但由于我国国内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从事境外信用衍生品交易管制仍然比较严格,这些银行的投资规模并不大。据美国金融机构估计,这6家银行次级债亏损共约49亿元人民币。这些银行的管理层也表示,由于涉及次贷危机的资金金额比重较小,带来的损失对公司整体运营而言,影响非常轻微。同时,我国的商业银行早在几年前就实行了体制的改革,在金融机构的帮助下剥离了巨额的不良资产、不良贷款和呆账坏账,大大减轻了流动性风险对银行日常运营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升了市场的竞争力。在面对经济危机时,政府的应对措施得当,一系列的政策把金融危机对广大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影响降到了最低,所以并没有出现恐慌性的挤兑和对金融市场不利的征兆,进而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也并没有发生太大的问题。

商业银行流动性评价的主要指标

1. 商业银行流动性评价的主要指标(1)资产负债结构。由于“短借长贷”的资产负债结构引起到期日缺口,而银行资产产生的现金流量在极少情况下能够正好弥补因支付负债而引致的现金流出,从而产生流动性问题。 (2)央行货币政策。央行的货币政策与商业银行的流动风险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如央行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商业银行向央行借款受到控制,由于整个社会货币数量和信用总量的减少,资金呈紧张趋势,存款数量减少,挤兑的可能性增加,贷款需求增高,同时商业银行无法筹集到足够资金满足客户需求,从而造成流动性风险。 (3)金融市场发育程度。由于金融市场包括存款市场、贷款市场、票据贴现市场、证券市场等,其发育程度直接关系商业银行资产的变现能力和主动取得负债的能力,从而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大小。 (4)信用风险。信用风险的发生往往打乱商业银行资金的运用计划,引发流动性危机。 (5)商业银行对利率变化的敏感度。利率变化会影响银行流动资产的变现价值和增加外部筹资成本,利率预期的上升与下降均会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产生影响。 (6)银行信用。银行的信用主要取决于净资产状况、稳定的收入、向外披露信息质量和政府的保证,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比率居高不下,之所以未发生流动性问题,很大程度上源于政府信用。 (一)综合指标分析 1.存贷比分析:比值逐渐下降,但是仍显过高。 存贷比是发放贷款与吸收存款之间的比例,即贷款总额/存款总额,它是评判商业银行流动性的总指标。贷款被认为是商业银行中流动性最低的资产;而存款则是商业银行主要的资金来源,是保持商业银行流动性的重要因素。存贷比值越大,即发放贷款占吸收存款的比例越高,就预示着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越差,因为不具流动性的贷款占用了更多稳定的资金来源。近几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存贷比不断下降,从1998年的90%左右下降到2004年的74%左右,存贷比的不断下降有利于改善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存贷比下降的同时,绝对比值仍显过高。我国的商业银行法规定,存贷款的比例不能高于75%,尽管我国商业银行的存贷比在2004年降到了75%以下,但这与2004年的货币政策趋紧,银行放缓贷款的发放速度有关,一旦货币政策有所放松,存贷比难保不会再次超过警戒线。存贷比过高,使我国商业银行依然面临者严峻的流动性风险。 2.存贷款的期限结构分析:期限结构失配现象严重。 合理的存贷款期限结构是商业银行良好流动性的重要保证。但从近几年我国存贷款增长趋势来看,我国商业银行存贷款期限结构失配的现象日益严重。从商业银行存贷款的余期结构来看,余期一年以上的中长期贷款的比例不断上升。2002 2003年,余期一年以上的定期存款所占比重稳定在45%左右;但是,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The Impact of Internet Finance on the Sys-tematic Risk of Commercial Banks 摘要 本研究根据长尾理论以及金融脆弱性能理论梳理了相关理论,并对互联网金融行业和商业银行运行机制和现状进行分析,特别是针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起源、特点等进行理论分析,最后通过数据的统计运算以求探究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同时能够给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银行系统性风险、金融监管、互联网金融 Abstract Based on the long tail theory and the financial fragile performance theory, this study combs relevant theories and analyzes the operating mechanism and status quo of the Internet financial industry and commercial banks, especially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origi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ystemic risks of banks. The statistical operation is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Internet finance on the systemic risk of commer-cial banks, and can give relevant recommendations. Keywords: banking systemic risk, financial supervision, internet financ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