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绿色发展内涵分析

旅游业绿色发展内涵分析
旅游业绿色发展内涵分析

JOURNAL OF TOURISM DEVELOPMENT

14

旅游发展研究

【摘要】21世纪是绿色发展时代,旅游业发展的绿色转向既是时代要求,也是自身

呼唤。本文从绿色发展、旅游本质、旅游民生、旅游幸福和旅游权利等多重视角剖析了旅游业绿色发展的内涵。并基于此内涵,探讨了旅游业绿色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实施策略。研究结论表明,旅游业绿色发展是以旅游利益相关者幸福感提升为根本目标和核心要求,以人类旅游活动与自然生态、经济社会等的全面科学发展为突出特征,以建设美丽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和谐产业为发展导向的一种全新发展理念、发展方式与发展战略。旅游业绿色发展包括六个具体目标任务,应采取灵活多样实施策略。

【关键词】绿色发展;旅游业;旅游民生;旅游幸福;生态文明

旅游业绿色发展内涵分析

颜文华

(洛阳师范学院河洛文化国际研究中心, 河南 洛阳 471022)

Doi:10.3969/j.issn.1007-0087.2014.05.002

作者简介:颜文华(1977-),男,湖南攸县人,洛阳师范学院国土与旅游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旅游市场营销、旅游教育。

基金项目:本研究受到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12400440054)和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4B790021)共同支持。

一、引言

“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绿色大变革、大转型、大

崛起的新的历史起点上”[1]。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推

进绿色发展是21世纪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已经成为众多国家和地区的战略选择。与之相呼应,中国关于“绿色发展”、“绿色转型”、“绿色经济”的提法也大量涌现于党政文件、学术成果和新闻媒体等,绿色发展理论体系日益完善,国家与各级政府也在积极推动绿色发展,抢占绿色发展的战略先机。作为建设美丽中国先导型产业的旅游业,理应紧扣时代步伐,积极推进旅游业发展模式的绿色转型。但学术界对绿色发展的研究显示出高度热情和重视的

同时,并没有对旅游业绿色发展研究给予足够重视。笔者在中国知网检索发现直接相关的仅有瞿华等人发表的《积极推进我国旅游业绿色转型》[2]这一篇文章,其它都是围绕旅游发展中的绿色管理、绿色消费、绿色营销、绿色开发、绿色创建和绿色旅游等内容,虽然成果颇多、内容广泛,但研究视角多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目标局限于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并没有触及到旅游业绿色发展的基础理论与核心内容体系,例如旅游业绿色发展的本质、特征、原则等,甚至对于什么是旅游业绿色发展这样的基本概念都没有涉及。究其原因在于简单套用“绿色”新词,缺乏本质性、内涵式的科学界定。21世纪是绿色

专题调研

JOURNAL OF TOURISM DEVELOPMENT

15

2014年 第5期

发展时代,旅游业发展的绿色转向既是时代要求,也是自身呼唤。理论的滞后无疑会影响其对绿色发展实践的指导,甚至引起资源的巨大浪费。基于此,笔者对旅游业绿色发展内涵、目标任务等展开研究,希望达到抛砖引玉作用,让学术界关注此问题,推动形成较为系统的旅游业绿色发展理论和实践框架。

二、旅游业绿色发展内涵剖析

该如何理解旅游业绿色发展内涵,笔者认为需要从绿色发展与旅游本质角度去理解,同时还要借鉴相关研究视角及其成果去理解,如旅游幸福、旅游民生、旅游权利等。

(一)从绿色发展视角剖析旅游业绿色发展内涵

迄今为止学术界对“绿色发展”或“绿色经济” 并未有一个精确的定义,甚至还存有争议。但可以将其内涵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绿色发展是奉行以人为本的一种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方式。这种发展方式“以绿色技术为基础,聚焦于提高人的生

命力的持续健康发展”[3]

,“可促成提高人类福祉和社会公平,同时显著降低环境风险与生态稀缺”[4],

其根本目的是“改善人民生存环境和生活水平,推动

人的全面发展”[5]

,其核心要义和最终目标是人民幸福,人民幸福“也是检验国家发展的最终标准”[6]。

第二,绿色发展是奉行生态至上的一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发展方式。绿色发展“以生态规律为基础,通过政府主导和市场导向,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符合生态系统规律的强制性制度安排”[7],是“最大限度保护生态环境,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全面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发展方式”[8]。第三,绿色发展

是奉行全面科学发展的一种人类活动与经济社会、自然生态全面发展的发展方式。绿色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与重要内

涵”[9],这种发展方式不是唯GDP论,也不是单一环

境保护或单一追求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而是“资源能源合理利用,经济社会适度发展,损耗补偿互

相平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10]的发展方式。综上,

绿色发展的本质要求是服务人的全面发展、提升民生福祉。绿色发展“把生态发展作为第一原则,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的质与

量有机结合,把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度作为判断标

准”[11]

,既强调彰显生命价值,注重社会公平、民生

福祉或幸福感,又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社会文化和人类自身等全面协调与和谐共处。旅游业绿色发展从本质上显然也要围绕人的全面发展和民生福祉。但这里的“人”不仅仅是旅游者,虽然旅游者是核心,具体而言是指以旅游者为核心,包括旅游地居民和旅游从业人员等在内的旅游利益相关者。旅游业绿色发展就是要让旅游者旅游体验更美、更幸福,旅游地居民生存环境更美,生活更幸福,旅游从业人员工作与生活环境更美,工作更有尊严和职业幸福感更强。旅游业绿色发展不仅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而且将其上升到提升旅游利益相关者生命质量与生活品质高度,实现自然生态与人类发展的高度融合。从绿色发展角度来看,旅游业绿色发展就是要让旅游业成为美丽产业与幸福产业。

(二)从旅游的本质视角剖析旅游业绿色发展内涵

对于旅游的本质,学者们论述颇多。有的从旅游者生命或生存角度论述。林早等(2003)认为考察旅游必须从人的生命的角度入手,并指出旅游的本质就是人们通过对新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寻找与体验,得到生命需要的满足,并最终促进其三重生命和谐发展的审美活动[12]。张斌(2008)指出旅游就是人们通过筹划,离开和返回惯常生活环境,体验并满足非谋生需求的生存活动[13]。王中华(2011)认为旅游活动是旅游者满足超越惯常经验、精神束缚、有限存在等层次不一的超越有限时空的需求[14]。曹诗图等(2012)指出“诗意地栖居”是旅游的理想追求,旅游的本质是人对生命自由和谐的追求或异地身心自由的体验[15]。这些论述看到了旅游与生命或生存之间关系,启示着旅游业绿色发展要关注生命力提升或生存状况改善等内在属性,不能仅看到表面的经济、社会等属性。正如张凌云(2008)所说“旅游作为一种人的自身基本需要,是与生俱来的,是先天的,并不受外界条件的变化而改变,对于现在学术界总结的旅游的种种性质和属性(例如经济

性、社会性等),则是我们后天赋予的”[16]

。有的从

旅游者身心体验或审美角度论述。冯乃康(1995)认

旅游发展研究

为旅游的基本出发点、整个过程和最终效应都是以获取精神享受为指向[17];谢彦君(1998)认为“审美和愉悦”是旅游的内核即本质[18]。马耀峰等(2007)认为旅游的本质是人的一种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自觉活动或经历,其目的是追求身心愉悦[19]。曹诗图等(2011)认为旅游的本质应是旅游者的异地身心自由体验[20]。李鹏学(2011)提出旅游的过程也是旅游者养生(包括养眼、养身、养心三个层次)的过程[21]。这些观点实际是上述观点的进一步深入,表明旅游活动从本质上是通过体验或审美来实现旅游者的身心愉悦,甚至是“为凝固已久的生命形式注入新的刺激,从而在态度、行为、观念等方面发生变化”[22],进而提升生命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毋庸置疑,旅游业绿色发展不能漠视旅游本质,应推动旅游发展更加关注身心愉悦、生命力的提升和人的全面发展等类似内容。正如宋振春(2007)所主张“旅游发展的目的是增进与旅游相关的人的自由、权利、幸福,促进社会的开放、民主、繁荣”[23]。所以,从旅游的本质视角来看,旅游业绿色发展就是要让旅游回归本源。

(三)从旅游民生视角剖析旅游业绿色发展内涵

自2009年国务院通过《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以来,旅游与民生问题成为学者们又一个研究热点,马耀峰、赵黎明、马波、罗明义、张辉、刘锋等知名旅游专家在2010年《旅游学刊》第7-9期专门组织的“旅游与民生”笔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肖飞(2009),朱金林(2011),廖维俊(2012),朱晓翔(2012),曹诗图等(2012)等也对此展开了研究[24-28]。这些旅游民生论者认为旅游业虽然具有促经济发展、促社会和谐、促生态优化等功能,但发展旅游业的根本目的在于改善民生,“民生导向”将引领中国旅游发展方式的转变。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大部分和更多数人从旅游中受益是旅游民生的重要特征。旅游业是关注生命本质的民生产业,具有巨大的民生功能,关乎人的生命质量和人的生活品质。长期以来,我国推进旅游发展的政策基点存在着经济关注度远远高于民生关注度的倾向,我国旅游发展应更新观念,超越产业经济属性的发展模式,更加注重发挥旅游业的民生功能,使旅游业成为名副其实的民生产业或社会福祉产业。旅游民生论的观点对于理解旅游业绿色发展内涵与本质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说,旅游业绿色发展就是一种关注民生的发展理念与方式。旅游业绿色发展本质要求就是要关注生命力,提升生命质量和生活品质。因此,从旅游民生视角来看,旅游业绿色发展就是要让旅游业成为民生福祉产业。

(四)从旅游幸福视角剖析旅游业绿色发展内涵

作为现代服务业,旅游产业销售的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产品“幸福”。国外学者Neal, J. D.,Gilbert, D,Abdullah等人对旅游幸福展开了系列研究,国内学者亢雄、高园等对此也多有研究。亢雄认为旅游幸福是旅游者个体身心健康、怡情悦性的综合指标,旅游因其乐生价值、康体价值、伦理价值、审美价值、文化价值等,因而对人具有独特的幸福意义[29-30]。因此,如果说旅游安全是旅游业发展的底线要求,旅游幸福无疑是旅游业发展的最高追求,也就是说旅游业从本质上是一种幸福提升型产业。不过,旅游业发展不仅仅是关注旅游者幸福提升,“旅游幸福的主体应包括旅游者、旅游地居民和旅游从业人员”[31],旅游地居民幸福和旅游从业人员幸福往往成为旅游发展所忽略或不太重视的对象。这种发展观念无疑需要转变,因为“拥有幸福的居民才能拥有高质量的旅游产品”[32],没有幸福快乐的员工也就没有幸福快乐的客人。总而言之,从理论或本质上旅游业是幸福产业。但从我国旅游实践来看,旅游业还并不幸福,无论是旅游者,还是旅游地居民,尤其是旅游从业人员,总体上与幸福的实现距离还遥远,旅游业发展需要实现幸福转向。正如徐燕(2012)所说让国民有尊严地消费、从业者受尊重地工作,提升旅游的“幸福感”和“乐趣度”将成为今后的发展方向[33]。民生与幸福有联系也有区别,总体来说幸福是要比民生更为高一层次的需求。旅游幸福论者把旅游从民生层次提升到了幸福层次,更加彰显了旅游对人类生命的重要价值。旅游幸福论启示着旅游业绿色发展要把提升旅游者、旅游地居民和旅游从业人员的共同幸福作为最高追求。虽然旅游者幸福是核心,但其幸福的实现不得损害或牺牲旅游地居民和旅游从业人员的幸福。因此,从旅游幸福视角来看,旅游业绿色发展就是要让旅游业真正成为幸福产

JOURNAL OF TOURISM DEVELOPMENT

16

专题调研

JOURNAL OF TOURISM DEVELOPMENT

17

2014年 第5期

业。(五)从旅游权利视角剖析旅游业绿色发展内涵

王德刚(2009)从《马尼拉宣言》强调旅游是“人人享有的权利”出发较早的研究了旅游权利,认为我们对旅游的认识,应该由单一的功利化目的——发展经济逐步回归到旅游的本质——把旅游作为人的基本权利[34]。杜一力(2011)认为旅游权利是基本的社会文化权利,是人人享有的权利,国家和社会需要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这就是旅游的公共政策产生的依据等[35]。王德刚(2011)在其《再论旅游权利》一文中提出旅游权利具有普遍性、平等性、非功利性和利益多元性特点[36]。戴斌等(2011)认为保障旅游权利是我国旅游发展的根本目标,也是解决新旧矛盾的核心。中国旅游发展要满足人民大众的现实所需,要致力于一个更加大众、更加多样的国民旅游福祉而努力创新[37]。马波等(2012)提出旅游作为人的一项权利应该得到充分尊重,发展旅游业的根本目标在于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只有符合这一根本

目的的旅游才是“好旅游”[38]

。庄晓平等(2013)认

为旅游权利不仅指旅游者的权利,还包括了旅游企业及当地居民的权利[39]。从旅游权利视角来看,旅游业发展应让更多数人承担旅游发展义务(每一个利益相关者都应该为发展旅游承担一定的成本),享有旅游权利,共享发展旅游所带来的利益。这启示着旅游业绿色发展应该是以保障人权、彰显公平正义为核心的一种发展方式,应合理分配各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充分保障各利益相关者的权利,并促进各利益相关者共享旅游发展成果,实现各利益相关者的和谐共处。因此,从旅游权利视角来看,旅游业绿色发展就是要让旅游业成为和谐产业。

(六)旅游业绿色发展内涵小结

通过上述分析,旅游业绿色发展的内涵可以归纳如下:

1.旅游业绿色发展是关注幸福提升的一种发展理念和战略思维

绿色是生命之色,旅游业绿色发展就是一种关注生命体——旅游利益相关者幸福提升的发展方式,旅游业绿色发展就是要提升旅游利益相关者的生活品质,彰显其生命价值。旅游业的发展从根本

上来说是更好促进旅游利益相关者(旅游者为核心,也包括旅游地居民和旅游从业人员,下同)幸福感的提升。唯有这些利益相关者通过旅游活动和旅游产业获得身心愉悦和健康,获得了美丽的旅游、生活与工作环境,有了幸福感、尊严感,从而生命力得到了提升,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才能随之而来。如果说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主要关注的是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那么旅游业绿色发展主要关注的是人的生命力的提升。所以,旅游业的绿色发展不是简单的绿色旅游,也不是属于旅游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一种新的实践形式,而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观,是继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之后一种全新的真正体现旅游本质的旅游业发展理念和战略思维。

2.旅游业绿色发展是奉行以人为本、生态至上和全面发展的新的价值观与发展观

绿色意味着自然、环保,旅游业绿色发展是一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发展方式,主张生态至上原则。也就是说旅游业的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平衡为代价,而要以生态改善促进旅游发展和生命力提升。旅游业绿色发展主张全面发展原则,目的是促进自然生态的保护与优化,促进经济社会的文明与进步,这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一致的,但也主张以人为本,最根本的目的是促进旅游利益相关者自身的愉悦与健康或幸福,达到生命力的提升。这是一种全新的价值观与发展观,是奉行旅游利益相关者生命力为本的价值观与发展观,即真正以人为本,而不是传统黑色发展方式所奉行的以旅游经济为本,也不是旅游可持续发展所奉行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统一为本。在这样的价值观与发展观指导下,旅游利益相关者由内而发(而不是依赖约束限制等外部力量)、顺其自然地推动人的生命价值与自然生态、社会经济等全面发展。在这样的价值观与发展观下,自然生态的保护与优化是旅游业绿色发展的基础条件,经济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是旅游业绿色发展的外在表现和客观要求,旅游利益相关者自身的愉悦与健康或幸福是旅游业绿色发展的内在表现和核心要求。

3.旅游业绿色发展就是要使旅游业真正成为美丽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与和谐产业

旅游业绿色发展就是要科学地寻找一种既能增

旅游发展研究

加物质与精神财富,使旅游业成为民生福祉产业;又能改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生产、生活环境质量,使旅游业成为美丽幸福产业;更能提升旅游利益相关者自身生命力,共享旅游发展成果,使旅游业成为幸福和谐产业的发展方式。美丽体现旅游业发展对生态的改善与优化,民生体现旅游业发展对百姓综合福利的改善与优化,幸福体现旅游业发展对生存环境与生活品质的改善与优化,和谐体现旅游业发展对公平正义的改善与提升。

综合上述内涵分析,笔者将旅游业绿色发展定义为: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基础,以人为本、生态至上、全面发展为基本原则,以旅游利益相关者幸福感提升为根本目标和核心要求,以人类旅游活动与自然生态、经济社会的全面科学发展为突出特征,以建设美丽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和谐产业为发展导向的一种全新发展理念、发展方式与发展战略。旅游业绿色发展本质上就是以旅游利益相关者幸福感提升为核心的人类旅游活动与自然生态、经济社会等的全面科学发展。

三、旅游业绿色发展的目标任务与实施策略

根据旅游业绿色发展内涵与基本概念,我们根据旅游业主体、客体、媒体等层次划分,可以将旅游业绿色发展的目标任务及相应实施策略归纳如下。

(一)让旅游者的旅游体验更美、旅游幸福感更强

旅游者作为旅游业主体层次,绿色发展就应当实现让旅游者旅游经历不再是花钱买罪受,真正获得高质量的留下美好回忆的旅游体验,并由此增强其幸福感。这就牵涉到需要积极探索并运用绿色技术来做好旅游客流预报服务,引导和帮助游客做好旅游计划,将旅游客流调控在适宜旅游范围内,避免出现部分热点景区、旺季时间出现旅游井喷现象。同时要运用绿色技术改善旅游地生态环境、提升旅游服务质量,让旅游者所体验到的、所接触到的都是最美、最舒心的。

(二)让旅游地更美丽、居民更幸福

由各类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所形成的旅游地作为旅游业客体层次,绿色发展就应当实现先让旅游地不再因旅游活动而使生态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真正形成因美丽而旅游,因旅游而更美丽的良性循环,旅游地居民也因旅游活动的开展,民生福祉得到提升,文化素养和精神风貌不断改善,从而感觉更幸福。这一目标任务的实现需要强化旅游规划的绿色技术,从源头上控制好资源绿色开发,减少自然生态人为破坏和文化遗址的恶意毁坏,并要发挥政府与市场各自作用,调动居民充分融入旅游产业中,自觉改善旅游环境、参与旅游开发、拥护旅游业绿色发展。另外要建立旅游业绿色统计和考评制度,对各地旅游业发展水平的统计与考核,不再局限于“旅游经济数据”,如旅游总收入、旅游总人次,旅行社总数、旅游从业人员规模等。这样的考评体系容易助长各级政府部门和旅游企业重经济、轻生态,不利于旅游循环经济的发展。笔者认为这些经济方面的指标要继续优化,可以设置或优化更多体现质量、结构或效率方面的指标,如游客人均消费额、人均停留天数、六要素结构比例、产业辐射力等。另外要设立“旅游生态数据”,例如污染治理、环境保护、资源节约方面的数据。这样既有反映经济规模、结构与效益方面的内容,也有反映社会文化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等方面的内容。

(三)让旅游从业人员工作更有尊严,职业幸福感更强

旅游从业人员从狭义上来说就是指旅游企业的各类从业人员。旅游企业作为旅游业媒体层次,绿色发展就应当实现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员工工作更有尊严,员工福利待遇和职业幸福感不断改善,企业综合效益不断提高。这要求旅游企业要积极运用绿色技术,科学开源节流,提高效益,并要真正实施顾客至上、员工第一的人本理念,在生活、工作等各方面增强人文关怀,让广大从业人员尤其是基层员工更有尊严,真正体会到绿色发展对自身发展的好处,从而提升职业吸引力和职业幸福感。

(四)让更多人加入旅游队伍、让更多地方适宜旅游、让更多人共享旅游发展成果

旅游业的美丽或幸福不在于其使部分人享受了旅游乐趣,使部分地区环境舒适宜游,使部分人因旅游业的发展而走上致富之路;而是在于其让最大

JOURNAL OF TOURISM DEVELOPMENT

18

专题调研

JOURNAL OF TOURISM DEVELOPMENT

19

2014年 第5期

多数的人类加入旅游队伍享受旅游之乐趣,让最大多数地区环境舒适宜游,让最大多数人共享旅游业发展成果。旅游业绿色发展不只是简单的强调发展中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还强调发展中要讲究公平正义,包容增长。这要求旅游主管部门要建立绿色发展机制,通过设立绿色税收、财政等激励制度和绿色旅游公益基金等扶持和引导更多人加入旅游队伍,让更多地方适宜旅游,让更多人共享旅游发展成果。

(五)让旅游者、旅游地居民、旅游从业人员更加注重生态文明

旅游业绿色发展旨在给旅游利益相关者和全社会传递美丽、提升幸福感,但其实现需要旅游利益相关者更有所担当,即更加注重生态文明,这是旅游利益相关者自身的文明与进步。因此一方面要构建旅游业绿色教育与宣传体系,让其意识到生态文明重要意义,并掌握具体生态文明行为规范和操作技能等,从而全面提升生态文明素养,这是培育内在驱动力。另一方面,要制定相应法规、管理条例和奖惩措施等,让旅游者、旅游地居民和旅游从业人员注意自身行为的生态性,减少对环境和他人的负面影响,这是培育外部约束力。

(六)让旅游产业结构更为合理、辐射能力更强

绿色发展作为一种发展战略,已经成为国家和各级政府重要发展战略,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加强与相关产业在绿色发展中的产业联动效应,积极探索绿色发展新理念、新技术、新

模式,共同推动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因此旅游业绿色发展需要让旅游产业结构实现绿色转向,形成有利于旅游产业价值链不断扩大、延伸的更为合理的产业结构,并要让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提升产业辐射能力。这一目标任务的实现需要以绿色技术为桥梁,构建各种形式的绿色发展联合体、综合体等,如绿色旅游物流、绿色旅游供应链、绿色旅游产业链、绿色旅游农业、绿色旅游工业、绿色旅游乡村、绿色旅游城市等。

四、结束语

对旅游业绿色发展内涵的理解不能简单套用“绿色”两字,理解为绿色旅游,也不能将其等同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解为与生态旅游、低碳旅游等类似的一种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新形式,还不能将其简单理解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发展方式。以人为本、生态至上、全面发展是旅游业绿色发展应遵循的三大原则,让旅游者的旅游体验更美、旅游幸福感更强;让旅游地更美丽、居民更幸福;让旅游从业人员工作更有尊严,职业幸福感更强,即让旅游利益相关者身心愉悦、健康、幸福,幸福感得以提升是旅游业绿色发展的根本目标和核心任务。旅游业绿色发展强调发展与生态结合、发展与生命结合,即主张人类旅游活动与自然生态、经济社会的全面科学发展,并致力于将旅游业真正成为美丽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和谐产业。

参考文献

[1]胡岳岷,刘甲库.绿色发展转型: 文献检视与理论辨析[J].当代经济研究,2013,(6):33-42.[2]瞿华,夏杰长.积极推进我国旅游业绿色转型[J].宏观经济研究,2011,(8):35-39.

[3]齐建国.循环经济与绿色发展——人类呼唤提升生命力的第四次技术革命[J].经济纵横,2013,(1):43-53.[4]刘志雄.中国绿色发展的条件与面临的挑战[J].新视野,2013,(4):24-27.

[5]习近平.携手推进亚洲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EB/OL]. https://www.360docs.net/doc/fa5152722.html,/txt/2010-04/10/content_19784893.htm,2013-11-26.

[6]刘小琳,罗秀豪.广东实施绿色发展战略的对策建议[J].科技管理研究,2012,(7):37-40.

[7]屈志光,崔元锋,邓远建.基于多任务代理的农业绿色发展能力研究[J].生态经济,2013,(4):101-105.[8]李佐军.中国绿色转型发展报告[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2: 1-2.[9]刘思华.科学发展观视阈中的绿色发展[J].当代经济研究,2011,(5):65-70.

[10]蒋南平,向仁康.中国经济绿色发展的若干问题[J].当代经济研究,2013,(2):50-54.[11]杨建林.绿色发展实施战略与科学发展观[J].思想战线,2013,(2):153-154.

[12]林早,袁洁玲.从生命美学的角度旅游的本质及审美导向[J].贵州社会科学,2003,(6):53-56[13]张斌.关于旅游现象的生存论本质[J].旅游科学,2008,(6):10-14.

JOURNAL OF TOURISM DEVELOPMENT

20

旅游发展研究

Analyses the Definition of Green Development about Tourism Industry

YAN Wenhua

(International Research Centre of Heluo Culture , Luoyang Normal University, Luoyang 471022,China)

Abstract: The 21st century is an age of green development; the green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s the requirements of times backgrounds moreover the tourism industry itself.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definition of tourism green development from different angles, such as the green development, the essence of tourism, tourism livelihood, tourism happiness and tourism right. And based on this definition, the aims and practicing tactics a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ourism green development is a new theory, model and strategy of development which takes improving well-being of tourism benefit concerns as fundamental goal and core requirement, which takes developing an industry of beauty, people’s livelihood, happiness and harmony as the guidance of development, and which features by all-round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people’s tourism, natural ecology, and social economy and so on. To practice tourism green development means to execute six concrete aims and take various actions.

Keywords: Green Development; Tourism; Tourism Livelihood; Tourism Happines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14]王中华.哲学视野与旅游活动之本质[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1,(4):84-88.

[15]曹诗图,韩国威.以海德格尔的基础存在论与诗意栖居观解读旅游本质[J].社理论月刊,2012,(6):156-158.[16]张凌云.国际上流行的旅游定义和概念综述[J].旅游学刊,2008,(1):86-91.[17]冯乃康.中国旅游文学论稿[M].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5: 2.[18]谢彦君.论旅游的本质与特征[J].旅游学刊,1998,(4):41-44.

[19]马耀峰,白凯.基于人学与系统论的旅游本质的探讨[J].旅游科学,2007,(3):27-31.[20]曹诗图,曹国新,邓苏.对旅游本质的哲学辨析[J].旅游科学,2011,(1):80-86.

[21]李鹏学.需求导向视角下旅游业的性质[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79-80.[22]陈才,卢昌崇.认同:旅游体验研究新视角[J].旅游学刊,2011,(3):37-42.

[23]宋振春.论旅游发展观与国际旅游发展对策[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7,(6):105-110.[24]肖飞.论公民旅游的民生特征[J].旅游学刊,2009,(8):30-33.

[25]朱金林.旅游与民生的内涵及关联性分析[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1,(6):96-99.[26]廖维俊.发展城市旅游以提升旅游民生[J].改革与战略,2012(3):86-91.

[27]朱晓翔.基于民生视角的我国旅游业发展问题探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53-55.[28]曹诗图,刘雪珍.试论旅游与民生[J].中国市场,2012,(1):128-129.

[29]亢雄.旅游幸福及其研究之价值、视角与前景[J].思想战线,2012,(1):105-109.

[30]亢雄,寇小龙.试论旅游的幸福维度[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185-187.[31]亢雄.基于伦理与心理视角的旅游者幸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

[32]景秀艳,Timothy J.Tyrrell.旅游发展与社区居民幸福之关联[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79-83.[33]徐燕.寻找旅游的“幸福”价值[J].中国人大,2012,(1):25.[34]王德刚.旅游权利论[J].旅游科学,2009,(4):1-5.

[35]杜一力.论旅游权利和旅游者权利[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5):1-7.[36]王德刚.再论旅游权利[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7):1-5.

[37]戴斌.论旅游权利应是旅游立法的宗旨和目标[J].旅游学刊,2011,(3):12-15.

[38]马波,徐福英.中国旅游业转型升级的理论阐述与实质推进[J].社会科学家,2012,(6):3-7.[39]庄晓平,朱竑.权利视角下的旅游权利主体探究[J].旅游学刊,2013,(5):116-121.

旅游业绿色发展内涵分析

作者:颜文华, YAN Wenhua

作者单位:洛阳师范学院河洛文化国际研究中心,河南 洛阳,471022

刊名:

旅游世界·旅游发展研究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ourism Development

年,卷(期):2014(5)

引用本文格式:颜文华.YAN Wenhua旅游业绿色发展内涵分析[期刊论文]-旅游世界·旅游发展研究 2014(5)

未来中国旅游业发展趋势

未来中国旅游业发展趋势 在线旅游格局鲜明,巨头之下无完卵 2018年是中国在线旅游二十年的收局之年,风云变幻,群雄割据,在2018年末迎来了同程艺龙的上市,但是已经无关大局了,在这个格局鼎定的一年中,携程依然是在线旅游的龙头老大,但是格局已经悄然改变。 在互联网的国度中,“消灭你、但与你无关”的跨界威胁从未停止,即使是携程这样的老大,也面临着跨界巨头来势汹汹的威胁,在在线旅游的格局中,携程去哪儿、美团点评、阿里飞猪将会在2019年呈现出更加清晰的市场格局,场景迁移成为重要手段,在巨头之下,资本寒冬带来的是在线旅游企业第二梯队、第三梯队的真正艰难时刻。之所以说场景迁移非常关键就在于随着手机里app越来越多,很多非常用场景的app就会被弃置甚至删除,常用场景的app才得以保留。携程因为是是行业龙头,且在酒店、航空、景区、游记攻略等方面都有联动效应,且它是行业的龙头企业,折扣力度大,才得以在手机中保留。携程2017年年度销售总额(GMV)达到6000亿,是行业当之无愧的巨无霸。 其他的在线旅游企业,诸如马蜂窝、同程艺龙、途牛、驴妈妈、众信

等无论是在资讯还是在SKU方面远远不及携程,跨界巨头进入旅游业后,首先承压的就是这些第二梯队、第三梯队成员,面临app被删除的可能性巨大。 如果把餐饮娱乐等泛休闲旅游进行合并的话,美团点评这一巨头就进入了视野,从2015年开始,美团点评在酒店、景区等领域陆续发力,已经取得一定的效果。美团点评在餐饮端的良好应用场景,成功的绑架了一大批都市人群,使之成为都市人群的必备app,在场景迁移中,由餐饮向泛旅游的酒店、景区的迁移较为平滑,而且积分通用、激励券互动等都能够带来良好的转化效果,这种场景的迁移极易被使用,配合专业化团队,能够润物细无声的带来客户,这也是华南区美团点评在长隆门票销售代理逆袭携程的重要原因。 因此,美团点评虽然在目前的在线旅游中份额并不太高,但是未来的发力不可小视,2019年这种资本寒冬中,这样润物无声的巨头介入,更添行业压力。 阿里飞猪的成长则是依托于阿里集团,能够充分享受阿里淘宝、天猫、支付宝、蚂蚁金融、阿里白条、借呗、花呗……等整个阿里系的资源,2016年阿里飞猪的年销售总额达到1000亿,2018年双11,购买旅行商品的用户同比增长了30%;机票公务舱产品销售同比增长300%,据阿里飞猪负责人介绍,阿里飞猪预计到2020年GMV将达到万亿。

旅游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模板

旅游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模板

旅游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会展业与旅游业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会展一般都会选择旅游发展到一定程度、有一定基础设施的地方举办,而知名的成功会展又会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城市更加重视发展会展旅游业。今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市政协组织部分委员,会同市旅游局、市会展办和市政府研究室等部门,联合开展了会展旅游业发展调研。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会展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会展旅游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会展经济蓬勃发展,产业特色初步形成。从全国范围来看,合肥会展起步偏晚,但发展较快。自以来,展会数量年均增速达40%。全市举办各类展览40余场次(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18场次);达69场次,较上年增长70%,参展人数增长141%,当年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大型会展25个;举办各类较大的展览66场次,特别是第十六届国际美术大会的举办,标志国际性大展取得零的突破,当年参展人数总计达28万人次。,全市举办各类展览突破70场次(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32场次),营业收入、展览面积、参展人次都再创历史之最。,全市共举办各类展览102场,展种涉及科技、工业装备、文化艺术、农业、服装服饰、人才、粮油机械等领域,其中全国性展览有第十三届中国艺术博览会合肥展暨合肥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国际徽商大会等8

场。我市举办各类展览122场,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各类展览45场,同比增长10%,总展览面积达63.9万平方米;安徽省红三环体育馆举办展会25场,总展览面积16万平方米,参展人次达60万。 会展企业快速增加,办展水平逐步提高。截止底,全市有展览业务的企业已达60多家,其中专业展览公司30多家,直接从事与展览相关的广告、装璜、物流等关联业务企业近200多家。以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为龙头,形成了体育馆、科技馆及商务中心、公园、广场等室内外大小适宜、分工自然的展场体系。会展企业呈现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在激烈市场竞争中适时进位、选项定位的发展趋势。专业展览公司的发展壮大,加速了合肥会展经济的崛起。几年来,我市成功举办了“第十六届国际美术大会”、“全国农机产品订货会”(连续四年)、“中国畜牧业交易会”、“第38届全国新特药品交易会”、“第57届全国汽车零配件交易会”、“第48届中国教学仪器设备展览会”、“第十三届中国艺术博览会”、“首届中国国际动漫交易会”、连续两届“中国坚果炒货食品节”、“第四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等国际性、全国性大型会展40多个场次。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很多全国性大型展会,即使是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也不是轻易能够申办到的,比如“全国农机产品订货会”在我市连续举办四届的基础上,和已经确定继续在合肥举行,特别是“第四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在合肥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合肥已经成为中部区

阜新旅游业背景分析

一、阜新旅游业发展自然基础情况[d1] (一)自然地理情况 阜新市位于辽宁省西北部,位于东经121.01~122.55度,北纬41.41~42.51度之间。北为科尔沁沙地(连接通辽),东接辽河平原,西靠热河山地,为辽河与大凌河流域上中游浅山丘陵区域,区域总面积1554万亩。主要山脉有乌兰木图山、骆驼山、大青山、伊马图山等。主要河流有绕阳河、柳河、牛河、大凌河、细河、秀水河等。阜新属北温带亚温带亚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7.6度,年均降水量481毫米,地面蒸发量1789毫米,无霜期154天。 (二)行政区划 阜新市共有5个辖区:海州区、细河区、太平区、新邱区、清河门区,2个县: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彰武县。 (三)人口民族 总人口19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8万人。阜新境内有汉、蒙、满、回等24 个民族。少数民族有27万人,其中蒙古族达到20万人,占总人口的11%,是我国蒙古族较集中的地区。 (四)道路交通 境内交通便利,铁路大郑线、新义线铁路从区内通过,铁路总长54.11公里,设有20多个站点。阜新火车站是国家一等站,有直达北京、天津、沈阳、大连、承德等地的旅客列车。公路101国道、304国道、沈阜公路、阜锦公路、沟奈线贯穿全境;距锦州港110公里,营口港200公里;阜锦高速公路、沈阜高速公路均已开通,从沈阳桃仙机场到阜新十分便捷(因此,尽管阜新没有机场,但是到沈阳机场的时间只有一个半小时车程)。 (五)文化历史 阜新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民俗事项。从新时器早期就有查海人生活在阜新,遗址被誉为“中华第一村”。在中国历史上,阜新属边塞地区,只有少数年代归中原王朝直辖,多数年代是少数民族割据政权的管辖地,在阜新地区,除汉族外,先后有山戎、东胡、匈奴、乌桓、鲜卑、契丹、女真、蒙古、满等民族活

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贵阳六中 2012年学科研究性学习课题论文 《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学科:地理 课题名称:旅游 学籍号: 141011060476 班级:高二(3)班 姓名:覃羽健 指导老师:张莉 贵阳六中教科处制表

摘要 贵州省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旅游业是符合贵州发展现状的支柱型产业,从总体上看,目前贵州省的旅游业还处于市场化与产业化的起步期,由于受观念资金市场和人才多个瓶颈的约束,景区开发与管理观念落后,基础条件与市场推广严重滞后于市场需求。但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内外开放规模不断扩大,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十八大会议上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报告,这些趋势都为我省发展旅游业带来良好的市场氛围与发展机遇。本文着眼于贵州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制约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的因素,并以此提出建议,因地制宜,促进发展 关键词: 贵州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对策

前言 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的东南部,东毗湖南省、南邻广西自治区、西连云南省、北接四川省和重庆市,是西南地区重要的“十字路口”。贵州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知名旅游景点较多,但从总体上看,目前贵州省的旅游业还处于市场化和产业化的起步期,由于受观念、资金、市场和人才多个瓶颈的约束,景区开发与管理理念相当落后,基础条件和市场推广严重滞后于市场需求。不过也不乏优秀的发展成绩:2011年,贵州省旅游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实现旅游总收入1429.48亿元,同比增长34.7%;接待旅游总人数1.7亿人次,同比增长31.8%。所以,要实现贵州省旅游业大发展,实现旅游资源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必须进行深度的“开发、开放”,尤其要尽快转变思维方式和经营理念,加大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合作联盟力度,引入外来资本,全面提升旅游业市场化和产业化水平。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国内游市场概况 2014年中国旅游市场实现平稳增长,国内旅游36.11亿人次,同比增长10.67%。一方面,旅游人次在增加,国民的旅游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攀升。2014年国内旅游总收入达到30312亿元,同比增长15.40%。从全年形势来看,我国旅游业已经进入“大众旅游”阶段,人们的出游意愿不断高涨,国内旅游市场可以继续保持相对乐观的预期。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旅游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2014年国内的宏观经济稳步回升,以此带动的商务活动增多,商务旅行市场前景广阔。加上节假日的影响,交通网络、酒店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改善,三大市场中,国内游市场需求仍然旺盛,保持高热度。 2014年促使国内游市场不断膨胀的因素主要有两点,首先是在线旅游的发展。随着在线旅游行业的火爆,手机无线端功能的日益完善,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出行时选择用“无线预订”来节省出行时间,享受便捷。2014年,在线旅游无线客户端已经成为旅游市场的竞争核心,各商家纷纷推出各类无线端预订活动来抢夺市场份额。《2014中国旅游百度指数报告》指出,2014年1月-10月旅游日均搜索指数为1570万,比2013年同期增长23.00%。7、8月暑假期间保持稳定上升,搜索指数相比2013年同期上涨27.00%。就目前看来,无线化在拉升旅游搜索指数方面已经显示出较大的推动力。未来,在线旅游无线化操作模式仍然是行业巨头主要的运行方式之一。 图表2014年中国旅游业相关搜索指数 数据来源:百度指数 另外一方面,区域旅游合作加深也是推动2014年国内游市场发展的一大因素。近年来,寻求区域合作和共同发展已成为旅游业的共识。2014年,区域经济联系日趋紧密,旅游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缩小了各个地区之间的旅游发展水平差距。 除了造成国内旅游市场火爆的因素之外,关于国内游客的旅游满意度也引人关注。2014年全国游客满意度指数为74.10,处于“一般”水平,与2013年水平相同但具体指数值下降0.78。但各季度指数又呈现持续回升趋势,具体数值分别为72.62、72.84、74.52以及76.39。具体来看,2014年旅客对于城市银行、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经营更稳健

中国旅游业发展前景

中国旅游业发展前景 中国旅游业发展前景 2008-5-16 进入21世纪的中国旅游业,在加入北京2008将举办奥运会,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界多元化形成以及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等时代特点的推动下,将发生一系列新的变化,其新趋势较为显著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业旅游,农业旅游将会蓬勃发展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人们主要以游览名胜古迹和自然景观为目标。随着教育,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旅游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进入21世纪,人们的旅游需求向多层次方向发展,因而工业旅游农业旅游将成为新的热点。 (一)工业旅游的兴起所谓工业旅游,就是以工业企业的生产线,生产工具,产品和厂区等为对象的专项参观活动。20世纪工业旅游起源于法国,当时雪铁龙公司让游客参观其生产流水线,欣赏其汽车生产工艺。后来,世界各地著名现代化工业企业纷纷仿效,汽车、钢铁、飞机、酿酒、饮料、陶瓷等行业先后开放生产制作过程,让游客一饱眼福。甚至,在美国,生产美元的印钞厂也向游人开放。对游客来说,游览工业企业生产过程和生产工艺,最初是出于好奇心理,后来在参观过程中增长了许多知识,开阔了视野,尤其是专业爱好者,还侍机加深了对生产企业的了解。而对于工业企业来说,不仅能获得一定的门粟收入,而且通过旅游等宣传,使企业树立起良好的公众形象,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起到了不花钱发布广告的作用。所以,工业旅游发展将势不可挡。在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前,工业企业很少对公众开放,90年代后工业旅游悄然兴起。例如,神龙轿车,可口可乐等著名公司均把生产车间对游客开放;青岛海尔集团和青岛啤酒厂,南京熊猫集团,柳州两面针集团,浙江农夫山泉公司均让公众参观;南京还推出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样一条工业旅游线路,让旅游者了解到南钢最先进的生产流水线。我国工业旅游的出现,填补了我国旅游产品中的一页空白,为旅游业的发展拓宽了思路。通过工业旅游,宣传了工业企业的产品和品牌,

旅游业发展背景分析

旅游业发展背景分析 一、旅游业发展的宏观背景分析 (一)世界及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特点和新趋势 1.世界旅游业发展的趋势 世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现代世界经济的一大特征。在过去的16年里,全球旅游业年平均增长率高达9%,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根据世界旅游组织公布的数字,2002年全球旅游人次超过7亿,较2001年增长了3.1%。在各种旅游形式中,休闲度假开始成为旅游的一种主要形式,相关的旅游产品已逐渐成为当今世界旅游产业中档次最高的产品,并引领着当今世界旅游业的发展。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世界性的旅游消费需求将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到2020年,全球仅国际旅游人数将达到16亿人次,国际旅游收入将达2万亿美元。21世纪既是旅游业发展的“黄金时代”,更是“亚太世纪”。 2.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现在已成为中国第三产业中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在第三产业优先发展序列中位居第一,并已被各地列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行业、先导产业和龙头行业。 中国国内旅游现已成为世界上数量最大、增速最快、潜力最强的旅游市场。现阶段我国国民旅游活动的特点是短程、短时、少花费、周末休闲;旅游需求是休闲、观光、游览和度假为主;在游程及空间上,旅游空间集中在以中心城市或城市的周边地区。我国旅游需求的地域空间表现出以大城市或著名景区为中心的圈层结构。在旅游发展形式上,近距离的康体休闲型的游憩活动在都市居民的旅游结构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日常游憩与近程旅游的规模和潜力十分可观;观光旅游在近期内仍是旅游的主体,文化和生态旅游是近阶段热点;但度假旅游必将蓬勃发展,个性化旅游需求也必然会推动旅游业走向主题化。

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调查报告

关于省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调查报告 摘要:是一个旅游资源大省,但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在全国仍处于后进地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利用各种有利时机,抓住旅游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集中力量加以重点解决,以推动整个旅游经济的全面发展。【关键词】旅游业发展对策 一、旅游业发展的独特 资源 (一)自然环境独特,风光神奇秀美 独特的岩溶地貌典型发育的山区自然特征,发育了地表的石沟、石芽、漏斗、落水洞、竖井、洼地、峰林、天生桥、岩洞湖、瀑布与地下的溶洞、暗河、暗湖、伏流等纵横叠置,形成了无数地上地下贯通、动静结合的自然奇观,中国最壮观的峰林、最大的瀑布、最长的溶洞、最大的洞厅、最深的竖井造就了一个极具地域特色的自然“岩溶博物馆”。具有“五多”的特点:1、山奇石秀,山石景观多。高大雄伟、森林苍翠的生态名山梵净山、雷公山,磅礴低吟恬静祥和的壮观峰林等。2、瀑布与峡谷景观多而壮丽。全省有大小瀑布和峡谷景观1000多处,著名的黄果树瀑布、赤水十丈洞瀑布群等。3、洞穴型多、数量大、洞景美。喀斯特地貌的最完美表现就是溶洞,全省长度大于2000米的洞河就有1000多条,织金洞以其洞体规模宏大、景观壮丽辉煌,被称为“梦幻织金洞”,具有很高的观赏和美学价值。 4、森林美景多。山多林茂,森林物种丰富,类型多样,既有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带,又有近热带季雨林景观;既有温带落叶阔叶林景观,又有亚高山针叶林景观;既有喀斯特原始森林景观,又有中亚热带次生林景观;既有繁花似锦的杜鹃林景观,又有竹海森林景观。5、河湖、泉水景观多,水质良好,景色美。威宁草海是中国地势最高、面积最大的喀斯特天然湖泊,生态环境良好,被誉为“云贵高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二)气候条件好,四季宜旅游 适宜的气候也是一种独具优势的旅游资源,是吸引旅游者,尤其是吸引度假旅游者的重要旅游吸引物。省属于多阴雨的高原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冬季无严寒,夏季无酷暑。的气温年变化幅度较小,冬季最冷的1月平均气温在3-6之间,夏季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在22-26之间。省几乎可以常年开展旅游活动,更是开展亚高原度假旅游极具潜力的地方。 (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 以民族文化、屯堡文化、历史文化为代表的多元山地文化,以其古朴神秘、热情奔放、多姿多彩吸引着广大海外游客。这里世代居住着汉族及苗、侗、布依、彝、水、仡佬等17个少数民族,古朴的习俗和灿烂的文化蔚为大观。 二、旅游业的现状分析

云南旅游业发展趋势分析

云南旅游业发展趋势分 析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云南旅游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高铁开通为云南旅游注入强心剂 高铁时代,不仅改变了游客的出行方式,更将对云南省旅游产业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从高铁开通联网全国到高铁旅游促旅游强省跨越,这无疑将为云南旅游注入一剂强心剂。 (二)工商旅游警察市场监督体系日趋完善 按省级有关部门要求,已建立旅游警察的云南7州市(昆明、丽江、大理、西双版纳、迪庆、瑞丽、腾冲),将相继建立工商旅游警察队伍,这必将开创云南旅游市场整治的新局面,不断完善和成熟云南旅游市场监督体系,有望在全国充当示范者角色。 (三)定制旅游引领自由半自由游市场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7-2021年云南旅游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表示,云南拥有绚丽多姿的山水风光、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舒适宜人的生态环境和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区位优势,随着云南财沃散客旅游服务平台的成立,云南针对散客旅游的服务体系将逐渐完善,定制旅游有了更多资源整合优势,将引领自由半自由游市场。 (四)旅游扶贫进入攻坚克难关键期 云南作为全国扶贫攻坚的重要一环,如何结合旅游强省跨越的机遇与扶贫攻坚的挑战,将是云南旅游2017年重点要解决的问题,也将持续影响云南在“十三五”期间如何谱写旅游扶贫云南样本的关键要素。

(五)导游自由执业落地检验受热捧 导游自由执业虽还是试点,但早已有人这么做了,他们中既有持有证书的职业导游,也有单纯的旅游爱好者。在2017年,导游自由执业获奖者迎来关键的市场检验期,处于全国旅游市场末端的云南将面临更多机遇和挑战。 (六)旅游央企大企入滇将加速整合云南旅游 2016年,在云南出镜率最高的旅游央企要算中国港中旅集团公司。目前,多个在滇项目已开始落地,加速了布局云南旅游的步伐。除央企外,携程、同程等线上旅游服务商也加速了云南旅游资源等整合。从控股旅游百事通到涉足旅游地产等,无论是强强联合谋发展还是忍痛割爱甚至互相伤害,大家都在讨论下一家被整合的会是谁。 (七)滇中城市旅游圈景区旅游发展将迎较大增长空间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7-2021年云南旅游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表示,2017年,景区旅游发展将迎来较大增长空间。昆明市、曲靖市、玉溪市、楚雄州滇中城市旅游圈建设将加速,景区近郊游发展成趋势,养老养生旅游、乡村自驾游、房车露营项目将受更多消费者关注。更多旅游特色村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将有所提升,更多的旅游精品景区、精品农庄、精品客栈、农家乐、乡村休闲小景区将出现,景区公共服务体系、景区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都会有创新,推动以观光型旅游产品为主向包括观光游览、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专项旅游产品在内的复合型旅游产品体系转型升级,形成专业化、品牌化、网络化营销模式,扩大景区客源市场。 (八)餐饮业面临提质增效的跨越挑战 产品个性化、服务人性化、品牌全国化,将成为云南餐饮行业提质增效的关键环节。餐饮行业将加强客户内在化、企业升级化、数据作用化、行业产业化促进转型升级。

中国旅游业发展状况分析及政策建议

中国旅游业发展状况分析及政策建议 【摘要】21世纪旅游业的发展有着光辉的前景。作为亚太地区的大国,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更是生机勃勃。被称为朝阳产业,这说明了它的发展前途和生命力。但是,这个朝阳需要整个社会来托起来。本文主要通过对影响旅游发展的多因素分析,建立以旅游收入为被解释变量,若干影响因素为解释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应用2002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截面数据回归得到的模型,对中国的旅游发展显著因素分析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旅游产业可支配收入旅游业投资国际游人数 (一)引言部分 旅游业是由旅行社业、住宿业、交通业、商业等相关产业的集合,是一种关联带作用较大的综合性产业。旅游业的发展不但对增加就业和扩大内需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优化产业结构,而且可以增加国家外汇收入,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和加强国家、地区间的文化交流。20世纪90年代,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其增加值超过了石油、钢铁、汽车等传统产业,而我国第三产业产值只占GDP的33%左右,2002年旅游产业的产值只有5530亿,占同年GDP很小一部分,而我国的旅游资源是很丰富的,我国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 (二)研究目的 我们通过收集数据、建立模型来对影响我国旅游收入的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一方面力求为增加旅游方法的研究指出明确的方向,另一方面通过模型的分析针对重要的影响因素提出我们对增加旅游收入的一些建议。 (三)理论支持 根据对旅游收入的分类,旅游收入可分为国内旅游收入和国际旅游收入,我们的模型的设定以这一分类为基础,另外,考虑到旅游产业收入的发展除受外在因素影响以外,还很大程度上受其产业本身的发展水平影响,因此进行旅游收入分析模型设定时,我们还引入旅游的固定资产作为解释变量。 (四)模型的设定和数据的收集 1、根据理论分析和经验,我们最初选择了居民可支配收入、旅游业固定资产、国际游人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公共绿地面积、污染的直接经济损失、居民消费水平和旅客周转量等因素作为参考,但是经过反复的回归实验,我们发现有些因素或是不符合经济意义,或是显著性检验不能通过,或是不能改善拟合优度,同时对其他参数有明显影响,与我们的预计存在很大差距,所以我们就认为这些都是多余变量,不宜引入模型,最后,我们选择了影响最为显著的三个因素,建立计量经济模型:Y i=β0+β1X1+β2X2+β3X3+u i 其中:Y为旅游企业营业收入(万元),X1为居民可支配收入(元),X2为旅游业固定资产(万元),X3为国际游人(万)人次。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影响国内旅游收入的因素代表,国际游人是影响国际旅游收入的因素,而旅游固定资产则体现了旅游产业的发展规模。 2、为了避免时间序列的非平稳性,本模型使用截面数据,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产业融合背景下医疗旅游产业发展效应分析及对策研究

产业融合背景下医疗旅游产业发展效应分析及对策研究 随着医疗产业与旅游业的深入融合,医疗旅游正在全世界范围蓬勃发展,成为目前全球增长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通过分析医疗旅游产业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提出医疗旅游产业发展的发展对策,以期为我国医疗旅游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标签:医疗旅游产业;经济效应;发展对策 一、引言 产业融合是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在推进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进程中,各种新兴业态快速涌现。其中,医疗旅游作为医疗业与旅游业相互融合产生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顺应了这种潮流并成为一个新的领域,迎来了较好的发展时机。特别是2013年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标志着我国第一家以国际医疗旅游服务、低碳生态社区和国际组织聚集地为主要内容的国家级开发园区宣告成立,开启了中国医疗旅游产业发展的有益探索。 医疗旅游将医院、疗养、保健有机结合,以医疗护理、康复与修养等主题为服务,延伸传统医疗业与旅游业链,为病患者提供高效的医疗服务。打破了传统旅游的“吃、住、行、游、娱、购”六因素的旅游格局,让消费者体验到新兴的、丰富内涵的旅游形式。在很多国家,医疗旅游的发展推动着多产业发展。在这种形式下,研究我国医疗旅游产业的经济、社会、环境的效应,不只是积极效应同时研究消极效应,对医疗旅游产业整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经济效应 医疗旅游融合医疗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资源将二者融为一体,产生大于医疗效益与旅游效益之和的经济效益,即1+1>2。通过技术、品牌、文化等无形资产,互补、共享双方在医疗旅游产业中的资源,在互惠共生的模式下,医疗和旅游产生有正作用力的影响,双方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一)直接消费动力 旅游的动力效应主要来源于“搬运市场”,搬运市场主要指住宿、餐饮、购物、游乐、运动、养生、会议、展览等多样化、综合性的终端消费带来的消费经济,带动目的地形成产业集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依据我国统计公报数据可知,我国国内旅游业总收入、旅游消费的增长速度一直较高,高于居民消费支出的增长比重。2014年,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491元,比上年增长9.6%。国内旅游收入30312亿元,增长15.4%,旅游消费占比达12%,占GDP的比重达4%以上。据相关机构的预测,至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国内及出境旅游市

世界旅游业的发展现状、趋势及启迪

关键词:世界;旅游业;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启示 旅游业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发展成为超过石油工业、汽车工业的世界第一大产业,也是世界经济中持续高速稳定增长的重要战略性、支柱性、综合性产业。当今,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世界旅游业更是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2011年3月3日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发布的《2011-2021旅游业经济影响报告》认为,尽管目前世界经济增长遇到了很多挑战和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但旅游业却一直是增长速度最快的部门之一,而且成为推动经济和就业增长的主要力量。预计未来10年里,世界旅游业对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贡献每年将达到%,总额为万亿美元,并创造6500万个就业机会。准确把握世界及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特点和主流趋势,对于我国确立旅游业发展战略,提升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由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的迈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世界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过去60年来,世界旅游业发展一直长盛不衰,期间虽然也有波动,但总体上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推动世界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关键因素有三个:一是各国经济快速增长及与其相关的国民收入稳步提高,使人们有能力支付价格不菲的旅游旅行费用。比如,目前在欧洲,一个月收入4,000~6,000欧元的中等收入家庭,可非常容易地到亚洲、非洲旅行。每人每次旅行的平均费用大约为2,000欧元,比月收入还低。现在欧美有些家庭每年的出境旅游已成为习惯。二是交通运输技术的巨大进步,使长途旅行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大大缩短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距离,使“地球村”的理念成为现实。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宽体喷气式飞机的发明、家用小汽车的普及和高速铁路的广泛运用。三是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和人权、民生状况的不断改善,使人们可以有大量的闲暇时间用于旅游旅行。以发达国家中每周工时最短、一年带薪假期最长的国家法国为例,从1919年起每周法定劳动时间为48小时,1936年起减为40小时,2000年起实行每周35 小时工作制;除了每年法定的节假日,一年带薪假期1936年是两周,1956年增加到3周,1968年4周,1981年起增加到5周。也就是说,法国人每年大约有

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旅游发展迅速,覆盖面广,但总的说来仍然处于一种低消费、大众化、低水平、中近距离旅游的状况。旅游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发展很快,但仍不能适应国内旅游发展速度的要求。主要表现在: 1、从总的旅游人数和回笼货币来看,旅游人次数稳步增加,旅游消费额逐步提高。每一年人数平均增长10%以上,旅游消费总额平均年增长率亦在10%以上。 2、从旅游消费方式和旅游消费结构来看,绝大部分属于观光旅游,文化型、享受型极少。即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型旅游活动多,而修学、健身、寻根、考察、探奇、了解风土人情的专项特点旅游较少,一般游客住低档旅馆,饮食简单。据统计,在旅游消费结构中,吃住行比重高达85%,游览购物仅占15%。旅游整体消费水平低,据不完全统计1985—1992年,国内旅游人均消费额仅58元。 3、从旅游的地域性和客源分布来看,国内旅游热点多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知名度较高,旅游基础设施较完善的旅游胜地,如北京、江浙泸、广东等地,象敦煌、九寨沟、西双版纳、黄果树瀑布等风景点由于交通不便相对处于温冷点。从距离上看,一般以中近距离旅游为主,远距离旅游为辅。如桂林主要以粤湘鄂的旅游者为主。从客源分布来看,以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为主,内地县镇为辅。旅游者停留时间较短,一般在2. 5天~3. 5天“一日游”也占有很大比重。 4、旅游人员构成广泛、公费旅游占有很大比重。目前国内旅游人员的构成大体是:先富裕起来的农牧民外出旅游,离退休干部的疗养旅游,职工干部的奖励旅游,企事业单位人员以及教师学生的度假旅游以及各种公务旅游。虽然随着消费观点的改变和经济收入的提高,社会各阶层、各行业都有相当数量的人加入自费旅游队伍的行列,但是,公费旅游仍占主要地位。 我国的旅游业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才起步的新兴产业。虽然我国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名山大川和历史文化名城较多,但由于过去几十年的闭关锁国,加上国家财政困难,对旅游业长期缺乏投资,以致我国的旅游业设施落后,近十多年来,由于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经过努力追赶,有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但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远远不能适应国际竞争和国内经济发展的要求。 5、所谓旅游业,实际包括住、吃、行、游、娱、购六要素。改革开放十几年来,由于我国对上述旅游服务设施仅有少量直接投资,而在利用外资方面,因有的项目开放,有的不开放,以致服务设施不配套。从总体上看,外资主要局限于饭店宾馆,其他旅游配套设施项目如交通、商业购物尽管也都涉及,但比重很小,投资十分有限。对景点建设,除国家指定的度假区外,外资不能插足,因而景点内设施落后,其中突出的是卫生条件差。 旅游业的对策 由于我国国内旅游业起步基础差,水平低,远远不能适应人们的旅游消费需求,我们必须探讨以下制约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以下几个方面: 1、扩大开放范围,加快发展旅游业的龙头—旅行社为了保护我国的旅游业,特别对旅行社服务,目前我国采取的策略是“中度开放、高度保护、鼓励参与”。然而,旅游业能否高度发

旅游管理专业就业前景分析及个人就业计划

旅游管理专业就业前景分析及个人就业计划 一、旅游管理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1、旅游管理专业介绍 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研究旅游业经营管理的新兴学科。属于工商管理下的二级学科,有庞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随着国际经济的全球化,旅游业更加繁荣,因此对旅游的管理要求也随之提高,现在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学校也很多,对专业能力和素质也有一定的要求。旅游管理学科的研究范围侧重于研究旅游企业管理、旅游开发与旅游市场营销、会展服务与管理等业务领域。以旅游资源和服务设施为条件,为旅游者在旅行游览中提供各种服务性劳动而取得经济收益的经济部门。旅游业是综合性的经济事业,其构成涉及社会许多部门。它的基础经济活动由旅行社、旅游饭店和旅游交通三大部门组成。此外,还有为旅游者服务的经营旅游商品的零售企业、园林设施、文化娱乐事业和公用事业等。 2、中国旅游业现状分析 从宏观上看,旅游业的发展前景是欣欣向荣的。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统计,目前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产业。并且每年还在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节假日改革、带薪休假的实行,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具生机活力和安全的旅游目的地,旅游业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据统计,从2002-2007年,过境旅游人数年均增长7.8%。高于全球平均增长率3个百分点。旅游外汇收入年均增长12.6%。高于全球平均增长率2个百分点。国内旅游人数年均增长 l1.3%。国内旅游收入年均增长12%。旅游总收入从5566亿元增长到1万亿元,年均增长12.4%。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从20个增加到132个,出境旅游人数从1660万人次增长到400O万人次,年均增长19.2%。中国旅游研究数据显示,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2009年。中国公民出境游从今年第四季度开始率先恢复两位数增长。2009年1O月,我国公民出境游同比增长超过11%,大陆居民赴台游更是保持150%以上的强劲增长。但是在旅游业迅猛增长的背景下,旅游高素质人才供不应求。当前旅游市场服务性人才偏多,而高层次管理人才奇缺。从事旅游营销、经营、策划、规划、开发和会展的高级人才及通晓世界语言和与国际接轨的职业经纪人严重不足,全国年均缺口达到上万人。旅游业人才的缺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旅游服务类人才供不应求

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现状

省旅游业发展 是一个旅游资源大省,旅游资源类型相当丰富。可以在体验到大自然所孕育出神奇景色的无穷魅力,同时也能体会到历史车轮留下的点点印记,更能领略到中国红色革命的神圣精神。 一.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 1.山形地貌 的自然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闻名于世的喀斯特地貌最为典型。喀斯特地貌形成许多自然溶洞群,其中较为著名的是织金洞、龙宫和附近的九龙洞。 位于地区的梵净山,则是山体的代表。梵净山位于中国地区的印江县、江口县、松桃县交界处,为武陵山脉主峰,海拔2494米。原始生态保存完好。梵净山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风景美丽自然,进入山区完全找不着人工景色的痕迹,其主峰的“蘑菇石”是著名的一道景观,是旅游不可多得的一个目的地。 2.碧水激流 省还有丰富的水资源,以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黄果树瀑布为代表,在俊俏的高山间奔腾着,落差高达74米之多,飞泻直下,落入深谷。此外,山间河流众多,流经之处,出现各具特色的峡谷,如马岭河峡谷、花江大峡谷、北盘江大峡谷和南江大峡谷等。的峡谷有两个其他地区十分罕见的特点,一是在一些大峡谷中,有一种支流中的水以瀑布的形式跌落于干流中的壮丽奇景。如马岭河峡谷和南江峡谷等风景区。二是溶于水中的碳酸钙,在以瀑布形式下落的过程中,水

中释放出二氧化碳而使碳酸钙沉积在悬崖陡壁上,形成了千姿百态的“钙华”(亦称石灰华),成为马岭河和南江等峡谷中的特殊旅游景观。除却峡谷中沿岸秀丽的风景,丰富的动植物物种,这些流经峡谷的河流大多数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适合发展漂流旅游。 3.化石植被 全省最直接、最有吸引力的景观是覆盖丘陵、山脉和河谷的自然植被,深深浅浅的绿色,一派勃勃生机。地形以森林覆盖的锥形小山和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为主,配有奇异的尖锥形岩石,俗称为石林,如天星、泥凼以及最令人叹为观止的茂兰:一个原始森林保护完好的自然保护区,分布有多种珍稀植物和秀丽的自然风光。穿过茂密的森林,来到丛山中的谷底,豁然开朗的是柔和的农田风光,蜿蜒的田埂不仅仅分布在谷底,甚至连缓坡阶梯也被分成层层梯田,随着四季的变化,春天的油菜花的金黄色慢慢转变为夏天禾苗的翠绿色,再迎来秋天丰收的橙黄色,与之前的森林植被形成鲜明对比。 在省的赤水还有仅存于世的“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国外专家称为“中国的侏罗纪公园”。桫椤系当今地球上保存不多的一种冰川前期植物,被称为科学研究的“活化石”,在保护区、科研、观赏上具有重要价值,是国家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桫椤作为历史的见证,科学研究的“活化石”,对研究古后地质节气候、古环境的演变,对探索生物进化的奥秘,对保证遗传物种生态系统的永续利用具有极重要的保护及科学研究价值。 二.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

旅游业发展背景分析

度假区规划的背景分析 一、发展背景总论 (一)宏观背景 从2008年开始,全球性金融危机对国际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中国政府审时度势,迅速采取了系列对策,取得了“扩内需,保增长”的良好效果。在2009年底出台了41号文件,将旅游业确定为战略性支柱产业。进一步发展旅游业来“转方式,调结构,扩内需,保增长,重民生”,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国家战略。 伴随广大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行为的多样化,全国范围内兴起了旅游业的转型升级的浪潮。旅游发展逐步进入休闲时代、健康旅游时代、多样化时代和高端化时代。同时,旅游业的新业态伴随转型升级的浪潮快速成长。商务型、低碳型、健康型、快乐型旅游产品快速成长,渐渐成为主流。 在各旅游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旅游地竞争已经进入品牌竞争阶段。唯有准确景区定位,发展景区特色,树立景区旅游品牌,才能进一步提高景区声誉,有效吸引旅游客源,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中观背景 长沙市经济社会在“十一五”期间获得了巨大发展,两型社会建设初见成效,福布斯“2010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榜”2010年10月13日在杭州揭晓,长沙从去年排名第28位跃升至第16位,成为中部地区唯一进入前20强的省会城市,其人才指数在前20强中居前三位,仅次于南京和北京。快速发展的商业,为商务会展旅游开发奠定坚实基础。 长沙市特别注重文化事业发展,配合湖南文化强省建设的战略,明确提出了“国际文化名城”。从总体趋势来看,文化与旅游开始密切结合交融,形成大文化产业,文化强省与旅游强省也就自然地结合在一起了。 高铁的开通为客源市场的开拓带来机遇,到2013年,武广高铁将进一步延长,沪昆高铁将通车,长沙将成为沪昆高铁和武广高铁的交汇点,这意味着,有更多的城市进入了长沙市5小时交通圈,长沙市将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三大城市群及众多省会城市密切地联系起来,实现同城化。黑麋峰森林公园作为长沙市的特殊旅游场所,一旦产品特色明显,势必成为消费热点。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前景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前景 摘要:进入21世纪的中国旅游业,在加入北京2008将举办奥运会,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界多元化形成以及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等时代特点的推动下,将发生一系列新的变化。中国的旅游业将会有巨大的发展(如果觉得太少可在文章中摘取) 关键词:世博会旅游发展生产发展 正文: 旅游业自古以来就是国家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来源,中国有着众多的名胜古迹,山川秀丽。进入21世纪的中国旅游业,在加入北京2008将举办奥运会,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界多元化形成以及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等时代特点的推动下,将发生一系列新的变化: 其新趋势较为显著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业旅游,农业旅游将会蓬勃发展 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人们主要以游览名胜古迹和自然景观为目标。随着教育,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旅游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进入21世纪,人们的旅游需求向多层次方向发展,因而工业旅游农业旅游将成为新的热点。 (一)工业旅游的兴起 所谓工业旅游,就是以工业企业的生产线,生产工具,产品和厂区等为对象的专项参观活动。20世纪工业旅游起源于法国,当时雪铁龙公司让游客参观其生产流水线,欣赏其汽车生产工艺。后来,世界各地著名现代化工业企业纷纷仿效,汽车、钢铁、飞机、酿酒、饮料、陶瓷等行业先后开放生产制作过程,让游客一饱眼福。甚至,在美国,生产美元的印钞厂也向游人开放。对游客来说,游览工业企业生产过程和生产工艺,最初是出于好奇心理,后来在参观过程中增长了许多知识,开阔了视野,尤其是专业爱好者,还侍机加深了对生产企业的了解。而对于工业企业来说,不仅能获得一定的门粟收入,而且通过旅游等宣传,使企业树立起良好的公众形象,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起到了不花钱发布广告的作用。所以,工业旅游发展将势不可挡。 在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前,工业企业很少对公众开放,90年代后工业旅游悄然兴起。例如,神龙轿车,可口可乐等著名公司均把生产车间对游客开放;青岛海尔集团和青岛啤酒厂,南京熊猫集团,柳州两面针集团,浙江农夫山泉公司均让公众参观;南京还推出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样一条工业旅游线路,让旅游者了解到南钢最先进的生产流水线。 我国工业旅游的出现,填补了我国旅游产品中的一页空白,为旅游业的发展拓宽了思路。通过工业旅游,宣传了工业企业的产品和品牌,提高了工业企业的知名度;同时,也满足了旅游者对工业品牌的需求,使旅游者对现代工业内涵有了新的认识。所以,工业旅游越来越受公众的青睐和欢迎,它将成为新世纪旅游活动新的热点。 (二)农业旅游的发展 农业旅游不同于工业旅游,二者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农业旅游不像工业旅游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分校(站、点):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稿日期: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目录 内容摘要 (3) 关键词 (3) 正文 (3) 一、国内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5) 二、国内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6) 三、我国旅游业发展对策 (7) 四、旅游营销的变革 (8) 参考文献 (12)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2006春工商管理专科 XX小四号、宋体 【内容摘要】旅游业具有“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的美称,它 已经和石油业、汽车业并列为世界三大产业。旅游业一般分为国际旅游业和国内旅游业。国内旅游业持续快速增长,旅游产业对社会经济作用的带动进一步加强,《2011中国旅游市场趋势观察研究预测报告》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旅游业三大市场实现全面恢复并较快增长,全国旅游业总收入1.57万亿元,增长21.7%。 2011年全国旅游业的预期目标为:旅游业总收入1.72万亿元,增长11%。旅游相关产业投资规模的大幅度增长,直接带动了旅游投资的快速增长,各地旅游投资出现了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为旅游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国内旅游业是为国内旅游者服务的一系列相关的行业,它关系到国内游客、旅行方式、膳宿供应设施和其它各种事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旅游业有了非常迅速的发展,但是比较而言,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广度深度都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民对旅游消费的需求将进一步上升,国内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研究和探讨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现状、趋势及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旅游业旅游投资趋势及对策 一、国内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旅游业自古以来就是国家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来源,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山川秀丽;进入21世纪,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世博会、亚冬会等;加之全国经济一体化和世界多元化的形成趋势,新形势的出境旅游、工业,农业旅游、生态旅游等等,必将给我国旅游业带来蓬勃发展。下面先看看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从《中国旅游发展现状》这篇文章可以了解到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如下: (一)经济状况与旅游业的发展

贵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一、贵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一)旅游资源类型丰富、独特性强、聚集度高、开发潜力大 贵州是我国旅游地类型最丰富、聚集度较强的地区,无论是自然旅游地、 历史名胜旅游地、城市观光旅游地,还是民族风情旅游地,都是应有尽有, 而且旅游资源的等级和品位也非常高,并且具有鲜明的特点,其中喀斯特地貌等有些旅游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具有代表性和垄断性,如黄果树瀑布、织金洞、荔波小七孔、梵净山、遵义会议旧址等都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贵州苗族、布依族、侗族的聚居区山水风光优美、民族风情浓郁,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多姿,极具开发潜力。贵阳、遵义等城市更是因城市历史悠久、城市环境优美、城市形象各具特色、城市经济繁荣发展而在旅游市场上具有强大的感召力。贵州独具特色的黔味饮食文化、丰富的物产(名酒、山野特产、民族工艺品等)更是发展旅游业的有力保障。 (二)气候条件好,四季宜旅游 气候对所有户外活动都有影响,对观赏性旅游活动主要在于影响旅游者的体感舒适程度,而对运动性旅游活动的影响则主要是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活动质量。另外,适宜的气候也是一种独具优势的旅游资源,是吸引旅游者,尤其是吸引度假旅游者的重要旅游吸引物。 贵州省属于多阴雨的高原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冬季无严寒,夏季无酷暑,如全省大部分地区最冷月(1月份)平均气温多为3—6℃,极端最低气温一般为-6—-8℃,最热月(7月份)平均气温大部分在22—26℃之间,没有国内同纬度东部地区那样的酷热天气,因此,我们可以说,贵州省几乎可以常年开展旅游活动,更是开展亚高原度假旅游极具潜力的地方。 (三)旅游资源大省,但不是旅游业大省 客观分析贵州旅游业的现状,我们不得不清醒地认识到:贵州是旅游资源的大省,但从旅游业发展的水平和质量上来看,贵州并不是一个旅游业大省。毗邻贵州省的云南省,其旅游资源类型与贵州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都以“自然风光与民族风情”取胜,但云南旅游搞得红红火火,已位居全国前列,据统计资料,在旅游收入和人数等方面,云南已进入全国前十名。而有着更为广阔的喀斯特地貌和少数民族人数最多省份的贵州省旅游业发展滞缓,与其资源丰富程度极不相称。在“西部大开发,旅游应先行”正在成为中西部各省共识的今天,如何将贵州省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产业优势,是一个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影响贵州旅游业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有: ●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对旅游业发展的制约; ●贵州省旅游业尚未建立起自己鲜明、独特的旅游形象,没有形成区域知名旅游品牌系统; ●旅游策划、旅游营销经验、水平与能力的缺乏; ●政府、景区、旅游企业的旅游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等。 综观周边省、市、自治区,云南、广西已经是旅游业大省,四川、重庆、湖南的旅游经济总量也要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