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测试题(含答案)

第二章《声现象》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一艘快艇在平静的湖面上启动并向岸边驶去,水中的鱼可以听到马达声,岸边飞翔的鸟,散步的人也可以听到,若距离快艇的距离都相同,察觉快艇启动的先后是A.鸟先于人B.鱼先于鸟C.人先于鱼D.鸟先于鱼

2.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A.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B.倒车雷达

C.抽去真空罩中的空气,闹钟声音越来越小

D.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

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真空不能传声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C.我们能“听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人声音的响度不同

D.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指标可以有效减弱噪声

4.同窗三年,同学们互相非常熟悉了,甚至可以“闻其声,知其人”。通过声音识别同学的主要依据是(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5.有时在你认为很静,没有任何声音时,狗却突然表现得非常警惕,这是因为:A.狗的耳朵能转动,能准确确认声音的方向

B.狗的发声频率比人大

C.狗的听觉频率比人的范围大

D.同样的声音狗听起来响度大

6.晚间休息时,为了碱轻室外工地施工噪声的影响,小明常常紧闭门窗或者戴上耳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紧闭门窗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②紧闭门窗是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

③戴耳塞是在传插途中控制噪声④戴耳塞是在人耳处控制噪声。

A.①① B.①① C.①① D.①①

7.下列情况,哪一种声音不能传播

A.在空气中B.在水中C.在地面以下D.在太空中8.噪声严重污染人类环境,下列的具体措施中属于控制噪声声源的是

A.城市规定禁鸣机动车喇叭

B.人耳戴上防噪声罩

C.植树造林,绿化城市

D.在车辆往来多的道路两侧设立隔音屏障

9.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可改变声音的是(①

A.传播速度B.音调C.音色D.响度

10.关于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声如洪钟”指的是声音的音调很高

B.“击鼓鸣金”的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

C.用超声波清洗戒指,是利用声传递信息

D.嘈杂环境里戴耳塞,是防止噪声的产生

11.人们听不到蝴蝶飞的声音,却可以听到蚊子飞来飞去的嗡嗡声,这是由于

A.蝴蝶翅膀软,声音的响度太小

B.蝴蝶翅膀每秒振动的次数低于20次,超出人的听觉范围

C.蝴蝶翅膀振动时不会发出声音

D.蚊子数量多,蝴蝶数量少

12.蒸汽火车沿平直道行驶,风向自东向西,路边的观察者看到从火车烟囱中冒出的烟雾是竖直向上呈柱形的,由此可知,相对于空气火车的运动方向是()

A.自东向西B.自西向东C.静止不动D.无法确定13.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城市道路两边植树”,可以实现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C.“用超声波洗眼镜”,主要是利用了声音传递信息

D.“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利用响度来判断说话者

14.2018年11月26日,在台湾海峡发生6.2级地震.地震常常伴有人听不到的次声波的产生.下列关于次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次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次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次声波的传播速度可达3×108m/s D.次声波的频率超过20000Hz

15.如图,是一组活动卡上的实验图片,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你认为不能完成探究目的是()

A.B.

C.D.

二、多选题(每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

16.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是靠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气体中传播的慢

C.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

D.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1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一定都在振动

B.正在振动的物体并不一定发声

C.木鱼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

D.声音在固体中比在液体和空气中传播得快

18.下列实例中,属于利用声波传递信息的是()

A.铁匠用铁锤敲击铁皮

B.医生给病人做“B超”检查

C.我国次声波站探知到某国的核武器试验

D.利用超声波探查金属、陶瓷、塑料、混凝土等材料制品的内部结构

19.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B.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

C.敲锣时用力越大,它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D.歌唱演员引吭高歌,其中的“高”是指音调高

20.减弱噪声合理且有效的途径有

A.戴耳塞

B.在安静的图书馆里交谈时,要注意保持低声细语

C.把所有产生噪声的活动都取消

D.在马路和居民住宅之间植树

三、实验题

21.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______,它说明了声音是由______产生的。此探究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______。

(2)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

(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______可以传声。在月球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塑料球弹起。

(4)如图④所示,把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所听到的声音将会逐渐______。并由此推理可知______。

22.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

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①1)在本实验中适合做声源的是___________①

①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A①B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方案_______。你不选择另一种方案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外,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后退,直至听不见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①3)实验结果如表所示,则待测材料隔音性能由差到好的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

四、计算题

23.探测船上的声纳发出的超声波以每秒1500 m 的速度射向海底,海底再将超声波反射回来,经8s后声纳收到反射的超声波,试求海底的深度.

24.一辆汽车以25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其距离一隧道口正前方某处鸣笛一下,2s后司机听到回声,问司机听到回声时距离隧道口多远?①空气中声速取340m/s①

参考答案

1.B 2.C 3.A 4.C 5.C 6.D 7.D 8.A 9.D 10.B 11.B 12.A 13.B 14.A 15.C 16.AD 17.BCD 18.ABCD 19.BD 20.ABD

21.乒乓球弹跳起来物体振动将音叉的振动放大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空气不能变小真空不能传声

22.机械闹钟 B 用耳朵判断响度大小不准确,不易比较锡箔纸、衣服、泡沫塑料23.6000m

24.315m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