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蔬菜大棚种植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最新蔬菜大棚种植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最新蔬菜大棚种植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蔬菜大棚种植项目规划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1)

1.1.1 概况 1

1.1.2 财务状况 1

1.2 项目建设方案2

1.2.1 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 (2)

1.2.2 产品方案及规模 3

1.2.3 品种、技术、设备方案 (3)

1.2.4. 土建工程 (4)

1.2.5 建设期限 4

1.2.6 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 (5)

1.2.7 项目效益 5

1.3 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6)

1.4 综合评价7 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 (8)

2.1 项目区社会经济状况 (8)

2.2 相关产业发展状况 (9)

2.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0)

第三章建设条件 (13)

3.1 建设地点选择13

3.2 建设条件15

3.1.2 自然条件 (15)

3.2.2 资源、科技支撑条件 (15)

3.2.3 基础设施条件17 第四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18)

4.1 市场分析18

4.1.1 产品市场供求现状及前景分析 (18)

4.1.2 市场竞争优势分析19

4.1.2.1 产品质量优势19

4.1.2.2 产品安全优势19

4.2 营销策略、方案、模式 (20)

4.3 市场风险分析21

4.3.1 市场风险因素分析21

4.3.2 防范和降低风险对策 (21)

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 (22)

5.1 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22)

5.2 建设规划和布局 (22)

5.3 建设标准和产品标准 (23)

5.4 工艺(技术)方案 (23)

5.4.1 技术线路及流程23

5.4.1.1 工艺技术路线23

5.4.1.2 工艺流程24

5.4.2 品种及主要技术来源的可靠性和可得性 (24)

5.4.3 主要技术参数24

5.4.3.1 种植地选择25

5.4.3.2 合理施用有机肥25

5.4.3.3 合理轮作26

5.4.3.4 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28

5.5 设备先型方案29

5.6 土建工程方案30

5.7 辅助工程及其他工程方案 (31)

5.8 实施进度安排31 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 (33)

6.1 环境影响33

6.2 节能减排措施33

6.3. 环保部门意见 (34)

第七章项目组织与管理 (36)

7.1 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 (36)

7.2 劳动定员36

7.3 管理措施37

7.4 技术培训38 第八章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40)

8.1 投资估算依据40

8.2 投资估算40

8.2.1 总投资40

8.2.1.1 建设投资40

8.2.1.2 流动资金41

8.3 资金来源41

8.3.1 中央财政资金41

8.3.2 地方财政配套资金41

8.3.3 自筹资金及来源41

8.4 资金使用范围41 第九章财务评价 (43)

9.1 财务评价依据43

9.2 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和附加估算 (44)

9.2.1 销售收入44

9.2.2 销售税金及附加44

9.3 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 (44)

9.4 财务效益分析44

9.4.1 盈利能力分析44

9.5 不确定性分析45

9.5.1 盈亏平衡分析45

9.5.1 敏感性分析 (45)

9.6 财务评价结论46 第十章社会效益 (48)

10.1 对当地主导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48)

10.2 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 (49)

10.3 带动农户及农民增收效果分析 (50)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1.1.1 概况

*** 有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 年,位于*** 市龙伏镇。所有制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陆佰万元,法人代表人王卫文。是一家从事有机蔬菜种植、科研开发、农产品深加工销售

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企业。公司经营范围:有机蔬菜种植销售;

鲜蔬菜包装销售。现有蔬菜种植基地3000 亩。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健康安全食品的

要求已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多数农产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超标已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农产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不仅严重威胁消费者的生命安全,而且引发全社会

的恐慌,危及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有机食品以无污染、品质高、口味好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因此,公司决定在*** 市龙伏镇浅船、尚埠等村新建有机蔬

菜基地1000 亩,其中有机蔬菜育苗基地100 亩,拟新建建筑面

积1580 平方米,其中分拣清洗包装车间、冷藏保鲜库、办公、

科研试验检测大楼建设在柘庄村。蔬菜种植基地分布在浅船、尚埠、泮春等8 个村。

1.1.2 财务状况

2008 年,企业总资产1470.09 万元,其中流动资产948.34 万元,固定资产488.12 万元,其它资产33.63 万元,总负债174.71 万元,所有者权益1295.38 万元,其中实收资本600 万元,资本公积400 万元,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971.51 万元,净利润232.19 万元。到2009 年末,企业总资产达1747.60 万元,其中流动资产938.90 万元,固定资产436.21 万元,其它资产372.49 万元,总负债163.47 万元,所有者权益1584.13 万元,其中实收资本600 万元,全年收入总额3000.01 万元,净利润288.75 万元。从以上可以看出,企业有一定的盈利水平和较强经营能力。

1.1.3 法人代表基本情况

*** ,1988 年毕业于湖南财经学院,分配到泮春乡人民政府工作;1994 年创办长沙朋大食品有限公司,从事农产品加工,

生产脱水蔬菜、盐渍蕌头等产品,出口欧美、日本、东南亚等地。1990 年,该企业荣获长沙市首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称号;2004 年创办**** 有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任总经理。

1.2 项目建设方案

1.2.1 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

项目名称:*** 市1000 亩有机蔬菜基地扩建项目

建设性质:扩建

建设地点:*** 市龙伏镇,分布到柘庄村、浅船、尚埠、泮春

等8 个村。

1.2.2 产品方案及规模

基地现有蔬菜种植面积3000 亩,年产有机蔬菜近千万公斤。本次扩建1000 亩有机蔬菜基地,其中有机蔬菜育苗基地100 亩,拟新建建筑面积1580 平方米,其中分拣清洗包装车间、冷藏保鲜库、办公、科研试验检测大楼等,并对基地农户进行蔬菜种植

技术推广及技术培训。

1.2.3 品种、技术、设备方案

1. 主要品种及技术来源

公司聘请湖南省蔬菜界著名专家、湖南农业大学园艺系教授郑素秋任技术总监,曾在多家大型农场担任技术总监。

基地项目种植选用优质、高产、高效和无病毒的蔬菜新品种。包括绿叶类:白菜、油菜、芹菜等;甘蓝类:花椰菜、青花菜等;瓜类:黄瓜、南瓜、冬瓜、苦瓜等;茄果类:番茄、辣椒、茄子

等;豆角类:菜豆、毛豆、刀豆等。其中多个品种获国家奖项,

如湘椒7、12 号、长研958、长辣 1 号及湘苦瓜 3 号、春玺苦瓜及青杂1、2、3 号、粉杂1、2 号冬瓜等蔬菜型品种。

2. 主要设备

表1-1 设备购置一览表

序号名称数量( 台)

1 蔬菜检测仪器设备12

2 精量播种设备 4

3 手推车80

4 运输工具车 1

5 供配电设备 1

6 穴式育苗盘20000

7 锅炉 1

1.2.4. 土建工程

表1-2 土建工程构筑物一览表

序号名称建筑面积

备注(m2)

1 冷藏保鲜库500 含设备

2 农产品分拣清洗包装车间500 砖混结构

3 办公、科研试验检测大楼500 砖混结构

4 配电间20 砖混结构

5 锅炉房40 砖混结构

6 水泵房20 砖混结构

表1-3 田间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一览表

序号名称建设数量备注

1 连栋控温温室500 平方米含灌灌、温控设施

2 田形调整1000 亩

3 增厚土层1000 亩

4 钢管塑料大棚30000 平方米50 亩含灌溉设施

5 排水渠25000 米渠断面宽30cm、深40cm 1.2.5 建设期限

2011 年1 月至2011 年12 月,完成项目前期工作;2011 年

1 月至10 月完成工程设计、土建施工、设备购置及安装等;2011 年1

2 月,扩建工程投产。

1.2.6 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1000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865 万元,包括:工程投资746.5 万元,预备费用35.5 万元,设备投资83.5 万元;其他费用35 万元;流动资金135 万元。

拟申请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中央资金200 万元,地方财政配套

资金100 万元,企业自筹资金700 万元。

1.2.7 项目效益

1. 经济效益

本项目的实施后1000 亩蔬菜每年可产有机蔬菜400 万公斤,参照蔬菜市场价格每公斤 6 元计算,年可实现产值2400 万元,企业年销售利润339.52 万元。

2. 生态效益

本项目属生态型种植农业项目,无论是施工期间还是投产运

营期间,基本上不产生“三废”,即没有水质污染,不产生废气、废渣等污染气体和污染物。相反本项目实施后,可为广大菜农提供优质无病毒菜苗,同时发展蔬菜种植,为人们提供安全的绿色蔬菜食品,而且项目本身是绿色种植的生态观光农业、精品农业,有利于加大植被。

3. 社会效益

本项目实施后,给传统有机蔬菜来了一次产业结构的提升,建成蔬菜基地后,进一步推动蔬菜有机化生产,全面提高蔬菜品

质,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安全、吃得放心优质蔬菜,同时也为*** 市蔬菜产业开拓新的市场,为长沙市有机蔬菜需求提供保障。能解

决项目区剩余劳动力400 人,提高项目区农民科技文化水平和综

合素质,对促进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和脱贫致富具有

非常重要的作用。项目建成后,蔬菜平均亩产4000 公斤,亩产值24000 元,亩纯收入4000 元;种植粮食或其他经济作物亩产值1620 元,亩平纯收入940 元,亩平增加纯收入3060 元。蔬菜产品进入流通领域,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1.3 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1.《湖南省2011 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和《2011 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

2.《全国农业和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

3.《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4.《湖南农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J3095-1996)

6.《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4285-89)

7.《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

8.国家和湖南省颁布的现行有关各种法律、规定、规程、

规范、条例等。

9.项目单位提供的各项基础资料。

1.4 综合评价

项目预期效益良好,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改扩建项目建成达产后,正常年新增销售收入2400 万元,新增利润总额354.74 万元。项目辐射面较广,能切实带动项目区农民

增收。项目可直接带动基地农户600 户,与项目实施前比,每户年均增加纯收入 1.2 万元。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综合所述,该项目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良好、社会效益显

著,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支持的范围,建议给予立项支持。

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

2.1 项目区社会经济状况

*** 市是湖南的一个农业大市,农业资源丰富,是国家扶贫

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湖南省27 个“扩权强县”试点县之一。

农业生产在全市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位于湖南东部偏北,

东邻江西省铜鼓、万载、宜春;南接江西省萍乡及湖南省醴陵、

株洲;西倚省会长沙;北界湖南省平江。处于长沙、株洲、湘潭

三市“金三角”地带,距省会长沙60 公里,距黄花国际机场40 公里,距京珠高速公路50 公里。*** 市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8 ℃,降水量757.8 毫米,日照时数2401 小时,平均无霜期207 天。经检测,*** 市土壤、大气、水质均符合有机蔬菜栽培的标准,适宜种植各种蔬菜。

*** 市地域东西宽105.8 公里,南北长80.9 公里,总面积5007 平方公里。全市辖40 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总人口138.03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22.77 人。

2008 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877 元,比上年增加2749 元;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1366 元, 比上年增

加1854 元。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496.91 亿元,实现增加值188.32 亿元,增长22.5%。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25.3 亿元,增长14.79%。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87 亿元。

近年来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全市

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6995 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3.57%,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90.02%,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83.19%。

2.2 相关产业发展状况

2008 年来,*** 市农业经济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农业生

产稳步发展,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农业产业化进程逐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调优,以现代农业科技园为标志的现代农业

日趋成熟,以优质稻产业带、花木产业带、烤烟产业带、蔬菜产

业带为主导的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基本形成。

2008 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服务业总产值68.71 亿元,增长7.8%,其中,农业产值34.1 亿元,增长10.8%;林业产值 6.25 亿元,下降 6.6%;牧业产值25.05 亿元,增长7.3%;渔业产值2.31 亿元,增长14.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 1.0 亿元,增长7.7%。

种植业全面发展,经济作物效益提升。2008 年粮食总产量63.2 万吨,增长 5.19%;蔬菜总产量80.7 万吨,增长 4.94%。瓜果72498 吨。常年露地商品蔬菜种植面积能稳定在 1.5 万亩以上,年产各种蔬菜4500 万公斤,产值2300 万元左右。蔬菜种植正逐步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但由于种植区域分散,种植品种混杂,标准化栽培程度低,规模化经营效益差,营销组织不健

全,导致蔬菜产业发展缓慢。因此,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运用

先进的育苗、良种及生物、生态工程等技术手段,采用现代市场

化营销手段,拓宽市场销售渠道势在必行。

2.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 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本项目符合湖南省农业发展“十一五”计划和2020 年远景规划,是湖南省良种工程建设重点支持对象之一;符合国家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符合国务院《关于促进蔬菜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的精神要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调整农业

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

投入,强化对农业支持保护,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尽快

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

2. 项目建设是贯彻国家“三农”政策,促进农民增收的切入点。

该项目通过建立优质商品蔬菜工厂化育苗基地,可大幅度提

高*** 市商品蔬菜良种普及率;通过设施大棚种植蔬菜,可有效

提高商品蔬菜产量及品质;通过推广有机蔬菜农产品生产技术,

建现代化气调保鲜储存库,可进一步提升商品蔬菜的品质及市场

竞争力,从而大幅度提高蔬菜种植农户、流通大户、经营业主的

经济效益。

3. 项目建设是提高科学种菜水平和增加科技含量的需要。

随着种菜科技的发展,人们对蔬菜食品消费观念的变化,大面积种菜正由低质向优质转变。本项目通过推广优良品种,采用电热增温育苗、大棚设施栽培等高产配套技术,严格实行有机农

产品标准化生产,可大幅度提高我县蔬菜生产水平,提升商品蔬菜品质,加快有机农业发展进程,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4. 项目建设是促进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提升总体水平的需要

该项目的实施有以下五方面的优势,将有力地促进传统的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提升总体水平。

(1))选择适宜栽培地点。种植有机蔬菜宜选择远离城市及

工矿区、无大气、水源及土壤污染、土壤肥沃、质地沙粘适中、

排灌方便、交通便利、有机肥料来源充足的地方。

(2))选择适宜作物和优质、抗病、生长势强的品种。如

菠菜、胡萝卜、萝卜、蒜薹、毛豆、牛蒡等。

(3))科学安排种植茬口。根据作物特点及病虫害发生规律,将作物主要生长期安排在病虫危害较轻的季节,躲避病虫的危害。

(4))合理施用有机肥。如人畜粪便、植物茎叶、豆科绿肥、草木灰、豆饼、蓖麻饼等。经发酵腐熟,作基肥或追肥。

(5))加强病虫害的防治。有机蔬菜的病虫草害,坚持"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的原则,选用抗病品种、高温消毒、合理的肥水管理、轮作、多样化间作套种、保护天敌等农业和物理措施,

综合防治病虫草害。

5. 项目建设能提高公司行业龙头地位,扩展市场占有率。

项目投产后能有助于促进大宗农产品生产的专业化、基地化、规模化,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并带动一批农民发展有机蔬菜致富。实现公司用三到五年时间建成拥有两万亩集旅游、观光、休闲及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