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沪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沪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沪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目录

第1课《画画我的幼儿园》 (2)

第2课《大家都来认识我》 (4)

第3课《点线的变化》 (7)

第4课《流畅的线条》 (10)

第5课《有小鸟的树》 (13)

第7课《彩色的名字》 (16)

第8课《雨后彩虹》 (20)

第9课《漂亮的纸筒》 (24)

第10课《小小快餐店》 (27)

第11课《喜庆蛋糕》 (30)

第12课《美丽的鱼》 (33)

第13课《叽叽喳》 (36)

第15课《有趣的拓印》 (40)

第16课《下雨天》 (44)

第17课《我的太阳》 (47)

第18课《牙蛀了》 (51)

第19课《我有一口好牙齿》 (55)

第1课《画画我的幼儿园》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书包的功能与特点,学会用线条绘画书包,并画出立体感。过程与方法:在观察与交流书包的过程中,学习整体到局部的观察和绘画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书包的造型及立体的美,逐步形成细致、深入观察事物的能力,养成爱护学习用品的好习惯。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书包结构和立体感。

教学难点:画出书包的立体感。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导入与认识

1、出示谜语,猜一猜。

2、揭示谜底“书包”,引出课题“画画小书包”。

3、利用课件欣赏多种书包,交流最喜欢的书包,说说理由。

4、观察书包有哪些组成部分?认识书包的结构。(书包袋、背带、提手、拉链、侧袋等)

活动2【讲授】二、比较与发现

1、比较由同一个书包而画的两幅画,有什么不同?除了正面之外,多了什么?(侧面)

2、你更喜欢哪个,为什么?

3、发现画出了侧面的书包有了厚度,更好看,使书包有了立体感。

活动3【导入】三、学习与绘画

1、学一学书包的绘画方法: ①画出书包外形,注意添加厚度,有立体感。②添加提手、背带(和侧袋)等细节。③装饰花纹与颜色。

2、出示优秀学生作业,欣赏并学习优点。

3、作业要求: ①能正确画出书包的结构。②能画出书包的侧面,表现立体感。③能画出书包的细节,并用漂亮的图案与色彩装饰。

4、学生绘画,教师巡视并辅导。

活动4【测试】四、展示与交流

1、设置“书包展评会”情境进行作品展示。

2、学生互评自评,教师评析。

3、评价内容: ①书包的形体,结构较准确。②是否表现出立体感。③线条流畅,生动。④色彩漂亮、均匀。⑤构图饱满、装饰有趣。

4、教师总结。要保护书包,养成爱护学习用品的好习惯。

第2课《大家都来认识我》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主动观察与联想初步了解不同发型的外形变化,主动尝试各种工具表现不同的发型。

过程与方法: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利用不同的工具表现头发,运用添画的方法描绘并展开想象形成故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人物发型的表现和想象,培养学生对局部对象的观察、表现能力,加深对表现人物头发的深层次印象。

2学情分析

本课针对入学两个月的一年级准新生进行教学,此学龄的学生还在逐步适应小学的生活,他们的绘画技能大多停留在幼儿园的教学基础之上,人物绘画稚嫩而概括,有时还会对人物的五官进行无意识的忽略,头发的表现则高度概括、简化或符号化。但是一年级学生的认知又与幼儿有了些许不同,他们会通过观察、比较、尝试发现事物的特征。所以我们在教学人物画时,要适当为学生降低难度,通过探究活动促使学生主动的观察和表现,以提高学生绘画头发时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表现能力。

3重点难点

重点:使用不同的材料添画头发,提升对人物头发的表现欲望与直观感受。

难点:通过联想添画不同形状的头发形成故事,加深对表现头发的直观感受和深层次印象。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

学的活动:

1、交流发型体验区的活动内容。

2、说一说在体验区里自己的头发怎么了?

教的活动:

1、参与讨论,出示课题。——头发怎么了?

2、播放学生体验区中的瞬间。

活动2【活动】交流与讨论

学的活动:

延续体验区的活动,展开头发的依形想像——小组讨论,你喜欢教室里哪个同学的头发,它像什么?

教的活动:

在画照片中头发的同时,引导学生展开发型联想。

活动3【讲授】探究与发现

学的活动:

1、探究工具——用桌上的工具可以画出这些头发的样子吗?

(板刷、钢丝球)

2、将探究结果进行交流。

教的活动:

1、引导学生回忆老师绘画头发的方法和工具,尝试找出不同的工具不同的画法。

2、根据学生描述,师生共同演示不同的头发绘画法。

活动4【练习】尝试与想象

学的活动:

1、再次回忆课前的感官体验活动,交流头发被变成各种造型时会想到什么场景?

2、交流,我画的头发可以添画什么?。

3、展开想象,选择画纸为自己的画面添画头发展开联想形成故事。教的活动:

1、引导学生回忆感官体验活动中依发型想象的部分。

2、通过学生的绘画作品启发学生的联想。

3、在学生绘画时适当指导。

活动5【活动】评价与拓展

学的活动:

1、将画展示在教室两边。

2、评一评自己喜欢哪一张,为什么?

教的活动:

1、帮助学生进行布展。

2、学生自评后,进行总评。

3、除了头发,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故事更生动?

第3课《点线的变化》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感知生活中的线条不同的变化,在观察中练习螺旋线,激发学习线条的兴趣,发挥想象,学习用螺旋线及其不同的变化来表现生活中的事物,为今后的绘画学习打下基础。

过程与方法:练习画螺旋线,运用螺旋线画出不同姿态的毛毛虫,并展开想象添加合适的背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寻找并发现生活中不同的螺旋线,感受线条变化的美感,激发对线条的想象和创意。

2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小学的起步阶段,正处于学习准备期,很多习惯的养成都刚刚开始建立,孩子们对事物充满好奇,好动、注意力不容易长久集中。对美术工具的使用也处于尝试的阶段,刚开始学习观察身边的事物,对于绘画有着强烈的探究欲望,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引导、观察、体验。

3重点难点

1、学习用螺旋线画毛毛虫形象。

2、用有变化的螺旋线表现不同姿态的毛毛虫,添加合适的背景。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欣赏与导入

1、回顾上节课认识的不同的线,叫出它们的名字。

2、找找生活里还有哪些螺旋线?(看图交流,师生互动)

3、手指练习画螺旋线。

4、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姿态的毛毛虫,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回顾上节课教学内容,唤起了学生对生活中各种形态线条的回忆,重点引出今天的学习的内容螺旋线。)

活动2【讲授】二、学习创作:

1、教师示范:画毛毛虫的步骤,添加不同的场景

2、用儿歌的形式带领学生手指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儿歌的形式带领学生体验画不同姿态的毛毛虫,熟悉螺旋线的走势。)

3、出示:绘画小窍门

●毛毛虫画得别太小、太多。

●绕着圈边画边转。

●圈要绕得大一些,圈圈尽量靠一起。

●不同故事靠想象。

(设计意图:点明要点,避免绘画过程中画面添加过多、过满,毛毛虫主题鲜明、想象丰富)

4、学生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5、适时穿插作品展示及点评。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老师画毛毛虫的步骤,启发学生想象动手画不同姿态的毛毛虫,并添加喜欢的背景,创作自己的毛毛虫故事。)

活动3【作业】三、拓展和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用会变的螺旋线来画可爱的毛毛虫,课

后给它添上漂亮的颜色吧!其实螺旋线还可以画许多东西,(出示图片)让我们用自己明亮的大眼睛多观察生活,创作更多更丰富的作品吧!

第4课《流畅的线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过山车的特点,学习用双线来表达过山车的路线。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观察、比较、游戏等方法发现过山车的特点并学会过山车路线的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曲线的流畅与变化之美,增强学生的线条表现与想象的兴趣。

2学情分析

本节课要面对的教学对象是思言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这一学龄儿童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集中却也是想象力与创造力非常丰富和活跃的时期。会简单的使用勾线笔和涂色工具对学习充满好奇。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用弯曲的双线条设计路线

教学难点:能运用流畅的双线条表现过山车旋转的路线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欣赏导入

一、情景导入

1、观看视频,感知过山车。

2、体会乘坐过山车的快乐

3、展示课题:《欢乐过山车——路线设计》

活动2【讲授】探索发现

二、探索发现

1、尝试体验

(1)通过观察引导学生从过山车变化的路线中发现蕴藏着的线条。

(2) 通过尝试描绘过山车的行驶路线,发现过山车路线的特点——弯曲,起伏,旋转

2、欣赏分析

观察过山车轨道的样子,学会运用双线并进的方式表现重叠的路线

归纳:线条要流畅,不但弯曲,还要有起伏,如果旋转起来,乘坐得时候,才更加精彩

3、教师示范

清晰地示范运用流畅的双线表达高低起伏,有旋转的过山车路线

4、游戏质疑

通过比较两件作品,找出两件作品的问题所在,领悟需要有明显起伏

变化和旋转路线更精彩。

活动3【练习】创意表现

三、创意表现

1、出示作业要求:

画一条属于自己的欢乐过山车。线条流畅,有创意。

2、学生绘画,教师巡视指导。

活动4【活动】展示评价

四、展示评价

以线条流畅,画面美观为基准进行自评,互评,师评。活动5【讲授】总结拓展

五、总结拓展

拓展路线设计在生活中的使用

第5课《有小鸟的树》

1教学目标

1、了解树的基本结构特点,初步学习撕直线、曲线、对折撕、叠加撕等多种撕纸方法。

2、收集废旧杂志、宣传册;通过欣赏讨论等活动,学会两人合作利用彩色废旧杂志制作一幅树为主题的撕贴画。

3、感受撕纸作品的美感,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树立环保意识。

2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孩子对树早已有了比较概括的印象,平时的作业里也经常出现树的形象,但形象比较单一,虽然一年级孩子都有撕纸的经历,但大多数孩子只会随意的撕,所以希望借助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感受并表现多样的树的形态。在原有的基础上学会新的撕纸技巧。平时在课堂中发现很多孩子在活动中并不爱惜纸张。所以选择用旧杂志彩页作为材料,并让孩子参与收集这些材料,孩子在掌握技能的同时也能增强环保意识。

3重点难点

学习多种撕纸方法。撕贴造型独特的树。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观赏与交流

1、播放短片,引发保护环境的思考。

(1) 学生讨论树木有什么作用?

(2) 师小结:树木能调节气候、净化空气、防风挡尘、

预防土地沙漠化等等,作用很大,非常重要。

2、出示树木结构图片,交流并了解树的结构特点。

(1)引发讨论:树木由哪些部分组成?

(2) 师生小结:树木主要有树干、树枝、树叶等组成,树干比较粗。

3、出示撕纸、剪纸作品。学生欣赏并观察比较,感受并交流撕纸作品的独特风格。

师生小结:剪纸作品边缘光滑;撕纸作品边缘毛糙,有自然、独特的美感。

4、出示课题《撕纸变成树》

活动2【讲授】讨论与发现

1、出示两张树的撕纸作品。

学生观察、讨论并发现两种不同的制作方法。(撕整体的树冠或者一片一片撕出树叶)

教师示范其中一种撕贴方法。师生互动,学习直线、曲线的撕纸方法。

。撕贴树干。(有直有曲)

。撕贴树枝。(粗细变化)

。撕贴树叶。(茂密生动)

2、出示图例:各种各样的树叶。

引发思考:怎样能又快又方便地让大树“长”出茂密的树叶呢?

小组讨论并交流,学习对折撕、叠加撕等撕纸方法。

小结:树叶可以撕得大一些;可用对折撕、叠加撕的方法。

3、出示范作,师生总结,还可以先贴大块面的树冠,后粘贴树干树枝的方法表现一棵树。最后还可以添加一些树叶,丰富效果。

4、出示范作:各种造型的树。

学生欣赏,了解表现的丰富性。

活动3【练习】创意与表现

1、出示“种树”要求

。同桌合作,抓住树的特征,利用废纸撕贴成树。

。用多种撕纸方法撕出造型独特的树。

2、出示图例:自然界里的树。

3、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4【作业】展示及评价

1、创设城市种植绿化、清除黑烟的情景,展示学生作品。

2、学生选出喜爱的树并点评。

3、教师评价。

活动5【活动】拓展

展示废纸变宝的其他作品

开拓视野,保持对变废为宝的兴趣与好奇心。

第7课《彩色的名字》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字体结构变化的特点,尝试用深浅变化的色彩和平涂的技法装饰自己的名字。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演示、观察比较学习用深浅色彩搭配绘画的方法,装饰自己的名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将名字变成画的快乐,增进同学间的了解,认识新朋友,感受集体生活的乐趣。

2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都会写自己的名字,对色彩有基本的认识。在用线条、色彩平面组合会有一定的困难,但如果用自己的姓名来组合成一幅画,那肯定是一种亲切的体验。

3教学过程

3.1第一学时

3.1.1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字体结构变化与装饰。

教学难点:深浅色彩的搭配。

3.1.2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说名字讲含义激兴趣

①出示学生座位表——学生的名字

师:这是我们班级的座位表,里面有我们小朋友的名字(出示板书——名字),老师知道我们小朋友的名字不仅好听,而且还有着很深的意义呢!谁来给大家自我介绍一下。

学生自我介绍。(我叫刘文静,爸爸妈妈希望我文文静静的……)

②师:其实,我们的每一个名字都渗透着爸爸妈妈对我们无限的爱和期望,我们在这浓浓的爱中快乐健康地成长着,是多么幸福啊! 让我们再一起看看我们的名字。

2、看名字激兴趣

①咦!我们班多了个新朋友,她又是谁啊?——是钱老师的名字,想不想看看钱老师变漂亮的名字啊?

点击(钱金鸣)——出示美化的

你们的名字能不能变呢?想不想上来试一试?

②请二——三位学生上台点击自己的名字。

③师:看来我们小朋友都想上来试试,希望自己的名字也变得漂亮,那下面老师就来教你们好办法,让你们的名字变成彩色的名字。(出示板书——彩色的)

活动2【讲授】二、体验新授——画名字

抽奖小游戏:请学生和老师一起抽取今天的幸运者,谁的名字被抽到,老师就马上给他的名字进行变化,这个小朋友还可以得一个笑脸呢。老师在抽出的一名学生的名字上进行变化。

拉长方法(这种方法是在学生原来写好的名字上进行变化)

再由老师来抽取一名小朋友,请学生帮忙想方法,学生说,老师画。

可以用: (①波浪线②弧线③锯齿线……)——线

(④圆形⑤三角形……)——形状

4、欣赏用不同方法画的名字。(课件出示 )

5、讨论交流:这组用的方法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生:把耳朵旁变成一只耳朵鸟变成了一只小鸟

师:哦,真会观察!这种方法我们把他叫做象形字画法。

看来我们画名字的方法真是多,不仅可以用各种不同的线条画,而且还可用各种形状来画,现在还知道了这种象形字的方法,我们的小朋友已经有点迫不及待了,那下面我们就来试一试。

6、出示作业要求

①选择喜欢的方法画名字

②用记号笔画、不涂色

7、学生写名字,师巡视。

点评一、二幅有特色的作品

活动3【活动】三、欣赏交流——穿花衣

交流穿花衣的方法。

师:小朋友们用不同的线条画出了生动、可爱的名字,如果我们给她再打扮一下,相信我们的名字可以变得更为漂亮。那你知道可用些什么方法呢?

2、媒体欣赏不同方法涂色(点、线、点线面三类)

3、学生作业师巡视指导。

作业要求:①选择喜欢的方法穿彩衣

②涂色均匀

③师提示:完成的作业放到座位表上,今天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选择座位,你想坐哪就贴哪个位置。钱老师也加入到我们班级,我坐这。(贴好自己的名字)

活动4【作业】四、作业展示相互点评

学生把自己的作品上台展示。

把手中的一颗五星贴在你认为最漂亮的作品上。

说说好在哪?①选择的方法②色彩的搭配

师小结

第8课《雨后彩虹》

1教学目标

1、感受色彩美,学会色彩的简单运用技巧。

2、运用丰富的色彩表现出彩虹的美丽或自己关于彩虹的想象。

3、激发学生热爱生活、表现生活的情感。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学习彩虹七种颜色的排列,利用这七种颜色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

“青”色的认识,能够利用七色来大胆的创作独特的作品,将生活中的彩虹元素运用到作品中。

3教学过程

3.1第一学时

3.1.4教法

考虑到学生年龄段特点的原因,设计本课时,在学生学习基础知识,训练运用技能的基础上,着重考虑了兴趣和能力的培养。在生活中寻找体裁,在学科中寻找融合点。通过教师演示,学生完成任务,掌握新知。通过自主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难点。通过课程整合,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学习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

3.1.5教材分析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