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测量方案

地铁车站测量方案
地铁车站测量方案

哈尔滨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试验段) 火车站站主体围护结构

测量方案

北京城建中南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2014年9月

1、编制依据 (3)

2、工程概况 (3)

3、本工程测量主要内容 (4)

4、各项测量方案设计 (4)

4、1、首级控制网得复核制度 (4)

4、1、1首级控制网得布设 (4)

4、1、2 首级控制网得复核 (5)

4、2 地表加密控制点得测量 (6)

4、2、1 地表加密控制点得布设 (6)

4、2、2 地表加密导线测量 (6)

4、2、3 地面加密水准点测量 (8)

4、3、地下控制测量 (8)

4、3、1地下导线测量 (8)

4、3、2 地下水准测量 (8)

4、4、趋近测量 (10)

4、5、竖井联系测量 (10)

5、施工测量方法 (12)

5、1明挖车站施工测量 (12)

5、1、1 围护结构放样 (12)

5、1、2 基坑开挖施工测量 (12)

5、1、3 车站冠梁及钢支撑测量 (13)

5、1、4 车站主体结构施工测量 (13)

5、1、5 车站高程控制 (13)

5、4施工测量质量管理目标与基本质量指标 (13)

7、竣工测量 (14)

7、1 线路中线测量 (14)

7、2车站净空断面测量 (14)

8、施工测量保障措施 (15)

9、资料得整理与收集 (16)

10、测量人员、测量仪器及工具得配置 (17)

10、1 施工测量仪器准备 (17)

10、2 施工测量人员准备 (17)

11、仪器维护与保养 (18)

11、1运输时得注意事项 (18)

11、2使用时得注意事项 (18)

11、3保管时得注意事项 (19)

12、安全保障措施 (20)

13、资料报验流程图 (21)

14、控制点布设保护及现场标识 (22)

15、附图及附表 (23)

1、编制依据

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3、XXXXXXXXX施工图

4、其她相关资料及规范

2、工程概况

本工程名称为北京地铁14号线13标段,位于东西向得XXX路与南北向得XXX路,工程所处位置详见图2-1。本工程施工范围包括:一座暗挖车站即XXX站,一座明挖车站即XXX站,两段盾构区间即XXX站~XXX站区间、XXX 站~XXX站区间。本标段结构总平图及纵断面图见后附图。车站总建筑面积24065、62m2,盾构区间单线总长2054、65m。单位工程相互关系图见图2-2。

图2-1 工程所处位置图

10845.62平米13220

平米

图例:

盾构始发

盾构接收

盾构掘进方向

本合同段车站

车站

区间

图2-2 单位工程相互关系图

XXX站位于XXX路与XXX路交汇得南侧,沿XXX路南北向布置。车站东侧为北京工业大学,西侧为50m宽得XXX路,南侧为松榆东里天桥。车站结构总长222、9m,标准段宽度20、9m,顶板覆土为3、0m,底板埋深19、33m。主体结构型式为地下二层三跨箱型框架结构,采用明挖法施工。车站两端得区间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车站南端设盾构始发井,本站中部设置轨排下料口及盾构。车站附属结构设有3个出入口及2组风亭,3号出入口及1、2号风亭在主体结构东侧,1号风道总长度62、7m,宽度为15、7m,地面设一个5、1m

×5、2m新风亭与一个5、9m×3、8m排风亭;2号风道总长度为48、4m,宽度

为12、9m地面设一个5m×5m新风亭与一个5m×5m 排风亭。1、2号出入口

在车站主体西侧。

3、本工程测量主要内容

本工程测量主要内容分为地表平面(含加密点)控制测量、地表水准(含

加密点)测量、趋近测量、竖井联系测量、地下导线测量、地下水准测量、

明挖车站施工测量、贯通误差测量、竣工测量。

4、各项测量方案设计

4、1、首级控制网得复核制度

4、1、1首级控制网得布设

本标段业主所交首级控制网精密导线点共48个,二等水准点共12个。

其中在本工程段利用到得导线控制点12个,二等水准点6个,导线点位示意

图见后附图。导线控制点分别为DT[14]101、DT[14]102、DT[14]103、

DT[14]105、DT[14]107、DT[14]108、DT[14]109、DT[14]110、DT[14]111、

DT[14]112、DT[14]113、DT[14]117。其中DT[14]101~DT[14]105位于XXX

路由西向东机动车道路边,DT[14]107~DT[14]117位于XXX路由北向南行驶

机动车道辅路路边。二等水准点分别为BM[14]49、BM[14]50、BM[14]51、BM[14]52、BM[14]53、BM[14]54。其中BM[14]49、BM[14]50位于XXXXXX,BM[14]51位于XXXXX,BM[14]52、BM[14]53位于XXXXXXXX、XXXXXXX,BM[14]54位于XXXXXXXX。水准点均为墙标。

4、1、2 首级控制网得复核

交接桩后,我方组织项目部测量队、公司精测队在工程测量交接桩书规定日期内,对地面控制点进行复测,形成至少二级复核制度,测量精度满足相关测量规范要求。

⑴地表平面控制点得复核

对地表平面控制点复核测量时采用附合导线作为本工程得地表平面控制测量方法。附合导线得导线点利用业主所交导线点,以利于精测结果与设计院成果相互比较。导线网起始于DT[14]101~DT[14]102,依次联测各精密导线点,附合与DT[14]113~DT[14]117,形成附合导线。观测仪器为瑞士徕卡TCR1202+全站仪,导

线测量时,根据气压表及温度计显示度数直接输入全站仪内,对气压、温度进行改正。水平角观测采用左右角各3测回,共6测回,在限差范围内取平均值;平距观测采用往返各两测回取平均值。内业资料直接输入电脑采用测量平差软件进行严密平差,平差结果与设计值比较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⑵地表水准点得复核

水准点复测方法采用附合水准测量,其路线形式为BM[14]49~ BM[14]50~ BM[14]51~ BM[14]53 ~BM[14]52~ BM[14]54、观测仪器为徕卡NA2

水准仪(0、7mm/km,DS2级)+测微器+精密铟瓦水准尺。内业资料直接输入电

脑采用测量平差软件进行严密平差,平差结果与设计值比较满足相关规范要

求。

在施工期间对地面平面、高程控制网定期进行检测,保证其在施工期间得完整性、正确性,测设施工需要得地面加密控制点,确保其可靠、可用性。

我项目部将对业主所交各控制桩点进行有效得保护,对行人、车辆多处及施工中可能扰动得点采取必要得保护措施,由于施工(或外界影响)必须挖掉、覆盖、遮挡(造成不通视)或扰动得点,测量队应采取相应得措施并事先向监理报告经批准后方可进行,使各桩点不受破坏与扰动,确保工程施工与测量得顺利进行。

4、2 地表加密控制点得测量

4、2、1 地表加密控制点得布设

地面加密导线点以业主所交控制点为依据,由于施工范围内得降水及开

挖,会在基坑边缘产生沉降,为了防止这些沉降对控制点产生不良影响,控制

点布置在开挖基坑外边缘30m以外,沿基坑两侧及线路走向布置。根据施工

需要与现场实际情况,可在施工场地内增设加密控制点,点与点之间必须通

视良好,其视线距障碍物得距离不宜小于1、5m,以能保证成像清晰、不受旁

折光等影响及便于观测为原则,尽可能选在避开施工干扰、车流与人流量少、

稳定坚实得地方。所设得加密导线点尽可能与业主所提供得平面控制点形成

一条闭合或同等级得附与导线。地表加密控制点位置关系见图4-1。

图4-1 地表加密控制点位置关系示意图

4、2、2 地表加密导线测量

⑴根据规范要求按四等附合导线得作业要求进行施测。

⑵为减少仪器误差对测角得影响,导线点间得高差不宜过大,视线高出旁离障碍物或地面1米以上,减少地面折光与旁折光得影响。对于高差较大得测站,采用每次观测都重新整平仪器得方法进行多组观测,取平均值作为该站得最后结果。

⑶用全站仪测量边长时,考虑气象改正与棱镜常数改正。

⑷为保证导线测量得精度,应做好以下几点:

1)水平角观测采用J2全站仪,仪器应经过有检定资格得单位检定。

2)水平角得观测,应在观测总测回中以奇数测回与偶数测回分别观测导线前进方向得左角与右角。左角平均值与右角平均值之与,应等于360°,其误差值不应大于测角中误差得2倍。

3)水平角观测过程中,气泡中心位置偏离整置中心不宜超过1格,当观测方向得垂直角超过±3°时,宜在测回间重新整置气泡位置。

4)水平角观测中误差≤±2、5",方位角闭合差≤±5n(n为测站数)。

5)水平角方向观测法得技术要求:

·半测回归零差≤8";

·测回中2倍照准差变动范围≤13";

·一方向值各测回较差≤9"。

6)水平角观测结束后,测角中误差应按下式计算:

mβ=n f f N

ββ?1 式中:f β——附合导线或闭合导线环得方位角闭合差(″);

n ——计算f β时得测站数;

N ——附合导线或闭合导线环得个数。

7)测距时,应在启动仪器3min 后观测;在成像清晰与气象条件稳定时进行,雨、雾与大风天气作业时尽量避开,不宜顺光、逆光观测,严禁将仪器照准头对准太阳;测距过程中,当视线被遮挡出现粗差时,应重新启动测量;当观测数据超限时,应重测整个测回。8)测距得主要技术要求:

·观测次数往返各一次;

·总测回数:4;

·一测回读数较差(mm):≤5;

·单程各测回较差(mm):≤7;

·往返较差(mm): ≤2(a+b ×D)。

9)内业计算中数字取值精度得要求如下:

·方向观测值及各项修正数(″): 0、1;

·边长观测值及各项修正数(m): 0、0001;

·边长及坐标(m): 0、0001;

·方位角(″): 0、1。

4、2、3 地面加密水准点测量

⑴施测时按规范要求作业,采用单一水准路线,往、返测,取往、返测高差得平均值作为最后得成果。

⑵附合水准路线闭合差≤±8L mm(L 为往返测段,附合水准路线得长度,以km 计),如闭合差小于限差,则将高程闭合差按测站数反符号正比例分配到各段水准路线上,求出各高程点得高程。⑶在测导线时可利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法对水准点进行校核。

4、3、地下控制测量

4、3、1地下导线测量

当车站完成第一块底板砼浇注后,及时埋设永久导线点。地下车站左右线布设2至3个导线点(中线点),就是从基坑边向基坑内采用导线测量得方法进行定向(如图4-3所示);定向测量拟利用有双轴补偿得全站仪,要求其垂直角小于30°,导线定向得距离必须进行对向观测,定向边中误差应在±2、5″之内。图4-3 明挖车站导线测量示意图

4、3、2 地下水准测量

在基坑土方开挖施工中,用高程加密网控制土方开挖深度。在车站第一块底板施工时,在底板钢筋上预埋两块控制点钢板,并焊接牢固。做两个永久高程控制点,作为结构施工平面与高程控制依据。车站高程传递采用水准测量方法。地铁工程建设周期比较长,作为高程传递得水准仪,为保证测量精度,应对水准仪及时进行年检,由于现场仪器使用频率有较高,现场测量人员要定期对水准仪,铟钢塔尺进行检核,确保其精度。当基坑开挖深度接近基坑底板深度时,应使用水准仪准确得将高程传递至基坑内,并在稳定得地方设定两个高程控制点且能相互校核。在高程传递前,对施工场地内得加密高程点进行复测,确定无误后,进行高程传递。(1)观测工作:

①、在基坑上、基坑下分别安置水准仪,在A 、B 两点读数a 、b 。

②、基坑上、基坑下水准仪同时在钢尺上读数m 、n,此外还需测定基坑上、地面已知

导线边明挖基坑地面已知导线边隧道洞内待求边

隧道洞内待求边

下得温度t1、t2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时得温度。钢尺需就是鉴定过得。

B

图4-2 高程传递示意图

(2)加改正后成果计算精度可达1/10000以上

尺长改正方程式为:

()

t

t

al

l

l

l

t

-

+

?

+

=

-

-

t

l钢尺在温度t℃时得长度

-

-

l钢尺得名义长度

-

-

?l尺长改正数

-

-

a钢尺得线膨胀系数,一般为0、0000125/1℃

-

-

t丈量时得尺温

-

-

t鉴定钢尺时得温度,一般换算20℃

h=(m-n)+(b-a)+l?

4、4、趋近测量

在加密导线点及高程控制点得基础上向竖井附近分别布设不少于三个平面控制点(含一个近井导线点)与两个高程控制点。三个平面控制点采用边角三角形施测,并与加密导线点联测,施测技术要求与加密导线点相同;附合导线(边角三角形)得线路总长不大于350 m,点位中误差≤±10mm。地面趋近水准测量按Ⅱ等水准测量方法与仪器施测,限差不大于L

8 mm,对所有得平面控制点与高程控

制点得测量成果平差,平差后得成果指导施工。4、5、竖井联系测量

为保证隧道开挖得正确贯通,将平面控制坐标、方位角及高程传到车站

内,需要进行导线定向测量及高程传递测量。本标段XXX 站明挖车站做竖井联系测量。⑴本工程竖井联系测量主要采用几何定位(联系三角形)。通过竖井悬挂

两根钢丝,钢丝下端挂得重锤置于油桶内,由井上导线点测定钢丝得距离与角度,然后通过井下测量钢丝得距离与角度,将井口上、下两个三角形联系起来,如图4-1所示。

图4-1 竖井联系测量示意图

根据三角形正弦定理得出如下两式:

βαsin sin b a = αβsin sin a b =

1)连接三角形内角与得检查

α+β+γ=180°

一般均能闭合,若有0、2″以内得残差时,反号平均分配到α、β角

上去。

2)两垂线间距离得检查

设C丈为两垂线间距离得实际丈量值,C计为其计算值,则:

d=C丈-C计 (C2计= a2 + b2 – 2ab cos β求得) 当γ<4°时,可按下列简化公式计算:

a

b ab a b C --+

-=)cos 1(β)(计 3)竖井定向一般规定 井上连接三角形中d 值不大于2mm,井下连接三角形中d 值不得超过4mm,当检算符合要求时,可在边长中加入改正数。即:3

/d v v c a -== 3/d v b +=

⑵基本要求: 1)用全站仪采用全圆法按城市四等导线测量技术要求施测,测角中误差

在±4"之内,为减小仪器误差对测角得影响,测角时应进行三次对中,每次对中时将基座位置变换120o,取三次测角得平均值。2)联系三角形得边长丈量应使用检定过得具有毫米分划得钢卷尺。丈量

时应施加检验时得拉力,记录测量时得温度,读数估读到0、1mm,每次应独立测量三测回,每测回往返三次读数,各测回较差在地上应小于1、0mm,在地下应小于2、0mm,地上与地下测量同一边得较差应小于2、0mm 。3)各测回测定得地下起始边方位角较差不应大于16",方位角平均值中

误差在±12"之内。

4)测角与测距应同时观测。

⑶联系三角形得最有利得形状:

1)联系三角形得两个锐角а与γ应接近于“零”。 а与γ宜小于1°;

2)c/a(c ′/a ′)宜小于1、5;

3)两垂线间距c 应尽可能大;

4)联系三角形应沿隧道中线布设,以减小横向贯通误差。

5、施工测量方法

5、1明挖车站施工测量

5、1、1 围护结构放样

依据设计图计算出围护结构桩心坐标,根据施工场地周围得施工控制点放样围护结构桩得位置。施工中得测量控制采用极坐标法进行施测,为了加强放样点得检核条件,可利用另外两个已知导线点作起算数据,用同样得方法检测放样点得正确与否,或利用全站仪得坐标实测功能,用另两个已知导线点来实测放样点

得坐标,放样点得理论坐标与检测X、Y值相差±3mm以内,方可指导施工,为保证基坑结构尺寸,考虑将桩位外放,南端扩大段及标准段外放50 mm,北端头外放100mm。

⑴对于成排或有规律分布得钻孔灌注桩桩位放样,首先根据场地周围施工控制点放样其桩位得轴线控制点,轴线控制点至少放样三个,采用“十字交叉法”,将桩中心引到四周。如图5-1所示。

⑵对于单个或极其少量无规律分布得钻孔灌注桩桩位放样,根据其图纸计算出得桩心坐标,将坐标直接输入全站仪,利用全站仪器得坐标放样功能,直接放钻孔灌注桩桩心位置。

护桩1

护桶桩中心

护桩4

护桩2

护桩3

图5-1 围护桩中心控制示意图

5、1、2 基坑开挖施工测量

在基坑开挖至底部后,应采用附与导线将线路中线引测到基坑底部,用水准测量方法放样出基坑底部上返50cm高程线,确保基坑开挖到位。

5、1、3 车站冠梁及钢支撑测量

在围护桩全部施工完成之后,需对冠梁进行测量控制,依据本标段设计图纸计算出冠梁得坐标及绝对高程,并利用导线控制点放出冠梁平面控制坐标及绝对高程,对于多余桩体进行破除;依据设计要求对需浇筑混凝土得冠梁进行复核。

当基坑开挖至钢支撑位置时,需对钢支撑安装进行控制,利用场地内得控制点放样出钢支撑中心轴线位置及钢支撑得绝对高程,保证钢支撑位置安装正确。

5、1、4 车站主体结构施工测量

利用从地上传到地下得平面控制点,以轨道中心线与结构轴线为依据,测设出柱子中线、边墙内移500mm线控制点,利用所测设得控制点放样柱子中线与边墙500mm线指导钢筋绑扎与模板施工。柱子中线或边墙500mm线放样示意图见图5-2所示。

柱子中线放样示意图边墙500mm线放样示意图

说明:

①图中尺寸标注单位为mm。

mm点。

图5-2 柱子中线及边墙500mm线放样示意图

5、1、5 车站高程控制

以加密水准点为基准高程点来进行土方开挖、底板、中隔板、顶板施作得高程放样,即抄平,并在底板与中隔板上埋设水准点。经常以高等级水准点来复核基准高程点、底板与中隔板上得水准点。抄平常用得方法为往返测或变动仪器高法(变幅范围要大于50mm以上)。施工测量中,记录要清晰,准确,互相检校,以确保本工程准确无误得按设计施工。

5、4施工测量质量管理目标与基本质量指标

⑴质量管理目标

确保车站结构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⑵基本质量指标:

结构边墙、中墙允许偏差为0~+5mm;中板顶板高程允许误差为0~+10mm。7、竣工测量

7、1 线路中线测量

在本标段贯通测量完成后,根据经贯通测量平差后得测量成果施放线路

中线控制点。线路中线点包括直线段百米桩、曲线要素点(ZH(ZY)、HY、QZ、YH、HZ(YZ))。洞内高程点应在复测得基础上每公里埋设一个永久水准点。永久中线点、水准点经检测后,除了在边墙上加以标示之外,需列出实测成果表,注明里程,必要时还需绘出示意图,作为竣工资料之一。

7、2车站净空断面测量

以测定得中线点为依据,直线段每10m,曲线上包括曲线元素点每5米应测设一个结构横断面,如图7-1所示。结构断面可采用全站仪进行施测,测定断面里程误差允许为±50mm,断面点与线路中线法距得测量中误差为±10mm,断面点高程得测量中误差为±20mm。

图7-1 净空断面测量示意图

8、施工测量保障措施

于工程工期与施工环境得限制,结构施工要形成流水作业,必须提前衬砌,而不就是等到贯通调整中线与标高以后。这使得测量工作不允许出现测量误差超出限差得情况,在施工中,必须高度重视测量工作,必须加强施工测量检核。为达到中线与标高得测量误差均在限差内得目得,特制定以下技术措施:

1、为确保结构测量精度,我们将抽调具有地铁测量经验得测量工程师与

有测量上岗证得测量员组成精测队,配备全站仪与精密水准仪等测量设备。

2、本标段所配置得测量仪器在开工之前送到具有检定资格得部门检定与校准,合格后才投入使用。

3、熟悉图纸,掌握线路得开挖方向,对图纸上所有得坐标、高程应进行校核,发现问题及时反映到技术部经理或总工程师,由技术部负责人与设计进行沟通解决问题。对用于测量得图纸资料,测量技术人员必须认真核对,必要时应到现场核对,待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如发现疑问做好记录并及时上报,待得到答复后,才能按图进行测量放样。

4、施工放样前将施工测量方案设计与意见报告监理审批。内容包括施测方法、操作规程、观测仪器设备得配置与测量专业人员得配备等。

5、建立测量复核制度,按照“三级复核制”得原则进行施测。

6、测量技术人员做内业资料要认真,资料要齐全,采用一人计算,另一人复核制度。

7、原始观测值与记事项目,应在现场用铅笔记录在规定格式得外业手簿中。测量技术人员要认真整理内业资料,保证所有测量资料得完整。资料必须一人计算,另外一人复核。抄录资料,亦须认真核对。

8、外业前,测量技术人员对内业资料进行检查,所采用得测量方法、测量所用桩点以及测量要达到得目得向测工进行交底,做到测工人人明白;列出所用得测量仪器与工具,检查就是否完好,运输与使用测量仪器与工具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如发现仪器有异常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送检,对上次测量成果作出评价。

9、利用已知点进行引测、加点与施工放样前,必须坚持先检测,后利用得原则,即已知点检测无误时,才能使用。

10、测量过程中,必须消除干扰,需停工得要停工,以保证测量精度。

11、施工场地所用得导线点、水准点、轴线点(或中线点)要设置在工程施工影响范围之外、坚固稳定、不易受破坏且通视良好得地方。定期对上述各桩点进行检测,测量标志旁要有明显持久得标志记或说明。

12、积极与测量监理工程师进行联系、沟通与配合,满足测量监理工程

师提出得测量技术要求及意见,并把测量结果与资料及时上报监理,测量监

理工程师经过内业资料复核与外业实测确定无误后,方可进行下步工序得施工。

9、资料得整理与收集

承包商测量队设有专职得资料员进行资料得整理、收集与管理。凡属放线数据、观测成果均要有书面计算记录及草图。为保证工程竣工后资料能及时归档,要求施工时要及时填写放线报验单与复核记录,上报监理签批后立即归档,确保资料完整无缺。

本工程所有测量技术资料编制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及地方相关规范。确保资料规范化管理。

提供得测量资料包括

1、工程定位测量记录(C3-1);

2、基槽验线记录(C3-2);

3、楼层平面放线记录(C3-3);

4、楼层标高抄测记录(C3-4);

5、建筑物垂直度、标高观测记录(C3-5);

6、施工测量放线报验表(B2-2)A2监;

7、车站、隧道净空检测记录表C3-7;

8、业主或监理要求提供得其她资料。

测量技术资料应进行科学规范化管理,所有测量资料必须做到:表格规范、格式正确、记录准确、书写完整、字迹清楚、汇编齐全、分类有序,必须符合国家及相关部门对建筑施工资料编制得管理规定。

10、测量人员、测量仪器及工具得配置

10、1 施工测量仪器准备

根据本标段工程得实际情况,配备以下测量仪器及工具(见表10-1所示),用于施工测量得仪器按计量法规得要求进行定期强检与日常自检,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未经检定合格得仪器不用于施工;用于工程项目得测量设备建立台帐,仪器得型号、精度指标、使用状态、检校情况应做好记录,确保测量仪器处于受控

状态。仪器鉴定证书见后附件。

表10-1 施工测量、监测使用仪器表

10、2 施工测量人员准备

项目部拟设专业测量队,具体人员配备测量工程师1名,测工5名。根据项目进展情况,适时增加专业测量人员配置。现项目部测量人员配置见表10-2。测量人员资质证书见后附件。

表10-2 施工测量人员表

11、仪器维护与保养

11、1运输时得注意事项

1、首先,把仪器装入仪器箱内放妥。然后,再把仪器箱装在专供运输用得木箱或塑料箱内,并在空隙处填以泡沫塑料、海绵、刨花或其她防震物品。最后,盖好木箱或塑料箱得箱盖,并将锁锁好。必要时,还需用绳子捆扎结实。

2、若无专供运输得木箱或塑料箱,则仪器应由测量员亲自携带,不得托运。在整个运输过程中,人不应离开仪器。如乘汽车,应将仪器放在松软物品上面,并用手扶着;在颠簸厉害得道路上行驶时,应将仪器抱在怀里。

3、装卸仪器时,应注意轻拿轻放,箱盖向上,不准挤压。无论天气晴雨,均应事先做好防雨措施,切不可使仪器淋雨受潮。

11、2使用时得注意事项

1、开箱后提取仪器前,应瞧清仪器在箱内旋转得方式与定位标志。提取时应握住仪器得基座部分,或用双手握住望远镜支架得下部,不许提拿望远镜。将仪器放至三脚架头后,应随即旋紧连接螺旋。仪器用毕,应先套上物镜罩,并擦去表面得灰尘。装箱时各部位要放置妥帖,关闭箱盖时不准强压,并锁好搭扣。

2、避免使仪器久置在高温中,避免使仪器或棱镜受到温度骤变。应让仪器与周围环境温度一致时再使用。在太阳光照射下作业时,应给仪器戴上遮阳罩,并撑伞。

3、在繁华地区或施工人流、车辆频繁出入处工作时,测站附近应设置安全标志,或派专人守护。当仪器安置在光滑得路面时,宜用细绳或细铁丝将三角架得三个固定螺旋栓起来。

4、若测站间距离较远,则搬站时应将仪器装箱,行前应检查仪器箱就是否锁好,安全带就是否系好,仪器箱提把、背带等就是否牢固。若测站间距离较近、路途平坦易行,则搬站时可将仪器连同三角架一起靠在肩上,并使仪器近乎直立,稳步前进。同时,搬站之前应检查连接螺旋就是否旋紧,并把所有制动螺旋微微旋至

接触面。但就是,对于组合式仪器,必须把测距仪从经纬仪上卸下才能搬站。

5、仪器任何部分发生故障(如制、微动螺旋失灵,转动紧涩等)时,不应勉强继续使用,应立即检修,以免加剧仪器得损坏程度。

6不用滤光片时,不要将全站仪及测距仪得发射物镜与接收物镜正对太阳,以免损坏仪器内部元件。仪器使用之前应确认电池有足够得电量,适时检查贮存器备份电池并及时更换。避免在雨天使用仪器,或者遮住仪器尽量不使它受雨淋。

7、若在潮湿环境中工作,则作业结束应用软布擦干仪器表面得水分与灰尘后装箱;回到住处后应立即开仪箱取出仪器放于干燥处,待彻底凉干后再装入箱内。

8、光学元件应保持清洁,如沾染灰尘应软毛刷或柔软得试镜纸擦掉,不得用手指抚摩光学元件表面。

9、禁止任意拆卸仪器。检修仪器与定期清洁加油应由专业得检修人员进行。

10、钢尺质脆易断,不应使钢尺扭折,不得脚踩或被车轮碾压。丈量中携尺前进时,不应将尺子沿地面拖拉。丈量整尺段将尺身全部拉出后,必须先绕回一二圈再锁定摇把,才可施加拉力。收卷钢尺时,应顺时针转动摇把,不可逆转。钢尺用毕后,应用软布擦试干净,涂上机油。

11、3保管时得注意事项

1、保管仪器应有专人负责。

2、保管仪器得地方应保持干燥,防潮防水。仪器应放置在专用得架上或柜内,安放整齐,不得倒置。

3、保管仪器得地方不得靠近有震动设备得厂房或易燃放品存放处,至少离开100m。

4、当仪器长期不使用时,应适当地把仪器从箱中取出放在新鲜空气中晾一晾。

5、当电子仪器长期不用时,应定期通电驱潮,以每月一次为宜。

12、安全保障措施

为加强作业过程中得人员、设备安全,及时地发现与消除各种事故隐患,确保

安全生产作业,特在测量工作时采取以下安全保障措施:

1、针对夏季日常工作中遇到得高温问题,采取分发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品,配备带空调作业车降温、车载冰镇矿泉水及时补充水分等措施。

2、现场作业小组应配备专职或兼职得安全员;

3、加强对现场作业人员得安全教育与安全培训;

4、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穿安全服,且安全帽带要系紧;

5、作业人员在马路作业必须穿反光衣,并视现场作业情况摆安全锥形筒;若因监测需要必须穿行马路,尽量走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若直接穿行需注意车辆并有专人负责交通;

6、现场作业时严禁长时间在吊车及吊桶下停留,若因作业需要必须停留得,应与现场负责人联系让吊车停止作业;

7、在施工场地作业时要尽量躲避大型机械,如吊车、铲车、挖掘机、运土车等;

8、现场作业人员严禁在施工场地内吸烟与使用明火;

9、严格遵守施工方得现场管理与安全制度;

10、因作业需要在施工现场与电焊机协同作业时,应做好防护措施。

11、作业前班组长排查人员,检查外出车辆就是否安全禁止酒后上岗作业,仪器及工具得使用由合格得专业人员进行,进入施工现场遵守施工现场得安全管理制度,自觉服从安全检查人员检查。对于在道路上监测得人员,按要求佩戴安全帽、反光标志背心,在占用得道路上放置警示锥桶,并设专人利用交通棒指挥来往车辆避让。对施工现场所使用得仪器注意安全放置。

测量安全措施具体实施如下:

1、测量工作尽量在白天进行,测量作业时配备足够得道路安全防护人员,负责指挥交通及防护设施得摆放挪移工作。

2、测量仪器禁止摆放在设有机动车道主路上进行观测,测量仪器应摆放于人行道、绿化带、或隔离带上,安全防护员负责仪器操作人员在操作仪器及迁移测站时得安全交通指挥及警示作用,杜绝车辆、行人对仪器操作人员得伤害。安全防护设备见图12-1。

地铁施工测量

一、 工程概况 本标段为昆明市轨道交通首期工程十三标段,包括2座车站和3个盾构区间,分别是金星站、白云路站、北辰小区站~金星站区间、金星站~白云路站区间、白云路站~昆明北站区间。金星站与白云路车站的主体结构采用明挖法施工,围护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内支撑的支护体系。主体结构外侧设全包防水层,与连续墙一起组成复合墙体系。 本标段工程范围示意见图如下。 二、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概况 1)地形地貌 昆明市区内地址构造复杂,但大部分隐伏于盆地松散岩层下,根据基底构造图资料,本区构造地质景观是以经向构造为骨干构造。纬向构造长期活动,受区域构造应力场中南北向力偶的作用,同时发育了北东、北西南构造。 2)地层岩性描述 本次勘察揭露地层最大深度为50m ,按地层沉积年代、成因类型将本工程场地勘察范围内的土层划分为第四系全新人工填土层、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湖层、第四系上更新统坡残积层、更迭系茅口组灰岩五大类。与本站设计相关的土层自上而下依次为: 第①1层杂填土:褐灰、黑灰,稍密~稍湿,表层为沥青混凝土,下含碎石,局部夹有碎砖块等,为路基结构层。分布较连续,厚度1.50~2.40m ,平均厚度1.69m 。 第②1层粘土:褐黄色,湿,中压缩性,含云母、氧化铁,含少许风化碎石。局部为粉质粘土。分布较连续,层顶埋深1.50~1.80m ,厚度0.60~1.50m ,平均厚度0.95m 。 第②3层粘土:褐灰~深灰色,湿,中压缩性,含少量有机质,局部为粉质 昆明北站 北辰小区站 金星站 白云路站

粘土。分布较连续,层顶埋深2.30~3.30m,厚度0.50~3.00m,平均厚度1.45m。 第②4层粉土:褐灰~灰色,稍密,夹粉砂薄层。分布不连续,层顶埋深1.60~4.00m,厚度0.80~2.30m,平均厚度1.55m。 第②5层泥炭质粘土:黑灰~黑,软塑~可塑,高压缩性,有机质含量约12~40%,局部有机质含量大于60%,相变为泥炭。分布较连续,层顶埋深2.20~2.60m,厚度0.50m。 第③1层圆砾:深灰~兰灰、褐黄,中密。圆形及亚圆形,级配较差,砾石成分为砂岩及灰岩,中等风化。20~25m以上为粉土、粉砂为主要填充物,以下以粘性土为充填物。夹卵石、粘性土及粉土夹层,局部夹有胶结块。连续分布,且厚度大,均未揭穿,层顶埋深3.30~5.50m。 第③12层粘土:褐黄、兰灰、灰,硬塑,中压缩性。局部含5~15%砾石,砾石成分为砂岩及灰岩,中等风化。分布不连续,厚度0.40~2.50m,平均厚度0.98m;层顶埋深8.10~37.60m。 第③13层粉土:褐灰、灰、深灰,中密,局部地段相变为粉砂层,含砾,砾石含量3~15%,局部夹腐木。分布不连续,厚度0.30~2.60m,平均厚度1.33m。 3)地下水的腐蚀性评价 据在场地内取地下水样水质分析结果,场地地下水及地表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在Ⅱ类场地条件下对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无腐蚀性。 4)不良地质作用 ①液化土层 对已收集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判别②4层粉土粉砂层为液化土层,其余各层粉土粉砂层属上更新统地层,判定为不液化土层。 ②岩溶 场地环城北路至人民路口下卧二迭系茅口组灰岩。节理裂隙十分发育,并与临近盘龙江有水力联系。具溶孔、溶沟、溶槽及溶洞等形态。多数溶洞、裂隙有充填物冲填,少数为空洞。 5)工程地质总体评价 车站开挖深度范围内的人工填土层密实度差,自稳性能差,开挖过程中易坍塌。②5层软土对基坑支护不利,开挖过程中易发生坍塌及“泥流”现象。②4层

地铁车站基坑监测方案

地铁车站基坑监测方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1 工程概况 武汉市轨道交通3号线为武汉市第一条穿汉江地铁,它起始于沌阳大道站,终止于汉口三金潭站。全长28公里,设站23座,范湖站为第14座车站。 范湖站为地下三层单柱两跨式岛式站台车站,地下分站厅、设备、站台三层,车站标准段结构外包尺寸为×,顶部覆土约~。主体建筑面积16443m2,附属建筑面积6808 m2,总建筑面积23251 m2。有效站台宽11m,有效站台中心处轨面绝对标高为。车站主体围护结构采用1000mm厚地下连续墙,并入岩以满足抗浮要求;出入口和风道部分采取SMW工法桩加内支撑,桩径850mm,咬合250mm 本站位于规划马场角路与青年路的交叉路口,沿规划马场角路布置于路下,路口北侧有富苑假日酒店,马场角路北侧为在建葛洲坝国际广场北区住宅小区,南侧为规划葛洲坝国际广场(如图1-1所示)。车站与2号线范湖站通过通道换乘。车站内主要有电力、电信、自来水、排水等管线。 图1-1 现场图片 拟建场区地形平坦,原始地貌属长江冲积I级阶地。场区内地表水体不发育,未发现有河、沟、塘等地表水体分布。地下水按赋存条件,可分为上部滞水、潜水、孔隙承压水、碎屑岩裂隙水。地下水对砼及砼中钢筋不具腐蚀性,对地下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2 编制依据及主要原则 编制依据 1)武汉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设计施工图 2)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1999) 3)《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5)《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2009 主要原则 1)对围护体系及支撑系统中相当敏感的区域加密测点数和项目,进行重点监测; 2)对勘察工程中发现地质变化起伏较大的位置,施工过程中有异常的部位进行重点监测; 3)除关键部位优先布设测点外,在系统性的基础上均匀布设监测点;结合施工实际确定测试方法、监测元件的种类、监测点的保护措施,调整监测点的布设位置,尽量减少对施工质量的影响;结合施工实际确定测试频率。

地铁车站测量方案样本

哈尔滨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实验段)火车站站主体围护构造 测量方案 北京城建中南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9月

1、编制根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工程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本工程测量重要内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各项测量方案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首级控制网复核制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1首级控制网布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2 首级控制网复核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地表加密控制点测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1 地表加密控制点布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2 地表加密导线测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3 地面加密水准点测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地下控制测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1地下导线测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2 地下水准测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趋近测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竖井联系测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施工测量办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明挖车站施工测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1 围护构造放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2 基坑开挖施工测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3 车站冠梁及钢支撑测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4 车站主体构造施工测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地铁十号线某车站测量方案

第一篇总体计划 1.编制说明 1.1 编制依据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 《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新建铁路工程测量技术规范》TB10101-99;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 北京地铁十号线二期工程###车站土建施工招标文件及招标补遗文件 北京地铁十号线二期工程###车站设计图纸及设计说明; 我单位在地铁及地下工程领域的施工经验; 1.2编制原则 科学合理的组织测量工作更好的为施工服务,确保全线建筑物、构筑物、设备、管线安装按设计准确就位。避免因施工控制测量、放样测量超差而造成重大设计变更和工程事故。 1.3编制目的 ①在任何贯通面上,地下测量控制网的贯通中误差,横向不超过±50mm,竖向不超过±25mm。 ②车站衬砌不侵入建筑限界,设备不侵入设备限界。

2. 工程概况 2.1车站参数 ###站设计起点为K38+903.637,设计终点里程为K39+123.887,总长度220.25m,宽20.8m,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K39+008.387,该处轨顶绝对标高为28.350m,覆土厚度3.5m,基坑深度16.8m。站型为地下二层三跨明挖岛式站台车站;车站共设4个出入口,出入口通道净宽为6.0m,基坑深度约10.15m;2组风亭,1号风道净宽度为15.4m,2号风道净宽为13m,基坑深度约10.15m;1个消防疏散口。主体建筑面积为9695.4平方米,附属建筑面积为2448.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2143.9平方米。 2.2车站主体布置及与规划道路红线、周围建筑物、地下管线的关系 车站位于规划25m宽东西向的纪家庙二号路与规划50m宽的南北向柳村路交叉路口下,目前各规划路都未形成。柳村路西侧规划为绿地,现状为低矮民房。路下有一条规划直径2m埋深约9m的污水管线;柳村路东侧为已建成的亿朋苑小区,均为6层住宅楼;纪家庙二号路目前为小区内部路。一条直径0.6m埋深约3m的石油管线沿南北向贯穿亿朋苑小区中部。亿朋苑小区东侧为现况京九铁路及在建京沪高速铁路。车站主体距东北面亿朋苑小区6层住宅楼最近为12.20m;车站主体距纪家庙二号路北红线8.06m,南红线9.46m。车站主体东西两端均接盾构区间,东端为盾构始发井,西端为盾构接收井。 2.3出入口及风亭布置及与规划道路红线、周围建筑物、地下管线的关系 车站共设置4个出入口,1个消防疏散口,2组风亭。车站出入口在路口的四个象限,1号、4号出入口沿纪家庙二号路南、北红线设在规划绿地内;2号出入口靠近亿朋苑小区规划会所用地贴邻纪家庙二号路南红线;3号出入口沿柳

最新地铁车站施工测量方案

地铁车站施工测量方 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0 二、测量依据 (1) 三、编制目的 (1) 1.施工测量组织 (2) 2、施工测量流程 (2) 3.施工测量要求 (3) 4.平面控制测量 (3) 5.高程控制测量 (3) 6.接口的测量 (4) 7.施工放线测量 (4) 四、测量仪器设备清单 (5) 五、测量人员组织结构 (5) 六、测量方法 (6) 七、测量计划 (8) 八、测量质量保证措施 (8) 一、工程概况 A.***路车站

车站结构形式为地下四层内框架箱型结构岛式车站。车站长度为135.6m,车站主体标准段宽度20.9m,车站有效站台中心线里程为YDK26+002.00,有效车站中心线底板底埋深为 26.960m,该处结构高度为24.560m,覆土厚度2.40m。 车站共设置4个出入口和两组风亭,分别设置于站位中心的四个象限,满足出入车站、疏散及过街功能。其中Ⅰ、Ⅱ号出入口设置于站位西南角和东南角,十四街坊西光小区和十四街坊黄河厂小区前,需拆除临街三栋三层住宅和一栋两层住宅。Ⅲ号出入口和2号风亭设置于站位东北角,花卉市场范围内,需拆除一栋一层住宅。Ⅳ号出入口和1号风亭设置于站位西北角,中国兵器集团西安北方光电有限公司临街绿地内。 B.***车站 车站结构形式为地下二层单柱双跨箱形框架结构岛式车站。车站长度为202m,车站主体标准段宽度18.7m,车站有效站台中心线里程为YCK27+662.00,有效车站中心线底板底埋深为16.430m,该处结构高度为13.060m,覆土厚度3.37m。 车站共设置4个出入口和两组风亭,其中Ⅰ号出入口预留,Ⅱ、Ⅲ、Ⅳ号出入口独立出地面,分别设置于其它三个象限内,将进出站客流合理分流,使乘客进出站做到均衡、流畅、便捷,避免相互交叉。设备管理区设1个直通地面紧急疏散口与Ⅳ号出入口设置于站位西北角,出地面部分合设。1号风亭和Ⅰ号预留出入口设置于站位西南角,西蓝长乐坡加油加气站站位侧地块内,并与加油加汽站保持20米以上的距离。2号风亭与Ⅱ号出入口设置于站位东南角,2号风亭结合荣德棕榈湾小区物业,风亭接入棕榈湾1号楼地下室,并从一、二层裙房出风,机械风亭不接入,与裙房外轮廓线保持5米距离,同时与Ⅱ号出入口也保持一定距离,机械风亭进入道路红线内避免扰民,Ⅱ号出入口及2号风亭与荣德棕榈湾小区之间间距均大于5米。Ⅲ号出入口设置于站位东北角。 二、测量依据

地铁车站下穿既有线安全施工技术

地铁车站下穿既有线安全施工技术 摘要: 北京地铁九号线军事博物馆站下穿一号线区间隧道,在下穿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既有线路的正常运营。为此,先进行超前支护,再采用多分部的CRD 法施工,大刚度和强度初支进行支护,并采用三维数值方法分析了车站隧道下穿施工对既有线的影响,施工过程中的多项现场监测结果表明,既有结构的沉降和新建隧道结构受力都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保证了既有隧道的正常和新建隧道安全。 关键词: 地铁车站; 下穿施工; 多分部CRD 法; 施工监测; 安全分析 1 概述 随着城市地铁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新建地铁结构下穿既有线的情况也越来越多,新建隧道的下穿施工如何保证既有线结构的安全,不影响既有线的正常运营,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1-3]。北京地铁9 号线军事博物馆站主体下穿既有一号线区间隧道结构,与既有线区间结构轴向呈81°夹角。车站地面周边建筑物密集且多为高层建筑,地下管线密布,地面交通异常繁忙。 车站主体站两端主体结构为三拱两柱双层结构,下穿段采用分离式的单层双洞形式。隧道开挖断面高10.505 m,宽9.55 m,两隧道间净距仅4.7 m,单层段结构拱顶与既有1 号线区间隧道框架结构底板底面的垂直距离为10.8 m。下穿段总长度为23. 2 m。既有1 号线区间隧道结构为双跨单层矩形框架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顶板厚0.75 m,底板厚0.7 m,侧墙厚0.7 m,区间纵向每22.8 m 设置一道变形缝。下穿段隧道断面和既有1 号线区间隧道的情况及相互位置关系如图1。 下穿隧道支护为复合式衬砌结构,初支为35 cm 厚C25 格栅拱架喷混凝土,二衬为800 cm 厚的C30模筑混凝土结构,初支与二衬之间设防水板。 在车站下穿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施工引起的地层变位及既有结构的沉降,保证1 号线的正常运营,因此,必须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案并分析施工对既有结构的安全性。 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地铁车站监控量测方案_(车站)

一、汉中门车站基坑施工监测方案 1.1 工程概况 汉中门车站位于汉中路南侧,其南侧为汉中门市民广场,北侧为南京中医药大学,车站西端离虎踞路高架桥最近的桥墩约30m车站总长度为:161. 50米, 车站标准段宽度:20. 90米。顶板埋深约2. 8?3. 6米,基坑开挖深度约20. 93?23. 1米。车站西端南北侧在施工阶段各设一个10nm8m的盾构吊出井,东端车站底板设1. 9X1. 9的电缆过轨通道与I号风道内电缆夹层相界接。车站东西两端北侧设活动塞风道、风井,在南北两侧共设四个出入口通道。车站西端地下三层设防淹门一道(与人防隔断门结合),其承载力按秦淮河百年一遇洪水标高11 . 5m 考虑。汉中门站地形平坦,本场地南侧为汉中门广场。车站设计为地下三层三跨箱形结构,采用明挖顺做法施工;岛式站台,站台宽12m 有效站台长度140m。 根据本工程特点,车站土体基坑围扩设计采用间隔布设、桩芯相切、护壁咬合人工挖孔桩,同时利用人工挖孔桩设混凝土圈梁,与主体结构共同参与基坑围护。车站西端的2、3 号出入口由于地质条件好分别采用锚喷支护及土钉支护;位于车站东端的1、4号出入口采用? 800钻孔灌注桩作为基坑围护结构,桩间距900。地下二层框架结构,围护结构采用密排的? 1000人工挖孔桩,挖孔桩采用钢筋砼桩与素砼桩间隔布设(局部地段采用密排钢筋砼桩),桩芯相切,护壁咬合。东端1号风道为地下三层框架结构,围护结构采用密排的?1200人工挖孔 桩,挖孔桩采用钢筋砼桩,桩芯相切,护壁咬合。围护结构支撑采用?609mm勺钢管支撑(壁厚t=12mm),竖向设四道,支撑水平间距为5m

1. 2工程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情况 1. 2. 1.地形、地貌、地质 汉中门站拟建场区隶属于I级阶地地貌单元。地表以下1. 80—4. 30米为近期杂填土、粉质粘土、素填土;第四系沉积层底板埋深5. 10—22. 90米,主要为全新世?上更新世沉积粉质粘土和混合土:下部基岩为白垩系“红层” ,岩芯为泥质粉砂岩加粉砂质泥岩,软硬相间,属极软岩。汉中门车站地质参数由《南京地铁二号线汉中门站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编号:2004168-1)提供。穿越的主要土层由上至下依次为:①—杂填土; ①—2b2-3素填土;②—15-2粉质粘土;②一3b2-3粉质粘土;③一lb |-2粉质粘土:③一2b2-3粉质粘土;③一3b1- 2粉质粘土:③一4e粉质粘土:Klg-1a强风化泥质粉砂岩:Klg-2a中风化泥质粉砂岩。 1. 2. 2.水文 本站地下水类型主要为上层滞水、孔隙潜水和基岩风化裂隙水。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①层填土的碎砖、碎石等杂物的孔隙格架中;孔隙潜水分布在②层软土中;③层硬可塑粉质粘土,可视为相对隔水层;基岩风化裂隙水土要分布于岩石风化界面和粉砂岩、泥质粉砂岩裂隙中,裂隙多被允填、裂隙一般不富水。地下水年变幅0. 50?1. 50米,地下水对砼无腐蚀性,对钢筋砼结构中的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有弱腐蚀性。场地土对砼无腐蚀性,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性。 设计时,地下水位埋深按1. 00米考虑。 1. 2. 3.气象 本项目所在区域处于长江下游北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四季分明等特点,因受大陆、海洋以及来自南北天气系统段影响,气候比较复杂,年际间的变化大,气象灾害比较频繁,年降雨量为1000?1200mm年内分布也不

地铁车站施工测量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测量依据 (1) 三、编制目的 (2) 1.施工测量组织 (2) 2、施工测量流程 (2) 3.施工测量要求 (3) 4.平面控制测量 (3) 5.高程控制测量 (4) 6.接口的测量 (4) 7.施工放线测量 (4) 四、测量仪器设备清单 (5) 五、测量人员组织结构 (6) 六、测量方法 (6) 七、测量计划 (8) 八、测量质量保证措施 (8)

一、工程概况 A.***路车站 车站结构形式为地下四层内框架箱型结构岛式车站。车站长度为135.6m,车站主体标准段宽度20.9m,车站有效站台中心线里程为YDK26+002.00,有效车站中心线底板底埋深为26.960m,该处结构高度为24.560m,覆土厚度2.40m。 车站共设置4个出入口和两组风亭,分别设置于站位中心的四个象限,满足出入车站、疏散及过街功能。其中Ⅰ、Ⅱ号出入口设置于站位西南角和东南角,十四街坊西光小区和十四街坊黄河厂小区前,需拆除临街三栋三层住宅和一栋两层住宅。Ⅲ号出入口和2号风亭设置于站位东北角,花卉市场范围内,需拆除一栋一层住宅。Ⅳ号出入口和1号风亭设置于站位西北角,中国兵器集团西安北方光电有限公司临街绿地内。 B.***车站 车站结构形式为地下二层单柱双跨箱形框架结构岛式车站。车站长度为202m,车站主体标准段宽度18.7m,车站有效站台中心线里程为YCK27+662.00,有效车站中心线底板底埋深为16.430m,该处结构高度为13.060m,覆土厚度3.37m。 车站共设置4个出入口和两组风亭,其中Ⅰ号出入口预留,Ⅱ、Ⅲ、Ⅳ号出入口独立出地面,分别设置于其它三个象限内,将进出站客流合理分流,使乘客进出站做到均衡、流畅、便捷,避免相互交叉。设备管理区设1个直通地面紧急疏散口与Ⅳ号出入口设置于站位西北角,出地面部分合设。1号风亭和Ⅰ号预留出入口设置于站位西南角,西蓝长乐坡加油加气站站位侧地块内,并与加油加汽站保持20米以上的距离。2号风亭与Ⅱ号出入口设置于站位东南角,2号风亭结合荣德棕榈湾小区物业,风亭接入棕榈湾1号楼地下室,并从一、二层裙房出风,机械风亭不接入,与裙房外轮廓线保持5米距离,同时与Ⅱ号出入口也保持一定距离,机械风亭进入道路红线内避免扰民,Ⅱ号出入口及2号风亭与荣德棕榈湾小区之间间距均大于5米。Ⅲ号出入口设置于站位东北角。 二、测量依据 1.设计文件GPS点、导线点及水准点; 2.《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 3.《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地铁车站测量方案

目录 施工测量方案 (1) 第一章工程概况 (1) 1.1工程概况 (1) 1.2车站工作内容 (1) 1.3测量工作的重点及技术要点 (1) 1.3.1测量工作重点 (1) 1.3.2 技术要点 (2) 1.4施工总体筹划 (2) 第二章编制依据 (2) 第三章测量人员、仪器设备 (3) 3.1主要测量人员 (3) 3.2测量仪器设备 (3) 第四章测量方案 (3) 4.1控制测量 (4) 4.1.1 地面控制测量 (4) 4.1.2 联系测量 (7) 4.1.3 控制点埋设及保护措施 (11) 图4-2测量控制点的埋设 (12) 图4-2坐标点埋设示意图 (12) 4.2施工测量 (12) 4.2.1控制测量依据 (12) 4.2.2 设计资料和放样复核 (13) 4.2.3地表加密控制点的布设 (14) 4.2.4 明挖车站施工测量 (15) (一)围护桩施工测量 (15) 4.3竣工测量 (18) 4.3.1 车站及附属建筑结构竣工测量 (18) 4.3.2车站主体净空断面测量 (19) 第五章测量管理 (19) 5.1测量仪器管理 (20) 5.2测量资料管理 (20) 5.3测量外业管理 (20) 第六章质量保证措施 (22) 第七章安全保证措施 (22)

施工测量方案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 工程概况 桐梓坡路站位于长沙市岳麓区银盆南路十字路口以北,呈南北走向布臵,车站周围人流车流量极大,人口居住密集,地下管线非常复杂。桐梓坡路站主体结构外包总长度330.3m,标准段外包总宽度22.7m。顶板覆土约3.5m 左右,标准段埋深约18.7m,车站中心里程为YDK24+453.000;车站起点桩号YDK24+249.7,终点桩号YDK24+580.0。本站设有四个出入口,一个消防专用出入口,两个活塞风井,两个进风井亭,两个排风井亭。按工筹安排,本站为两端接受。车站所处地层主要为填土层,粉质粘土,粗砂,粉土层(硬塑状),风化岩。结合交通疏解及施工场地的影响,车站采用半盖挖顺作法施工,考虑站上环境、地下管线分布情况、地质条件,主体围护结构采用成孔灌注桩加内支撑的施工方案,围护结构嵌固端穿透基岩,进入板岩不小于2m。 1.2车站工作内容 桐梓坡路站工作内容:桐梓坡路站为岛式地下二层,局部与6号线换乘处为三层,采用半盖挖法施工。车站主要工作包括车站两侧交通疏解、管线改迁、围挡施工、地下连续墙和灌注柱、土方开挖、内支撑、车站主体结构及施工监测等。 1.3 测量工作的重点及技术要点 1.3.1测量工作重点 (1)控制点交接桩及复测和维护 (2)导线加密测量

地铁车站主体基坑施工监测方案

基坑和区间隧道施工监测方案 二〇〇六年八月

一、x基坑施工监测方案 1.1工程概况 位于汉中路南侧,其南侧为汉中门市民广场,北侧为南京中医药大学,车站西端离虎踞路高架桥最近的桥墩约30m。车站总长度为:161.50米,车站标准段宽度:20.90米。顶板埋深约2.8~3.6米,基坑开挖深度约20.93~23.1米。车站西端南北侧在施工阶段各设一个10m×8m的盾构吊出井,东端车站底板设1.9×1.9的电缆过轨通道与l号风道内电缆夹层相界接。车站东西两端北侧设活动塞风道、风井,在南北两侧共设四个出入口通道。车站西端地下三层设防淹门一道(与人防隔断门结合),其承载力按秦淮河百年一遇洪水标高11.5m考虑。汉中门站地形平坦,本场地南侧为汉中门广场。车站设计为地下三层三跨箱形结构,采用明挖顺做法施工;岛式站台,站台宽12m,有效站台长度140m。 根据本工程特点,车站土体基坑围扩设计采用间隔布设、桩芯相切、护壁咬合人工挖孔桩,同时利用人工挖孔桩设混凝土圈梁,与主体结构共同参与基坑围护。车站西端的2、3号出入口由于地质条件好分别采用锚喷支护及土钉支护;位于车站东端的1、4号出入口采用φ800钻孔灌注桩作为基坑围护结构,桩间距900。地下二层框架结构,围护结构采用密排的φ1000人工挖孔桩,挖孔桩采用钢筋砼桩与素砼桩间隔布设(局部地段采用密排钢筋砼桩),桩芯相切,护壁咬合。东端1号风道为地下三层框架结构,围护结构采用密排的φ1200人工挖孔桩,挖孔桩采用钢筋砼桩,桩芯相切,护壁咬合。围护结构支撑采用φ609mm 的钢管支撑(壁厚t=12mm),竖向设四道,支撑水平间距为5m。 1.2工程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情况 1.2.1.地形、地貌、地质 汉中门站拟建场区隶属于I级阶地地貌单元。地表以下1.80—4.30米为近期杂填土、粉质粘土、素填土;第四系沉积层底板埋深5.10—22.90米,主要为全新世~上更新世沉积粉质粘土和混合土:下部基岩为白垩系“红层”,岩芯为泥质粉砂岩加粉砂质泥岩,软硬相间,属极软岩。x地质参数由《南京地铁二号线汉中门站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编号:2004168-1)提供。穿越的主要土层由上至下依次为:①-杂填土;①-2b2-3素填土;②-1b1-2粉质粘土;②

地铁测量方案

XX市XX路站~XX路站两站一区间地铁 工程 施工测量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XX市XX路站~XX路站工程项目部 年月

目录 1 编制依据 (1) 2 工程概况 (1) 3 施工控制测量 (3) 3.1 接桩与复测 (3) 3.1.1 接桩 (3) 3.1.2 复测 (4) 3.2 地面控制测量 (5) 3.2.1 地面平面控制测量 (5) 3.2.2 地面高程控制测量 (5) 3.3 联系测量 (7) 3.3.1 车站底板投点测量 (7) 3.3.2 高程传递测量 (7) 4 细部放样测量 (8) 4、1车站隧道施工测量 (8) 4、2区间隧道施工工程 (8) 4、3盾构法掘进隧道施工测量 (8) 4、3、1盾构机姿态测量误差应满足下表技术要求 (9) 4.4 地下连续墙施工测量 (9) 4.5 基坑开挖施工测量 (9) 4.6 主体结构施工放样 (10) 4.6.1 主体结构中线的定位放样 (10) 4.6.2 车站柱、梁、侧墙的定位放样 (10) 4.6.3 车站预埋件、预留孔洞的定位放样 (10) 4.6.4 站台板、轨顶风道及其预留孔洞、预埋件的定位放样 (10) 5 竣工测量 (10) 6 测量复核制度 (11) 7 测量质量的保证措施 (11) 8 测量人员和仪器设备配置 (12) 8.1 测量人员配置 (12) 8.2 测量仪器设备配置 (12)

XX市XX路站~XX路站地铁工程施工测量方案 1 编制依据 1、《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1999) 2、《广州轨道交通施工测量管理细则(第二版)》。 3、《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4、《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 5、《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6、《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T8-97)。 7、《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 8、本工程设计文件及图纸。 根据以上规范及本工程施工合同对施工测量的有关要求,本着“技术先进,确保质量”的原则,制定本施工测量方案,确保圆满完成本工程的施工测量任务。 2 工程概况 XX市轨道交通四号线二期工程起点为汉阳黄金口,线路沿汉阳大道向东过永安至中家村,右转走鹦鹉大道、腰堤路,然后下穿长江后,沿武昌的紫阳路走行,至首义路。二期工程连接汉阳和武昌两个城区。 本标段为武汉市轨道交通四号线二期工程第一标段,包括两站一区间,即首义路站、复兴路站、首义路站~复兴路站区间。 1、复兴路站~首义路站区间 复兴路站~首义路站区间里程范围为右CK16+072.100~右CK16+529.400,左线全长457.300m,右线全长457.300m。本区间线路出复兴路站出来后,沿紫阳路向东前进进入设置于首义路口的首义路站。区间位于紫阳路下,地面道路交通繁忙,管线众多,道路两侧建筑物密集。区间线间距为14.0m。本区间不设联

地铁车站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

地铁车站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

地铁车站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通过车站施工测量控制,使地铁车站定位准 确,施工过程结构位置和尺寸准确,以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确保车站施工质量。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地铁车站施工测量。 2 编制依据 2.1 地铁车站工程相关设计图纸及周边建(构)筑物、地下管线调查、周边环境等资料。 2.2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精密工程测量规范》(GB/T 15314-94)、《城市测量规范》(CJJ8-99)、《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 12897-1991)、《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1999)、《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1)、《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等国家现行有关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则、质量技术标准。2.3 我公司地铁车站施工经验、研究成果以及现有的施工管理和技术水平、仪器设备配套能力等。 3 职责 3.1 公司精测队负责各项目车站施工测量方案审查,对关键过程进行复测,负责对测量人员进行技能培训,负责对全公司测量仪器、盾构机导向系统进行管理等工作。 3.2 项目部工程技术部门负责制定车站施工测

量方案、对具体实施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等工作。 3.3 项目部测量组负责测量工作实施,并负责测量仪器的保管、使用、维护等工作。 3.4 项目部安质部负责对测量质量进行检查指导,对测量人员进行安全培训等工作。 3.5 项目部物设部负责除测量及监测仪器之外的其他相关配套设备的供应和维修保养等工作。4测量工作的主要内容 地铁车站施工测量工作主要内容如下: 4.1 按照精密导线及精密水准测量要求进行交接桩地面控制网的复测。 4.2 根据车站施工需要进行控制网加密。 4.3 基坑围护结构施工控制。 4.4 降水井、立柱桩、抗拔桩及地基加固施工控制。 4.5围护结构侵限情况测量。 4.6钢支撑标高控制。 4.7井下控制点的设置及测量。 4.8结构施工测量。 4.9洞门钢环施工测量。 4.10站台板及屏蔽门等附属工程施工测量。4.11竣工测量。 5测量工艺、方法及技术措施 5.1 车站施工测量流程 车站施工测量主要分为三部分:地面控制、围护结构控制和主体结构施工控制,具体流程及关键控制点如图5-1。

地铁车站监控量测方案

一、汉中门车站基坑施工监测方案 1.1工程概况 汉中门车站位于汉中路南侧,其南侧为汉中门市民广场,北侧为南京中医药大学,车站西端离虎踞路高架桥最近的桥墩约30m。车站总长度为:161.50米,车站标准段宽度:20.90米。顶板埋深约2.8~3.6米,基坑开挖深度约20.93~23.1米。车站西端南北侧在施工阶段各设一个10m×8m的盾构吊出井,东端车站底板设1.9×1.9的电缆过轨通道与l号风道内电缆夹层相界接。车站东西两端北侧设活动塞风道、风井,在南北两侧共设四个出入口通道。车站西端地下三层设防淹门一道(与人防隔断门结合),其承载力按秦淮河百年一遇洪水标高11.5m考虑。汉中门站地形平坦,本场地南侧为汉中门广场。车站设计为地下三层三跨箱形结构,采用明挖顺做法施工;岛式站台,站台宽12m,有效站台长度140m。 根据本工程特点,车站土体基坑围扩设计采用间隔布设、桩芯相切、护壁咬合人工挖孔桩,同时利用人工挖孔桩设混凝土圈梁,与主体结构共同参与基坑围护。车站西端的2、3号出入口由于地质条件好分别采用锚喷支护及土钉支护;位于车站东端的1、4号出入口采用φ800钻孔灌注桩作为基坑围护结构,桩间距900。地下二层框架结构,围护结构采用密排的φ1000人工挖孔桩,挖孔桩采用钢筋砼桩与素砼桩间隔布设(局部地段采用密排钢筋砼桩),桩芯相切,护壁咬合。东端1号风道为地下三层框架结构,围护结构采用密排的φ1200人工挖孔桩,挖孔桩采用钢筋砼桩,桩芯相切,护壁咬合。围护结构支撑采用φ609mm 的钢管支撑(壁厚t=12mm),竖向设四道,支撑水平间距为5m。 1.2工程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情况 1.2.1.地形、地貌、地质 汉中门站拟建场区隶属于I级阶地地貌单元。地表以下1.80—4.30米为近期杂填土、粉质粘土、素填土;第四系沉积层底板埋深5.10—22.90米,主要为全新世~上更新世沉积粉质粘土和混合土:下部基岩为白垩系“红层”,岩

地铁测量方案

第一章工程概况 本工程段为地铁号线站~ 站区间工程,设计范围为K3+582.820~K4+975.405m,总长1392.585m,左右双线均采用矿山法施工,区间隧道沿造甲街和丰台东大街下方设置,整体呈南北走向,隧道覆土10~19.5m,周边房屋密集;由于单线隧道较长在区间内拟开3个竖井施工,因地面条件的制约每个施工场区都比较狭小,而隧道埋深又较深,给施工中的测量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施工工作面多,测量工作量大,施工期间需要更好的安排测量工作,满足施工需要。

第二章施工测量准备 2.1 施工测量仪器准备 施工测量使用仪器表详见表2-1。 表2-1 施工测量使用仪器表 所有测量仪器必须经过计量检测部门检测并且具有检定合格证方可使用。 2.2 施工测量人员组织 公司拟设专业测量队,具体人员配备(所有测量人员必须持有效证件上岗): 测量工程师2名 高级测量放线工2名 测量放线工4名 2.3 施工测量技术要求 1)测量计算工作的要求 依据正确(对原始数据要认真仔细地逐项审阅与校核)、方法科学(各项计算要在规定的表格中进行)、计算有序(各项计算前后有联系时,前者经校核无误后,后者方可开始)、步步校核(各项计算应由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法独立进行,结果正确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作)、结果可靠(计算中所用的数据应与观测精度相适应,在满足精度的前提下,应及时合理地删除多余数字,以便提高计算速度,多余数字的删除应遵循“四舍、六入、五凑偶”的原则)。 2)测量记录工作的要求 原始真实(不允许抄录)、数字正确(不允许有涂改现象)、内容完整(表头填齐,附有草图和点志记图等)、字体工整。 3)测量观测的精度要求 工程自始至终保持等精度观测,观测人员、记录人员、仪器、测量方法和测量路线等基本保持不变。

地铁基坑监测方案

地铁XXXX深基坑监测技术方案 第一章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XXXX是XXXX轨道交通二号线一期工程的第三个车站,车站位于金雅二路中段,东侧是正在建设中的XXXXC区,西侧是XXX移动公司,站前折返线上部地面东侧为常青花园空地,西侧为建设中的XXXXD区。周边空间比较狭窄。长港路以北西北角拟占用作为轨排基地。车站外包尺寸为530.2×30.5×12.61m(长×宽×高),车站顶部覆土约3.0m。车站所处位置周边交通处于发育中,车流量不大。 XXXX主体结构为两层两跨局部单跨双层矩形框架结构,采用明挖法施工。车站标准段明挖基坑深度15.89米,宽度18.5米;盾构井加宽段明挖基坑北侧深度约17.8米,宽度约30.5米;南侧深度16.822米,宽度约为23.3米。根据本站基坑深度和周边环境条件,确定本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ε≤3‰H,且ε≤30mm。 2、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情况 2.1工程地质 拟建场区地形平坦,原始地貌属长江冲积一级阶地。根据钻探揭示及对地层成因、年代的分析,本代地层主要由第四纪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组成,岩性为粉质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夹粉土、粉质粘土粉土粉砂互层、粉砂夹粉土、粉砂、砂类土。各土层描述如下: (1-1)层杂填土:松散,由粘性土,砂土与砖块、碎石、块石、炉渣等建筑及生活垃圾混成。该层全场地分布,层厚约0.6~2.4m。 (1-2)素填土:褐黄~灰色,松散,高压缩性,粘性土及砂土为主组成,混少量碎石,砖瓦片等。该层局部分布,层厚1.1~1.7m。 (1-3)层淤土:灰黑色,软~流塑,高压缩性,含有机质及生活垃圾。该层局部分布,层厚2.8~3.9m。 (3-1)层粘土:黄褐~褐黄~灰褐色,可塑(局部偏硬塑),中压缩性,含氧化钛、铁锰质结核。该层大部分地段分布,厚1.0~6.8m。 (3-1a)层粘土:褐黄色,中偏高压缩性,含氧化铁、铁锰质结核。该层局部分

地铁车站施工站监测方案计划

XX站监测工程监测方案 1 工程概况 此次监测工程的监测范围是XX地铁站设计监测点、断面上的各项监测内容。 1.1 工程位置及范围 XX站位于XX市XX区周水子XX拟建新航站楼前停车场下方,呈东西向设置,车站主体北侧为周水子XX拟建航站楼停车场;东侧为现状XX航站楼落客平台环道;南侧、西侧为XX绕行道路。车站计算站台中心里程为右CK26+485.993;起、终点里程分别为右CK26+417.493(结构外皮)、右CK26+577.093(结构外皮)。建筑总面积共计9054 m2,车站共设2个出入口,一个紧急疏散口及两个风亭。车站2个出入口均布置在车站北侧,靠近XX拟建航站楼。1号出入口位于现有航站楼与拟建航站楼中间连廊下方道路一侧;2号出入口与XX拟建航站楼结合设置;无障碍电梯设置在1号出入口内;车站消防专用出入口设置于XX拟建停车场上,靠近2号风亭位置;车站两组风亭均为高风亭,设置在拟建XX航站楼前停车场上。 XX站采用明挖法施工,基坑支护采用混凝土灌注桩加钢管内支撑的方案。施工场地位于扩建XX范围内,原场地为XX前绿地及内部通道。地面树木及建筑已拆迁,地下部分管线有待改移。周围XX扩建工程正在施工,施工场需交叉作业,存在一定干扰。 1.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XX站所处地貌为剥蚀低丘陵。表土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 a1+p1),层厚0.6m~1m。其下为全-中风化震旦系XX组白云质灰岩(Z whg),层厚为12m~18m,风化震旦系XX组白云质灰岩强度为220~250KPa。再其下为坚硬基岩,其间杂散分布燕山期辉绿岩(βμ),分布于车站基坑层厚为0m~3m,岩石强度达1500KPa。

地铁车站基坑监测方案

地铁车站基坑监测方案 【摘要】本文介绍了对该地铁车站的的基坑监测过程及方法步骤,为基坑周围环境进行及时、有效的保护提供依据。验证基坑设计方法,完善基坑设计理论,及时反馈信息,指导基坑开挖和支护结构的施工。【关键词】基坑监测基坑结构稳定性 一、工程概况 哈尔滨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医大二院站(以该地铁车站为例),它是一期工程的起点站,位于学府路与保健路交叉口,为地下二层岛式车站。该车站主体采用中间盖挖、两侧明挖的施工方法。其中SK3+211.75~SK3+242.25采用盖挖顺作工法施工,其余段均采用明挖工法施工。 基坑开挖深度约10-15m,平面为比较规则的长方形,长约为241.3m,宽约为24.1m,基坑开挖面积约5813.33m2,基坑周长约530m。本基坑采用钻孔灌注桩围护结构。开挖土方数量102881.52m3,回填土方数量18438.82m3。 围护结构材料:C30钢筋混凝土钻孔桩,分别为!800@1300,!1000@1300;支撑体系:横撑:!609钢管,Q235钢,壁厚12mm及14mm;桩顶冠梁:C30钢筋混凝土;腰梁:2I45C及钢板组合截面,小于2m的短斜撑可用型钢H400*200*8*13代替;垫层:C15细石砼(150mm厚)。 二、监测目的 1.为基坑周围环境进行及时、有效的保护提供依据。 2.验证基坑设计方法,完善基坑设计理论,及时反馈信息,指导基坑开挖和支护结构的施工。 3.确保医大二院站基坑工程的稳定安全性。确保施工影响区域内的已有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的安全稳定,为控制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提供判断数据。 4.通过测量数据的分析,掌握围护结构稳定性的变化规律,随时根据监测资料调整施工程序,消除安全隐患,是工程信息化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 5.将现场监测结果反馈设计单位,使设计能根据现场工况发展,进一步优化方案,达到优质安全、经济合理、施工快捷的目的; 三、监测设计及实施原则 1.对围护体及支撑系统中相当敏感的区域加密测点数和项目,进行重点监测。 2.对勘察工程中发现地质变化起伏较大的位置,施工过程中有异常的部位进行重点监测。 3.除关键部位优先布设测点外,在系统性的基础上均匀布设监测点;结合施工实际确定测试方法、监测元件的种类、监测点的保护措施;调整监测点的布设位置,尽量减少对施工质量的影响;结合施工实际确定测试频率。 4.监测网监测点的数量,在确保全面、安全的前提下,设置不少于3个点。 5.结合设计规定和规范要求,确定监测仪器埋设位置。 6.考虑监测区域内观测点的布设位置,使各观测数据具有互相验证性和分析性。 7.明确监测人员与施工人员的责任。 四、监测方法与原理,观测精度 1.周边环境监测。沉降监测主要采用精密水准测量,测量的范围宜从基坑边线起到开挖深度约2~3倍的距离。水准仪采用(WILD)N3精密水准仪或者S1精密水准仪,并配用铟钢水准尺。监测过程中应使用固定的仪器和水准尺,监测人员也应相对固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